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学习经验总结范文

时间:2023-04-10 17:27:4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数学学习经验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数学学习经验总结

篇1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高中数学学习经验,有效方式

高中数学具有综合性强、知识复杂、概念抽象等特点,教学难度和学习难度都是比较大的,仅仅采用“你听我说”的教学方式,学生很难做到真正理解和掌握。新课程教育理念的提出,明确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改变了传统、落后的教学方式,对改善高中数学教与学中存在的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及应用实践能力,使学生做到对数学知识的熟练掌握和灵活运用,实现高中数学教学的最终目的。

1 新课程理念含义及对高中数学学习的影响

新课程理念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将学生放在核心地位,通过设置学习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并加强教学与生活的联系,使学生能够通过亲身经历,做到对所学知识的全面了解和掌握,同时要发现学生的优点和特长,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学习情况,采用针对性教学方法,使学生得到个性发展。

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高中数学原有学习方式比较单一,学习方法比较单一、落后,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缺乏自主性和创新型,自身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应用能力得不到有效提高,无法实现数学学习的最终目的。基于新课程理念的提出,现阶段高中数学教学中更加注重对学生实践探索能力的培养,学习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学生拥有了更多的自由发挥空间,可以通过自主学习、交流学习、实践学习等多种方式掌握数学知识,使自己的数学综合素质得到提高,实现更加理想的学习效果。

2 当前高中数学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2.1缺乏浓厚的学习兴趣

只有学生拥有浓厚的学习兴趣,才能自觉、主动的学习数学知识,使数学综合素质不断提高。但是当前很多高中学校在开展数学教学的时候,仍然沿用灌输式教学方法,按照教材大纲的固定步骤传授学生数学知识,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导致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再加上学生的数学基础参差不齐,这种教学方式无法保证每个学生都能有所收获,学生数学成绩两极分化现象严重,基础较差的学生逐渐丧失学习信心,失去了学习兴趣。

2.2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

高中数学知识繁多,系统性较强,只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制定科学的学习计划,从简到难的逐步完成学习,才能打好基础,熟练掌握更加全面的数学知识,构建完善的知识体系。但是当前很多高中学生在学习数学时,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完全是按照老师安排的学习任务走,没有进行课前预习,没有做好课堂笔记,没有对所学知识进行复习巩固,也没有进行拓展性的训练,学习范围仅仅局限于教材与课堂,所接触、掌握的数学知识面较窄,数学知识体系不够完善。

2.3缺乏高效的学习方法

高效的学习方法对于学好高中数学是非常重要的,可以简化学习过程,减少无用、繁琐的学习环节,既能帮助学生节约大量学习时间,也可以提高学习效率,进而使学生的数学综合素质得到提高。部分学生虽然在学习中比较认真,但是却缺乏高效的学习方法,在学习过程中没有将数学知识进行系统性分类,导致解题思路不清晰,分不清不同知识点之间的主次逻辑关系,无法在短时间内找出问题的正确答案。对解题技巧掌握不足,在遇到复杂问题时,往往找不到问题的突破口,只能通过大量演算找出问题答案,花费的时间较差。

3 新课程理念下高中数学学习的有效方式

3.1课前自主预习

通过课前自主预习,能够提前了解即将学习的知识,具备一定的基础,并针对自己存在疑惑的地方提出问题,做上标记,在学习时思路就会变得更加清晰,同时学习目标也会更加明确。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做好正确引导,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能蚨懒⒆灾鞯耐瓿裳习,通过布置下节课程的预习任务,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意识,使学生在正式教学之前进行提前阅读,并让学生针对自己的预习结果发表自身观点,然后由老师进行总结,纠正学生的错误思想。

3.2课堂交流合作

不同学生之间的学习能力、思维特点是有一定的差异的,学生在自主预习之后,针对同一个问题会存在不同的看法,此时便需要通过课堂交流,交换学生之间的观点,使学生能够在相互讨论、合作中完成学习任务。老师可以将全班学生分为若干学习小组,每个小组成员在预习完新课程之后,将自己对新知识点的理解及困惑提出来,与小组内其他成员交换意见和看法,并通过讨论进行总结,老师在班内进行巡视指导,最后每个小组派选一名代表,将小组的讨论结果在班内进行共享,最后由老师对各个小组进行点评和总结。

3.3课后总结反思

通过课后总结反思,能够对所学知识进行复习巩固,对于深刻、全面的了解与掌握数学知识具有重要作用。在完成课堂学习之后,学生可以对课堂笔记进行整理,理清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并发现学习过程中自身的薄弱环节,进行针对性的加强训练,同时还可以根据所学知识之间的关系产生联想,促进知识的同化和迁移,发现新的数学知识。除此之外,学生在总结反思之后,还可以根据自身的学习能力,进行拓展性训练,拓宽自己的视野,丰富数学知识,构建更加完善的知识体系。

4 结束语

在新课程教育改革持续推进背景下,高中数学要想实现更加理想的教学效果,就需要加强对学生的正确引导,改变学生原有的学习方式,使学生能够做到课前自主预习、课堂交流合作、课后总结反思,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改善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数学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

参考文献:

[1]秦丽芳.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数学学习方法及对策[J].科技创新导报,2015(6):158-159.

篇2

关键词:数学阅读;中职教学;兴趣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3-0152-01

教师不可能为学生准备足够的生存与发展所需要的知识,但必须为学生准备不断获得新知的能力——学习能力。阅读作为人类社会生活的一项重要活动,是人类汲取知识的主要手段和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也是"学会学习"的基本方式。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学会学习首先要学会阅读"。数学学习当然也离不开阅读,阅读是数学学习的一项基本技能。人们逐渐认识到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的重要性,可以促进数学能力的全面发展从而促进其终生发展。

在"普高热"的社会大环境下,中职生相对来说(1)数学基础比较差,以至于"望数生畏";(2)没有升学压力,缺少数学学习动力;(3)数学学习自觉性较差,依赖性较强。所以我认为在中职数学教学中有意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兴趣,让他们在阅读中体会到数学的魅力和乐趣是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应该努力的事情。

笔者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总结了以下关于中职生数学阅读兴趣培养的若干策略:

1.激趣导入,激发学生阅读课时内容的兴趣

教学过程的导入环节就像整台戏的序幕,也仿佛是优美乐章的序曲。导入新课设计和运用得好,会激发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导入的方法很多如:实例式导入、类比式导入、引趣式导入、情境式导入、演示操作式导入、故事式导入、设疑式导入等。

2.阅读交流与展示,体验阅读的"甜头"

学生自己看书能增加学生学习的成功感。数学阅读是学生独立自主学习知识的过程,当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能看懂数学书,能猜测、证明数学命题、会做练习时,就会体验到成功感。有了成功体验后,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就会大大增加,从而就能更加主动地、自觉地学习。数学阅读可以通过数学活动的形式展开,竞赛、小组讨论交流、走上讲台当老师、阅读测验等活动让学生继续"乐读"。让学生在各种阅读活动中,培养学习兴趣,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3.利用数学本身的特征,诱发数学阅读兴趣

教师可收集、整理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经典趣题、数学家的故事、古今数学发展的广阔背景、知识的实际应用及数学历史典故等让学生阅读,也可以让学生自己收集有趣的阅读材料大家分享。以史激趣、以美激趣、以奇激趣,力图使学生感到数学有趣、数学有用。

4.巧妙设计练习,让学生乐于解题

练习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学生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形成技能技巧、培养和发展能力,提高学生的素质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如何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设计新型的数学练习题,利用数学练习来发展学生是我们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我们来说也是一个难题。有不少教师在备课中却往往忽略了对练习的精心设计,设计的练习题或简单的重复抄写,或机械的死记硬背,或枯燥的题海苦练,或呆板的知识仿效,或钻牛角尖的偏题怪题。这样的练习,压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僵化了学生的思维,遏制了学生创造力的产生,能力的培养便成了一句空话。我认为练习的设计,是教师备课的重要一环。好的练习设计,不仅可以巩固一堂课所要求掌握的知识,而且可以激发学习兴趣,开发智力,拓展知识面,点燃创造思维的火花,培养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要在新理念的指导下,设计形式多样,内容现实有趣、又富有探索与思考的练习。

5.鼓励性的多元阅读评价机制,增加学生阅读的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指一个人对自己在某一领域中的操作能力的评价。在阅读中是指学生对自己的阅读水平和能力的主观评价,其中一个重要方面表现为对成功的期望程度。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增强阅读的自我效能感。首先我们应采取措施激发学生浓厚的探究兴趣,引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抓住时机,引导学生阅读教材。还要注意及时发现数学阅读中的闪光点,热情鼓励、大力表扬,让每一位学生从数学阅读中体验成功,逐步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事情,需要教师不断的强化和刺激,只有将培养兴趣和养成习惯相结合,才能消除学生被动学习的消极现象,让学生自己阅读、思考、练习后,教师再重点讲解,可使学生学习得更努力、主动,使阅读成为学生出自内心的需要。

篇3

在新形势下,为了适应新一代人才的培养,高中数学老师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借鉴更好地教学经验,老师的教学水平提高了才能更好地为学生的学习打下基础.特别是高中数学的专业知识难度大,要求学校配备更好的师资队伍.学校可以对教师进行培训来提高老师的教学水平,也可以同行之间进行交流,取长补短,来提高教学水平,增强教学经验.还可以通过进修来提高老师的教学质量.

2.老师在教学过程要注意初高中之间教材的衔接

老师应当对初中教学方法和课本有一定的了解和认知,针对刚踏入高中校的学生,老师应结合初中和高中的基础知识,在讲解新知识的时候,多站在学生的立场去思考,把初中知识和高中知识相结合,给学生一个适应的过程.了解学生学习的能力,从学生的理解能力出发,鼓励学生大胆假设去克服高中数学的抽象性和逻辑性,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3.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老师要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的效果.要多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以良好的心态去面对难题.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养成预习和复习的习惯,只有不断去分解知识才能巩固旧的知识,学习新的知识.

4.利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

篇4

怎样发表数学论文?

数学论文分为两种,一种叫做纯数学论文,另一种为数学教学论文。许多从事数学教育的工作者有很难有大量时间去编写数学论文、和论文标题的修改,所以许多人把工作经验总结来写一些数学研究论文。数学教研论文是对课程论,教学法,教育思想,教材及教育对象心理加以研究。但无论哪一种数学论文都要遵从论文格式及写作规律。

1.1创新性

作为发表研究结果的一种文体,应反映作者本人所提供的新的事实,新的方法,新的见解。论文选题不新颖,实验没有值的报道的成果,即使有高超写作技巧,也不可能妙笔生花,硬写出新东西来。基础性研究最忌低水平重复,如受试对象,处理因素,观测指标,结果与前人雷同,毫无新意,这样论文不值得发表。

1.2科学性

科技论文的生命在于它的科学性。没有科学性论文毫无价值,而且可能把别人引入歧途,造成有害结果。撰写论文应具备:(1)反映事实的真实性;(2)选题材料的客观性;(3)分析判定的合理性;(4)语言表达的准确性。

1.3规范性

规范性是论文在表现形式上的重要特点。科技论文已形成一种相对固定的论文格式,大体上由文题,一般不超过20字;摘要(应用的方法,得到的结果,具有意义等);索引关键词;引言;研究方法,讨论,结果等部分组成。这种规范化的程序是无数科学家经验总结。它的优越性在于:(1)符合认识规律;(2)简洁明快,较少篇幅容纳较多信息;(3)方便读者阅读。

2撰写数学论文忌讳

2.1大题小作

论文不是书,如论文题目选的过大,那么泛论,浅论就在所难免。数学教育论文基本特征:有数学内容,讲数学教育问题,具有论文形态,不贪大,不求空,具有新见解。这样作者应将课题选的小一些,写出特色。

2.2关门写稿

一本学术杂志中的论文,单独拿出来看自然是独立完整的。就杂志的整个体系来看就会有一些联系,它们或是构成一个小专题或是使讨论不断深入。这样作者就要对你准备投稿刊物有所了解,以免无的放矢。不能缺乏事实凭空捏造,夸大结论。首先应该知道别人做了些什么,写了些什么,避免在自己的论文中重复。同时可以借鉴别人成果,在他人研究成果基础上进一步研究,避免做无用功。

2.3形式思维混乱

科学发展到今天,科技论文的基本格式在世界范围内已趋向统一。论文要求规范化,标准化。有的论文东拼西抄,前后矛盾,这样的论文很难教人读懂。所以撰写论文应遵守形式逻辑基本规律,正确使用逻辑推理方法尤为重要。

3关于数学论文选题

数学论文选题是找“热门”还是“冷门”?“热门”课题从事研究的人员众多,发展迅速。如果作者所在单位基础雄厚,在这个领域占有相当地位,当然要从这一领域深入研究或向相关领域扩展。如果自己在这方面基础差,起步晚又没有找到新的突破,就不宜跟在别人后面搞低水平重复。选择“冷门”,知识的空白处及学科交叉点为研究目标为较好的选择。无论选“冷门”还是“热门”,选题应遵循以下原则:

(1)需要性选题应从社会需要和科学发展的需要出发。

(2)创新性选题应是国内外还没有人研究过或是没有充分研究过的问题。

(3)科学性选题应有最基本的科学事实作依据。

(4)可行性选题应充分考虑从事研究的主客观条件,研究方案切实可行。

4关于数学论文文风

4.1语言表达确切

从选词,造句,段落,篇章,标点符号都应正确无误。

4.2语言表达清晰简洁

篇5

尝试。

关键词:初中;数学;反思能力

在初中数学的学习中,反思是学习的关键。尤其是对于后进生。后进生由于学习基础较为薄弱,在数学学习时,只是为了获得正确答案,不对解题过程进行及时回顾和反思,不能对自己的思维过程做自我评价与及时的反思,也不能反思成功的经验以及失败的教训,往往造成后进生事倍功半的局面。因此,为了提高后进生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及效果,必须引导学生养成反思的习惯。

一、培养学生及时反思学习内容的能力

初中数学后进生数学学习普遍存在“前学后忘”的现象,没有养成课后反思所学知识的习惯。课后他们都是只注意完成课后作业,而不能及时地反思课堂内容、整理课堂的笔记。对各单元、各章节知识之间的内容不注意加以总结,更不能发现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因而对于所学的新知识不能及时地加以巩固。

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通过对刚学习的内容进行及时反思,能够深刻认识到知识是怎样产生、怎样发展的,明白知识的来龙去脉,认识知识发生的过程,理解公式、定理、法则的推导过程,从而达到全面系统深刻地掌握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的重要环节。结合笔记通过分析、综合、类比、概括,揭示知识点的内在联系,以达到对所学知识融会贯通的目的。从而达到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由“死”到“活”。改变死记硬背的方法。从而使后进生能从知识形成、发展过程当中理解到知识的乐趣,在解决实际的数学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培养学生对错题的反思能力

大多数的数学后进生有很多学生在做了大量的习题之后仍旧错误百出,原因何在?原因是他们对的错题不能及时地反思分析,对错题不能作深层次分析和对解题方法过于死板没有问题的迁移能力。

因此,在学习中,教师首先要引导他们透彻理解定义、公式、定理、法则从本质上认识错题中数学知识。

其次,要让学生自己梳理出自己在错题中是怎样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应用了哪些基本的思考方法、解题技能和技巧、走过哪些弯路、从中获得哪些经验教训进行认真的分析,从而形成正确的概念,使学生思维的方法和习惯得到训练和养成。同时还可以让学生对不同错误或错误的不同类型,分析出错的原因。变反思错题为弄懂错题,吃透知识,牢固掌握课堂内容。及时掌自己学习中的不懂之处对症下药,在薄弱处重锤敲打。

再次,教师要引导学生反思是否明白题意。如忽视隐含条件、思维定势、遗漏特例、忽视公式、定理条件,概念混淆等。例如:已知关于x的方程x2-■px+■(p2-4)=0(p为实数),求证:此方程必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很多学生会错误地理解为已知方程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从而证明过程错误。

最后,要让学生学会反思解题过程。教师要让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数据和单位等条件是否带入错误条件、计算有无问题、书写根式是否规范。这是表面上的反思过程。深入的反思还要求反思解题过程中是否合理,反思解题过程中思维的关键点和切入点是什么,促使思维精确化、概括化,有利于培养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探求思维关键点和切入点的意识,从而使解题思维更加精确化和概括化,在解题过程中能很快地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这需要鼓励学生有耐心,一步一步检查、反思。

三、培养学生反思数学学习习惯

大多数的数学后进生是学习兴趣不高,学习缺乏自觉性,上课精力不集中,作业不能单独及时地完成,没有课前预习的习惯,对数学问题不深入分析,不重视基础知识的学习理解、基本技能方法的训练和形成。在教学中,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培养学生的数学习惯反思能力:

1.树立学习目标的习惯

引导学生树立一个符合自己的实际的目标,既有长期计划,又要有短期安排。对于自己的目标一定要坚持去完成的信心,成功一次自我赞赏一次,从而不断提升学习兴趣。

2.课前预习的习惯

引导学生对将要学习的知识预先进行学习。这是应用已有知识探索新问题的学习过程。便于在课堂学习中把握住重点、难点和关键,重要的是这种自学的过程锻炼了探索数学问题的能力,在探索中对数学知识的内化得到了加强。

3.课中认真的习惯

积极展开思维预测下面的步骤,比较自己的解题思路与教师所讲哪些不同,认真做好课堂笔记。

4.课后作业的习惯

要学生独立按时高质量完成课后作业,然后回想今天学习的重点和难点是什么。有哪些已经懂了?哪些不懂?哪些还不太清楚?找出学习中的薄弱环节及时予以解决。

篇6

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正日益成为小学数学教学的目标追求。教师在教学设计与实施过程中,应精心设计数学活动,帮助学生积累活动经验。下面以《倍数和因数》一课的教学为例,谈谈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帮助学生获得、提升和迁移数学活动经验。

【片段一】把数学活动经验提升为数学思想

师:如果不给乘法算式,而是给出3、12、36,请围绕因数和倍数说几句话。

生:3是36的因数,12是36的因数;36是3的倍数,36也是12的倍数。

师:其实在说之前,他想了什么算式?

生:12×3=36,36÷3=12,36÷12=3。

师:还可以说哪些话?

生:12是3的倍数。

师:对啊,12是3的倍数,36也是3的倍数。那么,3的倍数还有哪些?

生:3。

师:怎么想出的?

生1:3×1=3,所以3是3的倍数。

生2:6是3的倍数,因为3×2=6。

师:接着写哪个数?写得完吗?

生:9、12、15……写不完。

师:那么你们是怎样一个个找到的?

生:用3乘一个个自然数得到的。

师:真好,这就是一种有序的思考方法。(板书:有序)

【赏析】上述教学片段中,教师引导学生说出“3的倍数还有哪些”,让学生经历自主发现的过程,然后引导学生反思和回顾探索的过程和方法,并加以提炼,把活动经验提升为“有序思考”这种基本的数学思想。小学生数学活动经验的获得与积累,需要与观察、操作、猜想、验证等具体数学活动联系在一起,并产生于这些活动过程之中。由于数学活动经验具有实践性、个体性特征,所以教师应设法为学生设计好数学活动,并引导学生经历学习过程,让学生在活动中操作观察、体验交流、感悟提升,逐步积累并提升属于自己的数学活动经验。

【片段二】把数学活动经验提升为学习方法

师:试着找找2、5的倍数,写出5个后写上省略号就行。

学生汇报。组织观察:一个数的倍数有什么特征?

生:最小的是这个数本身。

师:那么最大的呢?

生:是不存在的,因为一个数的倍数有无数个。

师:请大家回顾一下,刚才是怎样来观察一个数的倍数的特点的?

生1:刚才我们找出了倍数中最小、最大的数。

生2:我们还从倍数的个数上来说了一个数的倍数的特点。

师:对,从这三个方面我们能找出一个数的倍数的共同特点。(教师相机板书)

【赏析】数学活动经验具有内隐性,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反思与评价,提炼并外显所获得的数学活动经验,把数学活动经验提升为数学学习方法。上述教学片段中,教师首先让学生进行具体的写倍数活动,再组织观察,讨论一个数的倍数具有什么特点。在学生交流汇报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回顾“探索和发现”的过程,获取数学活动经验,并帮助学生把这种探索发现的经验总结提炼为数学学习方法。我们知道,仅停留在感性层面的经验是粗浅的,不易被学生主动把握,需要通过一定的教学手段予以提炼和外显。因此,课堂中教师的评价、强化,以及归纳小结时要引导学生对数学活动经验进行提炼、总结、提升,使之条理化和经验化。

【片段三】迁移运用数学活动经验

在教学找一个数的倍数方法之后,教师要求学生找出36的所有因数。学生小组合作尝试找,然后组织展示。

生1:36、18、12、9、6。

生2:1、36 2、18 3、12 4、9 6、6。

师:第二位同学找全了吗?猜猜他是怎么找的?

生:他是从1开始,一对一对找的。想几乘几等于36,这两个数都是36的因数。

师:嗯,他有序地想乘法算式来找一个数的因数,这样不会遗漏。(板书:不遗漏)

生:他多写了一个6,因为已经重复了。

师:对,照这样找下去,到重复出现前面的因数时,就可以停止了。有序的思考还能做到不重复。(板书:不重复)

……

师:一个数的因数有什么特征?

生:最大的一个因数总是这个数本身,最小的都是1。

师:根据刚才发现一个数的倍数特点的经验,还要看看因数的个数有什么特点?

生: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

师:是啊,找因数时要一对一对地找,从最小的开始,想到1就想到本身,然后一个个往中间找,因此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

【赏析】数学活动经验具有发展性,教师除了要帮助学生积累、获得经验之外,还要创设机会让学生加强应用,巩固数学活动经验。上述教学片段中,教师让学生们猜猜生2是怎样找全36的所有因数的,这其实是在帮助学生回顾整理活动过程,提炼活动经验。而之前在找一个数的倍数时所获得的有序思考的活动经验,则在探索新知时得到了有效的迁移。同样,在发现一个数的因数的特点时,教师又注意帮助学生迁移先前观察一个数倍数特点的经验。学生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加强迁移应用,可以促进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上升到更高的水平,实现经验的改造或重组。

【片段四】反思学习过程积累经验

师:学到这儿,让我们回过头来想一想,这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又是怎样学的?

课件出示:(1)我们是根据怎样的算式找到倍数和因数关系的?(2)怎样找出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的?(3)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有什么特点?

学生小组为单位讨论,然后交流……

【赏析】

篇7

【关键词】数学思想;相辅相成;归纳

新课标下对初中数学教学有着新的要求,具体提出了新的理念。重视学生思考的过程,重视学生的创新,强调一题多解,多题归一,从同种类型题目中归纳出相应的解决方法。重视学生个性的发展,对于同一个题目可有多种不同的思考。数学教学不应该是枯燥无味的做题,应该善于从题目中归纳总结。所以教师在教授过程中应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题目由易到难,注重学生潜能的开发,学生的潜能是无限的。另外,数学学习的过程也应该是学生和老师思想相互碰撞的过程,是学生积极情感的体验过程,通过思想的交流融洽师生关系,让学生更好地去学习数学。

一、记忆理解基本概念,掌握基本原理及其方法

学习类似于建造一栋大楼,只有基础打好了,这栋大楼才能够坚固。数学也是一样,只有深入地理解基本的概念,才能够去解决具体的数学问题。然而,目前大多数学生只是盲目地做题,采用题海战术,这对于基本概念都不熟悉的学生来说毫无用处,只是徒劳无功。初中数学是以概念为主体,基本定理的学习不仅是初中学习的基础,也是想要学好数学的必要条件。从基本定理再到具体题目,这就要求教师对基本概念有足够的重视,在平时的授课中多角度,全方位地帮助学生去理解基本概念。

学生死板的记忆概念也是没有用的,对于稍微有所变化的题目还是不会做。对此,教师应该帮助学生灵活地去应用所学的基本知识,收到举一反三的效果。因为所有的题目都是由基本概念演变而来,只是有些稍微的变化而已。

二、善于归纳总结做过的题目,举一反三

数学学习不仅仅是做题,比做题更重要的是归纳总结。不断从做题中反思出解题的方法才是最重要的。数学题目是无限的,但是数学的解题方法是有限的。当学生做错一个题目时,教师应该积极去帮助学生改正错误,让学生从自己的错误中认识到自己为什么错了,并且将自己总结出的做题经验记到本子上。数学的另一个特点是知识量大,知识点庞杂繁多,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有一套完整的体系去讲述,这样学生才能更好地总结归纳。

培养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可以帮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在脑海里有一个完整的系统图,在复习时既能把握主干内容,又可以把握具体细节。归纳总结是学生自己的经验总结,学生的记忆更加深刻,学生在学习时若能养成良好的做笔记习惯,及时记下自己的感悟,这是对学习效率的大大提高。

三、从实际生活联系数学知识,创造互动的课堂教学模式

数学学科是与实际生活联系最紧密的一门基础学科,在平时生活中,我们无时无刻都会用到数学。如果将一些实际问题引入数学教学过程中,不仅学生能够轻易理解,而且也不容易忘记。所以,数学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联系实际,在教授知识时多举一些实际的例子,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感受到数学的魅力,才能够将知识留在自己记忆深处。

数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但并不意味着数学教W课堂死板而没有活力。相反数学教学更需要学生与学生互动,学生与老师互动。对于课本中的讨论题目,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讨论,让学生动起脑子去思考,让学生亲自动笔去算。学生不仅仅是听众,他们更是课堂的主体,课堂上充分让学生做主。只有学生经过探究解出题目,才能够感到得到新知识的自豪感,才能对数学学习保持持续的兴趣。

四、掌握基本数学思想方法

数学思想方法是学习数学的根本,在解答题目时运用思想方法可以更快的找到解题的最佳途径。运用不同的思想方法也可能会找到不同的解法,达到一题多解的目的。中学数学中大多数题目的命题背景是在数学思想指导下有针对地进行命题,在解题时可运用数学思想,通过具体的解题方法操作来完成。由于中学生学习的知识有限,只需掌握一些简单的思想方法,这些思想方法分别是函数与方程思想、转化与化归思想、分类讨论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在初中的学习中,这四种思想方法几乎涵盖了所有的题目,所以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对这些思想方法应予以重视。

另外,这些思想方法在初中所涉及的题目都比较简单,符合初中生的认知水平以及思维能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容易接受。一些较难题目可能涉及多种思想方法结合。对此,教师就应该重点讲解剖析。学生经常使用这些思想方法也可以为以后更深层次学习数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玉琪.《中学数学教学与实践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篇8

Abstract:this article by the electronic professional course teacher corner of the eye, carefully examines the mathematics courses educational reform, from the specialized need angle discussed that the reform the necessity, studies the angle analysis educational reform from the student the direction, discusses the reform from this topic-based group research situation several experiences and the insufficiency. Is for the purpose of further exploring the effective teaching method and the content, enhances the student market competition strength.

关键词:电子专业 数学 教学改革

key words:E major mathematics teaching reform

基金项目:本文系常德市“中职学校电子专业数学内容的配套研究”课题研究论文

一、 对数学教学改革必要性的认识

数学差生是差生中的最大群体,是数学教学中经常遇到的一个问题。而电子专业课中经常需要数学内容的支撑,总觉得有心无力,对学生数学底子无底。教师们常常在思索,“教什么和怎么教”。正是在这样的前提下,我校组织课题组对电子专业数学课教学改革进行研讨,以期对中职数学教学改革进行有益的探索。

1、 数学改革是学生学习的必要

学生学习数学是为了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使学生明辨事理。而在职业高中学生学习的主体就少不了技能的培养,数学课程也要为学生服务,当然也就要为专业服务。学生的学习是围绕技能养成而展开的,只有为这一中心的教学才是学生所需要的。

2、 数学改革是教师教学的必要

教师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学到知识,练到本领。以前按教材授课学生学习不配合,教师上课索然无味,上课没有学生的参与课堂失去生机是教师最大的悲哀,那么如何把学生吸引到课堂上来,进行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3、 数学改革是学校发展的必要

学校的发展取决于多个方面,学生发展是主体,学生发展的好学校才有希望。教师进步是学校发展的后绪这力,教研课改都会提高老师的竞争力,无论是学生发展与教师提高都是专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作为湖南省重点专业,常德市电子专业主持学校,在这方面理应有所建树。专业发展自然就提高了学校的竞争力。

二、 对学生的需求调查与数学教学改革分析

1、 教学内容生活化、专业化

学生入校前是抱着求一身技能进入职校,有85%的学生初中数学不达标,失去兴趣,学生在学习数学的态度上无所谓,但对于结合生活的内容还是比较感兴趣。而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无论现实情况如何,但学生的态度是积极的,对于结合专业需要的数学内容感兴趣,学习结果受其它因素影响,要一并考虑。

2、 教学方法多元化

任何一门学科的教学,如果以一种单调的教学模式显然不能贯彻现代教育理念的要求。因此,应针对不同专业的班级,不同的教学内容,灵活组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学生课堂靠自觉性维持的时间大约只有15-18分钟,那么其它时间要靠教师的教学方法去调动学生的思考。受学生欢迎的教学方法有问题互动式的教学法、启发式的教学法、探索式教学法。

3、 教学语言幽默风趣感染学生

学生年到老师充满朝气、精神焕发地立于讲台上,用幽默业教学,课堂教学就会变得轻松愉快。与老师情感拉近距离。作为教师,除了研究教学方法以外,还要认真研究教学中语言的表达,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总之,幽默为课堂注入了一脉新鲜血液,有了它,课堂如同磁石般富有吸引力,成为学生流连忘返的殿堂。

4、 数学教学内容要回看初中知识

数学课只能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去讲新知识。学生初中数学没达标,不能按照职高数学体系进行授课,尊重学生的认识规律,不赶进度。回看初中知识不是简单的重讲初中数学,而是将与专业所用知识相关的初中数学进行补火。针对学生这种情况,要重新确定教学目标,整理教学讲义。

三、 数学教学改革经验总结

本课题2008年立项,经过2年研究,在教学内容上前期处理教材,后面通过研究形成授课讲义,形成校本教材,在必要时候可以公开发行。在教学方法不断针对学生需要进行调整,通过调查研究,课题组成员试验取得一定成效。现将研究经验总结如下:

1、 在思想上有新认识

打破以数学学科为中心的指导思想,以服务于专业课为目的,按照“加强基础,注重能力,突出应用,增加弹性,适度更新,兼顾体系”的原则,灵活调整教学内容、课程结构。在现用教材的基础上,结合学生基础,依据电子专业特点选择合理的教学内容,同时应让数学走入生活,结合专业使数学生活化、专业化。

2、 根据现有教材整理教学讲义

根据学校电子专业课程开设的顺序,依次罗列出所涉及的数学知识,并注明其掌握程度,然后按照一定的数学知识体系,制定符合电子专业的数学教学计划。根据专业需求,确定数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使教学具有针对性,而且在专业课教学上也提高了运用数学知识的实效性。选择紧贴专业的典型问题,用与专业相关的实际问题背景作为数学教学的背景,深入分析,把知识学习融入专业问题之中,使学生养成自觉地把数学作为工具来应用的意识。讲义考虑专业需求深度主动寻求与专业相关的数学问题,加强知识应用的实践环节教学,构建体现专业特点的教学模式。

篇9

天 河 中 学 许 博 怀

下面我想就评课意义、评得原则、评课八要目、评课的新标准和评课的方法等几个方面谈谈我个人的一些粗浅认识。

一.评课意义

评课是我国中小学学校开展教学研究的一种最普遍的形式。是教研组集体备课,以老带新,以及研究改进教学的行之有效的方法;是对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进行评价的主要方式;也是我国开展教师合作研究、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成功经验。

1.通过评课,可以促进理论学习和研究,提高自身认知水平。

要去评论别人的课,自己心里必须有“底”。这个“底”恐怕就是自己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较高的理论修养。我们要去评别人的课前,肯定要狠“啃”了一下《数学课程标准》《中学数学教师》《学习论》《中学数学教学》等许多书籍,这样确实会感到收获很大。这样,我们在评课时,便能较好地将课堂现象与相关理论联系起来,加以印证、分析、归结。恩格斯说过:“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同样的,如果套用恩格斯的话,我们就可以这样说,一个教师要想站在教育的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

2.通过评课,可以促进课堂实践的不断改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对于执教者,很多时候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评课者置身其外,头脑冷静,眼观全局,明察秋毫。一堂课下来,通过评课者的点拔、提醒、建议,执教者自然能幡然醒悟,知其优劣所在,明白了下次改进之处。如此一来,我们的课堂教学将处于不断改进的良性循环之中。随着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我们的教育质量何愁不能提高?我们的教育改革何愁不能取到成功?

二.评课原则

1.理论联系实践原则

评课最忌“就事论事”“就课说课”。评课一定要站在一定的理论高度,来分析课堂教学中的种种现象。眼下《课程标准》就是最好的教育理论。在评价课堂教学中,用新的教育理念比照课堂教学实践,看哪些教学现象是合科教育规律的,哪些教学行为是有违教育理念的。那么在新的课程标准下有那些基本理念呢?

基本理念:(1)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 ——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2)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能够帮助人们处理数据、进行计算、推理和证明,数学模型可以有效地描述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数学为其他科学提供了语言、思想和方法,是一切重大技术发展的基础;数学在提高人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想像力和创造力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3)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内容的呈现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4)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5)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6)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学与教的方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特别要充分考虑计算器、计算机对数学学习内容和方式的影响,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

2.优者说优,劣者说劣。既然是评课,自然要说出该课的成功之处,更要说出该课的不足之处,也就是所谓的“优者说优,劣者说劣”了。然而,受众多因素的影响,许多时候我们看到评课成了走过场。评课人或因水平问题,或因碍于情面,常说些无关痛痒,不着边际的话,或是只能说优点不谈缺点,来个皆大欢喜。有时也是因为执教人不乐于接受意见,让评课人无法进行正常交流。无论怎样,当评课活动中存在这些现象之后,评课也就失去了它的意义和作用。

3.激励原则

前面在说评课的意义时就谈到,评课可以促进课堂教学不断改进,优化。要达到这一目的,评课时应把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作为评课的出发点和归宿。评价一堂成功的课,在充分肯定的同时还得有“鸡蛋里挑骨头”的精神,提出该课可以进一步改进之处,让执教者感到“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评价一堂不够成功的课,一定不能对教师的执教能力下定性结论,否则会让执教者丧失进取的信心;评课者要挖掘出执教者潜在的优点,帮助分析失败的原因,提出具有可撑作性的改进措施。这样,这位执教者才会“痛定思痛”,努力学习,想方设法提高执教水平。相比而言,上课失败的教师更需要评课者的激励。

三、评课八要目

评课就是运用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等有关理论,根据说课中确定的目标和方法。对课堂教学进行全面评价。

 一评教材处理:目标是否到位,重点是否突出、难点有无突破。

 二评教法运用:媒体运用是否恰当。素质教育是否体现(德育渗透、能力培养)。

 三评过程设计:课堂结构是否合理,教学目标(具体)是否达成。

 四评仪表教态:教态、站立,着装、打扮,目光、视角。

 五评课堂术语:文字运用、语言表达、学科术语、情感语调。

 六评板书设计:根据对教材的处理、教法、过程,评价板书的简明度。

 七评双边关系:教师的主导作用和教学基本功,学生和主体作用和主观能动性。

 八评教学效果:教师对能力的培养效果,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四、评课方法:

1. 整体法:就是对一堂课的优劣进行整体全面的评析。也就是从教学思想是否端正,教材处理是否得当,教学结构是否科学,教发选择是否灵活,学法处理是否到位,“双基”教学是否扎实,能力培养是否重视,教学手段是否先进,师生关系是否融洽,教学效果是否良好等各个方面进行全方位的评价分析。对观摩型.检查型.坚定型较多的使用整体评课法。

2. 片段法:就是对一堂课的某个片段从某个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评析。如:可以对教师的引入环节.讲授环节.巩固环节或学生的自学环节.讨论环节.练习环节中的片段,就教学的观念.师生的关系.教学的选择.学法的指导.能力的培养教材的处理.媒体的使用等方面评价分析。多用于研讨型.诊断型.相互型.观摩型。

3. 探讨法:就是对一堂课中出现的某新事物或某些把握不佳的的问题进行探讨性评价。如:有的把创新能力培养与扎打好基础对立起来,忽视基础知识教学,有的认为运用了电化教学就可以不用板书了等等,都是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4. 特色法:就是对一堂课中的某些与众不同的好做法与新创举进行分析。:新课引入.启发诱导.创设情景等等。首先,要求评课者能够发现授课者的特色所在,哪些方面与众不同,哪些方面有创新;其次。“特色”是否对教学起到积极做用,是否符合现代教学要求,是否结合教育学规律,是否哗众取宠,摆花架子。

5. 经验总结法:就是对优秀教师.老教师的教学经验进行总结评析。首先,要知道授课者的经验是什么.如何深入挖掘教材的深度重点突出;如何对各个环节精心设计等。其次,要善于鉴别授课者的经验是否有先进性.科学性。要通过分析.综合.抽象.概括抓住经验的本质,把它上升到理论高度,找到依据。

6. 表格法:就是制订一个比较科学全面的课堂教学评价表格。包括:教学目标的确定.教材内容的组织.教法的选择.学法的指导.师生间的关系.教学手段的使用.教学的特色.教学效果等。

五.评课的注意事项:

(一)认真听课:做到听 看 记 思 读

(二)把握标准: 新的评课参考标准从(1)教学目标(2)学习方式(3)学习效果(4)数学教育特点(5)教师教学素质五个方面做了具体要求。

(一)教学目标明确。

1、体现情感、态度、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能力三个维度的有机结合;

2、符合年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与本领域的教学特点。

(二)新的学习方式得到充分体现。

1、在学习过程中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参与学习过程,体现自主、合作、探索的学习方式,学生有机会经历知识的再发现的过程;(主流)

2、重视学生的思维与表现方法的多样性,学生有独特的感受与情感体验。

3、在学习中教师给予积极的支持、鼓励和引导,对学生在课堂中的行为规范给予足够的关注。(教师不要吝惜——)

(三)学习效果

1、全面落实教学目标;

2、全体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并有积极愉快的情感体验;

3、本课应该掌握的基本知识技能得到落实。

(四)教师教学素质。

1、善于观察学生,并能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不要按部就班)

2、注意根据教学需要有效地开发与利用教学资源;

3、教学语言表达准确有感染力。

(三)讲究艺术

1根据教学特点和班级.学生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公开评价一节课

2评课要以肯定为主,以帮助提高为主,一鼓励改革实验为主。

3评课者态度要虚心,以商量的口气与被评者共同分析研究,不要趾高气扬。

4评课要重点突出,集中主要问题进行评议和研究。

5在定量定性的分析判断中采用课堂教学评价表,从整体联系的事实与实例中进行评课。

6要认真做好调查研究,在评课前尽量了解被评者的思想素质..业务能力水平.个性心里。

(四)拟好提纲:

如:1本节课的主要优点或经验特色是什么?

篇10

随着国内外教育技术的发展,多媒体辅助教学在各学科的教育领域已被广泛地应用。由于数学学科自身的特点,传统的数学教学方式抽象枯燥。当多媒体走进中学数学教学后,具有很强的真实感,充分创造出一个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更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优化了中学数学教学。

二、利用多媒体技术优化中学数学教学的研究原则

1.科学性原则

所谓科学性原则,就是指整合要反映多媒体技术与初中数学课程的客观联系,符合教育教学规律。要有正确的教育理论做指导,要考虑到学生的个别差异,要考虑到数学学科的特点和信息技术的特点及其相互联系。使用信息技术的硬软件,必须注意到数学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需要科学地服务于教材内容。

2.发展性原则

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着眼点,这是进行科学教育、人性化教育的最基本的原则,在课题研究中,要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使他们得到可持续发展。

3.整体性原则

所谓整体性原则,是指必须将多媒体技术与数学课程按相互间的内在联系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充分发挥课程整合的整体功能。

4.有效性原则

所谓有效性原则,就是指多媒体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既要讲究效率,又要追求效益。效率是速度问题。对教师来讲,要在规定时间内以较少的精力达到当时条件下尽可能大的效果。对学生来讲,利用网络资源,可以使学生多种感官并用,加快了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三、研究内容

1.巧用多媒体,激情引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然而,兴趣不是天生就有的,是通过外界的新颖性、独特性来满足学生探究心理而引起的。巧妙地利用声音、图像、文字、录像、动画创设教学情景,能积极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激发学生去探求、去发现、去创造的欲望。

2.巧用多媒体,突破重、难点

在中学数学教学中,概念、法则等既是重点又是难点。这些知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给学生形成认知结构造成困难。多媒体技术有图、文、音、像并茂的特点,能生动、形象地展示实物形象,突出感知的重点,突破感知的难点。

3.巧用多媒体,提高操作能力

利用计算机模拟操作比教师用其他手段演示更形象、逼真,把它与学生实际操作相结合,帮助学生正确掌握操作方法,形成操作技能,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

通过对学生和数学教师进行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教师在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应用方面所作的尝试和取得的成效,为下一步的课题研究提供现实依据。

2.行动研究法

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和尝试,探索如何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合理运用,进一步实现课堂教学过程和结构的整体优化。

3.经验总结法

根据各阶段的实践经验,总结出科学、合理的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能力发展的切实有效的措施和方法,希望能提升自己,为广大教师提供指导和借鉴。

五、研究步骤及组内人员分工

准备阶段:2012年12月至2013年2月,教学反思,查找资料,课题形成,申报课题立项,制定研究方案,做好评审书的撰写,做好课题开题工作。

实施阶段:2013年3月至2013年6月,通过教学实践及听课学习的方式获得教学案例并进行比较分析,同时通过与其他数学教师和学生的交流得到可行的意见和建议。

推进阶段:2013年7月至2013年10月,也就是课题研究的阶段性成果小结阶段,根据实践和反馈的具体实情,做好研究资料的阶段性整理和分析,动态地继续推进课题研究进程。

课题研究的总结和结题工作:2013年11月至2013年12月,做好研究资料的整理和分析,认真撰写研究报告,申请课题结题鉴定。并做好成果的推介工作。

沈群英:制定研究方案,全面负责课题研究工作;

徐燕红:观测记录案例,撰写研究论文;

王华:档案整理、典型案例分析,为科研论文准备第一手资料。

六、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形式

1.课题研究报告、论文集、优秀教案集。

2.优秀课堂教学整合实验课实录、课件集、课题研究的音像制品。

3.完善学科资源网站。

参考文献:

1.陈至立.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在中小学大力普及信息技术教育,200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