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学习经验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15 07:23:0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课程学习经验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我国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全面实施当中,新的课程体系着重渗透着全面、和谐和创新的理念,这给当前中学物理教师教育带来了严峻挑战和机遇。
作为中学物理教育工作者,强烈的责任感迫使我们不得不进入无限的思索之中。我们到底应该怎样做,才能激发学生们学习物理的积极性,才能培养他们学习物理的强烈兴趣,才能从本质上解决他们学习物理的苦恼与无奈。以下是作者近几年在中学教授物理的过程中,总结的一些经验,与大家一起分享。
一、学会从欣赏的角度去评价每一位学生
面对新的课程改革,我们的评价要多方面多角度的展开,不能停留在只看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上。现在的教育改革要求我们改变教育理念,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让教师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欣赏者。陶行知有一句话:“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这句话是在告诫我们,对学生的评价要多运用一些鼓励的语言,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在欣赏我,在期待着我,这样才能增加学生的自信心,才能使他们的学习成绩有所提高。
二、教师在日常的物理教学过程中,要真正做到“以人为本”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在组织和引导的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正确承认、认清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同时教师还要高度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把学生作为真正的教育主体,以学生为出发点和归宿,以学生的发展(包括知识、能力、个性、创造性等)为中心,一切教育措施和教育条件都是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充分发挥而选择和设计的,同时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能够与教师一起选择、设计和完成多种教学活动,做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从而使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物理教育的目标是多元化的,其宗旨不是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物理学家,但可以让他们有选择、有区分地掌握有价值的物理学,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教师在课堂上要积极培养学生的怀疑精神,鼓励学生发问
在美国哈佛大学师生中流传着这样一句名言:教育的真正目的是让人不断提出问题和思索问题,而怀疑是创新的心理动力,是思维独立性、自主性的体现,是发问的前提。我国物理学家周培源说过,“如果把牛顿力学看成是至善至美的,相对论和量子力学就不会出现”。同样,诺贝尔奖得主李政道、杨振宁通过怀疑宇称守恒定律的普遍性才着力研究弱相互作用下宇称不守恒并获得成功的。因此,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大力激发学生的怀疑精神,活跃物理文化的传播与发展。
四、教师的教学手段要现代化
信息时代知识更新的速度不断加快,学生要学习的东西逐渐增多,学校教育必须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从扩大课堂教学的内容入手,开阔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学到更多的东西,而这仅仅依靠传统的教学手段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必须充分有效地利用各种现代信息传输技术把有关学科的相关信息传递给学生,使学生能利用这些信息去进行各种创新活动。
五、教师在日常的物理教学过程中要建立激励学生创新的教学评价体系
创新教育,指的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其核心是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进程中,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这里的创新,与科学家、艺术家所从事的创新是有区别的。创新教育的“创新”是指通过对学生施以系统的教育和影响,使学生能够发现对自己来说是新的知识、新的事物、新的思想和新的方法,并掌握“发现”的方法,具备“发现”的能力,为将来成为“创新型”人才奠定全面的素质基础。
教师在日常的物理教学过程中要建立激励学生创新的教学评价体系,需从两方面进行改革:一方面要改革教育内容,增强考试内容的选择性,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能力选择不同的考试内容,使学生的素质通过考试体现出来。另一方面要建立完善的评价标准,评价标准就是“指挥棒”,教师要根据评价标准去施教,学生要根据评价标准去学习,教育行政部门要根据评价标准去衡量一个学校的办学水平。评价标准应具有客观性、指导性和激励性。只有建立完善的评价标准,才能发挥教学评价的导向和激励作用,才有利于形成学生创新能力发展所必需的宽松环境和自由空间。
参考文献:
[1]金玉新.在中学物理教育中渗透人文教育[J].科技资讯.2008.28.
[2]李强.新课程改革下教师应引起的几点思考[J].黑河教育.
[3]张奠宙.杨振宁文集(下册)[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篇2
家长是我们教育事业的合作人,是教育责任的分担者,是一份宝贵的教育资源。我们用细致入微的工作态度赢得了家长们的信任和支持。
通过开展丰富多采的各种教育活动,把素质教育推向深入。利用“妇女节”、“植树节”“六一”等节日开展活动,培养幼儿丰富的情感。
打造珠心算和德育教学特色。立足幼儿园实际开展园本教研,不断摸索与研发具有本园特色的课程。探索珠心算教学、德育如何融合课改背景下教育课程的新模式;针对教师在特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邀请专家来园进行指导、引领,不断提升教师教育水平。
新的一年带给我们新的希望,对幼儿园的发展我们有更清晰的目标。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为指针,关注幼儿的发展、教师的发展和幼儿园的发展:我们要关注幼儿习惯的养成,要关注特色幼儿园的开创。认真学习和贯彻有关教育法规、政策,依法治园,实行制度化、规范化的管理,扎实抓好安全工作,深化教育改革,深入完善家长工作,同时,加强幼儿德育工作,加强幼儿园内部管理,全面、有效地提高办园质量。
月工作安排:
二一二年元月份:
1、组织安排庆“元旦”活动。
2、安排教师写好教育教学经验总结和各项工作总结。
3、班主任写好幼儿评语。
4、对各班进行校产、校具的清理和核对。
5、布置学期结束工作。
6、召开总结会,进行下学期工作部署。
二月份:
1、召开教师会,研究开学工作安排。
2、确定收费标准,幼儿入园报名。
3、各班针对实际情况制订工作计划。
4、召开家长会,对幼儿进行一日常规及安全教育。
5、积极配合市局校安办,搞好校安工程建设。
三月份:
1、组织教师学习《幼儿教育纲要》。
2、召开班主任会议,要求各班活动室布置要富有童趣,有季节变化。
3、组织检查教师备课和计划制定情况。
4、组织部分教师去汊涧幼儿园听课学习。
四月份:
1、对家长开放半日活动,研究如何培养孩子动手动脑能力。
2、组织教师到天长市第二幼儿园学习、听课。
3、举办大班讲故事比赛。
4、教师编排节目,准备庆祝“六一”。
五月份:
1、组织教师到天长市实验幼儿园听课。
2、邀请结对园——市二幼到我园上示范课。
3、组织庆祝“六一”国际儿童节。
六月份:
1、安排教师写好教育教学经验总结和各项工作总结。
2、要求各班做好安全工作,班主任写好幼儿评语。
3、对姊妹园开放半日活动。
4、布置学期结束工作,迎接中心学校考核。
5、召开总结会,进行下学期工作部署。
七月份:
1、幼儿园教职工考核;
2、清点财产、资产、资料归档;
3、安排暑假工作。
继续开展“快乐体验日”活动,不仅是园内的孩子,对园外也要加大宣传力度,使的园外孩子走进幼儿园,体验我们的快乐日,让的孩子们喜欢集体生活、集体游戏,喜爱幼儿园和幼儿园的生活,从而达到宣传幼儿园的目的。
篇3
论文摘要:本文通过笔者结合自身多年实践教学课程大量临课实践经验总结,提出精减课时量,以项目案例为驱动,精炼教学内容,使所授内容核心及技巧凸显,与企业需求衔接的一系列科学、有效、创新的教学方法,对提高计算机实践教学质量,提升教学效果,有着重要的践行、推广意义。
笔者担任计算机相关课程的理论与实践教学工作。通过长期的经验总结积累,形成了自己有效的教学经验模式、方法及体会。
一、临课实验教学的背景
我担任西安外事学院商学院统招09级21个教学班级的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教学任务,属于本科生四年不断线计算机技能拓展课程,每周2课时,九周,总计18课时,选用赵祖荫主编的《网页设计与制作教程<第三版>》,《网页设计与制作实验教程<第三版>》作为主参考教材,教学内容量非常大。
二、教学中凸显出的问题
课时量少,授课内容多。教师如果不能精心的重新组织内容,精炼内容,注重教学方法的革新,教授时很难掌握重心,学生学时茫然不知所措,无法谈及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问题解决方法的探索
以上问题,如何解决,根据笔者临课实验探索及经验总结,提出以下心得,抛砖引玉。
鉴于只有18课时,要在九周上完,因此,21个教学班分两批,于前九周,后九周开展教学活动。同时对原教学内容精心、统一、简要的重新安排,原则是:网页设计中的核心内容及技巧凸显,精讲,以企业规范、项目案例为驱动,实行分组,分角色讲练,总结为9讲,最后两讲为:综合大作业制作辅导及项目审核答辩。整个过程实行穿插各章节骨干技巧及要领的方法讲解,力求达到“分组教学,项目驱动,互动拓展,全程穿插,寓教于乐,通俗易懂,精简教学,重点突出,创业孵化,竞赛试金,走出课堂,自然熏陶”的效果。第一批09级财管、国贸11个班的教学任务已圆满完成,目前开始第二批09级人力、旅管、市销、物流、工企各班的教学进程,现就其前九周及近四周具体实践教学事迹,经验、方法介绍如下:
1.分组教学,项目驱动
各班同学自由组合,每5-6人一组,形成团队,分配项目组长,和各个角色,我担任每个小组项目经理,进行对项目(第一节布置的大作业:做一个至少五个频道页的网站,公司、个人等题材不限,以便学生创新、发挥)的全程监控、管理,给学生灌输企业实战及规范意识,以期在课堂上,在学校里就能与企业要求同步,使其随时都可以上岗,即践行“学习的内容是工作、项目,通过工作、项目来学习”、 “将学习目标和工作目标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新职业教育理念。
2.互动拓展,全程穿插
实验室不同于多媒体和教室,应该凸显学生的主体性,通过老师的关键、精要演示及引导,培养学生的兴趣,启发并促动学生积极主动地模仿、思考、创新,允许学生可以自由的相互走动,互动探讨,进而自主创新设计。授课时,尽可能高度精炼,从演示到学生自主练习,将全书的骨干、核心知识点和操作技能穿插于每一讲,每一练,使学生每节课将三剑客要领练习且接触到。因为网页设计与制作这门课注重技能实操,三大部分内容没有严格的理论逻辑,在讲第一部分dw时,里面的图片、动画等元素肯定会涉及到,但需要什么样的图片,什么样的动画,什么样的音乐,大小,播放时间长短等等,这都需要另外两部分fw、fl软件去处理,因此会将全程的核心操作、技巧映射在每节课的教学、组织中。
3.寓教于乐,通俗易懂
通过各种案例结合讲示,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概念,掌握难度较大的操作。比如在讲到站点的建立,如果直接告诉学生站点是什么,站点如何做,可能只动之以情,并不晓理,因此,笔者在讲解时,首先会举出现实中房地产开发商们开发楼盘盖房子的实例,从房地产公司盖房子之前要先干什么,到楼盘竣工交给业主,以及业主验收,进行打压等一系列测试,最后到装修、入住,向亲朋好友公布自家的门牌号便于其准确的访问,一步一步提问启发,引领学生从现实到虚拟同一原理的吻合衔接。
4.精简教学,重点突出
由于商学院学生计算机基础比较薄弱,因此在授课时必须注意深入浅出,重点难点分明,循序渐进,任务明确,步骤清晰,讲练结合,注重思维拓展,加强实操能力,够用,够度。第一节课就要基本上建立起同学们的信心——每个人都能做出一个漂亮的网站来!对整个授课过程的组织安排,清楚地告诉学生,使其思维与老师的思维、套路相吻合。同时,对教学内容,需要精心、统一、简要的重新安排,网页设计中的核心内容及技巧凸显,提炼为九讲内容,从运行、测试环境的搭建,到“三剑客”核心内容、技巧的精讲、演示,再到逐组检查、指导,做到因材施教,知识结构、层次分明,使学生学完这门课,心中滋生一棵“知识树”。
5.创业启发,竞赛试金
根据不同学生群体的学习状态,循优利导,特别是一些有创业思想的同学,从各方面,比如点子、方法、技巧等,鼓励和帮助他们直到创业成功,从2002级到2011级,历届学生创业成功者多达数百人,如西安外事学院就业明星赵东满、徐飞、锁影等;另一方面,自身积极地参加全国各类大赛,通过自己的经验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国家技能大赛,从而对学生进行三方面的导向:能力导向——真实化的工作情境,培养“理实”一体的实践意识,增强知识技能的应用能力;工作导向——系统化的工作过程,培养“工学”一体的职业意识,增强工作实践的专业能力;行动导向——过程化的组织结构,培养“学做”及“创业、创新”一体的学习意识,增强终身学习的自学能力、创新能力。
6.走出课堂,自然熏陶
主张并力求讲课站在学生中间,能走出去,也能走进来,营造互动的教学场景,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促发学生敢于向老师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隐性心理向显性行为转换。为了让学生能够身临企业一线,理论联系实践,每学期,都要组织学生到相关企业及实训基地观摩教学。
篇4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课程改革的关键在实施,而实施的关键在课堂。受传统知识本位、考试本位的影响,当前高中生物教学尽管改革不断深化,课堂的人文性有所加强,但生物课堂教学效率低下,低效教学甚至无效教学的现状没有得到根本性变革,教师问题意识偏弱,反思意识有待强化。所以当前急待解决的问题是思考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生物课堂“教什么有效”和“怎么教有效”,从而找到实施新课程标准、落实新课程理念的有效路径和方法。
课题组旨在以课题研究为抓手,以课堂教学实践为基石,在研究中教学,在教学中研究与反思,摸索出高中生物课堂有效教学(物理模型教学)的一般策略与方法,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提高课堂效率。
(二)内容:
1.研究的视角:
本课题的研究着眼于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以教学实践的行动研究为主要途径,从如何真正落实新课程理念、全面执行课程标准、组织好探究性学习,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等方面来进行大胆的尝试和探索。研究本身不是目的,不是归宿。通过研究,努力使课题组老师不断思考,加强理论学习和研究,利用科学的教育教学理论来指导实践,提高各成员的专业水平。
课题组对本课题的理解是:
课题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
课题组对本课题的理解是:
所谓《物理模型教学研究》就是将课本中的核心概念通过物理模型的形式联系起来,将枯燥的文字表述转变成立体的模型,既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习兴趣,也能够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找到关键概念之间内在的逻辑联系,深刻理解并掌握知识框架,小到一节一章的整合,大到整本书的布局,都可以进行构建物理模型。从而真正将课堂还给学生,实现学生能力的提升。
(三)研究方法与途径:
1.文献检索法。通过各种路径(文件、会议、报刊、网络、考察等) 关注高中生物教学中所涉及的教学手段及其效果的报道和文献资料;及时了解最新生物课堂教改相关成果的内涵和得失;认真学习与本课题相关的教学原理和理论,提升研究的理论层次。
2.综合调查法。综合运用各种调查方法和手段(问卷、座谈等),有计划、分阶段地展开课堂教学效果的调查研究,全面了解当前生物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征求对《物理模型教学》的意见和建议。
3.行动研究法。在教学的过程中进行研究,在研究基础上推进教学。依托试验班级进行逐步研究,将试验班级和平行班级的一些主要方面的指标进行相关对比、分析,不断矫正行动策略,不断发现问题,探讨解决问题的路径和方法;在总结个案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形成高中生物课堂《物理模型教学》的有效基本准备策略、实施策略、评价指标体系。
4.经验总结法。在教学和研究的过程中,小组成员定时或不定。
时进行经验总结,在总结的基础上继续进行教学和研究。
(四)组织分工:
1. ***负责理论文献方面的查询、总结,及时对组员进行培训和指导,分析对比数据,把握课题研究的方向。
2.***负责对教学内容、方法的审核,引领其他两名组员对教材进行分析,详细对每节课的知识点进行物理模型构建,预测课堂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做好相应的应对措施。
教学结束后及时对教学效果进行总结和反思,制定改进方案。
3***和***负责《物理模型教学》的具体实施,及时收集学生的意见反馈,写出教学反思。
(五)研究进度:
计划在一年内初步确定《物理模型教学》的基本流程,并根据教学效果在一个年级的生物教学中全面推开。
篇5
摘 要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从教师的教学方式到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如何改变过去教学中存在的课堂以教师为主,对学生要求太多,课堂气氛沉闷,学生被动接受,在学习上依赖性强,厌学情绪明显,学习效率低下等一些问题,本文采用教学实践法、经验总结法、文献资料法,对如何提高体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有些问题进行有效探索,从而实现体育课堂有效教学,进而达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的目的。
关键词 课程标准 体育课堂 有效教学
一、研究的目的
课堂教学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活动,它有着不同于其他一切活动的特征。那么什么是课堂有效教学?什么样的教学才是课堂有效教学呢?课堂有效教学与主体发展又存在着什么关系呢?
二、研究方法
本文运用了教学实践法、文献资料法、经验总结法。
三、结果与分析
(一)做充满激情的老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体育课是一个相对动态的课堂环境,为此,特别需要体育老师的激情,并以此来引领学生的激情。教师的教学态度影响着学生的情绪,而学生的情绪直接影响着学生主动参与热情。体育教学实践课大多在操场上,学生容易受干扰,教师更应精神饱满、充满活力、和蔼可亲。这样学生才能感到轻松、愉快、亲切,就会产生积极的情感,有强烈的求知欲望,思想集中,反应敏捷,容易学会动作,即使有一定难度动作,也会开动脑筋,攻克难点,掌握它,学会它。
(二)细心研究教学主体,引导学生合作学习,培养思维能力
教学活动包含三个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及教育内容和方法。因此,课前一定要精心备课,除备常规内容外,更重要的是要备“学生”,我们要认真研究学生的知识结构与能力水平以及相关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努力熟悉学生“已知道的”,只有这样,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才会做到详略得当、重点突出,使学生有效地“温故”而“知新”。新课标强调学习策略的探究性。脱离探究、实践的体育教学不能体现新课改的基本理念。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师的引导、启发和帮助下,学生充分发挥小组学习、全班学习的群体作用,在合作中学习、交流、积累和运用丰富的语言知识,发展思维和能力,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精神。
(三)抓好课堂组织管理,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
体育课堂有别于其他课堂,由于上课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室外或体育场馆进行,所以,除了课堂纪律外,队伍的组织和调动也是使学生顺利进行学习的保障。老师把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激发起来,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提高体育课内容新颖度,充分利用现有的场地器材,合理分组,建立合理的小组结构,合理安排课堂小比赛,对完成学习任务有突出成绩和表现的,采取表扬和加分的奖励等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培养学生自学体育运动的意识,进一步减少违纪行为的发生。
(四)努力夯实课堂教学,让学生掌握好体育学习方法,成为体育课堂的主人
体育学科需要让学生掌握一定的体育知识,但最主要是通过各项身体练习活动来进行的。通过身体活动与思维活动紧密结合,不仅要掌握体育知识和技能,更主要的是收到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的时效。所以,要想引导学生自主地掌握学习方法,仅靠单纯说教是不行的,学生没有实感。因此,除必要的讲解外,主要还是通过加强实际操作训练,使学生对操作方法或学习方法有切身的体验和感受,这才能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运动技能。
(五)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创设民主的体育课堂气氛
营造一个轻松的教学氛围,能够在心理上给学生一种安全感。这对课堂活动的顺利开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只有在轻松的环境下,学生才能加快思维进程,所学知识才能加以巩固并转化为能力。在实施体育课堂教学素质化的今天,教师应更新教学观念,转变教师角色,确立为学而教的指导思想,要达到教师的最高教学境界――授人以渔,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坚实的基础,它能在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同时,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六)课后总结反思,积累教学经验,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
不断地追问“什么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自己的教学有效吗?”“有没有比我更有效的教学?”等,这样,才能使自己的教学更加有效。课后反思仅是教学反思的一部分,真正要通过反思教学对课程目标的不断完善和发展,还需要在今后的体育教学中不断地探索和发现。作为教师,要写好“课后反思”,及时反思教学过程中的成败和得失,是积累教学经验、认识教学规律、拓宽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四、结论
在实施体育课堂教学素质化的今天,提高体育课堂有效教学:需要师生的共同努力;在课堂教学中转变教师角色,应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应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激励学生自主学习,大胆质疑;创设民主的课堂气氛,构建和谐课堂、实效课堂;注意学生的学法研究,要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激活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促进学生更大的发展和进步;课后不断总结反思,积累教学经验,提高教师自身的业务水平。
参考文献:
[1] 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
[2] 赵茜,王佳.论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J].教育科学研究.2012.02.
篇6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经验
时间虽悄无声息地流逝,但却在我身上留下了斑驳的痕迹,无论是面色的逐渐苍老,还是内在修养的逐步攀升。当我拟下这个题目时,往日的教学经历就像过电影一样在我眼前闪过,在这7年有余的教学生涯中,我坚信,只有不断地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地反思、改进,才能不断地完善、强大。以下就是我的些许教学经验总结,抛砖引玉,以期与各位同仁共勉。
一、以生动灵活的教学方式为课堂添活力
由于受到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传统课堂教学主要围绕知识目标展开,旨在继承和存储前人积累留下的知识和经验,却严重忽略学生的自主认识和创新。顺应新课标对于建立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的教学模式的要求,我在教学过程中,潜心地钻研教材,把握教材重点和难点;细心了解学生,明确学生的心理和思维特点;精心地设计教学,积极地探索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思维积极性的课堂教学方式。对于单元重点课文,我一般采用“整体感知―合作探究―质疑反思―延伸拓展”的教学模式组织教学。
二、用与时俱进的教学手段为课堂提效率
现代科技,日新月异,飞速发展,语文课堂要与时俱进,仅仅改变教学模式是不够的,还要注重教学手段的选择。只有适合学生的教学手段才是叩开学生思维之门和语文知识之门的真正的钥匙。顺应新课程,对于以更新的教学手段为重点的要求,我深入地研究、分析了多媒体教学的利弊。一方面,可以借助无所不在的网络资源为学生提供自主体验和感受的机会,扩展课堂教学领域和内容,增加知识获取的渠道,在拓展学生知识面的同时,提高学生筛选信息的能力;另一方面,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精心设计制作多媒体课件,生动、形象地展示教学内容,给学生听觉、视觉和感觉上的三重刺激,加深印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被动学习中解放出来,提高教学效率。
三、用扎实多样的教学训练为学生增实力
篇7
新课程改革不是纸上谈兵,必须要与实践相结合,今后我要努力学习,积极进取,积极参与课程改革,在课改中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不断反思。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英语教学反思经验总结资料,提供参考,欢迎你的阅读。
英语教学反思经验总结一
x月份,我的主要教学研究课题是“以多元互动课堂评价手段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自主地学英语,说英语,用英语,自主地用课堂评价用语以及本课所学的新句型对学生自己、他人的课堂表现,课堂行为进行评价,促进学生的学习兴学习兴趣与效果。
自主学习的目标定义为:在课堂上自主地说。课后自主地复习。
我事先没有给学生布置预习任务。因为不想给学生增加压力与负担,另外学生也没有预习工具。而是拿出来一节课展示给学生,让学生熟悉我的教学套路,通过这节课让学生知道哪个教学环节是可以自主发挥的,哪些地方可以做小老师,,哪些地方可以得到小红旗。也就是说通过一节课让学生知道自己努力的方向,感受到成就感,从而自发地进行预习,这比老师强压着预习效果好得多。
这个方法收效良好。最明显的是四年级。原来2个班的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教学效果也较差,有时教几个单词都要花费一节课的时间,有些记住了意思又记不了读音。自从当了“小老师”后,学生感受到了学习的乐趣,有了成就感,学生非常欢迎自己学习、自己做主的学习方式,课堂气氛重新活跃起来。学生自己能教的单词由刚开始能教一个,到逐渐地扩展到大部分单词都由“小老师”来教,直到学生教不了了,我才教。课文里的句子几乎都不用我翻译,学生通过自主预习以及小组合作就能够自己翻译。因而我教得非常轻松,学生也学得很快乐。
有一个叫白立竹的学生变化最明显。这个学生刚开始对英语课并不感兴趣,上课不是搞小动作就是开小差,自从尝到当“小老师”的甜头后,她变得认真听课了,还争先恐后地当起“小老师”来,有时一节课能教好几个单词呢。我想这“小老师“的背后肯定是勤奋自主的预习结果,这得益于教学方式的转变,学习重心的下移,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充分体现。英语课堂变成了快乐大本营,教与学都变成了一件轻松的事情。
英语教学反思经验总结二
作为一名小学英语教师,如何在此刻的岗位上发光发热,如何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光里学好英语这门语言,教育教学中有太多的东西值得我去深思,去探索。透过八年的工作实践,我认识到,小学英语教学不就应只满足于对单词、句型的概念化解释和程序化分析,那样只会使教学资料平淡、课堂气氛沉闷,使学生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英语学习中来,使他们原有的兴趣和信心很快丧失殆尽。那么,怎样才能做好小学英语的教学工作呢?以下是我教学过程中的几点体会和心得:
一、勇创双语教学特色,营造英语氛围。
1、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少地说汉语,而是以英语为主体,利用手势、眼神、动作、音调等辅助手段来帮忙学生理解教学资料;并且在教学过程中创设各种情景对话,透过直接的语言交流来帮忙学生建立语感。透过这种方式组织教学,能增加学生的语言实践机会,营造语言氛围,培养学生直接用英语思维、表达的习惯。
2、英语作为一种语言,其教学就应融入必须的情境之中。可透过课堂表演来创造必须的语言环境,给孩子营造一方自由发展、自由发挥的天地;并且可为学生带给自主学习和交流的机会,给每位学生自我表现和自我发展的时光和空间。
3、鼓励学生透过参与体验、实践、合作、探索等方式,发展听、说、读、写的综合潜力和整体素质。要求学生在学校见到老师、同学,用英语打招呼;在英语课堂,尽可能用英语进行交流;在课外,也要鼓励孩子们尽可能使用英语。把英语教学融入日常生活中的各个环节,让学习成为生活的一部分,让生活成为学习的延续。
4、反馈信息、即时巩固。 英语的听、说训练必须要做到反馈及时。在教学中,学生对刚学的资料记忆犹新,印象深刻,但若不及时巩固,不仅仅会很快遗忘,而且会使学生在听、说中的错误与偏差得不到及时纠正,以至构成错误的思维定势和语言习惯。
二、 关注学生情感,创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1、尊重每个学生,鼓励他们用心尝试,及时发现他们的进步并给予相应的表扬,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和用心性。
2、创设各种合作学习活动,促进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忙、体验成功、合作发展。
3、关注后进生和性格内向的学生,尽可能为他们带给正确表现自我的机会,让每一次小小的突破成为他们进步的基石。
4、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经常和学生一齐交流和探索,了解学生所想所需,做到教学相长。
三、加强学习方法指导,帮忙学生学会学习。
1、用心创造条件,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
2、结合语言情境,让学生透过实践和运用来深化学习。
3、进行自我评价,根据各自的不一样状况进行查漏补缺。
四、实行激励评价,使学生树立学习英语的信心。
1、注重教师的客观性评价,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点滴进步给予及时的肯定和激励。
2、重视学生的主观性评价,让学生透过分析,透过比较,认识自我的优势和不足,明确努力的方向。
小学英语教学的目标是要透过听、说、读、写训练,帮忙学生学会如何正确使用英语,并具备必须的英语口头表达潜力。这一主线贯穿整个教学的全过程。其中,听、说训练尤为重要,训练的途径也是多样化的。儿童学习外语的方式、资料与成年人就应有所不一样。他们喜欢玩,喜欢唱歌、画画,喜欢表演和游戏;他们喜欢动手操作,喜欢探究和想象。所以,英语教学务必根据学生的年龄阶段和性格特征,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并且在教学过程中要联系实际,不断探索、不断实践、不断反思,这样才能在教育教学中不断进步和完善。
英语教学反思经验总结三
上半学期已经过去,回望自己的教学,深深感到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和不足,下半学期时间更紧,任务重,为了下学期的综合复习做好充分的准备,我对上半学期的英语教学工作从学生和课堂教学等方面进行反思和总结,以便更好的做好下半学期的教学、复习工作。
一、课堂教学中存在问题及反思
存在的问题:
本学期由于是新接手的班级,学生的情况不是十分了解,他们的英语基础如何,在后来的教学中才慢慢的显现出来。我在自己的课堂中总感觉学生不能适应自己的教学方式:学生上课回答问题不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不高。只是一味的听老师讲和做笔记。听课效率不高。经分析,原因是自己上课方式与学生以前的老师的教学方式不一样,学生不能适应;课堂上我用的英语过多,语速过快,学生跟不上、听不懂。而自己也没有很好的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学生不回答问题或不参与教学活动,只是一味的埋怨和批评,致使学生上课更不敢回答问题,生怕回答错了以后老师会不高兴。
反思:
1、教师要有课堂效益意识。有效的媒体手段有助于课堂容量、密度和速度的提高。不但可以活跃课堂,更能提高学生的参与面,能有效的吸引并集中学生的学习注意,从而最终提高学习的听课效益;自己正好缺乏这方面的运用;其次,课堂效益还体现在如何设计教学。课堂设计要有助于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有助于他们有效内化知识与信息,复习过程中要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在教学中恰当地渗透中考的信息,拓宽教学内容。
2、英语课堂上教师应及时有效获取学情反馈,有效地进行课前回顾,课堂小结等环节的落实。制定激励性的英语学习效果评价制度,对学生的听课、作业、笔记等方面进行跟踪,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复习情况,以便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做出针对性的调整。
3、注重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要切实抓好备课这一环节,即备课要精,练习要精,作业要精。及时调整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过程。在课堂教学中强调基础知识的学习。
4、要强化分层次教学与辅导,通过分层次教学和辅导提升学生的成绩,从方法上,要抓住学生学习的薄弱点,区别不同情况,有针对性辅导。从策略上,加强学生实际问题的研究,做到缺什么、补什么,从对象上,要重点关注学科明显薄弱的学生,采用教师定学生、师生结对、辅导等有效形式使学生随时能得到
二、学生英语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1. 学生对英语学习缺乏兴趣、自信心和学习动力;在英语课堂上不积极参与,缺少主动发言的热情或根本不愿意发言;另外,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听新课时跟不上老师的节奏或不能理解教师相对较快的指示语。
2. 学生对英语课堂知识的掌握不实在、理解不全面,课外花的冤枉时间多。大部分学生对书本知识不够重视,找不到英语学科复习的有效载体,不能有效的利用课本,适时地回归课本,英语复习缺乏系统性,英语学习缺乏主动性。
3. 部分学生缺少教师明确的指导,在复习时缺乏系统安排和科学计划,或者学习和复习没有个性化特点, 导致学习效果不明显。
反思:
基于以上情况,我认为作为学生中考的把关者,首先要有正确地意识,应充分认识到:一节课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或者学生学得很辛苦,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
对策一:英语教学和其他学科一样,有严谨的系统性和连贯性。学生在初一、初二段所获得的语言技能,能否在初三年级得到继续发展,是防止分化的又一个问题。这就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力求把教学搞“实”、搞“活”。所谓“实”就是讲究实际效果,把课程标准化为具体的要求,落实到教和学上,对每课时的教学计划逐项落实。课堂上,少讲空话,多做实事,精讲多练,以学生为主;对每个单元进行考查、总结,分析存在问题,及时补缺补差,帮助学生过关。平时作业或测验得到好成绩或有进步的,一定在班上进行表扬,给予肯定;对作业错漏较多的当面批改,及时订正。所谓“活”就是侧重知识的活用训练,把外语课由“讲演课”变成“实践课”。采用任务型的教学方法,在既紧张而又活泼的气氛中学习英语,学生在情景中大量实践,用已知的学习未知的,很容易掌握所学内容。英语和其它功课一样,需要多练多做。
对策二:良好的师生关系对培养学生的兴趣大有帮助。我以前上课总希望学生能跟上老师的节奏和步伐,学生做不到是就容易冲动、发火,而使课堂气氛显得十分沉闷。因此,我将在今后的教学中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绪,关心学生,尤其差生,同他们交朋友,不歧视他们,不动辄呵斥他们,鼓励他们的学习自信心和学习热情。让他们在自信中学习,在快乐中进步。
新课程改革不是纸上谈兵,必须要与实践相结合,今后我要努力学习,积极进取,积极参与课程改革,在课改中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不断反思。
对策三:培养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首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课前多预习,课堂45分钟让学生集中注意力听讲,把老师讲的内容真正听懂。不是似懂非懂。课后认真完成配套练习,不懂的地方,多向老师或成绩好的学生请教。其次,学生学习要主次分明,主要学科课后时间分配相应的因当多一些,特别是对英语学科,因为他毕竟不是语文。基础不打好,以后想提高也难。第三,要灵活掌握学过的知识点,学习要讲究方法,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把所学的知识串联起来,不容易忘记。
篇8
[关键词]生物统计 实际 经验 教学
生物统计是数理统计的原理和方法在生物科学研究中的应用,是一门应用数学。它是关于生物科学试验的设计、实施,试验数据的收集、整理和统计分析,以及统计分析结果的解释的一门科学[1]。该课程是林学、农学、中药栽培学等专业的学科基础课程。本课程主要是将数理统计原理和方法应用于生物科学研究,是一个强有力的分析工具[2]。由于生物统计课程以概率论和数理统计为基础,因此,数学基础较差的同学容易对该课程产生畏惧情绪。另外,由于生物统计要求建立起基于概率的统计推断思维方式,这往往需要同学在学习和实践中逐渐领会。再加上该课程要求多方面知识的综合,因此被公认为是生物科学类专业最困难的课程之一。因此,如何有效利用课堂时间,提升生物统计μ教学效果是生物统计教学中的重要课题。
与基础数理统计学相比,生物统计不仅要通过事物外在的数量表现揭示事物可能存在的规律性,而且要根据专业知识去解释现象,并阐明为什么会存在这种规律性[1-3]。然而在教学过程中所面对的学生往往缺乏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使学生面对繁多的公式和试验设计方法无所适从,难以提起对生物统计的学习兴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在讲解课本中理论的同时,如果能结合专业知识和学生的实际经验、选取令学生印象深刻的的例子将对生物统计的教学效果有较大提升。笔者根据教学经验总结出利用学生的实际经验,包括专业知识、实践经验和生活经验三个方面,提升生物统计教学效果。
一、结合专业知识选取例题和习题
笔者在浙江农林大学给林学专业学生讲授“生物统计”课程。使用的生物统计教材是四川农业大学明道绪主编的《田间试验与统计分析》[3]。我们在讲清基本原理、思路和方法后,在举例时尽量结合专业知识,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基础理论,并将所学知识应用于专业实践。如给林学专业的学生上课时,参考了续九如、黄智慧主编的《林业试验设计》,所举例题均与林木遗传育种、栽培、生理生化和森林资源调查等有关。
此外,在中国期刊网上收集一些与林业试验相关的文章作为课堂讨论内容,引导学生对相关的试验设计、数据分析进行剖析,并对由此得出的结论进行探讨。可以根据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程度,在引用这些例子时适当选取一些在试验设计和数据分析中存在纰漏的研究报道,引导学生逐步发现其中的问题。这样的过程不仅加深了学生对生物统计理论的认知,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使学生对生物统计理论与应用有了具体的认知。
二、结合实践经验讲解理论知识
笔者在针对不同专业开展统计教学的时,首先会了解所教专业学生已经学习过的课程和相关的实验、实习,挖掘其中可以为生物统计教学所用的例子,充分利用学生试验和实习经验讲解生物统计的知识,使抽象的理论知识形象化。以笔者所教授的林学专业的学生为例,该专业的学生已经学过生态学,在生态学实习中有一个关于种群分布格局的调查。
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是指种内个体在其生存环境空间中的配置方式,是由种的生物学特性,种内、种间关系和环境因素的综合影响决定的。通常种群分布格局可以区分为几种类型,其常见的有三种类型:即均匀型,集群型和随机型。方差/均值比率法是测定种群分布格局类型的方法常用方法。根据Poisson分布的定义,如果S2/ =1,则种群完全遵循Poisson分布;如果S2/ >1,种群趋于集群分布;如果S2/
同时,这个例子还可以应用于t检验中解释表面差异与实际差异。对个样本进行比较时,必须判断样本间差异是抽样误差造成的,还是本质不同引起的。如何区分两类性质的差异?这正是显著性检验要解决的问题。由于同学在实习过程中会发现即使在相同的地点针对相同群落调查,不同组/人之间所测量的值并不一样,而事实上能使S2/ 这一比值恰好等于1的几乎没有。因此要求用t检验来解决误差的问题。利用生态学中的相关经验公式来判断这一比值在多大程度上与1接近可以推断其近似等于1。从而理解“通过从试验的表面效应与试验误差的权衡比较中间接地推断处理效应是否存在”这一显著性检验的基本思想。
三、结合生活中的例子提升对理论知识的认知
由于学生专业知识和相关经验的积累还不多,因此在讲解理论知识时,可以多利用现实生活中的例子。如在讲“直线回归与相关分析”时,在讲解清楚理论的同时,需要特别强调其应用时的注意事项。
例如,直线回归分析和相关分析是处理变量间关系的数学方法,在将这些方法应用于生物科学研究时要考虑到生物本身的客观实际情况,譬如变量间是否存在直线相关以及在什么条件下会发生直线相关,求出的直线回归方程是否有意义等,必须由生物科学相应的专业知识来决定,并且还要用到生物科学实践中去检验。如果不以一定的生物科学依据为前提,把风马牛不相及的资料随意凑到一块作直线回归分析或相关分析,那将是根本性的错误。我们在讲解的过程中给出一组小树的生长量和一组小孩身高的生长量,相关分析表明这两个变量之间呈极显著相关。针对这一例子让学生深刻认识到专业知识在相关性分析中的重要性,避免出现以数字为游戏的伪科学,让生物统计更好地为科学研究服务。
[参考文献]
[1]明道绪.生物统计附试验设计[M].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
[2]盖钧镒.试验统计方法 [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
篇9
一个企业处在学习型组织的什么阶段,可以根据下面几种状况做出简单的判断。如果企业在人力资源部设置了员工培训职能(一个部门或至少一个人),并建立了包括外部资源在内的相对固定的师资队伍,每年都详细的员工培训课程表,并按时举办针对各级管理人员和一线员工的培训活动,企业给各职能部门都预留了专门进行员工培训的资金,形成了一个比较健全的培训体系,这时候企业基本上处于学习型组织的第一阶段。
如果企业在第一阶段的基础上,建立了企业商学院或类似的机构,能把各种资源有效地整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更系统、更完整的培训体系,同时针对不同层次的员工开设短期培训和长期培训课程;除此之外,不仅对自己的员工进行系统的培训,还把整个企业“生态系统”中的合作伙伴纳入培训体系(如经销商、供应商、大客户等),以提高整个“生态系统”的质量,同时企业内会自发地组织起来很多学习小组、读书会、各种论坛、俱乐部等非正式组织,经常地交流学习经验,互相帮助,这时候企业基本上处于学习型组织的第二阶段。
如果一个企业把学习型组织提升到企业战略的高度来对待,就会着手建立知识管理系统,并在最高决策层设置首席知识官(CKO)这样的角色,配合企业的总体发展战略和人力资源规划,整合企业内外的资源,把企业内的隐形知识,尤其是那些不易量化、不易传播的,由个人经验总结升华而来的知识和技能发掘出来,从各职能部门最优秀的员工那里系统性地收集相关知识,然后委托专人整理成可以复制的、供他人使用的知识,并对各种知识进行分类存档。
当然,知识管理最重要的目标就是系统性地分享知识,使大家很方便地获取知识,并且可以踩着巨人的肩膀往上爬,不需要每个人都从头开始去探索,去交学费。当年我在中国惠普公司担任首席知识官时,曾经进行了很多知识管理方面的探索和尝试,也总结出来了一些经验。我们当初为知识管理制订了三个宗旨:提高组织智商,减少重复劳动,避免组织失忆。直到今天我依然认为这些宗旨对指导企业如何建立学习型组织有非常大的借鉴意义。
篇10
关键词 数字化学习资源;共建共享;微课程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6)04-0066-03
An Exploration of Micro Course Development Practice based on Resource Sharing//FU Kuiliang
Abstract A procedural learning resources based on the solving problem is more convenient than a resulting learning resources based on the knowledge for the dissemination of knowledge and the construction. Micro course is a kind of important digital learning resources, the course is not only a kind of high-quality online education resources complement, but also is upending traditional classroom education mode and teaching activities. The micro course development practice based on resource sharing is not only to inject new vitality for high quality digital learning resources, and it can provide a practical mode for large-scale development of micro course, continuously can promote the curriculum resources to the greatest extent of application and promotion.
Key words digital learning resources; co-construction and sharing; micro course
解决数字化资源建设与应用之间的矛盾,需要一种发展的观点。教育资源从开发供给到应用的过程,使用者会不断提出需求,开发者也应不断去满足需求。数字化资源建设要以应用需求为导向,数字化资源建设从无到有,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共享目的,从初期的硬件共享,到中期的软件共享,发展到目前智力型、过程性知识共享。现阶段数字化资源的需求可以概括为以参与性、过程化、视频化、微型化、解决问题为主等特征。
1 微课程是一种优质数字化资源
优质数字化资源 数字化学习资源是指经过数字化处理,依据学习者特征组织和编排的,可以在计算机上运行、在网络上传播和共享的,供学习者学习的多媒体信息资源。
学习者需要的数字化学习资源一般可以概括为5种形式:1)以科学知识为主要内容的以文本、图像、声音、视频等为呈现方式的静态资源;2)以答疑解惑为主要内容的在线优秀教师资源;3)以探究体验为主要内容的智能交互式教育信息资源;4)以问题解决为主要内容的寓教于游戏形式的信息资源;5)在教育和学习实践中师生自主生成的多种形式的教育资源。
以上几类资源中,什么是数字化学习资源(本文与数字化教育资源不加区别讨论)?这是一个值得磋商的概念。中央电教馆王珠珠在《数字化资源应用与教学策略》一文中指出,数字化教育资源是一个教育产品,它包含特定的教育目标、教育方法、教育思想和作者(教师)的教育理念[1]。所谓优质数字化学习资源,是指与学习者紧密结合,与恰当的教学策略相结合的资源。同时在教与学过程中解放生产力、提高工作效能,才会符合信息时展的根本要求。
从微课到微课程 微课与微课程相比虽然在字面上仅一字之差,但两者有着明显的区别与联系。微课是微型课的代名词,来源于现实的课堂教学模式,是课堂教师授课的浓缩、搬迁与改版,本质上属于教师为中心模式[2]。从教育技术视域考察,微课属于新一代教学课件范畴。微课程则是微型课程的代名词,来源于可汗学院的翻转课堂实验,是将原有课程按照学生学习规律,分解成为一系列具有目标、任务、方法、资源、作业、互动与反思等在内的微型课程体系。
微课只有与学习任务单、学生的学习活动流程等结合起来,才是一个完整的“微课程”。如果从广义教育资源角度理解,微课程则是课程改革与信息化进程中的学习资源创新,是学习内容与学习方式整合为一体的新型资源,是一种过程性、故事性、可视化的数字化学习资源。但是两者之间存在内在的联系,微课程中的资源与微课的呈现方式有着天然的联系,并且微课开发与制作是微课程开发与作用的必经阶段。
微课程是一种新型的优质数字化学习资源 微课程是以若干节微课组成的专题式或主题式相对完整的体系,是微课发展的高级阶段。根据优质数字化资源的特征可知,微课程属于优质数字化学习资源。同时它要求突破传统知识型的静态化资源,是将教师“教”的资源和学生“学”的资源有机结合的一种新型数字化学习资源。微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建设,不仅是一种特色资源建设途径,还是深化课程与教学变革,提升教学质量有效手段。
具体来说,微课程具有如下特点。
1)主题突出,内容具体。一个课程就一个主题,或者说一个课程一件事;研究的问题来源于教育教学具体实践中的具体问题,或是生活思考,或是教学反思,或是难点突破,或是重点强调,或是学习策略、教学方法、教育教学观点等具体的、真实的、自己或与同伴合作可以解决的问题。
2)草根研究,趣味创作。因为微课程内容微小,所以人人都可以成为课程的研发者;正因为课程的使用对象是教师和学生,课程研发的目的是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手段紧密地联系起来,是“为了教学、在教学中、通过教学”,而不是去验证理论、推演理论,所以决定了研发内容一定是教师自己熟悉的、感兴趣的、需要解决和有能力解决的问题。
3)成果简化,多样传播。因为内容具体、主题突出,所以研究内容容易表达、研究成果容易转化;因为课程容量微小、用时简短,所以可以通过网络、手机以微博、微信等多种形式传播。
4)视频形式,不易侵权。微课程最终都是以视频形式呈现给学习者。现代各项技术的发展使用视频类资源制作、存储、传播更方便,同时短小精悍、主题鲜明的视频类学习资源处于戴尔“经验之塔”的中下部,提供的是直观具体的学习经验,此类学习资源更易于学习者接受、理解和掌握。更重要的是,视频类资源在传播共享的过程中易于保留原创者的知识特征,更易于知识产权的保护。
5)方便共建,易于共享。微课程作为高校数字化学习资源,有着符合时代要求的一些优势:符合学生认识特点,时间短、任务小、易传播,微视频深受学生欢迎。微课程的开发易于被教师掌握和认可。
2 基于资源共建共享的微课程开发模式实践探索
结合近几年的教学与管理实践,从平台资源、空间资源、教师资源、学生资源等几方面进行共建共享探索。较成功并值得推广的共建共享经验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区域内校级数字化资源共建共享模式 区域范围内的数字化学习资源具有相同水平、易于组织管理、便于沟通协调等特征。南京广播电视大学与南京城市职业学院属于“一套班子,一套人马”“两块牌子、两种教育”“一校两制、一校两牌”的办学格局和模式。随着电大的发展,一方面规模不断扩大,另一方面传统电大资源已不能满足当前学员的学习需求。仅靠中央电大统一建设教育资源,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省级电大体系下各区电大现实的需求。而高职教育通过近几年的快速发展,教育资源尤其是以信息化为支撑的数字化学习资源已得到优先发展。这两种办学体系的教育资源共享不仅必要,而且可行。通过共建共享达到优势互补,通过专业与课程这两种途径实现资源深度共享。
以会计信息系统课程为例,笔者同时是这两个教学体系的课程负责人,担负着两种教育模式相同专业相同课程的资源建设、课程任课教师管理、教学活动管理、教学测评等任务。在南京城市职业学院(南京市广播电视大学)优质数字化教学资源共建共享的研究与实践这一校级重点课题指引下,建设的任务包括平台建设、学习空间建设、微课程数字化资源建设等方面。其中会计信息系统微课程资源建设的思路是以应用为导向,学习资源与学习内容高度融合,微课程资源建设突出以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为主。
基于资源共建共享模式的微课程资源建设 微课程数字化资源共建共享基本指导思想来源于课堂和工作实际,注重教与学过程中发现的实际问题。打破资源静态、孤立和封闭发展的状态,通过一系列措施,通过全区师生共同参与、共建资源、不断积累和优化、共享互动的良性循环,实现教学资源的滚动发展。
优质教育资源的建设与应用,课程是重要载体,改革实践中着力体现职业性,资源建设以信息化为支撑,课程改革以工学结合为导向,主要开展了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大任务小步骤的教学活动设计、“牵着走―讲步骤、扶着走―讲思路、看着走―讲要求”三步实验教学法改革、“会做、知错、改错”三层职业能力培养[3]。通过这些改革措施筑牢学生的职业根,发展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为会计信息系统微课程开发打下坚实的理论与实践基础。
基于资源共建共享的微课程开发,同时也是建立在教学系统化设计的框架下展开的。会计信息系统是会计专业的核心专业课之一,此课程对于高职学生和电大学生开设目的、教学目标不尽相同,相应的教学活动设计与安排也不尽相同,借助信息化平台和技术手段,利用混合教学模式,可以将两种不同体系的教学相互融合,从而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
1)教学中进行反思――总结最有价值的经验。会计信息系统课程从2008年至今开展了一系列教学改革。高职教育通过教学实践得出的经验有:大任务小步骤――将复杂的操作任务切分为较小的步骤向学生操作演示指导,讲练结合,发现问题及时指导,以便于学生掌握;录制短视频教学――验证性的、常规性的操作步骤和操作要领,通过录屏工具录制下来,学生观看视频后会很快掌握要领,提高课堂效率;典型错误广播演示――学生在操作过程中,由于误操作或软件参数设置、软件环境等原因引起操作上的障碍和困难,个别错误进行单个指导解决,普遍性、典型性错误,利用广播教学软件进行全班演示指导解决问题。
电大教育与高职教学虽然是相同专业相同课程,但由于学习方式和教学目标不同,因此得出不同的实践经验:电大教学采用的是面授与网上辅导相结合的混合教学模式,学员在学校实训室学习没有障碍和困难很小,但在家由于各自学计算机和软件平台及网络等环境差异较大,因此操作和学习比较困难,出现需要解决的问题较多;又因学员统一面授学习时间有限,就在网络教学活动内容的设计方面,多引导学生提交和交流学习软件操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解决步骤与方法。通过分析发现,会计信息系统此课程在两种不同教学体系下有着一个共同点:学习者最需要的不是验证型的学习指导资源,而是解决问题型学习经验资源。
2)将经验总结变为成果――对经验进行深度追问,抽出策略与方法。实践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是一种重要的学习资源,某种情况下比知识型学习资源还重要。可将其分为设计型学习资源和非设计型学习资源。所谓设计型,就是指导教师根据经验对易出错的业务操作步骤不直接讲给学生,而是留给学生进行正常操作,当学生操作过程中出现问题时再给予指导解答。根据指导经验直接强调操作要领,学生也不会特别重视,因为学生没有“错误的经验”,在实践操作时仍然出错,出错时还要再演示解答和解决问题。而非设计型就是一种更真实的接近实际工作环境的、需要解决的问题和困惑,对这类在学习与操作过程中出现的情境是不能设计、也不便于设计的,针对此类问题进行解答,学生听起来会更加认真,因为对他们的学习和工作更实际、更有用。
3)对成果进行共建共享式微课程开发――将成果进行“课程化”开发,形成微课程。以解决问题为主的微课程开发,就是对往年出现的困难和问题进行整体设计、统一管理、系统开发、使用中评价、进一步优化的过程。让学生和教师这些第一使用者参与课程建设,通过建设促进学习,通过共享提高效率。学生参与微课程学习资源建设来源于会计信息化技能大赛培训活动改革经验。全国会计信息化技能大赛的竞赛内容与课堂教学内容相比,无论是深度还是广度都难得多,如果教师从头到尾完全讲,也必须要先做一遍再去讲,这样就会浪费大量宝贵时间。对培训活动安排加以调整,教会学生思路与解题方法,学生分工操作并把操作步骤和过程进行录屏,然后集体互相广播展示共享;学生做不出来的再由教师讲解并录制,从而达到共建共享目的。
教师参与微课程学习资源建设来源于电大开放专业教师教研活动和高职教育教师课堂经验总结。随着微课程在国内的兴起和实践,教师参加相关微课程培训之后,有着共同的需求目标,就是急需开发一列解决问题型的短教学视频,应对学生操作中出现的问题。在校级资源建设项目“会计信息系统常见问题与解决”微课程资源开发项目建设引导下,教研活动改变了传统任务的安排,微课程开发不仅作为一个开发项目,而且作为教研活动,统一规划微课程开发,课题任务、分工、网上讨论、搜集数据按照微课程开发流程进行系列化开发。
4)数字化学习资源的共建共享,只有先共建然后才能共享。在课程开发实践中,教师和学生都参与其中。通过微课程的开发,教师和学生从使用者、学习者到开发者、创造者转变。学生在学习实践中出现的困难与问题及时记录与总结,是开发微课程的第一手数据。学生参与微课程开发的实践,可分为记录学习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共享解决问题的方法、录制解决问题的过程三个层次。最后在网上教学活动讨论区进行共享,从而达到学习经验传播的目的,最终实现学生共建共享数字化学习资源的目的,学生既是开发者又是使用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尤其是对学生操作实践中出现的困难进行解决,是微课程录制内容的核心组成部分。教师是微课程开发的主要实施者,主要任务有设计并解决问题、搜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对典型问题进行归纳总结、解决典型问题,最后分工协助录制高质量系列微课程。
3 总结与展望
微课程是一种适合学习者学习特征的新型优质数字化学习资源。为了使用者更好、更广地使用这一资源,除了开发出优质的微课程资源外,还要考虑微课程数字化学习平台,以翻转课堂为代表的教学活动改革,数字化学习能力的培养与提高等。为了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和平台的建设,先后经历自建阶段、付费购买阶段、校企合作共建共享阶段等三个阶段的实践探索。微课程的生命力在于优质的内容,这些内容只有来源于课堂实际,来源于学生与教师的需求,使用者才会主动去使用。在开发与建设中,教师和学生是一种不可多得的资源,教师共建共享模式的探索,可以围绕一门课、一个专业,不同学校教师按照项目开发管理的要求进行共建共享。
微课程数字化学习资源建设,需要科学知识为主要内容的静态资源为基础,以动态生成性资源为建设重点。这不仅是微课资源建设的发展方向,也是数字化资源共建共享的助推器。优质信息资源应与课程改革相适应,改革先行,以建促改,以改促优,边建边用,滚动发展,让微课程从竞赛型、展示型应用转变到常规型、课堂型应用。
参考文献
[1]王珠珠.数字化资源应用与教学策略[J].广西教育,
2005(5A).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课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