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值周教师值周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21 05:27:4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中值周教师值周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根据我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根据红河州种子管理站的布置安排和要求,为我县杂交水稻品种的更新换代和种植生产提供可靠的良种和理论依据,加速优质良种良法推广步伐,确保农业增产增收。由州、县种子管理站提供种子、牛角寨乡农业服务中心进行实施杂交水稻新品种的区域试验。
二、参试组合
今年A组区域参试品种有:A1竹丰ZA/竹恢3219、A2京福I优943、A3深优9734等。
三、试验地点及海拔
试验地点设在牛角寨新寨田块海拔1360米,试验田面积2.3亩。前作一季中稻,收获后冬闲。本田用牛二犁三耙,耕作层35厘米。
四、试验实施情况
(一)、田间试验设计方案
区域采用随机区组排列,三次重复,小区面积为0.02亩,小区长6.67米,宽2米。栽插规格5×6寸,每小区栽11行,每行41丛,每小区共栽451丛,每亩2.25万丛,单插,区间走道9寸,重复间道11寸,四周设保护行。
(二)秧田期
1、整理秧田及播种:2月17日整理秧田,做到田坪泥化,2月20日墒面凉干即播种,采用薄膜湿润育秧,种子既不泡种,也不催芽,直接播种。
2、揭膜炼苗期:3月1日秧苗出真叶,3月12日-16日揭膜炼苗,3月16日秧苗长出三片叶子时就开始揭膜,揭膜后2天亩施8公斤尿素作断奶肥。
3、秧苗素质:4月8日调查秧苗素质,根据调查情况来看,各品种长势较好。在参试品种中绵香576亩最高,为37.8厘米,其次是F32A/T45536.5厘米,苗最低的是T优023,为33.4厘米,带蘖数最多的品种是京福I优943有2.6个。(三)大田期
1、移栽:4月14日移栽,秧龄52天,单株插苗,移栽前大田二犁三耙。随机区组设计(三次重复)。
2、管理
①、施肥:移栽时,亩施普钙60公斤作底肥,硫酸锌,10公斤作追青分蘖肥。移栽后20天即5月10日施尿素10公斤作返青分蘖肥,每小区施0.23公斤,促进秧苗早生快发,逐进低位分蘖,确保有效苗。6月13日施尿素20公斤作抽穗拔肥,每小区施0.47公斤,
②、防鼠、防虫。
③、最高茎蘖数:经过6月2日、6月16日、6月28日三次在II重复的观察结果可知,每亩平均最高蘖数最多的品种是京福I优9743达35.30万/亩,是试验品种分蘖最强的一个,其实是II优838(CK)34.55万/亩、中优1259达34.55万/计较、两优1586达33.05万/亩、绵香576达33.03亩万/亩,其中只有京福I优9743高于对照品种,其余品种均低于对照品种II优838。茎蘖数最低的品种是园秀8号和T优8086达2479万/亩,是试验品种中分蘖最弱的两个。
五、试验实施结果:试验品种评述。
京福I优9743(A2):单产856.99公斤/亩。产量排列第一位,比对照品种II优838亩产693.58公斤亩增产163.43公斤,增产率23.56%。全生育期165天,比对照品种II优838迟熟5天。是一具较理想的高产稳产品种,建议明年作生产示范。
中优1259(A4):单产791.52公斤/亩,产量排列第二位,比对照品种II优838亩产693.58公斤亩增产97.94公斤,增产率14.12%。全生育期170天,继续两年试种表性好,建议明年作生产示范。
两优1586(A5):单产753.54公斤/亩,产量排列第三位,比对照品种II优838亩产693.58公斤亩增产59.96公斤,增产率8.46%。全生育期171天,建议明年作生产示范。
T优8086(A13):单产716.07公斤/亩,产量排列第四位,比对照品种II优838亩产693.58公斤亩增产22.49公斤,增产率3.24%。全生育期170天,建议明年续试。
深优9734(A3):单产659.60公斤/亩,产量排列第六位,比对照品种II优838亩产693.58公斤亩减产33.98公斤,减产率4.89%。全生育期171天,建议明年续试。
辐香优98(A12):单产659.10公斤/亩,产量排列第七位,比对照品种II优838亩产693.58公斤亩减产34.48公斤,减产率4.97%。全生育期168天,建议明年续试。
宜香3724(A8):单产655.60公斤/亩,产量排列第八位,比对照品种II优838亩产693.58公斤亩减产37.98公斤,减产率5.47%。全生育期172天,建议明年续试。
II优629(A11):单产648.61公斤/亩,产量排列第九位,比对照品种II优838亩产693.58公斤亩减产44.97公斤,减产率6.48%。全生育期180天,建议明年停试。
竹丰ZA/竹烦恢3219(A1):单产643.61公斤/亩,产量排列第十位,比对照品种II优838亩产693.58公斤亩减产49.97公斤,减产率7.20%。全生育期172天,建议明年续试。
T优023(A10):单产630.62公斤/亩,产量排列第十二位,比对照品种II优838亩产693.58公斤亩减产62.96公斤,减产率9.07%。全生育期165天,建议明年续试。
园秀8号(A9):单产618.12公斤/亩,产量排列第十三位,比对照品种II优838亩产693.58公斤亩减产75.46公斤,减产率10.87%。全生育期165天,建议明年停试。
绵香576(A7):单产577.65公斤/亩,产量排列第十四位,比对照品种II优838亩产693.58公斤亩减产115.93公斤,减产率16.71。全生育期160天,建议明年停试。
综上所述,根据试验观察记载和试验数据得出:
1、京福I优943、中优1259、T优8086、两优1586四个组合在此试验中产量排前四位,比对照品种II优838亩产693.58公斤分别增产23.56、14.12、8.64、3.24。抗病抗倒伏性等综合性状都比较良好。其中:京福I优943、中优1259、T优8086、两优1586、深优9734等组合建议明年在海拔1360米以下生产示范。
篇2
研究“两课”,提高备考效率
高考,考什么?怎么考?为什么这么考?是每个毕业班教师必须重点研究的问题。教师在备考中起主导作用,教师的指导是否高质高效,是否有针对性,取决于对考试方向的研究和把握。近几年的高考命题,基本上本着“稳中求进、稳中求改”的原则调整,尤其是高考由“考试说明”到“考试大纲”的演变,充分体现高考命题已提升到了“以法治考”的层面。复习过程中应始终坚持以“考试大纲”为抓手,以课程标准为指导,以教材为依据,以习题为辅助。
复习备考,成在课堂,败在课堂。从高三课堂教学现状看,可能会出现以下几个方面的缺陷:课堂复习容量小,教学进度过慢;满堂讲,盲目赶进度,学生参与度不够;以考代教,忽视思维度的拓宽和提高;忽视教学有序衔接,不能温故知新;教学内容详略失当,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热情。“两课”如何上?教师要通过自己的研究来领悟,自己悟透了,才能真正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复习课教学,目的是整合知识,构建网络,归纳方法。需要对学生所学知识进行前挂后联,重新整合,形成“板块知识链”,使学生在考试中左右逢源,提高应试能力。复习课要以问题为中心,每堂课应至少集中解决一个中心问题,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实现“导”与“学”结合,“讲”与“练”结合。讲评课的重点在于矫治错误、总结解题规律或方法技巧。通过板演、投影等,能够暴露学生的错误思维和学习的薄弱环节。这就要在课前通过批阅学生试卷或练习,了解学生共性错误和试题精要,确立讲评的重点。讲评最忌平均用力,只提讲题,面面俱到;要扣住学生的“缺陷”,分类归纳,突出重点,点到“穴位”,这样才能触类旁通,使学生“知其错,知其所以错”,强力矫治,举一反三。
课堂是复习备考的主阵地,加强“两课”的研究力度至关重要。同时要加强对备课这一环节的落实,坚持个人备课与集体备课相结合,发挥集体智慧,共享教研资源,充分落实“四备”,即备内容、备学生、备教法、备学法。
在研究中追求训练效果
训练效果的好坏,一靠试题质量,二靠训练方式,三靠环节落实。三者中,试题质量是关键,是前提。毕业班备考,训练是主要方式。笔者反对搞“题海战术”,但并不是不要做题。问题的关键是怎样对待“题海战术”,这效果就不一样了。备考是个苦差事,学生比教师更苦。所以在训练方面,教师增加点做题选题“成本”,学生的训练“成本”就会降低,训练效果就会好些。因此,要加强训练方式的研究,研究训练题是否切合高中要求,是否有针对性。
现在的备考训练题浩如烟海,如果不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势必会事倍功半,甚至误导备考。高考试题的重要特征:①基础性,即立足基础考能力;②应用性,即重视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技能与实际应用的结合;③综合性,即同一考点的多角度考查,学科内多考点的综合考查,学科知识与学生综合素养的综合考查,跨学科的综合考查;④开放性,即提供展示个性才华的自由空间,学生答题角度限制较少,答案丰富多彩;⑤探究性,即题目信息量大,需要考生提炼整合,找出内在联系,探索内在规律。
这5个特征应作为筛选习题的标准,现成练习也好,重组练习也好,把握这5个特征很重要。训练方式要符合学生认知规律,专题练还是综合练?课堂练还是周周练还是一月一考练?都应根据备考需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固本强基,查漏补缺,探索规律和方法。训练效果取决于是否有相应的落实措施。训练是对讲与学的检验,是学生能力提高的重要途径。在实际操作中要处理好讲与练的关系、学与练的关系、练与评、评与反思的关系,切实做到精讲精练,活学活练;有练必评,有评有得。有的同学提出“平时训练像高考,六月高考像平时”,不滥考但每考必分析,通过分析学生学习效果,深刻反思备考指导效果,并不断加以改进,从而深化训练效果。
在复习备考中值得注意的三个问题:“双基”问题,“规范”问题,“学生自主学习”问题。毕业班复习常入的误区是忽视“双基”,盲目拔高训练,以至于“悬空”,而且越到后期,这种倾向越突出。学生的“不规范”问题具体表现为:不准确,不完整,不规范。这“三不”在主观题逐渐增多的考试情况下,越来越凸显出制约作用。现行的高考主题就是考查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学生的素质和能力是在长期学习实践中积累出来的。复习备考要体现“三三原则”,即讲、练、自学的时间比例各占三分之一。还自主学习给学生,让学生多阅读,多练习,多思考,多交流,想必效果会更好一些。
结束语
篇3
关键词:学业水平测试;有纲可依;有纲必依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6-097-02
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目前已经顺利实施了九年(2007年―2015年),是我省高考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语、数、外科目考试、综合素质评价,共同构成了完整的高中学生综合评价体系,既可以促进高中学生的全面发展,又可以对高中生在校学习情况进行全面检测。高中学业水平测试的着眼点是素质教育,旨在使学生达到高中毕业应具有的水平,虽然只记等级,分数不计入高考,但是普通考生需要全部达C(及格),才能参加高考。如何更有效地进行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复习,获得教与学的最佳效果?这不仅是面临高中学业水平测试的同学的一个问题,更是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复习和练习中应着重考虑的问题。虽然2015年的学业水平测试已经结束,但为了更好的总结经验,引导未来,笔者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谈对学业水平测试的理解和认识。
一、认真研究考试真题和《考试说明》,关注近几年来学业水平测试的连贯性和变化性
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实施的八年时间中,2007年和2008年是一个过渡期(07、08年虽然为23题,但分为必选题17题和选做题6题,选修1《化学与生活》为18分+10分)2009年至今这七年来,学业水平测试的试题题型、知识点和分值分布逐渐趋于成熟和稳定(选择题为23题69分,选修1为15分),考试的内容所选的知识点始终围绕着化学学科的主干知识和核心内容,体现了基础性,有些知识点每年都在出现,出现的频率较高,分析近六年来的学业水平测试题,我们不难发现:在23道选择题中化学实验装置图题、化学实验小题、阿伏伽德罗常数题、物质的分类、离子共存、氧化还原反应、元素周期律、化学能与热能、化学能与电能、某种具体的有机物的性质、无机化学、化学用语等12个知识点连续7年都在出现,离子方程式判断正误、核素、化学键、化学反应速率及限度、有机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等5个知识点出现过6次,“四同”出现过5次,“高分子化合物”出现过3次,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小题出现过2次。在六年来的无机化学推断题中分别考到下列知识点:09年考查内容是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10年为钠、铝、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11年为铜、氮、硫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12年为铜、硫及其化合物的性质,13年为钠、铝、氯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14年为钠、氯、氮及其化合物的性质,15年为铝、氮及其化合物的性质。由此,我们可以看到江苏省学业水平测试的连贯性和稳定性。
每年的学业水平测试内容也会出现变化,例如:对比14和15年的《考试说明》可以发现1、“测试内容和要求”保持稳定,稍有调整,其中值得引起注意的有:(1)将“了解化学实验是科学探究过程中的一种重要方法,能根据试题有关要求设计、评价或改进实验方案,体验科学探究过程”中“实验”明确为“简单实验”;将“知道主族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与其原子的电子层结构关系”中的“知道主族元素”改为“了解短周期元素”;将“能列举按碳的骨架对有机化合物进行分类的方法”中的“能列举”明确为“知道”;(2)删除“根据实验事实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3)提高要求的有:①将“乙醇的可燃性、与金属钠的反应,催化氧化等性质”、“金属腐蚀的化学原理”、“‘白色污染’的危害和防治方法”、“卤代烃、醇、酚、醛、羧酸、酯的化学性质、用途,及其相互之间的转化关系”要求由“知道”(A)改为“了解”(B);将“乙酸的酸性、能发生酯化反应等性质” 的要求由“知道”(A)改为“了解”(B),并增加体验性测试要求Ⅰ;(4)降低要求的有:将“卤代烃、醇、酚、醛、羧酸、酯的典型代表物的组成和结构特点”的要求由“了解”(B)改为“知道”(A),删除“认识乙醇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体验性测试要求Ⅰ。这就要求我们要认真研读《考试说明》,明确考试要求的变化。
总之,分析学业水平测试的真题和《考试说明》,我们发现学业水平测试还是有纲可依的。
二、“有纲必依”------注重基础,讲究方法。
在明确了学业水平测试的考点和内容后,我们在复习就要做到“有纲必依”,参照高中学业水平测试的内容条目,抓住知识主体,同时也应注意知识的“边角”防止知识缺漏。我们在复习时,如果能严格按照《考试说明》中的复习要求,结合历年来的学测真题,并不断拓展和延伸,相信一定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注重复习内容的全面,不超测试说明要求,注重基础
抓常规教学,落实双基,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平时的教学中要重视课本,落实双基,注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牢固地掌握基础知识才是取得好成绩的根本。只要学生具备坚实的学科基础,具备较强的思维能力,那就不怕试题的千变万化了。因此,要用好课本、培养能力,以求不变应万变,平时的教学中,要注意知识点的落实,用好化学教科书,把化学理论知识转化为解题能力,同时注意根据“有纲可依、有纲必依”的原则,注重基础,不超纲,不遗漏。例如:在某份学测试卷中,考到黄铜的主要组成元素是铜和_____,很多老师和学生都没有回答出正确答案,实际上这个知识点在必修1中和选修1中都同时出现过,这就给我们提了个醒,复习时要注意全面。
2、注重总结归纳,勾画“化学概念地图”
我们在复习时要注意阶段性知识点的总结。化学学科可以理解为半个文科和半个理科,需要理解的内容有,需要背诵的知识点也很多,比较烦琐,如果只是一股脑的老师讲,不知道分类总结,多了往往有知识难以运用,这也是我们经常讲的“听听都会,一做就错”。因此,就要求我们在复习阶段中注重知识点总结与归纳,形成学科知识体系,勾画出“化学地图”,学生在答题时就会有针对性的去自己的大脑知识储备中寻找答案要点,在考试是就不会出现这种现象了。例如:在复习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识点时,我们可以按照单质、氧化物、碱(酸)、盐的顺序进行知识复习,然后让学生画出物质转换关系图,书写对应的方程式(对于特殊的化学方程式可以要求学生背下系数,如:铝、三氧化二铝、氢氧化铝的三个唯一、氢氧化亚铁和氢氧化铁的转化),并对教材中出现的重要物质的物理性质要进行归纳,如状态,颜色,气味、溶解度等,注意从反应条件、反应类型等多角度进行分类整理,提高学生推理的直观性和逻辑性,这样学生就可以轻松解决学业水平测试选择题中的无机化学知识的题目和二卷中的框图推断题。
3、注重过程方法,增强答题规范性
答题过程中的文字符号表达是否规范、严谨,审题是否细致都决定着答题的准确性。在复习教学中,必须从严要求,把好三关:即(1)文字表达关。平时要有计划地训练与要求学生答题时注意用好字、词、句,注意语句精炼化训练,力求做到消灭错别字,逐步做到词到意出;(2)化学用语关。化学用语应用要准确、规范、严谨,包括能规范、正确地写出中学化学所要求的全部的化学式、化学符号、化学方程式,甚至单位符号等;(3)审题关。要从平时的练习开始做起,培养学生的正确审题方法,要求学生审题时选准切入点,注意关键词,不断通过专项审题训练来提高审题能力,包括提高审题的速度、审题的准确性。复习教学还要注重过程与方法,包括两层含义:(1)注重知识与技能复习的过程与方法,以提高复习效率;(2)注重解题的过程与方法,以提高解题的速度与准确性。特别是注重解题的过程与方法,不仅可以提高计算题的解题效率、一般题的思维效率,也有助于形成良好的解题习惯和解题思路。教学时课堂上应增加板演,教师规范书写,并适当让学生板演,对课后作业有针对地讲解和纠错。复习中要把概念的掌握与解题过程结合起来,通过解题前的思考,解题中的科学推理,解题后的认真反思,认真体会解题的过程与方法,逐步内化成学生个人的解题能力。
4、“抓两头促中间”----加强临界生的帮助和指导
篇4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研究;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4-077-01
一、设计“问题串”的原则
1、目的明确,难易适中
教师需要明确问题提出目的性,提出问题想要实现怎么的目的。因此,要求学生在进行问题创设时,可以准确地去把握。要严格控制问题的数量,选择一些难易得当的问题,符合大多数学生需求。当有新的问题提出时,学生的求知欲会被激发,在关键时刻教师要给予学生指引,掌握学习重点。完成了题例讲解之后,教师变通问题提问,这样才能更好地去培养学生数学思维,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面向全体,因人而异
教师提出的问题,要达到因人而异,要照顾到班级全体学生。因此,教师在进行备课时,就要做到心中有数,观察每个学生的实际变化,进行问题层次调整。因此,教师提出的问题,应该是根据教学目的进行,有选择性去设置问题。
3、鼓励探索,科学讲评
教师提出了问题之后,还应该根据学生的回答,来掌握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从而检查自身方法教学效果。教师鼓励学生去回答问题或者提出问题,学生提出的问题,让学生之间谈论,最后由教师总结点评。教师听取学生回答问题之后,进行小总结。对正确的问题加以肯定,不正确的问题补充说明。及时纠正学生的存在的知识漏洞,帮助学生更加系统去掌握数学知识,使得数学知识更加完善。教师需明确,在评价学生的问题时,应该关注到学生的提问题的积极性,再关注学生提出问题的深度和广度,最后再关注学生问题的正确性。
二、设计问题串
如何在课堂中有效进行问题串设置,怎样使得设计的问题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这是当前教学首要考虑问题。教师在进行问题串设置时,第一,应该设置出生活化的问题串,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新课标已经支出,学生应该在现实的生活背景下接受知识。因此,教师进行问题串设置时,需要结合生活背景,这样才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才能营造出良好的教学氛围。第二,教师设置的问题要精细化,最好是突出重点和难点。众所周知,数学最核心的知识是设置问题之出发点,也是把握课程重点之有效方式。教师设置的问题要由浅入深地慢慢去引导,让学生掌握数学化有效思维方式。在学习中可以养成理性的思考习惯,这样才可以突破难点和重点问题。第三,教师设置问题串时,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理解能力。解决数学难题,应该从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能力中找切入点。学生的知识结构应该丰富。借助对简单问题的研究,就可以缩短高难度问题时间,降低解题难度。因此,教师在进行问题设置时,就应该遵守从特殊到一般,逐层递进方式,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能力。第四,教师要设计出延展性之问题串,这样可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当完成了课程教学知识时,教师还应该设置一些延展性的问题,帮助学生更好去组建知识,体验的到数学学习的乐趣,这样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也会培养学生思维得到拓展。
三、问题串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案例:教师讲解到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知识时,教师明确该课程重点是了解使用加减法去解二元一次方程步骤,能够掌握使用加减法解答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教师同时也应该明确教学难点。明确使用了二元一次方程组,最为关键的是必须是的两个方程中的同一个未知数绝对值是相等的。教师开始串设问题,引出加减法。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将以下情境呈现出来,当天平两边都属于平均状态下时,如果每个小立方块的质量是*(g),每个圆柱体质量y(g),这个时候小砝码质量是30g,大砝码的质量是100g。可以将x和y的方程式表示出来吗?这个时候学生开始列出方程组。教师可以让学生基于小组形式进行探究学习。当学生完成了方程组列出之后。教师要对每个同学的方程组进行点评,称赞学生的聪明才智,同时教师带入上章节讲解到的加减法,将其进行板书,教学中突出重点,这样可以提升教学效率。教师再引学生去思考,在这些方程组中,哪种方程组是最为简单的,学生会通过比较之后,发现加减消元法会非常实用。教师看到学生基本理解了知识之后,进一步提问,从方程组解答中,你们学习到了哪些知识?教师给学生表达的机会,让学生尝试去分析和总结,教师关键时刻可以给学生一点提示,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打开眼界,还可以让学生学会质疑,在答辩过程中,能够深入理解知识,能够掌握知识。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问题串设,可以帮助学生提升学习数学兴趣,学生能够清晰掌握数学知识。随着教学方式的深入使用,能够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参考文献:
[1] 赵雄辉.数学课堂教学改革中值得注意的几个方面――景弘中学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启示[J].湖南教育:下旬(C)-2013年9期
篇5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 高中英语 自主学习 思考
我国著名外语教学法专家王才仁指出:教学的实际是交际,师生是平等,合作,互动的关系。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渗入研究性学习,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学生带着问题借助网络查询信息,自主探究、协作交流等学习策略在这里得到了更充分的体现
一、研究性教学的内容及意义
新〈课标〉指出,要“激发和培养学习英语的兴趣,帮助学生树立学习英语的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这说明高中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他们终身学习的能力。
新教材高中英语课文内容、题材广泛,有天文、历史、地理、人物、科普、小说、传记等。教师应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角度出发,为学生创设求知探索的空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英语阅读教学中,预习是一个重要环节。学生预习的好坏,对课堂教学的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有序预习,激发学生探究意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高中英语研究性教学案例
选修八第一单元A Land of Diversity
形式:个人资料查阅、小组合作讨论、师生互相协作等形式相结合
运作流程:
1:提出课题--学了这一课,学生要了解有关美国及加利福尼亚州的情况,,教师提出主课题“A Land of Diversity”。
2: 在上这一节课前,我鼓励学生到图书馆、阅览室及上网搜索有关美国及加利福尼亚州的情况,事先对这个世界大国做一详细的了解。
3: 表达和交流--在课堂上,学生把自己的调研成果用英语表达出来,展示所收集到的图片和相关资料。
4:课堂活动 --上课时我将世界地图及美国地图呈现给学生,启发学生运用查阅到的信息,以看图填充形式让学生对美国的整个地理位置有个全面的认识,同时有助于学生弄清加利福尼亚州在美国所处的位置及美国主要城市等,为阅读理解做好铺垫。然后播放卓别林的电影《淘金者》,从喜剧中体会19世纪加利福尼亚州金矿工人的艰苦生活,由此引入阅读文章California。教师根据文本内容,用不同的形式让学生自己归纳,并在阅读技巧上给予具体的引导,使学生在课堂上实现阅读技能的提高。最后根据学生阅读任务的完成设计了一个高考书面表达形式的写作任务,这个写作任务实际上是把阅读理解中所获得的信息进行最后的归纳整理,同时对学生的书面表达进行了辅导。这节课由于事前让学生进行了信息查阅,完成起来会快得多。加利福尼亚州的中国城在第一代华人心目中是他们在海外建立家园、开创事业的基地,随着中国的强大,炎黄子孙的足迹已遍布世界各国,这是这节课的情感教育内容:为自己祖国而骄傲。
5:总结--对这次英语研究性学习活动中学生的态度与成果进行评价和总结,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潜力和成功,从而进一步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调动他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在这次研究性学习活动中,学生收集到大量关于美国的图片,这些图片引起学生对这个世界大国的关注,了解了美国的发展历史,也知道了华人在外国的辛酸发展史,从而激发他们去思索,为祖国的发展而努力。
三、研究性学习的运用体会
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目的和方法就是训练培养学生对语言的综合运用,实现目标,感受成功。课堂以学生为主体,重视体验参与,教师起到“设计者、促进者、协调者”的作用。正视个体差异,倡导过程激励,使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
参考文献
[1]张肇中.《试论研究性学习》,《课程 教材 教法》2000年第6期.
[2]李召存.《研究性学习初探》,《中国教育学刊》2001年第1期.
德国在医学方面一直享誉全球,从1901年首位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德国科学家Emil Adolf von Behring 到目前为止已经培养了1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占全球生理学或医学诺贝尔奖获得者一半),并有很多医学院处于世界前列如世界著名的海德堡大学医学院(世界排名16)等[1],这些成就取决于他们构建的医学教育模式。另一方面,德国医生职业由于收入高、收入稳定和社会地位高等特征一直是学生争相向往的职业,因此医学生的培养一直精英教育。本文结合作者在德国汉堡大学医学院5年的学习和工作经历及在中国医学院工作经历,总结和分析德中两国医学生培养差别,并以口腔医学为例分析,为我国医学生培养改革提供借鉴。
一、生源
在我国,医学生源选拔主要是通过高考成绩选择学校和专业,缺乏对医学本身的职业性质和内容具体的认识。而在德国学生初中毕业的时候,大约14岁就要选择以后是读大学还是技校,他们选择的依据是每位学生都去将各种职业体验2-4周左右,然后通过自己的兴趣选择将来所要从事的职业,如果选择读大学就会进入高中的学习,不然就直接就读技校。德国大学入学是申请式的,学校然后根据学生的高中学习的综合成绩以及申请者的等待年限是否接受申请,由于医学申请人数众多,很多同学由于等待时间长而中途放弃,也有一部分边读另外一个学位边等待申请,此外还有边工作边等待的,这就很考验申请人的意志和兴趣[2]。因此,与我国相比,德国医学教育在生源方面更要求学生兴趣和其的总体素质,体现出精英教育模式。
二、学习安排
1.课程设置
德国共有29所综合性院校开设了口腔医学专业,德国高校之间教材,教学计划和大纲由各学校自我修订,最终国家通过国家统考的形式决定学生是否合格及是否能够从事医学职业。我国大部分院校以授课基础课程(第1-4学期)和专业课程(第5-10学期)为区分,德国目前课程设置中将生命过程各时期生理变化与疾病发生、发展、转归有关的学科知识互相衔接,形成螺旋式教学,由浅入深螺旋式内容授课(Lehr-und Lernspirale)方式。此外其中最大的差异是“与我国前两年大量时间学习英语及体育等不同的是,德国高校不开设体育等课程,部分院校开设了英语选修课”[3],但是大部分学生可以通过参加社会上或者学校开设以俱乐部形式的培训活动学习体育和英语。尽管没有必修的要求,但是德国不乏优秀的运动员,而且体格魁梧健壮,因为德国家庭教育从小就要求孩子有一样爱好,此外德国大部分高水平运动员都是业余的,同时由于英语和德国同属同一语系,也使德国学生学习英语变得相对容易一些。
德国医学生授课包括讲课形式的大课、讨论课、操作课程及实习组成。在全部的理论和实践课程中,学生不能无故缺课百分之十五的课时。而且学生每门课程只有两次补考机会,第一次补考如果没有通过,第二次考试需要和授课教授面试。以口腔医学为例,这期间还需通过三次国家统考包括自然科学预考试、牙医预考试和牙医考试。相比较于我国高等口腔教育的理念“在医科普遍性的基础上强调口腔医学的特殊性”[4],即学生要花费大量时间在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上,而后再进行最后两年的专业学习。在德国的口腔医学从入学伊始,就突出了牙医的专业特色。学生从第一学期起就参加口腔技工的培训,比如在实验室里完成翻制石膏模型,假牙和全铸造冠的制备,而且实践技能的学习贯穿了口腔医学学习的全部过程,在前六个学期实习主要在口腔实验室中进行,而第七个学期开始,学生就可以在实习医生的带领下给患者进行龋齿填补,活动桥,牙髓-牙周的治疗,但是学生必须自己去寻找自愿者,而为了获得更多的自愿者参与口腔学生的学习和考试,一方面,医生监督学生整个操作过程,以保证操作的正确性;另一方面自愿者参加的本次治疗是完全免费(通常洗牙等是健康保险不保或者只报销一半,而洗一次牙要300欧元左右),所以也保障了一部分自愿者来源。尽管如此,但是寻找志愿者相对还是比较困难的,这种直接的操作学习也促进了口腔教育在实践中的继续深化。而在我国,医患矛盾非常突出,如何建立医患之间的信任,相信在读或实习医生操作成为让学生获得更多实习机会的前期。
2.学制
在我国大部分口腔医学学专业是5年制或8年制的,毕业时分别授予学士或硕士学位,期间通过一次国家口腔执业医师考试获得执业执照。在德国口腔医学正常是5.5年制的,正常学时是11个学期分为临床前学习阶段和临床学习阶段,按着教学计划在学习2个学期之前应该参加国家的自然科学预考试,5个学期之前应该通过牙医预考试,在10个学期之前应该完成牙医考试。学生通过考试,毕业时授予硕士研究生学位,因为德国医学目前没有本科学位。
从上可知,尽管德国各大高校教材和教学的自主决定,但是学生所需掌握的知识和内容都有国家统一的标准,通过不间断的考试和考核使学生掌握本专业足够的知识。同时在课程设置中,更多体现专业知识的掌握,而在我国学生大半尽力花费在英语和体育等课程上,因此,在大学是否可以通过其它方式使学生获得体育和英语等相关知识值得我们深思。
三、毕业要求
在德国,在第十学期末,学生要参加最后一次的“国家考试”-牙医考试。这个考试持续六个月之久,包含了13门课程的内容,从基础的生物化学、卫生学、药理学到口腔技工工艺学、颌矫形外科学等。通过这次考试才标志着全部的口腔医学学习的结束,学生可以得到牙医的行医资格。在我国,学生必须通过学校要求的各门课程,部分高校要求必须通过国家口腔也学执业考试方可毕业,到了最后一学期很多高校设立了大补考,为的是让更多的学生通过考试。因此,可以看出德国在口腔医学教育方面比我国要求更严格。这一点在我国大学教育逐步转变为学生为主体的教育中,如何又能保证教师教学的严格要求性值得借鉴。
四、科研能力的培养
在德国口腔医学生申请进入医学院学习后,在保证毕业的前提下,在学习期间学生可同时选择为期6-12个月的科研素养培训即医学博士培训,该培训是学生自愿的、师生双向选择的、不影响就业的和学生兴趣为主的培训体系[5]。学生的培训以导师负责制为培养模式,培养期间没有必修课程,整个过程参与导师的课题研究和讨论中,以实验研究和最终的博士论文为中心,该培训本身对科研结果没有不作要求,也不需要发表任何文章(德国对所有博士生毕业不做要求),最终培训结束需提交一个研究报告(研究结果可以是阳性或者阴性的)并授予医学博士学位。该培养模式为德国输送了众多高质量和高规格的医学精英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这种培养模式可以就将临床医生与医学科研人员的培养分开,因为即便没有医学博士头衔对科研不感兴趣他们可以以医生的身份就业,而对科研感兴趣的能专注于自己的研究领域。毕业后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从事医生职业或者科学研究,这为医学科研创新的培育创造了前提。而目前,在我国大部分科学研究很少是出于兴趣而从事,这就是导致科学研究有了钱学森之问。
五、毕业后
在德国,口腔医学生在获得行医资格的毕业生还需进行两年的临床化培训才能申请医生开业许可,成立私人的诊所。学生在毕业后的两年实习期期间毕业生平均薪酬达到29300欧元/年,但是实习期结束后,薪酬则立即翻倍达到58600欧元/年(相当于年薪58万人民币,而德国年薪超过36000万欧元就被定义为高收入人群)。值得一提的是几乎所有的口腔医学毕业生都曾开过个人的诊所,德国私人诊所之所以非常普遍,这主要是由于它的医疗制度鼓励病人首先到私人诊所治疗,然后在私人诊所技术手段或者设备无法满足的情况下才会转院到大型医院。其中对科研感兴趣的,会选择专职科研工作,当然和我国一样,也有一部分毕业生会成为政府卫生医疗机构的职员,公立医院的医生或者加入医药公司研究部门。
结论
相对于我国医学教育,德国更注重要求学生的学习兴趣,相对我国的众多英语和体育等占据的众多课时,德国更多是学生自学或参与俱乐部的形式,这一点在我国值得借鉴,同时对知识掌握的严格性要求,也值得在我国逐步转变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模式中保持教师教学的严格要求统一中借鉴。总体来说,德国医学教育起步比我国早,教育系统较为完善,因此,我国在新一轮的教育改革中值得借鉴。
参考文献
[1]. 王健昌.德国医学教育模式浅析.中外医疗[J].2008.67-68
[2]. 靳晓丽,肖蕾,张欢,陈迟,于泓,赵中辛.浅谈中德两国本科医学生教育模式.中国高等医学教育[J].2012(6).10-12.
[3]. 吴煜农,武和明,陈宁李明.德国口腔医学教育对我国医学教育改革的启示.西北医学教育[J].2006.(14),275C276.
[4]. 李均.中德口腔医学教育体系比较分析.北京口腔医学[J].2008.(16),228C229.
篇6
关键词:初中中学语文 兴趣 教学
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学习往往是辛苦的,那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显得尤为重要。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学习效率,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之一。初中中学语文教师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整个教学活动中,要加强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一定要千方百计地利用各种手段刺激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课堂教学质量自然就会提高。
一、提高自身的素养
学生喜欢老师,才能喜欢老师所教授的课程。如果学生不喜欢这个老师,就不可能将这门课程学好,作为老师,从接手学生的第一天起,就应该想方设法让学生喜欢你。作为一名初中中学语文老师,一手好字、一口标准的普通话;知天文,晓地理,通古今,这些都是可以利用的资源。适时的示范与展示,学生就会从心底里佩服你、效仿你,在效仿的过程中产生兴趣。同时老师也应该注重自身资源的沉淀,琴棋书画虽不用特别精通,但应该有一个大体的了解。你展示给学生的舞台越大,学生学习的空间也会更广。学习中学语文的兴趣自然就会产生。
二、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教学,用心帮助学生、爱护学生,用实际行动感化学生,绝不能因为学习成绩的好坏而歧视学生。
在课堂教学中,坚持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给学生创造一个和谐、轻松的课堂氛围;在课后,老师要经常与学生接触、交谈,了解他们的学习需要、生活问题等,指导他们总结知识、改进学习方法。情感在教育过程中起巨大的调节作用,老师对学生的信任,能够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心理效应,它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励学生的自信心,这种情感还会激起学生对老师的信赖,使老师提出的要求更容易被学生接受。另外要让学生真正喜欢老师,喜欢老师的课程,老师就得真心关心学生、爱护学生,用自己的满腔热情去帮助、引导、感化学生,让学生从内心深处喜欢老师。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同时也伴随着心灵的接触,情感的交流。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用形象的话来说就是在知识活的身体里,要有情感的血液在畅流。”良好的师生关系能使学生积极配合你的教学,在活跃的教学气氛中完成教学任务,达到预定的目的,收到预期效果。
三、组织活动
在中学语文的课堂教学中组织生动的竞赛或活动,能够满足学生的挑战欲,更加积极主动的学习。常用的形式有:
1.表演,学生有强烈的表演欲,在课堂上让他们各小组分工改变课文内容,让课文以剧本的形式出现,由学生来分角色表演,不仅能灵活运用所学的语言文字,而且巩固了课文内容,加强了对文章主题的理解。可以用角色演绎的文章体裁比较多,可以是戏剧,可以是诗歌,也可以是小说。如《范进中举》一课的教学,可以让学生上台表演胡屠户两次给女婿贺喜的神态动作,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加深了学生对这一人物的认识。
2.辩论,学生之间互相辩论,不仅可以锻炼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反应能力、逻辑能力,还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可以让学生们在辩论中自由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展现自己的才华,同时还可能让老师发现一些新的答案,新的理解。如学习《杨修之死》一文时,可组织一场辩论,探究杨修之死的原因。辩论题如下:关于杨修死因,有人推之于曹操,有人归之于杨修,有人说另有他因。你持何种观点?正方:杨修恃才放旷,终于招致杀身之祸。反方:曹操借违反军纪之名处死杨修,以消除隐患。
3.角色换位,有时候可以让学生当一回老师。比如对于课文中生字的正音,可以让学生到讲台前来完成。有些自读课也可以让学生试讲,不过应选择一些行文浅显,结构清晰的自读课文。试讲前,老师应当给学生提供必要的资料,学生也可以自己搜集,由试讲者自己备好课,写出详细的教案,老师再检查,指导修正不足之处,然后由学生进行讲课。讲完后,组织全班学生互动,从讲课内容和讲课技巧两方面进行做出评价。经过“备课—讲课—评议”的过程,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获得了成功的喜悦感。
四、运用多媒体技术
随着科学的发展,时代的进步,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逐渐走入课堂,录音、录象、幻灯以及多媒体等现代电化教学手段打破了时空的界限,让教学内容中涉及的人、事、景、物等活起来,动起来。有利于引起审美愉悦,增强学习兴趣。如在讲授安徒生的《皇帝的新装》时,可以制作展现皇帝爱穿新衣的“癖好”,骗子的阴谋诡计,他们吹嘘自己所织出的衣料的“特性”,他们在织布机上的“空忙”情景,大臣、官员和皇帝察看织布情况时的心理动态,皇帝穿“新衣”上街游行和被老百姓识破的过程等通过视频动画的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将大臣们的虚伪、愚蠢和自欺欺人的嘴脸形象地刻画出来,使学生加深了对课文主题的认识和理解。
总之,如何培养学生学习中学语文的兴趣,是初中中学语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值得大力探讨和研究的。兴趣教学的具体方法有很多,就看我们如何去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提高课题的效率,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让学生对中学语文产生兴趣,首先要老师热爱中学语文,要通过自己的理解把中学语文的魅力展示给学生,让学生觉得语文不仅实用,而且美丽。如果仅仅让学生把中学语文当成升学的必修课,为考试而学,势必不会起到良好的效果。特别是要经常给学生传授些关于中学语言、文章强大功能的知识和典故,让学生喜以语文为工具。这样,学生在生活学习中,就会自然而然的运用和思考语言问题。比如,教学生在日常口语中采用修辞手法,让语言风趣幽默,或者分析人们日常生活常用的一些语言,这样,自然就会激起学生对中学语文的热情。
参考资料:
篇7
[关键词]牛顿运动定律值得注意的几点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058(2016)32-0065
牛顿运动定律不仅是动力学的核心内容,而且是经典力学的重要基石之一,还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功和能、冲量和动量等后续物理知识不可或缺的认知储备。牛顿运动定律建立的过程蕴藏了丰富的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品质和人文底蕴,能够培养和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中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等综合实践能力。因此,牛顿运动定律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引导学生深刻理解、熟练运用牛顿运动定律是高中物理教学的重中之重。
一、“牛顿第一定律”教学中值得注意的几点
1.对“牛顿第一定律”的深入挖掘
牛顿第一定律破除了长达一千多年的亚里士多德的错误观念: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才能运动;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就要静止在一个地方。改变了人类的自然观和世界观,深刻揭示了力和运动的关系:保持静止或原来运动状态是物体的固有属性――惯性;力不是维持物体速度(运动状态)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速度(运动状态)的原因。这是力的作用效果的表现形式之一,隐含了力概念的定性含义――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为牛顿第二定律和牛顿第三定律的产生埋下了伏笔。因此,牛顿第一定律是牛顿第二定律和牛顿第三定律的基础。
2.客观、公正地评价前辈科学家
虽然伽利略和牛顿等科学家纠正了亚里士多德关于力和运动关系的错误观念,但今人不应苛求和轻视古人,因为,人类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对某种自然现象或事物的认识具有相对性,形成的理论是相对真理,随着时代的变迁,人类越来越聪慧,科学方法不断优化和创新,技术手段也与时俱进,人类对自然和世界的认识不断深入,逐步修正和完善相对真理。所以,我们绝不能否认亚里士多德对人类文明的贡献,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科学家、教育家和思想家,他的研究成果十分丰富,涉及天文、气象、生物、哲学、数学和物理等方面,他是西方文化的奠基人,是现实主义的鼻祖。他追求以世界的本来面目来说明各种自然现象,倡导从直觉和思维两个方面J知和研究事物。正是因为欠缺思辨和实验,才得出上述关于力和运动关系的错误结论。
3.明白牛顿虽然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但牛顿的创新令人敬佩。
牛顿第一定律也称惯性定律,最初由伽利略提出。伽利略通过对接斜面的实验,发现小球沿对面斜面向上运动几乎达到原来的高度,如果不断减小对面斜面的倾角,小球沿该斜面运动的长度将不断增加,进而他创造性地提出了“理想实验”并得出结论:如果将对面的斜面改为水平面,则小球将永远运动下去而不需要外力来维持。于是伽利略提出:“任何速度一旦施加给一个物体,只要除去加速或减速的外因,此速度就可保持不变,不过这是只能在水平面上发生的一种情形。”这就是惯性定律的雏形;但是,伽利略认为的“水平面”是“各部分和地心等距离的球面”,显然,这是不妥当的。后来,笛卡尔通过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完善了伽利略提出的惯性定律,表述为:如果物体处在运动之中,那么如无其他原因作用的话,它将继续以同一速度在同一直线上运动,既不停下,也不偏离原来的方向。
牛顿继承并丰富、发展了伽利略和笛卡尔等科学家的观念,提出了惯性概念,明确了力的定义,给出了参考系的意义,铺垫了惯性系和非惯性系,认为静止和运动并没有区别,都是平衡状态,进而把惯性定律表述为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
4.清楚牛顿第一定律虽然有实验支撑,但不能用实验直接验证
显然,牛顿第一定律是从大量自然和实验现象中抽象、概括出来的。由于外界对物体的作用力只可能尽量减小而不能完全消除,所以牛顿第一定律不能用实验直接严格验证。牛顿第一定律的正确性是靠它得出的推论在现实实际和无数实验中无一例外地被证实而得到证明的,进而成为牛顿物理学的基石。
二、“牛顿第二定律”教学中值得注意的几点
1.运用经典方法――“控制变量法”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关系时的注意事项
(1)平衡摩擦力的时候,一定要认真、仔细,长板的倾角既不能小,又不能大,要恰好使小车的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平衡摩擦力及其他阻力,确保无牵引的小车在长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
(2)安装器材时,要调整滑轮的高度,使细绳与斜面平行,但是在平衡摩擦力的时候,一定要取下细线、砝码盘和其中的砝码。
(3)实验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使砝码盘和盘中砝码的总质量远小于小车和车上砝码的总质量。一般来说,砝码盘和盘内砝码的总质量不超过小车和车上砝码总质量的10%。
(4)改变拉力或小车质量后,每次开始时小车应尽量靠近打点计时器,并应先接通电源,再释放小车,且应在小车到达滑轮前及时按停小车。
2.对“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关系”的思考和创新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教学理念的优化,物理实验的方法和技术也在不断地推陈出新,我们可借助DIS实验(数字化信息系统实验)从以下两个方面优化“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关系”的实验。
(1)由于手工根据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上的点计算小车运动的加速度比较繁杂且耗时较长,有机械重复、浪费时间之嫌,故可用传感器测量小车的加速度a,在小车做匀加速运动的过程中,与位移传感器相连的计算机屏幕上可呈现出小车运动的V-t图像,在V-t图像上选取合适的区域,借助DIS的功能键可方便、快捷地获得小车加速度a的大小。
另外,在小车上安装细窄(0,5cm左右)的遮光片,利用两个光电门(同种规格)和数字毫秒计,也可很便捷地测出小车加速度a的大小。
(2)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关系”的实验中,为了将砝码盘及砝码的总重力大小mg视为细绳对小车的拉力大小F,要求满足条件“砝码盘和盘中砝码的总质量远小于小和车中砝码的总质量”。但是,随着砝码盘中砝码的不断增加,越来越不能满足上述实验条件。最终导致根据数据描绘相关图像时,图线的末端发生了弯曲,干扰实验结论的顺利得出。
为了突破上述难点,摒弃条件“砝码盘和盘中砝码的总质量远小于小车和车中砝码的总质量”,可借助力传感器直接测量细绳中拉力F的大小:将力传感器固定在小车的前端,牵引小车的细绳直接与力传感器相连,在小车加速运动的过程中,计算机屏幕上同步呈现拉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采集实验数据时,只要在F-t图像上选择合适的区域,即可得到该区域内细绳拉力的平均值。
但是,这种实验方法要求力传感器的数据必须以无线方式传输,以免在小车运动的过程中传输线的移动影响小车的运动。另外,在用这种方式呈现细绳拉力的过程中,由于细绳有弹性且要绕过定滑轮快速运动,计算机屏幕上呈现的细绳中拉力F的大小会出现一些波动,为克服这一缺陷,可在图像上选取较大的区域,获得拉力F大小的平均值。
(4)牛顿第二定律定量给出了力的单位“牛顿”的物理意义。众所周知,力的单位是“牛顿”,1牛顿到底是多大?其物理意义是什么?总不能让学生一直停留在初中阶段定性的层面:1牛顿大约是两只普通鸡蛋的重量。
事实上,牛顿第二定律的一般表达式是F=kma,但常用的表达式是F=ma,k取1的意义是在国际单位制中定义1牛顿力的大小是使质量为1kg的物体获得1m/s2的加速度,即1N=1kg・m/s2。
三、“牛顿第三定律”教学中值得注意的几点
1.“牛顿第三定律”的内涵解读
2.“牛顿第三定律”的教学建议
鉴于高一学生在初中阶段已初步接触过物体间力的相互作用,基本知晓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但为了帮助学生深刻体会相互作用力的特点,加深对牛顿第三定律的理解,课前布置学生先预习“牛顿第三定律”,然后分组自主设计实验验证:①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反向、共线;②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③用实例分析、比较、归纳一对相互作用力与一对平衡力,并收集、整理凸显牛顿第三定律的趣味视频资料。上课时,教师先带领学生做一两个典型实验:①两个同规格的弹簧秤水平互拉;②用传感器探究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然后学生们分组展示、交流自主设计的实验,教师做好组织和调控。课后布置学生并自制“水火箭”,探究影响“水火箭”上升高度的因素。
友情提醒:牛顿运动定律适用于低速、宏观的惯性系。
3.例题赏析
有人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如图所示,把鸡蛋A快速向另一个完全一样的静止的鸡蛋B撞去(用同一部分撞击),结果几乎每次都是被撞击的鸡蛋B被撞破。则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鸡蛋A对B的作用力的大小等于鸡蛋B对A的作用力的大小
B,鸡蛋A对B的作用力的大小大于鸡蛋B对A的作用力的大小
C.鸡蛋A在碰撞的瞬间,其内蛋黄和蛋白由于惯性会对A蛋壳产生向前的作用力
D.鸡蛋A的碰撞部位除受到鸡蛋B对它的作用力外,还受到鸡蛋A中蛋黄和蛋白对它的作用力,所以其受力部位所受的合力较小
分析:本题考查了惯性、牛顿第三定律及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等知识。为了正确解答此题,应注意以下几点:
(1)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质量大的物体惯性大,物体的运动状态较难改变。反之,质量小的物体惯性小,物体的运动状态容易改变。
(2)惯性并不是一种力,物体的惯性总是以保持“原来状态”或反抗“状态改变”两种形式表现出来。
(3)惯性与物体是否受力、怎样受力无关;与物体是否运动、怎样运动无关;与物体所处的地理位置无关。
(4)外力作用于物体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不能认为改变了物体的惯性。
(5)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可总结为“四同、三异、三无关”。
(6)区别一对作用力、反作用力与一对平衡力,最直观的方法是看作用点的位置和作用效果:一对平衡力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使物体处于平衡状态;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这两个物体的状态(运动)不一定相同。
解析:鸡蛋A和鸡蛋B相互碰撞时,鸡蛋A对鸡蛋B的作用力和鸡蛋B对鸡蛋A的作用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一定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所以选项A正确,选项B错误。在撞击的短暂过程中,鸡蛋A内的蛋黄和蛋白由于惯性,在速度减小的过程中,会对鸡蛋A的蛋壳内壁产生向前的作用力,从而使鸡蛋A的蛋壳与鸡蛋B蛋壳的接触处所受的合力比鸡蛋B的蛋壳与鸡蛋A蛋壳的接触处所受的合力小,因此鸡蛋B的蛋壳易被撞破,所以选项C、D正确。综上所述,本题的正确选项为ACD。
反思:应用牛顿第三定律分析问题时应注意以下两点。
篇8
关键词:错误命题;类比;归纳
文章编号:1005-6629(2009)08-0106-05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B
《化学教学》2008年第11期刊登了唐敏老师所作的题为“化学教学中值得关注的一些问题”[1]一文(下称“问题”一文), 我刚拿到杂志就拜读了一遍,我被文中有针对性地对一些错误命题的深刻分析深深地吸引住了,同时也被唐敏老师严谨治学的作风、日积月累的习惯深深地感动了。寒假在校值班的一天,我又从头到尾详读了两遍。现将这三次阅读中的诸多感想与同仁一起分享和探讨。
1第一次阅读的启示
的确,课堂教学中的口误和笔误是相当多的,这对一个化学教师来说是需要努力克服的。同时,化学教学中还存在太多不成熟的甚至错误的命题,如果这些错误命题主要来自于教师个人的认识误区,这是不应该的。“问题”一文中明确指出“值得关注”,同时还多次强调教师要加强专业修炼--“多学习、多充电”。对此,我也十分赞赏。
此外,“问题”一文中还指出:“在教学中,我们不能把话讲得太死,这样容易犯科学性错误”,对这句话我是有深刻体会的。就拿“混合物”来说吧,“像空气这样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叫混合物”[2], 虽然前后两个“物质”在内涵上是不同的,但是这种用“物质”来定义“物质”的定义简直就是“绕口令”,因此我也经常避开,将它改为“由两种或多种成分混合而成的物质叫混合物”。又如“问题”一文中针对“酚遇氯化铁显紫色”这一错误命题,指出“酚遇氯化铁都显色,但不一定是紫色,而且还可能是沉淀”,在大学有机化学中的描述则往往是“大多数酚与FeCl3溶液作用生成带颜色的络离子,不同的酚生成的颜色各不相同”[3]。化学中带有“一般”、“大多数”、“绝大多数”的描述是相当普遍的,可见,化学既不像数学那样“经典”也不像物理那样“确切”。我个人虽然也曾经把化学定义为“变化之学”[4],但在与同行交流时也经常用“不死不活,先死后活”来形容中学化学学科的学习特点。所谓“不死不活”指的是中学阶段的化学学习既不像典型的理科如数学和物理学科那样偏向于纯粹的逻辑来学习,也不像典型的文科那样偏向于机械的记忆来学习;所谓“先死后活”指的是中学化学学习往往是先要记忆大量的关于物质的性质、概念和原理,然后才能在这些知识的基础上熟练运用,并逐渐减少了记忆的份量。我觉得造成中学化学学科学习“不死不活”的原因有二:首先,化学学科本身仍在不断的发展变化。化学的研究对象是物质,化学同时又在不断地创造新的物质,可以说,我们的研究对象是无穷尽的,其结论是由不完全归纳法得到的,因此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这同时也预示化学学科具有更为广阔的研究空间和发展前景。其次,化学学习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学阶段的化学学习是化学学习的启蒙阶段,因此也没有必要下太多的定论,或许能给学生的发展留更多的思考空间。
2 第二次阅读的探讨
任何论述都不可能天衣无缝,因此我在第二次阅读中假定“问题”一文中的某些观点是错误的,我试图找出其中的错误或不足,并且寻找证据以将它驳倒,这样的阅读的确很困难。但是我只想到了一些不同的观点和看法,或者只能说是一些蛛丝马迹,也找不到将其驳倒的确凿证据。在此与大家一起探讨三个问题,以求抛砖引玉,从而对这些问题的思考有更开阔的思路,有更深刻的认识。
2.1关于原子半径的探讨
“问题”一文中指出:“‘在进行原子或离子半径大小比较时,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只要查一下有关半径的数据,就会发现一般IA和IIA的原子半径都比其下一周期的VIA、VIIA的原子半径大,显然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的结论有点想当然。”
“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这个命题本身有致命的弱点我们暂且不论,但我认为,这一命题至少在一定条件下是成立的。考虑问题是需要条件的,没有条件,命题要么就是真理,放之四海皆受用,要么就是没有任何用处。命题如果没有条件,或许更有断章取义的嫌疑。
如果给上述命题加上合理的条件也未尝不可,如“一般情况下,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显然,这些描述对于教师来说意义不大,但是对于学生来说并不是没有意义的,至少能让他们认识到这样一种规律的存在,但又不是确凿无疑的,还有继续考证的必要。如教材中的描述:“碱金属元素的原子,其最外电子层上都只有1个电子,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多,它们的电子层数逐渐增多,原子半径逐渐增大”[5], 这一结论同样可以推广到其他各主族元素的原子半径比较。
此外,原子半径的标度很多,各种不同标度的原子半径显然不同,甚至差别可能很大。通常书籍上记载的原子半径往往是通过测定结构的实验方法进行计算而得到的,但是它同样仍有三种基本形式:一是“共价半径”,由共价分子或原子晶体中原子的核间距计算而得;二是“范德华半径”,由共价分子之间的最短距离计算而得;三是“金属半径”,由金属晶体中原子的最短核间距计算而得。一般说来, 共价半径较小,金属半径居中, 范德华半径最大[6]。 原高中化学教材中也曾以脚注的方式指出:“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半径测定与相邻非金属元素的依据不同,数字不具有可比性, 故不列出。”[7] 这一表述中其实也隐含了金属原子与非金属原子半径的测定方式也不尽相同。如在国际上享有盛誉的《兰氏化学手册》[8]中所载的原子半径绝大多数是金属的原子半径,氢、氮、氧、氯、溴、碳、砷、碘等非金属元素则没有列出原子半径,而它们的半径则列在共价半径栏目中。显然,把3种不同概念的原子半径混为一谈是毫无意义的。换言之,比较不同原子的相对大小,取用的数据来源必须一致。
2.2 关于Ca(HCO3)2沉淀的探讨
“问题”一文中指出:“‘NaHCO3与CaCl2、BaCl2等不反应’, 这也是教师不去查证的结果,由于碳酸氢钙和碳酸氢钡能溶于水,但溶解度并不是很大,所以当二者的浓度稍大,就会明显地看到白色沉淀。”
NaHCO3与CaCl2、BaCl2反应的确能得到白色浑浊物,究竟是不是Ca(HCO3)2和Ba(HCO3)2, 我认为需要考证。“问题”一文中称“溶解度并不是很大”,我翻遍《兰氏化学手册》和《化学数据速查手册》[9]竟然找不到碱土金属的碳酸氢盐的踪影,更不用说它们的物理性质和热力学参数了。可见,迄今为止尚未有人从水溶液中分离出Ca(HCO3)2和Ba(HCO3)2等碱土金属的碳酸氢盐,但是几乎所有的化学教材却都承认Ca(HCO3)2和Ba(HCO3)2的存在,如大学无机化学教材中就有这样的描述:“碱土金属的硝酸盐、氯酸盐、高氯酸盐、醋酸盐、酸式碳酸盐、酸式草酸盐、磷酸二氢盐易溶”[10]。我认为,我们与其信其无,不如信其有,这正像我们还没有分离出H2CO3,但仍然相信有这种物质的存在。如果这种沉淀是Ca(HCO3)2和Ba(HCO3)2, 那么我们得到Ca(HCO3)2和Ba(HCO3)2应该是很容易的事情,按理也就可以获得它们的物理性质的数据,但这又与上述手册中的描述是有出入的。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因此,我认为这种沉淀最有可能是CaCO3(或BaCO3)。因为在NaHCO3溶液中存在以下三个化学平衡:
H2O H++OH-,HCO3- H++CO32-,HCO3-+H2O H2CO3+OH-。
已知25 ℃时,0.1 mol・L-1的NaHCO3溶液的pH为8.3, H2CO3的电离常数K1=4.3×10-7, K2=5.61×10-11[11],CaCO3的溶度积常数Ksp=4.96×10-9[12]。因此有:
c(H+)=10-8.3 mol・L-1, c(OH-)=10-6.7 mol・L-1。
设c(HCO3-)=x mol・L-1, c(CO32-)=y mol・L-1,c(H2CO3)=z mol・L-1, 则有:
c(HCO3-)+c(CO32-)+c(H2CO3)=[x+y+z] mol・L-1=0.1,
c(H+)・c(CO32-)/c(HCO3-)=10-8.3× y/x = K2 = 5.61×10-11,
c(H2CO3)・c(OH-)/c(HCO3-)=z×10-6.7/x=Kw/K1=10-14/(4.3×10-7)。由此可以得到:
x=c(HCO3-)=8.86×10-2 mol・L-1, y=c(CO32-)=9.92×10-4 mol・L-1,z=c(H2CO3)=1.04×10-2 mol・L-1。
假设在3 mL 0.1 mol・L-1的NaHCO3溶液中滴入1滴(以1/20 mL计)0.1 mol・L-1的CaCl2溶液, 则有:
c(Ca2+)= [0.1 mol・L-1 ×(1/20)mL]/3 mL=1.67×10-3 mol・L-1,
c(Ca2+)・c(CO32-)=1.67×10-3 a×9.92×10-4=1.66×10-7>>Ksp= 4.96×10-9。
从计算的角度看,向0.1 mol・L-1的NaHCO3溶液中滴加1滴0.1 mol・L-1的CaCl2就能产生CaCO3沉淀。
2.3关于酸与水的探讨
“问题”一文中多次谈到有关酸与水的问题,文中认为“钠和水的反应可以认为是钠与水电离出的氢离子反应”,“苯酚的酸性比乙醇强,所以钠与苯酚要比钠与乙醇反应快”,“酸都是抑制水的电离”等三个命题存在着错误,而我认为都有必要作深入探讨。
金属钠在与水的反应中失去电子,那就要看水中哪些微粒最容易得电子(H+>H2O>OH-), 但是又要考虑到浓度问题(H2O>>H+=OH-)。我们是否可以作这样的假设,金属钠与水反应可能存在以下两种并存的竞争过程(见图1):
① NaNa++e-, H2O+e-H2O-
② H2O-OH-+H(I)
③ H+HH2
① H2OH++OH-
② NaNa++e-, H++e-H(II)
③ H+HH2
图1Na与H2O反应的可能过程
如果作了这样的假设,就可以比较妥当地解释水和盐酸分别与金属钠反应时现象的相似性了。我认为“钠和水的反应可以认为是钠与水电离出的氢离子反应”至少在形式上应该是正确的,至于真正的反应机理如何,我们也无法确认。
苯酚和乙醇分别与金属钠反应在产生氢气的速率比较上出现的意外现象则是因为反应生成的苯酚钠和乙醇钠难溶于苯酚而易溶于乙醇所致。如果选择能快速溶解苯酚钠和乙醇钠的溶剂如丙酮,则可以得到较为明显的现象。此外,在金属钠与液体反应的速率比较中,我们往往借助于产生H2气泡的速率来判断化学反应的速率,但应该引起注意的是,这些实验中最难控制的因素就是如何保证金属钠与液体的同等接触,当金属钠浮在液面上时,我们就难以确信这种比较是科学的。
“问题”一文中以硼酸H3BO3+H2O B(OH)4-+H+来反驳命题“酸都是抑制水的电离”,这显然是正确的。并且建立了一个新的命题――“自身能电离产生氢离子的物质,对水的电离都是起抑制作用的”,并以“NaHSO4、NaHSO3、NaH2PO4等虽然不是酸,但自身能电离出氢离子,所以也都是抑制水的电离的”佐证。我想这个新的命题可能还是不够科学,我想举两个例子:第一个是自身能电离产生H+的水(H2 OH++OH-), 但它却不能影响水的电离平衡;第二个是自身不能电离产生H+的氯化氢气体(非得溶于水才能电离产生H+,这实际上是酸的通性,通常也可以表示为HCl+H2O=H3O++Cl-),但它却能抑制水的电离。从这一点上看上述新命题中对所谓的“自身能电离产生氢离子的物质”没有做好解释。实际上NaHSO4、NaHSO3、NaH2PO4等自身能否电离出H+是比较清楚的事,它们只有溶于水时才能电离产生H+。倘若我们承认NaHSO4等自身能够电离出H+,是否我们同样可以认为NaHCO3也能够电离出H+(NaHCO3=Na++HCO3-,HCO3- H++CO32-)呢?只不过是程度大小有别罢了,否则我们就只能说NaHCO3溶液中不存在CO32-,这显然与事实不符。事实上,我们很难给“如何才能抑制水的电离”下一个定论,或创造这样一个命题:“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在不消耗H2O的前提下,增大溶液中H+或OH-的浓度均能抑制水的电离”,或许较为确切。
3 第三次阅读的反思
在前两次阅读的基础上进行的第三次阅读,希望能对文章所讨论的内容提出自己的看法。下面从两个角度对“问题”一文中所讨论的问题谈一些不太成熟的看法与大家商讨。
3.1错误命题的原因分析
从命题的来源分析“问题”一文中所列举的错误命题,其形成的基本途径是类比和归纳。
很早以前,我国就有“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成语,言简意骇,完备而深刻地说明了类比在认识中的重大作用。卢瑟福的原子结构“行星模型”、惠更斯的光“波动说”、德布罗意的物质粒子“波粒二象性”、狄拉克的“正电子预言”、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哈维的血液循环理论、欧姆定律、细胞学说等,都有类比方法的汗马功劳。但是,世界上至善尽美的东西是不存在的。创造性有余而可靠性不足,正是类比方法二重性的表现。也就是说,类比方法所得出的结论具有或然性。如果有人进行统计,一定会发现,成功的事例远远少于失败的事例。类比是一种从特殊到特殊的推理,是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之间在某些方面的相同或相似而推断出它们在其他方面也可能相同或相似的一种逻辑方法。事物之间具有相同点或相似点,这使类比成为可能。但事物之间必有差异,这就使类比的结论带有或然性。一般说来,两个事物相似方面越多,相似方面的相关性越强、不同方面的相关性也越强,我们才较为确信这种类比的可靠性。因此,我们在充分估价类比的开拓、创新作用的同时,必须保持清新的头脑,认识到类比的天生不足,做到依靠它又不迷信它,不把它绝对化,而要巧妙地配之以其他的科学方法,从而使思想更加符合客观实际。
归纳是从特殊到一般的推理,就是根据某些事物具有的共同属性,推断出整类事物都具有这种共同属性。科学研究的根本任务就是揭示一般,可见归纳法在科学中也大有“用武之地”。科学史中诸如波义耳定律、盖-吕萨克定律、查理定律、奥斯特定律、法拉第定律、生存竞争规律以及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等等,都是借归纳之助而总结出来的。使用归纳法,可以帮助我们从感性经验走向理性认识。但是我们平常所使用的归纳法却往往是不完全归纳法,其研究对象的不完全,没有穷举全部对象,因而就不能担保没有例外,以偏概全是靠不住的。正如美国著名物理学家、196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理查德・费恩曼在“科学的不确定性”一文中指出的: 我们今天称之为科学知识的东西, 就是由具有不同程度的不确定性陈述所构成的集合体, 它们中的一些很难确定是否正确,一些几乎可以肯定是正确的, 但是没有确定无疑是绝对正确的。[13]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3.2错误命题的教学价值
通过对“问题”一文的三次阅读和思考,我对教学中的命题有以下认识:首先,谁是命题的创造主体?教师不应该成为创造命题的主体,更不应该让学生死记教师创造的命题,更何况有些命题或许是目前来看就是错误的,学生应该是命题创造和命题分析的主体。其次,错误命题有无价值?一个命题,不管是正确还是错误的,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即便是一个错误的命题,它同样可以让我们认识到错误所在,还可以帮助我们避免错误的方向,同时又可以让我们对问题的认识在广度和深度上拓展和延伸。查德・费恩曼说得好:“如果一个命题不属于科学的命题,而且它不能够接受观察的检验,并不意味着它是个无意义的命题、错误的命题或愚蠢的命题。”[14]
科学研究中关于原子结构的认识过程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电子的发现导致汤姆逊推敲“实心球”模型的正确性,并于1904年提出“面包夹葡萄干”模型,α粒子散射实验发现了原子核导致卢瑟福推敲“面包夹葡萄干”模型的正确性,并于1911年提出了“行星模型”,……难道我们就因此而否认道尔顿、汤姆逊对原子结构研究的贡献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科学就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着的科学,今天的“科学”百年之后未必仍然是“科学”。
问题是科学研究和科学学习的起点,命题中存在问题或错误,恰恰可以为研究和学习找到新的起点。现以“问题”一文中提到的“由CO2与Na2O2反应来类比SO2与Na2O2反应”为例来说明错误命题的教学处理,其主要过程如下:①回顾:要推测SO2与Na2O2的反应,就需要在已学的知识中搜索关于Na2O2的性质(回顾了Na2O2的性质及其变化);②类比:将SO2与CO2类比,得出临结论:2SO2+2Na2O2=2Na2SO3+O2(对比了SO2和CO2性质的相似性和差异性,同时学习和训练了类比的方法);③验证:用实验方法验证产物,同时也验证预测结论的正确性(训练学生实验的设计能力和实验操作技能,学习和训练实证的方法);④解释:利用SO2与CO2的相似性或差异性进行解释并得出正确的结论。这一过程实际上就是化学学习和化学研究的一个缩影:大胆猜想,小心求证,不断建构合理的解释。既然如此,何乐而不为呢?
参考文献:
[1]唐敏.化学教学中值得关注的一些问题[J].化学教学,2008(11):76~78.
[2]课程教材研究所化学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上册.第2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27.
[3]尹冬冬.有机化学上册.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251.
[4]林海斌.中学阶段同价硫元素氧化还原性的教学探讨――兼谈对"化学"之我见[J].化学教育,2008,29(8):26~27.
[5][7]人民教育出版社化学室.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化学・第一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36,95.
[6][10][11][12]北京师范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等.无机化学上册.第4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54~55,659~660,567~568,419.
[8](美)J.A.迪安主编,魏俊发等译.兰氏化学手册[M].第2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4.31~4.38.
[9]李梦龙.化学数据速查手册[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
篇9
一、基础性:专业教学的基础
基础会计是会计学教学中的第一门专业课,就像课程的名称一样,基础会计——会计学的基础。作为基础性的课程,必须要具有一定的厚度和广度。这就要求一方面要传递给学生完整的知识体系,给专业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另一方面在整体教学计划中也要注重与后续课程的衔接,注重对会计职业进行教学引导。对于课程知识体系的学习,由于基础会计课属于一门比较成熟的专业课,在我国高校财会类专业的开课率比较高,其课程体系相对成熟,课程知识点的设计也较为完整。而对于专业知识衔接和职业引导性等问题,却往往在会计教学中容易被忽视。
(一)调查结果分析 为了解学生对基础会计课程定位和其在整个专业课中的基础性作用的认识,在调查问卷中设计了关于“基础会计课对于后续专业课程的教学引导是否必要”的题目,通过统计结果发现学生对于基础会计教学所承担的专业基础性的作用的认识比较一致,有85.7%的学生选择了“A选项——非常必要”,而“B选项——一般重要”和“C选项——不重要的”的比例很低。另外,在调查问卷中并没有设计关于职业教育引导性的问题,但在“学生对课程教学的建议”这个问题上设计了一个开放式的自由选项,有33.8%的学生在这个方面提出了相关的要求和建议。可见,学生对于职业性引导教学还是有一定需求的。尽管职业教育并不是基础会计课程的教学内容,但作为财会类专业的第一门专业课,学生想了解一些自己未来要从事的这个职业的相关信息。国外的很多会计类教材,在开篇学习知识点之前,通过介绍一下会计职业和会计岗位的简短内容来引入正文的学习,这种知识点导入的思路也是课程教学的一个非常好的方法。
(二)基础会计的基础性及教学要领 基础会计的教学衔接作用对于会计专业整个课程体系中的中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课程的学习是很重要的,它既能引导学生学习后续的知识,也能从在一定程度上加深学生对学好这门课程重要性的认识。作为专业基础的第一门课,基础会计的教学必须要承担这样一个基础性的任务。关于基础会计专业引领方面的教学内容可以出现在很多教学环节中,如在讲授会计基础理论时,可以通过“会计要素”等知识点的学习,结合会计要素的具体分类引出会计实务的分类和相关的学习内容。可以向学生介绍基础会计课程讲到的一些业务处理仅仅是一些简单的、基础性的业务,对于更多业务类型的会计处理会相继在中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或是金融企业会计、税务会计等课程中陆续学习。这种前后知识点的过渡性引导教学有利于学生构建完整的学科知识体系框架,对后续专业知识的学习充满期待。这也便于理解未来的实践工作是对所学知识的一个完整利用,而不是按每门课、每个学时分割开来的。
领进门——对于基础会计的教学来说是一个难点,也是一个重点。对于刚刚结束高中生活的大一学生来说,如何开始其专业知识的学习,并对自己未来将从事的职业充满期待,是一件很难但却很有意义的事情。如果能够做到这一点,那么基础会计的教学就是成功的,这样的目标要比简单完成课程知识点的学习更难。很多教师对此也深有体会,在笔者参加的国家精品课的教学交流中,很多老师也谈到了这一点,大家普遍认为专业的起点式教育在整个专业学习中是最重要的。所以在教学中如何更好地体现专业学习的基础性、开好专业学习的头、并进行良好的职业教育引导,成为基础会计教学中的重要目标。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教学过程的确要付出很多的努力。对于一群刚刚接触专业学习的学生来说,教师的讲解要做到深入浅出,如在引入一些专业术语时,可以采用更通俗的解释,因为学生在专业学习初期是很难真正理解像“会计要素”、“会计科目”、“会计分录”这样的专业词汇的,可以在完成基础会计专业教学的同时,介绍一些与专业相关的背景知识和时事新闻,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理论性:提升课程的价值与高度
会计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但这并不意味着理论教学不重要,会计理论也同样来源于会计实践,是对会计实践的升华。但目前基础会计教学中存在相对重视会计技能训练、淡化会计学术前沿、课程教学缺乏理论深度等问题,这样就会影响学生在深入思考、综合技能运用等方面的能力培养,如果太过倾向于技能训练将难于真正提升课程的价值,也难于体现教学以及人才培养的高度。
(一)调查结果分析 在这次针对基础会计课程教学的调查问卷中,特别设计了关于学生对理论学习认识性的问题,但调研的结果却与之前设想的情况不同。在“你认为基础会计教学中理论教学的必要性”的调查问题上,有27.7 %的学生选择了“A选项——非常必要”,44.1%的学生选择了“B选项——一般必要”,而22.1%的学生选择了“C选项——不必要”,而其余的6.2%学生选择了“D选项——无所谓、都可以”。在对理论教学的必要性的认识中,比例最高的选项是“一般必要”,而认为 “不必要”的学生比例竟比较接近“非常必要”的学生比例。大部分学生认为在基础会计教学中理论学习是“一般必要”的,而认为理论学习“非常必要”的比例却很低。这可能是由于教学中对理论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教学中对理论教学的内容一带而过,仅仅停留在介绍一下定义、性质,讲解中没能融入更多的解释内容或背景知识的学习,那么理论教学的内容可能就会显得有些枯燥,也难以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所以,讲好会计理论部分的知识并使学生能够真正理解和接受,其实是基础会计教学中的一个教学难点。会计学虽然是一门操作性比较强的实践性课程,但其理论教学在整个教学环节中也是重要的。所以,会计教学要探讨提高学生理论学习兴趣的好的路径,总结如何讲授会计理论的好的教学方法,这是基础会计课程教学中值得思考的课题。
(二)基础会计的理论性及教学要领 在本科阶段各门会计课程的学习中,基础会计的理论教学内容是相对较多的,所以基础会计课程中的理论教学对后续专业知识体系的建立和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应重视基础会计中的理论教学任务,合理设计一些理论教学内容:如会计记账方式的理论及其发展演进、国际上权威的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及其准则框架、我国会计准则体系及其相关理论,经济的发展对传统会计理论的挑战等内容。这些知识的介绍和学习篇幅可以不用太长,但却能延展实践教学的内容,提升会计学专业的价值和课程魅力。虽然会计教学不需要安排太多理论学时,但对于一些重要知识点的学习也不能蜻蜓点水一带而过,应该把一些知识讲得系统,注重对实践操作性知识的指导。如在我国几大会计理论流派的学习中,不能只简单地介绍都有哪些理论,还应该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理论产生的背景,如在什么情况下提出的“会计管理活动论”?为什么提出了“会计信息系统论”?这两大会计理论是矛盾还是统一的?这些会计理论对我国会计实务的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对有些问题可以先不提示答案,把对问题的思考延续到后续内容的学习中,随着学习进度的不断深入,许多问题的答案就会越来越清晰。如果理论的思考与探索能够贯穿整门课程的学习,那么会计学就会摆脱“簿记学”的痕迹和“简单技能化”的倾向,而真正成为一门学科,而“小会计”们也会成长为“大会计”。
三、实践性:结合理论培养技能
作为会计学科中一门开课率较高的课程,基础会计学的课程体系相对比较固定和成熟,而且课程实践教学的内容也都较为完善。为了培养学生的实务操作能力,目前国内高校一般都配有与基础会计课程相配套的会计实训教学部分,很多实训都安排在课程教学之后,教学周数一般为一到二周的集中训练。课程实训作为理论教学内容的延伸,对学生提高实践技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一)调查结果分析 从调查问卷的统计结果看,会计实训对于会计教学而言也是很重要的,在调研 “你认为账簿训练的会计实训对于基础会计课程的学习的辅助作用”的问题时,设计了三个备选项:“A——很有帮助”、“B——帮助一般”、“C——没有帮助”,其中选择A的同学的比例多达90.9%,而选择B选项和C选项的比例很低。90.9%的选择比例,是此次问卷调查中认可度最高的一个问题。由此可见,学生对于会计实训重要性的理解与已有的教学安排还是较为一致的,因为会计学作为一个操作性很强的学科,其知识的学习必然离不开实践环节的锻炼,所以目前国内高校在开设基础会计课程的同时,都辅之以一定学时的会计模拟实训。
为了培养学生的会计实践技能,除了进行集中性的课程设计外,任课教师往往也需要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穿插一些实训方面的内容。如在讲到会计凭证、会计账簿时,最好给学生看看真实的账表,以加深学生的理解。在参加国家精品课程的培训中,也了解到有些学校在授课时把整周的实训内容分散地安排在平时的教学中,而且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实际上每个学校也可以根据各自的教学计划形成符合自身教学目标的实训方式。在这次课程问卷调查中,笔者针对账簿训练的会计实训的安排环节调研了学生的想法,在“你认为账簿训练在课程教学中应该如何安排”的问题上,设计了三个选项:“A选项——在课堂教学之后”、“B选项——穿插在课堂教学之中”、“C选项——无所谓”,而实际的结果是选择这三个备选项的比重基本持平,所占比例分别为36.4%、33.8%和29.9%。由此可见,模拟会计实训对于提高基础会计教学具有重要作用,但其在整个教学计划中的具体安排形式可能对教学效果的影响并不具有固定模式,这与学校的专业性程度、授课对象的层次以及培训目标等很多因素相关。 而且每种安排方式都有其优缺点,所以任课老师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安排合适的会计实训的方式。当然,即使对于课堂教学之后集中进行会计模拟训练的情况, 也需要在平时的教学中穿插会计实务训练的一些内容,只是这种训练不需要太集中, 起到认知性教学的目的即可。 另外,我校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除了一些常规的课程设计内容、还开设了企业沙盘模拟课程, 主要针对企业经营的整体情况、业务流程进行学习,虽然学时很少但可以更好地辅助基础会计实训的内容。
还可以通过运用一些教学法来培养学生的实务操作能力,例如案例教学、参与式教学等。从教学实践的经验来看,学生对于课程案例教学的认可度也很高。在这次课程的调研中,有针对案例教学的问题。因为在课堂教学中已经有一部分案例资料的学习,所以此次调查问卷的题目设计为“你认为已有的案例教学应该再如何调整”的问题,备选项分别是“A选项——再多些”、“B选项——少些”、“C选项——多少都行”、“D选项——没有”,而选择A的同学达到了83.1%的比例,在基础会计课程已经安排了案例教学的情况下,学生还是希望再增加一些内容。可见,案例在基础会计教学中也是特别受到学生的欢迎。另外,在讨论案例教学时,还有必要说明一点,基础会计中的案例教学要区别于会计实训。尽管二者的内容可能有些交叉,但案例教学侧重于背景知识的学习和知识点的引入,往往通过一个故事或者新闻事件,把会计学的一些知识点引入到教学中来。而会计实训,主要是针对基础会计课程的一些知识点,模拟实际会计业务处理流程进行的实操性训练,二者之间还是有本质的不同。笔者在国家精品课程的培训中发现一些学校在这个问题上有些混淆,在实施案例教学方法时,主要加大了会计模拟实训的内容,这是对案例教学的一个误解。
(二)基础会计的实践性及教学要领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的途径很多,模拟实训、案例教学都是比较常规而有效的方法。此外,还可以尝试一些教学法来丰富基础会计的课程教学。在教育管理思想中有这样一种观点:“教育总是扮演着学习与合作的先行者的角色”。这种学习与合作,不仅体现在宏观层面的教学指导上,也体现在每堂课的教学设计中。如果保持教与学之间的良好合作,使学生更主动地学习,就会使教学活动收到更好的效果。针对基础会计实践性强的特点,可以在课堂教学中设计一些内容,让学生参与学习过程,进而更加主动地学习。为此可在基础会计的教学中设计一些环节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如在讲完原始凭证时可让学生自己去找原始凭证的实例,然后再总结一下原始凭证的特点。很多学生留下了出租车票、买书的发票,进而把一些生活中原本不留意的事情从专业的角度去观察。将这些由他们收集来的凭证保留下来,在讲到“企业主要经济业务的核算”一章时,可提示学生思考这些原始凭证会记录在哪些相关的业务中。再如对于“会计工作的组织和管理”一部分的学习,往往都被安排在学期后面的章节中进行。这时一般都临近期末,学生往往因为备考会有些紧张,但情绪上又因一学期的长时间学习而略显疲惫,可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学生结合这部分内容自己编排一个小品、小话剧来诠释一下学习内容,通过这种生动的形式可以让学生更加主动地进行学习,既可以在教与学之间开展合作教学、也可以通过小组自学培养他们的职业合作意识。
四、国际性:借鉴西方会计教学
会计常被称为商业语言,是一门世界性的商业语言。当然其教学中也必然会涉及如何与国际接轨、如何引进国际上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思想等方面的问题。
(一)调查结果分析 在这次调查问卷中,特别设计了学生对于用英语授课的认可度的题目,在回答 “你认为在基础会计教学中用英文授课的内容应占到整个教学内容的比重”的问题时,有大约49.3%的学生选择了“D选项——个别专业词汇即可”,所占比重最高。而所占比重次之的选项是“C选项——少部分”,比重为33.8%;而选择“A选项——全部”的仅有2个同学,所占比例为2.6%;选择“B选项——大部分”的同学仅11个同学,所占比重为14.3%。这主要是由于作为第一门专业课,学生还处在专业入门教育阶段,而大学阶段的外语学习也几乎同期进行,所以如果完全采用英文授课,显然在接受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要过语言关,所以在基础会计教学中,大部分或者全部采用外语授课对于一般的学生而言是不合适的。但如果适度引入英文讲解,在一些专业术语中加入英文介绍,是可以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点的理解的,也是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所以在调研中,选择C选项和D选项的比例很高。
(二)基础会计教学西方借鉴 目前很多高校都在开展双语教学或者使用原版教材,在基础会计教学中对于2+2学制出国班的学生,直接在大一开设原版教材的双语教学,但对于非2+2学制的班级来说,则是先学习一门中文的基础会计,然后再学一门英文的financial Accounting。虽然对于普通班的学生其基础会计的教学是中文教学,但也需要在教学中进行一些国际会计研究前沿的渗透。兼顾到学生的外语水平,可以在中文讲解的同时介绍一些会计英文专业词汇,并适度引入一些西方先进的教学理念。中西方思维方式的不同,必然导致其在教学模式上也存在很大的差异。就基础会计教材而言,国内教材的逻辑性很强,内容较严肃。很多西方教材的内容体系设计得比较生动活泼,举例较多,但逻辑性上略有不足。如果完全借鉴国外的教材,也不一定适合中国学生长期形成的学习思维习惯。所以要在课堂教学中结合中西方的优点,取长补短。在逻辑上采用中式教材的优势,而在一些知识讲解中引入西方教材较为形象化的特点。很多国内教材一般先给出概念、历史演进,然后讲解具体的知识点。但很多西方教材在教学中首先引入财务报表的内容, 如Fred Phillips等人编著的《Funda-
mentals of financial accounting》、Walter T. Harrison Jr.等人编著的《Financial Accounting》、W. Steve Albrecht等人编著的《Financial Accounting: concepts and applications》等教材,都是从财务报表开始讲述,国内教学也可以借鉴这点。
现代会计发源于西方,我国现行的会计准则体系也是向国际会计准则靠拢的结果,所以基础会计的教学也必然面临国际化的任务。在讲课中适当地引入英文的专业词汇,可以为后续的双语教学打下基础。另外笔者在教学中也体会到,如果给学生一些英文的专业词汇,反而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会计专业术语的中文意思。因为一些专业词汇翻译过来会在字面上显得很晦涩,这个时候如果给学生看看原文就可以更好地理解词义了。如,在讲解“复式记账”的含义时,如果结合英文double entry的意思就可以很容易地理解这个词的意思了。再如学生在刚接触“所有者权益”时,不太好理解它的意思,如果结合Owners' equity (Stockholders' equity) 的原文,理解起来就容易多了。然后再告诉学生负债也被称为债权人权益(creditors' equity),这样再进一步结合资产的来源,对会计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含义也就能迎刃而解了。
作为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基础会计在整个专业教学中显得特别重要。教学活动是一个整体,教学中必须要兼顾课程的基础性、专业性、理论性和实践性,注重专业性与基础性的结合,理论性与实践性互动,才能真正为整体的专业教学搭好牢固的地基。基础会计也是一门教学体系相对成熟的课程,其课程设计和知识结构比较固定,但越是成熟的课程越需要改革,而且改革的难度也会越大,而其改革的难度也体现出对该门课程教学改革的挑战性。
参考文献:
[1]邵瑞庆:《会计教学法研究——课程·模式·理念》,立信会计出版社2007年版。
[2]雷丽芳:《浅谈如何在教学中运用行为导向教学法》,《中国校外教育》2010年第8期。
[3]代玺玲:《高等院校会计专业教学体制改革探讨》,《财会通讯》(综合·上)2010年第5期。
- 上一篇:小学值周老师值周总结
- 下一篇:高中班级值周班干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