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校毕业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25 13:33:3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体校毕业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体校毕业总结

篇1

一、查找资料,认真学习

我们一边学习各类理论文章、视频资料,为自己充电的同时,一边紧锣密鼓地进行《小学毕业班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策略研究》开题会,制订课题实施计划,反复研究,结合学生的实际进行了修改,并付诸于实践。

二、调查分析,找准问题

为了使研究工作能更有针对性,能在教学实践中取得成绩,我们对本年级学生进行观察,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发现学生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1.独立自主意识增强。这一点首先表现在开始“讨价还价”了。老师布置作业会开始说那么多,能不能少一点啊;班干部选举时会表态:“我不愿意当班干部,累死了”。随着独立愿望的出现,能力也迅速得到提高,独立的愿望当然也会带来一些副作用,那就是有些学生喜欢与长辈“顶撞”,做事经常自作主张,甚或喜欢“拉帮结派”,受不良风气的影响而变得蛮不讲理等。

篇2

摘 要 随着政府机构的调整有可能是还会减少基层训练单位。这对业余训练带来许多的不定因素,有可能是很大的伤害。回顾我国竞技体育取得的伟大成绩,总结其中一条重要的成功经验,就是由县市省三级训练网构成的举国体制的保证。

关键词 业余体校 原因及对策

随着现代体育的不断发展,各地的经济运行的方式各有不同,对各地的业余体校训练有着很大的冲击。就我市而言原有各县的业余训练热火朝天,到现在整个市辖县级体校由原来的十三个到现在的四个,减少了近70%。市县基层业余体校处于三级网中的基础环节,是培养高水平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重要基地,为推动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近年来,基层业余体校特别是县级体校受招生难,训练条件不足,水上运动项目冬季无法进行水上训练等问题的困扰日益严重,如何破解基层业余体校业余训练难的问题,本人对此做出一些探讨。

一、原因分析

(一)专业后备人才选拔途径单一,输送率不高。长期以来,我国实行的训练管理体制,是以专业训练为主的高级、中级、初级三级金字塔型的体制。三级训练网是底下大,上面的尖,层层衔接,虽有利于促进技术水平的提高和后备人才的选拔,但同时也存在高淘汰、人才选拔单一等问题。据有关资料显示,三级网内逐级输送的比例约为100:1,人才被大量的淘汰,人才淘汰的成本主要由中级初级两级承担,其对对应的行政区划就是市县两级。同时,在“举国体制”的大金字塔内,“举省体制”小金字塔普遍存在,限制了专业运动人才在省际之间的交流。竞赛制度的不合理,更使基层体校急功近利,也导致了不少少年运动员不能成为优秀的后备人才,直接导致了基层体校招生难的问题出现。

(二)学员文化基础的矛盾。就我县业训队员大多来自乡下,文化基础薄弱,农村家长对孩子的管理是放羊式的管理,由于家长自身的文化基础及文化素养,日间的劳作或外出务工,对孩子的文化学习没多大的要求。加之现在大多是独生子女,多是得到溺爱的一代,对学习表现不出足够的热情和自觉性。相比县城的学生文化基础要差一年左右,因为现在学校的老师的绩效是以考试成绩挂钩。由于学生的文化成绩跟不上,老师因此对体校学生有很大的意见。也容易造成学生处于厌学的恶性循环之中。这也是业训的一大难题。

(三)学训矛盾尖锐,出现升学就业两难。要达到一定的运动成绩就必须有一定的训练时间作保证,而目前在现有的高考制度影响下,广大的中小学生学习负担十分繁重,有的在校学习时间每天多达10个小时,体校学生还要参加训练,必然产生学习和训练的尖锐矛盾。随着不少地方“中考”体育占分比例降低,以及高考体育特招等优惠政策的不断弱化,体校学生升学压力剧增。加上重体轻文观念在基层体校根深蒂固和参加比赛等原因,也影响了运动员正常学习,导致业余体校学生文化成绩普遍较低。文化素养的欠缺,不但阻碍了体校学生在竞技领域成为更高层次的优秀人才,还导致了升学难、就业难等等一系列后续问题的出现。很多家长由于考虑孩子们的出路问题,被迫放弃在体育领域的发展,导致了业余训练的艰难。

(四)训练师资和设施难以保证。就我县而言,业余体校的教练员大多来自八十年代退役运动员,多是奔五十岁的人,一人要带多层次的训练队伍,年轻的教练进不来,新的运动技术新训练方法和理念得不提升。老的教练有一定的运动专项技术和训练水平,但没有经过高等教育或专业理论学习,知识结构单一,远不能满足现代运动训练的需要。由于国家财政下拔的体育经费大都投向了高级训练队伍,中级、初级长期处于经费短缺的困境。基层财政投入体育的经费,大都花在大型比赛场馆的建设上,平时的训练场馆很难保证。就我县水上业余训练,有半年是陆上进行,冬季没有温水的训练条件,有条件到市游泳馆训练因时间不够,加之没有专车供训练之用,乘坐公车用时长容易造成学生身心疲惫。也导致了业余训练的艰难。

二、对策

篇3

【关键词】青少年运动员;学习现状;发展对策

1 青少年运动员文化课学习现状分析

1.1 我国现行的运动员培养体制对文化教育的影响

1.1.1 金牌至上的培养理念忽视了文化教育

长期以来,体育运动学校(以下简称“体校”)受“金牌战略”的影响,将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目标简化为竞技体育在各类赛事中取得好成绩,这种片面的体育发展观导致我国青少年体育训练的培养目标集中在培养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上,却忽视青少年运动员综合素质的培养,使参加训练青少年运动员的文化水平普遍较低,对青少年运动员今后的就业和终生发展产生诸多不利影响。

1.1.2 教练员不重视队员的文化课学习

许多教练员只注重学生比赛成绩,只注重对学生进行竞技水平的灌输,本身忽视甚至放弃了对文化方面的学习和提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练员的文化水平虽然在断提高,但总体来说,还是处在一个普低的层次。专家指出:教练员文化素质,科技意识差,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不利于运动员综合素质的提高。

1.2 青少年运动员的厌学情绪对文化课学习的影响

1.2.1 青少年运动员的文化课基础差

青少年运动员的文化课基础普遍较差,因为很多孩子都是从小学开始就进行体育训练,伤病、比赛都耽误了他们的学习时间,致使他们的文化课基础较差。有些孩子虽然是初中后进入体校,但是大部分孩子的文化课都比较差,但凡文化课成绩过得去的,家长是不会允许孩子进体校的。

1.2.2 青少年运动员的学习时间不能保证

市体校的学主既要代表区参加市级比赛,又要代表市参加省级比赛,赛前要有一段时间的集中训练,赛后又要总结表彰,耽误文化学习时间太长,补课又难以及时合理的安排,因此也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造成文化成绩下降。

1.2.3 青少年运动员缺乏正确的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不正确,内驱力不足,没有目标等是引起厌学的重要因素。因为缺乏正确的学习目标与学习动机,青少年运动员学习没有动力,他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而学习文化,该怎样去学,同时他们有些认为只要运动成绩好,文化学习成绩无所谓。更有甚者还有些运动员认为自己是为教练、学校文化老师或父母而学习文化,是一种任务,不了解文化知识的重要性。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只要一遇到一点点困难与挫折,就会丧失信心,对学习文化产生逃避的想法。

1.3 教学配套设施不完善影响了文化教育的发展

1.3.1 教材选择不合理

为响应国家教委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指示,体校基本选用的是普通中学的初、高中教材,其教材本身除有应试内容外,许多内容脱离体校青少年运动员的实际情况。这种教学现状令人担忧,不改革就无法适应新的形式。

1.3.2 课程结构设置存在问题

体校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课程结构必须进行较大变动,重点抓好语文、数学、英语、德育、计算机等主干课程的教学改革,调整、压缩、合并次要课程,增设人文素质与心理素质教育的一些课程,尤其应增加适应现代社会和竞技体育科技发展的一些课程,以提高青少年运动员的文化修养,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从而全面提高运动员的综合素质。

1.3.3 教学环境和设施要不断改善

学校应努力改善教学条件,为青少年运动员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配套和完善电化教学设备、计算机、解剖、生化实验设备和图书馆等,使学校的教学条件不断提高,教学环境的优化还应体现在学校为在职教师提供知识更新、进修学习的条件和机会,以保证教学中青少年运动员能了解最新的知识、技术和信息。

2 青少年运动员文化课学习发展对策

随着竞技体育的发展,从国家到各省市体育主管部门越来越意识到,要保障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强青少年运动员的文化教育。从2010年至今,国务院连续出台文件、召开会议要求进一步加强运动员的文化教育。山东省政府也在2012年制定、出台了我省贯彻【2010】23号文件的《实施意见》。上述改变让我们看到了运动员文化教育发展的希望,让我们坚信我国的运动员培养将迎来跨越式的发展。

2.1 转变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观念

2.1.1 坚持读训并重的培养理念

各级领导和教练员要认识到文化课学习的重要性,对运动员坚持读训并重的培养理念。充分认识到文化课的学习学到的不仅是文化知识更是学到了学习的技能,提高的是学习的能力。而这种学习的能力直接影响运动员对运动技术的理解和掌握。

2.1.2 提高教练员的文化素质和业务能力

部分教练员因为自身文化水平有限,认识不到文化课学习的重要。在运动员的培育过程中只是一味的强调训练成绩而忽视了队员的文化课成绩,造成了部分运动员认识上的偏差,认为只要训练成绩好,就可以前程无忧了。殊不知现在从上到下都很重视文化课的学习,要参加比赛都要进行赛前文化测试,如果考试成绩不及格,连比赛的资格都没有,更别说拿金牌了。所以要提高教练员的文化素质和业务能力,教练员的认识要与时俱进,既要能跟上当前体育教育发展的潮流,还要掌握发展的动向,使自己对运动员的培养始终处于良性健康的发展轨道。

2.2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2.2.1 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和学习动机

帮助青少年运动员树立通过努力能够实现的目标。学习的动力来源于学习目标、兴趣、动机,有了明确的目标,动力就强,这是学习动力源。运动员有一个合适自己的学习目标,就能在实现目标过程中逐渐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在帮助运动员制定目标的时候,要注意目标的难度适中。制定的目标过低,很容易达到,不能充分调动运动员的积极性;制定的目标过高,通过很多努力都达不到,容易打击运动员的自信心,增加他们的挫败感,进而打击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2.2.2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学习能力来源于学习方法,主要包括阅读能力、记忆能力、理解能力、判断能力、学习效率等。是学习是否有成效的关键。好的学习方法会给运动员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不好的学习方法则给运动员的学习带来很多阻碍,不断挫伤学习积极性,打击运动员的自信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让运动员学会知识更要让他们学会方法。对于运动员的一些好的学习方法,教师要及时得给予肯定和鼓励,对于存在的问题,及时得给予矫正和帮助,使运动员在文化课学习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良好的学习方法,增强他们学好文化课的信心。

2.3 建立完备的教育教学体系

在国家体育总局的统一要求下,山东省已经开始着手研究制订符合我省青少年运动员文化教育特点的学制、课程方案、课程标准、质量评价体系,指定材。尽快做到课程标准统一,教材统一,教学进度统一,考试评价体系统一,不断提高青少年运动员文化教育的实际效果,保证达到国家规定的基本质量要求。

2.3.1 设置适合体校孩子发展的课程体系

现在的体校大部分属于中专院校,没有义务教育的办学资质,所以现在虽然招收了很多义务教育阶段的孩子,但是这些孩子的学籍大都在原校,但是在体校上课、训练。这部分孩子的课本还是九年义务教育的课本,但是他们学习起来很吃力,所以很多孩子不愿意上文化课,因为好多知识不懂。作为老师又不能不讲,因为将来这些孩子还要回到原校参加初中学业水平测试,否则就没有初中毕业证。就我国现在大部分体校的情况来看,这都是一个突出问题,所以,孩子选择进入体校后,如何完成和义务教育的衔接,设计适合体校孩子发展的课程体系就成为重中之重。新的课程体系要能充分调动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又要确保学到的知识完全足够参加初中的学业水平测试。这就需要我们体育系统的工作者在工作中不断地探索,设计出适合体校孩子发展的课程体系。

2.3.2 优化教育教学环境和设施

学校要努力改变办学条件和教学环境,为青少年运动员提供良好的学习训练环境和完备的学习设施。努力为教学配备完善的投影仪、多媒体教室、语音室等现代化的教学设施及专门的计算机教室、物理实验室、化学实验室、图书馆等。学校在提高硬件的同时也要注重教师水平能力的提高,为老师创造更好的发展环境及学习进修的机会,让教师在丰富知识的同时接触先进的教育理念,从而更好地引导青少年运动员的学习。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体校英语 后进生

在体校从事英语教学四年,由于面对的学生群体的特殊性,不可避免地碰到了相当数量的后进生,深感压力。我一直努力探索适用的教学方法,不断尝试。所谓理论联系实际,现将摸索道路上的一些想法归纳如下,以期对今后的工作有所帮助。

体校学生流动性较大,来来往往的学生都是运动员,而现在运动员文化学习现状并不乐观。由于观念上的忽视,90%的运动员成绩较差。首先,他们的文化学习时间只有普通学校学生的一半,甚至是三分之一。其次,由于训练对体能的消耗,他们的学习精力已大为削弱。上午半天的文化课学习中,学生经常走神,打盹。同时,因为长期的“后进生”头衔,他们学习能力已经下降,所谓刀不磨不快,领悟理解能力都很难跟上正常的教学进度。长期以往,他们对学习的兴趣也就消磨殆尽了,而面对陌生的英语学科,厌学情绪更重。

为了达到预期的效果,我觉得应该分别站在学生和教师的立场来思考这个问题。

对学生而言。首先,他们是否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学英语,他们是否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其实他们心里都清楚,他们要面临的第一道关就是考试,只有通过考试他们才能毕业升学。但这只是客观事实的一个方面。我们今天学习英语,应该领悟到其中更深远的意义。2011版新课标明确指出了英语课程的目的,即在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社会适应能力,提升整体国民素质,促进科技创新和跨文化人才的培养。也就是说英语课程不在是单纯的工具性课程,而是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的课程。英语学习不再是简单的提升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还承担着提高学生综合人文素质培养的任务。学生通过英语课程能够开阔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形成跨文化意识,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发展创新能力,形成良好的品格和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如果能意识到这些,真正理解学习目的,英语学习对他们而言会变得更加理所当然。

其次,作为他们学习道路上的引导者,我们有责任去帮助他们培养学习兴趣,帮助他们一起发现学英语也有好玩的地方。在这个新时代,他们也好奇想要参与西方人的愚人节、圣诞节等等有趣的节日,而我们老师是否真的做到了带着学生去体验他们期待的种种乐趣。至今我仍然记得我们的大学外教帮助我们模拟一次西方婚礼,至少它让我们兴奋,让我们参与,让我们合作,一起学习到了没有接触过的知识。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我们经常鼓励学生以group的形式参与活动,互帮互助,让后进生没有孤立无助的感觉,对英语学习的畏惧感有所减少。当然,学习本身也有它的枯燥的一面,在培养学生兴趣的同时,要让他们树立学习责任感。

后进生的不良学习习惯是阻碍他们前进的又一重要因素。对于每天都有大运动量的体校后进生,课堂四十五分钟首当其冲应该被引起重视的。利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减少他们开小差、打盹、说闲话的时间,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课堂有效学习时间。我经常鼓励困乏的学生主动站起来提提神,给想说闲话的学生机会,组织好语言在全班同学面前发表他的任何观点。对于在听写时抄袭课本的学生,我会直接让他把课本拿到桌面上来抄,但会多抄几遍,帮助他记忆,也以示惩罚。对此,学生们都表示愿意。相反,后进生对于我长篇大论的说教表示极度的反感。我想每个人都一样,都知道对与错,只是每个人的自控能力不一样,以至于后进生需要我们的提醒和帮助。

对于教学者而言,我们也要反思一下自己的言行。面对后进生,我们是否做到了全力以赴,是否采取了恰当的适用方法。

首先,我尽力要求自己去爱每一个孩子。在任何时候都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绪,不急躁。刚工作的时候,我会找教练员告状,可结果适得其反。原来,解铃还须系铃人这句话是对的。我开始多花心思和时间,多和他们相处面谈,对他们的课外生活也多加关心照顾。有时候,我也会感觉到,我对他的宽容使他自己觉得抱歉羞愧。而我需要的正是他们主观态度上的知错就改。课堂上,我会多给他们提供成功的机会,让他们找到自信。如果我们能细心地发掘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多表扬,他们更会像受宠的孩子一样积极向上。相信再差的学生也会被爱唤醒。

篇5

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因此教师这一职业是神圣的,担负着培养、教育下一代的艰巨、繁重的任务,传道、授业、解惑是我们的天职。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教师素质技能培训总结资料提供参考,欢迎你的阅读。

教师素质技能培训总结一

不久前意外碰到的一位毕业已久的女生对我说的话令我感动不已,她说她对她们小学五、六年级时我担任他们办主任的情景非常怀念,永远难忘。她很感谢我对他们的关心和爱护。

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曾说过:“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具有广博的知识,更要有高尚的道德。中小学生正处于人生的起步阶段,教师对其的影响不仅是一时的,更是一生的。我记得有一次获得“诺贝尔奖”的大师们齐聚在巴黎,有人问他们最难忘的是什么?他们的回答几乎是幼儿园、中小学的教师和生活给了他们深刻的印象和启迪。

“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因此教师这一职业是神圣的,担负着培养、教育下一代的艰巨、繁重的任务,传道、授业、解惑是我们的天职。这段时间学校又一次组织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学习,规范的内容有六条,即: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这六条规范是每一个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规范教师的育人行为,提高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具体表现。通过反复学习,我觉得《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的核心问题是师德修养问题。

师德修养实际上是教师道德认识、情感、意志、信念、行为和习惯诸要素从无到有、从低到高、从旧到新质的矛盾运动过程,因此也就决定了它是一个长期的艰苦过程,这就必然要求教师坚持不懈的努力。不管是师德认识的提高、师德情感的陶冶、师德意志的磨练、师德信念的确立,还是师德行为和习惯的培养都不可能是短时期的、轻而易举就完成的,也不可能一蹴而就。一个教师在教育实践中要不断的选择自己的行为,教育实践活动的深入和发展,会提出许多新的问题,教师总是面临新的选择考验,教师道德修养也就不能停留在一个水平上,而是要求越来越高,永无止境。所以每一个教师都要长期修养,不断磨练,做到坚持不懈才能使自己的思想品质修养不断提高,达到更高的境界水平,适应教育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教师素质技能培训总结二

20xx年8月10日—17日到省体校学习培训,在这短短的几天时间里,在此期间观摩了课堂教学并与授课教师交流互动,听了学校领导的专题讲座,每天学习结束后学员相互交流体会。这次学习,使我深受启发,下面主要谈谈我在省体校参观学习后的几点感受:

一、特色化的先进教育理念

省体校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高度出发,提出了以课堂教学为核心,以“目标性”、“针对性”及“高能性”为目标,以“变备教材、备教法为备学生”为特点的教育理念。备学法使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教学效果好起来,师生负担减下来。包括“预习、互动、测评”三大模块的"课堂教学271法则",形成了省体校教学的最大特色。

271课堂要求学生课前准备紧锣密鼓,学案探究互动热火朝天,学生课后复习温故知新。具体包括以下三个转变——师长变学长,变教为启,变教为帮;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

教室功能的转变,变教室为学室,变讲堂为学堂。这种课堂解放了学生的头脑,解放了学生的双手,解放了学生的眼睛,解放了学生的嘴巴,解放了学生的空间和时间。

二、高效化的小组合作学习

学习小组的建立既使学习主体细致化(每组6人,根据学习能力的差异分为A、B、C三个等级),既有利于老师对学生学习情况的更细致的了解掌握,也有利于老师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开展层次教学,同时学习小组还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自律性,学生自主管理的优势也能得到充分地展现。

三、集体化的导学案

导学案中所涉及的探究问题能真正体现课堂教学过程。知识点挖掘细致,我所听到的语文学科两节课都体现了教学中学习的层次性,学生的主体性,很有实效性。课间通过和几位任课老师的交流,从这些老师的言语中可以透漏出教师的集体备课效率很高。所谓的效率高可以从学案的编写中充分体现出来:学案上有编制者、有审核者、还有审批者和日期,编制和审核均是2个人,执教人有的还不是学案的编制者,说明不是个人编制。

四、广泛的师生阅读

教师首先是勤奋的读书人,在每个学期学校都要求每一名教师至少阅读十本不同类别的书籍并写出一定数量的读书笔记;

其次让学生畅游书海,每名学生在每个学期要阅读一定数量的书籍,并做好名言警句和美文语段的摘抄。每个年级每周都安排了阅读课,从而使学生的阅读成为了一种习惯;

再次是每个年级在每个学期组织一定量的阅读活动,以此来促进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和高效性。阅读不仅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打下坚实基础,而且能为学生的人生增添色彩。

五、无处不在的校园文化

整个校园均充满了以学生为主的校园文化氛围,从操场到教室,从走廊到厕所,从班级到小组,让学生成为校园的主人,让学生的名言、作品和荣誉成为激励学生学习、转变学生行为的准则。如"今日事今日毕,我们决不拖延","正课与自习一分钟也不让自己闲下来,紧张而积极,你的收获会让你更加喜悦","脚踏实地山让路,持之以恒海可移"。这些名言会激励学生严于律己,做事坚持不懈,很实用。学校充分利用校园环境教育学生并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积极性,利用教室走廊墙壁,随时给学生提供学习的知识,这些方面非常值得我们好好借鉴。

六、精细化的学校管理

俗话说的好,“思路决定出路,细节决定成败”。省体校校园每项工作都做得非常细致,如在卫生环境上几乎看不到一片纸屑。学校管理采取无缝隙管理,而且教师队伍年轻,这点与我们鱼河峁中学非常相似。但xx二中对新教师上岗之前的培训是值得我们好好思考的,在那里一名新任教师要进行20天左右的培训和严格考试才能进教室上课。通过这些内容充实、实用的培训,新上任教师的成长也就快了很多。学校完善的奖惩制度也很值得学习,尤其是对一线教师和备课组的评价,能充分调动一线教师和备课组长的积极性,因此才能搞好集体备课,拉动各位教师的成长。尽管学

校要求教师坐班时间不长,但很多老师能坚持坐班到10点,这可能就是完善的奖惩制度所体现的结果吧。

教师素质技能培训总结三

我学习了《教师礼仪、师德素养》,回想自己在讲台上的仪容,收获颇丰。辛岩老师总结了这样一句十分经典:“细节之处见分晓,点滴之处见乾坤”。

教师,为人师表,既要给学生传授知识,一言一行又都是学生的楷模。教师要言传身教,除了待人接物,为人处事之外,仪表也很重要。教师仪表不仅有必要规范,而且必须规范。因为教师在课堂上的形象得体与否,既表示着学校管理得是否严格,也体现着自身的修养,又展现了你对教育对象的尊重与否。有了规范的仪表,教育时,学生才能更好地、更主动地、更积极地接受知识。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对于孩子们的成长和成才的作用不言而喻。古人对教师的职责概括为:传道、授业、解惑。这其实只指出了老师“教书育人”的职责中教书的一面,而我们日常挂在口头上的“为人师表”则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人格上的要求。学生在学校里学习,既受同学的影响也受教师的影响,而主要是受教师的影响、学生愿意接近的教师,比学生不愿意接近的教师,对学生的影响要大。作为教师,你要把学生培养成大家都愿意接近的人,你就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道德,而你要使学生成为有道德的人,就要让学生愿意和你接近,以便对学生产生更大的影响。因此,我们自己就首先要成为有道德的人。

一、教师仪表规范的基本要求

教师仪表规范的基本要求是——干净、整洁、文雅、美观。

对教师而言,仪表的规范,首先要干净。身上要无异味、无异物。例如和学生近距离接触时,不能吃刺激气味的东西,比如喝酒,吸烟,学生如果捂着鼻子的话呢,显得不尊重你,如果不捂鼻子呢,又被你熏到。

其次就要整洁,要整整齐齐。比如该扣的.扣子要扣上,扣子系错了不行。穿西装的话,站起来是要系上的,当然坐下来后应该解开,要不然,坐着还系上衣服变形不好看。整齐不整齐实际上是对自己,对生活,对他人,对社会的态度问题。

再次要文雅。显得有教养,有艺术的品味。比如你化妆,不会化就不要化或者学会化。在工作场合浓妆艳抹就不得体。我们是传播知识的人,有文化的人,必须要文雅。

最后要讲美观,要好看、赏心悦目,要符合常规的审美标准。常规的审美标准就是和谐而得体,自然而朴实,教师不能够太奢华,不能够太夸张。

二、教师的表情

教师在课堂上,是用声音或者用语言来传播知识的,除此以外,表情以及动作也给学生传递着一种信息。所以,教师要有亲和,让学生容易接受老师,喜欢老师。

一个有个人魅力的教师,他的表情要注意几点:

1、要自然放松。自然其实是一种自信,是一种见多识广的自信。这样才能显示出你是一个真正有教养的人,一个处变不惊、临阵不慌,泰然自若的人。换而言之,教师在工作岗位上,和学生,和家长,和外人接触的时候,表情不要太夸张,你过分的夸张给人一种华而不实的感觉。当然,我们也还要避免另外一个极端,不能没有表情,没有表情深不可测,也有拒人千里之外的感觉。

2、互动。作为教师要和交往的对象,尤其是学生互动,学生高兴,你不要不高兴,学生不高兴,你不要高兴。比如学生摔了个跤,学生不开心,你在边上窃笑,不合适。但如果学生要高兴时,你在这儿怅然若失,非常遗憾的状态,也不好。所以表情除了自然以外,也要互动。

3、表情要友善。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教师,一个真正具有爱心,关心学生的教师,表情是友善的。不能高高在上,不能冷若冰霜,不能够对别人漠然视之。亲和效应非常强调和蔼可亲,当然这个友善不是你装出来的,它实际上来自一种对学生的真正的爱,真正的关心,真正的平等相待,视若家人。

三、 教师的举止

作为教师,在工作岗位上,我们强调要注意自己的举止,礼仪上规定这几种:

1、举止动作要标准,要正确。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人是懂得尊重他人人格的人,是不可能对学生指指点点,指手画脚的。如果单以食指指着别人就有排斥、挖苦、讽刺、数落之嫌,必要的话要指物。指人的话,应该是手指并拢,掌心向上,“这位同学请你发言”。

2、提倡举止动作少而精。课堂教学中,指示、辅导、实习等,可以辅之形体动作,但是不提倡太多。动作多了,手舞足蹈,指手画脚,让人眼花缭乱,也不好看,所以动作提倡要少而精。

3、教师在使用举止动作、肢体语言的时候要检点,不好看的举止动作不做。一个教师如果当着学生面抠鼻孔、腿脚哆嗦、站没站相,坐没坐相,好看吗?所以举止动作要求检点,为人师表,举止检点实际上是一种示范效应,容易给学生一个楷模,容易对学生形成一种榜样。

古人云:“正仪容,齐颜容,修辞令。”细节展示形象,形象体现教养。教师的形象既代表着学校的形象,也代表着国家和社会未来发展的形象。让我们从重视教师的仪表礼仪开始,内强素质,外塑形象,做学生的楷模。

姚俊松老师讲“把外加的事情当做自己的事情,把自己的事情当做喜欢的事情,把喜欢的事情认真做彻底,从此拓宽自己的知识领域和储备。”我忽然顿悟,原来一直困惑自己的是没有把外加的事情当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只会徒增烦恼。今后,我将努力做好每一件事,努力了也就无怨无悔了!

他又说:“仁慈包容,彰显师者的智慧,别和孩子一般见识,孩子毕竟是孩子,要有包容和大度,更要有引导的智慧和耐力。”张红丽老师说:“犯错是学生的权利,不能对孩子着急,不能耽误孩子的发展。”所以,在教学中要允许孩子犯错误,要尊重孩子的主体的地位,坚持以生为本。总有一种方法比发怒更有效,那就是耐心和孩子沟通,要相信孩子会因自己的话语而改变。面对这困难班级、困难学生,教师要降低对他们的期望值,要采取马卡连柯的“平行教育”原则,由集体影响个人,再有个人影响集体。

篇6

首先,加强学习,提高了全体教职工的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能力。

年中,按照镇党委的安排,我校党支部开展了创先争优活动,加强了政治学习。我校将每周四的下午活动时间安排为学习时间,学习内容有科学发展观,党的教育方针政策,教育教学方面的法律法规,课改相关理论和做法等等。通过学习,全体教师进一步增强了依法执教的理念和水平,增强了课改意识,为依法教学和深入开展课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除此以外,我校还在每周日晚上的例会中组织全体教职工学习安全知识,鼓励支持教师学历进修,现在全校有11人正在进行本科学历进修,有10人已经取得了本科学历。我校还有2名教师作为保安参加了县里组织的保安培训,派出一名教师参加了省里组织的继续教育培训学习,校长参加了市里组织的安全教育培训学习班,本学期中我校还派出了3名教师参加了县局组织的全县听课学习活动。另外本学期开学时的9月4号和5号我校在学生还没有开学报到前又集中组织教师学习了两天。

第二:狠抓管理,切实落实各项规章制度,确保了各项工作有序进行。

年中,我校将工作重点放在了落实各项规章制度上,一方面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另一方面放在加大各项制度的落实上。这既是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以法治教的需要,更是科学发展观在我校建立长效机制,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具体体现。

常规教学方面开全了课程、开足了课时,开设了研究性课程,加强了音、体、美、信息技术等薄弱学科的教学工作。认真落实了每月检查和随机抽查相结合的常规教学管理办法,每次检查将检查情况、优质的教案和作业批改、较差的教案和作业批改都公示出来。做到了上课和辅导自习节节有教案,节节有好教案,学生作业全批全改。年上半年我校组织了期中期末考试、四次毕业班练兵考试、下城参加了中考、组织了升级考试,下半年到现在我校组织了九年级月考和期中考试,每次考试后都认真开好教学质量分析会,对教学工作起到了很好的指导和反馈作用。我校每月都对教师工作进行量化统计,并上报县局,一方面为绩效工资的公平、公正发放打下了基础,另一方面也很好的指导了我校的各项工作,具有导向性的作用。我校全体35名教师参加了县局的讲公开课活动,此举提高了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促进了教学工作,受到了教师的欢迎和好评。

安全工作认真落实了安全教育、排查、整改、汇报、责任制,责任追究与值班制,陪餐等规章制度和管理上,特别是针对山林着火、手足口病、甲性H1N1型流感,我校在县局和镇政府的安排下每次都给学生印发了相关的安全教育责任书,加大了宣传教育的力度,确保了没有发生一起不安全事故。特别是今年5月份开始,我校全面对学校内部和校园周边环境进行了排查,消除了安全隐患,加强了门卫值班,认真坚持了来客登记、学生外出的管理工作,为师生生命财产安全筑好了坚固的篱笆。九月份开学后我校由于工程建设的需要,将教学区和施工区用隔离带分割开来,在学校西南角开了临时性大门,做到了施工和教学两个安全。

考勤管理上认真落实请假、例会、签到、坐班等制度要求上。责任到人,落到实处,每周公布上周考勤统计,逐步实施以法治教,以法执教,形成了良好的教风、学风、班风及校风。

第三:毕业和招生工作紧张有序。毕业工作方面把握了毕业班的教学进度,提前结束课程,及早安排转入了复习,组织了四次练兵考试。5月份,组织毕业班参加了中考体育测试,6月19号到22号组织毕业生下城参加了升学中考。今年中考我校共考入一中高中16名,为此我校在今年的黎城县教师节庆祝会上获得了县先进集体的荣誉称号。6月16日号小学毕业考试一结束,就派教师下去给镇三个中心校六所完小的185名小学毕业生发了新生入学通知书,安排新生在今年的9月8日报到入学。今年在县一中录取百分之十四共录取26名优生的前提下,我校报到了77名新生。

第四:突出重点,专项工作抓出了亮点。

校舍安全工程方面我校在今年中做了大量工作,一是完成了会签、可研、立项、规划、地质勘探、设计制图、图纸审查、气象审查、消防审查、节能设计、招标开工等工作。7月初开始施工,在今年上冻前能完成住宿综合楼两层的主体工程任务,餐厅主体已经完成,为明年春季按时完工打下了良好基础。

体育工作方面,我校坚持组织体育运动队,每天下午活动时间开展活动,各项活动有计划,有活动记录,有小结。我校在4月底开了学校运动会,5月份代表县里参加了在市体校举行的长治市中小学田径运动会,获得了“体育比赛道德风尚奖”。今年十月份参加了市传统体育运动学校举重比赛,我校女子获得了市团体第三的好成绩。

篇7

在体育中专学习,首先是要树立正确的观念,不要给自己过重的压力。体育中专是为准备进入专业运动队,以求得更高层次发展机会的人提供很好平台的处所。在这块平台上,只要走得好、走得稳,将来就有机会进入专业运动队继续训练。但是,能够进入专业运动队的毕竟是少数,选择体育中专,也并不是只有进入专业运动队这一条出路。通过三年的边训练边学习,如果觉得并不适合做专业运动员,同样还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继续深造。总之,在体育中专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这样才能出色地完成在体育中专的学习任务。

在学习的过程中,还要做到会学习,只有“会”学,才能保证学“会”。体育中专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在三年的学习时间里,学生应该学会不断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以便提高学习效率,同时还能锻炼自己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会学”都要“会”什么呢!一,要会质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无论文化学习还是专项训练,唯有开动动脑筋,提出问题,才能学得深刻,练得踏实。如果只是简单地模仿,就犹如“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二,要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要想牢固而灵活地掌握所学的书本知识及训练技能,就要学会吐故纳新,消化吸收,继承传统,积极创新。三,要会积累:在课堂及训练课上,在聆听和实践的基础上,要学会主动地积累相关知识,整理学习笔记,坚持记训练日记,这样才能使专项知识条理化,系统化,做到连点成线,纲举目张。四,要会总结:总结经验教训,及时调整改进学习方法及训练方法,简而言之:“善学者,得鱼而忘筌;不善学者,犹如刻舟求剑。”

接下来还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训练知识的积累。体育中专与普通中专最主要的区别,就是要“学习与训练”兼顾。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有助于学习成绩的提高,还可以提高效率,以便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专项训练中。所以在文化课上一定要做到:先预习后上课;先复习后作业;定期整理听课笔记,这样就能不断提高自己的自学能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样,训练知识的积累既有助于高质量地完成训练任务,还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伤病。所以在训练课上一定要做到:无条件的按照教练的训练计划执行,课下坚持记好训练笔记,把每一节训练课后的心得体会随时记录下来,这会对以后学习新动作提供很好的帮助。总之,在体育中专,学习和训练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只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积累足够的训练知识,才能在众多的学习者中脱颖而出。

篇8

一、人才规格定位

根据浙江万里学院“以本科教育为主,积极创造条件为开展研究生教育打下良好基础”的办学层次定位,编辑出版学专业层次定位是:开展编辑出版学本科层次的专业教育,培养高素质应用型编辑出版学本科层次人才。把本专业建设成为与浙江省高等教育大众化形势发展相适应的高层次、应用型编辑出版学专业人才的培养基地之一,成为专业特色鲜明、社会声誉良好、与省内其他高校有所区别的编辑出版学专业。

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要求高校在专业人才的培养上要符合社会需要,向着为社会所需的应用型专业人才方向上发展。因此,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是:培养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扎实的编辑出版基础理论知识,系统掌握杂志、图书、网站、电子出版物和报纸的策划、编辑、制作、运营等业务技能的全媒体编辑出版人才。学生毕业后能够在杂志社、网络公司、出版社、报社、广电媒体、新闻宣传单位和文化企事业单位从事策划、编辑、制作、经营、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编辑出版人才。

在服务定位上,编辑出版学专业人才培养将立足宁波,面向浙江,朝向全国,专业办学努力为浙江省出版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的持续发展服务,学生毕业后能够从事杂志的出版与发行工作,新媒体、网络与电子商务企业信息的策划、采集与印制工作,政府机构、大中型企业的媒体策划与传播工作,出版社图书编辑、发行与管理工作。最终形成与浙江省地方经济和社会文化发展相配套的编辑出版学专业教育,形成浙江万里学院编辑出版学专业的品牌特色。

由此,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背景下,我校编辑出版学专业在实验教学上将侧重培养全媒体出版人才,并将环节设课、校媒合作作为发展特色。

二、实验教学体系基础工作开展情况

1、硬件建设

2008年5月,编辑出版学专业成功申请浙江省省属高校实验室建设专项资金60万,学校配套30万,建立数字编辑出版实验室。该实验室于2009年12月竣工。实验室建成后,创新和完善了以数字出版为特色的编辑出版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和实践平台,实践适应现代出版业需要的仿真实验教学模式,增强学生在数字出版方面的现场实践操作能力。同时,该实验室将促进相关专业教师的科学研究,推动相关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同时还能提供编辑出版人才培训、出版产业创新与咨询决策等方面的服务。该实验室的功能定位与软硬件设施在全省居于领先地位,与我院已有其他专业实验室、基础实验室为专业课程教学提供保障。

目前依托该实验室,编辑出版学专业获得Adobe考试中心认证,可以进行版式设计类课程认证考试。2011年4月27日宁波地区“新创意新媒体校企技术交流研讨会” 由本专业主持召开。随着“流媒体编辑出版实验室”等实验室的积极申报,本专业实验条件将进一步改善。

2、实验课程开展情况

“实验课程”共设置有9门课程, 26学分,核心实验课程有全媒体出版、数字出版实务、校对实务、电子杂志设计与制作、印刷流程工艺。本专业实验课程与理论教学课程前后呼应,互为延伸。如实践教学环节课程中的《数字出版实务》、《印刷流程工艺》等课程是对理论教学课程中的《数字出版概论》、《杂志出版印刷实务》课程的延伸。在课程开课时间上一前一后,学分设置上保持总量平衡,既符合课程体系内部的一致性要求,也理顺了课程之间的相互关系。

三、实验教学体系特色

1、全媒体导向,提升实验教学前瞻性

全媒体出版是一种整合多种介质形式对同一主题进行多媒介同步发行的全新出版理念。为满足社会对全媒体出版人才的需求,我们在实验教学中围绕“一个实验平台、数个受众群体、数种媒体展示形式、综合出版能力”,侧重培养学生在杂志、报刊、广电、网站等各方面的操作技的,充分体现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有利于人文与科学素质提高及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及创业精神培养,有利于学生毕业后的继续发展。

2、环节设课,提高人才培养针对性

环节设课是对全媒体导向的落实和深化。全媒体强调学生通过课内实验和课外实训,掌握受众阅读行为确定、信息查询与确认、不同载体的加工技巧与等专业核心能力和技能,能够针对不同的受众人群,以报纸、杂志、网站、电子杂志、广播、电视为载体,选择具有价值的媒体内容进行加工,涉及到的实验内容繁杂,如果面面俱到不但现有人力物力无法配套到位,教学重点和主要方向也无法把握到位。编辑出版学专业实验教学体系根据全媒体技能要求,将所有课程体系中的四个重要环节——全媒体出版、数字出版实务、电子杂志制作、印刷实务列为重点,环节课如同人体的关节一般,与基础教学课程、专业教学理论课程、其他专业实践课横纵相联,导向清晰,既适应现有产业形势,又具有很强的发展弹性。

3、校媒合作,检验实验课程体系的实用性

篇9

一、以改善办学条件为提升品质彰显特色的基础

近几年,学校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教学设施和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三年间学校先后共投入100多万元,立面改造粉刷了教学楼外墙,绿化并铺设了操场甬路,修建了花坛,增设了橱窗,更换了教学楼塑钢窗、大理石窗台和楼梯台阶面,完善了理化生实验室、音体美活动室的设施,新建心理咨询室、综合实践活动室,扩建了荣誉档案室,同时购买了600多套学生桌椅。在打造校园文化上,以“成才教育”办学特色为中心,楼内五个楼层分别以成才教育、高效课堂、师生才艺作品展示、温暖工程、社会综合实践活动为主题,整体提升校园文化品味,让师生在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中体验快乐和成功。各个班级的特色文化建设也新颖独特、风格各异。

二、以师资队伍建设为提升品质彰显特色的根本

(一)抓好班子建设,提高领导的凝聚力和战斗力。首先强化领导班子建设,要求领导班子成员必须严以律己、率先垂范,要有全心全意为师生服务的思想,要有大局观念,用自己的人格和行动去带动、感召广大教师,形成全校师生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良好局面。

(二)带好教师队伍,增强教师在社会的知名度和吸引力。一是抓师德师风,制定了《四中师德师风量化考核细则》;二是抓名师培养,制定了名师培养规划,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名师培养工程,激发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三是抓特色学习,以“建设学习型教师队伍”为中心工作,把学习和工作融为一体,长期坚持我校的特色学习;四是抓培训和拉练,开展各种形式的赛课评课,创造条件为教师提供外出培训学习的机会,有效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五是抓信息技术培训,由专任教师对全校教师进行培训和讲座,提高广大教师的信息技术运用能力;六是开展“结对子”工程,通过以老带新、以新促老,提高全体教师综合素质。

三、以新课程改革为创建标准化彰显特色的重点

(一)开齐开全“三级课程”。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实行严格管理,统一要求,在使用材的基础上鼓励教师拓展和延伸。同时,开展了体育校本操、美术素描简笔画、音乐特色合唱、软硬笔书法、特色德育等校本课程的研究和实践,并进行了实用技术、生命教育、人文与社会等校本课程的开发和研究。

(二)打造高效课堂。通过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每一名同学都能大胆展示,体验成功;成立了考评办公室,对每位教师的教学常规工作和教学成绩进行全方位的数字化跟踪考评,与毕业时的奖励制度挂钩。

(三)严格教学管理。实施“抓两头、带中间”的工作模式,加强初一年级和毕业班教学管理,同时带动初二年级的管理工作。在教学工作中,扎实做好“备、讲、批、辅、考”各环节的工作,教学常规管理以教导处为轴心,实行教导主任牵头包年组,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常规考核方案,做到精细管理,抓实抓严。

(四)推行探课制度。行政领导坚持每天推门听课制度,提倡教师之间互相听课,查找不足,取长补短,同时不定期邀请进修校教研员和家长们到校听课帮助提高。利用抽签课的办法,督促教师上好每一节课,上高质量、高效益的课。

(五)有针对性地进行教研活动和科研课题。学校每周召开教研例会,解决实质性问题并形成长效机制。同时以教研组为单位开展集体备课、一课多讲、引领示范课、交流课等活动,形成了竞争机制。“十二五”科研课题《生活化主题活动中体验式德育有效性的研究》顺利通过黑河教科所的立项审核,目前已在开展中。

四、以精细化管理为创建标准化彰显特色的保障

(一)常规管理精细化。学校把安全工作列为重中之重,同时狠抓常规管理,以精、细、严为特色,做到日日查、周周总结、月汇总,考评办进行数字化跟踪管理。

(二)班级管理精细化。制定了《班主任量化考核细则》、《文明班级评比细则》等制度,加大对班主任工作的考核管理力度。

(三)完善学校规章制度。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细化了各种考核、考评制度,每学期开学初进行补充完善并向全体教师公布。

(四)学生自主管理成特色。学校注重学生能力培养,彰显成才教育特色。学生会、团总支、广播站、记者站、校园报社组织开展活动,实现了学生的自主管理。

(五)培养星级学生。每学期评比表彰智慧之星、进步之星、文艺之星、体育之星、劳动之星、品德之星和爱心大使,促进良好校风学风的形成。

(六)充分发挥党支部和工会的职能作用。启动“温暖工程”,每周二、四下午体育活动室、图书阅览室都活跃着教师们的身影,经常组织教工参加乒乓球赛、棋类比赛、书画竞赛,每逢教职工的生日,学校都送上蛋糕和祝福,充分体现团队精神。

篇10

关键词:独立学院;专职专任教师;招聘

中图分类号:G45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12-0-02

从1999年的民办二级学院到今天教学、管理等都已经基本独立的独立学院,独立学院已经有十一年的发展历史,在这十一年里独立学院不断摸索着前进,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目前全国已有三百多所独立学院。可以说独立学院是我国高等教育办学体制改革创新的重要成果,为发展民办高等教育事业、促进高等教育大众化做出了积极贡献。当前,随着《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的颁布与实施,我国独立学院的发展也随之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一、独立学院专职专任教师招聘中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一)招聘工作计划性不强,没有做好长期规划

目前很多独立学院的招聘工作都是每年10月份左右启动,先是由各教学单位报需求计划、要求等,再由人力资源部汇总并制定招聘信息。每个教学单位基本上是根据当年的教学情况以及来年的教学需求来确定当年的需求专业和人数,没有制定一个长期的规划。人力资源部也没有与各教学单位负责人做好经常性的沟通,这就导致招聘的前期工作准备不足,对于哪些学校有所需专业毕业生,哪些学校所需专业毕业生质量高没有很好的掌握,招聘信息的没有侧重点。

(二)应聘人数不均衡,筛选简历难度大

个别专业应聘人数比较多,大多数专业应聘人数不能满足要求,筛选简历的选择空间不够大,不能够选择尽可能多的优秀人才。这主要是因为:

1、招聘渠道单一。目前独立学院出于控制招聘成本的考虑大多采取在本学院网站招聘信息,通过与一些高校就业指导中心联系,参加一些费用不高或者免费的招聘会等方式宣传本学院的招聘信息。渠道比较单一,宣传力度不够大,很多有志于到独立学院从事教学工作的毕业生不能看到或者及时看到招聘信息。

2、独立学院的吸引力不够强。我国目前高校数量比较多,毕业生对于一些同城的独立学院也不甚了解,对于外地的独立学院更是不了解,甚至有些都没有听过。他们对于独立学院的办学体制、模式、待遇等问题还不够了解,所以来独立学院工作的兴趣不浓。

3、专业就业情况不同。英语、思政类专业每年毕业生比较多,就业相对困难,所应聘的人数也较多;播音主持、刑事诉讼法等专业每年毕业生较少,就业又相对容易,所以应聘人数很少。

(三)参加面试的应聘者少于计划人数,录用决策困难

筛选简历的过程大概是人力资源部对于收到的简历先进行初步筛选,将不符合基本条件的应聘者淘汰,然后交由各教学单位负责人进行最后筛选确定试讲人员名单。总结多次的招聘发现,最后来面试的人数与计划招聘人数比常常不尽如人意,某些专业甚至出现过无人来参加面试的被动局面,这就给最后的录用决策带来了困难,考虑到多种因素难免会出现“矬子里拔大个”的现象,最后录用的人不是最优秀的,而是比较满意的,这很有可能致使将来录取者并不能胜任教学工作的要求,给双方带了损失,同时也可能无形中浪费了招聘的机会成本,因为在没有被选择面试的应聘者中或许有比已录用的更优秀的。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最后来参加面试人数不尽如人意呢?

1、招聘方信息的不对称。对于招聘方的学校来讲,确定拟面试人员名单只是通过应聘者提供的材料,对于材料的真实性、应聘者的教学能力、对于来独立学院从事教学工作的期望、目前应聘者的就业情况都不能很透彻的了解和掌握。最后通知面试时才知道已就业或根本没有意愿来面试,来面试又发现根本不适合教学工作。

2、应聘方信息的不对称。对于应聘方毕业生来讲存在“广撒网”的心理,看到招聘信息只要是和本专业相关的就投递简历,而不是在详细了解了用人单位的情况、招聘岗位的要求等再慎重投递,这就导致一部分应聘者根本不符合招聘岗位的要求而被淘汰,一部分应聘者误以为是母体校在招聘。当通知其面试后才去了解用人单位的相关信息,发现和自己的期望不一样而不来试讲。还有一部分应聘者存在诚信问题,当招聘方通知其面试时爽快的答应,但真正到了面试那天又不来,提前也不通知招聘方。

(四)签约率不能令人满意,给后续工作带来压力

每年的招聘工作中都会出现学校经面试合格同意录用应聘者,但是应聘者放弃学校的情况。一旦进入签约这个阶段就意味着学校已经选择了应聘者,所以导致不能顺利签订就业协议的主要原因基于应聘者。可能面临的选择不止一个,他要综合考虑单位的地理位置、工资待遇、发展空间等而做出决定。一般学校会给一周左右的时间让应聘者考虑,这时对于招聘方的学校来讲比较被动,因为可能一次面试中不止选中一位应聘者,由于名额的限制所以只能录用一位应聘者,往往有时候的结果是排序第一的应聘者不来的同时第二位的应聘者也找到合适的工作,最终的结果是没有招到合适的人选。

(五)入职前后表现不一

招聘是否成功并不是签约的毕业生都顺利入职报到就结束了,还要看其入职后能否胜任工作,工作中的表现如何。发现一些毕业生在入职后存在前后表现不一的现象,对于那入职后比面试时表现好的毕业生,是应该感到欣慰的,但是对于那些入职后表现不如面试时的毕业生,就应反思原因。通过分析与交流发现主要是由于以下原因:一是产生了懈怠的心理,觉得反正已经进来了,不会再被轻易辞退,所以在教学中没有面试时准备的那么认真,认为只要不出什么大问题就可以了;二是心理落差,工作一段时间发现学校的福利待遇、管理制度等和当初介绍的或是自己期望的不一样,需要没能满足,所以没有了努力的动力。

二、独立学院专职专任教师招聘工作的建议

(一)制定长期的招聘计划

人力资源部应该与教务部以及各教学单位共同合作,对目前的教师队伍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年龄结构、专业结构等情况有很好掌握,明确将来的发展方向,从而制定一个3―5年的招聘计划,对于每一年需要招聘的专业、人数、对应聘者的要求要明确。人力资源部根据计划做好招聘的前期准备工作,例如:对于所需求的专业哪个学校毕业生质量好,数量多,所需求专业的就业情况如何,以便将来招聘信息时有侧重点;要经常及时与各教学单位负责人沟通以明确对应聘者的要求,以便将来筛选简历时更合理,为各教学单位的负责人减轻工作量。总之,保证每年在没有特殊情况下使招聘工作按计划有序的进行,避免因人设岗。

(二)提升独立学院的影响力

要通过各种途径提升独立学院在社会上的知名度、认可度。要培养高质量的毕业生,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要鼓励并支持在校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争取获得好的名次;提高教职工满意度,使学校有一个良好的口碑等等。

(三)充实招聘信息,拓宽招聘渠道

招聘信息要包含学院的简介、工作条件、工作岗位、工作内容、岗位要求、应聘方式及流程等,使应聘者看了招聘信息对于应聘的相关事宜就能够基本了解。

招聘的渠道不应过于单一,除了在本校网站上招聘信息外还可以有以下渠道:

1、各高校就业指导中心。与各高校就业指导中心联系是目前独立学院用的最多的方式,因为这种方式既节省成本又比较有效,毕业生获取就业信息的第一渠道就是本校的就业信息网,但目前的联系还不够密切。只是将招聘信息以邮件或传真的方式发给就业指导中心,其实对于那些所需专业毕业生数量多、质量好,尤其是紧缺专业的学校应该联系更加密切,以便更好的宣传招聘信息。必要时可以去学校做一次宣讲会,以吸引更多的应聘者。

2、专业招聘网站。要想吸引更多的应聘者除了以上方式还是不够的,因为我们不可能和所有高校的就业指导中心联系,学校的招聘又与企业的招聘不同、招聘人数没有那么多、次数也没有那么频繁,所以像智联招聘,中华英才网这样的大型网站是不适合的,一些免费的或是费用较低的专项招聘网站是不错的选择,比如:应届生求职网、中国研究生人才网等等。

3、招聘洽谈会。可以有选择的参加一些针对高校教师招聘专场的招聘洽谈会,在洽谈会中。单位和应聘者可以直接进行洽谈和交流,节省了单位和应聘者的时间。通过洽谈会,不仅可以很好的宣传本校,还可以了解其他学校的人力资源政策和人才需求情况

此外,还可以根据预算情况选择一些报纸、杂志等媒体宣传招聘信息。

(四)适时引入电话面试

为了让应聘双方更全面的了解彼此,建议在人力资源部初步筛完简历后,各教学单位负责人先初步筛选一下这时比例可以控制在1:10到1:15左右,人力资源部对于这部分应聘者先做一个电话面试,对于他们目前的就业情况、对独立学院的了解、来独立学院从事教学工作的意愿、教学经历等先做一个了解,对于下一步的安排做一个简单的介绍,让应聘者有所准备,然后去除一些已就业或是没有意向来面试的应聘者,将情况报给各教学单位负责人,最终确定面试人员名单,建议参加面试人数与计划招聘人数比为1:7左右,以便更好的选择。通过电话面试使双方进一步了解,从而避免信息的不对称导致的后果。

(五)采取各种方式留人

一般在确定录用人选后签订就业协议之前学校都会安排一次面谈,学校一定要抓住这次机会将本校真实全面的展示给应聘者。

1、应该就拟录用的毕业生所关心的工资福利待遇、职称、户口、继续教育等相关政策做以详细介绍。

2、要介绍本校的办学特色、定位,要挖掘本校的长处,充分利用并大力宣传自身的优势。如独立学院为有志脱颖而出者搭建了成长的平台,稳定而良好的工作环境,相对较低的入职门槛,略显轻松的科研压力等等,都有助于应聘者做出最终的选择。

3、应该带领拟录用毕业生在学校里参观一下,尤其是将来要工作的部门,让他们对于学校的工作生活环境有一个了解。还可以和相关负责人面谈一次,详细了解将来的工作内容,职业发展空间等,对于自己的未来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尽量避免将来因为某些没有了解到因素而导致心理落差或离职。

(六)做好入职后的培养与考核

招聘工作其实并不是阶段性的工作,并不是毕业生入职报到后就结束了,还有很多后续的工作要做,招聘成功与否主要还是看招进来的人是否能胜任本岗工作,完成的如何,是否稳定。因此,入职后的培养与考核十分重要。

1、基于独立学院师资队伍的构成特点来看,各教学单位负责人、兼职教师绝大多数都是有着丰富教学经验的中老年教师,而专职专任教师基本上都是硕士刚毕业,几乎没有过教学经验或者有过短暂的兼职教学经验,面试通过只是证明他们有从事教学工作的潜力,能否把教学工作做好还需要学校的培养。所以应该为新入职的毕业生配备一到两位指导教师,指导他们如何做好一名教师,如何上好一门课。

2、对于新入职的毕业生应当严格考核,一般学校对于新入职人员都有三个月左右的试用期考核,这三个月内他们还是比较紧张的,工作都会很认真。但是一旦试用转正后一部分人就会出现懈怠的心理,课上内容准备不充分,不写教案等等,因此对于新入职的毕业生工作的第一年一定要做好考核监督工作,让刚刚参加工作他们培养一种严谨治学,一丝不苟工作态度。

总之,科学高效的招聘是构建一支优秀的专职专任教师队伍的基础,而构建一支优秀的专职专任教师队伍则有利于教学质量及办学水平的提高,对于独立学院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提高自身实力,创建自身的品牌,实现持续发展有着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程中.高校教师招聘工作浅议[J].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