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学习个人经验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26 19:24:1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初二学习个人经验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初二学习个人经验总结

篇1

良好的教研计划是确保教育科研顺利进行并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教育发展到今天,人们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采用科学的方法探索教育规律,已经成为深化教育改革、促进教育发展的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向教研要质量要效益,走科研兴校的道路是我们迎接课改挑战,走向新世纪的最佳选择。

      

一、基本原则及主要目标:

     

立足本校实际,追求实际效果和注重实际应用是我校开展校本教研的基本原则。“教育教学工作科研化”和“教育科研工作化”是我校正在营造的科研氛围,通过校本教研来提高教师的教研水平和学校的整体教学质量是我校的校本教研的主要目标。

 

    二、确定课题:

    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和需求,把科研课题分为三级:即学校总课题;教研组分课题;教师个人子课题。

    

1、学校课题:我校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的一项课题,即《主体参与,分层教学,异步达标》,同时我校还进行新课程改革实验。

      

2、教研组课题:教研组每学期要针对本学科存在的共性问题,确定研究课题,围绕课题进行研究,重点解决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教研活动,在教师集体中形成一种研究的氛围。

      

3、教师课题:教师在自己的实际教学中会遇到许多问题,从中选出某个值得追究和设计的“关键问题”作为研究课题,寻找和确定解决该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选题要取熟避生,宁小勿大,不能超过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不能设立过于抽象的课题。

 

 

      三、本学期将要开展的教研活动;

      (一)、学校

      1、本学期尽可能的传递各种科研信息,为教育教学服务。

      2、观看光碟《以人为本,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使教师关爱每一位学生,公平对待每一位学生,从而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教师的内在人格魅力就会提升教育艺术。

      3、组织我校青年教师认真研究新教材,学习新的教育理念,并在有了一定教学经验的基础上进行一次汇报表演课,以此促进青年教师尽快走向成熟。

      4、组织 初一、初二学年教师“新课程改革课堂教学研讨课”,出课的教师在第一轮“教研组轮听课”中选出。

      5、近期末时学校将组织一次校级研讨课, 将采用说课、讲课、反思、互动交流、小组研讨的方式进行,引导教师积极参与提问、讨论,组织教师对自己和他人的实际教育行为、教育观念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和研讨,将教学研究与教学实践相结合。

      6、组织全体教师撰写教学论文、案例分析、优秀教案,把新课改的经验以文字资料的形式积累起来。并且进行评比和交流。

      7、加强对新教师的培养,在教研组内要求新老教师结对子,达到以老带新,以新促老的目的,使我校的教师队伍进一步强大起来,教师素质进一步提高。

      8、支持教师积极参加学院和片的教研活动,通过开放的教研网络,经常和校外的同事沟通和联络,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升教学研究的水平。

      

(二)、教研组

      本学期每个教研组利用教研日开展以下教研活动:

      1、组织一次“新课程课堂教学探索轮听课”,并把上是轮听课上升到课题的高度,本学期确定的探索方向为:

      A、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B、体现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活跃的课堂教学气氛及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

      C、体现学习的探索性,探寻具体帮助学生不断优化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的途径及联系生活实际活学活用书本知识的能力。

D、体现学习的互动性和合作性,尝试进行研讨式学习的课堂操作。

  2、初一、初二年级组织一次 “新课程课堂教学汇报课”每个教师出课一节,课后说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然后教研组内的教师进行分析、研讨、交流。

3、每个教研组隔周教研日都要总结、交流、反思本周教学情况和课题进展情况,教师之间互相沟通,共同研讨,使教师的困惑能得到及时回应,共享经验和共同发展。

 

      (三)教师个人      

教师每节都要进行教学反思,体现在教学记事中,引导教师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观察、分析和研究,发挥教师参与教研的主体作用,在研究和反思的状态下实践,把教研的主战场放在课堂上,切实解决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

 

四、基本措施      

1、建立课题立项审批制度,课题必须是教学中实际存在的问题,教师自主确定、自愿申报,并报教研领导小组备案,课题进展和落实情况要定期做出总结,教务处要及时掌握并提供积极支持和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2、教研组内新老教师要结对子,以老带新,以新促老,帮助新教师尽快熟悉业务,促进老教师转变观念,协助老教师总结教学经验。

    3、注重各种原始资料的积累整理,进一步统计分类,有专人保管,为今后教研工作提供真实、有效的材料,确保教研工作有效、深入、持久。

    4、注重理论概括、提升、总结经验,探索规律,及时征集、评选论文、经验总结和科研成果,并向上一级推荐。

    5、深入教研组检查指导教研活动,进入课堂跟踪指导教师的课题进展情况。

      

校本教研月工作安排:

2005年下学期:

      九月份:

      1、组织初一初二进行新课程课堂教学探索轮听课

      2、观看光碟《以人为本,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3、教师每节课进行教学反思

     十月份:

      1、三学年课堂教学轮听课

      2、青年教师汇报课

      3、教研组开展组内教研活动

      4、教师每节课进行教学反思

      十一月份:

      1、教研组开展组内教研活动

      2、教研组轮听课

      3、教师每节课进行教学反思

      十二月份:

      1、组织全员参加的“新课程改革课堂教学研讨课”

      2、论文交流、案例分析、优秀教案评比交流

      3、教师每节课进行教学反思

4、积累整理校本教研原始材料

 

2006年上学期:

    三月份:

      1、组织初一初二进行新课程课堂教学探索轮听课

2、案例分析、优秀教案评比交流     

3、教师每节课进行教学反思

     四月份:

      1、课堂教学听课

      2、青年教师汇报课

      3、教研组开展组内教研活动

      4、教师每节课进行教学反思

      五月份:

      1、教研组开展组内教研活动

      2、教研组轮听课

      3、教师每节课进行教学反思

      六月份:

      1、组织全员参加的“新课程改革课堂教学研讨课”

      2、论文交流

      3、教师每节课进行教学反思

4、积累整理校本教研原始材料

 

 

 

 

篇2

【关键词】英语;口语;教学;语言环境

众所周知,英语是一门语言学科,它由拉丁文发源而来,是一种传统的拼音文字,总共由26个英文字母中的数个组合成为单词,再由单词组成句子,篇章而成。其构成形式和大部分的语言类似,都是由不同的个体字母单词组成。现今中国的英语学习环境,主要注重的是单词的记忆和语法的掌握,这也就对学生的记忆能力有比较高的要求,但是很多学生在大量记忆的过程中,忽略了对于听说能力的掌握,部分教师也是单纯注重学生的单词量和语法记忆量,忽略了培养学生良好的口语习惯,从而造成了很多学生在小升初,初升高的阶段性跳跃中出现口语能力不足,严重的还会影响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和兴趣,导致部分学生对英语学科选择性放弃。而这,也是影响我国国民英语水平的一个重要原因。

而目前主流出现在教辅材料中的各类指导口语学习的方法,往往不能满足学生对于英语口语的重视和理解,简单来说,很多方法虽然理念很好,但是不能完全针对出现不同问题的学生,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问题是各种各样的,不可能只用一种指导方法来解决所有问题。所以,我总结了四年来本人在中小学教学中积累的教学经验和学习方法,在这里简单谈一谈如何创设英语口语的语言环境,从而提高学生对英语的主动适应能力。

语言环境,顾名思义,就是学生学习英语的客观环境,而在英语教学中,口语能力往往决定了一个学生对于语言的敏感度,语言环境创设的重点和难点都在于能否找到学生真正适应的环境,再根据各个学生的个人特点进行针对性创设,从而达到以环境带动语感,用语感为动力带动口语学习。那么如何才能快速准确的创设语言环境呢?

首先从小学部分分析,小学英语接触的知识面较窄,单词量也不多,大多数以认识记忆单词和句子为主,所以,小学阶段的环境创设应该以单词为主,在学生学习了新课程的同时,应该让学生制作单词贴片,贴在相应的物品上,尽可能地根据当前所学习的内容,要求学生使用英语单词来描述自己学过的事物。例如:

在学习了PEP三年级上册Unit1的内容后,可以让学生制作文具的单词贴片,贴在相应的文具上,同时引导学生在平时学习生活中尽量用英语来描述此类物品。而可能出现的问题就是,小学的学生并不具有主动的英语表达能力,这也就要求教师从一开始就使用这种方法,久而久之,学生习惯了这种教学方法和学习环境,在小学高段遇到较多句子时,就可以自行利用此类方法来巩固口语,也为进入中学的进一步的英语口语表达打下良好的基础。

而针对于初级中学阶段的英语学习,对于这种环境创设法的要求也会更进一层,因为在初中阶段,学生将接触大量的单词和句子,如果不进一步提高语言环境的质量,将很难满足初中学生的口语进展,尤其是初中高段,教师在很多时候会在课堂上进行全英语教学,不仅让很多学生头疼,也让很多老师感觉一节课上下来,筋疲力尽,而学生则似懂非懂。所以,初中阶段的语言环境创设,要更具针对性和广泛性,此时,应大力倡导学生将自己身边所有事物与学过的单词,句子联系起来,坚持制作英语贴片,时刻提醒自己,虽然我们生活在中国,一样可以制造出自己的英语世界。

而仅仅只是从课本入手,还是不够的,同时我们要利用一切学生可能感兴趣的多媒体资源,现在的学生大多上网较早,所以我们大可以利用学生这一资源,从音乐,演讲,电视剧,电影等各种学生感兴趣的方面入手。例如:

我教的第一届学生,是初一的新生,很多学生都是从农村小学升入的,对于英语口语根本没有任何基础和意识,这对于我的英语口语教学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不同于其他老师,我选择了英语贴片与影视音乐全方位的影响。初一的时候,环境创设进展非常缓慢,但一升入初二,学生的口语意识有了巨大提高,以至于有部分学生在观看完《功夫熊猫》之后,竟然能够记住其中大段的台词,而喜爱欧美音乐的同学,也从歌词中体会到了英语的魅力,从而大幅提升了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想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必须为学生创设一个熟悉的,亲切的,贴近他们水平的英语学习环境,如同我们中国人都说粤语难学,可真正在广东生活几年,不用刻意学习,我们一样可以信手拈来,与其每天逼着学生读课文,背对话,不如创设合适的环境,让他们自愿参与进来。

篇3

宁波十五中自然教研组

新课程的推行已逐步进入人心,而新理念新教育的成功关键在于教师。因此,如何让教师尽快更新理念,适应转变,从而最大可能地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也是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所关注的问题。

在此背景下,我们学校的领导班子明确提出了“四个有和三个一”,指出:教师要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分析与反思,着眼于自身教育与教学水平的提高,要求每节课后有分析,每周教学后有反思,每月有典型案例(课例、课件或公开课、经验交流),每学期有课改小结,每学年有课改经验总结或教学论文,要求教师读一本对课改有启发指导的理论书籍,上一次校级公开课,进行一次校级经验交流。

而我们教研组的各项活动正是围绕以上中心展开的。

一、自我评价反思与组内评价交流相结合,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水平,促进新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

古人云:“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凭借自身的努力,教师能够有较大的进步,但是在相互的交流与学习中,我们更能得到宝贵的经验。取得更大进步。为此,我们教研组根据本校、本组实际情况,每两周安排一位教师开设一堂公开课,期中以前安排经验丰富、业务过硬的教师先展开示范交流,让青年教师、新教师有一个学习、取经的过程。期中以后尽可能安排新教师及教龄较短的年轻教师展示,要求青年教师尽量采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所展示的公开课尽量体现新课程理念,有创意。同时课后组织全组教师进行评析。由开课教师陈述课堂安排及构思依据,组内教师积极评价,分析优缺点并提出建设性的建议,并规定每位参与评课教师至少指出一条不足之处,给出一条有实用价值的建议,使评课真正取得效果,使参评双方都有所得。

教学的实施如果没有分析与总结,经验无从谈起。因此,我们教研组要求组内教师每节课后写好教学反思,针对自己的教学安排及课堂实践找出不足之处及成功体验,在自我反思的过程中提高备课质量及课堂教学水平。教研组长定期进行检查。根据这样的安排,组内教师每一学年至少有一次公开课授课及评价交流的机会,在教学的同时,学会反思与归纳,更有助于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新教师的学习与进步。

二、发挥本校“校本培训试点学校”的优势,展开校本教研活动,提高教师尤其是新教师的业务水平。

本学年我校被批准为“校本培训试点学校”,结合校本培训内容,我们组展开了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

1.“请进来,走出去”。“请进来”,邀请专家开设讲座,以讲座的形式开展新课程、新教材的分析与研究;“走出去”,积极参加各级各类培训及教研活动。对于教研室组织的每次市级公开课研讨会我们教研组都非常的重视,不管路途远近,我们都会选派相关教师认真参与、学习。寒、暑假期组织了初一教师和其他年级青年教师认真参加通识培训与新课程标准、学科教学培训,选派代表认真参加各项教研活动,及时、全面地向组内教师传达新信息、新理念,尽快适应新变化。

2.充分利用校内资源,开展各项教研活动。具体实施如下:

①由经验丰富的高级教师(张老师)主讲了“怎样说课”,结合学科特点展开说课的各个环节,指导新教师怎样说课;

②组织交流了“怎样撰写教学论文”,共同交流、学习优秀论文的选题,构思及撰写;

③组织探讨了“怎样在课堂教学中深入开展问题讨论”(吴老师),一起探讨了“如何更好地在教学中体现自然科学学科特点”等。

④共同研讨了“怎样更好地结合本校学生特点进行竞赛辅导”等等一系列活动。提高了组内教师的业务水平。

本校有份校刊:《教研论坛》,里面都是我们学校教师撰写的论文,每期我们的自然组教师都有若干篇论文入选。这里的论文和我们组推选到各级参评的论文,就是在我们组这样浓厚的交流、研讨、评价与反思的过程中形成、升华而得到的。我们的校报《十五风景线》第二、三版都是我们教师教学、教研成果的展示。学校为我们的发展创造了条件,提供了舞台,我们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就被激活了。

三、结合学校课题,有效展开校本教研活动。

XX年6月,我们学校探索申报并被批准立项了市级课题《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堂教学策略性研究》。为此,我们教研组及时开展了有针对性的教研活动,听、评了李骏老师的《真菌》和钟意定老师的《有关纯电阻电路中电功、电功率及电热公式的选用规律》两堂探究课,由两位老师提供这两节课的案例,组织组内教师进行学习、交流,明确了新理念下课堂教学必须“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教师的教学活动必须围绕这一中心展开,一起探讨了如何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探究能力;同时也学习、交流了案例的撰写与点评。

四、充分体现新理念,成功展开新课程

华师大版科学教材XX年9月份新学期在宁波市市区各中学七年级新生中全面展开。这套教材以国家教育部新近颁布的义务教育“科学(7-9)课程标准”为依据。全书以“立足学生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作为教材的核心理念。针对新课程推行,我们组成立了以教研组长任组长,备课组长为副组长,备课组成员共同参与的学科实验小组,负责新课程教学实践。

从目前我们学校的实施新教材的情况以及大部分学生的反应来看,对于这套新的教材表现出了较高的热情。从教材的编写思路上看,新教材更多的体现了一种知识点上的整合,将原先一些较为分散的知识点合并在一起进行教学。

当然,由于新教材本身的特点,对于我们教师也相应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教师仅仅是把自己的着眼点放在几本有限的“教师用书”和一些练习作业上,是很难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的。

首先,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应充分利用发挥多媒体教学手段直观、信息量大的优势,培养学生对科学学习浓厚的兴趣。我们学校在每个科学教师的办公室电脑上都安装了与教材配套的多媒体光盘。同时我们的学科实验小组教师平时都很注意收集相关的教学网站,这有助于我们了解国内外最新的科学教学方面的信息,并且实现资源共享。

其次,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还很注重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性,发挥学生的集体优势,现在很多学生家里都具备了上网条件,获取信息的渠道比以前有了很大的拓展。他们经常会拿来一些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向教师请教,教师在这个时候,切不可因为这些问题和我们的书本知识没有什么直接的联系而忽视了这些问题,或者说对这些问题敷衍了事。因为,我们在中学阶段科学最大目标是培养学生对于自然科学知识的兴趣。因此,我们学科实验小组的成员随时关注新课程的推行情况,积极组织研讨探索学科教学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把学生自己收集的资料进行加工、整理,并在上课的时候注明这是由某某同学搜集。使学生从小就形成一种资源共享和团队合作的精神,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再则,我们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等多种方式加强与课改实验学校的协作交流。组织教师(主要是新初一任课教师)去北仑实验区的长江中学听课、学习,我们教研组的青年教师为来访的诸暨和松阳三中的教师开设了三堂教学观摩课,我组参加工作才一年多的李骏老师在不久前开设了一堂市级观摩课,获得相关教师们的一致好评。

五、充分发挥备课组的“数字化小分队”作用,更灵活地展开教研组工作。

因为学科特点,我们自然组教师经常是三个人、五个人为一个备课组,就象军事上的“数字化小分队”,由于人数较少所以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备课组的成员比较容易找到空隙时间进行集体备课:认真钻研分析教材、制定远期和近期教学目标、一起探讨教学手法、组织相互间听课、评课等活动,因此,经常是一堂校级公开课前,备课组内教师已经一起探讨、听评了好几次。在XX届学生中考复习中,我们初三年级的任课教师进行了划块分工备课,责任落实到每一位教师。如物理部分我们把它划分成热学、力学、电学、光学,每位教师负责其中一块的知识点、资料、例题及习题精选等准备工作,备课组交流讨论后资源共享。其它内容也是如此安排。因此,在XX届中考中我校自然学科平均分超过119分,取得较好成绩。无论是教学安排、教学手法、学科资料、多媒体课件,甚至是一道难题的解题思路,我们的备课组教师间都能无私共享、探讨,我想这也是我们自然组能够不断向上原因之一。

六、团结、协作才能更好地奋进

篇4

“偷菜其实很辛苦,好友要加多位数,起早贪黑去串户。如若人家菜未熟,地里有草还得锄。遇上干旱鬼天气,只好去拎大水壶。发现小虫帮忙杀,大虫求助于大家。等到菜熟再去瞅,居然出来一条狗,不认刚才帮忙人,上来咬了俺一口,竟然又把钱抢走,唉!”

这两首网上流传的打油诗,形象地描述了农场游戏玩家们的虚拟生活。

所谓农场游戏,即是在网上的虚拟游戏社区简单注册后,便可以拥有一块“菜地”,开始农耕生活:购种、耕种、浇水、施肥、杀虫、收获、出售。最大的乐趣是邀请现实生活中的朋友一起参与,可以帮他们“施肥”“除草”,也可以在他们的“菜地”里“偷菜”、使坏。

这款简单的网游,如今悄然风靡网络,不分东西南北,无论男女老少:从白领到学生,都在网上过起了田园生活,不分昼夜地当起了“农夫”,“一块地”“种菜”“偷菜”“防贼”让他们牵肠挂肚、乐此不疲……

扫描:疯狂的农夫

骨灰级农夫“辛勤”的一天

初二男生小浩痴迷于“QQ农场”,他记得自己初次偷菜,不慎被虚拟菜园里巡逻的“蔡大伯”抓到了两次,被罚24小时不能偷菜,当时,他伤心地在自己的QQ签名上写道:“24小时不能偷菜,人生还有什么意思!”

如今,他在“QQ农场”的级别已经达48级,拥有一套带车库的“花园别墅”和几千万的“资产”,是班里级别最高的农场主。他说,这是自己辛勤劳动的结果。

半夜4点,闹钟响了,小浩从枕头下拿出手机,打开,登陆QQ农场,按照生长周期计算,自己地里的玉米这时候该熟了。要抢先一步赶紧收割,晚了就会被好友偷个精光。摘完之后,再顺便到好友的地里逛逛,偷掉成熟的瓜果,溜走时还不忘放上几条虫子。忙完这些,半个小时已经过去,小浩美滋滋地在一张写满时间和人名的表格上用铅笔打着勾。“这一时段已经偷完了,可以踏踏实实睡一觉了。”小浩一边打着呵欠,一边把手机放到了枕边。

早晨6点半,不用妈妈催促,小浩就爬起床,去农场里一番耕耘:地里长草了,要打除草剂,生了虫就打除虫药,地干了就要浇水……

白天在学校,他趁课间照看一下自己的农场,再和同学在一起聊偷菜心得,如何抓紧时间偷别家的菜,如何迅速地抢收自家的果实,什么菜多少小时熟,什么菜价格最好,这些他都了如指掌。上课时,他时不时偷偷在手机上看看谁家的菜熟了,“下课的时候经常偷不着,上课冒一下险可能会有意外收获。我算过,很多人的菜都是在上课的时候熟!”

晚上,结束一天的学业后,他还要对明天做出偷菜规划,拿出专门的小本子,记录自家和好友农作物成熟的精确时间。把闹钟调到精确时间的前10分钟,第二天,又会是忙碌的一天。

孩子迷“偷菜”,家长来代劳

“帮孩子偷,让孩子安心睡觉和学习。”

罗丫的妈妈忙着种菜偷菜,却是给宝贝女儿免费当“长工”,帮孩子打理农场。

话还得从头说起。罗丫一惯学习自觉,所以妈妈才对她网开一面,开放书房里的电脑,允许她在课余闲暇上网。但自从迷上偷菜游戏,罗丫泡在电脑上的时间越来越长了。有一天,妈妈半夜去卫生间,发现书房里透出亮光,竟是女儿在网上偷菜。“因为这个时段才能偷到最多的菜!”面对妈妈的斥责,女儿振振有词。

担心强行制止会让女儿心里念念不忘,影响学习,无奈之下,妈妈主动要求,帮女儿偷菜。为了替女儿按时地收菜、掐准时间偷别人的菜,妈妈耗费了不少时间和精力。竟也迷上了偷菜游戏。因为女儿的好友都是学生,不能一天到晚在线料理,妈妈总是收获颇丰,每天收的莱她都存进仓库里,等女儿放学做完作业了一起去卖,共同分享胜利的滋味。女儿还给她壮胆,偷老师菜地里的菜,现在没事妈妈就上老师的菜地转转。

学生论坛里的“偷菜秘笈”

一个中学生论坛,一条交流偷菜经验、心得的帖子颇为火爆,不少同学转载和总结着偷菜心得。

“在利益面前,任何人都可能成为对你背后下手的贼;广交朋友是硬道理,多个朋友就会多一条路;没事的时候多出去转转,总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偷菜哲学

“偷菜要有摸爬滚打、起早贪黑,不怕苦、不怕累的顽强精神;要有顽强与恶狗作斗争,不怕流血、不怕牺牲、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爬起来的大无畏精神;要有不分敌友、不分内外、公平对待、皆不放过的厚黑精神:要有制订行动方案,做好时间安排,分秒不差、严格落实、让人肃然起敬的敬业精神……”

――论偷菜的精神

“一、多加好友,然后六亲不认,偷起来毫不手软。二、早起的鸟儿有虫吃,早上永远是偷菜的最佳时机。三、如果你没打算用表格把所有好友收获的时间统计在一起,至少你要在闲得很的时候准备好笔和纸,再至少,你得知道自己的东西什么时候成熟(没时间偷别人的,总不能老让自己被偷吧)。四、要有耐心,一个一个去地里翻,总能找到些瓜皮绿叶。偷也要保持好的心态,少也比没有好!五、帮你除草、杀虫,对你示好的人,来你家的真实目的可能并不是这个,而是看你有没有可偷的东西。六、中间不要施肥,避免花冤枉金币。距离成熟的最后一小时内的任何时间突然施肥是值得的……”

――偷菜高手的经验总结

调查:六成学生当农夫

一项相关调查在三所学校抽取了9个班级发放调查问卷,结果显示,接受调查的309名学生中,绝大多数都知道并玩过“偷菜”游戏,108人表示很喜欢经常玩,占总数的近六成。参与调查的初二年级某班45人中,33人每天都玩偷菜游戏,“今天你偷菜了吗”成为该班同学见面的常用问候语,“偷菜”是同学课间讨论的火爆话题,还有不少同学表示,自己曾经中午偷偷溜出学校,到网吧去“偷菜”。

游戏页面简单甚至可以说是粗陋,游戏者不需要技巧,没有绚丽的动态画面,一款如此简单的“偷菜”游戏,为何却有如此大的魅力,让人沉迷其中,乐此不疲?

农夫自言“偷的不是菜,而是……

是快乐

这款游戏操作起来非常容易,不需要游戏功底、不需要有多丰富的电脑知识,它像小时候过家家的游戏,很简单,却自有简单的快乐打动你。平时作业多,学习压力重,憋在心里的一口气无法释放,到网上当当农夫,打理自己的农场,可以让人放松。

是满足感

考试失败、缺少朋友、不被父母认可,即使有时候很努力,也未必有好的结果,现实生活里,总有太多的挫败等着我们,让人灰心,觉得自己一无是处。在游戏中,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收获和偷到让人有一份成就感,人对成就感的要求挺强烈,哪怕是虚拟的也是满足。

是早起的习惯

妈妈惊叹我这个冬天居然不赖床了!以前,闹钟响了,我总是按下闹钟,在妈妈一次比一次大声的催促声中,对温暖的被窝恋恋

不舍,直到妈妈一声咆哮……如今,闹钟一响,我立刻起床,先去别人地里偷菜,再去自己的地里照料一番,然后心满意足去刷牙洗脸……班里有不少懒虫和我一样,为了“偷菜”而改掉了睡懒觉的毛病,这也算是偷菜的意外收获吧。

是更亲近的友谊

偷菜成为同学们人际交往中的一个话题。每到课间,大家比拼偷菜速度,看谁偷得又多又快,还把偷菜中的糗事和趣事拿来分享,同学之间的交流更近了一步,以前不是很熟悉的同学也变得熟悉起来。为了偷更多的菜,不断加好友,班里的同学、其他班的同学……扩大了朋友圈子。

是刺激

平日,大家都是遵纪守法的公民,老师眼里的好孩子,父母眼里的乖娃娃,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但这并不代表我们内心没有想法,我们有时候也希望出格一把,不守那些条条框框。而这个游戏,允许我们“犯法”,体会当小偷的冒险,很刺激。

旁观:偷菜,偷走了什么

有人“偷菜”偷出了友情,偷出了快乐刺激,也有人因此被偷走了时间、精力和好习惯……当农场变得疯狂,娱乐变成了任务,究竟是谁在游戏谁?

晚上偷菜,白天歇菜

晚上12点入睡。半夜起来两次偷菜,早晨7点起床,本该香甜沉睡的一夜,因为偷菜和收菜,被分割得支离破碎。早晨出门,小多的脚下踩棉花一般,有些发软。

第一节课撑过去了,第二节、第三节,小多的眼皮碰合的频率越来越高,终于,政治课上,小多睡了过去,突然被人晃醒,睁开眼,面前是政治老师铁青的脸。

“晚上偷菜,白天歇菜”,小多苦笑着说,这就是自己如今的生活写照。

偷走零花钱

虽然并不像网游魔兽世界那样。需要用人民币购买点卡才能进行游戏,但免费玩绝不意味着农场游戏是“花钱赚吆喝”。

“要想玩得比别人好,就得花钱多买道具。”骨灰级农夫小浩说。虽然QQ农场不收费,但他花的钱并不比玩付费大型网游少:“化肥、狗粮都要用Q币购买,这样自己的菜才不会被人偷。狗粮0.4Q币一天,化肥有好有差,中等的高速化肥要10币一袋,一天用两袋化肥就是2Q币,有黄钻可以全场八折……QQ会员每月10块钱,黄钻每月10块钱。”一块钱买1个Q币,小浩一个月在QQ农场上要投入80元左右,而他每月的零花钱是100元。

很多同学都与他一样,将自己的零花钱大把地花在了农场游戏上。

偷走了友情

初一女生小夏和小曼曾经情同姐妹,形影不离,“好得像穿一条裤子”。后来两人都迷上了开心农场,小夏发现小曼常来她的“菜园”里“偷菜”,有一次小夏因为准备期末考试,连着几天没有去看过“菜园”,等考试结束再去时,发现自己地里的菜都被偷光了。“花园动态”的“小偷”名单里,小曼竟然也榜上有名。“普通的朋友去偷我的菜没关系,小曼是我最好的朋友,连她都偷我的菜,这让我非常生气,因为这事我对她发了很大的火,最后我俩分别在QQ和MSN上把对方拉入了黑名单。”一段友谊就此冻结。

偷走了好习惯

偷本来是羞耻和罪恶的行为,虚拟的偷窃却变成了件好玩的事儿,可以轻易夺取别人的劳动成果,而不用受任何法律与道德的约束。如果混淆虚拟与现实的界限,养成了不劳而获的坏习惯,那么,“小时偷针,大时偷金”,一个小游戏,说不定会影响了孩子的一生。

偷走了时间

套用小沈阳的话来形容“网上务农”一族:“开心网一上、一下,一天就过去了,哦……”

无论是偷菜还是收菜,都有时间限制,我们不过是在掐着点抢时间,在抢时间中寻求刺激和快乐。为了完成游戏里的任务,不惜打乱生活节奏,被它控制和改变了活动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投入了太多时间和精力……

一个人活在世上,本应该由自己来掌握生命的节奏。为了等待虚拟世界中的时机而放弃了现实生活中的机会,不值得,

总结:别让娱乐游戏了你

“偷菜”也好,“种地”也罢,游戏的目的,就是为了轻松休闲,偶尔放纵自己的心灵。如果我们是一列前行的火车,游戏便是休息的驿站,偶尔的停留,是为了后面的路跑得更快。如果贪恋驿站的轻松而迟迟不肯前行,耽误的,是自己人生的行程。

学会控制游戏的时间。如果你已经不辛沦为被游戏控制的奴隶,请用“戒偷五大狠招”,切断“偷瘾”。

如果你超级喜欢农场游戏,渴望真正的田园生活,请借鉴“开心农场现实版”,在老师和父母的带领下,在校园荒废的角落、家里的阳台和楼顶,开垦一片自己的农场,你会发现,那种满足和成就感,比虚拟的来得更加深刻和有冲击力。

篇5

一、研究概况

学业情绪(academicemotions)这一概念最早是由Pekrun等人(2002)提出的。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产生并体验到的情绪几乎囊括了人类所有的情绪种类,但与学习活动紧密相连的主要有九种,即愉快、放松、希望、自豪、焦虑、失望、羞愧、气愤、厌烦,并称之为学业情绪。SophieGovaerts和JacquesGregoire(2008)通过对学业情绪量表(AES)的发展和建构维度上的研究,入党申请书提出了学业情绪包括学生在学校学习中所体验的六种情绪,其中与以往研究不同的是增加了挫折感。在国内对于和学习有关的情绪如考试焦虑、厌学等的研究很早就开始了,以学业情绪为主题的研究则是从2005年开始的。通过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上的检索发现,截止到2010年5月总共有45篇相关论文,其中2005年、2006年、2007年发表的论文各占7%,2008年的论文占9%,2009年的论文占38%,2010年的论文占32%,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关于学业情绪的研究呈明显上升趋势。

目前在国内,学业情绪已经成为教育学和心理学研究的热点。研究对象多以初中生和大学生为主,对高中生和小学生的研究只占很少一部分。方法上以实证研究居多,理论探索较少,而且所有的实证研究都是以问卷的形式来测得的,很少涉及实验。具体来说,理论探索主要针对学业情绪的结构维度、发展特点、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并简要介绍了学业情绪的情绪控制—价值理论;实证研究则探讨了学业情绪与学业成就、学生适应等方面的关系。

二、研究方法

纵观近五年来国内对学业情绪的研究,其研究方法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理论研究,一类是实证研究。理论研究多是在对他人文献进行分析总结的基础上,以综述的形式呈现出来;实证研究多以问卷为主,也有一部分是干预性实验研究。

1.研究工具和研究方法单一

目前国内对于学业情绪的研究所采用的方法比较单一。理论探索主要采用文献分析和经验总结的方法,写作网实证研究大多采用问卷法。如董妍、俞国良(2007)结合访谈和半开放式问卷,以1731名初一到高三学生为被试,考察了青少年学业情绪的维度并编制了青少年学业情绪问卷。陆桂芝、庞丽华(2008)使用《青少年学业情绪问卷》考察了哈尔滨市468名初中1~3年级学生的学业情绪和学业成就之间的关系。苏世将、马惠霞(2009)使用自编的一般大学生学业情绪量表了解大学生的一般学业情绪特点及其与学业适应的关系。董妍、俞国良(2010)采用《青少年学业情绪问卷》《成就目标问卷》等以1209名青少年为被试,考察了学业情绪对学业成就的影响。陆桂芝、任秀华(2010)使用《青少年学业情绪问卷》《教师领导行为问卷》以驻马店市630名初中生为被试,考察了教师领导方式对初中生学业情绪的影响。

以上所使用的《青少年学业情绪问卷》都是由董妍和俞国良2007年编制的。也有学者使用实验法来研究学业情绪,如马惠霞、郭宏燕、沈德立(2009)采用2(实验班、对照班)×2(班级辅导+教师与家长辅导、注意即心理安慰剂)×3(学业情绪、自我概念、学业成绩)的实验设计,对65名初中二年级学生进行系统心理干预实验研究,发现系统心理干预对增进初二学生良好学业情绪是有效的。整体而言,国内在学业情绪的研究上,研究工具比较单一,以问卷为主,很少使用实验,更缺乏与观察法、访谈法等其他方法的结合。

2.研究范围狭窄

许多研究者在研究的过程中,入党申请书只是单纯考察了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学业情绪。但学业情绪并不仅限于此,在与学业有关的其他活动如课后复习、课前预习等同样也存在这种情绪。因而这些研究存在两方面的不足:一是研究不具有生态效应,不确定是否可以在正常的教学中推广;二是量的研究少,只是通过积极和消极这两个质的变化来考察学业情绪对学生的影响。同一刺激引起情绪的量的大小是有差异的,不同情绪的量怎么衡量、如何作用于学习等都需要进一步研究。

3.研究被试取样的局限性

从研究对象上来说,许多研究以初中生和大学生作为被试。但对于面临高考,心理压力更大、学业情绪起的作用更明显的高中生则很少涉及,关于小学生的研究则几乎没有。从地域上来说,以大、中城市学生作为被试的研究很多,但以农村学生作为被试的研究则没有,而且缺乏对留守儿童、流动儿童等的研究。此外,由于现在很少有对汉族和少数民族、英语和语文学习等的对比研究,因此,就学业情绪所涉及到的各个相关维度是否存在跨文化的一致性还值得思考。

三、研究内容

1.工作报告学业情绪的定义和维度

在Pekrun提出学业情绪的概念之后,国内学者对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尤其是在它的结构维度方面。董妍、俞国良(2005)扩大了学业情绪的范围,认为学业情绪是指在教学或学习过程中,与学生的学业相关的各种情绪体验,包括高兴、厌倦、失望、焦虑、气愤等。值得注意的是,学业情绪不仅仅指学生在获悉学业成功或失败后所体验到的各种情绪,同样也包括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情绪体验、在日常做作业过程中的情绪体验以及在考试期间的情绪体验等。董妍、俞国良(2006)按照愉悦度(积极与消极)与唤醒度(高唤醒与低唤醒)将学业情绪归为积极唤醒度高的情绪、积极唤醒度低的情绪、消极唤醒度高的情绪与消极唤醒度低的情绪四类。

李磊、郭成(2009)认为,学业情绪是指学生在学业学习过程中所体验到的所有情绪,学业学习包括所有的学习活动以及与学习活动有关的各种因素,如体验到与学业成就有关的各种情绪。马慧霞和张泽民(2010)根据学业情绪与课程、情境的相关,将学业情绪划分得更为详细。他们认为学业情绪首先指的是一般学业情绪,一般学业情绪又可具体划分为课程特异学业情绪和情境特异学业情绪。在课程特异方面,可分为中学生和大学生课程相关(course-related)学业情绪;在情境特异方面,可通过设计编制课堂、课外和考试相关的学业情绪问卷来研究相应情境相关的学业情绪。

综上所述,研究者普遍认为学业情绪是指学生在学习及与之相关的活动中所体验到的各种情绪,并且这些情绪必须在这些活动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只是按照这些情绪的性质把学业情绪分为积极和消极两个维度,并没有按照这两类情绪所起的作用进行进一步的划分。

2.学业情绪的发展特点学业情绪的发展特点主要体现在性别、年级的差异上。在性别上,董妍、俞国良(2007)和马惠霞(2009)的研究证明,男生体验到的积极情绪要多于女生,而女生体验到的消极学业情绪多于男生。但也有研究显示,学业情绪不存在性别差异,如罗丽丹(2010)认为性别因素对海南高一学生的学业情绪的影响不大,不存在显著差异。总体而言,男生的积极情绪要多于女生,这和女生的性格特点、内心特征有关;女生相对于男生总体上感觉细腻、情感丰富,能够更多地体会到学习活动对她们的影响。因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更加关注女生的情绪变化,工作体会并进行积极的鼓励。

在年级上,对于不同研究对象的结论是不一样的。李磊、郭成(2009)认为,随着年级的升高,青少年学生体验到了更多的不良情绪;苏世将、马惠霞(2009)等通过对大学生进行调查发现,二年级比一、三年级体验到较多的负性情绪和较少的正性情绪;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将会体验到更多的消极情绪。高中生相对于初中生会体验到更多的消极情绪,这可能与他们的学习任务较重、高考压力较大有关。而对于大学生来讲,他们所体验到的积极情绪要多于消极情绪。也有研究者把学习不良青少年与一般青少年的学业情绪作了比较,发现学习不良青少年的积极学业情绪显著低于一般青少年;学习不良青少年的消极学业情绪显著高于一般青少年;两者在学业情绪上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初一、初二和高二、高三年级。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差异,是由于学习不良青少年的学业成绩相对较差、学习能力相对较低,经常受到教师的负向评价。另外,学习不良学生的情绪表达规则、免费范文知识的掌握能力也会使他们体会到更多的消极情绪。

3.学业情绪的影响因素研究

影响学生学业情绪的内部因素有:

(1)个人认知

个体对学业目标的控制和价值的估价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学业情绪。在此基础上,个体的能力水平、自我概念、自我效能感、成就目标等各因素之间也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这些因素影响个体的学业情绪。与此同时,归因方式对学生的学业情绪也有着显著的影响。

(2)调节水平

不同的学业情绪对学生学习活动的影响不一样,同样的学业情绪对学生的学习活动的影响也是不一样的。这主要取决于学生自身的调节水平,个体通过一定的策略和机制,使得情绪在生理活动、主观体验、表情行为等方面发生一定的变化。在学习活动中,不单单是消极情绪需要调节,有些积极情绪(如过多满足和骄傲)也可能会使个体在今后的学习中受到影响。

(3)成就目标

罗乐等(2009)认为,掌握目标和成绩接近目标更多地与学生的积极学业情绪相联系,而成绩回避目标则更多地与消极学业情绪相联系。

影响学业情绪的外部因素有:

(1)教师因素

教学是一个互动的过程中,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因素对学生的学业情绪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教师领导方式等都会影响学生的学业情绪。因此有研究者提出了“教学情绪场”的概念,它是指以一种能给学生以情绪感染的情绪体验,进而产生某种学习动机或者需要的课堂教学环。写作参考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适当的表扬和鼓励来引导学生学业情绪的变化。

(2)心理辅导

心理辅导可以使学生的学业情绪产生积极的变化。这种辅导既可以来自学校、班级、教师,也可以来自社会、家庭。马惠霞、郭宏燕、沈德立(2009)发现,班级辅导+教师与家长辅导的系统心理干预方法可以增加初二学生的正向学业情绪,减少负向学业情绪,并且干预后间隔一个月有延续效应。

(3)课程科目

学业情绪在不同课程的学习中关系的强度差异是比较大的,这就体现了学业情绪的领域特异性。马惠霞(2009)通过对某师范大学二年级开设教师教育课程的394名学生的研究发现,不同专业学生对快乐源的选择有专业差异。

(4)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包括社会、文化背景、家庭教养方式等。

总之,影响学生学业情绪的因素很多,往往是内、外因同时起作用。

4.学业情绪的控制—价值理论

学业情绪的控制—价值理论涵盖环境变量、控制和价值的相关认知评估与学业情绪。控制—价值理论认为,控制及价值相关的认知评估是环境变量与学业情绪之间的中介变量。在这个理论中,学业情绪包括和行为相关的情绪,如在学习过程中所经历的高兴、挫折感以及厌烦,入职思想汇报以及那些预知到自己成功或者失败的结果的情绪,如高兴、希望、骄傲、紧张、无助、害羞等。控制—价值理论认为,与成就情绪唤起相关的评估主要有两种,即对成就活动、结果控制的评估和对这些活动、结果价值的评估。对控制的评估包括与成就相关的期望、成就结果的归因、自我概念,对价值的评估包括主观价值和成就目标。任何与成就相关的情绪都是控制和价值评估的结合。

5.学业情绪与其他因素的关系

(1)学业情绪与学业成就

学业情绪对学业成就有一定的预测关系。陆桂芝、庞丽华(2008)选取哈尔滨市468名初中1~3年级的学生作为被试,运用问卷法考察了学业情绪和学业成就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十三种学业情绪对学业成就的联合预测达到极其显著水平,其中“无助”能极其显著地预测学业成就;除了“恼火”外,学业成就对其余十二种情绪回馈作用显著。俞国良、董妍(2010)通过研究也发现:积极低唤醒学业情绪能够直接积极预测学业成就;工作报告消极高唤醒与消极低唤醒学业情绪能够直接消极预测学业成就。孙芳萍、陈传锋也得出了和他们一致的结论,并进行了进一步的探索。他们认为学业情绪和学业成绩之间相互影响,学业情绪对学业成就具有预测作用,而学业成绩对学业情绪具有回馈作用。学业控制感和成就目标通过学业情绪来影响学业情绪与学业成绩之间的关系。

(2)学业情绪与学生适应性

学生适应性包括学校适应和学习适应,许多学生之所以会出现逃学和厌学的现象与学生的学业情绪存在着相关。俞国良、董妍(2007)以学习不良青少年为被试,采用成绩反馈法诱绪,考察了情绪对学习不良青少年选择性注意和持续性注意的影响,结果表明:情绪会影响学习不良青少年的选择性注意,具有积极低唤醒情绪的学习不良青少年,他们的选择性注意的反应时显著短于消极情绪下的被试;学习不良青少年的情绪会影响到他们的持续性注意能力,消极高唤醒的情绪能够增加虚报率,而积极高唤醒的情绪能够提高判断标准,降低虚报率。因此,教师应当重视学生的学业情绪,如果学生的消极情绪得不到疏导,那么他们的学习就可能会跟不上教师的节奏,进而导致厌学行为,甚至会逃学。

(3)学业情绪与心理健康

学业情绪是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采用适当的情绪调节方法维持积极情绪,改变、预防消极情绪能促进青少年心理的健康发展。积极的学业情绪有助于学生认知活动的顺利开展,有助于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如果能够给学生营造一个宽松平等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业情绪,就会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增强学生主动学习的动力,进而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健全的人格。

四、研究展望

国内近五年来关于学业情绪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些积极的成果,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未来的研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1.研究内容系统化

首先,理论研究要深入。进一步研究影响学生学业情绪的各种因素,把握学业情绪的内涵,探讨学生学业情绪作用的内在机制。同时结合具体的学科来对学业情绪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比较在主科(语文、数学、英语)学习和在其他副科学习中的变化维度是十分必要的。其次,研究的范围要拓宽,扩大研究学业情绪的学生群,不仅要研究正常儿童,同时对留守儿童、流动儿童也要进行研究,考察他们与正常儿童的差异。

再次,教学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带有一定的情绪,那么对于学生的学业情绪必然有影响,所以教师的情绪是如何作用于学生的也是我们要研究的内容。

2.研究方法多元化

首先,纵向研究与横向研究相结合。以往的研究无论是问卷法还是实验法,都是同时考察所有被试的情绪变化,并没有进行纵向研究。而对于学生来说,他们的情绪在学习活动的进行中一直是变化的,如何用曲线来描述这个变化的状态,以及随着个体生理、心理成熟度的增强,这种状态的变化是否一成不变等问题,只有追踪研究才能来确定。

其次,质的研究与量的研究相结合。目前国内关于学业情绪的实验研究主要集中在学业情绪积极或者消极质的研究上,学生的学业情绪在不同的质上也有量的变化,免费论文所以在实验设计的时候,我们先要分析某种刺激是否能够引起某种学业情绪,然后分析这种量的大小。在此基础上,我们也可以探讨不同学业情绪类型上量的差异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同时在实验的过程中,可以将访谈法、观察法等多种方法相结合。

3.研究成果实践化

篇6

关键词:中学计算机教学;课程改革;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3)13-3090-03

计算机是20世纪最卓越的科学技术成就之一,它的普及和发展,对人类的传统生活模式和工作模式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随着我国信息化建设的蓬勃发展,计算机教育在中学教育中日益普及。中学计算机课程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通过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知识,掌握实际操作技能,具备将计算机技术应用于实际中的能力,为适应信息时代打下良好的基础。探究中学计算机课程改革,对于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1 中学计算机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为了了解中学计算机教育,笔者在自己所支教的特克斯县乔拉克铁热克乡中学进行调研,这所学校2011年9月起,开设了计算机课程,教学对象为初一和初二年级,授课时间为一个学年,学校的计算机配套设施比较完善,有两个专用多媒体电子教室共90台计算机并连接互联网。课程没有教材,任课老师根据学生情况编写大纲和教案,课程内容主要有开启和关闭计算机、计算机基础知识、Windows基本操作、画图软件的应用、Word基本操作等。为了解目前学生掌握计算机的能力及学习情况,笔者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调查中发现有48%的学生家里有计算机,17%的学生基本没接触过计算机,21%学生是通过自学掌握了计算机方面知识。值得关注的是,这21%的学生中,一部分学生已经具备了文字排版,图像处理等特长。

为了更深一步了解情况,笔者在特克斯县选取了两所中学进行实地调研,这些学校计算机硬件条件相当完善,学生掌握计算机知识的比例较高。课程的计算机教学系统是Win7,学生的基础都比较好,办公软件、网络操作基本都会用,上课过程中不用刻意的进行指导,而学校对计算机课程的总体原则是帮助学生掌握计算机技能。

笔者在调研和实践工作中也发现中学计算机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 学生学习情况不容乐观

中学计算机课程教育强调的是对知识的灵活应用,培养学生思维的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而调查中发现,中学计算机课程的学习上学生目的不明确,认识不到学习计算机的重要性,上课只是简单应付而已。尤其针对实验课而言,没有自己的思维能力,抓不住概念的本质属性,推理能力较弱。此外,不少学生背负着升学压力,自然而然地就将计算机课视为没有多大用处的科目,在学习兴趣、个人意志和毅力等方面都明显不足。

1.2计算机教学没得到充分重视

目前,大部分中学都开设了计算机课程,但无论是重点中学还是普通中学,计算机课多数都是被架空的,在这上面学校实际上没有投入很大精力,更多的是流于形式,应付检查。在学校对于计算机老师没有统一的考核标准,不能通过计算机教学效果进行准确地评价,这打击了教师的积极性。目前的计算机课程跟高考不衔接,虽然授课的内容完全以学生为主体,课程内容以他们的兴趣为主,但实际上很少学生在计算机课程上投入精力和时间。另外,在待遇和晋升等方面,计算机老师总是不被重视,使计算机教学受到影响。

1.3计算机教学内容更新缓慢

计算机是一门迅速发展的学科,无论是理论知识还是实际应用,其知识体系的变化非常之快,这就对计算机课程的教师提出了较高要求。由于当前的现状,一些计算机教师知识体系普遍跟不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也跟不上快速更新的课程内容,同时由于教育相关方面的不重视,教师根据自己情况决定教学的内容和教学进度,学生在课堂上得不到所需要的内容,学习变成毫无意义,使学生丧失了学习兴趣和热情,这种任意性导致了教学质量下降。

1.4计算机教材混乱

中学计算机教学至今没有统一的教学大纲和教材。早在2000年教育部就对中学计算机教学内容和课时等方面提出了一些要求,这只是指导性文件而已,所以中学计算机教学没有受到太大的约束。除此之外,我国也没有统一的中学计算机教材,各个中学老师根据个人情况选定课程教材,造成了中学计算机教材杂乱,而且各校所使用的计算机教材大多数都是内容陈旧和过时的,不适应学生的年龄特征,更不适应当前计算机教育发展现实的需要,使中学计算机教学难以进行规范。更可怕的是大部分基层中学连教材都没有,这些问题值得让我们思考。

1.5传统教学模式难以激发学习热情

由于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教师在讲授中学计算机课程时,很难吸引学生的兴趣。在中学计算机教学过程中,老师虽然也能带学生去机房上课,也能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但仍然是以传统的讲授为主,即使学校有多媒体电子教室,但是很难满足学生对计算机知识的个性化需求。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压力,一些教师纯粹是为了对付考试而教学,为了让学生在考试中出好成绩,一方面减少学生上机的时间,另一方面讲授一些计算机知识和概念,不断让学生做习题,学生是知识的被动的接受者,他们缺乏动手操作和创新思维的机会。这种教学模式十分不利于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和潜能的发挥,这些与中学计算机课程的先进性、开放性很不相称。

2 课程内容改革

2.1课程教材要统一

材,统一课程设置,同时教材要全面及时适应当前中学计算机教育发展现实的需要。对计算机硬件已达到配置标准的中学,应严格依据国家教育部于2000年印发的《中小学计算机课程指导纲要》的要求,由县级教委发放统一的计算机教材,进行统一课程设置,同时,中学计算机教材内容要全面及时反映计算机快速发展的现实需求,以更好地培养出适应信息时代要求的科技人才。

2.2教学内容要实用

中学计算机课程课时少,课程教材内容含量大、难度高,作为教师,我们要深刻理解课程标准,熟悉教材内容,要对教学内容大胆整合,使得内容更系统化、条理化,这样就能减少对教学时间的浪费,更能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系统把握。

教学内容上以实用为原则,在知识结构上,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Windows操作系统的基本使用和操作、文字处理的基本方法、电子表格的基本概念以及基本的操作方法、演示文稿的组成与基本制作、网络基础知识及Internet基本操作等。在操作技能上,能够学会使用Windows操作系统,并具有熟练操作、使用微型计算机的基本能力,学会使用应用程序来完成某项具体工作任务。如使用Word进行文字的录入、编辑、排版等,利用PowerPoint制作电子文稿等。

3 教学模式改革

传统的教学模式就是以教师为主,学生就是被动的接受教师讲授的知识,这种教学模式用的长时间了,就使学生常常处于不用思考和争论,渐渐地丧失了动手和创新能力。计算机课程是一门知识和技能于一体、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要求学生在学习中,既要学会理论知识,又要掌握实践技能。基于计算机课程自身的特点和目前在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通过长期一线教学实践的经验总结,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

3.1理论联系实际

在教学方法上,建议采用面向任务的综合练习方法,以培养实际的应用能力为主,重点是教会如何使用计算机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对于部分实践性很强的内容,建议和上机实践相结合,直接在机房上课,教、学、练合一。这样,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技能形成规律,又可切实提高教学效率。教师还可以适当设计一些典型应用案例或任务,增加学生上机实践练习时间,强化使用操作技能的训练。

3.2教学方法的创新

中学生由于其年龄特点,对新鲜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因此,我们在中学计算机教育中要注重激发他们的这种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计算机能力,尤其是实践和创新能力。利用多媒体课件将很多难以理解的知识点以直观形象的方式演示出来,如用课件将计算机硬件等知识点制作成动画,可提高教学效率。另外,采用互动式教学方法,改变以教师为主、学生为辅的被动方式教学,让学生能够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之中。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采用形式不同的教学方式,例如被实践所证明的行之有效的问题式教学法和主题式教学法。在教学前,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要求设计相关的问题或主题,还可以针对学生在课上提出的问题作为讨论的焦点,让学生围绕问题或主题积极思考,鼓励他们大胆发言,使其能够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之中,激发他们参与教学的意识。还有,鼓励学生对某些主题进行课堂讲解,而老师主要组织现场的点评和讨论。在这样教学氛围中,培养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学习热情,并提高了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3加强实践教学

中学计算机教学中,我们要采用案例驱动的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是教师设计任务案例让学生在上课的同时去完成,学生通过对任务的分析思考,通过教师的引导去完成任务。最后通过任务的完成而实现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在计算机课程中,理论知识相对较为枯燥,运用合适的案例来解读理论知识,有助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消化。同时,教师还应当注重独立研究和小组讨论等方法的运用,独立研究有助于学生分析问题能力的提高,小组讨论则有助于学生集体协作、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二者相互搭配,能够有效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例如,在Word软件的教学中,以“制作个人简历”为教学案例,把这门课的知识点贯穿到文档的输入与编辑、文档的格式化、表格处理、图像处理等各个阶段中去,当这个案例完成时,与本课程相关的一些知识点也就讲完了。教师在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方法时,不仅要教给学生计算机应学的知识,同时还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应根据社会发展的要求和实际需要,独立地组织自己学习新的展示,以获取更深、更广泛、更为实用的专业技能。

4 教师水平要提高

中学计算机课程教学目的、教学内容的变化,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从以前简单介绍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础操作,到现在要求教师很少的学时内讲深讲透,如果没有较高的个人水平和职业素养,要达到这一要求是非常困难的。此外,在教学改革以后,计算机课程内容更加丰富,更加深刻,尤其是理论知识增加很多,这就要求教师要具备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案例的能力,将深刻的理论转变为浅显易懂的案例,使枯燥、抽象的内容生动化、直观化,让学生在轻松的案例学习中掌握抽象的理论知识、提高素质。当然要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水平,首先,教师必须不断地学习,不断完善自己,以适应时代的需求和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等方面。其次,上级教育部门和学校要定期安排老师出去深造和学习。

5 结束语

计算机是一门日新月异的课程,教师的观念也应当在不断的转变之中,针对知识的更新,改进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从陈旧的,不适宜当前教学要求的教学模式转向新的教学模式中,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教师也要充分认识到,由于计算机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理论性,因此,对教材的把握显得尤为重要,要选择适合中学生的教材,针对中学生的特点,在明确教学目标的基础之上,运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手段,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学。同时,还应当选择有较强实用性的辅助软件,将理论和操作相结合,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消化理论知识。以上即是笔者在中学计算机教学改革中的几点认识,相信随着问题的不断解决,中学计算机课程改革的实施也会趋于成熟走向完善。

参考文献:

[1] 程颖.中学计算机教育的几点误区[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 2012(18).

[2] 高洁.对搞好中学计算机教育的几点思考[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 2012(6).

[3] 文先慧.浅谈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法[J].现代阅读:教育版, 2012(19).

[4] 郑海波.计算机教学方法探究[J].现代阅读:教育版, 2012(20).

[5] 张大科.中学计算机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科技风, 2012(19).

[6] 张蕾.中学计算机教学的建构主义思想[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 2011(10).

[7] 简永强.浅论中学计算机的素质教育[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 2012(21).

[8] 杨慧英.中学信息技术教学的认识浅议[J].学周刊, 2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