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自主学习经验总结范文

时间:2023-04-09 01:37:3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假期自主学习经验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假期自主学习经验总结

篇1

关键词:初中英语 自主学习 方法

一、英语教师要创造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

笔者认为,良好的学习环境是学生养成自主学习习惯的必要条件之一。所以,在实际的英语教学中,教师首先要跟学生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友谊,跟学生“做朋友”,让学生“不怕”自己,这样在课堂上学生也就不会因为惧怕教师的威严而产生紧张的学习情绪了。然后,教师要尽可能地运用多样的教学方式,让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都能够学到知识,都能适应教师的教学方式。最后,教师要给予学生足够的自由发挥空间,鼓励学生努力表达,表达错误也不能直接给予严厉批评,避免打击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错误并改正。这样就可以给学生营造一个轻松的学习环境,也能在无形中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二、注重讲授学习方法,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据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很多初中生喜欢英语,上课也很认真,课后也很努力,但就是学习成绩总不理想,渐渐地就会对英语失去兴趣和信心,造成这样的根本原因就是很多学生的学习方法错误。所以,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就要善于去发现哪些学生的学习方法存在问题,存在问题的原因是什么,要怎样做才能改善这些存在的问题。在课堂上,教师就要根据自己所发现的问题指引学生去发现问题,并让学生知道自己该做什么,该怎么去做,什么时候去做等。只有掌握了正确的自主学习方法,才能提高学习效率和水平。

三、注重培养学生的灵活思维和创新思维

笔者认为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还应该注重对学生灵活思维和创新思维的培养,即训练学生看待问题要从多角度、多层面去分析,这样也可以提升学生创新成功的几率,进而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探索欲和求知欲;在学生探索和求知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给与适当的引导,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在这个过程中也就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而且,学生的灵活和创新思维一旦被开启,其学习效率和水平就会突飞猛进。

四、注重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有针对性和层次性的提问

笔者认为,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应该进行有针对性的提问,即提出的问题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力争让优生和差生都能够积极参与回答教师的问题;还应具有层次性,即教师所提的问题要由浅到深,由易到难,层层深入,这样学生才会有回答问题的兴趣,也才能够积极参与和思考。这样对学生掌握知识的方法有一定的启发性;对学生学习英语有一定的鼓励性;对学生的思维能力也有一定的促进性。通过这样的提问方式,可以满足英语水平不同程度学生的需求,让学生都能学到知识。如教师在讲解了初三英语第三课时的教学内容后,可以进行有针对性和层次性的提问:

1.用适当的动词形式填空。

a.下个假期你打算去哪里?( )wuuld you like to go(

)yournext(

)?

b.北京是一个非常有教育意义的地方?Beijingis very(

).

2.你打算下月去旅游,根据自己的所需和所想用英语写信向旅行社咨询?

对于第一个问题,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自己填空,并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解释;针对第二个问题,不同学生掌握的知识不同,思考的方式也不同,所以写出的答案也会有差异。回答问题的过程也是教师检验学生思维能力的过程,这样提问的方式也可以在无形中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

五、注重应积极开展课外活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根据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适当的课外活动对学生学习任何课程都有促进作用。因为,对初中生而言,每天所面对的课程很多,课后的作业也很繁重,再加上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如果没有适当的发泄方式很容易让学生产生厌学情绪。所以,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课外活动时间或是课堂剩余的时间,将英语知识点与各种活动结合在一起,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活动的方式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在整个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给与学生适当的指引,或是鼓励学生大胆想象,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和发现活动中蕴藏的英语知识点,这其实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一个过程。如教师可以定时开展英语角的活动,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的英语口语进行交流,错误的地方教师要及时纠正,但不能直接打击学生,要采取引导的方式让学生自己发现错误并改正;对与表现好的学生要给予奖励和表扬。总之,不管是以怎样的方式让学生吸收英语知识点,其吸收的过程都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养成的过程。

篇2

(一)在教材和教学内容上。学生所用的教材中往往都是一些陈旧的数据和案例,比如,引用的是2005年,2008年之前的数据,或者是很久以前发生案例,这些数据和案例,不能及时展现最新的电子商务发展状况,使学生掌握的理论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即使是图书馆里面的藏书往往也很陈旧,如何编制出符合时代需要的又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教材,这对任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在教学内容上,由于电子商务这门课程本身具有鲜明的跨学科性,从而使课程内容多,难度大,难以取舍。

(二)在企业需求和操作实践上。在现实中,往往是学校培养了大量的电子商务人才,而这些人才却不是企业所需要的,从而导致大量的毕业生找不到工作,而企业却找不到人才可用这一现象。由于学校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没有对企业的需求进行实际调查,所授的内容落后,与企业需求严重脱节。高校在培养电子商务人才的过程中大多是采用模拟软件模拟流程的方式进行教学,由于开发成本高,根据以前或现有的业务流程模式开发设计的软件,不可能根据实际市场重新开发软件进行实时更新。模拟软件只能虚拟出一种模拟环境,学生不能真实体验现实电子商务操作应用。

(三)在专业教师的培养上。只有提高授课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才能更好的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在现实中,主要是由从事经济管理类和计算机类的教师进行电子商务课程的授课,而他们没有对电子商务的知识进行过系统学习,对电子商务的技术理论和商务理论理解不透彻,不能深入的分析案例。

(四)在评价机制上。在目前的高校学习评价中主要采用:平时成绩+期末考试,这样的测试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考核评价,这样的考核方式片面,只注重理论,而在现实中,是需要学生能够自行承担任务,解决实际问题,因而,这种考核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

(五)在教学方法上。目前电子商务上课采用的教学方法无非是采用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案例教学、上习题课、软件应用、课堂展示、课后答疑等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这些方法很难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而现在高职院校学生收分低,接受能力差,根据这类学生的特点应强调“首岗胜任能力”,即能不能进入工作岗位即能胜任工作。为此,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至关重要。

二、电子商务教学改革

我们针对电子商务教学中存在的这些问题,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认真的研究和分析,通过反复总结、实践,和学生、用人单位进行交流并查阅国内外在相关课程教学方面信息后,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教材和教学内容。首先在教材的选择上要做到根据具体情况,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培养定位,又要做到有针对性地选择教材,使其能够展现最新的电子商务发展的状况。任课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和相关教师组成一个团队,编写出符合高职特点,又突出实践应用,满足企业需求,方便学生进行理解学习的教材。其次,在教学内容上,在深入研究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根据培养目标确定教学重点内容,做到主次得当,切忌面面俱到。

(二)企业需求和操作实践。首先,在企业需求上,通过让老师利用暑假进行企业实践,让学生到企业实习体验,加强校企合作,使专业教师的知识技能与企业所需趋于一致,通过让学生亲身体验加强学生实践能力。任课教师可以根据实际企业岗位需求,进行角色模拟实际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高职院校的电子商务教师可以建立电子商务工作室,带领学生一起完成承接的校外一些电子商务网站建设、网店设计、网店管理、网络推广等电子商务项目,引导学生对这些电子商务项目产生一些创新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实际创新和动手操作能力,为以后的就业打好基础。如条件允许可尝试把企业引入校园的模式,带学生到企业进行参观,根据企业的需求为企业培训和输送人才。这样既解决了企业人才缺乏的问题,又解决了学生毕业就业问题,真正达到了双赢。其次,在操作实践上,不再是纯粹的理论教学和软件模拟,而是让学生进行实际的网上操作,例如通过让学生亲自体验申请电子邮箱、开通自己的网上银行、进行真实的网上交易、运用ftp功能传输文件等一系列的实际操作,加深对电子商务知识的理解和学习。在学习了电子商务的课程后,要求学生能够运用PHOTOSHOP、FIREWORKS等图片处理工具,FLASH、FIREWORKS等动画制作软件,FRONTPAGE、ASP、、PHP、或DREAMWEAER等相关网页制作工具,制作一个某商品的电子商务网站。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网络、数据库知识生成和管理动态网页,用网络营销、营销策略等相关知识为该网站进行推广营销,并要求在设计时体现创新意识。

(三)专业教师的培养。针对任课教师的电子商务系统知识缺乏这一情况,高校可以利用假期,让该专业教师参加电子商务专业核心课程的系统学习培训,也可以聘请电子商务专业相关课程的,教学广受好评的教师到本校来进行校内培训,介绍教学经验,提高本校专业教师的知识储备水平。针对可用案例缺乏,授课教师对实际案例的真实情况缺少深入了解,教学效果欠佳这一情况,高校应组织相关教师,进入当今比较成功的有代表性的企业内部,对其经营管理过程进行深入的考查、研究和体验,并将其编写为案例教材,应用到电子商务的教学当中去。不管是外出进行培训还是在校内培训学习,高校应多给青年教师学习和培训这样的机会,因为青年教师的求知欲、创新性和可塑性较高,在思想模式没有被固化之前,可发挥空间很大,专业知识技能提高会更迅速。

(四)评价机制。目前的评价机制里主要有传统模式和项目化评价模式两大类,但在具体的实践里面,这两种模式都存在着弊端,不能盲目照搬,传统模式中缺乏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考察,而企业看重的就是能不能为企业工作的能力,这种模式的缺点不言而喻。而项目化采用的是组间考评30%,组内互评30%,教师考评40%的考核方式,而这里组间考评30%,组内互评30%的评分方式并不合理。项目化虽然有一定的优点,但是不应该盲目照搬照抄,这种评分方式其中存在着一个很大的弊端就是,学生可以随意打分,分数的公平性不好控制。这里根据以往评价的弊端,可以通过提高实践成绩所占比重来完善评价机制,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比如可以改为由平时成绩+高职教育探索高职院校电子商务教学改革研究实践成绩+考试成绩的模式,来强化学生对实践能力的重视。

(五)教学方法。这里所说的课堂实操引导型教学方法,就较好地克服了以往教学存在的缺点,该教学方法采用以岗位为导向兼顾项目引导、任务驱动、分模块,通过演示操作讲解进行启发式教学,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该方法的教学组织与实施一般过程为:1、实践问题导入:告诉学生在现实的企业实践中,通常都有哪些环节,每个环节都需要做什么,而本次操作主要是针对哪个环节进行的练习。2、理论知识点介绍:进行必要的理论知识的相关介绍,使学生先大概了解自己需要知道的理论知识。3、明确操作任务:告诉学生接下来的任务是什么,最终要达到什么样的效果。4、示范引导:采用引导法挖掘兴趣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学习,学生可以开展基于实验课、讨论课的拓展学习、基于资源利用的研究性学习。5、模仿试做:实际操作过程使用角色模拟、小组分工等形式进行协作学习。6、总结经验:最后由任课教师带领学生进行经验总结。7、创新设计:让学生自己去发挥去创造,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具体教学过程中采用行为引导启发型教学模式,并根据内容的需要灵活穿插案例教学、角色模拟分工、启发式教学、互动式教学、进行网上实际操作、任务驱动型教学、学生参与教学法等方法。比如,电子商务应用案例和网络营销案例采用案例教学结合网上实际操作、任务驱动等教学方法;网上问卷调查、网络浏览、搜索引擎的使用、资料搜集等内容采用任务驱动、网上实际操作等教学方法;电子商务案例分析,采用学生主导,教师引导启发即由学生参与、学生讲授、学生评价,教师进行总结的教学方法。通过多种方法的综合应用不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学习的兴趣、学习积极性和实践操作技能。

三、实施效果、意义

篇3

实践教学是学校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保证实践教学质量和提高学生动手实操能力非常重要,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学校实践周工作总结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

更多社会实践相关内容推荐

社会实践的心得体会

社会实践报告范文10篇

中学生社会实践报告范文

寒假的社会实践报告3000字

大学社会实践心得体会1500字

社会实践工作总结1长期以来,社会实践活动一向被作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跨世纪合格人才的重要途径。20__年暑假我院团委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继续在全院同学中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绩。现将总结汇报如下:

一、高度重视、认真组织

假期前,院团委向全院广大同学发出了《关于开展暑假社会实践活动的通知》,并印发人手一份的社会实践活动登记表,各系学生会(分团委)进取响应、认真落实,根据自身专业特点,确定实践方向,作好动员工作。广大同学都以认真的姿态对待这次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热情的参加了社会实践活动,从而锻炼了广大同学的社会交往本事,培养了广大同学的综合本事。

二、紧密结合实际,多形式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今年我院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在坚持以往成功做法的基础上,充分研究各社会实践点的实际情景,各系因地制宜,根据实际需求开展不一样的社会实践活动。

(一)从组织形式上看,主要有两种形式:

1、分散活动。

其资料丰富多彩,涉及到社会方方面面。从区域划分,有农村的、有城市的、有内地、有沿海的;从资料上划分,有期望工程的,有金融保险的,有房地产开发的,有市场营销的,有厂矿、企业的内部管理机制的,有科技扶贫、文化教育的,有家教、生产劳动的等等。

2、团体组织。

组成社会实践小分队,分赴各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今年共派出6个小分队和1个大篷车,他们分别是桂林工学院党员大学生赴河池地区的"三个代表"实践服务团,电计系赴荔浦县社会实践小分队,旅游学院赴阳朔县社会调查小分队,资环系赴桂林柘木镇社会实践小分队,土木系赴兴安县白石村社会实践小分队,材料系赴三街村社会实践小分队以及由桂林工学院大学生艺术团组成的文艺大篷车。

(二)从社会实践的类型看,主要有以下几种:

1、开展便民服务。

各小分队利用当地的圩日在市场上设立家电维修、单车修理、理发等便民服务点,尽己所能,不怕脏、不怕累,以优质的服务赢得当地群众的称赞和好评,同时也努力实践着青年志愿者的精神。

2、开展文化辅导活动或者是法律宣传与咨询活动。

暑期不仅仅中小学放假,并且正是夏收农忙时节,中小学生处于无人管理的状态之中,大学生们将这些学生集中起来,对他们进行文化辅导。

3、开展社会调查活动。

如电计系赴荔浦县社会实践小组对荔浦县部分镇、村产业现状进行了调查,来分析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并写出几分调查报告。

4、开展义务劳动,帮忙缺少劳动力的军烈属、五保户收割庄稼。

下乡期间,正值夏收时节,许多军烈属和五保户因家里缺少劳力,庄稼熟在地里而无人收割,同学们进取帮忙这类家庭,为他们解决了燃眉之急。

5、文艺下乡。

由学院大学生艺术团组成文艺大蓬车到村镇各社会实践基地进行巡回演出,丰富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6、开展大学生勤工俭学活动。

不少假期未回家的同学在学院的组织下开展各种各样的勤工助学活动,一方面了解社会,另一方面也解决了自身的生活需要。

7、环境保护。

组织学生进取参与"保护母亲河"行动,进行生态环境调查,宣传倡导环抱观念,治理环境污染,装扮母亲河。

8、考察实践。

我院集中部分学生党员(干部)、入党进取分子组成"三个代表"服务团,赴河池地区开展考察实践活动,加强对党史、革命史的学习和教育,牢固树立跟党走的信心和决心。

9、开展大学生科技活动。

今年全院共确定了大学生科研课题一百多项,为迎接11月份我院的科技活动周,提高我院科技学术水平,各个课题小组纷纷利用假期时间收集数据,抓紧实验。

总之,今年的社会实践的资料是丰富的,形式是多样的,以提交报告的总体情景来看,今年暑期社会实践有几个特点:(1)社会热点问题调查;(2)结合专业进行社会实践。

三、总结经验,评比表彰

写经验总结、相互交流。提高我院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层次和水平。8月份院团委下发了关于暑假大学生社会实践总结的通知。要求各系分团委、学生会在内部交流的基础上,对今年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资料、方式、特点、规模、效果、存在的问题及对今后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见,提交一分总结报告。同时,在全院将对表现突出的社会实践先进团体和先进个人进行评比表彰。并要求各系评选出优秀的社会实践报告,召开社会实践交流会,同时,全院共推荐出60多篇不一样资料和形式,具有必须层次和水平的社会实践报告。

四、经验和收获

1、学院各级领导的重视,广大同学的进取参与,是我院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得以成功的重要保证。

多年来,学院党政领导把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形式,每年拨出专项经费用于社会实践,并组成社会实践领导小组,指导社会实践活动的展开,并把社会实践列入教学计划,构成制度加以保证。全院广大同学自觉把社会实践作为了解社会、接触社会、投身改革、锻炼才干的重要渠道,进取深入生产第一线,体验生活。

2、各级地方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是社会实践活动顺利进行的有力保证。

多年来,各级地方政府把理解大学生社会实践作为自身的一项重要工作,给予了我们极大的支持。在食宿、安全及活动的开展方面尽量为大学生供给各种便利,保证了社会实践活动的顺利进行。同时学院注重社会实践的基地建设,与地方开展长期结对合作,把扶贫工作、科技服务、文艺下乡等活动与大学生理解锻炼、成长培养紧密结合在一齐取得良好效果,受到当地干部群众的一致好评。

3、大学生的思想素质有了明显的提高和提高。

经过深入农村,使不少同学真正认识到我国广大农村的落后状况和改革开放给农村带来的巨大变化,认识到国有企业改革的艰巨性和帮忙下岗职工解决再就业问题的必要性。虽然是短短的二十天,可是客观现实给同学们的教育却是课堂教学所无法比拟的,实践使他们多了一份成熟,少了一份幻想和不现实。同学们在向社会供给服务的同时,使自我所学的理论知识得以运用于实际,提高了自身的工作本事,培养了吃苦耐劳的精神。

社会实践工作总结2“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作为一名大一学生的我,抱着贴近社会,锻炼自己的愿望,参加了大学生社会实践。希望在进入社会之前,积累多点社会经验,提早与社会来个零距离接触,学习如何与人交流沟通,学习如何与人合作等知识。实践是每个人的必经之路,在这条路上,我们锻炼着、成长着,跌跌撞撞,且歌且行。青春的光阴留给我们更多的是奋进的号角与激昂的乐谱,也许每天拖着疲惫不堪的身子回来,也许每天都要为了完成当天的任务而焦头烂额,也许每天都要为了明日的采访做着准备,但我们是快乐的!

通过这次部分地区汉服旅游资源开发现状的调查实践,我们更加深入的了解到汉服的历史文化以及旅游价值。在杭州丝绸博物馆我们知道了从那剥茧抽丝到制成华丽飘逸的汉服的步步艰辛,在西湖湖畔我们深刻的感受到了旅客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然而,让我最受益匪浅的是:这次暑期社会实践,使我更好的了解社会的点点滴滴,开阔了视野,增长了才干,并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认清了自己的位置,发现了自己的不足,对自身价值能够进行客观评价。

这无形中使我对自己的未来有一个正确的定位,还增强了自身努力学习知识并将之与社会相结合的信心和毅力。这次暑期社会实践,让我了解到团队的重要性,我们小队为了共同的目标一起努力,大家不怕苦,不怕累,分工合作,有条不紊进行着任务。从分配工作到完成工作,我知道了只有大家都做好,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我觉得在团队合作中,不仅要相信自己,也要相信他人,大家一起努力,一起奋斗,才能把工作做好。团结是一个优秀团队的灵魂。这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让我加深了与朋友之间的交流合作,促进了朋友之间的友谊,也很大程度提升了自己办事能力。

这次实践活动,丰富了我们的实践经验,提高了我们的团队合作能力,使我们通过这次实践更加了解社会,从中获得的经验与知识让我用一生。社会实践引导着我们走出校门、步入社会、并投身社会;我们要抓住这个培养锻炼才干的机会;提升我们的修身,树立服务社会的思想与意识。

社会实践工作总结3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我们已不再是当初那个闭关锁国的封建的腐朽的清朝,我们的社会正在日新月异的发展,随之而来的激烈的竞争也摆在我们的面前,当今社会已不再是单单需要知识型人才,它更需要的是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复合型的人才,中国大学网范文之工作总结:双休日社会实践个人总结。这种被时代所赋予新意义的复合型人才不但要能够驾驭新科技,也要具有创新意识,更重要的是要有将科技应用于实践的能力。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不能只是禁锢在象牙高塔中,不能只是捧着书中自有黄金屋的古训,抱着愚昧无知的做着日后事业有成,飞黄腾达的白日梦。我们应该打破以前的束缚,走在时代的尖端,打破我们教育中的缺陷,走出中国教育的象牙塔,进行社会实践活动。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作为一名大学生的我,抱着贴近社会,锻炼自己的愿望,参加了大学生双休日社会实践。希望在进入社会之前,积累多点社会经验,提早与社会来个近距离接触,通过实践,学习如何与人沟通,如何与人交流,团结合作等等。经过这一段时间的学习与历练,我体会到了在课堂中无法学到知识与交际技巧。在社会实践中我与同组的成员一起相互合作,一起团结一致,一起在合作中完成分配的工作,在这双休日社会实践过程中,我们通过实践都充分的认识到社会实践与我们课本中知识的差别,课本中的知识是死板生硬的但社会却是变化万千的,它是变化万千的。通过实践,我们可以在社会中成长,可以增长社会历练,让你以后进入社会中不会迷茫。

社会实践可以让我们以后在社会中更加应付自如,不会胆怯,不会害怕。这次实践,我想我们的每一个成员都清楚这一点——我们是一个紧密的团队,我们需要互相合作,才可以完成目标而且这样可以锻炼与人合作的能力。当然一个好的团队是需要团队中的每一个成员都相互合作、相互信任的,同时它也需要我们这些成员的精心准备与实践的完美安排,并且要在大家合作的基础上才能将我们组的任务完成好。我们全身心地投入自己选择所做的事情中去,并且学会在做事中学习、得到经验。在调查的过程中,调查并不是十分顺利,我们不仅要面对天气所带来的困扰,也要面对在调查过程中被调查者所带来的阻挠,心中的滋味并不是很好。天气不好总会是我们的调查变得十分棘手,虽然如此,我们从未放弃过,我们一直在坚持,我们相信自己可以。我们要学会相信,它是我们互利互信的基础和桥梁。

我们都知道,做任何事情都要自己不断努力才可以完成。在调查实践的过程中,我们才能体会到一些之前无法体会到的东西。做调查问卷最困难的应该就是如何去找人填问卷了。填写问卷宾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有时并不是因为被访问者不愿意填写问卷,是因为我们没有勇气去问路人,不敢张开自己口,有些害怕自己被拒绝。有时因为问卷太过繁琐,有的被访问者因为没有耐心就会放弃填写问卷,在这时,我们会因为自己缺乏经验而式问卷作废。有时因为我们所选择的被访问者台过集中化,没有区分性,这已使我们的问卷在恶劣的天气环境下,我们更能有所感发。

正是因为这样恶劣的环境,使我参加双休日社会实践的决心更加坚定。我想看一下自己能否在恶劣的环境中有能力依靠自己的口才和行动去完成任务,证明自己的价值。同时,也想通过社会实践让自己更进一步了解社会,在实践中增长见识,锻炼自己的才干,培养自己的韧性,更为重要的是检验一下自己所学的东西能否与世界接轨与社会接轨,让自己更加具有实践性。社会实践是我们学习与实践的良好平台,它可以让我们充分的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使我们得到全新的价值观念,让我们与时代同步,与社会同步,而不是关在象牙塔中的人一样,只是一只井底之蛙。我们要时刻与时代接轨,这样才可以说明我们是一个合格的21世纪的大学生。

社会实践工作总结4以素质教育理论为指导,全面贯彻全教会的精神,进取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的有关目标,加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理念的学习力度,结合本校的特色,加强学科间的整合,进取构建活动的评价体系。以综合为特征,以实践为核心,以活动为载体,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本事,使综合实践活动成为我校的办学特色

1、与学科教学相结合

教师要具有敏锐的捕捉信息的本事,帮忙学生提炼加工使之成为综合实践活动的研究课题,每一个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手中的教科书,并在教学中培养自我挖掘综合实践活动素材的意识,使学科教学深入、彻底,更使综合实践活动课题的选择具有广泛性。各种研究采用室内与室外相结合、个体与群体相结合、小组与班级相结合等多种形式开展带有学科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

2、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

生活,是学生学习的大舞台。引导学生用研究的眼光看待、分析、认识身边事,提高思维的品质和研究习惯。

1)赏识活动:即经过多种形式开展赏识活动课,能够帮忙学生学会正确赏识自我、赏识别人、赏识自我,帮忙学生正确认识自我,进而关注个人专长、本事、树立自信心,赏识别人,让孩子发现别人长处,学会与别人合作,发展学生合作过程中的人际沟通本事。

2)学会关心:经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学会关心自我、关心他人、关心自然、关心社会,经过设计系列化的实践活动、学校文化活动体系。

3)主题教育:经过每月一个主题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实践本事。

4)体验教育:让学生走出教室,参与社区和社会实践活动,以获取直接经验、发展实践本事、增强社会职责感。

3、与社会热点问题相结合

此刻的学生不再是只会读书的机器了,他们关心国家大事,关注社会的焦点问题。对一些公众现象,他们有自我独特的见解。他们渴望被大人们认同,期望得到和大人们一样的成就。我们把社会热点问题引入学校,指导他们采用具有个性化的方式展开深度探究,从而获得自我独创性的理解。这是综合实践活动的主旨所在。如经过对自然界观察、参观、饲养、调查等多种形式,使学生懂得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珍爱生命,让学生从人文景观、自然景观中获得美的体验。

4、与传统节日相结合

我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化传统的泱泱大国,在历史长河中积淀下来的文化精髓是学生学习的极佳资源,为了让学生记住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我们结合传统的节日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如由中秋节、重阳节引申开来的以敬老爱老为主题系列活动。结合学校的常规活动(科技节,体育节,艺术节,秋游)进行学生同伴间的交往活动、学生个人或群体的心理健康活动等等。

5、与学校工作相结合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课程,虽然没有固定的教材,但并不是没有目标。而这些目标和要求往往也是学校德育工作要到达的。所以,我们将综合实践活动的课题与学校德育、少先队活动和校本课程的开发结合起来,互相借鉴、互相渗透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如结合国旗下的讲话资料、红领巾广播栏目,开展行为习惯系列、礼貌道德系列、防震减灾等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

社会实践工作总结5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让小学生们亲近社会、学习知识、开阔眼界;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提高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增强学生的吃苦耐劳精神,提高学生独立生活能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我校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现就我校活动情况做一总结。

第一、宣传启动

1、搞好了宣传动员。

班主任利用班会的时间进行宣传发动。做好班级内部宣传。

2、举行启动仪式。

结合学校要求安排,组织每位学生回家后与家长沟通,让家长了解本次活动的内容,实行家庭文明承诺,共建和谐家庭。

第二、落实活动

开展校园实践活动。在学生中推行校园文明,坚决不乱丢垃圾。倡导文明举止,积极营造文明氛围。设立“文明监督岗”,由中队辅导员担任“文明监督员”,加强监督检查。同时把身边讲文明、讲公德的人物和事情写成文章,向墙报、手抄报、小广播投稿,营造讲文明礼仪的良好氛围。

第三、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组织学生进行掰玉米和刨地瓜等活动。活动中队员们,不怕苦、不怕脏,场面十分感人。活动结束后,我们还号召学生利用节假日和家长积极劳动。首先,要选取贴近生活的课题,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

小学综合实践课强调有意义的学习,注重知识的获取和技能的掌握与情感教育相结合,陶冶情操,培养兴趣。因此,学生的学习内容主要来源于儿童生活实践经验,以日常生活中的问题选取学习课题,建立与生活目的的联系,使学生产生情趣,这是维系学习的原动力。因此,选取学习课题时,就应当使课程和学生的生活和社会实际相关联,缩小与学生的距离,为学生的知行统一搭起一座桥梁,使它们得以沟通。例如:在教授三年级《我眼中的秋天》时,可以让学生们去走一走、看一看、找一找,真真切切地去感受秋的变化,秋的气息,这毫无疑问比书本中的描述要更有说服力。

其次,要注重生活时空的多元,实现学生乐学的需要。

小学综合实践课要回归生活和社会,我们不能将学生圈于学校,而要以学生的活动和交往为线路,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维的活动网络,全面实施教育。引领学生走出校门,走进社会,在家庭、社区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生活,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生活,用自己的方式去研究生活。因此,活动的组织形式要根据时空的特点,或班级,或小队,因地制宜,因效”制宜。要通过各种生活体验活动,满足学生的天性,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快乐和愉悦的同时获得发展。例如:在教授三年级《我与学具》时,教师可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自主从身边熟悉的事物入手,留心观察社会生活中发生的变化,体会社会进步与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积极影响。通过简单的观察、调查锻炼和提高调查、探究及搜集资料的能力,学会讨论与合作。从而让学生们在自主学习中了解到了通信及交通的发展与人们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

最后,要发挥时间上的近距离效应,实施学生生活中的教学。早在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就曾提出生活即教育”理论,大力倡导生活教学。他指出,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要使学生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生活就是教育,就是教育的内容”。由此他认为生活的过程就是教育的过程,教育应该在种种生活中进行,从中可以看出他极其重视学生在生活中的亲身经历、实践和创造,注重教育向生活的回归。因此,理论联系实际是小学综合实践课的最大特点,当今世界的社会现象千变万化,学生生活在充满各种信息的社会里,适当引入一些社会热点问题会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助于目标的有效达成。

由此可见,小学综合实践课先有系统性知识教学是不够的,学校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生活事件随时发生,因此,教师要注意把握时机,抓住教育的切入点、结合点,针对学生的思想和具体表现找准时机,然后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有目的地渗透,使学生随时随地受到教育,从而促进生活世界和科学世界的统一,生活与发展的统一。

篇4

关键词:高校教师 教师专业化 内涵

一、教师专业化发展内涵阐释。

教师个体的专业性发展是教师作为专业人员,从专业思想到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心理品质等方面由不成熟到比较成熟的发展过程,即由一个专业新手发展成为专家型教师或教育家型教师的过程。取得教师资格证书并不意味着他是一个成熟的专业人员,当了一辈子教师也并不意味着专业性都得到了发展。教师专业化过程虽然与时间有关,但不仅仅是时间的自然延续,更是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和专业自我的形成,最终真正成为教育世界的创造者。教师个体专业性发展的具体内容是:

1.专业知识的拓展。教师的专业知识是教师职业区别于其他职业的理论体系与经验系统。教师的专业知识拓展包括三个方面:(1)量的拓展,即教师要不断地更新知识,补充知识,扩大自己的知识范围。(2)知识的质的深化,即从知识的理解、掌握到知识的批判,再到知识的创新。(3)知识结构的优化,以广泛的文化基础知识为背景,以精深的学科知识为主干,以相关学科知识为必要补充,以丰富的教育科学知识和心理科学知识为基本知识边界的复合性的主体知识结构,是专业性教师追求的目标。当然,知识结构的优化过程还包括教师个体独到的感悟、体验和经验总结。

2.教师专业技能的娴熟。教师专业技能主要包括教学技能、教育科研技能、组织管理技能、人际交往技能,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的教育艺术和教育机制,改变长期以来形成的“教书匠”形象,使自己从“经验型”教师向“学者型”、“专家型”教师发展。

3.教师专业情意的健全。教师专业情意主要体现教师的职业道德中。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时应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品德。它主要包括对教育的忠诚,爱岗敬业,做到乐业、勤业、精业,这是教师专业情意的事业基础。关爱学生,诲人不倦,这是教师专业情意的对象基础。教育本身要求挚爱和真诚,教育中充满并洋溢着爱。黑格尔认为爱的道德是“一个没有统治,没有屈从的道德,即作为爱的特殊样态的道德”。别林斯基说过:“与其把注意放在消灭儿童缺陷方面,不如把注意放在用生气蓬勃的爱来感染他们方面。有了爱,缺陷就不存在了。”[1]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同舟共济,这是教师专业情意的集体基础。我们应弘扬集体主义精神。严谨治学,勤于进取,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这是教师专业情意的人格基础。乌申斯基曾说:“教师人格对学生的影响,是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箴言,任何惩罚和奖励制度都不能代替的一种教育力量。”

二、教师专业化的标准

教师专业化应该有自己的标准,对于教师专业化的标准引起了众多研究者的关注,各国围绕教师专业化的标准产生了形形的议论和方案。英国教育家霍勒教授对教师专业化的标准提出了六条要求:履行重要的社会服务;需要持之以恒的理论与实践训练;系统知识训练;高度的自主性;经常性的在职进修;团体的伦理规范。[2]伯尔布斯等人则以分类方法将教师职业化的特征作了如下概括:职业上的自;知识基础界限明确,高深博大,专业性强,深具理论性;对新到者的培训、证书和执照有控制权;有自我管理和自由制定政策的权威(尤其在职业道德方面);忠实于公共服务等。

《教师专业化标准大纲》明显隐含了教师是“反思性实践家”的观点,从而规定了教师的专业属性第一条标准显示了教师第一位的责任不是消化课程,而是参与并帮助儿童的学习成长,这就说明了教师是把孩子的幸福放在最高价值的专门职业。第二和第三条标准显示了构成教师职域中心的教学的专业内容及其知识基础。第四、第五条标准则进一步增添了以上标准中所表达的“反思性实践家”的专业性特征的色彩。尤其是第四条标准采用了相当于“反思性实践家”概念的表述构成实践性学识的本身就是教师专业化的标准之一。第五条标准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教师的形象,教师被看作是学习共同体的成员。但是从“反思性实践家”观点出发,《教师专业化标准大纲》在把握专业化概念方面存在一些局限性的问题,如教育实践的概念,主要是从文化实践的角度来看,社会实践的意识很淡薄,伦理实践与政治实践的性质淡化,但这并不影响到人们对《教师专业化标准大纲》的好评。这一标准大纲正式地表达了教师专业化的标准、职域,为教师专业化的社会认同打下了基础。无论从哪一个方面看,它对于我国的教师专业化成长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三、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现状

目前我国教师的专业化程度还处于举步维艰阶段,与世界其他国家的教师专业化程度还有一定的差距。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专业化意识不强:当前我国不少教师还没有形成“教师职业专业化”意识,没有把教师职业当作是一个实现自我的职业。不少教师从事教师工作的热情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呈下降趋势。相当一部分教师将教师职业仅仅当作是一种谋生手段,把教学工作当作是一种枯燥的、重复性的劳动,工作缺乏主动、创造精神,更有甚者是得过且过。

2.专业化能力薄弱:部分教师教育基本能力不足,不能适应当前的教育改革。部分教师按部就班,安于现状,缺乏自我成长的内在动力。对于作为教师应提高的基本能力,熟练运用各种教学方法与教育手段,特别是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组织教学与管理的能力、与学生交往的能力、处理课堂偶发事件、班级偶发事件的能力等不能主动地去学习和掌握,甚至将其理解为会给自己的工作增添负担。

3.专业化知识陈旧:当前我国教师队伍的主要来源还是依靠师范院校的培养,由于较强的专业性划分,相当一部分毕业生在从事教学工作后,只关心本专业的知识,对于教师所必需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既不愿去学也不愿去用。新教师如何从事教学工作、如何能够做好教学工作,主要是从老教师那里汲取经验。对于那些已步入正轨的教师来说,由于日常繁忙的教学工作,巨大的教学压力,他们只能凭以往经验开展教学,对于自己专业化知识的更新和研究在时间和精力有限的情况下往往关注不够,导致教学中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由于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日益加快,社会对教师工作质量和效率的要求也空前高涨,因此这种通过经验的传授逐步掌握专业化知识的做法显然已跟不上当前教育改革发展的要求。

4.专业化研究不足:大部分教师教育科研意识较弱、教育科研能力较差,只重视教学任务的完成,重视上课、备课、批改作业、课外辅导等教学常规工作,没有时间和精力搞教育科研,甚至把教育科研与课堂教学对立起来。不少教师每学期的教学总结流于形式,质量低下,缺乏理论指导,教学论文的写作也是敷衍了事。对于那些旨在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教师再教育与培训,由于主客观方面的原因,或避免、或勉强应付,根本没有将其作为提高自身专业化水平的机遇看待。

四、实现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途径

1.政府加大对教师教育的投入与管理。目前,我国正面临师范院校调整与高校合并改组时期,政府对教师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如何认识将直接影响其生存与发展。根据我国教育发展的现状,我们认为应保留师范院校的地位,三级师范向一级师范过渡要因地制宜,不能统一要求,更不能一刀切,全国要有基本的规划布局,确保教师教育的持续稳定,特别是便于教师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协调统一。各级政府在经费紧张的前提下,应优先考虑师范院校的投入,同时积极建立师范院校教育质量的评估方案,切实加强教师教育。

2.树立全新的教师教育理念。伴随着学习化时代的到来,终身学习理念已经为人们所广泛认可和接受,全民学习思潮不仅改变了人们的学习方式,也改变了教育培养的目标,新时期我国各行业需求的是自主学习型的人才,因此教师教育的培养目标应是研究型教师。应以问题研究为中心,采用参与和反思的培养方式,使行动研究贯穿教师的成长过程。除了通识文化课的学习,还要加强教育科学的研究。

3.大力倡导教师的教学反思。所谓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借助于行动研究,不断探讨与解决教学目的、教学工具和自身方法等问题,不断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使自己成为专家型教师的一种方式。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最可靠的途径,是所有专家型教师必备的品质。目前,反思性教学已成为我国教师发展中的一个热点问题。反思的内容包括目的、过程、态度、情境等,反思的方法包括札记、案例分析、档案评鉴、行动研究等。

4.积极推进“校本培训”。“校本培训”是目前我国教师教育的新理念,它是针对原有的它校(即教育学院培训或教师进修学校培训)提出来的。所谓“校本培训”是指在教育行政部门和有关业务部门的规划与指导下,以教师任教学校为基本培训单位,以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为主要目标,把培训与教育教学、科研活动紧密结合起来的一种继续教育形式。这种培训改变了理论与实践脱节、培训效率低、费用高的弊端,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直接结合,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学校自身的资源,是一种比较经济的培训方式。实施“校本培训”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如名师与新教师结成师徒,假期短训班,校际观摩,开展课题研究,相互听课,自编教材等。

5.健全有关教师教育的法律。我国目前拥有《教育法》、《教师法》、《教师资格条例》及《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等法律法规,但总体上显得单薄,特别是对教师培训的标准、条件没有系统规范的规定;教师的合法权益(如工资等)尚未得到根本保证。因此,迅速组织专家修订或制定教师教育方面的法规,使之完善化,成了当务之急。

当然,教师专业化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教师自身不断的努力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关怀。

参考文献:

[1]顾明远等.国际教育新理念[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1.

[2]柳海民等.试论教师专业化及其专业化培养[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5).

[3][日]佐藤学著.钟启泉译.课程与教师[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篇5

论文摘要:教师的发展是教育发展的前提或基础,没有教师的发展,素质教育就是一句空话,也谈不上有教育的全面发展。改革开放30年来,江西高中教师队伍建设和教师专业发展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也存在许多问题,如学历合格率低,专业水准不高,职称结构不合理,教育理念与手段滞后等。笔者认为,改变这种状况需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构建教育科研机制,鼓励教师进行教学研究;注重教师反思习惯与能力的培养,建立教师主体的发展体系;加大政府投入,改善学校软硬件设施;构建良好的学校内部支持系统,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加快师范教育改革,培养适应素质教育的高素质高中教师。

改革开放以来。江西省普通高中教师队伍建设得到了很大的加强和发展,至2008年底,专任教师有47512人,整体素质明显提高。但从新课程对教师提出的要求看,江西省的普通高中教师队伍还不尽如人意。首先,从教师队伍的现状看,学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根据我们最新统计,高中教师的学历合格率为86.6%。在具备合格学历的专任教师中,有相当部分是为“顺应”国家对教师学历达标的要求,通过上世纪90年代末到本世纪初实施的“三沟通”教育而突击完成的,其中“学”非所用者不在少数。另据我们调查发现,有48.6%的教师把教师作为养家糊口的职业,仅有9.3%的教师将其作为专业或事业。

本调研.笔者在全省选取了l0个经济发展状况不同的县市高中学校作为样本.通过座谈和问卷等形式对学校进行现场调查。座谈和问卷的主要内容包括对教师继续教育的必要性认识;教师业务发展的主要方式;教师使用教学资源及信息技术情况;教师的学生发展观;教师的课程观及对学生学习评价的理念和策略:教师对新型教学方法采用的认识与实施等,以期深入了解全省高中教师的专业发展情况。

一、调查情况与分析

调查采用座谈、问卷与实地考察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在查阅有关教师专业发展文献资料的基础上,通过问卷收集数据,然后进行归纳和分析处理。在调查中.采取教师自评的方式填写问卷.问卷内容共包括30个项目,调查对象为10个样本市、县、区的20所城乡高中教师。问卷采用分层抽样法,共发放问卷1021份,收回980份,其中有效问卷953份,占93.34%。

从教师的年龄结构和学历结构来看,教师的年龄结构比较合理.主要以中青年教师为主,占教师总数的73.8%;在学历结构方面,城镇高中教师本科率达到91.4%,其中,硕士研究生学历(包括在读研究生和参加研究生课程进修班获得结业证书)重点高中为11.6%;农村高中教师学历合格率82.5%,硕士研究生学历几乎为零,专科学历比例占l1%,其余为中师学历。需要说明的是,这里计算的本、专科学历均包含在职函授或脱产进修等方式获得的学历资格,城镇高中教师中第一学历为本科的比例不足55%,农村不到15%。

从教师的职称结构和学科结构来看,高级职称教师比例较小.尤其在农村高中高级职称教师比例更小,大多数教师现有职称为中级和初级,职称结构很不合理。在学科分布方面,英语、语文、数学三个学科教师数量比例最大,配备较齐全,而政治、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等学科教师数量相对较少,并呈均匀分布态势,美术、音乐、体育、信息技术等学科教师数量很少。甚至短缺。综合实践活动课和研究性学习课程教师基本上属于零设置状态。另外个别农村高中学校还存在着所教学科与所学专业不相符的现象。教师中94.7%毕业于师范院校或其他学校,均取得高中教师资格证,在教学基本技能和教育理论方面有比较扎实的基础。

从教师对继续教育的必要性认识来看,教师自身有不断提升个人能力的要求,有自我提高计划的教师占87.5%,在本科学历教师中.39.7%的教师有进一步提高自己学历至研究生层次的愿望,47.8%的教师愿意选择短期培训形式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而专科及专科以下学历者则愿意选择函授等形式提高学历。所有被调查教师认为自己有接受继续教育的必要,不过希望形式能更加灵活方便,并且不流于形式;69.3%的教师对教育教学改革持肯定态度.对高中新课程的实施效果也比较满意。但同时表示压力很大。

从教师业务发展的主要方式来看,教师对自身素养的提高不仅体现在学历提高上,一部分教师还经常参加各种形式的培训,比如寒暑假期的培训,对教材、教法的讨论,教学观摩和经验交流,教师问的合作和自我反思,就自己的教学体验撰写论文与其他老师共同分享等等,但以县或学校为组织主体的区域和校本培训过少.远不及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培训。在这方面南昌市做得较好.市里和区域间组织的培训达到年平均8.2次.且已常态化;多数教师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但大都停留在经验总结的水平上,理论性不强,有明确科研意识的教师不足50%。

从教师使用教学资源及信息技术情况来看.城镇高中教师获取教学资源的途径呈多元化,但以网络和图书馆为主。农村教师主要通过教学参考书获取,较少使用网络和图书馆。被调查教师在运用现代教学手段方面的能力普遍不高,熟练掌握的比例不足46%,农村教师比例更低,不到30%。城镇高中教学中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平均占37%。而农村只占课时的9%,且网络教学条件基本不具备。

从教师的学生发展观、课程观及对学生学习评价的理念和策略方面来看,93.3%的教师认为应把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创造性人才作为教育的目标和发展方向,把学会做人和学会生存及学会学习和可持续发展作为学生发展的重要内容和评价的主要方面,这是对以往学生发展观和评价体系的突破和发展,为学生的发展注入了理性的养分。但遗憾的是,由于目前学校内外评价机制的滞后和不完善.这种理性的学生观和对学生的评价策略还更多地停留在观念层面。在实践中仍不能很好体现。

从教师对新型教学方法采用的认识与实践来看.近95%的教师在教学中一切为了高考,仍以传统的讲授法为主,加班加点,实施题海战术,新型教学方法如合作、探究等方法几乎不用。但可喜的是已有27.6%的教师开始有意识地在教学中通过各种形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以师生互动、实际操作、情境教学或实习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对问题的思考,直至问题解决,达到锻炼学生能力的目的。另外。农村高中学校教师由于专业意识不强,加上学习环境条件不足,学习或培训机会少,存在部分教师知识水准较低,结构不完整,知识老化,且知识更新比较慢,参加脱产学习和外出课程进修的比例不足10%,教育硕士如凤毛麟角,专业不相符的情况也导致教师专业发展的知识底蕴不足.这明显不适应当前高中新课程改革需要.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发展和教学目标的实现。

从教师的专业发展能力来看,教师专业发展能力不强,主要表现在教学资源获取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较弱.79.7%的教师仍然靠教学参考书获取教学资源.获取教学资源的渠道单一.跟不上时代的要求和课程改革的需要:现代教育教学手段掌握不够,利用较少;教学方法更新能力不足;反思意识淡薄,反思能力较弱,从事教育教学科研的能力有待提高。

从教师的专业情感来看。当前有61.4%的高中教师存在专业情感欠缺。由于高中课程结构、内容、评价、管理等变革大、要求高,教师普遍反映不适应,教学工作繁重,身心疲倦,压力很大.职业倦怠感很强。有l1.4%的教师由于对新课程无法适应,失去信心,产生畏惧心理,存在不良情绪,缺乏职业期望和职业成功感。无法把教育教学工作当作个人价值实现的需要。

从教师的专业发展意识来看,有28-3%的教师其专业发展意识不强。被调查教师的专业发展程度不同.既有45~59岁专家型或经验型的老教师,30岁正处于教师职业发展鼎盛期的骨干教师,又有20多岁刚毕业的新手。由于长期以来教师专业发展模式是外在于教师主体的发展模式.即“外控式”的教师专业发展,教师自身在其专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受到一定程度的忽视,教师自主发展的意识淡薄,自主发展的能力低下,教师专业发展的自主性空间被剥夺.以至于47.8%的教师没有明确的专业发展意识.专业自主性不够,专业信念缺失或不足,64.7%的教师是在被动接受或适应着教育教学的变革而不是主动去迎接,这直接影响了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和速度。

二、思考与建议

教师的发展是教育发展的前提或基础,没有教师的发展,素质教育就是一句空话,也谈不上教育的全面发展。国运兴衰系于教育。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才素质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和重视。高素质人才的培养离不开高素质的教师。面对这一迫切的现实需求,世界各国纷纷开始将教育改革的重点转向教师队伍建设。把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作为提高教师素质、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发展的重要途径。

教师专业发展指的是教师专业持续发展的过程.是教师不断接受新知识、提高自身专业素质及改善自身专业地位的过程,是外部客观环境的支持与教师自身内部的努力相互作用共同促进的结果。一般来说,教师专业发展表现为两种形式:教师个体专业发展与教师群体专业发展。具体地说.教师专业发展包含以下几个层次:首先,教师专业发展强调教师作为教育教学的专业人员要经历一个由不成熟到相对成熟的发展历程。师范生毕业即获得任教资格,但这并不意味着它在教学上足以胜任,更不能说明他是一个成熟的教育教学人员。教师专业发展有一定的周期,也遵循一定的规律。其次,教师专业发展强调教师作为发展中的专业人员,其发展的内涵是多层次多领域的,既包括了知识的积累、技能的娴熟、能力的提高,也涵盖了态度的转变、情感的发展。教师的专业化过程是教师专业素养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也是教师质量提高的过程。再次,教师专业发展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教师专业发展首先离不开教师教育制度及教研制度的配合。更为重要的一点,教师专业发展离不开教师自身的努力教师专业发展归根结底是教师主体的专业发展,是教师作为主体的主动发展过程。因此教师在自身专业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不可忽视。最后,教师专业发展既包含教师个体专业发展,又包含教师群体专业发展。教师个体专业发展是教师群体专业发展的基础,教师群体专业发展是教师专业发展的终极目标。教师专业是一个内在的包含着无数个体的群体组织,只有首先实现教师个体专业发展,教师群体专业发展的目标才有可能最终实现。

1.加强教育科研机制建设,鼓励教师开展教学研究

“研究是教师产生新思想、获得支持的最佳途径。”教师专业发展的本质在于教师主体的专业发展。教育科研过程.是教师重新学习的过程。是使教师知识不断更新,知识结构不断改善并趋于合理的过程。教育理论与实践表明.高中教师具有从事教育研究的能力基础和优势.知识结构较为完善,同时在教育实践中,积累了许多有关教学情境的知识,对发生在教学过程中的问题有着最真切的体会.能够在教与学的互动中,解决新问题,实践新理论,总结新经验。进行教育研究,教师不仅可以改进自己的教学,提高教学水平.还是克服职业倦怠、促进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的有效途径。学校要建立教师教育科研机制,加强教研组建设,做好校本教师培训计划,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形式,如选派教师外出短期进修、举行各种专题讲座、交流研讨、师带徒活动、合作学习、课题研讨、网上论坛等,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形成科学的教育教学观念,尤其是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不断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同时在实施校本培训中也可以根据发展的需要随时调整培训的形式与内容,以真正达到推动教师专业发展、推动学校发展进而促进学生终身发展的目的。另外要加强校本教研制度建设,消除研究的神秘化,使研究民主化,转变教师的职业生活方式.真正使研究成为每一一位教师的职业特征,在教学反思、改进行动中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尤其要鼓励和引导教师抓住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开展研讨工作,在研究中发展自主学习、主动参与的欲望,在研究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注重教师反思习惯与能力的培养.建立教师主体的发展体系

反思是一个能动的、审慎的认知加工过程,是对个体观念行为的再加工过程。反思性教学理论认为,反思性教学不仅可以使教师通过审视、反观自身教育实践,发现、分析并解决问题,改善教学行为,提升教育实践合理性,从而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反思性教学的过程还可以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因为反思的过程实际上是使教师在整个教育教学活动中充分地体现双重角色:既是引导者又是评论者:既是教育者又是受教育者。要成为研究者和反思型的实践者.教师不仅要做教育教学的主体,而且要做教育教学研究的客体,把自己作为研究的对象,研究自身的教育观念及实践.反思自身的教学行为及教学效果。通过反思、研究,教师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行为,提升教学水平;同时形成对教育现象及问题的独立思考和创造性见解,使自身真正成为教学和教研的主人,提高教学工作的自主性和目的性,克服被动性、盲目性。而且,教学与反思相结合,还可以帮助教师在劳动中获得理性的升华和情感的愉悦,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和思维品位,从而改革教师的生活方式,使教师体会到自己存在的价值与意义。

诚然,教师专业发展离不开外部环境的支持,但同时不能忽视,教师专业发展归根结底是教师主体性的专业发展。即“内发式”的教师专业发展。离开了教师内在的自身专业发展的积极性这一动力源泉,教师专业持续发展的目标就难以实现。学校要建立教师反思与自主发展的推动机制.打造一个“一切为了教师,为了教师的一切”的服务型教育管理系统,改变现有的封闭性和强制性管理模式,给教师专业发展以自,充分激发起教师专业发展的自觉性.使教师的成长由被动性转向自觉性,由个别性转向群体性。因为“人只有把自身的发展当作自己认识的对象和自觉实践的对象。人才能在完全意义上成为自己发展的主体,独立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控制能力的形成.可以把个体对自身发展的影响提高到自觉的水平。”

3.政府要加大投入.改善学校软硬件设施

由于高中属非义务教育,政府投入少,很多学校在负债运转.尤其农村高中.设备的添置与更新无法满足新课程教育教学的需要。因此.政府要加大对高中学校教学设施建设的投人.加快图书资料、网络设备建设和高中教师队伍建设,尤其对农村高中教师队伍建设,要提供倾斜性的培训政策.加大区域间的行动性区域培训和校本培训,缩短专业支持的距离,促进教师专业发展。针对数字信息资源匮乏这一问题,学校也可根据实际情况与其周边的图书馆或信息服务中心达成协议.进行合作,即由这些图书馆或其他信息服务机构向学校提供各种网络、数字和图书资源。这不仅可以解决学校资金紧张的困难,也可使信息资源得到有效的利用.既可节约社会资源.又可为师生发展提供获取丰富教学资源的平台。另外,可由地方政府牵头,县域内高中学校结对子,成立教师专业发展协作体.建立教师流动机制,形成资源共享,发挥各县优质教师资源的带动作用,促进农村高中教师专业发展。

4.构建良好的学校内部支持系统.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的专业发展要基于自身和学校的具体情况,植根于教师职业的应然需要,学校要注重唤醒教师在专业发展中的自主意识,确立教师在学校活动中的主体地位,通过探究、反思教育教学实践。最终促成教师专业发展,从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要使这一目标真正化为行动,除了靠内驱力以外,还要靠外在机制的保障。一要建立人性化的弹性学校管理制度。教师专业发展势必要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来规范约束,但由于教师专业发展的个性化和自主性等特点,要求学校相关规章制度避免“刚”性.体现一定的弹性和灵活性,具有人性化的特点。同时学校要加强对教师的心理辅导或疏导工作。避免因高考压力和实施新课程给教师在专业发展方面带来不良心理或消极情绪。二要改进教师评价制度。传统的评价是评价者对教师的奖惩性的、终结性的、静态的评价,是外在于教师主体的评价,教师在评价活动中处于被动的地位,不利于发挥教师的积极主动性,也不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

为了更好地发挥评价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作用,应对传统的评价制度进行相应的改革,改变传统的奖惩性评价,实施发展性评价。同时在评价主体上,凸显教师的主体地位,由教师自己来评价自身的专业发展情况。自我反思、自我评价是发展性教师评价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教师通过自评、互评,找到问题.明确方向,获得发展的动力。另外,教师评价方案的形成必须结合教师教育教学、教育研究的实际和教师本人的情况,形成个性化的教师评价方案,有针对性地提出每位教师的改进建议、专业发展目标以及进修需求,充分挖掘教师的潜能.更好地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主动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