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5 08:21:2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语文课堂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语文课堂论文

篇1

论文摘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关怀对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让语文课堂充满人文关怀的阳光,以此影响学生的心灵和品德,为学生的人生打上人文精神的底色。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关怀对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因此,在语文课堂上,除了使学生具有初步的“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外”,更应当引导学生在凝重而厚实的人文气息里接受熏陶,让语文课堂充满人文关怀的阳光,以此影响学生的心灵和品德,为学生的人生打上人文精神的底色。

一、打破“一言堂”的格局,营造宽松、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

21世纪是知识经济多元化的社会,因此信息获取的途径也是多元化的,这就使教师不再拥有知识上的“绝对权威”,不再是普通意义上的“传道授业解惑者”,教师应走下“神坛”,由课堂的灌输者、领导者、训练者变为课堂商讨者、组织者、引导者、以恢复平民色彩;也应当认识到相对于文本,教师与学生同样是习得过程的参与者,不存在高低之分,师生应一起审美、品美、赏美、共同探讨生命价值、哲学精神、人文关怀。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尤其是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尊重学生对文本的独特感悟,培养学生独立体验思考的能力,多角度、多侧面解读。增加学生问教师答、学生问学生答的教学环节。实现师生之间平等对话,平行交谈,真诚沟通,民主协商,甚至共同成长。这种平等对话也是师生双方精神、情感、生命的对话,是相互信赖氛围下的启迪,也只有这中种平等对话才能成为学生生命世界中的一片绿洲,成为学生精神世界的一道风景,成为学生心理世界中的一股甘泉。

二、以人文精神为底蕴,尊重个性意识,珍视独特体验,享受审美情趣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基于读者生活阅历,思维品质不同,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对文体理解有很大差异。因此,在阅读过程中应尊重读者的个性和主体意识,打破标准答案“一元化”的思维定式。让学生充分地自读自悟,自主探究,搭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互动交流的平台,让学生充分体会,抒感。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如果没有美,没有艺术,那是不可思议的。”语文教材中的文章多为名家名篇,大多文质兼美,提升审美境界;“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陶冶性情,追求高尚的情趣,提高道德修养”。如在教学中多采用对比性教学,换位思考法和历史再现法等。让学生自觉地走进作品,同作品中的人物同悲喜、共呼吸,让作品中人文的魅力塑就他们良好的思想品质、道德品质、个性人格和审美情趣。

三、让课堂充满诗意,让人文旗帜高扬

让课堂充满诗意,就是让语文课堂像诗一样激情飞扬,像诗一样蕴含丰富,像诗一样意境优美,像诗一样充满想象和创造。一言蔽之,让人文的旗帜高高飘扬。

诗歌,是情感的精灵。充满诗意的课堂,就会有激情飞扬的情感磁场,就会有师生之间的情感交融。如史铁生的《我与地坛》第二部分是生活悲剧中最令人心碎的地方,也是最令人感动之处,在这部分我和同学们分工合作共同完成朗读,当读到“我已经懂得了可我已经来不及了“时,音乐《懂你》缓缓响起,学生的眼中噙满泪水……。在音乐结束后,我问大家读懂了什么?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各抒己见,说出了他们对母爱的诠释和对人生的感悟。读人也就是读自己。情感是世界上最真实的东西,它发自内心,难以忘怀。诗歌,是美神的种子,充满诗意的课堂,就会有优美的意境,也就有了审美空间。教学《音乐就在你心中》要求从不同的音乐中体味不同的意境。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感受音乐美,在播放《春江花月夜》时,深情朗读诵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使学生在诗意的引导下展开想象,在异度的审美空间飞翔。

诗歌,是灵感的造化,充满诗意的课堂就会有想象的飞越,就会有创造的火花,如古诗赏读课,可以引导学生为诗配画、配乐、编配美丽故事,以开启学生的想象力,点燃学生思维中创造的火花。

在充满诗意的课堂上,有激情的燃烧,有审美的空间,有想象的飞跃,有创造的火花……有人文的旗帜高高飘扬。

四、召唤人文意识,理性提升更深切的人文关怀

人之可悲,不仅在不知感动,更在感动之后无所适从。因此,在学生感动之后再重锤敲击,将感动提升到理性认识。以教授《我与地坛》为例,在师生声泪俱下的阅读后,给学生提出下面问题:“作者把他用全部生命力感悟到的宝贵的东西传达给我们,用他的苦难提高了我们对生命的认识,请谈谈你阅读全文后获得最深的感悟:“生命是不朽的”“当困难到来的时候,你别无选择”“不幸是一所最好的大家”“人生的过程此结果更富有意味,这是人对自身、对有限的根本上超脱”等。

篇2

新课程改革下的初中语文教学应将课堂教学活动融于初中生的生活,用生活化的教学理念构建语文教学课堂。虽然新版初中语文教材内容已十分贴近学生的生活,但由于初中生的活动区域相对于大学生来说具有较大的限制性,生活素材相对贫乏。因此要求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将教材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进行有效链接和拓展。

二、不断丰富初中语文教学手段

俄国伟大作家列夫•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活动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习者的兴趣。”这一名言启示我们在初中语文教学活动中,应通过多种有效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对学习语文知识的兴趣。如在学习《斑羚飞渡》这篇文章时,教师可在教学课件中加入一段斑羚飞渡的画面,通过影像展现将教材中的文字转变为生动直观的画面,最大程度地感染学生情绪,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语文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三、营造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

营造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是提高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有效方法之一。教学实践发现,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可促使学生敢于真实地表现自己,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充分展现自己的真实个性,最大程度发挥出自身的潜能[4]。因此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充分发扬民主精神,用和蔼可亲的态度面对学生,特别是对待那些成绩较差的学生,应给予多一些鼓励和关爱。师生间平等相处有利于教师将自身的广博知识传授给学生,不仅能够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同时对学生学习成绩的进步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

四、注重教学反思

杜威和黑格尔的观点认为,反思是行为主体对自身既往行为及其相关观念进行异位思考的认识活动。所谓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将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作为思考对象进行深入思考和全面总结,冷静审视自己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所做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实践结果。老师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是指教师反思自己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存在的不足以及未实现课堂高效教学的原因,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行为进行审视、分析和反省,促使自己的教学素养和教学能力不断提高的一个过程[5]。初中语文教师在每次教学活动结束后,及时地进行教学活动反思,总结教学实践中的失误,是一种不断优化课堂教学,提升课堂教学活动高效性的好办法。教师在反思教学行为的过程中应做到汲取教训,弥补不足,反思创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

五、总结

篇3

1、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的意义

教学是学校工作永恒的主题,课堂教学又是教学工作的一项最主要的工作。课堂教学离不开评价,教学评价是课堂教学的一个内在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堂教学亦如此。一堂语文课,其教学的基本目标是什么?教师是怎样根据教学目标来确定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的?教师的教学水平如何?教师对教学进程的调控是否得当?等等,对这些方面能否作出科学的准确的评价,不仅直接决定语文教学效率的高低,语文教学标准的落实,还直接影响着语文教师教学工作的积极性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可以说,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直接作用于课堂教学活动的各个方面,无论是教学目的、任务,还是教学过程、环节和方法。

另一方面,近几年的教育改革实践也表明:不建立一套完整有效的课堂教学评价方法,教学改革工作很难全面展开,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也成为一句空话。长期以来,我国总是把考试作为衡量教学质量的唯一方式,把一次考试、几张试卷的成绩作为衡量教学质量、衡量教师教学水平的唯一一把尺子,这是有很大的局限性的。因为考试仅仅是质量评价的一小部分,用一小部分来代替全部是不科学的,是不能反映出教学的全部质量的。因此,建立完整的课堂教学评价制度,对于克服“片追”现象,克服“高分低能”现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有重要意义的。

2、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的功能

语文课堂教学评价具有以下三大功能:

(1)改进功能

通过课堂教学评价所提供的反馈信息,可以使师生明确教学目标的实现程度、课堂教学活动中所采取的形式和方法是否有利于促进所规定的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积累资料以便提供关于如何才能更顺利地达到教学目标和修改教学目标的依据。

(2)评定功能

通过课堂教学评价,可以了解语文教师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水平、优点和缺点等,以便对教师考查、鉴别,同时也对学生的学业、能力、发展水平作出考查和鉴别。

(3)激励功能

教育心理学表明:正确的、公平合理的课堂教学评价,可以调动教师课堂教学的积极性,激起学生进行学习的内部动因,维持教学过程中学生适度的紧张状态,可以使教师和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在教学任务的某些重要部分。

二、语文课堂教学要素的逻辑分析

对语文课堂教学要素的逻辑分析,是评价课堂教学的基础。从信息论的角度看,在课堂教学活动这一信息系统中,教师作为信息的载体,通过各种途径、方法,向学生源源不断地输送着知识信息、语言信息、思想信息和心理信息。在输送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水平、教研成绩、教学风格以至品行情操,直接决定着课堂教学的质量。因此,语文课堂教学是检验教师教学基本技能(如语文技能:阅读、写作、书法、说话、听话等;计划技能:处理教材、选择教法、编写教案、设计板书、制作教具等;实施技能:听、说、读、写的教学技能、学法指导、学习指导技能等)的综合尺度,也是考核师生双边活动效益的主要渠道。因此,语文课堂教学的评估至少要从五个要素去考虑:目标、内容、方法、进程及效果(预期目标)。

目标,是语文课堂教学最核心的要素,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一节课的灵魂,它影响统帅其他要素(包括内容、方法),影响课堂教学的进程。

内容,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因素,它受目标的制约并为实现目标而规定,是目标实现的物质载体。

方法,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另一重要因素,它受制于目标,并为目标服务,同时它又受内容的影响,内容的不同决定了选择方法的多样化。教学目标正是以教学内容为载体,通过具体的教学方法才得以实现的。

进程,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教学时间是其外在表现形式,教学环节与节奏是其内在要素。

目标的最终归宿是教学效果。效果是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进程的综合反映,是各要素相互作用力的外化形式。

三、语文课堂教学要素的评价标准

(一)目标的评价

语文课堂教学目标的评价主要从两方面来看:

1、目标的制订:主要看是否根据大纲的要求、教材的特点和学生接受的可能,来制订切合实际、明确具体的课堂教学目标。

2、目标的落实:主要看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课堂教学的进程是否围绕目标进行,以及学生达到教学目标的程度。

(二)内容的评价

语文课堂教学内容的评价也从两方面去看:

1、内容的选择,包括三个方面:

(1)内容的质量:质量的选择必须确保“四性”:科学性、目标性、思想性、启发性。其中,科学性是前提,即选择的内容必须是正确的;目标性是核心,即选择的内容必须是为课堂教学目标服务的。

(2)内容的深度:所选择的内容,深度要适宜,必须是学生经过努力可以掌握的,即选择处于维果茨基所说的“最近发展区”的内容。

(3)内容的广度:广度要适当,内容的广度又决定课堂的密度、课堂的节奏。要围绕教材内容又不能拘泥于教材。

2、内容的处理:这是最能体现教师教学基本技能的一个环节,主要看重点是否突出,如何突破难点,是否抓住关键,是否揭示前后内容的联系等。

(三)方法的评价

语文课堂教学方法的评价着重从三方面去进行:

1、方法的选择:主要看所选择的方法能否为目标、内容服务,是否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学习特点来选择恰当的方法。

2、方法的运用:

从四个方面去看:

(1)指导思想:看有没有把面向全体学生与注意因材施教相结合。

(2)认知方面:看有没有把知识传授的系统性和方法培养的有效性相结合。

(3)情感方面:看能否注重师生双方彼此情感的交流。

(4)调控方面:看信息反馈是否及时、调控是否得当、教育机智的发挥情况如何等。

3、教师基本功:主要从教师教学语言是否准确、生动、清晰和简练,板书设计布局是否合理,字迹是否清楚,教态是否自然,教具设计是否实用合理,演示是否恰当、适度等方面去衡量。

(四)进程的评价

语文课堂教学进程的评价也从三方面去进行:

1、教学环节的进行:看各环节是否活泼而不死板,充实而不空洞。

2、教学环节的交替:看环节与环节之间交替是否自然,能否做到井然有序。

3、课堂结构:看整个课堂结构是否严密、紧凑。

(五)效果的评价

(附图{图})

语文课堂教学效果的评价主要看学生掌握的程度、能力培养的水平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收获,主要从两方面着手:

1、课堂上观察学生的接受程度。

2、课后运用各种测评手段,进行测试反馈,了解大多数学生是否达到教学目标所预期的效果。

四、语文课堂教学评价体系的量化

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确立后,就要将整个评价体系分为三级指标:A级指标,即目标、内容、方法、进程各要素;B级指标为每一要素的各方面;C级指标为具体做法,这样评价体系就建立起来了。评价体系建立后,再根据每条指标以其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不同地位和作用赋予不同的权重系数(分值),给起重要作用的指标以较大的权重,给起次要作用的指标以较小的权重。

根据以上方法,可确立如下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见第2页右栏下表)

篇4

一、指导自学,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自学”即自主学习,是一种主体教学。其主要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促使学生自觉求知、积极参与、主动发展。并通过强化的训练,使学生形成自主意识和自主能力。在进行课堂教学中,灵活指导学生自学处理教材,既能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又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我的主要做法有以下几点:

(一)指导自学教材,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要指导好学生自学处理教材,必须教给学生阅读教材的方法。具体的阅读教材方法有四小点:

1、阅读要有自觉性和专一性。进行阅读要做到一字一句地读、聚精会神读,尽快进入阅读的意境,保持稳定的情绪,抑制思想开小差。

2、边读边标记,提高阅读效果。进行阅读要做到抓住每一自然段的关键性词语和重点句子进行标记,并联系上下文的内容理解关键性的词语和重点句子的含义。

3、注意全面阅读,划分教材的主次部分。进行阅读要做到全面性,理解自然段与自然段之间的联系,既能把全文的知识点列出来,又能把全文的主次划分出来,进一步理解教材,提高阅读效果。

4、注意阅读的情感,充分理解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进行阅读要做到情感交融,深入领悟作者表达的喜、怒、哀、乐,加深对教材的理解。

如教《林海》一课中,在学生掌握阅读教材方法的基础上,去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使学生能在阅读中准确地画出描写“岭”、“林”、“花”的特点的关键性词语和重点句子,又能抓住大兴安岭的景物特点和作者的联想划分课文的主次部分,并通过情感阅读领略到作者对大兴安岭那种赞美与喜爱之情。

这样,既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使学生有步骤、有目的、有要求地进行阅读教材,不但掌握了教材的内容,还培养了学生阅读能力。

(二)指导自学讨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师指导学生自学讨论,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重要手段。学生进行知识点的自学讨论,是对教材懂得什么的讨论目标。通过进行积极的参与、讨论、交流等教学活动,逐步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如教《月光曲》一课中,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贝多芬为什么走进茅屋给盲姑娘弹琴?他不进去行吗,为什么?”来引导。学生通过讨论、交流后很快就把第一问的答案写了出来:“那就是兄妹俩的对话中饱含着盲姑娘对音乐的爱以及哥哥无法使盲姑娘得到满足感到遗憾和内疚感动了贝多芬。”而第二个问题答案就冲突了。一部分同学的答案是:“行,因为贝多芬到各地演出是为了钱,盲姑娘买不起入场券听不到贝多芬弹钢琴是理所当然的,贝多芬根本不用同情盲姑娘。”另一部分同学的答案是:“不行,贝多芬到各地演出虽然是为了钱,但听到兄妹俩凄楚感人的对话,如果不进去,良心会自责,依理也说不过;很可能再也没有机会谱写出著名的钢琴曲--《月光曲》。”学生经过了激烈的辩论,接受的知识留下的印象更为深刻。这样引导充分挖掘学生的思维深刻性,同时还能满足学生的求胜心理,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指导求异自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少年儿童天生好奇,对万物万事都爱问个为什么,这是学生本身就有求异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本能表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能较好地引导学生那两种思维发散和深化,不但能提高教学质量,还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如教《凡卡》一课中,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当凡卡提心吊胆好不容易有机会把写好了一封关系到命运的信投入邮箱以后,结果将会是什么样的?”学生通过自学教材后,同学们都能在教材中找出答案:“信寄不出去,凡卡命运改变不了,他的悲惨生活还将继续下去。”这时,我抓住时机提出来说:“可能有不同的结果发生吗?”这样一引导,就点燃了学生求异思维的火花。有的学生说:“过几天,凡卡的爷爷就把凡卡接回去了。因为送信的邮差正好是凡卡爷爷的好朋友,把凡卡那一封死信送出去”;有的学生说:“信虽然寄不出去,但碰巧凡卡的爷爷第二天来看望凡卡,凡卡把悲惨生活告诉了爷爷,爷爷就把凡卡接回去了”;还有的学生说:“凡卡等了一个多月不见爷爷来接他,他又再也忍受不了,就逃出老板家,正好碰到马车夫帮人送货,马车夫就把凡卡带回去了”等等。

由此可见,教师不但要引导学生思考,而且要引导学生标新立异、无中生有,勇于发表自己不同的见解,才能从不同的角度去获取更多的知识,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引导质疑问难,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古人言:“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学生一般只限于对事理的认识和表象的认识,未能对知识作进一步的探讨;通过找知识点学习后,认为已掌握了教材的内容,无疑可质。如果这时教师能把学生引入“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境地,再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讨论、交流,直到“柳暗花明又一村”,这样就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如教《草船借箭》一课中,同学对这样的历史故事一看就懂了,似乎掌握了要学的东西。这时,我抓住贯穿全文的重点词语“神机妙算”进行设疑:①诸葛亮先神机妙算到什么才答应周瑜三天造好十万枝箭?②诸葛亮还算到什么才能成功借到箭?③从“神机妙算”中看出诸葛亮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这样一设疑,把学生带进了思考和探讨之中,让学生一点一点地进行讨论、交流,并鼓励同学们大胆把想到的都说出来。这样引导学生设疑、释疑,使学生通过遇难解难,得来的知识印象更为深刻,也特别有成就感。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实践证明,运用“指导自学、质疑问难法”进行教学,可突出以下几方面:

(一)充分发挥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作用。

(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把被动的学习局面变为主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

(三)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大胆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篇5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教师的语言素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这就要求一名合格的语文教师不仅要有较高的知识、道德修养,还应努力追求恰如其分的课堂教学用语。

一、描述富有美感

语文教材是凭着语言文字的媒介表现思想情感的,因此,作者的蕴涵情感加上语言文字自身的情感性,就决定了教材本身具有各种各样的美感:既有《望庐山瀑布》的雄伟美,又有《草原》的秀丽美;既有《花潮》的生趣美,又有《月光曲》的朦胧美;既有《记金华的双龙洞》的新奇美,更有《丰碑》的悲壮美。

高尔基曾说过:“人们爱听悦耳而有旋律的声音。”这就要求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结合教材的情感,追求语言生动形象、具体直观。即把深奥的事理通俗化,将抽象的事物具体化,有声有色、娓娓道来,通过富有美感的描述引导学生置身于美的语言环境之中,从而产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感觉,引起注意,激发兴趣。

教学语言的美感不仅体现在叙述时的声调、速度和节奏上,即语言应有层次、有轻重缓急,有抑扬顿挫,教师应从容不迫地给学生以美的享受。而且教学语言的美感更表现在教师通过精心设计从而选择适当的句式、组织生动的语汇表达自己思想的能力上,即教师应善于把无声的教材描摹成充满美感的有声的画面。

例如:《草地夜行》叙述了过草地时,一位老为救一名小战士而身陷泥潭壮烈牺牲的故事。教学中,为了让老的光辉形象、崇高品质给学生以强烈的感染,我抓住老壮烈牺牲时的场面,组织学生对重点词句进行反复感悟以后,加进了一段声情并茂的描述:

“就在这茫茫的荒芜人烟的草地上,一位老,为了他人,为了革命,面对着生与死的抉择,毫不犹豫地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要记住革命’,这,是他的临别遗言,也是他对党的无限忠诚,更是他对革命后代的殷切希望!”

充满悲壮美的一段话,既烘托了人物的形象,又激起了学生的共鸣,使茫茫草地上一座烈士的丰碑牢牢的耸立在学生的心田,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教学中恰当地运用富于美感的描述,往往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二、启发耐人寻味

所谓启发,是源于古代教育家孔丘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朱熹曾对此作出精辟的解释:

“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可见启发之重要。教学中,教师则应积极引导学生,但不能硬牵着他们走;严格要求学生,但不过分施加压力;指明学习途径,但不代替他们达成结论。

教学语言的启发性是指教师的语言要能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作用,积极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从而激发学生大脑产生兴奋,多种感官协同参与,积极活动。教学中,教师若能通过耐人寻味的语言循循而诱,提供一些思考问题的线索,让学生自己动脑去探讨解答问题的方法,从而获得知识,则必可“牵一发而动全身”。

例如,我在教学宋朝诗人杨万里的古诗《小池》时,就成功地运用启发性的语言,指导学生确定该诗所描述的时间。

师:请大家自己读古诗,想一想,这首诗赞美的是哪个季节的美丽景色?要注意重点词句。

(读书,显然是给学生方法;注意重点词句,显然是给学生阶梯)

生1:秋天的景色。

生2:不对!秋天没有荷花,诗句中的荷花夏天才有。

生3:不!夏天太热了,哪有“晴柔”的风光?应该是春天,春光明媚。

生4:不对!春天虽然阳光明媚,但荷花还没长苞呢!

(学生各抒己见,争执不休,期盼地望着老师。)

师:春天虽然晴柔,但荷花还没长苞,“露尖”──太早了;夏天,荷花盛开,但天气炎热──太迟了!那么,什么时候的景色才最符合诗中写的呢?请大家自己把古诗连起来读几遍。

(简单的几句话,为学生提供了解题的线索,并潜在地启发学生:应综合思考问题。)

生1:我认为应该是春天过去,夏天刚来到的时候。

生2:(迫不及待地):对!是初夏!

由此可见,教师在教学中,面对学生“愤”与“悱”的心里状态,若不采取直接的讲解授予其知识,而适时地给予必要的语言启发,既可使学生获得知识,发展思维,又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激发其学习兴趣,培养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良好习惯,真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

三、点拨带有幽默

幽默,是一种戏剧性的表现形式,它通过比喻、夸张、象征、双关等手法,运用机智、风趣的语言,对不合理或矛盾的事物、现象予以含蓄的批评,使人在轻松的笑声之中,否定某些事物或现象。

据说,美国保罗韦地博士曾经向几万个学生调查,从而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学生喜欢幽默型的教师,足见教师的教学语言带有幽默感的重要性。教学中,教师应善于把相声、喜剧中的幽默艺术引入课堂,不露声色地加以点拨,并使其具有善意的教育作用,从而令学生在笑声中获取知识,激趣。

例如,教学《冬眠》这一课,引导学生准确理解“冬眠”的意思时,就可这样运用幽默的语言加以点拨:

师:什么叫冬眠?

生:冬眠就是冬天睡觉。

师:哦!那我们到冬天都要冬眠了。(学生发笑)

(善意的幽默包含了对前面答案的否定)

生(补充):冬眠是说动物在冬天不吃不喝,只睡觉。

师:哦!骑兵部队的战马一到冬天就都冬眠了,那敌人来了怎么办呢?(学生哄堂大笑)

(笑声中又一次否定了答案,但较前一次回答已有进步)

生(再补充)冬眠是指有的动物在冬天不吃不喝,只睡觉。

(至此,才算解决问题)

此时,教师正是运用了幽默性的语言,兴致勃勃地向学生反提问题,善意地帮助学生完善自己的答案。而学生的笑,则是领悟,更是获取知识的快乐!

所以,在点拨中带有善意的、恰当的幽默也是教师获得教学成功的要素之一,它不但要求教师具有高尚的情趣和乐观的信念,更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正如列宁所说:“幽默是一种优美的健康的品质!”,运用恰当,往往能起到鞭辟入里的奇效。

四、评议准确精

评议就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对一种观点或理论加以鉴别,从而指出对在哪里,为什么对;不对在哪里,为什么不对。教学中,好的评议能令学生看到自己的成绩和不足,找到成功与失败的原因,激励其更上一层楼;而不科学的评议则会造成师生间信息交流的阻塞,甚至挫伤学生的自尊,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由此看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准确精到的语言对学生的回答作出恰当的评议具有重要意义。它是一种最基本、最有效的控制方法和手段,它一方面要求教师采取客观的实事求是的态度,运用合乎逻辑的教学语言,使评议显得公正、真实、准确、可信;另一方面要求教师充分发挥评议的导向和激励功能,运用精雕细刻的语言扩大评议对学生心里的积极影响,克服消极影响,使学生从中得益不受挫。

例如,在教学《草船借箭》这一课,指导学生概括第二段的段意时,就可以借助于准确精到的评议性语言来授之以法。:

师:请同学们仔细阅读第二段,想一想,这一段的段意应该怎么说?

生1:这一段写周瑜派鲁肃到诸葛亮那儿去探听消息。

生2:这一段写诸葛亮请鲁肃帮忙,做好借箭的准备。

升3:我认为这一段写周瑜派鲁肃去诸葛亮那儿探听消息,诸葛亮请鲁肃帮忙做好借箭的准备。

篇6

一、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导入艺术的主要方法

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遵循教学规律,结合课文重点内容来设计导入,本人认为以下10种方法值得一试。

(一)“丢包袱”导入法

有针对性地设置相宜、精当的问题导入,这是教学中常用的一种导入方法,即“丢包袱”法。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心理学上认为:思维过程通常是从需要应付某种困难,解决某个问题开始,概括地说,思维总是从某个问题开始。根据这个原理,新课的导入,教师要有意识地设置一些既体现教学重点又饶有趣味的问题,诱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创设逐疑探秘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思维。如《统筹方法》一课,我一上课就说:“今天语文课,我考大家一道数学题。”语文课考数学,一下子吊起了学生“胃口”。于是,我挂出事先已设计好题目的小黑板:星期天,小明妈妈出门。走时,交代小明完成三项任务:煮饭、做作业、拖地板。假如每一项任务都须用一小时完成,请你想想:能否用最短时间完成这三项任务。学生积极思考,积极发言,经过讨论之后,引入新课《统筹方法》。这一课重点内容自然迎刃而解。

(二)“目标展示”导入法

当前教学中很提倡一种教学方法----目标展示法,又称“一课一得法”:要求学生在有限的45分钟内能够正确、完整地掌握一项重点内容。要想真正做到一“得”,就要求教师明确课文重点、确定目标。一讲课堂,就直奔主题,即“目标展示”导入。如:我上《谈骨气》一课时,在黑板上用彩色粉笔写上“议论中记叙的作用”几个字,明确告诉学生,这是本节课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能把这个问题解决清楚,就真正达得“一得”,本课的教学任务就算完成。

目标展示导入法醒目,直截了当,直切主题,是一种很好的导入方法。

(三)“直观教具”导入法

初中生还处在青少年时期,偏重感性认识,思维正处于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时期。根据这种心理特点,在教学中,应大胆采用直观教具导入。这种方法是利用实物、标体、模型或挂图等直观教具,引发注意力,激发兴趣。直观教具可利用现成材料,也可自己制作。如学习《七根火柴》一课时,我就直接拿着七根火柴进课堂导入新课,引导学生理解对党的一片赤诚。《核舟记》一课,我又同样拿几颗随地可拾的桃核导入新课,普通的桃核,激发了学生对古代艺术的赞叹。

(四)“语感传送”导入法

语言是表达感情的主要手段。在教学中,教师用优美、生动的语言,通过富有感情的朗诵,会把学生带进教材内容的情境之中。日本心理学家泷泽武久用大量的实验结果表明:一旦学生对学习失去感情,则学生的思维理解、记忆等认识机能会受到压抑阻碍。强烈的情感,能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因此,语言感情对一堂课的导入是很重要的。如:学习《纪念白求恩》一课,针对初一学生,我就选用了朱子奇的《白求恩纪念歌》用富有感情的语调朗读:“秋风吹着细雨/延水奏着哀曲/从遥远的五台山/传来了悲痛的消息……”把学生引入对白求恩逝世的悲痛和悼念的情境之中。又如学习《,你在哪里》。我首先朗读李瑛写的《一月的哀思》感染学生,然后转入正课。

(五)“动手操作”导入法

青少年的思维活动往往是从动作开始,经常动手,可以刺激思维发展,提高智力水平。课堂上采用“动手操作”导入,可以大大活跃课堂的气氛。

如:学习诗歌《渔歌子》,事先叫学生准备好画笔、颜料。正课开始,我就说:“同学们,今天我们来比赛画画,请根据诗歌《渔歌子》内容,画一幅画,看谁画得又快又好。”学生一听,可来劲了,勾描的勾描,涂彩的涂彩,忙得不亦乐乎,整个课堂气氛被调动起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也迎刃而解。

又如,《小桔灯》可以让学生亲手制作小桔灯,从中体会小桔灯的含义。

让学生动手操作,充分体现导入艺术的“活”和学生的“动”。“活”与“动”工作做得好,就能既提高学习语文的兴趣,又对所学内容理解深化。

(六)“演示实验”导入法。

实验,并不只是理化课堂上才有的。一名成功的语文教师,还应当是一名实验员。用实验导入,让学生亲眼看到所发生的一切,所产生的现象,可以诱发学生探索的兴趣。如:学习《万紫千红的花》一课,根据课文内容,事先准备一朵喇叭花,一杯肥皂水、一杯醋。课上,我这样导入:同学们,今天我来变魔术。哗!语文教师变魔术,学生的心儿一下被“吊”起。于是我就把事先准备好的喇叭花放在肥皂水里,马上变蓝,又放进醋里,又变红,学生纷纷问为什么会这样,因此,对本课就产生了兴趣。又如《同志的信任》这一课,根据“淀粉”遇碘变蓝的原理,我也采用实验导入,既诱发学习的兴趣,又使学生明确当时的背景----下采取的秘密革命活动。因此,实验导入新课不愧是一种“催化剂”。

(七)“讲故事”导入法

故事对学生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因为它有生动的情节、丰富的内涵。通过生动形象地讲述故事或事例来感染学生,从而顺利、生动地导入新课。如《人民的勤务员》导入就讲述雷锋小时候的故事,《天上的街市》导入就讲述牛郎织女的故事等等。通过故事,吸引学生注意力,不仅顺利导入新课,又扩展学生的知识面。

(八)“音乐感染”导入法

悦耳动听的音乐可以产生愉悦的心情,陶冶人的情操,用音乐法导入,会使学生快乐地进入课文,接受新知识。如《春》一课,我采用《春天来了》这首古筝弹奏的名曲,让学生沉浸于心旷神怡、气象万千的春天美景之中,又如《看戏》一课,我采用《梅兰芳京剧选段》的盒带音乐导入,学生们立刻就被中国的艺术瑰宝----京剧吸引住了。用音乐感染法导入能使学生真正“乐”学。

(九)“讲文学史”导入法

许多文学家的感人的事迹,不但能引人入胜,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还能激发学生向先辈学习的热情,激发学生立志成才。如《榆钱饭》一课,作者刘绍棠,当我介绍到他的小说《青枝绿叶》在1953年被编入高中课本,而他本人当时还正在读高中时,学生发出由衷的赞叹。又如朱自清“抵制日货”,“不为五斗米折腰”事迹,鲁迅先生的“口诛笔伐”“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等等,这些文学史料能深深打动学生,使他们产生热爱文学的共鸣。

(十)“幻灯投影”导入法

这是一种利用先进科学技术手段的导入方式,条件好的学校可充分地利用。如《雄伟的人民大会堂》《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均可采用现成的投影材料导入。“幻灯投影”导入法能够“化静为动”“化虚为实”“化繁为简”强化视觉,增强学习效果。

二、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导入艺术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首先,要有针对性,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可接受的程度,采用不同的导入法,不能生搬硬套,要灵活机动,不刻板,不单一。如《纪念白求恩》一课,既可用“语感传送”法,又可用图示的直观法,还可用白求恩事迹导入。这就要根据实际需要,采用最佳的方式方法,真正做到既扣“文笔”,又扣“心弦”。

其次,要明确“导入”与“整个课堂”的关系,不能让“导入”淹没整个课堂的教学。“导入”只能是“导火线”。时间方面亦应控制在5分钟左右,不能太长。

篇7

一、务实与求活的统一

“务实”与“求活”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从务实的角度讲,教师最要紧的要把教学扎在语文基本功训练上;从“求活”的角度讲,教师要把知识教活,课堂学习气氛要活跃,把“一言堂”变成“群言堂”,教法要灵活多样。为此,教师要在务实中求活,在求活中务实,实活相济。

1.优化教学内容。教师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要准确地确定教学目标,把握重点和难点,科学地构建课堂教学的知识结构,以及在传授知识过程中渗透学法指导与能力的培养。这是务实求活和谐统一的基矗2.优化教学过程。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多边交流信息的过程,教师主要要抓好以下五个环节;(1)定向。要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要注意激发学生兴趣,唤起他们的求知欲,增强教学活动的目的性,减少盲目性;要恰当地提供学习方法,使学生学而有方。(2)质疑。要设计少而精的问题,激疑启智,让学生在质疑释疑过程中获取知识,发展智能。(3)交流。这里既有师生之间的交流,又有同学之间的交流,议论纷纷,相互切磋,由“求其对”向“求其好”发展。

(4)总结。师生要在教学结束时,对本节课输出的信息加以梳理、综合、归纳,使之系统化、结构化。(5)反馈。反馈要形成网络,并使各条反馈线路畅通,可通过提问与形成书面练习当堂评改,及时进行矫正。质疑问难也是一种反馈方式,为教师适时调控教学内容与方法提供可靠依据。这五个环节能较好地完成教与学的转化、教法与学法的转化、主导与主体作用的转化。

3.优化教学手段。传统的教学手段已不适应现代课堂教学的需要,也很难为高效率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服务。利用现代教学媒体(即幻灯、电影、录像、录音等)能优化语文课堂教学流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乐学、想学、要学的心理趋势,发挥其主体作用。同时,能为学生提供许多平时从书本上、生活中所不能直接获得的感性知识,丰富教学内容,有利于调动多种器官的功能。

二、联系与发展的统一

联系与发展的统一,是辩证唯物主义体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观点。小学语文教学主要有年级之间、课文之间与课内外之间的联系,有字词句段篇之间的联系,有听说读写之间联系,还有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等。我们应从知识点、方法点寻找联结点,使课堂教学构成立体化的教学。教师要不断地引导学生经历这个联系发展的过程,注意与重视语文教学的联系性与发展性的研究。

1.要处理好新旧知识的联系。联系旧知有利于降低新知的难度,易于为学生所接受;同时,还可以从联系中发现规律,促进知能的转化。

2.要将知识转化为能力。语文教学不要“让能力与知识关系失调”。学习知识既是目的,又是手段,只有当知识转化为能力时,才是终身受用的。例如识字,在进行音形义的教学中,教师要渗透识字方法的传授、习惯的培养、能力的训练,学生掌握了识字方法,养成了自觉识字的习惯,形成了独立识字的能力,这才是识字的宗旨。知识发展为能力,是学习的质的飞跃,没有这个质变的教学,是不成功的教学,学生掌握的知识也只能是死知识。因此,知识的传授必须以会用、有用为目的。

3.要处理好课内外的关系。课内向课外延伸,这既是联系,也是发展。俗话说得好:“得法于课内,受益于课外。”张志公先生对此有切身体会,他说:“我的知识三成是从老师那里获得的,七成是从课外阅读中获取的。”教师应加强对课外阅读的指导,培养学生认真读书的习惯,定期组织读书心得交流,展示阅读效果,不断提高阅读能力。

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将获得一种对创造精神的把握,也可以有效地汲取读物中所蕴藏的潜在的智力因素,更重要的是从联系发展中发现与掌握规律,把感性知识上升为理性认识,从而提高整个学习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数量与质量的统一

任何事物运动都表现为量变和质变互相转化的两种状态,我们要运用这个规律来研究与指导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与实践。

1.要提高讲解的效度。讲解是课堂教学的主要活动方式和向学生传授知识的重要手段。讲解应是学生的需要,当学生对某些新知不了解或不知从何学起的时候,教师要用讲解的方式来指导他们,启发他们自己去探求。目前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繁琐讲解的现象十分严重,他们错误地认为:教师讲得越多,学生也会吸收越多。笔者以为,如果教师的讲解不是学生的需要,讲的再多也是无效劳动。

教师的讲解要适度,让学生跳一跳能摘到果子,如果讲解的内容低于学生的接受能力,或者太高于学生的接受能力,则都不能引起学生的求知兴趣。

2.“多读”应以有效为前提。“多读”的内涵可以从两方面来理解:一是指课堂上读的频率。这是针对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重复内容的讲解而提出的。

但多到什么程度,读到什么“火候”?这是值得思考的问题。我们要准确把握读的度。读的目标一经实现,就得转移目标指向。二是指课外阅读量。我们提倡多读、博览厚积,这是丰富知识、开阔视野的重要举措。

3.课内外的作业练习要“少而精”。学生作业多、负担重的现象,已经引起全社会的普遍关注。作业多,就其本质讲,教师的出发点是善良的,希望通过多做作业来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然而做事单凭个人良好的愿望其结果往往是事与愿违。以写字来说,一个晚上让七八岁的儿童写2000字,这不仅大大超过了学生的负荷,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也难保证写字的质量,同时还会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只有坚持“少而精”,才能抓住主要矛盾,才能保证练习练在点子上。要严格控制学生作业量,努力提高作业质量。

四、结果与过程的统一

教师在教学中往往只重视知识形成的结果,而忽视知识形成的过程;教学方法长于知识形成的结果,而短于知识形成的过程。这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也是值得广大教育工作者深思的问题。

知识形成的结果与知识形成的过程,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前者是指教师在教学中以让学生获得孤立的知识为目的;后者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重视引导学生对知识的全面理解,并在理解中体验这一知识是怎样获得的,它在整个知识体系中是怎样互相联系的,同时在求知中训练综合思考,使学生把握研究问题和探索规律的方法,这是一种主动的创造性的学习。在语文教学中要重视探求知识形成的结果,同时,更要重视知识形成过程的训练。

在教学实践中如何使知识形成的结果与过程统一起来呢?

篇8

把课堂的时间让给学生。教师的“讲”要讲在重点处、关键处、疑难处,尽量做到少而精,让出更多的时间给学生多读书、多思考、多讨论、多动笔。如采取自学的形式,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独立学习,获取知识,培养能力,由于语文学科的学习不是一个由全不知到知的过程,所以学生完全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凭自己的已有知识进行自学。另外,我们还可以设立讨论课。课堂教学是一种师生间的信息交流,通过讨论课,努力创造,适合学生学习的气氛,挖掘课文中丰富的内涵,例如《阿Q正传》一课,可以将学生分成两组以“阿Q精神在现今的社会中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为题展开辩论,通过观看电影,阅读小说,查阅资料,以及通过网络查询“鲁迅研究网”,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这样,既发展了学生之间的横向交流,并与师生之间纵向交流相互交织,构成立体型信息传递。讨论课能最大限度地给学生以活动的机会,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充分展示起才智的机会,让他们锻炼自己的综合能力。

二、优化教师的“问”,鼓励学生的“问”,做到有的放矢

优化课堂教学的主动因素之一是课堂提问,课堂提问是优化课堂教学过程的关键。目前,多数教师对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双向活动最常用最重要的方法——课堂提问重视不够、研究不深,普遍存在以下问题:1、粗放提问,实效不高。教师往往随意提问,甚至流水式提问而导致“满堂问”,且所提的大多是低思维度的问题,学生常可用“是”、“对”或“不是”、“不对”回答,这种看似活跃的课堂气氛,实质上是在为教师讲课或板书“填补空档”服务,教学实效不高。2、教师提问多,学生提问少,比例严重失调,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得不到落实,导致的后果令人担忧。据报道:1998年国际中学生物理奥林匹克竞赛结束后,外国科学家举行了一次面向参赛选手的报告会,介绍这次竞赛试题的背景,并接受选手们的提问。当时外国参赛选手纷纷提问,但获得金牌的中国选手却始终没有提问题,这除了语言原因,主要就是中国选手不想或不知如何提问题。这不能不说是我们教学上的不足。学生既然是学习的主体,就应该是学习的主动者,把问的权利还给学生,欢迎学生突发奇想。教师的问,不宜问尽,有的问题应留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去想,去问,哪怕是极细小的闪光点,也应及时肯定和鼓励,让学生乐于思考,乐于质疑。为了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师要切合学生的实际,精于设计课堂提问,教师的问要问得有价值、有广度、有深度,要有引起大多数学生思维的动力,回答的愿望。如短篇小说《项链》,按照传统的观点,人们总是把小说中的女主人公玛蒂尔德作为爱慕虚荣导致悲惨命运的这么一个女子形象。因此,为了启发学生的质疑能力,开讲之前,先提供学生几段材料:

女主人公十年的悲惨遭遇,坏好事,“由于劳动”,“没走上堕落之路”,成为一个“好主妇”。

——茅盾《在部队短篇小说创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虽然十年辛苦之后,她的外表有了很大的变化,但是她那希图凭借色相向上爬的腐朽思想丝毫没有变化,他始终没有认识到她的灾难的真正原因。

——董星南《〈项链〉主题》

然后,引导学生结合作品本身对玛蒂尔德这个艺术形象进行分析,说出对主人公的看法。结果,学生们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常言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所以,在鉴赏作品时能放开思路,对人物形象的分析就是让学生要有自己的独到见解。

三、优化学生的“练”

篇9

一直以来,教育界都没有给教学语言赋予明确的概念和界定范围。因此,要明确什么是教学语言,首先就要明确什么是概念上的“语言”。对语言的界定上,每个领域都有着自己的侧重方向和标准界限。一般来说,《现代汉语词典》给出的语言定义比较具有权威性,即:语言是人类特有的用来表达内心所想以及思想交流的一种特定工具,这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是集语音、词汇以及语法构成于一身的新型系统。通常情况下,对语言内容的理解多为书面形式上的,而规定在文字范围内的语言则是指口语。由上述概念的分析不难看出,语言具备交流互动以及涵盖特定系统两个特点。所谓的“教学语言”,专家和学者们都各执己见,作出了不同的解释。简单的理解,教学语言的内容主要是指教师为了完成课堂上规定的教学目标,通过自身的精心设计,形成的一种全新的交流问题的方式方法。

二、提高语文教学语言有效性的策略

新课程改革进程的不断推进,使得教学界不得不赋予教师以新的角色,并不断加强了对传统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改进;除此之外,也在一定程度上调整了教学语言,特别是初中语文教学语言课程的调整,更是有了明显的变化。众所周知,任何事物之间都有着必然或者偶然的联系,要想合理地规划好初中语文的语言教学,就必须从各个方面、各个角度上加强对语言的学习和了解,其中决定因素就是教师对语言的掌握程度,可以说要想从根本上实现初中语文语言教学的提升,强化教师语言的改革是很有必要的。

三、加强教师各方面知识的学习

全面提高教师的知识水平,首先,就是要加强对任教科目的熟悉与掌握。在实际的教学中,任何教师都应该事先了解和掌握与本学科有关的知识结构体系,然后,通过不断的钻研与学习,当完全形成自己的教学内容后再传授给学生。初中的语文教学也同样适用这个道理。另外,语文教学语言的实质就是对语文相关内容的学习。因此,初中的语言教师不断加强自身学科或者其他学科的学习是十分必要的。只有这样,才能在实际的教学中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才能不断加强语言学习的规范性和示范作用。其次,为了顺利实现教学目的或者完成教学活动,教师有必要掌握一些教育学科知识。单一的专业知识已经无法满足现代教学的需要,而需要其他学科的辅助,例如,教师可以掌握一些必要的教育学或者心理学知识,这样做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丰富教育科学知识,更主要的是可以更好地掌握和探究学生的学习心理,充分了解学生的内心所想。这样一来,在实际的教学中,就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采用针对性的教学语言,分清主次,有效地提高语言教学的质量和水平。最后,要积累一定的专业文化知识。语文的世界丰富多彩,包罗万象,既有历史文化的古典美,也有现代学科的新型美。各种文化之间都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所以语文教师不能只是把工作的重点放到本学科的学习上,还需要统筹兼顾其他学科的学习与掌握。只有在充分掌握本学科的基础上,不断涉猎其他学科的内容,教师的文化水平才能不断上升到新层次,才能用更加丰富生动的语文语言教学取代原有的枯燥单一的教学模式,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

四、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

篇10

(一)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渗透德育途径与方法

语文德育内容分散而又丰富,农村儿童半幼稚半成熟的心理特征以及叛逆不服管教的特点,都决定了直接的德育方式是无法在儿童教育中有效开展的,对孩子的德育只能采取渗透的方式。以语文课堂的教学为基础,在学生进行阅读、理解、作业的基础上,老师进行德育的渗透教育,从内心深处感化这些儿童的心灵,才能将德育无痕地渗透到农村孩子的心灵深处。

1.教师要具有“德育渗透”的意识。

作为《语文课程标准》的教育目标要求之一,情感态度和社会价值观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怀、社会主义意识,逐步建立学生自身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是语文教学的第一要务。在农村小学语文学科中渗透德育目标其实就是落实语文教学目标中情感目标,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道德意识、培养道德情感、确立道德理想、学习道德规范、养成道德习惯、完善道德评价。

2.善于挖掘文本中的德育因素。

语文教育教学的文本挖掘,对学生高效地掌握知识和培养能力确能起到重要的作用。我们主张“一课一得”,即一个课时解决一对教学目标,这一对教学目标,指的是“文”、“道”各一个。在这对目标中,“文”的目标是培养学生读写听说能力的主体目标,“道”的目标则是对学生进行情感价值观上的渗透。

(1)钻研教材,寻找德育渗透点。

针对农村小学生认识能力以及身心发展水平,钻研教材,发现教材的德育渗透点是语文德育的首要任务,教师对教材的认识和把握,决定一节课的效果如何,教师的课堂调控、德育的渗透都完全取决于对教材的理解和把握。所以说,语文教师要对教材进行深入钻研,熟练把握教材的知识点,要知道课本为什么这么说,只有这样才能采取有效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引导教育。

(2)文本拓展,生成德育渗透点。

农村小学生上课的积极性不高,课堂氛围不浓厚,不能形成良好的课堂互动。而通过课堂互动,能够生成德育渗透点,成为文本价值的拓展和提升的引子。那么如何在农村小学语文课堂将课堂与德育渗透点结合起来?我觉得,它们的契合程度取决于教师课前对教材文本的钻研程度,在于对农村小学生学情的掌握程度,在于对教学环节的预设程度,在于课堂上对文本价值的引导程度。

(3)充分挖掘文本,明理提升。

在文本拓展之后,充分挖掘文本德育价值,提升学生情感认识。农村小学生之所以存在粗暴、骂人、爱撒谎等的行为,并不是品质恶劣,而是没有形成对是非善恶的评价标准。而明理提升是指在语言文字的教学中逐渐明白道理,并内化为自己自觉的个人品德行为,在日常生活中得以落实和提升。

(二)结合农村现实在小学语文课堂中进行德育渗透的方法

农村儿童对新兴事物了解较少,接受能力较差,对教师死板的灌输教学往往听之任之。因此,针对农村小学生特点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是教学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

1.在导语中营造。

由于农村小学生与大自然接触比较多,新鲜而又贴近他们生活的导入语,可以充分调动这些“放养”孩子隐藏的思维。谈话法、复习法、迁移法和提问法是小学语文教学导语中经常营造使用的方法,导语是为了引起学生的阅读动机,调动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和好奇性,从而使学生认真地阅读学习,细微地进行体会。

2.在朗读讲解中营造。

农村是方言主要的集聚地,在多数的教学中师生很少用标准的普通话交流,绝大多数通用方言。所以农村小学语文课文的朗读、范读,十分欠缺。而语文学科的重头戏是阅读教学,不论是记叙文、散文,还是寓言故事和成语故事,都会有明确的德育目标,而且必须要通过朗读讲解加以贯彻和落实。解决这个问题,我认为可以从两个方面攻克:一方面,农村教师首先要用标准的普通话有感情进行范读,以情激情,在朗读讲解中表现出来鲜明的爱憎,进而深深地影响学生,使他们的思想感情和教师发生共鸣;另一方面,教师要鼓励学生用普通话进行有感情朗读并熟读,让学生以主人公的角色身临其境,感受课文中潜藏的情感氛围,另外还可以提高农村学生普通话水平。

3.在拓展延伸中渗透。

由于农村信息传递迟缓,缺乏融会贯通新事物的平台,因此在学校教育中农村学生的认识视野受到限制。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拓展延伸学生的情感认识,同时能更好地运用到生活实际中,是德育渗透的极其重要的环节。农村小学语文的拓展延伸能拓展延伸到课外读物,也能拓展延伸到生活经历,还能拓展延伸到社会实践等,只要有利于德育渗透,这些拓展延伸就是有价值的。(四)改变课堂评价方式改变评价方式应是两方面的:首先,我认为学校对教师的评价方面要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把政治理论水平、育人效果、师德作为衡量教师的重要内容,而不是单一凭分数论高低。把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改为班主任单独评议和自评、互评、家长评议相结合;缩短评议时间,评议的时间由一学期一次改为几个星期一次,及时反馈给家长。另外在课堂上还要对这些农村孩子尤其是留守儿童,多采用肯定式的评价方式,逐渐消除他们自卑心理,让他们在课堂中得到情感上的支持。

二、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