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在校个人总结范文
时间:2023-04-06 22:59:1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护理在校个人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在校护生 护理职业防护 管理
1.在校护生职业防护现状
目前,我国护理教育体系尚未设置与护理职业防护相关的课程[1]。有关文献报道88.2%的学校尚未开展护理职业防护课程,11.8%的学校虽做过专题讲座,但并未全面、系统的讲解“护理职业防护”的知识。教材缺乏相关的新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未将有关新知识引入教学过程中;实践教学中带教老师的防护知识不足;护生在校学习过程中对护理职业防护的相关知识掌握不足;医院和社会对防护知识的重视也不够[2]。调查对象中,22.7%的学生不知道什么是“护理职业防护”[4],特别是“标准预防”等有效的防护理念严重欠缺。
2.原因分析
2.1 基础知识不扎实
刚接触护理基础操作的在校护生由于缺乏专业知识的积累,思维简单,缺乏评判性思想,主动观察能力弱,遇到问题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有时碍于面子不好意思问老师,或自作聪明自行处理事情。如遇到针刺伤时不知道如何处理,又不好意思告诉老师,就会自行错误处理。
2.2护理操作不熟练
护理操作动作慢、不熟练,疏忽遗漏。如抽吸药液时,抽吸手法不正确,导致药液飞溅;注射排气时,不固定针栓,针头脱落飞出伤人等。
2.3护生角色适应不良
踏入基础护理操作实训后,面临学习新的知识、新的实验器材,产生心理压力;另一方面,不能适应从课堂理论学习到的实践操作的角色转变,心理压力大。专业知识不熟练,操作解释欠缺,与人沟通技巧不全面,未请带教老师补充加以沟通。
2.4 护理职业意识淡薄
有些在校护生进入临床见习后,发现护理工作又脏又累,工作琐碎且工资待遇差,对护士职业的满意度大大降低,而致情绪低落,不安心学习专业知识,容易烦躁或激动。
2.5 法制观念淡薄
在校护生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涉及到的护理工作中的法律问题较少。护生在操作练习中,由于护理对象是自己的同班同学,所以,护理过程中往往忽视“病人”的隐私权、知情同意权和自由选择权等,法制观念淡薄。
3.防范对策
3.1 对护理教学老师进行评价考核
实行教师聘任动态管理,学院与医院科教科、护理教研室配合进行考核、评聘、聘任,共同做好每2年1次的护理教学教授、副教授的评聘工作,聘任从事临床护理带教工作多年,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专业素质,临床应变能力强,带教经验丰富的副高职称以上的担任护理教学教授、副教授;护理教研室组织对护理教学老师进行定期评价考核,综合考评最低者给予取消教学资格。对教学工作认真负责、严谨细致、教学管理好、综合考评高者每年教师节评选为“优秀老师”并给予表彰嘉奖。
3.2 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职业防护的重要性,增强自我防护意识
随着医学科技的进步,职业防护问题越来越被医护人员所重视。因此,我们应该让护生了解职业防护的含义,懂得职业防护、安全工作的意义,有尊重生命、负责任的价值观,教育护生更新观念,转变只注重保护患者,不顾个人防护的做法,增强自我防护意识,在基础护理技术课程的学习中掌握更多的自我防护知识。用现代教育观念指导实践教学改革,确立护理实践教学目标。首先要让护生了解本职业潜在的危险因素,培养按规范操作的自觉性,其次要从接触实践教学课程的第一堂课开始,就向护生强调职业防护的重要性,将职业防护作为课程考核的一项指标。
3.3修定教学目标、调整学时比例
在确定教学目标时,除完成原有专业教学目标外,增加职业防护知识和防护技能的教学,使护生获得职业防护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树立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护理理念,养成严谨的学习和工作态度。增加职业防护教学学时,如:人学教育中渗透职业安全防护内容、请医院专家到学校进行专题讲授医院环境管理和职业防护措施等。为做好临床护理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3.4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
在教学活动中使护生充分认识到针刺伤等职业暴露的危害性,适当增加临床护理职业防护案例,针对案例进行分析、讨论;实习生职业危害案例分析、讨论;充分利用网络信息资源,通过案例情景设置、分析、讨论、角色扮演等进行职业防护技能演练。使学生掌握职业危害的种类、发生的原因、影响因素、预防的方法、暴露后的处理等。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逐渐锻炼学生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应变突发事件的能力,使护生进人临床前做好职业防护的准备。最后,设置一些意外伤害情景,对学生进行考核,并保证人人过关。
3.5 强化实习护生的法律意识
要求护生在平时操作联系中能做到谨言慎行,自觉地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强化护理职业意识,不随意简化操作程序,学会用法律武器保护、约束自己,正确处理学习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真正提高自我保护能力;使潜在的护理风险防患于未然,防范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4.小结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现代医疗护理活动日趋复杂化,各种影响因素越来越多,护士在医院工作中也面临着一定的不安全因素,仅靠在学校学习到的那些护理专业知识已不能很好的应对复杂多变的工作环境[5]。目前,我国护理教育体系课程设置中,还没有独立的职业防护课程,导致护生在校学习期间不能充分认识到职业防护的重要性,在临床实习和毕业后到临床工作时,没有职业防护意识,更缺乏防护知识。为了使护生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及早在学校进行职业防护教育已迫在眉睫。在教学中渗透职业防护知识,很容易使学生接受,学生对学习基础护理技术这门专业课很感兴趣,在学习该门课时灌输职业防护,使学生在掌握护理基本理论知识和技术操作的同时,也可以掌握必要的职业防护知识,教学效果较好。
参考文献:
[1]黄谨耘,陈清.在大专护生基础护理教学中开展职业防护教育的效果观察[J] 护理学报,2009,16(8A):8-11
[2]戴青梅,王立英,刘素英等 ,医护人员职业性损伤的危险因素及防护对策[J] ,中华护理杂志,2002,37(7):532-534
[3]周立宁,营造安全文化,防范护理差错 [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3):192~193.
[4]李小英,刘志娟,邓署芳 护生职业感染防护健康教育效果研究[J] ,护理2008,22(4):877-878
篇2
关键词: 护生 专业认同 高等职业院校
近年来,教育领域出现了大量关于专业认同的研究成果。但护理专业作为一个相对特殊的、职业流失率逐渐升高的专业,无论是临床护士的职业认同还是在校护生的专业认同的相关研究都不多见。因此,本文对专业认同的概念、高职院校学生专业认同的必要性、专业认同的现状和研究方法、影响专业认同因素等方面综述如下:
1.专业认同的概念
专业认同目前并没有非常明确和统一的定义,有学者指出专业认同是指从事某些特殊的专门技术人员(如教师、医护人员、工程师等)对所从事专业的认同感,它具有与之紧密联系的结构和发展过程,是个体与该专业保持一致和平衡的程度[1]。李斌[2]指出,初次思考、选择专业、大学期间、初次择业、初次工作、再择业、晋升职务及职称等关键时刻组成了专业认同发展的整个过程。专业认同是指学习者对所学专业的认可和接受程度,并希望积极主动地钻研,表现为学习者结合自身特点,强烈希望自己能够成为本专业的领先者和成功者。
根据以上描述,笔者认为,护理专业学生专业认同的程度是指学生本人对护理工作的特点、规律等情况的认同状况,是自己对专业的期望、意志认识、情感、技能、自我实现等情况的主观认知。护生职业认同是学生个体与护理专业两个方面连续互动的状态与过程。有研究表明,护生专业认同的一般规律是在进入高职学院之前,大多数护生的专业认同就开始形成,并经过在校学习和临床实习后逐渐发展和巩固。
2.研究高等职业院校护士专业认同的必要性
随着社会工业化、城镇化、老年化的来临,人们的健康观念也在不断变化。目前护理专业面临新问题:护士角色从单一疾病护理向心理支持、健康指导方向转变;护理对象从单一个体向群体转变;护理工作范围从医院走向社区[3]。护理专业领域的扩展对护士整体的素质和数量都提出了更高要求。目前我国的实际情况是,一方面随着高校的扩招,护生人数逐年增加,而另一方面每年有大量护士因为各种原因离开护士工作岗位。国内的教育者都在积极地探讨和思考如何提高护士的职业素质及如何降低护士的离职率,其中大家比较认可的一点是:要提高临床护士的素质,根本的做法是要从高职院校的在校教育做起,着力提升护生的职业认同感。
国内的研究表明,我国大多数护生在选择护理专业时要么是迫于家庭的压力,要么是就业的需要,自身真正热爱护理专业,并自愿选择护理事业作为终身职业的学生并不多。护生作为护理专业最重要的后备力量,肩负着“救死扶伤”的天职,要求护生一方面有精湛的专业技术,更重要的是具备甘于从事护理事业的意志和精神,认真寻找影响高职护生专业认同的相关因素,提高护生的专业认同感,也就显得尤为重要。
3.国内外专业认同的现状
国内的学者对专业认同研究才刚刚开始,主要的研究手段为调查研究,而研究的具体内容多是局限于专业认同的某个方面,很少有大范围、多方面的研究报道。目前研究的主要结论是我国护生的专业认同感较低,而更加严重的是其中男性护生的职业认同比女性护生更低,这是目前我国护理教育中面临的一个重大难题。
国外对专业认同相比国内起步要早,研究方法主要是以观察访谈为主进行。护理专业认同目前主要研究的是护生对专业的选择、理解和继续从事本专业的动机等方面有了进展并得出一些结论。国外护理院校课程的设置方面与国内相比较有所不同,国外的护理专业课程设置中,有专门的教师对学生形成正确的专业认知,提升专业认同感进行帮助和指导,而国内一般更注重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传授。
4.专业认同的研究方法
目前国内学者研究护理专业认同最常见的方法是调查问卷的方法,其次是针对个人进行访谈。但根据调查结果进行理论分析的方法在公开文献中较少见到报道。
调查问卷的制定一般是调查者根据自身对专业认同的理解自行编撰,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专业情感认同、专业技能培养和专业认知的理解;二是自己对未来的职业认同一般包括自身认同、职业身份认同、就业去向等方面。
5.影响专业认同的因素
5.1志愿选择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青少年选择了与自身兴趣爱好一致的职业以后就比较容易对职业产生长久的认同感。而如果选择的专业与自身兴趣爱好相背离,就很难长久地产生职业意愿。自愿选择护理专业的护生在专业态度评分上明显高于由于家庭因素而选择的护生,自愿选择护理专业者表明护理是其自身的兴趣所在,可以在职业生涯中获得愉快的情绪体验。
5.2性别因素
由于历史和社会因素,护理工作从业者绝大多数是女性,而急诊科、手术室、重症监护室、康复医院往往更愿意接纳男性护理人员。有研究表明表明只有18%的男护生对护理专业感兴趣,仅有不到11%的男护生会把护理作为自己的终身职业选择。男女护生在专业认同上,女性远远高于男性,这表明男性在以女性为主的领域内工作,往往承担更多的职业和社会压力,满意度也相对较低。
5.3社会因素
目前国内对护士的工作认可和满意程度均不高,而很多医院护士都没有编制,在工作中护士得不到合理理解和尊重,工作辛苦而待遇不高。以上因素都导致我国的护理人员的离职率一向处于比较高的水平,严重影响护理队伍的稳定和护理事业积极健康的发展。护士对自身的职业认同受社会群体的影响比家人更大,护士的社会支持对自身的职业认同有重大影响。
5.4学校因素
我国的高职护理教育属于职业教育范畴,培养目标是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专业护理人才。学校在课程设置和培养人才护理方面主要侧重于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掌握,而对护理专业认同方面的教育往往重视不够。学校的课程设置情况,护生对本专业课程是否认可,学校的投入程度,这些因素都对学生在校期间形成专业认同有巨大影响。
综上所述,目前国内对护理专业认同的研究还远远不够,护生自身对专业的选择也比较盲目,对护理专业的认同感不强,从而带来种种问题。高职护生作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主体,了解其专业认同的因素,培养其专业认同感和自豪感,对培养高素质的护理人才和保持护理队伍的稳定及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魏敏.社会支持对护士职业认同的影响研究[J].中国护理管理,2009,9(6):47249.
篇3
我所学习的是护理专业,转眼之间学生时代就要过去,我即将离开美丽的校园,走上社会,走进医院,而成为一名救死扶伤的护士。
本人从XX年进入XX大学护理学院就读护理学以来,积极地学习相关的护理知识和认真工作,虽然有成功的泪水,也有失败的辛酸,也有过无法补及的过错。然而,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也使我充分意识的成为一名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大学生的重要性,但是,当我们真正接触到病人后,我发现临床护理和我们书本上所学的知识还是存在着差距的,自己不仅要有扎实的护理理论知识,还要有熟练的操作技能,应具备有受伤观、爱心、奉献精神等。不管如何,在过去在校学习的几年是我不断努力学习,不断奋斗目标,不断完善自我,不断经历成长磨练的阶段。在其中我曾经努力学习护理相关知识,担任班干、社团干部和舍长时工作认真,与同学友好相处,积极主动参与班集体活动,也荣获奖励;可其中我也迷糊过,踏上过错误的路,但是我一直都在悔悟,它使我拥有动力更努力地完善自我,改正不足,让我的人生更充满信心与动力。
在日后的工作道路上我给我个人的自我鉴定:在思想上,认真学习,积极向上,要有勇于接受批评和自我批评的精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严格遵守医院的各项规定和制度,团结同事,积极主动参与各种活动;在学习上要严格要求自己,刻苦钻研,态度端正,目标明确,不断扩展自我的知识面,提高自思想文化素质;在工作上,我一定能做到对待患者细心、耐心、爱心、责任心,不迟到不早退,认真仔细做好每一项工作,善于工作总结,向护士长及资深的老师请教,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在生活上,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有条理,严谨生活态度和作风,丰富自己的阅历。让自己所学的护理知识充分运用到临床上,为病人更多的服务,提供更好更全面的护理,帮助他们恢复健康。
人生总要不断地学习,不断的完善,争取克服一切的不足,努力奋斗,朝着目标,做好一名优秀的护理人员,我相信只要努力与付出自己一定行!
篇4
关键词:五年制高职护生;实习前;心理状态;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15-0252-02
临床实习是每个护理专业学生走向临床工作岗位的必经阶段。在此阶段,护生将在校学习的理论知识应用到临床,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日后的继续学习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五年制高职护理的护生,在经过学校四年的理论学习后,面对即将下临床实习的事实,产生了较多的心理焦虑。笔者对岳阳职业技术学院2008级5年制高职护理护生进行了临床实习前心理状态的调查,以更好地了解护生心理状况,并进行分析。
一、调查对象和方法
(一)调查对象
岳阳职业技术学院护理学院2008级5年制高职护理护生178名,全部为女生。年龄在18~20岁,平均年龄19岁。
(二)调查方法
根据同护生交谈,结合参考资料[1-3]并总结自身教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自行设计调查问卷,组织护生,当场发放调查问卷178份,以不记名方式当场回收问卷,回收178份,有效回收率100%。
二、结果
(一)护生对临床实习的心理准备状况
调查结果显示:仅有10.1%(16人)的护生对临床实习有较好的心理准备。认为自己对实习医院了解教全面,对实习任务较为清晰,对自己的操作技能、理论知识掌握情况较为满意。认为自己能够较顺利地完成临床实习。89.9%(160人)的护生对临床实习没有心理准备或者心理准备不充分。护生对临床操作技能的欠缺感到担忧,害怕在临床中出现差错事故,对自己的仪表和言谈举止不自信,不适应新的学习工作环境,不知道如何处理各种人际关系等,担心不能顺利完成临床实习任务。
(二)护生对在校最后阶段的学习状态
46.1%(82人)护生能够一如既往的坚持认真学习,认为虽然对临床实习有诸多担心,但是不能忽略在校最后阶段的新的理论知识的学习。44.9%(40人)的护生想认真上课,但是静不下心来,认为实习医院的选择、对之前理论知识掌握不扎实,不知如何下手复习、以及对实习的各种猜测和想象,使自己不能安心进行最后阶段新知识的学习。9%(16人)的护生对剩下的学习不关心,采取无所谓的态度,认为反正要去临床了,现在所学的知识不一定能用上。从数据可见,护生对学校知识学习的态度较好。
(三)护生临床实习前担忧的问题
在下临床实习前,护生产生很多担忧的问题,排名前几位的为:64%(114人)的护生担心难以与带教老师、其他医护人员、患者或其他同学沟通相处。59.6%(106人)护生担心自我形象和言谈举止对实习工作带来不良影响。50%(89人)的护生担心操作技能、理论知识欠缺,不能胜任临床工作。34.8%(62人)护生担心来自于其他三年制高职护生和本科护生的压力。31.5%(56人)的护生担心不能适应实习环境及生活。23.6%(42人)护生担心实习太苦太累或者困难多而不能完成实习任务。22.5%(40人)护生担心实习过程中出差错事故而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他还涉及如担心实习完毕后不能留在实习医院工作,增加找工作的难度(12人);担心身体素质不好,不能坚持上夜班(18人)等。由此数据可见,护生对未来的实习生活存在一定的恐惧心理,主观心理准备不够充分。
(四)护生期望学校在实习前做的工作
护生对所担心的问题,都期望能够得到帮助和解决,最突出的几项为:74.2%(132人)护生期望进行基本操作技能强化训练,希望在下临床前将操作练习得更加熟练;65.2%(112人)护生期望举办经验交流会,从而从往届护生那里获得更多的经验和信息;同时,也有61.8%(110人)希望举办心理辅导,意识到心理作用在实习乃至整个人生的重要性;接近半数的护生在人际沟通和交流方面不自信,42.7%(76人)认为需要再次进行人际沟通与交流的培训;30.3%(54人)的护生认为需要进行法律法规培训,以更好地保护自己和医护工作人员。由于护生了解医院信息的方式和途径有限,29.8%(53人)期望能详细介绍实习医院相关信息。
三、讨论
(一)护生实习前心理状态分析
经过四年的在校理论学习,护生对于临床实习是既期待兴奋又恐惧焦虑。一方面,可以将所学知识真正应用到临床,检验自己的学识水平,顺利完成好实习任务,将真正走向工作岗位,自力更生。另一方面,离开熟悉的学校环境,进入到陌生的实习工作环境,护生在心理上角色上发生了较大的转变。从调查情况来看,绝大部分的护生(89.9%)并没有做好这一角色转变心理上的准备。将要进入临床实习的护生年龄大致都在18~20岁,一直都生活在家庭和学校的氛围中,对社会生活各方面并不太熟悉,因此导致大部分护生对即将改变的生活并无充足准备。护生对操作技能、仪表、言谈举止等方面的担心,反映出护生在自信心方面的缺陷。结合本调查结果,护生在校期间,比较重视操作技能的训练,对心理变化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同时,由于独生子女较多,在人际交往方面存在较大的缺陷,缺乏自信心和对未来的恐惧。因此,在护生在校学习期间,除了教给护生扎实的专业知识外,还应重视护生的心理辅导,教会护生成为一个“社会人”,为护生创造一个良好的身心健康状态。
(二)应对护生心理情况的对策
1.技能强化训练
针对护生担心操作技能不过关的问题,在护生下临床前两个月开始,组织护生进行技能操作强化训练,配有专业教师从旁指导,纠正护生操作时出现的问题,并耐心解答护生提出的问题,每进行完一项强化训练,都要进行考核考试,考核过关者才能进行下一项目的训练。这样,不仅使护生复习巩固了所学知识,减少了因对技能、专业知识欠缺引起的部分心理焦虑,同时,也提高了护生进入临床后实践操作的成功率,使患者、患者家属和带教老师满意,增强护生的实习信心。
2.进行岗前心理干预,树立自信心
端正护生心态,树立积极的态度:临床实习是护生走向社会工作的一个必经阶段,面对实习,护生不必妄自菲薄,正确认识自己的长处和优势。端正心态,利用在校期间尽量弥补自己的短处;同时任课老师和班主任多向护生讲解一些临床实习的相关内容,以增加对即将到来的临床实习的熟悉感;向护生介绍各实习医院的环境,工作制度,生活条件等,缓解护生对未知环境和生活的恐惧、焦虑,创造一个较好的学习环境,使护生安心并认真对待最后的在校学习,以积极的态度面对接下来的实习生活。
合理选择实习医院:对于实习医院的选择,要根据护生自身实际情况来定,不要一味地认为在大医院实习才能学到知识技术,只要努力认真,肯学、肯做、肯钻研,每个医院都有足够的空间共护生学习,使护生全面提高自己,使自己技艺精湛,实现从护生到护士的成功转变[4]。同时,由于现如今的社会环境,对护生今后的就业造成了一定的压力,因此,综合考虑,合理选择实习医院,尽量不给自己留遗憾。
3.改善教学方法,增加在校护生课间见习机会
专业课教师在教学时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如“情景式教学”、“任务驱动”等,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提高护生的参与性和主观能动性,加深护生对护士职业和病人的理解。护生在校期间学习期间,根据所开课程,合理安排护生进行临床见习,使护生在学习完理论知识后能够及时与临床相结合,增加护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习效果。同时,鼓励护生利用寒暑假等课余时间,到医疗机构进行见习,加深对知识的理解,熟悉医院工作环境,锻炼实际动手操作能力,为临床实习打下基础。
4.强化团队意识,互相合作,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是否良好,从团队合作中便可窥见一斑。对医务工作,是个讲究团队合作的工作,每个人在团队中的分工不同,一起完成救死扶伤的使命。开展一系列团队合作的活动,强化护生的团队意识,学会互相合作。
5.医院与学校灵活选拔实习生
由于医院规模、地域的不同,有的医院在选拔实习护生的时候,提出了相关的要求,比如身高、学制要求等,甚至有一部分医院明确提出只要高中起点的三年制高职护生或者身高160cm以上的护生,这样就使得相当一部分初中起点的五年制高职的护生失去了选择的机会,部分护生因此产生一些消极心理,认为身高是先天的,除了在学历起点方面,自己在其他各个方面很优秀,相比三年制高职或其他因身高达标入选的同学,觉得自己更优秀。因此,学校可以跟医院进行沟通,灵活选择,使医院应尽量为护生提供一个平等的平台学习知识;同时,做好这部分护生的心理安抚工作。
6.模拟实习招聘
在实习医院来校选拔实习生之前,可以组织人员对护生进行模拟实习招聘。通过此种方式,让护生学会制作简历,对自身的优缺点有较清晰的认识,同时对自己的仪态、仪表和言行举止不当的地方进行改正等,既锻炼护生的沟通表达能力,又能让护生提前体会到招聘的相关信息,这样,使护生能够在日后的实习招聘或者工作招聘时更好地展现自己,缓解他们因面试而产生的不知所措的压力,或实习结束时找工作面试的焦虑。
参考文献:
[1]敖琴英,刘文捷.高职护理专业护生实习前心理状态调查及对策[J].护理学报,2007,14(10):11-13.
[2]谢少琴.浅谈护生实习前焦虑的成因及对策[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4,25(2):188.
篇5
关键词:行动导向教学;护理;护理软技能;综合素质
护理学科是现代医学院开设的主要专业之一,具有较强的实用性,此学科对于学生实践能力及护理软技能要求较高,护理软技能主要意指沟通、人际交往、护理管理能力、个人情商、智商、个人修养、事物处理能力、口头表达等方面的综合实力,护理软技能的培养可间接提高学生的护理能力[1]。行动导向教学是指在做好相关职业技能教学基础上,教师通过结合其他方式与自身行动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着重培养学生综合素质[2]。本文研究对护理专业学生教学过程中应用行动导向模式对培养其护理软技能的应用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校于2014年2月至2016年7月间提供不同教学模式,分别选择2014年2月至2015年3月及2015年5月至2016年7月期间在校学生各66例,按照教学模式不同划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实施普通教学模式,观察组在常规教学模式基础上增加行动导向教学,两组学生均为女性,对照组年龄平均为21.5±1.0岁,观察组平均年龄为20.1±1.3岁。两组学生基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1.2教学模式对照组学生接受传统护理教学流程,包括:教师制定教学计划,依据本学期课程安排合理计划每节课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以理论知识讲解为主、及时布置课下作业、合理安排实践课,定期进行随堂测验,了解学生知识掌握情况,加以总结,及时进行知识回顾。观察组学生接受行动导向教学模式,主要过程包括:①学院应为各个专业学生开设选修课,包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基本原理、护理管理学等,此外可根据需求开设心理学等课程,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选择真实病例,定期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所学知识过程中可提高自身综合能力。②教师应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在进行专业课程指导过程中,通过情景模拟教学法,判断学生事件处理、组织及管理能力,并结合多种教学方式,引导性培养学生软技能,为其分析不同病例中的不同做法产生的后果,让学生学会择优处理方法。③教师应结合案例教学,让学生有机会展示自身专业水平,在真实病例中学习每个护理步骤的意义、自主提出护理问题、制定下一步护理计划,同时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深层次分析,如通过现有表现预见性判断可能出现的机体并发症、其他表现等,并加以预防。同时向学生强调,在治疗过程中,应及时分析不同患者心理现状,采用适宜沟通方式加以干预,提高其分析、解决事物的能力[3]。④班级中可划分各个小组,通过集体协作、互相交流等方式提高学生与人相处、沟通能力,教师应为学生创造符合教学目标的临床情境,让学生主动参与护理活动中。引导学生积极分析每个护理环节过程中的护理要点,提高专业技能,教师应及时指导,让学生进行反思,树立正确待物观;及时组织学生进行户外运动、如郊游等,让学生自行管理,提高组织及团队协作能力。⑤教师应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向学生灌输正确职业道德观念、传授与不同类型患者沟通技巧,通过实践课程教学,严格要求学生按照每一标准操作流程进行练习,潜移默化提高学生专业操作能力,加强责任心[4]。1.3观察指标总结学生对于教学模式的满意度,满意度=(满意+一般)/总例数×100%。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总结两组学生对于教学模式的满意度对照组学生表示满意度为81.82%,观察组满意度为95.45%,观察组满意度较高(P<0.05),见表1。表1对比两组学生满意度情况(例,n=66)组别十分满意一般不满意满意度(%)对照组40141254(81.82)观察组5310363(95.45)*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3讨论
过往学校教学目标主要集中在理论及实践能力培养方面,忽视软技能应用的重要性,本次研究中,通过行动导向教学方法,主要通过带领学生学习护理管理、心理护理、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等课程辅修,教师及时安排户外活动,锻炼学生的组织能力。本次研究发现,对照组接受常规教学模式,观察组结合行动导向教学模式,通过选修课教育、包括护理管理、心理学等,教师结合病例分析、情境模拟、采用小组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问题分析能力、掌握沟通技巧等护理软技能实力,观察组学生对于教学工作感到满意。而高华、何国平、范冀湘等学者经研究表示[5-7],对护理专业学生提供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对照组学生对教学工作评价一般,实验组评价较高,本次研究发现,对护理专业学生实施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可帮助学生提高专业技能掌握能力,同时提高学生沟通能力等护理软技能。证实本次研究结果,两组结论存在相符之处。综上所述,护理软技能主要意指护士的综合素质如交流技巧、情商、不同场合应变能力、自身素质、表达能力等,本次研究中,通过对护理专业学生常规授课过程中结合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大部分学生表示对于教学工作表示满意,学生通过课堂中病例分析、选修课程学习、户外互动、小组式学习方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组织、交流能力、提高团队协作能力等。
参考文献
1邓开玉,苑芯瑕,龚昱芳,等.行动导向教学在《高级助产学》实训课中的应用[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4,13(4):390-393.
2姚水洪,孟雪,钱一分,等.助产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及效果评价[J].中华护理杂志,2015,50(11):1344-1348.
3谭文绮,刘妍,黄伟,等.“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在高职助产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6,30(15):1870-1872.
4陈顺萍,林翔,何菲,等.高职助产专业实训指导团队的建设与实施[J].护理学杂志,2014,29(2):59-61.
5王小丽,费素定,徐金梅,等.体验式教学在助产专业学生急危重症教学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教育,2015,12(10):773-776.
6闫长虹.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在护理专业生理学教学应用探讨[J].四川生理科学杂志,2015,37(4):226-227.
篇6
【中国分类号】 R-4【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044-5511(2011)09-0197-01
实习阶段是护理专业课程中一个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实习结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护理队伍整体素质的发展。所谓“三分治疗,七分护理”,现在的患者及家属的知识层面都很高,获取医学知识的渠道也很多,因此对护理的要求不断提高,护理工作的重要性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护生要在实习的过程中将所学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逐步培养独立工作能力,良好的沟通能力,以便顺利走向工作岗位。因此做好护生带教工作已经是临床护理教学的重要课题,现就我在临床带教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对策。
一、带教中存在的问题
1 带教老师方面
1.1 学历层次较低 随着社会的发展,实习护生的学历由以往的中专转为大专甚至是本科,然而目前临床带教老师学历参差不齐,带教老师知识结构有限,不能满足护生对护理知识的高标准要求,严重影响护生实习的积极性,并且随着学科的不断更新,高档仪器设备的大量引进,许多专科的护理新技术、新项目的不断开展也要求带教老师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以满足护生的要求,适应时代的需要。
1.2 教学方式欠妥 一部分教师只注重操作的能力而忽略了理论,使护生只知道做而不知道思考,很多知识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一部分教师担心护生会出错或觉得动作慢,凡事亲力亲为,使得护生动手机会减少,独立操作能力得不到更好的发挥;一部分教师在带教中过于刻板,不知变通,教学方式一成不变,不能因人而异、因材施教,使护生的潜能不能更好的发挥。不注重护生的思维能力,不能更好的带动护生学习的积极性。
1.3 授课效果不满意 专题讲座和教学查房时,教师因对授课内容不熟练或紧张的关系往往不能脱稿讲解,在讲解的过程中不能完全调动护生的积极性,大部分完全照着书本一字不漏的念下来,护生听起来感到乏味。一些教师只注重对课程的讲述,而忽略了护生的注意力和授课结束后的效果,这些都没有起到授课的意义。
1.4 语言表达能力及沟通方式不妥 有的教师只顾着讲,而护生是否听进去并不清楚,有的教师在进行临床教学时,由于说话的语气及态度的分寸把持不好有可能打击护生的积极性,甚至是自尊。在患者面前尤为突出,这样会形成护生对教师的反感、憎恨或对抗。
1.5 师生关系分寸不能把握 由于护生年龄与带教老师的年龄差距小,在很大程度上有很多所谓的共同语言,因此有时超越了师生关系,亦师亦友值得提倡,但有的教师“师”与“友”的度把握不好就没有教师的威信,护生就会与教师讨价还价,布置的作业完成度就会下降。有的教师有较强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对护生严格要求、规范管理,教学遵循一定的秩序有条不紊的进行,这样的教师虽有一定的威严但缺乏人情味,在护生心目中可敬但不可亲。
2 实习护生方面
2.1 工作主动性缺乏 现在的护生大多为独生子女,娇生惯养,思想上有惰性,工作上缺乏主动勤奋、吃苦耐劳、无私奉献的精神。
2.2 护生在校期间掌握的知识水平、操作能力及对护理职业、护理现状理解不同,实习早期的护生不适应环境,面对繁忙的护理工作,难以进入角色,表现出胆怯、紧张等情绪,动手能力也差,实习中期的护生喜欢独立操作,实习后期的护生因忙于找工作而无心工作。
2.3 安全、法律意识薄弱 由于护生在校时很少接受法律知识教育,又由于医院的管理人员也认为实习生发生差错,带教老师应负全部责任。护生进入临床实习,对医疗护理所
面临的法律知识知之甚少,关于医疗纠纷方面的案例也不知晓,有的护生认为出了差错有老师顶着,与己无关,对自己应负的法律责任不明确,所以实习中不注重护理与法律的关系,不能从法律的角度去看待自己所从事的护理工作,说话做事不够严谨,极易发生医疗纠纷。
3 患者方面
随着法律制度的健全,患者对医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多数患者和家属不信任实习护士,态度冷淡,拒绝她们为其护理操作,甚至恶语中伤,大大影响了实习效果。
二、对策
1 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 带教队伍的不断完善可保证实习护生的临床实习质量,也可充实临床护理力量,提高临床护士的自身水平。
2 对带教老师的选拔严格把关 我院打破论资排辈的旧观念,根据临床护士的业务水平、理论技能、个人素质、职业道德、教学意识、能力结构等进行综合评价,择优选拔。
3 要求带教老师加强护理专业知识的学习 掌握护理专业的新知识、新技术,了解本专业的医疗水平,相关社会人文科学知识等,不断丰富完善自己。我院经常请各方面各专业的教师进行授课,组织培训班、临床护理科研理论与技术培训班等继续教育项目,年终举行技术理论知识评比及考核。护士自身通过参加函授、夜大、自考等途径获得大专、本科学历。
4 培养自身的责任感和道德品质 护士不但肩负着导师的专职,同时有着自身的职责,所以,应具有高度的敬业精神和责任心。带教老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也是护生的道德榜样,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护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对护生以后的生活、工作都会产生巨大影响。这就要求教师不可沾染生活恶习,对是非原则坚定不移,对教学科研治学严谨、实事求是,为护生树立正直的好榜样。只有高素质的教师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
5 改进教学方式 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使所有护生都能出色的完成实习任务。
6 带教过程中教师应善于总结 主要总结以下几方面:(1)总结护生存在的问题;(2)总结自身存在的问题;(3)总结更好的教育方式;(4)就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针对不同层次、不同阶段的护生要做到因材施教,因势利导,对基础好的护生严格要求,对落后者不断鼓励。
7 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法对护生进行逐步教育 护生和教师一起在临床工作时可采取“一看二练三放手”的临床带教法;教师可将自己在临床工作获得的知识传授给护生,向其提供成功的经验即经验教学法;用启发式教学法可激发护生寻求信息的责任感,培养护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发挥护生的主观能动性;公休会可锻炼护生的心理素质,沟通能力、语言组织能力,使护生善于总结;护理教学查房则可帮助护生积累临床护理经验,学习处理护理问题的步骤及手段以及工作中的技巧运用等。
8 提高授课效果 注重对教师的培养,锻炼教师的授课能力。在授课时,除了注重自己的讲授外,还应考虑护生的参与及吸引护生的注意力,采取适当的讲授技巧鼓励护生紧随教师的思路,采用课堂提问、课尾复习的方法,使护生全身心的投入到讲授中,达到授课的目的。
9 加强语言表达能力和与护生沟通的能力 教师不但要会和患者进行沟通和宣教,同时也需同护生进行有效的沟通,在患者不情愿或不理解让护生操作的情况下,护生在患者面前操作不规范的情况下,怎么和患者解释、怎么安慰护生、怎么正确指导护生又不会对护生心理产生压力,不会对护生自尊产生伤害是身为教师必须要做到的。笔者在对护生调
查问卷中了解到护生在做临床操作时,教师往往不顾忌很多外在因素,对护生进行指正,护生会觉得很多患者及家属在看着,很没有面子,患者也对护生的能力产生了怀疑。下次再对这个房间的患者进行操作时就产生了心理障碍,不愿也不敢进行操作。因此,在操作指导时要注意语气、场合、方式、方法等。
10 成为护生的良师益友 在工作中是师生关系、在生活中是朋友关系更能促进师生感情,有利于沟通及提高护生的水平和成绩。生活中对护生关心、照顾,护生在学习中会更
努力,也会更加尊重教师。但在角色转换时要把握好分寸。
篇7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大学生数量越来越多,但大学生的素质却未有明显提高。高职学生普遍缺乏学习动力,把自己大量的时间花费在课业以外,忽视了学习的重要性,阻碍了自身的全面发展。然而,学习能力是社会人必须具备的能力,其既影响大学生知识掌握情况,又影响大学生的就业及发展。
二
通过对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在校生学习主动性的调查研究,更好地了解现在大学生的学习状况,借鉴并指导在校生学习,这对大学生以后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问卷调查采用匿名方式。本次调查范围主要为我院石湖校区和书院校区,包括大一、大二两个年级。调查采用随机抽样方法,确定调查对象及样本量,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收集资料,本次调查共计发放问卷730份,回收有效问卷690份,有效回收率为94.52%,其中一年级413人,二年级277人。
为了清楚地了解在校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对于学习主动性我们设有如下一题:“你一读书就觉得疲惫与厌倦,只想睡觉”(表一)。其中,大二学生较自主地可以严格要求自己,积极学习,复习功课,而大一同学的学习主动性明显差于大二学生。对此问题我们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以及必要的二次访谈,得出结论为:1.21.21%的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2.25.34%的学生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在随访中许多都称自己是”被专业”了,填报志愿时完全不是自己喜欢的专业,而是遂了父母的意愿,或迫于升学压力或是自己所学的专业与自己的想象相差甚远,因而日渐失去学习兴趣,任务似地机械学习。3.20.23%的学生认为教师教学水平差,家长不关心自己的学习。刚刚从高中毕业的大一学生仍旧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习惯老师的叮嘱和父母的监督,致使许多学生上课时不能很好地获取知识,下课自行复习又吃力,最后得过且过,恶性循环。4.11.23%的学生认为文凭易得,所以没有压力。大学较之中学存在一定的灵活性,大多学生都采取考前突击复习的战略,不求高分,但求及格,没有升学压力单单是为拿到毕业证已不能激发学生的内在驱动力。5.9.48%的学生认为学习成绩与就业前景无关,对未来没有整体的规划,都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庸庸碌碌地虚度大学光阴,这其实是一种很不负责任的表现。大学是进入社会前的加油站,有必要对自己的大学生涯做合理的切合实际的规划,对自己的人生负责,对自己的未来负责。6.12.51%的学生认为个人功底差,付出与得到不成正比。有的学生朝五晚九地学,但是学习成绩与自己预期的有一定的差距,若干次的失败后只有少部分人愈挫愈勇,绝大多数人都选择放弃。
在学习过程中,不同的学生对于不同的问题有不同的态度和解决方案,如在对待日常作业练习方面就存在着相当大的分歧。表二是对大一、大二学生“对作业没有一点兴趣,但仍旧会激励自己完成”的一个调查结果:大二学生的自觉性高于一年级的学生。这说明在大一的时候大家均对学习比较迷茫,对自己的喜好与规划不是很清楚,有种人云亦云的跟风现象。
表三对在校学生就自己的学习能力,例如大一护理系有47.9%的学生不确定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技巧是很强的,这与大二护理系的48.6%相差甚微。学习技巧的调查结果说明,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能力并无太大的把握。大一护理系有47.9%的学生不确定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技巧是很强的,这与大二护理系的48.6%相差甚微。
学习方法是学习的工具,思维是学习活动的核心,知识是深入学习的基础,在教学中只要解决好这三个问题,就可以总结出一套真正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使学习能力和学习技巧有所提高。
三
对于学生的学习要加强引导。在大学阶段,大学生在智能发展上呈现出逐渐成熟的特征,随着接触事物的多元化,思维有了更高的抽象性和理论性,并由抽象逻辑思维逐渐向辩证逻辑思维发展,观察事物的目的性和系统性也进一步增强。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基础教育阶段的主要以记忆为主的学习方法不再适用,要求学生依靠自身,主动地感知、处理、储存和提取信息,更重要的是广泛而明确目的地进行学习,了解新知识、新技术,并运用所掌握的知识,分析、评价所见所闻,在学习中总结方法,在挫折中丰富经验,有明确的学习动机和过硬的学习能力,从而全面提高自身素质。
篇8
【关键词】心内科;护理;临床带教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2.10.060
在临床医学教育中,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和临床实践能力是教学的重要内容和主要环节,也是教学医院评估的重要指标。因此,临床技能培训是临床医学实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医学生技能操作、动手能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实践过程[1]。笔者对带教工作进行观察、分析、总结后, 总结出带教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时解决带教中出现的问题,使所带教学生出科考试合格,完成了实习计划,现报告如下。
1带教中存在的问题
1.1带教老师素质参差不齐,对临床护理带教质量缺乏评价,影响教学质量。责任意识不强,带教不认真,主要表现在带教老师对带教工作的重要内涵缺乏正确的理解和认识,使部分老师在带教过程中存在不负责任、马虎的心理。有时违反了“放手不放眼”的基本原则。 带教老师未正确掌握带教方法,对教学工作缺乏计划性和目的性。一部分老师只根据工作实际进行教学,而忽略了有效运用教学目标。
1.2实习同学不注重个人形象,缺乏积极主动性护生进入临床,虽然进行了岗前培训,但对个人的形象、礼仪还是不会引起重视,衣帽不整,头发过长,未按医院要求整装上班。现在大多数同学都是独生子女,以为实习了,脱离了学校的约束,可以放松了,故而心里涌现出了懒散情绪和惰性[2],工作缺乏主动性。人际沟通能力欠缺,缺乏主动与老师和患者之间的沟通。基础理论不扎实,缺乏勤学好问精神,护生在学校学习期间基础知识不够扎实,并且在临床实习期间放松了知识的再学习,大部分学生在实习期间不主动向老师请教、提问、思考问题,工作积极性不高,更缺乏学习氛围,护理技术水平得不到提高 由于在校期间以理论知识为主,操作练习少,且操作仅限于模型练习,导致护生的护理操作水平欠缺,患者对护生的技术缺乏信任,出现排斥,甚至有拒绝的观象。给同学心理造成巨大的压力,一旦操作失败就缺乏信心。
2对策
2.1师资安排与考核内容提高带教老师的整体素质。临床带教老师是护生接触专业实践的启蒙者,带教老师担负起传授知识、培养护生能力和培养学生职业素质的双重任务[1],因此带教老师应从自身做起,从细节做起,具有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心,思想品德好、注重个人修养;只有不断努力和训练,才具有稳重、娴熟的护理技术,才能使自己的专业理论水平得到扎实的提高,才能以身作则起好模范表率作用。选择大专及大专以上的高年资护师,及护师以上职称的护士。带教老师具备的素质;专业知识扎实,沟通能力好,亲和力好兴趣广泛。因此医院应严格规范护士行为规范,树立良好形象,带教人员更要注意培养良好的医德医风,为护生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稳定思想,使他们能够积极的完成实习任务。
2.2结合心血管内科护理老年变病,突然发病的特点,制定出心内科实习考核的内容与标准。具体内容如下 :掌握心血管病的护理常规;能完成心电监护导联联接,能识别正常心电图,能辨别恶性心律失常;微量泵药物配制,泵的使用、调节,使用血管活性药物的注意事项的告知及观察;熟悉危重患者的抢救护理。
3具体方法
3.1进入科室,由护士长首先做岗前培训,内容包括工作纪律,仪容仪表,电话礼仪,患者的称谓,做好病区环境介绍,特别是监护室,急救车,急救物品一一介绍。治疗室物品的放置及治疗后物品的处置方法,宣布本科室的实习考核内容,让学生入科室就明确了学习的目标,任务。以便在实习过程中力争完成学习的内容,达到了解,熟悉,掌握。在常规临床护理带教的基础上,重点突出观察病情,报告,做分析,判断处理能力。由带教组长分派带教老师。
3.2实习中的抽查利用护理查房的机会,提问护生相关内容,发现不足之处,及时加强学习。做到放手不放眼,让护生有较多的动手机会,在老师的指导下,逐步从最易操作开始,熟练后增加难度,根据自己的技术水平,选择最易操作的患者,通过一个过程技术水平一定会得到提高。要求平时带教组长收集护生的建议和意见,以便做出带教的调整和讲课的内容调整。
3.3临近出科时,集中对实习生考核,对于单项考核不合格者,由带教老师及时加强带教,再补考一次,使每位护生都能完成既定的目标。
4小结
通过以上的措施,所有实习生都完成了心内科的实习任务。心内科因病种的特殊性,使得老年患者、重患者较多,给临床带教带来一定难度,很多实习生也觉得担心,老年患者生活护理、静脉穿刺都更加困难,加上经常抢救患者,护生的心理压力也很大,对比,笔者在入科室就对学生告知,在心内科实习的重要性,让他们尽早学会系统的护理观察,处理患者。给他们参与抢救的机会,让他们把书本中的知识应用到对患者的了解、熟悉、熟练的操作过程中。很多护生都说只要心内科的护理实习完成,其他科的就觉得更容易。随着社会的发展,患者自我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和医学院校的扩招,每位护生临床操作的机会和可享受的教学资源将明显减少,护生临床实习中基本技能操作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还有待于探讨更多更好的方法。
参考文献
[1] 魏建.浅谈医学生临床基本能力训练[J].临床误诊误治,2001,14(5):326-327.
篇9
【关键词】教育,护理;临床实习;学生
我院是一所二级甲等医院,担负着卫校、医学院校的教学任务,每年接受众多专科、中专实习生来院实习。为了培养和造就一批德才兼备的合格护士,我院不断总结经验,摸索出了一套带教的好思路,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
1 当前护理临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 临床带教中存在的问题
1.1.1 监督力度不够,带教老师责任心不强 赵小平等[1]研究表明临床带教制度不够完善,监督措施不得力。例如个别老师带教意识淡漠,缺乏责任感,片面认为带教是一种负担,还怕护生出了问题要老师负责。个别科室不重视带教工作,只让学生跑腿干杂活。而有的带教老师在护生实习后期,认为护生有了一定的操作能力,就放手让其独立操作,不再亲自监督指导,从而增加了差错发生率,为医疗纠纷的发生埋下了隐患。
1.1.2 带教老师法律意识淡薄 部分带教老师法律意识淡薄,只重视对护生基础护理操作、专科护理技术操作及理论知识的灌输,而忽略了患者的感受和权利,比如患者的知情同意权、隐私权。有的带教老师在指导护生为患者操作前不与其商量、解释,不征得患者同意且态度生硬,患者认为自己成了被试验者、被练习者[1];有的带教老师不注意自己的带教方式,在做现场指导时不分说话场合,本不该让患者听到的话随口说出。这样一旦护生操作稍有过失,就会导致患者不满和投诉,从而引发纠纷。
1.2 护生存在的问题
1.2.1 护生操作技术生硬,职业素质较差 由于护生的护理操作技术生硬、不熟练,让患者难以接受,易引起医疗纠纷。部分护生职业素质较差,自身修养方面存在缺陷。例如工作责任心不强,对患者的隐私感兴趣,且津津有味地谈论、传播[1],此种行为易造成患者的心身损害。
1.2.2 护生的法律意识淡薄 毛丽莉等[2]研究表明,护生在校时很少接受法律知识教育,又由于部分医院的管理人员也认为实习生发生差错,带教老师应负全部责任;护生进入临床实习,对医疗护理所面临的一些法律问题知之甚少,关于医疗纠纷方面的案例也不知晓,有的护生认为出了差错有带教老师顶着与己无关,对自己应负的法律责任不明确。还有些护生过于自信,尤其是在实习后期,会出现脱离带教老师的监督,擅自执行医嘱的现象,以致造成护理差错,引起医疗纠纷。
2 对策
1 护理部重视带教工作 成立护理部――全院总带教――大科总带教――科室分带教分级分管制度。选择能够胜任的带教护士提高临床护理质量,提高护士素质,发展护理事业,关键在于临床带教的效果[3]。其中,护士长的监管起到重要作用。临床护理工作中任何一个环节如果科室护士长不予以重视,那么科室的每位护士重视度也不会提高,对于护生的临床实践,护士长应该认识到,如果不加强对护生的慎重培养,将直接影响到本科室未来的整体护理质量,在选择带教老师时,应该选择有着良好的道德修养、娴熟的专业技术、良好的沟通能力、扎实的理论知识和平易近人的护士,只有这样的护士才能将带教工作高质量的完成。
2 带教护士应该从自身做起,为护生树立榜样 护生的临床实习是由学校到医院、由学生向护士的一个重要转变过程,是进入临床的一个心理、思想以及自身素质的定型阶段,作为带教老师应该加强自身修养,践行护理礼仪,多与护生沟通,消除因初入临床给护生带来的恐惧与紧张,在护生实习之初多向其讲解护理工作积极的一面,让护生对实习产生热情,对未来的护理工作产生兴趣,调动护生的工作积极性,不要向护生灌输一些护士的工作琐碎、护士地位低下等不利于护生实习心理正常发展的因素。总之,带教老师要通过自身的影响,对护生不良心理及时纠正,做好护生临床实践工作。
3 制定带教计划,严格实施带教措施
3.1 向护生详细讲解各项护理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 护生虽然在学校已经完成护理理论的学习,但毕竟没有实践操作,而护理又是实践性很强的职业,理论的要点及注意事项和实践有着不同程度的区别。临床上有的带教老师提及理论部分便说:“这个你们已经在学校学过了,就不讲了”,这种想法是非常错误的,即使学过还可以加强一下记忆,而且学校学到的理论和临床也会出现脱轨的时候,作为带教老师要不断的将自己的工作经验、最新的临床护理进展,以及自己掌握的理论知识传授给护生。
3.2 循序渐进,让护生做些辅助工作 对于护生的动手能力,带教老师应该耐心指导,开始不要对护生完全放手,即使是聪明伶俐、动手能力强的护生也是如此,毕竟初入临床,对临床工作还很陌生,要注重护理安全,比如静脉输液,可以让护生先练习排气,然后挂瓶,最后到自行完成整个操作,但是即便护生能够自行完成整个操作过程,带教老师也应该在旁边指导,做到放手不放眼。
3.3 定期与护生沟通,反馈带教工作质量 带教老师要杜绝一味的教授,应该定期通过沟通或座谈会的形式了解护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了解护生实习中遇到的薄弱环节,是否需要对原有教授方式进行改进,在科室及个人能力允许的范围内尽量满足护生的实习要求。
3.4 定期考核,加强护生实习观念 科室应该定期对实习护生进行考核,包括理论和实践两个部分,其中理论应该占40%,实践部分占60%,督促其认真完成各项护理操作,通过评选先进实习护生,调动护生的实习积极性,在护生出科前带教老师要指出其缺点与不足,这样有利于护生日后的实习及临床工作。
4 增强法律意识
4.1增强护理管理人员和带教老师的法律意识 首先护理管理人员和带教老师要认真学习有关的法律知识,及时查找在护理工作中容易引起医疗纠纷和医疗差错的隐患;对一些过时的、不符合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护理常规、习惯做法等要严格按规范要求彻底整改,使其变被动为主动[3]。对护理操作的各个环节和护理服务的各项内容逐一审查,多从患者的角度想问题,并将护理中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让广大护理人员包括护生都了解,及时纠正,做到防患于未然。
4.2 加强护生的岗前培训,提高护生的法律意识 护生进入临床前,首先进行岗前培训,合格后方可进入临床实习。岗前培训内容包括:护理技术操作培训、职业素质培训、心理学知识培训、法律知识培训等。让护生在进入临床前明确自己的合法身份[4],在对患者实施护理时,只有在专业老师和护士的指导下才能进行。如果脱离老师的指导擅自行事,侵犯了患者的利益,就应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5]。目前,在患者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增强,医疗纠纷日渐增多的情况下,对护生进行安全教育必不可少,也是带教工作的重点。护生在实习过程中,由于缺乏经验或工作不够细心,有时会发生失误,为此,我们加强了医疗安全教育,对一些听到的或看到的护理事故作出分析,使护生从中吸取教训,引以为戒,要求护生严格遵守操作规范,严格执行查对制度,不懂之处多向老师请教,凡事多问为什么,不做无把握之事,一旦发生差错,及时汇报,不隐瞒,不回避,以便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参考文献:
[1] 赵小平.护理临床教学中医疗纠纷的防范[J].中华护理杂志,2008,38(12):948.
[2] 毛丽莉.护理缺陷常见原因分析与对策[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9,24(3):468.
[3] 左月燃.对《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实施后护理工作依法管理的认识与思考[J].中华护理杂志,2009,38(5):347-349.
篇10
--------------------------------------------------------------------------------
作者单位:030001 山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 “导师制”最早创始于l4世纪英国的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它的主要目的是加强对学生的学习指导和思想指导,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强调因材施教[1]。近年来,随着高校护理人数的增加,逐渐在护理院校实施本科生导师制,主要在思想引导、专业辅导、生活指导、心理疏导方面进行指导[2]。本文就是通过对学生进行调查,了解本导制实施现状,提出自己的见解。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选择在校本科生三、四年级的学生共473人,其中女生465人,男生8人,年龄平均(22±172)岁。
12 方法 问卷是在查阅相关文献[36]的基础上自行设计制定的。问卷发放当场收回,共发放问卷473份,有效问卷97%。
13 统计学分析 用Excel表格对数据进行处理,描述性分析法进行分析。
2 结果
21 护理本科生对导师指导情况的一般调查。见表1。
22 导师指导方式、形式、频率的一般调查。见表2。
23 导师制存在问题调查。见表3。
3 讨论
31 护理本科生导师的一般调查
311 学生方面 在所调查的学生中,只有17%的学生完全了解本科生导师制,727%的学生对本导制实施不是很了解,可见广大学生对本科生导师制的认识程度较低。这可能与学校在该制度实施之前,并没有做充分的前期宣传与介绍,学生不能形成对本科生导师制的完整认识有关。虽然496%的学生认为导师制实施效果一般,但大多数学生认为导师的工作态度是认真的,并且有826%的学生表示每次都会去参加导师举行的集体指导,并愿意接受导师的指导。这说明学生对导师所做的工作还是认可的。之所以有学生认为导师制实施效果一般原因可能是:①导师都是从临床聘任的资深老师有本身的临床及科研工作,并且来自这两方面的压力并不小,所以即使“心有余”,但却“力不足”。②学生的积极性不高,只是一味的被动接受知识,不会主动找导师交流。③学校对导师的监督及考核机制不够完善,导师开展工作仅凭其导师意识与责任心是很难有约束力的。
312 导师方面 从上表2可见,导师指导基本是不定期集体约见,形式单一,效果较好的不定期个人约见很少,活动形式多为集体讨论,缺乏其他有新意的指导形式。导师的指导活动频率不等,且当面交流的次数少。这样单一的活动形式与极低的见面频率难以使学生在与导师的交流中有什么收获。
313 导师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55%的学生认为导师指导的时间太短,间隔时间长。347%的学生认为导师与学生比例失调,比例过低。314%的学生认为导师指导形式太单调,且认为集体指导的方式效果不好。45%的学生认为自己的主动性不高,不知道应该怎样去和导师去交流。157%的学生认为学校的管理监督机制不到位,需要进一步改进。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分析:①导师对护理专业的培养方案、教学计划不够了解,应加强导师队伍培训,明确导师的职责,提高导师综合素质,提高指导实效果。②近几年来,我国护理高校招生扩大,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进入了大众化教育,师生比偏低[7],为保证指导质量,可以选取优秀护理研究生来担任本科生导师的角色,研究生还可把自己的经验、教训与被指导学生共享。③学生方面的原因,由于学生对导师制不够了解,学生不清楚导师能帮助自己些什么,也不知道怎样寻求导师的帮助,就导致了学生的积极性不高。学校应加大对导师制的宣传,让学生了解本科生导师制,并鼓励学生主动找导师交流。④加强学校的有效管理制度[8],成立本科生导师工作管理委员会及本科生导师工作组及时监管导师制的工作效果,定期举办院内导师工作总结会和经验交流会。通过开展经验交流,让导师和护生共同交流,综合实施导师制的收获和体会,共同研究存在的问题。
参 考 文 献
[1] 靖国安.本科生导师制:高校教书育人的制度创新.高等教育研究,2005,26(5):8084.
[2] 高玲玲,张美芬,张英华在导师制中实施护理本科生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的全程指导.中华护理教育,2009,6(4):173175.
[3] 韩安庄本科生导师制实施过程中的不足与对策;[硕士学位论文]山东师范大学,2009.
[4] 胡永辉本科生导师制初探.成都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2008,(22) :4 849.
[5] 邱国玉,王佩,谢芳在我国高校实行本科生导师制的探索与思考 .中国大学教学, 2008,(9) :2527.
[6] 罗国基.地方高校本科生导师制实施状况的调查分析.教育与职业,2007,(29):5 254.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护理论文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