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值周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29 17:53:3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夏季值周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夏季值周总结

篇1

关键词 气候变化;气温;降水量;甘肃肃北;1973―2010年

中图分类号 S16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04-0190-02

Abstract Using annual temperature and precipitation observation data of Subei General Weather Station during 1973-2010,the decadal,inter-annual,seasonal and monthly vari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eteorological elements of Subei County were figured out by Excel,SPSS,Matlab software,linear trend estimation,the running average method and wavelet analysis.The results showed that during the past 38 years,the annual average temperature of Subei County had a upward trend,and a slight downward trend in rainfall. Among the four seasons,the trend of increasing temperature was obvious in winter and summer,followed by spring and autumn.The precipitation of spring,autumn and winter increased every year,and that in summer decreased.

Key words climate change;temperature;precipitation;Subei Gansu;1973-2010

天庀低潮浠不仅是全球性的,而且具有局地特征[1]。目前,全球异常天气常规化,气候变化引起了众多研究者的关注[2-3]。天气要素中的降水量和气温的周期变化会极大地影响气候变化。肃北县具有悠久的养畜历史,农业生产的主体是牧业,占农业总产值的95%以上,南山片区河流与泉水较多,水源充足。境内4条常年河流均发源于祁连山区,且落差很大,年总径流量达14.5亿m3,水能资源蕴藏量达50万kW,得天独厚的水利资源开发前景十分广阔。因此,分析研究本地区的气温、降水量变化特征,不仅可以得到肃北县气候变化的时空变化特征和规律,而且对该地区进行气候预测、气象资源合理应用及保障农牧业生产有着重要的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对肃北国家一般观测站1973―2010年气温资料(四季平均气温、年均气温)和降水资料(四季降水量、年总降水量)进行研究,对该期间的季节进行定义(冬季为12月至翌年2月,春季为3―5月,夏季为6―8月,秋季为9―11月)。

1.2 研究方法

对1973―2010年气象资料进行研究时,利用数学方法建立一元线性回归方程,利用线性气候倾向估计法[4],对气候趋势变化进行分析,线性倾向趋势系数利用最小二乘法求出[5],降雨和气温变化规律使用一元线性回归方程来演示:

y(t)=a0+a1t(1)

其中t为时间(t=1,2,3,…,n),单位为年,a0为常数,a1为回归系数,当a1为正(负)时,表示相应的气象要素在该时段内线性增加(减弱)。

运用小波分析法分别对气温、降水量进行小波分析,获得气象要素在不同时间尺度上的变化特征,从而总结出气温、降水量的变化周期,以及对未来的变化趋势进行预测。

2 结果与分析

2.1 气温变化

2.1.1 年平均气温变化。从总的变化趋势来看肃北县年平均气温整体呈现震荡上升趋势,气候倾向率为0.5 ℃/10年,也就是说1973―2010年肃北县年平均气温上升1.9 ℃。利用5年滑动平均法对年平均气温距平时间序列进行平滑,可以看到气温升高较快的时段分别为1983―1990年、1994―1998以及2003―2006年,其中年平均气温最大值出现在2009年,达到了8.4 ℃;而气温呈现比较明显下降趋势的时段只有1998―2003年,年最低气温出现在1976年,为5.6 ℃。从平均气温距平曲线可以看到气温变化波动较大,1987年以前气温距平值基本为负值,之后的年份气温距平基本为正值。分析1973―2010年逐年平均气温距平Morlet小波变换图(图1)可以发现研究区域近40年年平均气温变化有2个尺度的结构,其中4~6年的周期性变化为小时间尺度,大时间尺度存在着10~20年上的周期振荡非常明显,期间经历了气温低―高的交替。1992年以前年平均气温表现为低值期,1992年之后表现为高值期。

2.1.2 各季平均气温变化。肃北县气温变化也存在着随季节变化不同程度升高的特征:其中夏季平均气温增加最为明显,气候倾向率略高于年平均气温,达到了0.7 ℃/10年,表明夏季增温贡献最大;冬季与春季次之,气候倾向率均为0.5 ℃/10年;秋季气候倾向率等于年平均气温气候倾向率,为0.4 ℃/10年。冬季平均气温5年滑动平均曲线波动最为明显,特别是1980年之前,说明冬季平均气温年际变化最为突出;春季、夏季、秋季平均气温5年滑动平均曲线较平稳,表明年际变化较小。

2.2 降水量变化

2.2.1 逐年降水量变化。根据肃北县1973―2010年年平均降水量的变化情况,能够清晰地看到降水量随年代变化的波动性比较大,其中波动频率较大的时间段主要有1979―1988年、1994―2002年,从总的变化趋势来看降水量随着时间的推移呈现出较弱的下降趋势,气候倾向率为-1.0 mm/10年,也就是说1973―2010年肃北县年降水量下降了3.8 mm。降水量在1991―1993年增加速率较快,而年最大降水量就出现在1993年,达到了252.3 mm;年降水量最小值出现在2009年,为73 mm,较历年平均降水量少了52%。

由图2可知,降水量变化有2个较为明显的周期:5年和15年。在15年时间尺度上,降雨量变化周期为2002―2010年为降雨偏多期,1994―2001年为降雨偏少期,1983―1993年同样为降雨偏多期,而1982年以前为降雨偏少期,所以15年时间尺度降雨量变化为4个变化周期。同时分析图2还可发现2002―2010年这个降雨周期的降雨等值线已经完全闭合,这表明2010年以后的下个10年间降雨量变化可能为偏少期。在5年的时间尺度研究肃北县降雨量发现,在1998年之前降雨量化明显存在相关的变化周期,共有7个周期,分别为1988―1990年、1983―1984年、1977―1979年3个降雨量偏多期和1991―1994年、1985―1987年、1980―1982年、1973―1976年4个降雨偏少期。

2.2.2 各季降水量变化。春季、夏季、秋季、冬季降水量气候倾向率分别为7.9、-14.0、5.1、0.6 mm/10年,可以看到四季降水量变化趋势差异较大:夏季降水量呈减少趋势,春季、秋季、冬季平均降水量均呈增加的趋势。秋季、冬季曲线的波动比较明显,说明这两季降水量的年际变化特征突出,春季、夏季曲线较平滑,表明降水量的年际变化趋势不明显。

经过统计分析,春、夏、秋、冬四季的降水量分别占全年降水总量的20%、63%、11%、6%,由此可见,肃北县降水量的60%~70%都集中在夏季,对该地区水资源的变化起着重要的作用。

3 结论与讨论

(1)1973―2010年肃北县气温整体呈现震荡上升趋势,气候倾向率为0.5 ℃/10年;降水量呈现下降的趋势,降水量气候倾向率为-1.0 mm/10年;同时,气温、降水量均存在着季节性的变化。气温在四季具有不断升高的特性,具体表现为:夏季平均气温增加最为明显,气温气候倾向率为0.7 ℃/10年;冬季与春季次之,为0.5 ℃/10年;秋季气温增加最缓慢,气温气候倾向率为0.4 ℃/10年,与年平均气温气候倾向率相等。

(2)四季降水量表现为:春季、夏季、秋季、冬季降水量气候倾向率分别为7.9、-14.0、5.1、0.6 mm/10年,说明四季降水量变化趋势差异较大,其中夏季降水量表现为减少的特征,春季、秋季、冬季平均降水量均表现为增加的趋势。通过降水序列的小波分析发现2002―2010年等值线已闭合,由此预测未来10年降水量有可能减少。四季中春季降水量增加趋势最为明显,降水量气候倾向率高达7.9 mm/10年,由于春季降水量占全年总降水量的比重仅次于夏季,为20%,这可能是导致肃北县春季易发生雪灾的主要原因[6]。

4 参考文献

[1] 邓自旺,林振山,周晓兰.西安市近50年来气候变化多时间尺度分析[J].高原气象,1997,16(1):81-93.

[2] 丁丽佳.潮州气候变化特征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和对策[J].气象科技,2009,37(2):190-195.

[3] 黄向荣,葛红卫.合肥市近55年日照时数气候变化特征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8(20):8723-8725.

[4] 魏凤英.现代气候统计诊断与预测技术[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7.

篇2

[关键词] 高血压;不同时段;动态血压监测;指导合理用药

[中图分类号] R544.1 [文献标识码] C[文章编号] 1674-4721(2011)04(b)-142-01

动态血压监测(ABPM)应用于20世纪60年代初,近几年已较广泛应用于临床。ABPM是监测患者24 h内的血压,较偶测血压相比,能体现日常生活及昼夜变化规律,因此,更能客观、全面地反映患者真实的血压水平,为病情提供更多有价值的客观信息,是临床高血压诊断、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评价治疗效果和判断预后的重要手段[1]。同时,能诊断隐匿性高血压和排除白大衣高血压,避免了漏诊或误诊给患者带来的不必要痛苦及经济损失。

1 ABPM的方法

采用MOBIL-O-GRAPH无创便携式血压监测仪,选择血压偏高、皮肤完整、肢体功能正常的一侧上臂,根据患者的体重选择合适的袖带,传感器固定在肱动脉搏动处,袖带下缘约距肘窝2.5 cm。测量的间隔时间是:早晨6:00~晚上11:00每小时3次,晚上11:00~次日早晨6:00每小时2次。监测仪开始测量血压时,要求患者停止活动,被测量侧上臂自然下垂,不要说话,等测量完后再活动。佩戴监测仪期间要求压力管不能有死节,睡眠时应将监测仪置于身体的一侧,不能压被监测肢体及压力管,要求患者记录生活日记,这样有利于分析血压突然改变的原因。ABPM记录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压和心率4个数据,有效监测次数必须≥总血压记录次数的95%。记录时间不少于23 h。

2 高血压患者(>140/90mmHg)初次就诊时佩戴ABPM的意义

高血压患者(>140/90mmHg)初次就诊时佩戴ABPM至关重要,其可以反映患者最基础的血压趋势图。生理状态下正常血压的昼夜节律变化规律呈双峰和一低的勺型(夜间血压下降15%~20%),这种血压昼夜变化对机体活动、保护心脑血管正常结构与功能起着重要的作用[2]。非杓型(夜间血压下降不足15%)血压节律是增加高血压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的祸首。同时非杓型动态血压趋势图也为临床优化高血压个体化治疗方案、有的放矢地指导降压药的合理应用提供了可靠的依据,为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打下了基础。例如深杓型(夜间血压下降超过20%)高血压患者夜间睡前2 h是不宜服短效降压药物的,因为2 h后正是药物的高效期,这样就可以导致血压下降幅度过大,影响心、脑血流供应,诱发心绞痛及缺血性脑卒中,故应在睡前3~4 h服用降压药。反杓型(夜间血压不下降,反升)高血压,夜间血压持续升高,导致心、脑、肾长期处于过度负荷状态,靶器官损害更大,这部分患者睡前需服用足够剂量的降压药,合理控制夜间血压,对保护靶器官和预防心血管临床突发事件的发生起重要作用。另外,对部分怀疑高血压的就诊者,经过ABPM监测正常的,可以确诊为白大衣高血压,降低原发性高血压的误诊率,减少患者的经济负担及心理压力。

3 高血压患者在接受中、长效降压药物治疗2周后佩戴ABPM的意义

高血压患者在接受中、长效降压药物治疗2周后佩戴ABPM,可以根据24 h监测趋势图,详细地观察患者服药后不同状态下的血压昼夜变化情况,帮助了解药物是否24 h有效,是否治疗过度或治疗不足等,为临床调整服药时间和剂量提供确切依据[3]。

4 轻度高血压(

笔者通过长期观察发现,由于夏季气温高,周围血管扩张,人们夏季的血压通常比冬季下降15mmHg左右。所以轻度高血压患者夏季可以停服降压药。患者应在停药1周后佩戴ABPM,根据24 h血压变化情况选择是否继续服药。笔者通过对60例轻度高血压患者夏季停服降压药后ABPM监测结果的观察,发现轻度高血压患者夏季血压均在正常范围,可以停服降压药。

5 中、重度高血压患者夏季佩戴ABPM的意义

对中、重度高血压(>150/90mmHg)患者,在夏季减少降压药用量1周后也需要佩戴ABPM,以便于观察降压药物用量是否适当,依据ABPM结果调整用药量及用药时间,争取在有效降低昼夜平均血压水平的前提下维持接近生理状态的血压节律模式,可最大限度地减少高血压相关并发症的发生[4]。

6 总结

高血压患者在不同时段佩戴ABPM都有不同意义,患者通过在不同时段佩戴ABPM可以得到最佳治疗效果,最大限度地延缓心、脑、肾等靶器官的损害,减少心脑血管临件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张维君.动态血压监测在高血压诊断及治疗中的地位[J].心血管病学进展,2006,27(5):546-550.

[2]何川,燕纯伯.2003年世界卫生组织、国际高血压联盟关于高血压防治意见[J].心血管病学进展,2004,25(5): 401-404.

[3]邓亚安.动态血压监测对33例老年收缩期高血压患者疗效的观察[J].中国疗养医学,2008,17(9):557.

篇3

关键词:文竹;栽培;管理技术

文竹(Asparagus setaceus Jessop)为百合科天门冬属多年生常绿藤本观茎植物,叶片轻柔,常年翠绿,枝干有节似竹,且姿态文雅潇洒,叶片纤细秀丽,密生如羽毛状,翠云层层,株形优雅,独具风韵, 深受人们的喜爱,是著名的室内观叶花卉。置1盆于居室中,清新淡雅,意境深远,为古往今来的人们无比钟爱。笔者经几年的培育摸索,并与同事们常常切磋,也悟出了其中的一些要领,现总结如下:

1 生态习性

文竹又称云片竹、山草,属百合科天门冬属常绿亚灌木。原产于非洲南部,其茎细、圆柱形,茎绿色,丛生多分枝。叶状枝纤细,叶长3~5mm,6~12枚两侧水平簇生,叶状枝平展,形为羽毛状,主茎上鳞片叶多呈刺状。花小,1~4朵生于短柄,花两性、白色,略有香气,汉中花期在每年6月上旬;果实为浆果球形,12月份成熟时紫黑色,内有种子1~3粒。

文竹不耐寒、不耐旱,喜温暖、半荫环境,忌霜冻。汉中生长适温为15~25℃,夏季忌曝晒,室内越冬温度不得低于5℃,通常居室有一般取暖设施均可满足。

2 种养栽培

2.1 幼苗繁殖 常用播种方法繁殖,播种繁殖首先要培养能够结种文竹。一般家庭爱好者盆栽多不能开花结种,所以种株培养应将2~3年生的健壮植株放在温室半阴处种植,搭好支架,任其自然攀援,开花结果;将成熟的种子收集后于春季播于浅盆中, 加盖薄膜,注意通风,并保持土壤湿润。 汉中当地在20~25℃时30天左右即可发芽,待苗高10多cm高时, 即可定植。

2.2 幼苗定植 幼苗定植选择稍深一点的观赏盆,盆内土壤用腐殖土、沙质土、粘土各1/3混合均匀,将幼苗栽植在盆内并适度浇水,以表层土壤湿润为宜。配土是关键,疏松和富含腐殖质且排水良好的土壤透气性较高,有利于文竹根系呼吸,使幼苗正常生长。

2.3 成苗管理 夏季的汉中,气温高而湿度大,文竹生长明显加快,此时要从光、热、水、气、肥5方面进行控制:一是文竹喜半阴半阳的环境,不可放置在室外长时间曝晒,以防叶子变黄卷曲。二是文竹喜温暖湿润的环境,应使文竹保持一定的湿度,夏季采用喷壶进行叶面喷水。三是待文竹盆内表层土壤变干发白,则应浇水,水量以表层土壤全部湿润为宜。四是应掌握在1月左右进行1次松土,松土深度以不破坏根系为度,以利根系更好呼吸,更利于土壤营养物质的吸收。五是文竹对肥料要求不高,可以在每月松土后,在土层5cm深度施适量尿素(每盆几十粒就行了),或将尿素溶解后喷施,以助叶子生长。

文竹生长到了秋季,随着气温下降,土壤水分蒸发减少,浇水宜少,如浇水过多,造成盆土长期过湿或积水,会使根系生长不良而引起烂根。到了气温低于10℃时,应将文竹移到室内,以防冻害。冬季气温低,在室内更应少浇水,室内要通风良好,少烟无尘,否则也会造成叶子枯黄,生长不良。

3 修剪定形

文竹室内定形修剪一是控制其过旺生长,二是保持良好的外观形态,常用以下几种修剪定形方法。

3.1 塔式 选2~3条稍粗壮的茎干为保留主枝,摘去茎尖和生长点,定株高为30~35cm。其余的枝干和新生的茎干依次低于主枝。对新生芽,可视其茎的粗细来决定是否摘去生长点。若其茎比主枝的茎粗,应摘去,若比主枝的细,则不必摘,任其生长。与此同时,还需利用物遮法和其本身的趋光性不断调整株形。

3.2 双丛式 在盆中栽植一高一低2株文竹,高者30cm,低者18 cm左右,生长期间再像塔式文竹那样造型即可,也就是立2个稍细的塔式。

3.3 自然式 以文竹自然生长的株型为主,仍采用摘去茎尖和生长点,物遮和利用具趋光性等基本方法,使枝叶舒展,给人以自然的美感。

值得注意的是,文竹的整形要与控制肥、水结合进行。即在室温15~18℃时,每周浇1次透水,使盆土保持湿润,不施肥或少施肥。在室温20~25℃时,除每周浇1次透水外,平时也要2天喷1次水。

据观察自然式和塔式比较常用,双丛式因人为修剪幅度大,成年文竹很少采用。

4 日常养护及病虫害防治

4.1 土肥管理 文竹小枝发黄但不脱离,主要是盆土养分不足,营养不良而造成的。有的则是因为盆土硬实,通气差根系的活力减退,而影响植株的正常生长所致。除了应该在春季以富含有机质的培养土换盆之外,还要经常疏松盆土表面,并注意加强施肥。

4.2 水分管理 文竹叶尖枯黄或脱落,主要是因浇水少,盆土偏干,或相对湿度过低所致。应经常保持盆土湿润,并经常向植株喷洒水分,水温最好和室温相同,并将文竹放置在空气湿度大的地方。生长季节应适当施用混合肥料,促使植株健旺,抵抗力增强。文竹根部腐烂,枝梢焦黄脱落,主要是因在炎夏季节遭大风侵袭,或花盆长期积水所致。所以夏季要勤挪动盆,恶劣天气时要将盆放置在背风遮雨处。

4.3 光照管理 文竹枝梢颜色暗黄或呈黄绿色,是因强光照射或浇水过多所致,应将其移至荫蔽处或是有窗帘的窗边,避免强光照射,同时注意浇水不要太多。

4.4 病虫防治 夏季易发生介壳虫和蚜虫危害,可喷洒40%氧化乐果乳油1000倍液防治。灰霉病和叶枯病危害叶片,用5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洒,注意勿使药液触及皮肤。

(收稿:2014-04-25)

参考文献:

[1]张光琴,许宇恒.文竹的栽培与造型[J].广西林业,2005(06)

[2]华义胜.盆栽文竹怎会变黄[J].江苏绿化,1994(05)

篇4

【关键词】养老院;庭园;微气候

中国早在1999年就已进入老龄化社会。根据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我国65岁上的老年人口已达到1.2亿,占人口8.9%,按照专家的预测,到2050年,中国将进入到重度老龄化的阶段。到这个阶段以后,单纯依靠家庭来养老是不现实的,养老社会化成为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家庭结构和思想观念的转变,越来越多的老人选择养老院为养老居所。因此,养老院的建设,是我们不能忽视的社会发展中重要的一环。联合国有两个重要的社会养老的基本原则,一是“照顾原则”,二是“尊严原则”[2]。由于老年人普遍身体状况弱于中年人,在空间设计上需要更加充分细致的考虑其身心需求。目前,我国的养老院的制度相对完善,服务较为人性化,且建筑的质量与硬件设施有很大提升,但户外环境单一、空间舒适性不足这些方面仍然还有不足[3]。养老院的庭园是老人开展户外活动的最重要的空间。李树华等人的研究表明:养老院的庭园能为老年人创造放松身心、开展社交、获得独立性和自尊的场所;庭园在促进健康、延缓衰退的作用上明显强于建筑室内[4]。然而,由于老人对户外环境的敏感性和脆弱性,阻挡了老人选择庭园活动的意愿。因此,营造适老、舒适的庭园微气候是吸引老人进入庭园、开展户外活动的第一步。令人遗憾的是,迄今为止还没有关于养老院户外庭园微气候适老性营造的研究报道。植物是改善周边环境质量的重要因素,庭园中的植物景观不仅可以调节庭园微气候,还可以进一步影响和改善人们的心理状态。因此,植物景观是提升环境舒适性,丰富空间和满足老年人双重需求的关键一步。然而,国内现有的养老院的植物景观研究主要针对植物景观美学和心理疗效,对庭园微气候的营造还未曾涉及。目前,成都市65岁及以上人口为136.43万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时增长52.47%,占全市常住人口比重也由2000年的7.96%上升到9.71%[5]。据最新统计,成都市现有养老院共196家。笔者在全面踏查的前提下选定7个主城区内的8家养老院(四家公办,四家民办)进行研究。通过对其庭园四季微气候因子(空气温度和相对湿度)的研究,以期获得现有成都市养老院庭园的微气候营造的基本水平和特点,并尝试通过寻找庭园围合方式、绿地覆盖率与微气候的关系,为成都市乃至整个西南地区的养老院庭园营造良好的微气候提供依据。

1研究区域概况

成都市位于四川盆地西部的岷江中游地段,平原面积占36.4%,丘陵面积占30.4%,山区面积占33.2%。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年平均气温16.7℃。年平均日照时数1071h,年平均降雨量945.6mm[6]。

2调查内容与方法

2.1调查内容与范围

在综合考虑养老院性质、位置、整体规模、庭园规模和植物景观成熟度后,课题组在成都市主城区中,各选取了4所公立和私立养老院进行全面踏查(图1)。养老院分散在成都的各个区域,保证了数据的普遍性,具体规模见表1。此外,空气温度和相对湿度是影响人体舒适度最重要两个微气候指标,也是老人感觉最敏感的两个指标。因此,本文选择温度和湿度其作为养老院庭园微气候研究的重要考量对象。

2.2调研方法

为了突出对比庭园对养老院户外微气候的调节作用,调研时间需要选择一天中的冲突点,如选用一天中老人活动时间区间中温度最高的13:0015:00;冬季选用一天中老人活动区间里最冷的8:0010:00;春秋季是冬夏的过渡,因为成都为内陆地区,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多湿,所以将调研时间定位14:0016:00,与夏季延续对比。使用进口Kestrel4000测量空气温度和空气相对湿度,使用GARMINEtrex20测量养老院庭园面积、绿地面积,随后计算各区域绿地率。实测的养老院基本数据见表2。根据问卷调查以及行为记录,总结老人的主要行为活动与趋向位置。其主要行为活动有散步、晒太阳发呆、闲聊、打麻将等;通过趋向位置决定出四个主要测量地点:休憩空间、中庭、运动场所和主要人行道路。将所有的测量位置与养老院结合,确保测量地点贯通整个场地。分别在位置中心取阳光与阴凉点同时测量,重复三次,每次数据采集的时间间隔3min。第一天测量的各项微气候的三组数据先求平均值,然后再与第二天的平均数据平均,最后利用多次测量的平均值进行分析。利用表格工具Excel对原始数据进行归纳整理。所有的数据收集、整理及分析工作,均使用表格工具Excel和数学分析软件Origin8.0进行分析并制作图表。

3结果与分析

3.1成都市养老院庭园微气候现状研究

3.1.1养老院四季微气候变化现状特点测量数据表明:成都市养老院的夏季均温度为27.125℃,相对湿度具体数值是63.008%,基本高于60%,使体表皮肤汗液蒸发受阻碍,显得闷热;冬季养老院均温为11.4℃,相对湿度为73.378%,均高于72%,春秋的温度是21℃。通过查阅资料,老人的最适温度区间为24~26℃最佳,不宜低于16℃或高于33℃;相对湿度45%~65%最佳,30%~70%体温易维持。比较得出目前成都市养老院庭园冬季温度较低,相对湿度较高,其他季节温度与相对湿度基本处于这个区间较为适宜。将每个养老院四季的微气候变化作比较,数据显示,养老院庭院在四季都能实现降低温度与增加相对湿度的效应。其中春秋两季温度调节作用较为明显,最高可降低2.33℃,春冬两季湿度调节作用较为明显,最高可增加7.56%,反而夏季的温度与相对湿度调节作用于其他季节相比都不够突出(图2)。3.1.2养老院不同功能分区的四季微气候变化特点运动空间、休憩空间、行道树下与中庭从四季趋势上比较,春秋二季四个功能分区差距不大,但是夏季与冬季成了明显的分水岭,功能分区之间的差异较为显著。总体上,运动空间夏季温度最高,相对湿度最低;中庭夏季温度最低,相对湿度最高;冬季人行道树下温度最高,相对湿度最低;运动空间温度最低,相对湿度最高。夏季中庭相对湿度虽高,但是只有稻麦院养老院与银发老年公寓相对湿度超过了70%,其他养老院基本处于55%65%之间,是最适宜老年人停留的室外空间。冬季行道树下相对湿度基本保持于80%下,温度基本保持9.911℃,是养老院温度最高的地方,适合老龄人散步。不同种类的功能分区的植物配置不同,每个季节显出的调节作用各不相同。(1)人行道。人行道一般培植高大乔木,行道树下适量种植灌木与草本植物。除第二社会福利院外,其他养老院行道树下的灌草数量相对较少。行道树下全年温度高,湿度低。很多情况下行道树下阴凉处比光照处温度更高,在冬季这种情况最为明显,保温差值平均值为0.7℃,起到了保温的作用,适合老人散步。(2)休憩区。休憩区主要为植物与庭院小品的结合,有些结合水池布置,植物种类丰富,形式多样。因为形式复杂,休憩空间的整体数据离散性很大,最大值与最小值基本存在在这个功能区里,不能单一而论。(3)运动区。运动区一般植物较少,两旁有高大乔木遮阴,有些条件较好的养老院会配置灌木。因为植物数量较少,运动区对于整体区域的微气候调节差值较小,没有其他区域强烈,甚至夏季还出现了增温减湿的效果。由于运动空间夏季温度最高,相对湿度最低;冬季温度最低,相对湿度最高,并不适宜老人们运动。(4)中庭区。中庭主要为围合型庭院,周围有房屋围绕,以灌木、草本植物为主,间植高大乔木点缀。四合院型的养老院房屋低矮,反而以种植高大乔木为主形成一定气候。中庭区夏季平均温度最低,相对湿度基本处于55%65%,适合老人休息谈天。中庭区冬季的保温性比较明显,植物下的保温差值达到了0.4,比人行道稍次,但是相对湿度相对较高,平均值为77.2%,是冬季的第二选择。3.1.3庭园微气候影响因素分析(1)庭园基底。长济医院养老部、荷塘花邨养老院与银发老年公寓都是庭院内部有较大水景。特别是荷塘花邨养老院内部有一块面积为1666m2的荷花池。三个养老院每个季节温度按高低排序都在前五名,由此可以推测水域对养老院主要起到保温作用,这点应与成都本身多雨潮湿的气候有关。同时相对湿度从高到低排列中,三个养老院均属于底部,使养老院相对湿度维持在宜人的范围,这一点在春秋两季更为明显。(2)庭园布局。将养老院通过建筑空间布局对比,稻麦院养老院、颐乐村养老院与武侯区寿而康老年中心都是四合院围合封闭形式(图3),而其他养老院则是庭院围合建筑形式。夏季时三个养老院温度按高低排序均为末尾;冬季时颐乐村养老院与武侯区寿而康老年中心温度按高低排序为前两名。由此可以看出建筑空间布局对于养老院的温度调节起到冬暖夏凉的作用。同时,三个养老每个季节院阳光处的温度与阴凉处的温度差值按高低排序基本处于前列,可以推测封闭形式的建筑空间布局对于植物的温度调节有加强作用。(3)绿化率。养老院绿化覆盖率只有寿而康颐养院与稻麦园养老院达到50%,荷塘花邨养老院28.49%,其余都在10%20%徘徊。通过数据对比,养老院绿化覆盖率超过25%的三个养老院是寿而康颐养院、荷塘花邨养老院和稻麦院养老院,微气候调节差值同时也是前三名。但是这不能完全说明问题,将养老院绿化率与庭院绿化率相减,得出一个普遍规律:二者相差值越大,庭院微气候调节能力越差;二者相差值越小,庭院微气候调节能力越强。这一点从颐乐村养老院可以明显看出,虽然颐乐村养老院庭院绿化率高达98%,但是养老院绿化率只有18%,相差80%,是所有的养老院中相差值最大的。温度微气候平均调节值0.24℃,湿度微气候平均调节值1.29%,二者都是养老院中最低的。

4讨论与建议

根据问卷分析,老人幸福度感受高的功能分区为休憩区,同时在各养老院中幸福感受最高的为荷塘花邨养老院与成都第二社会福利院。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老人更喜欢植物种类繁多、颜色层次丰富的区域。根据此次调研与分析,我们可以发现植物调节作用是一种相对作用,不是单纯的减小温度、增加湿度这么简单,不能以此为借口减少植物的数量与丰富度。所以在营造庭院景观应该将当地的气候、庭院的基地、庭院的布局以及养老院绿化率与庭院绿化率的差值考虑在内,结合老人的心理需求营造出适合老人生理与心理的庭院。

参考文献

[1]李毅.基于960943家政服务网络平台的“虚拟养老院”运营模式研究[D].兰州大学,2013.

[2]徐立楹.养老院建筑及环境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0.

[3]刘博新,黄越,李树华.庭园使用及其对老年人身心健康的影响———以杭州四家养老院为例[J].中国园林,2015,31(4):85-90.

[4]王耀梁.城镇化背景下新农村社区养老居住空间环境设计探究———以成都地区为例[D].西南交通大学,2016.

篇5

一、成立领导小组加强对活动的组织领导

为加强对竞赛活动的组织领导,我局成立竞赛活动领导小组,明确工作职责和竞赛活动的任务与目标,强化对单位所属人员和辖区文化企业负责人的安全管理教育,严肃执行各项安全法律法规,按照活动的时间、节点开展好各项安全管理工作。

二、广泛宣传营造“人人讲安全”的良好氛围

活动期间,我局在每周一的局务工作会议上,安全管理工作是必议内容之一,按照条线汇报、研究分析、部署安排,加强对两馆、文体站和文化企业单位的安全管理,不断强化各条线负责人抓安全管理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同时要求局执法人员在日常的安全工作检查中,要广泛宣传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要时时督促和鞭策文化企业负责人严格按照行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生产技术要求,规范企业安全生产经营活动,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活动中,要求有条件的文化企业单位悬挂、张贴夏季安全生产工作宣传标语,或利用黑板报等形式宣传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等内容,营造“人人讲安全,人人重视安全”的安全生产工作环境。

三、竞赛活动中安全管理工作

篇6

关键词:雷暴活动;最小二乘法;离散小波分析

0 引言

雷暴是一种产生于强对流天气系统下的常见灾害性天气现象,关注气候变化,如今成为当今世界的几大议题之一。国外Changnon[1]等利用86个台站100年的雷暴观测资料,将美国雷暴活动划分为12个不同的区域,归结于6种雷暴活动变化类型,整体雷暴活动在变化中呈现减少的趋势。国内张敏锋,冯霞(1998)利用国内104个台站,研究发现近30年来,我国大部分地区平均雷暴频数在波动中减少,上世纪60年代前期雷暴频数有所增加;往后至70年代,呈缓慢减小的趋势;80年代中期雷暴频数减少幅度明显加快,频数现在正处于剧烈减少[2]。局部地区如广州雷暴日数平均每10年减少15.5天,月平均雷暴日数1至7月逐渐增多,8至12月急剧减少,呈现单一峰值[3]。德州市年雷暴日数呈减少趋势,平均10年减少1.28 天。月平均雷暴日数最多值出现在7月[4]。昌都地区雷暴日年际变化大,从上世纪80年代起呈递减趋势[5]。湖南省近35年(1971~2005年)来雷暴在不断减少,年际间变化特征是成加速度减少,其中夏季雷暴数百分比随着年际间变化是逐步减少,而冬季和春季雷暴发生比例均有所增加[6]。另外在特定的区域内,雷暴年际变化趋势还呈现一定的变化规律,主要表现在以大小不一的周期呈现不同的周期性震荡变化。徐桂玉,杨修群(2001)根据我国南方62个气象观测站1971~1995年近25年雷暴日数统计资料,研究南方雷暴的气候变化特征发现:我国南方雷暴25年变化的总趋势是逐渐减少的,并具有2年、4年、9年较短周期和21年长周期变化。较短周期存在着70年代以2年周期为主、80年代2年、4年周期都较明显、90年代以3~4周期为主的年代变化规律[7]。张美平、敖淑珍等利用广州白云机场1956~2001年46年的逐时观测资料,通过小波分析发现46年来广州白云机场雷暴日数的年际变化有着较好的9~12年振荡周期,而且雷暴的发生有逐渐减小的趋势变化[8]。孙丽、于淑琴等人利用1978~2007年辽宁省59个站常规地面观测资料,对雷暴日数的时空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1978-2007年雷暴日数总体呈逐渐下降趋势[9]。经国内外资料分析研究表明,大部分地区雷暴活动在年际变化上都呈现逐年减少的趋势。

香港地处亚洲大陆南缘华南沿岸,地形丘陵起伏,地势北高南低,总面积约1,104平方公里,管辖总面积2,755.03平方公里,水域率占59.9%。由于海陆面及地形差异的存在,易于地形雷暴的产生。香港属亚热带气候,夏天炎热且潮湿,冬天凉爽而干燥。受热带气旋、强烈冬季和夏季季风、季风槽等重要天气的影响,易形成锋面雷暴和切变线雷暴,经常在四至九月发生狂风暴雨[10][11]。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环境使得香港地区多年雷暴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分布都极不均匀。据此,本文利用香港天文台常规气象观测站的观测记录资料,分析1950~2009年香港地区雷暴活动及异常情况,总结60年来该地区雷暴活动的变化特征,有利于提高防御雷电灾害能力,为香港地区的雷暴预测和雷电防护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1 资料来源和分析方法

1.1 资料来源

本文资料来源于香港天文台气象观测数据资料库 [12],经过仔细订正的完整雷暴日观测资料,为保证分析资料具有代表性,文中选用其中60年(1950~2009)记录作资料处理,分析香港地区的雷暴活动特征。

1.2 分析方法

1.2.1 最小二乘拟合

最小二乘估计是德国科学家Karl Gauss(1777~1855)提出用最小化图中垂直方向的误差平方和来估计参数,其主要思想是用最小二乘法拟合因变量与自变量间的回归模型,从而把具有不确定关系的若干变量转化为有确定关系的方程模型来近似地分析,通过自变量的变化预测因变量的变化趋势。本文采用最小二乘拟合雷暴活动与时间的关系,分析香港地区近60年雷暴日年际、季节变化趋势,以此反映香港地区长期雷暴活动变化情况。

1.2.2 小波分析

小波分析方法是一种窗口大小(即窗口面积)固定,但是其形状可改变,时间窗和频率窗都可改变的时频局部化分析方法,即在低频部分具有较高的频率分辨率和较低的时间分辨率,在高频部分具有较高的时间分辨率和较低的频率分辨率,这正符合低频信号变化缓慢而高频信号变化迅速的特点。因此,小波分析能将交织在一起的不同频率成分组成的复杂的时间序列分解成频率不相同的子序列[13],低频部分信号的重构可以发现时间序列的发展趋势及规律,高频部分信号的重构可以发现时间序列的突变特性和循环周期[14],以此观察不同时间尺度上的变化情况。小波函数定义为:如果ψ(t)∈l2(R)(l2(R)表示平方可积的实数空间,即能量有限的信号空间满足允许性条件:

(1)

那么ψ(t)叫做基小波,式中ψ(ω)是ψ(t)的Fourier变换,由基小波函数ψ(t)进行伸缩和平移,本文选用Daubechies (db) 小波函数,对香港60年雷暴日数离散序列进行分析,更清晰地反映雷暴日序列的细微变化情况。

2 雷暴的时空分布特征

2.1 雷暴日数的年际变化特征及趋势分析

香港长达60年的雷暴日变化趋势(图1中曲线1)呈现年际差异较大的变化,其中雷暴日数最多高达53天,出现在1997年、2005年;最少年份为20天, 出现在1962年、1963年、1967年,与60年来香港年平均雷暴日比较少了15.69天。采用最小二乘拟合60年雷暴日数线性变化趋势(图1中曲线2),香港雷暴活动随时间增加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

最小二乘线性拟合气象趋势函数为y=0.17433x

-309.05,反映香港近60年平均雷暴日数以1.74 天/10a 的趋势增加。对60年雷暴日数进行最小二乘5阶多项式函数拟合(图1中曲线3),发现香港60年雷暴日变化呈现如下变化趋势:雷暴活动自50年代中期急剧下降至60年来的最小值,该最小值处于60年代,而后的时间里一直呈现两个稳步上升的趋势,先缓慢增加至70年代末,在80年代的10年间呈现平缓下降,往后急剧增加。

为更清晰地了解雷暴日序列的细微变化情况,将香港地区1950~2009年雷暴日数变化序列转化为Matlab 环境下的离散信号,利用Daubechies小波(db5)将这一由不同频率成分组成的雷暴日时间序列分解成频率不相同的子序列(见图2),包括一个低频部分a5和5个高频部分d1、d2、d3、d4、d5。低频部分a5表现的是信号的主要特征,是主要的稳定特征表现,表征了60年来香港地区雷暴日数的主要变化趋势。原序列s中雷暴日数绝大部分分布在50天以下,第5级的大尺度低频分量a5一般在35天以上,最大为40天,最小值大于32天,序列存在长期增长的变化趋势,以1984年为突变点,分为两个阶段,即1984年以前为雷暴日数偏少年,1984年以后为雷暴日数偏多年。1950~1984年与1984~2009年比较,后者增长趋势较为迅猛。从第1层高频信号d5的重构可以看出3个明显的突变点,分别是1967、1984和1999年,并存在不太明显的30年大尺度。从第2层高频信号d4的重构可以看出3个明显的突变点,分别是1959、1967和1992年,存在不太明显的20年尺度。从第3层高频信号d3的重构可以看出8个明显的突变点,分别是1957、1959、1962、1967、1971、1995、2003和2005年,且在1975年以前存在7~8年左右的震荡周期。从第4层高频信号d2的重构可以看出60年来呈现出3~4年左右的震荡周期。

2.2 雷暴日数的季节性变化特征及趋势分析

自1950年到今,香港地区60年来共记录了2162次雷暴事件的发生,雷暴事件季节性变化最多发生在夏季,占60年雷暴日总数的55.14%;春季次之,占全年总数的29.18%;秋季占13.64%;其中冬季最少,发生了44次雷暴天气,占2.04%。图3中~四个图分别反映香港60年来雷暴日的季节变化序列、采用最小二乘拟合分别线性拟合和n阶多项式拟合所得的变化趋势图。采用线性拟合得到春、夏、秋、冬四季雷暴日随年变化的气象系数趋势方程为:

(2)

香港位于亚洲大陆的东南缘,整个地区受季风环流控制,在时间上分别受到冬季风和夏季风的影响,年内季风交替明显干湿季分明,在气候分类上本地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春季3至5月份,地面的冷高压开始衰退,锋区逐渐北移,西太平洋副高北抬,高空南支西风小槽小脊活动频繁,地面冷空气常与副高西侧偏南暖湿气流相遇,冷暖空气频繁交汇,锋面天气异常活跃,易于锋面雷暴的产生,因此雷暴活动也日趋活跃。香港春季雷暴活动情况如图3中所示,80年代以前临近年份雷暴波动范围较后期大,后期在小范围的波动过程中随年际增加而逐渐减小。用最小二乘5阶多项式拟合60年活动趋势发现,呈现正弦波形状变化。自1950年开始急剧减少至60年代中期,为60年间的春季雷暴活动最小值,在1963、1964两年的春季三个月里仅发生了一次雷暴活动。然后增加至80年代出现峰值为22天,再而减小。拟合60年来香港春季雷暴日数随年际变化y1=-0.022x+54.2428,雷暴活动以0.22天/10a的趋势随年份呈现减少。

夏季6至8月份,随着太阳直射点的北移,温度升高,亚洲热带环流出现调整,大陆热低压形成,海洋高压不断加强。6月香港受印度低压影响,过赤道的西南气流北进增强,南海西南季风建立。6月以后西太平洋副高不断增强,香港处在副高南缘,同时,南海热带辐合带、东风波、热带低压等热带天气系统活动频繁影响香港,冷暖空气频繁交汇,海陆面差异明显,对流极其活跃,各种天气活动频繁,迎来了全年雷暴最活跃的时期。夏季雷暴活动趋势如图3中所示,香港60年来都在小范围内紧凑的波动中呈现随年际增加先减少后增加的变化趋势,特别是在20世纪末,夏季雷暴活动异常活跃。拟合夏季雷暴活动随年际变化y2=0.1706x-317.841,雷暴活动以1.7天/10a的趋势随年份呈现增长。

秋季9至11月,香港地区是干燥的冬季风逐渐代替暖湿的夏季风的过渡季节,西风急流的季节性南移, 对流层中层的副高迅速退出,雷暴活动逐渐减弱,低层夏季风南撤,随后便是东北季风开始建立,香港出现了短暂晴朗、干燥的天气。秋季雷暴活动趋势如图3中所示,60年长期在大范围无规则的震荡中随年际增加呈现上升的趋势,采用多项式拟合发现活动趋势随时间呈现两谷一峰的变化趋势,拟合变化趋势函数为y3=0.018x-30.7792,雷暴活动以0.18天/10a趋势增加。

冬季,在每年12月至翌年2月,强大的蒙古高压控制着整个亚洲大陆。本地常处于大陆冷高压脊的东南缘,盛行东北季风,中高纬度东移的槽线常引导冷空气南下,地面冷锋随之南下影响香港,南海暖湿气流在沿海一带对峙,出现准静止锋引起的低温阴雨天气,不易形成对流性天气,雷暴活动极弱。张鸿发[15]等利用TRMM卫星探测到18~38°N、74~123°E闪电资料,对中国区域年、季、日发生闪电频数和随经纬度变化,闪电密度分布和闪电气候特征进行了计算分析,发现冬季只有很少闪电出现在中国30°N度以南地区,且每年发生100次左右。图3中所示香港冬季雷暴活动情况,雷暴活动60年来其中44年出现整个季节无雷暴天气,基本不出现雷暴活动。但在80年代初至90年代末,冬季雷暴活动异常活跃,拟合发现香港地区冬季雷暴活动以0.07天/10a的趋势随年份增加。

3 结论和讨论

本文以香港天文台60年雷暴日观测资料为基础,采用一系列数理统计方法探讨香港地区雷暴活动趋势得到如下结论:

1)香港地区年平均雷暴日数为35.69d,按雷暴日数划分属于多雷区。60年来,雷暴绝大部分始发于全年的3、4月份,分别占40%和28.3%。极少数年份在5月份才出现雷暴天气;主要终止于10、11月份,10月份占据50%以上。60年间雷暴日最晚均终止于12月份,从未出现过全年12月均有雷暴天气。

2)香港地区雷暴年际变化差异大,年平均雷暴日数相差在10日以上;年际变化在大尺度上与大部分地区完全相反,以1984年为界呈现两个时期稳定上升的趋势,1984-2009年增长较前一时期更为迅猛;与之对应在小尺度上呈现各式各样的波动,较为明显的是出现3-4年和7-8年振荡周期。

3)近代香港雷暴活动逐年增加,香港雷暴日的月频率变化显现双峰单谷的抛物线变化。季节变化呈抛物线型,主要集中在夏季,7-8月为雷暴的高发期,春秋次之,冬季发生的概率小。近60来夏季雷暴占55.14%,而冬季则不足3%,夏季、秋季和冬季雷暴日数均呈增长的趋势,尤其以夏季雷暴日数增长最为显著达到以1.7天/10a,而春季雷暴日数以0.22天/10a的趋势随年份减少。拟合雷暴活动与年纪增加的线性函数为y=0.17433x-309.05,香港雷暴活动以1.74天/10a的趋势随年际增长而上升。

本论文对雷暴日作数据分析,在数理统计软件的基础上得到一些结论,但鉴于观测数据资料本身的局限性,限制了对某些问题分析研究的进一步深入,有待于进一步思考和探索!

参考文献:

[1] Changnon S A,Changnon D.Long-term fluctuations in thunderstorm activity in the United States[J].Climatic Change,2001,50(4):489-503.

[2] 张敏锋,冯霞.我国雷暴天气的气候特征[J].热带气象学报,1998,14(2):156-162.

[3] 张金,聂长春,陈玉华.广州市雷暴日数变化特征分析[J].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学报,2009,2(1):58-60.

[4] 石慧兰,贾汉奎,陈德英等.德州56 年雷暴日数变化及相关因子分析[C]//中国气象学会编.中国气象学会2008年年会气候变化分会场论文集.北京:气象出版社.2008:583-587.

[5] 李白萍,仓决,潘贵元.昌都地区近52年雷暴气候统计分析[J].科技,2007,(7):61-63.

[6] 陈涛,吴岚,韩波,等.湖南省雷电特征及闪电数据分析[J].防灾科技学院学报,2008,10(3):38-42.

[7] 徐桂玉,杨修群.我国南方雷暴的气候特征研究[J].气象科学,2001,9(3):299-307.

[8] 张美平,敖淑珍,刘翔,李念英.广州白云国际机场近46 年来雷暴气候的统计特征[J].应用气象学报,2004,15(1):66-73.

[9] 孙丽,于淑琴,等.辽宁省雷暴日数的时空变化特征[J].气象与环境学报,2010,26(1):59-63.

[10] 张景奎.香港的地形和气候[J].香港知识纵横谈,2000:73-74.

[11] 胡东洋,王金岗.香港概况.明珠·香港[Z],1996:14-15.

[12] 香港天文台,气象数据库. http://hko.gov.hk/cis/statis

tic/tsday_statistic_c.htm,2010-3-17/2010-5-22.

[13] 高瑞华,申培鲁,高慧,等.渤海海峡大风日数的变化趋势分析[J].海洋预报,2010,(1):39-43.

篇7

【摘要】对本次真情服务社区义诊活动进行总结,召开一次总结交流会,让积极参加本次活动的志愿者畅谈感想收获,进一步提高我校研究生的思想认识;总结本次活动开展中存在的成功和不足之处。就如何开展好下一次志愿活动听取研究生的意见和建议,有效实施夏季学期及暑期研究生教育教学活动。

随着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实施夏季学期及暑期研究生教育教学活动计划,是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的一件大事,对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我院从以下几方面着力推进本项工作,逐步形成有特色的医科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有效实施夏季学期及暑期研究生教育教学活动。为进一步鼓励和促进研究生深入社会、了解民情,培养研究生服务社会、关爱他人的社会责任感,搭建研究生社会公益实践活动平台,每年暑期集中开展若干项社会公益实践活动。

研究生暑期社会公益实践活动的内容可包括社区服务、环境保护、知识传播、公共福利、帮助他人、社会援助、社会治安、紧急援助、青年服务、慈善、专业服务等方面,并直接或间接服务于经济社会活动和居民生活。要充分考虑研究生群体的特点和实际,开展有针对性、实效性、形式创新的社会公益活动。要立足长效,着力建设一批长期合作的研究生社会公益实践活动基地。

本活动由专人负责组织管理,事前做足准备工作,结合实际情况,抓紧制定好详细的工作方案及具体分工安排,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争取青协和社区的支持,多方筹集活动经费,准备必备的义诊器械,印制相关的宣传资料,确保活动的顺利开展;认真做好医疗队队员的动员,分组和培训工作,提高队员的思想认识,增强队员的服务意识和主动意识,使他们能积极主动投入到志愿服务活动中去。

组织我校研究生志愿者开展义诊服务活动,大力弘扬志愿者精神,使广大青年志愿者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意识,主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帮助别人,诚心诚意为人民免费提供各项义诊服务,从而使青年志愿者在为群众提供义诊服务的实际行动中增强为人民服务意识,不断增强勤于学习,善于创造,甘于奉献的意识。一方面,通过开展巡回医疗,向广大居民提供免费义诊,有效缓解居民尤其是弱势群体的就医难问题,开展健康教育、防病治病宣传活动,使居民对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医疗卫生、个人保健和自然科学知识有深入的认识和了解,从而有效提高居民的卫生意识。另一方面,在为居民服务的过程中,通过所有参与义诊活动志愿者们的努力,体现我校学生良好的医疗服务素质,宣传我校学生的医疗业务范围和医疗服务精神,提高中山大学在本地的知名度,扩大其在本区的影响。通过为居民义诊,强化对我们学生的医疗知识的培训,为他们创造了良好的实践机会以便他们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有力地促进了我们学生更好的熟悉掌握医疗知识技能,提高技术水平。医院领导非常重视科学研究及我院医学研究生社会公益活动,拟在活动通过后即从组织机构、人员配备、资金保证、制度落实等方面确保研究的顺利进行。

指导思想:为深化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推进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进一步完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提高研究生综合素质,贯彻落实《中山大学“三学期制”实施方案》(中大办〔2009〕8 号)和《关于实施广东省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粤教高〔2009〕76 号)的文件精神。进一步鼓励和促进我校研究生深入社会、了解民情,培养研究生服务社会、关爱他人的社会责任感;同时为方便珠海市非城区广大人民群众就医,普及医疗健康知识,提高人民群众的防病治病意识,按照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要求,深入社区,服务人民,宣传普及卫生防病知识,为广大群众送医送药送知识,积极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推进社区卫生服务的工作方针,实现“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目标,营造健康、和谐的社区环境。

组织协调机构:由中山大学研究生院主办,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科教科、团委承办,面向全校研究生开展,采取志愿者形式,在珠海市非城区社区或农村开展社区卫生慈善义诊活动。

活动具体内容安排:围绕提高社区医疗卫生水平,按照不同社区,不同人群的不同特点,紧紧围绕“关注居民健康,共建和谐社区”这一主题,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组织我院各专业研究生医护专业技术人员入社区内开展集“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内容为一体的义诊、咨询、健康教育活动,为居民提供健康服务。

1、开展卫生健康教育和疾病防治知识宣传活动。通过向社区周边人民群众发放卫生健康知识手册、宣传单以及现场宣传讲解等方式宣传与人民群众生活直接关系的医疗卫生保健知识,对公共卫生、传染病预防、医疗保健等知识进行宣传,重点做好常见疾病及一般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宣传工作。

2、开展现场义诊活动。组织以研究生医护专业技术人员为主的义诊队伍进入社区开展义诊活动,义诊内容包括量血压、血糖、身高、体重、视力、按摩,贴耳穴,拔火罐,针灸等,对居民的可疑病症进行免费初诊。 3、现场医疗卫生知识,健康知识咨询。开设医疗咨询小组,主要由医护人员及研究生医护专业技术人员组成,在义诊的同时给予健康知识建议及回答居民基本的医疗知识,健康知识咨询。

利用假期时间,组织医疗队进入社区开展义诊活动和宣传活动,现场为社区居民免费提供各项义诊服务,接受群众的咨询,开展健康教育、各类传染性疾病的预防等内容的宣传。

对本次真情服务社区义诊活动进行总结,召开一次总结交流会,让积极参加本次活动的志愿者畅谈感想收获,进一步提高我校研究生的思想认识;总结本次活动开展中存在的成功和不足之处。就如何开展好下一次志愿活动听取研究生的意见和建议,有效实施夏季学期及暑期研究生教育教学活动。

参考文献

[1]王战军.基于省级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估.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6)

[2]袁珂.志愿者价值解析.中国研究生,2010(5)

篇8

摘要:海水源热泵空调系统由于其能够利用蕴藏在海水中的巨大热能资源,近年来在许多沿海城市,正逐渐受到人们越来越多地关注。本文主要针对可同时为多栋建筑供冷/热的海水源热泵空调系统的具体应用形式进行讨论,提出按热泵机组的设置地点不同而分为集中、分散和双级耦合式三种方式,并同时讨论了各种方式在冬、夏季的可能运行方式,总结各自的优缺点,为海水源热泵空调系统的具体实施及更深入地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海水源热泵热泵空调集中供冷供热

1引言

目前,能源问题已成为举世关注的焦点。我国是能源消费大国,建筑能耗占到全国总能耗的近四分之一;因此,节能以及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就成为研究重点。我国海岸线较长,一些沿海城市已开始计划利用海水源热泵空调系统为建筑提供冷、热源,以节约能源,减小污染,服务于生态城市的建设。本文将主要针对海水源热泵空调系统的具体应用形式及特点进行讨论,旨在为有关工程的具体实施方案和运行管理提供参考。

2海水源热泵空调系统概述

海水源热泵空调系统就是利用海水做为热源或热汇,并通过热泵机组,加热热媒或冷却冷媒,最终为建筑提供热量或冷量的系统。海水中所蕴含的热能是典型的可再生能源,因此,海水源热泵空调系统也是可再生能源的一种利用方式,是一种具有节能、环保意义的绿色供热空调系统。

巨大的海面时刻接受太阳的辐射,并受大洋环流,海域周围具体气候条件的影响,故海水温度数值会因地、因时而异。为尽量提高海水源热泵空调系统的供热/冷的效率以及整个系统的经济性,有必要研究在不同的海水资源条件下,为满足热用户的需求,可供选择的各种海水源热泵空调系统形式及其运行模式。

3海水源热泵空调系统形式

本文所讨论的海水源热泵空调系统是指能够同时为多栋建筑提供冷/热源的系统。海水源热泵空调系统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分类,这里只讨论按海水热泵机组的设置地点不同而进行的分类,可以分成三大类:

3.1集中式海水热泵空调系统

所谓集中式海水热泵空调系统,就是将所有的海水热泵机组集中起来设置于统一的热泵机房内(热泵机房根据需要可设置于海边或用户区域附近),制备的冷/热水通过小区外网输送至各用户,如图1所示,故也可称之为海水热泵集中供冷供热系统。

3.1.1冬季系统运行模式分析

(1)集中热泵站将网路回水直接加热至用户所需的温度后(如60/50℃的供回水温度),依次输送给各热用户,用户与外网采用无混合装置的直接连接方式。

(2)集中热泵站将网路回水加热至比用户实际所需的供水温度略高后送出(如65/50℃的供回水温度),用户与网路可采用有混合水泵的直接连接方式(如图2所示)。与前一种方式相比,它虽然因网路供水温度略有升高而使得热泵机组的COP值略低,但此时网路的循环水泵因不必考虑最不利环路的末端用户阻力损失,扬程有所下降;同时,由于网路供回水温差的增大,还使得输送同样能量的网路循环水量减少,从而节约水泵的输送能耗;另外,还可减少热源近端用户因节流而带来的能量损耗。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此种网路运行方式,还允许用户根据自身需要在一定范围内调整自己的供水温度,比前一种方式具有更大的灵活性。

图1集中式海水热泵空调系统图2有混合水泵的直接连接

3.1.2夏季系统运行模式分析

(1)集中热泵站直接制备各用户夏季实际所需的冷冻水(如7/12℃的冷冻水)后,依次输送给各用户,用户与外网采用无混合装置的直接连接方式。

(2)集中热泵站制备比用户实际所需略低的冷冻水(如5/12℃的冷冻水),再输送给各用户,同样,此时用户与网路可采用装有混合水泵的直接连接方式。此种运行方式所具有的特点与前面冬季时对应的情况相同,不再重复。

3.1.3集中式海水热泵空调系统的优势分析

与目前通常采用的各建筑单独设置电制冷机组制冷和锅炉房热水供暖的方式相比,此种系统主要有如下方面的优势:

(1)可以充分利用各用户负荷分布多样性特点(即并非所有的用户都在同一时刻达到峰值负荷),减少设备的总装机容量,也有利于降低自身的初投资。

(2)大型热泵机组的COP值比小型机组的要高(一些具体数值可参见[1]),提高了能量利用效率。

(3)虽然热泵机组通常仍需要用电实现制冷/热,但由于它在一年的大部分时间里都在较高的COP值下运行,仍然具有节能优势(类似的计算分析参见[2]),这也是海水热泵空调系统之所以受到关注的一个重要原因。

(4)各用户内的冷热源机房,以及位于室外的冷却塔都可以取消,这样既节省了许多宝贵的建筑面积,增加了业主的收益,又可以减轻由设备的布置而给结构专业带来的设计负担,和降低结构施工的成本;同时,也消除了由这些设备所产生的噪声;另外,取消了通常置于楼顶的冷却塔后,美化了建筑的外观,使屋顶绿化的方案更容易实现。

(5)由于大量使用海水,故可节约有限的淡水资源。淡水资源的缺乏是世界性难题,我国许多沿海城市都是严重缺淡水城市,节约淡水资源的意义重大。

(6)热泵机组集中布置后,有助于专业人员的集中管理与维护,既节约了运行成本,又能够提高供冷/热的可靠性。

(7)环保效果明显。前面提到的节能、减少噪声等都对提高系统的环保性能起到了直接的作用。

3.2分散式海水热泵空调系统

此种海水热泵空调系统的形式如图3所示:所有的海水热泵机组都分散至各用户,室外管网系统只为各用户机组提供所需的海水。

与集中式海水热泵空调系统相比,该系统的热泵机组分散,容量相对较小,初投资会相应增加,机组的COP值也会比集中放置的大型机组的略低,并且各用户仍然要有冷热源机房;但该系统中各用户的热泵机组相对独立,增大了用户的灵活性,如各用户可根据自身的特定需要来调节热泵的进出水温度的高低,或如稍后将提到的可用作水环热泵空调系统的辅助冷热源。

图3分散式海水热泵空调系统图4带冷却塔的用户与海水外网的连接

3.2.1冬季系统运行模式分析

对于冬季只有热负荷的建筑来说,热泵机组按制热工况运行;如果同一建筑内既有热负荷,又有冷负荷,可以考虑在建筑内部采用水环热泵系统以实现节能,此时,海水热泵机组只作为辅助的冷热源设备来调节建筑内部不平衡的冷、热负荷。

3.2.2夏季系统运行模式分析

(1)室外管网中的海水作为循环冷却水,提供给各用户的热泵机组,以制备用户自身需要的冷冻水,虽然此时用户机组的COP值会比集中的大型机组的要略低,但仍然会比用户使用冷却塔时的COP值略高。

(2)各用户仍然保留冷却塔,外网内的海水提供冷却塔的冷却循环水及其补水,如图4所示。

尽管用户仍然使用冷却塔,但海水冷却塔仍然节约了大量的淡水资源,而且只为冷却塔服务的外网内的海水流量要远比用海水直接冷却热泵机组时所需的水量少,因而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海水的输送能耗。

3.3双级耦合式海水热泵空调系统

该系统的示意图见图5。此系统的突出特点就是既有集中热泵站,又有分散至各用户的热泵机组,所以也可称之为联合式海水热泵系统。很明显,这样设计会提高系统的初投资,但它有一个最大的优点:当冬季海水的温度过低(如北方寒冷地区的近海水温度接近0℃)时,仍可以完全由此系统为各用户供热(详见下述),而无需额外的辅助热源(鉴于目前的热泵技术,前面的两种系统形式遇到此情形时,须有辅助热源),真正实现单独由海水热泵为建筑提供冷热源。

3.3.1冬季系统运行模式分析

该系统冬季可能会有四种运行模式:

(1)在海水温度很低时(通常此时的室外气温也很低,用户热负荷较大),集中海水热泵站内的一级海水热泵机组制备15~20℃的温水,通过外网输送至各用户,然后每个用户内的二级热泵机组再把水温提升到用户实际所需的温度。

(2)当海水温度较高时,可由集中热泵站一次制备各用户可直接用于供热的热水,用户内的热泵机组不工作,此时的工作模式与2.1节的集中海水热泵空调系统的运行模式相同。

(3)当海水温度较高时,只有分散至各用户的热泵机组工作,向建筑供热,而集中热泵站内的机组停止工作。此时的工作模式与2.2节的分散式海水热泵空调系统的运行模式相同。

(4)当然,在海水温度较高时,也可以使

一、二级热泵机组同时工作,外网内的水温会比15~20℃略高。

至于

一、二级热泵机组间的外网环路内的水温最佳取值范围,两级热泵是串级工作,还是单级工作,以及它们之间的转换条件,应由更详细的理论分析与实验验证来确定。

图5双级耦合式海水热泵空调系统

3.3.2夏季系统运行模式分析

除夏季一般只需单级热泵制冷外,其余的运行模式与上述冬季时的情况相类似,不再赘述。

4总结

本文针对利用海水作为冷热源的热泵供冷/热系统,按照热泵机组的设置地点不同,将其分成集中式、分散式和双级耦合式三种类型,归纳总结了集中海水热泵系统的诸多优点,并对各种类型系统在冬、夏季的可能运行模式与特点进行了简要描述与分析。需要指出的是,三种类型的系统都有直接利用海水直接供冷的可能。

另外,本文只是讨论各种类型的海水热泵空调系统及其可能的运行模式,对于任一给定的具体实际工程,还要从系统能耗特性、经济性以及系统供冷/热的可靠性等方面进行更详细的计算与分析,才能得到最终满意的结果,笔者将在这方面进一步地开展研究工作。

参考文献

1.T.T.Chow,W.H.Au,etal.Applyingdistrict-coolingtechnologyinHongKong.AppliedEnergy79,2004,275-289

篇9

 

商(市)场、展馆名称

Xx商场

计划人

 

计划周期

计划项目、内容及完成结果

第一季度

1、将2017年的各类记录整理和归档;

2、对项目各岗位工作进行严格的检查巡视,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

3、做好节前安全检查工作;

4、提前做好春节前的商场环艺布置;

5、认真做好分公司的月检及周检工作,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6、组织每月四次例会,学习公司下发的各类相关制度及文件;

7、做好每月的基层人员的绩效考核;

8、认真做好商场各区域的环境消杀工作;

9、做好春节期间的工作安排;

10、积极做好公司缴费送好礼的宣传及2018年各项费用收缴工作;

11、根据办公需要上报办公用品的采购计划;

12、认真做好与商户的亲情走访及沟通工作;

13、加强雨雪天气的应急防范及清扫工作;

14、做好春节期间值班人员的慰问及工作的督查;

15、做好2017年度优秀员工评选工作;

16、做好空区合同的续签及服务费的收取;

17、每月做好代收电费的核算统计装订工作;

18、随时关注业主群的报修情况及舆论动向;

19、认真按时完善各类内业资料;

20、认真填写2018年项目财务预算报表;

21、做好物业办公室的装修计划的申报工作;

22、做好商户建议更换商场门头意见的上报工作;

23、认真做好公司季度检查和月度检查问题的整改回复;

24、积极参与安防人员的考核培训及消防演练工作;

25、积极协调商户与顾客的投诉纠纷与回访工作;

第二季度

1、继续收取2018年1-6月物业服务费,完成目标应收的50%。

2、做好装修督察验收及保证金的收取与退还工作。

3、及时录入乐天软件,与财务核对票据及收费情况。

4、检查商户占道经营,清理门口货架。

5、每月核对商户的用电情况,检查电表是否正常。

6、处理业主商户与顾客间的各种投诉并及时进行回访。

7、督促做好室内、外围的清洁及垃圾房的冲洗消杀工作。

8、监督检查各岗位的日常工作,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9、巡查商场设施设备的运行、保养及卫生状况。

10、组织每天的晨会工作,学习公司文件及相关制度,总结上周问题,安排本周工作。

11、做好每月工作计划及落实工作。

12、根据物料消耗上报办公用品的采购计划;

13、做好每月亲情走访工作。

14、夏季来临,加强大风暴雨天气的应急预案及各类突发事件的处理工作;

15、做好遮阳布面料的选购及悬挂工作。

16、督促月检、季检问题的整改与回复。

17、提前做好五一期间商场的环艺布置。

第三季度

1、春季加大对外围工作的监督检查力度;

2、做好保洁人员的招聘工作;

3、加强对主管人员和保洁人员的培训,每月至少培训两次;

4、加强对原有保洁员和新聘保洁员的礼仪和业务技能培训;

5、加强室内地面、外围地面和门头的清洗;

6、督促区域主管做好日检的工作;

7、配合院方做好各类检查和每月的卫生考核;

8、根据物业服务合同特别要求进行环境清洁工作;

9、组织每月一次的月综合检查工作,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10、组织每月四次例会,学习公司下发的各类相关制度;

11、做好每月一次管理人员和保洁人员的绩效考核;

12、按院方要求做好医疗垃圾和生活垃圾的分类及各项消杀工作;

13、每月与院方确认结算物业服务费;

14、根据物料消耗上报保洁物品和办公用品的采购计划;

15、每月及时与院方巡检人员做好沟通;

16、对新型保洁工具进行专项培训学习;

17、做好新入职员工的各项培训工作;

18、做好护士节慰问工作。

第四季度

1、做好2017年7月-12月物业综合管理费的收缴工作,收缴率达100%。

2、收取下半年空区、广告位租金,收缴率达100%。

3、做好收取装修保证金和退装修保证金的登记工作。

4、及时录入乐天,与财务核对票据及收费情况。

5、督促检查商户占道经营,清理门口货架。

6、督促每月电费的收缴,做好核算和装订工作。

7、督促每月核对商户的用电情况,检查电表是否正常。

8、处理业主、商户、顾客的各种投诉并及时进行回访。

9、督促做好每月的消杀工作。

10、监督检查保洁清洁的工作。

12、巡查商场设施设备的运行、保养及卫生状况。

13、巡查客服、工程、安防、保洁上岗情况。

14、组织每月一次的月综合检查工作,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15、组织每周晨会,学习公司下发的各类文件及相关制度;总结上周问题,安排本周工作。

16、督促做好客服人员每月工作计划安排。

17、随时参与安防人员的培训及考核。

18、督促协助配合消防演练、培训及考核。

19、督促检查自检记录、培训记录、投诉记录、检修记录等各种记录。

20、根据物料消耗上报办公用品的采购计划。

21、督促做好夏季门帘的清洗及收藏工作。

22、督促做好冬季门帘的安装工作。

23、做好中秋、国庆节的环艺布置工作。

24、做好平安圣诞节的环艺布置工作。

25、做好每月亲情走访工作。

26、做好冬季雨雪天气应急预放及清扫工作。;

27、考核评选2017年优秀员工。

28、做好年终总结工作和2018年度的工作计划。

29、配合公司做好客户满意度调查。

30、督促月检、季检问题的整改与回复。

篇10

论文关键词:运用“八字口诀”,巧读等温线图

 

等温线是将某一平面或某一空间区域内温度值相等的点所连接的平滑曲线。在近年来的高考中对等温线图的考查屡见不鲜。通过几年的教学经验,现将等温线的关知识总结如下,供大家参考论文服务。

一 “北减为北、南减为南”——南北半球的判定

因为太阳辐射是地球表面热量的主要来源,而低纬度区的太阳辐射量远大于高纬度地区的太阳辐射,从而导致全球气温存在很大差异教育教学论文,总的来说全球气温分布规律是:在南北半球,无论七月还是一月,气温都是从低纬向两极递减。因此,等温线由南向北递减的为北半球,由北向南递减的为南半球。如图(一)所示,甲为北半球,乙为南半球。

二 “点南陆南、点北陆北”——同纬度海陆位置、季节(月份)的判定

点------太阳直射点,即若太阳直射点在北(南)半球,无论南北半球的大陆等温线都向北(南)凸出教育教学论文,海洋上向南(北)凸出。这是因为: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不同,使同纬地区陆地较海洋增(减)温快,导致了海陆间气温的差异,即在同一纬度上,冬季大陆比海洋冷,夏季大陆比海洋热,这种现象就直接导致了等温线的凸向。全球等温线弯曲如图(二)所示:

由此我们可以归纳出适用于全球等温线的分布规律:按月份说,1月大陆等温线向南凸出,7月向北凸出教育教学论文,海洋上正好相反;按季节说,冬季大陆等温线向低纬凸出,夏季向高纬凸出,海洋上正好相反论文服务。如下所示:

据上述归纳,只要我们了解海陆差异,以及南北半球季节相反这一点,我们既可以根据等温线特点判断海陆分布,也可以根据海陆气温特点判断季节(月份)。

三 “大于大的、小于小的”——闭合等温线区域内温度值的判定

位于两条等温线之间的等温线闭合区域,如果其温度值与两侧等温线中的较低温度值相等,则闭合区域内的温度低于其等温线的温度值;如果闭合等温线的温度值与两侧等温线中的较高温度值相等,则闭合区域内的温度比其等温线的温度值更高教育教学论文,即“大于大的、小于小的”。如图(三)中,P地温度值小于120C,Q地温度值大于140C。

另外,在对流层大气中,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海拔高度不同,气温不同,根据等温线分布特点,可以判断其地形、地势。如图(三)中教育教学论文,P地气温应由外到内逐渐减小,即中间气温低,四周气温高,则P地为山地;同理,Q地为盆地。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在闭合等温线中,“里大为盆、外大为山”论文服务。这将指导我们对闭合等温线中地形、地势的判定。

四 “凸高为低、凸低为高”——等温线高低值的比较、判定

凸高为低,所谓高低是指等值线的弯曲部位向高值凸出,即每条等值线弯曲的凸出部分指向等值线数值递增的方向,这时弯曲所示部位为低值(相对)区域;凸低为高与凸高为低相反,即每条等值线弯曲的凸出部分指向等值线数值递减的方向教育教学论文,这时弯曲所示部位为高值(相对)区域。如图(四)所示,B点气温高于A、C两点气温。

根据该规律,我们可以确定等温线的弯曲方向,比较温度的高低。如图(四)中,图中B点气温高于A、C两点气温,所以B处等温线向低温度一侧弯曲,即等温线中的“凸低为高”的规律。同时,在海陆位置或季节条件之一确定时,也可用该规律来判定海陆或冬、夏等:如果等温线向高纬弯曲,表明该地区比同纬度其他地区要高(夏季的陆地、冬季的海洋);如果某地的等温线向低纬弯曲,表明该地温度比同纬度其他地区要低(夏季的海洋、冬季的陆地)论文服务。由此我们可以看到教育教学论文,该规律也可用于判定海陆位置或季节(月份)。

另外,在海平面等温线图中,根据该规律可以判定寒、暖流。如图(五):

由图可知,200C等温线凸向160C等温线,根据“凸低为高”这一规律,我们可以判定该洋流为暖流。

五 “延伸八方、按向索因”——影响等温线因素的判定

由于全球海陆位置、地形状况等因素并不单一,因此使等温线在实际上形成各种各样的形态。分析等温线的延伸方向,我们不难看出影响等温线的主要因素:若等温线的延伸方向与纬线大致平行,说明等温线受纬度(即太阳辐射)的影响显著;若等温线与纬线斜交(或者说与海岸线大致平行),说明受海陆位置影响较大;如果等温线与山地或高原的边缘(或等高线)平行,说明气温受地形、地势影响较大。如图(六)中教育教学论文,造成我国山东半岛等温线这种分布趋势的主导因素是海陆位置;

在图(七)中,等温线走向特征的描述和原因分析为:西部走向为南北走向,因为西部有南北走向的安第斯山脉,使气温偏低;所以受地形地势的影响,等温线大致与山脉走向平行;东部走向为东西走向,因为东部为海洋,下垫面性质单一,主要表现为受太阳辐射的影响,所以大致与纬线平行论文服务。同时,由于受洋流(马尔维纳斯寒流)的影响,近海岸等温线向北弯曲。由此可见教育教学论文,影响等温线走向因素中,有时是一个因素,有时是多个因素。

总之,在梳理知识体系过程中,我们要注重指导学生加强对知识的整理与总结,指导学生灵活运用已有知识分析、解析问题,注重地理原理与现实生活的结合,进行多个层面知识点的意义、渗透和整理,逐步提升学生的应试能力,以适应高考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