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毕业论文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21 10:40:2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舞蹈毕业论文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 教学评估 高校院(系)管理体制 绩效管理水平 策略研究
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是提高新建本科院校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是地方高校自身发展的需要,是促进学校改善办学条件,规范教学管理,增强本科教学实力主动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发展和培养合格的应用型人才的需要。四川文理学院是一所典型的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为提高绩效管理水平,将管理重心下移,推行二级绩效管理,理顺学校与院(系)的管理权责,提升办学内涵,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使学校管理从静到动,由细到精地规范高效内部运行机制。
一、以院(系)为中心,促进教研室、教师教学管理运行机制的形成。
院(系)承担着教学、科研、学科建设等方面的职能,在地方高校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办学的核心是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提高质量的关键是教师,教师的素质体现在教师的教学水平,提升教师整体教学水平在教学实践,实践运行管理在教研室一级基层管理机构。以四川文理学院音乐系为例,在本科教学合格评估各项指标的具体要求下,音乐系充分发挥教研室的作用,营造出志存高远、追求卓越、竞争向上的教学氛围,提高了教师队伍素质,促进了本科教学质量全面提高。
教研室以活动为载体,开展“内树信心,外树形象”活动,增强教师的自信心和责任感,树立良好师德师风,认真履行教师职责。建立科学规范的管理机制,明确教研室主任岗位职责,规范了《教研室工作手册》,涵盖了教研室工作计划、活动开展、教师备课,教学进度,质量控制和工作总结等检查,使教学环节常态化。
教研室以团队建设为中介,开展“向课堂要质量”活动,提高教师整体教学水平。教研室定期开展“老教师上示范课,中年教师上公开课,青年教师创优质课”活动,公开评课,相互探讨,在研讨与交流中融汇,在法与内容上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切实提升教学水平,确保教育教学质量。
教研室发挥团队作用,加强教师教改、教研和科研工作,着力提高教师队伍的科研能力,形成了钢琴教研室、声乐教研室、舞蹈教研室、青年教师创新教学团队、青年教师科研团队等优秀团队。声乐教研室被学校授予“优秀教学团队”称号。
二、以专业建设为驱动,促进内涵式发展水平的整体提升。
专业建设是院系绩效考核的重点项目之一,根据对院(系)专业建设水平进行考核和评价,加大对新专业建设经费投入力度,同时,还对新专业给予指导,并给新专业适当的优惠政策,切实达到加强新专业建设的目的。以四川文理学院音乐系为例,从2007年来,以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为依托,为适应地方经济文化建设的需要,紧紧围绕“强专业、育通才、广就业”的办学特色,在师范教育中融入非师范教育,在师范性素质教育基础上体现社会舞蹈表演专业的个性教育,注重川东巴渠民间音乐的开发和应用研究,贯穿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始终。随着专业建设的加强,新专业实验室建设逐步完善,师资队伍数量和结构趋于合理,支撑课程体系形成,人才培养方案大胆创新,带动办学内涵的整体提升。我们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探讨:
1.紧密联系专业实际,展开“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讨论,形成科学规范的课程体系。地方高校音乐本科专业由于办学历史较短、资金缺乏、师资队伍素质发展不均衡等客观原因,普遍存在生源素质较差,课程体系建设基础薄弱等现象。其教学现状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之间存在明显差异。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切合自身实际制订了《音乐学专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并展开对本科教学合格评估的核心内容“四个促进”①、“三个基本”②、“两个突出”③、“一个引导”④的学习讨论,反复就专业的培养目标、学生的学习定位、教材的选购、实践基地的建立以及课程设置的科目、开设的时间、学分安排等内容是否对人才培养方案起到了真正的评价标准和激励作用进行论证,从而形成既稳定又富地域特色的课程体系,开创人才培养新格局。并将教学计划中的课程创新为“平台+模块”的人才培养模式,分为专业学科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地方特色课程、学生自主课程、艺术实践课程等。以专业基础课程为基础平台,以专业学科课程为专业平台,以专业选修课程为专业发展模块,以地方特色课程为专业特色模块,以学生自主课程、艺术实践课程等为实践教学模块,实现强化实践育人,主动服务地方经济文化建设,为城乡综合一体化建设基层、服务社区培养“定岗式”应用型音乐艺术人才。
2.重视教材选用评估,自编教材初显成效。制定教材选用与评估制度,严格教材选用程序,重点选用符合教学大纲要求的教育部推荐、面向21世纪音乐专业教材、自编教材、实用性强和得到师生广泛认可的教材。在所使用的教材中,师生评价优良的教材达94%。教材编写也有了较大突破,至2012年教师主编教材3部,主编教学参考书3本。
3.注重队伍培训提高,管理水平得到不断提升。加大对教学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增加教学管理人员培训、进修、交流、学习的机会,使教学管理人员不断开阔视野,更新观念,促进新建应用型高校教学保障体系的研究,学习和借鉴国内外质量保障体系先进理念,并将“教育即服务”的理念贯穿于内部质量保障的各环节,充分体现以育人为本,以学生成才和发展为本,以教师发展为本,改变单一依靠监督检查进行质量监控的状况。自觉地把高等教育教学管理理论运用于工作,提高理论水平、业务能力和工作执行力之中。制定了《教学管理文件汇编》、《学生手册》、《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手册》等教学方面的规章制度。这些规章制度保证了教学过程的正常运行,效果良好。
4.构建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确保教学质量提高。为确保教学的中心地位,建立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主要分为校、院系两级。校级监控体系包括领导听课、教学指导委员会、教务处质量科;院系级监控体系为:听课评课、教学督导小组和教研室。各主要教学环节质量标准明确具体,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健全,建立教学质量评估制度、专业教师评议制度、学生意见反馈制度、教学督导制度等,不断完善教学评价体系。同时,按照教育部本科教学合格评估的相关要求,完善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和教师分类管理、分类评价办法,学生评价、教师互评、领导评价和社会评价相结合,在评价方法的运用上做到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动态评价与静态评价相结合。对教学评价的结果及时运用于教师职称评聘、项目申报、评先选优和绩效工资分配,激发教师全身心投入教学的工作热情。
5.学习风气渐浓,建设效果明显。通过近年来持续有效的工作,校园学习风气日渐浓厚,越来越多的学生走进图书馆、实训室,图书借阅量增长,自觉到实训室做练习的学生日益增多,学生遵守校纪校规,学习主动性增强。2007年以来,共有8名学生被评为省优秀大学毕业生,66人被评为校级优秀大学毕业生,168人被评为校级三好学生,6人次获得国家奖学金,105人次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1055人次获得国家助学金,350人次获得学校奖、助学金。应届本科毕业生报考硕士研究生的报考率和录取率也呈逐年上升趋势。
三、以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为目标,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逐步提高。
地方高校本科人才培养定位于应用型人才。改革人才培养方案,培养地方和社会所需的各类应用型人才,追求现代大学“构建主动适应地方和社会对职业能力需要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内涵,便成了首要工作。制订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以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培养为目标,从实践教学入手,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应用型人才,为学生搭建掌握科学方法和提高实践动手能力的重要平台。通过各种艺术表演形式的实训排练,国际交流、校内外交流表演、毕业专业汇报、艺术创作表演等舞台实践,学生熟练掌握了各种专业技能,建立了牢固的文艺建设体系,形成了服务意识,从而达到了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目的。
1.改善实训场地条件,保证实训实习时间。为进一步体现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学校制定并实施《关于进一步加强实践育人工作的实施意见》,依托地域和专业优势,积极加强与艺术团体合作,引进社会力量,共建共享教育资源,积极探索合作办学、合作育人模式。通过教学评估,配置了琴房、多媒体教室、舞蹈教室、数码钢琴教室、MIDI教室、排练厅、实训室、音乐广场等教学场所,从而满足了音乐学专业学生学习实践的需要,确保实训实习的时间。建立稳定的教学实习实践基地15个,其中,人文艺术合作育人创新基地1个,国际文艺交流中心1个。与四川省交响乐团合作签订了“人文艺术合作育人创新基地”协议,在丽江合作打造了一台具有典型云南民族特色的节目,形成合作培养音乐与舞蹈艺术人才的模式。与地方教育部门和中小学合作,加强新课改合作研究和培训,服务地方基础教育改革。与此同时,积极向海外拓展合作办学空间,与俄罗斯皇家芭蕾舞、韩国草堂大学等开展国际合作交流。
2.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将社会实践纳入音乐本科教学计划,设置2个学分。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主要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办法,学生参加各种层面的社会实践活动,均按照学校的有关规定折算成学分,纳入课程考核。学校重在引导和鼓励学生深入农村、企事业、社区、中小学校等,感受社会的发展变化,增强适应社会的能力。每年暑假或集中组织学生参加“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分赴基层,开展文化、艺术活动和帮扶活动;或分散要求学生回家就近开展社会调查,每学年提交社会调查报告;或利用周末深入社区、留守儿童之家、义务演出、关爱留守儿童等活动。院(系)还组织学生参加地方大型文艺演出,发挥当地的文化引领作用,使学生在演出中得到舞台锻炼,音乐系参加历届大学生艺术节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如舞蹈《大巴山抬工汉》获全国一等奖;舞蹈《红色记忆》获四川省一等奖;舞蹈《麻麻辣俏幺妹》获四川省二等奖;合唱《红色歌谣不变调》、《火龙舞之歌》获四川省二等奖;表演唱《打双麻窝子送》、《巴山妹子》获四川省三等奖。
3.规范毕业论文(设计)管理,强化专业综合训练。音乐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主要采用毕业论文和毕业(设计)音乐会相结合的方式。各阶段要求明确,流程清晰,管理规范,对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的开题、撰写、指导和答辩等环节均有具体要求,每年举行优秀毕业论文(设计)答辩观摩和优秀毕业论文(设计)评选。按规定确定指导教师,明确指导教师工作职责,大部分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选题结合社会实际,来自艺术实践、实习和社会调查的毕业论文(设计)比例不断增加。2011届本科专业毕业生毕业论文(设计)来自实践环节的比例平均达到了53%。近三届毕业生有72篇被评选为校级优秀毕业论文(设计)。通过毕业论文(设计)环节的训练,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职业技能得到了全面锻炼,达到了培养要求。
四、紧密地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促进办学定位的逐步明晰。
“服务地方,与地方互动”是对院(系)办学定位绩效考核的基本要求,也是地方本科院校的职责和突破点。近年来,各院(系)积极“找路子”,紧密围绕地方经济文化建设,深入开展合作共建活动。四川文理学院音乐系紧紧围绕学校“立足川东,服务全川,辐射周边省市”的办学思路,突出专业特色,培养适应地方经济建设需要的应用型人才。提出“立足地方,面向基层,服务城乡经济文化建设”的办学定位,狠抓学生职业技能训练,积极引导学生学用结合、学以致用,提高专业实践技能,繁荣了地方文化市场,提高了达州市民的文化艺术修养。近年来,独立承办的各种类型的演出已有数百场,在达州及周边县市形成了良好的社会效应。比如,2008年参加四川省第十届运动会开幕式“火之歌”;2009年达州市第十届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现场会文艺演出;2010年参加达州市元九登高节“大巴山民歌会”;2011年独立承办“巴国情韵”——纪念李依若诞辰100周年文艺晚会等。多次为“留守儿童基金”举行募捐公益演出,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通过依托地方与服务地方相结合,避免了办学定位的“大而空”,初步形成了自身的办学特色。
总之,实施绩效管理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提高院(系)教学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该校实行绩效考核以来,取得了一些成效,积累了一定经验。我们应当把绩效管理及考核作为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管理实践中不断改进调整,使考核指标更加科学合理、成效考核更加明显,努力实现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提高。
注释:
①“四个促进”是指促进教学建设,促进经费投入,促进管理规范,促进质量提高。
②“三个基本”是指教学条件基本达标,教学管理基本规范,教学质量基本保证。
③“两个突出”是指突出服务地方(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突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办学定位。
④“一个引导”是指引导参评学校构建并逐步完善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形成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的长效机制。
参考文献:
[1]顾南宁,刘茄.基于绩效管理的高校二级单位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现代教育管理,2010,(9):67.
[2]王峰,涂宝军.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院系教学工作目标管理[J].黑龙江教育,2009(10):51.
[3]李宝元.绩效管理[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篇2
关键词: 民办高校 艺术硕士 培养模式
2011年10月,包括河北传媒学院在内的五所民办高校通过教育部审批,正式获得研究生招生资格,这是我国民办高校首次获得研究生教育资格,打破了过去研究生招生由公办高校垄断的局面。相对于公办院校来说,民办高校获此招研资格,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机遇在于学校开始有资格培养高层次人才,这是对学校实力的肯定;挑战则不言而喻,民办高校的研究生培养是否正规,教育质量能否保证,就业前景如何,这些都需要用事实去证明,而建立科学有效的培养模式则是抓住机遇、应对挑战、走向成功的必经之路。
一、关于培养目标
在美国、英国、加拿大等西方国家,艺术硕士专业学位已经有了较长发展历史,如在美国,艺术硕士的教育宗旨一是强调实践性和应用性,二是强调艺术素养和专业理论知识的培养。与此相关,其艺术硕士学位授予的标准主要在于对学生的创作技能和艺术想象力的全面评估①。
我国目前艺术类高层次人才培养分为学术型研究生和应用型研究生两类,后者即我们所说的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学术型研究生在修学期间更多地学习一些理论课程和专业研究方法,最后疲于应付毕业论文的写作和答辩,客观来说,用于艺术创作和实践的机会和时间相对很少。为了加速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艺术类人才,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于2005年起开始在我国建立艺术硕士(MFA)专业学位,并在《关于的说明》中明确指出:“加快培养大批高层次、应用性艺术专门人才是我们文化事业繁荣和发展的关键,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的根本保证。”其中培养“高层次、应用性艺术专门人才”即是艺术硕士的培养目标。
对于首次获得招研资格的民办高校来说,应该深入思考本校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以河北传媒学院来说,MFA的培养目标要在深刻理解国家关于艺术硕士培养目标界定的基础上,将“高层次、应用性”的特点加以深化和升华。河北传媒学院将招收广播电视领域的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旨在培养出在广电领域既精通本专业理论知识又精通实际操作流程,既具有本专业需要的综合能力又熟悉相关领域知识,能够在广电行业驾驭整套制作过程的高端广电人才。
二、关于课程设置
《专业学位设置审批暂行办法》明确指出:“专业学位作为具有职业背景的一种学位,为培养特定职业高层次专门人才而设置。”艺术硕士专业学位作为专业学位中的一种,应该以此为出发点,根据与艺术类学术型硕士即文学硕士招生对象的不同和前边所述培养目标的区别确定具体的教学内容和课程。艺术硕士专业学位培养目标(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实现也取决于教学内容的选择,与课程设置直接相关。民办高校应加强专业学位硕士的课程建设,这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
首先,不可忽视理论核心课的重要作用。艺术人才的专业成才周期长,相对来说文化底子普遍薄弱,这也是在进入工作岗位后专业层次不易提高的重要原因。艺术硕士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应该为他们提供学理论知识的机会,提高理论修养,“提高他们理解作品、表现作品和把握作品风格的能力”②。由于已具有一定工作经验,学生在进行理论学习的同时更容易自觉结合自身以往经验进行整合,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进而指导实践,形成良性循环。
第二,为艺术硕士研究生提供实际案例操作课程。实际案例课程也可称之为专题课程,导师带领学生结合以往实际工作经验,吸取鲜活的教育素材,开发诸如案例分析、完成实际作品等实践课程、活动课程,就广播电视领域的实际案例进行专项研究。学生不仅解决了问题,更深化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拓宽了艺术创作视野。
第三,加强通识课程建设,培养高素质的艺术专业人才。艺术硕士涵盖音乐、戏剧、戏曲、电影、舞蹈、广播电视、艺术设计、美术等学科领域,每个学科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尤其是河北传媒学院招收的广播电视专业,与其他几门学科关系十分密切,存在共性层面,也有不同之处,学生需要全方位了解相关学科知识,精通一两门相近学科专业。另外,对于攻读艺术硕士的研究生来说,入学前大部分忙于实际工作,缺乏高层次文化素养提升的机会,遇到问题不能融会贯通,这也要求我们不能忽视通识课程的建设。“学识修养能帮助艺术家从整体提高创作的境界,文化素养直接影响艺术的表现力”③。艺术硕士阶段的通识课程与本科阶段的通识课程是以艺术为主体,对本专业门类外的其他相关专业进行学习和研究的课程,旨在提升艺术硕士研究生在艺术视野、自身文化素养等方面的综合素质。
通识课程可作为专业选修课进行设置,学生根据自身特点选择感兴趣的一两门其他专业门类的课程进行学习和研究,扩大艺术视野,与本专业融会贯通,为今后的创作开阔思路。
三、关于教学方式和方法
根据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的要求,艺术硕士教育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应围绕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而展开。课堂讲授法虽然不再是当代教学唯一的模式,但是仍有自身优势,对于理论教学,还需要安排有造诣的名师进行系统讲解,学生通过参与讨论,与实际工作经验相结合,提高自身理论修养。
对于专题类案例类课程,学生的参与尤为重要。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的教学应加强开放性和实践性,强化社会实践、科研实践等培养环节。可以采取双导师制,如可聘请校外知名的高职称高职务的广电行业专业人士担任实践课程教师或顾问,为研究生提供典型案例,指导学生进行操作。另外,应鼓励学生参与各类课题的研究,在研究过程中掌握广电领域各类工作的知识和流程。
在培养方式上,可以考虑采取校企合作的方式。河北传媒学院招收的是广播电视领域的艺术硕士研究生,这些学生大多来自省内广电行业,学校可与相关广电单位建立合作培养的关系,一方面学校为广电行业培养高层次专业人才,另一方面广电行业为我校MFA研究生提供实践基地,使他们有机会走进行业第一线,切实动手参与工作流程,双方达到共赢的目的。
四、关于毕业评价
艺术硕士研究生的毕业论文(设计)是学生通过两到三年的学习后,其专业实践能力和分析总结能力的专门展示。艺术硕士研究生的毕业评价需要建立起以提升职业能力为导向的考核体系和评价标准,即必须有实际作品,毕业论文要以作品为基础进行撰写,在论文中对实践操作中的诸多问题进行归纳总结,达到理论指导实践的目的。同时,在论文指导和答辩过程中,导师应积极发现好的作品,推广到社会中转化为生产力,增强艺术硕士在专业领域内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注释:
①周映辰.中国艺术硕士-MFA-培养模式初探[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2008,1.
篇3
二、课题的背景与意义
现阶段高职高专音乐专业教学,无论是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形式还是教学手段仍停留在原有传统方式。已经不能够适应现代人才的培养需要,甚至已经桎梏了学生的发展,尤其是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相脱节,这将影响和制约高职高专音乐专业学生的培养,不利于高职高专音乐专业学生的发展。在传统教学中,存在着以下几点不足之处:
1.在课堂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
2.各门课的学习保守而独立与其它课程不相联系;
3.教学内容缺少实用性;
4.评价体系不完善;
5.自主学习与实践机会较少;
6.教学手段单一。
本研究以现代教育思想为指导、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应用技术能力为主线,针对高职高专的音乐人才培养目标来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在教学中重新整合课程结构、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克服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将教、学、做结合起来,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扩大课堂教学信息量,构建高职高专音乐课程模式。
三、实施方法
1、用观察法收集学生课堂上的各种表现;
2、用实验法观测实验班与普通班的对比;
3、用测验法(比赛、展演、音乐会、实践技能测试)检查学生的音乐学习成效;
4、用资料法搜集、积累教学的各种资料。
四、实施计划
1、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年7月——20**年11月。
本阶段主要工作为初步调研、成立课题组、制定实验方案、确定实验班。
2、第二阶段:实验阶段20**年11月——20**年7月。
本阶段主要工作包括:①修改各专业教学大纲;
②教材开发和利用;
③创新教学方法;
④改革评价体系
⑤教学模式构建。
3、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年7月——20**年12月。
本阶段主要工作为把实验班的教学模式向音乐专业班推广、总结验收实验成果、撰写实验研究报告、结题论文。
五、课题组人员及分工
六、实验对象
通过初步调研,确定**级小学教育(音乐方向)一班为实验班,二班为对照班。
七、研究内容:
本研究打破单一的教学内容,把相关专业知识有机结合,如:在钢琴专业课教学中加入音乐史、欣赏、曲式分析等相关知识,在乐理可教学中有机融合奥尔夫声势训练、达尔柯罗兹体态律动等音乐教法,并把视唱、钢琴、声乐等融合其中,在教学方法上,克服传统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运用新型教学策略即在建构主义指导下的研究性学习与自主学习,教学方法以启发式和讨论式为主,改革教学手段,积极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使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扩大课堂教学信息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课堂教学充满生机活力,完善评价体系,改革考试方法,改变以往以期末分数为唯一标准的考试模式,把考试分为理论测试、能力考核两部分,为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成立多个课后实践小组,把课堂教学中的课后作业与实践小组活动紧密结合,促进学生全面素质发展,增强适应社会能力。
根据就业形势和教学改革的需要,适时调整教育理念、课程体系、内容建设、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育途径,形成了以职业教育理念为指导,以内容为核心,以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育途径为辅助的综合性改革,适应市场需求,达到以职业能力教育为中心的“一专多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七、成果形式:
1、实验研究报告:《高职高专音乐课程模式的实验研究报告》
2、《钢琴》精品课
3、《声乐》精品课
4、《舞蹈》精品课
5、相关论文
八、学术价值:本研究打破单一的教学内容,针对高职高专学生的就业需求,在音乐专业教学中增添了适于高职高专学生特点的实用性教学内容,如:钢琴的即兴伴奏、声乐的组织排演、舞蹈的创编教学等等。同时把相关音乐课程专业知识加以整合,拓展相关音乐技能教学内容。重新拟定了教学大纲。在教学方法上,克服传统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运用新型教学策略即在建构主义指导下的研究性学习与自主学习,教学方法以启发式和讨论式为主,同时在教学中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采用多种教学形式,注重实践教学,发挥实践小组的功能和作用。改革教学手段,积极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使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扩大课堂教学信息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课堂教学充满生机活力,完善评价体系,改革考试方法,改变已往以期末分数为唯一标准的考试模式,以平时学习态度、学习效率及课堂出勤率为依据。结合艺术实践与课程考核给学生已全面综合的评价。促进学生全面素质发展,增强适应社会能力。使学生不仅能弹、能唱、能跳,而且有一定的音乐表现力和实际应用的能力。真正体现“一专多能”。满足了社会不同行业的人才需求,从而实现高职高专音乐课程教学目标和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本研究具有:综合性、灵活性、实用性特色。
九、研究基础:
篇4
(一)以小学教师岗位任务为导向的专业能力培养
通过调查了解与专业相关的小学教师岗位知识和能力群,严格按照岗位工作的需要去精选适合的相关课程,将小教机构的岗位任务要求转化为小学教育专业的能力培养目标。根据能力培养目标,把专业能力与岗位所对应的职业资格要求相结合,归纳出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若干行动领域,确定支撑专业能力培养的实践类课程设置,并体现在实践教学环节设计中。如以实践教学为中心设计课程链,把小学教师的岗位技术标准与实践教学标准相衔接,将证书考试大纲与实践教学大纲相融合,将职业资格鉴定考核与实践类课程考核相贯通,实现实践教学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
(二)以小教岗位素质要求为依据的实践教学体系设计
知识的学习通过实践检验,能力的培养需要实践强化,素质的形成依托实践打造。按照小学教育专业培养目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知识应用为重点,学生专业技能与岗位对接为突破口,构建了以专业核心能力培养为目标的“12345”实践课程体系,对实践类课程进行优化和整合,改变以往实践教学形式的单一、封闭,通过技能强化训练和针对性指导,将专业技能训练融入到实践教学全过程中,突出专业实训,强化专业实操,多方促进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提高。
二构建:与岗位技能对接的实践教学体系
构建与岗位技能对接小学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旨在探索符合岗位需要的专业能力的形成过程。在进一步明晰“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基础上,构建了“一主线、二模块、三层次、四结合、五环节”的实践教学体系。
“一主线”:指专业所有的实践教学活动都围绕培养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实践教学能力而展开,包括专业基本技能、实践应用能力以及综合教学技能。专业基本技能主要是指专业岗位或岗位群最基本操作能力的训练,专业教学技能主要是指教师岗位应具备的最基本操作能力,有三笔字(毛笔、钢笔、粉笔)、语言表达与沟通(演讲、朗诵、讲故事)、教案撰写、课件制作、说课、讲课等;实践应用能力主要是指学生通过已经掌握的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训练,包括制定各种教学计划或方案的能力、教学反思能力、观察记录能力、语言运用能力、分析评价能力等;综合教学技能主要是指学生在实际岗位上各种能力及创新能力的训练,包括自主学习能力、教育教学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处理人际关系能力等四个方面。[2]
“二模块”:分别是指课内实践和课外修炼,分别是指课内实践和课外修炼,课内实践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主,课外修炼以教师素质修炼指南为主。在讲清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课程教学加大学生教学实践活动的比例,如《小学生心理学》实践目标除了观察小学生的行为发展以外,还可以设计一些心理测量或实验等活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可让学生在小学组织开展专题性的德育活动、科技活动、文体活动、劳技活动等。课外制定《小学教育专业教师素质修炼手册》,根据学生个性特点及兴趣爱好,自行组成兴趣小组、特长小组或学生社团,自主开展三笔字、表达与沟通、教学活动设计等技能修炼活动。
“三层次”:为课程实践(学中做),包括随堂实践、实验室实验、教学模拟等各种在专业基础课或专业课等理论教学中穿插的实践环节。各课程实践以“点”的形式散布,实践的内容围绕着各独立课程的核心知识点,表现出彼此之间的相对独立性。二是专项实践(做中学),每学期进行一项有针对性的专项技能训练活动,如三笔字、表达与沟通等,实践的内容是用相对完整的单项技能以“线”的形式贯穿整个学期的技能训练。三是综合实践(学做结合),在课堂外进行的教育调查、见习、参观、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实践的内容以“面”的形式覆盖前三年所学课程和技能,以实际项目进行训练,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达到学校用人的标准和要求。
“四结合”是指理论与实践、校内与校外、课内与课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依托校内实践基地(如微格教室、多媒体教室、心理咨询辅导室等)和校外实践基地(如小学、教育培训机构等),由专业教师进行课堂和课后集中辅导,包括理论与技能类的学习。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把学生按特长分组,针对不同专长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保证集中指导的有效性。分散训练则根据实践内容、学生个性特点以及学生发展目标的不同,自行组建兴趣小组或进行个别训练,合理、灵活地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进行训练,查漏补缺,通过小组模拟训练、社团活动、各种教学竞赛等活动,强化某一或某几个方面的技能,在全面的基础上做到“一专多能”。
“五环节”是指把大学四年实践教学活动设计为“讲习—见习—演习—实习—研习”一体化的五个环节,突出小学教育专业的实践价值取向。讲习是教育实践活动的第一个环节,主要目的是使学生在去小学前,通过书本、录像、讲座等形式,初步了解学校教育教学、教师和小学生的情况,培养热爱教育事业和热爱教师工作的专业思想,建立做小学教师初步的感性知识。教育见习的重点是让学生参与到小学活动中,感受教育环境,观察教师及小学生活动,充当教师助手,观摩优秀教师的“演示课”等,让学生与职业进行“零距离”接触。演习则是根据教学需要组织学生在校内实训中心和微格教室,模拟创设小学教学环境,组织教学活动的实际训练。实习是指通过毕业综合实践,为毕业生提供在教育实践中学习和发展的机会,使他们能以真实的教师身份去亲历整个教育过程,深入了解学情、校情,领会小学教师所需要的素质、知识和能力,全面提升专业技能。教育研习是指通过教育实习后的回忆、反思等认识活动,关注自身的理论缺失,总结教育教学实践的经验与教训,从教育教学活动中选择和确定有价值的研究专题,主动发现问题,并能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增强自我分析、自我反省能力。
三凸显:与岗位技能对接的实践教学特色
(一)对接职业标准,构建课程体系按照《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加强小学教育专业建设,建立一套比较科学、完整的实践课程体系,贯穿于学生四年的学习生活中。这些内容的安排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综合。如第一学年以讲习为主,课内有入学初期的入学教育,有专业的现状、前景介绍和为期二周的下校观摩,有与专业学习结合的寒暑假社会实践活动;课外有教师书法技能训练、表达与沟通、教师口语等专业技能修炼。第二学年以见习为主,专门的实践教学包括每学期2周的教师素质训练实践活动(一共4个学期),每次带着不同的任务深入到不同的小学观摩、调查,填写见习报告;开设有声乐、形体训练、素描与简笔画、写作与创新、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设计等相关职业技能训练。第三学年以演习为主,除了社会实践活动、教育见习、教师技能培训等专门实践课程继续开设外,专业课程小学语文教育学、小学数学教育学、小学心理辅导与咨询、班主任工作艺术、小学教育科研方法等的教学中包括大量的实践内容,还有微格教室中的说课、试上课、评课等教学技能的培训。第四学年以实习和研习为主,主要有为期12周的教育实习、2周教育调查和8周毕业论文撰写。教育实了课堂教学实习和班主任实习外,学校管理、教研活动、教职工会议、家长会甚至在职教师培训等活动也被纳入实践内容。
(二)对接工作环境,建立实训基地根据小学教师岗位的需求,按照实践教学实施要求,校内建立实训基地,如微格教室、感统训练室、心理观察室、琴房、舞蹈室等,提出模拟训练的任务,创设学校环境,组织教学活动,使学生在具体操作中进一步理解教育的理论;校外建立教师专业发展学校,这是学生进行教师素质训练实践活动基地,成员由三部分人构成:小学一线教师、小学专业学生、大学专业教师。实践基地提供的指导教师需有丰富教学指导经验,要求指导教师“导教、导研、导管”,不只是知识的、理论的、技能的学习,更包括价值的、理念的、感性的、态度的学习。学生明确自己的目标,听取指导教师的示范课,说课、评课、上试教课等,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熟悉并逐步开展班主任、少先队辅导员工作、班队活动,参与课题研究等。通过传、帮、带过程中教学技艺的模仿与培育,与指导教师的合作与交流,对所学的教育教学理论的深化与建构,对自己的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初步形成适合自身特点的教学风格。同时还可充分利用和整合实践基地丰富的教学资源,让高校教师深入小学一线,与一线教师共同立足于真实的教学情境,实现研究者和行动者紧密结合,让研究者参加行动,让行动者参加研究,在进修培训、联合攻关、合作研究和资源共享等方面形成互补共进的多赢局面。
(三)对接用人要求,实施个性教学深入了解学校对学生知识和技能的要求,实施个性教学,完善质量监控。由学生自主成立专门的素质修炼中心,下设各专项技能训练小组,必修项目包括三笔字、表达与沟通、综合教学技能等,在专业阅读、写作与创新、教案撰写与课件制作、班级管理等选修项目中可任选二项,由学生自行制定修炼计划,自主在课堂学习、实践环节、社团活动和个人课余时间内开展修炼,老师充当项目教练,为学生咨询与服务。出台素质修炼手册,规定修炼目标、前期准备、检测内容、检测方法,并附测评标准,形成一个技能培训与考核序列,进行规范化的考核,采用优秀、合格、不合格的达标考核办法。在各项训练获得通过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综合性训练,如说课、试讲、见习、实习、调研、论文的写作与答辩等,形成综合的教育教学能力。建立一个专门的素质修炼QQ群,搭建网络平台,学生在这里展示技能学习、训练的成果(如书画作品、演讲视频、上课录像、教学课件、研究论文、教案设计等),获取或传递相关信息,交流技能修炼中的心得体会,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篇5
一、“EIO”式实践教学体系的提出
(一)人才素质需求分析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江西省,尤其是赣西北对小学英语教师的需求状况,我们连续三年展开人才需求调查。调查发现:小学英语教师,尤其是农村学校的英语师资教法陈旧,对新课标英语课堂教学的模式不适应。我区小学尤其是农村小学需要能准确解读中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掌握英语教育科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教师的职业技能,具备独立进行教育教学工作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各个学校选用英语教育人才时,不是看重学历,而是更注重其英语教学实践技能和经验、沟通协调的能力、良好的职业道德。于是,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应用为主旨,立足地方经济发展和人才需求,“EIO”式英语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应运而生。
(二)“EIO”式实践教学体系的内涵
“EIO”式英语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历经三年的整合与修正。“E”是英语单词employment,表示“就业”。“以就业为导向”,就是在教学内容中实施以促进就业为目的的实践教学环节,增强岗位适应性,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I”即infiltration,表示“透入、渗透”,即强化“全程渗透”的观念。以“提高学生实践技能”为宗旨,在理论课中加入实践课时,在实践性课程中加大实践内容的比重,实现对学生的实践技能培养从入校至就业前的全程关注、全程实施。“O”即英语单词open,表示“开放”。实行“开放式”实践教学,就是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中心目标,破除课堂教学的局限性,将英语专业基本技能训练和教师职业技能培养有机融合到课内外、校内外实践中,同时采用有效的评价机制,从而构建一套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
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我们将英语专业技能训练和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有机融合到每个学期的各阶段课内外教学之中,确定实践课程和实践项目,采用符合人才培养目标的实践内容、方法和手段,使英语教育专业的实践教学形成了一个相互补充、相互衔接、紧密配合的有机整体。
二、“EIO”式实践教学体系的实施
(一)调整课程体系,突出实践特点
以往的高职高专实践性课程常被作为“附带”课程,典型地表现在实践性和教学技能关系密切的教育类课程与总课表的比、率明显偏低。针对英语教育人才应用型、技能型特征不明显的缺陷,我们根据就业岗位确定学生的职业能力模块,对职业能力要素进行分解,与每个学期的各阶段相关课程一一对应。先后增开英语教师职业技能、现代教育技术、英语视听说等实践性课程,将多媒体课件制作、英语教育有关技能训练等与英语教师发展密切相关的内容融入课程教学;将英语活动、音乐、体育舞蹈、演讲与口才等实用型课程列入选修课范围,强调教师教育课程的情感培养。至2009年4月,经过多次调整,三年制高职与五年一贯制高职英语教育专业实践课时在总课时的权重比分别达到了58%与53%。主要的实践实训环节包括:(1)必需教育,即入学教育、毕业教育、军事训练;(2)基本技能,即英语听说技能、教案设计与教学模拟技能;(3)专项技能,即教师口语技能、英语读写技能、现代教育技术技能;(4)职业综合能力,即见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毕业实习有集中实习和顶岗实习两种形式。从每个实践实训环节的组织落实、监督检查到验收总结等都有相应的规定和举措。
(二)注重实践教学,加强技能训练
发挥课堂的主渠道作用是落实实践教学目标的重要环节。在历次修订各门课程的教学大纲时,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应确保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做到精讲多练,把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渗透到每门课程、每个教师的教学之中。授课教师应该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结合教学内容灵活运用课堂讲授、问题讨论、案例分析、小论文、研究性学习、课下阅读、课后辅导和网上答疑等多种方式进行教学。《英美文学选读》课程适当以讨论课形式呈现:《英语精读》采用研究式、角色扮演、任务型、模拟教学法等,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教育于一体;《英语活动》课程以英语歌曲和英语游戏为手段,把教学模拟作为主要实践方式,在课堂中进行实训。
(三)创设学习环境,拓宽自主实践,
实施“开放式”实践教学,打破课堂教学的局限性,做到实践教学课内外、校内外呼应。
1.教师主导下的自主实践。为激发学生学习主体的自觉性与积极性,我们编撰了《外语系学生学习指导手册》,在入学教育阶段就安排学生学习,并安排教师进行专题解答,使学生了解英语教育专业人才的实践要求、实践实训环节,其别制订的“第二课堂活动规定”向学生明确课外实践的必要性。2009年10月,我们建成的省级精品课程《英语精读课程》网站成为良好的自主实训平台,为学生提供了在线学习、在线练习与测试及在线讨论。我们还从课程角度悉心研究、着力探索切实可行的实践教学模式。《英语活动》的授课教师根据小学英语课适度调整教学内容,实施教学与实践有机结合、默契衔接的教案计划,选派学生组织我校附属小学八个班级的英语第二课堂活动,未进入实践小组的学生可以随堂听课。《英语教学法》与《英语教师职业技能》开课后,又安排学生分组以活动课形式承担附属小学的英语复习课,并指定老师每周对学生的课外实践进行指导。这种课程实践方式惠及学生与实践学校,深受各方好评。
2.集体活动式的校内自主实践。每学年安排英语技能月与英语文化月活动,规定集体赛事必须学生人人参与;承担我校广播台每天的英语节目,各班轮流做节目,给英语教育专业的学生提供了口语实践的平台;与外教一起组织学校的每周英语角活动、英语演讲比赛、英语话剧表演等。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活动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形式,提高了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3.积极倡导的校外自主实践。学生利用寒暑假进行分散见习,或者在课余时间做公益活动、英语培训兼职、家教。、大学生三下乡、青年志愿者协会活动也是全方位实践的绝好舞台,学生可以实践英语教育专业技能。
三、“EIO”式实践教学体系的保障措施
(一)注重实效和过程评估
建立有利于实践性、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评价体系,以形成性评价为主,注重评价学生的主体性、评价的过程性和评价的多元化。学生的课程成绩由“课堂表现+课外实践+考核成绩”三部分构成,其比例为3:3:4。形成性评价指课堂表现和课外实践。课堂表现包括口试、课堂表演、课堂讨论、见习报告、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其中,自我评价促使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回顾、反思,从而自觉地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课外实践的成绩有第二课堂活动表现、校外授课记录或听课记录(或评议等),以及“职业相关证书”的获取情况等。这种多元化的评价方式获得了良好的效果,学生主动认真地接受技能训练,提高了训练职业技能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对实践教师也有很大的触动,有利于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二)强化实践教学制度建设
为了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提高外语系实践教学的教育质量,使学生掌握教育、教学及教书育人必备的基本技能,我们制定了“宜春职业技术学院外语系师范生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基本要求”,规定汉语言文字基本功、英语语言基本功、教学工作技能、班主任工作技能五项训练内容及训练要求和训练方法,又修订“英语教育专业实训项目及实训考核方案”,其中包括教师口语技能、英语听说技能、英语读写技能’、教案设计、教学模拟技能、现代教育技术技能等项目的实训与考核。制定出一系列关于实验(实训)、实习、毕业论文(设计)和学科竞赛等方面的实践教学管理文件,确保实践教学和技能训练常抓不懈、保障有序,实现教学管理的规范化和制度化。
(三)完善专业基础教学条件建设
作为校级重点专业,外语系英语教育专业实训条件较优越,现有的语言实验室可同时满足360名学生的语言实践教学。学校定期更新教学仪器设备,及时添置适用、先进的模拟软件,提高教学软件体系的效用。学生课余可利用连通宿舍的校园网及计算机中心的电脑网上平台搜索相关学习内容,上网提交练习、要求教师进行网上答疑或与教师沟通探讨专业问题等。
(四)建成一支高素质的实践教师队伍
篇6
〔关键词〕 普通高校 舞蹈编导 创新发展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飞速发展,各高校都把完善学科体系、突出专业特色作为发展的重点。在这样的背景下,舞蹈编导也逐渐成为一个热门专业,其不再局限于舞蹈专业院校,而是在全国各大普通高校、文艺机构、舞蹈从业者中广泛发展开来。随着舞蹈编导专业在普通高校的迅速扩张,一系列的问题也逐渐显现。
一、?普通高校舞蹈编导专业发展现状
1、学生专业基础薄弱,创造力有待提高。由于舞蹈编导专业在普通高校的相继开设,更多的学生得以步入舞蹈艺术创作的殿堂。而普通高校的生源多来自普高生,他们的专业学习时间短、基础较差,与专业院校的生源相比,差距较为明显。[1] 进入学校后,舞蹈基础薄弱的劣势给他们的学习带来了很大阻力。一方面,他们需要加强相关专业理论知识学习,提升理论修养;另一方面,还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解决舞蹈基础训练问题,而这些都是需要在进行编创学习前具备的。
舞蹈编导专业的学习过程,其实就是一个感知、发现、创造、呈现的过程,编创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不断打_思维、创新观念,对从业人员创造力的要求是比较高的。长期以来,我国艺术教育过多地注重技术技能的提升,忽略学生艺术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培养。因此,即使具有一定专业基础的学生也往往只会简单地重复和模仿,当在编创过程中要求认识自己身体、创编造型和动作时,他们很难摆脱习惯性舞姿和动作的束缚,普遍缺乏自有的个性和特点。不习惯动脑、不善于发现、对自身身体和能力不够了解,严重制约了学生创造力的提升。
2、 教学方式生搬硬套,师生缺少互动性对话。艺术创作是一种个性特征鲜明的思维活动,创作方法丰富多样,而创作过程往往是非常艰难和复杂的。近年来,随着舞蹈编导教学研究的深入,许多专业院校总结出了一系列教学方法,编撰了相应的技法教材,很多普通高校如获至宝、争相模仿,有的甚至是一成不变地照搬,而这样做的结果就造成了对“权威”的简单重复,形成了固定的模式化教学。殊不知,舞蹈编导的教学过程同样也是一种创造,生搬硬套的教学方式只会给编导专业学生带来创作上的趋同,很难有自身特点的呈现。
目前,大部分高校的舞蹈编导课堂普遍侧重于技术技法的传授和学习,形成固定模式的教学,严重制约着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在进行编创时,只会简单地遵循老师教的方法,创作出来的作品明显带有老师的风格和印记,缺乏自身个性,出现大面积雷同现象。这种建立在单纯技法模仿上的课堂教学模式,使得老师和学生之间缺少必要的创作互动,学生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师生的教与学很难做到相互促进,进而影响了专业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学生们的创造性思维被束缚,即使掌握了一定的编舞技能,也往往脱离了创作实际,一旦步入社会便容易暴露出明显的不足。
3、课程设置不够合理,师资建设需要加强。根据近些年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以及各方面的反馈,多数普通高校在课程设置上也慢慢做出了调整,但课程设置与人才培养目标之间的矛盾依然存在。比如:有些高校的课程设置过于繁杂,开设了大量的边缘学科课程,这样既不能突出本专业特色,也不符合培养高级专业舞蹈人才的要求;有些高校课程设置过于专业细致,学生获取全面知识的渠道不宽,同时也与当今社会对具有全面综合素质能力人才的要求相悖。另外,结合我国现行的高等教育学分制度,如何在有限的课时内,既让我们的编导专业学生掌握扎实的专业技能、取得相应的学分,又能够完成既定的培养目标、适合社会的现实需求,是各普通高校都要仔细考量的。[2]
在舞蹈编导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基础理论课程可以帮助学生了解相关舞蹈基础理论知识,用来更好地指导艺术实践;基本功训练课程可以帮助学生解决软开度、身体控制力、协调性等;素材课程主要让学生掌握各种风格的舞蹈素材,增强舞蹈感受力与表现力;编导理论与技法课程则是帮助学生打开创造性思维、提升想象力与创造力。每门课程看似独立,但其内在应该是相互紧密联系的,如何合理地安排各门课程,科学有效地实施,将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的成功与否。目前,各高校都在进行专业课程的改革,努力尝试让课程设置更加合理,但专业课程之间联系不够紧密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
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执行者,对人才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学活动不仅要有合理的课程设置、完美的教学计划,还需要有优秀的专业教师来具体实施。是否拥有优秀的师资,是考量专业教学活动能否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指标。师资力量雄厚,往往可以以巧补拙,弥补教学方案的不足;师资力量薄弱,教学效果可能会大打折扣,教学目标无法完美体现。目前,在大多数普通高校的舞蹈编导专业教师队伍中,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较少,同时能够胜任舞蹈编导创作与教学,具有丰富创作经验和高级职称的教师也不多。总体而言,普通高校在舞蹈编导专业的师资建设环节相对薄弱。[3]
二、普通高校舞蹈编导专业发展策略
1、树立正确指导思想,更新舞蹈教育观念。“教育的目的就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总要求。”[4]舞蹈教育的健康发展,取决于舞蹈教育思想的正确树立。树立正确的舞蹈教育思想,需要从实际出发,确立完善的舞蹈编导人才培养方案,强调理论与实践并重,设置与实行兼顾,积极探寻教学观念的转变与教育方法的改革。舞蹈编导专业的快速发展,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社会对舞蹈创作人才的需要,促进了舞蹈艺术创作的繁荣。但同时,我们也需要更多的从实际出发,本着负责任的态度,不图快、不急功近利,稳步推进专业建设,为社会培养出基础能力扎实、综合素养高、创新意识强的舞蹈编导人才。
“舞蹈编导有别于舞蹈演员与舞蹈教师,更加强调创造性,这种创造性体现在编舞、导演、编剧各阶段。”[5] 因此,高校的舞蹈编导教学不应该只停留在简单的模仿和重复,需要在提升学生认知能力、感受能力和创造能力上下功夫。舞蹈编导专业教师要寻求教育理念和教学精神上的更新和开阔,努力做到教学模式的多元化,针对不同的学生,实施个性化和差异化教学,从舞蹈艺术的理念和灵魂入手,不断提高学生的艺术敏感度和舞蹈创作水平。只有教师的教育观念改变,才能达到更高层次的舞蹈编导教学,培养出的学生才能符合时代要求,适应社会需要。
2、创新舞蹈编导课程结构。普通高校舞蹈编导人才培养要大胆在课程结构方面进行新的尝试,探求更为合理和有实效性的课程设置模式。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在学习时间的安排上,我们可以分阶段重点突出课程设置的不同,深入加强课程之间的关联与渗透。
第一阶段:大学学习的前两年。一二年级是专业基础学习,如基训课、素材课、身韵课、现代舞课以及相关舞蹈理论等。目的是使学生在学习中解决自身各方面舞蹈基础性问题,包括舞蹈肢体协调性、舞蹈感觉提升、舞蹈基础知识积累、舞蹈理论扩展等等,为后面两年的学习打下扎实深厚的专业基础。同时,在这一阶段最为重要的是要增加一些创造性课程的学习,比如:环境即兴、影像舞蹈、艺术创意等。通过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拓思维,提升想象力,从而挖掘他们的创造潜能,释放他们的艺术天性。
第二阶段:大学学习的第三年。学生通过前两年的专业学习,对自身的舞蹈基础有了相对清晰的理解和认识。这一阶段需要充分利用各种优势资源,以全力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为核心和出发点,除了加强课堂教学外,还要结合舞台创作表演实践,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例如,鼓励学生参与各类各级演出,组织举办相关舞蹈原创作品比赛等。在课程的选择上,加大剧目排练课、舞台艺术实践课、舞蹈创编课的学时,以保证学生有足够的艺术实践时间。
第三阶段:大学学习的最后一年。W生通过前三年的学习积累,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舞蹈综合素养,在舞蹈技术技能、舞蹈理论知识,还有舞蹈编导创作能力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时对所学专业也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教师在这个阶段需要鼓励学生将个人心得与艺术实践结合起来,展现大学四年的学习成果,如召开舞蹈学术研讨会、舞蹈训练展示课、开办舞蹈专场晚会、个人原创作品汇报、参与大型社会艺术实践等等。针对舞蹈编导专业注重实践能力的特性,在对学生进行毕业考核时,也可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可让学生选择提交毕业论文或是个人原创作品。
总之,在课程设置上,我们应尽量做到:针对性强、灵活多变、因材施教、突出阶段性培养重点以及注重专业实践特性等。
三、加强师资力量创新建设
教师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在教学中占有主导地位,师资水平是影响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由于培养高学历舞蹈艺术实践人才的政策起步较晚,所以普通高校舞蹈编导专业普遍存在教育人才短缺、结构不合理的情况,特别亟需舞蹈理论修养高,编导教学经验丰富、创作能力与表演能力强的教师。因此,普通高校舞蹈编导专业需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师资队伍的创新建设。
第一、要努力克服一切不利因素,积极改善条件,引进高职称、高学历舞蹈专业人才。要充分考虑舞蹈编导专业的特性,侧重舞蹈艺术创作能力强,舞台表演经验丰富的创造性人才引进。
第二、加强对已有教师队伍的专业素养和技能的提升,大力鼓励和支持在职教师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提高学位层次。
第三、建立起一整套有利于优秀人才成长的激励机制,着力培养教学骨干,加快现有人才培养的步伐,分阶段、分批次让他们进入到国内外一流的舞蹈专业院校学习和访问,从而提高教学水平,保证专业教学质量。
第四、可以聘请国际、国内的权威专家和学者作为特聘教授,开设学术讲座,举办学术论坛,带来最新的学术前沿信息,为专业发展指明方向。
四、提升学生自主创新能力
长期以来,教育界一直在强调自主学习的重要性,审视我们的舞蹈编导教学问题,抄袭和模仿的现象似乎越趋严重。因此,“我们的舞蹈教育不能再把开发学生潜能置之一旁了,而要把它作为己任。”[6] 如何从“模仿教学”向“创意性教学” 转换,是我们需要认真思考的。在注重舞蹈审美和舞蹈创意教学的当今,我们更需要从平时的一点一滴做起。
第一,提升学生自主创新能力需要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着手。在入校时,大部分学生对所学专业的认知普遍较浅,在专业发展和课程设置上,或多或少存在一些疑问。所以在教学初期,学校和教师就需要帮助学生了解专业特性,明确专业培养目标,确立正确的专业发展方向,同时引导学生逐渐树立创新意识,培养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
第二,提升学生自主创新能力需要加强学生舞蹈基础训练和理论学习,让学生具备更好探索舞蹈创新领域的潜能。我们知道,任何事物的创新过程是非常艰辛和复杂的,需要创造者对自身有全面的认识和足够的信心,自主创新能力的获得也应该是一个慢慢推进的过程,所以较好的舞蹈技能,掌握丰富的舞蹈理论知识,将有利于学生自信心的培养,从而为自主创新提供良好动力源泉。
第三,提升学生自主创新能力需要加强师生互动性对话,让学生逐渐成为编导课堂教学的中心。编导课堂教学是提升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我们应该调整固有的教学模式,积极探寻多种有效方法,促使学生更多地参与到教学的设计和实施中。互动性对话指的是:在编导课堂,学生可以针对教师的教学内容、教学安排以及教学过程,在具体实践后提出自己的感受和建议,教师对学生作出回应,及时帮助学生解答疑问以及调整相关教学方案,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潜力。通过让学生自己不断探索,师生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模式,来促进教学相长,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将得以实现。
第四,提升学生自主创新能力需要扩大学生知识面,懂得从相关艺术门类汲取创新营养。现今,很多创新都是基于多种学科门类交叉渗透基础上的。作为一名舞蹈编导,应当在文学、戏剧、影视、音乐、绘画等相关艺术门类广泛涉猎,为自己的舞蹈创作提供富饶的艺术土壤,同时不断寻求舞蹈创作的创意点,做到触类旁通、相互借鉴。
综上所述,为了我国文化市场的繁荣,为了舞蹈艺术事业的健康发展,我们需要切实抓好普通高校的舞蹈编导专业建设,同时结合这一时期舞蹈创作发展的新态势,积极、有效地调整专业发展创新模式。舞蹈编导专业的创新发展涵盖方方面面:树立正确教育思想、不断更新理念是源头;创新舞蹈编导专业课程结构是工作重点;加强舞蹈编导师资力量创新建设是关键;而不断提升学生自主创新能力,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独特创意理念、完整创造能力、符合时展要求的创新人才,才是我们工作的核心。总之,舞蹈艺术教育的发展是不会停止的,因为创新是永无止境的。虽然现今普通高校舞蹈编导专业建设还存在着很多问题,等待我们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我相信,在全体从业人员的共同努力下,舞蹈编导专业未来的发展之路,一定更加广阔。
参考文献:
[1]张舒.舞蹈编导教育新问题――普通高中生学习舞蹈编导的状况分析[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2010(01)
[2]李锐.普通高等院校舞蹈编导专业课程建设与改革研究[D]. 山东大学 2011
[3]刘妙芝.试论地方高校舞蹈编导人才的培养走向[D]. 青岛大学 2011
[4]张念宏主编. 教育百科辞典[M].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88
篇7
一、“品”式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的关键要素
课程体系是教学的根本基础,是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定位人才培养规格,有效对接职业岗位角色。社会艺术管理专业自创建以来,抓住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的关键要素,以“品”式课程体系构建人才特色,构筑人才素质结构,厚实人才职业能力。
(一)以“品”式课程体系构建人才特色以管理课程体为中心,以教育课程体、艺术技能课程体为两翼的“品”式课程体系构建重管理、懂教育、通技能的人才特色,详见表1。
(二)以“品”式课程体系构筑人才素质结构在社会艺术教育管理人才匮乏的形势下,专业人才培养须以艺术培训市场需求为导向,人才素质能力结构要符合满足艺术培训机构管理者的标准要求。以管理主干课程体为中心,以艺术教育基础课程体、思想政治理论等公共课程体为两翼的“品”式课程体系构筑人才思想素质、业务素质、身体素质,详见表2。
(三)以“品”式课程体系厚实人才职业能力21世纪的社会艺术培训教育产业驶入发展的快车道,专业培养人才必须与时俱进,增强职业适应力,提高职业竞争力。以艺术教育管理实践特色课程体为中心,以艺术技能优势课程体、选修课程体为两翼的“品”式课程体系厚实人才职业能力,详见表3。
二、特色实践教学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
实践教学是践行教学与社会对接的重要体现,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有力支撑,是培养学生就业能力的有效途径[2]。社会艺术教育管理专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凸显实践教学特殊功效,从明确目标到总体设计、教学模式、指标考评,实践教学自成一体,特色鲜明。
(一)实践教学目标目标一:职业技能。加强学生掌握音乐、美术、舞蹈、表演中的两项专业技能,丰厚审美素养和艺术鉴别能力,拓宽艺术知识视野,熟悉艺术教育规律和艺术教学方法。目标二:职业能力。塑造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分析归纳概括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人际沟通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目标三:职业品格。树立学生全员服务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和坚强的心理素质。
(二)实践教学总体设计(见图1)
(三)实践教学模式
1.情景模拟教学模式。主要依托《社会艺术教育管理实践》课程,采用情景模拟教学,搭建理论与实训一体化平台。在5~7学期的教育管理实践课程中,根据学期教学目标需要,围绕教学主题创设相关情境。师生在具体情境中扮演不同角色,让学生发现问题、探索问题。
2.观摩展演教学模式。学生在校学习技能期间,以小组实践课、期中期末观摩考核、技能结业展演、艺术实践周展演多种形式,检验师生教与学成果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艺术表现力和审美鉴别力,训练学生的心理素质。
3.课外拓展教学模式。与课堂教学相辅助且有目的有系统的课外实践实训,以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拓展、训练学生的动脑、动手、动口能力。(1)主题班会。结合专业学期工作目标,定期召开班会,在学生管理小组引领下,学生独立完成主题设计、内容程序、效果评估等环节工作。(2)户外实训。每学期组织1~2次户外实训,全体专业师生深入部队驻地,在部队官兵指导下,师生共同完成穿越电网、蹲萝卜坑、盲人排序等项目。(3)大赛、艺术专业考试等系列活动。不定期举行各种大型比赛、艺术专业考试等,锻炼和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应试能力。
4.“3+1”式教学模式。学生在一至三年级期间,接受学校系统化正规化的专业知识技能的学习训练和艺术素养及文化素质的教育,到了四年级,有目标、有计划、有步骤地安排学生到艺术培训机构进行为期1年的专业实习及毕业论文写作,实习和论文配有专业教师指导,使学生完成“准职业人”的岗位实训。
5.校企合作教学模式。校企合作是专业直接对接社会的一种重要形式。专业与艺术培训机构签订合作协议,延伸校内教学,让学生利用这一平台直接了解社会,了解行业,了解市场,锻炼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有效增强学生职业素养与从业能力;同时艺术培训机构利用学校品牌资源、人力资源创造出经济效益。(四)实践教学考评(见图2)实践教学考评是保证和促进整体实践教学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也是完善和总结实践教学结构层次的重要依托。专业实践教学评价体系见表4。
三、高素质教师队伍是人才培养的前提条件
教师队伍素质的高低决定人才的质量和教学的实效[3]。社会艺术教育管理专业自成立起高度重视人才培养质量,立足人才培养的前提就是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一)高素质教师队伍的构成
1.专业师资是技能型、理论型、实战型教师的组合体。(1)技能型教师不但拥有坚实的艺术技能,还拥有相当的艺术理论知识和审美鉴别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能让学生掌握一定专业技能技巧的同时,让学生了解与专业相关的知识,开拓学生艺术视野,培养学生审美能力。(2)理论型教师在具有扎实宽广的管理学或教育学知识的基础上,还具有较强的教学科研和创新能力;且掌握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会运用艺术化的教学语言把枯燥单调的专业理论知识有声有色地传授给学生。(3)实战型教师既有丰富的社会艺术教育培训的经历和经验,也有良好的与人沟通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专业师资是老、中、青教师的集合体。以沈阳音乐学院艺术学院为例:(1)45岁以上占教师总数的20%,这部分教师均为教授或副教授,教学经验丰富,承担专业主干课和专业实践课,有较高的教学与学术水平及帮扶青年教师的品格,是教学科研的核心力量。(2)45~35岁占35%,这部分教师基本都具有硕士学位,是副教授或讲师,担负专业技能课和专业基础课,教学态度认真,勤学、踏实、敬业,有较强的专业知识技能和教学能力。(3)35~25岁占45%,这部分教师有的是研究生也有的是本科生毕业,他们热情,思维活跃,积极上进,在努力与进步过程中完成一定的专业技能课和专业基础课。
(二)高素质教师队伍的支撑
1.校内支撑。近年来,沈阳音乐学院办学规模迅速扩大。(1)本科专业种类扩充。在原有传统专业基础上增设新兴专业,如戏剧影视表演、戏剧影视美术设计、艺术商务与管理、应用舞蹈教育等。(2)师资队伍数量增加与质量提高。在补充传统专业师资的同时,新兴专业也配备表演类、美术类、管理类、教育类等多种类别的教师。专业类别的拓展与丰富,艺术学科、边缘学科师资的丰厚与共享,为社会艺术教育管理专业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储备了优质资源,提供了有力支撑。#p#分页标题#e#
2.校外支撑。(1)“请进来”。步入新世纪,与文化产业蓬勃发展相辉映的是社会艺术教育市场蒸蒸日上,有规模、有影响的艺术培训教育机构脱颖而出。沈阳音乐学院艺术学院现已与深圳育星教育集团、台湾美育音乐舞蹈教育辽宁总机构、沈阳爱乐文化教育咨询有限公司、沈阳泛美钢琴培训中心等多家机构建立校外教学实践、实习基地关系,聘请这些机构中实战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士担任实践教学专家,不定期地开展讲学、讲座。实战人士的热情参与积极配合,弥补了校内教师经验不够,实践能力不强等不足,充实壮大了教师整体实力,成为专业教师队伍不可或缺的一支力量。(2)“走出去”。专业教师参与各种形式的社会艺术教育活动。“走出去”让教师们及时了解艺术教育市场动态,拓宽视野、学习提高的同时,与中心及联盟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使之成为专业信息采集、学习交流的有效窗口。
(三)高素质教师队伍的保障
篇8
摘 要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综合分析等研究方法,总结了啦啦操运动对中小学生的作用及练习意义,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提出针对性发展建议。
关键词 中小学 啦啦操 价值
拉拉队运动是在音乐的衬托下,通过运动员完成高超的拉拉队特殊运动技巧并结合各种舞蹈动作,集中体现青春活力、健康向上的团队精神,并追求团队荣誉感的一项体育运动。啦啦操已成为学校体育文化中的新亮点,得到越来越多的学校领导的重视。啦啦操按动作技术的类别被分为技巧与舞蹈啦啦操两类。舞蹈啦啦操易于推广,它主要以舞蹈动作为主,融入花球、街舞、爵士舞等多种时尚元素。同时可与道具结合,表现主题情境,能充分表达感情、展现激情。
现阶段,中小学开展的啦啦操运动主要以舞蹈啦啦操为导向,发展迅速,运动队伍不断增加,在各级比赛场上更是喜报连连。本文对中小学啦啦操运动的实施价值进行研究,深入剖析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发展建议,旨在为中小学啦啦操项目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一、啦啦操对中小学生的作用
(一)有益于增强中小学生体质
参加啦啦操运动能全面提高中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增强运动能力。啦啦操中的各种跳跃动作能够锻炼中小学生的爆发力和弹跳力;体操动作可以锻炼动作速率、弹跳力和平衡性;舞蹈动作能提高身体的灵敏性、柔韧性和协调性;技巧中的抛接、托举动作能提高协同性、一致性等,具有锻炼力量、动作速度、平衡能力等功能;整套动作通常是1-2.5分钟,长短适中,在此期间要连续不断地完成各种不同的难度动作,既锻炼了耐力又不会使身体过于疲劳。经常练习啦啦操,可以有效增强中小学生的体质。
(二)有益于健全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
通过啦啦操的学习可以健全中小学生的心理,并让中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习到服从、合作、忍让等优良美德,以促进其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啦啦操运动主要是通过音乐和肢体动作的配合来体现强烈的动感。通过学习培养中小学生学会将体育、音乐、舞蹈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展现学生激情四溢、活力四射的健康美、青春美的良好形象,积极、健康向上的团队精神。啦啦操对中小学生的心理影响是多方面的,啦啦操被称作是一项“欢笑运动”,无论是在竞技场上还是在比赛场外,啦啦操表演者始终以极具感染力的微笑面对观众,使得场内外充满活跃欢乐的气氛。这种欢快的气氛能够使失望、沮丧、抑郁等不良的心理情绪得到减轻和释放,从而有效提高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二、中小学生练习啦啦操的意义
(一)强调团队合作精神和集体克服困难的一致决心,提高文化修养
啦啦操运动项目代表着一种蓬勃向上、积极进取、勇于争锋的精神和信念。在现代社会中,我们不仅要倡导个性的张扬和个人的创造力,同时更应该强调团队成员之间的合作精神和集体克服困难的一致决心。一个集体的强大必定使得该集体中每位成员的素质得到深化和提高。而啦啦操运动正是向个人、群体和社会传播一种健康、积极的文化,它催人奋进、鼓舞人心。所有参与啦啦操活动的学校和学生都会被啦啦操的这种内在精神所感染,从而体现在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助人为乐、互相支持,这种精神影响着身边的每一位同学,从而促使中小学的文化修养得到提高和升华。
(二)有助于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和情感能力,提高道德修养
啦啦操是一项集体的体育项目,强调整体效果,注重团队合作和队员之间的交流与配合,无论是比赛或表演,队员们都穿着艳丽的服装,拿着缤纷的道具,配以动感的音乐,潇洒利落的动作以及极具个性的口号和欢快的笑容和观众交流,激起观众的热情,最终和观众达到情感上的统一。啦啦操有助于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和情感能力,对学生的个性发展也有独特的作用。另外,啦啦操队员是团队或组织的形象代表,在为自己的队伍加油时,时刻注意自己的行为要积极并具有体育精神,所以促进了中小学生树立公正、团结、竞争、协作、友爱、谦虚的道德观念,进而提升道德修养。
三、中小学开展啦啦操项目存在的困难
(一)缺乏啦啦操专业教师
教师是教学组织的核心,啦啦操教学开展的好坏关键在于教师。目前,中小学严重缺乏啦啦操专业教师,近几年来的比赛,很多学校都是因为没有专业教师而无缘参加。由于啦啦操的相关培训还不完善,培训的力度和效果还有待加强,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啦啦操运动的开展。因此,各中小学校在引进体育教师时,要考虑到新兴项目啦啦操的开课需求,引进一批年轻、有朝气能胜任啦啦操教学的体育人才,另外,学校应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在职体育教师进行理论和啦啦操技能的培训,以便更早、更快地开设啦啦操课程。
(二)场馆设施欠缺
中小学体育教学开设啦啦操课,需要有完善的训练场地、音响设备、垫子、把杆等上课所必需的设备和器材,啦啦操运动对体育场馆、器材等设施的依赖性很大。
中小学校场地设施和器材设备的数量、质量能够很好地反映出学校对啦啦操的重视程度,而大部分中小学校无法提供啦啦操运动场地和音响、把杆、垫子等设备。根据啦啦操项目的自身特点,没有齐全的教学设施不利于啦啦操运动的开展,也不利于中小中小学生健康成长。
(三)学校领导重视不够,经费不足
中小学校一般比较重视中小学生文化课程的学习,对体育教学有所忽视,尤其是新兴的啦啦操运动。在体育教学中开展啦啦操项目得不到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因为在组建啦啦操队的过程中,无论是赛前训练还是参加比赛都要花费大量资金,尤其是比赛的服装、头饰、化妆品、道具等一系列的物品。学校经费缺乏,不能提供比赛所需的用品,严重影响教练员训练的积极性,影响中小学校啦啦操运动的开展。
四、对中小学啦啦操运动发展的建议
(一)管理部门应加强对啦啦操运动的重视,引进啦啦操专业教师,同时注意男女结构比例和技术学历水平。此外学校应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在职教师进行理论和技能的培训,定期举办教师培训班、学习班、经验交流会和报告会等,提高啦啦操教师的业务水平和专业能力,从而促进啦啦操师资队伍建设。
(二)学校充分利用现有的场地设施,整合资源,创造条件,因地制宜地开展啦啦操运动,促使啦啦操运动真正在乡镇中小学开展起来。
(三)加强宣传力度,扩大啦啦操经费的投入,并在场地、器材、教学设施、教学用具等方面逐步改善学校啦啦操的发展条件。
(四)加强中小学生对啦啦操的理论教育。积极开展啦啦操理论课教学、多媒体教学以及座谈会,让中小学生全面认识啦啦操这一新兴运动,了解学习啦啦操的意义,从而改善对啦啦操的看法。
(五)教育部门应积极组织不同形式、不同水平的啦啦操比赛和表演活动,将中小学啦啦操比赛设为常规赛事,规定一年一次或两年一次,建立一套完善的、适合我省中小学实际情况的赛事体系,以比赛的方式来带动中小学啦啦操的快速发展,促进中小学啦啦操的推广,刺激学校、中小学生以及相关的管理部门对啦啦操运动的重视。
五、结论
啦啦操运动进入中小学所产生的价值与意义是非凡的,通过这一平台,使师生共同参与到校园体育文化活动中,有利于培养团结协作、顽强拼搏、积极进取、崇尚理性的精神风貌,促进和谐校园建设。但总体来说,啦啦操运动在中小学的开展仍处于起步阶段。教育管理部门应充分认识到中小学啦啦操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予以有效解决,是有效推动项目发展的关键要素。
参考文献:
[1] 张庆如.啦啦队运动发展演进及特征表现[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12.
篇9
[关键词]民间;民间文学艺术;法律保护
民间文学艺术是人类珍贵的文化遗产,是各民族、种族、种群等群体集体智慧的结晶。目前,民间文学艺术被任意使用、破坏的情况时有发生,有些濒临失传,因此,民间文学艺术形式亟待法律保护。根据我国著作权法,对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保护由国务院另行规定,由于“民间文学艺术”的诸多问题尚处于理论探讨阶段,至今仍未出台行政法规进行规制,使相关人的利益无从保护。所以有必要对民间文学艺术的涵义、特征、主客体、权利内容等进行探讨,为其法律保护奠定理论基础。
一、民间文学艺术的涵义
群众集体1:3头创作、口头流传,并不断地集体修改、加工的文学,是民间文学[1]。民间艺术则是劳动人民直接创造的或广泛流传于民间的艺术。包括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工艺、民间美术等[2]。创作者的集体性或群众性、艺术形式的继承性和渐进性是两者的鲜明特征。所以,民间文学艺术是指由社会群体集体创作,或群体中具有传统技艺、反映该群体传统特征的个人创作并被群体认可,由该群体世代相传并不断发展的体现该群体生活历史、风俗习惯、环境地貌、心理特征的文学和艺术形式。
二、民间文学艺术的特征
(一)主体的群体性
民间文学艺术的主体往往表现为一个或几个民族、种群,是一个或几个地域所共有的文化现象,它是该民族、种群、地域的某个个体或是群体集体创作并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世代相传,每一历史单元的人们在上一单元流传下来的民间艺术的基础上不断加工、修改,融入本代人的智慧、创作构思。就某一历史单元而言,它对上一单元流传下来的艺术形式的修改、加工,用现代版权法的观点来看,即是一种演绎、整理的过程。正是经过这种不断的整理、演绎,而形成本历史单元对前文化现象的继承,即整个前文化现象的沉积。由于民间文学艺术具有明显的地域特色,反映了该地域、民族、群体特有的精神风貌,它是该群体对外的象征,所以民间文学艺术的权利主体毫无疑问地当属产生这一艺术的群体。
(二)时间上的延续性
民间文学艺术是经世代相传而逐步形成的,每一历史单元的人们在对其继承的基础上,融入本代人的独立意识,使其具有本历史单元特有的文化风格,这是一种再创造的过程,而相对于后历史单元而言,它便成为彻头彻尾的前文化现象。所以在民间文学艺术发展的过程当中,其延续性表现的十分突出,这一艺术形式,是永远难以终结的,除非将其抛弃。
(三)艺术成型的渐进性
民间文学艺术并非一朝一夕形成的,它须经过数代人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大量积累、总结,同时又与某一时代特有的制度、环境、气候等密切相关,所以它的成型是渐进的、漫长的,从而艺术价值也是无与伦比的。
(四)法律保护的交叉性
由于民间文学艺术的特殊性,使其法律保护具有了多样性,毕业论文仅仅依靠某一形式的法律保护,根本无法满足其需要。
(五)艺术形式的多样性
民间文学艺术具有多种艺术形式,它不同于版权法所保护的仅以一种艺术形式体现的口述、音乐、舞蹈、美术等作品,它包含了这些艺术表现形式。’
(六)具有浓厚的地域特色
民间文学艺术扎根于劳动人民之中,根源于劳动人民的生存空间、生活环境,当地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都可能渗透于民间艺术之中,脱离了这种地域环境,也就无所谓民间文学艺术,特有的地域风格培育了当地人相同或相似的审美情趣、心理特征、生活方式,当他们把这种文化底蕴宣泄于艺术创造之中,也就有了民间文学艺术的地域性。
(七)创作的随意性
民间文学艺术的创作,不局限于一定的形式,创作群体往往在生产、生活中即兴发挥,创作者的主旨并不是完成艺术,而是表达内心的感受,这就使得其艺术形式不拘一格。
(八)继承之外的创新性
民间文学艺术“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经长期的传述⋯⋯不断创新和进步⋯⋯而且这种创新和进步并非刻意所追求”[3]。
三、民间文学艺术的主体、客体、权利内容
(一)民间文学艺术的主体:目前学术界主要有国家、民族等群体、国家民族双层主体等几种观点。
1.国家: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版权主体应为特定的个体,民间文学艺术的主体具有不特定性,不便于以类同于现代版权作者的身份去认定,因而不得以向国家“求救”。
此外,将民间文学艺术的权利主体分为事实主体、法律主体。硕士论文“群体或民族⋯⋯是民间文学艺术作品事实上的权利主体。”[4]“国家应当作为民间文学艺术原生作品法律上的所有权和著作权主体。”[5]此种观点实质上是确定国家作为权利主体。在法制社会中,对权利进行保护时,不会去考虑谁是法律上的主体、谁是事实上的主体。法律所要保护的就是法律明文规定的权利主体。所以这种事实与法律主体之分仅是理论上的划分,在实践中对于所谓的“事实主体”而言,并无多大利益。
2.群体(民族、种群、种族等):持此种观点的学者,是从艺术原创性的角度出发,认为民间文学艺术是群体成员个体或集体创作、继承、发展的产物,它蕴含着本群体的集体智慧和独创性,是本群体生活和生产的反映,与国家或其他群体并无密切关系,因而它的权利主体无疑应为群体。
3.国家和群体两个层面的权利主体:“民间文学艺术表达的原始主体也可相应地在独立国家和民族地区两个层面上进行区分。”[6]持此观点的学者,基于四点考虑:①民间文学艺术作为一种集大成的文化现象,它的艺术价值、经济价值非常之大,这使得它具有了易受侵害性和破坏性,这也就是近年来如此多的外国人前来观摩、欣赏、采风的原因所在。国际文化交流的频繁,国家站出来与群体同作为主体,可能会更有利于民间文学艺术的保护。②群体作为民间文学艺术的单一权利主体,可能存在两种倾向:一是保护意识淡薄:因为民间文学艺术在当地流传多年,人人得自由使用,在人们的观念中根本没有形成这是一种权利客体的概念,所以也未形成一种保护意识。二是民间文学艺术的文化利用和开发的程度不够:国家作为另一主体。可能会促进其经济、文化价值的发挥,以防形成垄断。③“考虑到划分公有领域的标准。也即民间文化在何种层面上应该受到保护,在何种层面上应当自由利用的问题。”[7]民间文学艺术作为弱势文化与主流文化、中华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交流地位是否平等?这是作者从文化交流的地位问题上所作的分析,这里更多地涉及到什么是公有领域的问题,将在下文着重论述。④国际上对民间文学艺术进行保护的国家仅为少数,而我国文化历史悠久,有着璀璨的民间文学艺术宝库,少数民族等群体面对来自国外的文化“掠夺”,自然显得势单力薄,这里似乎也凸现了国家作为主体的有益性。
4.国家作为民间文学艺术主体的弊端
(1)若国家作为权利主体,欲使用人向国家授权机关(学者多建议为文化部)申请使用,是行政许可,还是民事法律关系?如侵害人对民间文学艺术进行侵害,文化部代表权利人——国家向司法部门起诉侵害人,由于文化部(权利行使主体)属于行政机关,那么这时的诉讼是什么性质?民事诉讼?还是行政诉讼?
(2)如权利主体是国家,即所有权归属国家,就像土地、森林、河流等自然资源一样,由国家垄断所有。自然资源是自然界的恩赐,它具有有限性,国家出于整体利益出发,将其划归国有,以利于共享及合理开发使用。但民间文学艺术可以说与国家这一抽象主体并无关系,它是特定人群的智力成果。在经过若干年的流传、加工、发展、升华而形成的代表区域特色、文化、心理、习惯、风俗、宗教信仰的艺术成就,所以它的所有权绝不能从群体上升到国家。如果仅以“保护”、“发扬”为旗号,将其收归国有,这便是一种文化霸权、财富掠夺。民间文学艺术虽受生存环境、自然环境的影响,但它更多的融入人类特有的思想内容,它的创造性,绝非自然的原生力量能与其媲美。
(3)如果权利主体是国家,那么对于民间文学艺术的原生境人则是一种难以接受的突变,成为一种对原权利人(群体)权利的限制而派生的使用权。而且此时既然权利主体是国家,权利属性是公权,那么作为权利人的相对方使用人应是一视同仁的,都须经过批准,都须付费,否则法律将有失公平,然而这对于民间文学艺术的故土简直不可思议。
基于以上原因,民间文学艺术的权利主体应当仅为群体,问题是这个“群体”该如何认定?是一个民族地方、一个村、一个地区等?这里我们首先要研究民间文学艺术的生长环境,民间文学艺术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有学者认为民间文学艺术在民间跨区域流传,也许不同民族、不同区域具有同一民间艺术表现形式,如果是这样可源引“最密切联系原则”,将具有相同或相似文化特征的区域群体视为该民间文化的权利主体。学术界同意群体作为权利主体的学者,多认为该群体中的每一成员均可成为权利行使主体,但由于群体中的个体成员众多,受自身观念、意识等条件限制,难以较为妥当的行使权利。所以鉴于群体行使权利的不便性,可成立“民间文学艺术保护委员会”,推选出德高望重的民间艺人组成非官方组织,由该组织作为行使主体行使权利。
(二)民间文学艺术的客体:民间文学艺术不外乎包含以下几种艺术形式
1.口头艺术形式:包括神话、传说、民间故事、谚语、谜语等。由于这类艺术形式以口头方式表达。与现代版权法保护的口述作品同属语言形式,它的独创性也体现在这种言语表达之中,所以完全可以以类似于口述作品的方式,对其给予版权法的保护。
2.声音艺术形式:如民乐、民歌等民间文学艺术,这种艺术形式与版权法中的音乐作品并无多大差别,医学论文都是声音彼此之间的协调、划分、结合以及对立矛盾的解决,声音量的不同、时间的长短和节奏是该形式的内在根据[8]。所以可以借助于音乐作品的保护方式予以保护。
3.动作艺术形式:对于这种艺术形式,也有学者称为形体表达或行为表达,如民间舞蹈、民间戏剧、民间曲艺等,均是通过连续的动作、表情、节奏等形体动作的组合来表达其艺术魅力,与现代版权法所规范的舞蹈作品、戏剧作品、以及曲艺作品极为相似,所以可以给予版权保护。
至于民间体育活动、民间游戏,如赛龙舟、朝鲜族的荡秋千等,起初表现为劳动人民在生产之余的一种娱乐活动,但随着不断发展、总结,对其技术要求和精度越来越高,现代杂技中多有高难度的荡秋千等艺术形式,所以我国著作权法给予保护的杂技作品有很多地方与民间体育活动相似,国内也有学者对杂技作品是否属于民间文学艺术有所讨论,因而从这点看出,民间体育活动可以以类似于杂技作品的方式予以保护。
4.造型艺术形式:如民间工艺、民间美术、民间雕塑、民间建筑以及民居、民间服饰、民间装饰等,这类民间文学艺术在外表甚至措词上均与版权法中的美术、雕塑、建筑等艺术作品极其相似。现代版权法对这类作品仅仅保护其艺术造型、艺术图案,即结构、形式,而其具体的制作工艺、技术手段等在所不问。所以民间文学艺术的造型艺术形式可以与其类同保护。但这种艺术形式,毕竟有着不同于版权法所保护的建筑等艺术作品。它往往从内至外都透露着极高的价值。它所表现的作为实物部分的物以及制作手段、技术构思、工艺手法往往才是最具吸引、最具魅力的地方,然而仅仅保护造型图案的版权法自然无能为力,所以必须通过其他法律给予综合保护。如民居、壁画(如敦煌壁画)等,除版权法保护其造型外,实物部分交由其他法律如文物法的保护。已有所规定:民间工艺如竹编、蜡染、木雕、民间服饰、民间装饰等,对于其精湛的艺术构思和高超的工艺技巧(现代版权法将此归入属于思想内容),可以予以专利、技术秘密的保护。
对于少数民族地区特有的一些民间乐器如苗族的六管芦笙,其更类似于实用工艺品。虽然我国著作权法未将实用工艺品列入法条,但第二条、第七条将其纳入保护范围,世界已有国家承认实用艺术品既可享受工业设计和模型权的保护,也可享受著作权的保护,即双重保护。所以民间乐器等民间艺术以类似两者之间实用工艺品的方式加以保护会更为有利。
5.综合艺术形式:如祭礼(如民间祭祀活动)、宗教仪式、节日庆典活动(如火把节、泼水节)、民间游艺活动等,这种艺术形式往往集言语、声音、动作、艺术造型于一体,人们在这些活动中载歌载舞,这类富有民俗涵义的艺术形式,往往成为一个或几个民族、种群的代表、标志、象征。如果仅将其理解为习惯风俗不加以保护,实为对传统文化遗产的一种轻视。鉴于目前尚无相关法律给予保护的情况,应就其各个部分分别予以类似口述作品、音乐作品、舞蹈作品、曲艺戏剧作品、美术作品等的法律保护。
通过以上几种艺术形式的列举,我们可以得出民间文学艺术大体包括三大类:即“传统工艺”、“文学艺术”、“民风民俗”[9]。
此处存在一个问题即公有领域的问题,哪些艺术形式进入公有领域,可以自由使用?我认为诸如白蛇传、花木兰、牛郎织女等在我国广为流传,可谓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的民间文学艺术形式可以视为进入公有领域,自由使用,但这类艺术形式相对于境外,则尚未进入公有领域,如被侵害,由国家作为主体进行保护,须强调的是:国家在这里充当主体,并非本文所指的权利主体,因为进入公有领域的一切作品,其所有权归属国家,所以国家在此向境外侵权者主张权利,并无不妥。
(三)民间文学艺术的权利内容
1.精神权利
署名权,此项权利对于权利主体至关重要,它有利于对创作者声誉的提高,(民间文学表达形式保护条约)(草案):一切使用者在使用有关民间文学表达形式时,必须指出它们的来源(不仅要指出作为居民团体的来源,如部落,还须指出作为地理位置的来源,如某国、某省);文化尊严权(保护作品完整权),由于民间文学艺术对外往往代表着该民族等群体,对这种艺术形式的肆意滥用、破坏常会伤害民族自尊心,所以有必要赋予权利主体此项权利,以保护民间文学艺术不受歪曲;修改权,作为民间文学艺术创作者的群体应当享有修改或授权他人修改的权利,以利于民间文学艺术的进步和发扬光大。
2.经济权利:按现有多数保护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国家的作法,保护到授予权利主体(只能是群体,不可能是个人)以“复制权”及“翻译权”两项,职称论文以及与之相应的“传播权”与“付酬权”,是没有多大争论的,争论集中在是否授予“改编权”[10]由此可见,群体至少享有四项经济权利,至于改编权,笔者认为有必要授予权利人。针对目前民间文学艺术被任意改编,改编者利用改编作品获得暴利,而原创人(群体)却分文不得,实为不公平。
3.权利的行使:如前所述,民间文学艺术的权利行使主体为类似于“民间文学艺术保护委员会.,的民间团体,但对于精神权利的行使,一般由群体自己行使,无须代行,唯一存在问题的是当该类权利受到侵害时,则须由行使主体向司法机关请示救济;对于经济权利,自始至终由行使主体行使,所得收益用于保护、开发、推广、发扬本区域的传统文化。
四、民间文学艺术的法律保护体系
探讨民间文学艺术的法律保护问题,英语论文必然考虑民间文学艺术的主体群体性和客体艺术形式的多样性。民间文学艺术到底保护什么?进而民间文学艺术应由哪些法律予以保护?
民间文学艺术需要保护的不仅是具有版权特征的民间文学艺术作品,也需对尚未形成作品的其他民间文学艺术形式通过专利、技术秘密等加以全面保护。这就是为什么使用“表现形式”的措词,而不用“作品”的原因所在,以免将民间文学艺术的保护仅限制在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版权保护上。
所以对于民间文学艺术的法律保护,应当根据其特殊性,给予综合考虑,形成以版权法为主体,多种法律法规如专利法、文物法等全面予以救济的法律保护体系。
参考文献
[1]夏征农.辞海[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0.2033.
[2]唐志超.实用现代汉语规范词典[Z].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770.
[3]赵蓉,刘晓霞.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法律保护[J].法学,2003,(10):52.
[4][5]张革新.民间文学艺术作品权属问题探析[J].知识产权,2003。(2):48—49.
[6][7]龙文.从原著民族权利看版权法保护民间文学艺术表达之可能及其限制[J/0L].http://www.xslx.com.2002
[8]刘春田.知识产权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48.
篇10
关键词: 小学教育 职业技能培养 主体内容 训练体系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绝不是换一套教科书,也不是课程内容的调整,而是一场教育观念的更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这对从业教师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目前,我国小学教师培养的主渠道还是师范教育,几经变迁的小学教师教育,面对不断深入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如何重建和完善师范生职业技能训练体系,有效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适应性和实效性,已成为当今高师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
一、小学教育专业教师职业技能培养的主体内容
高师小学教育专业教师职业技能的训练,是从中师模式起步,内容主要依据国家教委1994年颁发的《高等师范学校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大纲(试行)》,包括普通话和口语表达技能、书写规范汉字和书面表达技能、教学工作技能、班主任工作技能等四项。随着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和教育观念的更新发展,社会对小学教师的能力与素质要求也在不断提升。高师小学教育的职业技能培养,就必须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从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高度,重新加以审视和完善。其主体内容应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专业知识的转化能力。
教育教学的过程就是教师将自身素质转化为学生素质的过程。教师必须善于将自身掌握的知识或教材中的知识转化成学生乐于接受的教学探究活动,把复杂抽象的理论转化为简单具体的实际问题,在教学中不断拓展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这种专业知识的转化能力,集中体现在施教者运用现代教育思想、教育原则和心理学理论,解决教育、教学和学生管理等实际问题的工作中。
2.言语表达能力。
“言传身教”是教师劳动的特点。教师运用语言从知识、情感和思想上对学生施加影响,教师的这种言语表达能力集中体现在普通话的掌握程度以及言语表述的准确性、逻辑性、连贯性和通俗性。
3.书面表达与书写能力。
较好的书面表达与书写能力是教师与学生沟通、交流的基础,也是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它表现在教师对常用文体的掌握和应用上,要求构思奇妙、结构严谨、内容丰富、文字生动、准确,并且书写规范、美观,尤其是钢笔书写和粉笔板书。
4.计算机应用能力。
计算机的普及和网络、多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也推动了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的变革。因此,利用网络技术进行教学信息搜集,熟练掌握常用教学软件和多媒体教学,是小学教师必需的一项重要技能。
5. 课件与教具制作能力。
具备一定的课件与教具制作能力是优化课堂教学的需要,也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保证。尤其是小学教学,课件与教具是最常用的直观教学手段。其中教具制作要符合教学要求,造型简洁美观,有示范性;课件的制作则要求构思巧妙,图、文、声结合,动静有序,体现教学思想。
6.教学组织与施教能力。
教师教学的对象是人。人的教育过程的复杂性必然对教师的教学组织与施教能力提出较高的要求。主要表现为教学的计划性、周密性和科学性,教师要有亲和力和教育机智,要对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深刻的认识。
7.教学反思与教育研究能力。
教育教学方式方法的多样性和教育工作的复杂性,要求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教学反思与教育教学研究能力,这是优秀教师群体所表现出的共有特征。它是教师根据社会发展和学生成长的需要,对自己的学识、能力、修养、教学状态和教育方式及时进行有效调整、控制与反思的技能,是教师教育和专业化发展到较高层次的标志,也是体现小学教师未来适应性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指标。
8.健康教育与班级管理能力。
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要求教师全面了解小学生的心理发展和变化规律,具备基本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力,掌握个体教育、集体教育和与学生家长沟通的基本技能,学会组织班队活动和班级事务的管理。
二、“双主线、多平台”,有效构建学生职业技能训练体系
教师职业技能不是单一行为方式的训练,而是知识与一系列行为方式相结合的结果;不仅包括外在的动作技能,还包括内隐的智力因素。教育教学复杂情境中的教师职业行为尤其需要以深层次的智力能力为主导。为此,我们探索总结了“双主线、多平台、同层递进”的人才培养模式,即以专业知识和教育教学能力为双主线,通过课程、技能测评、活动、竞赛和校外实践等学习平台,构建教师教育生态场,实现专业知识、教师技能和教学智慧的同层递进。
1.整合课程体系,同步发展职业技能训练。
课程是学校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最主要途径,是实现培养目标的施工蓝图,集中体现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如何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顺应基础教育的改革发展,有效促进在校生的职业技能训练,是我们近年来重点探索的问题。首先,通过课程调整加强了基础课教学,使学生更扎实地掌握基础知识,增强适应性,为实施新课程奠定基础。其次,补充更新教育专业课程内容,适时引入创新教育需要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对陈旧的教学内容作较大幅度的删减。再次,减少必修课,增设选修课和实践指导课,拓展学生的视野,增强学习的实效性。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我们在课程改革的同时,十分注重将职业技能训练与课程教学相融合,将有关技能的训练要求列入相关课程的教学标准,用课程标准来规范职业技能训练的内容与要求。例如:言语表达能力主要通过口语课程培养,书面表达与书写能力主要通过写作课程和书法课程培养,教学组织与施教能力主要通过教材教法课程和教育类课程培养,教学反思与教育研究能力研究能力主要通过教学论和教育科研类课程培养,计算机应用能力主要通过计算机课程培养,课件与教具制作能力主要通过现代教育技术和相关学科课程培养。
2.构建动态评价体系,实行职业技能证书制度。
教师职业技能培养是一个复杂的由诸多环节和要素构成的长时间训练系统,如果没有一套明确规范的评价体系,训练效果将无法保证。近年来,我们根据实践摸索确立了系列化、分阶段、递进发展的考核模式,将技能评价动态地分为三个阶段:(1)基本功考核。着重在一、二年级学生中进行。主要内容为师范生的“读”、“说”、“写”、“书”、“画”、“弹”、“唱”、“跳”等教师基本技能。实施时,将这些技能的考核单列打分,并按一定比例计入相应课程的总成绩。并以此为起点,建立每位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测评档案”,作为以后技能考核的基础。(2)教学能力测评。在二、三年级学生教育实习前分项进行,其内容主要为“教学设计”、“课件制作”、“说课”和“片段教学”等。要求学生在实习之前必须通过相应技能的考核测试,否则暂缓实习。以此督促学生坚持不懈地训练,从而达到教学技能的综合提高,更为教育实习做好准备。(3)专业能力评价。在三年级完成教育实习之后进行。测评内容主要包含两项:一是结合教育实习对学生职业能力的综合评价与认定。具体包括课堂教学组织与施教能力、班级管理与活动组织能力和对小学生的思品教育与心理教育能力。二是结合毕业论文进行的教学反思与教育研究能力测评。通过撰写评课报告或教育研究论文,促进师范生教育教学理论和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升。这种分阶段、系列化、递进式的技能测评,既是对学生在校期间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的有效促进,更是对未来岗位适应性的初步检验。学校对各项考核测评合格者颁发《教师职业技能证书》,而对没有过关的学生则要求重补重测不合格项目,否则暂缓教师资格证的申领。
3.培育基地,搭建教师技能实训平台。
课堂与基地是培养学生职业技能的主阵地。除在课堂教学中融入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外,加强实训基地建设,构建教师技能实训场所,是强化小学教育专业职业技能训练的关键环节。为使学生由课堂和书本知识走向岗位,形成职业技能,我院专门组建了教师技能实训中心,设立了微格教室、教学观察室、多媒体教学活动设计室、音乐艺术训练中心、书法教室、语音教室等校内实训场所,开展教学基本功与教育教学能力的校内训练。同时,还与一批办学条件较好的知名小学建立协作关系,把它们作为我校的教育实践基地,通过“观摩”、“见习”、“评课”、“案例教学”、“教育实习”等形式的校外实训,促进学生职业技能的提高和师性养成。此外,学校还以两门国家精品课程为依托,在校外基地设立了《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法》工作室和《研究性学习》工作室。一方面,通过精品课程的学术引领,推动小学学科教育的发展,另一方面,及时收集和反馈基层教学的最新动态,对师范生培养和课程建设产生影响,使我们的学校教育和学生职业技能培养始终占据教学改革的最前沿。
4.倡导社团活动,积极开展学科竞赛。
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课余生活是培养师范生职业技能的有效途径,也是对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通过加强对学生社团的引导,不仅可以使广大学生广泛参与其中,还可以将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与提高学生职业素质有机结合起来,使他们在自主的活动中陶冶情操、锻炼能力。学校还在此基础上积极开展各种技能竞赛和学科竞赛活动。近年来,我校定期组织了诸如征文比赛、书法比赛、演讲比赛、大学生辩论赛、课件制作比赛、声乐大赛、舞蹈大赛、器乐大赛、数学建模大赛、教师技能大赛、科技节、艺术节、运动会等各式各样、丰富多彩的竞赛活动。社团活动和学科竞赛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校园生活,营造了独特的师范校园文化,使学生真正成为学校活动的组织者和受益者。
参考文献:
[1]国家教委师范司编.高等师范学校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大纲(试行),1994.
[2]教育部师范司编.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们教育出版社,2001:9-10.
[3]许莉萍.论小学教师职业技能训练体系的创新[J].探索与交流,2005:27,4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