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学习经验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16 14:37:3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化工学习经验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人才培养模式 工学结合 校企合作 专业建设
1 研究背景
围绕宁夏建材行业发展需求,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就业岗位需要的综合能力和职业能力为目标,及时调整专业,创新育人模式,培养实用型、复合型高技能人才,深化校企合作,推行工学结合“2+1”人才培养模式。
2 研究内容
我系发挥专业人才优势,进一步加强与宁夏赛马集团、国电英力特能源环保公司等大企业合作,让企业参与教学过程,使学生能够切实提高职业能力,力争使专业设置与市场相结合,专业建设与我区建材行业发展相结合,实现优势互补,校企共赢,提高办学效益。该项目主要研究的内容是:①以学生就业为导向,探索适应我区建材行业发展的人才培养合作模式,全面引导教育教学改革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②探索灵活多样的校企合作实现方式、互利共赢的运行机制,解决学院教育资源相对短缺的矛盾。③从专业培养目标、课程、教材、教学模式到人才培养评价制度、学生综合能力培养、技能训练、职业道德及我区建材行业发展的人才需求不适应的问题。
3 研究意义
3.1 基于服务我区建材行业经济的发展,充分调研市场需求信息、建材行业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强技能人才。
3.2 与我区建材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等,及时调整专业设置、调整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出真正行业紧密结合,发挥资源优势,深化校、企(行业)深度合作,参与教学过程,为学生传、帮、带,使学生能够切实提高职业能力。
3.3 专业设置与市场相结合,专业建设与地区特色经济发展相结合,实现优势互补,校企共赢,提高办学效益。
4 研究方法
4.1 文献研究法。本课题广泛搜集和查阅相关理论研究文献资料,研究最新动态,通过对校企合作和职业能力有关理论书籍的学习,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获得宝贵的经验,在此基础上开展研究工作。
4.2 调查研究法。为了解我系人才培养模式是否与企业用人需求相一致,为此采用企业调查、校企座谈、问卷调查、访谈、对话等方式,广泛听取企业、教师、学生的意见,及时了解最新动态。
4.3 经验总结法。从课题研究中总结经验,撰写研究报告及相关论文,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实践。
5 主要开展的工作
5.1 完善人才培养模式。目前,材料工程系采用 “2+1” 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即前两学年在校内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后一学年进入企业进行综合实训和顶岗实习。我系秉承工学结合的教育理念,从分析学生未来岗位能力入手,科学界定培养目标及培养方向,并根据岗位能力需求明确专业核心课程,构建新课程体系。在此基础上,为了使专业设置更加科学合理,我系专门针对建筑检测行业和商品混凝土企业进行市场调研,根据实际需求,设置专业核心课程,并及时调整教学内容,立足于区域经济发展,及时、精准地把握住市场经济发展的脉搏,不断进行改革和创新,面向社会、面向市场、面向企业办学,力求制定出与社会需求相吻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5.2 成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由企业、行业专家组成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通过邀请专家进校座谈及深入宁夏赛马集团、宁夏瀛海集团及鲁西化工等企业深入调研,与企业领导及技术骨干进行了沟通交流,针对人才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培养方式和课程设置等方面征询企业建议。与此同时,下发《企业问卷调查表》,力争更广泛地征求企业生产一线骨干的意见,确保人才培养方案的目标定位准确、专业课程设置合理。
5.3 建立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校内实训基地不仅能为学生建立真实的职业环境背景,而且能提供与岗位能力相关的专业训练;校外实训基地以顶岗实习为主,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实际操作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工作热情,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情操,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5.4 加强职业资格认证工作。对参与定岗实习的学生提出相关职业资格证书要求,将毕业证和职业资格认证教育融入教学全过程,使学生在学习相关课程后可以直接参加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并争取在学期间获得“双证”。
5.5 加强“双师型”学习模式。学生在企业现场进行综合实训,由师傅带徒弟,手把手教,既是师徒关系也是师生关系。通过“零距离”接触生产第一线的训练,使学生在实训过程中,熟悉、掌握了本专业领域先进的技术方向、工艺装备和技术实际应用的本领;教师带学生在企业进行现场教学,既是师生关系也是师徒关系。同时,现场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懂生产,善教学的“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5.6 加强校企合作,实行“订单式”、“冠名式”培养。校企合作教育是实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手段。材料工程系近几年加强校企合作,积极与企业深度融合,在实行““订单式”、“冠名式”培养方面作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并取得了良好的进展。其中材料工程系的材料工程技术和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的学生与宁夏瀛海集团签订订单培养协议,混凝土班与宁夏赛马商品混凝土公司签订“冠名式”定向培养协议并冠名为“赛马商混班”。“订单式”、“冠名式”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能够使校企间建立密切的“血缘”关系,使学院的发展和企业的命运结合到一起,学院与企业同舟共济,共生共荣。
6 下一步工作计划
6.1 整理出我区建材行业人才需求调研报告。在调查全区建材行业资源的存量和质量的基础上,为我系人才培养提供依据。
6.2 适应我区建材行业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深入分析银川及宁夏各市县建材行业结构、人才需求现状及前景的基础上,针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专业人才分别提出具有各自特点的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陈海利.地方性普通高校基于学科大类招生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J].价值工程,2010(16).
篇2
(安徽理工大学化工学院,安徽 淮南 232001)
【摘 要】运用网络工具教学是高校对教学方法提出的新要求,能够熟练的运用网络手段,进行多媒体教学也是提升现代教学水平的一个重要的手段,因此,突破传统教学方式的瓶颈效应,运用现代化网络系统教学是今后化工专业教学中必须熟练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本文探讨了如何优化网络工具,为化工专业教学服务,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可行性的建议和措施。
关键词 网络教学;化工专业教学;优化;网络工具
基金项目:安徽理工大学校教研项目(KJ100)。
作者简介:贾荣仙(1977.11—),陕西咸阳人,硕士,安徽理工大学教师,研究方向为精细高分子化学品。
高等教育中化工类专业的专业课一般比较多,包括:化工工艺学、化工设计、有机合成、工业催化、化工技术经济、化工原理、化工热力学、反应工程等。化工类企业大多具有有毒有害、高温高压、易燃易爆的特点,因此,学生实践教学往往流于限时限工段的走马观花式的参观形式,所以对装置流程缺乏深刻的了解,造成学生理论与实践经验的严重脱节,导致许多企业用人单位对大学生高分低能的评价。
1 化工类专业迫切需要建立良好的网络数据库
网络数据库作为一种主要的资源,其独特的优势已显得越来越重要。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的教学方式中网络多媒体教学将成为教学的主流[1]。因此要求授课过程中加入模拟实际生产过程的视频资料,讲解配合视频授课的形式,甚至模拟实际生产的动画操作设计,使得抽象的问题形象化,更利于学生理解和接受新的知识。化工流程模拟软件包括:Hysys,ChemCAD,Aspen Plus,PRO/II等[2],其中PRO/II是20世纪80年代初出现的计算机程序应用软件,同时它也是化工热力学、化学工程、系统工程、计算方法及计算机应用相结合产物,可用于化工单元过程及化工流程的模拟、设计和优化。
2 我国化工专业的网络数据库现状
近年来,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化工技术的飞速提高,大量的化工数据信息的剧增。为了更科学、有效地组织、管理和使用这些数据信息,发达国家都先后利用电子计算机建立各种不同的化工数据库。我国70年代后期也开始开发和应用化工数据库,建立了中国化工文摘文献数据库、化学物质数据库、化工参数数据库。一些科研设计单位、生产企业和管理部门,都针对各自的需要,编制了各种专业数据库。
3 优化化学工业数据库的策略
首先,教育部门应高度重视优化化工专业网络数据库的问题[3],充分认识到优化化工数据库的紧迫性和必要性,意识到网络数据库的优化会直接影响我国的化工专业教育水平的提高。其次,化工网络数据库的资料要尽快完善,包括:分子结构图的绘制,反应机理示意图,实验流程装置图,生产和工艺流程图,化学过程图形化显示,实验数据的图形化绘制和显示,通过将计算机远程测控技术、图像传输技术应用到化工专业实践教学中,使学生了解现代先进的工业技术在化工领域的应用现状;通过化工专业远程实验室的建设,使校内优质的教学资源实现了共享,在让更多学生受益的同时,探索出一条多校区异地网络实验教学的新模式。
4 应用化工软件为专业教学服务的途径
化工专业教学课程包括:化工原理、化工热力学、分离工程和反应工程等,目前,绝大多数化工企业处于安全等问题的考虑,允许学生进入厂区加入实际生产现场的实习机会非常少,高校对于实践教学也大都是走马观花式的参观式教学,对于整个生产工艺流程缺乏深入认识。因此,计算机仿真模拟技术在众多国内外高校中逐渐普及,它不仅有助于学生加深对化工专业课程的理解,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利用流程模拟优化技术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化工工艺流程模拟软件是20世纪80年代初期出现的一种应用性计算机程序系统[4],是化学工程、化工热力学、系统工程、计算方法及计算机应用技术的结合产物,可用于单元过程及化工流程的模拟、设计和优化,具有界面友好、工作效率高、结果计算准确等优点。本文结合多年从事化工流程模拟优化技术的实践经验,从培训策略、案例设计和效果评价等方面介绍了化工流程模拟软件辅助化工专业教学的应用方法。
4.1 流程模拟软件培训
熟练掌握某种国外化工流程模拟软件,必须具备几乎所有化工专业课程的理论基础,同时还需要一定的工程实际经验和英语水平,而学生对所学专业课程往往缺乏整体深刻的领悟以及有限的专业英语水平,往往一时难以适应,畏难情绪会由然而生,所以制定恰当的培训策略使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流程模拟软件的作用、结构和使用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开展流程模拟技术的工业应用实例讲座,使学生充分认识其重要性、实用性和广泛性。例如乙烯装置的改扩建、橡胶公司溶剂回收系统的设计、催化裂化增产柴油的优化等。其次,通过常用单元过程模拟优化的实例演示,介绍流程模拟软件的界面结构和使用方法,并且安排上机操作和指导,使学生尽快完成简单过程模拟,消除学生的畏惧心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布置数量适中、难度适宜的作业进行探索性训练,对于学生出现的共性问题进行重点讲解和经验总结,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
4.2 教学案例设计
教学案例设计的好坏直接影流程模拟软件辅助响化工专业教学的质量[5],优秀的教学案例应联系生产实际,难度适中,典型性、综合性好,并且应先易后难,具有层次性。首先,仅就某一典型单元操作涉及的物料衡算、热量衡算、相平衡关系、传热传质速率关系等内容的某一方面进行计算和分析。其次,完成对工艺流程中的某一重点设备的初步设计,包括工艺设计计算、主体设备结构设计和附属装置的选用等过程。最后,结合工程实际,选择合成氨、甲醇等几个典型工艺装置的模拟计算和分析。
总之,上述教学案例设计的层次与化工类专业学生的教学进度相适应,从而使流程模拟技术不断贯穿于整个化工专业教学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会感到无所适从而是增加了学习兴趣。
4.3 教学效果评价
将研究成果具体应用到化工专业教学活动中,如化工原理、分离工程、化工模拟与优化等课堂教学和专业教学实习、本科毕业设计等实践环节,观察实际教学效果,不断改革和完善教学内容和方法具有重要意义。实践表明,流程模拟软件与手工计算的有机结合,提高了教学效率和质量;学生对化工专业课程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提出和解决对实际工程问题能力有了明显提高。
优化网络工具在化工专业教学中的应用是一个系统的工程,也是我们化工专业教学目前面临的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其策略实施的优劣直接会影响到我们专业教学的水平,因此,我们需要高度重视,要有计划、有目标、有重点的来进行。
参考文献
[1]刘世艳.流程模拟技术在化工领域中的应用[J].大众科技,2005,4(78):66-67
[2]王洪元.ASPEN软件在教学与科研中的应用[J].化工高等教育,2000,2(49):49-51.
[3]刘保柱,于凤文,朱菊香.Aspen Plus应用于化工原理课程设计的实践[J].化工高等教育,2007,2(94):23-25.
[4]赵毅,吴雪梅,潘艳秋,等.精馏操作型问题的讨论[J].化工(下转第26页)(上接第21页)高等教育,2008,25(5):92-97.
篇3
一 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队伍
该项目具有能力较强的研究队伍,课题组成员年龄结构和知识结构合理,掌握教学规律和授课艺术,同时具有较高的专业能力和学术水平,并具有多项研究成果。课题组老师均担任电气自动化专业课程的教学工作,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有着较深的认识,这些都有利于课题开展。参加本课题研究的老师,都从事一线教育教学,平均年龄在30岁左右。经历过其他课题的研究,并且针对所研究的课题,他们大多数人有相关的研究经验,有数篇论文在各级评比中获奖或发表。其次,实施人才培养教学过程中的老师,专任教师中同时具有技师资格证和高校教师资格证的“双师”素质教师占100%。专任教师中有企业工作经历5年以上的占50%。研究队伍的构成,保证人才培养方案研究的正常进行和实现预期目标。
二 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过程
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与实践过程按照“调研、方案设计、实践、成果”研究方案进行。第一阶段为初步研究阶段。研究教育部高职教育教学纲领文件;开展职业岗位调研、毕业生跟踪调查、人才需求调查工作;根据调查结果,整理出人才需求调查报告。第二阶段为人才培养方案拟定阶段。根据前一段的工作总结,提炼出典型工作任务并进一步优化;拟定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完成行动领域向学习领域的转化;成果形式为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及相应课程的课程标准。第三阶段为实践与修订阶段,通过三年人才培养改革实施实践,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同时建设核心课程资源,改革教学方法,建设校内外实训基地。第四阶段为形成成果阶段。完善并形成最终“基于就业导向的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提交专业建设委员会审批;确定教学条件建设方案;完成研究报告;并建成电气自动化专业院级、省级精品课程。
三 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方法
该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与实践主要采用由外到内、由宏观到微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和思路。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运用调查法、比较法、文献检索法、行为研究法、经验总结法等进行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和方案研究工作。在具体操作上,以学校开设的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班级为研究对象,进行循环招生、循环教学、循环试验,在实践中构建和完善符合岗位要求、满足就业竞争力需求的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
四 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内容
该人才培养方案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
1 人才需求与学生就业取向调查分析
针对京津冀、山东省内、长三角经济带的多个厂家和参与各个工作岗位的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毕业生做了大量调查,得出调查结论,明确人才培养改革的紧迫性。
2 基于就业导向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对所调研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得到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就业的职业领域和主要就业岗位群,最终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掌握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具备与本专业未来工作岗位相适应的职业素质、较强的职业发展能力、较强的电气设备安装调试和自动控制技术应用能力,能够从事自动化产品的电气系统安装调试、自动化生产线的运行维护、自动化工程设备升级改造等工作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3 构建基于就业导向的“平台+模块”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构建过程采用六步法完成:(1)通过市场需求调研确定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职业岗位或岗位群;(2)通过岗位分析确定各个岗位的工作任务;(3)归纳出典型的工作任务;(4)通过典型工作任务分析确定专业应具备的能力(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5)通过职业能力分析确立学生应具备的知识、技能、态度;(6)最后完成从行动领域到学习领域的转换,即从教学内容归纳出课程体系。
在构建时,组织专业教师、企业的一线专家等组成分析小组,在课程设计专家的指导下,引入创新教育理论,采用能力/素质分析的方法,根据能力解析表和专业教学目标,提出课程的教学目标以及考核评价标准,通过这种方式筛选出课程内容和课程体系,最终确定了“平台+模块”的课程体系。
该课程体系的具体构成包含公共基础课程平台、专业群课程平台、专业课程平台、专业方向课模块、选修模块(包括专业拓展课程和公共选修课)、素质拓展模块、专业集中实践模块等,构建了“三平台+四模块”的课程体系。
学生职业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的培养主要通过寓于课程体系全过程来实现。
4 开发提升就业竞争力的“做、学、教一体化”教学
在教学团队指导下,采取边开发边实践再反馈的思路,开发一体化课程。在一体化教学实施过程中,按照图1的方法进行分阶段教学。制定了合理的一体化学习效果评价方案,加强过程性评价。
五 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成效与特色
人才培养方案从改革研究到最终方案实施,已经经历了五届毕业生,从企业的反馈到毕业生的评价,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企业的认可度都非常好。其成效具体表现在:第一,形成了与区域产业发展相融合,与企业需求密切衔接的电气自动化人才培养方案。第二,提升了高职自动化专业学生就业能力,提高了毕业生好评率。第三,建立了以符合企业需求、基于工作过程的专业课程体系。第四,构建了职业院校电气自动化专业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第五,建设了院级、省级精品课程群。第六,打造了一批高水准的师资团队。
该人才培养方案实施又具有以下几个特色和创新点:
1 参与人员广泛是人才培养方案研究与实践成功的保证
在人才的培养的各各环节,除了优秀专职教师的倾心付出,学院还聘请、引进了企业中经验丰富的专家、工程师和一线的技术人员。这一点上突破了原来只是聘请企业专家的做法,而是通过更广泛的人员的参与,更加真实地了解了企业岗位的设置、人才需求、人才类型等许多的信息。
2 “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模式
通过实习基地建设和实践教学综合改革,先后与包括亚太集团、皇明集团等多家公司签定了共建协议,投资上千万元,在实验实习、毕业生就业、科技服务等方面进行全面合作,建设了设备先进、能满足教学、科研、实习等需要的实训基地。该项目已经运作两年,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3 建成的省级精品课程群是人才培养方案实施的重要成果
构建自动化专业核心课程群,建设院级、省级精品课程,是课题组及专业建设委员会的初期目标,而在几年的课题研究实践中,最终也实现了这一目标。精品课程的建设,完善了专业课程资源,是人才培养方案改革实施的重要依据。
5 以大赛为抓手,促进学生就业竞争力提升是创新途径
教学团队的成员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比赛,如山东大学生机电创新设计大赛、山东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山东省职业技能比赛等,这些比赛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同时,这些竞赛用到了许多的工程和企业常用的知识,对于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六 结语
基于就业为导向的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践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成果,这些成果可以直接应用到教学中去,对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确定了指导方向,对提升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有很大的帮助,同时对相关专业的教学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钟波,等.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探
索与实践[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3).
[2]赵志群.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指南[M].北
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篇4
关键词:大型发电厂;运行培训;创新模式
作者简介:魏向宇(1962-),女,广东五华人,华能汕头电厂,高级经济师。(广东 汕头 515071)孙伟鹏(1969-),男,广东揭阳人,华能海门电厂,高级工程师。(广东 汕头 515132)
中图分类号:G7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30-0008-02
员工培训是指一定组织为开展业务及培育人才的需要,采用各种方式对员工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培养和训练的管理活动,其目标是使员工不断更新知识,开拓技能,改进员工的动机、态度和行为,使企业适应新的要求,更好地胜任现职工作或担负更高级别的职务,从而促进组织效率的提高和组织目标的实现。[1]随着厂网分开,竞价上网政策的不断深化推进,大量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得到广泛应用,超临界、超超临界等高参数大容量机组陆续投产,电力企业竞争日趋激烈。运行也由原分专业、分车间管理向主机集控、辅机集控甚至主辅控一体化发展。运行职工技术素质直接关系到机组甚至电网的安全、稳定、经济运行。而培训能够提高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的质量,能够保证企业战略的有效实施。为此,进一步加大运行培训力度,改进运行培训模式。加速培养符合当前发电要求的运行队伍成为各发电企业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
一、当前发电企业运行培训模式的分析
当前,发电企业运行人员现状已引起管理者的高度重视,并正在进行各项培训工作,但从培训情况看,企业培训效果并不理想。普遍存在着培训需求分析不全面、培训计划不完善、培训方式不新颖、培训效果评估不到位、激励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培训的效率和质量有待提高,从根本上制约着企业竞争力的提升。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员工自主学习的氛围没有形成
电力企业一线员工缺乏学习压力,自恃具有行业优势,缺乏竞争意识,缺乏危机感和压力感。员工学习目的性不强、浮躁、惰性高、自我意识强,平时不能潜下心来学习,往往只是为了升岗或者应付考试而学习。[2]同时,企业有时考试结果不会公开公布,或者考试成绩与员工晋升或奖金关系不大,这也导致培训得不到应有的效果。这一系列原因导致员工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不高,缺乏自主学习的氛围,好多时候培训成为一种被动学习,给人感觉不是一种福利行为,而是一种惩罚行为。好多一线员工被班组长压着、逼着,勉强学习敷衍了事。
2.培训的基础性、系统性、长期性不够
培训大多仅限于岗位培训,常着眼于当前,没有与企业的长期发展目标联系起来。培训项目往往被动地依赖于上级下达的培训任务,只注重培训的短期效益,缺什么就补什么,随意性较大,很难促使各级领导对培训工作从思想上到组织行为上都到位。他们经常说培训很重要,但平时事务性工作很多,一忙起来就把培训放到了另一边。
3.培训监督不力,班组培训往往流于形式
通过检查发现,不同班组的培训活动记录质量参差不齐,不乏应差式的敷衍了事。班组培训员、安全员更多的培训时间是用在独自编写完成培训记录上。[3]由于班组长岗位工作与培训工作无直接考核关系,多数班组长对培训员的工作一般只从数量或形式上进行督促,并没有把主要的培训内容和培训需求放在自己的主要工作上,造成班组培训不力甚至较长时间不开展,而说出来、写出来的活动记录或总结却像模像样,造成实际培训监督缺位。另外,企业人力资源部门监管不力,受训员工的培训学习需要企业配合培训内容进行监督跟进,督促受训员工将培训所学内容进行实践,有效地将培训转化为实际生产力。
4.培训评估方式简单
电力企业由于其特殊性,培训效果很难评估。人力资源部门为了简化工作难度,减轻工作压力,往往对企业培训效果测评采用简单方法,主要以卷面考试或培训后的小结汇报为主。培训后的实际效果评估往往被忽视,没有从受训者能力提高的角度去评估,也没有从员工绩效改善的角度去评估,更没有从公司是否受益的角度去评估。[4]由于缺乏对培训的成本收益分析,很多人都认为培训只是浪费时间,而培训只是给企业增加成本。
二、新形势下发电企业运行培训体系的探讨
基于以上运行培训存在的不足,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参考其他先进企业的经验,尝试通过细化培训需求、制订系统培训计划、采取多样的培训方式、建立有效培训评估体系及培训激励机制、建立内外结合的培训师队伍等方面对运行培训模式进行改进,从而提高运行培训效果,促进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效提升。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思想行为标准化
电力企业应转变思想,增强认识,对员工培训工作给予相应重视,在企业内部树立起对员工培训的统一意识,加大对培训的资金投入,创造良好的培训环境,从员工的责任培训着手,激发员工的学习欲望和热情,引导员工用正确的方法进行学习,改变员工被动参与培训的心理状态。企业员工培训工作的有效开展还需要电力企业把培训工作纳入具体的管理行进程中,实现培训工作的制度化。具体表现为:没有接受岗前培训的员工不能上岗,岗前培训员工不合格的员工不能上岗,要接受再培训等。
2.培训内容合理化
电力企业要使员工培训有针对性,有实效性,就要与本企业的发展战略相适应,就要紧密结合企业的实际需求,为员工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以利于把员工在培训中学到的技能发挥出来,在工作中去运用它,更好地为工作服务。[5]可以说,员工培训的内容应当是立足于电力企业的战略目标和发展规划的,同时还应与员工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培训过程中,应当注意与时俱进,更新培训的内容,引进新颖的成果,从而不断更新扩充员工的知识面,跟稳行业发展步伐,胜任变化的岗位技术要求。最后,完善培训的评价机制。
3.培训评估多样化
有效的培训评估体系是对培训的需求进行分析评估,对培训实施过程中的场地、人员、教材、教师、方法等的评估和培训结束后组织者对培训过程中呈现的问题及效果的评估。培训的评估体系关乎培训的效果,应进行严格的考核和评估,使员工培训避免有走过场之嫌,而对培训内容本身的可实践性、对员工作工作绩效的影响程度进行全面的评价,也能为以后的培训取得更好的效果奠定基础。电力企业可以在设计薪酬结构时将员工岗位技能的提升与其经济效益直接挂钩,把岗位技能工资作为员工薪酬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员工的日常考核中,培训情况也要占一定比例。例如对累计多少次培训不达标不予晋升等形成制度性的规定,将培训与员工年终“先进员工”评选联系起来。
三、具体实施方案
从培训人员新、设备新的特点实际出发,制定了培训方针:以考促学、以赛促学、榜样引路、奖惩分明。把责任培训、安全培训和技术培训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侧重实际操作能力和经验的培养,分系统、分单元、分专业开展培训和考试工作。
1.仿真机考试模块化
仿真机提高运行人员仿真机学习的实用性、时间的灵活性、操作的规范性,进一步提高上岗标准,使每个运行员工都能实实在在掌握百万机组启动/停机、事故处理等各重要阶段的操作思路和步骤。仿真机考试采取模块型仿真机考试确认管理办法,把机组启停和升高处理分为多个模块,由运行经验丰富的人员把仿真机调试好,确保仿真机的实用性。所有运行值班员都必须通过本仿真机考试所有模块,并建立完善的仿真机档案,提岗考试一票否决。
2.电气培训专业化
为进一步提高运行部电气专业人员的安全意识、技能水平,从根本上遏制电气误操作事故的发生,多次整理修订电气一次系统图、电气典型操作票,增加现场操作卡和在重要设备悬挂安全警示牌;安排经验丰富的电气专业人员利用各运行值学习班、白班班后会时间加强对全体具有电气操作资格人员电气专业知识培训、电气运行操作风险控制分析、电气误操作事故学习与分析、电气各项管理制度及措施的学习落实等方面的培训指导;电气专工到现场跟踪检查、考试等多种手段进行监控,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整改,将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3.技能培训多样化
分汽轮机、锅炉、电气、化学、辅控等五个专业,采用集中授课,成立精密巡视小组,不定时邀请专家、现场经验丰富的老师父或专业技术扎实的部分年轻员工分专业分单元、从室内到室外给新员工言传身教,把设备详细资料、技术、技能有效传给新人员,把电厂典型的事故进行分析,把现场可能碰到的安全隐患都讲清楚。同时,积极组织现场设备确认比赛、默画系统图比赛,使运行人员更快熟悉机组的设备系统,为机组安全运行打下坚实基础。
4.专业书、图纸规范化
规划运行技术资料库,把各种资料充实到运行技术资料库中,并随时更新,分专业、分系统,从设备原理、结构、控制方面进行整理,实现内部网站共享;编写机组调试、分步试转、整体启动、168试运、机组运行等环节的运行操作经验总结,并装订成册,编写全厂生产专业性书籍(技术问答、培训教材、逻辑小册等),为运行人员的持续学习提供一整套规范的资料。
5.新员工入厂教育严格化
严格执行新员工入厂教育的各项程序,开展增强责任心教育,组织参加拓展训练,锻炼大家吃苦耐劳与团队协作的精神;组织入厂安全三级教育,参加电厂组织的急救培训;全方位、多方面进行安全技能培训和技术技能培训。
6.生产准备超前化
调试促培训,利用新机组调试机会,锻炼一班人。超前对新机组的生产调试进行了准备,各专业组织运行人员集中讲课、现场培训讨论、到设备厂家培训等培训方式,做到超前介入,超前准备。
7.交流学习制度化
注重值际之间的技术交流,扬长避短,并逐步形成典型、规范。同时,也要注重加强与兄弟电厂之间的技术交流往来,利用机组大修的机会到先进电厂学习调研,学习新技术和运行管理不一样的经验为我厂所用。
8.操作典型化
不断总结经验,形成典型操作卡、典型事故处理卡、典型故障树、现场设备操作卡、典型工作票等等,使人员操作规范化、程序化,最大程度地减少误操作的发生。
四、结束语
总之,电力企业只有树立对员工培训的思想认识,抓好培训,把培训工作纳入具体管理范畴才能有效激发员工的潜能,为企业稳步发展奠定人才的基石。要想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发电运行环境中发展,运行人员的素质必须不断提升,探索有效的运行培训模式是必经之路。发电企业应当把运行培训作为企业的一项重要工作常抓不懈,在运行培训模式上继续探索,通过创新培训方式造就一支一专多能的运行技能人才队伍,培养能够解决高、精、尖技术难题的运行技术人才。只有引进有用人才、合理使用人才、科学管理人才、充分开发与利用人才,才能更好地促进企业目标的达成和员工价值的实现。
参考文献:
[l]李建成.新形势下发电运行培训模式改进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2011,(18):14-15.
[2]赵雪.浅谈市场化进程中的电力企业培训[J].商场现代化,2009,(6):294.
[3]吴俊毅.浅析电力企业发展与培训[J].机电信息,2009,(36):35-36.
篇5
关键词:校企合作;工程材料应用;教学模式;改革;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8-0046-03
一、引言
《工程材料应用》是我校机械专业卓越班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开设本门课程,其任务不仅是要传授学生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而且要为后续的专业课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更要注重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以真正体现卓越班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这样,我校从学生毕业到企业上岗就必须具有合理选材、正确使用材料及合理选用材料成型方法的能力。加强《工程材料应用》课程教学的改革,是卓越班培养应用型人才教育改革的重要方面。因一方面课程内容整合分模块化教学突出实践教学培养实践应用能力使课程理论总学时日趋减少,单门课程学时明显不足;另一方面,材料作为现代科学技术的三大支柱,近年来发展迅速,新材料层出不穷,这就要求课程内容除了涵盖原有的金属材料知识外,同时也应该反映出现代材料领域的最新进展及它们的组织结构与性能特点。以学生为中心,拓宽工程材料学基础及知识面,加强工程材料应用技能培训,强化工程材料现代加工基本理论和先进方法,突出工程意识、创新意识与综合素质的提高,主动适应经济与科技的发展,符合应用型卓越人才培养的定位,课程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二、现存的问题
1.教学内容。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稳步发展和市场用人机制地不断完善,将影响人们对高校专业内涵的重新认识,影响专业建设的诸多方面,对原有专业进行较大幅度的调整与拓宽是高等教育改革在新形势下的必然结果。市场对机械产品的性能及使用寿命要求越来越高,在这样的背景下,机械类专业卓越班的《工程材料应用》课程内容势必会产生相应的变化。新材料在工程技术中的应用含量与作用逐渐提升以及传统材料的先进方法和加工精度加剧了这种变化。因此,对《工程材料应用》课程建设进行全面的规划是及时的,并且是必要的。该课程教学学时为48学时,如何利用较少的学时来讲授这门课程,同时在保证传统教学内容的前提下,适量增加有关新型材料的知识(这部分内容视学时情况可作为单独章节讲解,也可穿插到其他章节中介绍),无疑给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考试评价系统。《工程材料应用》课程是机械类专业卓越班的必选课,按照原有的普通本科教学计划,各专业授课时间不同,考卷一般是由任课教师或由命题小组命题,仅能进行小范围内统考,不能完全保证各个专业的考试方式(如闭卷、开卷、卷面成绩及平时成绩的分配等)、考试范围、难度、题量及评分标准具有广泛的统一性和公平性。需要对考试方式、命题工作和试题库建设进一步完善。
三、教学改革
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要使学生具备较强的《工程材料应用》知识应用能力是很困难的,而且教学效果不佳。
1.本课程教学小组一直积极参与教学改革,开展启发性、实践性、研究性教学。《工程材料应用》课程理论抽象,名词、概念多而复杂,定性描述多、经验总结多,需记忆的知识点多,学生初学本课程会感到枯燥、难理解。所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本课程教学改革的一个重点,针对不同教学内容,探索一种特色的多样化课堂讨论式教学方法,如,“智力竞赛式”课堂讨论,“两军对垒式”课堂讨论,“点将台”、“填空式”课堂讨论。例如,对于“铁碳合金相图”采用“智力竞赛式”的课堂讨论,对于“钢的热处理”则采用“两军对垒式”的课堂讨论,而对于“工业用钢”又设置“点将台”、“填空式”课堂讨论。通过多种形式的讨论式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感到活泼、新颖,从而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学生各抒己见、踊跃登台、相互纠正的热烈气氛,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并且,使学生从被动学习者转变为自主学习者、合作者和研究者,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自我计划、自我调整、自我激励和自我强化的意识,促进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尊重、相互激励,相互欣赏。这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1]
2.本课题探索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模块式教学模式,实现校企联合培养的方式,将很好地克服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病,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工程实践是学生在校期间最重要的教学实践活动之一,它不只是给学生以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通过工程实践,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作为重要实践教学环节的工程训练是创新教育的沃土,对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具有唤醒、培育、发展的功能。为此,我们必须转变观念,从工程实践的教育思想、教学条件、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考试制度和评价标准等方面进行全面改革。从工程训练中心的建设指导思想、建设目标出发,强调工程训练中学生创新意识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从工程训练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出发,突出培养学生各种创新素质,促进其创新能力的发展。[2]
模块式教学模式,以知识应用能力为目标,按照由初级到高级的顺序,将工程材料知识按组织―性能―材料―应用及热加工工艺划分为不同层次的知识模块,在学校完成每一个层次的知识块中包含着相应深度的全知识结构的知识内容的学习。以每个知识模块为单位,以完成该层次的知识模块教学任务时,学生应具备的相应的知识应用能力为目标,以知识综合应用环节为手段,进行到企业以实践锻炼为主要的综合性教学。学生在完成该层次知识模块的学习时,就具备了该层次的知识应用能力。每一个层次递进的完整教学过程就称为模块式教学过程,当学生完成所有层次教学过程的学习时,将课堂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工程训练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认识材料学基本理论、材料加工基本理论与工程实际应用的有机联系,从中理解和掌握材料学以及材料加工知识,最终培养他们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现“知识一能力一方法”的同步提高,也就使其具备了相应专业的知识应用能力。[3]
3.既重视学习结果,更注重学习过程。侧重启发教学,让学生有足够的自主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如组织学生对主题(如“可持续发展战略下材料选用原则”、“可持续发展战略下材料加工原则”)进行资料收集处理,撰写文献综述小论文,进行课堂交流与辩论;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允许学生有不同见解。营造民主的课堂氛围,正确引导学生“为何学、学什么、怎样学;教学过程中注意处理好“点、线、面”三者之间的关系,体现“贯穿四要素主线”、“突出结构材料重点”、“强调材料应用”三大原则。
4.要求任课教师提高业务水平,必须具有较宽厚的专业知识,较强的组织、思维、研究和创造能力,较高的文化素质和学术水平。为此,课程教学小组教师积极参加科研工作,“产学研”三结合,培养教师科研与工程实践能力,提升教师的业务水平,丰富工程材料课程教学内容的工程意识,使学生感觉到科研就在身边、工程就在跟前,促进了学生大工程观意识的形成。认真钻研和编写教材、集体备课、观摩教学,经常性地进行教学法研究,发表教改论文,总结教研成果。
四、教学实践
在实践教学设计中始终以基本培养原则和个体化培养原则为指导,以“知识单元”为主线构建模块式实践课程体系,制定切实可行的课程组织方式。根据培养原则,每一个模块中的全部实验分为固定组件和自选组件两部分,其中的固定组件部分属于《工程材料应用》实验课教学计划规定的必修内容,主要通过在基础实验教学平台开展日常教学活动来完成,学生按照教学计划依次完成这些实验,掌握工程材料选用的基本技术,获得相应的学分。自选组件则是属于素质提高部分,利用开放式实验平台及企业科研创新技术平台,初步培养学生的科研设计能力。课程实践环节教学可以构建大环境,教师为企业服务的热情和实绩可以改善小环境,学生的职业能力可以使小环境可持续发展,以此构建产学合作与就业联动培养体系。[4]
1.按企业要求进行订单培养,单独组班,教学计划是校企共同协商制订的,并纳入企业所要求的内容,并利用课余的时间和节假日学习企业中的相关培训课程。
2.校企双方成立工程材料应用工作室,双方共同合作开发新工艺、新产品,专业教师牵头,学生为主体,根据企业的要求进行材料选用、分析及加工工艺的开发,这样既锻炼了学生又培养了教师的综合实践能力。企业中的技术问题由学院专业教师参与解决,教师在为企业解决问题的同时也提高了自身的能力,学院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按照企业和课堂教学的双重需要,更好地为实践教学创造了条件,形成“工学结合、产教并举”的良性循环。在具体的教学上,主要体现在以工作岗位为导向,以工作项目为目标,以完成工作任务为标准,主要是运用“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方法,着重于效果的真实性。
按不同阶段、不同层次、全知识结构进行教学,使得学生在每个阶段都有很明确的专业学习目标。各阶段的学习目标都是短期目标,只要学生努力学习,即可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该目标,也可在每个阶段都能获得一定的知识应用能力,从而使学生很快就能建立起对专业的认识,建立起学习的自信心,并且在每一个阶段学生都可获得一定的成就感,而且能清楚地看到自己在一点一点地进步、一步一步地走近自己的专业目标、一步一步地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应用能力,进而使学生从根本上增强对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为改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增辉.浅谈层级教学模式[J].教育与职业,2002,(2):37.
[2]王金霞,苏树兵.《理论物理导论》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宁波工程学院学报.2008,6(2):63-65.
[3]金晶,金龙金,吕建新.构建以“知识单元”为主线的生物化学技术实践教学模式[J].考试周刊,2011,(40):170-172.
[4]黄政魁,韦兰花.高职模具专业产品目标教学模式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广西轻工业,2009,(8):139-141.
篇6
1.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可持续发展”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提出的一个新概念,是人类对发展的认识深化的重要标志。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CED)发表了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在这份报告中,可持续发展被定义为:“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它主要包含两个层面的内容,一是适应当前的发展需要,二是适应未来发展的需要。适应当前需要是事物当前存在并生存的根本,适应未来需要是指事物在外部环境不断变化中而不断调整自己达到长远发展的目的。
2.中职学校专业建设的内涵
“中职学校的专业建设”是遵循中职教育的规律,针对社会的职业岗位群而创立的学业门类。中职学校的定位是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培养大量技能型人才与高素质劳动者,在对学生进行高中程度文化知识教育的同时,根据职业岗位的要求有针对性地实施职业知识与职业技能教育。与高校不同,中职的专业定位更贴近时代、更贴近市场,必须随着技术革新和地方经济转型等形势的变化而变化。从专业建设的过程说,必须经过科学的定位规划、合理的专业布局、持之不懈的内涵建设,并进行不断的专业调整以适应未来,才能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二、东莞市中职学校专业建设现状和误区
东莞市地处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经济比较发达,对职业人才的需求比较旺盛。2010年,东莞市积极推行职业教育的改革,构建“广东省职业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提出到2015年,全市公办中等职业学校由19所整合到13所;到2016年,完成由文科专业偏多向工科专业为主等方向的专业调整计划。此次改革对东莞的中职学校来说,可谓是天翻地覆的变化,不仅明确了各校的办学方向,重点在于全市各校统一了专业布局。一批重点专业得以保留并加以发展,一批不符合学校定位的专业给撤销,还新建一批符合学校定位的专业。目前东莞市现有中等职业学校26所(含4所技工W校),在校生7.23万人,其中公办14所、民办12所;有省级以上重点中职学校12所(截止到2016年6月),其中国家级重点10所、省级示范性中职学校4所;有2所国家示范性中职学校建设立项学校。全市中职学校开设专业从原来的30多个变成现在的70多个,其中有18个被广东省教育厅评为省级重点建设专业。
总结东莞各中职学校专业建设的历程,有以下几个误区:
1.“一窝蜂”
因为时展的特性,每一时期都有热门的行业。这些热门行业所对应的专业一般都会引起社会和各院校的重视,从而导致了各校“一窝蜂”来抢建某些热门专业。结果使得就业市场迅速恶化,“热门专业”不热变冷,背离了人才需求的规律。2010年前,东莞的30个中职学校,大多开设了“计算机及应用”和“会计”这两个专业。实际上,在2011年,笔者对东莞某中职学校“计算机及应用”专业的304名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发现学生对口就业率不足10%,远没有达到专业培养目标。当前,电子商务作为一门新的热门专业,又产生了“一窝蜂”现象。经统计,2015至2016学年,东莞市开设有电子商务专业的学校有18家,占22所普通中职学校(去除南方舞蹈、体校、篮球、卫校这四所专门类的职校)的8成,专业未来发展前景不容乐观。
2.“一阵风”
在专业建设的过程中,一些职业院校没有经过充分的论证,就匆忙上马了某个专业的开设,结果因各种原因导致该专业无法开办下去;或是经过充分论证的情况下,确定了该专业有着较好的前景,但是在专业建设过程中,遇到了较大的困难,职业院校没有想尽办法去克服,结果是放弃了本来大有前景的某专业。这两种情况,都属于典型的“一阵风”。例如,某中职学校在1997年前就开设了“汽车维修”专业,但是开办过程中遇到了实训设备购买经费不足、东莞本地生源偏少等困难,2001年只好停办,所有的专业老师都进行转岗;也就是在这个时候,随着中国汽车市场的大发展,一些坚持下来的中职学校汽车维修专业则越做越大、越做越强。
3.“一团糊”
职业学校的管理者,在专业建设上容易犯思路不清晰――“一团糊”的毛病,学校办学方向模糊,专业建设跟风,追求高大全。东莞市进行公办中职学校合并,以“重点专业”为名字命名新学校,就是为了解决学校办学思路不清晰的问题。实际上,原东莞市各中职学校都在专业建设方面或多或少存在这样的问题。例如,某中职学校,目前开设专业共有29个,2015年秋季停止了其中5个专业的招生;还有3个专业一年级在校生不足30人,专业生存的压力较大。
三、可持续发展专业建设的途径
1.科学的专业定位
所谓专业定位,就是确定专业建设的方向。对专业进行科学的定位是专业建设成功的基础,专业定位应该秉承“理念先行,长远规划”的原则。好的理念是从一般的看法或思想中提炼,并有创新性地提出来的成果性思想,它能指导中职教育的专业建设。目前流行的专业建设新理念有:多元结构综合职业观、能力中心的人力资源观、新职业主义的核心技能观、项目建设的系统经济观、以就业为导向的和谐社会观等。专业规划的前提就是对当前社会经济的需求有充分的认识,且对未来社会发展的程度有预判。东莞市从东莞制造业名城的实际出发,在完成职业学校更名后,在2013年出台全市中等职业学校的专业调整方案,其中提出了适当缩减文科类专业规模,理工科专业在校生规模要达到60%以上的基本目标。截止到2015年秋季,东莞市中职学校理工科类在校生人数为59797人,占在校生人数的82.7%,已远超当年的目标。东莞各中职学校也借助专业调整的契机,通过对东莞产业经济进行细致的调查,开发出适应产业要求、符合学校定位方向的新专业,并对新专业进行了详尽的规划。
(1)专业定位对外要与当地区域经济需要相适应
职业教育要服务区域经济,所以要建设能有效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专业。通过密切联系地方经济,以地方经济的需要为前提,设立契合地方经济需要的专业。以东莞的经验,职业学校的专业定位结合地方经济重点产业,该专业则插上了飞翔的翅膀,具有了强大的生命力。东莞的32个镇街,每个镇都有重点发展的产业。在模具名镇――长安镇设立东莞市机电工程学校,重点专业为模具和数控;在服装、毛织名镇――虎门镇、大朗镇设立东莞市纺织服装学校,重点专业为服装和毛织;在家具名镇――厚街镇设立东莞市轻工学校,重点专业为家具。经实践证明,地方经济促进了职业学校的专业建设,同时,职业学校培养的契合产业需求的人才也有效推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2)专业定位对内则要与国内外职业教育现状相适应
要了解国内外职业教育的基本情况,深入了解职业教育先进地区在专业建设方面的成功经验,学习先进地区相似专业在定位方面的一些做法。不仅如此,还要从纵横两个方面考虑专业的定位。纵向考虑,中职学校的专业定位,要符合国家中职教育的要求,需要区分高职院校的或是本科院校的专业定位;横向考虑,中职学校的专业定位要考虑区域内职业学校的相似性,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下表是2015-2016学年东莞市中职学校在校学生人数最多的十二个专业,专业的竞争激烈程度可见一般。
相对来说,在专业目录中,东莞市的中职学校在农林牧渔类、交通运输类、土木水利类、能源与新能源类、资源环境类、石油化工类、司法服务类等各大行业没有任何专业的设置。因此,东莞市各中职学校可以在如上的专业类别中取得突破。
2.合理的专业布局
专业布局调整能促进专业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匹配与对接,会推动职业院校转变办学定位,有利于促使职业院校资源重组,最优利用,激发新的生长点。只有专业布局符合学校实际、符合市场需要,才能保证招生和就业等需要,从而确保学校健康持久发展。一是要依托地方多个优势产业,形成学校的两个以上重点专业,避免产生将鸡蛋放到一个篮子的风险。二是专业结构以重点专业为基点,构建近质结构的专业群,能最大限度地提高教育资源利用率,充分实现有限教育资源共享,便于扩大办学规模,取得较好的办学效益。三是在办好优势专业群的同时,积极开拓创新,通过“工作室”等形式,去创设面向未来的新专业。
3.专业内涵建设
专业的内涵建设包括课程体系建设、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训基地建设、质量评价体系等多方面的内容。本文就东莞各中职学校专业建设的经验总结几点:
(1)加强教学与行业的结合,科学设置课程
专业建设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培养专业人才,而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则是由课程体系来体现。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是专业建设的重点,它决定了培养的人才进入社会后是否能够迅速适应工作岗位,是否能利用学习到的专业知识在专业职位上有所作为。在专业建设中,专业的课程体系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随着行业发展的变化而变化。通过行业指导办学,专业课程与行业培训接轨,建设基于行业标准的专业课程体系。例如:有些课程内容较少,可不以学期为单位完成一个课程;有些课程需要连贯的时间,可停掉其他课而专注完成本课程。东莞市原威远职中就曾引入北大青鸟的课程,该系列课程安排紧凑、与工作任务接轨、上课和考核时间灵活、注重学生实际学成,已完全跳出学期为单位的设置,更加符合职业教育的特点。
(2)加强教师的专业培训,优化教学团队
教师作为课程的主要实施者,他们的专业素养是课程顺利进行的关键。搞好教师教学团队的建设,是专业培养能否达到目标的根本。目前,东莞的中职教师,大多是高等院校的本科生甚至是研究生,他们专业理论知识丰富,但是实训经验缺乏,甚至对所教授课程的中职专业不甚了解。目前,东莞市教师培训以师德、教法、课程建设、管理类等居多,专业培训较少。大量没有经过专业培训的教师进行专业教学,不仅不利于专业教师的成长,也不利于学校的专业建设,因此有必要加强专业教师的专业培训。除对专职教师的培训,还可以拓宽企业优秀工程师加入兼职教师的渠道,优化教学团队。企业工程师的加入,可以让专业教学团队的配置更加合理,同时也在合作过程中促进了专职教师的成长。
(3)创新校企合作模式,工学结合
职业教育的特性在于它的职业性,决定了它必须加强与企业的合作,面向企业需求的岗位群制定专业培养目标。企业参与到职业教育中来,可以提高职业学校的培养效率。东莞市各职业学校都根据自己实际,创新校企合作模式,推进产教深度融合。校企合作的模式分别有:“车间进校”“企业课堂”“专班培养”“组建职教集团”等。其中“企业课堂”是现代学徒制在东莞的本土化实践,采用“2+0.5+0.5”课程模式,即“2年(学校学习)+0.5年(企业课堂)+0.5年(顶岗实习)”,让学生实现从知识技能到岗位能力的跨越,完成由学生角色到岗位熟练从业人员的完整教育过程。东莞市开办“企业课堂”的校企合作范例有:东莞理工学校与全国LED产业联盟,市机电工程学校与东莞劲胜精密组件股份有限公司等。“组建职教集团”是指2013年以来,东莞市职业院校先后组建了纺织服装、模具、LED、财经、汽车等7个以专业为纽带的职教集团,促进职业院校、行业协会、企业等各方面的师资、设备、技术、教学、实习等资源共享,将学校招生与企业招工相对接,推进产教深度融合。
(4)提高学生的毕业标准,确保培养质量
长期以来,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都是中考的失败者,主动选择职业中学就读的学生不多。特别在东莞地区,基本实现了所有户籍学生都可以上普通高中或职业高中的目标。一些学习目的不明确的学生不能入读普通高中,被动地就读于职业高中。大部分职业高中的新生都存在学习动力不足、得过且过的情况。所以,部分中职学校为了降低学生的流失率和毕业率,也相应降低了毕业标准。毕业标准的降低,意味着人才培养质量的降低,从而降低了社会对该学校的认可度。东莞某中职学校,严抓校风建设,对学生在考取技能证书、学业成绩、德育评价等都有严格的毕业要求。2008年该校高一级共有1020新生入学,到2011年该届学生高三时仅有706人,流失率高达30%。但是高流失率不代表培养质量的降低,经了解,大部分流失的学生是因达不到学校的要求而流失。经过多年的耕耘,该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得到了社会的认可,生源反而越来越多,还建设成为省级示范性中职学校。
(5)积极回应生源合理需要,吸引更多学生报读
生源是一个学校的生命线,专业建设得好不好,最主要的评价标准是学生对专业的期望。针对目前中职学校学生需求的多样性,积极回应生源需要,是职业学校增加吸引力的关键。就专业建设方面来说,回应学生就业的需要,增加合作企业的“工学结合”的课程,对学生的就业加以指导;回应学生升学需要,可以设立高考辅导班,进行中高职三二分段的建设,还可以争取出国留学深造资金支持。目前,东莞市已计划投入一部分资金,用于加强东莞中职学校与新西兰、韩国、德国、台湾等地区的合作。
4.专业建设的调整
要建设具有可持续发展的专业,达到适应未来发展的需要,专业建设的不断调整是最为关键的一环。需紧扣市场脉搏,专业人才培养方向根据人才需求微调,人才培养方案也将调整,课程、师资、设备等等也随之变化。衡量专业需要调整的指标主要有专业招生、学生就业、横向对比等。首先在专业招生方面,当前东莞中职学校招生形势日益严峻,2016年秋季东莞中职招生计划数为28300人,实际录取在东莞参加中考学生人数仅为13789人,打造更吸引学生报读的专业成了东莞各中职学校最为迫切的问题;其次在学生就业方面,就业市场经常风云突变,各校都设立了培训就业部门,需及时根据专业就业情况进行反馈,每年都要对专业课程进行调整;最后横向对比其他学校同专业的建设情况,有无保持自己专业上的优势,专业的特色在发展过程中能否继续保持,需要专业建设者不断创新以增强专业的竞争力。
专业建设是个漫长的过程,只要中职学校存在,中职学校的专业建设就是永远不停止的过程。目前,东莞市公办中职学校的专业调整已基本到位,但是可持续发展的专业建设才刚刚开始。
参考文献:
[1]周建松.基于可持续发展的高职教育专业建设机制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0(04):84-87.
[2]于素芳.论高职院校专业建设c可持续发展[J].教育与职业,2010(36):22-24.
篇7
关键词:绿色化学;有机化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51-0250-02
一、引言
“绿色化学”又称环境无害化学、环境友好化学、清洁化学,是设计研究没有或尽可能少的环境负作用,并在技术上、经济上可行的化学品和化学过程,包括原料和试剂在反应中的充分利用。它是实现化学污染防治的基本方法和科学手段,是一门从源头上阻止污染的化学。绿色化学适用各种化学领域,是用化学的技术和方法去减少或消灭那些对人类健康、社区安全、生态环境有害的原料、催化剂、溶剂、试剂和产物、副产物等的使用和产生。
有机化学是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机化学实验是高校化学化工、环境、医学、农学等专业重要的基础课,对学生掌握有机化学知识,培养思维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有机合成化学实验中使用的许多试剂、溶剂、催化剂以及排放的废料,都易对环境产生污染,影响实验者的健康,所以在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中实行绿色化学教育,培养学生的绿色化和环保意识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是高校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重点,因此,实现有机化学实验绿色化教学势在必行。作为多年从事有机化学实验教学的教师,结合实际教学情况和体会,对有机化学实验的绿色化,提出了一些想法,并进行了初步的实践。现将我们在有机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的一些经验总结如下。
二、合理设计实验,体现绿色化学思想
在保证达到实验教学目的和使学生能够掌握基本操作技能的前提下,有机化学实验要尽力遵循绿色化的途径。实验内容应尽量选用毒性小、废弃物少、污染轻的实验。例如:“己二酸的制备”实验,可以采用高锰酸钾替代硝酸做氧化剂,避免实验中产生大量有毒的氮氧化物气体和使用硝酸带来的强腐蚀性。又如:利用液溴制备溴苯的实验,液溴有毒,腐蚀性大,可以选用低毒高活性的溴化剂N-溴代丁二酰亚胺代替。
三、绿色化学理念在实验过程中的渗透
我们在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中尽可能地实现实验内容的绿色化,注意培养学生的绿色化学意识。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有机化学实验内容,不选用苯、甲苯、二氯甲烷、硝基苯、苯胺等毒性较大的试剂作为溶剂、原料和产品进行实验。总之,在有机化学实验的操作过程中,要把绿色化学的理念贯穿到整个有机化学实验的教学之中。
(一)试剂的选择
时至今日,人们己形成了一种固定思维模式,习惯地将有机反应放在溶剂中进行。在传统的有机合成中,有机溶剂是最常见的反应介质,因为他们能很好地溶解有机物,保证物料混合均匀和热量交换稳定,但有机溶剂的毒性和难以回收又成为对环境造成污染的主要因素。随着绿色化学的发展,新的绿色合成技术和合成方法不断涌现,这为有机实验的绿色化提供了很多有效途径。近年来无溶剂、绿色溶剂(离子液体、超临界流体、水)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这些手段对于加快反应速度、减少能耗、减小污染有很重要的作用。
1.无溶剂的化学合成。在过去的近30年中,无溶剂化学合成得到很大发展。在合成中通常需要使用一些助剂,如催化剂或固体载体,也可能用到光、研磨、微波加热和超声波等方法。例如:苯基环己酮与查尔酮的Michael加成反应,可以使用溴化四丁胺为催化剂,在室温下用研磨的方法合成。又如:2-苯基四氢喹唑啉的合成,可以在无溶剂条件下由2-氨基苯胺与苯甲醛的缩合,转化率很高。
2.选用水为介质的合成。以水为介质的有机反应是“与环境友好的合成反应”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水相中的有机反应具有许多优点:操作简便、安全,没有有机溶剂的易燃、易爆等问题。在有机合成方面,可以省略许多诸如官能团的保护和去保护等的合成步骤。水的资源丰富,成本低廉,不会污染环境,因此是潜在的“与环境友善”的反应介质。
3.选用绿色溶剂的化学合成。绿色溶剂被认为是绿色化学中很有前景的一类反应介质,尤其是离子液体。离子液体的研究是近年来绿色化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室温离子液体是一类特殊的液体熔融盐,具有优良的物理化学性质及可修饰、调变的阴阳离子结构,且可循环使用,被认为是替代常用挥发性有机溶剂的新型绿色溶剂。近几年来,离子液体作为一种绿色溶剂及催化剂在有机合成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因此,在离子液体中进行有机反应成为化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例如:在芳醛与丙烯酸甲醋的不对称Baylis-Hillman合成反应中,用季铵盐型离子液体作为溶剂,产率很高。又如:在离子液体中进行的Suzuki交叉偶合反应与传统方法相比具有诸多优势:少量的催化剂即可使反应活性明显提高;无副产物产生,产物纯净且容易分离;反应可以在空气中进行,产率不降低,催化剂不分解;催化体系可以重复使用。
(二)积极开展微量或半微量实验,减少试剂消耗和污染
传统的常量实验具有现象明显、操作方便的优点,但消耗多、污染大,不利于环境友好。微量或半微量实验推广已有十几年,逐渐引起各国化学教育界的广泛重视,已成为国际趋势,成为化学实验改革的方向之一。目前我国已有数百所大中学校开始在化学教学中采用微型实验,取得了很好的社会与经济效益。微型化学实验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节约药品、节省能源、降低实验成本;实验迅速;减少环境污染,避免不安全隐患;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实验技能。例如:2-甲基-2-己醇的制备、乙酰乙酸乙酯的制备、肉桂酸的制备等实验,按照实验教材药品用量的■进行实验。在同样可以达到实验目的同时,减少了废弃物的排放量,保护了环境。总之,微型化学实验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教学质量,也有利于师生的身心健康以及培养环保意识和绿色化学的理念。
(三)绿色催化剂的选择
催化剂在化学合成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每种新型催化剂的发现及催化工艺的研制成功,都会引起化学工业的重大革新。绿色催化自然是绿色化学研究的另一个重要内容。少量、高效催化剂的加入可以大大加快反应的速率、提高反应的选择性及降低副反应的产生。绿色催化剂还应该具备清洁无毒和可循环使用的特点。目前有机合成中使用的绿色催化剂主要包括固体酸、固体碱、晶格氧选择氧化催化剂等非均相催化剂以及生物催化剂(酶催化剂)。例如:在传统的有机合成中,烷基化、酯化、水合、酰化、烃类异构化反应一般使用氢氟酸、硫酸、三氯化铝等液体酸催化剂,这些催化剂在工艺上难以连续生产,不易分离,对设备腐蚀严重,危害人体健康,产生废液废渣,污染环境。而我们可以选择分子筛、杂多酸、超强酸等新型催化剂。又如异丁烷与丁烯的烷基化反应原来使用氢氰酸或硫酸作催化剂,现在可用新开发的负载型磺酸盐/SiO2催化剂代替。
(四)目标产物的绿色化
绿色产品,应具有合理的使用功能及使用寿命,产品易于回收、利用和再生,在使用过程中和使用后不会危害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报废后易于处置,在环境条件下容易降解。在有机实验中联系实际,如目前大量使用的聚苯乙烯发泡塑料快餐盒,使用以后成为垃圾,在自然条件下,需数百年才能降解,对环境带来严重的影响。为了加速它的自然降解,我们生产时可以在其中加入光敏剂、化学助剂等,使其在使用后几个月内即分解成无害物质。
(五)废弃物的回收利用
有机化学实验过程中使用的有机溶剂,一般毒性较大、难处理,随意倒掉这些有机溶剂,不仅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还会造成药品的浪费。基于绿色化学原则,处理这些有机溶剂,应进行重新蒸馏后利用,或在实验中重复再次使用。对于在实验过程中产生的有毒物质也要积极处理,例如:在制备正溴丁烷的实验中会产生腐蚀性气体溴化氢,要使用氢氧化钠溶液进行吸收处理,对水银温度计破损洒出的汞认真进行收集,并撒硫磺粉进行处理,尽可能减少对学生的危害。对于某些数量较少、浓度较高确实无法回收使用的有机废液,可采用活性炭吸附法、过氧化氢氧化法处理,或在燃烧炉中供给充分的氧气使其完全燃烧。对实验中产生的废酸、废碱,要指导学生倒入相应容器中,经中和至近中性(pH=6-9)时方可排放。通过有机化学实验绿色化实践,有效地做到实验药品循环使用,减少环境污染,使绿色化学教育在实验教学中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提高了学生的环保意识。
(六)多媒体在有机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计算机普及,多媒体已成为化学实验教学发展的趋势和必然,将多媒体技术引入实验教学,对提高学生化学实验操作技能和对实验的理解起着重要的作用。例如:像易燃易爆等危险性较大的实验、毒性较大且不易控制的实验,可使用多媒体教学辅助手段来代替此类实验,既保证了学生的安全,保护了环境,又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制备亚磷酸二苯酯的实验中,反应出来的粗品需进行减压蒸馏,如反应瓶温度达到250℃,体系中存在微量的氧,亚磷酸将会冒烟,发生爆炸。
四、学生绿色化学意识的加强
我国绿色化学教育还处于起步阶段,但化学实验绿色化已经成为化学教学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将成为培养学生的绿色化学观念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不仅需要培养学生的基本化学实验技能,同时应把绿色化学思想融于实验教学之中,让学生了解绿色化学,树立起绿色意识。
实践证明,在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中渗透绿色化学教育是可行的。
参考文献:
篇8
公开信中,面对劲霸遭遇的有史以来最严重的市场下滑,洪忠信认为:劲霸目前存在的内部管理和工作作风问题,已经远远超过了市场打击。
这是一个令人警醒的信号,一个服饰行业再次到了“经营模式变革”的信号!击败企业的不是市场因素,而是“传统零售”下的一系列“旧有盈利模式”!该网络公开信是否100%真实不是最重要的,关键在于指出了行业普遍存在的管理问题。这种乱象一样存在于鞋、皮具、家纺、腕表、百货公司,甚至非服饰行业,这是具备“大时代”特征的管理焦点。
At the end of last year, a letter from Hong Zhongxin, CEO of K-BOXING, which was written to his employees, had been spread on internet, and the letter had triggered a heated debate. It is said that Su Shulin, the Governor of Fujian Province had made the comments about the letter which was strongly recommended to enterprises.
Hong Zhongxin said in this letter that K-BOXING which had been suffering the worst of the market downturn, existed internal management and workstyle issues, which was more serious than the strikes from market.
公开信部分内容摘录如下:
再不面对我们自身的问题,成就伟大企业的愿景可能真的就变成了不能实现的梦想;我们的价值观也仅仅成为一个挂在墙上的口号。
我们为终端提供POP,由三大系统合作完成。本应齐心协力协作完成的这项很简单的工作,却因为责任心和职业操守而导致延误??不是迅速解决问题而是一再推诿、互相指责,沟通会议开了无数次,依旧无法推进工作??这件事情最终不得不开全体高管会议进行裁定。
我们的三大业务系统本应是互相支撑、相辅相成的铁三角,产供与商品,却不断因为本位的工作心态和简单的KPI导向,造成很多环节的低效沟通、反复推脱,互相责怪,为一件小事情居然邮件来回几十次而最后仍然让工作停顿,直至要最高层出面调停。
??供应链货期项目进行了一年,目标是为了缩短供应周期、按照市场需求准时交货,而结果是什么?结果是每一个与货期有关的部门都给自己留了更多的时间,计算出来有些产品的加工周期长达半年以上。至今为止我们有很多交货的延误。这就是我们站在消费者、客户角度的工作导向?我认为这是为了所谓的KPI,损害公司利益的渎职行为。
??甚至到了目前,大家连互相沟通都不愿意进行,以所谓职责明确作为不协同的借口、以职业化作为不合作的理由、以流程规定作为不负责任的说辞。
符合劲霸价值观的员工尤其是管理者,首先要具备的是使命感和奉献精神,其次要在遇到困难时勇于承担、坦诚正直挺身而出?
以不劳而获、不负责任、不思进取的态度工作??你不是劲霸一员,我会毫不客气地请你离开。若你以为工作就是天天混日子,你的追求就是不求无功但求无过,你也不是劲霸的一员,我也会请你离开。
伪劣制度 导致文化空心化
中国几千年的儒家教化,使得我们这个民族最不缺乏就是仁义道德之类的口号和理念。这是中国企业家血液里很难洗干净的劣根性,和管理的空洞化息息相关。
没有人能够否认价值观和企业文化的重要性。积极和消极的工作价值观,对结局的影响巨大。这就如同那个非洲卖鞋的经典故事:积极的人看到的是非洲人没有鞋子穿,市场一片大好,要大力优先占领;消极的人看到的则是非洲人不穿鞋,产品一定卖不出去,这个市场没啥好开拓的。
那么,好的价值观和企业文化是如何形成的?
员工并非天生如此。既然推诿、消极、借口文化不是公司倡导的,当初招聘时,凡是这种价值观的人,都不会入职。既然员工入职时没有这种价值观问题,为什么工作一段时间就出现了,还愈演愈烈?还有不少民营企业的中层和高层,多是长期服役,内部提拔,为什么这种与企业文化背道而驰的风气,会成为部分管理者的价值观?
如果不深究更深层的原因,认为是人的思想出了问题,就要从整顿思想下手,那我们就要问问,为什么今年3月份《青春的雷锋》上映,南京首映了9场零票房,太原首映了4场零票房?
雷锋的光辉典型大家都熟悉,从20世纪60年代学雷锋到现在,差不多50年了。为什么导演和演员煞费苦心,拍出自我评价还算是优秀的道德教化电影,居然成为“零票房”?这与此前不久上映的搞笑片《泰囧》获得了12亿的票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个堪称文化笑话的现实已经在告诉世人:今天纯粹的道德感化、道德教育是多么苍白无力。
如今,员工塑造、职业态度、企业文化的培训,做了一场又一场;名家讲师的录像碟片,机场书店播了一年又一年;态度决定一切的书籍,书店里一堆又一堆;企业自费购书群发给员工学习,一次又一次??是不是管理层、员工上了课,看了书,心灵上认可了这种价值观,态度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呢?
恐怕更为真实的是,培训课堂上充斥的是口头的应付,态度的无奈,心中的抗拒??
为什么我们的企业倡导伟大文化,常常没有生根发芽,总是流于形式呢?
回顾20世纪90年代初期,很多国企转制为股份制甚至私营企业,设备没有很大的改变,产品没有很大的改变,员工还是原来的那一群人,仅仅公司机制改了,企业就重新焕发活力,扭亏为盈。说明人的行为更大程度上是受制度影响的。
众所周知,服装服饰是市场充分竞争的行业,谁都知道“顾客是上帝”。为了吸引顾客,留住顾客,企业无不绞尽脑汁。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某著名男装上市公司的《VIP顾客的积分礼品兑换表》(表一),看看这家在终端培训时非常强调善待顾客、倡导“以人为本”的企业,是如何贯彻“顾客至上”的文化价值观的。
分析一下这个简单的《VIP顾客的积分兑换礼品表》,一股霸气迎面而来,整个表格没有丝毫的尊重之意。
什么是VIP!非常重要的客人才叫VIP!一家门店一个企业有多少VIP顾客?
积分兑换礼品是对顾客长期光顾品牌的一种感谢,表达的是“礼品虽轻情意重”的意思,是VIP客户忠诚度营销的重要手段。结果呢?
1.整个表格手续繁杂,又是签字又是声明,好像什么天大的事情。不就是一个小小的礼品吗?我是VIP,有的是消费力,根本不在乎你一个什么小礼品!
2.本来积分够了就能兑换,这里却要店长批示、区域主管批示。是什么意思?这些积分都是顾客买服装时真金白银换来的,难道我买衣服的时候也要你们管理层批?这哪里是在送礼,分明是一种高高在上的施舍!
3.兑换礼品出现质量问题,收到礼品的七天内退回时务必保留“原包装、内附说明书以及文件”,“过期不予受理”。如果说连少量的VIP客户礼品,企业都不能保证质量,那我们倒要问问这家著名的服装品牌:“你的产品比这礼品多得多,你又该如何确保质量?”
礼品出现质量问题,企业应该感到惭愧、歉意,而这里呢?理直气壮要求顾客遵守近乎苛刻的礼品退货方法。本来是企业购买礼品质量出了问题,不问责自己,反而给因质量要退货的顾客上设置千般障碍,这样的制度能让员工实施“顾客至上”的理念吗?我看到更多的是横眉冷对千夫指!
4.再说说“礼品数量不够”的条款。既然要感谢客户,为什么非得让一些客户得不到礼品呢?难道那些因为时间原因不能早来的顾客,就不是VIP了吗?他们的人民币就不是钱了吗?有消费能力的VIP,没有那个时间,也没有那个兴趣来抢你的礼品!
如是无端制造很多兑换礼品的障碍,更不要提还必须到指定店铺去兑换,快递还要扣掉积分等等。
这样的一个《VIP积分兑换礼品申请表》,看起来很严谨,看起来有制度,但如果终端服务人员照章办理,那么尊重顾客就连墙上的口号都不是。
因此,不要埋怨终端人员服务顾客的态度不好,不要指责员工没有优秀的价值观,请问,假如大量的管理制度都是这样的话,这样制度下的员工是什么样的员工?
有什么样的制度,就有什么样的行为;有什么样的行为,就造就什么样的文化,企业的制度,才是员工行为的第一准则!
伪劣“顾客至上”,导致顾客流失,员工懈怠
顾客至上的标语不是员工的精神食粮,也不是顾客的福音,它或许只是墙上的文字装饰品。
同样是高举“顾客至上”旗号,世界上最著名的零售公司沃尔玛,其每一家门店入门处都贴着这样顾客服务守则:
1.顾客永远是对的。
2.如有疑义,请参照第一条。
为了贯彻这条大多数员工入职时都“难以理解”的《顾客服务总则》,沃尔玛不仅在内部宣扬,最关键的是:公司很多管理制度都硬性规定,甚至严苛规定。
在这家企业里,开除一个普通员工,需要六次书面警告,并且每一次的警告,都要有人力资源部、部门经理以及本人三方共同进行并签字确认,前后至少需要六个月的时间——沃尔玛开除一个普通员工是多么艰难。
但是如果你得罪了顾客,被顾客投诉并查明属实,比如你敢说一句“我不怕你投诉,你去投诉吧”,沃尔玛最大的可能是立即开除,无论职位高低,无论你个人有多少理由。因为这是公司的高压线,公司制度就是要体现顾客永远是对的。既然顾客至上,你怎么可以不怕顾客投诉?
零售业中,消费者大量的不满,集中在退货过程中。为了让所有的门店在退货过程中降低顾客不满,加快处理速度,沃尔玛在十年前服务台员工的退货现金权限已经是500元,收银副总退货权限已经是2000元。可以说,除了贵重商品和大家电以外,几乎不需要店长事前签字,就可以按照国家规定和沃尔玛有关规则快速顺利退货,省略了诸多请示批准程序。
对比上面的案例,兑换一个小小的低价值的礼品还要两级管理层批准,是多么可笑。
为何我们的店长总是忙得不可开交?是不是每日都在干这些徒劳无功的所谓管理工作?这是一种累死员工的“表格化”管理!
如果询问服饰行业的企业家,他们肯定也认同“顾客是上帝”,但为什么在终端呈现出来却是另外一番景象呢?是我们的员工素质太差,“不劳而获、不负责任、不思进取”吗?难道500强企业选择员工时,没有例外全部是优秀员工?还是他们具备把普通员工变成优秀员工的能力?
姑且不论沃尔玛在其他方面做得好与坏,单就“顾客永远是对的”这一条,全体员工做到了坚决贯彻。因为不管员工理解与不理解,公司有一系列严格的制度来保证这一文化理念的实施。既然你服务于这家公司,就没有任何理由拒绝执行公司的管理制度!
伪劣流程,导致过多“协调会”
流程设计最需要关注的一点是:流程能不能做到让最傻的员工都不出错?
在管理培训中,关于“沟通”的课程是卖得最好的!
“为什么总是沟通不良?为什么如此简单的问题总是相互推诿,互相指责?”这绝对不是一个企业管理者的抱怨,而是太多老总的心声。
当我们按照管理惯例,把问题的解决都寄托在大量的“沟通协商”上时,为何不想一想:类似终端POP这样程序化的事情,有必要开会吗?
一件常规小事情要动用主力部门共同合作,甚至到达高管会议才能决策,那会议如海便天经地义了。美国人开会是为了表示民主,国人开会是为了啥?
有的事情必须开会,有的事情绝对不需要开会,比如类似终端POP之类的事情,根本不需要开会。
也许有人问,不开会怎么做?
开会才能解决问题,这是管理者固化的思维方式与习惯。古代中国汉人统治的朝代,没有不花费国家财力筑长城的,没有人质疑该不该修长城,只是讨论如何去修长城。而康熙皇帝则说,筑长城是为了防蒙古,大量的国力、物力、人力都耗在这堵墙上了,如果用在征服蒙古、开拓新疆、治理好上,那还需要长城吗?
因此,我们今天看到是明长城,而不是清长城。清王朝300年没为长城添过一砖一瓦,而是扩展疆域,这才使得长城今天成为中国的“国内”景观。
这就是同样的问题,不同的解决思路。
【案例】
2002年,当时我们在广州经营大型零售连锁店,每月要接收几百家供应商送货。由于收货单涉及到财务部对供应商的付款,是不能出错的。可是最初收货的错单率高达20%。这意味着每月几百单的数据有误,导致付款延迟与误会,供应商、采购部十分不满。
财务部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特地组建核单组,两个能干的专员,什么也不做,每月就是核对四家门店的进货单据。
自然,这种事情次次都在开会,营运部、采购部、门店、财务部、保安部等在会议上,一样相互推诿、互相指责,问题一直得不到解决。
为什么国际零售公司从来不会因为收货单据问题而开会?
所以,我们不能接受这些收货单据上的错误,因为一个门店正确地收货,单据正确,是最基本的要求,不应该出现失误,更不能月月因为这些错误,导致总部各个部门管理层不断开会协商。
本着“出了问题,永远先找流程上的问题,其次再找监督上的问题,最后才找人的能力与态度问题”的管理箴言,我们通过审查流程,发现收货流程是参照世界先进零售企业的流程制定的。明明借用了先进收货流程,为什么频频出错?难道是保安没有按规检查吗?难道是员工的责任心不够吗?
原来,尽管采用了国际公司的红线收货原则,但我们的收货区又窄又小,员工培训时间短而技能不熟练,导致收货区多家送货时物品太多,码放区分不清,点数有误。
于是结合现状,我们把收货流程改成了“ABC三区”收货,错单率大大下降,由20%下降到2%。流程经过三次大改造,三次小改动,错单率降到每家店每个月不超过2单。
运行6个月后,财务部撤销了核单组,各个部门再也不需要为收货错单开会,自然也就没了什么协商、配合、推诿、指责。
改造收货管理流程,彻底消灭了无用的会议、无益的争吵!
沃尔玛这样的公司,只有总裁山姆·沃尔顿先生一个人在大讲企业文化,全球有1200多人在世界各地门店不断巡查,工作内容是不断完善、修改沃尔玛那套管理着5000多家门店的运营制度。
没有制度,或者制度不完善,就会出现错误、漏洞,表现出来则是员工的工作失误。是首先用制度来消灭问题,还是首先用道德、责任感来消灭问题?
一些基础的、常规的、流程性的工作,都应依赖于制度来运营。好比终端POP这一类的小问题,就属于这个范畴,不应该通过开会,更涉及不到企业价值观、态度这个层面。
不要强调所谓的“有制度,只是团队执行不力”,80%以上不是执行不力,仍然是制度与流程的设计弊病!
因此,出现问题,第一是检讨流程,第二是检讨流程,第三还是检讨流程!属于流程的范畴,请在流程设计中解决,不属于部门开会协商的问题,就不能出现在会议的桌面上!
开会之前,先看看开会的议题是不是值得开会,不要什么萝卜青菜、山珍海味,都往会议桌上端。基层会议解决什么问题?中层会议解决什么问题?高层会议解决什么问题?有分工的!
皇帝不管村民偷盗,只会审核砍头死刑,否则,管理层只能不断投入没完没了、没有效益的会山议海!
“伪劣分工”,导致员工“沟通障碍”
如果不改变部门职责中的错误交叉,苛求各个部门之间的所谓的“合作、配合”,那么配合上出现一点点差异,协调会、沟通会就是不可避免的。
深圳某著名服装公司的部门职责,表二分析可见,市场、渠道、商品三大部门,对最重要的销售任务,都有分工。
1.零售是一个整体的目标和任务,市场部负责销售分析、市场分析、适时调整销售策略。销售策略中最重要的是价格和促销,但是这两点职责不在市场部,而在渠道和商品部门;
2.渠道部负责参加百货公司活动以及组织策划大型特卖活动。参加特卖活动就涉及价格和平均利润水平,但是定价管理的权力和职责在商品部门;
3.商品部门负责采购计划和定价管理,如果销售策略和促销活动都不利,则直接影响采购计划的数量。
统计一下,3个部门共计有9项重要的职责,但其中有6项是多部门共同负责,占比达到2/3。
于是,如果生意不理想,如上的部门职责划分,不吵架、不推卸责任、不大量地开会协调,才是怪事!
市场部埋怨价格和促销不到位,甚至埋怨采购品种和订货计划失误,导致产品的系列滞销或者畅销品不够卖;
渠道为了制定和策划销售特卖活动,肯定要做大量的销售分析和市场分析,等于重复市场部的工作内容,同时特卖涉及的最重要的价格政策与管理,自己却要与其他部门协商决定;
商品部进行的各种采购计划必须依据特卖、促销以及销售策略,做4次大型活动与做1次大型活动,其采购的商品品种数量肯定不一样。同时,产品的质量问题,多涉及售后政策和百货公司的服务政策,商品部本身较少管理这一领域,由其负责,结果不得而知。
如此混乱成一锅粥的三大部门职责划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你牵扯我,我牵扯你,你影响我,我影响你。如果出了问题,根本没办法分清楚责任,只有吵架、推脱,于是我们的领导才想到了,是否要强调所谓的沟通技巧和沟通态度?是否可以“勇于承担”?
事实上,因为不能完成工作,会议中的争论、职责、推脱、借口,更是自然而然的事!
“伪劣标准化”,导致“金牌店长”成为必需品
用几百、几千个“全能店长”方式实现终端标准化,与现代化科学零售标准化的本质相差甚远,是南辕北辙的。
曾看到某大型鞋企分公司部门经理的岗位职责,洋洋洒洒21条,光巡店时要看的内容就几乎包罗万象。据说一个经理巡查公司旗下的专卖店时,没有两天时间是看不完巡店表格上的要求事项的。
两天时间才巡查完一家门店,效率何在?一个月能看几家店?如果管理上百家店,那要几个月才能看完一次?看了这21条岗位职责后,强烈的第一感受是:这不是部门经理的岗位职责,而是一个“类总经理”的岗位职责!
再看他们的终端店长职责,也是“全责”岗位的典型。
湖南某服饰品牌,管理层都抱怨店长执行力不够。而调研的结果显示,要做他家的店长,至少需要三个条件:一是三年以上的工作经验;二是至少大专以上文化;三是店长稳定工作不跳槽。
为什么呢?
因为管理层安排给店长的大量工作,是不应该由店长来做的,包括数据分析、商品分析、绩效分析、人员激励、陈列、工资、补货、订货会等等。这样的店长很难招聘,即使有这样的人才,他会在店长这个职位上长期服务吗?
不是店长的执行力不行,而是管理流程与制度出了问题。决胜终端,应该“解放店长”,不是把所有的店长都培训为“店总经理”式的人物。
如今好店长成了绝对的稀缺资源,公司开一家店不难,难的是没有好员工、好店长。福建某上市男装大牌,在全国风暴式实施“落地式培训”,每个培训讲师组成一个培训小组,下到门店,以15天为一个学习周期,就在店里对店长、店员进行现场操作式的培训。
培训绝对实战了,绝对实操落地了,时间绝对充足了,如此之大的成本投入,效果是可想而知的:如果店长、店员不辞职,效果可能改善;但是如果培训后店长、店员辞职不做、另寻高枝呢?培训成果如何守得住?
目前,三大网上招聘公司测算出,零售批发行业的员工流动率超过50%,劳动力的缺口20%,终端专柜、专卖店的长期现状是招工不足,并且人员每年流动更换至少2次。大部分终端从业人员就是初中、高中毕业的素质,把这些人培养成“店铺总经理”,要多少时间,多少成本?就是培训好了,他们能为企业服务几年?
这种“全责”岗位制,究竟还能走多远?
问题的关键不在于培训是不是实操实战的,问题也不是培训时间多还是少,不是店长的能力高与低,而是“科学标准化的终端零售管理”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解决。
如果岗位有科学的分工,职责清楚,并与该岗位要求的能力素质配套,很多问题将迎刃而解。
如果职能线、经营线、终端零售管理线都划分得一清二楚,各自尽责,还需要这种全责的岗位吗?
既然分不清,还要做事,只好胡子眉毛一把抓!生意好了,一白遮百丑;生意不好,压力如此之大,肯定要有理由为自己开脱,不然全部的责任担承,哪个承担得起?
“全责店长”的做法,在管理上出现缺陷,尤其在“终端标准化”上造成了“巨大的成本和浪费”。终端标准化的目的,不是为了把大量的工作移给店长,店长个个都必须是“全能精英”,而是“解放店长”——店长除了做好人员激励、商品销售以及陈列执行,做好顾客服务,不需要有更多的工作,实际中也难找到这样的“总经理式”的店长!大量“全能店长”的培训应产生的效益,早早被“快速离职”所稀释。
于是督导部、零售部、市场部,以及加盟商、商最头疼的事情是“怎样挽留优秀的导购员和店长”。为什么?因为你没有建设“科学零售的管理体制”!如果你有,你将大大减轻对人的依赖,“铜牌店长”一样甚至超过“金牌店长”的效益,你还用苦苦留人吗?
在四川的二线城市,一个月PU女鞋销售的工资提成9000多人民币,人家导购员照旧离职!什么意思,不是挣得多我就给你服务!终端店长是一个社会地位很低的工作,职业上升空间非常有限,还需要一点美貌,一点年轻,一点口才,甚至一点机灵,你能给这个群体的年轻人,提供哪些未来10年的幻想?一个导购员和店长就能满足她的人生期望?
企业最好不要发梦!想用几次激励课程来改变一代90后的人生择业选择,只能说是精卫填海!
店长目前做的大量的工作,应该由体系和管理系统来完成。因此“终端制胜”核心点不在终端,“终端标准化”的核心点也不在终端,而在总公司是否有一个标准化的流程和体系。没有这个体系,累死店长,也做不到标准化!
我常常把这个问题比喻成“农民种田”和“现代化农场”的区别。
要种出一样的标准化粮食,有两种方法:第一种就是建设一个现代化的农场,把所有的工作进行科学有效的分工,育种的专门育种,播种的专门播种,浇水的专门浇水,除草的专门除草和施药,收割的专门收割。在现代化农场中,也用1000个农民,但是他们每一个都被分到不同的步骤,被职业化,每个人负责相应的工作,之后农场1万亩地生产的粮食一定是标准化的粮食。
第二种做法,我们把1万亩地分给1000个农民,每个农民负责10亩地。之后把每个农民都培训成为“金牌农民”,“全能农民”,从育种到耕种、浇水、除虫、农药、灌溉最后到收获,这个农民什么都会,最后也是1万亩的产量。
究竟哪一种方式,才能产出标准化的粮食?
无疑是现代化的农场。
哪一种方式是最容易执行?
无疑是现代化农场。
哪一个方式成本最低?
无疑是现代化农产。
哪一种方式风险更大?
如果一个农民走了,意味着10亩地没了,如果走了100个农民,意味着我们1000亩地没了。
把1000个农民打造成“金牌农民”,通过1000个人,每个人种10亩地,完成1万亩地的标准化种植是非常难的。这样的标准化,我称其为“伪标准化”,因为它根本不能实现。我们服装行业多年来推行的标准化就是这种“伪标准化”、“假标准化”!只不过在当今服装的传统零售模式下的“金牌农民”就是“金牌店长”、“金牌督导”,“全能农民”就是“全能督导”、“全能经理”、“全能店长”罢了。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企业,这么多年一直推行“终端制胜、终端标准化”,制度写了一大堆,不断开会讲“标准化”多重要,却不能实现目标。因为是用几百、几千个“全能店长”方式实现终端标准化,与现代化科学零售标准化的本质相差甚远,是南辕北辙的。
标准化本来是要“降低对大量基层人员的依赖”,因为零售业的从业人员终究是一个知识层面不高、收入有限、年轻为主、流动较快的群体,可在“传统初级零售”模式下诞生的“伪标准化”,恰恰是提高了对终端、店长、导购、销售人员的依赖,甚至是严重依赖。一旦人员流动迅速,店长等优秀人员被挖角,销售大幅下挫是常有的现象,企业前面所有的标准化工作都将石沉大海。结果,所谓的“标准化”就成了一个“鸡肋”——不做不行,做了难见产出,沦为一个死循环。
那些还继续鼓吹和向企业传授所谓的“全能督导”、“金牌店长”、“单店管理”、“多店管理”理念和绝招的培训大师们,的确应该歇歇了!多年经验总结就正确吗?实战贴近就正确吗?那要看针对什么目标和目的!
“农民种田”的方式一样实战,更是中国几千年农业的精华累积,难道对于今天中国要建设的“现代化农场”、“大规模产业化农业”而言还是正确的吗?同理,过去10年中国服装行业依赖单店个体、夫妻店、原始门店管理经验总结出来的这一套,对于建设“标准化连锁终端”就是正确的吗?!
如果今天的服装行业,目标是管理几十家门店,不是几百家、几千家;如果今天服装行业,还是三位数的增长、三位数的利润;如果今天的服装行业,还是商品开发错误也不怕,有大量的三、四线市场可以消化库存;如果今天的服装市场,还是一开店铺就拼命赚钱,那就可以继续“旧有模式”!
今天,包括皮具、鞋子、家纺、家具在内的服装服饰行业的企业家可以用心想一想,企业有多少利润,可以继续支撑你走一条“高成本”落伍模式的道路?
“制度伪标准”,导致“执行不力”
一个制度如果在员工正常执行过程中,没有出现企业所期望的结果,这个制度就是“伪制度”,这个流程就是“伪流程”,这个标准就是“伪标准”!
不少企业发出“管理制度很多,就是执行有问题”的感慨。
因为一个员工执行有问题,两个员工执行有问题,一个团队执行都有问题,就说明不单是人的问题,而更多是制度、流程、标准的问题!我们的思考方向是:为什么我们不能改造制度流程,让员工正常执行就能达到预期效果呢?
下面这两个案例(表四、表五)是服装领域的制度案例:
《进货的管理制度》是某童装企业的现行管理制度,进货时机、进货原则等一大堆的阐述,但是,10个人对进货管理有10种判断。什么叫适量?什么叫进货太多?什么叫进货太少?根据销售数据做进货判断,怎么判断?同样销售了50件,究竟进45件合适,还是进55件合适,还是进60件合适?
如果大量的企业制度都是这种“原始初级”的制度,这样的制度在执行中不走形、不变化多端,才是让人奇怪的。正因为员工各有不同的做法,不协调、不跟板也是常态,最后肯定是要走进会议室,开会讨论、争论不休的。
《商品销售预留流程》也是一个管理制度,这是“科学零售”体系下制定的流程。
制度表述非常清楚、完整,非减价期间和减价期间,这是非常明确的,公司的价格何时减价,有开始、有结束,任何员工都不会因为搞错期间而出现错误。
一般情况如何处理,特殊情况如何处理,甚至把顾客留钱的比例与预留天数的比例,都做了详细的规定,员工只要照着操作就好。
如此定量的流程,只要员工有一定的文化水平,稍加培训,都知道该怎么做。出现例外,则是:
1.员工没有被培训过,不知道公司给客人留货的流程;
2.他知道不做或不会做,那就是管理者培训和监督不到位;
3.管理者监督了,员工依然不做,即是抗拒公司制度。
流程清晰,操作明了,过程完整,正常与意外全部考虑在内,这就是留货方面的工作指南,行为指南。员工与管理者职责分明,出现问题,可上溯到人,谁有理由推脱、解释?只有一条路留给员工:执行好流程,管理者尽责!
科学的流程,“不需要”过多要求管理层做什么“勇于承担”的榜样,按公司规定“尽责”就好!所以科学零售不是不实战,而是更实战。
企业制度太多空白、空位,好比用大清朝封建社会的法律,管理今天现代化的市场经济社会。因此,当制度流程执行不力的时候,我依然坚持自己的第一观点:改造制度优先,指责员工在后;改造法律在先,指责态度在后!
改造企业内部之法,就是改造员工的行为,任何受聘用员工都必须按照公司的制度做事,这是在聘用合同中规定的条款。口头上、精神上、文化价值观上的教育,永远没有法律意义上的强制效果,永远属于人的自愿行为范畴。
当然,我们不否认精神文化价值观的重要性,不否认态度对行动的重要性,“科学零售”的管理流程中,一样有对态度、配合、工作价值观的要求。但是,只有行动改变,才有绩效改变。因为企业需要行动才能产生价值。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化工厂爆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