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生学期个人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26 14:06:0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医学生学期个人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医学生学期个人总结

篇1

在上半个学期,我完成了从一名小学生到初中生的转变,适应了中学——这个新的环境。老师、同学们都给了我很大的帮助与无私的关怀。在这学期的学习生活中,我学到了不少新的知识,例如:代数与方程、英语句式、新的散文与诗歌……真的是非常丰富。

而最令我高兴的是我在体育方面有了明显的提高。记得刚开学时最多只能跑5圈。因为在小学最后几个月里几乎没怎么跑步,所以听老师说的圈数简直可以当做跑步上的"天文数字".但是经过一学期的练习,现在可以轻松的跑完老师规定的圈数。

可是我并不会骄傲,因为我的数学成绩还不是很理想。但是,我会继续努力,直到满意为止!

在这几个月的学习里我深深体会到,一切知识的学习、新鲜事物的接触都会对自己有指导作用,就看自己是不是用心去想它、真心想用它。一旦真正结合为自己的实际行动,我想一定会有很大的提高。

转眼间,一个学期过去了,我们迎来了盼望已久的寒假。对我来说,这半年的学习生活真是飞跃的半年。在这半年里,无论是学习成绩还是身体素质都比小学更上了一层楼。下面,我就简单的总结一下。

本学期,我的整体成绩较稳,但月考的排名总是在下降,这是为什么呢?我翻了翻以前的卷子,发现在语文、英语两类卷子中,我的作文和阅读都还不错,基本每次都是基础题在拉分,说明我的基础不太扎实,英语要好好背单词,语文也要认真理解每个字、词的意思。相比之下,数学存在的问题就比较大了,刚开学的时候总是错计算题,后来经过每天反复的练习,计算题错的少了,可是后边的大题、难题又开始伤脑筋起来,我渐渐发现这不是只练普通的题就可以答对的,更重要的是看头脑的灵活性,所以,这个寒假,我可不能闲着,一定要在这上面多练习,争取让自己的水平更上一层楼!

接下来就是身体素质了,这个没得说,绝对是突飞猛进般的提高!小学时,我在体育课上最多也就能跑4圈,跑5圈都是要了命一般。到了现在,我自己都不敢相信,长跑时的10圈居然轻松搞定了!我相信,照这样练下去,身体素质一定会比朝阳区其他的同龄人强许多!

最后,我想总结一下上初中后我最大的改变——学习态度。我认为,初中和小学的教育方法最不同的就是:小学是老师督促着学习,而初中就不一样了,所有事情都取决于自己。比如,小学老师上课会非常频繁地叫同学发言,可是初中老师常常一节课都不叫一个同学起来(尤其是数学),想想,如果少听了一节数学课,漏掉了一堂课的重点,是多么可怕的事啊。所以,在本学期,我学会了自己努力,上进,最后通过长期的努力取得更好的成绩!

自评:在本学期,我认为我在道德习惯方面表现良好,团结同学,彬彬有礼,希望我以后可以继续保持!在生活自理能力上,我认为我做的还不错,可是在自主学习的能力上,我认为还有所欠缺,比如有时课后不复习,写作业会分心等。在这学期,我认为我还是很勤奋的,比如上课认真听讲,课后积极完成作业等。最后,我认为我取得的成绩整体来讲不错,就是数学还需再努力提高。希望下学期我可以更加努力认真,让自己从各个方面都"更上一层楼"!

-----

2014年9月,我跨进了北师大朝阳附中,从这里,开始了我的新旅程······

刚开学的我还是一个玩心还未收回来的孩子,第一次的月考给了我一个教训!它告诉我:初中的学习不再像小学那样突击就可以应付下去了,它开始需要积累了!我好像对这个教训不以为然。接连下来的月考,期中考,特别是期中考,几乎让我崩溃!但又给了我一个重重的提醒。这时候,我开始努力了——刷题,几乎每天我都在和数学较劲,不管这道题懂不懂,我都要对自己刨根问底,这样一来的好处就是:对每一道会的题都有99.9%的把握做对,至于那0.1%它是不太可能出现的。除了这一点,课堂上的40分钟我也比以前更珍惜了。

这一学期的最后一次月考为我的努力做了最好的见证!这让我更有了信心。这时候,期末的钟声悄然响起,"期末"一个让学霸爱,学渣恨的日子,像我这种既不是学霸也算不上学渣的孩子来说,对期末简直是又爱又恨,但它终将到来,我必须学会面对和努力。这次期末考试的成绩对于期中考来说有了一些进步,但还有很多人在我前面,我还需要努力!

新的学期我不仅经历了学习上的蜕变,还收获了很多好朋友。

我们从刚开始的陌生到相识再到相知,我们一起走过了初中的第一个岁月,跨越了初中的第一个新年,我想我们的友谊不会就此诀别,它会很完美,也会经历很多磕磕碰碰,当然到最后它一定会变得比钻石还要坚硬还要闪亮。

刚刚初一的我们在相处的时候避免不了的小矛盾在这个学期学会了收敛,它不再像以前一样肆无忌惮,学会了让步,这让我们彼此之间的沟通更容易了些。

这学期的我从刚开始的懵懵懂懂到学期末的成熟稳重经历了很大的蜕变,我很开心来到这个学校,这个学校让我真正意识到了学习是为自己,也让我真正理解了"退一步海阔天空"的意思。真的很感谢,很感谢北师大朝阳附中在这学期带给我的所有!我想"北师大朝阳附中"这一站,一定会是我人生旅途中的一道风景线!

自评

道德:这学期在道德方面表现还不错, 能尊重老师,同学。

能力:这学期这能力方面没有完全展现出来,下学期继续努力,要学会自己抓住机会。

勤奋: 勤奋这方面还没有有特别突出的表现,下学期继续努力!

取得的成绩:对期末成绩还不是特别满意,还有提升的空间。这学期我参加了21世纪杯的英语演讲比赛虽然得了复赛的第二名但还是没有进决赛,我觉得这是我自己的问题,没有给自己很充足的时间准备。希望下学期继续努力!

初一二班 刘XX

这是我进入初中以来的第一个学期,现在期末了,我来自己总结一下这个学期我自己的变化。

这个学期刚开始的时候,我还没有从假期的状态中缓过神来,也就是说,在这个学期刚开始的时候,我一直没有适应中学的生活,一直在浑浑噩噩的状态中度过的。然后就是第一次月考,在这次考试之后,我终于把心收回来了。在那段时间里,是我在这学期中最认真的一段时间,我认真的写作业,上课认真地听讲,课后认真的复习。

就是因为那段时间的认真,所以我期中考试才会考好,但是在期中考试之后的那段时间我开始松懈,上课开始走神,然后作业也不是那么认真了,于是,我开始慢慢的退步,而别人又在慢慢的进步,然后我就开始和别人拉开了差距。之后的那次月考,我就失利了,整整掉了两个考场。不过幸好期末考试是按期中考试的排名坐。

在月考之后,我虽然没有之前那么认真,但是至少态度端正过来了,终于明白了竞争的激烈,理所当然的开始努力了,在这时努力还不算迟。至少在期末考试成绩出来以后,还可以笑,因为我努力过。

我比较容易骄傲,所以才有了在期末考试之后的那段松懈期,在那段时期中,我错过了许多知识。像without这种词的意思本来是没有,但是我生生的把它写成了通过。这是一种低级错误,而我竟然还错,当时我特别想自杀。月考的失利,强迫我静下心,认真审理我的错误及各种知识点。现在回首,俯瞰那些错误,会感觉很可笑。

在期末考试的时候,我发现那些题都比较简单,但这恰恰是我的弱点,因为我虽然会做,但是容易错,而且数学是在下午考,正是我容易犯困的时候,在这种情况下我只能在考试之前去洗一把脸,以保持自己是用清醒的状态去考试。

总结一下,我在这学期中没有特别好的表现,也没有特别烂的表现,一直是中不溜。但是体育方面还不错,平均分上95了。下学期的话,体育要继续保持,学习方面要一直保持认真的态度面对。

从道德、能力、勤奋、取得的成绩

自我评价:变勤奋了,自理能力变强了,体育变好了。养成了许多好习惯。

时间好似流星雨。在这个学期里,我交道了新朋友,我们好似快乐的小小鸟,一起度过了一学期的快乐时光。我还学了很多新知识,把他们装进我心理的知识宝库。我还在一学期中改了不少缺点,让我又有了进一步的提高……我舍不得一学期,我好舍不得,因为他是一个充满光明的一学期,充满知识的一学期,充满快乐的一学期!

初一学期的生活眨眼之间就过去了,头脑中还清晰的记着刚来时的情景,没想到这么快就面临期末考试。回想这四个月来我的学习生活,既清闲又忙碌,在清闲中我学会了与他人交流,在忙碌中我学到了该学的知识。

到了中学,感受一种新的教学,我倍感荣幸。在这里,虽然没有哪一个老师手把手的指导我、教我学,可我正式在这样一种环境下懂得了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性。而且,因为这样,我有无限的选择权利。

每次和别人交流时,我都以为自己在学校里每天都一无所获,可是在总结学习、收获成果时,我才清楚地看到我没有白白地度过四个月。

篇2

第一个轮转科室是icu,我的带教老师是万凌老师,她是院里的操作能手,干活麻利,动作漂亮,操作规范,这无形中给了我很大压力。实习生活的开始就让我有种挫败感,在老师面前感觉自己很渺小,甚至于工作都不带脑子,只机械的执行任务,每次只想把工作做好,可越想先做好它越出错,越错越害怕,越怕越错,这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以至于我都不敢主动要求做操作,可这样老师又觉得活不主动,有时候觉得委屈了就自己大哭一场。每天面对着老师如鱼得水忙碌的身影,我心里只有怨叹,怨自己无法将理论应用于实践,怨自己在以前见习时没有好好学,愿自己笨手笨脚。可能是我适应能力差,又不会与老师沟通,进了ccu还是处在彷徨中,但我也很感激我的带教老师,对我很耐心,也很关心我。到了手术室李楠老师每天都能看到我的进步,即使是一点点她也鼓励我,即使我很笨犯了错她也会给我讲原理,让我知道错误的根源而不是训斥。它起到了一个引导的作用,我开始有了自己的思路,又重新有了工作的激情,不管多苦多累只要心里舒服,我就可以开心度过每一天!

现在我进入了第四个轮转科室骨三。本以为可以很快适应,但现实确泼了我一头冷水,感觉自己变得更傻了,不知该干什么,而老师也觉得我们实习了这么长时间,又是本科生,做起事来应得心应手才是,面对老师的无奈我真无地自容!我又一次陷入了低谷,又回到了没脑子的生活,做事一点条理也没有。然而何婷老师知道了我由于自卑,不主动而没有得到操作锻炼时,她就给我讲操作技术的重要性,并帮我寻找锻炼机会。是老师又一次激发我的热情,真的很感谢老师对我的关怀,我也会加倍努力,不辜负老师对我的期望!

现在对于实习,我还是又憧憬又惶恐的。憧憬是因为实习是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机会,将学了四年的理论去应用于临床,实在是非常新鲜而有意思。然后,要在病人身上操作,要想真正地透过症状看到疾病本质,心中却没底,便难免惶恐了起来。也曾问过不少实习同学,各说纷纭。总之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但有一点是明确的使用懂得知识的真正掌握是把它用于实践,用实践来验证及巩固所学。学会如何与病人,老师交流isveryimportant!不善于与人接触是我的一大弱点,那种胆怯与不自然会使我失去很多的学习机会,所以我觉得沟通也是一门艺术,学好了将使你受益匪浅。经过这近五个月的实习,我也有了这层体会。在此,我总结了以下几点:

一,理论知识的问题:以前当的一直是学生,学校是以学生为中心的。而中国式的教育一向是填鸭式的:被动地接受那么多的知识,虽然考试考了那么多次,但现在我的知识在脑海中似乎没了踪迹,只好不断翻书。当在老师的提问下一次次哑口无言时,才认识到自己记的粗浅,没有时间经过的记忆犹如沙滩上的足迹,当时似乎深刻明显,却耐不住时光的清洗。

二,角色转化问题。实习刚开始,很多东西都不了解,虽然以前也曾见习过,但真正的要实际操作了,我仍觉得底气不足。我会不会弄错了,万一弄错了怎么办。干事情总是缩手缩脚,加上跟我一块实习的同学表现都很好,我觉得老师都喜欢她们,事情似乎也轮不到我头上,每天盲目跟着做基础护理,跟着操作。本想说让我也试一下,但又不敢。因此,我觉得角色转化是个坎,我一定要努力克服这一点。方法主要是靠主动吧,我发现,只要主动提问,主动提出操作的要求,老师都是很乐意教的。不能再像在学校里那样等着老师要求干什么了。

三,胆魄的锻炼。面对病人,特别是外科的病人,见到血是经常的,看到病人痛苦地,特别在操作的时候,心总会提到嗓子眼,因此而小心翼翼,束手束脚,反而会给病人造成更大的痛苦。因此,胆魄得锻炼得大一点,再大一点。胆大心细是我追求的目标,只有准确迅速才能早点解决病人的痛苦。

四,无菌观念和规范化操作。在外科实习这段时间,每个老师都强调无菌观念,因次,我深刻认识了无菌观念,操作中便不自觉地去遵守。而规范化操作也实在是个很保守和安全的做法!至于新办法,创新思维,那也得熟悉情况了再说吧。

篇3

医学生基础知识学习体系21世纪是知识化、信息化、学习化的时代,社会对知识分子的要求越来越高。医生从事临床工作需要以丰富的知识和技能为保证,基础教育在医生的学习过程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因此,分析研究强化医学生基础知识学习的重要性,并针对社会背景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实施计划是非常必要的。

一、研究背景

医学生以其特有的就业前景及医生的行业特性决定了其必须具备扎实的功底,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必须牢靠且能灵活运用到实践操作中去。同时,目前社会中存在的一些形势也警示加强医学生基础教育的必要性。我们通过走访调查,分析总结出目前最主要、最具影响力的因素有如下几个方面:

1.医学生对基础知识学习产生倦怠感

据研究统计,医疗、护理等专业的学生学习倦怠高于计算机、外语等专业,考虑医疗、护理等专业知识繁杂,需要记忆的内容较多,且医护行业服务的对象是人,也给从业者带来较大压力,且医学专业学生同样也要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压力,这些都使得医学专业学生学习倦怠程度较高。此外,部分医学生只注重临床技能,认为基础知识枯燥乏味,而完全忽略了基础课程与临床实践相辅相成的密切关系。

2.医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匮乏导致一系列问题的出现

(1)医学生专业基础知识不足,降低其就业竞争力

近年来,随着医学院校不断扩招,医学毕业生越来越多。但是大部分医学生就业期望值较高,不愿意去乡镇医院,导致基层单位人才缺失。而大中城市三甲及其以上医院却以其独特的地理优势、经济水平以及医疗条件等综合能力吸引着大批优秀的医学毕业生。同时,受金融危机等因素的影响,许多大型医院已经接近“人满为患”的情形,不再广泛接受医学生,而只重点招收以广博的基础医学知识与灵活的实践操作技能兼备的高素质专业性人才,导致医学毕业生就业压力颇大。

(2)医学生专业基础知识学习不扎实导致医患关系的紧张

现阶段,医疗纠纷不断,医患关系日趋紧张,除了患者对医生行业的认识不够、舆论压力、媒体偏激的报道等因素之外,医生的专业技能与人文素养也存在一定的缺陷。一方面,部分医生过分依赖高科技,而忽视传统的体格检查,问诊环节缺少,医患沟通匮乏,医生不能充分了解患者的病史而单纯凭借化验单、检验报告,往往会导致一些患者病情延误。另一方面,部分医生由于知识的欠缺,在选择检查项目上存在疏忽,不能正确选用特异性的检查,患者花“冤枉钱”的同时也可能会导致错误的诊断结论。

二、医学生加强基础知识学习的重要性

医学院校基础课程不仅仅包括细胞生物学、解剖学、遗传学、生理学、分子生物学与生物化学、病理学等,还应该包括思想政治、医学伦理学、医学心理学以及英语等方面的教育。医学生充分掌握这些基础知识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优秀的基础知识是医学生思想升华的知识源泉

思想政治、伦理学等基础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大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有助于培养准医学生们高尚的人文素养,提高其职业道德水平,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弘扬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

2.扎实的基础知识是奖助学金、评模评优的有力依据

医学生由于其培养周期和成长过程较长,费用昂贵,给家庭带来巨大的经济压力。大多数医学生可以在上学期间凭借自己的努力获取奖助学金,来缓解一部分家庭压力。现行大学期间为促进当代大学生勤奋学习、立志成才,各项评优评模的文件都明确要求学生的学业成绩优秀,综合素质较强。医学生只有学好基础课程,才能得到较高的学分,在参评奖助学金时具有超强的实力。

3.稳固的基础知识为进一步深造奠定良好的基础

目前,医学就业形势严峻,医学生们纷纷选择向更高的学历进修。但是,医学研究生考试与其他考试有所区别,其专业性质决定其考查知识点综合且理解难度较大。本科期间基础课程的掌握有利于医学生将知识融会贯通,做到基础课程和临床课程的有机结合,形成以疾病为主干,贯穿各科内容的复线。

4.夯实的基础知识是临床实践必不可少的条件

有效掌握基础医学,首先,增强医学毕业生的职业素质,助其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其次,提高未来医生的专业水平,降低临床误诊率和漏诊率,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再次,能够为临床中出现的相关现象和问题做一些基础性的实验和研究。同时,可以从病因诱因、发病机制、病理生理学改变等方面深入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提出积极有效的治疗和预后措施,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三、强化医学生基础知识学习的途径探究

1.个人方面

(1)提高自我认识

正确认识医学生的身份、肩负的重任以及基础教育对于自身、患者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观念和理想。这样,才能增强学习的自觉性和如饥似渴的求知欲望,并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到基础知识的学习中去。

(2)寻求正确的学习方法

科学的学习方法是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业成绩的重要条件。医学生在学习过程应针对各科目的学科特点,选择恰当的方法,勤于归纳总结,巧妙联系前后知识点。

2.学校方面

(1)稳抓“三风建设”

辅导员老师进行严格的日常考勤,合理运用奖惩制度,并将医学发展需要和发展目标有机结合在一起,指导、训练、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学生干部在教室学习园地和宣传栏实时更新医学前沿信息,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学院适当安排学习经验交流会或举办知识竞赛、讲座等,以达到知识的共享。班级内部也可成立学习探究小组,以优生带动后进生,共同进步。

(2)深化教学改革。教师应一改往日传统的说教形式,采用更活泼生动的方式,如小组讨论等,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角,有助于激发学习兴趣。在基础课程学习开始及过程中,适当地结合临床内容,由临床问题引出要学习掌握的基础知识,对一些基础理论进行精辟和深入的讲解,使学生真正掌握,增强摄取新知识的本领。

3.社会方面

实践活动是完善基础知识的重要手段。医院应多开展一些志愿活动或组织生产实习,学生才能把理论知识学得更活,而且记忆持久、巩固。同时,医学生把学习到的理论知识与参加各种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其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才比较完善和全面,才能把所学知识转化为各种能力。

医学生承载着未来医疗卫生发展的希望,应加强基础课程的学习,并不断探究创新。只有将理论知识灵活运用于临床实践中,将来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医学事业接班人!

参考文献:

[1]李玲,沈勤,沈梨芳.医学院校大学生学习倦怠现状及影响因素调查研究.中华护理教育,2013,10(5):199.

篇4

一、转变理念,认识汉语应用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1.学校的支持和重视是前提

很长一段时间,由于社会评价体系与社会需求体系的脱节,导致医学教育偏重于自然科学,忽视医学的社会属性,忽视对医学生汉语应用能力的培养,导致医学生汉语应用能力不强。医学生将来要面对的工作对象除了疾病,还有患者(人)。医学教育既要培养学生扎实的医学理论知识和丰富的临床实践知识,又要培养他们较强的汉语应用能力,使他们善于与患者、家属沟通,提高疾病治疗效果,适应新时期医学模式的转变。学校要充分认识到汉语应用能力的培养对医疗事业发展和医学生个人发展的重要性,摆正医学教育中人文类课程的位置,打破以单一医学为主的学科体系,重视汉语应用能力的培养,增设培养医学生汉语应用能力方面的课程,如:大学语文、实用语言艺术、口才训练、阅读学、交流与沟通、应用写作等课程。

2.教师的引导和教育是关键

医学生汉语应用能力的提高,有相当数量的专业老师认为那只是大学语文老师的事,自己只要教好专业知识就行,其实不然。汉语应用能力的提高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不是靠几个大学语文老师和几堂大学语文课就能实现的。它需要全体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的长期培养才能形成。所以,专业老师不仅要教好自己的专业知识,也要在专业知识的教育中锻炼学生的汉语应用能力,始终牢记既要教书又要育人。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要不断转变教育理念,提高自身的汉语应用能力,用良好的知识修养、生动流利的教学语言感化每一位学生,并适时地为学生创造锻炼的机会。当然,作为承担培养医学生汉语应用能力主要任务的大学语文教师,更要坚定信念,热爱自己所教的学科,更新教学理念,改革教学方法,让学生体验到汉语学习的魅力,为民族语言和民族文化感到自豪,从而愿意、乐意学习汉语。

3.学生的认识和行动是保障

医学生大多数来源于高中的理科生,对汉语的学习热情不高,缺乏兴趣。许多学生做论文,写文章,甚至做老师布置的作业都利用电脑网络下载现成的文字资料,进行剪辑拼贴,疏于动脑、动手。再加上,在校期间花费大量时间学习外语,参加各种培训和证书考试,无暇顾及汉语学习。学生有意无意忽视自身汉语应用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导致了他们提笔忘字,用词混乱,造句为文错误百出,开口用语平庸乏味,与患者交流缺乏技巧。受传统思想影响,他们认为只要医术高明就是一名好医生,孰不知,临床工作中病历书写,治疗问诊,术前谈话,处理医患、医医、医护关系,医学科研工作中的论文撰写,医学生涯中的知识更新,都需要汉语应用能力的综合运用。所以作为将来要成为白衣天使的医学生,一定要认识到汉语应用能力的培养对自身素质提高的作用,从而在医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有意识地提高汉语应用能力。

二、凝聚力量,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书写习惯

1.发挥班主任对学生阅读、书写习惯养成的引导作用

班主任指导学生根据自身特点,制定每学期的阅读计划(可到图书馆去借阅查阅,也可以自己购买,请图书馆工作人员进行阅读指导讲座),督促学生按计划阅读,开展读书交流会,撰写读书笔记、读后感(读书笔记和读后感要求手写),并定期进行检查评比。长期坚持,养成良好的阅读和书写习惯,为提高汉语应用能力积累大量的素材。

2.发挥高校图书馆对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指导作用

大学生课外阅读有着很大的局限性、盲目性和急功近利性,出现了无限的文献资源和有限的阅读时间之间的矛盾,使得有强烈求知欲的大学生产生了困惑,需要图书馆及时有效地进行阅读指导。

图书馆可开设文献检索课,指导大学生如何利用文献;组织管理学生读书社团,了解他们的阅读心理和方向,引导他们健康阅读:设立《阅读与欣赏》栏目,推荐优秀图书的介绍和赏析,领悟作者的感情,体味书中的意境;定期举行读书报告会、读书笔记交流会、书目推荐会、读书有奖征文、书评论文、读书心得演讲比赛等。

3.发挥网络资源优势,提高网络阅读质量

随着校园网络基础设施的不断发展,各种各样的网络资源日益丰富,现在的大学生更多地选择网络阅读,但因缺乏有效的网络阅读指导,阅读质量不高。因此,学校要开展大学生网上阅读调查,加强网络阅读指导,推荐优秀网站目录,组织专题网络资源导航,指导学生对网络资源进行评估和分析,引导学生利用网络阅读中的各种评价标准,创建自己的WEB站点,有针对性地组织信息、综合信息,实现互动、研究型学习,提高网络阅读的效率和质量。

三、加强锻炼,学生汉语应用能力在实践中提高

1.利用课堂大练兵

这里的课堂教学不仅是大学语文课堂,也指专业理论知识课堂,无论是大学语文老师,还是专业理论老师,要共同承担培养医学生汉语应用能力的任务。在大学里,大学语文课时数相当少,以学医学知识为主的医学院校就更少,有些甚至没有开设大学语文课。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专业理论课老师在专业知识教育中又不注意汉语应用能力的培养,那么,培养医学生的汉语应用能力就成了一块教学的盲区,极大地影响了医学生素质的提高,影响医学生的培养质量。所以,医学院校的所有老师要发扬团体教育精神,充分利用好课堂这块主阵地,在课堂教学中锻炼学生的汉语应用能力。

教师可把理论知识设计成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提前一周或一个月利用手机飞信,QQ群等途径,通知要上课的学生。让他们查阅资料,逻辑推理、归纳总结、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课堂上老师、同学交流讨论,解答问题。医学理论知识在查找资料、交流讨论中得以掌握,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了锻炼。这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增进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交流技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专业知识的学习。

2.抓住实习多实践

医学生在医院实习的时间有一年,一定要抓住实习的时间培养汉语应用能力。开展实习教学晨会,由学生轮流主讲各种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要点和治疗注意事项,讨论存在的问题以及特殊病例。对学生感兴趣的课题,安排学生查阅文献,撰写综述,并利用多媒体进行专题报告和讨论。鼓励大胆提出自己的观点、看法、治疗方案,教师只在需要时给予必要的指导。开展与患者沟通交流活动,教师示范与病人沟通的技巧,鼓励学生多接触病人,与病人交谈,详细解释患者的病情,以及治疗方案,从患者病痛的角度多给予患者体谅和关心,获得病人的信任,提高口语能力和交流技巧。实习完后每生上交一份实习体会,锻炼学生的总结表达能力。

篇5

【关键词】 学生,医科;内科学;临床实习;教学;病例分析

内科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临床学科[1],内科见习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巩固学生的理论知识,培养学生一定的临床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近年来,我教研室在见习教学中采用了以病例分析为基础的教学法,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效果,现将体会总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在我校2003级临床医学本科学生内科学见习中选取2个班实施本教学方法。将学生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56人,实验组58人,选择具有丰富专业知识和临床经验,中级以上职称教师承担教学任务。

1.2 方法 实验组按以病例分析为基础的教学模式进行,在各病种见习中,教师课前先准备典型病人及病例资料,不以教师讲授为主,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对典型病人进行病史采集及体格检查,并对病人的病案资料进行分析讨论,然后在教师问题的引导下,进行讨论发言,提出自己的见解,教师进行点评总结。对照组按传统教学法进行。即以教师讲授为主,先讲授理论知识结束后,带领学生见习部分病人然后再由教师总结见习内容。学期结束时,对两组学生进行临床综合考核,内容包括:综合考试成绩占20分,技能操作成绩占30分,理论考试成绩占50分。

1.3 统计学方法

计量数据以±s表示,采用t检验。

转贴于

2 结果

两组学生临床见习综合考核成绩比较,实验组的病历书写、技能操作、理论测试成绩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3 讨论

临床见习作为联系理论课与临床实习的桥梁[2],在医学生临床思维的培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临床见习带教方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理论及实践知识的掌握。传统的教学是以教师示教为主,见习课过多重复理论课的内容,教师满堂讲授,害怕学生记不住而反复强调和重复,学生自然而然地形成一种观念,见习课不重要,只需死记硬背来应付考试就行了,久而久之丧失了对学习的兴趣。以病例分析为基础的教学法是学生在学习了理论课知识的基础上,通过亲自询问病史、体格检查获取第一手资料,并对病例所提供的其他各种资料进行分析,先作出自己的判断,再在教师的带领下讨论分析,从而改变了传统教学中教师主讲,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作法。该教学法在整个见习教学中锻炼学生主动学习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以及独立思考能力、获取资料信息和逻辑思维能力等[3,4],个人综合能力特别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很大的提高,更好地巩固理论知识和更快地培养一定的临床分析能力,培养实用型医学人才。本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组期末综合考核成绩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

实践证明,内科见习教学中,以病例讨论为基础的教学法明显优于传统的以教师示教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周敏,王品.病例讨论式教学方法在临床实习中的效果[J].新疆中医药,2004,22(1):45-46.

姚斌,胡国亮.内科学临床见习教学方法改革的研究[J].医学教育,2003,12(6):51-53.

篇6

关键词:医学生 就业力 职业生涯规划 课程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5(a)-0008-02

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指学生对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的基础上,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长、经历及不足等各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结合社会需要,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确定其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且为实现这一目标作出行之有效的安排。笔者在多年从事医学生管理和教学的过程中发现,许多学生在大学的学习生活中没有明确的目的性,思维的混乱其导致行为的盲目,没有清晰的奋斗目标,甚至一部分学生苦闷、彷徨、破罐子破摔,结果大学生活混乱而没有方向,毕业时毫无竞争力可言。因此,引导大学生在大学期间有效的规划学业、科学的选择自己今后职业发展的目标、对未来的职业进行合理的定位、有计划有针对的培养自己的就业能力就成为教育者要重点研究的课题之一。职业生涯规划作为大学生进入社会之前关键的一环,应得到社会、学校特别是大学生自己的高度重视。

1 职业生涯规划与提升就业力的辩证关系

职业生涯辅导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激发职业认知、剖析自我世界、探析职业领域,引导学生养成科学、理性的就业观,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大学生的职业成熟,高校应该建立以提升就业力为核心的全程化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这就要求把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建设成一门全面、系统的学科体系并循序渐进地贯穿于大学教育全过程。众所周知,就业力的养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是短期的、一蹴而就的工作,仅仅通过毕业前简单的就业指导是远远不够的,高校要从学生大学入学时起就开始并逐步加强就业力的培养,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工作观、职业观,促进大学生整体素质和竞争力的提升。

1.1 帮助学生明确自我认知,明确奋斗目标

通过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理论的系统学习,用科学的测试方法和量表,让学生对自己的性格、兴趣、能力及价值观等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充分的认识自我,看清自己的优势与特长、劣势与不足。从而找到职业倾向的切入点,通过科学的方法帮助学生找到自己喜欢做的,并且愿意为之努力奋斗的职业方向。让学生明确什么是自己喜爱的工作,未来能够更有动力积极的投入,从而创造更大的成功机会,获得高度的满足感并提高职业稳定性。

1.2 帮助学生探析就业环境,明确就业方向

通过职业生涯规划的认识职业世界与职业探索训练,帮助学生结合职业分析,充分考虑职业的区域性、行业性和岗位性等特征,认清医药卫生行业的现状和发展前景,在医学大背景下,选择自己适合从事的具体职业。良好的就业观念是医学生在认识和处理职业问题的准绳,不仅有助于个人找到合适的就业岗位,更有助于医学生的成长、成才和职业理想的实现。

1.3 帮助学生完善知识结构,增强就业竞争力

医学生通过对职业环境的分析和对自我的明确认知,就很快会发现自身现有条件与目标职业要求之间的现实差距,从而有目标、有针对的去奋发学习,提升自我,增强学习的动力,通过制定合理可行的职业生涯目标与职业目标,促使医学生去规划自己的专业学习和技能锻炼,为达到自己的人生理想去做各种努力,在学习中提升医学职业精神和人文精神,最终达到“人职匹配”的目标。

2 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存在的问题

2.1 对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重视性不够

一方面,很多医学院校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启动较晚,甚至很多院校都是近几年才增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在课程开发和内容体系建设方面还处于探索阶段,课程规划缺乏整体性和科学性;另一方面,由于医学院校普遍存在的的专业特点是学生的周学时数较普通综合院校专业多、学制长、科目多,学生学习任务繁重,导致了学生普遍重视专业知识的学习,对于人文知识的积累长期处于忽略状态,这也导致学生对于职业生涯规划的课程的重视远远不够。

2.2 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师资力量薄弱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该课程的授课教师应该具有教育学、社会学、管理学、心理学等多方面的知识,同时应该有很好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通过生动的实践教学与案例分析去对学生进行生动的引导。但目前,大部分医学院校的讲授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师都由学校的就业服务机构的工作人员、学校的党务、和学生辅导员担任,他们虽然能够凭借工作经验对学生进行人生、学习方面的教育,但这些教师都没有经过专门的培训,缺少系统的、专业的理论支撑;另一方面,承担本课程的教师大部分为兼职教师,他们原有的工作就已经十分繁重,对于所承担课程的投入精力有限,这都导致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质量不高的原因。

2.3 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设置单一,缺乏理论联系实际

当前高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多为理论教学,通过PPT形式讲授,虽然教学过程有一定的直观性,教师也能够通过案例、视频等生动讲解,但讲授过程也仍旧局限于“灌输式”的授课模式。另外,很多高校由于受师资力量和教学计划等原因影响,将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设置为大班授课模式,导致无法充分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启发思维,久而久之,导致一些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讲授流于形式。另一方面,很多高校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缺少实践环节,很多医学院校大学生虽然已经开始了解职业生涯规划,并且逐步有了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但当进入实际行动阶段,往往缺少自觉性,因而,无法为自己制定合理、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无法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3 医学院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体系构建的几点建议

3.1 合理安排授课时间,授课形式多元化

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建设首先要改变传统的讲授式授课模式,对于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仅仅只简单使用讲授的教学方法很难对学生产生实质的教学效果,因此,要改变以往大班授课的模式,改为小班、小组进行,要丰富教学方法,让学生以体验式教学为主,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各种自我认知的测试,通过创设职业生涯问题或活动的情境,提供合宜的职业生涯探索项目与讨论式的对话机会,让学生参与到职业生涯探索活动之中,掌握认识自我和认识职业世界的方法。在课程时间设置上,要尽量避免周末、晚上,使学生在心理上重视该课程,认真对待每一节课。

3.2 重视课程开设,强化学习态度

各医学院校应高度重视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体系建设,努力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就业指导中心为负责组织和实施课程管理的机构根据教育部及学校的相关要求统一制定教学内容,各高校应把职业生涯规划的课程体系建设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等列入教学计划的必修课程,并且有计划的聘请业界专家来校卫生生做专题讲座和咨询,使学生从入学后就建立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掌握职业生涯规划的方法,树立正确的择业就业思路,提高综合素养,要在高校各级管理层当中普及职业生涯规划思想,重视前瞻性的职业课程指导。

3.3 强化师资建设,提供科学辅导

各高校想提高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质量,一直专业化的师资队伍是切实有效开展教育的基础和前提。而各个高校的职业生涯规划师资队伍的建设应立足于实际,目标长远,有针对性的培养专门人才,特别是课程讲授、团体辅导、个体咨询的复合型教师,定期有针对性的展开教育教学培训,使其获得专业的资格认证。做为职业生涯规划任何教师,除了保证教学质量之外,还应清晰的掌握当前的社会变化趋势和职业世界对人才的需求,要能够通过职业咨询和职业测评服务帮助学生解决职业生涯规划中的难题,为他们提供有效的服务。所以,各高校对培养和建立一只相对稳定、专兼结合、具有较高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的生涯教育教师队伍,对于解决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疑惑、提高学生就业率方面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4 搭建网络平台,提供个性化服务

网络的方便、迅捷和交互的便利可以很好的为职业生涯辅导提供服务,学生可以通过网络了解行业信息、国家政策、新闻动态利用校园网络和多媒体等一些手段可以实现强校际、省际甚至国际之间的信息往来,可以学生们甚至可以利用网络跨专业跨学校选课和读书。

高校可以通过网络可以实现课程的网络测评、网络课堂、在线咨询等,所以各高校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搭建网络平台。职业生涯规划需要根据个体的不同而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需要对症下药、因人而异的引导方式,从而促进学生的人格完善和个体发展,培养具有创造精神并具有鲜明特点的人才。职业生涯规划不可能千人一面,它要依据个体的实际特点和具体情况而分析。因此,理论课程中只是知识、方法的普及,高校应提供个性化的咨询辅导服务。因此,加强职业生涯规划咨询建设成为必然。

提升大学生就业力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程,要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就要构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以提升就业力为核心的课程教学服务体系和全程辅导的职业生涯体系。主动地按照市场需求进行专业课程设置改革、调整人才培养目标、改进教学方式方法,同时高校在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上应该加大投入,通过建立职业化、专家化的就业指导队伍、开设系列生涯辅导课程,设置专业职业生涯辅导机构等方式帮助大学生提升就业能力,建立完善的职业生涯教育体系,多层次、多角度地对大学生的职业规划提供科学的辅导。

参考文献

[1] 谢伟.基于职业生涯规划理论的大学生就业力提升模式研究[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2010(4):88-91.

[2] 张宏田.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探索与实践[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5):82-84.

[3] 张玉蓉.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与对策分析[J].出国与就业,2010(1).

篇7

1.1人文素质教育

在加强专业知识教育的同时,还应注重对医学生或研究生的人文素养和医德医风教育。“以病人为中心”就是要求医务人员在行医观念与医疗行为上,都能以病人的需求为出发点,尊重患者的个性化心理。医疗服务要以人为本,带教老师应该具有高尚的医德修养,严谨的求学精神,高度的责任心和同情心,言传身教,潜移默化,于细微处为师表。在教学工作中,应把人文知识所赋予的医德教育和科学精神贯穿医疗工作和临床教学中,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精神。人文教育是一种教育思想,其关键是教育观念的转变。“以人为本”的人文教育新模式将会对医学教育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1.2医学伦理学教育

随着医学伦理进入诊室和病房,医疗的一切行为都受到医学伦理的约束,医疗中许多判定往往是医疗技术判断和伦理判断的结合。医学伦理学是一门密切联系临床、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完善医学教育中的伦理学教育已刻不容缓。目前,现代医学技术的广泛应用,以及价值取向多元化等发展使医学伦理学问题频出,因此,教师利用医学伦理学知识,结合当前医学伦理学的热点问题,如器官捐献移植、克隆技术、安乐死、药物试验、高新生殖技术等,进行交流和讨论,定期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调动学生的思考积极性,使学生不仅关注患者个人人格,还要关注整个人类社会。

2教学方法的改革

2.1临床思维能力培养

高精尖的辅助诊断方法并未显著降低临床误诊率和漏诊率,其原因在于临床医生的临床思维存在某些缺陷,主要表现为分析能力、推理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对知识的拓展能力明显受限。应当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现代医学临床思维,帮助学生在原有知识结构基础上,打开思绪,依托联想增长新的知识经验,利用临床思维,结合所见的实际病例,实现知识的处理和转换,验证推测、不断更新或纠正临床思路。研究发现,以病人症状为出发点的临床教学改革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以医生“治病救人”的角度来学习与思考,提高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但是病人症状不能涵盖所有的知识点。因此还要强调疾病的整体观念,既考虑教学的系统性、连续性,又能兼顾临床思维教学的灵活性。

2.2启发式教学

近来,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方法(problem-basedlearning,PBL)受到医学教育界的大力推崇,即用问题讨论式课堂,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中心的讨论式教学。据WHO统计报道,全球目前大约有1700余所医学院采用PBL模式进行教学。PBL的教学模式为“提出问题-学生准备-学生发言-老师归纳发言”,以问题式、讨论式、启发式等方法,将素质教育贯穿课程教学之中。在讨论中寓教于乐,学生围绕问题进行推理和分析,各抒己见,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课堂上教师也能够与学生相互交流,掌握学生的理解程度,合理调整教学进度和内容。PBL教学与应试教学相比,更能提高学生应对临床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而不是仅仅局限于理论知识。

2.3自主能动性培养

近些年,网络检索信息十分便捷,涵盖内容越来越丰富,为了适应和充分利用社会的网络化发展,应充分调动医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在临床教学中遇到棘手或罕见病例,应培养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促使学生查找并应用信息资源,找到疾病突破点。还要鼓励医学生阅读医学期刊,参加网络教育,锻炼自学能力,拓展知识深度和宽度,独立进行学习和归纳总结,培养勇于思考和创新的能力。

3教学手段的改革

3.1加强与其他学科的横向联系

20世纪,高校文理分科,使得学科之间的联系甚少,尤其是医学学科与其他非医学学科之间相互隔离,导致医学生知识结构狭窄,科研思维中难以将学科之间的关系和发展规律联系起来。20世纪末国内高校大合并的改革,使得很多医学院与其他学科院校合为一体,从而弥补了高等医学教育单科单一型的不足。湘雅医学院张阳德教授早年开发研制的“胆道镜爆破取石”技术便是集聚了医学、材料学和工程学等多方面的知识成果,极大地推进了新时期医学教育的发展。目前在医学分科更为精细的前提下,更应该注重学科之间的联系,争取培养出具有较强适应性的复合型人才。

3.2信息化模拟资源和临床实践操作相结合

临床医学的许多知识都需要直观感受和动手操作,但是由于患者日益增强的自我保护意识,传统的教学方法就显示出自身的不足。因此,运用信息化模拟资源的教学方法就应运而生,包括电视教材、多媒体课件、网络课程、教学资源库、医学虚(模)拟仿真实验平台。运用信息化模拟资源,使理论教学成为集声像、图文于一体的教学,动态图表、图片、录像片段、情景模拟等多种教学手段的展示,使讲解的内容更为直观、形象,利于学生的理解、记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提高了教学效率。如2010年、2012年和2014年笔者在德国图宾根大学访问期间,观摩了多次妇产科学的教学,深受启发:如有一次,主讲者为A.O.Mueck教授(首都医科大学客座教授)讲的题目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课程。这是妇产科领域最棘手的一个疾病,从理论上也不容易理解。他用生动的演讲将理论与实践呈现给医学生,在讲座的开始,图宾根大学妇产医院的院长及主管医生带患者走向讲堂,现场演示病史采集,将病人的临床问题呈现给学生,科学地告诉学生患者为什么会出现这些问题?如何诊断?如何处理?当讲到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分期诊断及处理时,医院手术室的子宫内膜异位症腹腔镜手术直播镜头直接切换到讲课厅。手术开始探查时,根据子宫内膜组织转移在盆腔各脏器的面积、部位等进行分期诊断,随后学生可以直接看到对这些异位的内膜组织如何手术处理。待大家观看完手术直观镜头后,教授继续讲解,当讲到对有生育要求者,内膜异位症手术后可以成功妊娠,立即转播手术室剖宫产实时录像镜头,随着娩出新生儿的第一声响亮啼哭,课堂上的同学们掌声雷动,震撼着讲者、听众!对于这样的课程学生能不印象深刻,永生难忘吗?笔者至今仍印象深刻。因此,临床实践教学在医学教育全过程中至关重要,教育部、卫生部提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要重视实践,加强医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应创建临床实践教学实验室,学生先在较为真实的环境和氛围中进行规范化训练,在以后临床工作中才能够具备稳定的心态和熟练的临床操作能力。因此,利用现代的信息化模拟资源教学结合临床实践教学,使教学内容更为直观、生动、形象、具体,再结合教师的详细讲解,医学生才能够牢固掌握所学知识。

4师资队伍建设

在教学医院中,重医疗轻教学的现象较为普遍,部分临床指导教师的工作重心在医疗,教学意识淡薄,一个优秀的临床医生未必是一个优秀的带教老师,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重视基本技能训练,而且还要在教学方法上不断创新。如主张“病案为先导”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对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形成系统的认识,充分将理论和临床实践结合起来。医学院校应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定期培训、临床示范教学,严格执行教学查房制度;派遣年轻骨干教师进修学习,利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教学方法,开拓教师的视野,充分发挥年轻教师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大胆启用一些有经验的年轻教师试讲理论课,并邀请经验丰富的老教师进行指导。

5缓解医患关系

篇8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在学期开始前,由学校教务处通过“本科教务系统”把各个班的教学任务分配给任课老师(本课题的研究者之一),研究者在被分配到的班上开展调查研究。因此,理论上各个班级均有相同的概率纳入本研究。本研究样本为2013级临床专业某班医学生,共86名学生,其中男46名,女40名。

1.2教学方式改进方法本研究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与学生课程成绩考核制度相关联,以增加学生配合新教学方法的积极性。课程成绩考核办法为:平时成绩与期末考试成绩各占50%。其中,平时成绩包括:完成作业的认真程度(40%)+主动分享(10%)+参与“翻转课堂”实践(50%)。完成作业的认真程度中包含有对预习任务的考查,主动分享则包括了课堂主动发言及课程中心论坛参与。

1.2.1改革考核方式,培养学生主动预习与思考的习惯本研究通过在学生课后作业中加入预习内容来促进学生养成预习的习惯。对学生完成作业认真程度的考查包含有对预习作业完成情况的考查,此部分成绩占平时成绩的40%。通过增加预习作业占期末成绩的比重来激励学生预习,从而培养学生养成课前预习与思考的习惯。为了使该方法能够得以实际应用,本研究在课程开始时便与学生沟通成绩考核方式,强调了预习工作的重要性,并且设计了符合学生学习能力的预习作业。

1.2.2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抽象思维与科研思维能力本研究创新性地应用了PBL学习法[1-2],即“以问题为导向的学习方法”来鼓励学生参与课堂学习。在引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以问题为载体,鼓励学生以单独或小组合作的形式去探究和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步步深入,逐步发掘问题背后所隐含的信息,从而获得知识,其科学思维方式也得到锻炼。

在开展PBL教学法时利用了“四川大学课程中心”医学统计学论坛,鼓励同学们在论坛上提问并勇于提出个人见解供大家探讨。另外,同学们也可以在论坛里跟帖讨论。该论坛建立后,同学们将课后产生的问题以发帖的形式在论坛进行提问,大家纷纷在复习课程内容、查阅相关资料后在论坛进行相互讨论。从论坛访问量可看出该方法初有成效,同学们对该方法参与度较高。例如:

动物疫病监测主要是在指定时间内,对动物疫病的发生、流行以及分布等因素进行调查。同时,对所采集的样本采用国家规定的标准方法进行疫病的诊断,使我国动物防疫人员能了解该疫病的发生、流行趋势以及变化规律。当防疫人员了解这些信息资料后,就能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在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中,动物疫病监测极其关键,只有相关部门切实提高动物疫病的监测水平,才能为后期的疫病防治工作打下基础。

同学乙回答:“我个人觉得系统误差能不能被消除不是一个绝对的概念,我们可以通过很多手段来降低系统误差,当系统误差被降到极小极小时可以认为系统误差已被消除。类似于9≈1这种情况。”

同学丙回答:“系统误差不能完全避免。”

在同学们针对问题进行复习、查阅资料后,老师在论坛为大家做出了解答

1.2.3实施翻转课堂,提高学生团队协作能力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研究通过设计“翻转课堂”课程实践[3],其目的一方面为提高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另一方面为培养学生统计思维和科研能力,同时也以科研课题为导向,引导同学们更深入地理解统计学知识,提高学习的积极性,改善学习态度。该实践提供3个板块的课题:“教学相长”、“牛刀初试”和“脑洞大开”,分别侧重于知识理解、知识运用和创新能力。在学期开始时将全班同学分成若干组,每组同学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学习情况确定一个研究课题,并指定一位课外专家作为顾问,根据课外专家指导开展研究。每周的理论课和实习课结束后,由授课老师和助教回答学生的问题并作指导。每组同学分别在课程中期及结束时进行课题的中期汇报和结题报告,展示研究成果。

例如:某一小组以“成都市噪音污染与心血管疾病相关性究方案设计”为题,以某专家为顾问进行翻转课堂课程实践,在文献阅读、研究目的和内容的确定等研究过程后,在指导老师指导下设计了成都市社区噪音与心血管患病率相关性的调查表,完成了方案设计。通过参与此次课程实践,学生在结题报告中得出总结“本课题范围大,要求严,难度高。从这次的方案设计过程中,我们认识到团体协作和交流的重要性,团体内分工明确,与其他团队共同交流学习,能够更有效率地完成工作。另外,对横断面研究的过程和思路有了一个更为明确的了解,这为我们将来进行其他的临床研究打下了基础。最重要的是,从本次的方案设计中,我们对于统计学和流行病学的知识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能够初步将所学到的书本知识应用于科学研究,如设计科学合理的问卷并能进行统计分析、推断。”由此可见通过开展“翻转课堂”课程实践,学生不仅意识到团队协作能力的重要性,也在实践过程中锻炼了团队协作能力;另一方面,学生在统计思维和科研能力方面均有所进步。

1.3教学方式效果评估方法

1.3.1问卷调查法本研究在借鉴已开发的学习效果评价量表[4]的基础上改进设计了学生自评调查量表,在课程开始前和课程结束时分别对学习《医学统计学》的学生开展问卷调查,对学习态度、学习能力、知识掌握情况、合作技能4个维度做出评估。经信效度检验[5],问卷的Cronbach′sα为0.896,表明内部一致性较好。

1.3.2学习效果客观评价主要指标包括4个方面,分别是(1)网络课程中心的使用情况:课程中心的登陆人次数、附件的下载量和发帖留言量;(2)“翻转课堂”9个科研小组课题完成情况;(3)学期前、后行学生自评调查量表调查;(4)开放题关键词分析结果。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20.0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用width=38,height=17,dpi=110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频数表示,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课程参与情况在课堂讨论过程中,大部分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参与讨论,思维活跃,逻辑清晰。在网络课程中心使用方面,课程中心的登陆人次数共计1896次、表1为互动栏目中的论坛版块的部分内容。

2.2“翻转课堂”完成情况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每个小组都在课程结束时完成了科研内容,在期末结题汇报时顺利展示了一个学期的科研成果,并撰写了结题报告。

2.3学生自评调查量表调查结果

表1课程中心论坛部分帖子展示

width=733,height=176,dpi=110

2.3.1学期前、后学生自评调查量表各维度自评分比较学期前、后两次调查结果比较分析显示,课程结束时学习态度、学习能力、知识掌握情况及合作技能4个维度的自评分平均值较课程开始时有所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见表2。

表2课程前后自评量表各维度得分比较width=41,height=17,dpi=110分)

width=369,height=129,dpi=110

2.3.2开放题关键词分析结果为了对教学方式的改进效果做更深入的分析,学生自评调查量表采用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方式,将问卷第5题设计为开放问题,问题如下:“你觉得今后的教学应该如何改进?”。对86份问卷整理后,对关键词提取并做了频次的统计,见图1。从图1可以看到,超过50%的同学对《医学统计学》教学方式改进的感受较好,并认为课程安排能够有效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另外,对此次教学改革的意见和建议中,反馈频次较多的有以下几点:“增加上机操作”“增加习题的讲解”“作业中增加SPSS读图题”“课堂中增加随机抽讲”,以及“进一步改进翻转课堂”等。

width=324,height=220,dpi=110

图1开放题关键词频数分析

3讨论

本研究显示,在教学方式改进之后,学生在学习态度、学习能力、知识掌握情况、合作技能4个维度均有所改善,表明本研究所做的教学方式的改进和探讨,有效改善了教学效果,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学习态度与团队协作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思维方式。

3.1改善了学生的学习态度在学期开始前的调查中,医学生对于学习态度部分的自评分是4个维度中最低的。对此,一方面,本研究采用在作业中加入下一次课程内容、增加平时成绩占比的方法。课程开始前、课程结束后学习态度的自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认为此项方法在提高学生课堂积极性,改善学生学习态度方面是有效的。另一方面,从作业完成质量(作业上交的及时率、每次作业的成绩)上可以看出,课前预习可以加深同学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医学统计学》“学生学习累”的问题。本研究采用PBL教学模式,鼓励学生参与课堂内容。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步步深入,逐步发掘问题背后所隐含的信息,从而获得知识。从课程中心的访问量可以充分表明此模式的应用调动了学生积极性、激发了同学的探索欲、做到了让学生学以致用。

篇9

卫生职业学校的教育科学研究管理工作是学校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工作之一,但由于卫生学校强调专业性,因而长期忽视教育研究工作并缺乏有效的监管,致使教研管理距离正规化相去太远。现就某卫生职业学校教研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作如下分析,并提出改进意见。

1 现存问题

1.1教研管理组织结构不健全 缺乏健全的组织结构,一般仅设一个职位,不能形成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科研组织管理网络,教研管理机构形同虚设。

1.2职责不清 卫生学校中教研管理所承担的工作,只是安排学术活动、参与听课和教评教学检查、论文收集、校刊审编和各级科研课题申报组织而已,没有形成以教研管理牵头的致力于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的严密的、制度化的管理机制。

1.3日常管理不规范 教研管理工作的主要问题在更多时候出现在日常管理上。首先是日常工作随机性比较大,工作目标没有硬性规定;其次是资料归档不规范,相关的科研课题过程及成果资料、各学科和教研组教研活动资料、教师个人教研档案等档案资料缺失或不完整;再次是业绩考核不清晰。

2 卫生学校教研管理职责

在医学教育工作中,教研管理服务对象主要有三种:一是学校的教学主管部门(主要是教务科和学生科);一是教研人员,主要是教师;三是教学工作的对象,即学生。与此相对应,教研管理的职责从宏观上应分为三大块。

2.1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开展学科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

教研管理部门是实施学科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工作最基本的工作单元和组织机构。除了组织开展正常的教研工作外,它的另一项重要功能就是,承担着研究制定学科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的规划与计划以及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等任务,组织相关科研课题和项目的申报,并促进成果转化。应当说,教研管理在学科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方面最具发言权,因为教学本身就是学科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的源头和重要表现形式。为了能够提出更可行的学科建设和课程设置方案,教研管理应注意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及时总结和积累各种问题,并及时反馈,这会为将来学科建设和课程建设的进一步完善和提高,提供教学第一线的支持与论证。

2.2开展师资培训,提高教师素质,优化资源配置

在实施师资队伍建设过程中,教研管理部门需协助相关部门做好全体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的专业技能和科研能力的培养工作。采取专业培训、课题研究、举办研讨会等方式,进行有计划的培训,提升教师的科研能力和专业水平。 转贴于

2.3组织教育教学实践和改革的相关研究,培养医学人才

卫生学校的科研内容要与本校教学实践和学生管理紧密联系,确定校内科研主题,组织教研活动或课题立项研究,开展交流教学研究与改革的成果与心得,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同时,教研管理部门还要组织成员进行必要的教育教学理论学习,关注学术前沿问题,提高自身理论水平,并促进科研成果向教学实践的转化,从而达到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医学生的目的。

3 完善教研管理的方法

3.1优化组织构成 设置主任、副主任和成员岗位,保障各项工作的顺利完成。

3.2进行制度化管理 教研管理应有整体建设计划和发展目标,制定职能细则、行为规范和必要的监管制度;教研室负责领导和组织专业建设、常规管理、督导工作、师资建设考核和制定工作计划和总结(包括专业课程建设、教学、科研、学生实践、师资培养等方面);教研员个人要有学期计划和学期总结,即要总结上一学期教研计划完成情况,针对所出现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并制定新学期教研计划。

3.3建立教师培训制度 在新进教师的带教工作中,强化科研能力的培养;定期对全体教师进行教育科研能力培训,以保障教师所教授的知识始终能跟得上理论的进展,把握理论前沿。

3.4建立教研交流制度 即要定期进行教研活动,如集体备课(认真研究课程功能、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计划、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和课程管理,分析教学中可能出现的困难和问题)、互相听课和对应的学习与交流,对研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典型的问题进行专题立项研究。教研室对教研活动进行必要的督导。

3.5建立科研管理制度 制定管理制度,组织教研员申报科研课题,将有价值的成果运用于教育教学实践,实行适当的奖惩制度,督促教师提高学术水平。

3.7建立教研档案资料管理制度 包括建立教学文件、教学档案、图书资料以及教研员个人教学和科研档案。及时收集、整理重要教学文件并保存归档,以备各类教学评估、上级检查;及时收集、整理并妥善保管日常教学工作原始档案,这是教学管理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建立教师个人教学及科研档案,即建立教师个人教学论文及编写教材档案、教改立项档案、科研论文及著作档案、教学获奖档案和科研获奖档案,并在年末及时更新,为学校的各种统计工作提前做准备。

篇10

关键词:医学英语:涵盖面;“内容型”教学;实践训练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21-0160-02

国家教育部〔2005〕1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提出“以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为突破口,提高大学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能力,建立个性化教学体系,切实提高大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本着“学以致用”的精神,近年来英语教学以“实用”为原则开启了专业英语教育教学的新局面。各大中医院校也开始了医学专业英语教育的探索之路。医学与语言的结合,中医与英语的融汇,专业与工具的应用成为中医院校专业英语的研究热点。中医院校医学英语以全面培养学生“五项”(听、说、读、写、译)综合能力为基础,教学模式的构建,教育团队的建设,教材设备的完善等方面还在研究中,特别是确定明确的涵盖范围,设置相应的教学环节,构建全面实用并具有竞争力的教学模式是目前中医院校专业英语面临的首要问题。

医学专业英语教学是培养学生的专业英语能力,在全球背景下推动中医药发展的基础上制定出“内容型”教学模式,其涵盖面包括对于教学目标,教学对象,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及实践训练的界定与规划。

一、教学目标

中医院校医学专业英语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在“一般要求”“较高要求”“更高要求”三个层次上的“五项”能力得到综合全面的提高,是学生能够在科研与临床上运用医学英语解决相关专业问题,系统地掌握医学英语,以增强职业竞争力和科学研究力。

二、教学对象

以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为例,医学英语教学对象目前是七年制本硕和五年制英语方向(针推、中医)的学生。一般在大三下学期或大四两个学期开设医学英语的两门课程:中医英语和西医英语。近年来各个高校都开展了公共英语特色化教学改革。2012年4月21日在青岛举办的“全国中医西医教学与教材研讨会”上,各大高校专家纷纷提出了“公共英语专业化”的试改提议,这一议题预示了未来大学英语教学的转型路线。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也确立了“专业化”这一改革方向,教学对象将逐步扩大到所有临床相关专业,并扩充学时数以保证医学英语授课内容的充实与完整。

三、教学模式

依据确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我们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上做出了改革和调整。在原有教材《中医基础》(TCM Basics)、《中医诊断学ABC》(Diagnostics of TCM)和《医学英语基础教程》(英文版)的基础上,还在编充能够满足“五项”教学的配套教材,如《西医英语教程ABC》(ABC Medical English)、《中医英语教程ABC》(ABC Medical English of TCM)、《针灸学ABC》(ABC Acupuncture)等多部教材。学校还配备了多媒体教学设备和网络平台来支持课件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对于教材的扩编和补充是确定“内容型”学习模式的基础。“内容型”教学模式是通过运用目标语把语言学习和学科学习结合起来,并通过对学科的学习来获取语言能力。这种模式打破了医学英语教学与医学专业知识学习的壁垒,兼顾并融合了语言与专业两个系统。这种模式我们可以向日本学习。日本较早地开展了综合性的医学英语教学,推广“内容型”的学习模式:讨论式学习,病例分析,教学查房,多媒体教学,角色扮演等,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动力。日本德岛大学医学院每周举行3次医学英语讲座,内容可为个人的研究进展,也可为《Cell》《Nature》等刊物的论文思路[1]。这些训练使医学生的医学英语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同时也激发了学习兴趣。

中医英语与西医英语为医学专业英语教学的两大板块,在“内容型”的教学模式下,两者兼顾综合性培养学生的“五项”能力。西医英语教学中,词汇是学习的重点和难点,我们研发了以“词素”为中心的“思维导图总结”法,在实际教学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巩固了学生对医学词汇的记忆和掌握,为阅读和翻译等项目奠定了基础。在中医英语教学中,特别要注意文化背景知识的讲解。中医学在其形成和发展中,受到中国古典哲学和传统文化的深刻影响,其语言和表达中吸收了大量的中国哲学思维和文学术语表达。在讲解中,阐述和介绍文化背景知识,引导学生进入文化语境,这对中医英语词汇的记忆,理论的理解,实际的运用都至关重要。中医虽然在理论体系和临床实践上与西医具有较大差异,但两者都是研究人体的生理功能和病理现象,都是为防病治病。

四、教学方法

在“内容型”学习模式的理念下,我们主要采用自主学习,考学一体,比较联系和实践训练等几种教学方法。自主学习是指学习者根据自己的教育状况和需求确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选择学习材料,应用合适的学习策略,自我检测评价学习效果。其理论基础是基于认知心理学(cognitive psychology)和人本主义心理学(humanist psychology)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语言在教学中要以学习者为中心 [2] 。这种构建主义学习方式可以使学生进行自我监督和调控,并引发约束机制的认知行为。在教材的编写和课程的设置中,为了引导学生的自主学习,还配套了“启发式”的“内容型”学习内容。如“问题导入” “话题讨论” “情景对话”以及课后的研讨、报告、团队作业等。考学一体则以提高学习效率,加大学习强度的方式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对所掌握的知识迅速反应,设置与授课内容相对的多元随堂考试模式,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比较联系法将中西医文化背景及词汇的共性与区别进行比较联系,词汇是“五项”的基础,这一方法特别适用于词汇的记忆,也突出了以词素为中心,以文化为背景的“内容型”学习模式之要义。比较联系法特别适用于易混词汇、一词多义以及系列词组的记忆。如介绍“气”时,把中医学中涉及的各种气放在一起讲解,“正气”的表达有:healthy energy; innate vitality qi; vital qi等,“邪气”的表达有:evil energy;evil factors; pathogenic factor等 [3] 。同时比较这些表达之间的不同,以加强区别和记忆。其他一些具体的学习和教学方法我们还在探讨实践中。

五、实践训练

实践训练对“五项”提出了新的要求,实践是掌握一门技能的最终途径,在词汇的基础上,可以侧重锻炼翻译、口语等实际语言运用能力。中医院校医学英语的专业与语言结合特色就体现在实践的过程中。科研、会议、临床将是实现实践训练的三大途径,其对五项的侧重要求也有不同(如图)。

科研方面,阅读和写作是重点和难点,要求的级别是“更高要求”。中医翻译不仅是两种语言的转换,更是两种文化的融合 [4] 。目前,医学生的医学英语水平严重阻碍了其对国际前沿学术成果的阅读、翻译、理解,用英语在国际期刊上也有很大困难,科研能力因医学英语受到很大局限。所以在科研上鼓励学生多阅读学习英语论文,直接接触一手科研成果,组成科研小组定期交流、讨论。美国当代翻译理论家奈达(E.A.Nida)把翻译看成交际活动,运用交际学理论,将通讯论和信息论用于翻译研究[5]。由此“合作原则”成为医学英语攻破科研翻译与阅读的重要方法。听力和口语可在临床与会议中采取情境模式。在前期的基础教学中,我们会让学生进行一段时间的新闻英语听说训练,在奠定了良好的听说基础后,再将医学专业英语运用到临床与会议的情境中。会议强调听的理解与说的表达,涉及比较专业的学术名词和前沿的学术理论。而临床则是将基础的词汇、口语运用在与病患交流、病例书写等方面。写作是在听、说、读、译过程中通过积累与模仿而逐渐培养的一种能力,科研论文、病例书写、会议记录、读书摘要等都是写作的训练项目。这些训练可安排在医学生大四、大五两年的学习实践中,而基础课程则提前到大二、大三的课时安排中。充实教学内容,拉长教学战线,丰富教学层次,加强实战效果一直是我校医学英语改革的努力方向。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研究总结出中医院校“西为中用”的教育原则,“内容型”教学的教育模式,确定了以培养学生“五项”综合能力为核心的教育目标。在教学中运用了多种新型的教学方法,提供了科研、会议、临床三大实践途径,即保证了医学英语的基础教学,又在实践中巩固和提高了医学英语的教学效果,建立起涵盖教学目标,教学对象,教学模式,实践训练几大内容的统一的教育系统,这一涵盖面的确立指明了中医院校医学英语的发展方向,并让我们确定了今后要完善的具体配套内容。

参考文献:

[1]程井军,马骏.中医院校医学英语专业英语教学现状调查与改革刍议[J]. 长江大学学报,2011, 1 (8): 203.

[2]Holec H.Autonomy and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M]. Ox-

ford:Pergamon,1981.

[3]柳月娟. 中医院专业英语教学的几点体会[J].中国民间民族医药,2011(5): 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