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学习经验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27 15:31:5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三学习经验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高三学习经验总结

篇1

键词:高三学生;学业压力;团体辅导

一、课题提出

在我国现行高考制度下,学生一旦进入高三,就会面临着高考的激烈竞争,面临着出路的选择。繁重的功课、频繁的考试,使其经常体验到强烈的内心冲突和毫Γ这些压力中,以学业压力最为主要。因此,研究高三学生的学业压力来源、并针对这些压力源,采取行之有效的辅导措施,是解决高三学生心理困扰的关键之所在。

我们认为采取小组团体辅导的形式进行干预,不失为一个好的尝试。团体辅导是在团体情境下进行的一种心理辅导形式,通过团体内人际交互作用,成员在共同的活动中进行交往、相互作用,使成员能通过一系列心理互动的过程,探讨自我,尝试改变行为,学习新的行为方式,改善人际关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团体心理辅导克服了个体心理辅导耗时多、受众面窄、解决问题单一等问题。通过设立特定的场景活动,利用团体成员间的互动达到集思广益、互帮互助、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目的,因此非常适合在高三学生群体中开展。

二、研究目标

(一)培养高三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学习品质,克服学习过程中的困扰和烦恼,充分发挥自身潜能,促使学业成绩提高,培养积极的价值观、人生观。

(二)探讨缓解高三学生学业压力的团体辅导的内容与形式设计,总结辅导经验,发现缺陷与不足,探讨存在问题的原因,寻找相应的对策,进一步促进我校高三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健康发展。

(三)提高教师本身对高三年级学生学业压力状况的把握分析能力,在实践中提高教学和科研能力。

三、研究对象、方法

(一)研究对象:我校2016届学生高三学年

(二)研究方法:问卷调查法、行动研究

四、研究内容及措施

(一)研究内容

1.丹东四中2016届学生高三学年学业压力调查。利用问卷调查、个别访谈、召开座谈会、心理课内外的观察等方式,总结分析2016届学生高三学年学业压力状况及压力来源。

2.学业压力缓解团体的组建和实施。其中包括团体成员的招募和筛选,团体活动场地的选择和准备,团体实施的时间和周期,与各部门的协商。最终,形成可在小范围内推广的实践经验总结

3.高三学生学业压力缓解团体辅导方案的制定。

(二)研究措施及步骤

根据计划安排,本课题研究过程按照准备、研究、实施以及总结分为三个阶段开展,各阶段的研究情况如下:

第一阶段:理论准备阶段(2015年7月――2015年9月)

阅读有关团体心理辅导教学实践的相关理论内容,收集、整理和提炼素材,明确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及做法。

第二阶段:研究实施阶段(2015年10月――2015年12月)

教学实践研究,发放问卷,总结分析调查结果,制定缓解高三学生学业压力团体方案,并实施团体辅导,总结辅导方案。

第三阶段:提炼总结阶段(2016年1月――2016年6月)整理材料,撰写课题研究论文,形成研究报告。

五、研究成果

(一)高三学生学业压力调查结果

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我们了解到高三学生的学业压力源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学习方法落后

临近高考,升学压力增大,多数学生寄希望于在短时间内提高学习效率和成绩,但相当比重的学生在学习方法上仍然落后,虽然各科教师均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引导其学会学习,但真正能内化科学方法并坚持执行的学生并不多。

2.学习内在动力不足

一方面学生都有提高成绩的需要,而另一方面,因为其学习动机多为外在动机(仅仅为高考而学),具有短暂不稳定等特点,因而易产生浮躁、厌烦情绪。

3.自我管理能力欠缺

经调查,多数学生在自我管理上十分混乱,具体表现在学习无计划、或者计划实行不力、时间管理能力欠缺等方面。

4.对学习状态的要求几近苛刻

高强度的学习压力和过度的大脑使用,使得学生容易倦怠,然而在希望学习成绩迅速提高的心态下,学生对其学习状态的要求几近苛刻,例如,要求自己时时刻刻精力充沛,能将教师授课内容全部记住等。这种不合理的要求自然不能达到,因而带来焦虑情绪,进而更加影响学习状态,形成恶性循环。

5.人际之间竞争激烈

因为需要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学业中去,绝大多数的学生在校生活简化成了极其简单枯燥的学习生活。学生之间交流感情的机会明显减少,同时日益激烈的竞争导致学生之间嫉妒、怀疑、敏感、脆弱等,这种畸形的竞争心理也是学生压力的来源之一。

(二)团体辅导方案的设计与实施

1. 团体方案的设计

根据对高三学生学业压力源的调查与分析,我们制定了相应的方案计划,旨在从自我状态分析、激发学习动机、改进学习方法、调动内在潜能、调整时间管理、改善焦虑情绪、加强人际支持等七个方面着手,试图帮助高三学生提高应对学业压力的能力,减轻心理负担,做学习的主人。

2.团体成员的筛选

在小团体中,写、成员的筛选要非常严谨。首先,招募信息,组织学生报名,考虑到本团体为同质性封闭团体,需要学生之间的协同配合,因此要通过个别面谈的方式从兴趣、学习状况、性格特点等方面进一步了解学生,从中初步确定成员。其次,与班主任沟通协调。班主任是最了解学生的,不仅了解学生的学业状况,还了解学生日常的学业情绪表现等,通过与班主任的沟通,筛选确定团体成员。

3. 团体辅导的实施

本次团体辅导活动为8次连续的辅导活动,持续8周,每周一次团体活动,每次90分钟,地点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

1―2单元为团体建立关系和过渡阶段,通过游戏体验、纸笔练习和讨论分享建立真诚、安全的团体人际氛围,通过纸笔测验,使成员对自己的学习现状进行了解。

3―7单元为工作阶段,包括成员对学习的态度、行为及感受的个人自我了解和表达,SA3R学习法、合理情绪疗法、时间管理技巧、自我O控学习理论、放松方法等。在提供反馈和接受反馈的过程中,使成员认识到他们的学业压力与非智力因素如学习方法、自我管理与监控、不良认知等有关。在团体成员间的接纳和尊重的氛围下,成员们积极处理各自的问题,主动汲取其他成员的经验和资源,不断在小组内练习、实践各种新获知的方法与技能,主动改变自己的学习态度和习惯,改变对自己的认知更接近于现实;并通过放松练习、情绪管理等途径缓解学业焦虑情绪;而且,团体中温暖、尊重的积极氛围,也为成员提供了有益的人际支持。

第8单元为团体结束阶段,通过自我评估、同伴反馈,鼓励成员将在小组中所得领悟和经验迁移到现实生活情境中,以不同以往的态度、行为、反应面对的学业,体验变化带来成功的快乐,增加学生面对未来挑战的自信心。(具体活动实施方案见附件)

(三)团体辅导结果分析

经过一年的“团体辅导缓解高三学生学业压力”的研究与实践,较好地缓解了2016届部分学生高三学生的学业压力,也促进了研究者自身的成长。

1.缓解了部分学生的学业压力

通过一系列的团体心理辅导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潜能,提高了其学习动机,改善了学习方法,提升了自我监控自我管理的能力,同时,通过掌握情绪管理技巧,有效地缓解了他们的焦虑情绪,从而减轻其学业压力。

2.提升学生人际交往能力

团体成员为不同班级的学生,彼此之间比较陌生,团体为其提供了交友的平台,扩大了他们的人际圈,并且在由陌生到熟悉到密切的友谊关系发展过程中,有效地锻炼了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使其人格品质更加完善。

3. 提升了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及科研能力水平

此项课题研究的开展,不仅提高了课题组成员的教育教学水平,也大大提高了课题组教师的自身素养。从个人的自学相关理论,集体学习交流,到外出培训学习;认真做好读书笔记,培训记录。教师在课题开展中认真学习,勤奋耕耘,及时进行反思和总结,撰写了课题研究论文。

六、研究反思通过此项课题一年以来的研究和实践,研究者有以下几方面的体会:(一)研究结论

1.运用团体辅导方式可以有效应用于学生学业压力的缓解

过往的教育工作中,针对高三学生学业压力问题,我们通常以班级授课、讲座报告、个体咨询等形式对其进行干预,但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讲座或课程忽视学生个别差异,只能泛泛而谈,深入程度不够;而个体咨询虽然能面对面交流,但受众面窄,而且学生易因怀疑自身问题特殊而加重焦虑。团体辅导就可以有效解决上述问题。首先,团体的建立本身就具有针对性,易深入,不再是课程或讲座的泛泛而谈;其次,通过建立团体使成员产生与“别人一样”的感觉,帮助其建立归属感,消除顾虑;第三,团体的多向沟通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资源或观点,让学生有更大的学习兴趣和动力;第四,同时每个成员不仅自己接受他人的帮助、感染,也可以感染和影响其他成员,更有利于形成积极客观的自我概念,建立积极的同伴关系,激发学习潜能。

2.将积极心理学理论应用于团体辅导的设计和实践中

积极心理学主张研究人类积极的品质,充分挖掘人固有的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积极心理学认为心理辅导不是修复受损部分,而是对学生积极力量的培育与强化。该团体辅导用积极心理学的眼光看待每一位学生,相信每一位学生都有巨大的潜在积极力量、都有自我实现的需要,引导学生学会以挖掘发现自身内在的积极力量,在生活事件中体会到更多的满足和自豪,来释放潜能,是学生发展的必需。

(二)存在的问题和改进内容

1.团体辅导方案的结构化问题

此次团体辅导的实施,严格按照计划方案进行,使得团体辅导在实际的开展过程中受到一定的限制,没有为每个参与小组的成员作出更有效、更符合个人情况的干预方案。

2.团体领导者的专业指导技能问题

团体辅导对于领导者的要求很高,在此次研究过程中,团体领导者的技能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提升,但同时也凸显出一些问题,例如,如何更好地调动团体成员的积极性、如何打断干扰活动等,诸如此类问题都是在未来的教育实践工作中急需解决的。

参考文献:

1.吴增强,蒋薇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05

篇2

关键词:江苏高考;一轮复习;有效性

一、江苏高考的新形势

1.2007年开始,江苏高考采用了3+学业水平测试的新模式,至今经历了三届高考。在逐年的实践中,语、数、外三门课在日常教学中的地位被提升到了相当高的位置,选修科目的地位较之以前有所弱化,这种状态在高三显得尤为突出,生物作为选修科目之一,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学生、学生家长的心目中都不能得到足够的重视。

2.对比2004~2007年和2008~2010年两阶段的高考生物(江苏卷)发现,2008年至今的三届高考生物试卷考查目标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淡化记忆、强调综合理解和运用能力、强化实验是现在高考试卷的突出特点,现在的高考生物(江苏卷)题目的实际难度大大增加了,与学生心理预期形成了较大反差。

3.2009年江苏省政府、江苏省教育厅联合提出了规范办学的“五严”规定,其中有“严格控制学生在校集中教学活动时间”和“严格规范考试”等内容,这就使得现在的高三一轮复习时间和学生的练习次数相比较于原来的教学模式大大减少了,这就给高三一轮复习带来了时间上的不足,因此提高一轮复习的有效性成为紧迫的课题。

二、提高一轮复习有效性的几点策略

1.切实提高课堂复习的有效性

(1)注重用情感感染学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高三学生学习压力增加,加之在现行高考模式下过分强调语、数、外三门课的实际情况,相当部分学生对选修科目的学习一是不重视,二是产生了乏味感。此时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用情感去感染学生是行之有效的方法。比如生物课被安排在下午的第一节,当老师走进教室时,可能还有部分学生仍处于午休的状态,此时老师唤醒学生之后,不要马上进入课堂,可以让学生在教室里站起来小范围地自由活动一下,恢复状态几分钟后再进入课堂,这样一方面提高了接下来的课堂效率,另一方面让学生觉得老师很善解人意。对老师喜欢了,也就对你所教的学科喜欢了。

(2)认真研究教学要求和考试说明,提高复习的针对性。在目前的形势下,高三一轮复习的实际时间大大减少,减少到几乎只剩下课堂45分钟的时间,复习的针对性就显得尤为重要。老师应根据教学要求和《考试说明》确定每堂课的教学目标。比如在复习“生物的变异”这部分内容时,《考试说明》[1]上明确指出“基因重组及其意义、基因突变的特征和原因、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数目变异”这三项内容为B级要求,即初步具备验证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生物变异在育种上应用”为C级要求,即具备初步探究一些生物学问题、恰当评价和完善实验方案的能力,这些内容实际上是统一的。

(3)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积极性。相当部分高三老师认为,高三的复习就是强化知识点,多做练习,于是传统的高三复习依然是传统的“满堂灌”。事实上,长期单调的教学方式容易导致学生的乏味感,降低课堂教学效率。高三的一轮复习中,多样式的教学方式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课堂复习的有效性。

(4)留给学生消化和吸收的时间,提高复习的实效性。高三复习的紧张感一部分是来自于时间的紧张,学生课后的绝大部分时间交给了语、数、外三门课,选修科目的练习和巩固必须移到课堂中来。高三一轮复习每堂课的容量相对比较大,把消化和吸收知识的时间移到课堂中是提高复习实效性的很好方法。

2.切实提高几次大型考试的有效性

新形势下,选修科目的大型考试只有三到四次,这样的大型考试是必要的,是对高考的演练,提高这些大型考试的有效性能很好地帮助学生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

(1)训练学生养成科学的考试习惯。科学的考试习惯包括:考前,切忌心浮气躁,找到最能让自己静下心的地方复习;考试做题时,首先要认真审题,学会抓住题目的关键词,并做好标记,既有利于做题,也有利于做完之后的复查;其次要注意生物学术语的正确使用,也就是答题的规范性;第三要学会掌握做题时间,一般认为,生物考试的100分钟可以分成三段,35分钟左右做选择题,55分钟左右做填空题,留10分钟左右的时间复查,这就要求学生在做题时要学会放弃,当一道题做了超过五分钟还没头绪就一定要放弃,做几次深呼吸,平静下来,再接着做下去。

(2)训练学生养成良好的订正习惯。大型考试的试卷一般都是经过多位专家的研究讨论之后命题的。题目的质量一般比较高,对当年的高考具有一定的指导性。老师评讲完试卷之后,一定要训练学生养成良好的订正习惯。

高三一轮复习是整个高三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内容,一轮复习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学生在高考中的成绩,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总结出上述几点策略,并积极应用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所教班级学生在高考中取得了理想的成绩。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发展心理学;儿童抑郁;文献法

1引言

情绪发展是个体心理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儿童抑郁及其发展变化规律是情绪研究的重要领域。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国外学者对儿童抑郁的发展及其影响因素等问题进行了比较多的研究。近年来,我国学者也对儿童抑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调查。儿童的抑郁问题在我国已逐渐成为心理、教育及其他社会工作者普遍关心的重要心理卫生问题之一。本文以近10年来我国儿童抑郁研究的文献为基础,对我国儿童抑郁的总体状况、儿童抑郁的影响因素及相关因素等方面进行简要回顾和总结,为今后儿童抑郁的研究和干预提供参考。

2研究概况

20世纪90年代以前,国内关于个体抑郁心理研究的文章并不多见,关于儿童抑郁的研究更是寥寥无几。直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我国教育界、心理学界和医学界才开始对儿童抑郁进行系统研究。我们通过CNKI-KN3.5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和1990年以来的《全国报刊资料索引》检索出1990~2005年间儿童抑郁研究的专业性文章加以梳理,其中实证研究的内容主要涉及儿童抑郁的状况与其影响因素等方面,理论研究的内容主要是国外关于儿童抑郁的各种理论的介绍。这些文献还反映出20世纪90年代以后该领域的研究数量逐年增加,并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重视,目前已成为我国儿童心理病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3研究方法

文献表明,该领域的研究思路和方法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实证研究,一类是理论探索。其中,实证研究最常使用的方法是问卷调查、心理测量,只有极少的干预性实验研究[1];而理论探索中则多采用文献分析、经验总结等方法。综合分析文献发现,儿童抑郁的研究在方法上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3.1研究方法单一已有的儿童抑郁的研究在方法上多采用问卷调查和心理测量,而诸如实验法、投射法、个案法等则很少使用。另外在研究设计方法上多采用相关、回归等方法,缺乏新的突破,而且绝大多数是横断研究,纵向的跟踪研究较少,尤其缺乏运用多种方法的综合性研究。

3.2研究工具良莠不齐国内的研究者常用自评抑郁量表(SDS)[2]、症状自评量表(SCL-90)[3]、流调用抑郁自评量表(CES-D)[4]、另外有研究者也自编[5]和修订[6]了一些抑郁评定量表。Beck抑郁问卷在目前中国的有关研究中应用也较为广泛,是筛选中学生抑郁情绪问题的主要工具[7]。总的看来,在抑郁的测量方面从方法学的角度而言,都是研究抑郁切实可行的测量方法,但就其研究工具实施中涉及的样本设计、样本数量、调查对象、文化背景及统计分析等方面的差异,孰优孰劣并无定论,有的研究工具缺乏内部一致性和客观效标,使研究的信度和效度都受到影响。

3.3相关研究较多,作用机制研究较少多数研究只是得出了儿童抑郁与哪些因素有相关,或对儿童发展有影响,例如,大量研究结果表明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儿童抑郁有极其关键的影响,但影响的机制是什么?由于研究方法的单一,这些涉及儿童抑郁的作用机制等深层次的研究比较少见。

3.4研究取样单一已有研究在对象上,主要集中在中小学学生,很少见到幼儿抑郁方面的研究,有关特殊儿童的研究更是少见,研究对象有待扩展。

4研究内容

综合分析我国学者近10年对儿童抑郁的研究文献发现,其内容主要集中在特定群体总体抑郁状况调查、家庭因素对儿童抑郁的影响、认知因素对儿童抑郁的影响、儿童抑郁与其相关因素的关系研究四个方面。

4.1特定群体总体抑郁状况的调查很多的儿童抑郁研究,重点集中在调查特定群体的抑郁状况上,这些研究得到了一些有价值的结论,其中,张志群等的调查结果显示,中学生BDI(BeckDepressionInventory)平均得分女性高于男性,BDI得分≥16分的占24.55%,其中女性多于男性。常见的抑郁症状有:疲劳、内疚、抑郁情绪、不满意等[8]。陈美英等对重点中学、普通中学和职业中学的高三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44.06%的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9]。刘凤瑜的调查结果显示,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年级的增高,儿童的抑郁水平呈现增高的趋势。就总体而言,男生的抑郁水平显著高于女生[10]。关于农村儿童的抑郁情况也有相关调查,莫介星等用Bullevue抑郁量表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农村儿童抑郁症状出现率为3.7%~11.7%,自杀观念者占6.1%,抑郁症检出率为3.7%,且临床症状与成人抑郁症的表现相似[11]。

4.2儿童抑郁影响因素的研究

4.2.1家庭因素的影响张洪波等研究显示,成长于不良的家庭关系和家庭环境中的中学生表现较多的抑郁症状[12]。张志群等的研究得出类似的结论[13]。魏俊彪以高中生为样本研究家庭环境与焦虑、抑郁的关系。结果表明家庭亲密度和家庭适应性对抑郁的预测比对焦虑的预测更重要[14]。王春莉等对高中生的研究结论也表明,父母教养方式对子女的抑郁情绪有影响。无抑郁高中生父母的教养方式在情感温暖理解维度上的得分高于轻、中度抑郁高中生的父母,在严厉惩罚维度上的得分低于轻度抑郁高中生的父母。在过分干涉保护维度上轻度和重度抑郁高中生父母的得分高于无抑郁学生父母的得分。父母投入的情感温暖理解越多,高中生的情绪越积极[15]。

4.2.2认知因素的影响赵庆东等从自我效能感、自我评价、归因方式、自尊等方面,对影响中学生抑郁的认知因素进行探讨[16]。杨萍等研究得出的结论是在社会认知神经网络中,知觉的自我效能感从社会的和学业的无能两个方面直接或通过它们对学业成绩、亲社会行为及问题行为的影响而造成了目前及今后的抑郁[17]。阳德华的研究结论是初中生的抑郁、焦虑与自我概念有关,初中生的自我概念总分与抑郁、焦虑各个侧面均有负相关[18]。

4.2.3综合因素的影响郭兰婷等研究了影响中学生抑郁情绪的童年经历、家庭和学校因素。研究发现童年经历(童年时非父母亲自抚养,父母关系不和睦,家庭成员有自杀或暴力行为,孩子经历虐待,童年生活不愉快)是造成抑郁的重要因素。父母教养方式对孩子的抑郁情绪有一定影响,父母让孩子感到温暖、相互理解,孩子的抑郁情绪低;父母的严厉惩罚、过分干涉、拒绝和否认、过度保护这些不良的教养态度越明显,越容易导致孩子的抑郁情绪。个体所在的班内发生的事件较学校类型、年级等大范围中的因素对他们情绪影响更大。学习成绩不理想及升学压力,个人在班集体中的地位不高,人际关系不良这三类因素容易导致中学生的抑郁情绪[19]。

吴九君等探讨了高三学生抑郁的影响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抑郁与父母教养方式(父亲过度干涉因子除外)、个性和应付方式都有十分显著的相关关系。有神经质倾向的个体抑郁程度较高,而采取求助的应付方式的个体抑郁程度较低,母亲拒绝否认的教养方式容易导致其子女产生抑郁情绪[20]。

4.3儿童抑郁与其相关因素的关系研究俞爱月等中学生焦虑、抑郁、自尊水平与学习成绩的相关研究表明,抑郁组与对照组学生的焦虑、自尊测值、学习成绩存在着极显著差异;焦虑、抑郁、自尊水平、学习成绩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相关。情绪的调节可提高自尊水平,自尊水平的提高,有利于良好情绪的培养及学习成绩的提高[21]。周丹霞等的研究也得出了同样的结论[22]。王极盛关于中学生抑郁与心理素质研究结果表明,中学生的心理素质与抑郁有着密切的关系,心理素质可能是抑郁发生的内在因素,而抑郁的产生也会降低心理素质的水平[23]。

5未来展望

虽然我国儿童抑郁的研究取得了一些进展,但其研究也还存在一些问题,今后在这方面的研究中,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得到加强。

5.1研究内容需要拓展和深化尽管目前儿童抑郁已成为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其研究也涉及到儿童抑郁的各个方面,但研究还不够深入和具体,目前的研究大多还是停留在相关研究上。今后需要在对儿童抑郁因素的进一步探讨及全面研究分析的基础上,加强儿童抑郁的性别差异研究及相应的情绪调节及干预性研究,以便儿童教育工作者有针对性地实施身心健康教育工作。

5.2在研究方法上,要克服单一性和简单化倾向第一,注重量化研究与质的研究的有机结合。在运用问卷调查、文献分析等方法的基础上,尝试运用新的研究方法,如质的研究,以便于深入研究儿童抑郁产生的内在机制。第二,注重多种研究方法的综合运用。因为抑郁研究需要控制的变量很多,而且有些变量无法做到完全控制,所以应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采用多种变量设计,以扩展儿童抑郁研究的深度和提高研究的精确性。

53拓宽儿童抑郁实践意义上的研究,研究成果的实践运用需要推广儿童抑郁的研究最终是为了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服务,所以,只有积极地把这方面研究的成果广泛应用到心理教育、预防与临床治疗的实践中,才能充分体现它的应用价值。目前的研究得出了很多有实践意义的结论,因此,应特别提倡儿童抑郁研究成果的普及和应用。

6参考文献

[1]张玉山.心理健康教育对331名初三学生焦虑和抑郁的影响.中国学校卫生,2004,25(2):205

[2]崔明,敖翔.中学生焦虑、抑郁与生活事件和应对方式研究.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2,10(2):124-126

[3]张敏,王振勇.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1,15(4):226-228

[4]卢世臣,翟金国.中学生抑郁情绪及其相关因素的调查.四川精神卫生,1999,12(3):184

[5]王极盛,邱炳武,赫尔实.中学生抑郁量表的编制及其标准化.社会心理科学,1997,45(3):4-6

[6]刘德华,张克让,王芳芳,等.RADS抑郁量表的修订.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5,9(3):110-112

[7]张志群,郭兰婷.Beck抑郁问卷在成都市中学生中的试用.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18(7):486-487

[8]张志群,郭兰婷.成都市区中学生抑郁症状及其相关因素研究.中国公共卫生,2004,20(3):336-337

[9]陈美英,陈玉妹,等.高三学生考前心理障碍及疏导对策.健康心理学杂志,2003,11(1):50-52

[10]刘凤瑜.儿童青少年抑郁发展的状况与特点.教育改革,1997,(2):59-61

[11]莫介星,罗红仪.小学生抑郁状况调查研究.健康心理学杂志,1999,7(3):327-329

[12]张洪波,陶芳标,曾广玉,等.安徽省中学生抑郁心理症状及其相关因素.中国学校卫生,2001,22(6):497-498

[13]张志群,郭兰婷.成都市区中学生抑郁症状及其相关因素研究.中国公共卫生,2004,20(3):336-337

[14]魏俊彪.家庭环境与高中生焦虑、抑郁的关系研究.中国学校卫生,2003,24(4):384-385

[15]王春莉,廖凤林,等.父母教养方式与高中生抑郁情绪的相关性.中国临床康复,2005,20(9):35-37

[16]赵庆东,朱新筱.影响中学生抑郁的认知因素及其预防.济宁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4,25(3):58-59

[17]杨萍,唐兵.自我效能感对儿童抑郁的影响方式.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0,1(3):15-17

[18]阳德华.初中生自我概念与抑郁、焦虑初探.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2,16(9):633-635

[19]郭兰婷,张志群.中学生抑郁情绪与童年经历、家庭和学校因素分析.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3,17(7):458-461

[20]吴九君,汪玲.高三学生抑郁相关因素的研究.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121-124

[21]俞爱月,俞玲珍,等.中学生焦虑、抑郁、自尊水平与学习成绩的相关研究.山东精神医学,2005,18(4):222-224

[22]周丹霞,王国松,等.大、中学生焦虑、抑郁、自尊水平测值比较及相关性研究.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5,13(2):88-89

篇4

为了不断地吸取经验教训,切实做好工作,我们的工作总结都需要用心去写。这次小编给大家整理了高三教师个人工作总结范文,供大家阅读参考,但愿对你有借鉴作用。

高三教师个人工作总结范文1高三这一年不论对于学会生还是老师而言都是辛苦煎熬的一年,是充满挑战与期盼的一年。于我而言,第一次深入到高三的课堂教学实践中,心里更是充满了不安和跃跃欲试的矛盾。不安的是,不明白自己是否能胜任这份艰巨的工作,兴奋的是我最后成为一名高三教师了,我能够利用这一年的教学实践加速自己的成长。于是我仍然和高一高二一样,踏踏实实地跟着师傅,一步一个脚印,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充实自己,构成知识体系,摸索出属于自己的教学方式方法,使自己在课堂教学中越来越富有一名高三教师的范儿。下面将我个人的高三教学工作做一简短的总结:

一、根据高考考纲要求和高考动态,根据学生实际,认真备好每一节复习课,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多找材料,多做题,从中筛选贴合学生实际有能应对高考的题目给学生做,加强日常锻炼。

二、努力增强我的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使知识点的讲解和复习清晰化,条理化,准确化,做到知识的系统性强,层次性好。高三的课堂尤其注重效率,在课堂上调动学生用心性,加强师生交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时事新闻在政治课堂上是不可忽视的,太过专业化的新闻,学生是不愿意理解的。由于学生的作息时间原因,让他们自己去看新闻也是不大可能的,所以我每一天回家都会留意一些新闻,然后第二天把自己的见闻带到课堂上。由一开始单纯的讲一些花边新闻,奇闻异事来激发他们的课堂用心性,到之后我讲一些时政新闻,学生能够自己就新闻提出问题并回答,我发现学生在习惯了我的新闻的同时,理解了像高考题似地新闻,同时也越来越喜欢上政治课。能够说新闻是我课堂教学的一个助力器。

三、做好群众备课、听课。我在课堂教学中遇到的种种问题和困难,以及在知识上遇到不通的地方,我都会及时地向师傅请教。去听师傅的课,认真做听课笔记,回去之后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以取长补短。

四、认真分析每次的考试成绩。根据每次的试卷分析学生存在的问题,对所复习知识的掌握状况,了解他们的疑惑,及时调整复习重点,查缺补漏。分析学生答题的规范性,有针对性的提出推荐和答题技巧。

五、做好课后辅导。课堂教学要照顾到整体,所以一些知识性强、基础比较好的学生就会吃不饱,这样在课后辅导的时候,我会给他们吃些小罩,为他们指点迷津,做好复习。对于成绩相对落后的学生同样也要吃小罩,注重抓基础。

在这一年里,我严格的要求自己,努力提高业务水平,丰富知识面,结合所教班级学生的实际状况,兢兢业业,使我的教学工作有条不紊的顺利进行。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会以更严格的标准要求自己,努力使我的教学水平更上一层楼!

高三教师个人工作总结范文2光阴似箭,岁月如梭,又一年过去了,在过去的一年里,我兢兢业业,努力工作,做好教学研究工作,真正服务教学,惠及学生。

一、基本情况

刘_,男,1978年1月生,西峡县_镇_村人,1998年7月参加工作,现为小学高级教师,担任小学四年级语文和三、四年级美术、品德教学工作,兼任羊沟学校校长职务。

二、政治思想面貌

本年度,我认真学习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学习领悟胡书记的八荣八耻精神,并利用各种机会参加培训学习,在思想上提高认识,在学习上充实自己,不断更新理念。在教育工作中,认真学习和贯彻《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能时时处处身正为范,为人师表,遵纪守法,受到学生及家长的高度赞扬。

三、教育教学能力

教学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中心,也是检验一个教师工作成败的关键。一年来,在坚持抓好新课程理念学习和应用的同时,我积极探索教育教学规律,充分运用学校现有的教育教学资源,大胆改革课堂教学,加大新型教学方法使用力度,取得了明显效果,具体表现在:

(一)发挥教师为主导的作用

1、备课深入细致。

平时认真研究教材,多方参阅各种资料,力求深入理解教材,准确把握难重点。在制定教学目的时,非常注意学生的实际情况。教案编写认真,并不断归纳总结经验教训。

2、注重课堂教学效果。

针对中年级学生特点,以愉快式教学为主,不搞满堂灌,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学为主线,注重讲练结合。在教学中注意抓住重点,突破难点。

3、坚持参加校内外教学研讨活动,不断汲取他人的宝贵经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经常向经验丰富的教师请教并经常在一起讨论教学问题。听公开课多次,使我明确了今后讲课的方向和以后语文课该怎么教和怎么讲。

4、在作业批改上,认真及时,力求做到全批全改,重在订正,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以便在辅导中做到有的放矢。

(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在教学中尊重孩子的不同兴趣爱好,不同的生活感受和不同的表现形式,使他们形成自己不同的风格,不强求一律。有意识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通过各种游戏、比赛等教学手段,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及学习积极性。让他们的天性和个性得以自由健康的发挥。让学生在视、听、触觉中培养了创造性思维方式,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极大地活跃了课堂气氛,相应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三)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

作为教师,应该明白任何学生都会同时存在优点和缺点两方面,对优生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对后进生则易于发现其缺点,尤其是在学习上后进的学生,往往得不到老师的肯定,而后进生转化成功与否,直接影响着全班学生的整体成绩。所以,一年来,我一直注重抓好后进生转化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四、考勤方面

天地浩浩学生为重,万事悠悠工作为重。一年来,我时时处处顾全大局,把工作放为重要地位,从未因为私事请过一天假,从未耽误学生一节课。特别是妻子因病住院,本人只在星期天照顾,真正做到以校为家,做到出满勤,干满点。

五、工作成绩

由于自己踏实肯干,热爱教育工作,因而在本学年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在20__至20__年中教学成绩显著,受到学生及家长的好评。

在新的一年里,我会努力工作,不断创新,在教育方面和教学方面,给学生展现出的一面。

高三教师个人工作总结范文3时间如水,岁月如梭,这一学期很快就要结束了。通过这一学期的工作,我在工作方面业务更加熟练,和同学们的感情也越来越好,为了今后更好的进行教学工作,我将这学期的工作经验总结起来,这样好使自己迅速成长,无愧于人民教师的称号,我现将这一学年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加强师德修养

我始终认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应该把“师德”放在一个极其重要的位置上,因为它是教师的立身之本。“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个道理古今皆然。从踏上讲台的第一天,我就时刻严格要求自己,力争做一个有崇高师德的人。我希望从我这走出去的都是合格的学生,都是一个个大写的“人”。为了给自己的学生一个好的表率,同时也加强自身修养,课余时间我阅读了大量的书籍,不断提高自己水平。今后我将继续加强师德方面的修养,力争在这一方面有更大的提高。

二、教学工作严格要求,虚心求教

对于一名教师来说,加强自身业务水平,提高教学质量无疑是至关重要的。随着岁月的流逝,伴着我教学天数的增加,我越来越感到我知识的匮乏,经验的缺少。面对讲台下那一双双渴望的眼睛,每次上课我都感到自己责任之重大。为了尽快充实自己,使自己教学水平有一个质的飞跃,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自身进行了强化。

首先是从教学理论和教学知识上。我不但自己订阅了三四种中学语文教学杂志进行教学参考,而且还借阅大量有关中学语文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的书籍,对于里面各种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尽量做到博采众家之长为己所用。在让先进的理论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的同时,我也在一次次的教学实践中来验证和发展这种理论。

其次是从教学经验上。由于自己教学经验不足,有时还会在教学过程中碰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而不知如何处理。因而我虚心向老教师学习,力争从他们那里尽快增加一些宝贵的教学经验。我个人应付和处理课堂各式各样问题的能力大大增强。

最后是做到虚心求教,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学生也是老师的“教师”。由于学生接受新知识快,接受信息多,因此我从和他们的交流中亦能丰富我的教学知识。

我第一年带高三毕业班,我深感责任之重大。为了不辜负领导的信任和同学的希望,我决心尽我所能去提高自身水平,争取较出色的完成高三语文教学。为此,我一方面下苦功完善自身知识体系,打牢语文基础知识,使自己能够比较自如的进行教学;另一方面,继续向老教师学习,抽出业余时间向杨远大老、王喜刚、曹秋菊等具有丰富高三教学经验的老师学习。对待课程,虚心听取他们意见备好每一节课;仔细听课,认真学习他们上课的安排和技巧。这一年来,通过认真学习教学理论,刻苦钻研教学,虚心向老教师学习,我自己感到我比前两年的我在教学方面有了较大的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也证实了这一点,我教的班级在历次语文考试当中都取的了较好的成绩,名次一般保持在年级前三四名。接手这两个外语实验班的教学,我更是一点不敢放松,每备一节课我都向老教师年轻教师虚心的求教力争尽善尽美。一学期的工夫没有白费,这两个班语文成绩都比较优异。

三、全心全意,尽职尽责的工作

我踏上教师岗位第一年就担任班主任。从担任班主任第一天开始,我就兢兢业业,把自己大部分时间和精力放在班级和学生上面,甚至不惜牺牲自己大量业余时间。古人云:“其身正,不令则从。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在管理班级、教育学生的过程中,我始终坚持这一原则,要求学生做到的,我首先做到;反对学生做的,我也坚决不做。经过一年多的言传身教,我班学生基本做到令行止禁,班级风气正,同学关系融洽。由于我处理班级事务坚持“对事不对人”,从不歧视任何一个学生,因此学生和我关系非常融洽,班级工作开展的有声有色,取得大量成绩。不谦虚的说__级3班在学校开展的各项工作取得的成绩都名列前茅,先后获得:学期学习成绩第一,校运动会团体总分第一,校篮球赛第一,校辩论赛冠军,校日常工作评比第二,卫生流动红旗数次等等荣誉称号。随着升入高三,我把班级工作的重心转到学习上来。如果说高一高二我是在培养学生全方面发展,给他们打好一个良好的素质基础,那麽现在高三我的班主任的工作任务就是在学生各方面能力大幅提高的基础之上使他们专注于他们的学业完成和实现他们自己的大学梦。我希望从我带的班走出去的学生都是“合格品”,都是有用之才。

四、学校各项活动情况

1、积极参与活动,严格要求自我。

认真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

2、除婚假七天外从未请假一天,也未耽误一节课。

3、上班开会不迟到不早退,较好的遵守了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今后继续坚持。

旧的一年即将过去,新的一年马上来到。我又要踏上新的征程,道远任重,我仍需继续加倍努力,争取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成绩。

高三教师个人工作总结范文4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一个学期已过去,新的学期即将来临。本学期我担任高二一班和十三班的生物教学工作,在这半年里我深刻体会到了做老师的艰辛和快乐,我把自己的青春倾注于我所钟爱的教育事业上,倾注于每一个学生身上。一个学期的工作已经结束,收获不少,下面我对上学期的工作做一总结,为新学期的工作确立新的目标。

一、思想认识

在上一学期里,我在思想上严于律己,严格要求自己,鞭策自己,力争思想上和工作上取得更大的进步。在同事、学生的心目中都树立起榜样的作用。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一学期来,我服从学校的工作安排,我相信在以后的工作学习中,我会在学校领导的关怀下,在同事们的帮助下,通过自己的努力,克服缺点,取得更大的进步。新学期即将来临,我将更加努力工作,勤学苦练,使自己真正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

二、教学工作

在教学工作方面,本学期的教学任务非常重,无论是思想上还是学习上,学生的压力都非常大。为了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我坚持认真钻研新教材,认真上课备课,我还争取机会多出外听课,例如市里组织的教研活动,从中学习别人的长处,领悟其中的教学艺术。平时还虚心请教有经验的老师。在备课过程中认真分析教材,根据教材的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教案。一学年来,认真备课、上课、听课、评课,及时批改作业、讲评作业,做好课后辅导工作,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严格要求学生,尊重学生,发扬教学民主,使学生学有所得,不断提高,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并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我严格要求自己,工作实干,并能完成学校给予的各项任务。由于我是一名年轻教师,我今后要学的东西还很多,我服从学校领导的安排,兢兢业业,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一如既往,脚踏实地,我会积极地完成各项任务,为学校的美好明天献出自己的微薄之力。

我在做好各项教育教学工作的同时,严格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处理好学校工作与个人之间的关系,一学期来,不迟到不早退。在新学期中,我将更加勤恳,为学校作更多的事,自己更加努力学习专业知识,使自己的业务水平更上一层楼。我利利用午休和自习时间,认真抓好课后辅导。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全体学生完全掌握所学的知识是不现实的,总会有几个学生因为在学习上有困难而跟不上其他同学。作为教师决不能放弃每一位学生,对后进生要早一点打算,少一点埋怨,多一点关心,不仅要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上的疑难问题,而且还要帮助学生解决思想上的问题,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制定辅导计划,明确辅导目的,并真正落到实处。对优等生的培养主要体现在分层布置一些有难度的作业,让他们跳一跳,能摘到果子,使他们在欣赏的目光中向上攀登。

教书育人是塑造灵魂的综合性艺术。在课程改革推进的今天,社会对教师的素质要求更高,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将立足实际,认真分析和研究好教材、大纲,研究好学生,争取学校领导、师生的支持,创造性地搞好生物教学工作,使我们的工作有所开拓,有所进取,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工作,发扬优点,改正缺点,开拓前进,为美好的明天奉献自己的力量。

时光匆匆,转眼间,一个学期即将过去。在校领导和同事们的帮助下,我顺利的完成了本学期的各项工作。回顾这一学期,既忙碌,又充实,有许多值得总结和反思的地方。为了更好地总结过去,着眼未来,全面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现将本学期的工作做一个小结,借以鞭策自己、促进提高。

高三教师个人工作总结范文5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高考已经结束。为了在以后的工作和教学中不断提高和完善自己,有必要回顾一下本学期的工作。

本学期,我继续担任高三(2)班班主任,在工作中坚持出全勤,干满点,兢兢业业,无私奉献,踏踏实实,积极参加各类政治和业务学习,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家长满意、领导放心的教学工作者。

在班主任工作方面,我本着“一碗水端平”、一视同仁的态度,公平、公正的对待班里的每一个学生和每一件事,以热情的、高度负责的态度去关心学生,以新型的师生关系处理好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本学期是高中学习生涯中最关键的时期,能否在高考中取胜,至关重要。为此,班工作的难度就可想而知。本学期,我本着一手抓学习,一手抓纪律的指导思想,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做的:

一、做学法指导,帮学生找准目标,冲刺高考。

高三学生的首要任务就是学习,尽管已经经过了半年的复习和训练,但是,怎么学,学什么,还是一直困扰着一些学生。针对这种情况,我就利用班会、或课余时间,向学生介绍一些自己的或报纸上介绍的迎考学习方法。

1、建议学生每科都准备纠错本,把那些易混、易错的题目加以归纳整理,经常拿出来反复强化。

开始许多学生不太认同这一做法,认为这太困难了。于是我给他们这样解释:为什么会错,原因就是我们还没掌握或者说掌握得不好才会出错,所以要保证不再错就是归纳出来,一来可以省不少的时间(不用花费过多的时间在已经充分掌握的知识点上),二来可以加深自己对薄弱环节的认识,尽快将其攻破。随着时间的推移,一次次的考试下来,越来越多的同学接受了我的建议,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2、“计划-过程-总结”。

“计划”:在开学初我就要求同学们不能再像上一学期一样,应该先为自己制定三类计划:近期计划:在最近的时间(考试)里我应该达到什么样的层次,应该如何达到;中期计划:在学期中时哪些内容、知识我必须要掌握过关;长期计划:为了高考我必须要做到的事;此外还指导学生制定计划时不要要求太高,过高若达不到会失去信心;但也不能太低,低了会失去追求上进的动力。

“过程”:在实施计划的过程,要让学生知道计划只是一个蓝本,并非一成不变的,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加以调整,但在此过程中应该使自己时刻能保持高度的自信。为此,我要求学生每天起床时能对自己说一声:我能行,我可以完成今天的任务。注重结果的同时我更注重过程,只有自己在过程中全心附出,尽管结果是否能尽人意,我们也会无怨无悔。许多同学把这话记住了,把它留在了自己的记录本上。

“总结”:这一过程很重要。学生不仅要认真学习,更要认真总结、反思。我要求学生每天睡觉前要对自己这一天所做的事好好想想,是否有完成自己的计划。另外,对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要求,一般每个月至少要总结一次,尤其是在考试后,还要求他们把自己的总结心得写下交上来,我再对他们的总结进行分析,写上一些鼓励性的评语,当一个月过去或再一次考试完了后再把这上一月的总结发还给他们,使他们能在自己的鞭策中不断取得进步。对于一些成绩较好、希望较大的同学我还要求他们每周也要总结一次,反思自己这一周的学习生活情况,并与他们进行谈心,个别或是小组。

3、在最后冲刺的一个月里,由于时间的紧迫,我要求学生能提早6:45分回到课室学习(课内或课外)的知识。

开始学生不太习惯,可由于我每天的准时监督,在学生中形成一种认识,大家都很准时主动。加上同学间那你追我赶的紧张学习氛围中,许多原来回来只是看杂志或睡觉的同学也不断转变过来,认真地对待学习,对自己负责。

二、抓典型、树榜样,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作为一个班主任,要全面了解每个学生的情况,包括:学习、爱好、特长、家庭状况、甚至是每一个学生的脾气秉性等等,做到心中有数,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例如杜婉鹏同学,这同学是个悟性较高的同学,理科较好,潜力大,但英语上不去,几乎是放弃,还有就是有早恋的行为。对于这样的一个好苗子,通过电话、家长会等和其家长进行多次交谈达成共识后,我多次与该生聊天,向其说明利害关系。经过多次的工作,他的成绩逐渐上来了,从290上到了320,思想上也慢慢改变过来,尤其是英语他也开始主动地去记单词、语法,尽管成绩不是很理想但也有了一定的进步。还有徐山海同学,这同学脑子转得快,成绩也可以,但性格较倔,很意气用事,很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其家长对此十分关注。于是,我想了个方法:既然他倔就给他来个激将法,开始很是关心他的生活学习,再来一个180度转变,故意在许多方面为难他,甚至不理睬他。结果他为了再次引起他人的注意,把更多的时间放在了学习上,成绩也一路上升,从370分上到了410分,而在高考期间他也表现出了充分的冲劲,相信感觉很好。

三、开展活动,寓教于乐,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和爱国情操。

篇5

骨干教师在成果提炼时存在着成果的理论基础薄弱且以经验型成果多、理论型成果少等具体问题与困境。为此,培训者设计了“教师论坛”“自选导师”和“主编面对面”三个工具,针对教师成果提炼中的具体问题进行干预,帮助他们进行凝结式的成果提炼。凝结式成果提炼应遵循自下而上的教师成果生成规律以及以教师为中心,充分发挥教师作为研究者自主性的原则。

关键词:

骨干教师;教研成果;凝结式提炼

根据钟祖荣教授对教师发展阶段的划分,市级骨干教师处在“发展期”和“创造前期”,其在教学上的特点是经验丰富,有一定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特色,但还不够系统深入;其发展诉求是总结和提炼教学经验和思想,开展教育研究或实验,全面提高教改和教科研能力。针对这一诉求,笔者在2015年语文市级骨干培训班特别应用了凝结式成果提炼策略,即在培训过程中以成果提炼为目标,在为教师提供专时专用的写作时间保障的基础上,通过设计“教师论坛”“自选导师”“主编面对面”等契合骨干教师教研成果提炼内在规律的干预手段,帮助他们将成功的教学经验、散在于日常教学中的教学实践智慧凝结为可视化的成果。实践表明,凝结式成果提炼策略在帮助骨干教师教研成果提炼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

一、骨干教师教研成果提炼的困境

“教师成为研究者”这个理念看起来很美,但操作起来却并不容易。在对100名北京市语文学科骨干教师关于教研成果提炼所遇困难的问卷调查中,笔者发现,教学任务繁重、工作琐事太多、没有时间和精力坐下来提炼成果等是骨干教师面临的最突出的问题;理论基础薄弱、缺少发表渠道也相对比较突出;而书面表达对语文骨干教师来说并不是突出困难(认为有困难的人占39%,没有困难的占61%)。骨干教师已有的成果现状是怎样的呢?笔者对2015年北京市语文骨干教师研修班中23位学员的原有教研成果进行整理分类后发现,骨干教师已有教研成果呈现出“一多一少”两个突出的特点:一是教学经验描述类、教学设计类成果多,分别占全部成果的43.5%%和30.4%。二是有理论支撑的教研成果少,如借助一些理论观点解释教学案例,或对语文教学有比较系统的阐释和思考的案例分析与教学论文,则仅分别占21.7%和4.3%。由经验型向理论型成果的提升是骨干教师教学成果提炼所面临的更深层的困境。基于此,笔者在语文市级骨干培训班特别应用了凝结式教研成果提炼,为骨干教师提供专时专用的写作时间保障,通过设计具体的干预工具,帮助骨干教师突破成果提炼困境,促进经验型成果向理论型成果的提升与转化。

二、凝结式教研成果提炼在骨干教师培训中的应用

(一)凝结式教研成果提炼的理论依据

骨干教师的成果提炼有怎样的自身规律?吴欣歆在《“金字塔”模型:破译骨干教师专业成长的“密码”》一文中指出,教师的专业成长是自下而上的过程,即从最原始的经验积累出发,逐渐从沿着现象探寻理论,走向依据理论分析现象;逐渐从感性的判断发展为理性的分析,进而在经验、现象、理论之间建立联系,建构教学理论,形成教学信念。凝结式教研成果提炼正是遵循教师专业发展的自下而上的内在机制,尊重教师自身教学经验、教有所长的兴趣点,促进其教学成果凝结固化与外化。本次凝结式教研成果提炼目标定位就是针对上述教师成果的原有发展阶段,设计相应的干预工具,帮助教师成果升级。

(二)凝结式教研成果提炼的具体干预工具的设计

为了达到成果由经验型向理论型升级的目标,本次培训专门设计了“教师论坛”“自选导师”和“主编面对面”三个干预工具,针对教师教研成果提炼中的具体问题进行多角度、多渠道的干预。“教师论坛”组织骨干教师通过讲座以自己擅长的口语表达方式向同行介绍自己成功的教学经验,对教学经验进行初步的梳理与提炼,形成讲座提纲、幻灯片等成果。“自选导师”针对理论补给的个性化需求,让教师自主选择论文指导教师,在导师帮助下形成有理论支撑的总结与案例。“主编面对面”则邀请杂志编辑介绍杂志的特点,鼓励教师根据杂志的具体定位发表自己的成果,帮助教师祛除杂志的神秘感和距离感。

(三)凝结式教研成果提炼干预工具的运用

1.“教师论坛”———先讲后写

“教师论坛”遵循的是“先讲出来,再写出来”凝结机制。骨干教师将自己在某方面的成功教学经验、教学设计、课例进行梳理,制作成讲稿或幻灯片,向全体学员做微讲座。通过论坛交流,教师们一方面对自己已有的成功经验与做法进行了梳理,另一方面通过与同行切磋碰撞提升写作动机,拓展写作思路。论坛的直接成果是讲座的讲稿或幻灯片,拓展成果是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相应的教研论文。“教师论坛”推动了骨干教师成果凝结过程,A老师在做了“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实践与思考”的讲座后一个月就将同题论文初稿交给了指导教师。B老师在高中文言文教学方面经验独到,其讲座“考据、揣摩、文化浸濡———中学文言文学习”得到同行们的高度认可。B老师在讲座基础上撰写了论文《词语考据与专题研习———在文言文教学中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策略探究》,论文获得项目优秀成果奖。在23个微讲座中(每人一个),直接从讲座中提炼或在此基础上深入思考形成的论文共有16篇。

2.“自选导师”———理论补给

“自选导师”是骨干教师通过聆听专家教授讲座,选择与自己教学领域相关的讲座教师为论文导师,在导师帮助下从理论上对自己成功课例或某一领域的成功经验进行解释,进而凝结成果。专家讲座在本次研修中被赋予双重功能:一是作为拓展理论视野的手段;二是为成功的教学案例或教学实践提供理论支撑的手段。通过聆听讲座,自主选择论文指导教师,迈出成果凝结的第一步;成果凝结的下一步即在指导教师的陪伴下撰写及修改论文。C老师曾经让学生以一名战国时代的新闻记者身份,选择站在秦国、燕国、齐国等某一诸侯国的立场上,写一则有关荆轲行刺秦王的新闻。学生们的热情高涨,作品别具意趣。这是一次成功的读写练习。听了“叙事学理论浅析与应用”讲座后,C老师很受启发,在指导教师的帮助下,依据叙事学理论提供的叙述者立场、叙述视角转换等概念框架总结出该练习背后蕴含的读写知识能力训练点,并在后续成果中阐明了这类读写训练对学生领悟读写知识,提升读写能力的意义。Z老师是一名教学经验丰富的优秀教师,手头积累了一批成功的教学设计与案例。此次研修,Z老师希望自己在成果凝结中有所突破:我想把自己那些比较满意的案例总结概括一下,提炼出符合教育学规律的特色。指导教师认真归纳、提炼Z老师发过来的教学设计,发现其对基于学情分析的教学设计很有心得,可以作为提炼成果的一个线索。经过反复打磨,多次修改,最终完成了论文《从学生的疑点走向教学重点》。Z老师说:“通过这次论文撰写,我突破了自己的瓶颈,懂得如何提炼自己的教学设计的路径了。”

3.“主编面对面”———动机唤醒

许多语文教学期刊是一线教师的良师益友,但在这些期刊上发表文章却常令教师望而却步。因此,设计与杂志主编的面对面活动,邀请语文期刊编辑介绍杂志的定位、专栏的特点,帮助教师祛除杂志的神秘感和距离感,也就成了笔者帮助市级骨干教师凝炼教研成果的一个重要工具。从编辑角度给予的具体写作指导建议则能有效帮助教师突破写作瓶颈,唤起骨干教师凝结成果的主动意识及发表欲望。H老师由于担任行政管理工作,自己的教学研究成果一直作为原始积累沉默着,“主编面对面”活动有效地撬动其专业思维,唤醒了他的发表动机。H老师的《鲁迅〈忆韦素园君〉三则注释的补注》这篇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就这样在尘封中被唤醒,并顺利发表,成为H老师的显性成果。Z老师在教学中积累了很多有价值的问题,并随时做了记录,但是要使自己的文章达到期刊发表的水平,Z老师感到有差距,但又说不清问题出在哪里。通过编辑老师用具体案例说明,Z老师理清了自己文章需要改进的问题,诸如标题含混、表义不清楚,需要换成醒目的具体的标题;文章思路缺乏内在逻辑性,行文需要以现象陈述———问题分析———理论提升———问题解决这种符合认知规律的逻辑展开等。有了上述具体指导,Z老师的教学实践智慧很快就变成显性成果。培训结束后,S老师利用寒假,结合自己给高三学生改议论文的经验撰写了《议论文论述跑题现象例析》并投了稿,送完这届高三毕业生,利用暑假,S老师又开始思考上述问题,打算进一步修改文章。培训虽然结束,但是很多老师像S老师一样开始走在教师成为研究者的路上。

三、凝结式教研成果提炼的成效

(一)凝结式教研成果提炼有效解决了骨干教师教研成果由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的困境

在凝结式教研成果提炼工具的干预下,培训结束时23名骨干教师每人形成一份教研成果。将结业成果与原有成果对比分析,我们看到,结业成果中经验型成果比例和理论型教学成果比例发生了巨大转变,由原来的经验型成果占主导转变为理论型成果占主导。其中,有理论支撑的案例分析在结业成果中所占比重升幅最大,由原来的21.7%上升至65%;理论建构方面的教学论文成果也由原来的4.3%提升到9%。而以经验描述、教学设计为主的教研成果则由原来的约74%下降至26%,经验描述型成果全部升级为上一层级成果类型。可见,本次培训中运用凝结式教研成果提炼有效解决了骨干教师教研成果由经验型向理论型成果转化的困境,取得了显著成效。

(二)凝结式教研成果提炼工具对处在“发展期”阶段的骨干教师效果显著

数据显示,经过干预,骨干教师教研成果由经验型向理论型成果转化中变化幅度最大的是“有理论支撑的案例分析”,而对语文教学进行理论建构方面的“教学论文”虽然有提升,但不够显著。这一现象引起培训者的思考。一方面教师原有成果中“经验描述”类成果数量比较大,在下一级没有发展成熟的情况下很难跳跃到更高一层级的成果类型。这也从侧面证明教师成果提炼路径是遵循自下而上的规律。另外,本次培训班中,新晋级为市级骨干的学员占总数的80%,这些市级骨干教师主要还处在钟祖荣教授所定义的“发展期教师”,其在教学上的特点是经验丰富,有一定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特色,但还不够系统深入,其在教研成果提炼方面,需要经历由经验向理论发展的过程。由此我们得出结论,凝结式成果提炼工具对处在“发展期”阶段的市骨教师提炼成果的效果显著。通过分析,笔者发现,凝结式教研成果之所以能取得比较好的成效,主要原因,一是由匡正转向陪伴———凝结式教研成果提炼扭转原来的论文指导方式。以往的成果指导是基于结果的修改,指导教师主要是在文字、结构、论文规范上做指导。这种指导是匡正式的,不能深入了解文字背后教师的想法。凝结式教研成果提炼的方式是培训者在论文指导中基于对教师教学经验的理解,通过教师将自己的教学经验凝结为讲座,来了解教师的教学经验,提供建议,进行碰撞,是基于陪伴的过程式指导。二是由经验总结转向观点提炼———凝结式教研成果提炼破解骨干教师成果提炼中的难点。骨干教师提炼成果难点在于如何将经验凝结成观点,原有的成果或者仅停留在经验描述上,或者观点与经验之间脱节。指导教师帮助骨干教师在经验与观点之间搭建恰当的桥梁。一方面通过帮助骨干教师梳理成功教学案例,提炼成功经验,并提炼出符合教育规律的原理。另一方面通过新理论、新知识的介绍,丰富教师原有的教学经验,使教师的做法有了理论或原理的依据。

四、凝结式教研成果提炼应遵循的原则

(一)凝结式成果提炼应遵循自下而上的教研成果生成的规律

“自下而上”是指教师成为研究者的理论生成的路径,“教师论坛”“自选导师”“主编面对面”三个成果提炼工具设计与实施的背后遵循的是由经验到理论的路径。“教师论坛”尊重教师自身教学经验、教有所长的兴趣点,发挥教师善于表达的优势,将教师的教学经验凝结为讲座,帮助教师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在此基础上,经由“自选导师”,挖掘成功经验背后的理论依据,在经验与观念之间搭建恰当的桥梁;最后再经由“主编面对面”,促进其教学成果凝结固化与外化。这是一条由经验向理论提升的自下而上的路径,也是教师成为研究者的专业化发展路径。

(二)凝结式成果提炼应以教师为中心,充分发挥教师作为研究者的自主性

首先培训成果目标定位并没有统一硬性规定一定要写哪一类,而是以教师为本,基于教师原有的成果基础,促进其向上一级成果类型发展。其次,“教师论坛”的选题及最终成果撰写的选题都依据教师自身教学经验及教有所长的兴趣点。再次,本次培训改变了以往培训中随机分配指导教师的做法,采用“自选导师”的方式,而“自选导师”的前提是教师通过聆听讲座,主动思考自己成功的教学实践经验与讲座者理论之间的契合点,这是促进教师成果凝结的关键一步。

作者:卢杨 单位:北京教育学院教师教育人文学院

参考文献:

篇6

一、概念界定

“观照”是一个极具浓厚中国文化特色的概念,是中国古典哲学、美学的常用术语,最早源自佛学,指“静观世界,以智慧照见事理”,现也指仔细观察、审视。“人生观照”是指立足人的发展规律,以人为本,为整个人的一生幸福、发展奠基的关照、关心和关怀,即为实现教育的目标而实施的生命关怀、现实关怀、精神关怀和人文关怀。

班级建设有硬件的建设,如环境的布置和活动场所的选择,也有软件建设,如班级的管理和活动内容的开设。基于“人生观照”的班级建设是指立足于人的发展规律,为落实个人的一生幸福而实施教育的最小活动单元的建设,即为全面提升人的素养和落实终身发展而有意进行的相关活动的开展、相关场所的建设。

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理应在秉承人性、涵养人性的前提下,实现教育的人生观照。班级是实现教育目标的最小单元,是实现教育目标的根基,因此,班级建设的意义毋庸置疑。当下的中国教育,一旦学生进入学校,绝大多数的时间会生活在班级里,那么班级建设就直接关系到个体的成长、个性的形成和品质的提升。

二、基于“人生观照”的班级建设的建构

1.自然法则:实现“人生观照”的前提

自然法则是遵循人发展的天性,在行动、思维层面的一种无束缚的完全遵循人的天性的教育法则。教育确实不过是一种习惯而已,自然就是指适合于天性的习惯[1]。

班级建设应该遵循人的认知发展规律,从直观到抽象,从微观到宏观,从感性到理性。遵循自然法则是实现对学生“人生观照”的前提。

1)由直观到抽象

2014年4月,《南方都市报》有则新闻:某校长为兑现与学生的承诺――“如果学生不在希望桥和校园里乱扔垃圾,就和小猪亲嘴”,在升旗仪式上亲吻一头小猪。姑且不谈这有无炒作之嫌,但我认为该校长从直观角度,用真切的行为告知孩子什么是守信。裴斯泰洛奇认为:“直观是一切认识的绝对基础。”形是象之始,直观是学生良好个性养成的开始。

2)从微观到宏观

尊敬师长是中国的千年文明传统,是学生文明素养的体现。最近看到一则报道,重温北京胡同,当时进出家门都得先叫声长辈,而现在的学生多数进出家门时旁若无人,开门不是用手轻叩而是用脚踹两声。这可能是由于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变得连打招呼都觉得害羞了吧。因此,我开始主动向学生问好,着手提升学生的文明礼仪,每当我站在教室门口迎接学生时,主动喊“XX同学早”,自然也会得到学生“老师早”的回应,时间长了,学生也就会逐步地养成主动和教师打招呼的习惯。从细微入手,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和品质,不像网络流传的一些学校开展的亲子活动,非得把学生搞得眼泪汪汪,才知道什么是感恩。

3)从感性到理性

夸美纽斯说过“人在感知之前,不存在对任何事物的认识,知识总是从感觉开始的”[2]。学生建构知识、提升素养不是用语言来说明的,而是要让学生感知事物本身,通过在对事物的实际观察中产生知识,形成素养。

我在建设班级文化时,立足于学生内在自我素养的提升,给学生提了八个字,即静、思、儒、雅、慎、独、博、约,寻找一些古诗句让学生从古人的理解中去感知,逐步完善自我。例如,静――鸟穿浮云云不惊,沙沉流水水尚清。任他尘世多喧嚣,静我凡心立功名。思――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儒――清香传得天心在,未话寻常草木知。雅――茶亦醉人何必酒,书能香我不须花。慎――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世而制。独――幽独空林色,朱蕤冒紫茎。博――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约――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让学生能够将自身的感知和知识的理解相结合,内化为自己的行动,提升理论层次。

2.活动法则:实践“人生观照”的体现

好动是学生的天性。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可以积累经验,人类的知识(无论是自然科学知识还是人文知识)无一不是前人根据生活经验总结得来的,我们要让学生实践,这是学生“人生观照”的体现。

1)小活动,大意义

夏天到了,天气变热,学生会使用挂壁式电扇,而长久未用的电扇已有很厚的积尘。课间活动期间,我亲自拆下电扇的网罩和风叶,让学生帮忙清洗,然后由我安装。安装完以后,我请学生们站在自己的位置上观察教室,看有什么变化,同学们都说教室变明亮了许多。接着,我让学生将自己课桌上的书本进行整理,打扫自己周围的环境,再请学生观察教室的变化,学生们都说教室整洁了许多,心情也舒坦了许多。我们可以思考学生能从这一小小的活动中得到什么呢?其实,在一个集体中,若每个人都添一份光彩,这个集体将会金光灿烂;若每个人都抹点黑,这个集体将会黯淡无光。这样的活动虽然很小,但会在无形中增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2)研校本,增内驱

据《每日邮报》称,英国13岁的学生杰米・爱德华兹在学校实验室里成功地完成了一项核聚变实验,成为完成该项实验年龄最小的人。这次实验对他来说无疑增强了学习的兴趣,提升了内驱力,或许改变了他一生的追求。我国新课程理念要求必修课加选修课,校本课程的研发和使用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提升内驱力。以省级课题“基于创新学力培养的高中物理‘云实验’教学研究”为载体,我研发了云实验教材,创设云实验情境。学生会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实验途径,实现对物理知识、规律的研究,极大地提升了学生求知的欲望,唤起他们内在的潜能,促使他们形成良好的人生观与世界观。正如卢梭所说:生活,并不意味着呼吸,而是意味着行动,意味着要充分使用我们的器官,使用我们的感觉,使用我们的才能,使用一切让我们感受到我们存在的自身的各部分。一旦我们意识到我们的感觉,我们便会希望趋向或者逃离产生这些感觉的事物[3]。

3.平等法则:落实“人生观照”的保障

将学生视为一个独立的自然人,这是教育的底线;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这是践行教育的宗旨。人生来就像我们的十指,长短不一,性格各异,班级建设岂能像生产流水线一样,按照统一的模式教育学生?我认为班级建设首先应考虑不同的个体有不同的个性,建立在尊重学生个性差异的基础上,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促使他们共同发展,这是落实学生“人生观照”的保障。

1)尊重是前提

曾和学生交谈时,一位学生问我,有没有一所学校能够让他们想学什么就学什么。“想学什么”是学生的内在驱动力,“学什么”是学生面对的外在压力,或是说学生被教了什么。促使学生形成正确世界观的首要条件就是人要认识人的价值和尊严,尊重每一个人,这就是人道主义[4]。

著名的国学大师陈寅恪,博学而有见识,精通几十种语言,留学多国只为学自己喜好的知识,却没有一个文凭,被誉为“教授中的教授”,这就是在践行“想学什么”而获得的巨大成就。纵观人类千年历史,没有哪位名人能样样精通,纵然学富五车,惠施也不是全能手。尊重学生的个性与特长,才能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

2)宽容是途径

有个案例,我在处理某位学生打架事件时,由于家长过分严厉的训斥,该生对家长说:“我不相信,你小时候就不曾和同学打过架?”是的,回望动物世界,所有的雄性动物在争夺自己的领地或领导地位时都不乏争斗。人虽是一种高级动物,但仍是自然界中的一种生灵,脱不尽自然原始的野性。的确,我们从襁褓之中到耄耋之年,谁敢说没有和别人发生过摩擦,没有和别人交过手。校园中也不乏会出现意外伤害事故,受害人虽然得到赔偿,但有些伤害终身不可修复,打人者或受到经济惩罚,或受到法律制裁,最终双方都是受害者。教师要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明白“人是有理性的”的道理,懂得宽容,告诫他们在作出行动前要先学会思考,否则在伤害别人的同时也将会伤害自己。没有宽容,也就没有师生间的平等对话,更不会让教育产生更为深远的影响。

3)理解是关爱

学生早恋(非正常交往)是家长和教师谈之色变的事件。有这样一个案例,某男生的父母由于生计,常年在外奔波,甚至连春节都不回家,孩子从小学、初中到高中都依靠姑姑生活,比较懂事,深知父母不易,工作劳累,但毕竟还是一个孩子,总会遇到不称心的事,遇到困难与挫折时无人诉说,无人分享高兴、分担忧伤,性格逐步变得有点固执。而某女生,家教较严,只以成绩论英雄,家长轻则训斥,重则拳脚相加。孩子从小到大始终不离补习班,她努力过,奋斗过,但谁又能保证不会马失前蹄?成绩的起落、努力效果的不明显,使她时常沮丧,在迷茫时无人交心与安慰。这两位学生最初只是同学间的鼓励、安慰和交心,逐步变成“男女闺蜜”,再加上这一阶段的孩子本身就有向往异性的心理特征,日久生情,谈起恋爱来。其实,作为教师,我们要在理解学生的基础上给予适当的引导,通过典型案例的分析,让他们走出迷惘的困境,拭去心理上的阴影。

4)自由是目的

我不善于养殖花木,曾栽过一盆仙人球,任其风吹日晒,旱涝无常,仙人球在狭小的花盆里显得有点萎靡。一日,我更换了泥土和较大的花盆,给予适当的浇灌,时隔一夜,第二天清晨便见仙人球丰满了许多,顶端绽放出鲜绿。区区一盆花草,只要有宽松的空间、适当的泥土和水,便能够快速地生长,更何况人呢?教师要将学生视为一个自然人,给学生一定的自由空间,按照人的发展规律让他们自然发展,形成个性,发展专长。没有自由就没有发展,更没有创新。

正如卢梭提出的:“教育应使儿童过儿童的生活,要使儿童凭借天生的活动性,自由地活动、自由地发展。”班级的建设需要建立在尊重、理解、宽容的基础上,我们应多给学生一缕自由阳光的关爱,关注他们的心理,促使他们良好品行的养成,切实提升他们的内在素养。

参考文献:

[1][3]让・雅克・卢梭著.彭正梅译.爱弥儿(精选本)[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