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毕业总结范文

时间:2023-04-02 10:56:5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旅行毕业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旅行毕业总结

篇1

一、引言

旅游业是海南省主要支柱产业之一,而旅游活动是海南省的主要社会经济活动之一。过夜旅游者接待人数的预测有利于海南这一旅游接待地掌握旅游流的变化规律,事先做好应对旅游者人数波动的准备,以尽可能地提高旅游竞争力。

通过阅读大量文献发现:目前对海南旅游人数预测研究的文章为数并不多,就CNKI检索而言,仅有两篇。杨伟芳、田飞(2012)根据2007-2011年旅游人数,借助于MATLAB软件,采用regress函数进行分析,建立起一元回归模型,对2012年旅游人数进行预测并作出相关分析。张侨、蔡道成(2014)应用SPSS软件,根据2010年1月至2013年11月的数据,建立ARIMA时间序列模型,分析海南接待旅游者人数的长期趋势、季节性和长期扰动等特征,并对海南旅游者人数进行预测。本研究则主要采取模型比较法,通过分析2002-2013年海南过夜旅游者人数数据,建立相应的一元线性回归模型、指数模型和时间序列ARIMA模型并进行预测效果的对比,找出海南省过夜旅游者人数预测的最佳模型,揭示其变化规律和发展趋势,为有关旅游部门在采取切实可行的对策和做好旅游接待工作等方面提供依据。同杨、张两篇论文相比:

(一)本研究是在杨、张等人(杨伟芳、田飞,2012;张侨、蔡道成,2014)研究基础上进行深入探索,采用模型比较法,最终确定最佳预测模型为指数模型。

(二)本研究选取的时间数据容量相对较大,综合考虑了海南省建设国际旅游岛前后的过夜旅游者人数,研究时间跨度较大,有利于增强研究结果的可靠性。

(三)本研究在时间序列模型分析阶段,最终采用的是ARIMA(0,0,1)(0,1,1),同张、蔡二人(张侨、蔡道成,2014)所采取的预测模型是不同的。

二、数据准备及相关性检验

(一)数据准备

通过整理海南省旅游统计的相关数据,得到海南省2002-2013年接待过夜旅游者人数的数据,如表1、表2所示。表2中黑色加粗部分为缺失替换值,采用邻近4个点的平均值进行替换,因而在数据合计方面,两表可能会有点出入,实际合计以表1为准。

(二)相关性检验

利用SPSS软件对“海南省接待过夜旅游者人数”与“时间(年份)”两变量进行相关性检验,P值为0.971,即双尾相关性显著,说明海南过夜旅游者随着年份的变化,呈现一定的变化规律。

三、模型建立及分析

(一)回归模型

由图1可看出海南省过夜旅游者人数是时间(年份)的增函数,且其分布规律看似既符合线性回归模型中的一元线性回归分布特征,又符合非线性回归模型中的指数分布特征。其中:自变量X为时间,2002年则表示为“X=1”;因变量Y为海南省过夜旅游者人数。

1、一元线性回归模型

模型假设。对海南省接待过夜旅游者人数建立一元线性回归预测模型:Y=β+β1X。

参数估计。借助SPSS软件中的线性回归分析功能,对表1的数据进行分析,确定系数β和β1。由运行结果可知:β=689.917,β1=223.998,则该方程最终表达式为:Y=689.917+223.998X 。

模型检验。R?=0.943,P

2、指数模型

模型假设。假设该指数模型为:Y=a*exp(b*X)。

参数估计。借助SPSS软件对表1数据进行分析,系统采用迭代方法,最终确定系数a和b:a=975.899;b=0.11。故而得出该指数模型的最终表达式为:Y=975.899*exp(0.11X)。

模型检验。由参数估计值R?=0.992可知该指数模型拟合效果是非常理想的。

(二)时间序列ARIMA模型

1、时间序列模型

所谓的时间序列模型,即依据时间顺序排列起来的一系列观测值,重点考察变量在时间方面的发展变化规律,并为之建立起来的数学模型。在SPSS中,时间序列模型主要包括四大分析模块:指数平滑法(Exponential smoothing);自回归线性模型(Autoregressive model);ARIMA模型;季节解构(Seasonal Decomposition)。而ARIMA模型可以算是真正的时间序列模型建模分析方法。

2、ARIMA模型的建立

缺失值的填补,见表2。海南过夜游客人数呈逐步增长性及季节波动性。

模型的确定及检验。通过应用SPSS软件中的时间序列专家建模器功能,最终确定该模型为ARIMA(0,0,1)(0,1,1),并得到相应的Q检验及模型拟合度统计资料。从Q检验离群值来看,Q统计量为12.833,P值为0.685>0.05,因此不能够拒绝白噪声假设。在数据存在长期趋势和季节波动的时候,模型的效果是不能用R?来判断的,而应该用“平稳的R?”来判断。故而采用“平稳的R?”来判断ARIMA模型的拟合效果会更客观一些。该模型的“平稳的R?”为0.504,说明其模型解释度还是可以的。

四、模型预测结果比较分析

(一)模型预测结果比较

三种模型预测结果如表3和图2所示。ARIMA模型的年度预测数据是由各个月度的预测值分别累加所得。

五、结论

通过表3和图2对三种模型预测结果的比较,发现:一元线性回归模型的预测误差及其波动性最大,其次是ARIMA模型,而指数模型的预测误差及其波动性最小。由此可见:三种模型中,一元线性回归预测模型是最不适用于作海南省过夜旅游者人数预测的。而根据ARIMA模型年度数据的计算方法,即在计算年度数据时需要先预测各个月份的数据,而后分别累加得到各个年度的具体预测值,这期间不仅加大了预测的工作量,而且所涉及的不确定因素也将随之增多,因而预测误差将有可能随之增大。因此,指数模型与ARIMA模型相比,二者的预测结果虽然看似不相伯仲,但ARIMA模型由于自身条件的限制,则更适用于作短期月度预测,而指数模型则适用作年度长期预测且操作简便。

六、结语

篇2

一、间隔年的起源概述

“间隔年”(Gap Year or Year Out)这一概念起源于欧洲。最早可以追溯至1660年,当时被称为“大旅行”(The Grand Tour) 。1972年,“间隔年”这一名字因英国一个名为“间隔年活动项目”(Gap Activity Projects)的组织而被人们接受。在欧洲,狭义上则通常是指学生在高中毕业后延迟一年升学,进行海外旅行或者做义工,暂时摆脱循规蹈矩的学习和生活轨道。广义上它用来指任何年龄阶段的人群进行一段为期3到24个月的异地旅行。

1984年,因著名的“德雷克运作计划”(Operation Drake),各国青年踏上环球探险旅程。间隔年作为大学入学前的一种选择在英国开始流行,尤其是对就读于私立学校的贵族青年而言。21世纪以来,经济的发展、交通的便捷以及网络的普及使 “间隔年” 进入了繁荣发展阶段。间隔年从贵族后代的专属发展成年轻人的选择。人们间隔年的目的由提升个人能力转至精神层次的升华,从最初的开阔视野与学习异国语言转向实现身体和心灵的充电。“间隔年”关涉的旅行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旅行,它的特殊性在于以“学习和成长”为核心理念。间隔年的思想概念历经半个世纪,由狭义走向广义,单一延伸至多元,但唯一始终不变的是,它是每个行走者为寻找为突破为改变而踏上旅程的初衷,信念以及收获。

二、广东本土的间隔年

(一)发展历程

在国外,间隔年2000年以前已经非常流行,越来越多的顶尖高校给予学生间隔年旅行鼓励甚至扶持。而在我国,古代诗人白居易“十年为旅客,常有饥寒愁”、“置心世事外,无喜亦无忧”,可见外出旅行是自古就扎根于国人之本性的一种行为。但间隔年是从2009年才由西方传入中国的,普遍共识为旅行者孙东纯于2009年出版的《迟到的间隔年》。如今,旅行出游对于一个普通家庭的经济条件而言,也已经是一件轻松的事。更何况朝气蓬勃,对未知事物充满探索欲望的青年人。广东华南师范大学的安同学已毕业三年,他当年便是“间隔年”中的一分子,他选择了申请去新西兰进行他的间隔年,并拿到了新西兰的working holiday签证。一年后回国,安同学结合在新西兰的“间隔年”经历,创业开店。这是一个成功的案例。间隔年的引入激发了青年的兴趣,让许多青年前仆后继踏上了间隔年的道路。

(二)间隔年受到的外部助推

间隔年的外部强化,总的来说分别是来自大众媒体的助推、虚拟空间的聚合和他人的鼓励。间隔年在媒体的笔下是洒脱的、自由的、勇敢的,是独特的富有个性的。媒体将间隔年理念更加生动的描述出来,吸引着青年人迈出前行的脚步实施间隔年,如南方都市报的“主播、网红打热,间隔年开始流行”、网易新闻中心的“你敢间隔一下吗?”等相关网络报道。虚拟空间的聚合是指志同道合的间隔年实践者们在互联网平台上如论坛、网站等分享信息,这让间隔年队伍更加团结和壮大。间隔年旅途总是充满着未知的挑战、陌生人或网友的鼓励和关注,是旅行者们坚持下去的主要原因。在数据时代里,任何事物的推广已经离不开互联网。在2009年年末,间隔年旅行网(http:///)诞生,它是由豆瓣网友自发组成团队运营和建立的。“间隔年旅行网”致力于推广我国国内的间隔年文化,并且希望为创造一个交流和分享的平台,以帮助义工旅行和工作旅行的青年人,满足他们获得更多的信息和社交的需求。除了间隔年网站雨后春笋般的涌现,间隔年的图书的出版也层出不穷,比如《间隔年,浪迹拉美》、《辞职,去旅行》、《再穷也要去旅行》等等。

三、间隔年旅游在广东的实施形式

(一)广东省大学生青旅义工情况

青年旅社国际青年旅舍联盟International Youth Hostel Federation(IYHF)这个概念是由国外传进中国。在外国的很多国家,青年旅舍是由政府出资或名人赞助经营。在中国广东省,青旅却是私人经营的,会用于营业牟利,是很多旅行出游者节约旅行成本的住宿好选择。广东省的青年旅社以广州、珠海、深圳等一线城市居多。这些青年旅社往往位于大学城中心地带,或者旅游景点附近,或者大型运动展览场馆附近。青年旅社的数量繁多,但由于广东省旅游休闲城市较少,而且青年旅社皆为私人经营,这些因素决定了广东省大学生青旅义工较少。相反,大学生往往是青旅的主要客源。通过百度搜索“广东省青旅义工”出现的词条只有“青旅义工志愿者招聘”、“广东省青年志愿者官网”、“去青旅做义工是否是个坑”等词条,而通过豆瓣小组搜索全部“广东青旅义工”,只出现了青旅义工、上海青旅义工、西安青旅义工等小组。而广东暂时并没有正规,规模较大和发展比较成熟的青旅义工组织。

(二)大学生间隔年旅游调查

本文以V东省各大高校学生为调查对象,采取了发放网络问卷和随机抽样的方法筛选有效问卷100份,调查对象的年龄层段主要位于20-28岁。

调查显示,62%的人表示在接受调查前就了解间隔年,知道间隔年的含义。59%的人认为在大学阶段进行间隔年旅行最为理想,25%的人认为应该在大学毕业后,工作上遇到了瓶颈时进行间隔年旅行旅游。在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小到朋友间、组织部门间利用假日和周末进行的为期数日的省内省外游,大到个人利用寒暑假进行的数十日的境内境外游以及数月的间隔年,这都是越来越普遍的事情。调查中就有62.9%的人在大学期间进行了间隔年,6.45%的人在高中毕业后大学开始前的暑假有过间隔年经历。

除了大学期间、高中毕业后,有76%的人在大学毕业后,工作前都会进行一次间隔年旅游,也就是我们俗称的“毕业游”。经调查统计发现,近年来广佛地区大学生的毕业旅游意愿呈逐年增长的趋势。数据显示,84%的大学生选择班级集体出游的方式完成毕业前的狂欢。只有少部分人选择以小组、个人、情侣等方式进行。不同于一般的间隔年,广东省的毕业旅游的突出特点是集体性活动。毕业旅游较长的时间段,陌生的环境为大学生们提供了集体狂欢的机会,同时也为面临就业提供了情感寄托与宣泄的途径。

综合调查结果,有36%的人认为间隔年旅行应该是3个月左右,利用几个月的时间去欣赏异地风光,暂时摆脱生活烦恼和工作压力;有18%的人选择1-2年进行间隔年旅游,以此丰富人生阅历,找到方向。

四、广东省大学生选择间隔年旅游的影响因素

本文除了调查问卷,还整理了十位有间隔年经历的大学生的谈话内容。根据结果分析,其影响因素可分为内因和外因两方面,其中外因主要是外界对该行为的支持,内因主要是自身因素。

(一)外因

人的心理和行为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而大学生选择间隔年旅游的对外影响因素主要来源于社会、学校和家庭。

1.社会因素。一部分大学生在面临择业的过程中,存在“羊群效应”,保留着从众心理、社会压力等传统择业观,甚至就业期望值过高,导致就业压力进一步加剧。随着毕业季来临,因此,很多应届生都在实践着“间隔年”计划,去了解世界、体验生活,重新发现自己。

2.学校因素。学校对间隔年的认同和倡导,会促进大学生选择间隔旅游风气的形成;反之,学校作为大学生实践间隔年的阻碍因素之一,影响间隔年的发展。

3.家庭因素。家庭是否支持子女选择间隔年旅游拥有很大的影响力,大学生旅游费用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家庭支持,家庭的不理解和反对,抑制了大学生实行间隔年旅游,个人不仅会感受到外在的压力,而且会感受到内在的心理冲突。

(二)内因

1.自身心理因素。人的行为是个人特征与环境互相作用的产物。大学生自身的心理因素会影响着一个人怎样认识、评价旅游环境,以及持有什么样的决策标准,从而影响对间隔旅游的决定。

2.自身经济因素。日常生活的压力、金钱、时间等因素,是间隔年旅游的基本约束条件。对于大学生来说,费用和时间是大学生选择间隔年旅游的主要影响因素。访谈过程中,其中一位受访者说到:“其实当时去间隔年旅游想要获得父母在金钱上的支持,但是他们死活不同意,理由说了一大堆,例如我只想着自己,不管他们但不但心,只顾自己玩,说太危险,不安全。”

3.身体状况。身体状况是决定能否实行间隔年旅游的硬性条件,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良好的身体状况能为间隔年旅游创造坚实条件。

五、广东省大学生实施间隔年旅游对策

(一)搭建相关组织机构平台

由于国内相关机构平台参差不齐,大学生在参与间隔年旅游的过程中得不到相应的保障,导致间隔年在我国难以普及开来。因此,通过搭建相关组织机构平台,例如国内各地的青年旅社可以提供间隔年旅游的项目,以劳动换取基本生活,推广国内的间隔年旅游,填补国内大学生间隔年旅游的空白,为大学生提供一个交流和分享间隔年旅游的平台。

(二)高校应积极引导学生参与间隔年旅游

高校应该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旅游观,在间隔年旅游活动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主要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第一,通过学校开讲座等渠道宣传间隔年旅游知识等。第二,大力支持和发展大学生间隔年等旅游社团,为喜欢间隔年旅游的大学生搭建一个互助的平台。第三,对利用假期开展间隔年旅游,取得成效的社团和学生,应给予相应的表彰,使校园内形成良好的出游风气和习惯。

(三)家庭应转变对间隔年旅游的观念

大多数家庭出于保护孩子,对大学生选择间隔年旅游持保守,甚至是强烈反对的态度,家长与子女之间容易产生摩擦,造成家庭关系恶化。父母应该转变对间隔年旅游的观念:第一,家长应该把过分溺爱变成关爱,尊重孩子做出的选择,关心孩子的精神生活。第二,学会换位思考,积极与子女沟通,真正走入孩子的心灵。

(四)培育人生观

篇3

 

旅游管理专业的专业课该如何学习,什么样的学习才是有效的,我们旅游管理专业的本科生应该怎样学习?我觉得,应当做到几下几点:在上课之前把整本教材像看文学作品一样通读一遍;上课认真听老师讲的内容;时不时地记一些笔记。以上这些只是基本,最重要的是什么呢?

 

一、三维立体学习法

 

这里我要说的是一个三维立体学习法。欧洲学者费奥和博迈森提出的学习立体模型,该模型把学习分成三个维度,即实践性,交往性,和自主性。

 

(一)自主学习

 

所谓自主学习,就是不用老师逼迫,自己主动学习,上课时,主动把老师讲的不懂的或需要深入了解的知识点记录下来,下课通过网络、书籍、图书馆等深入了解信息和知识。这一点我们的学生做的不够好,认为只把老师讲的记下来就行了,考试及格就可以了,记住,你学的东西是你自己的,别人带不走,抢不去,天长日久的积累就是你的资源和财富,应付和对付到最后你什么都没有,白白溜走了时间。

 

(二)交往学习

 

所谓交往学习,就是知识不是你自己一个人在学,而是和同学们一起学,有很多好处:不但能倾听别人的经验、方法,取长补短,还能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合作能力,便于今后在职场上快速融入团队。这就是为什么教师上课时要给学生分组,分组讨论,分组做一个调研报告,分组模拟一个操作等,希望同学们能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在分组作业时能发挥每一位同学的作用,不要搭便车。

 

(三)实践学习

 

旅游管理专业是一个非常具有实践意义的专业,学生们不单单要学习饭店的发展历史,还要学习前厅部、宴会部的一线员工是如何服务的,不仅要学习导游的工作流程,讲解技巧,更要在实践中体会、琢磨。

 

本文重点谈谈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如何增强学习的实践性。

 

二、如何增强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学习的实践性

 

(一)增强课后扩展阅读

 

1、国家旅游局官网

 

这里不但有旅游业的实时焦点新闻,还有相关旅游统计公报,各省旅游要闻等,是了解中国旅游业发展的最佳途径。另外,浏览各省旅游局的官网,更可详细了解旅游业的发展状态,以及最新的产业政策等。如:辽宁旅游政务网,辽宁旅游资讯网。

 

2、各类旅游报刊杂志

 

《中国旅游报》是中国唯一的全国性旅游行业报。建议班级订阅一份,互相传阅。一些可读性强的相关旅游杂志,主要从旅游者的角度,图文并茂,感悟旅游目的地的精彩,经常阅读,练就旅游达人。如:国家地理、中国国家旅游、旅行者、悦旅、旅游时代、旅游纵览、旅游情报、世界、华夏地理等。

 

3、互联网与旅游业结合的新业态

 

学生要了解目前旅游业发展的水泥加鼠标的新业态,尤其是在线旅游运营商的发展,这些旅游运营商的运营模式是怎样的,发展趋势如何,需要什么样素质的人才。如:携程、艺龙、同程、去哪儿、途牛等。

 

(二)多与学长沟通

 

著名职场励志书《你能行》的作者,北京优可为管理咨询有限公司CEO老可曾在这本书中写到他请职业规划师给在校的大学生提一点建议时,那位规划师毫不犹豫地说“在大一的时候认识20个师兄师姐,这样你就可以了解他们的工作状态,可以从他们那里完成自己的职业兴趣探索,从而尽早判断你自己未来的职业方向”。建议同学们多和老师沟通,了解毕业生的去向和联系方式,向他们去取经。或由他们介绍给行业内的前辈、精英,平时多沟通,交流,了解行业动态、发展以及对毕业生的需求情况。

 

(三)学习课程时的及时实践

 

有一些同学抱怨毕业后到旅游企业的工作都是一线服务员,我们是本科生,还有许多专科生也在那做,真是大材小用,本科学生毕业后当服务员?有这种想法的同学不少!想一想,专科生比我们本科生学的更专,工作后上手快,相比之下,我们本科生年龄比人家大,虽然理论知识丰富,但实践操作能力欠缺。有一些同学说,我们不是学旅游管理的吗,我们毕业之后不是要当管理人员的吗,同学们,管理不是空中花,管理要接地气,任何管理者都要从一线做起,了解操作流程,方法、技巧,这样才能去管人,所谓管人就是让人去做好事,如果你连这个事是怎么做的都不知道,那又怎么去管理呢。

 

那问题就来了。我们本科生如何赶超时间要比专科生做的好。随时实践!不要等到大四实习时老师给你安排一个岗位,那时候就太晚了,去什么方向的旅游企业,酒店、旅行社、旅游电子商务、旅游涉外保险、旅游景区?不实践,哪个是你喜欢的你自己也不晓得,即使选择了一个大的方向,现在实习的时候也都是双选,企业选不选你还不一定呢,这是不是就丧失了去你心仪的企业的机会。所以,建议在平时要随时去实践。这种实践包括:

 

1、老师在课堂上留的调研报告

 

比如在讲旅游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时,留了一个调研报告,调查一下酒店行业和旅行社行业人员流失情况,其实,不光是让大家完成一个调研报告,更注重的是让同学们有一个和企业接触的任务,逼迫大家主动接触企业,了解行业动态,并向企业展示优良的自我形象和学校形象。实践证明,这种形式非常不错,学生做完调研回来,向老师汇报,有一个旅行社非常看好我们的学生,并欢迎学生课后做兼职实习。又有一个知名旅行社的客户经理看到我们学生的风采后,特意打电话给老师,让老师推荐10余个优秀毕业学生到企业实习。此种实践方法的效果是看得见的。还有一些学生在完成该作业时,时常有企业人员不接待的现象,万事开头难,慢慢来,一定行的,这样,学生锻炼了胆识,磨练了意志,懂得了如何与人沟通。一份调查报告作业的内涵是多么丰富啊。这样,在旅游经济学,旅行社经营管理,导游学原理与实务等多门课程上,以作业形式丰富学生实践经历是一种非常好的表现形式。

 

2、课程内的参观实践

 

在旅行社经营管理、导游学原理与实务,饭店管理、旅游开发与规划等课程上,都设计一些参观课程,并听取相关业界人士的讲座,增加对业界的了解。

 

3、模拟实践环节

 

根据相关课程,设置了导游模拟训练,酒店和客房模拟训练等模拟实践环节,通过对相关岗位的模拟操作,达到领悟技能、流程的目的。

 

(四)寒暑假的短期兼职

 

有些学生在寒暑假时无事可做。我觉得这个时候的时间比较紧凑,是一个在行业体验实践的好机会。尤其是在暑假,这个时候是旅游旺季,旅行社和酒店的人员都比较缺,容易找到兼职机会。通过一两个月的实习,基本能了解和掌握实习岗位的基本操作技能和服务流程,并对该行业有大致了解,不但能把老师在学校对该门专业课的讲解深入体会,更能发现实践操作中遇到的一些问题,便于回校后与老师同学交流。与我校有着很好合作基础的沈阳故宫旅行社,每年到旅游旺季都会招收一些兼职景区导游员,这时我就会为他们推荐一些优秀在校学生,通过旅行社的反馈,我校学生表现非常优秀,其中有同学还获得了游客的表扬信,从在该旅行社实习的学生的导游技能看,要比没有去实习的同学高出很多。以后行业内发的机会更多。

 

(五)毕业实习

 

以沈阳航空航天大学为例,旅游管理专业从2010级的学生开始实行三加一的人才的新模式。所谓三加一教学方式,即在有效的四年制本科学习中,集中三年时间学习理论课,最后一年进行实践锻练和毕业论文。加强学生在校最后一年的实践环节,使学生能综合利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技能,不断增强旅游管理与服务意识,提高从事旅游管理与服务的实践能力。我们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坚持校内与校外相结合。积极创建各类实习基地,搭建实践平台,提高学生专业素质和实践操作技能。在时间上采取“3+1”的新学制,第一,专业实习必须从第六学期期末考试结束后1个月内开始,必须在一个实习单位实习满规定时间(酒店、餐饮满6个月或达到6个月的工作量;旅行社满3个月),不同实习单位实习时间不可以累计。实习时间不满的学生,其实习成绩作零分处理,并按规定重新安排实习。进一步建立完善的实践考核体系。制定了实习管理与评估管理办法,使校外分散实习能够落实到实处,保证了实习计划的完成和实习质量。第二,要求毕业论文与专业实习内容相结合,学生在专业实习过程中应该注意及时总结经验,以便于撰写实习报告和毕业论文。

 

通过“三加一”教学模式,本专业教学水平得到极大的提高。一方面,是实习的质量得到了保证和提高;另一方面,是毕业论文的质量得到提高,旅游管理专业2010届、2011届绝大多数学生的毕业论文,是结合实习岗位相关内容写的,所以毕业论文能够达到理论与实践,言之有物,质量普遍较好。

 

(六)参加各种旅游学术会议、讲座

 

学生通过参加一些旅游学术会议、讲座,或网络上搜索观看一些讲座视频,增加对旅游行业发展的深深层次了解,同时增加和同行业界的接触和交流的机会。

 

(七)参加各种旅游服务大赛

 

通过参加学校、省市级的各类旅游职业大赛等,锻炼学生的能力,开阔学生视野,同时也增加了行业对我校及学生的认可,进一步促进就业。

篇4

关键词:订单班 旅游管理 校企合作 人才培养模式

一、前言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12年)》中提出“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制定促进校企合作办学法规,促进校企合作制度化。”因此,校企合作模式是当今高职院校改革和发展的主要模式。一方面企业亟需高质量的旅游人才,一方面学校通过与企业校企合作,培养更符合当地经济需要的高技能人才。

根据《中国旅游业“十二五”人才发展规划》预测,到2015年,我国旅游从业人员将达到1.149亿人。其中,中高级人才占从业人员比重将进一步提高,到2015年,大专及以上学历旅游人才将达到347万人,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旅游专业的人才缺口越来越多,如何培养高质量的旅游人才,如何使企业用人与院校的人才培养更有效地衔接?许多高职院校都采用“订单班”式的人才培养模式。所谓“订单班”式人才培养模式,即学校与用人单位签订“校企合作协议书”,以企业的人才需求为导向,学校与企业共同研究、设置课程、制订人才培养方案,企业深度参与教学过程,学生毕业后按协议就业的一种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我院旅游管理专业“订单班”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1、“订单班”基本情况

我院旅游管理专业先后与东莞康辉国际旅行社、东莞国际旅行社、东莞青年国际旅行社等多家东莞知名旅行社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学院通过充分调研,经过面试等筛选,于2012年5月与东莞青年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合作成立了“东莞青旅订单班”,通过与企业的多次探讨,制订了东莞青旅订单班人才培养计划,针对岗位需求由开设了东莞青旅企业文化、东莞旅游培训、导游出团流程、道路培训、导游出团常见问题剖析、空铁操作培训等多门课程,由旅行社的资深导游为学生授课。为了加深学生对青旅的了解,带领学生到企业进行认知实习,组织了一次主题为“我和青旅有个约会”的实践活动。为了让学生更好了了解企业文化,融入岗位,为学生定制旅行社员工服,并设立了奖学金,通过这些活动增强学生到订单企业工作的意愿。目前该订单班学生已经毕业,根据人才培养计划和企业的需求,以及就业的双向选择,招收了5名优秀的毕业生进入东莞青旅工作。

2、存在的问题

(1)课程的设置

在课程的设置上,存在部分课程内容重复的现象。首先,企业按照自己的内部培训资料对学生进行授课,这就存在了企业授课内容与学校教师授课内容重复或不一致的现象,学生有时会感到困惑,究竟哪种说法是正确的。其次,学校的课程设置是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进行安排的,先理论后实践,先浅后深,而对于企业而言,课程更多是注重实践性,出于经济利益,要求学员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掌握技能上岗。企业这种“快餐”式的授课方式,压缩了课程内容,从企业的角度来看是经济实用的,但从学生的角度来看接受效果并不十分理想。再次,企业专家任职的课程所占比率偏低,主要偏重于实操性课程,理论性课程还是由学习专任教师教授。这就造成部分知识理论和实践相脱节。

(2)教学的课堂质量

旅游行业有较强的季节性,在旅游的淡季企业有较多的时间开展培训等工作,可以保证教学正常运行,但在旅游旺季,企业工作繁忙、人手不够,没有太多的精力投入到学生身上。企业虽然派了很多的资深导游对学生进行讲授,但导游不同老师,经验虽丰富,没有经过系统的教师培训,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了解较少,学生一开始热情较高,新奇感过去后,学生的学习热情慢慢消退,再加之学生的学习惰性,开始出现旷课、迟到等现象。后来通过与企业的沟通,加强了课堂的教学质量管理。

(3)订单班规模小

旅行社不同于酒店,不可能接纳大量的实习学生,考虑到投入精力,旅行社在接纳学生人数上希望少而精,而学校出于人才培养和管理的角度希望学生人数成规模。这就说明企业在用人和学校在培养人才方面还是存在着矛盾,这也是目前我国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实习就业共同存在的一个问题。学校跟企业通过多次沟通,最终挑选了21名学生,占总学生人数的三分之一。

(4)实习过后学生流失率较高

订单班经过双向选择后与订单企业签订就业协议的学生人数少,在完成协议年限后,流失率较高。旅游企业由于其规模,不可能接纳大量的实习学生,只能挑选少量精英,而学生在实习期间,出入社会的不适应,对辛苦工作的较难坚持,对企业的忠诚度不高,学生在实习期满后,跳槽,离职现象严重。企业投入了大量的成本但却得不到相应的产出,挫伤了企业合作的积极性。

三、对“订单班”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议

1、整合教学资源

企业积极参与到学校的课程建设中,将企业先进的管理理念、工作流程融入到教学当中。

旅行社有大量实践经验丰富的资深导游与工作人员,学校的老师虽教学经验丰富,但实践经验缺乏,这种实践经验是长期工作积累的,现在所倡导的教师下企业锻炼,虽然可以充实教师的实践知识,但是对于旅游这个不断变化的行业来说还是远远不够的。第一、通过校企双方的资源整合,企业的能工巧匠为学生传授实战经验,聘请一线工作人员和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员工作为学校的兼职教师,充实到师资队伍中。同时让教师与企业深度融合,学校与企业开展培训、业务指导等合作项目,派专任教师到企业进行实习和锻炼,熟悉业务流程和业务技能,掌握最新的行业动态,积累实践经验,提高教学水平。第二,教学资源整合里最重要的是教材的编制,当前订单建设中编写的校本教材较少,学校采用的教材较为陈旧,很多知识还停留在10年前,已经与当今旅游发展相脱节,而企业讲授时则以企业的内部教材为主,缺乏和学校的沟通,导致教学内容重复或操作标准不一致等情。例如,企业讲授的“导游出团流程”与专业课程“导游业务”其中有些内容都是相同的,但是在具体操作流程上却不一致,将这两门课进行整合,开发校企合作课程,将企业的实际工作流程和服务标准引入课程中,编写具有当地特色的旅游行业书籍,健全课程体系。第三,旅游企业辅导学生的职业资格考证,导游资格证书是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进入旅游行业的“敲门砖”,但由于报名考证学生的通过率不高,影响了学生从事旅游行业的信心。旅游企业具有较好的考证资源优势,通过对学生的考证辅导,提高学生的考证通过率,可以加强学生从业的信心,减少就业后的流失率。

2、加深合作,建立校中厂

建立校中厂,企业在学校里开设营业部,营业部的工作人员由学生担任,旅行社提供信息技术支持,老师辅助管理。企业尽可能给学生创造实践机会,如安排学生接机、跟团踩点等工作,培养学生的职业兴趣。这种贴近校园生活,又实际运营的校企合作方式,让学生真实的感受到旅游企业是如何运行,而再不是纸上谈兵,还能建立学生对企业的忠诚度,实践效果要好于模拟实训,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技能水平。

3、加强学生职业规划的教育

从行业报告数据来看,各语种导游人员、计调和线上平台技术人员是旅游行业稀缺度较高的岗位,中高级的旅游管理人才也是十分缺乏的,所以需要老师和企业加强学生职业规划的教育,明确自己的职业定位和就职方向。

4、完善教学管理、健全考评体系

订单班的教学管理要规范化,校企双方应当共同完成订单班的日常教学管理工作,如学生的考勤,学生的思想动态,针对教学管理中出现的问题,积极解决。设立企业班主任,关心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当然这对于企业来说是较为困难的,但是一旦学生对企业教师建立了信任感,对于初出茅庐的学生来讲,企业教师就是引导其就业的关键因素。在完善教学管理的同时,还应健全考评体系,考评时应注重素质和技能的考评,能力考核与知识考核并重,考评时可以参照企业的考评体系,引入竞争机制,给学生施加适当的压力。但同时要注意,企业考核不同于学校考核,学校考核更应考虑到学生的积极性,考核更侧重于激励学生。考评体系的实施,实际也是企业文化被学生认同的过程,通过考评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就业心态,提升学生的职业潜能。

5、建立订单班就业反馈机制

学校对订单班学生实习和毕业进行跟踪和反馈,跟踪调研订单班学生就业阶段的工作绩效,全面了解学生的就业情况。第一,由学校和企业共同管好学生的实习环节,根据企业的反馈意见,认真总结,完善“订单班”式人才培养方案,不仅让学生学有所获,也要保证企业的经济效益和人才培养的初衷,促进订单班人才培养模式的良性循环发展。第二,建立校友平台,定期与毕业生进行交流,邀请在企业工作的优秀毕业生,回校与师弟师妹们交流心得。通过微信、QQ、论坛等多种方式,加强学校与企业的联系,维系学生对订单班的感情。

四、总结

“订单班”式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我国高职教育中已经发展一段时间了,其发展日趋成熟、日趋完善,各个高职院校的旅游管理专业都在不同程度的开展校企合作,作为院校应不断改进、探索和实践更适合专业发展的订单班式的教育模式,争取实现院校、企业、学生的“三赢”。

篇5

一、大学生毕业自助旅游的概念由来和要具备的前提条件

(一)大学生毕业自助游的概念的界定

毕业自助旅游的概念

通过毕业旅游与自助旅游概念的结合,笔者认为毕业自助旅游的概念应该是这样的。毕业自助旅游是指大中专毕业生因即将各奔前程,想为学生时代留下一个共同的美好回忆,而自行组织举办的团体旅游。这种团体旅游是以节俭为前提,且自行安排路线、住宿、交通等,不依赖于旅行社的安排进行的团体协作以愉悦身心为目的的旅游活动。

(二)大学生毕业自助旅游需具备的前提条件

毕业自助旅游越来越成为大学生喜爱和选择的出游方式。笔者就宜宾学院2008级及2009级学生进行了相关方面的问卷调查,发放问卷200份,有效问卷150份,经过整理结果如下:

1.大学生对毕业旅游的态度和旅游动机调查结果分析

通过此次调查,如表1所示,超过90%的学生对毕业旅游是否有必要存在持肯定态度,97%的同学表示愿意参加出游,其中又有过一半的学生表达出期待毕业旅游的想法。

表2是整理了大学生对毕业旅游动机的调查而得出的结果。对于学习压力以及就业压力较大的今天,大学生出游的主要动机是对名胜观光游览,了解异地风土人情,同时开拓视野增长见识和体验新的生活经历,也是出游动机的重要依据。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各种动机中,最低的一项也有接近10%的比例,这说明目前的大学生也渐渐的开始具有一些的经济能力。

2.大学生对毕业旅游时间选择方面的分析

调查显示,在选择出游的时间上,47%的学生认为毕业旅游的最佳时间首选寒暑假,他们认为假期时间较长,出游时间充裕,同时旅游市场也会开展一些活动,自己也可以获得一定的便利,这也是造成寒暑假仍是旅游旺季的原因。

通过大学生对出游时间长短选择的分析,74%的大学生倾向选择一个星期,这样一个适中的时间可以放松下心情,缓解学期中的压力,并且对旅游目的地也有了一定的认识了解,不同于长时间的深度游,那样的话,从经济角度来说压力较大,也不同于太过紧促的旅游活动行程,那样太疲惫,也不是出游的初衷了。

3.大学生对旅游目的地的选择

而就大学生对于目的地类型的选择上来看,表4显示80%的大学生还是认为自然风光更具有吸引力。园林、古镇类目的地没有较大的变化。根据笔者查阅2012年以前关于海滨沙滩旅游的选择的调查统计,海滨一类涨幅是很大的,从30%左右发展到现在的67%可见,海滨沙滩一类已经慢慢发展起来,越来越受现在的大学生喜爱。

4.关于大学生对目的地信息来源的分析

调查结果表明,关于旅游信息的来源渠道集中为互联网传播、亲友介绍及报刊杂志,而最主要的渠道是互联网传播。随着信息化时代的进入,大学生们对网络的运用已经开始成为一种普遍的行为。说明旅游业的电子化发展,对于旅游业来说这同样是一种提升一种进步。

5.对于大学生毕业旅游出游方式的选择分析

在此调查中,班级组团游与自助游两个虽然是分开的两个选项,但均是由大学生自己自发组织规划实行的毕业旅游活动,性质上都属于自助游。从二者的比例来看,大学生毕业旅游自助游已经开始在现在的大学中流行起来,也越来越的同学愿意选择以自助游的形式完成毕业旅游,可见毕业自助旅游的市场已经慢慢的发展起来了。

6.大学生参加毕业旅游的资金分析

表7所示,“打工攒钱”所占比重已经到半数,可见打工赚钱已经是现在大学生群体中普遍存在的现象,这与以前依靠“父母赞助”为主的经费来源方式已经大为不同。由以下结果可知,通过“父母赞助”获得旅游经费已经慢慢在退出大学生所考虑的范围。虽“打工赚钱”所占比例为多数,但大学生在经济上暂且不能完全自立,所以在“出游经费的主要来源”这问题中,选择“省吃俭用”的比例也达31%。但从总的局面来看,现在大学生的自主自立意识已经越来越强烈,不再是依靠父母来完成自己的想做的事。

7、大学生毕业自助游出游意义

由于毕业离开学校的时间日近,所以各种“毕业活动”都开始热络起来,而“毕业自助游”作为一种新的活动方式,越来越受学们的关注和喜欢。随着旅游市场越来越成熟,大学生们也越来越追求特立独行,“毕业自助游”就慢慢的成为了一种流行趋势。

二、大学生毕业自助旅游发展的基本现状与发展前景的预测

(一)大学生毕业自助旅游发展现状阐述

由于大学生毕业自助旅游,在欧美的一些国家已经有较长的历史,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逐渐转变,大学生毕业旅游的现象也在国内高校开始流行起来。

当然针对旅游市场出现中的“毕业旅游”需求,不少旅行社已经抓住时机地推出了一定的毕业旅游新线路。旅行社对毕业旅游这块市场的开发,前景是很乐观的。因为学生的经济能力有限,希望价格尽可能的低,对服务质量却又要求很高,因此旅行社大多对这个市场并不看好。[1]

旅行社都对“大学生毕业旅游”这个市场没有引起关注。这种让其自生自灭的对待方式。

(二)大学生毕业自助旅游发展前景的预测

毕业自助旅游是以“亲近自然、放松身心”为目标,完全自主的选择和安排旅游活动。根据此次所做的问卷调查“毕业自助游”已经成为大多数大学生的普遍选择。

1、大学生毕业自助旅游动机的分析

根据笔者之前的调查分析,可见大学生对于自然景观类旅游资源具有明显的选择偏好,旅游目的带有强烈的休闲和审美属性,旅游行为模式有向休闲度假型发展的趋势。[2]同时,自助旅游还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在旅途中可以根据个人喜好临时调整或改变行程。

2、大学生毕业的自由时间安排的分析

大学生旅游者的出行计划,与他们相对自由的时间是离不开的,他们不愿被既定的旅游线路和行程时间安排所限制,他们更关心的是自由,强调自由,从他们自由的时间上可以看出。

3、大学生毕业的可支配资金的分析

大学生毕业生没有较大的课业压力,这是一个优势,在这个时间段做下兼职,打工攒点钱,作为旅游经费这是普遍大学生的选择。

4、旅游地基础设施的日趋完善

在大学生毕业自助游兴起的同时,旅游地也为这些自助旅游做出了一系列的改变,使得旅游地的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大致为以下措施:

一是游客信息咨询中心构建逐步完善。游客信息服务中心是自助旅游主要信息渠道、服务指导,是外出游客应对新情况、新问题必不可少的设施。[4]这对于大学生自助游群体来说,带来了很大的便利。

二是旅游地在国家旅游部门的支持下,逐渐的完善了各种设施设备,并不像刚开发时那样充满不安全因素。旅游保险不断创新,并在各险种下还设计了不同的保险合同以适应旅游者的不同要求,保险期限也更为灵活,使自助旅游者有了更多的选择权,也使自助旅游者出游更加放心、顺畅,无后顾之忧。

三、大学生毕业自助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一)大学生毕业自助旅游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

自助旅游有最大的优势在于“自由与自主”,是许多游客的向往,但在中国真正能够成行的确实不多,主要集中于在经济或体力方面有一定基础的中青年人群。但自助旅游中存在诸多问题。下面对着四个问题进行简单的分析。

1、大学生毕业自助旅游过程中的安全没有完善的法律法规保证

在大学生进行毕业自助旅游时一下几点问题是值得注意的,由于自助游群体是一种特殊的群体,在旅游法律法规上并没有发出针对性的保护条例,这就让问题渐渐的出现。

2、大学生毕业自助旅游过程中能收集的旅游信息不够全面

一是缺乏准确实用的旅游信息。尽管现各旅游网站拥有大量的旅游信息,但是网络毕竟是虚拟世界,安全系数信任度不高。

二是由于大学生毕业自助旅游活动较自由,过程中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和不确定性。这也是由于对旅游地的不了解而造成。

3、对于大学生毕业自助旅游的优惠政策相对较少

大学生对于自助旅游越来越热衷,但政府和行业缺乏相应的激励政策,同时缺乏价格折扣。再者,大学生自助旅游配套服务也匮乏。虽然自助旅游者一般自主性较强,但这并不等于他们不需要相关的旅游配套服务。

不仅有以上原因,欠缺有序的市场规划,职能部门行政不作为或乱作为,也是一个问题。

4、旅游企业对大学生毕业自助旅游发展缺乏关注

大学生在旅游过程中购买所需旅游条件只能以零售形式,酒店等企业并没有因是学生入住而做出一定折扣安排。所以在整个自助游中,住宿开销应算较大的影响因素。

(二)发展大学生毕业自助游的对策建议

1、对毕业自助旅游市场现有的保护措施和管理方式提出建议

对大学生毕业自助旅游市场的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

一是学校方面

学校应和有关机关协助学生做好旅游维权工作。

学校应积极协助学生做好维权工作,帮助学生通过法律的途径争取自身的权利; 对学生进行维权意识教育,以便更好地解决毕业旅游的维权问题。

二是政府和景区方面

1.加强旅游安全管理

就旅游安全方面:建立制度,规范管理。确保毕业旅游的意义实现,又要充分考虑到安全和维权问题,要确保交通工具的安全和旅行合同的实际履行。[12]

2.建设完善的旅游救援系统

建立安全预警制度和公共救援体系,不仅对于大学生自助旅游发展有一定的帮助,同时这样的系统也是有可持续发展意义的。

3.保障自助旅行者的安全利益

为了保证自助旅行者的安全利益,防止自助游旅客在旅途中发生各类安全事故,以及在自助旅游中发生相关安全问题后能及时得到合法处理,笔者认为推动自助旅游消费安全与管理立法是十分必要的。

4.推行景区与自助游客的保险。

对于自助旅游者来说,只有在开发成熟的景区出现安全事故可由已投保的景区负责处理,而其他形式的自助旅游者却得不到安全保障。

三是旅游企业

1.高度重视毕业生旅游市场

有关部门应根据大学生的心理、时间、经济等特点制定大学生旅游开发决策,或开发大学生特种旅游。对大学生的旅游给予正确引导。

这样以来大学生毕业自助旅游发展才会更加完善。

2.适时推出特色旅游产品

针对大学毕业生的这种小荷初露的苗头,旅游景点也没有采取相应的优惠措施来进行市场启动。部分旅游业内人士表示,开发毕业大学生的旅游意识,挖掘毕业旅游的市场潜力,前景还是比较乐观的。

四、总结

通过对大学生毕业自助旅游发展认识,以及就宜宾学院毕业生进行的“毕业旅游”问卷调查,通过分析可以看出,大学生作为新兴一代的旅游消费群体,对于旅游市场来说具有很强的发展潜力。近几年随着大学毕业生对“毕业旅游”的热情增长,大学生自助游也开始蓬勃发展,促成了“大学生毕业自助旅游”的兴起。尽管大学生毕业自助旅游的市场高速发展,旅游企业对这个市场并不是很看好,同时由于政府部门对于“自助游”这方面的关注度不大,导致法律法规不是很完善,这些就使得大学生毕业自助旅游发展并不想老年旅游市场那么使人关

注。如果对于大学生毕业旅游市场加以研究开发,大学生旅游市场发展前景是很乐观的。(作者单位:宜宾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篇6

一、实习目的

毕业实习是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在完成课程之后进行最后的综合实习,是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实现院校培养目标不可缺少的教学模块,其目的是让学生学习了解旅游企业常规操作模式,熟悉一般的业务手段和方法;了解旅游业现状,应用所学理论知识,提出改进建议;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下,认识自我,磨炼意志,锻炼心态,考虑就业方向的选择。实习生应端正态度,克服实习过程中出现的困难和挫折,真正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二、实习内容

这次我实习的地方是xx省xx旅行社。这家旅行社成立于20xx年,注册资金 xx万元人民币。是经国家旅游局批准,由xx省旅游局核准,xx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记注册具有法人资格的国内旅行社。业务范围包括进行国内组团旅游和省内旅游接待服务,兼营会议接待和机票代售等业务。经营xx境内的各大精品线路,开通了多条国内旅游线路,云南游线路是该旅行社的招牌线路。

旅行社行业是旅游业的基本组成部分,是联结旅游饭店、交通、景区等各个环节的桥梁式行业,是整个旅游业的中心环节。所以,选择在旅行社实习,有利于了解整个旅游行业的运行状况和发展趋势。可以同时了解饭店业的经营模式,旅游交通在旅游中发挥的作用,更能进一步的了解旅游景区的经营发展状况。

这次到旅行社实习,是以实习导游的身份进去的。因此主要的工作就是熟悉导游业务,能都独立承担带团的任务。此外再学习旅行社其他方面的业务知识。

上班第一天,没什么工作,老板和其他的工作人员都很忙,也就简单的和大家打了个招呼,然后就到了老板指定的地方呆着。以前在旅行社做过兼职导游,知道刚到旅行社就是这样子,大家忙起来了往往把新人当做空气,有事的时候才会去关注你。我也就知趣的找个地方呆着,随便翻阅着手头可以看到的资料,提高一下自己对自己将要实习一个多月的旅行社。刚来旅行社,自己就要机灵些,要谦虚好学,多去了解,不要以为有人会去主动的交你。你要去观察去倾听,看忙着的人是怎样做事的,他们是如何和人打交道的。

中午大家忙着也只有用快餐填饱肚子了,知道大家都要叫快餐,我也就自告奋勇的帮大家了这个忙。吃饭是闲聊,大家除了对我说了些客气的话外,有两个看似资历很老的同事还说我很好学,还知道我看了什么,姜还是老的辣,就这样悄无声息的去观察你。所以,有的时候你不要怀疑自己做的无法得到认可,其实有人已经看在眼里了。下午也就是自己看资料了,一天很快就过去了。

我主要是做实习到有的,所以重点就是去熟悉导游业务知识。背导游词,背到滚瓜烂熟,烂记于心是很重要的,而且还不能像背课文一样死记硬背,还必须要有趣味性,要拓展知识链,能够将各种相关知识融会贯通。第一周的主要事情就是熟悉旅行社的各条线路和新导游可能会去带的一些一日游的景点知识,我不紧将自己以前的导游知识温习了一遍,开始一周的时间也是自己的导游知识丰富了许多。除了给自己充电外,平时也会帮计调们去给客户送些票据之类的东西。

因为我以前在学校带过学生团也在其他的旅行社带过两个团,有一点带团的经验,因此,老板也没为我安排什么培训,只是让我多掌握些导游知识和本旅行社的景点线路。

带团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你不仅要有熟练的导游知识、丰富有趣的话题、多样的娱乐项目,还要掌握吃、住、行、游、购、娱整个活动的操作流程。要具备灵活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我带的第一个团是到石门涧一日游的散客团。散客团相对团队游客简单一些,散客团基本上都是由几个小团体组成,这些小团体的组成主要有家庭成员组成、单位同事、亲戚朋友等几种形式。其实我们只用关注这些小团体中的具有领头作用的一个人就行,这些小团体基本上是以领导、老人或者小孩子为中心的。搞定了这些中心人物,也就算是和这些小团体搞好了关系。个小团体有时又可以相互牵制,所以整体来说带起来并不难。上车之后就是致欢迎词,景点的简单介绍,玩点小小的游戏,一趟下来,也没出什么纰漏。

自从较好的带了第一个团后,我就陆陆续续的带了五六个团。这些团虽然都带下来了也没出现什么大问题,但是整个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开始时以为背熟了导游词,掌握了一些避免麻烦的技巧就能把团带好,但是每次带的游客都不不一样,所会面临的问题也会各不相同,如果还是生硬的根据套路去做,往往达不到良好的效果。所以自己要学的还很多,因此,每次带团之后我都会将遇到的问题进行总结,然后通过各种方式寻求解决对策,可以看书、上旅游论坛或者向有经验的导游求教。虽然所带团很累,遇到的问题很麻烦,但是不断地去学习,去解决问题也会从中获得巨大的收获和乐趣。

在旅行社实习的一个多月带了多个旅游团,这不仅使自己的专业技能得到了提高,增加了旅游带团的经验,也使自己更加真切的体会到了工作的酸甜苦辣。当我实习期满离开旅行社前,老板对我工作的认可和对我认真工作的表扬让我感到了极大的快乐!

三、实习报告总结

在一个多月的实习过程中,我对整个旅行社行业的运作模式和日常操作程序都有了一定得了解。在此过程中,我不仅在我的专业知识领域有了新的突破和进展,同时,也在我的人生经历中增添了非常重要的一节,这将是我一生中珍贵的财富。

毕业实习,是学生从学校步入社会的过渡阶段,是让学生在真正出社会之前,对社会的提前适应阶段。四年的大学生活虽然不能说是完全的与社会脱节,毕竟还是离现实有一段距离。通过毕业实习,让我切实的体会到了工作的艰难与不易。它教会了我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现实问题,更教会了我怎么去与人沟通交流,怎么样做一个合格的旅游从业人员。这次实习不仅使我更加了解了旅游这一行业,从中学到的知识也将使我在从事其他行业工作中也非常受用。

1、通过这次实习,我深切的了解到,独立和好学是一个实习生首先应该具备的。只有培养自身的独立能力,不过分的依赖,自己主动的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样我们才能真正的提高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才能在工作上得到进步。另外,在工作上,有问题,有不懂应该大胆请教,而不是不懂装懂。“三人行,必有我师”,我们该学该问的不仅仅限于我们的同事,前辈,各种形形的人,每个领域,都有我们要学该懂的东西。通过学习,才能独立工作,积累经验,最后得到的才是最适合自己的东西。

导游的工作是重复的、也是不断变化的,它时刻挑战着我的耐心和忍耐力。有时候,心生厌烦的并不是外界的环境,而是自己的心态。往往在开始的时候我们都满怀激情,而慢慢地,这种热情却冷淡了下来,其实环境依旧如此,变化的只是我们的心态。每一天,我们可以选择好心情好心态,也可以选择坏心情消极的心态,因此我们可以选择好心情好态度!

篇7

关键词:地方高校;旅游管理;实践教学模式

近五年来,湖南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招生、就业的调研结果显示,湖南省共约50所高校开设有旅游管理专业,虽然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在85%以上,但毕业三年内,对口就业流失率也在85%以上,这就是说,旅游的大学生毕业三年后留在旅游企业工作的不到10%。主要通病是缺乏职业意识、专业能力,眼高手低,不愿意从基层做起,而学生到旅游景区去实习,时间长达半年,但多数学生只能在景区售票,对这个行业缺乏全面的实践把握,这种情况也降低了毕业生就业的热情。据初步估计,目前中国实际需要旅游专业人才达800万人,每年缺口至少200万,今后每年还将以20万的速度递增[1],因此,培养新型的专业人才是高校面临的共同问题。

一、工学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的核心内容

工学结合实践教学模式构建的核心内容是以职业经理人为目标导向,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载体,兼顾理论教育有先进性和产业实践的创新性,培养符合现代旅游产业发展需要的、具有一定的职业素养和人文精神、具有必备的管理意识、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毕业后能直接进入管理岗位的经营管理人才和复合型专业技术人才。它区别于高职的技能型定位,也不同于旅游硕士的研究型定位,也就是说在应用型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教育层次上,将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从“理论型”学者变成“实用型”专家,通过我们的工学结合实践教学模式的运行机制,把在校学生“催熟”成为一个“具有责任心、专业性,具有管理能力及职业精神”的“准职业经理人。”这些内容的最终落着点是培养旅游行业的职业经理人。其中:(1)旅游管理专业酒店管理专业方向:培养酒店中、基层管理者;(2)旅游管理专业旅行社管理专业方向:培养旅行社经理、优秀导游员;(3)旅游管理专业景区规划与管理专业方向:培养景区中、基层管理者和规划专业人才[2]。

工学结合实践教学模式实施过程中达到一个目标:即实现学校、学生、企业三赢的目标。通过校企合作,能进一步扩大并加强旅游院校与各地旅游企业的合作,真正做到“双需、双赢、互动”,共同发展。旅游企业为学校提供实训条件,为毕业学生提供就业机会。实训结束后,全面评估考核每个学生的实践技能及工作表现,并从用人单位的角度提出期望目标。学校结合实训指导教师的意见及学生的自我评估调整培养方案,做到因材施教。对在实训过程中出现的带有共性的问题,则通过调整教学内容、改革教学计划来解决。同时学校成立专业指导委员会,聘请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及旅游企业的管理专家对教学改革与建设提出意见并直接参与学校专业课程设置及专业教学改革。学校为旅游企业培训员工,提供管理咨询,帮助企业开展市场调研,共同开发新产品等。此外,旅游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有计划地向旅游院校提出研究课题,这些研究课题可以包括不同的层次:一是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二是企业根据对市场的分析提出的对旅游新产品的研究开发;三是为了保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而需要的前沿性研究课题。

二、旅游管理专业工学结合实践教学模式的实施对策

1.构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双需双赢”实践教学模式建设方案,建立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旅游产业背景下,业态表现是多元的。不同类型的旅游企业如酒店、旅行社、旅游景区、旅游车船公司、休闲娱乐公司等,有其不同的经营特点和管理规律,它们在经营和管理上有着很大的差别,因此,用“旅游管理”这一专业的知识结构培养和塑造的旅游专业学生,难以达到不同类型的旅游企业。专业管理人才能力的需要。为此,我们细分为酒店管理、旅行社管理和景区规划与管理三个专业方向,分别与不同类型的旅游企业建立工学结合教学实习基地,以培养适应旅游业不同类型企业的职业经理人。目前旅游管理专业在衡阳市有八个挂牌的实习基地,学生的大部分实习能在校外实习基地完成。同时在珠海、桂林、长沙和张家界各建立了一个实习基地。

2.工学结合、校企联姻,加速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一是聘请企业著名高管或旅游局领导为专业老师,讲授专业课。近年来我们已经聘请了谢儒生(耒阳市主管理旅游的市委正县级干部)、黎才发(常宁市主管理旅游的副市长)、尹同君(衡阳市物价局局长)、彭幼平(衡阳市旅游局局长)、危小明(衡阳市旅游局副局长)、邓衡午(雁城宾馆总经理)和李清河(蔡伦竹海风景区管理委会主任)作我们的专业课教师。二是试行大学生导师制,外聘企业精英当职业导师,如2009年我们就聘请了谭曦(园林工程师,衡阳市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雁峰区桂竹山庄总经理)、邓衡午(高级经济师,雁城宾馆总经理)、陈冬平(副研究员,鸟类专家,江口鸟洲自然保护区管理委员会主任)等旅游企业高级管理人员为学生毕业论文的副导师,指导学生的毕业设计。为此,我们进行了旅游管理毕业论文的改革。针对目前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存在重理论、重企业日常业务和管理实践操作,而忽视了旅游产品的营销管理和营销策划的现状,我院首先在2006级毕业生中启动了毕业设计这一教改创新模式。这一模式主要是参照理工科院校的毕业设计思路,针对旅游管理专业的特点提出的创新式实践教学活动。它主要是利用本专业的学科带头人、外聘导师与优秀学生组成策划团队,结合旅游专业特点,与某一旅游企业合作,通过市场调查,运用所学专业知识,针对旅游企业及市场现状,设计出一套切实可行的产品营销方案,为旅游企业开展旅游产品营销活动提供思路和决策依据。当今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已不仅仅是要掌握大量的理论知识,还要有较强的动手和创造能力,尤其对企业而言,迫切需要那些能够直接参与或较快适应企业经营活动的高素质人才。旅游管理专业要想满足社会对这种应用型旅游职业经理人的需求,仅仅依靠课堂教学是难以完成的,所以毕业设计作为一种重要方式被引入旅游专业的毕业实习过程,其作用也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而毕业设计恰恰是针对旅游管理专业的特点所提出的一项将社会实践与理论知识相结合的活动,既可以使学生加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又可以增强他们的实际动手能力,使旅游学生更好地具备了旅游企业发展所需求的素质。

3.在校企合作办学的目的上实现学校、企业、学生三羸的目标。为了与签约企业建立紧密良好的实质性合作关系,开展深度合作项目,我们坚持“边合作、边总结、边完善”的原则,发挥教师积极性,要求教师与企业挂钩,实行“一教师一基地”实训基地建设模式,深入挖掘校企合作潜力,寻求校企合作结合点,设计学校、学生、企业三赢的合作模式,并且定期开展校外实习基地建设水平的评比工作,对合作层次较高、合作内容较深、合作成绩突出的基地,奖励基地建设教师。通过教师与基地挂钩、基地建设与教师奖励挂钩等制度,激发了教师参与工学结合的积极性,极大地提高了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水平,拓宽了校企合作的深度和广度,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4.教学(或学习)+科研+实践的模式。对学生而言,实行“学习+科研+实践”模式,积极推进学生学研结合、学社结合。为经济建设服务,是产学研结合的目的。为此,应积极推进学生学研结合、学社结合,鼓励学生加强研究性学习,在社会实践中不断充实和提高技能。具体做法: 一是学研结合建设旅游素质拓展中心。二是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三是成立公关旅游协会、组织社团,开展各种旨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活动。对教师而言,实行“教学+科研+实践”模式。具体做法: 一是鼓励教师参加社会实践,结合经济发展实际,充实教学内容。三是鼓励教师参加社会实践,提高科研质量,为教学服务。

5.建立旅游专业学生素质拓展中心。这对于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十分重要。为此,湖南工学院旅游专业专门成立了旅游专业素质拓展中心。该中心制定了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和管理措施,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建立相对稳定的院外学生实习、实训基地,将知识、能力、技能有机结合,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这既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又适应了旅游行业对人才的需要。

6.改革教师培养和使用机制,打造“双师型”队伍。2006—2010年共引进博士教师4名;派出专任教师到相关企业挂职者9名。在继续注重理论知识的同时,更要注重职业性特色,增强适应性,提高质量效益。

7.围绕实践课程内容改革,加强教材建设。近年来,我院教师主编了六部旅游管理学教材,其中《旅游政策法规划》教材已入选十一五高校规划教材,《旅游文化学原理》科学出版社出版。目前我院陈国生教授承担教育部十二五规划教材《旅游文化学》和教育部首批旅游专业硕士生教材《旅游社会学》的主编任务。

8.紧扣职业经理人培养目标,以“合作共建”思路创新实践教学。实践教学基地的优势,是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所要追求的目标。因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水平高,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形成专业优势和特色,为此,湖南工学院以“合作共建”基地的形式建设了衡阳地球村旅游规划与设计公司、好运来旅行社、神州之行旅行社等控股型基地;桂竹景区(省级现代生态农业示范点)、耒阳市蔡伦竹海风景区和耒阳大皮江生态旅游山庄等合作共建基地;神龙大酒店、雁城宾馆、珠海昌安酒店集团等实践教学基地。如桂竹景区是湖南工学院旅游研究所和桂竹旅游有限公司共建的基地,根据双方签署的合作协议,旅游研究所和桂竹旅游有限公司共同建设桂竹景区,景区将负责硬件设施开发、建设等方面,院校将参与规划、管理、营销、服务培训等软件建设。这种合作共建”基地的形式在湖南尚属首例。

参考文献:

篇8

1.实习时间2009年4月28日到2009年6月1日

2.实习目的:通过这次实习,使我更好的融进社会,锻炼了自己,做什么事情都要持之以恒。同时也进步自己独立分析题目,解决题目的能力,以及自己的组织能力,使自己的整体素质得到提升。

二.实习单位概况(*旅行社)

*县*旅行社,是由*县总工会创办,经国家旅游局批准,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旅游经营实体,是中国职工国际旅行社总社在*的分支机构。目前本社已具有较全面的治理和服务体系,拥有一批经验丰富、踏实敬业、讲求效率的导游和治理职员队伍,*年度被省消协评为《旅游者满足单位》,授予铜牌。

*旅行社,受县总工会委托,具体承办劳动模范、先进生产(工作)者和广大干部职工疗休养工作,承接全国各地工会、旅行社组织来*休养旅游的中转团队,也可以单独组织其他单位、旅行社、个人、家庭来*旅游、渡假、观光团队的业务。

旅行社社秉承“顾客至上,质量第一,立足工会,服务社会”的宗旨,以优质树声誉,以优质求发展,坚持从客户需要的态度出发,以多元化的旅游服务项目和特色旅游内容满足广大客户的要求。

三、主要实习内容

*,地处长江三角洲的腹地,是上海经济区和我国东南一流风景旅游城市*的“后花园”。曾相继获得“国际花园城市”和“中国最佳自然生态名镇”的桂冠。作为一名导游,如何在导游的过程中使客人在旅游过程中感受到愉快的气氛,如何在带领客人游览的过程中将*美丽的风景用语言淋漓尽致的语言传达给客人,如何使自己的工作被客人认同,如何很好的组织自己的团队都是很关键的题目。因此我选择往旅行社实习。通过在实际工作中接触客人,进步业务能力,积累带团经验,学习带团的技巧与语言表达的方式。

春节过后,我的实习也将开始了。终于到了实习的时候了,很早以前就从学姐那里打听到了大三的下半学期有实习任务,那时候可以说是急切地期盼着这一天的到来。由于大家再也无法忍受当前这日复一日的填鸭式的教学,尽管从学姐们那里了解到实习并非像想象中的那样是一件快乐的事情。综合自己的总体计划,我决定联系一家叫*旅行社进行实习。我有幸来到*旅行社进行实习,在这里我向不同的人和事,学到了很多书本以外的知识,受益非浅。在实习刚开始的时候他就给了我很多很好的建议,这更加使我想好好了解一下这家旅行社的实际情况——他们所做的工作流程和书上讲的是一致的吗?实际中的旅游团到底是怎样运作的呢?

四实习成果:

由于旅行社规模不大,所以在那里的职员的工作分的很清楚。主要分为外联、计调、财务、后勤四个部分。外联是整个公司最忙的单位,除了当前正在进行的业务必须上心,还要主动和曾经的有业务往来的人联系,甚至只要是熟悉的业内人士,就都要保持联系。这样的工作量是很大的,但是建立起这样一个发达的人际关系网,对于外联,尤其是做旅游的外联也是非常重要的。像公司这样的小型旅行社在做的旅游团往往是和大的旅行社合作的团,或者是和外地旅行社合作的小团,不仅要保证团队的质量,还要让合作的旅行社感到诚意与信任,以便日后的继续合作。因此外联的工作非常忙。计调的工作原则上说是为了旅游团安排相关事宜的工作,比如安排导游、住宿饭店、火车和飞机票等,但是计调在工作中经常会有一些题目出现。举个例子说,旅游团指定安排的饭店房间数目、房间类型有变更,影响到房间的价格变动,或者房间数不足。假如直接将这样的结果告诉给发团的旅行社,很可能引起发团的旅行社的不满,甚至影响到旅行团的运作。固然表面看来计调没什么错误,但是题目确实在这一环节上。公司的计调通常都会通过与酒店负责人谈话来协调题目,当然这个协调是建立在技巧性的沟通上的。假如是很公式化的协调,一般是不会有什么改变的。我在公司学习的时候,就碰到了这样的题目.有业务往来的计调有时打电话就能解决的事情却是我这样完全没经验的实习生所做不到的。

这段时间的实习,我慢慢的了解和熟悉了*地陪导游的工作步骤和程序,也学到了专属于*导游的专业导游词,了解了大部分的行程路线,熟悉了岛上的具体路线,分清了岛上的奥码头位置,旅游游船的一些情况,以及*导游在带团过程中的一些细节环节,我跟团往了*等主要景点,了解岛上具体的情况,也和游客沟通,了解了来*旅游的游客的看法。

篇9

【论文摘要】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越来越需要高素质的旅游服务人才。通过市场调研,培养符合企业用人标准的高职高专毕业生。我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除着重学习英语外,还开设了二外-日语课程,探索并实行"专业+1+1--"教学模式,实践证明学生能够掌握第二外语,并能在工作中加以应用,从而提高了就业竞争力,为高职高专学生的就业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平台。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以及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希望走出国门,开阔眼界,体验世界各地的风土人情。同时,由于我国名胜古迹和世界遗产众多,每年都吸引了大量的世界各地游客。旅游业的发展,旅行社是主要的桥梁和纽带,而导游是一个旅行社乃至一个地区的人文综合素质及文化的代表。如果一个旅游服务人员除了会讲英语外,还会讲对方国家的语言(如:德语、法语、日语、韩语、阿拉伯语等),哪怕是一句简单的问候,也会拉近彼此的距离,即刻赢得对方的好感,更好地为对方服务。快速发展的旅游服务业需要大量复合应用型的人才,提供了大量的工作岗位,而高职高专院校培养的学生除了具备高素质、高技能外,还掌握了第二外语甚至多门外语,自然就能很轻松找到工作。多掌握一门外语会为毕业生提供更广阔的就业平台,提高就业竞争力,并为以后工作提升提供了可能条件。

我校的旅游管理专业已有3届毕业生,高素质的人才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许多知名企业纷纷与我校旅游管理专业签订订单培养协议。我校毕业生的优势在于除具备旅游职业综合能力和全面素质外,非常注重多种外语的学习。每学期开设英语基础和口语课,特别是从第二学期开始学习第二外语,学习三个学期。一、二学期是基础知识的学习,第三学期模拟旅游的场景设置的口语练习。实践证明:在学习英语的同时能够学会、掌握第二外语,并能在实践中运用,毕业时已经能用第二外语进行日常会话、导游以及酒店服务等工作。通过多语学习,毕业生的优势突显,从而拓宽了就业渠道,并为以后的工作提升提供了平台。例:09级的王秋雨同学应聘沈阳张氏帅府的讲解员,面对主考官有何特长的提问,她回答说:既不会唱歌也不会跳舞,但会讲日语,结果她成功找到了工作。08级曲红婉同学在酒店实习时,因为既懂英语又懂日语被安排在酒店的前台工作,而且随着工作经验的增加,职位和薪金还有上升的空间。欣喜之余,我想如果学校有条件再开设德语、韩语、法语等语种课程,让学生自由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语种,到学生毕业时至少掌握了两门外语,具有绝对的竞争力,为将来的就业提供了多个途径。

在多语教学实践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问题,同时也总结了一些经验,主要围绕如何让学生在短期内掌握、并能实际应用一门外语的问题,组织课堂教学尝试。

1)本着"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实施教学内容和课堂教学的改革。

通过了解企业用工情况、毕业生就业情况及在企业工作中外语应用情况,使教师掌握多外语教学的"度",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多外语交际能力。

2)增设各个语种的公选课,在全校范围内为学生搭建实际应用外语口语交流的平台

学生经过一年的学习,除掌握基本的语音、基本的句型之外,还应掌握与自己本专业相关的专业日语知识。学生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语种,激发了学习兴趣,对个人职业结构的有效扩充。

3)模拟岗位的课堂教学

模拟岗位的课堂教学是接近实际需要的情景教学,是学生走向生产一线前最接近实际应用的环节。

4)突出外语教学与企业结合的特点为本地区的经济发展服务。与企业鉴定培养方案,按照企业的要求培养学生,教会学生在工作中所需要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通过了解行业或者企业对人才需求的标准,实行高职高专旅游管理专业多语学习的实践,建立"专业+1+1-"教学模式,进一步完善和丰富高职人才培养途径和内容,使我们培养的学生具有竞争力,达到受雇企业的用人标准,为学生的就业提供更广阔的平台。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旅行社;计调业务;课程建设

旅行社是专业为旅游者提供和安排旅行游览的服务机构,是旅游活动的组织者、协调者,是旅游业的中枢神经。根据旅行社经营管理的需要,通常将其主要业务设置为外联、计调、导游三大部门。通俗来讲,外联部门负责推销旅游线路及服务产品,计调部门负责旅游产品的组织设计及操作,导游部则负责安排导游人员将旅游产品转化为旅游者的旅游体验。三大部门环环相扣,缺一不可,协同配合助旅游者实现美好的旅游体验。

一.课程的地位及重要性

如果说旅行社是旅游业的中枢神经,那么,计调部就是旅行社的中枢神经,是组织、协调旅行社内外部各项业务的核心,要求计调人员应具备较强较高的能力素质,包括具备广博的知识、较强的沟通协调能力、过硬的心理素质,同时要全面掌握旅行社的各项业务技能,因此,旅行社计调实务是旅游管理专业的一门实操性较强的核心必修课程。

二.课程教学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课程设置不够合理

目前,各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旅行社方向或导游方向)受限于师资及实训条件,课程设置往往倾向于外联和导游岗位的技能培养,对于计调岗位的技能培养关注较少。课程设置方面具体体现在,旅行社计调部分的内容被整合到旅行社经营管理或旅游产品设计等偏理论教学的课程中,以致实操性较强的旅行社发团管理和接团管理部分被弱化,学生在有限的学时内很难掌握到这些核心的实操技能。

(二)课程师资力量不足

各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师资配置通常采取专职理论教师与兼职企业教师相结合的形式,专职教师具备较高的理论研究水平,兼职教师具备较丰富的实操经验,形式上,两者互补可以使学生更全面的掌握相关知识与技能。然而实际上,一方面,由于理论教师往往需要承担教学、科研等繁重的工作任务,参与企业锻炼的时间比较有限,很难在较短时间内掌握旅行社计调岗位的核心技能,从而导致理论教学缺乏针对性,甚至出现教学内容与现实存在较大出入的现象;另一方面,全面掌握计调岗位核心技能的管理人员或一线计调人员,承担着繁重的日常工作任务,在精力有限的情况下很难深入思考教学设计,尤其在旅游旺季甚至连基本的教学时间都很难保证。这两方面不利因素的共同作用,往往直接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一些实操项目受限于各种原因只能流于形式,学生根本无法真正掌握计调岗位的核心技能。

(三)教材质量参差不齐

近年来,我们国家针对高职院校的特点,编订了很多特色鲜明的专业教材,极大地丰富了专业教材选择的范围。旅行社计调是一门强调实操的课程,在教材的编订上也要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现有的教材普遍采取模块式设计,针对计调工作的内容将课程设置为几个模块,每一个模块再设置具体的任务,让学生带着任务去学习,这样的教材设计很好的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更有利于学生掌握相关知识。然而,随着行业的发展,模块式教学设计逐渐显现出了它的局限性。一方面,由于教材编订者们往往相对缺乏一线从业经验,有些涉及实操的内容过于理想化,与现实情况还存在较大出入,制约了学生对相关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另一方面,由于教材编订者们对计调岗位的认识局限,教材的内容考虑还不够周全,例如计调岗位需要具备哪些基础知识,在教材里就鲜有体现。

(四)实训效果有限

旅行社计调实务是一门实操性很强的课程,学生必须结合大量的实践操作才能深入、全面的掌握计调岗位的核心技能。目前,各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基本都采取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与企业的合作,将学生的实习、实训引入真实情境,极大的缩小了理论与现实的差距,在很多相关课程的教学中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三.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的对策

(一)坚持过程导向,调整优化课程设置

“后精品课程建设时代”的显著特点是:课程建设更加强调关联性、实践性、可持续性与共享性。[1] 计调作为旅行社的三大核心业务之一,是承上启下、连接内外的枢纽,关系到旅行社日常经营管理的方方面面,从事计调工作需要综合全面的掌握旅行社各项业务。

其次,调整优化课程设置应坚持过程导向。坚持过程导向是指以工作任务为核心,以业务流程为主线,围绕岗位职业能力,深度融合工作对象、手段、组织、环境等要素,把实际工作任务开展为学习任务,用项目课程等表达出来。[2] 据此,旅行社计调作为后续课程应单独开课,给足学时,结合学生前期对旅行社的了解,针对计调工作的三大核心内容进行模块式教学,即产品开发与设计、发团管理、接团管理,使学生能知其然亦能知其所以然,从而全面掌握计调工作的要领。

(二)坚持双向合作,加强师资力量建设

计调课程较强的操作性对师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等多种渠道拓宽师资来源,是解决师资力量薄弱的最有效途径。

一方面,积极为行业人员走进课堂创造条件,加强行业人员与校内理论教师的交流,协助行业人员进一步提升其理论知识储备,激发其参与教学的积极性,从而吸引大量业务娴熟、经验丰富的行业人员参与课程教学与实训指导;另一方面,结合学生中长期的校外实习实训,鼓励理论教师积极走出校门,扎根企业,全面、深入的掌握旅行社的各项业务,提高其实践能力,从而在教学中做到心中有数,准确把握课程教学的重点及难点,有的放矢地开展教学,使学生能真正掌握计调工作的核心技能。

(三)贴近行业实际,加强完善教材编订

针对目前旅行社计调相关教程存在的普遍问题,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改善:

其一,聘请行业专家、行业人员对目前各旅行社计调工作的实际操作情况进行调研,了解计调岗位最新、最流行、最普遍的操作流程与操作规范,针对目前教材中存在的与现实出入较大的部分进行修正;沿用模块化的课程设计模式,结合计调工作实际操作中最普遍、最容易出错的问题设计任务,让教师有针对性的组织教学,以便强化学生的认识与理解。

其二,针对计调工作需要具备的基础知识,补充相应模块,具体应包含常用交通工具乘坐常识(包括公路、铁路、民航、游轮客运的相关规定及常识)、餐饮及酒店住宿企业的产品知识、景区景点、娱乐购物方面的常识、出入境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等。学生只有了解和掌握了这些相关的基础知识,才能在计调相关操作中游刃有余的调配相关资源,真正达到模块化教学的任务要求。

(四)创新仿真情境实训

高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实习实训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环节。然而,学生在校的学习时间非常有限,除去第一年的基础课程以及最后半年的毕业实习就业环节,真正用于专业学习的时间也就一年半,对于旅行社计调这样注重实操的课程,往往等不到学生毕业实习才去实践,必须将这种实践提前到教学环节落实。

计调工作比较特殊,在教学环节中构造仿真情境实训,既能规避企业的经营风险,又能使学生真正体验到接近真实的实践感受。因此,《旅行社计调业务》教学情境和工作任务的提炼应更规范化、标准化,顺应行业变化,进一步整合教学内容,使情境和各项“工作任务”的设置与企业实际工作流程统一。这就要求指导教师在具体实训设计方面应根据计调工作的真实情境设计实训任务,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提供相关实训资源(包括团队信息、产品价格、市场供给等相关资源的真实数据),结合计调工作中的重点、难点提出问题,按照计调工作的时效性,指导学生在指定的时间内完成实训任务,最后结合学生的实训结果进行总结,从而真正达到课程实训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刘凤云.高职院校应对“后精品课程建设时代”的策略[J].职业技术教育,2009,(32):5-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