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经济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6 09:57:4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热点经济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热电冷联供经济性影响因素
一.引言
近几年来,国内一些城市开始酝酿建设热电冷联供系统,即在原有热电联产系统基础上增设吸收式制冷机装置,利用供热汽轮机组的抽汽或背压排汽制冷,使得整个系统不但可以发电和供热,还可在夏季向用户提供空调用冷。由于热电冷联供系统规模和投资大,系统复杂,运行期间能源消耗多,因而对热电冷联供系统的经济性进行全面深入地分析和研究是非常必要的。本文从国家或一个地区的角度,分析和探讨影响热电冷系统经济性的主要技术因素。
二.影响热电冷联供系统经济性的技术因素分析
关于热电联产经济性的研究目前已很成熟,故本文仅讨论在热电联产基础上加入制冷系统后影响热电冷系统经济性的有关技术因素。以下就系统的几个组成部分,即热电厂、热力输送系统和制冷站,以及冷负荷特性、蓄能装置等几方面对各主要技术因素加以分析。
1.热电厂包括热电厂机组的型式、容量、初蒸汽参数、抽汽或背压排汽参数等。
1)机组型式机组型式对系统初投资和运行费的影响很大。燃煤热电厂主要包括背压机或抽凝机两种型式。由于背压机组初投资低,能量转换效率高,因而对于新建热电厂来讲,背压机组经济性显然好于抽凝机组。
再看一下在原有热电厂基础上扩建的热电冷系统。假设空调负荷峰谷变化与电力负荷一致。从整体角度看,背压机组由于制冷负荷的加入而增加了背压排汽量,进而增加了空调峰期的发电容量。这会减少电网相应容量的电厂初投资,从而使整体系统的投资大幅度降。而抽凝机组在电力高峰期一般会满功率发电,故在增加制冷用热负荷后不会减少电网投资。因此,就初投资而言,背压机组经济性更具优势。在运行费方面,抽凝机组所具有的经济性则好于背压机组,因为抽凝机组由于供冷而增加的抽汽发电代替了效率低的本机组纯凝汽发电,而背压机组则是代替了效率相对较高的电网机组发电量。由于背压机组初投资减少对经济性的影响大于运行费方面的劣势,使得由背压汽轮机组成的热电冷系统经济性好于抽凝汽轮机组成的系统[1]。顺便指出,冷负荷一天之中变化幅度较大,这给热电厂的运行调节带来困难。由于锅炉负荷调节范围和惯性的限制,背压机组如何满足冷负荷的变化是一个殛待解决的问题。抽凝机组因抽汽调节较为灵活而使该问题不那么突出。
随着人们现代文明和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以油、气等相对清洁的燃料代替污染严重的煤而作为城市使用的主要一次能源以成为必然趋势,其中包括燃气轮机、内燃机等型式的热电厂在城市供热方面的应用。这种热电联产装置在西方国家使用较为普遍。其特点是热电比小,发电效率高,单位容量投资少。如果燃料价格较为合理,以这种热电厂为热源的热电冷联供系统有较好的经济性。
2)机组容量主要指系统热化系数的合理选取。空调负荷变化幅度大,可选取适当容量的锅炉蒸汽在负荷高峰期作为式制冷机的热源,进而减小供热机组的容量。这样,不仅可降低系统的初投资,而且还可提高系统运行效率,使热电厂运行工况更加稳定。
3)热电厂初蒸汽参数初蒸汽参数越高,系统的发电效率越高,热电比越小,会使热电冷的经济性越好。当热电冷系统系统和所代替的发电机组所用燃料的价格在正常波动范围内时,热电冷系统年运行成本是随着热电比的降低而减小的。因此,热电冷系统应优先选用高参数的热电厂为热源。
4)热电厂抽汽或背压排汽参数的降低,会使系统的发电效率增加,热电比减小,有利于提高热电冷系统的经济性。对于吸收式制冷机而言,抽汽或背压排汽参数在一定范围内变化对其热力系数影响不大,但对冷机的出力有较大影响。当蒸汽压力每降低0.1MPa时,蒸汽型双效机制冷量减少9%-11%[2]。这表明,当蒸汽压力降低时,为保证制冷量要选择内部传热面积更大的制冷机,从而增加了制冷站的初投资。因此,热电厂抽汽或背压排汽参数对于不同的具体系统应有其最优值。
2.热力输送系统包括供热管网和供冷管网,影响因素主要有输送介质种类及其热力参数、输送系统运行方式等。
1)输送介质种类由于技术条件的限制,供冷管网的输送介质只能采用冷水。但该介质输送冷量的能力小,管网初投资及输送电耗巨大。近年来国外正在研制以冰浆或在冷水中加入相变材料作为输冷介质,可使管网输送冷量的能力大大提高,较大幅度地降低管网初投资,但这种输送技术目前仍处于试验阶段[3]。
输热介质主要指蒸汽或热水。当以蒸汽作为作为热网的输送介质时,供冷系统可采用热力系数高的双效制冷机。同时,蒸气在输送中电耗低,不需要设置热力首站换热设备及泵等。但是,蒸汽在较远距离的热网输送中,压力损失大,导致供热机组抽汽或背压排汽压力较高,热电厂热电比大,且热网的热效率较低。这会对系统的经济性产生不利影响。以热水作为热网的输送介质,可使供热机组抽汽或背压排汽压力较低。同时,热网热效率较高。但是,由于管道成本的限制,通常采用直埋管道的热水网供水温度大都在120℃以下,供冷系统只能采用热力系数低的单效机。这会大幅度地增加供冷系统的初投资以及整个系统的运行费。另外,热水网还有输送耗电大等缺点。
2)输送介质热力参数对于蒸汽网而言是指蒸汽压力,亦即指汽轮机抽汽或背压排汽压力,上文对此已作分析。
对于热水网而言,输送介质的热力参数主要是指热网供回水温度,该参数对输送系统仍至整个热电冷系统的影响都很大。供水温度选择的小,热电厂供热机组抽汽或排汽压力可以降低。但热水温度低会使制冷机制冷效率降低,制冷设备的投资及耗电量高。供回水温差增大,无疑会节省热网初投资及输送能耗。但这会导致制冷系数降低,制冷设备初投资增加。因此,从系统的经济性看,热网供回水温度应有最佳选择。
3)输送系统运行方式为保证制冷机的出力及运行效率,不希望降低热网供水温度,热网的运行基本上依靠量调节完成。由于用户热负荷变化频繁,导致热网水的循环流量在很大范围内变化,且大部分时间在低负荷下运行,常规热网运行方式将使主循环泵的电耗很大。因此,输送系统的运行方式对于热网的低能耗和安全运行有重要作用[4][5]。
3.制冷站包括供冷站位置与规模,吸收式制冷机型式、容量和运行方式等。
1)制冷站位置与规模由于冷水管道的供回水温差通常在10℃以内,供冷管道输送能量的能力远小于供热管道,相同距离下供热管道的投资要小于供冷管道。从这一点看,制冷站应尽量靠近用户。但用户负荷在地理上是分散的,位置靠近用户会使单个制冷站规模变小,数量增多,导致制冷设备容量增加,整个系统的制冷站占用空间增大,而且用户附近的制冷站建筑造价往往更加昂贵。因此,位置靠近用户又会使热电冷系统制冷站的投资增大。合理选取制冷站位置与规模是一个较复杂的问题,应从整体供冷系统考虑,全面加以优化。
2)吸收式制冷机的型式、容量和运行方式制冷机的型式主要指单效或双效。毫无疑问,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尽量使用双效机。由于空调负荷变化幅度大,制冷站内单台制冷机容量的选择,制冷机的运行方式,包括各制冷机之间的负荷分配、启停顺序等,都会影响系统的经济性。
4.供冷负荷特性包括负荷因子、负荷密度、用户负荷性质、年最大供冷负荷小时数等。
1)负荷因子指平均负荷与最大负荷之比。负荷因子越小,则设备利用率越低,单位制冷容量的供冷系统初投资越大。与采暖负荷相比,空调日负荷因子要小得多,这会使系统的容量无法得到充分利用。同时,也会给设备的运行效率和调节手段带来不利。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包括合理选取系统热化系数和适当设立蓄能装置。
2)负荷密度指单位社区面积所拥有的冷负荷量。负荷密度大,则输送系统单位负荷投资小,有利于区域供冷的经济性。当负荷密度过小,采用区域冷热联供的单位负荷初投资过大,就会被分散的供冷方式取代。
3)用户负荷性质由于建筑物使用功能不同,用户负荷性质,即用户之间最大空调负荷出现的时刻,会有所不同。这将使区域供冷系统与用户独立设置空调系统相比,设备容量减小。工程上采用系统供冷负荷峰值与各用户最大冷负荷之和的比值,即负荷同时使用系数以体现这一减小量。各用户负荷性质将直接影响制冷站的规模和分布,进而影响热电冷系统的经济性。
4)年最大供冷负荷小时数年最大供冷负荷小时数主要取决于当地的气候条件和用户负荷性质。年最大供冷负荷小时数越大,越有利于运行费低的供冷系统发展。1|2
5.蓄能装置
当负荷因子较小时,增设蓄能装置可以大幅度减小系统容量,提高系统运行效率和安全稳定性。对于在已有热电厂基础上扩建的热电冷系统,设置蓄能设备还可提高系统的供冷能力。蓄能装置对系统经济性的影响主要取决于该装置的形式、位置和性能等。
1)蓄能装置形式如图1所示,对于热电冷系统,蓄能装置有蓄热和蓄冷两种形式。
蓄热按蓄存介质的不同有直接蓄存和间接蓄存。间接蓄存采用某种中间介质作为蓄存介质来蓄热。这种蓄热方式的蓄热温度较高,如岩和油组成的蓄存介质蓄热温度达304℃,而用一种熔化的硝酸盐作为蓄热介质蓄热温度可达566℃[6],但间接储存方式的投资大,而采暖空调所用热量温度相对较低,故不宜采取这种蓄热方式。
直接蓄热可将待蓄存的热水或蒸汽直接储存在蓄热容器内。直接蓄热又可分为无压蓄热和有压蓄热。无压蓄热方式最高蓄热温度可达95℃,且投资低。有压蓄热方式是将蒸汽或高温热水直接存蓄在球状或圆柱形压力容器内,蓄热温度最高可达200℃,适宜于向双效吸收式制冷机供热。但有压蓄热方式投资大,相当于无压方式的2至5倍[7]。
蓄冷装置主要有水蓄冷和冰蓄冷两种方式。冰蓄冷装置具有蓄冷量大,结构紧凑等优点。但如果供冷系统采用的是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其最低制冷温度只能达到5℃,无法使用冰蓄冷装置。
空调用水蓄冷是将冷水直接蓄存于蓄冷容器的显热蓄冷方式。主要有分层式蓄冷和隔膜法蓄冷等型式。水蓄冷温度一般为5℃至7℃,可用于蓄存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所制取的冷量。但由于以显热蓄冷,蓄冷温度差小(约10℃左右),因而蓄冷空间较大。
2)蓄能装置位置蓄能设备的位置对供能系统的经济性有较大影响。在热电冷联供系统中,夏季供冷时蓄能设备可安置在热电厂中作为蓄热器,也可安置在冷暖房中作蓄冷器,也可将蓄冷设置在用户处。蓄能装置的设立,可使热源至蓄能装置之间的系统容量降低和运行效率提高,而蓄能装置至用户之间的系统则无改观。从这一点讲,应尽量将蓄能装置的位置靠近用户侧。但这样又使蓄能装置因过于分散而加大了投资。
3)蓄能装置性能包括装置容量、蓄能功率、泄能功率和蓄能热效率等因素。蓄能装置容量增大有利于蓄能效果的提高,但会增大蓄能的投资。蓄能容量的大小取决于热电冷系统的构成和负荷特性,需经优化计算确定。蓄能、泄能功率则主要与蓄能容量和负荷变化频率等因素有关。
从宏观的角度看,热电冷系统的经济性还与电力系统有关参数密切相连,主要指所代替的电网其它发电机组初投资和发电效率。所代替的发电机组初投资越大、发电效率越低,则热电冷系统的经济性越好。除技术因素外,一些政策性和市场因素也对热电冷系统经济性有较大影响,例如热电冷系统和代替发电机组所用的燃料价格等。热电冷系统所用燃料的价格越低,代替发电机组所用燃料的价格越高,与压缩式制冷形式的经济性相比,热电冷联供系统越有利。由于篇幅所限,不再详述。
三.结束语
热电冷联供系统庞大,影响经济性的因素众多。目前国内对热电冷系统的认识和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本文仅对一些影响系统经济性的主要技术参数做了定性分析,对该问题更深入认识还需作进一步的定量研究。
参考文献
1.付林江亿热电冷系统三联供系统的经济性分析(待发)
2.戴永庆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技术及应用机械工业出版社
3.GoranMornhedInnovationsinDistrictHeatingandCooling1984-1994andTheirEconomicImpactASHRAETransaction1995
4.付林江亿承担冷负荷的热水网水力工况模拟计算及其应用热能动力工程1999.4
5.江亿冷热联供热水网的用户回水加压泵方案区域供热1996.2
6.G.培克曼等著蓄热技术及其应用机械工业出版社
7.S.HORIIetl.OptimalPlanningofGasTurbineCogenerationPlantsBasedonMixed-integerlinearLinearProgramming.IaternationalJournalofEnegyResearchVol.11.1987
AnalysisofEcononicFactorsImpactingonCombinedHeating,
CoolingandElectricitySystem
篇2
一、各股(室)、二级机构要根据所承担的职能,制定部门和每一位工作人员的岗位职责,包括每个岗位的工作范围、工作目标、履行岗位职责的具体要求以及对不履行职责所产生的后果应承担的责任等内容,做到任务明确,责任到人。
二、制订岗位责任制要科学、合理、严密,体现效率原则和权利、义务相对应原则。要在保证工作质量和充分履行职能的前提下,尽量简化工作程序,方便群众办事。
三、加强对岗位责任制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岗位职责中能量化的要尽量量化,并制定科学、合理的量化考核标准;不能量化的要提出明确的、具体的要求,作为考评依据。
四、定期组织考评,并把考评结果同评优、评先、职务晋升和奖惩挂钩。
工作人员首问首接责任制度
为规范办事程序,明确工作人员责任,杜绝办事拖拉、推诿扯皮等现象,保证来计生委办事人员能得到及时、高效、优质的服务,根据我委实际,制定本制度。
一、首问(接)责任人
本单位工作人员对来委办事(包括办理业务、上访、投诉、咨询等)的人员要主动热情招呼,不得互相推诿、冷淡办事人员。主动接办人员、来办事者先找到的人员或首先接电话的人员即为该事项的“首问接责任人”。
二、首问(接)责任人的职责
(一)首问(接)责任人负有主动、文明、礼貌、热情接待来办事者的责任;
(二)首问接责任人要向来办事者主动出示胸牌,问明来意。对来电话者,要主动告知对方单位和工号,问清对方意图;
(三)对来访内容在自己职责范围内能答复或解决的,首问责任人对属于自己职权范围内的事项,必须受理接办,并按照有关规定和程序予以办理;
(四)首问责任人对不属于本部门或本人职权范围内的事项,要解释清楚,并引领来委办事人员到有关科室部门,落实承办单位和责任人。对电话咨询的,要告知负责答复部门的电话和联系人。
(五)首问责任人对不属于本单位办理范围内的事项,要认真说明理由,介绍或联系到其他职能部门办理。
三、违反本制度者,第一次予以诫勉教育,第二次予以效能告诫,并责令采取相应补救措施,经告诫仍不改正的,予以待岗处理。
顶岗工作制度
一、顶岗工作制度是指在工作日内,岗责任人因各种事由不在岗,岗责任人应顶岗的工作制度。
二、实行顶岗制度的目的是为了确保限时办结制、政务承诺制、办事预约制等制度的有效落实,更好的提高工作效率和办事效率。
三、各股室都要确定岗,避免出现无人顶岗现象。
四、岗责任人在顶岗期间应做好本职工作,并享有岗责任人的职责权利,对岗的工作认真负责。
五、岗责任人因事由不在岗,必须提前一天做好工作的移交,因特殊原因来不及移交的,岗责任人要主动顶岗。
六、因推诿扯皮等原因造成工作失误的,按《过错责任追究制度》的有关规定追究在岗责任人的责任。
限时办结制度
一、限时办结制度是指群众到人口与计划生育部门办事,在符合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手续齐全的前提下,应当根据政务服务承诺,在承诺期限内办结群众提出的有关事务。
二、承诺期限
⒈办理《流动人口婚育证明》、入户粮关系证明、非农一孩生育证、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等有关证件的,应当随到随办。
⒉对群众的申诉、举报或投诉,在法定期限内作出是否受理答复,并及时依法处理。
⒊对因特殊原因不能及时办理各类证件的,应向服务对象说明具体情况。
三、未按上述规定时限办理的,第一次予以诫勉教育,第二次予以效能告诫,并责令采取相应补救措施,经告诫仍不改正的,予以待岗处理。
服务承诺制度
一、服务准则。根据本单位工作实际,制定便民利民的服务标准和原则,规范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
二、承诺内容。根据职权范围、工作职责,结合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确定服务承诺内容。服务承诺的内容应包括服务的具体事项、服务时限、行诺监督及投诉办法以及违诺责任等。
三、公开承诺内容。应在办公场所醒目位置设置办事程序流程图等公布承诺内容。
四、行诺监督。通过设立服务承诺监督台、投诉电话和举报箱或举办群众接待日活动等方式,接受对违诺行为的监督和举报。要认真受理群众的投诉和举报,及时调查处理,并向当事人反馈。
五、违诺处理。本单位人员违反承诺制的行为,要从行政论文、法律、经济论文等方面作出处罚规定,并严格执行。给当事人造成损失的,要按承诺的标准予以赔偿。
办事预约制度
一、办事预约制度是指当事人因工作需要或情况,需要预约办理有关事务或进行上门服务的,计生委应根据预约要求,在职能范围内办理当事人提出的有关事务。
二、预约范围
⒈人口与计划生育部门职能范围内应受理的业务工作,可以预约。
⒉异地人员办理有关计划生育证件等有关事项的可以预约。
⒊广大人民群众需要人口与计划生育部门帮助解决及服务的有关事项,可以预约,必要时也可以上门服务。
⒋因特殊情况需要人口与计划生育部门延长服务时间的,可以预约。
⒌其它需要预约的有关事务或事项。
三、违反本制度者,第一次予以诫勉教育,第二次予以效能告诫,并责令采取相应补救措施,经告诫仍不改正的,予以待岗处理。
政务公示制度
第一条政务公示制度系指行政论文机关向行政论文管理相对人和社会大众公开履行行政论文职能的标准、要求、程序等的机关效能建设制度。
第二条县计生委依据行政论文管理相对人办事方便、行政论文要求公开透明、行政论文行为接受监督的基本原则实行政论文务公示。
第三条县计生委各股室以及工作人员,应遵守本制度。
第四条公示制度的基本内容和形式:
一、机关工作人员的像片、姓名、部门、职务;
二、机构设置、行政论文职能、位置分布、股室职责;
三、办事程序、标准;
四、机关的对行政论文管理相对人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
五、其它公示内容。
以上公示内容通常做法采用墙上悬挂、桌上摆放、带身份牌、编印办事服务指南、公示栏张贴、上网络公示栏以及其它公众媒体公开等形式。
各股室负责提供各自应公示的内容,办公室负责统一组织实施工作。
第五条委机关效能建设领导小组每月不定期检查和每季度定期一次检查各股室公示制度的执行情况。
第六条凡应该公示而没有公示以及公示内容不规范、不标准的,委效能建设领导小组书面责成限期整改,逾期不改的给予通报批评,并按《干部诫勉制度》处理。
第七条政务公示制度的执行情况作为单位、股室、个人的年终考评的一项内容,并由委机关效能建设领导小组负责检查并提出奖惩建议。
效能考评制度
一、委机关及下属二级机构的干部职工均列入考核范围。
二、考核内容和标准:根据县委、县政府规定的内容,按照德、能、勤、绩四个方面,重点考核工作成绩。
三、考核办法
⒈实行平时考核与年度考核相结合,平时考核由各股室负责人对本股室干部职工的德、才和工作表现逐月作出考评,半年进行小结,形成书面意见,为年度考核提供依据,年度考核在每年末或翌年初进行。
⒉平时考核实行分级负责,委主任负责对委机关科级干部进行考核;分管领导负责对分管股室长进行考核;股室长对本股室的干部职工进行考核。
⒊年度考核以平时考核为基础由委机关效能办公室负责实施。在年度考核时,除负责对本机关干部职工考核综合评定外,还要对二级机构的考核进行审核。
四、年度考核的时间、内容、标准、具体方法步骤,应根据县委、县政府、县人事局的通知要求,结合本单位实际,由委机关效能办公室拟定实施方案,提交机关效能工作领导小组研究确定。
五、年度考核结果存入干部、职工个人档案,作为干部奖惩、任免、工资晋升的依据。
六、凡属机关工作人员,年度考核定为不称职的给予降职或调整工作岗位处理。连续两年评为不称职的,予以免职或按有关规定予以辞退。旷工或者无正当理由逾期不归连续超过十五天,或者一年内累计超过三十天的,应予辞退。二级机构干部职工参照以上办法处理。
七、本单位科级领导干部的考核按县委组织部规定的要求参加考核。
八、本制度由委机关效能办公室负责监督执行。
行政论文过错责任追究制度
为规范本单位工作人员管理,明确个人岗位责任,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责任感,增强廉政建设和遵纪守法意识,制定本制度。
一、行政论文过错责任追究制
行政论文过错,是指本委工作人员因故意或者过失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规定的职责,造成违反法律、法规规定或有关制度的事实,以致影响行政论文效率和行政论文秩序,给行为对象或者国家、公共利益造成其它不良后果的行为。行政论文过错责任追究制,就是对工作过错责任人依据有关规定给予行政论文和经济论文处罚的制度。
二、行政论文过错的主要情形
本委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视为过错:
(一)首问责任人不履行首问责任,贻误办事者办事的;
(二)对符合规定条件的申请应予受理、许可而不予受理、许可的;
(三)服务态度不热情,与办事者顶撞争吵的;
(四)私自进行有偿咨询或服务,违规收取押金、保证金和其他费用的;
(五)超越规定权限实施许可,或者擅自提高、降低许可条件造成不良影响和后果的;
(六)未履行办事承诺制度,无特殊原因和理由,在规定时限内未完成许可事项或告知办理结果的;
(七)对明显虚假的材料,应当发现而没有发现的;
(八)故意制造虚假材料或谎报事实的;
(九)办理业务明显违反法律、法规或其它有关规定的;
(十)其他应该追究工作过错的行为。
三、行政论文过错责任追究
(一)行政论文过错责任追究方式分为:
⒈责令作出书面检查;
⒉通报批评;
⒊取消当年评优评先资格;
⒋扣发当月岗位工资和年终奖金;
⒌轮岗或停职离岗培训;
⒍引咎辞职或者责令辞职;
⒎给予行政论文纪律处分。
以上追究方式可以单处或并处。
(二)工作过错行为是由数个行政论文环节过错造成的,工作人员分别承担相应的过错责任。
(三)工作人员的行政论文行为造成本单位赔偿,有过错的工作人员应承担—定的赔偿责任。
(四)在年度考核期内,工作人员的行政论文行为被群众投诉,经核实的,第一次扣除当月岗位工资的%,第二次扣除当月岗位工资的%,第三次扣除当月全部岗位工资,对本人进行离岗培训、轮岗或降级使用处理。
(五)工作人员过错行为性质特别严重,触犯刑法的,依法移交司法部门追究责任。
(六)有过错工作人员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从重追究过错责任:
⒈在被调查过程中拒不交代过错事实的;
⒉有索贿受贿、敲诈勒索、、徇私枉法和吃、拿、卡、要等行为的;
⒊对投诉人、检举人、控告人打击、报复、陷害的;
⒋其他经行政论文过错追究机构认定,应从重追究过错责任的。
(七)有过错工作人员具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可从轻追究过错责任:
⒈主动承认过错行为并及时纠正的:
⒉其过错行为没有造成损失或不良影响的;
⒊其他可从轻或免予追究过错责任的。
篇3
【关键词】经济学教学 建构主义 导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1-0238-01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科技突飞猛进、社会发生深刻变革的时代。教育教学的新理论和思潮不断涌现,改变着人类的教育、学习和思维方式。高校教改也要顺应这一潮流,以转变教师教育理念促进教学模式改革,以改革教学方式来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从而大力推进大学生素质与能力教育。
一、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性
一直以来,我国一些普通高校《经济学》课程的授课主要采用的是传递-接受式教学模式,这种传统模式的基本程序是:激发学习动机-复习旧课-讲新知识-巩固运用-检查评价。虽然该模式具有知识传播直接、经济和适合于显性知识教学等优点,但也存在明显的局限性:一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课堂讲授过多,甚至是“满堂灌”;学生被动学,学生自主学习少,积极思考少,老师多讲也是白讲,学习效果差。二是以课堂为中心,缺少与现实社会经济的联系。教师多关注知识点的掌握,忽略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这种“封闭有余、开放不足”的教学模式,不仅使经验与知识脱节,还导致学生理论脱离实践。三是以知识考试为中心,忽略了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它也使得学生偏离学习目标,导致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
落后的教学理念决定了落后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经济学》课程开设的主要目的在于建立学生对市场经济基本理论的认识,并培养学生一种经济的思维能力。教学实践表明,这些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培养仅仅靠老师“讲”是行不通的,更重要的要靠学生主动学,亲身体验,从“干中学”才能收到实效。因此,《经济学》课堂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我们要把学习的自还给学生——实施“少教多学”。具体来说,就是高校《经济学》课程,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和促进学生学习方式变革:变“被动学习”为“自主学习”,变“接受学习”为“探究学习”,变“孤独学习”为“团队学习”,从而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二、教学模式改革的理论依据
《经济学》作为一个“泊来品”,它存在一个中国化难题,即如何“洋为中用”和“批判性吸收”,需要经历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以教定学””还是“以学定教”反映着两种不同教学理念,由此产生不同的教学模式。
20世纪初实用主义的代表人物杜威,就提出了“学生中心论”,以对抗传统教育的“教师中心论”。20世纪中后期,西方国家又陆续出现了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教学最优化理论、建构主义理论、多元智能评价理论;这些理论分别从多个层面阐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的科学性与必要性,以及由此产生的多种形态的教学模式。
现代建构主义学者古宁汉(D.J.Cunningham,1991)认为:“学习是建构内在的心理表征的过程,学习者并不是把知识从外界搬到记忆中,而是以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建构新的理解”。建构主义理论告诉人们,知识不能通过教师的讲授而传递,学习者必须自己在真实情境里,通过自主学习、团队学习和探究性学习,主动进行意义建构。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主张把学习的基本自由还给学生,以使学生主动、积极、生动活泼地发展。
三、《经济学》课程的导学模式
为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多年来我们在《经济学》教学中尝试施行一种全新理念指导的导学模式。该模式是对讲授式模式的一种改造,其流程大体可划分为以下四个阶段:自主学习讨论交流启发指导练结。
第一阶段,自主学习。学生自主学习不能简单等同于自学,其目的是学生按照老师的要求自学,在完成自学的目标进程中同时也培养了自学能力。教师要向学生阐明自学的意义和要求,引导学生制定自学计划,老师则编制导学计划,掌控好教学进度和学习质量。学习的资源除了教材以外,教师还应向学生提供可供选择的其它学习途径、资源。通常,校内外的经济学精品课程网站建立一些相应的学习平台和资源链接。此外,教师还应了解学生的情况,针对学习内容存在的难点、疑点、重点,做到因材施教。
第二阶段,讨论交流。旨在对学生共同存在的问题进行相互探讨,集思广益,取长补短,以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及独立钻研,大胆创新的能力。团队学习是自主学习的有机构成,也是课堂教学一个重要补充。通过分组讨论可以变学生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通过团队学习可以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并做到资源和成果共享。
传统课堂讲授的教学方式,是一种单向性的思维,很少有相互作用和反馈,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经济学》的教学中,应加大课堂讨论的力度和广度,在教师的引导下,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讨论的问题应是同学们关注的经济生活中的热点问题,通过讨论方式,帮助学生加深了对相关经济理论的认识和理解,同时也锻炼了口头表达能力。
第三阶段,启发指导。教师在学生讨论交流的基础上,要有的放矢,重点启发,相机点拨,指点迷津,引导学生自求有得。教师的指导作用的性质和方式应根据学生自学能力水平的不同而有所区别。为了做好对学生讨论的启发指导,教师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要尊重学生。我们所面对的学生都是具有自我意识和尊严,需要别人的尊重和理解的个体。
其次,要重视学生的兴趣;兴趣是学生求知的起点,是学习和发展智力的原动力,它对讨论的开展和深入有着直接的影响。
再次,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对于一些讨论的问题,为了寻找充分的论据,离不开事先的引经据典,但最有说服力的还是鼓励学生从实践中亲身找答案。
最后,重视归纳、整理,总结评价。教师在适当的时候进行归纳小结,对讨论结果根据学生的讨论情况加以综合。为了激发动机,保持学生学习兴趣,教师在评价中,肯定每次讨论中成功的地方,表扬在讨论中有上佳表现的学生。
第四阶段,练结。通过练习、复习、小结、行为训练等,使学生将所学知识纳入已有的体系中去,并自觉运用所学理论指导行动。
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作业必须注意多样化,既有口头、书面,也要注重实践活动,在平时的作业中,我们还尝试:
1.加强阅读指导,开拓学生视野,巩固课堂教学效果。
2.运用理论联系经济热点,在学生中进行小组演讲比赛,并指导经济论文写作。
今天的大学生视野开阔,他们普遍关心国内外大事,在教学中布置这样的作业不仅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在巩固所学知识的同时,还能提高他们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高鸿业.西方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3
篇4
关键词:经济法;案例教学法;高职院校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17-0089-02
一、案例教学法的内涵和优缺点
案例教学法是20世纪初由哈佛大学创造的。即围绕一定的教学目的把实际中真实的情景加以典型化处理,形成供学生思考分析和决断的案例,通过独立研究和相互讨论的方式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1]
1.案例教学法的优点
(1)生动具体、直观易学。案例都是来源现实生活的真实例子,学生接触到的不仅仅是枯燥乏味的理论,还有鲜活的例子。例如,把法律规定比喻成一个人的骨骼,那么案例则是他的血肉,法律只有存在于真实的案例中才是有生命力的,有活力的。
(2)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往往在记起某个法律规定时,人们想起的也许不是那个法律名词,却是某个生动的案例。笔者至今仍然记得大学学习《民法》的所有权规定时,教师举出的生动例子:一大群野兔在面前跑过,大家的反映是什么?每个人都会去追并试图逮到;邻居的兔子在大家前面跑过,却没有人去追。为什么?因为后者名分已定。大家不由哈哈大笑,但由此也深刻地记住了物权法的根本目的是定分止争。
(3)理论联系实际,利于学生对知识活学活用。学习理论知识只是手段,运用所学的知识去妥善解决实际工作生活中碰到的困难才是最终目的。案例教学法实际上是一种模拟教学,设计了一个真实的场景去考验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问题的能力,就像实战演习一般。
2.案例教学法内在的缺陷和局限性
(1)案例教学法耗时较多。一个案例从展示、学生分析讨论到教师总结,需要几十分钟的时间。所以,案例教学只能精选知识点进行,重在对那些难点、学生容易产生歧义的知识点进行案例教学。
(2)案例教学法小班教学效果好,人数多则不易实施。高职院校的很多法律课程是合班上课,每次上课学生多达百人以上,案例教学法中进行分组讨论或学生发表意见就难以兼顾。
二、高职院校法律课程实施案例教学的必要性
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决定了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必须围绕目标去实施,并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
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是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的,掌握本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的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工作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2]
高职法律课程的目的不是培养职业法律人才,而是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法律常识。而针对不同专业开设的法律课程,比如房地产营销专业的《房地产政策与法规》等,则是要求学生能够把握该专业所需要的法律知识。比较前者,教师应该适当提高教授的知识专业性和深度。但是,无论哪种情况的高职法律课程,采取案例教学法都能更好地实现教学目的。
首先,高职学生往往更关注专业课的学习,对于法律课程不重视,认为可有可无。如果高职法律课程教学方法单一,单纯采取讲授法,往往会使学生昏昏欲睡,听完就忘。采取案例教学法,其具体形式包括讲课中评析案例、专门案例讨论、模拟法庭、到法院旁听等,让学生从中感受到乐趣,会不由自主地参与其中。
其次,案例教学法能够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利于他们成长为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案例教学可以充分发挥学生参与的主动性,不仅可以使理论讲授变得生动活泼,具有启发性,而且有利于学生尽快掌握抽象的法学原理,并能灵活运用,举一反三,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进而增强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三、高职院校法律课程实施案例教学的方法
案例教学法主要有三个阶段:案例准备阶段,小组集中讨论阶段,总结阶段。
1.准备案例。
案例准备的主体可以是教师也可以是学生。对于在教授过程中插入的一般性小案例分析,由教师准备。用于案例教学的案例一般应考虑以下因素:一是经典性。无数案例都可以和一个法律规定有关联,这时候就需要教师予以甄别选择,选择和该法律规定联系最紧密的案例。二是适当性。即所选案例要难易适中。案例太简单,容易得出答案,难以提起学习兴趣。太难可能超过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理解力,无以使学生入手分析,会打击其学习的积极性。三是时效性,原则上是新案例优于旧案例,热门案例好于冷僻案例。因为,高职学生对当前社会的热点案例是很关注的,他们知道是什么,恰恰不知道为什么。而这种案例拿出来讨论,最容易激发学生兴趣,也最容易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对于专门的案例评析课的案例,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准备,明确告诉学生要查找的案例的内容。如讲到合同解除时,要进行案例教学,教师告诉学生查找有关于合同解除的案例。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图书馆等多种途径查询,甚至他们可以从身边看到、听到的真实案例中找到案例素材。
2.小组集中讨论案例。
案例选择好以后,可以视频案例、书面案例以邮箱或纸质方式课前交给学生,让他们有时间加以思考。教学目的重在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参与性,任何案例本身没有绝对正确的答案,同一情况的案件在全国各地法院也会有不同甚至截然相反的判决结果。所以,教师在给学生提供案例材料时,应将结论部分隐去,把讨论的空间留给学生。学生看到案例并思考后,会形成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自由讨论,形成每组占多数意见的观点,然后每组选派代表陈述己方观点。
3.总结阶段。
教师必须先吃透案例精髓,深刻剖析,把握好案例的关键点,既要指出司法案例的优点,也可指出其不妥之处。点评学生的观点,同时提出自己的观点,以利于课堂教学时有效地启发、引导学生思路。
以上案例教学的三个阶段主要适合于课堂案例讨论的方式。除此以外,案例教学法也可灵活采用模拟法庭或到法院旁听的案例教学方式进行。
(1)模拟法庭案例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扮演案件当事人,如法官、检察官、律师以及其他诉讼参与人等,以司法实践中的法庭审判为参照,模拟审判某一案件的教学活动。它可以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参与性 。由于学生亲自扮演某一角色,全面介入模拟诉讼活动中,为他们运用所学法律知识分析、解决问题创造了一个“真实”的环境。由于学生对于实际的司法环境是陌生的,所以教师对学生要进行全面的指导,搜集证据材料,分析案情,制作审判需要的各种法律文书,熟悉相关法律条文、诉讼程序等。如笔者在诉讼法章节中曾经尝试模拟法庭案例教学法,学生反映很好。在民事、刑事、行政三大诉讼制度中,当属民事诉讼与普通公民联系最紧密。因此,可让学生模拟一个民事案件的法庭审判。首先,教师提供的案例应是真实案例:原告李某在某时间某地点,先后被一辆摩托车撞倒并被一辆小汽车碾压。原告重伤住院花去医药费5万元。原告应如何主张自己的权利?然后,学生主动要求分别担任原告、原告人、被告、被告人、法官、书记员;教师分别指导学生了解法律程序,写状、答辩状、判决书等。上课时模拟法庭审判,其他同学做旁听者。结束后,学生积极地对该案的审理发表意见。最后由教师在此基础上进行讲评。如案件事实是否清楚,证据是否确实充分,法庭辩论是否有理有据,运用法律是否正确,诉讼程序是否合法,等等。
(2)观摩审判的案例教学方式。这种形式较模拟法庭容易组织,需事先同司法审判部门取得联系,挑选一些比较典型的或是疑难的案例,组织学生到法院旁听。目的是让学生在真实的司法环境中全面了解诉讼的庭审程序,各个诉讼主体在诉讼中地位和权利和义务等。法院旁听更可以使得学生在真实的司法环境感受法律和理解法律。观摩结束后,可要求学生谈谈观感体会,并进行总结点评,以便真正提高学生理解、认识、分析的能力。[3]
案例教学法在经济法课程中的运用可使教学效果大大提高,更能提高学生运用经济法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智库百科.[EB/OL].wiki.省略/wiki/%E9%A6%96%E9%A1%B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