中专汽修毕业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30 19:23:5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中专汽修毕业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汽修中专毕业自我鉴定【一】
在这一个月的时间里,我对汽车维修服务站的整车销售、零部件供应、售后服务、维修以及信息反馈等有了一定的了解和深刻体会。xx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是一个拥有丰田定点、配套、直接提供的一流维修设备。
我在公司先是从事汽车漆面保养工作,如抛光、封铀、镀膜等,刚开始的时候由于对抛光机的使用不熟练,工作中好多问题都不会处理,后来在同时的帮助下慢慢的进步懂得了其中的使用技巧。工作中就显得轻松多了。其实汽车维修是一项比较简单的工作,技术含量并不高,最主要的就两个字“细心”。
我对汽车美容工实行了以下几点原则:
1、耐心细致:汽车美容是精细工作,类似工艺品的加工制作,我必须有耐心,精益求精。粗心大意容易出错,稍有疏忽就会留下边边角角的污点。
2、求稳避灾:车漆美容时,一旦研磨或抛光过度,会造成原有漆面的破坏、很难补救。因此,当出现难题时我停下来,规划好后再继续操作。
3、取轻避重:进行美容作业时,应根据部位及材料选用产品,并作好试验、试用工作。优先选用柔和型、稀释型或微切型的产品。尽量由低速档位、小力量开始试验操作,直至速度、用力大小满足要求为止。
4、先试后用:为了保证作业要求,我在全面作业之前,在隐蔽处小范围内进行试验,以便掌握情况正确使用产品和优化操作方法。
通过现场维修实习和企业员工的交流指导,理论联系实际,我把所学的理论知识巩固和充实,培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后继毕业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年的大学生活即将结束,毕业之即,总结一下大学四年的得失,从中改进不足的地方坚持做得好的方面。使自己回顾走过的路,也更是为了看清将来要走的路。
我在校期间,在学校的指导、老师的教诲、同学的帮助下,通过不断地学习理论知识和参与社会实践,自觉自己的综合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提升。对系统完善的汽车专业知识的学习,有了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一定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较强的动手能力。课外大量借阅图书馆中汽车类书刊资料,了解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动态方向,特别是汽车后市场服务领域。知道汽车维修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善于学习新的知识方法工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强,能够熟练的利用互联网查询汽车维修资料,收集本行业最新信息。
“老老实实为人,本本分分做事”是一个立足社会的根本,也是我时刻铭记的一句话。拥有良好的职业素质和职业操守,能够忠于自己的企业,将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与企业的发展紧密的结合。勇于创新,善于开创,能承受较高的工作压力;吃苦耐劳,注重合作,具有年轻人火一样的工作热情和活力,成为一个有技术,会管理,善经营汽车的人。将是我一直努力和奋斗的目标。当然在这个人才济济的社会中我不一定是最好的,但我一定会努力的挤身于这一优秀的行列之中,在中国的汽车业中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
四年的大学生活,虽然使自己的知识水平,思想境界,工作能力等方面都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但这四年的锻炼,给我仅是初步的经验积累,对于迈向社会还是远远不够的.在这即将挥手告别美好大学生活,踏上社会征途的时候,我整军待发,将以饱满的热情,坚定的信心,高度的责任感去迎接新的挑战。
汽修中专毕业自我鉴定【三】
叫是**大学汽车专业的应届毕业生。通过四年的学习和生活,并参加了多次社会实践,我有健全的人生观,正确的政治方向,有一定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较强的动手能力。以下是我的自我鉴定。
通过系统完善的汽车专业知识的学习,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并且有一定的汽车管理知识。课外大量猎阅图书馆中汽车类书刊资料。了解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动态方向,特别是汽车后市场服务领域。知道汽车维修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善于学习新的知识方法工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强,能够熟练的利用互联网查询汽车维修资料,收集本行业最新信息。
篇2
关键词: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办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3)06-0159-02
我校自创办以来,顺应地方经济发展趋势,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办学模式,争创示范校。十几年来,不断调研、实验、总结、完善、改进,我校的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从最初的“订单式”培养发展到现在的“送教上门”新型办学模式。下面对我校通过校企合作办学服务区域经济的做法、经验加以总结。
模式一:“一张纸”——定单委培模式
企业需要某种特定技能的人才,和学校签定协议,委托学校代为培养。学生入学初就和企业签定协议,保证毕业后直接去企业工作,企业承诺承担学生在校期间的学费,并补贴生活费,简称“两包一补”。
这种模式,对企业而言,花少量的钱就培养了特定的技能人才,毕业后就能来企业上班,企业的人力资源就有了一定保障;对学生而言,解决了学费和部分生活费,毕业后的工作也有了保证,还学到了专业技术;对学校而言,生源和就业这最重要的两头不需较多考虑,可以集中精力抓好学生在校期间的教学工作。不足在于:一二年级由于学校没有和企业保持紧密的联系,学生在校期间,学校依然按照原有的课程和方式来培养,没有按企业生产要求强化技能训练,学生对企业岗位不熟悉,第三年顶岗实习,部分学生一时不能很好适应企业生产环境,导致流失。因此,这种校企合作模式还属于浅层次合作。
2001年,安徽华祥集团处于快速发展期,急需一大批轮轴加工操作工人,当时,我校也正在蕴酿着扩大规模,寻找发展的突破口。于是校企签定协议,便有了省内首创的“两包一补”校企合作。
在本次合作办学之后,我们又将这一模式进一步深化与细化,与安徽金光集团、安徽鸿润集团、桐城信邦电子等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在一定程度上为地方支柱企业培养了大批急需的技能型人才,促进了桐城地方经济的发展。
模式二:“一块地”——“筑巢引凤”模式
我校在总结第一种合作模式的基础上,不断探索校企合作的新模式。“筑巢引凤”模式的内涵是学校在校内按专业准备好相应厂房,将企业生产引入校园,企业给在校学生提供实习实训的机会。成立企业能工巧匠参与的专业建设小组,校企双方共同制定教学内容,共同派出教师。安排一年级学生按专业进入企业见习1~2个月,参与企业的生产管理。学生还可以利用双休日、假期到企业实训,不仅学到技术,还获得了一定收入。
这一模式不仅能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也使学生受到企业文化的熏陶,校企间的距离更近了,合作程度也更紧密了。但不足之处是:企业的生产生活毕竟不同于学校教学,引企入校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学校常规的教学秩序,在实践中容易出现教学实训安排的困难。如何找到与企业的合作点、平衡点,是我们进行探索的重点。这要求将校企合作真正落实到专业培养上,发挥双方优势,共同培养企业所需的专门人才。
2005年,我校利用校园内部厂房,引进了金海洋汽修厂。汽修厂除正常对外营业,提供汽车维修服务外,还接纳我校汽车维修专业学生实习实训,校企联手打造了我校独具特色的汽车维修拳头专业,突出“做中学,学中做”。强化实训使得该专业的实力得到了强化。同时,与金海洋汽修学校合作开发专业实训教材,特别是开发了国家职业技能大赛汽车维修专业实训指导书,还通过行为导向教学法的实践研究,寻求更为有效的职业技能教学模式。通过教材开发和专业教学法的研究探索,2009年、2010年我校汽车维修专业的学生曾代表安徽省参加全国中职技能大赛,多个项目获奖。这一成绩的取得得益于“筑巢引凤”办学模式的实施。
目前,我校已有涵盖桐城主导产业的包装印刷、机械加工、汽车维修、家纺服装、财经商贸等五大校内实训基地,不仅使我们的实习实训条件达到了江浙发达地区职校的水平,而且使我们在探索职业教育为区域经济服务的课题上有了一块肥沃的试验田。
模式三:“两条腿”——送教上门模式
前面两种模式虽然各有优点,但都有一个共同的局限性,那就是我们的办学思维还局限在增强在校生实习实训技能上。在发展过程中,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拓宽思路,由过去的被动等企业上门改为主动出门为企业做职业能力提升培训和技能培训,把目光从在校学生转移到各大企业的员工身上,把重点从单一地强调学生实训转移到既强调校内实训、又打开校外培训市场的多元格局,使服务区域经济的思想落到实处。
这一模式,对学校而言既不要教室,也不要实训基地,只要有一支技能强、水平高的教师队伍就可以了,就能打开广阔的市场培训空间。对企业而言,在不影响正常生产的情况下,以较低的成本对员工进行继续教育,提高员工技能水平,提高企业整体竞争力,是再好不过的事了。部分企业员工还报名参加学历教育和专业资格考试。因此,送教上门深受企业欢迎。
2009年,在通过广泛而深入的市场调研之后,我们得知安徽凌云科技集团正欲引进一批先进的塑料包装生产线,而原有员工大多只具有初中文化水平,不能胜任操作岗位的工作。于是,我校积极主动找上门,将为企业服务的重要性宣传到位,最终使凌云科技成为我们送教上门的一个实验单位,在具体落实过程中催生了“企业学分制中专班”这一崭新的校企联合办学模式,并及时上报省教育厅,成为2010年安徽省中等职业教育非全日制学历教育的重要内容。它的内涵是,在企业学历水平低的员工中设立中专班,授课地点在企业,授课内容和时间由校企双方协商确定。采取弹性学分制,模块化教学,完成学业的时间不定,但学籍在我校,取得了相应的学分后就可授予中专毕业证和相应的技能等级证书。
我们又通过桐城市政府的协调,与桐城市玉雕行业协会联合办学,成立了望溪玉雕工艺美术分校;与桐城市美容美发协会联合办学,成立了美容美发分校。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政府主导的“望溪职校校企合作委员会”和行业企业专家参与的“望溪职校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目前,此项工作已经得到落实,初步发挥了校企共同研究、协调发展的重要作用。
概括地说,我们的经验就是“走出去”和“引进来”。“走出去”包括与行业合作开设依托行业的分校;在企业开设学分制班送教上门;让专业水平高的教师参与企业生产管理;派专业教师赴发达地区职校挂职学习等。“引进来”包括与专业性强的企业合作,重点建设特色专业;与地方支柱产业对接,重点建设校内实训基地;聘请行业企业专家参与教学改革和校本教材编写;聘请能工巧匠到校传授技能等。同时,我们还重点注意到,要使职业教育通过校企合作的形式为区域经济服务,就要合理地解决与企业的几个重要关系:解决好企业利益与学校效益的关系,实现校企共赢;解决好学校实训设备与企业设备互用的关系,实现新型实验设备与先进生产设备资源共享;解决好学生、员工集中实习与分散实习的关系,防止影响行业、企业的正常运营和生产;解决好完成实训教学任务与企业生产计划的关系,合理进行实习工位与生产工位的功能结合;解决好实习学生与企业员工的关系,使二者在身份、环境上达到融合;解决好开展实训教学与帮助企业技术革新的关系,让师生充分参与推进企业技术改造;解决好企业与学校的管理关系,形成互惠互利的校企合作管理模式。只有解决好以上一些关系,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才会有长久效应,因为职业教育服务功能必须建立在平等、合作、共赢的基础平台之上。
参考文献:
[1]董云霞.浅析高职教育校企合作[J].教育教学论坛,2012(23).
[2]李国会,王晓东,林源.校企共建实训、实习基地的研究与实践[J].制造业自动化,2009(11).
[3]许新华.高职教育“三借一筑”校企合作模式创新实践范例——以信息技术学院为例[J].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3).
[4]万伟平.公办高职院校政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创新与实践——以中山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当代职业教育,2012(3).
篇3
关键词:中等专业学校;特色专业;当地支柱产业;匹配情况;调查分析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5)04C-0072-05
中等专业学校的专业设置如何体现当地支柱产业发展的基本要求?地方政府如何统筹规划中等专业学校的专业设置?企业如何参与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为解决以上问题,笔者深入如东化工园区进行访谈和问卷调查,同时还查阅了近几年的《如东年鉴》、江苏省如东中等专业学校(以下简称“如东中专校”)人才培养统计资料和如东人才网有关化工、医药类专场招聘信息,掌握了中等专业学校特色专业与当地支柱产业匹配特点,现将调查结果总结如下。
一、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人才需求状况
近几年来,如东县新型工业化发展步伐加快,拥有各类工业企业7000余家,形成了以化工、临港工业、风电、太阳能、石油设备、汽车、环保及海洋生物、滨海旅游等支柱产业。
(一)2014年如东工业企业人才需求情况统计数据
随着工业经济的集群化、规模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企业对各类人才的需求逐年增加。根据《2014年度如东紧缺专业人才需求目录》,可以绘出2014年如东企业紧缺人才需求情况图(见图1、图2)。
(二)2013、2014年如东化工园区企业人才需求情况统计数据
化学工业已经发展成为如东第一支柱产业,化工园区有各类化工企业180余家,化工业产值占全县工业经济总量的25%。
1.2013年和2014年上半年化工、医药类岗位及需求情况。根据如东化工、医药类专场招聘信息,2013年和2014年上半年岗位及需求情况统计如表1。
由表1可以看出,2013年如东化工、医药类进场企业数14个,2014年上半年进场企业数36个,其中2013年的14家企业有10家继续参与招聘。从岗位设置看,主要岗位有13个,分别是:管理部经理、生产主管、自动化控制、化工研发实验员、销售代表、设备管理维修电工、安全员、工艺员、分析工、操作工、采购助理、仪表工、仓库管理等。从学历层次看,前5个岗位要求大专以上学历层次,其余8个岗位为中专层次。
2.2013、2014年化工、医药类中职层次岗位需求人数及变化情况。2013、2014年化工、医药类中职层次岗位主要有8个,均属于关键岗位。如设备管理员,负责建立和完善设备资料档案,负责设备管理的日常事务,对提高设备利用率、降低设备能耗负有统筹、监控和提出改进方案的责任;再如分析工,负责化工厂原料、中间产品、成品的检验分析工作,并按时出具检验分析报告,协助化工厂生产及管理人员随时掌握产品、原料的质量情况等。除需求量最大的操作工(2013年814人,2014年1087人)外,所有7种岗位需求人数及变化情况如图3(每组柱中左边为2013年人数,左边为2014年人数)所示。
从图3可以看出,与2013年相比,2014年设备管理、工艺员、分析工、仓库管理岗位需求量超过70个,安全员、工艺员、分析工、仓库管理等岗位需求增加的绝对数达到30以上。
二、如东中专校专业设置
及毕业生服务县内企业情况
(一)如东职业教育及专业设置基本情况
如东中专校经过多次合并调整,现为县内唯一一所中等专业学校。实际办学规模约为6000人(其中在校生数约4500人)。开设机电、数控、计算机、建筑、服装、汽修、财会、烹饪、形象设计、化工专业等51个专业(其中高职或大专层次11个,中职层次40个)。
(二)2009年以来的如东中专校化工专业发展基本情况
2009年以来,如东中专校化工专业设置、招生培养情况如表2所示。
从表2可以看出,2012年,化工专业毕业生是46人(2009级),选择继续深造35人:考取本科19人,考取高职16人,县内化工企业就业11人;2013年,化工专业毕业生人是37人(2010级),全部选择继续深造:考取本科6人,考取高职31人。2014年,化工专业毕业生是71人(2011级),选择继续深造47人:考取本科10人,考取高职37人;另外,县内化工企业就业24人。
(三)如东中专校化工专业与化工园区企业岗位需求吻合情况
由表1可知,2013年,如东化工园区企业急需中等化工技能人才岗位除操作工外,主要有设备管理维修电工、安全员、工艺员、分析工、采购助理、仪表工、仓库管理,总数171人。但是,如东中专校的当年毕业生是37人,全部继续深造,对化工企业的贡献度为0。2014年毕业生是71人,选择继续深造47人,有24人选择在县内化工企业就业。从岗位需求看,2014年设备管理维修电工岗位93人,安全员岗位56人,工艺员岗位73人,分析工岗位113人,采购助理岗位30人,仪表工岗位13人,仓库管理岗位74人,但当年能提供的只有工业分析与检测专业24人,即使全部进入分析工岗位,还差8人,其他岗位则是有需求而无毕业生。
调查结果表明,如东中专校化工专业与化工园区企业岗位需求吻合度低,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专业方向与企业岗位不匹配。如东化工园区中等技能人才岗位主要有8个,而如东中专校面向化工企业开设的专业却只有1个,专业方向与产业岗位不能对接。二是专业培养规模与产业岗位需求不匹配。2013年,园区化工企业岗位需求数为171,如东中专校培养的面向化工企业培养的毕业生数为0个;2014年,园区化工企业岗位需求数为452,如东中专校培养的面向化工企业的毕业生数只有24个。
三、中等专业学校特色专业与
当地支柱产业岗位需求吻合度低的原因分析
如东中专校化工专业设置与化工园区的发展不相适应,如东中专校化工人才培养对化工园区企业而言,既没有人才存量,更没有人才增量。专业方向小于产业岗位需求,专业培养规模小于产业人才需求规模,造成这一结果的因素较复杂,可从政府、学校、企业、社会四个层面分析。
(一)政府层面
《教育部关于贯彻落实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扩大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规模的意见》指出,要进一步扩大中等职业学校的招生自,允许中等职业学校招收应、往届初中和高中毕业生及具有同等学力的人员入学;允许中等职业学校根据市场需求和自身办学条件自行确定招生专业和规模。该文件出台,其目的在于通过扩大中等专业学校的办学自,促进中职教育又快又好发展,前提是职业教育的发展与经济社会的发展基本相适应。但是,在当前不具备这个前提的条件下,中央政策放开之后导致地方政府对中职教育发展和专业建设监管的退位和缺位,具体表现如下。
1.地方的职业教育管理体制不健全。地方政府对中等专业学校最好的扶持应是既要加强监督和考核,同时又要认真落实有关的扶持政策。从调查结果看,如东在发挥“政府统筹、社会参与”方面缺少力度,没有形成“政府、行业、学校、企业的联动机制”。
2.地方的职业教育保障机制不健全。根据国际惯例,同等规模的中等专业学校所需经费投入应该是普通高中的3倍左右,但现实情况不容乐观:无论是投入政策,还是投入的经费,中等专业学校都远低于普通高中。由于地方政府缺少针对中等专业学校专业建设的政策性投入和专项投入,致使中等专业学校为了生存而忙于热门专业招生,不顾专业结构的科学性和地方支柱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3.服务职业教育的体系不健全。中等专业学校需要政府提供相关的系列服务,如县内未来人才需求规划、企业人才需求信息的、就业准入制度的执行、校企合作平台的构建、学校评估与激励政策的制定等。由于地方政府诸多服务工作的欠缺,致使中等专业学校办学缺乏应有的导向,缺乏内在与外部的动力,专业设置缺少与市场需求对接的机制和体制。
(二)学校层面
中等专业学校为了生存忙于热门专业招生,降低了对地方支柱产业的关注力度。
1.中等专业学校服务当地企业意识不强。长期以来,沿海及苏南发达地区的现代制造业对中职人才需求旺盛,中等专业学校以追求找好工作、高就业率为办学目标,追求办学效益的“短、平、快”,将发展重点放在热门专业,很少关注地方经济发展及人才需求状况。由于中等专业学校对当地产业结构和人才需求状况缺少综合调查与分析,致使专业设置缺少前瞻性,专业开发非常缓慢。
2.投入不足,不具备开发新专业的办学条件。中等专业学校的专业建设离不开地方政府的资金支持,由于地方政府对职业教育的一些政策性经费和专项投入没有完全到位,中等专业学校的办学收入主要用于弥补工资缺口和维持正常运转,导致办学条件改善缓慢,严重缺乏专业教学所必须的教学和实验设备。
3.校企合作力度不够,新专业必需的师资和设备得不到补充。中等专业学校的文化课教师比例偏高,专业课教师短缺,部分专业课教师动手能力不强,缺乏生产一线的实践经验。由于校企合作力度不够,中等专业学校无法从企业获得有操作技能的师资。企业不仅拥有先进的生产工艺,而且拥有先进的生产设备,中等专业学校只有通过校企合作才能让学生学到最先进的技术和操作技能。但是由于校企合作力度不够,中等专业学校无法从企业获得最先进的技术和操作技能,导致专业建设缺乏后劲。
(三)企业层面
校企合作可使学校方便利用企业先进设备训练学生职业技能,利用企业提供的岗位为学生提供教学实习和毕业实习的机会,可弥补学校技术性教师的不足。然而,由于校企合作缺乏制度保障,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积极性不高。从近几年如东化工园区企业用人需求信息看,县内部分企业用人观念陈旧,没有长远的用人计划,很少有化工企业主动与中等专业学校合作培养技术人才的事情,使得中等专业学校特色专业与当地支柱产业岗位需求吻合度越来越低。
(四)社会层面
重普教、轻职教,职教生源不足且质量低。近几年,虽然中等专业学校毕业生供不应求,且实行了职业教育资助活动(即每年每生资助1500元),但是人们对职业教育还是没有热情,中等专业学校招生主要靠行政手段和中等专业学校的上门宣传动员。
家长因循守旧,对化工企业不认同。一是将化工企业看作危险行业,认为接触化学品将影响小孩的身体。近几年如东中专在化工专业开发方面动了不少脑筋,在专业包装方面使尽了浑身解数,但效果甚微,报化工专业的学生仍寥寥无几,学校不得不选择放弃。二是家长不了解化工相关岗位的劳动强度和报酬。化工生产的物料一般是沿着从储罐-管道-反应器-管道-储罐的路径,几乎都是自动化生产,生产人员一般不直接接触化工产品,与机电、电子等行业相比,安全性高,劳动强度相对较低,工资待遇高。但由于宣传的缺失,使得家长对化工企业不认同,导致该专业发展艰难。
四、提高中等专业学校专业结构与
当地支柱产业岗位需求吻合度的建议
要提高中等专业学校专业结构与当地支柱产业岗位需求吻合度,必须形成“政府、行业、学校、企业联动机制”。
(一)政府主导
地方政府应依据县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制定职业教育专业发展规划。从理论上看,中等专业学校的专业设置应以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为基础和支撑;从短期看,中等专业学校的专业设置必须满足当前产业发展对人力资源的市场需求;从长期看,中等专业学校的专业设置应该能够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而不断调整。地方政府要引导中等专业学校的专业围绕市场转,促进职业教育在主动适应中自觉地进行专业结构的动态调适,努力形成区域产业结构调整成为职业学校专业建设和发展的一种市场导向。
(二)信息共享
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吻合度问题应是职业教育与经济部门互动的问题,并不完全是职业教育单向寻求与产业结构匹配的问题。中等专业学校存在许多“信息盲点”,如不能把握当地的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等。所以,中等专业学校通常情况下是凭借自己的经验来决定专业发展的思路,专业设置也就难以跟上当地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为此,需要建立职业教育信息服务体系,有关职业教育的前沿信息还需要与教育主管部门及当地政府实现共享,以此为专业设置提供必要的决策信息。
(三)主体对接
职业教育是一种具有强烈经济行为、职业行为的教育形式,没有企业的参与将是一种不成功的职业教育。中等专业学校专业设置与产业岗位需求吻合,离不开市场供需调节“无形的手”,也离不开行政统一协调管理“有形的手”。中等专业学校和用人单位是职业教育和经济发展中的鲜活的主体。推动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有效对接,需要提高“双主体”的合作积极性。众所周知,校企主体对接首先是靠政策推动,在“强制”和“引导”中促进对接。政府作为职业教育和宏观调控主体,应从“强制”和“引导”两方面在《职业教育法》、《劳动法》等法律基础上制订相应的政策法规调节、规范和推动校企合作。同时应建立政府主导下的磋商机制,在更宽的领域、更深的层次上拓宽和提升职业教育与地方经济有效和长效对接的广度和深度。其次是靠利益拉动,在“互利”和“双赢”中强化对接。职业教育的直接受益者和主要服务对象是企业,根据受益原则,企业理应成为职业教育的投资者和参与者。
中等专业学校应该按照市场的供需规律,不仅要把握当前区域经济对人才的需求情况,而且在专业设置上要适度超前,紧跟区域经济的发展步伐。同时还要加强招生市场和就业市场的引导机制的建立。要正确引导学生具有专业选择意识,构建以就业指导与专业选择相结合的工作机制。
参考文献:
[1]郝福锦,蔡瑞林.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吻合度实证研究[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4).
[2]雍照章.切实增强职业教育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吻合度[J].中国城市经济,2010(12).
篇4
关键词:汽车专业;职业任务驱动;任务设计原则;教学模式
随着近几年我国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相关人才严重缺乏,尤其是合格的汽车维修人才短缺。尽管我国各个教育层次的学校包括综合性大学、高等职业技术院校、中专、技校和职业中学等纷纷开设与汽车相关专业,每年有很多汽车专业毕业生,但仍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主要原因是汽车专业教学不能很好地与就业市场衔接和匹配,教学内容与实际职业技能需求脱节,未能很好地与企业各岗位的职业任务相结合,没有跟上技术更新步伐,导致产品与客户需求之间的距离愈来愈大。之前许多职业院校大力推行的一体化模块教学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一些与实践岗位不适应的问题,如课程体系学科化,教学内容理论化,忽视了企业之间规模、条件、工作过程、工作情境的差异,淡化了岗位工作任务的完成,人才培养难以实现与企业需求“零距离”接轨。为此,近两年一些职业院校开始尝试新的教学改革——职业任务驱动型教学改革。
职业任务驱动型教学模式简介
任务驱动型教学是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一种教学模式,是将所要学习的新知识隐含在一个或几个任务之中,学生通过对任务进行分析、讨论,明确它大体涉及哪些知识,并找出哪些是旧知识,哪些是新知识,在教师的指导、帮助下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通过任务的完成实现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任务驱动”教学法体现了“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特征,在任务完成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以及自主学习能力。lw881.com而“职业任务驱动”是在“任务驱动”的基础上,将任务与职业岗位工作挂钩,更强调适应岗位工作需要这一教育目标,更强调岗位工作任务的完成,并考虑到企业差异性而专注于职业核心任务。在职业任务驱动型教学中,教学要求的落实、教学目标的实现都体现在每一个具体的任务之中,因而任务的合理确定十分关键。
任务设计的原则
考虑学生现有的知识结构,任务要有连贯性任务不能超出学生的知识及能力范围,学生以现有的知识结构应能顺利完成任务。任务的提出最好有连贯性、综合性,能承前启后,应把学生学过的知识和即将学的知识综合进去,使学生既学到新知识,又复习旧知识,真正做到温故而知新,同时综合运用新旧知识,使所学知识系统化、条理化。以冷却系主要部件的检修为例,可以设计子任务“桑塔纳ajr型发动机节温器的拆装与检修”。在完成这一任务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冷却系大小循环、节温器的结构功用等知识,把新旧知识通过这个任务串接起来,让学生融会贯通,形成知识链。而不是让学生看完教师的示范操作后机械地拆装与检修,以致检修完还搞不清节温器到底有何作用。
要注意学生特点、知识接受能力的差异由于学生接受能力的差异和已有基础的不同,设计任务时要将任务分为不同的层次,尽量让所有学生在每次学习中都有所收获,体验到完成任务的喜悦和成就感,从而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布置任务时最好能分为基础和提高两个任务层次。基础任务要求每位学生必须完成,这类任务规定了比较明确的学习目标、任务主题、任务要求,教师给出样例或示范演示,学生照着自主完成。学有余力的学生可去完成提高任务,这类任务具有延伸扩展性,可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能激发学生创造欲望。这样可以在不分班教学的前提下实现分层次教学,因材施教,有效解决分班分层次教学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如“传统点火系”的教学,关于检测可以设计“点火线圈的检测”、“火花塞的检测”、“分电器的拆检”等基础任务,要求每位学生在教师示范后都能独立完成。另外设计提高任务“传统点火系接线”,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去完成,教师只提供指导,不做示范操作。
应结合生产实践设计任务时应尽量结合汽修企业的生产实践,能反映企业技术进步,避免设计出不切实际的、概念化的任务。例如,在讲《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检修》课中的“硅整流发电机”时,关于发电机的检修,通常的教法是先将发电机实物分解,然后分成转子、定子、整流管、电刷组件四部分分别检测,但实际维修过程中多是采用就车检测。开展职业任务驱动型教学在设计任务时,就可设计“发电机的就车检测”这一任务,而不要设计成总任务“发电机的检测”,子任务1“转子的检测”,子任务2“定子的检测”,子任务3“整流管的检测”和子任务4“电刷组件的检测”。这样可使学生更快更好地适应职业岗位能力的要求。
要涵盖本专业工种的鉴定标准职业教育受技能考核鉴定标准的约束,学生必须考取相应工种的等级证书,故只能在鉴定标准与实际能力需求两者间找结合点,在涵盖鉴定标准的前提下注重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如汽车维修中级工实操考核项目之一是传统点火系的故障诊断。但传统点火系目前几乎被淘汰了,现代汽车都采用电子点火。鉴于这种情况,设计任务时不仅要让学生学到这一知识点,更要注重对学生的理解、分析及应用综合能力的培养。如设计任务:“……缸不工作故障诊断”,通过这个任务,学生首先要分析故障是出在低压电路还是高压电路,若分析出问题在高压电路后,接着进一步找出是高压电路的哪个部分出了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要运用之前学过的传统点火系的工作原理及各元件的结构作用等知识来判断故障和排除故障,既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又达到了教学目的。
加强专业课程整合,增强教学效果在进行任务设计时,要充分关注其他学科的教学进度和学生学习情况,加强与其他学科的横向联系,实现课程整合。以《发动机构造与检修》课中的点火正时的调整为例,可以联系《汽车电器设备构造与检修》课中的分电器——真空式和离心式点火提前机构,把点火提前角的调节与发动机点火正时的调整进行整合。这样的好处是能使学生体会到汽车各专业课之间的联系,有利于学生将所学专业知识融会贯通,形成系统的专业知识体系。
应注意渗透职业素质教育教育部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中职生全国平均就业率达到95.8%。与大学生“就业难”截然相反,中职学校针对企业生产一线培养的有技能的“蓝领”成为就业新宠,有些学校的毕业生甚至供不应求。然而,相关研究资料也显示,中职生高就业率中隐藏着一些令人担忧的现象:中职毕业生普遍表现出就业稳定性差,“跳槽”频繁,不讲诚信,盲目随从。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中职生职业素质缺乏。职业素质主要包括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态度与职业技能。其中职业技能是显性的,通过学习和培训容易获得,而职业道德、职业意识与职业态度属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范畴,是隐性的,学生难以通过学习和培训获得。而恰恰是这部分素质支配和调控了人的全部的职业行为,直接决定了员工自身发展潜力和成功的可能。因此,职业教育的重点与难点应当是学生隐性素质的培养。然而,仅仅依靠思想政治课来完成这项任务显然是不够的,学生会感觉比较枯燥,纸上谈兵,抱之以轻视、不以为然的态度,教育效果不明显。如果能在专业课程中融入职业素质教育,进行潜移默化的渗透,则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汽车专业课职业任务驱动型教学中,设计任务时可考虑隐性素质教育的渗入。可模拟职业岗位工作情境,设定职业岗位任务(需要小组合作完成),按照企业生产要求让学生完成岗位任务,在任务完成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沟通能力和奉献精神。
近几年,笔者在汽车专业实践教学活动中,逐渐深入应用“职业任务驱动”教学法,对任务的设计也日渐成熟,辅以科学的任务实施评价体系,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从2006级汽修班、2007级汽修班、2008级汽驾班的《汽车电器设备构造与维修》课程考核结果来看,合格率分别为72%、80%、90%,优秀率(85分以上)分别为11%、18%、28%,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学生满意度分别为70%、80%、93%。笔者将在今后的实践教学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探索完善“职业任务驱动”教学法,争取获得更好的教学成绩。
参考文献:
[1]吴显强.任务驱动法在汽车专业教学中的运用[j].成才之路,2008,(22).
[2]盘亮星.“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汽车电气课程中的应用[j].新课程学习,2009,(5).
[3]孙玉明.“任务驱动”教学法探索与实践[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5,(6).
[4]魏景荣.论隐性职业素养与高职学生就业竞争力[j].职业教育研究,2009,(3).
[5]田妹华.从科学发展观的视角谈中职生职业素养的培养[j].职业时空,2010,(2).
[6]刘琨,李爱菊,杜丽娟.浅谈任务驱动式教学法在课程中的应用[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
[7]罗勇.职业院校数据库教学初探[j].中国科技信息,2007,(23).
篇5
关键词:汽车营销;教学方式;教学理念
随着汽车的日益普及,汽车后市场正成为车企新的利润增长点,我们发现具备汽车营销技巧的人才相当短缺。汽车营销专业的建立在我国职业教育领域不到十年左右的时间,中职学校作为汽车营销团队不可忽视的力量正在越来越多地受到关注。不少中职学校的汽车营销课无论是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还是在实践教学方面均积累了一些经验,但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在分析总结这些学校经验的同时,进一步研究探索教学的汽车营销和新内容、新模式是很有必要的。
一、目前汽车营销教学的现状分析
汽车营销课成为该专业的核心课程,但由于师资和设备缺乏以及教学经验等因素影响,教学方面存在不少问题。结合本人的工作经验以及对兄弟学校的了解,就中职学校汽车营销课程的教学现状进行分析:
1.教学方式延续传统的方法
教学方法仍以讲授为主,仍然是填鸭式、满堂灌的方式。教师即使采用了一些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如:多媒体教室和辅助课件,但忽视了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教学效果必然不会很好。
2.教材内容理论化、同质化
中职汽车营销的教材版本很多,但内容同质化程度高,内容注重理论轻实践。甚至有的中职学校采用的是本科院校或高职院校的教材,这类教材强调学科性、系统性,重理论描述,轻能力培养,与中职生的认知水平、理解水平有相当大的差距,也与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有偏差。教师需花费大量的时间来处理教材,学生的教材与教师的教学内容有相当大的差异,因此教科书几乎成为鸡肋。
3.教学过程及考核重理论,轻实践
近年来,在汽车行业发展一路高歌的同时,汽修相关专业毕业生炙手可热,很多中职学校盯着这个香饽饽,不顾学校师资缺乏、硬件不足的现状,开设汽车营销专业,部分专业课教师不是刚从高校毕业的没有实践工作经验的大学生,就是文化课或其他专业转岗的老师。专业功底和实践技能均较薄弱。由于师资水平的限制,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大多以讲授理论为主,实战内容相当少。课程考核基本为应试型,闭卷形式多开卷形式少;笔试形式多,口试、答辩形式少;理论考核多,技能操作实践能力考核少。
4.教师在运用案例教学时也有一些缺点
汽车营销课采用案例教学方法时,让学生通过实际案例分析、讨论,综合运用各种理论知识指导实践。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案例教学用得好,学生才可以学得更好。一些教师选择的汽车营销案例要么是一些太陈旧太遥远的,要么就是跨国企业集团公司的,不能得到学生的共鸣和认同感。此外,在教学过程中,很容易将案例教学和教学举例混淆。例如,没有以案例分析、讨论为主,而成为一个简单的例子,没有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案例教学变成了讲故事。
5.缺少实战平台
很少有学校可以为学生搭建一个市场营销的实践平台。中职教育应侧重技能训练,目前各学校实训的硬件基础薄弱,不能很好地提供相关的实训场所和设施进行情景模拟训练。也没有给学生提供市场调查、营销策划等实战训练的机会。
二、中职学校汽车营销教学改进对策
1.改变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改变原来的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多运用案例教学、现场演示、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等以行动为导向的教学方法,大胆采用现代化教学设施、多媒体、现场辅助工具、互联网、视频等教学资源,营造活跃的教学气氛,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教学目的、内容、对象、条件等,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总结,实施有特色的教学方法,达到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教学目的。
2.开发具有中职特色的校本教材
中职学校汽车营销教材应该反映适用性、实用性和差异性。所谓适用性,是反映汽车营销人才的特点,他们的知识结构、内容框架没有偏见,没有困难,不深刚好够;所谓实用性,就是教材以反映汽车的需求市场,什么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知识需要传授;所谓差异性,是使用者是中职学生,教育水平是中专类,教材的开发与高职学生在教学方面应该有不同的表现内容、教学方法、知识等,不能和高职学生混用教材。
3.考核形式多样化
在大部分老师眼里,考核都是理论考试、笔试。考试内容偏重于知识记忆,局限于教材、课堂笔记、老师划定的范围和指定的重点,对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考核普遍不足,以至于上课记笔记、课后抄笔记、考核背笔记、考后全忘记。中职学校应该按照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注重考核形式的多样化,根据课程本身特点、性质,灵活运用开卷、闭卷、开闭卷结合、答辩、实践技能操作、撰写专题报告、提交作品等多种方式结合。考核形式要推行多个阶段(平时测试、作业测评、课外阅读、社会实践、期中考核、期末考核等)、多种类别(校内能力考核、社会等级考核等)的考核制度改革,强化学生课外的实践。
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作为一名教师,应逐步从一个传统教学“领头羊”的角色转变为“引导者”角色,利用建构主义学习观,帮助学生逐步明确汽车营销实践教学模式,如:价格、汽车性能、汽车品牌系列和品牌故事及文化、汽车维修及保养常识、促销心理等模块的内容,将各项任务分派到小组进行任务小组化学习,以提高学习效率,完善汽车营销多角度、多方位的教学。教师的教学主要是提供相对指引,在每个组的任务分配明确情况下,实时对学习小组成员进行指导,并对学生的学习状态进行评审。
5.加强实战平台建设
实战平台的建设,除了包括汽车营销实训室的建设外,还应该创设学生活动中心,引导学生创业实践。在创业实践中,学生可以充分运用汽车营销的理论,通过这个平台加强实战训练。
汽车营销这门课是培养汽车后市场服务中所需既懂汽车基本销售技能,又懂汽车商务管理、更懂汽车营销策划的实用性人才,中职学校承担着培养大批应用型技能人才的重任,中职教师应转变教学理论,改进教学方法,选择符合中职生特点的教学模式,为推动汽车职业教育起到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左诸葛.中职汽车营销教学模式探讨.华章,2013(11).
[2]杨阳.浅析技工学校汽车营销课程一体化教学.商情,2013(3).
篇6
[关键词]*县农民工培训经验问题对策
一、*县基本情况
(一)农民工人口及文化程度情况
地处四川盆地西北部的蜀道明珠---*县是一个农业小县,幅员面积1457.5平方公里,耕地51.3万亩。全县辖32个乡镇,329个行政村。全县以种、养殖业为主,县内无大的骨干企业。*年农村经济收入9.41亿元,人平纯收入1813元。全县总人口38.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5.3万人,占总人口的92.4%。农村劳动力16.1万人,农民工7.25万人,占45.1%,其中省外务工人员4.8万人,省内2.45万人。*年我县农村劳动力中小学文化程度的3.3万人,初中文化程度的有10.4万人,高中文化程度的有1.6万人,高中文化程度以上的有0.71万人.。其中外出务工的人员中,具备小学文化程度的有2.18万人;初中文化程度以上的有2.9万人;高中文化程度的有1.5万人;高中文化程度以上的有0.66万人。
(二)农民工就业和收入情况
据调查,我县外出务工人员主要流向,一是打工,二是经商,三是农业行业的内部转移。其就业情况:从事加工制造业的1.81万人,占转移劳动力总人数的24%;从事建筑业的1.45万人,占转移劳动力总人数的20%;从事交通运输、商贸、餐饮业、家政服务业3.98万人,占转移劳动力总人数的54.8%。*年我县劳务输出收入1.31亿元,人平纯收入3200元。通过调查发现,文化程度越高的农民工所从事的职业和收入,较文化程度低的要好、要高。例如地处我县偏远地区的大新乡,全乡10735人,有12村,3310户,劳动力人数5690人,人平纯收入1566元。常年外出务工3280人,劳务总收入900万元,人均务工收入2744元,初中文化程度的务工人员年人均劳务收入2469元,高中文化程度的年人均劳务收入4100元,高中文化程度以上的年劳务收入在5000元左右。
外出务工不仅促进了当地农业生产的发展,推动了产业结构的调整,而且为农民增收,企业增效,财政增长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作出了较大的贡献。一部分外出务工人员通过自己的奋发图强,艰辛努力,先富裕起来,他们又以不同的方式,支持和带动家乡建设,使更多的人也走上了富裕之路。
二、*县开展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的经验及成效
过去人们把农村教育培训仅仅看成是升学、就业的手段,只重视普通基础教育,不重视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职业培训,从而造成了教育培训与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发展相脱离。县委、县政府在实现“三个转变”,大力发展我县农村经济的同时,把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使农村沉重的人口负担尽快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和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当作一项战略任务。各行业、各部门充分发挥部门职能优势,开展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逐步形成了政府统筹,行业组织,多方参与,重点依托各类培训机构和用人单位开展培训的工作局面,提高了我县农民工的素质和外出务工就业能力。
(一)政府统筹,加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组织领导
*年,我县人民政府成立由财政、科技、农业、劳动保障、教育、建设等部门组成农民工培训工作领导小组,与绵阳农校签订了农村富余劳动力培训协议,以加强我县对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培训和劳务输出能力,统筹规划本地区农民培训工作,协调解决农民工培训工作中的重大问题。近几年来,我县实施了“工业兴县、以工促农、产业互动、城乡相融”的发展战略,加大了招商引资力度,先后引进商家,扩建、新建成企业10余家,就地解决剩余劳动力2000余人,帮助1500余农户走了脱贫致富的道路。
(二)积极开展职业教育培训
我县有一所成人职业学校,一所农村成人中专校,32所乡镇农民成人学校,具有完善的教学培训条件,开设了计算机、驾驶、汽修、服装、建筑、企业营销管理、旅游、餐饮、家政保安、文秘等专业,主要组织农村未能继续升学,并准备进入非农业就业或进城务工的初高中毕业生参加必要的就业技能培训,使其掌握一定的职业技能,并取得相应的培训合格证书或职业资格证书,逐步建立了“先培训后就业”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制度。*年培训14150人,向外输出10945人。
(三)以农业部门为依托,全面开展农民工的素质教育和劳动技能培训
为整体提高我县农村劳动者文化素质,切实把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增长方式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我县从一九九五年开始,通过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一是对村级干部进行文化素质培训,全县32个乡镇329个村共计1352人,进行了中专学历培训,1016人取得了中专文凭,平均每个村2.5个村级干部达到中专水平。二是加强农民专业户、示范户和生产骨干的培训,从一九九七年——二000年,通过实施“绿色证书”培训工程,全县4640人参加了蚕桑、畜牧、水产、农机、蔬菜、果树、种植七个岗位培训,3328人取得了“绿色证书”资格,推动了我县农村生产走向专业化、社会化、商品化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三是加强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围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经营,拓宽领域,挖掘潜力。结合实施农业综合开发,商品粮基地建设、畜禽生产基地、蚕桑基地建设,农业社会服务体系建设等项目搞好培训,通过“科技赶场”、“双百工程”、“三村建设”,积极开展实用技术的培训。每年培训人数10万余次,深受广大农民的欢迎,通过各种形式的培训,初步建立了一支由村社干部、农民党员和专业大户为主体的科技致富带头人队伍,改变了思想观念,有效地促进了我县农业行业内部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年培训2800人,向外输出2000人。
(四)大力发展民办职业技术培训
我县还制订优惠政策,鼓励民间资金进入农民工培训领域,按照企业对农民技工的技术要求,采用“招生—培训—荐业”一条龙服务体制,开展委托培训、定向培训和定单培训。建立了民办教育培训机构2所,县劳动保障局的职业介绍中心、*县计算机学校等单位通过与省内外,尤其是沿海一带企业签订用人合同,在32个乡镇建立了劳动服务站,在大的乡镇设立了组织联系点10个,通过一定的上岗前技能、技术培训,为用人单位输出了大量合格的实用型人才,得到了用人单位和农民工的一致好评,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输出机制和网络,*年通过各种岗位培训2400人,向外输出2395人,就业达99。8%,避免了外出务工的盲目性。
三、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县农民外出务工逐年出现上升的趋势,但普遍存在农村劳动力素质普遍较差,文化水平低,许多人无一技之长,在非农领域技能低,择业受限,外出务工者多为劳力型。随着经济、科技水平的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和就业竞争日趋激烈,劳力型的务工者在择业、就业上不具竞争力,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加之劳务输出后的跟踪服务和信息反馈手段落后,尽管我县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上进行了一定的探索,总结了一定的经验,但仍然存在以下的问题: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仍存在认识不到位,引导扶持不力
抓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是各级政府及政府职能部门的重要职责,是推进我县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城镇化步伐、将人才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本,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但一些部门和领导没有充分认识到它的重要性,没有出台相关的政策和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在农民工培训上保障措施不到位,政策不配套,致使相当部分外出务工人员没有进行岗前技能培训,影响和制约了劳动力输出对象、范围和数量。
(二)培训资金缺乏,培训规模偏小,缺乏长远规划
对于农民工的培训往往是喊得响,落实少,财政投入更少,没有专门的经费投入,导致培训资金缺乏整合,培训手段和设备落后。培训规模偏小,培训经费不得不向受培训者收取,工作难以深入仔细的开展。虽然不少地方和部门每年都在不同程度的搞农民工培训,但没有制度化、系统化,具体表现在培训部门多,部门间沟通少,配合力差,局限在农业生产技术方面的培训,而涉及到第二、三产业方面的技术、技能培训,由于受技术、资金等其他条件的限制开展得少,没有给农民工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技能支撑。
(三)就业指导信息服务不够
目前,我县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和输出基本处于自发状态,起步晚,规模小,加之机构不健全,人员不到位,措施不力,培训条件有限,培训经费不足,劳动力输出形成以亲带亲,以故带故的现象,甚至有的因劳务输出信息失真或广告虚假而上当受骗。加之在劳务输出上获取、提供的信息少而不全,没有形成一套系统的就业服务信息体系。随着就业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应加强信息服务的收集和组织管理。
(四)缺乏权威技能鉴定
尽管我县的职业培训部门下设了职业介绍所,农业部门、职业技术学校等也对农村劳动力转移进行了培训,但颁发的是毕业证书或合格证书,没有权威的职业技能鉴定,技术可信度低,不仅使用人单位难以把握使用,反过来也严重影响了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的深入开展。
(五)对输出农民工管理不力
农民工输出后,没有对其流向、工作生活情况做相应跟踪调查,从而在管理上难度较大,除用工单位大规模使用外,其他外出的农民工基本上是“各自为阵”,“一盘散沙”,他们在外的行为,我们的管理部门基本一无所知,从而导致农民工在外就业难、收入低、生活无保障、甚至违法乱纪的现象时有发生,不仅给其他想要外出的农民工心里蒙上了一层阴影,而且给社会稳定带来了一定的隐患。
四、进一步强化培训,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对策及建议
根据我县潜在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市场和农民工自身素质,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有效开发、合理配置农村富余劳动力为重点,以拓宽输出领域,提高竞争力和劳务效益为中心,以内转、外输、回归为基本途径,以市场经济为导向,以优质服务为保障,全面开创我县农村富余劳动力培训新局面。
(一)强化政府行为,建立长效培训机制
把农民工的培训作为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和农村社会稳定的工作,纳入各级党委、政府的工作日程,切实加强领导。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制定长远规划,积极探索制定有利于农民工培训的政策措施,努力营造农民科技培训和技能培训的良好环境。通过积极引导,主动服务,推动我县农村富余劳动力合理、有序的转移。
(二)加大财政投入力度,保证培训工作的正常开展
农民工培训投入,财政是主体,应列入各级财政预算,实行财政、服务组织、被培养对象三位一体,统筹解决培训经费不足。政府应拨专款资金把培训工作当作一项公益性事业开展,而不能搞成社会办学形式,加重农民负担。同时加大力度,纠正向培训者乱收费,严处欺骗务工者的违法行为。
(三)建立培训体系,健全运行机制
农民工培训内容是多方面的,涉及部门多,范围广,需要各部门的密切配合。明确培训主体,逐步形成政府统筹,由农业部门牵头,财政、教育、科技、劳动保障、建设、计划等相关部门协作配合,社会(主要社会办学机构)广泛参与的培训体系。实行基地、管理及服务三结合,建立劳务开发网络服务体系,巩固老渠道,开辟新渠道。政府要出台相应的培训落实保障措施,规范劳务市场,实施多层次的支持激励措施,落实优惠政策。
(四)培训内容多样化,增加竞争力,优化劳动力转移就业结构
培训内容必须本着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要体现农民工素质教育、能力教育、职业教育的特点,积极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的培训,采取“请进来”“走出去”,长训、短训与学历教育相结合的方式。由原来的主要农业技术培训转向二、三产业的技术、技能培训,实行定向培训与定向输出相结合,坚持需要什么,就培训什么的原则。在加强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的同时,加强农民政策法规、安全常识和公民道德规范培训,真正提高劳动者的生产技能和自身素质。
(五)严格考核制度,做好技能鉴定工作
坚持市场引导培训,培训促进就业的原则,做到需训结合,训用结合,训考结合,严格考核。搞好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为农民工求职、择业、上岗提供名副其实的证书和有效证件。只有这样,培训才有吸引力,培训后的农民工在就业中才具有竞争力,才能真正体现培训主体、培训对象和用人单位的三赢局面
篇7
令人注目的“青岛现象”
进入“十五”之后,受经济结构调整影响,加上高等学校的扩招,职业教育出现了全国性发展困难的局面。1998年职业学校在校生650万,2001年落为450万,2004年虽有回升,全国也不到550万。许多职业学校摘了职业的牌子,有的学生数量骤减,几乎门可罗雀。但教育结构改革起步较早的城市青岛,职业教育却一直保持了旺盛的发展势头,步入了良性循环:1998年职业学校在校生8.7万;2001年10.2万;2004年15.4万;2006年19.1万。面对高考扩招和普高热,当高中普及率达90%时,中职规模仍一直保持在50%以上。广大市民对普高与职高进行理性选择,已成为一种共识,这不能不引起人们深思。
为此,2005年10月,12家中央新闻媒体齐聚青岛分析“青岛现象”;教育部两次全国会议――1998年的全国职业教育为经济建设服务现场会、2006年全国职业教育半工半读、工学结合试点工作会议在青岛召开,研究青岛的经验。
“青岛现象”的出现,原因是多方面的。从根本上说,一是城市经济发展一直保持了对职业教育的强力需求;二是职业教育始终紧密适应了现代经济社会条件下人的成长与发展的需要。
营造职教发展环境的责任在政府
青岛市政府给予职业教育在城市经济发展中的定位是:职业教育是城市经济发展与腾飞的基石。从实践上看,这一定位是准确的。
改革开放以来,青岛市政府一直坚持抓经济就要抓职业教育,抓职业教育就是抓经济、就是抓就业和再就业、就是抓人力资源储备、就是为企业发展奠基的基本方针。
从90年代的“四统筹工程”到进入21世纪的“双名牌工程”(建设名牌专业、名牌学校);从校企双方的联合办学,到企校合一的“工学结合、半工半读”;从多专业、多门类的分散办学,到校企联合的教学、生产、经营一体化的职业教育集团;从普适性的专业培训,到创建职业教育的品牌专业、品牌学校,融入品牌企业。在长期的职业教育实践中,他们坚持发展,不断创新,走出了青岛职业教育自己的路子。
职业教育发展初期,青岛市政府的“四统筹工程”解决了全社会关注职业教育、企业部门参与职业教育、劳动人事部门支持职业教育等多方面的问题。
正是这种统筹,赋予职业教育以生命力,确保了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协调发展,抵御了普高热带来的对职业教育的冲击。直接后果是社会所需的各类人才供给获得了基本保证。
“十五”期间,通过对青岛海尔、海信、热电公司、建材公司、轻纺集团、交运集团等23个大企业44902名职工的调查,得出的数据是:一线职工中,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36939人,占72.4%;16个企业里,班组长以上的管理人员6687人,中职生占了33%。
打造“双名牌工程”
根据青岛市经济区域化的特点,职业教育把发展的着力点转移到“优化资源配置,推进内涵发展”上来。经过调整优化,现在44所青岛市级重点职业学校中,国家级重点校已达22所,省级重点校14所;有72个专业被评为骨干专业。在校生3000人以上的学校共15所,总人数达6.5万人,占职业学校在校生总数的42%;38%的学生在72个骨干专业里学习,近半数学生接受的是优质的职业教育。
在培养三农人才方面也采取了积极务实的做法:在23个职业学校、17个农村成人教育中心建立了为农服务培训基地,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农村劳动力培训网络,每年培训农村劳动力3万余人,每年有近4万名农村新增劳动力成为技能型人才。
加快制造业职业教育的发展步伐
目前,全市机械制造类专业的在校生人数已达48126人,占职校生总数的31.3%。
2005年,青岛按照“政府主导、企业参与、社会融资、资源共享、市场运作”的思路,在胶州湾东部和西海岸分别建设两个现代制造业大型公共实训基地。东海岸实训基地,以政府投资为主,以山东省轻工工程学校实训基地为基础,建设一个占地277.8亩、总投资2.23亿,为整个山东半岛制造业服务的机械、数控、汽修、化工等6个专业的公共实训基地。
西海岸实训基地,依托青岛黄海职业学校和胶南市政府,通过社会融资、市场运作在胶南职业中专、胶南高职校建设实训基地。两处基地可同时容纳8000多学生实训。西海岸的这一基地对海信、中集集团等大企业产生了很大的吸引力,已有几十家企业与学校达成合作意向,先后投入1000余万元的实训设备。
加大地域间联合办学力度
实行山东省东、西部以及青岛市城区与郊区农村职业教育联姻。全市有50多所学校与外地开展了联合办学,2001―2004年吸引了山东乃至全国中西部地区6万余名学生到青岛接受职业教育。
加大与企业部门联合办学力度 建立两大职业教育集团:机械制造业职业教育集团,以山东省轻工业学校为龙头,由中国集装箱公司、青岛机电公司、意大利老人头发展公司等21家企业和27所学校加盟;旅游服务业教育集团,以青岛旅游学校为龙头,吸收23家星级酒店、旅行社、20所旅游类职业学校参加。教育部周济部长对青岛建立职业教育集团这一做法给予充分肯定,他称赞“青岛职业教育在全国独树一帜”。
加大公办学校与民办学校的结合力度 全市民办职业学校已达27所,在校生5万余人,占全市中职在校生的30%,民办职业学校与公办职业学校在专业设置等教育资源方面实行互通、融合,促进了教育资源的整体优化,提高了办学效益和职业教育的整体水平。
走“工学结合、半工半读”之路
早在90年代,青岛市就已经在部分职业学校进行了“工学结合”的试点,经过十几年的实践,这一教学模式得到了进一步完善,其优越性也愈来愈明显。
目前,青岛市“工学结合、半工半读”教学模式已经得到更广泛的推广,形式更加灵活和多样。有“引企入校”式:如胶南电子学校,韩国企业投资2660万元,在校内建立有50条生产线的实习车间,“车间即教室,工人即学生,师傅即教师”;有“办校入企”式:胶南高职校把学校办进企业,美国的一家3A集团在其企业内建设了占地80亩、13000平方的生产车间,学生公寓楼和实习基地,把学生招进企业内的学校,实行工学交替;“教学与生产一体化”,这是青岛职业教育多年来实行的一种教学体制,学校与企业密切合作,企业把生产车间直接作为实习场地,变消耗性实习为生产性(增殖性)实习。有的专业实现了“厂、校、店”一体,或“前店后厂”或“前厂后校”。十余年来,这条路子愈走愈开阔,取得的成果愈显著。
建立一整套符合职业教育规律的教学管理制度
青岛市从兴办职业教育起,就坚持了事业发展与质量提高“两手一起抓”。建立了职业教育的教学管理与研究队伍,对教学实行规范化管理,深入开展教学研究,加强对全市职业学校教学工作和教学质量的宏观监测。实践证明,教学管理的严格有序,教学工作的规范化,教学质量检测的科学化,直接带来的是办学水平的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合格师资队伍的建设,职业教育社会声誉的提升。
围绕着教学工作所展开的各类活动,向社会显示职业教育是正规教育,相对于普通教育,职业教育绝非二类教育,其社会功能与普通教育同等重要。
用青岛普通市民的话说:“孩子进职业学校,同样可以成才,适合的,就是最好的教育”。
全力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青岛从1989年起,就开始进行技术等考核试点。由教育部门和劳动部门一起对职业学校学生进行旨在促进和提高学生专业技能的考核,合格者发给技术等级证书,毕业时与毕业证书一起检验发放。从1994年起,这种双证考核由城市推广到农村,在城乡所有的职业学校全面推开,同时对各专业教师进行职业资格证书考核,以促进“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二十几年来的实践,青岛探索、总结、形成了一种全面客观检验职业教育质量的制度和标准,积累了成功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