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电算化毕业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15 14:50:0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会计电算化毕业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公司的财务部并没有太多人,设有一名财务经理,一名出纳。此次负责我实习的是公司财务经理—张经理,张经理根据我两周的实习时间,主要是让我了解财务软件的使用和会计处理的流程,并做一些简单的会计凭证。公司采用的是金碟财务软件,从编制记账凭证到记账,编制会计报表,结帐都是通过财务软件完成。我认真学习了正规而标准的公司会计流程,真正从课本中走到了现实中,细致地了解了公司会计工作的全部过程,掌握了金蝶财务软件的操作。实习期间我努力将自己在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向实践方面转化,尽量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实习期间我遵守了工作纪律,不迟到,不早退,认真完成领导交办的工作。
刚到会计部张经理就叫我先看她们以往所制的会计凭证和附在会计凭证上的原始凭证。由于以前在学校做过会计凭证的手工模拟,所以对于会计凭证不是太陌生,因此以为凭着记忆加上学校里所学过的理论对于区区会计凭证完全可以熟练掌握。但也就是这种浮躁的态度让我忽视了会计循环的基石——会计分录,以至于后来张经理让我尝试制单的时候感觉到有些困难。于是我只能加班补课了,把公司日常较多使用的会计业务认真读透。毕竟会计分录在书本上可以学习,可一些银行帐单,汇票,发票联等就要靠实习时才能真正接触,从而有了更深刻的印象。别以为光是认识就行了,还要把所有的单据按月按日分门别类,并把每笔业务的单据整理好,用图钉装订好,才能为编制会计凭证做好准备。
见习了两天后,张经理给了我一些原始凭证,让我审核原始凭证后编制记账凭证。我根据原始凭证所必需的要素认认真真审核了原始凭证后,进入金蝶会计软件的录入记帐凭证的界面,先按此笔业务录入简明而清楚的摘要,然后按会计分录选会计科目,并在相应的会计科目的借方和贷方录入金额,最后在检查各个要素准确无误后,按下保存并打印出记帐凭证和相应的原始凭证钉在一起。刚开始我制作的速度比较慢,而且在张经理审核凭证时能发现一些错误的凭证。但是通过几天的联系后在速度和准确度上都提高了不少。通过一周多的编制记帐凭证工作,对于各个会计科目有了更加深刻而全面的了解,并且对于我把书本知识和实践的结合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除了编制记帐凭证,张经理很有耐心地给我讲解了每一种原始凭证的样式和填写方式以及用途,而且教我记帐,打印所需要的帐簿以及查询凭证等财务软件的一些常用的操作。有了这些基本认识并熟练了财务软件的操作以后学习起来就会更加得心应手了。从制单到记帐的整个过程基本上了解了个大概后,就要认真结合书本的知识总结一下手工做帐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除了做好张经理所安排的各项工作后,我也会和出纳学学知识。别人一提起出纳就想到是跑银行的。其实跑银行只是出纳的其中一项重要的工作。在和出纳聊天的时候得知原来跑银行也不是件容易的事,除了熟知每项业务要怎么和银行打交道以外还要有吃苦的精神。想想寒冷的冬天或者是酷暑,谁不想呆在办公室舒舒服服的,可出纳就要每隔一两天就往银行跑,那就不是件容易的事了。
而且,出纳的业务比较繁琐,还要保管现金,支票和收据等等,所以需要非常细心,对于比较粗心的我来说,这也是非常有必要学习的。
是的,课本上学的知识都是最基本的知识,不管现实情况怎样变化,抓住了最基本的就可以以不变应万变。如今有不少学生实习时都觉得课堂上学的知识用不上,出现挫折感,可我觉得,要是没有书本知识作铺垫,又哪应付瞬息万变的社会呢经过这次实践,虽然时间很短。可我学到的却是我一个学期在学校难以了解的。就比如何与同事们相处,相信人际关系是现今不少大学生刚踏出社会遇到的一大难题,于是在实习时我便有意观察前辈们是如何和同事以及上级相处的,而自己也虚心求教,使得两周的实习更加有意义。
小结
篇2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教学 存在问题 改进措施
《会计电算化》是会计学与计算机科学技术相结合的一门课程,它随着会计学理论、会计法规与制度以及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由于《会计电算化》课程具有突出的实践性特点,所以中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应以技术应用型和技艺型为主,培养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又能用传统和现代的方法从事会计实务工作的实用型人才。目前中职学校会计专业的毕业生虽通过了专业课程的学习,但到了工作单位后仍适应不了岗位工作需求。一些用人单位招聘了会计电算化专业的毕业生后,主管领导惊讶地发现:他在电脑上连个下料单都做不出来。类似这样的现象绝非个别和偶然,说明会计电算化教学中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会计电算化教学中遇到的问题
1、教学目标不明确。由于会计电算化课程在整个专业中的地位、教学目标模糊,造成了各校在设置会计电算化相关课程时缺乏针对性,课程之间缺乏衔接。另外,各校的会计电算化教学时间短,无成熟经验可以借鉴,对开设哪些相关的专业基础课、讲授哪些内容、如何进行循序渐进的教学和上机实践、学生应掌握哪些理论和技能等缺乏总体规划,这难免造成教学上的混乱。
2、教学实践环节薄弱,重视不够。会计电算化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上机实践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但目前大多数院校对实验课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课时安排相对较少,这从根本上影响了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学生缺乏充足的实验条件,如会计电算化实验室和会计模拟实验室,由于上机锻炼的机会少,影响了实践教学环节的正常进行,更影响了教学质量。
3、教学实践教材不尽合理。目前现成的会计电算化经济业务实训教学用书在教学中极少见到,教学中使用的软件文档也仅仅只提供了一些非教学内容的说明书。因此,设计一套完整的、适于会计电算化实训教学的教材非常必要,但这对于会计电算化教师来说却是极繁重、极精细的工作。
4、师资队伍知识老化。师资队伍知识结构老化是制约会计电算化教学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据调查,目前高校从事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的教师大部分属于“半路出家”型,不是没有系统学习过计算机专业知识,就是没有系统学习过财会专业知识,真正“科班”出身的复合型专业人才非常少,很难适应会计电算化教学的需要。随着sybase、oracle等大型数据库在财务会计软件中的广泛应用以及erp等先进管理思想和方法的不断完善,从事会计电算化教学的教师深感身上的压力之重。如何更新教师队伍的知识结构是迫切需要思考的问题。
5、教学方法需要进一步完善。
目前会计电算化教学主要的教学模式是教师把教学内容设计成一个或多个具体任务,任务中包含有学生应该掌握的知识与技能,也蕴含着学习者需要的能力训练要求,学生通过完成具体任务,掌握知识点与技能点。虽然这种任务驱动教学较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应用能力,但对学科的知识体系掌握较弱,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精神。
二、会计电算化教学应注重解决的问题
1、明确教学目标,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会计电算化》归属于会计专业课,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会计人员的知识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要求学生在掌握扎实的会计理论的前提下,还应该熟练掌握计算机知识和相关的知识;在确定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内容时,应在本专业教学定位的基础上,注重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注意知识的连续性与变革性的有机结合,培养出具有熟练专业实践技能、面向基层中小型企业的会计人才。中职教育是培养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和操作能力的应用技术型、技能型会计人才。社会需求是教育发展的最大动力,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需要大量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这给职业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也为学校开办会计专业提供了广阔市场。
2、重视实验教学,做好课程设计。会计电算化作为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必须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中心来设计其课程内容,以培养从业能力为导向,加大实践性教学改革措施。会计电算化实验包括教学实验和课程设计两部分内容。教学实验应围绕理论课的教学内容来组织,主要目的是通过实验掌握教学中的基础知识,注重动手能力的培养;课程设计则作为教学过程的总结和延续,在把握和分析会计电算化理论的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的、集中的、专门化的强化训练,通过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弥补那些在教学环节上没有重视的知识点,对所学课程做综合的归纳总结。
3、解决实训教材的问题。会计电算化需要根据企业自身特点借助软件平台来实现,要理解这种思想必须借助良好的实践课教材并保证充分的操作时间,这是决定实训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当前市场上会计电算化实训教材很少,高质量的更少。为了保证教学质量,应立足于“自编为主,购买为辅”。
篇3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教学改革;ERP环境;就业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在企业中应用的不断增加,中国即将计入了ERP的普及时代。对于我国中小企业来说,ERP应用已经从贵族式消费演变成了企业普遍应用的大众消费,他们期望通过ERP的应用实现减少成本,降低库存,缩短生产周期,增加销售收入的显著成效,但事实并不是那么理想。经调查显示绝大多数中小企业实施ERP效果并不明显,更多企业对ERP的应用还停留在财务核算模块。造成这种现象的一个主要原因是中小企业信息化人才的严重缺失。在这种情况下,近年来企业对会计人员的要求也随之发生了变化,除了要求其具有基本的会计核算能力外,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注重的是会计人员的计算机和企业信息系统的应用能力。作为以输送职业性人才为主的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学目标应以就业为导向,让学生实现毕业与就业零距离接轨。要达到这个目标,学校应该随着市场的需求对课程设置进行调整和改革。会计信息化作为会计专业与企业ERP联系最为紧密的实践课程,其传统的教学体系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如何有效地对会计电算化教学改革已成为高职院校的一项重要课题。我们应该结合当前信息化和网络化的会计环境,积极探索适应社会需求的会计电算化教学改革道路。
一、传统会计电算化教学中存在问题
(一)教学目标落后,教学内容不足
传统的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财务软件的操作技能,这是一种“重财务,轻管理”的教学模式。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利用财务软件完成会计核算的整个过程,体现会计核算软件的高效率。但是随着企业ERP的普及,获取单一的会计核算信息已经无法满足要求,企业需要通过ERP的应用实现企业资金流、信息流、人流、物流的高度集成,从财务核算上升到信息管理。因此,在教学内容上我们不能只教授财务模块,应增加对采购、销售、存货等供应链模块的教学,改变这种教学目标滞后于企业需求的现状。
(二)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单一
会计电算化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生必须充分动手、动脑进行操作,才能掌握ERP软件的整个业务流程。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中,教师一般采用“教师做,学生学”的“跟随式”模式,即教师通过多媒体将ERP的操作流程给学生演示一遍,让学生被动地去模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告诉学生如何去操作,并没有告诉学生为什么要这样操作。这种方法忽视了任务驱动,无法使学生了解各个模块间数据的钩稽关系,使学生对ERP软件一知半解,缺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师资力量薄弱,考核方式滞后
教师能力直接影响教学质量,目前我国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教师素质有待提高,一是会计电算化教师过于年轻,大多是毕业后直接加入教师队伍,这批教师理论知识丰富,但企业实践经验不足,这会导致他们教学内容与企业实际业务脱轨。二是会计电算化教师综合能力不强,缺乏计算机相关专业背景,会计电算化课程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边缘性课程,ERP软件融合了计算机信息技术、供应链、会计学、管理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如果在教授这门课程时缺乏计算机基础知识,软件维护等方面的知识背景,不利于本门课程的教学。会计电算化考核方式滞后,闭卷笔试的方式已经不适用于该课程的考核,机考模式在教学中应用也并不成熟,不能够充分考查出学生对该门课程的掌握是否符合企业的需求。
二、面向企业需求会计电算化教学改革实践
基于ERP环境下,会计电算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经过学习与研究,对舟山旅游与健康学院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模式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以下是几点改革意见:
(一)改革教学目标,丰富教学内容
会计电算化教学目标设置应满足企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当前企业ERP应用普及,会计人员应具备以供应链、业务流程为核心的管理思想,以及一定的ERP应用能力。因此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课程的教学目标应该是让学生熟练掌握先进的信息化管理思想,并熟练使用和维护ERP系统。在教学内容上,不仅要学习财务系统的各个模块,还要对采购、销售、存货及决策分析系统进行有效的学习。
(二)创新教学方法,优化教学模式
高职院校的学生,普遍存在着缺乏独立思考能力,缺乏钻研精神的现象,为了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应丰富教学方法,除了采用演示教学法外,我们还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法,任务驱动法等。以任务驱动法为例,教师应因材施教,将教学任务进行分解,采用“探路式”的模式,引导学生去“分析任务”,找出解决问题的突破口,摸清数据的传递关系,清晰角色权限,探索业务流程。教师需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及时归纳总结、调整教学方案,以任务为驱动,在引导学生完成ERP的学习过程中,不断培养他们对实际业务的应变能力。
(三)强化师资力量,更新考核方式
会计电算化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实践课程,教师的实践水平直接影响着实践课程的教学质量,因此对会计电算化教师的要求也需提高。一是加大对青年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重视“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鼓励教师到企业中挂职,丰富他们的教学经验;二是培养一批具有计算机技术和会计学双专业背景的会计电算化教师,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以培养出适应市场需求的高素质熟练掌握ERP技能的会计人才。在课程考核方面,我校可以采用实际操作与证书考核相结合的考核评价方式,将期末考试与工信部联合用友新道组织的“全国信息化工程师-ERP应用资格”考试相结合,即期末考核采用与工信部一致的考核标准,考核通过的同学可以直接获得工信部颁发的证书,让学生轻松拿证,增加了学生学习会计电算化的热情,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综上所述,面对信息技术与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高职院校应该充分了解企业的需求,及时调整教学目标,改变教学模式,以培养出深受企业肯定的高素质高能力的会计专业应用人才,实现学生毕业与就业的顺利接轨。
参考文献:
[1]杨周南,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构建研究[J].会计研究,2011.
篇4
1、认识滞后
会计电算化是保险公司会计服务与管理的重要趋势,作为一种全新的会计计算与管理方式,很多保险公司对会计电算化存在着认识上的不足,没有认识到会计电算化在保险公司会计服务中的价值。由于受到传统会计操作模式的影响,保险公司还是更加倾向于传统会计模式,认为会计电算化是对于保险公司传统会计模式的否定,是对传统会计模式的颠覆。因此,在实际的会计电算化运用过程中,保险公司还是存在着敌视甚至不接受的问题,阻碍着会计电算化在保险公司会计服务与管理中的运用。
2、人才匮乏,普及率低
会计电算化是一种新型的会计操作模式,要想使会计电算化在保险公司中广泛的普及与运用,就必须要有一批高技术人才,这种高技术人才不仅仅要懂会计业务,而且还要熟悉计算机。从现实来看,保险公司缺乏对会计电算化人才的培训,使得会计电算化人才无法满足保险公司会计工作的实际需求。如果保险公司引进一批既懂计算机又懂会计业务的人才,那么必然会引起保险公司人事制度的动荡,甚至会导致大规模的人事调动或者裁员。因此,会计电算化人才缺乏,会计电算化普及率低,也是困扰着保险公司会计业务开展的重要因素。
3、管理不规范
确保会计电算化在保险公司中的应用高效化,就必须要建立完善的会计电算化管理体系与制度,只有在会计电算化体系与制度的约束下,保险公司才可以做好对电算化各个层次、各个环节的有效管理,才可以使得会计电算化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但是,从目前来看,我国保险公司在会计电算化运用中,存在着管理不细致、运营不规范的问题。有些保险公司制定出了会计电算化管理体系,但是其规章制度以及管理规范还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完善,进而发挥出会计电算化在保险公司会计运营中的功能与作用。
二、保险公司会计电算化创新策略
1、扩大会计电算化宣传力度
会计电算化是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逐步出现的,是将会计业务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它不仅仅涉及到数据库技术、信息技术,而且还涉及到管理学、金融会计学、网络通信等,是一项传统会计业务与新技术相结合的业务。传统型的保险公司对会计电算化的认知存在着误区,认识不到会计电算化在保险公司会计业务中的价值。为此,保险公司有关部门需要加强对会计电算化的宣传力度,提高有关人员与部门对于会计电算化重要性的认识。为此,首先保险公司领导需要对于会计电算化引起足够的认识,最大限度支持会计电算化在会计业务中的应用。其次,为了进一步扩大会计电算化的影响范围,保险公司完全可以充分利用公司报纸、展板、例会以及杂志等,甚至通过多媒体技术,向广大的员工宣传会计电算化的价值,同时介绍会计电算化的相关知识,从而调动起保险公司运用会计电算化的积极性。
2、强化会计电算化人才培养
人才是会计电算化推行的关键,毕竟会计电算化的主要执行者是会计电算化人才,强化会计电算化人才培养,是保险公司提高会计电算化运用效率的关键。首先,保险公司需要加大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尽管会计电算化有着各种的优势,但是在实际的运用过程中,还是存在着一些潜在的风险的,这就需要保险公司加强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力度。为此,保险公司可以吸收高校会计电算化的毕业生进入到保险公司,为公司会计经营与管理注入新鲜的血液。此外,保险公司还可以选拔出一批会计业务骨干,进入到高校进行会计电算化专业的学习,提高会计业务骨干的综合能力。其次,保险公司需要加强专业性人才的培养。保险公司中还有着这么一批人,尽管他们对会计电算化不甚了解,但是由于多年的会计工作经验,通过专业技术培训,他们也可以像其他会计电算化方面的人才一样,通过电算化自我学习,不断更新知识结构,从而更加熟悉的掌握计算机知识,提高会计专业性技能。
3、建立完善会计电算化规章制度
建立完善的会计电算化规章制度,其目的是为了确保会计档案的安全与保密。保险公司会计电算化规章制度主要可以从以下两大方面进行入手:第一,建立严格的电算化档案管理制度。对于电算化档案,一般要采用“AB备份法”对于电算化档案信息与数据进行备份,将备份好的档案放在两个不同的地方,避免出现由于地震、火灾等因素而导致电脑系统毁灭,使得电算化档案无法恢复。另外,电算化档案保存还需要注意防潮与防尘,对于磁性介质保存的档案,还需要定期进行复制与检查。第二,实行必要的内部控制。实行授权分级管理,强化身份验证,实行信息管理岗位责任制;定期做好对电脑的病毒扫描与检测,通过病毒扫描与检测提高计算机网络的安全防范能力。为此,有关人员可以采用网络防毒、防火墙技术、信息加密、身份认证等技术,提高计算机网络的安全系数,进而保证会计电算化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总结
篇5
会计电算化教学现状对策
会计电算化是把电子计算机为主的当代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应用到会计实务中的简称,它实现了数据处理的自动化,使传统的手工会计信息系统发展演变为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从而实现会计工作的现代化。因此会计电算化课程的教学,不但要传授给学生会计的基本理论知识,还要使学生把握电算化的各种操作技能。可是,综观现在中职学校会计电算化的教学现状,却与此要求大相径庭。
一、目前中职学校会计电算化的教学现状
1、教学目标设置较低,教学内容不完善
据了解,很多中职学校会计专业学生的毕业与学生是否能拿到会计上岗证直接挂钩,而初级会计电算化证的考试则是会计上岗证的其中一个考核内容,这导致老师们被动地把会计电算化的教学目标定为帮助学生通过初级会计电算化证的考试,为考试而教学,考试考什么就教什么,这样教出来的学生虽然顺利地通过了考试,但却缺乏实际工作能力,走上岗位后适应能力较差,无法解决实际工作中各种各样的问题。
2、教师能力制约电算化发展
会计电算化不是简单的计算机加会计学,而是一门融会计学、管理学、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为一体的边缘学科。然而,会计与计算机毕竟是两个跨度很大的学科。但很多学校却由计算机专业教师承担会计电算化课的教学。由于教计算机课程的教师不懂或很少懂会计专业知识,使学生对会计软件的操作只是按部就班,一知半解,极大地阻碍了会计电算化教学的进一步发展。而由会计专业出身的老师从事会计电算化教学,能解决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会计问题,却由于没有系统学习计算机的相关知识,在遇到计算机问题时又不能很好地解决。所以,会计电算化教学需要的是既精通会计理论、业务的相关知识,又熟练掌握计算机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此外,教师很少或没有机会与同行沟通,也没有渠道与已实施电算化的单位沟通,也是造成教师知识面窄的重要原因。因此,教师能力的高低是制约会计电算化教育的一个重要因素。
3、教学设施跟不上,不利于学生实践技能的提高
会计电算化是将计算机应用到会计中的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没有足够课时的上机实验环节,是不可能学好这门课程的。但是,不少中职院校由于经费、场地等问题,没有建立独立的会计电算化实训室,而是与其他专业的学生共用计算机房,不能保证学生的全面实训。再者,财务软件用的是教材配送的教学版,稳定性实用性大打折扣,且与企业使用的软件存在差别,致使学生在实际工作中无法立即适应。
二、中职学校会计电算化教学对策
针对中职学校会计电算化教学现状存在的问题,解决中职学校培养会计电算化人才存在的不足,提出以下对策:
1、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不能为考而教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摒弃“为考证而教学”的思想,从学生的实际操作技巧出发,多采用案例教学法,为学生将来更好地迎接会计工作而努力。案例教学法是一种具有启发、诱导、决策等功能的新型教学法。通过剖析案例,让学生把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会计电算化中去的“实践活动”。具体操作如下:把手工会计中所用到的会计案例,在电算化模拟实验室中,利用财务软件再次重演,从而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会计实行电算化的必要性以及电算化给会计领域带来的变革。
在案例的来源上,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参考有关资料并结合社会经济的实际状况,设计一套适合自身的教学案例。第二,从有关资料中收集教学案例。如:网上下载、或通过一些会计实训的教科书等。第三,多与兄弟学校交流,相互探讨教学案例,取长补短。
2、努力提高师资水平
要提高会计电算化的水平,教师的教学水平是非常关键的。教师应与时俱进,努力更新教学知识,主动学习,不仅要具备丰富的财务理论知识,又要具有熟练的软件操作技能和计算机系统操作技巧。具体包括三个方面,第一,要熟悉电算化软件系统各个模块的操作,并能够解答并解决在使用中出现的问题;第二,要掌握会计电算化系统安装、调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并在日常中软件的维护。为实现此目的,学校可以派教师参加会计电算化培训班,如用友财务软件公司、金蝶财务软件公司等举办的电算化软件应用培训班,以此来提高学校财会专业教师的电算化教学水平。值得一提的是,学校还应加强与企业的合作,鼓励教师到企业兼职实习,以提高会计电算化教师的实践动手能力,这样在处理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时才能得心应手。
3、建立独立的会计电算化模拟实验室
在会计电算化模拟实验室的建设上,应突出仿真性。对中专学生进行课程实训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提高其实际操作能力。因此,学校应增加对会计电算化模拟实验室的投入,做到全方位的模拟现代化的工作流程,保证学生每次的上机质量和数量,这样学生走出学校面对会计岗位的工作时才能淡定从容。为此,教师可以这样操作:先利用多媒体介绍本次教学内容的操作步骤,在操作过程中让学生说明如何操作,然后布置练习,要求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并给予评分。这样一方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让学生从做中学,知识掌握的更加牢固。
篇6
【关键词】 会计电算化; 现状问题; 教学内容
一、会计电算化课程的重要性
随着企业管理现代化的逐步升级,企业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管理已成为了突出的问题。因此,大力推进财经专业的会计信息管理电算化进程,已经成为了当务之急。
会计学专业的本科毕业生应该是具备一定的计算机知识,掌握经济管理、法律、会计、财务管理等相关专业知识,能为企业实施会计信息化系统提供咨询和服务、能独立规划、设计和领导实施会计信息化系统、能应用计算机解决财务、会计和审计问题等复合型会计人才。这一培养目标决定了本科学生不仅要掌握专业理论知识,还必须掌握计算机硬件、软件和计算机系统分析、设计方面的知识。既不应该将本科学生培养成只会简单使用计算机会计软件的操作员,又不应将他们培养成符合计算机专业要求的程序员。
根据这个目标,笔者认为:会计电算化这门课应该是会计专业的重要专业课,应该有一套科学的教学体系。但在目前实际的教学中,还存在很多问题。最突出的问题就是不同院校财经类专业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大相径庭,致使老师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各有不同,这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效果,笔者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二、会计电算化教学中遇到的问题
(一)教学目标不明确
由于会计电算化课程在整个专业中的地位不同,教学目标模糊,就造成了各高校在设置会计电算化的相关课程时缺乏针对性,课程之间缺乏衔接。另外,各校的会计电算化教学时间短,无成熟经验可以借鉴,如开设哪些相关的专业基础课,讲授哪些内容,应如何进行循序渐进教学和上机实践,培养出来的学生应掌握哪些理论和技能等缺乏总体规划,这难免造成教学上的混乱。
(二)教学实践环节薄弱、重视不够
会计电算化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上机实践是必不可少的环节,而且在教学时间的安排上应该比重大一些。但目前大多数院校对实验课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课时安排相对较少。这就从根本上影响了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学生缺乏充足的实验条件,如会计电算化实验室和会计模拟实验室,由于上机锻炼的机会少,影响了实践教学环节的正常进行,更影响了教学质量。
(三)师资队伍知识老化
目前,师资队伍知识结构老化是制约会计电算化教学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据调查,目前高校从事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的教师大部分属于“半路出家”型,不是没有系统学习过计算机专业知识,就是没有系统学习过财会专业知识,真正“科班”出身的复合型专业人才非常少,很难适应会计电算化教学的需要。随着Sybase、Oracle等大型数据库在财务会计软件中的广泛应用以及ERP等先进管理思想和方法的不断完善,会计电算化教学的教师深感身上的压力之重。如何更新教师队伍的知识结构是迫切需要思考的问题。
三、会计电算化教学应注重解决的问题
(一)明确教学目标,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会计电算化应归属一门会计专业课。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会计人员的知识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要求学生在掌握扎实的会计理论的前提下,还应该熟练掌握计算机知识和相关的知识,在确定会计电算化课程的教学内容时,应该在本专业教学定位的基础上,注重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注意知识的连续性与变革性的有机结合。教学内容的具体安排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计算机方面的基本知识。包括硬件的连接,软件的安装,软故障的排除等。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电子商务、网络财务的兴起,对网络基础知识的了解也应该成为财经专业学生必备的知识。
2.《计算机语言》等课程。作为会计信息系统开发的工具,学生应掌握一至两种计算机编程语言,如Visual Basic语言或C语言等。
3.数据库。主要是Access、Visual
Foxpro和Visual Basic。会计上的大部分数据采用数据库的形式存放。随着网络的发展,也需要掌握大型数据库(如SQL Server等)的基本知识。
4.会计信息系统是会计电算化的主干课程。课程设置的目的是让学生对于本专业的任务和目标建立初步的概念,从而开始主动地学习和形成自己的合理知识与能力结构。重点掌握会计信息系统的数据流程,能向软件开发的系统分析员明确阐述本企业会计处理的需求,也能与软件开发人员进行沟通,能参与分析和设计本企业需要的会计信息化系统,最好能看懂、能编写、能修改一些简单的计算机程序。
5.介绍市场上常用的会计软件。这应该是会计电算化的启蒙课程,其目的是使学生在学习会计信息系统软件的操作的同时对会计电算化有所了解。本课程的主要内容是介绍系统中各模块的使用及软件所涉及简单的二次开发的方法,而且应注意讲授主流软件的数据处理流程及软件中各模块内外的数据传递关系。这对学生理解系统的开发方法非常有帮助。
(二)将手工模拟实习与会计电算化模拟实习环节相结合
为了促进学生对手工会计处理流程和计算机会计处理流程相同点和不同点的全面掌握,应该将手工会计模拟实习和会计电算化模拟实习相结合,将学生三年来所学习的会计理论知识系统化、整体化。模拟某一企业会计数据,把一整套会计业务资料,利用手工处理方法,完成从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的填制到日记账、明细账和总账的登记以及会计报表的编制;然后运用财务软件,首先利用软件的初始化功能进行相关业务处理,完成两种处理方法的衔接,再利用软件完成接续月份的会计业务处理。通过两种实习方法的操作比较,增强学生对两种处理流程的感性认识,进一步巩固会计电算化课程的学习效果。
(三)会计电算化实验应划分两部分
在教学计划安排上,会计电算化课程的实践性教学应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采取这种方式,应该合理分配好各部分的教学进度与上机时间,目的在于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会计电算化实验包括教学实验和课程设计两部分内容。教学实验应围绕理论课的教学内容来组织,主要目的是通过实验掌握教学中的基础知识,注重动手能力的培养;课程设计则作为教学过程的总结和延续,在把握和分析会计电算化理论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的、集中的、专门化的强化训练。通过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弥补那些在教学环节没有重视的知识点,对所学课程做综合的归纳总结。
在实验的过程中,应该根据教学目标而采取不同的实验教法,主要有两种:
1.验证式实验教学。这种方法主要运用在教学实验中。学生按实验指导书中给定的实验内容和步骤进行实验操作,最终验证性地考察会计信息处理结果。这种形式的实验对学生的要求不高,可以使学生对整个实验的过程获得一些感性的认识或体验。
2.综合式实验教学。这种方法主要运用在课程设计中。要求学生在调查企业会计部门的会计业务基础上,自己设计具有参考性质的实验内容,对实验资料进行实验加工,以达到课程所要求的实验效果,并观察、分析、研究实验过程和分析结果。这种形式的实验对学生掌握所学内容的要求较高。
(四)加强实习师资队伍建设
面对教师理论知识与技能落后的现实,应对其进行全面系统的培训,同时更要鼓励教师提高自学能力,将会计电算化知识技能的不断提高作为会计专业教师考核的主要指标,只有不断更新、补充知识,把最新的知识教给学生,才能实现人才培养目标,适应会计电算化发展要求。此外,高校还可以选择把相关教师送到财务软件公司锻炼,实际参与大型财务信息系统的实施工作,也可以聘请财务会计软件公司的技术人员给教师举办技术讲座,把教师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很好地结合起来。
(五)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指为了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师生在共同活动中所采用的手段,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才能够保证教学目标的完成。理论课教学应该采取传统的教学方式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效果较好。在教学中,老师应该以启发为主,要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和时间进行思考和讨论,而不应该一味的单向讲解。可以利用多媒体形式进行案例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独立思考和独立决策能力,使学生能将所学的理论知识直接应用于实际工作中。
四、总结
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会计电算化教学改革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老师、学生、企业三方面共同配合,才能培养出更多高水平、适合企业发展的会计电算化人才,从而推动我国会计电算化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牛丹.会计电算化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6(4).
[2] 王黎.会计电算化教学的特点和教改思考[[J].成都大学学报,2003(3).
篇7
一、树立全新的会计电算化实践教学观念学生在学校里所学到的知识总是有限的,而且会随着技术的发展而落后,因此我们的教育目标应当是培养具有独立学习能力的学生。传统的教学模式表现为以教师为主体的课堂教学观念和灌输式的讲课方法,将教学内容固定化,论述过程同类化,形成了学生接受知识的被动模式:获取信息学生按教材和教师的既定模式来思考问题巩固和应用;将知识表现为固定的理论和众多的答案,要求学生先掌握理论,通过不断地反复使用来加深印象;以课堂讲述为主,把上机作为检验理论的手段,来证明讲授内容的正确性;没能抓住学生作为教学主体的能动性,忽略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我们应通过教育观念的转变来改变目前的这种不利情况,教学的目的应是教会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方法,而不是把今后要用到的知识都教给学生。学生在大学期间已不可能一劳永逸地获取知识,而只有将知识转化为能力,才可能终身受用。从学习会计电算化知识到形成会计电算化能力,最终具备会计学科能力,中间经过了一系列的过程,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具备比较合理的知识结构,以充分利用有限的教育资源,取得更经济的教学效果。因而会计电算化教学必须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中心来设计其课程内容,要求理论与实践并重,加强会计软件和会计信息系统课程设计实践教学,划出更多的课时采取适当的方式安排学生毕业前的应用实践,以增强学生的适应能力。
二、会计电算化实践教学内容
我们认为,会计电算化实践教学应包括教学实验、课程设计和应用实践三部分内容。
(一)教学实验应围绕会计电算化理论课的教学内容来组织,平时的实验教学注重能力和基础知识的掌握。在会计电算化的基本理论中我们已涉及到会计电算化概论;商品化会计软件及其应用;会计电算化系统维护;会计电算化控制和管理等知识。我们要求学生通过上机实验懂得进行单位实现会计电算化的条件分析;并能结合一两个商品化会计软件进行安装和初始化;掌握试运行、正式运行财务软件和如何“甩帐”。
(二)课程设计通过课程设计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会计电算化系统开发原理。我们在教学中先进行会计电算化系统开发实例讲解。在重点讲解若干功能模块的分析、设计和编程的基础上,启发学生进行独立的思考,使之能够触类旁通,将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能够独立进行系统设计,然后透彻地理解他们应该掌握的教学内容。
1.在教师的指引下,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分组。每个小组分4~6人,建立会计电算化模拟会计实验组。设计题目为“账务处理系统”,设计语言为以前学过的Foxbase或FoxPro,其功能要求要符合《会计核算软件基本功能规范》中的基本要求。每个小组严格按照账务处理数据流图进行程序的编制,最后以设计报告(包括程序清单)的形式交教师审核。
2.每个小组的同学根据各自实验前收集的财务数据及设计出的账务处理系统,建立起各自单位账务系统,彼此轮流在不同的账务系统中担当不同的分工人员,培养彼此间的协作能力,交流实践取得的经验;在做财务报表时,不同人员在不同的财务系统中生成同类型的财务报表,互相进行核对和比较,及时发现错误并进行修正。
在设计过程中,让学生了解现代化管理手段与方法,掌握计算机技术在会计业务核算中的重要作用和合理应用,进一步理解系统开发步骤和方法,能承担部分程序的编写和调试工作,并能进行系统的基本维护。通过设计,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协调能力,又能巩固学生对各项知识的掌握。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始终把握学生能力的培养。比如在会计软件教学中,现在的软件都带有说明、演示、帮助、安装、设置等很多辅助文件,如果教会了学生利用这些文件来学习软件操作的技能,那么他们以后就具备了学习各种软件的能力了。在电算化程序设计教学中,我们的目的不是教会学生学习使用某种语言,而是培养学生进行计算机思维的能力。
(三)应用实践一般安排在学生毕业前夕的实习中。在把握和分析会计电算化实际工作的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集中的、专门化的强化训练,对那些在教学环节被忽略或应该给予重视而没有重视的部分,特别要注意补缺补差,把应用实践既作为岗前培训的重要环节,又作为教学过程的总结和延续。在实践教学中,一定要让学生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教师的主要任务是针对学生所不懂的问题、疑难问题、重点问题或带有普遍性的问题进行讲解,力争讲清、讲透,让学生从教师的讲解中获益,掌握解决同类问题的思路。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还要根据教学内容的不断变化而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在实习过程中,一方面要求学生身临其境掌握会计核算软件功能结构,数据处理流程,懂得简单操作与维护,处理一般财务业务;另一方面还要能适应知识经济环境下新的会计分支如人力资源会计,或新的商务模式(如电子商务)等对传统会计电算化内容扩充的要求。应用实践可以在会计电算化模拟实验室中进行。这是一种在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前对会计实务进行体会、了解的一种有效方式。应在实验室内增加一些电教设备 以便存在确实无法模拟的会计环境或问题时,用电教设备教学。需要指出的是,在配备硬件系统时,既要考虑计算机技术、有线电视(CATV)技术和网络技术,也要考虑今后发展的趋势,具有一定的超前性。
三、会计电算化实践教学方法
总结目前各高校的会计电算化实践
教学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验证式实验教学学生按实验教程或指导书中给定的实验步骤进行实验操作,最终验证性的观察、记录实验现象或结果。实验过程易进行组织,可以使学生对整个实验的过程获得一些感性的认识或体验。
(二)模仿式实验教学学生按照具有参考性质的实验内容,对实验资料进行实验加工,以达到课程所要求的实验结果,并观察、分析、研究实验过程或结果,这种形式的实验对学生掌握所学内容的要求较高——要求学生部分掌握实验结果及方法,掌握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技能。
(三)探索式实验教学按照教材内容,对学生不指定实验步骤、不给定实验内容,而要求学生根据课程要求和企业资料,自行设计实验方案、构造实验内容,从而获得某种所要求的实验现象或实验结果,这种形式的实验对学生的分析问题及综合设计能力提出高要求——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实验设计,并具有较高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使学生对协调局部和整体的关系有较好的把握,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设计能力。
(四)开放式实验教学学生可以不受具体教学内容的限制,自行选定所开发的实验项目,独立或合作设计调试和运行实验系统,这种实验教学模式可以使学生完善和提高自修能力及创造能力。在会计电算化实践教学中,我们将上述几种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教师给定企业案例或由学生自己查阅资料,设计实验方案,自己动手做实验,通过实验增加实际体验和感性认识,从而进一步加深理解书本上或课堂上教师讲授的知识与方法,最终达到对所学内容融会贯通。实践教学必须与课堂教学相衔接、相配合,使同步实验教学成为培养学生自修能力,最终完成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为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使学生能够在观察现象、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能力上的培养与锻炼,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学校不但要重视实践教学,而且要增加对会计电算化实践教学的设备投入和软件投入,最终建立专用会计电算化模拟实验室。
四、会计电算化实践教学应重视案例教学
长期以来,在会计教学过程中,人们对于案例教学未给予足够的重视,会计电算化案例教学资料更是凤毛鳞角,这对于激发学生思维,增强其实际分析、解决问题的综合判断能力,促进学习的主动性都有一定的束缚。学校应鼓励教师深入企事业单位、会计师事务所等实际部门锻炼或实现社会兼职,密切实业界与教育界的关系,一方面可以凭借教育科研工作者的实力帮助企业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在实际工作中收集整理有关资料、编成会计电算化教学案例,充实教学内容,以更有利于会计电算化实践教学的研究和开展。
五、将多媒体和网络等信息技术引入实践教学环节,改变教学方式
未来的教育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将依赖多媒体与网络信息技术教育。应将多媒体和网络等信息技术引入实践教学环节中。
(一)通过网络,教师可以把实践教学的教案放在服务器上,让学生随时浏览学习;也可将每个会计模拟实验小组的系统放在服务器上,供小组成员同时操作同一系统,增强相互间协作;教师还可通过网络进行答疑,进行师生交流沟通。
篇8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 企业资源计划 电算化审计 管理会计
中图分类号:F2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12-154-02
在经济贸易全球化的今天,会计电算化已成为当前会计工作的主要工具,是提高工作效率,运用计算机技术代替手工记账的基本方式。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全球经济贸易的复杂多变,客观地分析会计电算化面临的问题,有针对性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和措施,不仅对会计电算化工作,而且对整个会计系统,都具有十分重大的作用。
一、我国会计电算化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会计软件正由简单的以事后核算为主的会计核算系统向综合的管理信息系统转变。会计软件由简单的数值计算发展到全面数值核算进而到具有人工智能的会计信息系统阶段,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通过财政部评审的会计软件有40余种,加上各省财政部门认可并使用的,总计达200多种,已经出现了一系列的实用、高效、商品化程度较高的会计软件。
但是,我国现有的会计电算化水平仍处于低水平状态。具体表现为:首先,传统的手工账与会计电算化处理手段两种核算形式仍在相当多的单位中并存,真正实现甩账的单位并不多,会计核算效率低。其次,会计软件管理功能开发不足或没有开发,且多数单位虽采用了具有管理功能的会计软件,但只应用了其中的一些核算功能,相当一部分的管理功能则处于闲置状态,系统资源浪费极大。会计电算化技术的使用在总体上还处于低层次水平。
1.会计电算化中的管理问题。目前我国财务软件的使用较混乱。由于财务软件的开发未能实行统一的标准,再加之单位使用的财务软件是各自向软件开发商购买的,甚至有的软件开发商还别出心裁地搞出各自的特色,结果使会计电算化所用财务软件比较混乱,就是同一行业的不同单位使用的财务软件也不尽相同。不同的财务软件的数据接口、使用方法的不一样,导致了报表汇总、数据查询、数据传输的不方便。
2.思想上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我国会计电算化事业起步较晚,人们的思维观念还未充分认识到电算化的意义及重要性。一些人认为会计电算化为时过早,实现会计电算化就是编程序的过程,是单纯利用计算机代替手工记账,是会计部门的责任等等。一些领导对实施会计电算化的重要意义缺乏足够的认识。没有认识到开展会计电算化是时展的必然,是管理现代化的需要。对会计电算化的保密性、安全性存在空白,因而对会计电算化数据可靠性发生质疑,造成不会管,不敢管的混乱局面,严重影响了会计电算化的普及和推广。
3.会计电算化涉及范围的局限性。目前,我国会计电算化仅仅实现了财务会计的电算化,没有实现管理会计电算化,更不是完整意义的会计电算化。完整意义的会计电算化应该是财务会计电算化和管理会计电算化的有机结合。既然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数据同源,管理会计电算化就可以采用财务会计电算化提供的数据,生成管理报表。然而,由于管理会计的规范性和可操作性都不及财务会计,因此,其在企业推广较难,这就使管理会计软件开发步履蹒跚。虽然有少数软件开发商已涉及到ERP,但其技术还不够成熟,离企业的实际需要相差甚远。
4.对审计的影响。在电算化系统环境下,审计线索发生了很大变化,传统的审计线索在电算化系统环境中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肉眼看不见的电子数据、文件和磁盘。并且旧的数据和资料在不断地被新的数据资料覆盖,使得审计轨迹被一点点抹去,系统和程序也处于不断改进升级中,其处理时所留下的审计线索也在不断变化当中。审计人员很难甚至根本无法通过肉眼跟踪会计业务的处理,也无法用传统的方法考查会计档案数据的安全性、有效性、完整性和准确性。因此,这种变化必将影响审计工作。
5.会计人员业务素质较低。目前,单位上的会计人员在计算机技能方面素质较差,他们只能机械性地使用财务软件,对计算机的软硬件知识了解甚少,一旦计算机出现故障,就束手无策。会计电算化人才严重匮乏。一方面,财会队伍中的部分人员知识老化,学习会计电算化知识积极性不高,短期培训很难取得明显效果;另一方面,会计电算化专业毕业生数量有限,不能满足市场需要,复合型人才更是供不应求,直接影响会计电算化工作的开展。
6.会计的国际化问题。电子计算机信息网络的普遍应用和电子商务的发展,使人们已经能够在几秒钟之内将巨额的资金在世界各大城市之间相互流转。从资本流转程度和广度来看,地球正在变小,企业之间的国际竞争将日趋激烈。企业为了谋求自身的生存,必须不断加强新产品研制和技术改造工作,往往需要巨额资金,但只有较少企业能够依靠自己积累的留存收益或本国的金融机构来应付国际竞争,大多数企业需要筹集国际资金。一个国家的资金贷出单位为了更好地制定信贷决策,必须对外国借款单位的信用状况进行调查,要求他们提供符合国际惯例的标准化的会计报表。另外,电子商务使得国际贸易迅速发展,而进行国际贸易必须首先了解企业的信用和财务状况,因而有必要了解外国企业的会计报表和会计制度,并要求有一个统一的会计程序和方法。因此在今后的电算化软件开发中应充分考虑会计的国际化问题。
二、完善我国企业会计电算化的对策及建议
1.进一步完善会计电算化的配套法规。随着会计电算化的普及与财务软件功能的不断增加,针对会计电算化工作出现的新问题,对现有的相关法规进一步补充和完善,通过准则类法规对会计电算化进一步约束,使会计电算化工作走上规范化的道路。细化对商品化软件的评审规定,杜绝软件的非法功能。
2.做好软件管理与开发工作。在会计实践中,只有建立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才能实现会计电算化,这不仅可以把广大财会人员从复杂的记账、算账、报账中解脱出来,而且能够大大提高会计工作效率,为管理提供全面、及时、准确的会计信息。
目前,虽然我国也研制了一些审计软件,包括审计法规管理系统、审计抽样软件,以表格为模型的审计软件、基建工程预决算软件、工具箱式通用审计软件和各种专用审计软件。但运用的为数不多,大部分还停留在检查输入前的原始凭证和直接检查处理打印结果的手工审计方法上。随着计算机硬件的不断更新换代和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发展,电算化系统也有了很大发展。显然,这时手工审计方法已达不到审计的目的,审计人员承担的审计风险也不断增加。因此,迫切需要采用新的审计方法。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研究:(1)有组织、有步骤地组织会计专家、审计专家、计算机专家组成研究小组,尽快研制通过审计软件,以适应不断增长的电算化系统审计的需求。(2)开发计算机辅助审计工具。一方面可以引入西方最新审计技术和软件,将其汉化,为我所用;另一方面,开发自己的计算机辅助审计工具。
3.加大对“复合型”会计电算化人才的培养力度。加强对在职会计人员的电算化知识培训。由于一些小企业没有开展会计电算化,开展会计电算化的单位也需要基层会计电算化人才,所以一部分人可以只具有初级会计电算化知识。但要重点培训一批真正具有中级会计电算化知识的人才,并在培训结束之后,每年将会计电算化作为重点知识进行后续教育培训。
更新培训,完善会计人员会计电算化知识结构体系,丰富相关计算机知识。在计算机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新的应用软件不断涌现,操作系统也不过一两年就升级,所使用的财务软件即使未更换,但也存在升级、追加新功能等一系列要求。这都要求不断地适应形势变化需要,对会计人员进行会计电算化及相关知识的再培训。
三、结论
我国的会计电算化虽然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与国外相比之下,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所以要加大发展的力度,培养高科技的计算机人才,来开发计算机软件。要提高会计人员的电算化水平,培养一批既懂计算机又懂会计的人员,同时加大对会计人员的管理力度,废除会计法规中的一些不符合会计电算化的制度,不断改进和完善法规和条例,来适应会计电算化的发展。提高会计人员的整体水平,在我国电算化事业中要吸取国外的一些先进经验,不断总结、不断进步,会计电算化人员要为我国会计电算化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梁鹏,沈安厦.会计电算化工作中若干问题的探讨.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
2.房琳琳.财务软件的国际化发展趋势.上海:现代会计出版社,2008
3.张爱丽.新经济时代会计电算化的发展趋势.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
4.王海生.我国企业内部审计信息化的建设.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
篇9
高职教育旨在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以我校为例,我们为学生开设了三学期会计电算化实践课程,第一学期以金蝶软件为平台,第二学期以用友为平台,第三学期学习EXCEL在会计中的应用,对于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学来说,必须加强实践课程教学,让学生成为操作能力强的会计人员。
一、选择实用的会计电算化实践课程教材
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专业的学生,应成为掌握基本操作技能并具有较强动手能力的实用型人才。高教司《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教材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专业课程教材要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而近几年高职高专版的《会计电算化》教材以程序设计为主,学生学到了一门编程语言,并未涉及具体的会计业务操作,毕业后在单位很难胜任会计电算化工作。立足“自编为主,购买为辅”,我们可以选择教师自己编写教材;在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后,可以和软件公司共同编写实践教学教材,辅以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商品流通会计等手工模拟实习资料,并不断完善用于会计电算化实践教学,实现手工向电算化的转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热情,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这样更有利于实现人才培养与市场接轨。
二、鼓励学生用自己的笔记本电脑安装金蝶专业版V10.0、用友U8V10.0
由于我们实验室安装的用友教学版U872,而目前会计职业技能大赛已经采用用友U10.0的版本,很多学校也已经升级到U8V10.0,而我们实验室的计算机已使用多年,也近报废状态,安装用友U8V10.0已不现实,为保证教学正常进行,只有要求学生用自己的笔记本电脑进行安装。用友U8V10.0对笔记本电脑的安装环境要求比较高,对安装操作系统及关键补丁有要求,安装前需要手工安装基础环境补丁和缺省组件,安装过程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电脑问题、系统问题、软件问题等,要解决这些问题,学生需要下载安装学习资料,要自主思考与自主探索,及查阅资料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通过一边给学生们施加压力,一边表扬与鼓励,一个月时间,80%的同学成功安装上用友U8V10.0。一次又一次的动手安装,遇到卡壳、系统崩溃等问题,解决一个个问题,安装成功后会使学生自信心倍增,喜悦的心情是溢于言表,也培养了学生克服困难的精神,激发了他们的创新意识,他们也体验到成功背后的努力。
鼓励学生安装金蝶专业版V10.0,方便学生连续做账套。安装金蝶专业版V10.0比安装用友U8V10.0容易。学生用笔记本电脑安装教学用软件,弥补了我们教学设备落后的不足,保证了我们教学正常进行,大大节约了每次上下课引入引出账套花费的时间。
三、掌握EXCEL操作和使用,强化会计电算化实践操作技能
使用Excel电子表格可以方便、快捷地处理日常会计业务。包括应用Excel制作固定资产卡片,打印工资发放条,制作应收账款账龄分析表,进行存货分析,编制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等。且可通过设置工作簿的打开权限,对工作表中的数据或工作簿的结构进行加密保护,防止别人查看或更改数据。
将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商品流通会计等手工模拟实习资料作为会计电算化实践教学资料,涉及表格的全部用Excel操作,通过实际业务的核算,使学生掌握会计理论,熟悉会计操作技能及工作环境,仿佛置身于实际财务部门一样,掌握整个会计流程,清晰直观地了解会计工作的全貌。通过这种有针对性、集中的、专门化的会计电算化强化训练,比较两种会计操作手段的结果,让学生切身体会到会计电算化的优越性,为学生一走上工作岗位即能适应会计电算化工作要求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精神和动手能力
会计电算化实践课程教学中,学生只有在实验室亲自操作时,才能发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学生只有不断发现问题,思考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才能解决问题,动手能力才能逐渐提高。应要求学生学会及时记录遇到的问题,及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定期归纳总结,渐渐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在日常授课时,教师可选用当前^流行的一种或两种财务软件,比如金蝶、用友等,理论课着重讲述各个模块的功能及各个功能模块的特点,了解电算会计工作的基本原理,上机实践课教师则给学生一套教学案例,要求学生完成一个会计期间的全部经济业务,从建立帐套――完成初始化――日常帐务处理――期末处理――生成会计报表的全过程,熟练掌握软件提供的各种功能。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要职责就在于点拨学生把会计学的基本原理和计算机操作技术结合起来,学会主动学习,学会看屏幕提示信息的含义,鼓励遇到问题时,首先自己独立思考,积极主动寻求正确的答案。在经过自己查阅资料、尝试操作等努力后不能解决的问题,提倡同学互相讨论找寻答案。通过讨论和实际动手敲键盘,很多问题可迎刃而解。这也是模拟财务工作环境,训练学生的团队合作及协作精神,对于以后工作非常有益。教师再针对疑难问题、重点问题或带有普遍性的问题或易错的点讲解,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在商品化会计软件的操作实践中,由于不可能穷尽所有的会计软件,很可能会出现“教过就会,没教过就不会”的情况,通过两三个会计软件的操作,让学生学会归纳总结,去会领悟不同会计软件操作的相同之处,达到“举一反三”的教学效果。
另外,加强会计电算化模拟实训室的建设,才能保证学生具有良好的实践环境。会计电算化实训室的建设,应保证硬件资源够用及充足,能满足学习需要,有供学生学习使用的软件,突出仿真性,并及时更新,模拟会计工作环境,职能岗位,使学生能在同一台计算机上连续进行完整的业务操作,这将会非常有利于实践教学。
总之,高职教育会计电算化实践课程教学应充分利用教学资源,教学中以学生“学为主”,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篇10
实践课程体系;会计电算化;三层双轨六位一体;一体化;开放式
[中图分类号]F232-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11)10-0080-04
高等职业教育的核心不是“高等”而是职业,其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具体讲是职业胜任力,包括个人适任力,环境适应力和行动胜任力三个方面。本文通过对会计电算化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内涵的深入分析,探讨会计电算化专业“三层双轨六位一体”“开放式”高职实践课程体系。
一、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实践课程体系现状
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实践教学体系存在着诸多问题,电算化教学滞后于实际应用。
(一)实践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专业实践技能差
调查发现,在目前的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实践课程体系设置中,基本上是单项实训―综合模拟实训―校外顶岗实习的实践教学体系,校企之间缺乏政策的扶持和契约的约束,校外顶岗实习的单位不多,专业对口率极低。一些学校仅仅停留在单项实训层面,没有建立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没有集中地开展综合模拟实训,学生实践操作系统性差。1.专业技能训练少,实践课程体系设置不够科学,尚未充分考虑就业市场的变化和用人单位的需要,灵活性差,学生职业胜任力差,单位满意度低。2.尚未建立突出实践技能的课程评价考核体系,评价考核仍以笔试理论文化知识为主,没有突出行业职业技能训练的企业考核,没有把学生的职业胜任力和就业能力纳入评价体系。
(二)校企合作开展不力,校外实训基地难以落实,实习锻炼达不到预期目的
由于财会工作的特殊性和保密性,会计电算化专业开展校企合作很难实施,大多企业不愿意接受学生顶岗实习,即使大部分高职院校已经签署了"友情式"校外实训基地合作协议,但该专业学生到单位顶岗实习往往不可能,顶多是实习基地参观实习,时间在半天到一天。原因是由于学生业务不熟,既不能给公司增效,又增加单位的负担,加之公司财务人员不愿意学生接触他们的财务机密,更不愿意主动培养学生与自己竞争。即便部分学生自己联系了实习单位,但很难直接参与实际财务工作。顶岗实习流于形式,校外实训基地名存实亡,校企合作只是纸上谈兵,使得学生的专业生产实习落不到实处,达不到预期实践锻炼目的,这严重影响其实践教学质量。
(三)模拟实训室缺乏仿真性与系统整合性,人才培养规格不高
通过调查,现阶段90%高职院校都建立了会计实训室及电算化实训室,但70%未能达到仿真要求和学生实验需要,只不过是一些电脑加几个软件,缺乏会计工作环境,这样不仅不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也无法达到分组轮岗轮训的目的和学生基本技能的培养与锻炼。更何况手工记账资料与电算化资料截然分开,缺乏系统整合性,这样手工实训结果不能得到计算机的验证,学生也就无从体验会计电算化的优越性,更谈不上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了。
(四)专职教师实践技能薄弱,实践教学质量不高
目前各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师大多是从学校到学校,即便考取了会计师以上职业格,获得了“双师”职称,但是不具备双能力,实践技能薄弱,由于没有到企业从事一定年限的会计工作,缺乏一线的实践经验,很难有效地组织实践教学。再者一些老师虽然掌握了丰富的会计知识,也具备了一定的实践技能,但缺乏会计工作的相关专业知识的储备和相关问题的处置能力,指导实践教学缺乏真实性,解答不了真实工作环境下的复杂问题,难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系统性实践教材和教学案例短缺,不能适应高职教育的发展
目前,会计电算化专业系统性实践教材比较缺乏,没有系统、完整的实践性教学资料。1.许多高职院校使用的实践教学教材,大多是本科院校教材的“压缩版”,其实践性内容严重不足,缺乏“针对性”和“专业性”,内容相当分散,不会对一个完整项目按职业岗位能力要求来进行内容组织,而是按照学科设置。2.即使一些院校开发了基于典型工作任务、项目驱动的实践教材,只是账务处理过程,缺少反映经济自身办理过程,比如审批、纳税、稽核、检查、审计过程。3.对于实验和实习的程序目的、训练项目和具体技能要求、实践效果的评价和考核等实践教学中的具体问题,缺少系统的指导性文件,致使实践性教学不规范,影响了教学质量。4.不重视会计电算化专业实践性教学案例的建设,这样不利于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提高。
二、重建基于工作过程的“一体化”会计电算化专业实践课程体系
(一)重建基于工作过程的“一体化”会计电算化专业实践课程体系的基本思路
重建会计电算化专业实践课程体系的基本思路是突出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原则。实践课程体系的建设源于企业及行业,又高于企业及行业,将企业、行业的工作过程提升为高职教育过程。即由专业指导委员会和行业企业共同确定会计电算化实践职业领域,进而对会计电算化专业所对应的岗位实施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再对典型岗位(群)的工作进行分解、分析、归纳、提炼成学生需要掌握的综合职业技能和操作能力,然后对技术和操作能力需要的知识点、技能点和素质点进行梳理,职业成长规律递进重构行动领域转换需要开设的实践课程等,构成实践课程体系,最后组织实施教学。
(二)基于工作过程的“一体化”会计电算化的实践课程体系内容和设计
根据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调研分析,社会对会计的需求主要为中小企业和事业单位出纳、会计、财务管理、会计电算化、审计等岗位,在建设会计电算化专业实践课程体系时要充分考虑市场环境和用人单位需求的变化,结合会计工作任务的特点,设计专业实践课程体系,具体有以下实践技能1.珠算与点钞;2.手工会计基本技能实训;3.出纳基本技能实训;4.电算化会计基本技能实训;5.手工会计单项岗位实训;6.手工会计混岗综合实训;7.会计电算化维护管理实训;8.电算化会计综合技能实训;9.校外培训;10.技能竞赛;11.多证强化;12.顶岗实习。
(三)建设基于工作过程的“三层双轨六位一体”开放式和递进式会计电算化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1.“三层双轨六位一体”的开放式实践教学体系
建设基本技能、专业技能、岗位技能三个层次;手工账和计算机账双轨并行;单项岗位实训+混岗综合实训+技能竞赛+考证强化+校外培训+校外顶岗实习的“三层双轨六位一体”的开放式的实践教学体系,创新“演、练、做”的实践教学方法,实现“做中学,学中教,构建“职能定学、多证培养、学做一体、理实融通”的人才培养模式。
2.递进式实践教学组织体系
会计电算化专业建设即由单项岗位实训(包括基础会计技能、成本核算、财务管理与分析、会计电算化等)―技能大赛(包括珠算点钞大赛、会计知识技能大赛、ERP技能大赛等)――考证强化(珠算等级证、会计从业、资格、初级电算化证、助理会计师等)――混岗综合实训(建账、预算、核算、、审批、纳税、记账、报告、审计等一系列会计经济业务)――校外培训――校外顶岗实习,层层推进,由浅入深,由手工记账――会计电算化软件账务处理与分析――ERP全面预算与控制,提高财务效益,不断强化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真正做到理实一体,课证融合,保证学生取得毕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
三、高职会计电算化的实践课程体系建设的有效措施
为了确保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实践课程的顺利推进,培养一流的高技能人才,我们还得采取以下的有效措施:
(一)实现会计电算化专业实践生态教学,更能适应职业教育的要求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教育相协调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这就要求我们的职业教育要实现教学生态化,尤其会计电算化专业实践更应实现生态教学,使得教学与市场环境的变换相一致,开展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教育新机制,不断提升教育发展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服务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从而建设一个和谐有序的、持续发展和充满活力的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学生态系统。
(二)创新会计电算化专业实践教育教学模式,努力提高职业胜任力
对于会计电算化专业实践教学通过任务驱动,“演练做”,教师系统性地引导教学,发挥“点拨”职责,开创引导型学习方法,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突出学生的能力本位,采取网络教学、动漫、网络视频、教学资源库建设等教育教学模式,通过在线论坛与答疑,QQ、BBS、电子邮件等拓宽师生联系渠道,提供全面,及时的学习支持服务,倡导学生自主学习,进行思维引导,学生经历自我认知、自我发展、个人适任职业发展过程,最后达到、适职适任,与环境相适应。
(三)改革实践教学组织方式,实施柔性化实训教学
实施柔性化会计电算化专业实践教学、更趋于“工学结合”。1.实施集中授课,上午课堂教学、下午上岗操作;2.理论与实践轮留交替一周的“工学交替”方式,真正做到学以致用;3.一学期末1~2周安排一门会计综合实训课,实现系统化教学。4.事务所实训基地进行全天候上岗操作或实践培训,使学生在上岗操作中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思考、学会分析,更能增强会计电算化实战能力。5.把毕业综合实训作为重要的实训环节,做到理论与实践的升华。
(四)建立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标准和实践考核评价体系
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职业通用标准与具有职业针对的专项标准相结合的人才质量评价标准。会计电算化专业实践课大多是单项基本技能实训,综合岗位实训、校外顶岗实习三个层次,故实践考核要突出实践应用性,着重考核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建立一套科学易行的实验考核体系。1.实践考核成绩能量化的要量化,由分项实训、模拟综合实训完成情况、实验设计数据及流程、实验报告、小组同学评价五部分,对每一个学生实验操作的全过程进行考核并评定成绩。2.对于校外顶岗实习,实施以实行“企业考核为主”,“校内教师考核为辅”的的项目考核法,实现学生上岗业绩与学习成绩双向融合。3.甚至某些实践课程,在考核内容上将“课程考试”和“认证考试”合二为一,从而增强学生在职场上的竞争力。
(五)切实加大加强校企合作,搞好多方向实习实训基地建设
对于会计电算化专业校内实验实训室,力争建立仿真会计工作岗位实训室,应安装先进的ERP软件,从预算、市场、融资、日常运转、财务、人才等全面预算与管理。模拟实习室用隔板分成不同岗位的主管会计、制单员、审核员、出纳员、记账员和报表报税等财务部门,并配置财务工作所需的各种用品用具,包括各种公章、手章、会计科目章、转讫章以及各种银行结算凭证、记账凭证、账簿和会计报表等,在仿真实工作、环境、岗位、内容和流程中进行岗位工作的综合实训,以提高学生操作技能,综合职业能力。
切实加大加强校企合作的力度,教产合作,实现产学资源的互补,达到校企双赢、校企互动的良性循环。努力改变校企合作难以落实的局面,与多种企业多方向开展校企合作。1.与生产企业、工业、服务业、房地产业及流通业和事业单位等合作,适当采取对其车间、材料库、仓库、财务部门等参观见习,专家讲解、培训等方式开展实践教学,让学生对企事业单位有所认识,从而更容易接受会计知识,有助于实践技能的提高。2.企业与学校建立比较固定的实习基地,让学生获得更真实的实际经验。重点与会计师事务所合作为突破口建立实训基地,采用记账方式,学生一方面了解真实的企业的经济业务往来账款的会计处理等,另一面给别的公司做账,大大提高了其实践操作能力,也提高了学生职业胜任力。3.行业、企业、会计事务所和学校联合创建大学生会计实训基地,会计事务所承担培养合格人才的职责,有义务接纳实习生并培训指导,致力于提高会计电算化人才质量。4.有实力的职业院校,可以创办自己的财务咨询公司,这是一种新型全真实践教学模式。它对外是开展记账、财税咨询、审计等业务,对内是训练学生会计职业经验的操练场,具备会计人员的教育职能。会计电算化专业实践教学安排学生到财税咨询公司实践,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实际企业的会计工作,有助于提高训练学生的实战经验。同时体验单项实训无法做到的银行的往来转账结算,纳税申报等工作,真正做到理实通融,教学做一体,开创一种独有的会计实践教学模式。
(六)强化“双师”,“名师”建设,提高专职教师实践技能
1.高职院校应积极创造条件,对会计电算化专业专职教师通过岗前培训、在职进修、考察等多种途径,帮助教师提高个人基本素质和水平。
2.通过激励措施,让教师考取中级会计师,高级会计师、注册会计师职业资格,双师达到85%以上;
3.分期分批派遣优秀青年专业教师到主流软件公司像用友、金蝶等参加培训,或者深入企业实习,顶岗锻炼,了解会计电算化软件在企业中的实际应用情况及安装、维护的技巧与方法,学会用Excel进行成本计算,费用汇总及图形分析等。
4.让一部分骨干专业教师在企事业单位或会计事务所长期兼职,挂职锻炼,提高教师的实践操作水平,真正达到双师双能力,即“授课能力+实践能力”。5.要打造会计电算化专业名师团队建设,争创省级、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做到会教,教得好,会做,做得好,德才兼备,提高专业团队整体素质和实践教学技能,强化院校内涵建设。
(七)加强系统性实训教材和实践案例教学建设,使得课堂实践实训与上岗操作实现零距离交汇
对于会计电算化专业实训教材要适合高职教学,适合职业能力的培养,按照职业教育技能鉴定的要求,可以编制实训课程及实训资料,应用改革与创新教材。在编制实训教材时,本着“必需、够用”为原则,进行系统化组织内容,要把新标准、新方法和新人力及时反映到教材中,以优化教材体系,使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和学生个人需求密切结合,以培养社满足社会需求的不同规格的人才。
经典的案例,组织教师开发、编写、,在选择案例时要遵循实用性、典型性、综合性原则,根据会计电算化的教学内容、重点、难点、目的精心选择具有仿真性、连续性和代表性的模拟实践资料,教学案例既可以来自教师的实际工作,也可以参考经贸报纸杂志,企业财务报表资料,结合社会经济的实际状况,编写电算化实践性教学相配套的教学案例库。教学案例库,均可应用于会计电算化实践性教学,课堂上通过小组讨论,模拟实验、辩论、公开演示课等形式,教师进行引导、提示、总结;对案例进行分析,以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以及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扩大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及人际沟通能力和财务软件应用技能。手工与计算机资料要统一,能互相验证,即手工会计实训完毕后,一些案例把资料带进会计电算化实训室,通过学生独立完成从建立账套――完成初始化――账务处理核算子系统――固定资产核算子系统――工资核算子系统及会计报表核算子系统的全过程,熟练掌握软件提供的各种功能。
(八)深化高职教育的办学体制、机制,加大高职院校内涵建设,提高实践教学质量
依据《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刚要(2010―2020年)》高职教育要以企业为主体,职院为基础,学校教育与企业培养紧密联系,建立政府推动与社会支持相结合的高技能人才培训体系。
会计电算化专业实践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体系的变革,应敢于打破原有学科体系,整合相关实践课程,使其手工记账和电算化实践系统化和集成化,努力提高实践管理水平,保证教育质量,“门当户对,寻亲访友”找行业背景(地市级也管用),寻求行业、企业的合作与支持,在教产合作取得实质性进展。与学生认知、理解同步的相关理论课与实践课可以组合在一起,边学边练,改变以往按三段式规划教学的惯例。例如:在开设《财务会计》系列课程的同时,可以同步安排《会计实务模拟》等实践课,以便加深对会计理论的理解和提高实际动手能力。
注:本论文是宝鸡职业技术学院课题《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课程体系建设》,项目编号:NZK-2010008。
[1]徐新华.会计电算化实践教学研究与探索[J].职业时空,2010.
[2]贺军.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实践课程体系构建与实施[J].会计之友,2010.
[3]李凤云.简论加强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实践教学的几个措施[M].辽宁:辽宁教育出版社,2007.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