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生在校期间个人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21 06:44:3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实习生在校期间个人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实习生在校期间个人总结

篇1

(一)学生思想准备不足。

在不熟悉新的职业环境中,面临着复杂的人际关系、繁忙的生产劳动和严格的企业管理,学生很容易产生迷茫和困惑,大大增加了实习的不稳定因素,直接导致部分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频繁“跳槽”、“自动流失”。②

(二)实习中疏于监管。

目前,酒店在努力提高自身竞争力时都采用了大量使用实习生的策略。在学生见习及工学交替期间,学生的日常管理由酒店负责,所以酒店方面应该是预防突发事件的关键。而一些酒店完全忽略了学生虽然在酒店实习但依然是“学生”这一角色,酒店一线管理者一开始就对学生重使用、轻培训;重惩罚、轻激励,在如何更好地调动学生工作积极性、如何对学生心理进行及时疏导方面没有更有效的措施。学校应多方努力,以文字形式规范酒店对实习生的管理,督促酒店领导关心实习生,在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时候能及时进行沟通及疏导。

(三)实习后忽略总结

实习结束后我们往往疏忽了对经验的总结。不断的反思总结才能提高,但是大部分的学校却忽略了这关键的环节。勤于思考,勇于实践,是工学交替不断深化一个重要前提。我们勇于实践,但却疏于思考,使以往积累的宝贵的实践经验没有得到理论提升,长期在原地踏步,甚至造成一些突发事件一而再再而三的发生。

(四)对实习学生没有进行针对性的职业生涯规划。

学生在实习期间容易发生突发事件,实习期流失率高,归根到底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他们没有一个明确的实习目标,教师及酒店没有对实习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职业生涯规划,也没有按计划对实习学生进行轮岗实习。没有职业生涯的规划,就如同一个人没有了目标,没有了努力的方向,因此学生在长达一年的实习生活中总觉得“难熬”和“漫无目的”。

二、预防突发事件对策

(一)加强实习前干预指导

1.服务理念灌输。

在新生入学伊始,邀请优秀毕业生和酒店合作开设一门新课“快乐服务”,从新生入学就开始进行服务理念灌输;在学生在校两年期间,开好《服务心理学》课程。认知见习结束后举行一个见结会,分享实习收获,扩大受益面。同时还邀请往届优秀毕业生给大家现身说法,讲如何在酒店行业发展。

2.工学交替调研。

(1)召开座谈会。

(2)出台工学交替问与答。

(3)现场答疑。

3.给每位家长寄一封公开信。在实习前向每位学生家长寄一封公开信,在信中向家长详细说明工学交替目的、意义、时间、实习要求,希望家长能大力支持工学交替,配合学校对学生在实习期间的日常管理,减少学生的心理抵触情绪。③家长、学校和学生三方的共同努力会让实习的效果更好。

(二)加大力度保护学生权益经验告诉我们,工学交替绝对不能忽视学生的利益。

学生实习的收获是检验三方合作是否有效的标志。如果一味地忽略学生利益,学生就会对实习采取不认真不合作的态度,甚至对实习产生反感,加剧工学交替的困难,造成突发事件居高不下,从而无法得到良好的实习效果,最终损害各方利益。

三、结语

篇2

[关键词]:顶岗实习 指导教师 学生 过程监控 考核

根据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文件精神,“高等职业院校要保证在校生至少有半年时间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顶岗实习是专业教学计划规定的教学内容,是学生职业能力形成的关键教学环节,是工学结合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通过顶岗实习,实现学校与企业、学习与岗位的零距离接触,让学生将在校所学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与生产实际相结合,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形成良好的职业习惯,练就过硬的职业技能,提高综合职业素质,成为符合社会需要的高技能人才。同时,通过顶岗实习,可以检验学院的人才培养工作效果,为提高教学质量和管理工作水平,积累经验,提供借鉴。

一、具体流程

聘请企业技术人员为学院的兼职教师,负责学生顶岗实习期间的组织管理、技能训练等工作,保证每名学生有专人负责。整班到用人单位顶岗实习,必须派 1名带队教师,班级辅导员应优先考虑作为带队教师。学生较分散的顶岗实习必须给每个学生指定指导教师。

顶岗实习必须保证实习质量,保证实习时间和效果,保证师生实习安全。实习前学生必须签订统一制定的实习协议书(一式三份),实习单位、学生各执一份,一份交系部统一保存,统一办理城镇医疗保险。同一实习单位,有三人及以上实习学生的应成立实习小组,设实习小组长,由热心社会工作,具有一定组织管理能力,表现优秀的学生担任,对实习学生进行严格考勤。学生请假首先须经实习指导老师同意、实习单位批准。

组织程序。学院的顶岗实习分为两类,一类是由学校统一安排到校外实习基地的顶岗实习;一类是经过企业与学生双向选择,到相关企业进行的预就业顶岗实习。无论那种类型,学生顶岗实习分为准备、实施、总结等三个阶段,三者密不可分,共同构成完整的顶岗实习过程,其具体运作程序如下图所示:

二、指导教师及学生的职责

1.校内指导教师职责

根据顶岗实习计划,指导老师必须编制实习任务指导规划,指导学生填写顶岗实训日记,做好顶岗实结;负责对学生实习期间的专业技能进行指导,定期或带队到实习企业进行专业教学指导和组织管理工作;除一定的现场指导外,可通过电话、E-mail、QQ等多种方式,每周及时与学生(或企业指导教师)进行跟踪联系;对学生的实训日记要以高度负责任的态度进行指导与检查,并签名。收齐实训日记、实结、顶岗实习鉴定表、实习考核成绩、协助系部办理兼职教师聘任工作。

2.企业指导教师职责

企业指导教师具体负责学生顶岗实习期间的组织管理、职业能力培训指导等工作,贯彻落实学校和企业联合制定的实习计划,分配学生顶岗实习任务,做好学生顶岗实习期间的考勤、业务考核、实习鉴定、安全教育等工作。

3.顶岗实习学生的职责

⑴顶岗实习的学生具有双重身份,既是一名学生,又是企业顶岗的一名员工,要服从企业和学校对顶岗实习的安排和管理,尊重企业的各级领导、实习指导教师和其他员工。要有高度的安全防范意识,切实做好安全工作。自觉遵守企业和学院的规章制度,做到按时作息,不迟到,不早退,不误工,不做损人利己、有损企业形象和学院声誉的事情。

⑵按照顶岗实习计划、工作任务和岗位特点,安排好自己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发扬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和谦虚好学的精神,培养独立工作能力,刻苦锻炼和提高自己的业务技能,按时按质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⑶学生到生产单位顶岗工作,在工程技术人员和实践教师指导下,熟悉岗位职责和工作程序,熟悉设备性能和操作维护办法,熟悉生产工艺,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培养纪律意识和安全意识,培养学生择业能力和综合工作能力。顶岗实习期间,学生应收集生产单位有关管理、生产、经营方面的规章制度,收集实习岗位的职责、操作规程、工艺流程、技术工艺参数、设备性能参数、事故报告等资料;要及时记录实习内容和收获;有毕业作业任务的同学要按指导教师规定的进程要求完成。

⑷按照学校规定认真写好顶岗实训日记和顶岗实结(成果),《实习鉴定表》由实习单位填写并加盖公章。

⑸参加顶岗实习的学生必须按学院要求办理顶岗实习离校手续,签订《三明职业技术学院学生顶岗实习协议书》和《三明职业技术学院学生顶岗实习安全协议书》。凡未按学院要求办理顶岗实习离校手续和未签订顶岗实习协议书而擅自离校的,在外发生的一切责任事故由学生本人承担。未办理任何手续擅自离校的,按学院《学生管理规定》作旷课论处,并给予相应的学籍处理和纪律处分。

⑹在外顶岗实习学生应主动与系部、实习指导老师和班级辅导员保持联系。若因学生个人原因联系不上而造成的不良后果和学生个人方面的损失由学生本人承担。

三、实习单位的职责

1.实习生到实习单位报到时,请帮助安排有关人员接待,并妥善安排好实习生的生活问题。

2.实习生到实习单位报到时,会递交一份《顶岗实习协议书》(一式三份)给贵单位,请实习单位签章后留底一份,两份由实习生在实习结束时带回学校。

3.请实习单位根据《顶岗实习协议书》及《学生顶岗实习任务书》确定的实习内容和要求,在实习单位兼职实习指导师傅的指导下安排实习生顶岗实习。

4.请实习单位指定专人负责、管理实习生的实习工作,为实习生安排好实习岗位,并为每位实习生指定一名车间指导师傅(企业兼职指导教师)指导实习生的实习工作。指导师傅的指派可根据实习岗位的具体情况,可以是一位实习生指定一位指导师傅,也可以是2~3位实习生指定一位师傅,但一位师傅指导的实习生尽可能不要超过3位,实习生岗位变动如果需要请给予更换指导师傅。

5.在实习过程中还请单位实习指导师傅根据我院下发的《顶岗实习教学日志》填写相关的指导实习内容,该《顶岗实习教学日志》每周由实习生转交给指导师傅填写(每周填写二份)。

6.顶岗实习期间的前两个月为各专业教学计划中的专业实习阶段,要求学生在这阶段中根据专业实习内容与校内指导教师共同确定毕业设计(论文)课题,因此请实习单位在这一阶段中尽可能将实习生安排在与他们所学专业相关的岗位上,以便实习生能按期完成他们的毕业作业任务。专业实习完成后可根据实习单位的实际需要重新安排实习生的实习工作岗位。

7.在专业实习结束和顶岗实习结束时,请实习单位指导师傅填写《专业实习鉴定表》和《顶岗实习鉴定表》并加盖单位公章,由实习生寄回系部,以便对实习生评定实习成绩。

8.系部在实习期内将分期分批指派系部指导教师前住实习单位检查指导实习工作,请实习单位在方便的情况下,给予提供工作上的接待和支持。

四、顶岗实习前的准备

1.制定顶岗实习计划。各教研室应在实习前两周将编制好的顶岗实习计划,并填写《三明职业技术学院学生顶岗实习计划安排表》(表一),经系主任审批后报教务处备案。

2.签订实习协议。与实习单位签订的实习协议内容应包括双方权利、义务、实习期间的待遇及工作时间、劳动安全卫生条件、法律责任等,具体协议文本内容由各系(部)、各专业根据自身特点制订,并报教务处备案。

3.由系(部)督促实习学生办理实习期内的意外伤害保险,督促实习单位对学生进行岗前技术、安全培训,按规定落实各项劳动保护措施。

4.指导教师填写《顶岗实习任务书》(表二),对顶岗实习的时间、任务、提交成果要求等做出明确的规定;《顶岗实习任务书》一式三份,学生、现场指导教师、系部各一份。

5.顶岗实习前,系(部)召开顶岗实习动员大会。明确实习的内容和任务,宣布实习纪律,分发实习教学资料。

五、顶岗实习的过程监控

1.学生按有关规定办完离校手续后,携带顶岗实习任务书、实训日记、实习鉴定表到岗实习。实习期间系部指派专业教师不定期进行巡查,巡查记录作为实习学生平时成绩考核依据之一。

2.由系(部)委派实习带队教师或专业指导教师,由企业指派实习指导人员共同负责学生日常管理工作。

3.实习学生接受企业与学院的双重管理。带队教师和专业指导教师要进行现场检查与指导,定期组织研讨、开设讲座、交流经验、上专业课等。带队教师及现场指导教师应填写《顶岗实习教学日志》,远程指导教师应填写《顶岗实习联系记录本》,实习学生要填写顶岗《实训日记》。系(部)要指定带队教师和专业指导教师(一般应为毕业作业指导教师),分管一定数量的学生,责任到人,定期以走访、电话、电子邮件、网上交流等形式,及时与学生及实习单位或家长沟通联系,进行思想教育与技术指导,及时掌握学生动态,沟通的频数每月不少于3次。

4.顶岗实习工作领导小组定期组织相关人员到实习单位进行督导检查,或通过电话对分散的顶岗实习状况进行调查,填写《三明职业技术学院学生顶岗实习巡查记录表》并总结和推广先进经验,留下相关记录,将此项工作纳入对相关人员的年度考核。

5.顶岗实习结束后,由现场指导教师填写《实习鉴定表》,客观评价学生在顶岗实习中的工作态度、任务完成情况,以及对其能力水平、顶岗实习成果给出评价意见,并交实习单位签署意见后由毕业生本人或学院指导教师带回。

6.未完成毕业作业或毕业综合训练的实习生须在顶岗实习期间完成指导老师下达的与实习岗位紧密结合的毕业实践课题,顶岗实习结束返校后进行答辩。

六、顶岗实习成绩评定

顶岗实习成绩由平时成绩、实结成绩组成:

1.平时成绩占70%,由现场指导教师在《实习鉴定表》上按考核内容打分。

2.实结成绩占30%,由校内指导教师评阅学生实结、实习成果后打分。

3.校内指导教师汇总两部分成绩,并按优、良、及格、不及格四级给出总成绩。学生顶岗实习成绩不及格者,不能取得规定学分,将延期毕业。

4.顶岗实成绩由系部汇总,签署意见并盖章认可后交教务处审核。

七、结束语

篇3

【关键词】酒店,实习生管理,问题,对策

酒店实习是高职高专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学习中必不可少的实践教学环节,是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与酒店实际工作相结合的实践过程,是检验实践教学的重要手段。酒店行业的特点要求高职高专毕业生必须有娴熟的专业技

能,并能迅速适应酒店的工作环境,因此高职高专学校通常安排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经历半年到一年的酒店实习。实习过程的管理既是学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难题,也是酒店管理的难题。本文就实习生管理做一探讨,以裨益于酒店实习生管理的改革与创新。

1.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实习期管理存在的问题

1.1高职高专院校实习生对实习工作的认识存在偏差。这是酒店人难留的原因之一。实习生们没有认识到酒店实习是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在校学习的延续和升华, 也是课堂学习的补充, 一些同学认为到酒店实习就是参加社会工作, 可以随心所欲,不愿意接受酒店的管理和约束; 而有的同学又认为实习了就可以挣钱了, 因此就不愿意到给付工资低的酒店实习, 造成了时间不长就想着辞职或者更换实习单位。

1.2 到酒店实习必须从基层做起, 高职高专院校实习生难以接受。实习生到酒店实习, 一般都是从基层、从服务员做起, 工作时间长, 体力支出大, 而报酬又低, 且实习生都受过高等教育, 觉得自己应该是新时代的宠儿, 让他干服务员, 就感觉是大材小用, 面子上也感觉过不去。眼看着周围那些人受教育程度比自己低, 但职位或工资都比自己高时,内心极不平衡, 心理落差大。实习生的工资比同档次的员工工资低, 因此, 实习生们通常认为自己同工不同酬, 成了实习酒店的廉价劳动力, 感到自己吃了大亏, 心里很不是滋味。

1.3实习岗位单一, 不能更好地锻炼实习生的服务技能。酒店管理专业的实习生大都是固定岗位实习的, 几个月甚至是一年都一直在一个岗位上工作。然而, 对于一个岗位的服务技能, 实习生一般只需要一至二个月就能掌握。但实习生的实习期却有六个月甚至一年, 这样的实习既不利于提高实习生的专业技能, 也严重挫伤了实习生的实习积极性, 这不仅对学生没好处, 对酒店而言也是一种人才的浪费。

1.4针对实习生的各项管理制度不完善。离开学校后,没有了学校各项规章制度的束缚,学生开始变得自由涣散。这就需要酒店加强规章制度尤其是工作制度的规范。因为实习生毕竟还是学生,没有工作经验,在工作中各项条款的约束更有利于实习生提高对自己的要求,而不是在工作期间纪律涣散、经常迟到。有的实习生在酒店实习期间宿舍脏、乱、差,没有人自觉打扫宿舍,更会有一些正式员工自由出入女生宿舍并吸烟等,个人卫生及住宿条件的不整洁也会导致员工个人卫生意识的下降,而酒店是服务行业,干净整洁显得尤为重要,所以就该制定专门的管理制度,是实习生的各项活动有章可循。

1.5酒店员工对实习生的态度直接影响着实习生的工作。酒店从业人员的素质参差不平给实习学生带来的心理问题由于这些素质较低的从业人员经常会在实习生中传播“读书无用,读酒店管理专业更无用”的信息,而且学生也会看到素质这样差的员工工作起来总是偷懒,居然和自己工资一样多,甚至比自己的还要高,心理极为不平衡。有些中层管理人员管理素质低下和方法方式粗暴等现象。这些都容易引起实习生在实习过程中的安全或者是成长问题,进一步影响实习工作。

1.6薪酬体系、分配结构的不合理。酒店员工的工资水平普遍存在始终与职位相连接、酒店的正式员工与实习生工作量相同但的薪酬待遇相差甚远、实习生在实习期间薪酬从不调整等现象。在实习期间不难发现,某些实习生在工作中富有激情和热情,工作态度认真,善于学习,积极向上。而有些实习生就没有摆正工作态度,他们消极怠工,缺乏热情,对自己的工作也马马虎虎,然而就这样两类实习生,依旧拿有同样的薪酬。这样不仅不利于那些优秀实习生更加努力的工作,打击优秀实习生的工作积极性,也使那些没有摆正工作态度的实习生更加碌碌无为。这种薪酬体系的不灵活性导致并不考虑技能熟练程度或者素质提高等因素,降低了员工工作的积极性,无法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

2.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实习期管理的对策分析

2.1校方应提前做工作使学生做好实习前心理准备。一方面,在实习前,校方应让学生多了解实习酒店的相关情况,科学客观分析实习酒店,好的方面要说,不好的方面也要说,尽可能解答学生问的事情。理性的面对实习,做好思想上的准备;另一方面,“酒店实习是酒店专业学生必须完成的一项课程”这一观念一定要灌输给学生。调整好心态,给自己一个正确的定位。以最快的速度适应酒店工作。第三方面,给学生每人发一份实习通知书交给家长,让家长了解学校教学及实习管理,改变家长观念,得到家长的支持和配合。

2.2定期培训,使实习生正确认识客我之间的不平等性。在服务过程中,客人与服务员之间是一种“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这就决定了员工和客人之间是不可能平等的,理解这一点,就为学生做好服务工作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在实习期间,酒店管理人员应每周聚集实习生进行培训,培训的内容丰富,除了那些必要的餐饮方面的知识外,更注重的是对实习生服务意识的培训,让实习生懂得什么是服务,什么是四星级服务。比如,在客人张口问你要之前就满足他,这就是服务,相反,等客人张口要之后你再满足他,那就不叫服务了。这样严格的要求,这样严格的培训,会让实习生深深体会到了四、五星级的概念,慢慢的 ,实习生不仅不为自己是个服务员感到羞愧,反而感到很自豪,因为他做的是四、五星级酒店,他提供的是高档的区别于一般的餐厅服务员。

2.3酒店应安排实习生轮岗实习。实习生到酒店后, 都希望自己在实习过程中能够接触到酒店各个不同的部门, 因此, 他们有轮岗的要求。但是对于酒店来说, 轮岗的问题在于实习生在一个岗位可能刚刚熟悉上手, 便要求到其他部门实习,不免给酒店带来困难, 所以, 有的酒店根本不实行轮岗实习。但是这样的做法不利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也会让实习生失去兴趣, 觉得枯燥、乏味。因此, 酒店可以对每个实习生制定不同的实习计划, 避免同时轮岗的出现, 这样可能增加人事部门的工作量, 但是可以保证一线部门的服务质量, 同时帮助实习生实现实习的目标。

2.4制定合理的实习管理制度。学校的评定制度应与酒店相应评估制度衔接根据每次实习目标,个性化制定考核项目,实施实习达标管理。考核一定要坚持,长期下来每一届学生会互相影响,形成良好的实习风气。要求酒店对实习生出具一定的实习意见和实习生意见反馈,给学生发实习鉴定书。

2.5实习基地的选择应该具备管理正规、严格具有较高的档次的酒店。选择档次较高、管理较好的企业,让学生受到较为专业的培训,站在更高的起点。选择在客源充足稳定的实习基地,实习生在繁忙的接待工作中,更易了解企业的经营管理状况,更好的学习掌握服务技能,提高自己的应变能力。在这样的酒店学生的视野得到拓宽。为避免酒店一些素质低下员工(包括管理层)对实习生的影响,酒店方应积极努力创设和谐环境。酒店对实习生应多鼓励、少处罚,多指导、少埋怨。选择优秀员工做实习指导教师,使学生学到丰富的实践知识。管理人员要像对待正式员工一样对待实习学生,视表现适当体现劳动报酬,并随着学生工作熟练程度的提高,逐步提高待遇。

2.6酒店须制定合理的福利政策。酒店接受实习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可以节约成本,因为实习生的薪酬要求不高,而且比较固定。但随着酒店实习生项目开展的日益成熟,许多实习生在工作中与正式员工发挥着同样的作用,实习生薪酬问题值得关注。酒店应在“节约成本”上做一些让步,并改变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坏干好一个样的薪酬标准,将实习生能力、工作绩效评估与其薪酬挂钩,来充分地调动其工作积极性,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在实习期间我发现,某些实习生在工作中富有激情和热情,工作态度认真,善于学习,积极向上。实习生所的薪酬应该与自己的能力,工作绩效评估挂钩,多劳多得,少劳少得。这样不仅更可以激发那些优秀实习生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而且可以让那些得过且过的实习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从自己身上找问题,提高自己。激发他们怎样才可以与那些优秀实习生持平。这样不仅提高了实习生的工作热情,也是酒店工作进入一个更好的状态,这样,酒店所给员工薪酬也是‘薪’有所值的。

总之, 实习工作是酒店专业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培养合格的酒店管理人才的重要途径,酒店要将实习生看成是自己的员工, 在管理上又要有所区别, 注意区别两者的心理差别。实习生一般更注重别人对自己的评价, 也往往有求欲,

勇于接受挑战。酒店应根据实习生的这些特点,采取相应的管理办法,我们只有精心安排,加强管理,不断总结经验,才能让他们发挥所长, 努力工作, 完成实习任务。

参考文献:

[1]酒店业人才需求回升快,民营酒店回暖速度高.北京晨报.2009年10月28日07:53.

篇4

一、中职学校顶岗实习概况

由于职业教育目前仍是我国教育体系中较为薄弱的环节,存在着培养模式滞后,发展不均衡,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导致所培养的人才无法与当前的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为更好的推进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国家有关部委于2002年颁布了《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其决定中明确了中职教育实行2+1”的培养模式(即在学校学习时间为2年,第3年到与所学专业对口的企业进行顶岗实习),中职学校顶岗实习的方式不同于其他实习的地方在于它能使学生完全担当其实习岗位的所有职责,更突出实践性与独立性,对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更为全面,由此可以看出,顶岗实习在中职教育中是一个重要的教育过程,对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技能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具有其他实践教学方式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对中职酒店专业学生实习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酒店专业同样是一门实操性较强的专业,中职酒店专业的学生在酒店顶岗实习与在校的实践课程学习效果是完全不同的,前者更能让学生全方位系统的提升酒店服务的操作技能,因此顶岗实习效果对其显得尤为重要,笔者通过采用访谈和问卷的方式从学校、学生、企业三个方面对中职酒店专业的顶岗实习现状情况进行了相关调查和分析。

(一)学校方面

在对中职学校的调查上选取了广州市土地房产管理职业学校等三所中等职业学校旅游酒店专业教师和教务人员做为目标调查对象,通过访谈方式来调查了解学校在酒店专业顶岗实习管理体系上的基本现状特征。

1、顶岗实习的时间安排

通过对几所中职学校酒店专业顶岗实习情况的了解发现,只要是按照“2+1”培养模式的中职学校,实习时间大部分都安排在第二个学年结束后开始,有个别以酒店专业做为重点特色专业的学校在第二个学年结束前就已经安排部分学生到岗实习,由此看来中职学校酒店专业的学生实习时间至少在一学年以上。

2、岗位对口情况

所调查的中职学校都要求酒店专业学生实习岗位必须与专业相符,该项已作为实习考核的一项主要评价指标,但综合了解到的实际情况看,受各种因素影响顶岗实习第一学期仍有5%左右的学生所在的实习岗位与酒店专业不相符,而第二学期上升到了25%,专业培养与现实适应出现了部分错位。

3、实习岗位选择情况

从调查中发现大部分中等职业学校酒店专业学生都由学校统一安排到校企之间有多年稳定合作且签订了相关实习协议的酒店顶岗实习,学校与企业间有着密切联系,专业教师对酒店的运营管理有较为详实的了解,便于带实习的老师更好的对顶岗实习学生指导和管理,同时也方便该类酒店企业集中培养和岗位设置。在中职学校对实习岗位选择的模式上除了上述之外,还有两种方式为少部分中职学校采用:其一是学校统筹安排与学生自主联系结合的方式,该方式灵活性强,在学校无法保证足够的酒店实习岗位时可以缓解部分学生择岗的问题,同时对一部分有其他社会资源帮助选岗的学生提供了更加机动的发展空间;其二是完全由学生自主选岗的模式,这类学校大部分没有固定的实习合作酒店,或者所联系的酒店企业岗位远远不能满足顶岗的学生人数,但该种实习岗位的选择方式给后期学校对酒店专业学生的管理增加了难度。由于每个学校的酒店专业所占比重不同,重视程度不一,因此在对实习岗位的选择模式上也存在不小差别。

4、对实习学生的管理情况

学生到酒店进入实习后,学校将派出专业老师对在酒店实习的学生进行全程巡查管理和实习指导,充分了解学生的出勤和各岗位的适应能力等情况(如客房服务岗位表现一般的学生可能更适合餐饮岗位),这一点所调查的几所中职学校都近似相同。通过调查发现,对于学生集中较多的同一个酒店,实习指导老师可以更好的协助酒店使学生快速适应岗位,相比对实习岗位分散较大的学生来说管理更为方便,指导也更为有效。因此上述所提到的对实习岗位的选择方式也显得尤为重要,将直接影响学校对学生的实习管理效果。

(二)学生方面

在对学生的调查上,主要选取了两所中职学校的三个班级作为数据取样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及李克特五点量表分析法对数据进行收集和统计,分别对酒店专业的实习生在实习前的态度与期望、实习中的问题以及对实习管理的满意度等方面展开调查,发放问卷120份,回收问卷112份,有效问卷105份,问卷有效率87.5%,数据已达到该项调研的标准。现将几项主要方面的数据归纳如下:

1、对学生实习态度的调查

由于调查人数受限,为了减少误差,让数据更能真实的反映实际情况,因此本人在对学生的实习态度调查上选用了李克特量表(Likertscale)调查统计法来对学生实习前的各项态度进行评分。该测评共设定了5个评价项目,每个评价项目设定5个选择项,每项按照5个选择项的两极给予1-5的分值。其中1-3号为正评价项目(即分值越趋于5分则学生在实习态度上对实习作用的评价越高,分值越趋于1分则反之);4-5号为反评价项目(即分值越趋于5分则学生对实习的热情越低,分值越趋于1分则反之)。测评项目与统计数据见表1、表2。

表1 酒店专业学生实习态度评价项目

编号 测评项目

1 去酒店顶岗实习对于学好酒店专业很重要

2 通过顶岗实习能更好的提高专业技能和就业能力

3 对中职生涯的顶岗实习很期待

4 想到去酒店实习将面对很多困难我感到很苦恼

5 去实习只不过是为酒店提供廉价劳动力,不一定有收获

表2 学生实习态度评分统计表

编号 分值 人数 分值 人数 分值 人数 分值 人数 分值 人数 总分 平均分

1

1分 2

2分 14

3分 31

4分 39

5分 18 369 3.54

2 3 12 16 55 19 392 3.73

3 12 25 32 28 8 313 2.98

4 3 25 9 43 25 379 3.61

5 4 12 21 32 36 401 3.82

由上表的评分统计数据可清晰的看到1-3号正向评价项目的平均分值都集中在3分左右,这表明学生虽然肯定去酒店实习能在技能提升和学习方面起到积极作用,但总体来看这种认可程度不高,对于实习的目的感到较为模糊。从4-5号反向评价项目测评来看,分值都接近4分,由此足以说明学生在态度上对实习的认识存在偏差,部分同学抗拒困难,不敢面对在酒店实习中的问题,甚至认为实习的收获要小于付出,反映出学生对去酒店实习的热情和积极性不高。

2、对学生实习期望的调查

从各项数据来看中职酒店专业学生对实习岗位的期望值整体偏高。由图1可以看出尽管中职学生基础较为薄弱且无任何实践经验,但绝大部分学生都希望到高星级的酒店顶岗实习,三星级以下的酒店几乎没有学生愿意去;从图2的数据可以看到学生除了在乎通过酒店实习获得实践经验外,对酒店能给予的薪酬也较为看重,由此也反映出该专业的学生对实习的目的还有待明确。

3、对学生在酒店实习中困难因素的调查

从图3可以看到接近一半的学生认为在酒店实习人际交往较为困难,反映出中职酒店专业学生与人沟通交际的能力欠缺,其次学生通过实习发现之前在校所学的各项操作技能和理论知识不足以应对岗位的需要,使实习工作有些力不从心,还有部分自我约束能力欠缺的学生对酒店的管理制度有明显的不适应。

4、学生对实习管理的满意度调查

在调查学生对学校和酒店实习管理的满意度时发现接近半数的学生对两者的满意度均不高,还有少部分学生对实习的管理出现了极为不满的情绪,两个实习管理体系相比而言,学生对学校实习管理的满意度要明显高于酒店,这与酒店对实习生的管理制度存在一定的关联。(如图4所示)

(三)酒店方面

酒店是该专业学生实习的主要场所,在对实习企业的调查上主要通过对四家高星级酒店的人事主管和中层管理人员进行了访谈式调查,其目的主要是了解酒店企业对接收实习学生的原因、对顶岗实习学生的培养及评价等方面。

1、接收实习生的目的与存在问题

从调查了解到的情况看大部分的酒店企业接收中职酒店专业实习生是为了丰富岗位设置和酒店人才的梯队培养,降低部分岗位的人力成本,担当社会责任。

而据几家酒店的人事部门负责人反映除了上述目的近几年所接纳的中职实习生也为酒店带来了部分风险和问题,由于中职学生属于职业教育最底层,年龄相对较小,个别酒店专业的实习生缺乏职业素养及职业能力与纪律意识不强,实习作风懒散,破坏了酒店正常管理秩序,严重的学生还给酒店在服务质量和企业形象上造成了较大的负面影响。

2、酒店所亲睐的实习生

酒店一方面想通过招收中职实习生来促使企业更好更快发展,一方面又担心中职学生的综合能力不强导致企业受损,哪一类实习生是受酒店欢迎的呢?通过了解酒店最亲睐具有以下几个方面能力的实习生,首先希望实习生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纪律观念和可塑能力,谦虚务实、勤学肯干,到岗后能服从酒店的统一管理,履行岗位职责,较好的完成岗位任务;其次希望学生能具有熟练的操作技能和团队合作意识,外语基础较好。这些都是接纳实习生的酒店企业所希望具有的基本条件和要求。

三、影响中职酒店专业顶岗实习效果的问题因素

通过上述对中职学校、酒店专业学生、酒店企业三个方面的深入调研,发现了诸多影响中职酒店专业学生实习效果的问题因素,现将其整理归纳如下:

(一)酒店专业学生实习前的培训动员不到位

从对学校的访谈中了解到,目前大多数的中职学校在学生离校顶岗实习前都会进行相应的实习任务布置和实习要求说明等工作,如实习的时间、期间需完成的实习日志和总结等,而对实习生在心理辅导和思想动员上做的不够,导致很多学生在实习前期的态度和目的都不明确,如就有学生认为去酒店实习一方面只不过是去为酒店做苦力,另一方面是为了完成学习任务顺利毕业,从一开始就对实习产生看厌恶情绪,其次中职学生年龄大多集中在15-18岁,心理层面的情绪波动大,抗挫能力差,自信心缺乏,加上酒店实习的岗位多数服务性较强,致使学生在酒店上岗后面对强度较大的工作出现了各种负面情绪,因此很多学校更多的是注重技能层面的培养,而忽视了针对酒店实习岗位做与之相适的心理辅导。

(二)实习指导老师的派选与管理不合理

从与酒店专业的实习指导老师交谈中了解到,大部分指导老师除了对在酒店实习的学生进行日常的巡查指导之外还有过于繁重的其他教学任务,如教学、教师各项竞赛、带学生参加竞赛等,由于实习指导教师需要兼顾多方面工作,又分身无术,加上很多酒店较为分散,导致对酒店实习学生的管理大打折扣,受教师精力和时间限制有个别学生甚至整个实习期都见不上老师几次,使学生在酒店中面临的多层问题得不到实质性解决,也让学生感到与学校有所脱离,严重挫伤了学生的实习热情和积极性。再则学校对实习指导老师的管理缺乏激励与监督机制,工作好坏无奖罚之分,没有制度的支撑仅凭教师的个人职业道德来完成好该项工作显得较为苍白空洞,只有优化源于学校层面对实习管理的体系与制度才能减少和避免学生在酒店实习中出现的各项问题。

(三)酒店缺乏对实习生的激励与培养机制

从上述对酒店的调研中可发现酒店招纳实习生是为更好的满足岗位需求,节省管理成本,然而学生到岗后很多酒店并没有根据学生的技能情况做相应的培训和岗位配置,在后期实习中也没有一套科学完整的培养激励措施,这也导致了很多实习问题的产生:其一有些餐饮技能较为出色的学生恰恰却被安排到做客房服务,无法做到取精用弘,加上长时间没有轮岗机制,很多学生在实习中积极性不高,感到茫然,甚至有些学生认为自己根本不适合做这项工作,后悔当时选择酒店专业;其二有些酒店吸纳实习生只不过是解决一时的用人之需,从一开始就没打算培养中职的实习生作为后备人才,做得再好也获不到相应的认可,也难怪有些学生认为自己是廉价劳动力,缺乏培养与激励致使学生在酒店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在技能上也得不到提高。酒店的问题归根仍是学校的问题,只有校企之间合作更深化,学校选择那些能保证和满足实习要求的酒店,才能达到更好实习效果。

(四)实习考评标准形式过于简单

到酒店顶岗实习是该专业学生教学任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不管以何种模式来实现学校对实习生的管理,最后的实习考评始终是引导学生圆满完成实习任务和检验酒店实习效果的有效手段,但从调研的情况看,很多中职学校对学生的考评标准不明确,形式也较为单一,最终便流于形式,实习手册的完成情况、上岗时间及酒店的评价意见是目前中职学校对实习生的主要几项考评指标,除此没有更能精细化反映学生实践能力的标准,因此对学生产生的约束力不强,认为在实习中表现好坏对他们影响不大,容易产生懒散心态,也是导致实习目标不明确及效果不佳的一个主要原因。

四、提升中职酒店专业实习效果的举措

综合目前中职酒店专业的现状与存在的各项问题,为更好的优化该专业实习管理,以下笔者将试图提出几项提升中职酒店专业实习效果的举措与建议:

(一)强化在校期间的岗前培训

从调查中可知,目前学生在校期间对实习前的培训仅仅是开几次动员大会鼓动下实习热情或简单讲述下实习要求,学生对将要实习的单位和到岗后从事的工作了解甚少,导致学生在实习前出现各种不安情绪,也使很多学生产生不切实际的期望,到岗后发觉酒店及岗位都不如预期以至于出现悲观心态。学校应根据与签订实习协议酒店的实际情况趁早准备提前布置,邀请酒店的相关人员来校做系统讲授(如酒店基本情况、管理制度、岗位的要求等),并做适当的模拟实操训练,而不是一堂宣讲课就草草了事,帮助学生充分了解真实的实习情况,在实习态度和心理情绪上做出正确引导,使酒店专业实习生真正做到有备而去。

(二)根据学生实际技能水平细分酒店实习岗位

酒店专业对于学生实操能力和服务意识的要求都很高,为了能让酒店对实习生到岗后进行有效管理,做到岗位与人的统一,中职学校在实习前应联合酒店一起对将要顶岗实习的学生做一次技能测试,将不同学生不同实操项目的技能水平做一次细分,把每个学生的技能情况移交给对应的实习酒店,酒店以此再结合岗位的实际情况做到科学顶岗,在实习中定期考核定期轮岗,这样既能保证学生在实习中得到全面锻炼,也能根据学生的特点做精细化培养,使学生实现同一专业领域内的一专多能。

(三)根据实习情况适度调整教学计划

实训课程一直是中等职业学校培养方案中重要的一个环节,每个学期学校都会在教学任务中安排实训周进行实操训练,目的也是为学生第三年的顶岗实习和最终就业打基础,对于校企合作较为稳定,实习基地较为充裕的中职学校来说实训课程的教学计划也可围绕顶岗实习做适度调整,在课时上可适度增加,在内容上可适度丰富,其目的是为了能邀请实习合作酒店的专业人员来校参与学生的实操课程,一方面能让学生提早了解更多有关酒店的情况和行业内信息,另一方面也能让酒店提早了解学生技能水平,以便使酒店的实习安排做得更为周全合理。

(四)重视对顶岗实习过程的总结管理

中职学校每年的顶岗实习从做出计划到实训结束便是一个完整过程的完成,从过程管理理论的角度来看管理的过程并不是一次管理流程就能实现的,它需要像爬楼梯一样不断循环滚动的向前向上(如图5所示),在图中P为计划,D为实施,C是检查,A代表总结,因此对于一个过程的完成只是一个循环的完成,而非一个系统的结束,而总结在其中发挥着承上启下的作用。目前很多中职学校在实习结束后却忽视了这个重要的环节,这使得每年的顶岗实习管理工作陷入了原地循环,无法实现过程中质的上升。实习管理工作的总结需要所有指导老师与酒店管理人员共同进行深入研讨,找出上一个循环出现的各项管理问题和解决对策,在下一年的实习计划中加以改进,少走弯路。

(五)校企共同制定实习管理方案,构建良好的沟通机制

调查中发现,目前多数中职学校的实习管理与酒店没有统一更没有形成联动,出现了不少管理真空和漏洞,学生实习效果的提升重在管理,而实习生的管理是由学校与酒店双方共同来完成的,即便是不同系统对同一目标群体的管理也需要协调统一,因此实习管理的方案应该由双方共同来制定,而不是“各自为战”。除此在实习管理中校企之间还需构建一套健全科学的沟通机制,学校除了派指导老师到酒店巡查指导学生实习之外,实习小组长、教务行政人员等也可定期到学生较为集中的实习酒店与负责人了解相关情况,实现多层面全方位的校企沟通,及时解决问题,优化管理方案,从而达到提升实习效果。

五、结束语

从目前中职学校“2+1”的培养模式可知顶岗实习几乎占到了教学任务的1/3,因此实习的效果对学生实操技能的巩固提升以及对就业的有效衔接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笔者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发现目前对中职酒店专业顶岗实习管理的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尽管目前很多中职学校该方面都在不断完善,但仍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希望本文中对中职酒店专业实习现状的调查分析及所提出的优化管理提升效果的各项举措能为该专业领域的发展尽到一份绵薄之力,也希望有更多的教师、学者来重视这一课题的研究。

篇5

关键词:护理实习生;心理问题;对策

护理教育是我国医疗卫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的发展,高等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得到教育工作者的重视。本研究有针对性地对高职护理实习生进行心理健康调查,分析当前高职护理实习生的重点心理问题,为更好地对他们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使他们能顺利完成临床生产实习,走向社会。

实习是护理学生完成最后学业走向社会的开端,所以在实习过程中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

一、准备阶段和实习早期的心理问题、成因与对策

实习生在实习准备阶段,常会出现焦虑、恐惧、胆怯轻视等问题,在实习准备阶段,出现过分紧张、过分松弛。他们对实习过程不了解,特别是他们一直都生活学习在家庭和学校里,面对的都是老师和同学,学习、生活各个方面有家长和老师的照顾,现在要到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里面对陌生的人,会觉得心理没底,从而产生不适应,出现各种紧张的心理变化。有的实习生在学校里学校目的不明确,学校较差,对实习表现出不以为然、无所谓、得过且过的心态。产生这些现象的因素很多,有社会方面的因素、心理方面的因素和文化方面的因素。有的学生是由于自身个性内向,在学校里天性羞怯,不善与人交往,当要去实习进入一个新的环境,就会产生焦虑、紧张、害怕的心理反应。

针对上述问题,带教教师应主动与实习生交谈,清除他们的心理障碍,带他们熟悉环境、科室人员、工作程序,使他们心理有底,能尽快融入科室中投入工作。要针对不同特点的实习生,采取不同的方式帮助他们。对不善于与人交往的实习生,应在工作、生活的各个方面关心他们,有意识地让他们多说话,克服他们的缺点。带教教师对实习生应耐心、细致,多鼓励少批评,如出现操作不熟练或差错,要及时帮助指导,尊重他们,理解他们,充分激发起他们主动学习、工作的积极性。

二、 实习中期阶段的心理问题、成因与对策

高职护理学生实习的过程是从理论走向实践的过程,是从护生走向“天使”的过程,是从学校走向社会的过程。由于角色变化,有些学生面对新的学习、生活、工作环境、不能较快、正确转换角色,遇到问题感到茫然和不知所措,在进行操作时往往会出现双手颤抖、心跳加快、面色发白、出汗等,担心、紧张、害怕自己可能因为业务不够熟练而造成一些不良问题。

对环境方面。有80%的高职护理学生对刚进入临床实习的医院及各临床科室环境不熟悉不适应产生焦虑。这些学生担心不了解医院环境,特别是病房环境。病房结构,如病床的排序、物品药品的放置。对医院及各临床科室的各项规章制度不了解,各临床科室的护理程序不熟悉。因不熟悉,工作起来总是蹑手蹑脚,担心害怕差错事故的发生;同时刚刚接触晚班、夜班、还有早班、中班,生活节奏被打乱,担心自己不能适应快节奏的临床工作,出现紧张、焦虑的情绪。 转

实习生在学校的学习成绩、个人的理解能力、思维能力、知识掌握能力等存在着较大差异,带教教师要因人施教,对基础较差的学生,应从理论上、课本上下功夫,先掌握好扎实的理论知识,再回到实践中,操作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的循序渐进过程。多安排他们参加业务学习,操作训练,掌握常见病的临床表现和护理技术要点。对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多让他们独立操作,注意观察他们,有不对的、不规范的,及时指出,使他们能及时改正,从而提高操作能力。

三、实习后期阶段的心理问题、成因与对策

在实习后期的总结、鉴定阶段,有的实习生由于自身基础较好,实习期间得到老师的肯定,能胜任各种日常工作,容易对自己过高估价,产生自大、骄傲。有的实习生基础较差,在实习期间知识掌握不牢、操作不熟,容易产生自卑,缺乏自信。

对于产生自大、骄傲的学生,主要在于正确引导、交流,让他们意识到骄傲自大对自身的发展会形成障碍,鼓励他们多学习,求上进,不断地完善自己。对于自卑的学生,要先肯定他们的优点、长处,不要产生厌学态度,鼓励他们耐心稳步学习,多给予他们帮助指导,树立他们的自信心。

总之,对于学生由在校生转变为实习生,他们面对的环境、人员、工作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这会使他们产生一些心理问题。带教教师一开始就要注意引导实习生人际心理的协调。具体从如下方面进行:1、加强心理素质教育。职业心理素质是适合于本职业工作的心理品质—对个体的职业行为和心理健康有着重要影响。高职护理学生在实习期应具备良好的职业心理素质,在学校对这方面就应得到系统教育并不断完善优化。2、加强培训。学校方面在学生进入临床实习前应进行教学管理环节、实习要求的介绍,业务技能强化训练考核。医院方面应详细介绍医院及各临床科室环境、规章制度、医疗设施、各科护理特点等。3、建立良好的人文关怀及有效沟通。带教老师与实习护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对学生的态度是友好、接纳,在生活上关心、体贴,尽量合理排班及安排工作。了解学生的就业情况,帮助分析就业形势和应聘中考试技巧。同时也要为学生创造畅所欲言的场所,释放心理压力。4、增强自我调节能力。鼓励实习护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和文体活动,体现自我价值,增强自信心,激发进取精神,缓解心理压力。有研究显示喜欢运动的学生焦虑症比例明显低于不喜欢运动的学生。同时注重学生掌握过硬的操作技术,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使学生克服紧张、焦虑的心理。5、正确的就业指导。指导学生对自己现有的就业心理进行全面剖析及定位,有针对性地进行就业指导,使每一位学生找到合适自己的工作岗位。为毕业生尽可能提供较多的就业信息、就业政策;并进行就业培训,指导毕业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讲解就业应试内容、程序、技巧及如何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鼓励学生树立信心,走向成功。一般情况下,对毕业生进行各种就业指导和心理辅导,焦虑可以逐渐消除。

参考文献

[1]黄夏冰.中专护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J].2004,5:55.

[2]绳宇.临床护理导论:人与社会[M].中国协和大学出版社,45.

[3]孙莉静,徐小璐,李保春.培养医学实习生人际关系初探[J].医学教育探索,2007,6(7):639.

[4]罗仕蓉.护理职业能力教育对护理实习生职业兴趣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6(10):14.

篇6

[关键词]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实习心理问题;积极心理学

当前酒店管理专业低就业率和人才流失困扰着旅游教育界。主要原因在于酒店实习心理的影响特别是消极心理的影响,造成实习压力并降低实习满意度。本文针对酒店管理专业学生酒店实习的心理问题,探索在高职心理健康教育中引入积极心理学理念,通过调查问卷和学生访谈等形式进行连续两年多的跟踪调查,尝试进行分析研究后结合积极心理学视角进行正向引导,探究解决和预防亟待解决的主要心理问题的对策。

一、积极心理学对高职实习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作为“朝阳产业”的旅游业飞速发展,酒店行业的供给侧改革需要大量高校酒店管理专业人才支持。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侧重实践技能的培养,多采取“2+1”人才培养模式,注重“校企合作”和“工学结合”,对接行业学期,适应产业升级,培养一专多能,因此对于酒店的顶岗实习十分重视,成为专业教育过程中十分重要的环节。在实习过程中,学生产生了诸多实际问题,其中心理健康问题较为突出。这些心理健康问题对学生个人的实习生活产生直接影响,同时也会波及周围的同学,甚至影响整个实习工作的顺利完成。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越发受到关注。心理健康教育逐步加强,在时代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坚持正面发展教育原则的同时适时转变教育理念,注重将积极心理学渗透应用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各个层面和领域,以期树立完善积极人格,加强积极情绪体验,发展积极心理品质,健全认知系统,从而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积极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力量、美德等积极品质的一股心理学思潮,在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下,它相对传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更有优势,更适合并能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二、顶岗实习生实习过程中的心理问题及原因

(一)准备不足实习心理压力较大

虽然酒店专业高职生在校内已经进行了较多的酒店岗位理论和实践知识学习,但是由于实习前后准备不足,仍然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这些压力源自于社会环境、责任担当、生活环境和竞争关系。纷繁复杂的各种变化,使得学生在实习前后因为压力较大而出现了情绪、行为和精神等方面的变化表现。情绪上变化集中在急躁、发怒、紧张、忧虑、冷漠等;行为上则出现了过度地吸烟、饮酒、失眠、厌食或暴饮暴食等;精神上表现在注意力容易分散而不容易集中等。

(二)人际交往的不适应

实习学生进入酒店顶岗实习,所处的生活、工作、学习环境与高职院校差异较大,步入社会后人际关系从较单纯的师生交往转变为上下级、不同年龄、不同文化层次、不同社会角色及社会背景、不同权利责任主体等相对复杂的关系,由此表现出恐惧、孤僻、嫉妒、猜疑、敌意等人际交往不适应症。

(三)实习的消极情绪累加造成不良影响

酒店作为盈利企业,为生存发展更加注重企业经营管理,因此对待顶岗实习生普遍以酒店的管理模式和要求进行约束,容错率相对于院校实训实践差异较大,十分强调责任、效率、成果、经济效益等现实事物,使得实习生实习精神压力陡增或情绪情感直接、间接受到影响,导致消极情况的出现。

(四)实习过程中心理失衡缺少调节

酒店管理专业高职生自我调节能力缺乏的问题十分普遍,造成实习过程经常出现实习心理失衡的情况:涉世未深思想行为相对单纯,90后绝大多数为独生子女,依赖性较强,面对困难和逆境普遍缺乏自我调节能力,同时也缺乏来自外界的干预调节,从而造成较为沉重的心理负担,情绪情感发生较大变化,心理失衡缺少调节,对学生个人、实习过程和效果及院校和酒店的不良影响较为明显。

三、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

(一)高职院校实习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不够

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总体呈现加强的趋势,但是针对高职生实习的心理健康教育仍然重视不够。在入学初期专业教学的过程中,较少涉及今后专业实习相关心理问题的介绍和应对;实习前期动员比较仓促,往往就以几个课时完成实习任务布置,对实习期间所遇的心理问题、困难、环境变化、压力来源及调试、人际关系的变化、情绪的调节等介绍十分有限;实习过程中指导教师对实习工作、技能的指导也多于对实习生的心理辅导,院校、系部对实习工作的心理健康指导的时间、次数有限。酒店管理专业的实习工作对专业技能发展提高十分重要,实习效果好坏关系到专业发展和未来职场生涯,而心理健康教育重视不足,导致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辅导帮助效果有限,直接影响该专业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环境影响实习心理健康的发展

进入酒店顶岗实习,高职生的生活、学习和工作的环境发生了直接变化。他们渴望友谊和被理解接纳,交往意愿迫切且对人际关系期望高。但是由于实习动员、准备的不充分以及自身心理不成熟、交际和适应能力弱等原因,学生无法及时和充分融入到酒店实习工作环境中。同时,由于工作时间、岗位、内容的差异,实习生适应能力有限,酒店较少与学生交流和沟通,对他们的身心健康和实习心理变化情况的关怀缺失。院校实习任务的安排较多,但心理辅导、跟踪、保障较少,学生精神和心理压力较大,依赖由酒店管理或学生自我管理,给实习生实习中人际交往造成困扰。高职实习过程中,学生所扮演的“角色”由学校走进社会,肩上的责任重了,劳动强度增加了,人际关系环境变化和生活环境变化,使他们必须从学生时期的“受教育者”“受关爱对象”转变为酒店大集体的一分子。但有部分学生对自己在新环境中的角色没正确的认识,出现了角色固恋现象,没有形成适应新环境的心理机制,产生了角色障碍。同时,酒店管理关注经济效益,教育与经济惩罚并行,进一步使实习生感觉到实习环境难于适应,进而逐渐产生沟通交际障碍、消极情绪及心理压力等问题。

(三)对专业客观认识不足,职业期望与现实差距较大

高职酒店专业学生在校期间缺少或几乎没有实际的酒店工作经历,近年来虽然出现“2+1”教学培养模式,延长了实习时间,但是学生在实习前和实习过程中对酒店行业的客观认识仍然十分有限,职业期望较高与现实的差距导致学生实习心态、情绪失衡。在教学过程中涉及到行业发展现状与社会实际有一定的差距,同时课堂教学偏重理论知识,缺少实际环境的体验和参与,缺少学生提前兼职体验的环境和条件,造成行业认知的局限性。酒店安排实习岗位的时候,虽然会适当考虑实习生的应聘意向和能力素质水平,但是作为营利性企业,岗位紧缺的情况下通常都是安排实习生顶岗补充,且为相对方便管理和减少培训人力成本及时间,较少安排轮岗实习。大强度的劳动工作量,长期固定岗位和处于一线的基层服务,使得酒店管理专业实习生对职业认同度大幅下降,理想和现实的差异造成较大的心理落差。学生自身习惯大学生活的惯性思维,认为在知识层次和专业水平上有一定优势,能短期内顺利成为酒店管理层的中坚力量,在付出较少劳动的情况下,享受到较优厚的待遇———这与实习工作实际培养环境和目标有着很大差距,由此造成学生较大心理落差并引发一系列心理问题。

(四)实习生适应能力不足

不少高职生存在着自身素质和成绩的局限。有的对学习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有的只关注个人兴趣爱好的,有的喜欢以自我为中心,有的依赖心理较突出,还有的自律意识较差。进入实习岗位后,对工作任务和角色变换等十分不适应,对于如何缓释压力,大多数学生是处在无意识或茫然状态,不能进行有效的自我调节。酒店工作劳动强度大,实习岗位的工作要求并没有特殊性,使得实习生无法接受。而实际的酒店工作环境,甚至行业、社会其他工作岗位都存在着诸多类似的情况,现实的社会、营利性为目的企业不会因为实习生而特殊照顾。作为实习生,进入实习岗位就意味着已经开始了个人的职业生涯,需要转变心态逐渐适应新环境、迎接新挑战。单纯依靠院校和酒店的关照,无法培养实习生适应社会生存发展的能力。

(五)家庭对心理健康关怀缺失

酒店实习心理健康受到家庭、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心理健康关怀缺失容易产生各类心理问题。酒店的实习遇到困难矛盾,缺少酒店和院校及时有效的疏导和帮助,实习生缺少归属感,需要一个可以得到安慰、包容和支持的环境。此时,家庭所给予的关怀温暖可以有效地化解心理问题。但是家庭对酒店行业的低认可度,对劳动服务行业的偏见以及对孩子的过份宠爱甚至溺爱,缺少对实习生心理健康的关怀,不但没有给予实习生帮助,反而影响甚至扭曲加重实习生心理负担。

四、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实习心理问题的对策

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的实习过程中的心理问题,传统的“修复式”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已经不适应当前的心理健康教育形势,高职院校应该针对专业实习岗位的特点,探索在高职心理健康教育中引入积极心理学理念,革新定位,科学有效地服务师生。

(一)引入积极心理学建立完善实习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积极心理学认为,人及其经验是在环境中得到体现的,而环境又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人,良好的环境适应性也是一种积极的心理品质。因此,在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实习过程中,针对性地引入积极心理学的理念,整合个人、家庭、学校、酒店、社会等大环境各方面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条件,充分发挥各自积极优势,形成立体体系展开积极引导和人文关怀,更多传递幸福、快乐、爱、希望、乐观、勇气、鼓励、奋斗等健康正能量。当前信息化时代,可以有效依托手机通讯、网络媒介及远超教育等形式,通过视频、音乐、文字等形式实施积极引导措施,将革新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落实到实际实践中。

(二)营造积极向上的实习环境,增加积极主观体验团体辅导活动

院校与实习酒店积极建立沟通和合作开展积极心理辅导。通过院校实习指导老师和酒店中层、基层管理团队的配合协助,利用实习环境有限的条件和资源开展积极主观体验团体辅导活动,可以将酒店管理专业实习生实习前、实习过程中的心理问题进行总结,设计成活动案例,运用积极心理学理念进行辅导和活动,帮助实习生发现自我、探索自我、开发潜能,寻求积极乐观和向上的主观体验。同时,将积极主观体验理念融入酒店实习环境,改造实习宿舍软硬件,组织积极向上的实习生与酒店员工的活动,利用有限条件最大可能地引导开展积极快乐的主观体验辅导,是实习生摆脱负面情绪、各种压力等心理问题的困扰。

(三)加强实习心理健康的积极情绪认知和体验

酒店管理专业实习过程中,由于服务型行业的特点,服务面对的受众各不相同,服务的过程千变万化,服务的环境差异明显,诸多方面的原因产生较大压力和负面情绪体验,使得实习生心理健康的认知体验发生较大变化。因此,在实习开始准备阶段,院校可以通过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辅导、课程、活动等对实习生进行正向引导,同时,以院校为主,联合酒店、学生家庭、学生团队,班集体共同给每一个学生教育帮助,传递正能量;实习过程中,则加强对学生情绪、压力的观察和跟踪,及时进行认知和体验的干预和辅导,形成以酒店为核心,院校为辅助,家庭积极参与的多方联动模式;针对大多数院校酒店管理专业“2+1”实习期较长的特点,适当提高对学生积极情绪认知体验的辅导频率,及时总结发现的问题并改进更新辅导策略,使实习生提升对自身和生活质量的“幸福感”指标感觉,提高应对消极事件、增强适应环境的能力,达到优化心理品质的目的。

(四)培养实习生积极健全的人格品质

篇7

[关键词]潜流失;酒店业;专业实习;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0)45-0174-02

1 本科层次酒店管理专业学生潜流失现状

1.1 酒店管理本科毕业生潜流失的相关概念

欧臻提出:“酒店管理专业的大学毕业生是高校专门为酒店培养的高级管理人才,但在目前我国酒店人才市场上这个群体并未受到酒店企业的青睐,同时这些大学毕业生也没有对酒店企业倾注应有的热情,而是流失到其他行业领域另寻他途。”他将这种流失称之为“潜流失”。

通过对大量的统计数据总结,绝大部分学者定义毕业生“潜流失”为酒店管理方向本科生在面临毕业时未选择行业内就业,或到岗后短期内跳槽、转岗流失现象。其定义的角度区别于酒店企业在职员工的流失。

1.2 酒店管理本科毕业生潜流失现状

(1)酒店管理本科毕业生行业内就业率低、流失率高

大量的高校就业统计数据和酒店人力资源结构显示大多数酒店管理本科生并未在酒店相应岗位就业,如下表所示,以我校2008―2010年三届酒店管理本科毕业生为例:

如上表所示:近三年酒店管理专业本科生就业率一直持续在较低水平,并呈下降趋势,行业内就业率不高,同时就业后流失率居高不下。

(2)缺乏竞争优势,流失方向多元化

在酒店专业性岗位的竞争中,其他专业的毕业生似乎更占优势,以笔者亲历的酒店招聘为例:某四星级酒店需要招聘酒店市场营销人员、宣传部美工、工程部弱电工、财务部核数数名,由于收到简历较多,通过一轮笔试和两轮部门面试,最后拟录取结果分别是来自市场营销、文秘、会计等专业的毕业生,其中只有营销部一名员工来自酒店管理专业。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即使面对本专业对口就业方向时,酒店管理毕业生在招聘和使用中也不占优势,而他们却难以以明显优势去竞争其他专业领域的相应工作。除了继续深造或政策性就业外,最后往往分散在各个行业,就业领域与专业关联度低,流失方向多元化。

2 低就业率、高流失率带来的影响

2.1 对个人投入和高等教育资源的浪费

酒店管理方向本科生构成旅游高等教育中一支重要力量,高等教育具有公共产品的属性,但又不是纯粹的公共产品,而是半公共产品或准公共产品,因此受教育者、施教者和国家都要适当分担它的成本,以湖北经济学院旅游学院平均学费为例:旅游本科四年学费2万余元,住宿费约4千元,该部分为硬性支出,还未包括四年的生活费、学校和国家教育经费投入以及机会成本和隐性成本等,面临毕业时,大量毕业生选择另谋出路,四年的投入收效甚微。

2.2 酒店人力成本增高,行业发展低水平循环

酒店业进入门槛低,劳动力密集型的产业现状很难吸引真正的人才,这也是毕业生在考虑就业前景时拒绝酒店的重要原因,同时酒店在招聘大学生时也抱着“招进来再看”的态度,没有将大学生员工的发展切实落实到人事管理流程中,最后还是面对人才的流失,于是又重新组织招聘、培训,如此的循环往复往往治标不治本,陷入“高成本、低水平”的循环发展中。

3 酒店管理本科生潜流失探源

3.1 酒店业行业性质对酒店管理毕业生吸引力有限

首先,随着旅游市场格局的逐渐变化,目前酒店业的工资水平较其他行业而言相对偏低,美国Occupation Outlook Handbook 中的资料指出:“Earning in hotels and other accommodations generally are much lower than the average for all industries.”首先,酒店薪金相较其他行业没有竞争力;其次,社会传统观念对一线的服务业一直存在偏见,且酒店的工作环境复杂,是犯罪行为的常发地;再次,随着国外高水平酒店管理集团纷纷入驻,行业体制发展日趋完善,提升机会减少。

3.2 人才需求的差异化与旅游教育同质化之间的矛盾

(1)酒店业对人才需求的多样性和层次性

酒店在面对酒店管理专业学生时,要求有实践技能,同时具有管理者的眼光和潜力、创新的管理思想,针对酒店纷繁复杂的部门,需要的人才也是类型各样,例如前台接待的要求特点就是形象气质俱佳和较高的外语水平。如果是只具有较高理论水平和外语能力的毕业生,显然是无法胜任前台职位的。

(2)旅游高等教育总体规模扩展快,但培养模式趋同

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旅游院校扩展迅速,高等院校数量、在校生数量均不断扩大,根据历年国家旅游局的统计旅游院校数与在校生数数据公报,可以看出,2001―2005这五年期间,旅游高等院校数量呈现强劲的增长势头,增加了122.8%,而在校学生人数的增长幅度远远低于旅游院校总量增长的幅度,这些现象反映出高等旅游院校规模在不断扩大,但结构不平衡,大部分的旅游院校在培养方向的选择时折中为偏重管理的应用型人才,加强旅游管理理论的教育,相应的实践教育内容没有跟上,同质化的教育模式使学生面对酒店技能型人才的要求无所适从。

3.3 酒店顶岗实习对择业的影响

(1)经济效益第一位决定了酒店接受实习生的目的简单、功利

酒店企业接受实习生主要出于两方面考虑:其一,实习生是高素质的廉价劳动力;其二,名义上的校企联合可以增加企业的知名度,而旅游院系则是为了培养学生将所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与酒店管理实践结合运用的能力;其三,协议的达成建立在各方利益妥协之下。以某一实习酒店为例,同酒店实习的13人中11人被分配在人手紧缺的餐饮部门(中餐、西餐和大堂吧),1人在前台,1人在客房,均为一线服务人员,半年实习时间,实习岗位的调动仅限于餐饮部内部之间,无任何管理岗位的安排。酒店根据自己用工情况分配实习岗位打击了实习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2)酒店对实习生的管理不到位导致对酒店信任缺失

实习生遇到与酒店管理密切相关的诸多问题,很大程度地影响毕业生的就业倾向,笔者从湖北经济学院酒店管理专业2008届、2009届共计79人的专业实习报告分析,得出影响毕业生不愿进入酒店工作的因素如下:部门管理不够科学;基本权益未受重视;授权不够;部门沟通不足;同事素质普遍较低;管理岗位实践不足;酒店业薪酬太低;服务行业环境复杂;老员工难相处。由材料可知,①酒店专业实习深刻影响酒店管理专业毕业生进入酒店工作的倾向;②实习生最终不愿进入酒店的主要原因为酒店管理水平较低。实习生对酒店的反馈说明如果酒店方没有科学的管理制度,很难培养学生对酒店良好的印象和强烈的行业认同,进而难以招到高素质的本科毕业生。

3.4 酒店对人力资源认识的缺陷

杨效忠等的研究认为经过实习之后,酒店管理学生的择业观发生一定变化,在将来选择就业时更侧重于个人的发展空间。然而目前酒店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是酒店管理本科毕业生进入酒店后往往没有职业目标,在很长时间内处于摸索状态,一旦时机成熟便会选择离开。这种情况是酒店所不愿看到的,所以,酒店往往不愿意培养新人,结果酒店在不知不觉中出现“不进行新员工职业规划―员工选择离开―企业更不愿意职业规划―更多本科毕业生离开”的恶性循环。

4 有效改善酒店管理本科毕业生潜流失的对策

4.1 科学合理的薪酬和福利机制

对本科毕业生最有效的薪酬体系便是与专科生和社会人员有差别的工资标准,提升制度的相对倾斜,通过能力与业绩等核心价值的薪酬体系使员工认识到个人利益与酒店利益的一致性,如酒店能提供更加个性化的福利措施,如生日假期及礼物、奖励旅游等福利,更能起到稳定人心的作用。

4.2 校企合作的广度与深度结合

(1)酒店企业将实习的宽度扩大到老师,安排相应岗位供老师挂职锻炼,协助实习生管理;为酒店注入新鲜血液,从专业的眼光来审视酒店管理中的不足;更新老师的酒店管理知识结构,增加“双师型”教师的比例,引导学生与行业间的配适性教育。

(2)学生专业意识的加强需要行业内优秀人员的引导,旅游院校可引进合作企业优秀员工、管理者走进课堂与学生交流,可采取讲座、实验课、座谈等方式开展,教导同学们操作性较强的实践课程,安排酒店管理专家与高校合作制定酒店专业教育课程体系。

(3)定向合作培养优秀学生,笔者在法国波尔多市交流时了解到,当地很多酒店都与附近旅游院校合作培养酒店管理人才,酒店为学生支付一部分学习生活费用,学生根据协议在规定期间在酒店连续实习伴随整个教学过程,毕业后工作第一选择也是该酒店,这样的合作方式不仅仅替学生解决了部分学习费用的问题,更重要的是通过定向的培养灌输企业经营理念与文化,培养行业忠诚感,同时他们由于有相当时间在酒店的锻炼,甚至可以在毕业后直接走上管理岗位,这样的合作模式值得借鉴。

篇8

学院2010届毕业生总数为192人,其中地理科学专业97人、旅游管理专业95人。通过顶岗实习,这两个专业目前已经实现了53%的就业率。目前,地理科学专业学生签订就业协议的有21人,另外还有15人正在办理相关手续;旅游管理专业签订就业协议的有65人。而且在这些学生中,地理科学专业的多名学生已经成为实习学校重要的教学力量;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在酒店、旅行社等工作岗位上也大多成为中层领导,部分学生已经在总经理助理、人事部经理等关键岗位工作。

一、“订单式培养+顶岗实习”就业模式概况

学院旅游管理、地理科学两个专业在培养方式、培养类型、就业方向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但在促进就业方面采用了相同的模式:在大四第一学期,学院根据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和学生的个人意愿,安排学生提前进入用人单位,按照正式员工的要求开展工作。无论是地理科学专业的学生进入中学任教,还是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进入星级酒店和品牌旅行社顶岗任职,两者之间都有着内在的相似性。学院把这种实习方式定位为“顶岗实习”,或者从培养模式上讲应该称为“订单式培养”模式,这是学院近两年保证高就业率的法宝。

(一)旅游管理专业的“订单式培养”

学院历来重视学生的实习工作,而旅游管理专业本身的专业性又很强,通过近几年的努力,学院已在北京、上海等地建立了完善的学生实习渠道。主要有两种模式:一是校企直接合作,即学校和酒店直接联系,确定用工数量和种类,然后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二是学院与酒店管理公司合作,由酒店管理公司负责为学生联系实习酒店、入职培训以及实习期间的管理事务。

1.校企直接合作。学院与酒店合作省去了中间环节,便于沟通,可以直接获取酒店的特殊需求,如员工种类、数量及针对各自服务的客户群体的特殊语言和礼仪要求等。为做好校企合作工作,学院特意邀请酒店高层管理人员到校作报告,向学生介绍酒店行业的特点、发展状况,让学生了解酒店行业的前沿信息和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从而对他们所学专业有了一个清晰、全面的认识,为“顶岗实习”打下良好的思想基础。

2.与酒店管理公司合作。学院与酒店管理公司的合作虽然沟通环节比较多,但是这种方式也有优势。作为专业为酒店选拔与培训人才的公司,他们对区域酒店业对人才的发展需求及趋势有着更准确的把握,能从宏观和长远的角度给教学工作提供重要的信息。同时,酒店管理公司还负责学生入职前的员工培训,使学生到岗后能更快地适应工作环境。另外,公司还为每家酒店的实习生配备一名辅导老师,在学院老师非常紧缺的情况下,辅导老师对实习生的生活、工作和心理等方面的指导起着关键的作用。

(二)地理科学专业的“顶岗实习”

目前,师范生的实习时间一般为6周,实际在校实习时间仅有4周,而且实习学校的配合程度参差不齐,使实习生普遍感到“实习时间短、不够深入、效果不佳”。鉴于目前的就业压力和存在的实习弊端,受旅游管理专业“订单式培养”模式的启发,学院主动出击为毕业生联系中学,让毕业生提前到有地理教师岗位空缺的中学顶岗任教。学院自2005年起与安阳二中、安阳三中等学校签订协议,安排地理科学专业学生到校“顶岗实习”。通过一年或半年的实习,学生经受了锻炼,教学技能有了很大提高,大大增强了就业竞争力。同时,学生在实习期间所发现和反馈给学院的基层学校的信息,能够使学院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和培养方案,培养更加适合市场需要的人才。

二、“订单式培养+顶岗实习”模式总结

“订单式培养+顶岗实习”就业模式的关键在于双方的沟通,借用现代市场营销的观点就是生产“定制化”产品而非“标准化”产品。按照这种思路组织的实习最终获得了校企双赢的结果,来自企事业单位的需求信息为学院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的修订等方面都提供了宝贵的信息,同时用人单位也通过这种合作渠道提前进行了员工培训和教育,从而节省了员工上岗的前期培训与教育成本。

“订单式培养+顶岗实习”就业模式是在学校“以就业为导向”的主导理念的引领下进行的积极探索,当然,作为一项在探索进程中的实践活动,这一模式还需要更多的实践尝试和总结。

篇9

1、加强实习指导,开展一系列实习前培训

1.1加强学生的护理操作技能,使学生顺利进入实习生角色

我校专科护理专业学生一般于每年6月份结束四个学期的理论学习,随后分配到实习单位进入为期一年的临床实习阶段。护理操作技能伴随基础护理学的教学进行,根据教学安排,在第二学期和第三学期进行,同时重要的操作技能实行老师和学生一对一的考核并及时点评的方式以加强学生的熟练程度。为了使学生顺利的进入实习生角色,在第四学期的下半学期,针对较重要的操作技能如静脉穿刺、青霉素皮试液的配置等加强训练,使学生更加牢固掌握操作过程。

1.2举办实习讲座,坚定学生完成实习任务的信心

在学生实习之前,请有经验的老师讲解护生在实习中容易遇到的问题,如聘请医院的护理部主任,科护士长到学校举办讲座,介绍医院规章制度,讲解同学们到实习单位应该注意的问题,例如加强护生的法律意识,护生必须要明确自己的法律身份,是正在学习护理专业的学生,只能在带教老师的严密监督与指导下,严格按照护理操作规程进行护理操作。还可请实习结束即将毕业的学生现身说法,打消实习前的顾虑,坚定护生完成实习任务的信心[1]。

1.3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消除异常心理问题

许多研究资料表明护生在实习前存在焦虑,抑郁,紧张等心理问题,主要为以下几点因素:

1.3.1害怕不能胜任实习工作

护生在校期间所学的护理操作都是在实验室模拟的病房环境中进行,许多同学担心进入医院之后不能适应医院的规章制度,不能很好的处理护患关系,不能对病人熟练地进行护理操作。

1.3.2担心分配的实习单位不理想

有的同学希望实习分配到离家较近的医院,一方面食宿较方便,另一方面毕业之后有利于直接在此参加工作;有的同学想到省级医院去实习,主要是因为省级医院管理规范,技术先进,设备齐全,可以更好地锻炼自己的操作水平。因为有特殊要求的同学较多,学校不可能考虑到每一个同学的情况,又因实习单位所要名额限定,即使学校按照就近的原则分配,也不能面面俱到。所以在实习前,同学会过多的考虑实习分配而出现焦虑、抑郁、紧张等心理问题。针对以上情况,在实习前一段时间,学校一方面针对性的设心理咨询室,另一方面通过辅导员谈话,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尽量满足学生的合理要求,使学生愉快的进入临床实习。

2、院校紧密合作,强化医院教学意识

学校每年会安排专兼职辅导员到实习单位巡查,检查带教老师的教学及学生的实习情况。

2.1注重带教老师的选择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带教老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也是护生的道德榜样,带教老师的一言一行都会直接影响到护生的身心发展。带教工作的优劣,关系到护生操作技能的掌握和职业素养的形成。因此,在选择带教老师时,要根据其个人素质、学历水平、业务水平、教学意识等方面进行综合考察,择优选拔。带教老师不仅要有丰富的临床护理专业知识和经验,规范的护理技术操作,还要有良好的医德医风,要通过考评评出真正具有临床带教资格的护士来担任带教老师。

2.2召开座谈会,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

分别召开带教老师及护生座谈会,了解学生在医院的表现如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操作技能水平、出勤情况等,以及医院希望学校在教学方面有哪些改进。对个别学生出现旷班,私自停止实习等情况进行及时处理。

2.3制定双向考核制度,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整改

通过双向考核制度,让护生与带教老师相互考评,每年评选出“优秀带教老师”及“优秀实习生”,严格执行奖惩制度,评议极差的取消其带教资格。并对医院带教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以利于把护理带教工作做得更好。

2.4抓好出科考试和出科小结

出科考试是检验护生实习效果的有效途径,可以激发护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考试内容主要是与本科室有关的理论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并将考试成绩与平时的服务态度、组织纪律、技术水平等挂钩。同时在实习生转科结束时,召开实习小结会,总结实习经验和教训,以顺利进入下一科实习,圆满完成实习任务[2]。

3、校系两级管理,努力提高实习质量

实习学生分配到各实习单位后,依旧实行校系两级管理:一是学校教务处,实践教学管理科管理,二是各系部、班级管理。学校各部门分工合作,密切配合,加强对实习生的管理,努力提高实习质量。

3.1学校统筹管理

学校召开多次会议讨论制定实习分配方案,不断修订《实习生手册》,包括实习教学大纲,实习纪律等问题。集中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与每一位学生及家长签订安全协议书。学生分配好实习单位后,由辅导员,系部主任亲自挑选各实习单位的实习队长,实习队长一般选择校或系学生会干部、班干部担任,她们在学校期间锻炼了良好的组织协调和管理能力。实习队长每月向学校汇报实习同学在医院情况,使得学校了解实习生的情况便于及时采取措施。

篇10

1学生实习中存在的矛盾

1.1工作热情与工作能力的矛盾实习生对即将实习感到兴奋,而在实习中仍有一部分的实习生感到无所适从。实习生接触临床,改变了以往学校单一的学习状况,新事物、新环境无疑成为一种新的刺激。同时实习生感觉自己学习3年的知识终于可以应用于临床,大有一显身手的架势,而这种热情缺乏稳定性和持久性,遇到困难容易走向极端;另一个方面,由于前阶段所学的知识基本为纯理论性知识,在实践中不知如何下手,新的环境、新的学习程序又给她们造成茫然。这两者之间的矛盾让学生感觉学无所用,空有一腔热情,给学生造成心理挫伤,产生心理压力,影响学生的心境。

1.2理论与实践的矛盾护理专业是一个技术性非常强的专业,不仅要求从业者有较强的理论知识,更要求其具备娴熟的实际操作能力。在实习期间实习生无法表现得自信,这与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各专业课程结业时间较早有关,特别是基础护理学,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对基本理论遗忘较多,基础护理操作更是生疏,没有牢固的理论基础,学生对于临床的常规处理产生诸多不解,动手操作会束手无策,引起学生专业自信心不足,影响下阶段实习的顺利进行。

1.3校园生活和实习生活的矛盾护理工作具有连续性的特点。护士需要倒班,学生在学校生活规律,而步入临床后随教师倒班,2个“中、夜班”下来几乎48 h,打乱了以往的生活作息时间,在休息、生活节奏、内分泌等多方面出现不适应,严重的甚至出现失眠、头痛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症状,从而使实习生不能很快地适应临床工作节奏,还有一部分的实习生调整无效。如不注意营养、锻炼和心理调整,就会增加学生的心理负担,影响身体健康,实习难以坚持下去。

1.4专业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学生以往对于护理的认识大部分源自媒体,对专业的认识往往停留在阳光、鲜花的一面,学生专业自主选择者比例很少,而实际上有部分人在潜意识中看不起护士,医院管理中置护理从属于医疗的思想,生活护理的琐碎与辛苦,付出与所得不等价,客观现象会使实习护士产生失落感、专业自卑感,对护理职业存在失落感、自卑感等,她们甚至怀疑自己的将来,不知如何面对今后的工作和学习。

1.5交流需求与交流障碍的矛盾学生涉世尚浅,社会经验缺乏,实习前接触的对象均为熟悉的家人和同学,交流起来很容易,而实习后接触的是带教教师和病人,心存疑虑却不敢告诉教师,怕教师和同学讥笑。大部分学生认为与病人交流有必要,但只有不到一半的学生与病人交流成功;而影响交流的因素有病人对实习生不信任的态度,实习生专业理论不扎实、沟通交流技巧不当等。面对病人,只有通过交流才能收集病人的资料进行评估,才能在操作中取得患者的理解与合作,也只有主动与病人交流才能收集到较全面的病例资料。但学生却又不知如何与病人打交道,担心自己说错话,顾此失彼,减少了主动交流,从而影响实习质量。

1.6主体我与客体我的矛盾自我意识就是一个人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把“我”分解为主体我(I)和客体我(Me)[1]。主体我即理想自我,它是根据主观的自我和主观感视的社会现实所希望自己成为什么样的人而达到的自我状态。客体我即现实自我,指当前实际所达到的自我状态,是理想自我所要观察的对象。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增加,自我意识明显分化,对自己的内心世界和行为具有新的意识,意识自己那些从未被注意的“我”的许多方面和细节。自我意识的分化,主体我和客体我的矛盾冲突也开始加剧,此时,主体我会积极主动地去认识、考察、评价客体我。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断发现现实的自我总是落后于理想的自我,对自我的评价常是矛盾的,对自我的态度常是波动的,对自我的调控常是不自觉、不果断的,于是,主体我和客体我便在诸多方面出现矛盾冲突,甚至有一定的内心痛苦和强烈不安。只有少部分学生对现实生活的自我感到满意,而大部分学生感到不满意。

2心理疏导对策

2.1加强护生职业道德教育,巩固专业思想教育能否取得成效,从根本上取决于受教育者的主动性与自觉性[2]。根据Pender的健康促进模式,个体对某一行为所认知的障碍越多,其实施这种行为的可能性就越低[3]。因此,要想使护生能自主参加学习,需加强她们对职业的认知。护理职业的现实处境对护生触动很大,大部分的护生对职业前景持怀疑态度,不知如何面对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带教教师可以通过伦理道德教育,介绍护理前辈的先进事迹,以及她们为了护理事业无私奉献的精神,使其重视护理工作的价值,引导她们对护理专业的热爱,并在工作中利用患者和教师的赞赏激发学生自身的学习热情,增强事业心和职业感,保持工作的积极性。

2.2加强护理操作训练,提高专业技术水平, 保持成就感护理专业是一门技术性非常强的专业,要求从业者具备娴熟的实际操作能力,学生在校学习停留在理论方面,实际操作机会很少,导致实习后动手操作失败几率增加,自信心下降。应在护生进入临床实习的前2周加强各项技术操作的训练并进行考核;进行实体操作时,尽量选择易于成功的操作,减少失败,建立自信,耐心摸索,逐步加大难度;对操作失败者要耐心讲解,分析失败的原因,使其能轻松地进行下一次操作。

2.3加强理论复习,指导临床应用理论是实习的依据,没有理论指导,实习就存在盲目性。绝大部分的学生认为前期理论学习对实习部分有用,排除医疗技术发展迅速的影响,一部分原因是现有护理教学学制的影响。现有教学安排导致理论与临床实践存在某种程度的脱节,学科理论结业较早,学生遗忘较多。在护生进入临床科室后,要强调实习要求,使其明白学习重点,布置复习任务;改变教学方式,结合病例进行讲课;指导学生记忆,对于重点、难点反复强调,要求学生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才能融会贯通。

2.4创造良好的实习氛围,合理安排工作根据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一般规律:生理需要是最重要的,只有它得到满足,人们得以生存后才考虑其他的需求[4]。临床工作节奏与学生以往生活节奏不同步,实习生在家被别人照顾,实习后充当照顾别人的角色,不注意生活节奏的调整,就会产生各种不适,甚至产生疾病。Roy认为[4],适应是应付行为的最终目标,无论何时,当人们遭遇任何来源的压力时,都会企图去适应它。如果适应成功,平衡就可以继续或复原。大部分的学生希望与教师交流,而学生与教师交流感到快乐。提示带教教师注重学生适应状况,帮助她们成功的适应,可以提高实习效果。带教教师应主动关心学生的生活,帮助调整作息时间,指导工作安排,节省时间和体力;对体质较差的学生,多给予照顾,并逐步增加工作量,帮助其慢慢适应。

2.5鼓励交流,逐步过渡到单独与病人交流交流是人体的一种需要,可以帮助交流者获取信息,满足心理需求[5]。对于护理专业而言交流显得尤其重要。出现交流需求与交流障碍的矛盾,可能与学生多为独生子女,缺乏社会经验,而实习后要从关心的被动者转为主动者,服务意识不够有关。应指导学生在交流前做好准备,可以在教师面前演示后再面对患者;交流出现问题时,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切忌与病人发生争吵;交流不顺利时,带教教师要适时给予帮助,回护理站后帮助分析失败的原因,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要教会学生进行换位思考,这样交流时才有平和的心态。

2.6帮助建立积极的自我意识统一自我意识是隐藏在个体内心深处的心理结构,是个体的意识发展的高级阶段,是人格的自我调控系统。个体正是通过自我意识来认识和调控自己,在环境中获得动态平衡,求得独特发展。针对自我意识的矛盾,带教教师应主动了解学生的理想自我,帮助确认理想自我的正确性和可行性,修正理想自我中的不切实际的、过高的标准,使之与现实自我的潜能相符,脚踏实地,在现实中寻找理想的载体,采取有针对性,有计划的解决矛盾,缩小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差距,获得自我意识的统一。

3结论

实习生在实习中存在着工作热情与工作能力的矛盾、生活习惯与新生活的矛盾、专业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交流需求与交流障碍的矛盾、主体我与客体我的矛盾。建议临床带教教师在临床带教中多与学生交流,针对个体采取相应的心理疏导,减轻其心理压力,使她们保质保量地完成实习任务,为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伍新春.高等教育心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224

2顾仿娅,冯运华.护理学继续教育的实施与管理.护理学杂志,2001,15(1):49

3Pender NJ.Health promotion in nursing practice,3rd ed.Norwalk CT:AppletonLange,1996.68

4潘孟昭.护理学导论.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