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学习经验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13 21:07:2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中考学习经验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报关专业 考试模式 改革
高职高专教育的目标是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培养懂理论又具有高技能的实用型人才。而报关专业传统的以期末总结性考试和闭卷笔试为主的考试方式方法并不适应高职高专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本文结合报关专业及课程特点提出了报关专业课程考试的改革方向。
一、报关专业课程考试模式存在的问题
1.重结果、轻过程
就闭卷考试而言,由于以客观题、记忆性题目为主导,导致学生平时不用功,临时抱佛脚,考试轻松过关的情况非常突出。个别情况下考场纪律不严,出现用功学生反而成绩落后的荒谬现象。
2.考试内容单一
考试内容偏窄,侧重教材和课堂笔记,只考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记忆力,不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容易造成学生死记硬背,搞考前突击,并寄希望于教师考前划重点,限制了学生学习的范围,造成学生知识面狭窄,动手能力下降,学习兴趣降低。
3.考试形式单一
目前,考试形式以笔试为主,简单操作为辅。其中,试以闭卷考试为主,开卷考试为辅。如《商品编码》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要求学生在《商品编码》这门课中不仅要掌握基本的商品知识,更注重进出口商品编码的查询,强调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二、报关专业考试模式改革实践分析
1.考试内容要符合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要求
考试内容既要能够反映学生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情况,又能体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知识考试与技能、能力考核相结合,并且以技能、能力考核为主,这样的考核才能做到考知识又考能力和素质,能真正对学生知识、能力、素质进行全方位的测试评价。如:在《商品编码》这门课程中,给定学生既定的商品名称及有关商品详细描述让学生根据对进出口商品的描述,判断商品的特性,从而准确的查到该进出口商品的8位数字的编码。注重了商品编码的实际查找过程中考核学生对于查找编码规则的使用及熟练程度。
2.加大平对考核力度,实行全过程性考核
将学生总评成绩分成三块:一是平时成绩(占30%),包括作业、学习态度、纪律等;二是两次测验成绩(占40%),测验成绩以学生的实际操作考核成绩为主;三是期末综合考试(占30%)。
通过这种考核方法,很好地促进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改变了平时不努力,考试搞突击的不良风气,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把握好每一个环节,并注重能力与素质的培养,为专业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3.改革成绩评价方法
改革标准答案式的课程考试评价方式,注重考查学生的解题思路和分析问题的方式、方法,对思路新颖、有独到见解、有新意的答案,要给予奖励分数,以调动学生主动学习和创新的积极性。
4.重视考试结果分析
对考试结果进行深入地科学分析,也是抓好考试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试卷分析获得的信息不仅有利于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指导学生正确有效地学习,同时对提高考试质量,对改进考试设计、提高试卷命题质量大有裨益。因此,阅卷工作的完成,并不意味着考试工作的结束,必须要对考试做出定性与定量的分析。定性分析包括对试题质量、学习质量、教学质量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定量分析要求统计出各个分数段的人数及所占比例,了解考试成绩分布是否合理,从中找出学生的薄弱环节,并采取相应的改革措施。
5.考试管理的改革
将考试分为考前、考中和考后三个工作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特有的工作内容和要求,如果某一环节工作不扎实,则直接影响到考试的真实性、客观性和公正性。因此,教学管理部门应本着“严格管理,严明纪律,严肃处理”的方针,加强考试各环节的动态管理。在考试改革的流程上,先由任课教师制订改革方案,再由课题组评议及任课教师自评改革情况,最后由课题组会同有关部门联合评估,对达不到考试目标要求的,要指出问题所在,限期整改;对考试改革有力度、有成效的,要认真进行经验总结和宣传。
三、进一步推进报关专业考试模式改革的思考与建议
1.根据课程的特点制定不同的考核方式
根据报关专业及相关课程特点,可以采用包括如无人监考考试、论文、开卷考试、阶段考试、试验和实地考察、答辩、专题讨论、口头演示、同学评价、图片演示、设计、制图或模型、个人研究项目、小组研究项目、资料分析、图书馆运用评估项目、实习和社会实践笔记或日记、口试以及闭卷考试等方式进行考核。同时,根据教学进度及教学模式还可以采用的考试形式就是个人研究项目或者小组研究项目,其配套设施是指学生进行研究所需的设备和信息资料,措施是指一整套的监督机制。各种相关机制的启用可以真正保证学生“开卷”考试的可信度和含金量。
2.新型立体式考试评价体系的构建
新型立体式考试评价体系的构建,应当贯彻“横向到边,覆盖全面纵向到底,贯穿全程”的中心思想。“横向到边,覆盖全面”是指考核评价体系应包含评价对象的各个方面,并兼顾知识、能力和素质,以科学评价促进对象的心智实现和谐、全面、健康发展;“纵向到底,贯穿全程”则要求在时间跨度上充分注重评价对象的平时表现和阶段性评价结果,由此比较客观地对评价对象进行综合性判断,减少因偶然因素产生的判断误差,以及根据阶段性评价结果和反馈信息,及时对教学活动进行必要的调整。这就要求我们积极探索更为科学、完善的考试评价体系,改革传统的静止评价、片面评价、主观评价,根据不同的课程特点和教学阶段,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过程与结果并重,设计并实施切实有效的考试评价体系。考试成绩除采用记分、记等外,还要加大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考核比重,学生在社会实践、国家级、省级各类比赛获奖、考级、、专利、科研创新、团队精神等方面都可获得相应的奖励学分,甚至补考也计算平时成绩。
四、结束语
报关专业考试模式的改革,虽然增强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改变了传统的期末考试终结性的评价方式,注重在过程中考核。但由于教师本身经验的不足以及本专业受实训条件的限制,同时在教材、参考书、实训指导书也大量缺编,因此对于过程中的考核仍有很多改进的地方,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更全面,客观的考核学生的实践能力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探索。
参考文献:
[1]石义林,李卫平.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谈考试模式改革[J].西北医学教育,2009,17(6).
篇2
论文摘要:采用查阅文献资料等方法,通过体育合作学习对促进初中体育课堂效果的实践性研究,以提高学生对合作学习的认识,进一步提高体育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合作学习是新课程理念下的学习方式之一针对课堂教学而言,合作学习可以理解为:“在教师的指导下,旨在促进学生的异质小组互助合作,达到共同进步、共同学习的目标,并以小组的总体成绩为奖励依据的教学策略体系’,本课题主要在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方面进行探索与实践,激发学生的合作意识,从而实现学生合作意识、学业成绩及体育技能等方面的提高.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初中各年级学生,重点是初三年级1一3班.
1.2研究方法
(1)文献法:查阅初中教材、教法和有关合作学习理论方面的书籍,初中体育与健身新课程标准、国内外相关学者的论文论著等.
(2)观察法:对学生每节课的表现进行直接观察、记录,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学生心理活动和发展的规律.
(3)问卷调查法:通过给学生发放问卷,从中对学生的情况进行调查.
(4)实践探索法:以体育课为重点,从教材、组织教法、学习目标、课堂氛围等方面人手进行实验.
(5)经验总结法:对所获得的资料和各种信息进行总结、归纳.
2课题的界定和理论依据
2. 1课题的界定
本课题根据初中基本教材和新课标对体育教学的导向,从合作学习方面来研究初中体育教学中合作学习的实效性,从而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效果.
2. 2课程的理论依据
2. 2. 1初中学生的身心特点
初中生正处于从少年期向青年期的发展阶段,是从幼稚走向成熟的一个过渡时期,其生理和心理处于一种急剧变化的状态,心理特点很不稳定,具有简单幼稚和半成熟的特点.
2. 2. 2合作学习理论
美国合作学习代表人物约翰逊兄弟认为,合作学习就是在教学上运用小组,使学生共同开展学习活动,以最大程度地促进他们自己以及他人的学习体育课堂中合作学习的基本形式有:①随机型合作.学生按照队列队形等自由随机分组;②异质性合作.在形成小组时考虑学生体能与运动技能的个体差异,使各组间的整体实力相当,让他们为着共同的学习目标积极参与;③同质型合作.为了完成共同的学习目标,把学生的体能和运动技能上相近的学生组成合作小组;④帮教型合作.教学中把有一定专项技能特长的学生与相对较差的学生组合在一起,形成帮教合作小组,以团体成绩为小组学习的奖励依据;⑤友伴型合作.教学中,教师根据学习内容情况,设计分组时,让关系较好同学自由组合,组成合作学习小组
2. 2. 3初中教材的特点
初中教材各有特点,应该在教师的指导下合理运用.
2.2.4新课程多元评价理论
新课程注重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相对性评价与绝对性评价相结合,对知识的学习强调理解和应用.新课程的评价更加关注对学生的发展评价,即对学生的学习态度与行为、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的评价。
3研究过程及方法
3. 1研究过程
(1)2008年9月到12月,认真学习合作学习理论,研究合作学习方法,杳阅相关研究成果,搜集运用合作学习方式进行体育教学的相关信息,与同行及专家进行学习信息和理论交流
(2)2009年3月到6月,进行教学实验的初期准备工作,观察、研究本校学生体育课上合作学习的可行性方案,制定教学实验的步骤和推进计划.
(3)2009年9月到12月,进行第一阶段的比较教学实验、观察,访谈部分学生.统计对照班与实验班之间的差异并深人分析,有效地对实验计划进行改进.
(4)2010年3月到5月,使用调查问卷对学生进行合作意识方面的调查、分析,做出趋向性的指导.修正实验方案,进行第二阶段教学实验,对研究结果进行总结与反思.根据中考学生体育成绩,检阅提高教学的实效性的可行程度,同时归纳整理资料,撰写研究论文.
3. 2研究方法
3. 2. 1变换交流方式,提高学习效果
“教学过程本身就是一种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边互动过程”,合作学习应是一种教师与学生交流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助交流的过程.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是走进同学们当中,与学生一起活动,共同交流;同时,积极引导学生小组间、小组内进行交流.在教学中通过交流合作,使学生真正体会到一种合作的氛围,进而促进学生学习效果的提高.
3. 2. 2人为提高“难度”,激发学生合作学习的心理需求
教材并非每项内容都适合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因此,教师更要理解并挖掘教材的深度,在熟读教材的基础上,教师应做如下尝试:
(1)充分分析教材与器材间的联系,挖掘教材的深度和器材的利用深度.如在跳横箱的教学中,学生练习时因为产生畏惧心理而无法通过,在合作学习中学生充分开动脑筋,最终大多数学生都能在同学的帮助下顺利通过.
(2)多设置一些需要合作的练习.如:游戏时以团队为单位进行比赛,在跑的练习时以集体帮带形式进行学练等.通过教师给学生提高“难度”,激发学生进行合作学、练的兴趣,进而产生合作学习的心理需求.
3. 2. 3科学组织教学活动,增强学生合作意识.
教师在教学中科学组织好小组活动,对于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有重要意义,
(1)根据个体差异分组学习一个班的学生在个性及能力等方面差异都比较大,所以,应根据这些实际情况,将全班学生按能力、个性特征等分为好、中、差三类.分组时要均衡分配,使各组身体素质、男女比例、能力水平等方面大体相同,尽可能地让不同层次的学生互帮互学,参与到学习中. (2)分配任务到人,结果交流汇总.合作学习小组在学习内容和学习效果上都存在着较强的依赖性.鉴于此,在合作小组学习时,要求学生明白:小组任务是每位成员共同的任务,每位同学要对自己及其他同学负责,小组成绩以全组的平均成绩为准,展示人员代表小组展示,并作全班汇报.又要以创新的动作进行展示,因此,学生在练习中,既要提高全组同学的技术水平,又要集思广益进行创新,由能力强的同学进行展示,无形中把每个人都与小组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最终达到共同提高、共享成果的目的.
(3)提倡小组间要公平竞争,小组内密切合作.在合作学习中各个小组活动的展开,首先就融合了合作与竞争两个因素,我们提倡的是小组之间公平竞争,小组内密切合作,强调的是团体的力量,而非个人间的竞争.在教学中我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
①小组集体竞争、整体评价.以集体一起共同完成合作活动的全过程计算结果(注重合作过程)或进行评价.如滚动、滚翻的开创练习中,以小组创新的总个数为评比条件,比赛中以投中的总次数为比赛结果等,表扬优胜,鼓励落后.
②小组成员单独计算成绩,小组合计总分进行评价.在小组合作学习评价中,每个小组成员的活动成绩首先单独计算,然后小组合计总分加在一起,并进行小组间比较.如跑步、投掷比赛等活动中,小组成员进行单独比赛,合计总分计算小组成绩.这样,各小组成员才可以相互帮助、共同进步,才能使小组在竞争中处于领先地位.
在开展小组间竞争的同时,教师还要及时引导全体学生解决小组内优秀生和差生之间不能共存的问题,使他们明白每个小组成员之间是“荣辱与共”的关系,他们必须友好相处、齐心协力,才能取得胜利,这也极大地促进了每位同学的学习能力与合作意识.
3. 3研究结果
通过几个学期的探索与实践发现合作学习可以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
4结论及建议
要提高初中生教学合作学习的实效性,教师要做到:
(1)认真学习和掌握合作学习的理论与方法,分析研究初中教材的内容和拓展内容,筛选出适宜开展合作学习的教学内容;
(2)根据学生和学校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实事求是地确定单元教学目标,用目标导向引导学生开展合作学习,从而达成教学目标;
(3)要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自身特点,采用合理的练习方法,进行有效的合作学习分组;
(4)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和学习阶段,采用弹性分组,有利于小组的有效构建,也可以扩大学生之间的交往;
(5)要真正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让学生在开展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每个人都能得到有效的提高.
要提高初中生合作学习的实效性,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要在老师指导下做到:
(1)明确通过有效的合作学习可以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以及社会交往能力;
(2)提高合作意识、合作精神和团队精神,并培养崇高的集体荣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