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学习生活经验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31 22:22:4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大学学习生活经验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大学学习生活经验总结

篇1

在数学教学活动中,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数学手记成为新添的活力,不仅可用于评价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对知识的总结,而且还能进行无声的心灵沟通。教师通过数学手记走进学生中间,学生在数学手记这面镜子中肯定自己或改进自己的学习行为。

这里所指的数学手记,就是学生以日记的形式记述学生在数学学习和应用过程中的感受与体会。写下对内容的理解和在学习活动中的真情实感,评价教师教学和自己学习的得失,向教师请教自己在数学学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数学在生活中的用处等。那么在手记中该怎样写呢?

一、区别数学手记的种类,让学生分类记载数学手记

课堂手记:写心得体会,学生在学数学、上数学课后或做数学作业时有什么想法、有什么体会、有什么启发、有什么发现等,都可以在日记中写上通常会记录下学生在上课时对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听讲情况、合作情况、思维情况、创新情况、应用情况。

思维手记:要记录学生上课、作业、解决问题时的思维过程。

合作手记:主要记录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与同学互相帮助、互相促进、互相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况。

生活手记:主要用来记录孩子们在生活中遇到的感兴趣、并有亲身体验的有关数学的情景,使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情感手记:主要记录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发展变化的情况。

考试手记:主要记录学生在数学考试前的应试情况,考试中的做题情况和考试后的经验总结情况。

二、明确数学手记的写作内容,让学生学会写数学手记

数学体会。学生在学数学、上数学课后或做数学作业时的想法、体会、启发等,写下来与老师交流。

疑惑难题。学生在学习数学、做数学题时碰到疑难问题不能解决时,可以把这些疑惑不解的问题写在日记中,与老师共同分析解决。

意见建议。学生对数学老师的上课、布置作业、批改作业、课外辅导、考试评价等方面有什么意见和建议可以写在日记上;对数学老师另有看法,或者有什么心里话要对老师说,也可以写在日记上。

创新发现。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有什么新发现、新想法、新主张、新创意等等。

有内容可写了也需注意写流水账,应付公事,有什么就写什么,不拘格式,如同聊天,字数不限,篇数不限。

三、及时品读学生手记,让学生从中获取老师的信息反馈

品读与研究。教师仔细品尝这回味无穷的“麦拉鸡翅”,品读着学生的数学手记,对学生写出的内容要深刻研究,看看哪些需要老师解答或个别辅导,哪些需要老师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改进的,哪些需要老师在全班进行辅导或表扬鼓励的等。

整理与归类。看了学生的数学手记后,要对学生所写的内容进行大致整理和归类。看看学生提出了哪些方面的问题、意见和建议,有哪些想法是有创新的,有参考价值的。

批语及时。对学生在日记中提出的问题,可以面对面的回答,也可以在学生日记后面写批语,以示老师对学生在日记中写的心得体会、意见建议等加以肯定或否定。

指导与鼓励。老师看了学生的数学手记后,对写得好的要加以表扬鼓励,对写得不够好的要加以指导,对写得有创意的要加以总结提高。

三、勤写数学手记,是提高数学素养的捷径

一是让学生兴趣高涨,爱上数学。数学手记作为数学作业的另一种形式,很容易的被学生接受认可。形式单一的训练作业,没有把师生双方的主观能动性充分激发出来。因为可怕的不仅仅是学生不喜欢数学作业,更可怕的是导致学生对数学的厌恶,逐渐失去对学习数学的兴趣。所以鼓励学生撰写数学手记,使他们的课外作业更富有个性色彩和人情味,并通过数学手记这个桥梁,沟通老师与学生的联系,通过数学手记发现学生思维的闪光点。

二是可以让学生再现生活、体验生活。数学手记就是生活日记,是一座架起生活与数学的桥梁。在教学新课时我们常常会利用生活中的例子将学生引入课堂教学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教学生写数学手记首先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数学,理解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和体验生活,激发用“数学眼光”看社会的兴趣。

三是可以让学生从中发现问题及时反思。我们说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尊重和信任的师生关系。通过学生的数学手记,沟通教师与学生的交流,真正建立一种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可以从学生写的数学手记中了解到学生理解问题的方式,看到学生的解题思路、推理过程、数学方法的掌握情况以及还存在的问题,这不但有利于教师及时掌握各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加以帮助,更有利于提高教师自己对学生数学学习的把握能力以及教学调控能力。

四是有助于学生敞开心扉,师生间成为亲密朋友。学生能把自己在学习数学历程中的亲身经历和体验通过数学手记写下来,学生的数学手记里有欢喜、有困惑、有笑声、也有忧愁,无语的宣泄出来、记录下来;让数学手记成为学生敞开心扉的场所,也为师生之间互相了解和交流架起一座固定的桥梁。

篇2

关键词:学为中心;小学数学;有效运用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距离最近,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学习氛围最浓,所以如何高效地开发数学课堂深度就成了能否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体现学为中心的关键。数学是一门抽象的学科,一直以来学生都害怕学习数学,一看见数学就头疼、提不起学习兴趣,其实出现这样的问题不是我们单方面认为数学难而引起的,我们教师也要从自身找原因:是否教案制定得不合理,是否课堂形式不够新颖,是否学习话题无法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等。

一、激发学生兴趣,创建高效课堂

要想成功创建高效课堂我们首先就应该反问自己:什么是高效课堂。也就是说高效课堂必须能够创造和谐的学习氛围,引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形成教师对学生、自上而下的,学生对学生、平级的,学生对教师、自下而上的系统并完整的教学氛围。在高效课堂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首先引入话题,然后让话题在学生中造成影响,进而使学生进行思考、讨论、猜想、证实。根据我们以往的教学经验总结,利用生活经验,将生活中常见的、使用频率较高的、学生有认知潜意识的“数学事物”引入课堂,使学生以这些事物为线索,从而进一步学习数学、认知数学。

如在《小数的初步认识》这一章的学习中,我们就可以这样设计高效课堂。首先教师先设置问题:什么是小数。应用已学过的余数例子,即在讲座上放上三个盒子和十个橡皮球,教师问:“如果将十个橡皮球平均放入三个盒子中,每个盒子中有几个球?用除法公式怎样表示?”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每个盒子里有三个球余一个球,用除法表示为10÷3=3…1。”教师给予学生鼓励,然后将问题延伸:“如果我们不用余数表示,那我们可以进一步将余数拆分吗?变成一种我们更为常见的表示形式――小数。”学生纷纷挠头,此时教师在课堂上用小刀将橡皮球切割成三个小块,然后让学生分组讨论。由此学生进行猜想,①将“1”放大十倍,变成常见的“10”之后做除法。②将整数部分和余数部分分开计算,整数部分整除后,余数部分继续做除法。由此学生将小数拆分为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不仅降低了学习难度,而且使学生更易接受小数这一陌生概念,并且了解到小数的由来。

二、创新课堂形式,内容轻松有趣

创新课堂是“学为中心”的另一项要求,要求教师能够根据学生的喜好科学、合理地设计课堂内容,建立轻松越快的学习气氛,增加活动内容,使学生手脑并用地感知数学、认识数学。如我们常说的“游戏课堂、实验课堂、活动课堂”等都是优质的创新课堂。

如在《数字的认识》这一课题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就可以这样设计创新课堂。教师引题:“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数字吗?”学生纷纷回答:“知道。”教师继续提问:“你们能数几个数字呢?”学生们各有回答,之后教师开始进行数字教学,在教学过后开展“活动课堂”。教师提出要求:“我们现在来做游戏,全班同学分为小组,每个小组派出两名代表,当我说出一个数字的时候你们要以最快的速度用身体表示该数字,让其他的同学作为评审,看看哪组同学做得最快、做得最好。”在这样的课堂上,不仅能增加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还能让学生学会用肢体去表述数字,有效提高了学生手脑之间相互协调的能力,使大脑能快接收并且记住数字信息,提升教学效果。

三、唤醒自主意识,形成课外延伸

“提问式”教学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方法之一,一般我们会将“提问式”教学方法融入高效课堂、创新课堂中,引导学生自行产生疑问,解决疑问,总结规律,并在引导式的课堂环境下形成自学能力。在提问式教学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在兴趣中学习,而且在学习过程中亲自体会了数学问题探究的过程,在牢固掌握基础概念和重点知识的同时,也使其形象化、具体化,并且掌握一定的应用技巧。

例如:在学习《平行四边形》时,我们可以利用道具――可变型的矩形,使学生对平行四边形概念产生疑问,并亲自动手操作,验证矩形和平行四边形的关系、平行四边形的基本性质等。通过将手中矩形道具拉伸变性的过程演示进行猜想,然后利用学过的定理、知识去验证猜想。实践的过程就是学生学习的过程。提问学习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拓宽思维,提升解题技巧。更重要的是,提问学习还能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学之间加强互动,使教师更合理、充分、具体地掌握学生的实时动态,形成良好的课堂反馈机制。

如何将课堂学习有效延伸到课外呢?这时我们就可以利用多媒体资源和家庭环境,如布置课后作业,在父母的帮助下从网上找“平行四边形的图片”;在最新一集的《喜羊羊与灰太狼》中,找出一共出现几只羊,几种正方形、圆形、长方形等;在父母的帮助下制作一个可定点旋转的三角形;找出家中的对称图形等。课后问题一般为开放性问题,学生会模拟课堂中老师的导学过程进行自主学习,最后形成自主学习习惯,使课内学习与课外学习相互呼应,增强学习效果,真正做到“以生为本”。

小数数学是初级数学的开端,在各个教学阶段都有明确的教学任务和教学指标,并且难度逐渐递增。也就是说如果学生在小学阶段数学基础没能打牢,那么在日后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很难有机会查缺补漏,而且会影响学生对数学的深入学习。所以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从本质上使学生爱上数学、自主学习数学,才能使学生真正的“学会”数学。

参考文献:

[1]白玉.小学数学低年段“实践与综合应用”教学策略研究[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2006,11(09).

篇3

应用意识提出的背景及意义

应用意识有两个方面的含意:一方面,有意识的利用数学的概念、原理和方法解释现实生活中的现象,解决现实世界中的问题,即数学知识现实化,另一方面是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涵着大量与数量和图形有关的问题,这些问题可以抽象成数学问题,用数学的方法予以解决,即现实问题应用化。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应用意识活动能真正让数学与现实紧密联系,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数学的思维、数学的方法去认识世界,去主动解决所碰到的现实问题。应用意识也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开展探索、合作、交流的载体。但是,小学学生的生活经验比较少,对应用意识的分析能力较差,方法欠佳,有的甚至对应用意识无从下手,给应用意识教学带来了很大难度。从而有必要在小学年级进行应用意识指导的研究思考,探索解决应用意识的方法,并揭示其作用和效果。

二、思考的目标和内容

1、研究的目标

应用意识活动让学生了解生活的经验与数学知识、现实世界及各学科的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初步学会综合应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探索、研究有关的数学规律,从而培养创新意识,体验数学乐趣。

2、研究的内容

面向每一位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导作用。围绕教学目标,调动学生自觉学习的积极性,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以学生怎样学习为主线,教师适时指导、组织、点拨,引导学生自己去动脑、动手、动口、敢于质疑问难,主动探索知识形成的过程。教师要及时反馈,掌握学生的状态,及时调节师生的双边活动。以促进完成学习目标,构建以学生自觉探究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

三、应用意识研究的设计

1、研究对象的确定

三年级一班、三年级二班、学生多为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占学生总人数的70%),流动性大,学习习惯不佳。

2、研究方法和步骤

1.文献研究法:

在研究的过程中学习研究《有效研修》教材等相关资料,为课题的有效实施提供理论支撑,获取所需信息。

2.案例分析法:

在研究过程中开展以课例为载体的研究活动,积极撰写教学案例。在实践反思中逐步提高专业水平。

3、行为指导法:

针对目前班里学生基本情况设计相应的行为指导。

4.行动研究法:

在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用观察、发现、调整、分析等方法,积累研究信息和资料,探索有效提高校本研修效率的途径和方法。

5.经验总结法:

在前期实践基础上进行分析、总结和反思,形成成果。

四、应用意识研究的实施

1、故事情景、

故事小学生乐听、喜听。单纯的数学应用意识,学生很容易感到枯燥,没有学习的兴趣。针对学生年龄特点,创设生动、有趣的故事情景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激发其求知欲望。数学体验着重于学生体验,提高学习数学兴趣,同时让学生会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如教学《年、月、日》谁知道“端午节”的来历学生自己说了故事和日期,学生兴奋说自己的出生日期****年**月**日*时*分*秒,引导学生说一年有几个月,自己出生的这个月一共又有几日,如果不清楚可以观察小小年历卡中藏着许多数学秘密,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进年历,让它把秘密告诉你。通过这次的数学活动充分调动学生有效的动口、动脑、动手、观察和交流,使学生数学学习由静态、主动地转化为动态,促进学生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加深了对年、月、日意义的理解。

2、现实应用

数学实践与综合应用是学生在老师指导下,在知识体验的基础上,从所熟悉的现实生活中发现选择和确定问题,主动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综合应用同样重视体验,问题的复杂程度高于数学体验活动,要用相对复杂的知识操作技能、策略、使学生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获得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方法及与人交流的技能,同时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如:低年级“认识人民币”,我与学生开展了购物数学应用活动,课前学生积极自备各种小吃品,玩具、学具、生活用品等进入课堂,有组织推荐售货员,其余学生都是顾客。学生自身于现实情景中,在轻松愉快的购物过程中使用人民币,加深对人民币的了解兑换,同时加强学生与同伴的交流,使自己的理解更加丰富和全面,这样既达成了教学目标又加强学生合作意识的目的,培养学生自我意识、自我分析、自我评价和自我调整等认知能力。

3、动手实践,理解知识

有些教学内容反映生活实际,学生摸得着、看得见,能在课内进行实际操作,如“有趣的七巧板”,学生动手剪出,小组合作探究七巧板的图形组成、颜色、个数、图形大小比例。展开想象的翅膀创造性的自由拼组各种图形。学生在实践中探究、在探究中求知,体验数学的美,体验学习的乐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有些内容知识性加强,学生难以理解,需要借助数学实践活动,巩固、认识、提高,如:“认识长度单位厘米、毫米”我采用了“课后延伸式”的数学应用意识活动,学生对长度单位的理解、记忆、应用有一定困难,我让学生回家用水养大蒜,每天观察生长情况记录生长长度。学生在经历动手操作、观察、探究、推理等活动中,有效的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意识,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爱好。

五、研究结果

对实验研究效果从数学知识的应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测试。

(一)班 34 76.64 72.72 34 85.29 88.23

(二)班 33 81.81 84.84 33 93.93 90.90

表告诉我们,实验前后数学知识的应用、解决问题的能力水平发生变化。(知识应用=实际达成目标人数/总人数*100解决问题=实际达成目标人数/总人数*100)。

六、讨论与总结

为什么在小学年级开展应用意识活动?

新一轮课改为学生创造了有价值的学习方式,强调全面关注学生的发展。应用意识活动不同于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它以学生的生活和现实问题为载体,背景突出整体性、自主性、开放性、实践性过程和创造性,组织形式灵活学生容易接受,能有效地张扬学生个性,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通过活动可调动学生多种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意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学习能力。

在小学年级开展应用意识活动,精心组织有效的指导学生经历“问题情景―建立模型―求解―解决与应用”的基本过程,体验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在小学年级学段初步形成对数学整体性的认识,获得一些研究问题的方法和经验,发展思维能力,加深理解相关的数学知识,活动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和克服困难的经历,增强学习和应用数学的自信心。

【主要参考资料】

篇4

一、新教材新在哪里

新教材从名称上将《生物》改为《生命科学》,从两个方面体现出差别:一方面是学科本身涉及的范围发生了扩展,添加了对生命本质现象的认识这一层面;另一方面是学科教学的定位发生了改变,由原先的单纯的生物学学科知识教育,转变为对学生进行生命现象和生命科学的普及教育。因此,新教材实施中的教学理念和教学内容也有相应的变更。教学内容应更贴近学生生活,与人密切相关。同时,要适当地转变教学理念与教师行为,以帮助学生认识自然、认识自我为目地,把生命科学的知识性与学生生活的实践性相结合。

二、新教材的优点

1.教材的设计方面。相对于老教材,新教材增加了五个新的栏目,除课文与实验之外,添加了活动、广角镜、想一想做一做、阅读思考、发现之路。“活动”栏目既是教学内容的主体,也是实验室活动的延伸,内容包括调查、交流和讨论,以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和表达能力。“广角镜”作为拓展,结合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一些相关资料和小故事,扩充学生的知识面。“想一想、做一做”在完成每节基本内容的前提下,提出进一步的思考要求和活动题目,供学有余力的学生进一步拓展。“阅读思考”是在课文的基础上,延伸出的知识拓展、社会问题等等,帮助学生将基础知识与社会、生活实践相结合。“发现之路”提供中、英文与科学发现相关的文章供学生课外阅读。新增设的栏目大大拓展了学生的学习面,为学生提供了锻炼全方面能力的平台。

2.教材内容编排方面。教材的编排重视系统结构,教材以生命的基础、生命的物质和能量、生命的信息、生命的延续、生物多样性与可持续发展、现代生物技术应用为六大主体。内容更接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注重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

3.教材的知识更新方面。对比旧教材,新教材的知识容量大大增加,不仅呈现了生命科学的学科前沿问题,例如:基因工程,克隆技术,遗传病与基因治疗等;还增添了很多知识点,提供大量的已更新知识,如细胞识别与免疫等。

4.新教材对课改理念的体现方面。二期课改的基本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确定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已有经验和兴趣爱好、个性特长等发展特点,倡导自主探究、实践体验、合作交流的研究性学习方式与接受型学习方式的有机结合。因此,新教材对学生的思维发展及能力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教材中,安排大量的学生实验及探究实验,对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学会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起到了重要作用。实验中许多内容都需要学生口头表达、动手操作,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与动手能力,发展了学生的多元智能。

三、课程实施中的经验总结

1.致力“问题性教学模式”的设计,实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式。问题意识是指人们在认识活动中经常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并产生一种困惑、探究的心理状态,是一种思维的问题性心理。因而在一节课的开始利用多种途径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提出问题、发现问题;随后进行讨论探究。生命科学教学中知识是多元化的,虽然每一个知识点都可以形成一定的问题,但不是所有的问题都能激发学习兴趣。因此,在设置问题情境时,尽可能挖掘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的内容,例如“细胞识别与免疫”这节课,可以通过学生自身的感知体验人手设计问题;另外,也可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一些具有开放性的探究问题,例如“基因工程”这节课可以从日常生活中的转基因食品入手。当问题提出后,再通过生问生答、生问师答、师问生答等多种方式多方位交流、解惑,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去思考,引导学生去讨论、分析、探索。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必将产生很多新问题。这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利用课外时间,查阅资料,去探索、去研究、去论证,让学生带着更多的问题走出教室,走进研究性学习。通过这样一种创设情景,激发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解决问题,诱发学生产生新的问题的教学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质疑精神和创新精神。

2.利用优势教学资源,将信息技术与教学有效整合。二期课改的教育理念要求“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形成多渠道的学习环境,丰富学生学习的经历和经验,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创造有利条件。”本校的教学硬件配备为生命科学的教学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每个教室都可以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因此,生命科学的每一节新课都以使用多媒体课件的方式进行授课。使用多媒体课件有很多好处,如,多媒体辅助教学使声、文、图、像等具体刺激出现在课堂上,可将课本上静止的图片变成动画演示,也可将报刊杂志上的新闻图片在投影上呈现,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了教学活动,更有利于学生理解复杂过程,加深印象。例如,“细胞的分裂”使用动画演示就能把动态过程清晰地呈现给学生。另外,多媒体教学有利于扩充教学内容,扩大学生的知识面。生命科学是一门发展迅速的科学,很多知识点的学习因其信息量很大而不能局限于书本。对于这类知识的学习,可以引导学生自主选择其感兴趣的一点,利用网络信息资源收集有关资料,制作一些课件,作为平时作业。例如,高―下学期,某学生上交的作业“细菌与病毒”图文并茂,条理清晰,得到老师的表扬后,该生对生命科学的兴趣越发浓厚了。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不同的知识点,在一种独立自主的情况下,张显自己的个性,体验创造与成功的喜悦,增强适应信息社会的自信心。

3.充分利用教材编排特点,将课本知识与生活实际结合。新教材充分体现了与时俱进的思想,把当今社会最先进、人们最关注的科技成果及时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了解科技发展的最新动态,引导学生关心科技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增强社会责任感,同时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理解科学、技术和社会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新教材更善于抛砖引玉,在介绍新成果新技术的同时,鼓励学生自己去搜索、讨论、决断一些现实社会问题。例如,在“神经调节”这节中设计“珍爱生命,远离”的主题调研活动等。由于新教材注重从实际生活出发解决问题,且课本中涉及到的知识点多、信息量大,因此,可以在备课组内采取集体备课的形式,发挥团体的力量,为每一个知识点寻找可以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的部分,尽量创设真实情境或直观模拟情境。这样做是为了让学生了解学习的目的,学习最终目的是学有所用,如果学到的都是死知识而无法运用,就违背了教学的

初衷。因此,备课组尽可能多搜集资料,摈弃牵强附会的东拼西凑,坚持使用最适合的实例,提供给学生。使学生在了解学习生命科学的作用后,爱上学习。

4.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各种实验,尽可能多地给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让学生在体会学习过程的同时,提高各种能力。生物学本身是基于实验基础之上的一门自然科学。实验体现了生物学科的特点,没有或缺乏实验和实习的生物课是极不完整和无意义的。现行的《生命科学》教材增加了实验数量,实验形式也从过去侧重模仿性实验和验证性实验转变为以探究性实验为主。这使得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知识的运用及自主探究能力有了更大的提高,充分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尽量多给学生机会动手实验。由于实验条件的限制,课本上的某些学生实验不能操做,那么我们就选取一些条件允许的教师演示实验来做学生实验。例如,将酶活性实验改为学生实验。长期坚持给学生提供动手的机会,学生不仅能养成分析解决问题的习惯,而且能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各方面的锻炼。

四、新教材对教师的要求

1.做“终身学习”型教师。这是时代对教师的要求,更应该是教师对自己的要求。教师必须不断地吸纳新知识;不断提高和完善自身的教学设计能力和对教材或学习内容的还原和再加工能力;要不断发展和提高自身的创造性和探究能力,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要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树立“学生主体意识”,通过创设问题情境,鼓励自主质疑,引导合作解疑,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建议者。另外,课堂教学的形式也不能一成不变,教师要不断寻找适合的教学方法。在多变的课堂上,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是新教材对生物教师提出的要求。全新的教学方式也要求教师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和讨论,尽快适应新的教学要求。

2.专业知识的拓展。新的生物信息新教材中增加了许多具有时代意义的生物信息短文,符合信息时代的要求,但篇幅较短,对感兴趣的学生来讲,信息量太少,这就要求教师对这些信息有较全面的了解,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在当今这个信息时代,信息的更新是日新月异的,新的科技成果不断出现,教材的内容不可能时刻走在时代前列,不可避免地存在滞后性,在教学中,教师不应拘泥于课本内容,应及时将最新的生物科技信息传递给学生,这需要我们教师平时注意加强学习,关注生物科技的最新发展动态。

篇5

关键词:农村教师;初中数学教学;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4)05-0025-05

*本文系江西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江西省农村学校数学新课程改革的问题研究”(课题编号:12JY057)研究成果。

收稿日期:2014-02-21

作者简介:胡启宙,南昌师范学院数学与计算机科学系(江西南昌,330032)系主任,副教授,主要从事数学课程与教学论研究;孙庆括,南昌师范学院数学与计算机科学系助教,硕士,主要从事数学课程与教学论研究。

就整体而言,当前我国数学课程改革已进入“后课改时期”,即由积极推进课程改革转向了对于课程改革的认真总结与深层次反思。[1]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以“数学”、“课程”、“改革”为关键词,对2001年《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颁布以来发表的文献进行检索,内容涉及数学新课程改革与经验总结的核心期刊论文有200多篇。分析发现,研究主要针对整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或数学课程改革经验的反思,专门针对农村地区初中数学新课程改革经验总结的研究还不多见,特别是针对江西省农村地区初中数学新课程改革中的问题研究还没见到。

本文选取江西省比较偏远的8县32所农村初中学校为研究样本,以问卷调查法、课堂观察法、访谈法、文本分析法等为研究方法。其中,以问卷调查法为主,共发放教师问卷398份,回收有效问卷380份,有效回收率为95.5%,并随机选出42位教师进行聚焦式访谈调查。通过实证研究,以期为江西省数学课程改革走向深化积累过程性研究资料,也为全国农村中小学数学教师“国培计划”设置具有针对性的培训课程提供依据,并为全国农村地区初中学校有效实施数学新课程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一、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分析

1.数学教学观定位有偏差

数学教学观是人们在数学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对数学教学的一种系统的理性认识,通常由数学教师的数学观、数学学习观、数学教育观以及对于自我教学能力的认识和信念等观念所组成的逻辑体系。[2]因此,持不同数学观的数学教师,对数学教学的看法也不同,从而产生的数学教学行为也不同。英国学者Paul Ernest把数学观分为动态的易谬主义、静态的绝对主义和工具主义三类,以此为依据进行调查,发现有53.4%的初中数学教师认为“数学是一门已经存在的和精确的科学”,数学是被“发现”的,而不是被“创造”的。这与数学新课程改革强调的“数学是人类创造的一种科学”的先进的数学观存在很大的偏差。这种传统的数学观无疑会使教师把数学知识看成是一种可以由教师传递给学生的纯客观的东西,让教师把数学学习误认为从来就不是一种探索性的活动,而是任何问题都必定存在唯一正确的答案和唯一合理的解题途径,同时其正确性和合理性则完全取决于教师的裁决。进一步分析发现,还有45.6%的数学教师仍然持“工具论”的观点教学数学。

可喜的是,在数学教育的首要任务的认识上,有58.3%的农村中小学教师认为是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有超过24.6%的数学教师认为是培养学生积极的数学情感,说明农村地区初中教师的数学教育理念在新课程改革中已得到更新。然而在课堂观察中发现,无论是数学教师还是学生,都还存在过分注重“双基”,而忽视数学思维和数学情感发展的问题,这种现象在比较偏僻的山村初中学校更加严重。值得注意的是,调查发现有同一位教师身上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数学观或数学教育观的现象,它们之间缺乏统一性,甚至还存在冲突。比如有超过一半的教师认为“数学是一门已经存在的和精确的科学”,然而在数学教学中又认同数学建构活动的价值。事实上,这两种观念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冲突,当认为数学是现存的、既定的科学时,教师就很难真正理解数学探究、数学活动的价值。

2.数学教材调适使用观不强

西方著名的课程论专家富兰和辛德认为,课程实施是课程变革方案与学校实际情境在课程目标、内容、方法、组织等方面相互调整、改变与适应的过程。[3]数学教材是数学课程实施的重要载体。然而,我国城乡地区由于经济水平、文化背景、地理环境的差异,任何一个版本的教材都不可能照顾到每一个农村地区,尤其是边远山区农村的学生。有研究表明,现行人教版初中数学教材中,与城市背景内容有关的插图数量较高于乡村,实践环节中选取的数学素材不太适合农村学生的生活背景。[4]这就要求农村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具有很强的调适数学教材意识和创造性地应用新教材的能力,使得数学教学更加贴近学生现实的生活背景。然而,农村教师在数学教材的调适使用的认识方面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对是否能根据课程标准调整数学教材的认识存在分歧。对于“教师可以调整课程标准的要求”这一问题,存在着明显对立的两种观点:47.5%的教师认为教师有权调整,52.5%的教师认为不可以。

第二,对是否完全按照教材内容进行教学的认识存在分歧。比如66.3%的教师同意“教学中可以增加教材的内容”,55.6%的教师同意“教学中可以减少教材的内容”。同时,40.2%的教师同意“教材中的例子不可以改变”,47.3%的教师同意“教材中的练习题不可以改变”。

第三,数学教材文本的批判意识淡薄。有37.8%的教师认为教材的编写理念“非常好”,57.2%的教师认为教材中的素材“非常好”,23.6%的教师认为教材的编排方式“非常恰当”,54.6%的教师认为教材的基本体例设计“非常恰当”。

总体来看,超过一半的教师赞同教材在实施方面可作不同程度的修改,近一半的教师则持相反意见,说明大部分教师虽然不再完全迷信教材,开始有了自己的反思,但教材权威观依然存在。究其原因,一方面教师对调适数学教材的重要性认识不够,主观上缺乏动力;另一方面,教师客观上受能力水平制约和教学技能的限制,教材调适具体操作起来有一定困难。

3.教学设计专业化能力欠缺

数学教学设计专业化能力是制约有效教学的重要因素。当前农村初中数学教师的教学设计存在的问题是:

其一,教学设计本质认识缺失。约46.3%的教师并不清楚教学设计与教案的区别,甚至18.4%的教师认为两者没有区别。这表明部分教师对教学设计本质的认识比较模糊。事实上,从目的、内容、形式等方面来看,教学设计和教案存在较大的差异。

其二,教学目标设计和表述准确性关注不够。69.2%的教师认为对教学目标的设计是依据教师用书或教材、传统经验等,这表明教师平时对教学目标设计的精确性关注不足,甚至有58.2%的教师对教学目标的描述不明确,或说不清楚。

其三,教学设计内容只偏重课本知识。48.7%的教师教学设计关注课本知识,只有35.1%的教师重视联系生活生产实际或相关学科等,这表明大部分教师偏重课内知识教学,忽视与生活、生产实际的联系。

其四,多媒体教学设计的功能认识不足。经常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教师只占18.3%,而大部分教师只是在上公开课时使用,表明大部分教师对多媒体教学设计的功能认识不足。

4.课堂提问频繁且效率低下

课堂提问是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进行思想交流的重要方式,是沟通教师、教材和学生三者之间的桥梁。提问是否有效,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当前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提问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第一,过于注重提问的数量,误认为提出的问题越多就等于教学效果越好,轻视提问的质量。笔者对一节“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教学的统计显示,教学总时间为2645秒,教师总共提出128个问题。其中,教学引入环节教师提问5次,用时30秒(占1.1%);新知讲授环节提问52次,用时220.4秒(占8.3%);课堂练习环节提问71次,用时506.7秒(占19.2%);课堂小结无提问。可见,一节课教师提问的时间就用去了756.4秒(占28.6%)。在全部问题中,低层次提问占总提问的64.6%,说明教师课堂提问重数量轻质量,把提问的数量作为衡量一堂课学生活动是否丰富的标准,而过频的提问导致学生无法获得完整的知识,这种盲目提问的做法,让学生无从下手,教学表面热闹却无实效。

第二,过于注重提问的形式,对提问对象的选择较为随意和集中,忽视问题设置的层次深度和思维含量。在“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这节课128次提问中,教学引入和课堂小结教师均没有叫答,学生新知讲授环节共回答32次,课堂练习环节共回答96次。进一步分析发现,学生有18次无应答,36次机械性回答,25次识记性回答,49次理解性回答,而创造性回答为0次,其中无应答和机械性回答占总提问的42.3%。这说明了学生的回答并不是自己经过思考而形成的,而是勉强应对教师提出的问题。

第三,过于重视问题的提出,缺少对问题的引导、点拨和启发,轻视问题反馈的有效性。在128次提问中,有48次是教师点名后再提问的,占了提问总数的37.5%,说明教师的提问方式处理不当――先点名后提问并没有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空间,不能激发学生的有效思维,学生真正的获益并不多。

5.教学方式简单化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都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探究学习作为数学教学的一种形式,正越来越多地被提倡和运用。然而调查发现,有77.3%的教师认为自己偶尔关注或未能关注探究学习,表明大部分教师存在处理探究学习的简单化倾向。另外,有67.4%的数学教师完全同意或基本同意“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法会流于形式”,仍有超过2/5的教师选择了“采用讲授为主,有时讲练结合”。可见,教师对新课程改革提倡的新学习方式的内涵与实质的理解并不到位,并没有真正把这些学习方式落实到教学之中。

值得强调的是,任何一种方法都不是万能的,都存在着局限性,将某种方法万能化、完美化,或简单的模式化,都是片面的,甚至不可取的。因此,在课堂教学中,不能只满足于简单的探究学习单一模式,而要在灵活选用探究性学习的同时,或选用接受性学习,或选用探究性学习与接受性学习相互补充的模式,从而达到教学方法选择最优化。

二、改进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策略与建议

针对目前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改进。

1.进行教学观念反思,树立先进数学教学观

现代研究表明,数学教学观对于教师的教学活动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教师的不良数学教学观,通过教学活动影响学生,使学生发展和形成了一些不正确的观念、信念和态度等,进而对学习活动产生了消极影响。因此,进行传统教学观念反思,树立先进的数学教学观,是后课改时期农村初中数学教师的首要任务。

首先,不断完善和丰富教师的数学观。教师不同的数学观会营造出不同的学习环境,从而影响学生的数学观以及学习成果。当前绝大多数数学教师持静态的绝对主义数学观,即把数学看成是一门与逻辑有关的、有严谨体系的、关于图形和数量的精确运算的、静态的永恒不变学科,认为数学是发现的而非是发明的。这种出发点的数学观导致数学教学过分强调数学学习的逻辑性、精确性和严谨性,过于注重数学解题格式,忽视学生数学学习的思维参与。而后现代主义下的数学观认为,数学是建构的,是与情境相关的,并非是发现的,是人类的发明与创造,不是一成不变的,它的结果是开放的,是会发生变化的。因此,教师必须树立现代动态主义的数学观,关注学生的数学现实,尊重学生的真实理解,关注数学学习的过程性、直观性、生活化和情境化,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参与度,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

其次,树立先进的数学教学观。数学教师必须转变传统以书本和教师为中心的数学教学观,从关注学生个体及建构主义的认识观出发建立适合创新教育的数学教学观。

最后,树立先进的数学学习观。数学教师数学学习观的形成和发展对于学生学习方法的选定起着十分重要的引导作用。因此,数学教师要为学生的数学学习创设一些与学生经验相适应并富有挑战性的情境,创设一种和谐、融洽而民主的建构学习气氛,通过教师的指导和启发,不断探究和尝试,经过同化和顺应,建立与学习环境和目标相适应的认知结构。

2.强化教材文本批判意识,增强教材调适使用能力

数学教材城市化是当前农村初中数学课程实施面临的典型问题。作为农村初中数学教师,在尊重数学教材的前提下,必须树立教材文本的批判意识,根据学生的现实生活情境不断调适数学教材的素材和编排方式,从而形成创造性使用教材的能力。同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也明确指出:“教学方案是教师对教学过程的‘预设’,教学方案的形成依赖于教师对教材的理解、钻研和再创造。”因此,新课改下的教师教学过程不再是“教教材”的过程,而是一个“用教材教”的重新组织教学材料的动态生成过程。农村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教材加以改进:第一,充分挖掘农村教学素材,重新设计教学内容。当教材中呈现的问题情境与当地学生生活实际相差较远时,教师可以将其换成学生熟悉的事物。比如,可以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心理特点、生活经验及农业生产特点创设教学情境。第二,适当调整教材课时安排,合理安排教学进度。当教材安排的课时对农村学生来说过快或过慢时,教师可以结合实际调整自己的教学进度。

3.增强课堂提问的层次性,追求提问的整体质量

教师的提问行为与学生的应答行为构成了一个师生对话系统,该系统应以完成教学目的为宗旨。如果一味地通过较多的提问与应答来达到课堂表面热闹的效果,那么教师的提问是没有任何价值和意义的。因此,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目的、不同的教学内容和不同的学生,来选择不同类型的提问,以激发学生不同认知层次的应答行为。[5]作为教师,应该有能力组织好开放性问题和封闭性问题,根据不同类型的学习者定位好问题,并将问题按有意义的序列进行安排。作为一个好教师,还应该有能力组织任何复杂性层次不同的问题。进一步,教师在课堂提问时,应该选择合适的学生回答,并且以合适的问题形式呈现,从而不仅使学生和教师之间能形成积极的互动,而且其他学生也能够就教师所提的问题进行积极的思考。所提的问题应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具有挑战性、趣味性和贴近学生的生活。一方面,对不同的提问采取不同的候答策略,激发学生的高认知思维。另一方面,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提问,认真思考提问顺序,提高提问的有效性。

4.优化组合教学方法,促进有效数学交流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一个学习者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学生作为知识建构的主体,其课堂的参与程度也直接决定了学生知识的建构程度,决定了课堂教学的优劣。然而,当前农村初中数学教师仍然喜欢选择以“讲解”法为主,从而造成数学教学中学生参与度低的现象。针对这一现象,教师不但要依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师个人特点、学生年龄特征选择和优化数学教学方法,而且要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回答,最终达到学生有效数学交流的目的。为此,教师要反思:设计的教学方法是否与教学目标和谐?是否与教学内容匹配?是否根据不同数学教学内容相应地设计了不同的教学方法?是否关注了“自主、合作、探究”方法与讲授法等的有机结合?是否根据数学问题或数学交流材料设计和选择了合适的数学教学方法?是否根据合理的交流形式设计和选择了数学教学方法?……总之,在教学中,要根据不同数学教学内容的特点,尽可能做到“一法为主,辅之多法”的优化组合。

5.开展针对性的教师培训,提高教师专业水平

教师培训的最终目标在于引领教师的发展;要引领教师的发展,就必须了解受培训者的需求,明确培训主题,充实培训内容,创新培训方式,最终实现教师教学行为的改善。然而,当前教师培训存在培训形式过于死板、培训内容与农村中小学实际脱节等问题。这就要求改革当前的培训方式和内容,增加教师培训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充分发挥受培训教师的主观能动性。

首先,设计有针对性的培训课程。培训课程的设计需要在分析不同层次农村初中数学教师培训需求的基础上进行。比如针对部分农村数学教师有比较扎实的数学知识及良好的解题能力,但在课堂上却无法帮助学生有效地掌握数学知识、体会数学思维方法的问题,就可以设计以“数学教师教学内容知识(PCK)发展”为核心的教师教育课程,主要内容包括PCK的概念与价值、PCK的形成与发展途径等内容,以培养教师把数学知识和数学教学方法两者紧密结合起来的能力。

其次,采取灵活和弹性的培训方法。比如,对数学新课程教学设计的培训可采用案例分析法,对新课程资源开发的培训可采用小组比赛法,对现代教育技术的培训可采用实践操作法,对教育科研的培训可采用导师指导法……为了保证教师培训的有效性,在培训过程中可建立教师研修共同体,采用学习、观摩、交流、反思、共享等多种培训方式,选择自主研修、校本教研与外出学习、考察相结合等培训路径。

参考文献:

[1]于鸿丽,黄秦安,徐海.新课标下数学教育目的观的调查研究[J].数学教育学报,2012(2):20-22.

[2]周仕荣,林卫强.中学数学教师数学教学观的讨论和分析[J].漳州师范学院(自然科学版),2003(1):82-85.

[3]钟启泉,汪霞,王文静.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69.

[4]张维忠,孙庆括.多元文化视角下的初中数学教科书比较[J].数学教育学报,2012(2):44-48.

[5]叶立军,陈莉.初中数学教师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12(2):63-66.

Problems with and Solutions to Rural Junior Middle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ing in Post-Curriculum Reform

HU Qi-zhou & SUN Qing-kuo

(Department of Mathematics and Computer Science Nanchang Normal College, Nanchang 330032, China)

篇6

关键词:规训;小学语文课堂;教育意义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4)02-0059-05

规训是法国社会学家福柯提出的一个社会学概念,本意是指规范人的各种手段、方式。至于规训的作用,他认为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影响。但是无论是积极的规训,还是消极的规训,它们的最终追求都是培养人的顺从型人格。[1]

学校作为国家培养“接班人”之地,是最典型的规训场所之一,而学校里对学生经常进行规训的地方就是课堂。在学校里,学生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课堂上度过的,课堂生活的品质和场域特征对每一个孩子的个性形成的影响至关重要,甚至关乎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因此反思学校课堂生活中的规训行为的性质和意义应该成为教育者的关注点之一。

在一次教育考察中,笔者听了N市的一所小学一年级的一节语文课。这节课的内容是《升国旗》,授课老师是一位年轻的女教师。这位女教师基本素质很好,音质很美,教态落落大方。教学过程设计得也很紧凑,师生互动也好。但是通过对这节语文课教学过程的观察和教学内容的整理,仍然不难分析出在这节语文课中存在的规训特征。

一、 语文课堂中的规训特征

(一)通过教学仪式实施的规训

课堂教学也是一种典礼性质的活动,所以一定的仪式是必要的。我国古代的《学记》中对教学仪式也有比较详细的记述。“大学始教,皮弁祭菜,示敬道也。”现在的课堂教学也是从仪式开始的。

师:上课!(语气简洁而有气势)

生:(起立)老师好!(参差不齐的声音)

老师并不急于回答“同学们好”,而是先巡视一遍,一边说“ⅩⅩⅩ,站好!”,看到学生差不多都站好了,她才厉声地说:“坐下。”

关于仪式的说法很多,所有的社会学家都一致性地认为是典型的规训手段。孩子在这样的仪式中学会了什么是顺从、什么是秩序、什么是权威。语文课老师兼这个班的班主任(一般情况下,在当今的中小学都是“主科”老师当班主任,语文老师兼班主任的现象最为突出)。班主任一职的设置是从苏联沿袭过来的,带有浓厚的行政色彩,是班级的管理者、组织者和建设者,因此对学生的威慑比较大,这在课堂的氛围上明显地可以感受到。作为班主任的老师,因为具有了比学科教师多的社会赋予的权威符号,也就多了对学生进行名正言顺的规训资本。

(二)通过课堂纪律的规训[2]

一般来说,纪律有三种基本涵义:1.纪律是指惩罚,这是福柯常用的涵义。他的著作《规训与惩罚》也有的翻译为《规训与纪律》。他认为纪律是典型的规训。2.纪律是指通过施加外来约束达到纠正行为的手段,强调了纪律的强制性和公益性,“纪律是为了学生好”,这是很多教育者持有的观点,是他们从事教育事业的信念。3.纪律是指对自身行为起作用的内在约束力,这是一种道德约束力。德国哲学家康德说:“这个世界上有两样东西让我震撼:一个是我头顶上的天空,一个是我内心的道德法则。”我们课堂上的纪律应该属于哪种涵义呢?

上课开始前,老师重申课堂教学纪律,采用的是“一问一答”的形式,也有点类似“成语接龙”形式。老师说:“小手——?”孩子们齐声回答:“背背后。”

老师说:“小嘴巴——?”“闭闭紧。”孩子们一起附和。

老师说:“小眼睛——?”孩子们一样地扯着喉咙喊:“看黑板。”老师纠正说:“是看大屏幕,不是看黑板。”(现代教育技术已经应用到每个班级,教学手段的进步从这样的一问一答中也可以反映出来。)

在上课的过程中,老师还不断地通过语言符号和手势,以及物质奖励、组织活动来维持和强化纪律意识。

“我要让坐得最端正的孩子来读课文。”

“你总是插嘴,什么时候不插嘴了,老师什么时候才会叫你回答问题。”

“坐得好的同学今天都可以得到一朵小红花。”

“你,坐下!”(配手势)

等等。

座位的摆放也考虑到了维持纪律。学生的座位都是孤立摆放的,课桌与课桌之间是不连接在一起的,有效地阻止了学生之间的窃窃私语和频繁往来。对于敢越轨破坏纪律者,则实行空间的隔离,实行身体上的规训。违规轻者就在自己的座位上站着,从听课的形式上被孤立而成为另类。违规严重者或者屡教不改者则有专门的位置。在教师讲台的左首有一个专门的桌位,谁在课堂上调皮捣蛋,那个位子就是谁的。现在坐着的是一位男孩子。即使坐在那儿,也没有改变他活泼好动的性格。每次发言总是把手举得高高的,有几次还举到了老师脸上面,甚至是自己跑到讲台上去,但是每次老师都不叫他回答问题。

(三)通过教学内容的规训

这节语文课上不仅有很多明显的外在的规训,更有内在的规约和惯习的型塑。

这节课的内容是《升国旗》,内容是:五星红旗,我们的国旗,国歌声中,冉冉升起,我们立正,向您敬礼。在学校教育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很正常的事情。事实上,学校是国家进行政治思想、道德教育的主阵地,无论是在农村还是在城市,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外国,无论是在今天还是在过去。这一点,李书磊在其著作《村落中的国家》中有很好的描述。[3]国家意志的突出实现了教育国家化的需要,但是又往往冲淡了甚至是破坏了教育的原旨与初衷,使教育沦落为一种工具和道德的说教,其中还可能会产生一些消极的影响。

师:“红旗为什么是红的?”

生:“因为它是红颜色的。”

师:“这个红颜色是怎么来的?”

生:“染的。”

师:“谁染的?”

生:(犹豫了一会儿)“不知道。”

正在老师想要告诉学生答案时,一个学生激动地举起手来:“老师,老师,我知道,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染成的。”老师释然,让全班同学为他鼓掌“棒,棒,棒,你真棒。”让那些对国家意志一点概念都没有的孩子去理解国家标志的含义确实有点难度。

课后我问那个回答出“正确”答案的男孩,你是怎么知道红旗是由革命烈士的鲜血染成的。他说是从书上看到的。我又问他,你理解这句话的意思吗?他摇摇头。这让我不免对这样的教学产生怀疑,学生通过连自己都不明白的回答获得了老师的奖励,而那些老老实实回答不知道的学生却受到老师的批评,这是教学吗?这是规训吗?是什么呢?这样的情况不止一次。

师:“五星红旗是伴随着什么升起来的?”

(学生沉默。)

师:“想想你们刚才看到的大屏幕上的画面。”

一个学生很激动地站起来:“老师,老师,我知道,是随着那根线一起升起来的。”

师:“胡说,不对。是伴随着国歌一起升起的。你没有看到‘国歌声中,冉冉升起’吗?”(一脸怒气)

(学生无语。)

师:“升旗时,我们该怎么做?”

生:“要敬礼”

师:“敬什么礼?”

生:“少先队队礼”

师:“不对,是行注目礼。”

李书磊在《村落中的国家》一书中曾经提到:在所有的小学学科中,最能体现国家意志的课程就是语文了。听了这节语文课让我相信事实确实如此。

(四)通过教师表情的规训

除了上述规训的途径和方式之外,教师还有一种特殊的规训方式:表情。心理学研究表明,表情也是一种重要的支配力量。积极的表情给人以激励,消极的表情给人以压抑。在这一节课上,老师的主要表情以“板着脸”为主,可以看出一脸的紧张,偶尔松弛。由于孩子们总是不断地制造事端,捅乱子,所以老师就必须不断地训斥、发火、怒目圆睁,从而制止这些行为,或者制造严肃的学习氛围,保障教学秩序的正常进行。“不要给孩子们好脸看,否则他们会蹬鼻子上脸”,这是很多老师的多年教学经验总结之一。孩子们在这样的表情支配下,也慢慢地变得谨小慎微,学会“看脸色行事”。老师严肃时就坐得端正些,老师面部表情偶尔放松时自己就也放松一下。一节课中,老师的表情最放松的时候是看到孩子们随着录音机里放出来的《国旗国旗真美丽》的旋律边唱边摇摆身体,同时露出天真活泼笑脸的时候。这情景让人很容易想起《放牛班的春天》《音乐之声》这些经典大片中的场景。

微笑是人世间最美丽的语言。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说:“除了阳光、空气、水和微笑,我们还需要什么呢?”曾几何时,微笑却成了紧俏品。为此从1948年起,每年的5月8日被定为世界微笑日,以鼓励人们微笑着面对生活。美国人专门研究证明微笑教学可以提高教学质量三倍以上。真的印证了那句大家耳熟能详的歌词:你的笑对我的一生都很重要。

二、 对规训特征语文课堂的思考

可以说,这一节小学语文课堂中的规训是无处不在,又无时不在的。从身体到灵魂,从时间到空间,形成了一个对学生进行规训的严密网络。当下的课堂教学还难以排除规训的影响,同时,我们也要反思:我们的课堂需要什么样的规训?这是我们需要的规训吗?

现代教育试图用规训的技术、规训的道德、规训的知识为人们装备上最具有生产力的功能,教给我们获取各种利益的手段,但是这些纯技术的手段是无法燃起生命和精神之火的,只能像石头一样,砌成身体之间的墙,这墙无法为生命和精神展开一条可能性的路,仅仅是禁锢生命,阻隔爱。没有了爱,教育也就不再是教育。因此,从人出发,为了人的独立和尊严,指向人内心的自由和发展,关注人性的解放和涅槃,这才是教育应有的价值追求与宏大旨趣。[4]

(一)纯粹规训的弊端:反教育行动

现在的学校教育形式来源于工业大生产的模仿,具有典型的批量生产特征。追求规模效益和生产效率也成了不少学校的宗旨之一,于是规训作为一种促进生产的手段受到重视。然而,纯粹的规训是一种反教育、背离教育的行为。学生被视为流水线上待加工的“产品”,学生被当作“物”来加工,当“容器”来填充。教育实践被理解成一种技术化、程序化的简单过程。学生完整的生活世界被肢解与遮蔽,丰富的情感世界被践踏和忽略,知、情、意、行等被“知识”的逻辑所替代,最后导致的结果只能是教育的“异化”。教育培养出的产品只能是“机器人”“木偶人”“空心人”。纯粹规训的教育不是教育的本意,充其量只能算是一种类似马戏团训练动物的训练。不能宽容学生,尤其是小孩子的所谓出轨、破坏行为,一味地强调规训是培养不出创新型人才的。

再者,在课堂教学中,仅仅靠规训是无法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学习的内容的。学习是一个过程,尤其对于刚刚入学的一年级孩子来说,他们不仅需要时间去适应小学的生活,更需要时间去感知、领会、思考、运用,去理解什么是学习。在这个时候,“慢”可能是最重要的要求。“节省了”时间的教育未必是成功的教育。真正的学习过程也必须是一个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离开了学生本人的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不可能发生的。学习的过程是一个学生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相结合的过程,只有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才会有好的学习效果。无数事实都可以证明这一点。当下,我们很多孩子之所以不喜欢学校,不喜欢学习,感受不到学习的快乐——因为他们根本就不是在学习,而是被作为“作业机器”在不停地做题。[5]

(二)规训者与被规训者:人的工具化

德国著名哲学家康德说“人是目的”,不是工具。当教师纯粹采用规训的手段、或者大部分采用规训的手段来教学时,他就成为了规训者,他就实施了“目中无人”的教育。譬如对标准答案的追求、对学生人格的漠视、对课堂教学的例行公事般的敷衍等。教师在培养“工具性”的人的同时自己也成为“会说话的工具”。这样的教学过程,老师和学生都被工具化。[6]

人天生就是学习的动物,学习是人的本能。这一本能决定了人具有主观的能动性。古希腊著名思想家苏格拉底就曾经讲过“教育是点燃火焰,不是灌输”。他极力倡导“产婆”式的教学方式,认为教师的作用是帮助学生将知识生产出来,是学生精神的、智慧的“助产士”。现代的人生发展观也认为无论成人和孩童都在继续成长的历程中,只是成长的模式不同而已。“不同”是顺应身心发展而成的事实,孩童和成人各自呈现不同人生阶段的精彩,其中无高下之别,更无优劣之分。把“不同”当作“不对”的思维模式,是在教育中造成悲剧的原因之一。具体表现就是以成人为中心,用“成人知识”抹杀孩子的独特性、创造性,以炫耀成人的“有知”以及掩饰已经拥有的知识的荒谬,结果把孩子变成成人的“复制品”,失去了童年的天真与青少年的浪漫。[7]

(三)从规训走向教化:教育原旨的复归

现代的教育被赋予了越来越多的功能,政治的功能、经济的功能、文化的功能、环境保护的功能、计划生育控制人口的功能,等等。在越来越多的功能下,教育自身的功能却越来越被掩盖,被忽略,被漠视,日渐式微。外在强加于教育活动之上的目的常常变成教育追求的单一标准,遮蔽了教育人的视野,限制了理智开展的自由度。这和消费领域从福特主义走上后福特主义的理念具有相似性。然而教育不是消费品,没有了教育自身功能的实现,教育所附加的哪些功能的实现就会大打折扣,其他功能的实现必然大受影响。这可能也是当前人们抱怨教育不尽如人意的根本原因。

对于教育目的的认识,历史上有两种鲜明的观点,一种是教育的社会目的论,一种是教育的个人目的论。但是在杜威看来,这都不是教育的目的。建立在“教育即生长、即生活、即经验的继续不断的改造”这一教育本质的认识基础之上,杜威指出:“教育的过程,在它自身以外没有目的;它就是它自己的目的。”他还说:“教育本身无目的。只是人,即家长和教师等才有目的。”[8]从而鲜明地提出了“教育无目的”理论。杜威的“教育无目的”理论认为:教育目的只存在于“教育过程以内”,不存在有“教育过程以外”的目的;主张儿童的本能、冲动、兴趣所决定的具体教育过程就是教育的目的;将社会、政治需要所决定的教育总目的看作是“教育过程以外”的目的,并指斥其为一种外在的、虚构的目的表现。这种外在、虚构的目的具有静止的性质,始终是一种固定的、欲达到和占有的东西。它存在于教育活动之外,使教师和学生所从事的活动变成了为获得某个东西而采取的不可避免的手段,活动失去了自身的意义,变得无关紧要。这种外部的目的观将手段和目的进行了分离,“和目的比较起来,活动只是不得不做的苦事”;相反,从活动内部产生的目的作为指导活动的计划,既是目的又是手段,其间的区别只是为了方便。“每一个手段在我们没有做到以前,都是暂时的目的。每一个目的一旦达到,就变成了进一步活动的手段。当它标示我们所从事的活动的未来方向时,我们称它为目的;当它标示活动的现在方向时,我们称它为手段。”[9]在活动的内部目的里,手段和目的实现了有机统一,活动也相应地成为一件令人愉悦之事。

杜威在其“教育目的论”中,指出了教育的外在目的的缺陷,并阐释了其必定带来的危害。他说:“如果家长或教师提出他们‘自己的’目的作为儿童生长的正当目标,这和农民不顾环境情况提出一个农事理想,同样是荒谬可笑的。”[10]如果教师将这种外在的教育目的强加于儿童,其必然导致:一方面,教师由于受各种外在因素的支配,他的思想不能和学生的思想以及教材紧密相连,同时,他的智慧亦得不到自由运用。另一方面,学生常常会处于两种目的冲突之中,即:符合他们当时自己经验的目的和别人要他们默认的目的,因而会感到无所适从。因此教育复归教育的原旨不仅必要,而且必须。回归原旨就是要由当前的规训导向转向教化追求。

《诗·周南·关雎序》里说:“美教化,移风俗。”但是我们理解的教化和西方理解的教化的涵义却截然不同。传统上我们认为教化是政教风化、教育感化之意。在西方,德国哲学家伽达默尔的观点颇有代表性。他认为教化“最初是在中世纪神秘主义中诞生,以后被巴洛克神秘主义所继承;再后演变成由克罗勃斯托克的《救世主》而来的主宰了整个时代的宗教上的唯灵论;最后这个词在赫尔德尔那里成了‘达到人性之完满教化’这个基本概念”。[11]由此可见,在西方的话语系统里,教化指的是一种旨在使人发生“极其深刻的精神转变”并且因此“达到人性之完满”的驯化活动。综合东西方的理解,我们可以认识到教化的“主旨就是以自然的方式、在尊重个人自由的基础上促使人的精神的成长、发展和自我形成,它包含着精神培育和精神的自我创造相结合的意蕴”;“爱是教化的根本表现”;“教化的爱的意义在于激发人的自我完善的状态,促进个性的完整,从而使每个人从蒙昧的状态上升为有德性的状态”;“对于教化而言,我们无法放弃教育改造社会的使命”。[12]

我期待小学低年级的充满“孩子气”的课堂。刚入学的孩子对小学生活充满了憧憬,他们背上小书包跑向学校的步伐是轻盈的、快乐的。这是他们向往学校、向往学习的最关键原因。在他们眼里学校就是乐园、学园、花园,而不是规训他们的地方,更不是他们“受罪的地方”。小学低年级的课堂没有“笨孩子”,没有“沉默的大多数”,他们那么积极踊跃地发言,乐意回答老师的问题,同时他们自己也有很多很多的问题,那高高举起的如林的小手就是明证。应该让每个孩子都发出自己的声音,稚嫩是他们的本色,错误是他们的权利,每一个成人,哪怕他是老师也没有给他们提供所谓标准答案的资格。只有愚蠢的人才会那样做。老师要像欣赏艺术品一样欣赏每一个孩子。要有聆听每一朵花开的声音的耐心保护每一个孩子。为他们创造适宜学习、发现、探究的一切条件和公平的机会。小学低年级的课堂,孩子应该是课堂的主角,可能他们会搞得一团糟,可能他们会乱成一锅粥,但是只要有教师智慧的引导,孩子们会给我们一个惊喜的回报。小学低年级的课堂,知识的学习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学习知识过程的体会和感受,方法的摸索和实验,还有对他们旺盛求知欲和好奇心的保护和激发。那样的课堂应该是灵动的,是生命的流淌和交汇,是智慧的启迪和再现。老师就像是园丁,给予他们充足的养料和温暖的阳光,静静等待拔节的声音。

参考文献:

[1][2][法]米歇尔·福柯.规训与惩罚[M].刘北成,杨远婴,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143-144.202-203.

[3]李书磊.村落中的国家——文化变迁中的乡村学校[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135.

[4]鲁洁.教育的原点:育人[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1).

[5]燕良轼.教学的生命视野[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序.

[6]鲁洁.一个值得反思的教育信条:塑造知识人[J].教育研究,2004(6).

[7][12]金生鈜.规训与教化[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21-26.364-365.

[8][10]王天一,夏之莲,朱美玉.外国教育史(下册)[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151-152.

[9][美]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117.

[11][德]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M].王才勇,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11.

Observation of and Reflection on Discipline Characteristics of

Primary School Chinese Classroom Teaching

WANG Kun

(Xuzhou Higher Normal School, Xuzhou 221116,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