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内值周劳动实践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27 19:30:4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校内值周劳动实践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高职;学生;顶岗实习
根据《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文件精神,为切实落实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高职院校应实行在学制规定的时限内必须安排学生到企业进行为期半年以上的顶岗实习。
1 顶岗实习的意义与目的
顶岗实习是校企合作的具体体现,是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也是深化“工学结合”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强化学生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教育的良好途经,还是拓宽就业渠道的重要途径。
顶岗实习体现了“工学结合”、“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是对其他各教学环节的继续、深化、补充和检验,是学生走上社会和上岗前全面提高职业能力的必经阶段。其目的在于通过真实的工作环境,让学生接受真正的职业训练,一方面帮助其更好地实现理论联系实际,进一步提高专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另一方面促使其自觉认识社会,熟悉自己将要从事的职业的工作氛围,自觉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同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就业观,为就业做好心理准备,为实现毕业与就业的零距离过渡奠定良好的基础。
2 顶岗实习的总体要求
2.1 顶岗实习是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程,学生一律不得免修。
2.2 顶岗实习单位原则上由各二级学院统一落实。学生可以自行联系顶岗实习单位,但需经二级学院审核批准。
2.3 组织学生进行顶岗实习,既要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和就业能力,又要保障学生的合法权益,并提供必要的劳动保护。因此,所有学生进行顶岗实习前,均须由实习单位(无论是学院统一安排的还是学生自行联系的)和学院双方签订《校企合作教育协议书》,明确各自的权利和义务,保障学生顶岗实习安全、顺利地进行。
2.4 顶岗实习结束后,所有学生必须按规定的时间完成顶岗实习任务,并将所有规定的顶岗实习相关材料交到校内指导教师处。如果时间有变动,由校内指导教师和辅导员(班主任)通知。
3 学生顶岗实习纪律和安全要求
学生顶岗实习期间,既是学校的学生又是企业的(准)员工,要特别注意遵纪守法和保护自身安全,具体要求如下:
3.1 认真做好岗位的本职工作,培养独立工作能力,刻苦锻炼和提高自己的业务技能,在顶岗实习的实践中努力完成专业技能的学习任务。
3.2 在实习期间,必须强化职业道德意识,爱岗敬业,遵纪守法,做一名诚实守信的实习生和文明礼貌的员工。
3.3 服从领导、听从分配,不做损人利己、有损企业形象和学院声誉的事情。
3.4 经常保持与学校指导教师和辅导员(班主任)的联系,每半个月至少要与学校指导教师联系一次,汇报实习情况;密切注意学院和本二级学院公布的与毕业生有关的各种信息;联系方式和工作地点发生变动时要及时通知校内指导教师和辅导员(班主任),并保证提供的联系方式正确有效,如因提供的联系方式出现问题,一切后果自负。
3.5 要严格遵守企业劳动纪律和各项规章制度,如果在实习期间,由于违反单位的管理规定或因品德表现等原因被实习单位退回学校,则视为实习成绩不及格。
3.6 实习学生应牢记“安全第一”,必须遵守安全管理规定,遵守交通规则,避免安全事故发生。对不遵守安全制度造成的事故,由学生自行负责;对工作不负责造成的损失,必须追究相关责任。
3.7 认真做好实习工作记录,每周对实习情况进行记录和总结一次,填写学生顶岗实习周记(见附件)。
3.8 在实习期间,实习学生(除非常特殊情况者)必须服从分配,按照要求顶岗实习,完成顶岗实习任务。顶岗实习期间,不得私自更换实习单位,否则实习成绩以零分计。如果确因个人特殊情况或实习单位原因须变更实习单位的按以下程序办理手续:学生个人填写《黑龙江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生顶岗实习单位变更申请表》(见附件)校内实习指导教师和辅导员(班主任)核实并签署意见二级学院(副)院长审批报二级学院备案。
3.9 在顶岗实习过程中,发生重大问题,学生本人和同单位实习学生应及时向实习单位和校内指导教师报告,指导教师要及时向学院和实习单位双方负责人报告。
4 学生提交的资料
4.1 学生顶岗实习鉴定表
由实习单位根据学生实习表现,对学生进行考核评定,作为其实践教学环节成绩,鉴定表须加盖公章,签章的单位与备案的实习单位须一致,无公章的不能评定成绩,单位不一致的也不能评定成绩。
4.2 毕业论文
学生顶岗实习期间需在校内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完成毕业论文。论文主题应紧扣自身专业,紧密结合实习岗位,字数5000-10000字,做到观点明确,逻辑清晰,叙述流畅,结构严谨,理论联系实际,具体要求由各二级学院自行确定。论文必须独立完成,不得抄袭或请他人,否则该项成绩以不及格或零分计算,引用部分内容和数据须注明出处。
4.3 顶岗实结报告
学生根据顶岗实习情况结合专业知识,认真撰写不少于4000字的总结报告,具体要求由各二级学院自行确定。报告格式要求统一。
4.4 顶岗实习周记
每周填写一份,认真填写本周顶岗实习期间工作、学习和生活中的收获与体会,如实反映与校内指导教师和辅导员(班主任)的交流情况。
4.5 顶岗实习考勤表
4.6 毕业生质量评价调查表
由用人单位填写并加盖公章后交回学院。
4.7 毕业生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评价调查表
毕业生应根据自身情况认真填写调查表,以便学院改进教育、教学、管理、服务等工作。
4.8 其他由各二级学院自行规定需要提交的资料
“毕业生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评价调查表”和“毕业生质量评价调查表”不纳入学生顶岗实习成绩计算,但作为评定成绩的先决条件(即如果这两项没完成者不给予评定顶岗实习成绩)。
5 顶岗实习成绩评定办法
5.1 成绩的组成
项目 比例
学生顶岗实习鉴定表 20%
顶岗实习周记 20%
毕业论文 40%
顶岗实结报告 20%
学生顶岗实习鉴定表中企业鉴定成绩具有一票否决效力,即如果该成绩为不及格,则学生顶岗实习成绩直接以不及格处理,不再进行成绩总评。
5.2 评分标准
5.2.1 《学生顶岗实习鉴定表》的成绩评定评分标准
直接以用人单位的考核成绩作为最终成绩。成绩采用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五级计分制,分别对应于百分制的95、80、70、60、45,以下同。
5.2.2 学生顶岗实习周记评分参考标准
优:及时认真总结、有深度,态度端正、填写完整规范符合要求、数量够,且按规定和指导教师联系沟通,无虚造;
良:认真总结、填写完整规范符合要求、态度端正,数量够,且按规定和指导教师联系沟通,无虚造;
中:总结比较认真、填写比较完整基本符合要求,数量够,且基本按规定和指导教师联系沟通,无虚造;
篇2
一、加强德育课程体系建设,发挥课堂育人的主渠道作用
在学校,对学生实施德育教育的渠道和途径是多方面的。在各种渠道中,只有德育课是对学生进行比较系统的思想品德教育。开设德育课,既是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对学校的要求,同时学校也充分认识到了开设德育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我们在学生中开设有经济与政治基础知识、哲学与人生、法律基础知识、社会能力训练、心理健康教育、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六门德育课。一年级侧重法律和道德素质教育,二年级侧重政治思想素质教育和职业道德、职业选择的教育。这样安排体现了德育教育的层次性。在德育课教师的选配上,学校动员多年从事思想政治工作和管理工作的领导及业务干部任课,他们思想觉悟高,水平高,具有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他们在教学中充分结合社会实际,运用举例说明、实践体验、影像资料等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解决了以往德育课一味说教、枯燥乏味的问题。
二、加强学生管理工作,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规范
中职学校的学生年龄普遍在十五六岁至十七八岁之间,心理学家称这个阶段为“心理断乳期”,青少年犯罪的危险期。而集中到中职学校的学生又是这一年龄段中的个方面表现相对较差的学生,他们不仅学习成绩不佳,而且行为习惯,组织纪律性较差。对他们的管理教育再采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常规的方法,很难达到我们所确立的培养目标。经过几年的实践,学校不断完善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取得较好的效果。
(一)坚持六项制度,保证学校正常的教学生活秩序
一个稳定安全和谐的校园环境,是开展各项教学管理活动的基础。学校在全校教职工及学生中确立了五项基本制度。一、半封闭管理制度:我们要求全校学生统一住校,从周日晚至周六早晨学生不得离开学校,遇有特殊情况,只有经班主任、学生科批准后方可离校外出。这一措施极大的减少了学生外出上网游戏的现象。二、一日生活制度:学生一日生活制度。指导学生一天的作息和学习生活秩序,从早晨起床到晚上就寝都安排有具体的时间和内容。使学生逐步养成了良好的生活规律和习惯。三、学生值周制度:以班级为单位每周安排1-2个教学班进行值周劳动,清扫校园环境及其他公共卫生。通过值周劳动既培养了学生的劳动观念,又让学生养成自觉维护校园干净整洁的环境卫生习惯。四、每周一课前升国旗制度:每周一早晨全校教职工和学生共同举行升国旗仪式是我们多年坚持的做法,培养教职工和学生的爱国意识,升旗仪式结束后,学校领导将前一周的学生工作做简要总结讲评。五、每周日晚自习的主题班会制度;每周日晚自习的主题班会由各班班主任组织,由各班的班委总结上一周班级学生的各方面情况,同时开展有针对性的德育活动,德育活动主要采取班主任引导,学生讨论的形式进行,学生科和教务科根据中职学生特点共同制定了德育活动方案,各班班主任可以从中选择使用。六、全员值班制度:为保持校园安全稳定,学生的学习生活有序,学校实行全员值班制度。学校每周安排一位校级领导和一名科级领导住校值班,学校保卫人员常年轮流在校值班,其余的教职工在每周的晚自习课堂和早操值班。这一措施的实施加强了学生管理的力量,真正实现了全员管理的目标。
(二)规范学生行为习惯,加大监督检查力度
中职学校的学生由于年龄小,自我约束能力差,在进入我校以前,他们身上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不良习性。每届新生入学后,学校首先组织他们集中军训,锻炼体能,学习整理内务,并组织他们学习中专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校纪校规。通过学习可以使他们了解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但仅靠学习不能完全纠正学生身上的毛病,学校充分发挥学生会的 “三自功能”,学生会干部在学生科老师的指导下,检查学生佩戴校牌情况,检查学生仪容仪表,检查早操、晚自习,检查教室宿舍卫生,检查学生晚上就寝情况,而且每一项检查都做详细记录,结果与各班级的考核及个人操行挂钩。由于检查监督严格细致,逐步规范了学生的行为习惯。
(三)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工作
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比例逐步升高,为引导我校学生学法、懂法,守法,学校从校外聘请了一名法制副校长,协助学校抓好法制教育工作。将法制教育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全校各班都开设有法律基础知识课,做到教学有计划,学习有教材,上课有教师,课时有保证。通过校园广播、宣传栏、板报、观看法制教育图片展、举办法律知识讲座、观看法制录像等多种形式,深入开展法律进校园活动。学校将每周三的晚自习固定为法制学习课,由班主任组织,通过闭路电视观看法制录像。每学期都要从校外请司法工作者为学生做法制专题讲座,或请监狱管理局派青少年罪犯来校现身说法。这些宣传教育措施取得了明显效果。
(四)加强校外顶岗实习学生的管理
篇3
【论文摘要】本文提出了高校《劳动关系学》课程教学改革应突破传统思维,确立立体化的课程教学设计理念,建立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相结合的课程教学模式,构建适应创新人才培养需要的课程考核方式。
创新是当代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的主题,进行教学改革,实施创新教育,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是时代赋予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历史使命。随着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变化、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不断创新、网络技术和现代教育技术快速发展,课程教学设计、教学模式和考核方式等应随之进行改革。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关注学生对知识的自我意义建构,注重培养学生在复杂、不确定性的环境中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和运用能力,与我们应用性创新人才培养目标是一致的。《劳动关系学》课程应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突破传统思维,进行综合改革。
一、更新教学设计理念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
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课程教学设计应改变过去以课堂为主要载体的狭隘教学设计模式,结合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教学目标,对课程教学进行整体设计,确立以课堂教学为中心,以网络辅助教学课程建设为平台,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相结合的立体化教学设计理念。
二、改革课程教学模式
由于学习是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即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因此,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课程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
在立体化的教学设计理念指导下,教师应创设立体化的课程学习环境,坚持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相结合,实现理论知识学习与实践能力培养的有机融合,满足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需要。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得到教师的帮助与支持,而且学生之间也可以相互协作和支持。为提高学习效果、共享学习成果、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个性特点、兴趣爱好和学习基础等条件因素组建多个学习共同体。
(一)坚持课内与课外相结合
传统的教学模式虽然也重视和强调学生的课外学习,但由于技术手段和其他现实条件的限制,学生的课外学习主要由学生自主完成,学习过程中缺乏及时有效的指导、学习效果也缺乏及时客观的评价。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充分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和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实现课内与课外的有机结合。
1.课内教学
根据应用型创新人才既要有宽厚的理论基础又要有较强的实践能力的要求,本课程在教学内容的组织和知识点的选择上突破传统的理论知识体系,以企业劳动关系为主线,构建理论知识学习与实践能力培养相结合的教学内容结构体系,并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不同的学习环境,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
(1)课堂讲演。重要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主要采用教师课堂讲授的方式进行,一般概念和理论可由学生在提前准备的基础上上台讲演。如在劳资合作策略章节,斯坎隆计划、拉克计划和工作生活质量计划等内容就由学生自己课堂讲演。通过课堂讲演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2)案例分析。案例教学是本课程的主要教学方法,本课程收集了大量典型案例并根据教学内容进行了整理分类。课程学习开始阶段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案例分析,了解案例分析的基本方法和思路。课程学习进行到一定阶段后,教师课堂上提供案例,学生课后通过查阅资料进行案例分析,再到课堂上相互交流、讨论,教师最后进行点评。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分组讨论。对有争议的观点、热点等问题则采用分组讨论方式进行,问题既可以是教师提出的也可以是学生自己提出的。讨论主题提前l一2周,课后由共同体先进行内部讨论,再在课堂上展开小组问讨论,讨论结束后教师进行点评。如在学习产业行动章节后,对我国是否有罢1二、罢工是否合法等问题就组织分组讨论、辩论。通过分组讨论、辩论可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2.课外教学
对于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仅仅依靠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要充分利用和发挥课外的人才培养功能。
(1)利用网络辅助教学平台。利用网络辅助教学平台,教师可以网上布置作业、辅导答疑、检查学生课外学习情况。学生通过平台提交作业、相互交流讨论;可以共享理论知识学习和实践经验,可以查阅以前同学相关讨论内容、案例分析报告、课外调查报告和研究报告等。同时能满足学生课外自主学习需要,提供各种信息资源,便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协作式探索。并对相关信息资源应如何获取、如何有效利用等问题进行解答,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利用信息的能力。
(2)开展研究性教学。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对一些理论性问题采用研究性教学的方式进行。教师根据课程教学进度安排,布置研究性课题,要求学生通过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和实地调查研究,撰写研究计划、实施方案和研究报告。如在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章节,布置学生调查研究我国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现状和发展趋势,探讨我国劳动关系协调模式。通过研究性教学和专题研究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
(二)坚持校内与校外相结合
随着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不断创新,校企合作的不断深化,课程教学实现校内与校外相结合已成为可能。《劳动关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性课程,学校应尽量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学习情景和实践锻炼机会。本课程利用我校人力资源专业的校外HR讲师团(成员人数相对同定在15位左右,主要来源于相关企业、行业和主管部门)和专业实践教学基地有效地实现了课程教学的校内与校外相结合。
1.请进来
请进来是指学校聘请相关企业、行业和主管部门资深专家作为学校兼职教师参与学校人才培养过程。对于应用性、操作性和政策性很强的教学内容,聘请相关企业、行业和主管部门资深专家到学校开展专题讲座。另外,在以“员工人职管理、试用期管理、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管理、核心员工管理和工伤管理”为主题的课程实务模拟活动中,聘请资深人力资源经理、律师参与实务模拟活动。学生作为活动主体直接参与实务模拟活动,活动结束专家对整个活动过程进行现场分析和点评。专题讲座和实务模拟纳入课程整体教学设计中,与任课教师的教学融为一体。专题讲座和实务模拟很受学生欢迎,尤其是实务模拟活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很高。
2.走出去
走出去是指学生到校外进行相关的体验性认识活动或带着问题进行调查研究。一般情况是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到专业实践教学基地,有条件的学生也可到其他单位进行相关的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学习。通过实践可以提高学生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
一种情况是体验式的认识活动。学生可去人才市场招聘现场、劳动社会保障局或不同性质的企业单位参观学习、亲身体验,在实践中了解、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如在学习员工参与管理章节后,学生就可以了解国有企业、外资企业和民营企业员工参与管理的方式,并进行一定的比较分析。该活动要求对整个认识活动过程进行总结、提交总结报告。教师对学生的总结报告进行分析归纳,对有代表性问题和有争议的问题组织学生讨论。
另一种情况是专题调查研究活动。共同体就承担的专题到相关企业、行业和相关主管部门进行实地调查研究,专题调研活动也可自主确定研究课题。调查研究活动结束后,共同体要在课堂上汇报专题研究过程和研究成果,师生一起进行交流、讨论。通过共同体共同完成课题的方式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三、改变课程考核方式
学业成就评价是指根据一定的标准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建构主义认为,获得知识的多少取决于学习者根据自身经验去建构有关知识的意义的能力,而不取决于学习者记忆和背诵教师讲授内容的能力。不同的人才培养目标,学业成就评价标准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应用型人才的学业成就评价不仅要重视对学科基本理论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更要侧重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分析、理解与应用,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考核以及合作精神培养等。
篇4
一、做好新学期开学准备工作,对学校卫生工作进行全面检查。重点检查学校食堂及校内其它餐饮,学校的自备水和饮用水设施,确保不留死角,全面消除卫生安全隐患。鉴于当前的形势,学校传染性防控要以甲型H1N1流感的防控为重点,加强领导,切实落实规定的各项防控措施。
二、召开全体教职员工大会,布置学校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使全体教职员工明确形势任务,知晓防控措施,落实工作职责,重点做好学生晨检、因病缺课报告和教室定期开窗通风等工作;开学后第一堂课统一对学生开展卫生健康教育,把有关甲型H1N1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的防控知识宣传到位,增强学生的防护意识。利用开学典礼对全校师生进行防控宣传。加强与学校家长的沟通,争取学生和家长配合学校落实防控措施。科学合理安排学校集体活动。
三、加强与上级教育、卫生、疾控等部门的沟通和协作。学校的各项防控工作,由卫生老师负责,班主任积极协助,保持24小时通信畅通。争取得到上级有关部门的支持,并做好相关培训工作。
四、成立学校防控甲型H1N1流感工作领导小组。学校甲流防控小组人员组成:
组长:
副组长:
成员:各行政、各位班主任老师
主要职责:负责学校甲流防控工作的制定,检查指导师生甲流防控工作情况,积极与上级各部门的沟通与协调,提出相关整改意见并落实。
五、其他要求:
1.晨检:把好两道关(校门口和教室门口),值日教师、值日行政及卫生老师按时到达校门,班主任老师在教室内,询问、观察学生有无出现发烧、咽痛、咳嗽等流感样症状。如学生有相关症状,应劝其及时就医,病愈后复课,并做好相关记录,及时报卫生室。对与流感样病人有密切接触史的学生,应劝其居家隔离医学观察7天。学生隔离医学观察期结束后,如未出现发热、咳嗽等流感样症状,则可以正常到学校上课;如果一旦出现上述症状,则应到医疗机构就诊或采取居家隔离治疗。对班级感冒发烧情况严重的班级,要做好消毒等防控工作。
2.上报:各班主任每天上午8:30前,将有关学生因病未到的学生名单上报卫生室庞老师处。一旦出现三人及以上流感情况,应把情况及时上报到上级有关部门(区教育科和区防疫站)。对学生因病缺课,要求班主任和卫生老师学生生病医治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
3.防护:近期一般不组织大型的集会或到人群集聚区的活动。增强学生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争取学生积极配合学校防控措施落实。要教育学生尽量避免到校内、外人群聚集性场所,注意日常个人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一旦出现异常症状,应及时报告班主任或班级卫生员。
4.宣传:甲型H1N1流感可防可治,通过多种形式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积极争取学生家长支持,主动配合学校做好学生的日常健康观察。一旦学生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并向学校报告。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情况,认真查找存在的突出问题,深入分析主客观原因尤其是主观原因,总结经验教训,形成今后我市劳动保障科学发展和加强领导班子自身建设的思路和措施。局主要负责同志要全程主持分析检查报告的撰写。局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初稿形成后,以适当方式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召开各科室、二级机构主要负责人参加的局党组扩大会议,对报告进行充分讨论,继续修改完善。党员领导干部要写出各自的分析检查报告。其他党员的分析检查报告在局各科室、单位采取一定形式进行讨论交流。
3、组织群众评议。局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形成后,组织局内干部职工、系统内基层干部职工、相关部门和服务对象等方面的代表,进行评议。评议的主要内容有:局领导班子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深不深、查找的问题准不准、原因分析得透不透、发展思路清不清、工作措施可行不可行等。对群众评议中提出的意见建议进行认真梳理分析研究,并将正确意见和合理建议吸纳到修改后的分析检查报告中来。分析检查报告和评议结果要在一定范围内公开,并报市委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第三阶段:整改落实。从2009年7月中旬开始,到8月底基本结束,时间一个半月左右。主要任务是研究问题,制定措施,明确目标,落实责任,扎实整改。重点抓好三个环节:
1、制定整改落实方案。整改落实方案要以局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为依据,大胆探索,勇于实践,注重针对性和实效性,努力出成效。对查摆出来的突出问题和需要完善的制度,按轻重缓急和难易程度,分别明确整改落实的目标、方式和时限要求,明确整改落实的具体措施,明确分管领导、责任部门的责任。全体党员要围绕制定落实整改落实方案,积极建言献策,努力转变作风,改进工作。局领导班子和党员领导干部要按照促进劳动保障事业科学发展的要求,积极提出服务*崛起大局、破解劳动保障科学发展难题、解决基层和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加强机关全面建设的具体思路和对策建议。整改落实方案制定后,要采取适当方式向党员、群众公布,做出公开承诺。整改落实情况要向党员、群众通报,接受群众监督。党员领导干部也要针对梳理出来的问题制定整改措施。
2、集中解决突出问题。选准突破口和切入点,集中时间、集中力量解决查找出来的、群众愿望最迫切的、通过努力能够解决的突出问题。对一些需要有关部门配合才能解决的问题,要切实加强交流沟通,积极协调有关单位,争取尽快解决。对应当解决但一时又解决不了的问题,要向群众作出说明,积极创造条件逐步加以解决。在解决突出问题过程中,要结合分工和从职责职能出发,明确领导班子和各科室、单位主要负责人的责任,切实抓好落实。要采取适当方式,把存在问题、责任单位和责任人、采取的措施和办法、解决问题的进展和结果等情况向群众公布,充分听取群众意见,自觉接受群众监督。根据已经掌握的基本情况和我局工作实际,着力在解决突出问题、保障群众切身利益上下功夫,使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感到满意。
3、完善体制机制。从促进劳动保障科学发展的需要出发,积极稳妥地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和制度建设,努力解决制度缺失和体制障碍等突出问题,逐步形成促进劳动保障科学发展的制度体系。结合反腐倡廉制度建设推进年活动,切实做好制度的废、改、立工作,加快建立职责明确、规范高效的内部管理和运行机制。充分运用调研和讨论成果,加快推进我市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立法和政策的制定完善进程,扎实做好与国家劳动保障政策的有效衔接,尽快形成具有*特色的劳动保障科学发展的政策体系。
学习实践活动基本完成时,要做好活动的总结工作,并采取适当形式向党员、群众通报。在此基础上,由市委指导检查组对学习实践活动进行满意度测评。根据测评结果,进一步完善整改措施。各科室、单位要向局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报送开展活动的总结报告。局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专门力量,对我局开展活动情况进行提炼总结,重点总结主要做法、基本经验、实际成效和意见建议,形成总结报告,报市委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召开学习实践活动总结大会,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学习实践活动成果,确保整改落实方案和整改措施落到实处。
六、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职责。学习实践活动是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必须摆在突出位置,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局成立由局党组书记、局长汝天彬任组长,其他局领导任副组长,各科室、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组织领导全局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内设材料组、宣传组、督察组,负责日常工作。局党组对学习实践活动负总责,局主要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各科室、单位主要负责人为直接责任人,对本单位学习实践活动负全责。各责任人要切实负起责任,做到一级对一级负责、层层抓落实,做到高标准启动、严要求推进、高质量落实。各科室、单位要根据实践活动安排,尽快拟定开展调研、采取行动和办好实事的具体实施计划,确保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实践任务。
(二)领导干部带头,发挥表率作用。建立领导干部联系点制度,局领导班子成员结合各自分管工作,分别建立联系点,经常深系点进行调查研究、指导检查工作,及时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发挥以点带面的示范作用。领导干部要积极参加领导班子和所在支部的活动,做到带头学习宣讲、带头调查研究、带头查找问题、带头解决问题、带头检查指导、带头开展实践、带头撰写报告、带头落实整改,发挥领导带头的表率作用。
(三)加大宣传引导,营造浓厚氛围。充分运用电视、广播、网络等宣传媒介,精心策划,周密安排,及时报道和反映我局开展学习实践活动情况,集中组织宣传我局开展活动的创新做法、典型经验和取得的成效,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在局域网和《颍州晚报》上开辟专栏,及时有关信息,开展征文、知识竞赛、征求意见和评议等活动。编印《学习实践活动工作简报》,通报工作进展情况,宣传交流开展活动的经验和做法,引导学习实践活动健康发展。各科室、单位要结合各自实际,创新方式方法,丰富活动内容,提高活动效果,及时向局领导小组办公室报送活动信息。
(四)坚持统筹兼顾,做到有机结合。正确处理好开展学习实践活动与做好当前各项劳动保障工作的关系,既不能脱离劳动保障工作孤立地搞学习实践活动,也不能因工作繁忙而忽视学习实践活动,要保证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学习实践,把学习实践活动的成效体现到解决劳动保障工作推进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开创劳动保障工作新局面上来,用劳动保障工作的实际成效来衡量和检验学习实践活动的成效,真正做到学习实践活动和促进当前工作“两不误、两促进”。要统筹安排好学习实践活动各个阶段和各个环节的工作,做到有机衔接。同时抓好局机关效能建设、反腐倡廉制度建设推进年活动、政风建设及各项劳动保障任务的推进和落实。
篇5
关键词:动漫专业;产学研;职业学院
一、动漫专业校企产学研合作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及探寻解决的途径
(一)存在的问题
动漫专业近几年在产学研合作中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1、学校除了提供劳动力外,很少能为企业提供其真正需求的东西。学校在师资、科研等方面力量薄弱,难以为企业培训员工和提供技术支持;学生的技能水平和综合素养在入职初期难以达到企业的用人标准,可用但不好用,不能令企业十分满意。
2、现在的学生第三年实习基本上变成了就业,学校监管和指导不到位,直接把学生推给企业,学生面临着到社会人的角色巨变,由此出现不适应和不稳定等诸多问题。企业则因为没有学校的参与而将学生作为员工而非实习生看待,众多因素叠加在一起导致企业对学生质量和校企合作的怀疑和不积极态度,更不用谈让学生参与校企合作项目。
3、企业因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原因,很少派技术人员到学校参与专业建设或教学,企业虽然可以接收学校的专业教师下企业实践,但因为技术和商业信息的保密问题,一般并不情愿学校教师深入企业参与项目合作。
4、二、三年级学生因就业压力在校申请半工半读申请增多,占班级人数的三分之一,其专业课程学习不系统,专业技能水平难以满足对口的实习单位的要求,学生所从事工作与专业不对口;教师课堂管理难度大,不利课堂教学的有效实施。存在实习单位分散,实习管理难度大,整个顶岗实习期间,部分学生频繁跳槽,对学生的量化考核难以实施。
(二)探寻解决的途径
对照以上等问题,我们进行了深思,究竟如何更好的解决问题,通过依托工作室为平台,“引企入校”探索实施校内半工半读人才培养模式,不但解决学生实践教学、半工半读、学生顶岗实习、就业和教师下厂锻炼等问题,还为有效地开展校企深度合作---“产学研”提供了有效途径。
1、“引企入校”校内半工半读合作模式
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现有影视动画方向、数字媒体方向和二维动画方向三个专业方向,分别与山东妙典网络文化有限公司、北京恩特视景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淄博齐梦动漫制作有限公司进行校企合作,企业将入驻学校建立“教学、科研合作基地”,动漫艺术系从大学二年级第二学期开始,由系部和企业在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中选拔部分基础素质较高的学生到公司进行实践锻炼,严格按照人才培养方案,校企人员共同参与课堂教学,课程按照“理论知识班级上”、“实践内容公司上”的方式,保障被选拔学生的总课时(课程)与全日制普通班学生的总课时(课程)保持一致。同时把企业文化引入课堂,采取企业化的管理模式,培养符合企业发展需求的专门人才。学生毕业时企业可以择优录用,签订就业协议,实行学生培养教育与就业一体化的模式。
2、“引企入校”组织管理形式
设立组织机构,确定引企入校工作实施小组主要职责:
(1)研究、确立校企合作的指导思想、方式及步骤;
(2)领导、组织校企合作的实施工作;
(3)建立、完善校企合作的相关制度、机制,加大宣传力度;
(4)及时总结经验,加以改进,保证持续提高。
3、课程组织
为了保证校企合作中企业所选拔的学生所上课程、课时与人才培养方案一致,一门课程授课任务由校内教师和企业人员共同完成,理论课时仍采用课堂教学手段,由教师完成教学任务。而原本涵盖在课堂教学的实践课时抽离课堂教学,统一集中起来放到企业课堂中去完成。在实训基地、在企业提供的岗位上,由企业的业务骨干、资深管理人员担任指导教师,真正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
课程的具体实施采用集中授课方式,理论课时每周集中授课一天,在课堂内由校内教师完成;实践课程每周授课五天,在校内企业实训基地由企业人员指导完成。
2012级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三个专业方向,在第四、五、六学期需开设14门课程,共计1786课时,其中课内理论286课时(三个专业方向理论课时合计数)、课内实践1500课时,即:校内教师在第四、五、六学期完成课内理论286课时授课任务,企业人员在第四、五、六学期需完成1500课时授课任务,并完成企业培训内容。
4、课程考核
依据课程标准、考核要求,所选拔学员的课程考核需做到与班级其他学生考核一致,因此由企业和学校两方面决定被选拔学生的课程考核。
即:理论课仍采用课堂教学手段,由教师完成教学任务,并完成考核的赋分;而原本涵盖在课堂教学的实践课时抽离课堂教学,统一集中起来放到企业课堂中去完成,并完成考核的赋分。
5、班级管理
(1)对校企合作选拔的学生采取企业化的管理方式,以培养学生严明的组织纪律、良好的生活习惯、严谨的工作作风和吃苦耐劳的敬业精神。
(2)动漫艺术系为校企合作单位挑选负责任的优秀辅导员老师,并选配优秀的专业课老师作为其任课教师,在师资力量上面尽可能提供最大支持。
(3)系部为校企合作单位提供专门固定办公场地,办公场地的布置可以按照企业的需要,根据企业历史、企业文化、企业用人理念、企业品牌价值观和品牌发展战略等内容制作企业展示,并在办公场地加挂“企业人才培养基地”的宣传板,加深学生对企业忠诚度的认识。
6、实习就业保障
(1)学生在校内公司实习、劳动期间,企业可根据实际情况,为实习学生提供必要的生活、工作、学习等物质条件;在学生基本能胜任公司相关岗位工作时,公司可根据实际情况给予一定的劳动报酬。
(2)在校期间,公司根据学生成绩择优录用,签订就业协议,实行学生培养教育与就业一体化的模式。
二、以工作室为平台(引企入校),项目研发,探索产学研之路
1、引企入校――建立动漫人才培养基地,实现校办公司企业化管理。
淄博齐梦动漫制作有限公司是淄博职业学院校办企业,依托动漫艺术系丰富的人力资源、高端的动漫游戏研发技术、充足的创意资源和品牌优势,共同建设动漫人才培养基地,聘请国内知名导演、实行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 系部为企业提供全面的“打包式”的立体化人才服务,公司利用教师、学生资源,减少企业人才招聘过程中的成本,畅通毕业生就业渠道;学生在全真的实践实训环境中锻炼,不仅实现“做中学”,更能让学生“做中思”,让真正了解影视动漫的本质。通过科学的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促进人才培养的提升。
2、引企入校――项目进入,实现校企零距离接轨。系部引入北京恩特视景数字科技有限公司,采用“人员培训――实训锻炼――项目实操――产品制作”的模式。由企业提供实训设备,系部根据教学计划,阶段性地将学生送到企业实习,学生实习期间,学校派教师参与学生管理,企业派技术人员进行项目指导。企业技术人员直接参与实践教学,学生直接参与动画生产全过程,深切体验企业全真氛围,真正实现学校与企业的零距离接轨。
3、引企入校――研发进入,共享产品设计与研发资源,搭建师生培养新平台。学校与山东妙典网络文化有限公司合作,共同开发淄博首部三维电影《蹴鞠小子》;与北京恩特视景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学生参与到公司的《城市规划180项目》中。通过与企业研发部深入的合作,使学校师生的能力和水平有了质的飞跃。
一、以工作室为平台,“引企入校”后,学生到工作室参与项目培训及项目制作,直接顶岗生产;实训的课题就是动画项目制作任务,企业提供最新的技术实践机会,学生边实践边学习边完成项目制作任务,大大的激发了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教学效率和学生的使用技能能力。
二、以工作室为平台,“引企入校”后,实习指导教师就是企业的技术人员,随时根据动画项目制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为学生集中讲解,结合实际问题进行知识与技能传授,他们要重点教会学生如何进行实际项目制作,加强教学的针对性。企业教师实践经验丰富,教学案例真实,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以工作室为平台,“引企入校”后,工作室就是企业的生产现场,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充分感受企业规范化管理和企业文化,逐步养成职业道德和综合素质,学生在离开学校走上工作岗位后,都可以独挡一面,成为企业骨干。
四、以工作室为平台,“引企入校”后,对企业而言,提高了企业的知名度和文化技术内涵,培养企业的后备力量,还利用学校的人力资源,共同进行技术改造和工艺创新,有了可持续发展的潜力,同时减少对生产设备和人力资源的投入,降低生产成本。同时在经济方面更好的辐射周边,有广泛的影响力。
五、以工作室为平台,“引企入校”后,对学校而言,学生的实习教学更加贴近生产实际,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成才速度。引企入校是新工艺,新技术及时的引入学校,促进教学内容的丰富和教学改革的发展,培养一体化的教师队伍,同时学校获得相对相对稳定的技能实训场所,解决学生校外实习地点分散、管理难度大、毕业生就业被动等问题,降低了教育成本。
引企入校办学模式使校企双方利益共享,在人才培养方面形成合力,实现资源共享,利益双赢。
总结
篇6
关键词:实习苗圃;建设管理;探索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30-0190-05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化、教育界逐步取得了共识,高等院校人才培养重在能力培养,而能力培养的途径重在实践。实践教学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是增强学生感性认识、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可缺少的重要保证,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尤其是林业类科学,它最大的特点是实践性较强,林业科学教育若没有实践为依托,就会步入树木无土的险境。因此,高等林业院校的教学应采取理论讲授为基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反复实践,使学生的学习目的更加明确,学习兴趣更加浓厚,学习效果更加突出,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目的。为了培养和造就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发展的林业科技人才,建立教学实习基地尤其是校内教学实习基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尤为重要。
一、建设校内实践基地――教学实习苗圃的重要性
高等林业院校开设的专业很多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是在实习过程中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综合应用性学科专业,教学质量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实习质量的高低。但在过去很多年的教育模式中,实践教学环节相对薄弱,大大影响了本科教学质量的提高;针对这个问题,新形势下的高等林业本科教育需要加强教学中的实习环节,尤其需要加强实习基地的建设和管理。
高等林业院校教学实习基地分校内和校外两种类型,两者同样是开展实践教学不可或缺的教学资源。校外实习基地,可以让学生直接熟悉林业生产现场,但改革开放后的经济新形势下,开辟校外实习基地出现了种种难题:首先,高等林业院校实习经费有限,到校外实习基地尤其是到比较远的地方需要支付较多的费用如师生交通费和食宿费、带队教师管理费和补助费、外聘专家讲课费等,这些费用在改革开放后逐年增加,学校负担太重;其次,改革开放后的市场经济体制下,相关林业企业非常看重经济效益,顾不上为学生安排实际生产操作机会;加之考虑学生安全,不太情愿让学生接触现代化机械生产设备,导致学生实习主要以参观为主,难以达到预期的实习效果。
在这样的状况下,校内实习显得更加重要,在校内基地实习可以节约外租场地、师生交通、住宿及仪器搬运等费用。其一,建设校内实习基地比开发校外实习基地在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上更有优势。由于校内教学实习基地较之校外教学实习基地具有贴近教学、贴近课堂、贴近学生的特点,教师对校内基地情况比较熟悉,有充分空间时间把握好实习环节、进度、难点等,可以严格按照教学计划和实纲组织学生实际操作;另一方面,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发现的实际问题 如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脱离的地方,可以及时上报教师调整教学方案。其二,在校内实践基地实习,可免去师生旅途的劳累,加上学校的伙食及生活设施齐全,可极大地提高实习的效率和效果。其三,校内实习基地一般有学校专门单位负责,专职管理人员可以通过严格的教学管理程序督查教学实习的内容和进展情况;另外,鉴于林业院校的种植类专业的特殊性,专职管理部门可对校内专业实习基地进行科学规划,从功能的分区、基地面积、作物种类与品种上达到布局科学合理。种种措施,更有利于保证实践教学质量。
目前看来,中国大多数高等林业院校的校内实习基地比较薄弱。鉴于上面的论述,校内教学实习基地建设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学生实践活动开展的深度和广度,为改善校内实习基地不足的现状,并为贯彻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理念,改进教学实习的模式、改善教学实习的效果,北京林业大学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充分发挥就近资源的作用,于2010年创建了校内综合性实践教学平台――教学实习苗圃,面向全校开放,主要对象为林学、园林、园艺、水土保持、自然保护区、环境科学、生物、草业、森林保护等专业的学生,总面积31 181平方米,设校直属专职办公室管理。有了稳固的、高标准的教学实习苗圃作保证,教学质量的提高将不再是空中楼阁。
二、致力于现代化方式的建设和管理
教学实习苗圃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充分利用原有资源、合理规划、优化师资管理队伍是建设的基本要求。
1.教学实习苗圃的建设目标与概况
教学实习苗圃集林业苗圃、园林苗圃、花圃为一体,立足于为北京林业大学多专业提供林木、花卉、草坪、特种植物培育的、机械化、自动化、工厂化的实习场所。将逐步建设为采用新技术、使用新方式,标准化生产的教学实习场所。苗圃的设计原则为高效利用土地资源,圃容圃貌美观,便于日常的教学实习和生产经营管理,并考虑物质循环与环保的需要,符合生态要求。其中各单项的设计,都遵循节能、高效、低成本、使用便捷的原则。
苗圃建设,实习场地是必须考虑的关键因素,主要分为生产用地和非生产用地两部分,生产用地是圃地和温室,其中圃地按功能划分为草坪草选育试验区、花卉培育及植物景观区、林学育苗试验区、园林植物选育实习试验区、药用植物展示区、大苗以及特色植物引种驯化展示区、容器育苗区、生物育种区、水生植物展示园区、保护区用地区域。非生产用地主要包括办公区、道路系统、围墙、防护林带、灌溉系统、排水系统等区域。
苗圃现有现代化教学实习连栋温室一个,面积1 344平方米,内有4个实验室和两个教学实践观摩古建亭廊,主要用于园林、林学等专业的教学实习和相关科学研究,兼具温室育苗、花卉生产、喷雾扦插育苗的生产功能。设计时体现现代化(苗木检测和节水节肥)、小而精的原则。具备向全国同行业者展示高水平、现代化实验苗圃的示范需求。满足控温、控光、控湿、苗床加温等要求。温室外还配套建设了60平方米的土壤、植物营养分析实验室,200余平方米的容器苗生产播种车间,480平方米的炼苗荫棚和20平方米的天然插穗、接穗储藏库等辅助设施以及一个192平方米的多用途温室,它即可当温室种植植物,又可以做学生实习中教师上课的教室,还可以做陈列室(展示苗圃采集的部分植物种子标本瓶、学生实习优秀报告和教学实习成果)、穴盘苗种植室以及学生创新实验创意操作室等。
2.先进的信息化管理
教学实习苗圃采用引进、与教师合作的方式开展物联网信息建设,初步形成物联网终端框架。自主开发的苗圃管理信息系统是物联网主体框架,以WiFi通信方式,实现苗圃无线网络覆盖。其下设置了自主研发的小型自动气象站、6个自动录像摄影系统、10个土壤温湿度自动测量及自动喷灌系统,以及覆盖苗圃小区的无线上网系统。截至2012年6月,已构建局域网1套,安装自动监测记录控制灌溉系统6套,自动土壤温湿度检测记录仪两套,苗木定时观测、记录无线摄像机设备6套。其中自动气象站可定时监测、记录气象因子的变化;自动温湿度测量记录仪可用于监测阳畦内外的温湿度,掌握气温的变化,为阳畦的越冬春化花卉提供温湿度资料。
同时建设了苗圃网站,网络服务器系统整合了物联网信息,实现开放性网络平台,将各种终端检测、采集的数据整合、存储起来,为实现苗圃现代化打下了基础。为方便教师学生查询信息,苗圃网站设置了苗木培育、树木栽培技术方面的栏目,目前主要栏目设置有:场地介绍、站内新闻、通知通告、教学实习、管理制度、技术名词、植物数据库等。苗圃管理人员通过网络调查、网络宣传、在线咨询、指导学习与解疑,提高了管理效率和管理质量。
3.教学实习苗圃的机械化系统建设
在实习基地的配置过程中,实习仪器设备是必须考虑的关键因素,一流的实习仪器设备是进行实习教学的必备条件。建设初期,苗圃管理人员针对本科生苗圃实习课程,选购了圆盘犁、平地机、机动喷雾器、机动割灌机、剪草机、粉碎机、电焊机等常用机具。数量有保证,状态良好,能满足学生实习最小分组的要求。考虑到实习苗圃的建设必须保持一定的现代化和先进性,瞄准行业技术发展的趋势,不断更新设备,开发实训功能,2013年,又新购买了土壤及植物营养分析仪器、穴盘播种生产线设备、容器育苗成型机、多用途苗圃作业机以及人力播种机等机械设备,并邀请设备生产厂家和使用厂家到实习基地对实习师生进行培训,让学生尽早接触最先进的田间操作设备,能够掌握一定的先进技术,增强岗位适应性。
同时,根据苗圃生产规律,经过苗圃生产环节的分析和农机市场调研,管理人员提出了苗圃机械化系统的构成和适用机械。苗圃机械化系统构成是从整地、做床、播种、扦插、覆膜到中耕除草、施肥、喷药、挖苗,各个环节适用机械主要是深耕犁、旋耕犁、高床做床机、高垄做垄机、播种机、扦插机、覆膜机、中耕除草机器、追肥机和挖苗机。实习苗圃从简单的机械入手,改造农业机械如中耕除草机械、设计制作了接穗切削辅助器等,并进行配套,应用于苗圃实习生产,提高了苗圃的作业效率。
教学苗圃的建设不仅要注重硬件设备的购置,还要注意配以相关的讲授设施,并且应使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贯彻讲练结合原则。在这里,除了能进行专业技能的实际训练外,还要能进行相应的理论教学,融理论讲授与技能训练于一体。苗圃内的多用途温室满足了这一要求,它集教室、多媒体、实验、实习实训多种功能于一体,营造了良好的职业氛围和环境,真正做到了学做合一,实现了教学、生产、技术服务融于一体,有助于将新的科研成果和过程介绍给同学。
4.规范化的技术管理
只有用明天的技术,培养今天的学生,造就未来的人才,才能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2011年,苗圃管理办公室编制了苗圃作业规范,作为技术方面的制度,以指导工人作业,为苗圃生产起示范作用,为建立一流的教学实习苗圃创造条件。该规范的内容简要如下:对苗圃作业整体要求符合《育苗技术规程(GB6001-1985)》及《城市园林苗圃育苗技术规程(CJ/T 23-1999)》。对苗圃作业细部每个环节,如整地、机械耕地、做苗床、垄、畦、步道、各类播种方式和植苗方式、灌溉、施肥、施农药、施除草剂、中耕松土、除草、排水、间苗、遮荫、防寒、挖苗、根系修剪、假植、苗木根系挂浆、苗木包装等,都做了详细的操作要求和标准示范。2013年,苗圃主要责任人完成《苗圃作业技术指导》的编著工作,已交付出版社编辑出版。
苗圃管理人员经过学习和培训,能够指挥和管理苗圃生产和教学实习,并对苗圃生产及管理过程的重要环节和事项都进行记录、整理。比如,对生产资料使用量的统计、记录;对工人单位时间某种工作量的观察记录;对苗木生长的观察记录等,三年累积累了大量的影像资料约60G,整理、保存了一些文字资料约26 000字。
三、以人为本、因地制宜、灵活创新的管理运行模式
1.“以人为本”、“因地制宜”地承担多学科实践教学内容
作为学校实践教学平台的苗圃,可为林学院、园林学院、生物学院、水土保持学院和自然保护区学院的相关实践课程提供服务,如森林培育学(育苗部分)、草地植物栽培学、草坪学、牧草、切花生产、盆花生产、野生花卉、园林植物景观设计、园林植物栽培养护、园林花卉学、花卉种苗与园林苗木生产学、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园林苗圃学、盆景学、野生花卉学、果树与蔬菜园艺学、植物学、药用植物学、湿地植物学、植物生理学(抗逆生理、营养生理)、林木育种学、林木种苗学等课程实践环节。
与别的专业相比,这些课程的实习具有季节性、地域性和周期性,一是受季节、气候影响较大,二是生产周期长,三是生产连续性强,以及实习的全过程在短时间难以反复重复进行的特点。具体来讲,不同地区的气候、土壤、植被等自然条件差异很大,实践课的内容、操作方法也大不一样。另外,它具有很强的经验性,许多林业技术本身就是群众长期生产实践的总结,具体操作往往要根据田间地头的实际情况而定。因此,这些技术决不是按程序设计好的机械操作,也没有任何一本指导书能完整地回答生产中出现的各种技术问题,这就要求上述专业的实践课程改原来的先进理论后实际操作为现在的理论实践紧密结合,让学生亲自参加实践活动的整个过程,亲自体会和琢磨每一个技术细节,慢慢积累经验,从而使自己的从业能力得到全面提高。
苗圃具体可开展的部分实习课程简介如下:
每学期开学初,苗圃管理办公室收集汇总各学院本科教学实习申请表,协调各门课程到苗圃开展各项实践环节的时间安排,及时向各学院反馈并沟通苗圃可承担的实习内容,以书面形式回复苗圃对各学院实习申请的反馈意见;为本科生实习做好前期各类工具、生产资料、苗木植株和土地修整、灌溉、作床的准备;学生实习期间做好师生接待工作,协调工具和生产资料的供求,及时解决各类突发事件,保证学生实习中的安全;记录学生实习过程主要技术环节,并为学生实习拍照留影以备存档。
为规范学生实习用地分区标记,方便学生实习后期苗木管理和数据观测调查,也为了前来苗圃参观学习的低年级本科生更方便快捷地预先了解各类专业实践环节技术要领和高年级学生实习操作过程,苗圃管理人员组织各实习课程的本科生,以实习小组为单位,制作了实习用地标签,并保证每块实习用地都插上了实习用地标签。标签分正反面,正面以大字体记录实习课程、任课教师、种植苗木名称和时间等,便于参观者一目了然地掌握该种植区域基本情况;反面记载实习小组成员名单,以便实习学生后期分组管理工作。实习后期有专门的苗圃工作人员帮助学生及时撤除覆盖物、灌溉、松土、除草、间苗、追肥、移栽等;管理人员督促实习班级学生做份内管理工作,并进行定期数据调查。
2.将实习任务落实到个人,建立更全面的实习成绩考核办法和标准
实习成绩考核的目的在于全面检查和评价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技术应用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的状况与程度,以此来督促学生重视实习、努力学习。同时总结教学经验,评价与改进教学工作。为加强对实践能力的考核力度,采取了实习考核成绩单列,学生成绩考核办法和标准应力求客观公正,全面准确,且简单易行,有效的保证了实习教学的顺利进行。在新形势的教育中必须一改过去只注重实习考试的做法,而是把实习成绩的评定按实习过程中表现、实习后期管理与考试成绩相结合。这样能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实习的积极性,对实习中的每一个环节都予以重视,克服了实习的松散现象。
实习一般都是以小组为单位,如何将实习的任务落实到个人,不仅是提高实习质量的重点,也是提高每位同学对实习全面理解掌握的关键。另外,以往实习只有开始,没有中间过程和结果展示,如何展示过程?如何显示结果?如何考量每位学生在实习中的所得所获是管理工作需考虑的重点环节。
课程实习可以分大组,但是后续实践环节的小组最好是2~3人一组,各小组由苗圃分配固定样地,完成一整个生长季的观测及维护。组长认真制定后期观测方案和分期计划,并定期召集组员召开实习工作会完成实习的后续调查拍照、测量、记录等。参加实习的学生必须按照实习计划,认真完成实习的全部任务,实习结束后,提交个人记录日志(附照片),以时间排序。最后再交一份个人实习报告,参加实习考核,进行PPT答辩等。如能在正规刊物发表文章者,给予加分。让同学们真正的从中能学习到东西,感受其中的乐趣,而并非只是单纯的完成任务。
3.建立完善的教学实习苗圃管理制度
建立完善的教学实习苗圃管理制度,规范实习苗圃运行管理是促进苗圃资源高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在苗圃管理制度的有力保障下,才能形成良好的教风和学风,引导教学实习有序进行。
教学实习苗圃由学校专属部门――苗圃管理办公室,集中统一管理,统一规划、统一组织实践教学、统一管理设备工具。苗圃管理办公室健全明确的工作岗位职责制度和场地管理制度,提高了实习苗圃利用效率;苗圃管理办公室还制定了一套仪器设备使用制度、贵重仪器设备使用记录制度、保养维护制度以及安全使用规程等,既保证了苗圃场地仪器设备的完好率也保证了实践性教学环节的顺利开展。
苗圃管理人员对实习计划和方案仔细审查,在整个实习实施过程中,严格监控,随时对实习过程、学生实习任务进行情况、实习基地仪器设备使用情况等进行监督检查,确实保障实习效果。在实习完成后对实习过程和实习指导教师进行考核和总结。为配合提高实习基地利用效益,加强实习考勤,苗圃与教师合作研制了苗圃实习考勤机,利用校园一卡通进行刷卡考勤,为提高实习效果,发挥苗圃作用提供了有力服务。
教学实习苗圃运行初期,建立和完善了苗圃管理制度6项,基本涵盖苗圃工作的各个方面。这6项管理制度分别是:苗圃和树木园管理办公室组织机构及岗位职责、教学实习管理办法(暂行)、北京林业大学教学实习苗圃作业规范、北京林业大学教学实习苗圃安全值班员岗位职责、北京林业大学教学实习苗圃管理规定、北京林业大学苗圃工人管理规定。2013年,又根据苗圃运行情况制定管理制度7项,分别是:苗圃和树木园管理办公室关于“首问负责制”的规定、“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公车使用管理规定、农药及化学药品使用管理规定、北京林业大学教学实习苗圃勤工助学学生管理及付酬办法、北京林业大学教学实习苗圃温室管理规定、北京林业大学教学实习苗圃温室运行管理规定。
4.教学实习苗圃的开放式管理
教学实习苗圃是学校公共的教学资源,对全院师生实行全日制开放,除完成常规实习教学任务外,在其他方面也加强与学生互动,提高学生各方面学习兴趣。鼓励学生成立兴趣小组,在课外实现各种自主设计型项目,提高学生理论实践结合能力。借助实习苗圃环境,通过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强化培养,结合理论课程学习,将课程设计、大学生创新实验、科研训练、毕业设计项目与实习苗圃结合,努力培养应用型和创新型技术人才。
另外,实习苗圃配合教务处实行劳动周制度。从2013年开始,根据苗圃工作计划,每学期为全校大一本科生安排为至少期一周的苗圃生产劳动。坚持劳动周制度,能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更能培养学生的吃苦耐劳精神。林学、园林、园艺等专业学生还能在劳动中掌握常见植物的识别、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适时采收等专业知识。同时,通过劳动周的锻炼,学生们体味了劳动的艰辛,也增强了对父母的感恩意识。
四、结语
通过几年的建设,我校教学实习苗圃已初具规模,在管理上已形成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管理能力于一体的一套模式并取得了满意的效果。苗圃于2011年3月28日正式接待本科学生实习。每年可安排实习课程25门次,实习班级87班次,服务实习学生1 410人,接近1万人次;苗圃内共种植木本植物55种左右,草本植物100余种,水生植物29种,药用植物29种,草坪草种60余种,牧草草种18种,培养温室草花7种5 000盆,播种穴盘苗300盘。同时为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科研训练项目、大学生毕业论文提供服务,共接待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和科研训练项目24项,大学生毕业论文8项。
今后,仍然需要进一步加强教学实习苗圃的建设,不断完善实习管理方法,提高实习质量、增加和更新实习项目,建设具有本校特色的现代化教学实习苗圃。
参考文献:
[1] 秦津,塔莉.对校内外实习基地建设的几点思考[J].科技信息,2009,(18):319.
[2] 王瑞辉,曹受金,戴兴安.高职林学类专业实践课教学方法改革探讨――项目教学法应用实例[J].中国林业教育,2005,(3):59-61.
[3] 杨化仁,李景波,丛东华,张晓林.搞好校内专业实习基地建设,为培养“创新型”人才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J].辽宁高等教育研
究,1999,(4):71-72.
[4] 赵淑娟,郭祥峰.构建校内实习实训基地的实践与探索[J].现代教育,2014,(1):43-45.
[5] 周晓娟.加快校内教学实习基地建设 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J].安徽农学通报,2009,(2):138-141.
[6] 董胜利,张家平,刘缨.加强校内实习基地规范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黑龙江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2):54-57.
[7] 刘强,李宏全,李清宏.建立和完善校内实习基地提高教学质量[J].现代农业科学,2008,(10):175-177.
[8] 刘月秀.林学类专业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途径探析[J].中国林业教育,2009,(2):17-19.
[9] 田静.农业院校教学实习基地建设[J].青年与社会,2014,(7):219.
[10] 周学安.浅议林学专业的教学实习生产实习与毕业设计[J].中国林业教育,1985,(3).
[11] 胡俊杰,金伊洙,李新江.依托园艺专业实习基地培养创新型人才[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18):201.
[12] 陆晓民,高青海,张雪平,徐宏雄.应用型本科院校校内园艺教学实习基地的功能[J].现代农业科技,2010,(7):30-31.
[13] 张忠宝,刘丽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校内实习基地管理模式探讨[J].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2012,(4):120-124.
[14] 胡礼荣.运用现代经营理念精心经营实习苗圃――广西钦州农校园林专业产学结合的实践与创新[J].青年文学家,2009,(17):
篇7
一、指导思想:
认真落实《丹凤县教育体育局关于利用社会资源开展中小学社会实践活动的实施意见》,充分发挥“社会大课堂”在学生健康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推进素质教育向纵深发展。奔着社会大课堂的建设目标,结合我校特色和学校现状,坚持以实践资源开发为载体,实践创新为指导,长效发展机制为保障,完善管理方式为手段,逐步构建社会大课堂建设与应用的管理模式,逐步提升社会资源使用效率,促进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紧密结合,探索社会大课堂实施的模式和特色,从而促进学校内涵新发展
二、活动目标
1、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国情、民情,了解社会经济的发展。
2、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把书本中、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在实践体验中得到印证、得到升华。
3、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学生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切身感受,加深对党、对人民的真挚感情。
4、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5、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生活自理。
6、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热爱家乡、服务社会的思想和能力。
7、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研究探索科学的欲望。
8、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从小树立远大理想,培养其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9、通过社会实践活动,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他们广泛的兴趣、使其身心健康地良性发展。
10、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三、活动形式
各班学生以中队、小队等为单位组成活动小组,要求全员参与,并提倡参加多项活动。各中队辅导员指导各小组制定好活动计划后以中队为单位进行汇总并上报学校少先队大队部
四、活动内容
1、社会参观活动。通过参观、访问、考察革命遗址、科技馆、博物馆、英雄模范人物、杰出人物、市政工程、工厂、机关、社会福利单位等,深入了解和谐社会建设情况,力所能及地为地方各项建设事业服务。
2、社会调研活动。(参考主题如下,也可自选主题)①绿色环保宣传;②水质污染情况调查;③白色污染调查研究;④关于生活节能状况调查研究;⑤农村经济发展状况调查;⑥关于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可行性调查;⑦公交道路状况及改进意见调查;⑧我县旅游资源状况调查;⑨小学生的消费观念与行为研究;⑩学生上网吧问题研究等。
3、社区服务活动。社区保洁活动、社区护绿活动、社区综合宣传活动、社区陋习纠察活动、社区敬老爱老活动、社区帮困助残活动、社区读书辅导活动、交通服务活动、环保志愿者活动、社区公益劳动等。
4、感恩活动。了解父母的工作和生活情况;了解父母对自己的期望和要求;了解自己每年的花费在家庭中所占的比重;了解并清楚记住父母的生日;了解父母近十几年来为自己学习和生活做出的付出;帮父母干力所能及的家务并献上一份新年礼物,学会感恩父母。了解教师的职业特点,盘点多年来对自己最有帮助的教师,学会感恩教师;回顾你曾收到的关心和帮助,学会感恩周围的人;了解我们的生活变迁,了解社会的发展状况,学会感恩社会。
5、勤工俭学活动。通过回收废旧物品,变废为宝,为自己创收,减轻父母的经济负担,体现自己的价值。
6、学科拓展研究。结合所学的学科内容,进行实验、调查、实践和研究,如:科学学科的实验探究;语文、英语等学科的历史文化研究;数学、艺术、体育、健康等学科的实践研究等。
六、活动要求
1、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参与社会实践的班级和个人,首先要确保安全,每次活动时都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措施和安全预案,并指定专人负责。其次注意自身形象,认真参加活动,为学校和个人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
2、就近就便。社会实践活动原则上要就近就便,活动小组在学校周边、学生家庭所在的城镇社区范围内开展活动。团队规模要适中,不开展跨区活动。
3、在生活中提炼。从社会生活中选定主题,让学生关注社会,体验社会角色;热爱生活,关注生活问题;学会健康愉悦地、自由而负责地、智慧而有创意地生活。
4、在兴趣中选择。捕捉自己最感兴趣的问题,开展研究。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学生间相互感染、相互促进,更好地发展兴趣,培养特长,提高综合素质。
5、合理利用各种资源。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网络已经成为最大的资源库,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要充分利用网络上的技术和资源,搜集信息、处理信息。同时要充分利用图书资源,从图书中获取自己所需要的内容。
6、综合运用各种方法与手段。从参与研究的对象来看,可以采用个人独立探究的方式、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学校合作探究的方式。从研究采取的手段来看,可以采用活动设计、网络技术、调查研究、参观访问、实验演示、表演交流、测量制作、社会宣传、服务、总结、答辩、反思等学习活动。
七、保障措施
1、充分认识开展中小学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意义。组织教师认真学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和国家教育部今年五月下发的《关于联合相关部委利用社会资源开展中小学社会实践的通知》以及《丹凤县教育体育局关于利用社会资源开展中小学社会实践活动的实施意见》,领会其精神实质,并认真组织实施。
2、成立活动领导小组,构建中小学社会实践活动的长效工作机制。成立以校长周超为组长,彭书青(副校长)为副组长,卢毅(主任)、彭远渊(大队辅导员)、各班主任为成员的活动领导小组,在教育教学中统筹安排,积极、主动联合社会各方面,因地制宜,构建开展社会实践的长效工作机制,努力使之成为教育常态。
3、建立各种类型的社会实践活动基地,确保活动扎实有效的正常开展。走出校门,在公共机构、公共设施、国有企事业单位、社会福利单位等建立中华传统文化教育、革命传统教育、法制教育、科学技术教育、文化艺术教育、国防教育、保护环境和节约能源资源教育、安全健康教育以及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等多方面专题教育的社会实践基地,充分发挥社会资源,确保实践活动正常开展。
八、活动总结
1、撰写研究报告。各活动小组要按照活动计划,积极开展各项活动,填写社会实践活动表,并形成以活动为主题的研究性学习报告。报告内容充实、材料丰富、图文并茂。
篇8
安排是计划中最为具体的一种格式:由于其工作比较确切、单一,不作具体安排就不能达到目的,所以其内容要写得详细一些,这样容易使人把握。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优秀员工工作计划报告实用版,希望能给各位提供帮助!
优秀员工工作计划报告实用版11、售后服务工作由业务部主管指定专门业务人员——跟踪业务员负责完成。
2、跟踪业务员在顾客车辆送修进场手续办完后,或顾客到公司访谈咨询业务完后,两日内建立相应的顾客档案。
顾客档案内容见本规定第二条第一款。
3、跟踪业务员在建立顾客档案的同时,研究顾客的潜在需求,设计拟定“下一次”服务的针对性通话内容、通信时间。
4、跟踪业务员在顾客接车出厂或业务访谈、咨询后三天至一周内,应主动电话联系顾客,作售后第一次跟踪服务,并就顾客感兴趣的话题与之交流。
电话交谈时、业务员要主动询问曾到我公司保养维修的顾客车辆运用情况,并征求顾客对本公司服务的意见,以示本公司对顾客的真诚关心,与在服务上追求尽善尽美的态度。对顾客谈话要点要作记录,特别是对顾客的要求,或希望或投诉,一定要记录清楚,并及时予以处理。能当面或当时答复的应尽量答复;不能当面或当时答复的,通话后要尽快加以研究,找出办法;仍不能解决的,要在两日内报告业务主管,请示解决办法。并在得到解决办法的当日告知顾客,一定要给顾客一个满意的答复。
5、在“销售”后第一次跟踪服务的一周后的7天以内,业务跟踪员应对顾客进行第二次跟踪服务的电话联系。
电话内容仍要以顾客感兴趣的话题为准,内容避免重复,要有针对性,仍要体现本公司对顾客的真诚关心。
6、在公司决定开展顾客联谊活动、优惠服务活动、免费服务活动后,业务跟踪员应提前两周把通知先以电话方式告之顾客,然后于两日内视情况需要把通知信函向顾客寄出。
7、每一次跟踪服务电话,包括顾客打入本公司的咨询电话或投诉电话、经办业务员都要做好电话记录,登记入表(附后),并将电话记录存于档案,将电话登记表归档保存。
8、每次发出的跟踪服务信函,包括通知、邀请函、答复函都要登记入表(附后),并归档保存。
(四)指定跟踪业务员不在岗时,由业务主管临时指派本部其他人员暂时工作。
(五)业务主管负责监督检查售后服务工作;并于每月对本部售后服务工作进行一次小结,每年末进行一次总结 ;小结、总结均以本部工作会形式进行,由业务主管提出小结或总结书面报告;并存档保存。
(六)本制度使用以下四张表格:“顾客档案基本资料表”、“跟踪服务电话记录表”、“跟踪服务电话登记表”、“跟踪服务信函登记表”。
优秀员工工作计划报告实用版2一、人员调配管理
本年度重点做好新兴工业园投运期间的人员调配工作。
1、根据公司新的体制设置及人员定编,抽调部分优秀管理人员及生产骨干到工业园工作,使技改项目投运后,能够正常的安全经济运行。
2、根据公司各部门、单位人员岗位定编、缺编情况,随时作好调配工作。
及时、准确下达人事调令和人事指令,力争使人力资源达到合理配置。
二、劳动合同管理
做好劳动合同的签订、解除及劳动合同档案管理等工作。本年度重点做好x年6月30日194人劳动合同到期员工的续订工作。针对本次续签工作,在今年劳动合同管理工作的基础上,需进一步运作新的管理办法,对生产工人及其他工作人员拟采用中期(2年)、短期(1年)合同,对部分人员采取不再续签合同的管理办法。
三、人事考核评价
为进一步加强对员工在一定时期内工作能力等方面的评价,正确把握每位员工的工作状况,建立公司正常、合理的人事考核评价制度,从而为员工的奖惩、晋升、调整等提供客观依据。根据公司目前生产经营状况,制定人事评价制度,进行人事考核评价。对不合格人员实行在岗试用、待岗培训或转岗,以保证员工队伍的高效率、高素质。
四、奖惩管理
结合公司实际,对在生产、科研、劳动、经营管理等方面,成绩突出、贡献较大的,分别给予奖励。对有违反劳动纪律,经常迟到、早退,旷工;完不成生产任务或工作任务的;不服从工作分配和调动、指挥,或者无理取闹,聚众闹事,打架斗殴影响生产秩序、工作秩序和社会秩序等情况的员工,分别给予行政处分或经济处罚。
五、人才储备工作
根据公司现状,结合先进企业的管理经验,参加全国性或区域性的大型人才交流洽谈会,直接引进高层次、高学历人才获得技术过硬、品德优秀的人才队伍。拟在x年招聘应届大学本科生10名左右,专业主要有:热能与动力专业5—7人,电气专业2—3人,化学专业2—3人。
六、员工职称评定、职业资格证年审工作:
随着对人才资源的进一步重视,职称评定等项工作已得到社会的普遍承认与重视。
1、做好x年度公司员工申报职称工作的办理,重点做好申报初级及中级职称人员的手续办理。
2、做好公司员工职业资格证书的年审与办理工作。
按照劳动部门要求,做好职业资格证书年审工作,同时根据实际适时做好职业资格证的申报及办理。
七、其他人事管理工作:
1、做好员工季度劳保及劳动用品发放及管理工作,及时做好员工劳保用品的补充及相关制度修订工作。
2、做好员工人事档案材料的收集、整理建档工作,保证档案的完整性、齐全性、保密性;
3、严格按照公司规章制度,认真办理员工的辞职、辞退、除名、开除退厂手续。
严格退职手续的办理,做好退职员工钱、财、物的交接监督,不留后遗症。
优秀员工工作计划报告实用版3时间总是转瞬即逝,新的一年到了,对于新的一年充满着期待,期待自已在工作中更上一层楼。下面是我个人20x年公司计划:
一、在实践中学习,不断适应工作
前台是公司对外形象的窗口,一言一行都代表着公司,接待公司来访的客人要以礼相迎,接听和转接电话要态度和蔼,处理办公楼的日常事务要认真仔细,对待同事要虚心真诚,点点滴滴都需要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进步。
二、学习公司企业文化,提升自我
要全面感受公司的员工关怀和重视人才文化,感染工作氛围,以积极乐观的工作态度投入到工作中,踏踏实实地做好本职工作,及时发现工作中的不足,及时地和部门沟通,争取把工作做好,做一个合格称职的员工。这也一直是今后工作努力的目标和方向。
三、拓展自己的知识面,不断完善自己
在以后的工作中也要不断给自己充电,拓宽自己的知识,减少工作中的空白和失误。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努力提高自我修养和内涵,弥补工作中的不足,在新的学习中不断的总结经验,用谦虚的态度和饱满的热情做好我的本职工作,发挥自己的潜力为公司的建设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四、当好领导的助手
对主管交待的工作努力完成并做好,增强责任感、增强团队意识。积极主动地把工作做到点上、落到实处。我将尽我最大的能力减轻领导的压力。完成自已份内工作的同时能够主动帮主管或同事分担一些工作。和同事互帮互助,共同维持和谐的工作环境。
五、熟悉公司新的规章制度和业务开展工作
公司在不断改革,订立了新的`规定,特别在公司目前正在进行的推行工作中,作为公司一名职员,必须以身作责,在遵守公司规定的同时全力配合。
我深知: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但是一个人的发展机会是无限的。现在是知识经济的时代,若我们不能很快地提升自已的个人能力,提高自已的业务水平,那么我们就这个社会淘汰。20x年需要不断的提升自已,让我们一起为了美好的明天而奋斗吧!
优秀员工工作计划报告实用版4一、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和完善全员聘用制度体系
1、继续做好全员聘用的相关工作,在开展全员竞聘上岗的基础上,按照合同管理的要求,组织全校教职工陆续签订聘用合同,报批兑现聘后的国家政策性工资待遇,及时总结全员聘用工作经验,针对首次聘用过程中反映出来的问题和矛盾,进一步完善聘用管理方案,使聘用管理办法更具有可操作性,全面建立全员聘用制度更加有利于学校建设发展,有利于人才队伍建设,有利于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
2、结合全员聘用制改革,制定岗位绩效考核试行办法,建立与全员聘用相配套的考核制度体系,完善校院两级考核机制,明确考核察内容,创新考核方式,探索岗位绩效考核与年度考核有机统一的途径。
进一步扩大各单位各部门在人员考核和管理中的自主权和主动权,充分发挥各单位各部门在人员管理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形成更加广泛人事人才工作合力。
3、实施绩效工资改革。
根据上级有关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的统一部署,认真贯彻落实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的有关精神,做好学校教职工绩效工资改革的各项工作,切实保障教职工的合法权益。完善内部分配激励机制。在政策允许范围内,积极探索在政策范围内的校内绩效分配机制,制定校内绩效分配办法,改进分配方式,扩大各单位各部门对教职工的分配自主权。
4、制定临时工作岗位设置管理办法,完善编外人员聘用管理制度。
制定并组织实施临时岗位设置管理办法,按照精简高效、合理设岗、总量控制、依法管理、竞聘上岗、择优聘用的基本工作思路,制定临时岗位设置管理办法和编外人员聘用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对临时用工人员的管理,最大限度地降低用人成本和用人风险。
二、创新人事人才工作机制,加大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力度
1、实施学科团队领衔人选拔管理工作。
建立与岗位设置管理相配套的校内高层次人才选拔培养机制,把校内高层次人才选拔与学科团队、教学团队、科研团队有机结合起来,形成校内高层次人才选拔培养和团队建设相互促进、相互支持的选拔管理模式,建立人才选拔、培养、使用相互衔接的用人机制。
2、实施学科领衔人后备人才培养工作。
按照青年骨干教师重在培养的基本思路,为了加大对优秀青年教师培养的力度,制定青年骨干教师重点培养对象选拔培养办法,完善培养机制,每年选拔部分优秀青年骨干教师通过做访问学者、专题进修、项目支持、学历提升等方式,加强对青年骨干教师培养,着力培养一批优秀的学科领衔人后备人才。
3、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
制定新增人员招聘管理暂行办法,进一步规范新进人员公开招聘的程序、条件和要求等。以师资队伍为主体,认真做好20x年新进人员公开招聘工作,进一步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重点做好博士、特聘教授、省“候鸟型”人才引进工作,完善特聘教授管理考核办法,进一步提高高层次人才的比例,提高人才使用效益。
4、完善优秀人才推荐评选工作。
加强对外联系与交流,充分利用校外各用人才培养的平台,积极组织申报类高层次人才支持项目;积极组织推荐评选各类高层次人才,继续做好黄如论基金优秀评选表彰工作,努力为教师发展创造条件,不断扩大学校人才队伍对外的影响力。
优秀员工工作计划报告实用版5转眼之间又要进入新的一年-20x年了,新年要有新气象,在新的一年里,为了我要调整工作心态、增强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充分认识并做好厂房中介的工作。为此,在厂房部的朱、郭两位同事的热心帮助下,我逐步认识本部门的基本业务工作,也充分认识到自己目前各方面的不足,为了尽快的成长为一名职业经纪人,我订立了以下年度工作计划:
一、熟悉公司的规章制度和基本业务工作。作为一位新员工,本人通过对此业务的接触,使我对公司的业务有了更好地了解,但距离还差得很远。这对于业务员来讲是一大缺陷,希望公司以后有时间能定期为新员工组织学习和培训,以便于工作起来更加得心顺手。
1、在第一季度,以业务学习为主,由于我们公司正值开张期间,部门的计划制定还未完成,节后还会处于一个市场低潮期,我会充分利用这段时间补充相关业务知识,认真学习公司得规章制度,与公司人员充分认识合作;
通过到周边镇区工业园实地扫盘,以期找到新的盘源和了解镇区工业厂房情况;通过上网,电话,陌生人拜访多种方式联系客户,加紧联络客户感情,到以期组成一个强大的客户群体。
2、在第二季度的时候,公司已正式走上轨道,工业厂房市场会迎来一个小小的高峰期,在对业务有了一定了解熟悉得情况下,我会努力争取尽快开单,从而正式转正成为我们公司的员工。
并与朱、郭两经理一起培训新加入的员工,让厂房部早日成长起来。
3、第三季度的“十一”“中秋”双节,还有20x奥运会带来的无限商机,市场会给后半年带来一个良好的开端,。
并且,随着我公司铺设数量的增加,一些规模较大的客户就可以逐步渗入进来了,为年底的厂房市场大战做好充分的准备。此时我会伙同公司其他员工竭尽全力为公司进一步发展做出努力。
4、年底的工作是一年当中的顶峰时期,加之我们一年的厂房推界、客户推广,我相信是我们厂房部最热火朝天的时间。
我们部门会充分的根据实际情况、时间特点去做好客户开发工作,并根据市场变化及时调节我部的工作思路。争取把厂房工作业绩做到化!
二、制订学习计划。做房地产市场中介是需要根据市场不停的变化局面,不断调整经营思路的工作,学习对于业务人员来说至关重要,因为它直接关系到一个业务人员与时俱进的步伐和业务方面的生命力。我会适时的根据需要调整我的学习方向来补充新的能量。工业知识、营销知识、部门管理等相关厂房的知识都是我要掌握的内容,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在这方面还希望公司给与我们业务人员支持)。
三、加强自己思想建设,增强全局意识、增强责任感、增强服务意识、增强团队意识。积极主动地把工作做到点上、落到实处。我将尽我的能力减轻领导的压力。
篇9
职业素质是职业劳动者所应具备的一种综合能力和素养,一般包括职业能力、职业道德、职业意识与职业态度等。在这诸多因素中,除了必备的“一技之长”外,更重要的是责任心、质量意识、组织纪律性;与他人交流合作的能力;富有集体荣誉感及团体精神;富有自信心,勇于承担风险、承受挫折,具有健康的心理素质和坚韧的意志品质;具有学习能力,保持进取心,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能够灵活运用开拓、创新等等。
职业教育是各类教育中与经济和社会发展联系最直接、最紧密的一部分,它直接为社会输出高素质的劳动者。职业学校的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实际上是一个职业准备阶段,因此在学习生活中,使他们形成良好的职业素质是职业学校最重要的也是最艰巨的任务。
从职业素质所包含的内容看,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不仅仅是智育领域的问题,而应把它放到“人格质量” 的大的德育范畴中去探讨、去发掘。班主任工作是培养学生职业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下面结合自己的实践仅就在培养学生职业素质方面的班主任工作谈一些粗浅的认识。
学生是以班级为单位的,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和指导者,班主任工作自始至终贯穿于整个学校教育的全过程;班主任工作是学校教育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环,因此职业学校的班主任工作在培养学生职业素质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培养学生职业素质,应该强化学生的职业意识。职业意识是对职业活动的认识、评价、情感和态度等等心理成分的综合。由于职业学校的学生实际上处于职业准备阶段,他们对将来要从事的职业的认识难免偏颇,对所选专业未必有较全面的了解,所以树立学生的职业意识就显得格外重要。平时可多搞一些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内心的真实想法,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并且多组织学生看一些教学影像资料、出去参观学习,帮助学生认识所选专业的性质、工作的内容及特点、学习方法以及应注意的问题等等,使他们有充分的思想准备、有明确的职业动机,这样在学习过程中才能很快进入角色、步入正轨。而且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要不断强化这种意识,使其渗透到学生心灵深处,从而形成一种潜意识,贯穿到他们的行为中去。
二、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应该重视职业习惯的养成教育。有了正确的职业意识,并不等于有了良好的职业习惯。班主任要从所学专业的角度做工作,严格要求学生。由于近年来职校生源质量下降,学生身上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与所选专业相悖的行为习惯,而且根深蒂固,要想革旧布新绝非一朝一夕之功,这就要求班主任工作细致、全面、周到有序。
如有些学生刚入学时,不带脏字不会说话,坐立行走很随便,为了使学生符合职业要求,我在班上建立了语言文明积分制度,每隔一段时间进行评比总结,并反馈给家长,使在这方面有不良习惯的同学处于全班同学和家长的双重监督之下,一直坚持下去,可以养成符合专业要求的良好习惯,谈吐文明,举止礼貌。在培养学生劳动意识和卫生习惯方面,我们抓住每天的值日,要求达到检查标准。一开始,都做不到,作为班主任就要教他们做,逐步养成习惯。总之,班主任老师在日常班级管理中要把职业教育渗透到每一件事物中去,并且贯穿始终,才能培养起学生的职业习惯。
三、培养学生职业素质,应该重视发挥集体作用,使学生在集体中形成团队精神,养成与人交往合作的能力。在职业素质中,合作能力,即善于协调关系、协同他人工作、富有集体荣誉感和团队精神等等,都是在集体中形成的,在与人交往中养成的。因此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老师应重视发挥集体优势,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培养互助合作的能力。可经常利用课余时间搞一些集体性强的活动,如拔河比赛等,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与合作能力,形成班级凝聚力。
四、培养学生职业素质,应该重视职业实践活动。重视实践活动是职业教育的特点之一。学生的实践活动大致可分为校内实践和校外实践。在校内学习期间的实践活动应把握实践性原则,创设和模拟工作环境,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职业能力,在实践中不断学习、不断总结、不断完善自我。
五、培养学生职业素质,应该加强教育的开放性。职校学生由于其具有双重身份和角色,即学生和劳动者的特点,他们的思想行为更接近于现实社会,更讲究实际,更具有开放性,因此不能只限于老师的说教,而应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请成功的在受教育领域就业与发展的毕业生或行业模范人物到学生中间现身说法,这样定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篇10
实践教学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越来越成为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必须面对和切实解决的问题之一。全面了解和把握地方本科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教育改革中的主要问题,开展切实有效的实践教育,使更多在校大学生在实践中认知社会、体验价值、践行责任、升华思想,是广大专业从教者的重要职责。
一、当前劳动与社会保障实践教学改革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学理念含混
“理念”是指导人们实践活动的行动指南。高校实践教学是受制于专业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目标,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地引导学生深入实际、深入社会,从而使其素质和能力得以全面提高的一种教学活动。[1] 但是,纵观近年部分地方本科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过程,不难发现,其要么理念不清,将办学理念与专业教育理念相混淆,要么脱离人才培养目标,片面追求实践教学设施配备,造成实践教学或偏离于劳动力市场需求,或成为低层次的业务熟悉过程。
(二)教学体系同质
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是确保实践教学落到实处的重要保障。地方本科院校开设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因受限于不同教育资源与背景,并坐落于有着不同市场需求的城市,因此其实践教学体系的搭建本该立足需求、着眼能力、彰显特色。然而,事实却非如此。据调查,近年一些地方本科院校为了在相关经费配套下尽快完成该专业的实践教学改革,纷纷奔赴名校展开调研,学习、参考其实践教学的方法、内容等,有的甚至全全搬回。这不仅使实践培养渐失优势,教学体系趋于同质,而且也造成了毕业生之间的恶性竞争。
(三)教学时间短欠
完善专业实践教学,必须从时间上得到保证。没有足够的教学时间,任何实践教学建设只能是一句空话。地方本科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教学当前在时间安排上存在两大突出问题:一是教学时间过于集中,减少了师生互动和学生自我反思的时间。据统计,绝大多数高校都是将专业实习集中放在第六学期的前半学期,且实习单位多由学生自由联系。二是教学时间严重不足,不能有效保证学生专业技术能力的培养。目前,除国防教育、思政社会实践、学年论文等必修实践环节外,学生真正用于专业实践教学的时间只有6-9周时间。这一点从专业教学计划学时学分设置中也能清楚看到(专业总学分为170-174分。其中,集中实践环节为13-20分,仅占总学分的7%-12%)。
(四)教学管理滞后
高校实践教学管理是在学校实践教学管理机构的组织、协调和领导下,制定并组织专家审核专业实践教学目标、体系和实施计划;组织、协调专业实践教学实施,并对实践教学的实施过程和质量进行有效监控;对实践教学资源进行合理调配、协调,使有限的资源得以高效利用的活动过程。[2]近年地方本科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教学管理虽说取得了不小的成绩和进步,但在高等教育飞速发展的新形势下,在加快提升高校办学水平的新要求下,还存在以下严重问题:管理理念滞后。重命令,轻服务。管理制度残缺。多规章,少考评。管理机制僵化。喜控制,厌协调。管理方式传统。看结果,略过程。诸如此类问题,直接影响到专业实践教学质量,成为制约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关键要因。
二、实施“LMP”实践教学模式改革的策略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施“LMP”实践教学模式改革策略,就是要把当前地方本科院校各自为政下的重复、断链式实践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起点,以交流反思为重要环节的“分层次Layered、多门类Many category、重特色Pay attention to characteristic(简称LMP)”的新型一体化实践教学模式。
(一)分层次实践教学
与理论课程的设置相同,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也是一个由低到高、由浅入深、由单项技能到综合技能的提高发展过程。因此,实践教学体系的设计必须是系统化分层次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分层次实践教学,即建立一个由价值认同实践、基础能力实践、职业能力实践和研究能力实践四大环节构成的循序渐进的复合实践教学体系。
1. 价值认同实践。实践教学第一层次,应在第一学期进行。目的是使学生真切体验到所选专业为其带来的“责任”与“自豪”,培养其对专业学习的热爱、专注等积极情感。实践方式可采用“现场见学”和“聆听心声”等。在我国,长期以来未在初高中阶段开设任何与“劳动与社会保障”相关的初识教育课程①,因此对于那些主动或被动(调剂生)选择进入地方本科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学习的大学新生来说,秉持公平正义的专业价值理念,在实践教育中树立正确的专业认同情感是极其重要和必须的。
2. 基本能力实践。实践教学第二层次,应在第一、第二年学期进行。目的是培养学生在实践中掌握一些基本的专业工作方法和技能,学会“开始共处、开始生存、开始求知、开始探索”。实践方式可采用校内课堂训练与校外现场演练相结合。实践内容包括“人际交往与口语交流”、“应用写作”、“生涯规划”、“文献检索技术”、“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统计数据处理”等。
3. 职业能力实践。实践教学第三层次,应在第三到第六学期间进行。目的是让学生把劳动与社会保障理论付诸于实践,思考、验证理论内容的同时,熟练掌握各专业职位的管理流程、管理方法和操作技巧。例如,在学习“社会保险概论”课程时,教师应根据面授进度及时安排学生亲身实践“社会保险登记职位”、“社会保险费征缴职位”、“社会保险个人账户管理职位”、“社会保险待遇给付职位”及“社会保险统计职位”的业务职责、业务要求、业务内容、业务流程等。实践方式可采用“实验室仿真职位模拟”、“案例讨论”和“用人单位参观学习”等。
4. 研究能力实践。实践教学第四层次,应在第七、第八学期进行。目的是培养学生巩固已学知识点和技能点,并在此基础上将其“连线成面”,得心应手地解决专业领域内的前沿性或疑难性等综合课题的能力。实践方式可采用“课题参与”和“校外机构实习②”两种。具体操作应分为五步:一是确定‘研究能力实践’的指导教师;二是指导教师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提出并公布研究课题名称;三是学生按照自己的职业志向选择课题及指导教师(课题提出教师即指导教师);四是指导教师通过面试再次确认学生所选内容实属其深思熟虑之结果;五是按照指导教师制定的研究计划开始该层次实践。
(二)多门类实践教学
多门类实践教学强调专业细化,其作为第三、第四层实践教学的延伸与支撑,要求学校能够按照不同职业志向,将学生分派至不同的实践机构进行专业实操。如,对今后欲从事劳动与社会保障行政管理(包括政策研究和政策制定)的学生,应将其分派到省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局或民政厅、局等综合性部门进行专门实践;对今后欲从事社会福利服务工作的学生,应将其分派到福利院、敬老院、老年公寓等福利机构进行专门实践;对今后欲从事社会保险基金管理的学生,应将其分派到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心、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局等部门进行专门实践;对今后欲进入企业从事劳动保险业务管理的学生,应将其分派至不同性质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进行专业实践,等等。显然,多门类实践教学能够把理论教学和虚拟教学与真实世界进行无缝衔接和有机融合。与此同时,多门类实践教学既可以解决校方因某一实习机构名额不足而致的派遣困惑,又可以一定程度上解决地方本科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学生普遍存在的学而不专、学而不深等难题。
(三)重特色实践教学
重特色实践教学纵贯于多层次实践教学和多门类实践教学之中,以充分利用优势资源,解决同质化培养和规避毕业生间恶性竞争为己任。重特色实践教学中的“特色”,是指建立在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基础上的“方向特色”,而非置于专业定位或专业建立初衷之上的其他“特色”。在我国,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开设于拥有不同学科背景的高校,因此专业建设与发展应在立足社会保障学科和专业特色基础上发挥并体现各校的学科优势和特色。例如,法学院校开设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就应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培养具有较强法学功底的社会保障专门人才。实践教学环节应能突出法学特色,注重法律职业与法律教育相结合,对那些在省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局或民政厅、局等综合性部门实践的学生,应注意培养其起草、解读有关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律文书的能力;对那些在福利院、敬老院、老年公寓等福利机构实践的学生,应注意培养其维护老年人合法权利,处理多元养老服务法律纠纷的能力;对那些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实践的学生,应注意培养其处理社会保险损失赔偿纠纷,参保纠纷,滞缴、少缴或迟缴社会保险费纠纷,以及社会保险金发放纠纷等各类劳动争议①的能力。
三、基于“LMP”实践教学模式改革的条件支撑与路径选择
加强实践教学条件建设是改善办学条件,落实“LMP”新型实践教学模式的重要措施。地方本科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目前普遍存在实践基地建设滞后、指导教师力量薄弱等问题,改革实践教学条件迫在眉睫。
(一)开展“联合教育基地”建设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是在管理学、经济学、法学等学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独立的、交叉的、处于应用层次的学科。这就决定了要学好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必须在系统掌握上述几门学科基础知识的同时,加强实践教学,尤其是校外基地实践,使学生具备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联合教育基地”建设有助于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和专业知识的升华。该思路源于美国辛辛提纳大学的“合作教育计划(也称‘专业实践计划’Professional Practice Program)”,但又与其不完全相同:首先,“联合教育基地”建设要求地方本科院校尽快实施结构性教育改革,将校内学习与相关生产领域的工作经验学习结合起来;其次,“联合教育基地”建设要求地方本科院校既能与本地省、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局等政府部门展开合作,又能与本地企事业单位、社区等非政府组织展开合作;再次,“联合教育基地”建设要求地方本科院校能将“联合教育基地实践”列入必修环节,作为学生获得学位的必要条件;最后,“联合教育基地”建设要求地方本科院校能够按照学生的职业志向,定期②、公平地将其分派到不同联合教育基地进行专业实操。[3]
(二)打造“循证实践导师”队伍
“循证”起源于医疗卫生领域(循证医学),原指根据患者特性,医生能够严禁、清晰、明智地利用自己的临床技能,并遵循目前为止研究者提供的最佳研究证据进行医疗决策。20世纪末,这种在医疗领域已打下坚实基础的医学实践模式开始渗透到社会科学等在内的非医学领域,形成了一些新的分支实践取向。如循证管理学、循证法律学、循证社会工作等等。这些新兴领域尽管诞生时间不尽相同,但他们均已迈入实践领域的“科学化”发展阶段。
“循证实践”是提升实践教学科学性与专业性的重要策略。它主张基于最佳研究证据展开实务操作,要求实践者(学生)能从以往凭借直觉或习惯、单兵作战、缺乏实时监管并时常与科学理论脱节的实践方式,转向遵循研究证据,以“最佳证据”保证“最佳实践”的方式上来。[4] 而要做到这一点,实践者(学生)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功底,而且也应有较强的问题诊断能力、了解相关法律、法规、政策的能力以及查找、评价和应用证据的能力等等。显然,这对于目前地方本科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学生来讲一时间很难做到,其完成必须借助于专业教师的指导。因此,打造一支高水平的“循证实践导师”队伍已刻不容缓。
1. 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循证实践”要求教师要在循证中教学,在教学中循证,即在研究中教学,在教学中研究,以研究促教学。因此,地方院校除通过“挂职”学习使教师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外,还应进一步增强专业教师的科研实力。换句话说,教师应根据不同实践问题,及时检索文献,搜集最佳证据,并科学地评价和应用这些信息,从而正确地指导学生。[5]
2. 创新传统教学方法。实践教学方法是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保证。为了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既能掌握业务操作技能,又能充分发挥其主动性与创造性,进行积极探索。指导教师应尽快将传统“以教师为中心的权威式实践教学”改为“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起点,以交流反思为重要环节的课题驱动式实践教学”。
(三)践行“全程跟踪管理”制度
“全程跟踪管理”,是指在跟踪测评专业实践教学各环节质量的基础上,进行反馈管理,达到促进实践教学水平提高的过程。
- 上一篇:小学教师值周情况总结
- 下一篇:小学教师值周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