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专毕业生个人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17 01:50:3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大专毕业生个人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大专毕业生个人总结

篇1

有广泛爱好的我特别擅长于排版及网页美工和多媒体的制作,就任本班组织委员的同时也加入了校学生会宣传部。对工作热情、任劳任怨,和部内成员团结一致,一年间我由部委升为部长。在任部长期间注重配合学校、学生会其它部门,出色的完成各项宣传工作,促使学校的各种运作更顺利的同时行。

学校的各种活动都热情的参加,在xxxx年至xxxx年间获校文娱比赛及知识问答比赛等一等奖。大胆创新对校报版面进行改革,使得校报的受视率提高到一个层次。学校的各种活动都热情的参加,在xxxx年xx月获校演讲比赛一等奖。

身为学生的我在修好学业的同时也注重于对社会的实践。本着学以致用,实践结合理论发挥xxxx年暑假我以熟练的计算机技术应聘入揭阳市凌先电脑公司技术部任技术员兼培训部教师。 技术员兼培训部教师。xxxx年暑假我在惠东县亿鹏印刷公司学习名片和小型广告、商标设计,自身对这方面有坚实基础和浓厚兴趣的我用一周时间就熟练了各样设计软件,之后做出了大量出色的设计方案,得到同学及老师的一致好评。

本人具有热爱等祖国等的优良传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广泛的兴趣爱好,对工作责任心强、勤恳踏实,有较强的组织、宣传能力,有一定的艺术细胞和创意,注重团队合作精神和集体观念。

篇2

一、就业意向的调查与分析

1.毕业生的就业意向

在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的情况下,大部分本科毕业生选择了考研和公务员,而从表1我们可以看出,长沙师范专科学校学前英语教育专业毕业生61.0%选择了就业,因此,就业是他们的主要选择,11.0%的毕业生选择了自主创业,这说明毕业生具备一定的创业意识,这可能与目前不断出台国家优惠政策鼓励大学生创业有关。选择专升本和出国的分别为15.9%和3.7%,表明一部分学生在家庭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选择升学,以进一步积蓄知识,谋求未来更大的发展空间。

2.毕业生的就业地区

从表2可以看出,毕业生就业地区主要选择

东南沿海开放地区和本省省会,分别为52.4%和28.0%,两者总共高达81.4%,而选择西部边远地区和内地中小城市就业的人数只占3.7%。长沙师范专科学校学前英语教育专业2005届和2006届毕业生实际就业地区为:本省省会为43.4%,东南沿海开放地区39.7%,京津地区3.7%,省内中小城市11.8%,其他1.5%。通过对比,我们发现,毕业生对于就业地区的选择集中在东南沿海开放地区和本省省会。可见,无论毕业生的就业意向还是其实际就业情况,都是与长沙师范专科学校学前英语教育专业培养城市幼儿英语教师的目标相一致的。

表1毕业生的就业去向

表2毕业生倾向的就业地区

3.毕业生的就业单位

从表3可以看出,国家机关幼儿园是毕业生就业的主要意向,共占52.4%;其次是公立学校附属幼儿园,占17.1%;私立幼儿园占3.7%。因此,选择公立幼儿园就业的人数远远高于选择私立幼儿园。近年来,随着私立幼儿园的迅速发展,所需教师大大增加,而愿意到私立幼儿园就业的人数仅为3.7%,绝大部分选择待遇较好的国家机关幼儿园和公立学校幼儿园就业。长沙师范专科学校学前英语教育专业2005、2006届毕业生中,在私立幼儿园就业的占40.0%,国家机关幼儿园就业的占26.0%,公立学校幼儿园就业的占13.0%,其他占20.0%。可见,事实上大部分毕业生在私立幼儿园就业。

表3毕业生倾向的就业单位

4.毕业生期望月薪

收入是反映就业状况最重要的指标之一。由表4可知,毕业生期望月薪在1000元以下的仅1.2%,1001-2000元的达74.4%,2001-3000元的占17.1%,7.3%选择在3000元以上。共有24.4%的毕业生选择2000元以上。而在现实生活中,要达到这一标准是很难的。北京大学教育经济系副主任岳昌君参与的国家“十五”重点课题“高等教育规模扩展与劳动力市场”课题组对2005年的大学毕业生就业状况进行了大规模的问卷调查。

统计结果显示,2005年的高校毕业生平均月收入为1588元,其中专科毕业生为1333元,本科毕业生为1549元,硕士、博士分别为2674元和2917元。

表4毕业生期望月薪

5.毕业生的求职方式

要努力创造条件保证毕业生成功就业,我们应当了解他们比较倾向的求职方式,以便采取相应措施。经调查,毕业生倾向的求职方式前三位依次为:校内大型招聘会,老师、校友、学友推荐,自主寻访。校内招聘会被毕业生认为是找工作的最佳途径,不仅成功率高,而且可以节省大量的时间和资金。老师、校友、学友推荐之所以排在第二位,这与长沙师范专科学校悠久的历史有关。

该校已有近100年的历史,许多校友都已成为幼教战线的精英,因而充分利用这种资源,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就业。

表5毕业生倾向的求职方式

二、择业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1.个人就业的目的。个人的就业目的与就业意向有着密切的关系。该问卷调查设计了就业的8大目的,请被调查者选出其中的3项并按重要程度进行排序。得出的描述统计结果如下:

表6个人就业目的排序

注:表中的总分是以对排序第一、二、三分别赋值为“3、2、1”所得。

从表6可以看出,长沙师范专科学校学前英语教育专业毕业生个人就业的主要目的居于前四位的分别是:“实现自身价值”、“充分发挥自己兴趣爱好”、“生计的需要”和“施展能力和完善人格”。这表明毕业生在追求物质生活的同时,非常重视自我发展与自我完善,渴望自身价值能够得到他人及社会的认可。也说明随着市场经济的确立和社会人才竞争机制的逐步形成与完善,毕业生自身的主体意识、成才意识和成就动机亦逐渐加强。特别要指出的是,“为社会做贡献”在就业的主要目的中排在倒数第一位,表明目前毕业生的择业行为具有较强的利己性和功利色彩。

2.影响成功就业的因素

为了解促使毕业生成功就业的因素有哪些,问卷调查设计了“除了专业因素,你认为成功就业的主要因素是什么”的提问,统计结果见下表。

表7成功就业的主要因素排序

注:表中的总分是以对排序第一、二、三分别赋值为“3、2、1”所得。

从表7可以看出,有利于成功就业的主要因素居于前五位的分别是“社会关系”、“应聘技巧”、“学历”、“工作或实习经验”、“外貌和身高”。

由此可见,社会关系是毕业生成功就业的关键,这一方面说明目前的就业市场运行机制不健全,社会关系在就业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也说明长沙师范专科学校外语系历年毕业生就业率高与学校和各幼儿园建立了良好的社会关系密切相关。同时,我们可以看出,工作或实习经验是毕业生成功就业的重要因素,这主要与当前单位的用人观念有关,许多单位为了节省成本,都愿意招聘能够马上上手工作的人,在招聘时都要求应聘者有相关经验。此外,在当今人才高消费的情况下,学历无疑成为毕业生成功就业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排到了第四位。

3.择业不顺利的因素

在择业过程中,毕业生的就业期望值的实现会受到自身条件和客观因素的制约,往往不可能一帆风顺。从毕业生对“您认为择业不顺利的主要原因”的回答统计表中可以看出,居于前五位的因素分别是“缺乏社会关系”、“自身缺乏竞争力”、“大专层次学历偏低”、“专业不热门”、“信息严重不足”。见表8。

表8择业不顺利的因素排序

注:表中的总分是以对排序第一、二、三分别赋值为“3、2、1”所得。

由此可见,缺乏社会关系成为了毕业生不顺利的最重要因素之一,这进一步说明的社会关系在毕业生就业当中的重要作用。同时,毕业生就业还与自身综合素质密切相关,学生缺乏竞争力与学校的教育培养工作和学生自己的努力程度密切相关。这里再一次证明了大专学历是毕业生就业难的一个重要原因。由于户籍制度的改革以及人们对户口的淡化,户口对毕业生的影响力越来越小,因此排在倒数第二位。

4.择业主要考虑的因素

毕业生的择业意向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在选择职业时主要考虑哪些因素。通过调查,可以看出该校学前英语教育专业毕业生择业时主要考虑的因素。见表9。

表9择业的主要考虑因素排序

注:表中的总分是以对排序第一、二、三分别赋值为“3、2、1”所得。

由此可见,毕业生在选择工作时优先考虑的经济收入高,福利好。其次是自我发展的空间和前途,以及个人需要与兴趣的满足。此外,从他们在追求高收入的同时也注重工作的稳定性可以看出,毕业生在择业时存在求稳心态,缺乏一定的挑战和竞争精神。而且,在择业问题上出现社会责任感淡化的倾向,对个人发展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关系认识不够清醒,处理不够到位。

三、对策与建议

根据上述分析我们发现,长沙师范专科学校学前英语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期望值偏高,同时找工作时呈现重发展讲实惠,就业地区、就业单位集中化,求职方式多样化等特点。根据调查结论,为有效的促进毕业生的就业,我们提出以下四点建议:

1.加强就业指导,改变学生就业观念

从以上调查得知,毕业生在就业地区的选择上集中在沿海地区和大城市,就业领域集中在国家机关幼儿园、公立学校幼儿园,期望月薪2000元以上的高达24.4%。毕业生的这种就业愿望是可以理解的,但这种愿望与现实有较大的距离。为此,学校应加强对学生的就业指导,改变学生就业观念。要帮助学生确立起“职业平等,无高下、无贵贱”的职业观,树立正确的人才观、价值观和成才观,鼓励学生到西部和基层就业。同时,从调查中我们了解到,缺乏应聘技巧是导致毕业生就业不顺利的重要因素,因此还应当加强对学生应聘技巧的培训和指导,多举办校园招聘会,以保证学生成功就业。

2.加强技能培训,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据调查,“学生自身条件不足,缺乏竞争力”是毕业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要使毕业生受用人单位的欢迎,应加强学生的技能培训,围绕职业素质,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心素质等方面的教育,培养出适应工作快、换岗能力强、操作技能好、综合素质高的幼儿英语教师或高技能人才。

3.加强创业教育,培养学生创业能力

调查对象中有11.0%的毕业生有自己创业的愿望,这说明毕业生的创业意识增强。因此,学校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构建创业教育课程化模式,培养学生的创业理念和创业能力,让学生通过学习,了解自己是否是创业的合适人选,然后根据自己的条件到市场寻找创业机会。

篇3

因为是第一次参加招聘会,所以从总体上来说我本人是带着一份好奇之心的。初七那天约上两个同学,一起去感受招聘会的氛围。车刚到站就感受到浓浓的气息,好多人都在等车。终于我们上了车,前往目的地。一到现场,那场面真是惊人,用人山人海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终于进入大厅,到处都是摊位,不过还好,所有的人都排队,虽然拥挤,但秩序竟然。在招聘会看到最壮观的一幕,当某信用合作社的招牌一挂出,30秒内,排了四五十个人。所有的岗位之选都远远小于应聘的人数。几个人甚至几十个人竞争一格岗位。之所以选择去参加招聘会,是因为我想学习一些关于招聘会上所要走的一些程序守则,同时我也想积累一些关于招聘会的经验,为以后走好自己的路打下坚实的人生基础。但本次招聘会却让我有另一番见解。

对于这次招聘会,我的看法如下:

本次招聘会几乎不需要真正意义上的高水平人才,很多公司都只是招聘文秘技工、营销人员,90%以上的学历要求是大中专以上。有部分岗位虽对身高、年龄、工作经验提出要求,但总的来说,对学历的要求低,岗位偏向于简单的操作、销售。

经过在里面一个近小时的观察,我发现,这里面没有适合我的公司或者岗位,也没有我所需要的。或许是自己对自己的要求高了一些,但我确实没看到法学专业的招聘。其实,法学专业所面向的岗位,很少与招聘有关。一般以机关、事业单位为主。

招聘会上人山人海,人挨人,人挤人。虽然看上去人才济济,但多数是大专及以下的,此外,名校学子就更少。总体而言,应聘者的专业水平不足。

唯一吸引我的也只是慈溪市机关事业单位面向全国公开招聘紧缺专业人才,虽然提出了各种要求,学历也在本科以上,但仔细看,所招的几乎都是经济类专业的人才,没有一个岗位需要法学专业的人才。但很奇怪的是公司、银行都是门庭若市,而恰恰是机关事业单位门可罗雀。从这一点上也可以看出,本次招聘会学历要求比较低。

看着大家很焦急的寻找自己想要的岗位,我们的心情还是挺平静的,但也总结出不少问题。不少前辈得出了各种大学生就业难的理由:

第一,由于中国国际分工地位的处于国际分工的底部,使得中国就业上呈现“白领需求不足”的状况,这是中国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这一问题的存在,使得中国的大学生就业岗位与扩招之后的庞大毕业生数量之间,形成巨大的落差,变成一个结构性的困难而长期无法解决,以后会表现得越来越严重,而且还将因此降低大学生的谈判地位,引发其他严重问题。

第二个原因是中国高等教育的质量问题,特别是文科教育质量极为低下。根本原因是教学内容的“全盘西化”,几乎不针对中国的政治经济现实,学生经过大学数年的学习之后,对于现实社会的状况仍然是十分隔膜,这也严重不利于学生的就业。

此外,由于急剧扩招带来需求关系的变化,因此在择业方面大学生的谈判地位急剧下降,这不仅表现在收入水平的下降,还表现在就业单位因此提出许多不合理的要求,拒绝承担大学生就业后的“在岗培训”费用。

还有一个主要原因,与整个社会环境的变换有关。今天的分配上完全短期化,福利安排的个人化和市场化,缺乏保障个人基本福利的整体利益安排和长期激励,严重不利于大学生就业早期的稳定性,使得就业单位和大学生个人之间的选择顺序无法吻合,造成严重的矛盾。

篇4

高等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大批具有必要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的、面向一线职业岗位的技能型、应用型专门人才。管理类课程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理论观点的同时,还要培养学生在未来工作中承担具体工作的基本能力和素质。那么如何通过课堂教学有效地培养高职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呢?为此,我们可以将拓展训练引入到高职高专院校的管理类课程教学中,为学校管理类教学改革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 大专院校管理课程开展拓展训练的必要性

(一)传统管理课教学存在不足

传统管理课教学弱点就是采用以“教”为主的教育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只重视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并把传统知识当作教学最终目的。在教学方法上一般只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单向沟通。高职管理类课程在教学中出现教师演学生看,教师授意学生储存,上课记笔记,考前背笔记,考后统统都忘记的尴尬局面。学生学习没有主动性和积极性,思维没有个性和创造性,学生成了记忆的工具,让学生参与具体的企业管理操作少,使得很多知识都只是纸上谈兵,影响了学生应用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久而久之,导致高职企业管理的教学脱离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不利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性的人才。

(二)教育改革的必然

拓展训练以学生通过各种拓展项目主动在体验中“学”,置换过去教学简单的“教”,其目标是为了提高学生们的综合素质。通过拓展训练可以提高学生的身心素质、增强其体能,塑造其冷静果断、坚忍不拔、勇于探索、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有助于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严谨认真的做事态度。从而实现“超越自我,熔炼团队”的目标,提高学生在沟通、领导力、管理能力等多方面的能力,实现在目标岗位上的价值。

(三)素质教育的需要

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应当包含学习适应能力、工作适应能力、生活适应能力和社会交往适应能力,这些能力的强弱关系到大学生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发挥的程度,关系到大学生个人的前途和命运。学校教育不仅让学生掌握文化知识、技能、而且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造就适应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综合性高素质人才,传统的教育方式已无法满足培养研究型、创新型、复合型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拓展训练不仅可以全面发展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而且还可以向学生进行有效的思想品德教育,开发学生智力;最重要的是注重挖掘人的潜能和创造力,培养人的团队精神,培养人的坚强意志,提高学生心理素质,陶冶情操,发展学生的个性,促进学生的社会化。

三、拓展训练的特点

(一)综合活动性

拓展训练的所有项目都以体能活动为引导,引发出认知活动、情感活动、意志活动和交往活动,有明确的操作过程,要求队员全身心的投入。

(二)挑战极限

拓展训练的项目都具有一定的难度,表现在心理考验上,需要队员向自己的能力极限挑战,跨越“极限”。

(三)集体中的个性

拓展训练实行分组活动,强调集体合作。力图使每一名队员竭尽全力为集体争取荣誉,同时从集体中吸取巨大的力量和信心,在集体中显示个性。

(四)自我教育

老师只是在课前把课程的内容、目的、要求以及必要的安全注意事项向队员讲清楚,活动中一般不进行讲述,也不参与讨论,充分尊重队员的主体地位和主观能动性。即使在课后的总结中,老师只是点到为止,主要让队员自己来讲,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

四、高职高专学生素质拓展的创新学习方法

现在沿袭在我国高校的学生素质拓展训练课程,是一种以职业心理素质培训为目标的适应性教育体验活动。目前流行的培训方式,既吸取了英国拓展训练的精华,又结合了我国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其课程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以体验学习为主,强调学员高度参与,使学习寓教于乐,让学员从做中学。针对当今高职高专学生中存在的以自我为中心自傲或自卑、娇生惯养意志力弱、心理素质和挫折承受力差、与人合作和沟通意识不足等问题[2],根据每批学员特点,针对性地选择主题和项目。素质拓展训练为高职高专学生提供了一个了解自我、了解生活、体验人生的机会,强调高度参与,强调学员与指导者的良好互动,其训练模式既充满趣味与挑战又不乏与其他朋友们交流相处,引导学员学会关爱他人,在互相信任和帮助下发展友谊;人生智慧的活动,使学员从中体验、反思、领悟,并激发、调整、提升个人潜能,使受训者的人格素质得到升华。

五、学生素质拓展训练的多种收获

素质拓展训练使高职高专学生在人格成长方面有机会增强自信和进取心,在行为训练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与生活习惯,激发学习的潜能;培养良好生理和心理素质,克服骄娇二气和惰性,磨炼意志和毅力[3];启发和增进创造欲和想象力,锻炼独立生活能力,学会热爱自然、热爱生活,过一个有益身心健康而又精彩纷呈的集体生活,享受富有趣味的户内外活动,培养团队合作能力;提高在学习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归纳总结的能力;提高在工作中提出多种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运筹策划能力。

【参考文献】

[1]许继英.体验教学法在管理课程中的应用.边疆经济与文化,2004(9).

篇5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教书育人以德为先,作为教师不仅仅教给学生书本知识,更重要的是用自己高尚的情操熏陶和影响学生,教会学生怎样做人。因而我十分重视对自己品德和人格的不断完善,在二十多年的漫长的岁月中我能始终如一地做到以身作则教书育人。自任职以来,我热爱教育事业,爱岗敬业,能够严格按照《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自己。我从未轻视过对政治理论的自觉学习:学习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学习和践行“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理论。时时处处为学生和家长着想,想学生和家长之所想,急学生和家长之所急;想学生和家长之所未想,急学生和家长之所未急。通过和学生谈心、家访、侧面调查等多种方式方法,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状况,影响学生成长的家庭教育状况、经济状况等情况,寓学生良好品德,高尚情操的形成与教育教学生活过程之中。鼓励学生树立远大理想而必须脚踏实地,吃苦在前享乐在后。在注重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兼顾特长,真正使每个学生的心身都得到健康和谐地发展。在管理教育学生的同时我总是把安全教育放在首位,按照学校的安排和要求及时检查住校生宿舍,督促学生讲究生活卫生,教育学生说文明话、干文明事,做文明学生。在无数次的迎来送往中,能及时地为孤独的学生送去精神的安慰;及时地为有病的学生寻医问药,及时地为经济困难的学生送去力所能及的经济帮助,已经成为我生活中一个不能或缺的习惯。逢年过节的时候,我也记不清多少次地因来自天南海北的我的曾经的学生的祝福和问候而热泪盈眶,

教育和培养学生是一个水滴石穿的过程,也是一个铁杵磨针的过程,每一个细节都马虎不得。在教学工作方面我能勤奋学习,努力工作,注重一点一滴的知识的提炼、积累和升华,然后通俗易懂地传授给学生。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对于每一节课,我都要认真钻研教材,寻找和阅读相关资料把握知识的广度、深度和难度,力求重点攻克、难点突破地精心设计教案备好课,努力创造条件,结合学生实际选择不同教法上好课,上课时以“重点突出、难点易懂、开发智力、培养能力”为原则,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众所周知化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基础学科,结合我们农村中学教学设备差,实验条件简陋的具体情况,我想方设法从校外借器材,从药店购置代替药品,自己联系购买实验光盘,千方百计地培养提高学生实验时的动手操作能力。自参加工作以来的二十多年,一直担任我校的高中化学教学工作,且多年连续“留级”担任高三化学教学。在教学工作中,每当遇到“疑难杂症”时,我的态度是不吃饭可以,不睡觉也成,解决不了问题不行,不但要自己懂,更重要的是要搞清怎样教才能使学生易懂,才能使学生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程度。由于我刻苦钻研,对某些题目寻找到的独特见解的小论文、小心得、小总结散见于多种报刊杂志。如“用表格法解推断题”一文载于《中学生学习报》;“元素周期表的发现与本质”一文刊登在《中学生理化报》;“化学实验中的安全知识教育”一文见于《甘肃教育督导》上。辛勤的付出,也收到过喜悦的成果,我曾多次被评为校级先进教师,XX年12月被评为平凉市中学化学骨干教师,2010年10月在县教育局举办的高中课堂赛讲活动中获优秀奖。自任中教一级教师职称以来各年度的考核考评结果是:XX年为良好;XX年为良好;XX年为良好;XX年为优秀;XX年为合格;XX年年为优秀;2010年为优秀。

    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一切都在变与不变的过程中交替进行着从而发展变化着,搞教育教学也一样,必须体现时代的特征,结合党的要求和社会主义事业的需要,根据新时期青少年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做符合现实实际的改革。在积极做好教研教改的同时我又能做到求新务实,开拓进取,力求做到有所改而有所不改,有所变而有所不变。改的是教育教学方法,不改的是大纲和教材的要求和最有效地对学生的传授原则;变的是教育教学方式,不变的是对特定目的的人才的培养。自我担任我校的理综组组长的十几到二十年时间里,根据化学课的特点和规律,和其他教师一道组织和成立多种形式的课外活动小组,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活动,结合课本知识,发辉特长,敢于设想,积极试验,丰富课余生活,得到学生的欢迎和学校领导教学同仁的一致好评。并针对传统的课堂教学中一味地强调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寻疑找困,常使得学生学习方向迷失及传统的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易使学生被动疲劳,从而降低学习热情,进而使课堂效率低下这一难题,我和同行们共同探讨寻找到了适合我校实际的以学生为主合作探究教师不失时机地引导辅助突难破重的教学方法,从而达到高效、优质的课堂效果,得到学校的肯定和推广。(1)

【推荐阅读】

到 栏目查看更多内容 >>

回顾往昔,路漫漫;展望未来,路长长。昨天的教学生涯,我付出了辛勤劳动,也收到了一点点骄人的成绩。但是我清醒地知道成绩再大,但与党和人民对教育的期望相差还很远,既然我选择了教育这个行业,今后我仍将无悔地以满腔的热情,崭新的姿态投身到后来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去,一如既往地以自己良好的形象和学识去影响和培养一批批学生。人生的意义在于奉献,奉献的人生在于奋斗,奋斗一生,奉献一生,我的教育人生无悔,我的教育人生充满着欢乐。

  2  

【推荐阅读】

大专生人生感想个人总结

校长工作个人总结

农行职工工作个人总结

学校教科研工作个人总结

2010年三下乡实践活动个人总结

毕业生个人总结

新小学教师工作个人总结

篇6

[关键词]通信专业 研究生 课程教学 分类培养 周总结

一、引言

改革开放30多年来,通信行业是发展最迅速的行业之一,对高素质通信专业人才的巨大需求,推动着通信相关专业的发展。近年来,通信相关专业成为了广大考生追捧的热门专业,在研究生入学考试中,多数学校的通信相关专业生源都比较好。从规模上来说,我国研究生教育可以用两个“超百万”来形容:毕业研究生超过百万,在校研究生超过百万[1]。

随着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通信专业研究生的培养问题日益突显:培养模式单一,师生关系冷淡,毕业生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等。同时,受到近年来全球经济不景气的影响,通信相关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压力逐年增大。

为适应社会的需要,增强毕业生的竞争力,近年来,针对研究生教育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诸多学校在这方面做了一些尝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在教学和研究工作中,笔者针对通信专业研究生的培养做了一系列思考。笔者主张对研究生进行分类培养,同时利用每周的学习和研究总结(下简称周总结)推动研究生教学工作的开展,以期对通信专业研究生的培养起到一定帮助,解决现有培养模式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二、分类培养,拒绝“一视同仁”

无数教育学者呼吁,对待学生要一视同仁。但在研究生的培养中,笔者认为要恰恰相反:对研究生应分类培养,要拒绝“一视同仁”的培养模式。

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刚入学的研究生在基础理论知识、实践动手能力、职业规划等各方面往往存在较大差异。针对不同的学生,笔者认为,从适应研究生个性化发展、培养社会需求人才的角度出发,有必要采取截然不同的培养方式。

1. 依据基础能力进行差异培养

通信专业知识面广、理论多且抽象,没有扎实的理论基础,想要学好通信几乎是不可能的。然而,刚入学的研究生在基础理论知识及实践能力方面往往参差不齐。笔者认为,在研究生入学后应在较短的时间内了解学生的基础,因材施教、差异培养。

(1)以综述撰写为起点,完成初阶学生基础的迅速补缺

研究生的培养不是本科时的群体式教育和“广撒网”式的教育,而是要让他们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学到更多的急需知识,即要高效率的学习。针对基础知识薄弱的研究生有哪些切实可行的教学方式呢?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撰写综述可谓是一条不错的措施。而且由于可选题目的灵活性,它不仅仅适用于基础薄弱的研究生,通过这种方式让其他研究生了解学科的发展趋势、巩固基础知识,也未尝不是一种好办法。

首先,在查阅文献的过程中,可以锻炼研究生的信息收集能力和论文写作能力。对于一个研究生来说,信息收集能力是其最为基础的和必备的技能,查阅文献可使这种技能得以充分的锻炼。同时,综述的撰写,也可以让研究生提前熟悉科技论文的写作,为日后的学术成果发表作好铺垫。

其次,阅读高水平的文章,不仅可以帮助研究生了解所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还可以非常直接地补充研究工作所急需的基础知识。优秀的论文,特别是硕博毕业论文,往往会对相关基础知识作详尽的阐述。阅读这些优秀的论文,通过对文章中出现的知识点进行深入学习,可以达到以点带面的效果。当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后,研究生能力便会发生质的飞跃。

通过这种方式,在很大程度上不但可以避免基础理论知识学习的盲目性,而且还可以避免单纯看书或抽象理论公式推导带来的挫败感。对下一步的学习和研究工作来说,也是一个好的开始。

(2)以项目参与为牵引,推动进阶学生的发展

研究生教学的核心,应该是让他们掌握学习能力、创新能力以及进行科学研究的技能。对工科研究生而言,衡量其能力的一项重要指标就是其做项目的能力。因此,在研究生的教学过程中,应当穿插着怎样去搞科研。为此,笔者主张对已经具备一定理论功底的学生,应该以实际项目参与为牵引,推动其发展,让他们在具体项目的完成过程中切实的提高其科研技能。

相比本科学生,研究生应具备独立学习的能力和独立完成科研任务的能力。这要求他们不但要有良好的学术素养,同时要有严谨的科研思维及熟练的科研技能。对于刚着手项目的研究生来说,导师在初期的指导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

俗话说,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因此,研究生在初期的行为和习惯将会对他们日后的研究工作将产生巨大的影响。在笔者看来,科学研究的过程其实是一个循环迭代的过程:从制定方案、实施方案、分析结果,到修改方案、再次循环,直至最终得到满意的结果。然而在这个过程中,研究生很可能要面临无数次的跌倒和失败。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研究生导师要做的事,就是让这种循环迭代的次数尽可能的减少,特别是对刚着手项目的研究生,应该引导他们通过最短的路径得到最为满意的结果,而不是看着他们徘徊在越走越远的弯路上。一个良好的开端,对于他们日后的科研工作而言,是一种可以效仿的成功经验。因此,导师的适时指点和恰当的引导就显得尤为重要。对于刚着手项目的研究生,研究生导师应首先传授他们良好的科研方法和项目经验(这些方法和经验可能来自于导师的长期积累,也可是借鉴他人的成功方法和经验),待他们渐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以后,方可放心的让他们投身到科学研究工作中去。

2. 按个人发展规划进行培养

在研究生教学过程中,研究生的个人意愿,特别是研究生的个人发展规划,是导师不得不参考的又一重要指标。笔者发现,随着研究生对学习生活的逐渐适应,几乎每个研究生都会对自己的未来职业发展有一个或明或暗的规划。这些规划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从事技术性工作、从事非技术性工作和继续深造。为此,导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但要因材施教,更要“因愿施教”,这样才能更好的满足研究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

(1)针对从事技术性工作的研究生

针对计划在研究生学业完成后,从事技术性工作的研究生来说,研究生导师应该充分加强他们的技能培养。这一类研究生毕业以后大多会加入到通信及电子相关企业,从事研发工作;又或者加入到大专院校从事教学工作。以某高校为例,2007年至2010年间的2千多名通信类专业毕业研究生,85%以上的研究生最终选择了在国内大型通信运营企业(如移动、联通、电信等)、电子制造企业(如中兴通讯、华为、大唐电信等)和高等院校就业[2]。

从事技术性工作的研究生,在教学过程当中,应当结合这一部分研究生毕业所从事工作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着重于技能培养和专业知识应用培养,为他们今后步入企业铺平道路。笔者认为,行之有效的办法是尽量多的让这部分研究生参与到来自企业的项目中去。通过这些项目的参与,他们可以感受到:相关企业在做什么,需要什么技术,自身尚缺乏什么知识,等等。从而在知识储备的过程中,这部分研究生的学习和研究会变得更加有针对性。

(2)针对从事非技术性工作的研究生

针对计划在学业完成后,从事非技术性工作的研究生而言,应加强他们的管理能力和组织表达能力的培养。在每一年的毕业研究生中,都有一部分会加入到政府部分、公安系统、销售以及创业等队伍中。针对这一部分研究生,笔者认为,应该更多的为他们提供创造管理、组织和社会实践的机会。使他们能够有更多的机会加入到研究生骨干队伍当中,能够有更多的机会参加到社会调研、科技服务、挂职锻炼等社会实践中[3]。在这些实践活动中,他们可以充分锻炼其日后工作急需的管理能力、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

(3)针对期望继续深造的研究生

对有继续深造规划的研究生,应加强他们的学术能力培养。对于这部分研究生,学术能力的培养应放在首位。应积极的为这一部分研究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术氛围。可以采取举办研究生学术论坛,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等方式拓展他们的视野,为其营造学术氛围。同时,一个好的研究课题对于这一部分研究生的继续深造也是大有裨益。笔者认为,在注重研究生学术能力培养的同时,必须加强学术诚信教育,让研究生养成良好的学术素养和品德:能抵制浮躁社会风气对其自身的侵蚀[4],能拒绝学术不端行为的发生[5]。

三、以周总结为平台,促进研究生教学工作的开展

周总结,是一种对一周学习和研究工作进行汇总和自我剖析的学习研究总结形式。笔者要求研究生上交的周总结中应当包含的基本内容是:本周工作重点、每日工作计划及完成情况、一周工作总结、下周工作计划。在研究生教学过程中,对写周总结的作用,笔者进行过长期的探索。从长期的实践来看,坚持写好周总结的习惯,益处颇多,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 工作有计划

从长期的实践看来,周总结能够让研究生的短期工作变得有目的、有计划。科学研究工作在一定程度上是枯燥、乏味的,如果一个研究生对自己的学习和研究工作只有一个长期计划,甚至根本没有计划,这样很容易让其对学习和研究工作产生倦怠情绪、对工作失去热情。相反,如果制定了详细的短期工作计划,在无形中可以不断促使学生去思考自己的学习及研究任务的进度,对其产生一股巨大的推动力,这就可以让其在遇到困难时不折不饶、迎难而上。

2. 实施有监督

对周总结的实施来说,导师与研究生之间的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关系,本身就是一套有效的监督体系。通过这份周总结,导师可以全面掌握学生的工作开展情况,这就不断促使学生努力去完成周总结中的计划,而不至于让工作和汇报只是流于形式。

虽然笔者并不主张指导老师和研究生之间产生所谓的对立情绪,但是笔者认为,导师具备一定的威信,对研究生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是一味高效的催化剂。

3. 成果有记录

周总结,其实是研究生在学习和研究过程中的成果总结。通过这种定期的汇总和问题剖析,将自己辛勤耕耘的成果以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对学生自己来说,其实是一种奖励和肯定。积跬步,至千里;点滴积累带来的量变,在某一个点,将会爆发出质变的能量。同时,若学生在日后遇到同样的问题,可以非常方便的查找到自己总结下来的解决办法,这对以后的研究工作也是一种有力的技术支撑。

4. 师生有沟通

通过一份简单的周总结,导师可以充分了解研究生当前在做什么、怎么做的、遇到什么困难、需要什么帮助、下一步打算怎么做等一系列重要信息,这可以让导师的指导工作变得更加有针对性。而导师在周总结中回复的意见或几句点评,又会对学生的工作产生积极的指导作用。这样,不但促使双方工作的顺利进行,而且可以促进师生沟通、加强师生感情。

四、结论

为了提高通信专业研究生教学的效率,提搞研究生培养的质量,达到研究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以及社会对高素质通信专业研究生的需要,本文从研究生的分类培养以及充分发挥研究生周总结作用两方面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本文讨论的研究生培养问题始终存在。希望在日后的教学和研究过程中与教学同行共同探索,提出更有益于通信专业研究生培养的建议和方法。

1、“西华大学2011年信息工程特色专业建设项目”(项目编号:2010TSY301);

2、“四川省教育厅符合地方需求信息类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教改项目”(项目编号:700337)

[参考文献]

[1]来茂德,沈满洪,陈凯旋.培养机制改革:新时期研究生教育改革的路径选择[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7(12):1-5.

[2]王昆.通信类专业毕业研究生就业状况与就业指导对策分析[J].学园,2010(15):5-6.

[3]陈闻.关于研究生社会实践的思考[J].社会科学家,2009(3):131-133.

[4]张颖.研究生学术诚信保障体系研究[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1(1): 57-61.

[5]朱彬,刘英辉,刘念.学术不端与研究生学术规范教育[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8 (8): 267-270.

[6]陶成.通信专业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J].高教论坛, 2007 (1): 123-155.

篇7

开展国家开放大学办学体系建设,应根据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要求和《国家开放大学建设方案》和各分部现有体系建设的特点,深入研究分部在学习中心与地方学院建设运行中的职责和体制机制问题,通过试点,探索国家开放大学在新的体系架构和体制机制下,总部和分部在支撑学习中心建设与运行方面的综合能力及提升这种能力的路径。

一、研究背景

自《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办好开放大学后,在电大系统内外就开放大学建设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其中,人们关注的是国家开放大学、省开放大学建设问题,而关于开放大学系统建设及学习中心建设方面的研究并不多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政府应当把促进教育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并以此为基础,搭建全民终身学习“立交桥”,办好开放大学,大力发展现代远程教育,建设以卫星、电视和互联网等为载体的远程开放继续教育及公共服务平台,为学习者提供方便、灵活、个性化的学习条件,促进各级各类教育纵向衔接、横向沟通,提供多次选择机会,满足个人多样化的学习和发展需要,探索适应不同类型教育和人才成长的学校管理体制与办学模式。

二、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在通过试点和研究工作,在总结广播电视大学系统建设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通过对开放大学的宗旨、定位、功能及其对于质量和特色的研究,实现广播电视大学向开放大学的战略转型,探索和构建国家开放大学学习中心的构成要素、建设模式、运行机制、功能和作用、评价指标,增强国家开放大学学习中心自身实力和服务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和终身学习体系建设的能力,实现将广播电视大学建设成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现代远程教育开放大学的发展目标,形成提升和显现开放大学作为新型大学实体服务于地方学习型社会建设的能力和作用。

2.实践意义

电大三十多年的发展实践证明,县级电大能否快速而持续发展,与整个系统有着实现密切相关。学习中心建设在开放大学体系中的作用是电大向开放大学实现战略转型中的重要性是不容置辩的,所以,研究学习中心的功能与作用无疑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国内外很多学者都一致认为,学习中心应该在电大基础上建立,这是因为“开放大学与电大是传承与创新的关系”问题是传承什么,在什么地方创新是问题的关键所在,也是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关于学习中心的功能就是体系创新的一部分,与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阐述。有的学者提出了“五个提升”,即:一是适应学生个性化学习的支持服务能力需要进一步的提升。二是有效整合和应用总部、分部教学资源的能力需要进一步的提升。三是服务社会发展的能力需要进一步的提升。四是与总部和分部的协调运作能力需要进一步的提升。五是大学文化的传播能力需要进一步的提升。

这些学者的观点对于我们的研究来说是有重要启示的。第一,学习中心的功能是多元的,学习中心建设要突破招生、管理的单一功能。第二,学习中心在办学上要实现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并举,是区域的终身教育中心。第三,学习中心要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这种服务是多方面的,但是,核心是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人才。第四,学习中心在为学生学习服务上,在构建开放大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上切实发挥作用。

四、研究的重点内容

1.学习中心的功能与作用的多元化问题。我们虽然叫肇东学习中心,但是,实际上所招的学生基本上是电大及其他大专学历教育,因此,在办学上要突破学历教育的单一性,实现办学的多元化。

2.学习中心是区域终身教育的中心,其辐射面要有所扩大,目前主要是利用网络向农村辐射;同时考虑如何为老年人服务,为社区服务。

3.学习中心是开放大学系统的办学终端,从办学网络来说也是结点,要向省校反馈功办学及教学存在的问题。

4.影响学习中心功能与作用发挥的瓶颈问题。探索在国家开放大学新型体系架构和体制机制下,学习中心建设与运行方面的综合能力,在研究中发现并解决提升这种综合能力需要研究解决的瓶颈问题,找到提升这种能力的路径。

五、研究的进展情况

十二五期间,肇东市被确定为哈尔滨都市圈的6个卫星城和12个产业基地之一,同时又规划为哈大齐经济走廊,肇东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把我们肇东打造成哈尔滨后花园、经济建设的桥头堡,为成职教育建设发展提供难得的机遇。十二五期间,全市初中生人数,是逐年递增状态,2014年初中毕业生大约6,618人,其中农村毕业生有3512人,现高中只能录取农村毕业生1500人,其余的农村毕业生不能接受高中教育。随着市域经济发展,企业前期教育和培训人数可观,年需培训人数460人以上。肇东市初中毕业生年均在5000人以上,其余毕业生成为职业技术培训的对象。市政府明确要求肇东市综合职业教育中心要建设成一个就业再就业培训基地、建设成一个大学生再教育培训基地、建设成一个老年教育学习基地、建设成一个社区教育培训基地、建设成一个继续教育学习基地,实现了学习中心作用的多元化。

六、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1.政府定位不准,支持不足,致使招生竞争异常激烈,办学规模出现萎缩

长期以来,电大在许多人眼中都是可有可无的,及其不受重视,基层的成人继续教育机构林立,很多政府部门都有自己的培训学校,比如说市党委办的党校,劳动局办的劳动技能培训学校、教体局办的教师进修学校、老干部局办的老年大学等等,各个部门都想从中分到一块蛋糕,其结果是各个部门都吃不饱。

2.社会上高等教育市场混乱,电大的办学声誉下降

近年来,高等教育面临着激烈的竞争,为了生存很多学校将招生放在第一位,为了吸引生源,很多学校降低了对学生的学习要求,只要交钱报读,上不上课、做不做作业都无所谓,反正不管以什么方式通过考试一样能合格,高等学历文凭特别是成人高等学历文凭的含金量严重缩水,受此社会大环境的影响,电大教育也未能独善其身,很多学生报读电大的目的就是能顺利拿到文凭。

3.教师队伍不稳定,后劲不足

由于地方主管部门对电大重视不够,因此基层电大教师编制很少,近几年肇东电大已经没有独立的电大教师编制,即使有一些在编教师,但是这些教师很多也是从中小学调过来的,各方面素养较差,基本上不能胜任电大教学工作,只能从事一些招生、教务、后勤等非教学工作,一线教学的专业教师力量薄弱,个别专业要依靠外聘教师。很久都没有正规对口毕业生加入到专业教师行列了,致使教学一线后劲不足。

七、研究的努力方向

1.加强学习,提升教师的素质

要用发展的眼光,充分认识到学校教师的素质是可以通过学习提升的,因此我们要组织开展各种有针对性的培训,通过学习让老师增强工作的进取心、责任感,树立危机意识;通过学习让教师获取科学的工作方法,提升工作效率。

2.积极开拓非学历教育市场

立足于本地区,主动适应日趋广泛和不断变化的社会教育需求以及社会成员的终身学习需求,发挥整体办学优势,进行多层次、多规格、多功能、多形式办学,充分发挥“搭建终身教育’立交桥’”的历史使命,大力发展非学历教育,充分利用整合后的开放大学优质资源,加强与企业、事业部门的联合办学,让更多的人获得学习和深造的机会,切实担负起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建设的重任,开展各种形式多样的岗位培训、技能培训、兴趣学习、证书教育等。

3.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维护办学声誉

质量是远程教育的生命线,要依靠电大的“五统一”质量保证体系,抓好教学管理,完善各项教学规章制度建设,落实教学责任;做好教学支持服务,保证教材及时到位,充实网上教学资源,开展有效的面授辅导、网上导学、小组合格学习等;发挥系统办学优势,突出远程开放教学的优点。

4.提高社会服务能力,积极构建数字化社区学习中心

在构建终身学习教育体系的过程中,开放大学将承担着重要的角色。基层电大要努力提高社会服务能力,建立大学和社区的密切关系。《发展纲要》提出“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建立开放灵活的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促进优质教育资源普及共享”。因此,电大应积极考虑把构建数字化社区学习中心作为发展目标,以网站为平台,通过互联网把“资源中心”的优质教育资源传送到社区和乡村居民中,最低限度地满足社区和乡村居民的学习需求,最终成为群众身边的多元开放型学习中心。为社会培养大量的有一技之长的劳动者和建设者,对市域经济的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为实现我市“四大一强”的战略目标,为富民强省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四、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篇8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 人才培养主导模式 “双证融通,产学合作”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目前主要是大专层次,这一点已经受到教育界与社会的广泛认同。无论是作为教育的一种类型或是层次,与其他类型或层次的教育相比,高职教育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应有其鲜明的特色。在高职教育系统内部,应该构建一个能充分反映并高度概括高职人才培养规律的、具有较强共适性的主导模式。这种主导模式理应是“双证融通,产学合作”。

一、高职人才培养需要可遵循的主导模式

最近十几年来,我国高职教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高职教育界根据社会政治、文化、经济以及学生个体的需求与发展,结合各地高职教育实践,确认了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与人才规格,并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对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特点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一些高职院校则在发展过程中,学习借鉴国外职业教育经验,结合我国国情和行业、企业特点,总结出了多种产学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如“订单式”、“工学交替式”、“2+1式”、“企业全程参与式”等等[1]。随着更多的高职院校对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提炼”与“求异”,或许还会有更多的其他模式被提出。然而,其中的许多模式,更多地只是侧重反映了人才培养的不同产学合作途径及其培养特点,却很少提及高职人才培养的主导模式。

由于学校的不同、所在地区的不同、区域经济发展条件的不同,其人才培养模式会有差异性。以上所述的各种模式可认为是反映其差异的特征模式。然而,我们在构建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时,只关注其特征性而求“特”求“异”(甚至有些“提炼”仅是取了个形式或只是换了个说法而已),这是远远不够的。高职教育有其基本的培养目标与业务规格,如果我们仅注重在培养模式上求“特”求“异”,而不致力于主导模式的构建,就容易引起教育内涵的异化与人才培养的偏差。如“订单式”常会导致学生就业面狭窄,教学中过分偏重企业“订单”将不利于学生的职业生涯与可持续发展,甚至由于“下单企业”难以预测的变化反而导致相当一部分学生就业困难[2]。因此,推行并构建主导模式,并在此基础上构建适应不同产学合作途径的特征模式,将使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具有更好的范型性(即标准性、典型性、规范性)与较强的共适性,并有利于高职院校针对高职教育的共同目标和问题,进行教学设计与教学建设。此外,主导模式所提供的框架和思路,还可相对缩小高职人才培养的质量差异。以上这些都是作为一种高效率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必然追求。有了主导模式,人们就不会在面对繁多的人才培养模式时,有无所适从之感,因为这些模式都应是在主导模式基础上灵活应变或动态变革的结果。

二、以“双证融通,产学合作”作为高职人才培养主导模式的原因

1.“双证融通,产学合作”是以能力为中心,以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为目标的人才培养模式。近年来,随着经济、科技、文化的进步以及这三者间的日益整合,对能力、技术及应用的理解和要求正在发生着新的变化。面临知识社会的到来,知识更新加速,技术换代加快,职业岗位变化频繁,劳动者的核心能力或关键能力越来越受到普遍的重视。为了适应未来社会发展和市场、岗位群要求的变化,让青年学生仅学习专门技能而为某一特定行业、特定工种做准备是不够的,学校应着眼于学生的整个职业生涯的培养。

2.“双证融通”是真正以能力本位教育观为指引,以职业标准为导向的,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第一,“双证融通”的人才培养模式,使高职教育真正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使毕业生具有基础理论知识适度、技术应用能力强、知识面较宽、素质高等人才规格特点。“双证融通”是“双证书制”的进一步发展。按照以往的“双证书制”,职业教育(以学历证书为标志)与职业培训 (以职业资格证书为标志)分属于两个独立系统,两张证书间关系甚少,缺少衔接与对应,极易演化成单独的取证行为,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教育的效率。而实施“双证融通”,就是要通过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这两类证书内涵的衔接与对应,采取高职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的培养模式,实现高职课程标准与职业资格标准的融通,实现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培训的融通,实现“一教双证”。第二,高职教育实施“双证融通”,必须以“产学合作”为前提。由于“双证融通”凸显了高职教育的职业属性,结合了学生的个人发展需求、社会需求、市场需求、用人单位需求、第一线岗位需求等,因此,高职教育必须实行开放办学,实行“产学合作”,帮助学生形成在某一职业领域的能力与素养,并使其逐渐形成个人的职业生涯发展观。这与以突击性的强化培训而获得职业资格的单一取证行为不同,在后一种情况下,真正的职业素养并未养成,尤其是缺乏综合职业能力。因为职业素养与职业能力的形成,有赖于良好的职业环境。企业则是具有浓厚职业氛围的培养高职人才的良好阵地,把学生放到生产、服务第一线中去,可以形成促进教与学双向互动的社会交往情景和职业情景,使学生在真实环境下进行岗位实践,进行职业规范化训练。此外,企业专家不仅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而且对生产管理一线专业人员的知识与能力需求、能力评价,最有发言权。正是由于企业在高职教育方面的资源优势,产学合作成为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通过“产学合作”,企业资源也被用于教学之中,并使学生获得实际“工作”经历,将“学习知识”与“工作”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与职业能力,缩短从学校教育到企业工作的距离。

综上所述,将“双证融通,产学合作”作为高职人才培养的主导模式,可以确保在教育教学中体现两个证书的水平,以此来同步提高高职毕业生的科学文化素质和职业素养。这样的主导模式,一方面适应了就业导向的需要,另一方面贯穿了“以能力为本位,素质为核心”的教育理念。它既简约而又完整地对高职人才培养过程进行了本质的、深刻的、准确的理论概括,对高职人才培养具有普遍的、典型的指导意义。

三、“双证融通,产学合作”的高职人才培养主导模式的构建

将“双证融通,产学合作”作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主导模式,应当抓好以下环节:

1.构建质量标准。按照现代职业教育的思想,高职教育应把适应与满足社会需要和人的发展作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的核心内容,并贯穿始终;要在突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应用性的同时,让学生具备一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最新提出的分层化的国家职业标准体系[3]由职业特定技能标准、行业通用技能标准、跨行业职业技能标准和核心技能标准构成。而按照我国现行的职业标准体系,工种标准和职业标准仅仅是某一职业特定技能标准。从适用范围看,工种标准和职业标准相对较窄,所涉及的知识与技能大都是一个职业或工种特有的,因此,取得其资格证书,只能反映能力的一个方面。高职教育要实现“双证融通”,实现“高等性”与“职业性”的融合,则不仅要使学生具备适应就业岗位的职业特定技能,还要根据专业类别,加强核心技能的培养,并有所侧重地、有所选择性地、采用主(辅、选)修方式培养行业通用技能与跨行业职业技能。由于专业不同,高职毕业生从事第一线工作所需要的知识与能力结构有着千差万别,而某一专业类别对诸项技能的要求,行业、企业的专家与管理层最为清楚。因此,对某一高职专业的“双证”目标的诠释与具体质量标准的分析,应贯彻产学结合思想,充分发挥产业界的作用,注重企业界与教育界的合作,充分发挥行业组织与企业的作用。要请用人单位进行职业分析,确定其具体的知识、能力结构和职业素质要求,选准专业在职业岗位(群)中的定位,确定符合职业岗位所需要的职业资格证书,从而将专业培养目标与质量标准进一步具体化、个性化,使高职专业与职业岗位(群)的内在联系、教育过程与职业活动过程的内在联系显现出来,构建以适应社会需求与学生个体需求为目标、以培养专业技术能力为主线的培养方案。

2.重组课程体系。实施“双证融通”,对高职学院来说,就是要在教学中能体现两个证书的水平,真正把职业资格标准融人课程体系,形成高职课程对职业资格标准在教学内涵上的涵盖关系或专业核心课程与国家职业标准之间的对应关系,形成符合国家职业标准的“双证”课程,使专业课程内容与企业的岗位技能需求紧密结合。为了保证“双证”课程开发的有效性,应吸收现场专家参与课程开发与培养方案的制订,针对现有的课程内容与学生职业能力要求不相适应、相对于行业的发展滞后等问题进行改革,按照职业的要求对课程内容进行创新整合,将职业要求的基本知识与技能以及行业科技发展前沿的新知识与新技术整合为课程内容,从而保证课程分析的准确性与课程结构组建的科学性,保证课程开发具有鲜明的技术特征和较高的技术含量,保证培养方案的可行性及其与培养目标的一致性。

3.改革教学模式。实施“双证融通”,在高职课程中引入国家职业资格标准,必须贯彻“产学合作”的思想,改革目前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技能训练要围绕职业功能与综合职业能力展开,在以职业功能为模块,开展项目式教学的同时,开展综合实践训练,强化岗位技能与综合职业能力。此外,对高职教育来说,引入职业资格证书教育不只是知识与技能的培养,更应是一种职业素养的养成教育。在教学中,对学生的职业训导应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以培养学生对职业的热爱、敬业、执著、投入以及坚定的职业信念,培养学生高尚的职业道德、创新的职业精神。

4.创新评价方法。为了适应高职教育培养目标,有利于“双证融通”的实施,高职院校还必须创新评价方法,以考查学生的能力与促进学生发展为根本目的。改变单纯以理论考试测定成绩的方法,不再单凭一纸试卷来评定学生的学习成绩,而是以学生的实际操作水平和工程实践能力来决定。要广泛推行过程考核和项目综合考核,借鉴国外多元整合的综合职业能力评价标准,尽可能地采用多种评价手段,如技能测试、模拟测试;实物制作、专题报告、口头与书面问答、直接观察、考察原有学习证据等。要突出职业资格标准的导向作用,体现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教育的紧密结合,重视职业技能和综合职业能力考核,建立与专业培养目标、职业标准相匹配的职业技能考核制度,建立考核标准与考核大纲,从而使考试内容与职业技能鉴定规范相衔接,确立满足高职专业培养目标与职业标准的职业能力考核方案。要加大专业职业技能的考试权重,逐步落实职业技能培养与职业资格考试同步的基本运行机制,并使技能鉴定与课程考试结合起来,避免搞重复考试。在职业技能的考核上,同样要贯彻“产学合作”的操作策略,引入社会评价,在以职业标准取向的前提下,努力实现学校内部评价与外部评价的互动统一。尤其是在毕业实践环节,要引入企业对毕业班学生能力的评价机制,借此促进学校教育教学的改革,提高高职人才培养的质量。

5.建设实训基地。实训基地建设是实施“双证融通”工作的重要载体,高职院校必须重视实训基地的软件和硬件建设。在软件建设上,实训基地建设要通过产学结合,充分吸取生产一线的

管理经验,加强对实训基地的规范化管理,营造出良好的职业氛围,培养学生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团结合作的职业道德;在硬件建设上,实训基地的设备要与生产一线同步,要围绕岗位职业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真实的生产环境中得到锻炼。要重视校外实训基地建设,通过产学合作,建立一批与专业实践教学相适应的相对稳定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采取与企业联合建设实训基地或与企业签订合同,使用企业现有设备,在企业技术人员和教师的共同指导下完成实习、实训教学任务。

6.提升师资队伍。提升师资队伍是落实“双证融通”工作的关键。高职院校要将专业教师定期到企业锻炼形成制度,并通过引入一些企业的技术开发、人才培训和技术服务项目,积极鼓励专业教师指导部分优秀学生去参与、去完成,从而使更多的教师真实地了解企业、了解产品开发与生产过程,增强解决工业技术问题的实际能力,促进教师“双师”素质的提高。要通过产学合作,建设一支相对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聘请一定数量的来自于企事业单位的有关专家、学者和行业权威、骨干作为兼职教师,这样一方面满足专业教学的需要,另一方面更好地架起学校与社会之间的桥梁,有利于争取行业支持,使专业建设更贴近社会需求。

[参考文献]

[1]中国高教学会产学研合作教育分会.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结合操作指南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李宇新.“订单教育”的冷思考[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 2005,(1):13—15.

篇9

在短短两个月的时间里,我们通过列席全校教师会议,走进课堂听课,参加备课组的教研活动,翻阅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方面的有关资料,与管理人员、教师、学生座谈,对学校的发展历程、办学理念、学校文化建设、管理模式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他们超前的教育教学理念、先进精细的常规管理方法、个性化鲜明的办学特色、科学完备的教师评价机制和有效多样的教师培养,对我们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值得学习借鉴,现就挂职学习情况简要小结如下:

局前街小学是常州市直属小学之首,始建于19XX年,是一所有着百年办学历史和丰厚文化底蕴的老校、名校。学校现有教职工90多人,42个教学班,XX多名学生。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通过不断探索和创新,形成了“轻负担、重质量”的办学特色,建立起“勤、勇、朴、诚(勤勉自励、勇于创新、返朴归真、坦诚相见)”的学校文化,建立起“活泼、开朗、自信、大方”的学生风貌,建立起“和善、悦纳、睿智、大气”的教师品格,建立起“积极进取、团结协作、素质过硬、乐于服务”的团队特质,成为常州市一流的省级实验小学、省级模范小学,并以其特有的办学魅力在常州地区的基础教育中发挥了重要的引领作用。

学校领导班子是团结的、专业的、管理有序的。目前,班子成员有15人,李伟平校长和姜明红副校长都是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李校长还是江苏省首届“人民教育家”。班子成员中也几乎都是市级骨干教师或学科带头人。他们乐学善思、勤于钻研,已具备独挡一面的工作能力。他们效率高、成效好,具有较强的改革意识和开拓意识。他们团结、务实、求真、精干、高效,做到了分工合作、职责明确,保证了政令畅通,具有较强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学校教师是敬业的。他们乐于奉献、忘我工作,从7:20左右到校直至下午5:00左右离校,始终恪尽职守,承担着教师的一份责任。语数英老师每周任课12—13节,术科教师每周任课达16节及以上,除六年级外数学老师都教双班,因此每位教师都显得比较忙碌。再加上学校活动多,教研组、年级组活动经常化、序列化,俱乐部活动的正常开展,因此教师除上课,大量的听课、课后交流以及学生管理和教育,几乎占了课余的大部分时间,所以上班期间,你绝对看不到闲聊、无所事事的现象。

学生是天真快乐的。在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的前提下,学校一直组织开展春、秋游,让学生亲近自然丰富阅历;固定开展科技节、艺术节、体育节、读书节菜单式活动并形成序列,让学生在自主的氛围里主动发展;利用课余时间组建各类学科俱乐部活动,为学生个性发展、精英道路创设平台;开展“班级十星”、“感动局小”学生评选,开展学科免考评选等等,通过评价制度的改革为学生树立榜样,让学生在榜样的标杆下前行。我们常说“俯下身子和学生说话”,这只是强调平等、尊重的对待学生,其实我们的工作更要“俯下身子”,局小正是从“学生需要”的立场开展各项教育教学工作,即便是一些应景式、政治式活动。

学校教学管理是规范、扎实的。现有的质量考核与评价部设立部长1名(由教导处人员担任),语、数、英三门学科3名老师担任副部长,下设分学科的校内专家组(专家组由个人申请,组织审核)。考核工作遵循考核者也是被考核者的双向管理模式进行。在月度考核中,开学初按学科排定好月度考核人员(一般按低、中、高年段设立三个考核小组,每组2名人员,人员由校内专家组人员组成),具体考核时间由2名人员自行商量决定,每逢至考核日,两人到教导处或指定老师处对本学科教师进行抽签确定被考核人,确定后提前一课时通知本人,并通过对被考核人的课堂教学、作业批改(抽查)(差错率)、备课(教案、教后反思)、其他事务工作的考核,确定被考核人考核等第。

在学期教育教学考核中,同样以质量考核与评价部牵头,在个人填写自评表前提下,以教研组、备课组为单位对本学科教师进行综合评价(月度考核结果、其他工作等作为参考,学期期末考试成绩有一定参考,但不完全以此为准,重在平时工作),按照学校划定的等级比率(优秀、良好、合格设立一定的比率)确定个人等级。

学校教育教学研究工作是有序高效的,而这一切得益于局小参加的“新基础教育”研究。“新基础教育”是由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主持的国家级教育研究课题。该研究从1999年起进入探索性研究,XX年起进入发展性研究,XX年起进入成形性研究阶段。李伟平校长从常州市第二实验小学开始就参加了五年的“新基础教育”研究,自XX年暑假到局前街小学担任校长后,又为局前街小学谋划争取成为了“新基础教育”研究基地学校。通过学校领导与管理改革,语文、数学、外语三门学科的教学改革,学生发展教育与班级集体建设等两个层次、四个方面的研究,形成了融改革理念、理论研究与学校实践改革领域研究为一体的指导纲要系统。

首先明确了第一责任人。局小中层管理人员基本上都以学科来确立,分别设立各科学科主任,诸如:语文学科主任、数学学科主任、英语学科主任、术科学科主任。相应学科设立教研组,聘任1—2位教研组长,相应学科设立备课组(按年级设立,术科按学科组建)。学科所有教科研活动全部由学科主任、教研组长具体负责。包括教研计划的制定,教研组、备课组活动的内容安排等等。每次活动除了由负责人安排好本组记录员,还要安排活动信息报道等工作,其细致和周密非一日之功。

(1)

■ 热门推荐:

| | | | | | | |

查看更多>>

其次“项目组”管理制度。“项目组”管理制度是“新基础教育”课题研究成果之一。它按需设岗,采取自荐方式,无论普通老师或是中层干部,都可以申请在获得批准后担任项目领衔人,都可以在不同的岗位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初次接触这样的概念,可能我们都不能充分理解“项目组管理”的成效。简单说:局小的中层干部是三年一聘,人员变动不会太大,但是项目组是灵活的,按需设岗,完成考评后自动撤除。这不仅能够有效的提高普通教师的积极性,而且也有效地克服了管理人员的“管理疲劳”。

“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一位好校长是办好一所学校的关键。陶行知说过:要想评论一所学校,先要评论他的校长的办学思想在治校中是否起着统帅全局的作用,它能体现出这所学校的办学宗旨,办学方向,治校方针和培养人才多方面。我在学习期间,对这句话有了深刻的理解。局小正是在李伟平校长的人文感召和精神引领下,从“做事”到“成事成人”,从关注事的达成结果到关注做事的过程中促进人的发展,从关注个别教师到关注教师梯队队伍的发展,从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到提升教师的生命自觉,并让其呈现在学校各项活动和各个层面工作的策划、组织、实施过程中。“成事成人”的价值取向不再玄而空,而是真实地体现在校长领导和推进学校变革的实践行为中。孔子曾说过:“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局小正是在李伟平校长的精神引领、睿智管理下,实现了从一个人的成长到一个团队、一支队伍的成长,实现了局小百年历史的再次腾飞。

学习马上结束了,在历时两个月的学习中,我们的观念得到更新、我们的思想得到升华、我们的专业得到成长、我们的见识得到开拓。这样的学习意义重大,不仅使我们的管理和教学水平双丰收,更对我们学校乃至当地教育发展有着很大的帮助,在这里,我衷心地感谢市、县教育局领导给我的学习机会、感谢常州局前街小学各位领导和老师给我提供的这个学习平台。

  2  

■ 热门推荐:

篇10

关键词:顶岗支教;师范实习生;工作

1.研究目的

“顶岗支教”作为一种教育实习模式和支教方式,目的是为了使相对落后地区的基础教育获得持续的、较高水准的师资补充,以解决对口地区师资问题并促进师范生培养模式和教育实习的改革。本研究通过对顶岗支教实习生工作状况的调查,为继续落实师范生顶岗支教计划,改进支教实习工作提供合理建议。

2.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对2012年下半年在喀什地区进行教育顶岗支教的师范类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师范类高校顶岗支教期工作情况调查问卷”150份,收回142份,回收率为94.7%,其中有效问卷131份,有效率为92.3%。

3.结果及分析

(1)顶岗支教师范生基本情况。本次调查的顶岗支教实习生是由乌鲁木齐职业大学选派到喀什地区中小幼学校,顶替该地区学校缺岗师资或由于培训等原因的离岗师资的在校大专师范生。顶岗支教实习生具有双重角色,在大学对其管理的层面说,他们是大学实习生,在基层学校,他们是有区别于当地学校教师的全职教师。本次调查的顶岗支教学生中女生123人,男生8人,正常地反映出新疆小教师范专业的性别比例;其中语文教育44人,数学教育42人,英语教育27人,学前教育18人,除了一名维吾尔族学生,其他学生有87人进行过7到时简单维语口语学习。实习单位分布在喀什市和疏附、疏勒县所属市、县、乡、村的中、小、幼学校。

(2)顶岗支教工作状况。在新疆,顶岗支教教学实践活动的目的是将师范生的教学实践与新疆民族地区“双语”教学结合起来,与“两基”工作的基础教育服务结合起来。在调查的喀什地区顶岗支教中,中小幼学校接受师范学生实习,提供的大多数是民族学生双语基础教育工作。承担教学课程一门课的59人,两门课的37人,三门课26人,四门课6人,五门课3人。喀什的学校,尤其是小学的规模比较小,很多学校一个年级仅有1~3个班,多数又分双语班和普通班,总体上课的门数多,平行班、平行课少。对于实习支教师范生来说,熟悉教材也需要一个过程,承担1~2门课比较合理,承担三门及以上课程的同时,再要求教学质量就难度过高了。

调查显示,支教师范生每周规定课时量10节以下的46人,10~14节的61人,15~18节的17人,18节以上的7人。独立承担班主任工作的9人,副班主任79人,基本上是完成一个全职教师的工作。半年的实践活动,使师范生超前体验了当教师的滋味。经常与民族学生在一起组织和实施各种活动,师范生逐步能够站在教师的角度,来了解和认识当地民族学生的思想状况及心理特征,思考当地究竟需要怎样的“双语”教师。

在被调查的131名顶岗支教师范生中,在小学工作的有62人,中学53人,幼儿园15人,其他教育单位1人。访谈调查显示,在教育顶岗支教中,师范生始终以“教师”的身份与中小幼学生在一起。这种师生关系的建立,使师范生时时提醒自己:必须以一个“好教师”的形象出现在学生面前。因此,顶岗实习的师范生努力使自己的言行举止更加美好起来。

(3)支教管理和师范生对顶岗支教的接受度。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疆地区是我国最集中的维吾尔族聚居区,人们通用的生活语言是维语,尤其在乡村,不懂维语的人在当地生活和人际交流存在相当大的障碍,不懂维语的教师通常不愿意在民族学校教学。也因此,当地接受过“双语”培训的教师,回到当地后,汉语听、说能力迅速下降,这也是南疆民族地区“双语”教育师资紧缺的因素之一。虽然目前教师补充也有特岗教师、青年志愿者、在职教师支教等多种形式,但顶岗支教依然是短期迅速解决当地“双语”教师数量短缺和质量提高的有效途径之一。

顶岗支教学生大都是第一次以工作者的身份接触社会,部分学生对实习过程中的困难预见不足,虽然有每月预先发放的400元生活补贴,但还是因为不熟悉当地情况,可能半个月就花完了。而由于支教管理环节多,指导教师管理范围大,实习生个体在生活上遇到的问题难以迅速解决,所以,部分学生在工作一段时间后,就会反映上课学生听不懂,当地教学条件落后,缺少教辅材料,教学任务难以完成。

据喀什地区教育局提供的资料显示,乌鲁木齐职业大学2011年在喀什地区经过“教育顶岗实习”的学生,2012年回喀什地区,在教育单位就业的就有27人。这也说明顶岗支教有利于高师学生理解国家发展民族地区“双语”教育的举措是行之有效的。

(4)顶岗支教对实习学校教学的帮助。在此次调查中遇到这样一个可以解决而没有引起重视的问题――顶岗支教师范生的数量和专业的安排与实习学校现实需要没有很好的对接。高校要与实习学校或当地教育部门进行沟通 ,安排实习之前,首先应收集当地学校所缺教师数量、学校教师学科结构的信息。从内地院校顶岗支教经验总结中了解到,有些高师院校在这方面已做了较成功的尝试,比如四川师范大学安排顶岗实习之前,向实习基地提供了本校的专业信息,方便当地教育局统计各中小学的顶岗实习教师需求计划。

民族地区中小幼学校的教师不乏教学水平较高、教学理念先进的教师,但是总体看来,教师水平普遍不高。对顶岗支教生调查结果显示,分别有65.7%和77.1%的被调查师范生认为实习单位教师教学观念落后、教学方法单一的现象“有点严重、比较严重”和“非常严重”。分析原因:首先,当地教师大多是本地人毕业于当地院校,学缘接近,先进教育理念和教学手段学习渠道受局限;其次,维文教育科研文献数量少,汉语以及外语阅读和理解能力较弱,在职培训效果受局限;最后,缺乏优秀教师评比奖励机制,不利于优秀教师的成长。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市第八小学、喀什市第十五小学、喀什市第十九小学等学校的顶岗教师在学校的公开课不仅有本校教师、领导听课,还有其他学校教师以及当地教研室的老师听课、评课,实习师范生在家长开放日的教学公开课也得到本校教师和学生家长的一致赞誉。关于顶岗支教师范生对当地教师的影响途径所做的调查显示,顶岗支教学生与实习学校教师的交流途径是多样的,有了这样一个自主自由的交流平台,可想而知,师范生对当地教师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5)顶岗支教对实习学校学生的影响。顶岗支教师范生对当地学校学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对中、小、幼学生个体来说,实习老师和学生的年龄更接近,没有代沟,即使存在一定的语言沟通困难,实习教师的笑容和耐心讲解态度也使学生对实习教师喜爱有加。

考虑到支教对当地学生的影响比较集中地表现在学生的学习成绩上,对学生学习成绩情况和顶岗支教给学生学习成绩带来的影响进行了调查。调查数据显示,86.26%(113人)的师范顶岗实习生认为当地学生学习成绩差的现象“有点严重”“比较严重”和“非常严重”。当问及顶岗支教对学生成绩的正面影响程度时,顶岗实习师范生中选择“中等程度及以上”的人数达到了55.73%(73人)。

从推进“双语”教学的角度,顶岗支教对当地学生的影响是尤其深刻的。由于语言问题,民族地区、尤其是乡村的少数民族孩子,长期处在相对闭塞的环境里,高校顶岗支教老师的到来打破了孩子们学习汉语的“哑巴”学习状况。

4.结论

(1)顶岗支教对师范生到农村、民族地区任教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使师范生在校期间有了为农村和民族地区义务教育服务的体验,为毕业后到农村地区、民族地区从事义务教育工作或者以志愿者的方式到农村地区、民族地区缺乏教师的学校任教,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顶岗支教对当地教师工作有帮助。顶岗支教师范生为民族学校创设教师汉语交流环境,提高“双语”教学质量,传播先进教育理念,推动教师采用信息教育手段具有积极引导作用。

(3)顶岗支教对落实民族地区“双语”教学计划,提高民族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对于实习地区的中、小、幼学生来说,对每学期换一名教师有着新鲜好奇的一面,但是每学期都要适应新教师不同的教学风格,这对于他们的学习会有不小的影响。

(4)高校与实习地区之间沟通不畅,关于高校的职责、各教育局的职责、实习学校的职责、实习生的职责等方面并没有做出具体规定,且未出相应的规章制度,致使有些责任无法落实到个人。

5.建议

(1)赴民族地区顶岗支教前集中进行短期语言(维语)培训,高校尽力配备“双语”指导教师,缩短顶岗支教师范生的工作适应期。在传统短期实习模式占主导的情况下,与南疆民族地区教育顶岗支教相适应的师范生培养计划并不成熟,学生支教需要尽快适应教师角色和环境的转变,在支教前应提前到达实习地,通过集中培训(不少于一个月)掌握基本的生活语言和适合当地的优秀教学方法,随队指导教师应配备懂当地民族语言的教师,保持与当地教育机构人员的无障碍协作和沟通,尽可能缩短顶岗支教师范生适应期,提高顶岗支教效果。

(2)高师院校应建立与实习基地的长期联系,根据需要控制顶岗实习学校接受实习学生的数量和专业,保证对口地区基础教育质量。顶岗实习学校的适应问题主要表现在由于实习支教教师的教学经验不足、人员流动频繁可能会引发教学质量的不稳定,增加必要的“岗前教学理念和教学技能培训”很有必要。与其他实习模式不同,顶岗支教实习的“全职”性质决定了实习师范生必须对学生的身心发展负责。因此,建立制度,调动实习学校指导教师的责任心很有必要。比如建立实习学校指导教师档案管理制度,奖励优秀指导教师等。

(3)高师教学应重视教学理论和教改思想传授,并开设专门的班主任工作课程。一般高师都将教育实习时间安排在实习前的一学期,实习内容则重于学科教学和班主任工作两个方面。这就产生了错觉:因为要实习,所以学科教学论应该教一些具体的操作方法,忽略了对准教师进行新的教学理论和教学改革的思想教育和培养,缺少“教学相长”的原则,更少涉及教学过程中学习、研究能力的培养,使得教育实习仅停留在指导师范生上课,锻炼备课、上课的技能或充当教学助手等少量“规定动作”上。“理论伴随实践、实践证明理论”,课堂中一味的理论学习,使高校师范生感到枯燥乏味,学习难以深入,这与实习学校希望能够从高校带来关于教育教学的新理念,给学校带来关于学科课程改革的新知识、新方法还有一定的差距。

参考文献:

[1]

陈秀玲,王 涛.新课改与高师教育实习的矛盾兼对策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8(9):3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