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经济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29 03:29:1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发展经济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内容提要:江西要全面实现小康,保持江西可持续发展,必须将上千万农村人口转移出来,极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现实是,江西本土资金外流严重,外资吸引力度大,但成效相对较小,即使数百万江西人在外地打工,每年寄回数百亿打工收入,仍然只能保持现金流量低水平平衡。本文从江西实际出发,分析江西今后的资金需求,指出江西资金形势的严峻,并着力于吸引各种资金的战略思考。
关键词:资金紧缺;吸引资金;市场经济;战略
一系列经济统计数据表明:江西经济发展缓慢,生产力发展受到压抑,工业落后,已经成为经济地理上“盆地”的盆底;江西经济发展不平衡,呈不规则浅碟型;当地就业水平极低;江西城乡差距显著;居民收入差距较大,农民收入极低,基尼系数高企;农村市场消费需求不旺。欲改变江西落后的现状,江西必须要采取多种战略,培育资源,力求资源得到最优配置,特别是资金的积累与吸引,才能得以进行较高速度的可持续发展。但是,江西资金紧缺的现实无法回避。
一、江西发展急需要资金
从江西经济增长来看,主要靠投资(固定资产形成+存货增加)拉动。当前,资金紧缺,投资不足是制约江西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1、充分就业需要资金
据统计,江西现有全省劳动力供给总量(扣除16岁以上在校学生)2732.9万人,需求总量2054.8万人,供需差额达到678.1万人,其中,全省城镇从业人员502.6万人,仅占城镇劳动力资源的62.7%,扣除16岁以上在校学生86.0万人,尚有213.4万劳动力处于不充分就业状态。农村从业人员1552.2万人,仅占农村劳动力资源的74.0%,扣除16岁以上在校学生79.6万人,尚由464.7万劳动力处于闲置状态。未来五年,随着劳动力供给的增长(每年50万人左右),江西要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实现充分就业,将必须提供就业新增岗位1000万个左右。按2001年我省资金投入带动就业能力来看,全省每百万元投资增加带动的非农就业增长量仅5人,是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
2、科学技术进步需要资金
高新技术产业代表未来产业成长的方向。目前,江西的产业结构不是十分合理,技术装备水平不高,要融入全球经济,参与市场竞争,就必须跟上科学技术发展,采用新装备,力促技术创新,带动产业结构升级,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这就需要数以千亿元资金投入科研和企业的技术改造。
3、基础建设需要资金
江西比较闭塞,基础设施较落后,各项基础建设需要投入大量资金:我省在搞经营城市,大力争取国家投入;在城市之外,城乡之间仍然要建许多基础设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若要使这些基础设施全部按达到现代化要求计,这笔资金投入总额将达到数千亿元之多。
4、教育需要投入资金
江西教育欠帐不少,城市基础教育体系基本齐全,学前教育、小学教育、中学教育基本能勉强满足城市居民的需要。但是学校的设备差,教学手段落后,基本上属于穷办教育,瓜菜代。因此,在城市里,大家都挤向一些办学条件稍微好的学校。农村教育一般只有中小学教育,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可谓是“抗大”。职业教育欠帐更多,整个体系尚未建立,不要说建立起贴近实践的职业教育。至于现在世人关注的大学教育,也因为投入不足,近几年来落后了很多。不但全省的高等教育毛升学率低,而且教育质量也较落后,基本上没有名校、名专业、名教师。在每年的高考中,考生填写志愿的第一选择总是外省院校。
在现代经济建设中,教育的贡献极大。江西必须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建立起适应现代化的教育体系,教育投入将要一大笔资金。
5、公益事业需要资金
从全省现状来看,公益事业我省也欠帐不少,卫生、体育、艺术、文化、科学技术……各项公益事业与国内发达地区比较,显得极为落后。江西要达到与现代文明一致的要求,必须大力发展公益事业,加大投入,就需要大量资金。
6、城市建设需要资金
城市化战略的实施,是农民增收,农村人口转移的重大决策。江西近年来对城市建设引进了较为先进的理念,经营城市搞得有声有色,城市建设的速度加快。但是,城市的空心化倾向较严重,城市建设中住宅多,商业用房多,形式重于了实质。江西要使城市充实起来,充分体现城市功能,还需要另外投入较大量资金。
综上所述,江西不论是经济发展,还是基础建设,资金需求极大,资金形势严峻是不争的事实。
二、江西自筹资金能力有限
江西经济落后,资金总量少,人均金融资产不及发达地区的1/2,筹集资金能力不足,资金缺口极大。从江西筹集资金的渠道来看,主要有:
1、江西财政筹款能力弱
江西经济落后,GDP总量较小,2001年地方财政总量为131.98亿元,人均地方财政收入达到316.71元。江西的地方财政实力还非常弱小,无论是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还是与经济水平相当的兄弟省市相比,都存在着明显的差距,与沿海经济发达省份的差距就更大;而政府机构庞大,吃财政饭的人数众多,基本上是一个“吃饭”财政,有的地方政府甚至连维持费用也难以满足需要。除去维持江西政府系统的日常开支和维护现有公益事业的支出,能作为投资的资金总量极小。
2、江西企业自我积累慢
据统计,江西的各种企业的赢利能力较差,27万余户企业大部分徘徊在亏损的边缘。从江西的二十余家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分析,赢利都极为有限。就是我省工业的“老大”的江西铜业、江铃汽车等,也未能有较大的剩余利润。2001年,全省企业所得税为22.61亿元,按我国的有关税法推算,全部企业所得只有70余亿元。赢利空间有限,制约了江西企业的自我积累的速度。
3、江西民间资金汇集不易
江西对于民间分散型资金的汇集组织不力,不能形成规模投资资金。从目前的分散型资金的汇集来看,渠道较少,绝大多数的分散资金投入银行储蓄。2001年第三季度,全省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到1400.33亿元。这些宝贵的资金通过全国性的四大国有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在全国银行系统间调动,却给江西留下一个高达500余亿元的巨大存贷款逆差,未能投入到江西本土的经济建设。股票市场上,数亿资金进入二级市场,炒买卖股票等金融商品。每年国家发行债券,又将分散的民间资金吸走了上百亿元。
4、江西争取金融市场的支持不够
现代市场经济的一个重要的轮子是金融市场。江西对金融市场的重视不够。在货币市场上,不但存在巨大的借贷逆差,而且贷款质量令人担忧,优质客户认定不多,信用保证体系未能建立,银行不良资产比例较高,信贷紧缺,货币市场活力尽失,其结果是江西金融机构的存贷款差高达700亿,约30%的居民存款通过银行渠道流出去了。在股票市场上,江西的上市公司数量较少,全省上市公司20余家,仅占沪、深两地上市公司总数的2%左右,且规模不大,吸收市场资金较少。而企业债券市场,由于个别企业的赖帐行为,造成极为恶劣的影响,现在企业从债券市场吸纳资金几乎为零。总之,江西的金融资产总量不足。缺乏金融市场的支持,江西的资金筹集缺少了一个重要的渠道。
5、国家对江西的投入不多
建国以来,江西一直处于国家投资的非重点区域。江西缺少国家投入的大项目,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对沿海地区的关注程度加大,有限的资金绝大部分被投到大城市和沿海的重大项目,对江西的投入不多,在资金的获取上处于不利地位。从国有单位固定资产投资的地区分配看,1980年以来的20年,安徽、河南、湖北等省投资额占全国的比重分别为2.3%、3.8%、4.1%,江西仅为1.5%;1999年,上述各省固定资产投资率分别为26.6%、28.9%、33.7%,江西仅为24.8%。虽然,近年有所增加,但是仍然是杯水车薪,未能彻底缓解江西资金紧缺的现实。
6、吸引外资不多
江西吸引外资至今仍然处于较低水平。不但数量不多,而且质量不高。有的甚至内外勾结,鱼目混珠。在2000年以前,吸引外资实际上是雷声大,雨点小,效果差。
三、江西资金有效性不高
前些年,江西扩大投资的力度不够,特别是改善投资环境力度不够,吸引外来投资还没有大的突破,例如近十年利用外资年均增长速度比安徽低3.1个百分点。江西急需资金,而吸引外来资金不力,效果不佳,相反本土的内资却外流严重。这促使我们审视江西现在的投资市场。
1、江西投资环境不良
江西未能建立一个规范的投资市场,没有健全的市场规则,缺乏规范的市场行为,分割、封锁市场的行政性壁垒未能清除,投资和经营软环境不良,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护。不合理的审批、核准、许可繁多,乱收费、乱罚款和乱摊派现象严重。这些杀鸡取卵的做法使内资外逃,外资躲避。近来,在新的一届省委的领导下,虽然废除了许多不合理的收费项目,但是,与沿海地区相比,仍然显得不足。
2、江西诚信程度较低
江西历称人杰地灵,但是,“南人多诈”之类常见诸于史料。江右商帮的较为短暂的辉煌和快速的没落,社会诚信度低下就是其中重要原因。逃废债务、不履行合同契约、价格欺诈等现象经常出现;社会信用观念淡薄,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财产关系、信用关系和契约关系未能规范。自从改革开放,建立市场经济以来,江西已经基本形成完整的经济法律体系,但执法水平不高,本土保护壁垒严重,使社会诚信度较低的问题一直未能彻底解决。
3、江西建设资金流失严重
江西原有的经济基础就比较薄弱,加上思想不够解放,观念转变慢,经济运行中的一些深层次问题没有得到解决,给我省的经济发展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经济发展相对缓慢。非税收费比重过高,江西全省税外收费项目繁多,各种规费有200多种,各类税外收费的总规模己与预算内收入相当,有相当一部分地区超过预算内收入。由于税外收费与地方和部门的利益息息相关,征集单位都是手握实权与各行业关系密切的行政事业单位,所以征收力度更大刚性更强。
江西的吃喝风一直未能有效遏制,有限的建设资金被填入权贵人们的口中,有的人吃遍了山珍海味,享尽了各种现代化的高级服务,游遍了名川大山,就是忘了这是在用人民的血汗。而贪污腐化更是建设资金流失的一个巨大的黑洞。
4、江西现代企业制度未能有效建立
江西企业结构不合理且升级缓慢,国有经济成分比重过大,仍然占有绝对垄断地位,规模偏小且没有形成由资金、技术为纽带、名优产品为龙头的产业群,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偏低。2000年,全省工业增加值532亿元,在中部六省中最低;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所占比重及科技进步贡献率均为20%,分别比沿海发达省份低18个和30个百分点;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总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79.1%,比全国平均水平高32个百分点,垄断性十分明显;全省共有规模以下企业27.42万家,占工业企业总量的98.7%;工业品在全国市场的占有率仅有1.14%。这些均说明,江西现代企业制度未能有效建立。
5、江西资金回报率低
在江西,虽然劳动力成本低,但是企业仍然没有钱赚。大通道未能形成,使企业的运输成本高,边际利润较低,机会利润难以获取。相反,企业往往由于时间的拖延,付出较沉重的代价。而江西整个经济的不景气,也给投资企业带来拉平效应。因此,即使江西的劳动力低廉,资金回报率也较低。
四、江西吸引资金的战略思考
英国著名的经济学家凯恩斯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就就业量是怎样决定的,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决定就业量的是有效需求,而有效需求包括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投资是所有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推动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之一。
1、必须解放思想
面对资金短缺的严峻形势,江西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与时俱进。要把握导向,牢固树立发展是硬道理的观念和敢于跨越的观念,创新发展思路。重实际,说实话,务实事,求实效,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创造性地开展各项工作。努力掌握和运用市场经济规律,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充分注重资本的纽带作用,平等对待与融合各种资本。千方百计地健全投资市场,扩大投资规模应是江西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着力点。
2、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按照市场经济规则,营造好投资环境,就是“栽好梧桐树,引得凤凰来”。对外开放要有大的突破,全面实施开放带动战略,以大开放促观念大转变,以大开放吸引资金大投入,以大开放促结构大调整,以大开放促经济大发展。经过近几年的国家对江西建设的投入,制约江西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已经基本解决,形成京九铁路、沪瑞高速与浙赣铁路、赣粤高速、京厦高速等为主轴的“大十字”生产力布局,优化了投资硬环境,也为沿海地区密集型企业内移创造了条件。
投资软环境的建设也应加速。江西占尽了“天时”“地利”,只要优化第三配置,就能创造出经济建设的新局面。诚信的投资环境,是吸引资金进入江西的先决条件。
3、积极引进外资
江西有区位优势,又有一个良好的投资环境,就有可能积极、大规模引进与利用外资。国外、境外、省外“三外”并举,积极探索利用外资的新形式,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型吸引外资的新格局。以改善投资软环境为重点,以改进招商方式为手段,以招大公司、大项目为主攻方向,树立江西对外开放的新形象,使江西利用外资规模和水平实现大跨越。
4、平等对待,留住内资
近两年,江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外资有了突破性进展,取得了较为辉煌的成绩。但是,我们不应只把眼光盯在外资身上。据统计,到2002年6月底,江西的金融业的存贷款差达到560亿元,如果加上证券投资、教育投资、民间向省外投资、省域贸易逆差……等等,有理由估计江西的本土资金外流总量超过1500亿,约占江西年GDP的3/4。大量的资金外流,应当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
江西吸引投资不但眼睛要朝外,更应该注重留住本土资金。在发达国家,一般给外资以国民待遇是最高礼遇。但是,我省现在给外资以超国民待遇,“眼球”经济利益不错,会不会造成负面影响?值得大家从长研究。江西应该审视吸引投资政策,不能偏废;应该遵守市场经济规律,平等对待内外资金,留住内资,大力吸引资金回流。
5、积极利用金融市场
我们要积极发展金融市场,利用其特有市场功能,筹集资金。积极参与资本市场,鼓励更多企业改制上市,通过资本市场,快速积累宝贵的资金,培育优质企业超常规发展,迅速成为龙头企业;积极参与货币市场,发挥银行强大的资金收集功能,把闲散社会资金集中起来,形成巨大的投资资金,同时更要通过全国各商业银行系统,促进资金流向江西;有可能的话,因地制宜,通过债券市场,发行各种企业债券来筹集资金。
6、争取国家的各种项目投资
我国实施的是有计划的市场经济,国家承担着投资公益事业的责任。特别是国家投资项目都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项目或基础项目。一般而言,项目投资资金量较大,带动能力强,资金带来的影响较大且较深远。江西要不失时机,积极争取国家立项,充分发挥财政性(特别是国债项目)投资对全社会投资的引导和带动作用,促进投资主体多元化,以改善江西经济发展环境。
7、加速企业资金积累
随着企业的升级,企业的赢利能力增强,自身积累资金的能力也会有所增强,但这需要加以保护。江西应该积极培育创利源,重新审视税费等地方财政政策,清理各种过重的、不合理的规费收费项目,并显化之。利用较积极的财政政策调动企业积累资金的内在动力和能力,加速资金的“滚雪球”。冀望企业在经营的过程中,不断地发展壮大。
篇2
一、经济增长与发展理论回瞻
1.马克思经济增长理论中关于制度的论述
马克思认为,没有抽象的生产,也没有离开制度(马克思的提法是生产关系,实质上就是制度)的生产力及其发展。生产力总是在一定生产关系中组织和运行的。先进的生产关系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落后的生产关系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一个持续一定时间跨度的相对稳定的生产关系(制度框架)为生产力提供了一个相应发展的制度“空间”,这对许多经济学家研究制度与经济增长和发展关系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启示。
2.西方经济增长理论主要流派的论述
(1)模型派
他们认为:社会经济的增长或发展是促进经济增长的各种生产要素的组合、配置、叠加和质变的结果。他们将各种增长要素作为自变量,把经济增长(通常用国民生产总值、国民收入、人均收入等表示)作为因变量,确定函数关系,建立各种经济增长模型,解释经济现象。最著名的有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型,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即索洛=斯旺模型)以及卡尔多、罗宾逊、帕西内蒂等人倡导的剑桥经济增长模型。这些经济增长模型实质上只是说明了长期经济增长与短期、中期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力求使得产出决定的总需求的增长要与生产产品的总生产能力匹配,逐渐强调了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忽视了制度因素的作用。
(2)结构派
他们认为,经济增长和发展既是一国经济量(总量与均量)和能力的增长与扩张过程,也是一国经济结构的转换过程。主要有刘易斯等的“二元结构论”;纳克斯的“贫困循环论”;由“投资不可分性”而产生的罗丹的“大推进论”;钱纳里等人主张的“发展型式”理论;以及“两缺口理论”,以及“平衡与不平衡增长”的理论等等。在这一流派中,已经隐含着制度这一因素和背景。其中,刘易斯的“二元结构”理论尤为明显。因此,有人甚至将刘易斯划为新制。
(3)阶段派
代表人物是罗斯托,他将经济发展划分为六个阶段,即传统社会阶段、为起飞准备条件阶段、起飞阶段、成熟阶段、高额群众消费阶段和追求生活质量阶段。不难看出,制度背景的框架越来越明显。
(4)因素派或起源派
这一流派中,丹尼森将经济增长的因素划分成为两大类:生产要素投入量和生产要素生产率。细分为八个方面,(有人归纳为7个)即:使用的劳动者的数量及结构;工作小时;使用劳动者的教育程度;资本存量的规模;知识的状态;分配到无效使用中的劳动的比重;市场规模;短期需求压力的格局和强度。
丹尼森在1967年出版的《为什么增长率不同:战后几个西方的经验》中利用了因素分析方法。习惯称为丹尼森模型。在这个模型中,引发了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各个因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可以通过模型进行计算,但是,是什么原因(因素)将这些因素的潜在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第二个问题:将应该计算的因素计算之后,仍然存在“剩余”或“余值”,即所谓“剩余溢出”,那么,这些“余值”应该归入到哪个因素?
而库兹涅茨强调需求结构的高改变率对现代经济增长中生产结构的高转换率影响巨大。它会引起创造新产品的技术高新与发明,促进新产业的形成与发展,最终促进现代经济增长和发展的速度。
(5)新增长理论派
主要有罗默的“收益递增经济增长模式”;卢卡斯的“专业化人力资本积累增长模式”;鲍依德的“动态联合体资本增长模式”;阿温杨的“创新与有限度的边干边学模式”等等。这些理论不仅将知识和人力资本因素引入经济增长模式,更值得注意的是,新增长理论确认了制度与政策对经济增长的重要影响,并总结出了一套政策来促进经济发展,例如,支持教育;刺激物质资本的投资;保护知识产权;支持研究与开发工作;实行有利于新思想形成并在世界范围内传递的国际贸易政策;避免政府在市场上的大的扭曲等。
(6)劳动分工演进派
杨小凯为代表的这一学派首先指出了新古典微观经济学的先天不足,即,将社会的产业结构或分工状态当作固定不变的因素,然后研究资源在其中的最优配置,然后构建了分工演进模式解释经济增长。他们认为,当人们经验不多时,生产率低下,因此付不起交易费用,人们只有选择自给自足。通过实践学习,生产率提高,能够付得起交易费用,因而,人们开始选择高一级的分工与专业化水平。而这种通过专业化学习会加速学习速度,从而可以支付更高的交易费用。这个正反馈(良性循环)将使劳动分工自发地演进。分工之所以能提高生产力正是因为专业化造成了某种信息不对称,卖者对于自己生产的产品知之甚多,而作为买者却知之甚少。
杨小凯等人的分工演进理论模式给我们有两点启示:
启示一:促进分工与交易以及知识的发展对经济增长和发展极为重要。
启示二:一国的制度创新,应当朝促进分工、降低交易费用、提高交易效率方向发展。
(7)“反增长”或“零增长”派
以米多斯为代表的经济学家认为人类经济增长和发展付出的代价太大,因此主张反增长或增长价值怀疑论;米多斯将人口增长、粮食供给、资本投资、环境污染和能源消耗等5大因素连接成为一个“反馈回路”,建立了“世界末日模型”。为了避免世界末日来临,就必须使主要的经济增长因素实现“零增长”,因此,该理论被称为“增长极限论”或“零增长论”。
二、新制度经济学派的主要论点
1.诺斯的观点
(1)制度和经济增长与发展的关系
新制度经济学派对制度与经济发展有创造性贡献的是诺斯。他关于经济增长与发展理论的核心论点简明扼要,即,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关键是制度因素,一种提供适当的个人刺激的有效的制度是促进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而在制度因素中,财产关系的作用最重要。其依据是,在传统经济学中,市场的运作被假定为完备的信息、明确界定的产权条件和零成本的运行过程。人们在市场交易的过程被过滤为单纯的价格机制的操作,就连为达成交易而搜寻信息的费用也不存在了。在这一模式分析逻辑下,其它一些协调组织与组织经济活动的“制度”和“组织”被看成无足轻重。如果用传统经济学分析方法无法解释1600年到1850年海洋运输业在技术上并无多大进步的情况下,生产率却有较大幅度提高的现象。因此,制度因素不可忽视。制度的功效在于通过一系列的规则来界定交易主体间的相互关系,减少环境中不确定性和交易费用,进而保护产权,增进生产性活动,使交易活动中的潜在收益成为现实。
诺斯指出:制度环境是一系列用来确定生产、交换与分配的基本的政治、社会、法律规则,制度安排是支配经济单位之间可能合作与竞争方式的规则,而制度本身是“一整套规则,它遵循的要求和合乎伦理道德的行为规范,用以约束个人的行为。”也就是说,制度不同于体制,它是一系列被制订出来的规则,守法程序和行为的道德伦理规范,旨在约束追求主体福利或效用最大化利益的个人行为。制度框架约束着人们的选择集。既然这些规则不仅造就了引导和确定经济活动的激励系统,而且决定了社会福利与收入分配的基础,那么,制度结构在静态上就决定了一个经济实体及其知识技术出路的增长率。诺斯认为:许多经济学家将创新、规模经济、教育、资本积累和知识进展等等归入经济增长的原因,其实就是经济增长本身。而引起经济增长的真正原因是制度的变迁。制度变迁是从均衡到不均衡又回到均衡的过程。在各种因素使潜在的外部利润在现有的制度安排下无法实现时,新的制度就有可能建立以降低成本。他认为,除非现行的经济组织或制度安排是有效率的,否则,经济增长不会简单发生。进而,诺斯对制度的供给与需求进行了分析,当制度的供给与需求相一致时,达到制度均衡。这种制度均衡的实现条件是制度供给者的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即MR=MC。据此,诺斯提出了构建有效率的新制度的基本(理想)标准或原则是使得新机制(制度)下个人收益率与社会收益率相等或接近。
(2)国家在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国家并非“中立”的,国家决定产权结构,而经济增长有赖于明确的产权,但在技术和现有的组织制约下,产权的创新、裁定和行使代价都极为昂贵,因此国家作为一种低成本的提权保护与强制力的制度安排应运而生,以维护经济增长和发展,并最终对造成经济的增长、发展、衰退或停滞的产权结构的效率负责。
(3)意识形态理论
意识形态的特征有三个:
第一,意识形态是节约机制,通过它,人们认识了他们所处环境,减少了“试错”成本。
第二,意识形态会通常与个人观察世界时对公平、公正所持的道德、伦理评价交织在一起,也就是说有时会在相互对立的理论和意识形态中作出选择。例如,收入分配是否公平的评价等。
第三,当人们原有的观念或经验与意识形态不符时,他们就会改变试图其意识形态,来发展一套更加适合其观念或经验的新的理性选择。
因此,意识形态是影响制度安排和经济变化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2.国际经济增长中心的最新研究表明:
(1)发展中国家普遍面临着维持经济增长和提高经济效率两大难题,而问题的根源在于基本制度框架,例如,寻租。
(2)制度安排是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首先,制度通过影响信息和资源的可获得性、塑造力以及建立社会交易的基本规划而扩展了人类的选择,即经济发展的目标。其次,制度“矫正价格”的努力成效,即对经济发展的基本的和长期贡献。再次,尽管技术创新会推动经济发展,但在发展中国家技术创新依赖于促进创新、界定产权和契约关系或分担外在风险的各种制度安排。
(3)从制度的供给与需求方面研究,制度创新需求产生于经济中无效率的增多、技术变化、市场特征以及确立个人与集团维护自身利益方式的立法秩序;而制度供给依赖于立法秩序、制度设计成本及寻找可选择目标的知识基础。因此,发展中国家必须确立以立法秩序为核心的制度环境,塑造市场力量以驱动创新。
(4)在市场经济不发达的发展中国家,根本问题是缺乏发展市场经济的制度背景。如法律和秩序、稳定的道德、产权的界定、人力资本的供给、公共品的提供、支配交易和分担风险的法规等。因此,在发展中国家,如何使政府发挥“主导”作用,制订一套公开、透明的规则体系,防止寻租、和欺诈行为,为市场经济运作制造出公平合理的制度环境,才是实现市场经济顺利转型并高效运作的必不可少的条件。
三、简单的评述及问题
1.诺斯将制度因素纳入经济增长的框架,把制度作为经济增长的内生变量,应用现代产权理论说明制度变迁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指出制度变迁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他使制度研究和分析更加成熟,对经济学发展作出了贡献。
2.新制度经济学派方法的应用的影响越来越广泛,许多原来对制度不以为然的经济学家广泛地吸收和利用了新制度经济学家们的分析方法,普遍认为,解决经济发展问题,不仅只关注资本积累、技术引进、资金筹集、产业结构优化、就业的改善等等纯经济方面的因素,而更加应该将注意力放在制度因素对于经济增长的促进或阻碍作用上。
3.将制度因素纳入经济增长和发展问题研究的范围内,大大扩大了经济发展问题的研究视野,而研究对象也由以前的以资本主义发展中小国家或地区为主转向发展中的大国。
4.几个应当深入研讨的问题
(1)在许多人看来,制度仍然是一个非常抽象的概念,如何将制度因素进一步量化。
(2)既然制度变迁在经济发展中非常重要,怎样才能加快制度变迁的步伐,促进经济的发展。
(3)在信息化时代,信息的获取已经非常容易,那么,新制度经济学派的理论基石之一的交易费用的地位是否会动摇。
新制度经济学派的许多观点越来越多地为人们所接受,其影响力也越来越大,但上述这些问题仍然困扰着新制度经济学派及其追随者,有待于进一步的探讨。
【参考文献】
[1][美]道格拉斯C诺斯,陈郁、罗华平等译:《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M],上海三联书店,1991
[2][美]科斯、诺斯等:《财产、产权与制度变迁》[M],上海三联书店,1991
[3]国际经济增长中心V奥斯特罗姆和D菲尼,H皮希特编,王诚等译:《制度分析与发展的反思:问题与选择》,商务印书馆,1992
[4]张宇燕:《经济发展与制度选择:对制度的经济分析》[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
[5]林毅夫:《再论制度、技术与中国林业发展》[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6]卢现祥:《西方新制度经济学》[M],中国发展出版社,1999
[7]李悦:《产业经济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篇3
1.亟待突破传统经济的桎梏
传统国际经济,以利益至上为主要目的,认为一切增加成本费用的经济行为,均属于违背经济利益的行为。而国际低碳经济的发展,从经济理念到经济模式,除了致力于保持和提升国际经济的效益,而且要求最大限度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资源消耗、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这些指标与国际经济对资源、环境的保护要求可以说是如出一辙的。目前国际低碳经济发展态势已基本趋向于积极明确,但由于这种经济发展模式,需要相关行业投入更为先进的发展技术,以及耗费更高的成本去治理行业生产可能带来的污染,使得习惯于传统国际经济发展模式的企业颇为抵触,只能依靠逐渐增大的财政投入,但实际成效并不乐观。
2.制度改革与完善势在必行
国际低碳经济体制的实行,需要借助相应的法律法规、政策体系和战略规划等,在国际法当中,尚未出台关于国际低碳经济的针对性法律法规,仅能依靠各国相关的政策性规定予以约束,而各国政策法规处于自身国情的考虑,必然存在差异和相悖之处,譬如在中国,除了2009年1月出台《循环经济促进法》之外,以及零散的地方性发展战略外,其他政策性制度并不完善。国际低碳经济法律法规缺乏针对性,未能进行环境污染在源头、事前、事中的统一规划,所设置的目标过于宽泛和笼统,同时没有建立起国际低碳经济的财税体系和生产消费体系,甚至存在体系之间互相制约的情况,从侧面要求尽快改革和完善相关的制度,这也是国际低碳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
3.要求提高经济主体的动力
经济主体是国际经济活动的参与者,这些主体追求利润的最大化。然而,由于各国经济体制正处于转型阶段,譬如在中国,经济体制刚刚跨过计划经济的羁绊,处于市场经济的转型阶段,很多行业并没有考虑到低碳经济的意义,而国家在经济主体节能生产、技术改进、可再生资源利用等方面的优惠政策支持并不到位,高成本的低碳经济技术,很多经济主体即便认同,面对技术的高成本,也会逐渐失去支持和认同的动力,使得低碳经济仍然无法成为国际经济的主体,仅仅体现在少部分的高端行业中。
二、国际低碳经济发展的若干建议
基于低碳经济在国际经济中的地位,为进一步提高国际低碳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水平,我们需要分别从各个层面研讨相关的发展方法,以便在突破传统经济桎梏的同时,能够同步完善低碳经济发展体制和提高经济主体支持动力。相关的发展建议如下:
1.制定低碳经济发展战略
在国际经济转型的同时,以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为基础,制定低碳经济发展的战略。基于国际的低碳经济发展趋势,包括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等低碳经济理念,均可融入到低碳经济发展战略当中,形成国际低碳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思想,期间需要罗列出国际低碳经济发展中可能存在的资源问题和环境问题,作为低碳经济发展战略攻克的难点,以促使各个国家重视各行业碳排放、能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协同关系。具体到某个国家,应该提供更多的优惠政策,促使各方利益主体能够积极响应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为这种经济发展模式的发展,腾出更多的发展空间和创造更多的发展机会。通过低碳经济发展战略的拟定,可引导低碳经济按照较为科学合理的方向发展,以此保证国际低碳经济发展的效益水平。
2.调整相关行业结构
低碳经济贯穿于整个国际经济发展的各个产业链中,其中相关行业结构需要进行重新调整。下面将以工业、现代服务业、农业等为例进行探讨:
2.1工业结构调整
调整的主要原因是工业的能源消耗总量,在国际经济占有78%的比例,其中电力、建筑、冶金、化工、石油、石化所占比例就超过了一半以上,这种高强度的能耗,伴随着居高不下的碳排放量,因此出于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的目的,应对工业结构进行升级优化,引入高新技术和先进的装备,譬如产业的信息化发展,以及加快工业园区的统一规划建设,形成集中型的产业结构布局,便于低碳技术的一次性到位。
2.2现代服务业发展模式的借鉴
该行业属于典型的低碳产业,包括物流、旅游、出版、科学研究、教育等行业,在各国经济发展中的比例却高达60%-70%,因此与其他产业的结构相比,应该将该行业作为重点来抓,并将相关的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经验,融入到其他高耗能和高污染的行业当中。
2.3低碳农业的发展
主要针对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问题,控制化肥和农药带来的环境污染,该行业要尽快摆脱对化石能源的依赖性,走有机生态农业的路线,譬如推广太阳能和物质能开发等。
3.建设技术创新体系
国际低碳经济需要借助各种高新技术手段,其中包括节能减排技术、能源高效利用技术、化石能源洁净处理技术等,为保证这些技术的有效应用,有必要建立适合国际经济发展实情的技术创新体系。首先是科技投入的加大,通过技术的自主创新,提高中长期战略技术的储备量,在不影响本国经济发展的前提下,鼓励各国加强科技经验的交流;其次是建立产业发展的技术创新平台,在政府引导和市场导向的作用下,鼓励包括科研机构和高校等技术研究机构的参与,形成“产、学、研”相结合的低碳经济技术创新体系,这种技术创新体系,也应该作为国家与国家之间交流的重点,以形成一种全新的国际经济发展氛围;再次是加强与国际节能减排市交流合作,将先进技术引入到各国,为国际低碳经济发展,创新优良的技术环境。总之,国际低碳经济发展的同时,必须根据各个行业的发展特征及趋势,对相关技术现状进行不断刷新,通过技术的引进、创新和研发,提高技术在国际低碳经济发展中的支撑力量。
三、结语
篇4
循环经济是运用生态学规律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通过清洁生产、市场机制、社会调控等方式,组织成为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物质在生产生活中反复循环流动的过程,旨在最终实现环境、资源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经济运行模式。循环经济的内涵和目标可以从技术和经济两个层次界定。技术层次,发展循环经济就是要在生产实践中,通过生产技术与资源节约技术相融合,减少单位产出的资源消耗,最高效率地节约使用资源;在经济层面上,发展循环经济需要一种新的制度安排和经济运行机制。需要把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看成稀缺的、社会大众共有的自然福利资本,因而要求将生态环境纳入经济循环过程中参与定价和利益分配。
二、循环经济的特征
循环经济作为一种科学的发展观其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新的系统观。循环经济的系统是由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等要素构成的大系统。循环经济观要求人在考虑生产和消费时不再置身于这一大系统之外,而是将自己作为这个大系统的一部分来研究符合客观规律的经济原则。
二是新的经济观。循环经济观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不仅要考虑工程承载能力还要考虑生态承载能力。在生态系统中只有在资源承载能力之内的良性循环,才能使生态系统平衡地发展。
三是新的价值观。循环经济观将自然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是需要维持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在考虑科学技术时不仅考虑其对自然的开发能力,且要充分考虑到它对生态系统的修复能力;在考虑人自身的发展时,不仅考虑人对自然的征服能力,而且更重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能力。
四是新的生产观。循环经济的生产观念是要充分考虑自然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在生产过程中要求遵循“3R”原则:资源利用的减量化(Reduce)原则、产品的再使用(Reuse)原则、废弃物的再循环(Recycle)原则。
五是新的消费观。循环经济观提倡物质适度消费、层次消费,在消费的同时要考虑到废弃物的资源化,建立循环生产和消费的观念。
三、各国循环经济发展趋势
(一)日本
上世纪90年代以来,循环经济理念在日本深入人心,21世纪初,提出“环境立国”战略,即创建循环型社会的国家目标。消费者报废电器时应支付废旧家电收集、再商品化等有关费用,废旧电器经过商家回收又重新回到生产企业。资源循环利用率如空调为78%,电视为73%,冰箱为59%,洗衣机为56%。日本力争资源回收率达100%。从家电中回收的玻璃、铜、铝等材料制作成玻璃杯、易拉罐等再生产品。
(二)德国
在发展循环经济方面德国始终走在世界前列。早在1972年德国就制定和颁布了《废弃物处理法》,1996年又颁布《循环经济和废物管理法》,确立产生废弃物最小法、污染者承担治理义务以及政府与公民合作三原则。家庭废弃物利用率从1996年的35%上升到2003年的60%。2003年在冶金行业,95%的矿渣、75%以上的粉尘和矿泥,以及至少有2000万顿废旧钢材被重新利用。目前,废弃物处理成为德国经济支柱产业,年均营业额约410亿欧元,并创造20多万个就业机会。
(三)美国
美国1976年就制定和颁布《固体废弃物处置法》。2003年,美国城镇产生的废弃物为5.5亿t,回收利用率达到40%。在各种废弃物回收利用率中,纸张为42%,软饮料塑料瓶为40%,铁制包装为57%。
(四)欧盟
欧盟实施的家用电器回收办法,规定商业界必须回收90%的废弃电冰箱及洗衣机,并将此类大型电器用品的60%用于再生产利用。在个人电脑方面其回收比例则按产品重量由原定的60%提高到70%,再生率也由50%提高至60%。此外法国政府要求应有85%的包装废弃物循环利用;奥地利法规要求80%回收包装材料必须进行再循环处理或再利用;丹麦政府规定所有废弃物要有50%进行再循环处理。
四、目前循环经济的几种发展模式
(一)杜邦模式——企业内部的循环经济
通过组织厂内各工艺之间的物料循环延长生产链条,减少生产过程中物料和能源的使用量,尽量减少废弃物和有毒物质的排放,最大限度利用可再生资源,提高产品耐用性等。发明这种模式的杜邦公司到1994年生产废弃物减少了25%,空气污染物排放量减少了70%。
(二)工业园区模式——又称为卡伦堡工业园区模式
按照工业生态学的原理,通过企业间的物质集成、能量集成和信息集成,形成产业间的代谢和共生耦合关系,使一家工厂的废弃物或副产品成为另一家工厂的原料和能源,建立工业生态园区。丹麦卡伦堡工业园区内各企业通过贸易方式利用对方生产过程中的废弃物或副产品作为自己的原料,不仅减少了废物生产量,还产生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三)德国DSD——回收再利用体系
德国的包装物双元回收体系(DSD)是专门组织回收包装废弃物的非营利性社会中介组织,最初由95家产品生产厂家、商业企业以及垃圾回收部门联合组成,目前已有1.6万家企业加入。在需要回收的包装物上做标记然后由DSD委托回收企业进行清理、分拣再进行循环利用。
(四)日本的循环型社会模式
日本在循环型社会建设方面主要体现三个层次上。一是政府推动构筑多层次法律体系;二是要求企业开发高新技术;三是要求国民从根本上改变观念,不要鄙视垃圾,要把它视为有用资源。堆在一起是垃圾,分类存放就是资源。
五、国外循环经济优秀案例及经验借鉴
下面以日本北九州生态工业园为例介绍。
(一)园区简介
为解决大量消耗能源、资源而产生的垃圾排放等越来越多的环境问题,北九州市以建设亚洲的“国家资源及环保产业基地”为目标,以振兴再生资源利用产业为主,制定了生态工业园基本规划。工业园建于2001年,是再利用型生态园的代表。园区分为实证研究区和循环工业园两个区域。
(二)循环经济实施措施
北九州市的环保产业拥有合理的环境管理体制及安全的高新技术,由企业、大学及政府部门组成的“北九州环境产业推进会议”制定了基本工作方向并采用了环境政策与产业振兴政策相结合的独具特色的地方政策。重点实施措施有四个方面:(1)建设循环使用及旧零部件再次使用产业园区;(2)充分利用现有的产业基础设施,发展新产业;(3)创办新能源技术产业、超微纳米等新一代环保产业项目;(4)加强人才培训。
此外北九州通过规划合理的功能区布局来更好的贯彻实施循环经济的理念,具体功能区布局如下:(1)2001年6月设立北九州市生态工业园区中心:是开展环境教育的基地,举办以市民为主的环保知识讲座,举办环保技术相关研修、讲座,推广环保技术。(2)环保企业聚集区:通过各企业的相互合作,把环保相关企业发展成为废物排放为零的资源循环基地。(3)响滩再生使用区:市政府场地租给企业,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环保项目,地方中小企业充分利用自己独创的先进技术和先进工艺,开展各种再生使用产业活动。(4)环保研发中心:企业、政府、大学联合起来将进行最尖端的废物处理技术、再生使用技术的研发。本九州生态产业园利用作为工业城市积累起来的技术和人才、工业设施及企业、研究机构、政府、市民建立的网络,将振兴产业与环境保护两大政策有机结合成功实现了建立独具特色的地区政策的工业园区,其成功经验对我们建立循环经济示范区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六、国内发展循环经济建议
发展循环经济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最重要和最现实的选择。结合我国国情发展生态园区循环经济可从以下几点试做努力:
1.创新机构,保证循环经济深入发展。成立循环经济建设领导小组结合区域实际状况,从引导和促进的角度出发全面推进区域循环经济工作。
2.绿色招商,促进第二产业生态工业发展。通过产业链、产品链和废物链的构建与完善,资源和废物的减量化等措施,大力发展生态工业,改善投资环境。根据生态工业系统建设需求和市场机制有选择地进行主题招商和绿色招商,重点发展补链企业,形成多产品多链条的生态工业网状结构。
3.集约使用,提高资源使用率。注重资源的集约化使用,无论在土地资源、水资源、还是能源使用效率方面均努力达到较高水平。
4.重视科技,引领静脉产业生态工业发展。可利用高新技术发展海水淡化以解决淡水资源缺乏的问题;投资兴建垃圾发电厂,利用先进的技术进行烟气净化处理发电的同时保护居住环境;完善区域水循环系统,建立以污水处理厂为主体的中水回用系统,节约用水的同时满足企业对中水的需求。
5.加强信息建设,构建生态工业信息平台。建立固废资源信息网,便于企业之间进行固废资源交换与再利用的信息沟通,为生态工业园和循环经济建设搭建信息平台。
6.注重生态教育,建设绿色学校。生态文化建设从孩子抓起,各级学校开展环境教育,在相应课程中增加环境保护知识内容,把生态教育纳入学生的素质教育内容,从小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自觉性。
参考文献
[1]林慧岳.基于循环经济区域创新活动[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6,(2).
[2]于萍.发展循环经济促进可持续发展[J].天津科技,2004,(6).
[3]许江萍.循环经济:从理念到实践[J].中国科技投资,2006,(8).
[4]江翔.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循环经济[J].华东经济管理,2005,(3).
[5]王晶日.实现循环的探讨[J].环境保护科学,2004,(1).
篇5
集成化系统的不断发展,使得智能建筑的功能不断强大,建筑变得越来越聪明。智能建筑的发展迎合了消费者的需求,迎合了环境保护的需要,在信息系统的帮助下,智能建筑投资高但是维护成本低,减少了电梯、电话、水电管理等费用。未来,智能化建筑将向家用电器一样,走进我们寻常百姓的家,智能化建筑将会成为未来社会发展的趋势。但我们也发现,在目前智能建筑发展的初期出现了一些问题,需要我们在未来的发展中去不断克服与完善。
二、智能建筑中行业存在的问题
1、智能建筑人才欠缺
在智能建筑中要用到很多非常新的信息化集成技术,这要求设计师对这些技术要相当熟悉,才能将这些技术用到建筑中来。当前,很多建筑师在设计过程中,对智能建筑认识不足,未能充分考虑智能化系统实施的基本需求,未能与各专业有机地进行协调,满足不了其他专业的要求。同时,基础施工队伍素质差,大量农民担当施工安装,造成建筑质量不高的现状。工程督导人员素质差,对新的技术不了解,也难以监督到位。
2、集成化设计缺乏系统性与整体性
由于缺少专门的智能化设计人才,智能设计在施工过程中出现很多的问题,在起始阶段就留下了“病根”。没有总体集成的概念与系统发展的考虑,以致形成了边招标、边设计、边施工、边修改的浪费现象。这样的设计势必导致最后系统的集成度不高,结构整合优化程度不高的结果。
3、各方对智能建筑理解存在偏差
由于投资商与业主对智能建筑不甚了解,导致最后各方都不满意。投资商贪多求全,期望太高,仓促上马,致使投资效果很不理想。对于业主来讲,他们对智能建筑的期望值过高,认为钱多了一定处处到位,这与当前智能建筑的功能差距较大,另外他们对智能建筑的很多功能不理解,存在着使用的不当与不便等,因而存在不满意现象。
4、政府在智能建筑行业监管不到位
智能建筑行业涉及到邮电通讯、光电传媒、公安消防、技术监督、审计物价等多个部门,只有部门联手制定智能建筑标准,这样才能有质量与安全保障。但是,目前无论是在标准上还是的工程的质量监督上,都存在着无法律法规可以依据的散乱局面。价格上更是无据可查。严重制约了智能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
三、如何促进智能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
1、探索中国特色的智能之路
国家要在现有研究基础上,组织更多的科研机构、大学院校、专家学者、集成商、施工单位参与国内智能建筑的研究探索,不断推动整体研究水平的提高。目前中国在智能建筑方面已经做的一些工作如:《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管理暂行规定》的修订。智能建筑技术开发推广中心的成立,初步为规划我国的智能建筑设计提了依据。但这些工作只是起步。
2、加强对智能建筑的宣传
可利用电视、报纸、广告、网络等形式,让公众了解智能建筑的含义,了解智能建筑与信息技术的关系,澄清对智能建筑认识误区。尤其在一些城市地区,要通过体验、参观等形式,让智能建筑走进寻常大众,激发兴趣、发掘需求。要组织相关工作人员学好用好《建筑法》,加快建筑行业依法管理的进程,使智能建筑行业的各项工作全面步入法制轨道。
3、坚强专业人才的培养
对专业技术骨干的教育,要采取先培训再任职的制度。要让专业化设计、质检与施工方面的人才不断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积极参加新技术的学习与研究。对特殊工种的培训考核工作严格地按国家和行业的有关规定严格要求,考核取证后才能上岗。同时加强专业人员各方面的协调与整合,形成智能建筑在设计与施工、监控方面的规范与流程,实现科学化与规范化。同时,要加强培训,让投资商与入住者了解智能建筑的施工、设计,一方面使得投资商在选择时针对自己的实际进行投资选择,一方面让消费者对其有一个合理的认识。
4、加强标准制定与质量评审工作
国家要加强立法工作,使得监管部门有法可依。建筑主管部门应该整合有关的部门,尽快制定更加科学的智能建筑技术标准和质量标准。对智能建筑提出强制性的要求,一方面使得设计施工有一个依据可依,同时也能保证好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不被一些不法建筑商乘火打劫。主管部门应尽快组织编制全国统一设计标准,包括信息通讯、监控、火灾报警与消防联动控制、综合布线系统、智能化系统集成、电源、环境的一般规定、设计要素、设计标准等内容。建筑行业要建立行规行约,行规行约要有具体内容。如垫资承包工程已命令禁止,建设单位虽有要求,但施工企业都不要垫资承包。谁垫资谁违约,要按违约处理。
5、企业要提高科技管理水平
目前,在建筑工程中存在很多中介,对此要加以规范,以防危害市场。企业须形成科技发展机制,从施工企业实际出发,加大对科技的投入;大力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以提高科技含量;必须以科技为先导,把依靠科技进步落实到施工生产中去,对一些科技进步项目还应采取强制措施加以推开;还必须切实抓好与国际接轨工作,推进企业步上新台阶;在推进科技进步上,必须形成激励机制,重奖科技成果和有突出贡献者。
篇6
所谓新经济主要是针对传统经济而言。按照西方经济理论,在经济增长的过程中,一旦失业率低于6%,通货膨胀率就会急剧上升。但自1991年3月以来,美国经济持续高增长,特别是90年代后期经济增速平均超过4%,失业率降至3.9%,而核心通货膨胀率却低于2%。一些经济学家把美国出现的这种“高增长、低失业、低通胀”即“一高两低”的经济称之为新经济。
尽管经济学界对是否出现了新经济、什么是新经济以及新经济形成的原因还有不同的见解,但比较一致的看法是:经济持续高增长、经济周期特征淡化、同时伴随着低失业率和低通货膨胀率是“新经济”的主要特征;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经济全球化、不断创新完善的金融市场特别是急剧增长的风险投资、灵活的劳动力市场、务实和稳健的宏观经济调控等是新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因此,电脑、通讯、网络和金融化了高新技术产业本身的发展以及利用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所带动的经济增长成为度量一个国家(地区)新经济发展的主要标志。
在信息技术的生产和应用方面比美国落后是欧盟经济存在的弱点之一。为此,欧盟提出了一系列打造新经济的措施,力争在10年内赶上或超过美国,使其成为世界上最具有竞争力和最有活力的新经济地区。
一、欧盟新经济的发展
过去十年来,欧盟的信息技术产业出现了较快的发展,这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明显上升,到2000年,欧盟的信息技术产业的增加值达到4930亿欧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995年的3.6%上升到4.4%,年均增长15%左右,大大高于同期国内生产总值2.5%的增长水平,自1995年以来平均每年推动欧盟经济增长0.5个百分点。但和美国相比,欧盟仍相形见绌,1995年以来,美国的信息技术产业年均增长20%以上,到2000年信息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其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已达8.3%,经济增长的三分之一来自信息技术产业的增长。从信息技术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来说,1996-200年,欧盟只相当于美国1990-1995年的水平,相差近5年。各成员国的情况差别较大,爱尔兰、芬兰、瑞典、荷兰和英国等国家发展较快,其中爱尔兰的信息技术产业增加值的比重已超过美国,芬兰信息技术产业的增长速度大大高于美国。
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推动了生产率的发展。在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中,经济增长除了资金和劳动的投入引起的增长外,其他的都叫全要素生产率,实际上是技术要素的增长率。测算表明,1995年以来,信息技术对欧盟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为每年推动经济增长约0.2个百分点,相当于美国1990-1995年的水平。
信息技术产品和服务价格下跌使欧盟的通货膨胀率降低,20世纪80年代,硬件设备、软件和通讯服务的价格平均每年分别下降1.8%、0.3%和0.2%,90年代前半期,其分别下降3.3%、0.7%和0.7%,而到90年代后半期,其下降的速度分别达到10%、1.4%和1.3%。信息技术产品和服务价格的下降使欧盟的通货膨胀率自1995年以来每年降低0.2个百分点。
新经济发展的另一个方面是信息技术产品的使用,计算机拥有量、上网人数、移动电话使用量、电子商务发展等是主要的指标。在这些领域,欧盟远不及美国,根据初步的估计,1999年,欧盟每100人均拥有计算机为20台,不到美国的二分之一;欧盟只有14%的人上网,不到美国的三分之一;电子商务额约为170亿欧元,仅为美国的四分之一,只有人均移动通讯电话拥有量和美国持平。欧盟人均对信息技术产品的支出约为1600欧元,不及美国的一半。实证分析也表明,在欧盟,信息技术以外的部门没有因为利用信息技术而提高其劳动生产率和全要素生产率。
总之,虽然,欧盟的信息技术产业出现了较快的发展,推动了其经济的增长,但从信息技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等看,欧盟要比美国落后5年。
二、欧盟新经济落后的原因
从传统的工业化进程和形成的经济结构看,欧盟与美国同属工业发达国家,区别不大,有的国家如德国甚至比美国的工业化进程更加明显。但为什么新经济首先出现在美国而不是欧盟。对此有两种解释,一是美国在信息技术产业的生产和应用中有比较优势;二是欧盟的经济体制僵化阻碍了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和应用。
比较优势理论强调了不同国家在发展过程中的要素禀赋和专业化分工的作用。按照这一理论,美国在信息技术产业的生产和应用中建立了比较优势,主要表现在拥有大量的工程技术人员、鼓励信息产业发展的政策以及大量军工技术转为民用和军工产业的技术外溢等。人才优势是美国最主要的比较优势,美国的信息技术人员比例明显高于欧盟,在欧盟内部,芬兰、爱尔兰、瑞典等信息产业发展快的国家其受过自然科学和工程学教育的人员比例居于欧盟的前列。由于信息技术的网络效应和第一发起人效应,即使欧美在信息技术发展初期的差异很小,也可能由于研究与开发以及专业化生产的正反馈作用而使美国形成巨大的比较优势。欧美双边的信息技术贸易也说明了美国有比较优势,近几年来,欧盟从美国进口的信息技术产品占双边贸易的25%,而美国从欧盟进口的信息技术产品仅占双边贸易的6%。
经济体制差别的理论论证了欧盟僵化的经济体制束缚了新经济。首先是劳动力市场相对僵化。欧盟严格的解雇程序、高昂的解雇费用、最低工资限制、工作时间约束等各种就业保护措施和强大的工会势力使解雇工人的成本极高,抑制了企业利用节约劳动成本技术的积极性,减低了对信息技术产品的需求和应用。其次是金融体制不成熟,缺乏创新。美国实行的是股权资本主义,其发展的路径为:个人创业合伙制股份制,利用资本市场进行融资,风险投资在美国的出现和迅速膨胀被认为是一场金融革命和股权资本主义的新发展,它为一些极具发展潜力和成长前景但又有高风险的新兴科技企业提供投资,催生了一大批信息技术企业并使之迅速发展,英特尔和微软等都是通过风险投资而成长为富可敌国的科技巨头的。而欧盟国家多为银行债权资本主义,其储蓄大多流入资产雄厚的少数大企业,许多依赖于科技成果创立的新兴企业因其无形资产不能做为抵押品而无法得到银行贷款支持,银行也不会提供风险投资,从而限制了新兴产业的发展。此外,建立新企业的各种行政障碍、公共研究和私人研究严重分离等科研体制僵化也阻碍了信息技术的发展。
三、欧盟发展新经济的举措
虽然在新经济方面,欧盟落后于美国。但欧洲具备赶上来的机会和条件,一是欧美从事新经济的企业已相互兼并和投资;二是可以利用美国现有的经验和做法;三是欧元启动以后,欧洲的资本市场发展迅速,筹资越来越方便。但欧洲必须在经济结构改革和科教两个方面行动起来。去年3月欧盟里斯本首脑会议提出了建立电子欧洲计划,并把该计划提高到和欧盟共同市场、经济货币联盟同样的高度,此外,还制定了金融服务行动计划、风险投资行动计划、欧洲研究区战略等各种计划,力争在2010年前赶上美国的水平。其发展信息技术的主要政策如下:
1.坚决实行稳健的宏观经济政策,把物价稳定作为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目标,减少经济发展中的不确定因素,熨平经济周期性波动,从而鼓励投资和经济持续稳定地发展。
2.加快信息技术的应用步伐,改善信息技术应用环境。建立统一的电子商务法,实行统一的专利法。到2001年完全开放电信市场,2001年前欧盟境内所有学校上网,政府采购全部上网,加强网络培训,鼓励终生学习,。
3、发展风险投资市场。风险投资作为创新型企业的重要资金来源对高成长性的企业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但与美国相比,风险投资在欧洲仍处于不发达阶段。1999年,美国的风险投资额达到了330亿欧元,比上年增长150%,其对软件、通信、因特网的投资达到180亿欧元;而欧洲的风险投资额仅为120亿欧元,比上年增长70%,其对软件、通信、因特网的投资为50亿欧元,不到美国的三分之一。为此,欧盟提出了风险投资行动计划,主要措施为:加快欧盟内部一体化的步伐,使跨国金融活动更加便捷,专业投资人执行统一的结算规则,改善便于企业获得资金支持的金融条件,并斥资2.3亿欧元对企业获得贷款和风险投资等进行支持;成立7贤人委员会研究加快欧盟资本市场一体化政策。
4、培养企业家精神,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中小企业是欧盟各成员国经济发展和就业的基础,是新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首先,鼓励企业家精神和团队精神,利用社会基金资助各种宣传和推广企业家精神和团队精神的活动,加强职业教育和在职培训,创建充满活力的企业文化和企业精神;其次,鼓励企业进行创新,提高研发水平和产品开发能力,利用统一专利法保护创新企业的技术安全;再次,放松政府对企业在开业和营业等方面的种种限制,优化企业发展的行政管理和社会环境;第四,提供企业国际化经营和多种形式的信息服务;第五,发展包括电子商务、网络、信息、老龄服务、特色旅游、社区服务等在内的技术型、经济型和社会型等新型服务业。
5、鼓励科技体系创新和技术成果的转化。创新是提高竞争力和促进就业的重要动力。在创新能力方面,欧洲远远落后于美国,自1990年代中期以来,差距在进一步扩大。1998年,欧盟15国的研究与开发支出占其GDP的比重为1.8%,而美国为2.8%。同时,研究与开发力量分散,研发和成果商品化脱节,没有形成统一的科技市场。欧盟委员会已计划设立欧洲研究区,以减少研究力量的分散,鼓励研究单位和企业合作,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同时,放宽移民政策,吸引国外的技术人才。
篇7
关键词:北京奥运后奥运经济发展与展望
纵观现代奥运史,从“蒙特利尔陷阱”到悉尼“后奥运经济风险”,几乎没有哪个主办国家和城市完全摆脱奥运后的低谷效应。本文通过研究认为奥运后主办城市或国家经济下滑不是规律性现象,影响因素较多,只要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就能平稳、顺利渡过后奥运时期。
奥运经济的内涵
奥运经济是指奥运会举办前后一定时期内,所发生的与奥运会举办有联系的,具有经济效果或经济价值的各类活动。
后奥运经济,顾名思义就是奥运会后的经济效应,一般是在奥运会闭幕之后,奥运会的积极效应开始递减,奥运经济中的消极效应将更明显。这是由于投资突然失速,且国内、国际的消费需求在奥运举办期和后奥运初期释放得差不多了,没有了有效消费需求的支持造成的。
历届奥运会主办国后奥运时期经济发展分析
一般从奥运会举办前一年至结束后的第二年,奥运会主办国的GDP增长平均下降4%。而投资水平的变化就更为明显,平均下降幅度高达10%。工业生产增长也同样呈现下降趋势,幅度居于上述两者中间为6%。1984-2004年20年间共举办了6届奥运会,除1996年的美国以外,其它举办国的经济在奥运会后都放缓了。不过,这些国家经济放缓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类情况:
(一)奥运会前经济加速增长而奥运会后经济增长放缓
以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1988年汉城奥运会、2000年悉尼奥运会和2004年雅典奥运会为例:奥运会开幕前两年的经济加速增长主要是由投资拉动,而在奥运会当年,投资增速就已经开始下滑,从而使经济增长放缓;奥运会之后投资下滑的幅度加大(汉城奥运会除外),经济增长也随之更加疲软(韩国在汉城奥运会后投资和消费依然强劲,其经济放缓更多地是因为经常项目的缘故;悉尼房地产行业是唯一奥运会后继续受到正面刺激的行业)。
(二)奥运会前后的经济增长都趋放缓
例如,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西班牙从奥运会前几年至奥运会后一年的投资和消费增速均逐年大幅放缓,甚至出现负增长,根本无法观察到奥运会对举办国经济的推动作用。
(三)经济在奥运会之前经历了加速增长
1996年的亚特兰大奥运会时,美国经济在奥运会之前经历了加速增长,这是符合人们预期的;但出乎意料的是,奥运会之后美国经济增长并没有放缓,而是继续加速增长,背后的动力则来自于消费和投资的持续增长,更深层次的原因可能要归功于当时方兴未艾的“新经济”即“以知识和思想为基础的经济”(肖炼,2002)。可见,各国“后奥运低谷”现象的形成有着不同的原因。
北京奥运会后奥运经济发展分析与展望
(一)北京奥运会后我国奥运经济发展分析与展望
我国举办奥运的国情和发达国家或者亚洲新兴国家的情况不相同:首先,我国人口众多;其次,奥运之后市场需求会进一步释放;第三,我国仍然是发展中国家,人均GDP仍然处于2000多美元的较低阶段,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投资、消费和出口不会因为奥运结束而受到太大影响。我国是发展中国家,不仅在基础设施投资上要增加很多,在产业上的升值空间也非常大,还可以再不断地往更高附加值的产业上投资,这些都会带来经济增长。
我国的经济规模比其他办奥运会的国家大很多。我国整体的经济规模是希腊的16倍、澳大利亚的8倍。蒙特利尔和悉尼为举办奥运会动用了全国GDP的五分之一,因此,“后奥运低谷效应”比较明显。但北京奥运会投资占全我国总投资的比例不超过1%,奥运经济对主办城市北京经济影响有限,即使北京在奥运会后经济产生波动,对我国经济的整体影响也是有限的。因为举办奥运会对于我国这样高速增长的经济体而言,“后奥运低谷效应”几乎不存在。
我国办完奥运会以后的未来几年还有很多重大的国际活动,可以弥补北京奥运会结束后减少的基础设施投资。另外,除了和国际会议、国际活动有关的基础设施投资,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各个城市、各个地区的基础设施投资空间也较大。
奥运会后我国经济走势还受着国际环境的影响。复杂的国际环境,特别是欧美经济走势趋缓将对我国经济产生负面影响。2007年,中国全年货物进出口总额为2.17万亿美元,外贸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我国经济作为全球经济一体化过程中的一员,其经济增长愈来愈受到国际经济、特别是主要国家经济的影响。特别是国际石油、粮食价格的持续上涨,美元贬值、美国次贷危机等因素的综合作用,对我国经济带来了极大考验,不过我国有能力像应对亚洲金融危机一样应对世界经济形势对我国的影响,保证经济又快又好的发展。
(二)北京奥运会后首都北京奥运经济发展分析与展望
北京正处在城市化、国际化和现代化的发展过程中,处在人均GDP从7000美元向10000美元甚至更高水平迈进的发展阶段。历史实践表明,处在这个阶段的城市,经济始终会保持向上的活力,不会因为举办奥运会而引发“后奥运低谷效应”。
从经济增长角度看,我国长期增长潜力为9.3%-9.5%,北京的长期增长潜力要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可能在10%左右,因而不存在后奥运时期北京经济增长大幅度下降的问题。
从投资的角度来看,2008年奥运会以后,北京将加强新城建设的基础设施投资,这将会部分弥补奥运场馆投资的减少;北京的地铁建设不会因为奥运会的结束而停止;从2007年初开始,北京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下降,这将会减小2008年以后投资减少所带来的落差。
从房地产市场来看,奥运会举办之前的最近几年,北京的房价虽然一直在快速上涨,但这并不能完全归因于奥运会的因素。后奥运会时期,只要影响房价上涨的这些因素不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只要房地产市场的供求关系不发生根本性的逆转,北京的房地产市场价格就不会出现大幅下跌的现象。
从消费需求的角度来看,由于北京2006年常住人口已经突破1581万人,是1964年东京奥运会以来人口总量最多的奥运会举办城市,其内在的消费需求潜力较大。奥运会后外国运动员离开所导致的消费需求下降相对来说不会很大。奥运会后外国游客的数量应该也不会大幅减少,而国内游客数量更不会因此而减少。
从场馆建设的角度来看,北京奥运会31个场馆中有2/3为改扩建和临建场馆,较好利用了原有体育设施。并吸取其他主办城市的成熟做法,对国家体育场等6个大型场馆及相关设施项目实施了项目法人招标。这种市场化运作模式为控制政府债务压力,保障场馆赛后利用奠定了较好的基础。场馆在空间布局安排上,与城市规划、大学建设、社区发展相结合,也为赛后更好地利用创造了有利条件。
结论
通过上述分析,笔者认为我们国家和首都北京的经济不会出现“后奥运低谷效应”,且会继续保持高速增长。但这不等于说在经济持续增长的道路上没有障碍,主办国实行的经济政策才是决定经济波动的关键。
参考文献:
1.李明义,方芳.“后奥运低谷效应”之探究[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
篇8
[关键词]民营企业融资难拓宽渠道
一、民营企业融资现状
1.融资需求强烈,资金用途明确
一份对55家民营企业2004年~2006年三年的融资情况调查数据显示,有贷款意向的企业53家,占全部被调查企业的96.3%;最近3年曾经向银行申请过贷款的约占60%以上,主要用于企业的长远发展和扩大再生产,其中62.5%的民营企业用于扩大生产,用于维持正常生产的仅占25%。资金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民营企业成长发展的关键因素。
2.贷款门槛高、抵押物品种较单一
在走访调查的民营企业中,绝大多数民营企业表示根本无法或很难达到现有金融机构信用贷款的评级要求,很难提供符合金融机构规定的抵押物种类或足额抵押物,在民营企业融资过程中,还存在抵押物折价过低且贷款数量少的问题。调查显示,金融机构对民营企业放贷总量的80%以上是通过抵押或担保机构进行放款的。在实际办理抵押过程中,金融机构接受的抵押物主要是土地和厂房,设备、原材料等民营企业拥有优势的资产则很少被金融机构特别是被国有商业银行接受,即使被接受,这些抵押物的折价也相当低。而以设备作抵押物的,获得的贷款金额甚至只有设备原价值的约10%,一些金融机构根本就不接受民营企业的设备抵押。
3.贷款期限短,数量不足
根据调查各金融机构向民营企业贷款占总贷款的比例相对于民营企业对当地GDP、税收及就业等方面的贡献而言,贷款比例显得过小,且还存在着贷款期限过短等结构性问题,绝大多数民营企业获得的贷款基本属于一年以内的短期贷款,短期贷款比例占总贷款的80%以上,金融机构基本不提供或很少提供民营企业特别是生产型企业长远发展所急需的中长期贷款,在融资贷款的实际操作过程中,大多数民营企业必须提前3个月筹措还款资金,名义上一年期贷款实际只有9个月,提高了民营企业的融资成本,降低了使用贷款的时效和效率。
4.企业融资担保能力严重不足,担保融资成本较高
在接受调查的民营企业中,有近80%的民营企业认为担保机构的数量太少,作用不能够充分发挥,运作机制很不健全。民营企业除向贷款银行支付贷款利息外,还要向担保机构支付2%~4%的担保费用,因此,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民营企业实际上的融资成本要远远高于国有大中型企业。
5.地方性商业银行和信用社已成为支持民营企业融资的重要渠道
国有商业银行基层的权限太少,市级分行对基层银行贷款的控制严格,批准手续繁琐,成功率低。而地方性商业银行的宗旨就是服务地方经济,具备独立法人资格,办理贷款审批相比国有商业银行具有较强的优势。
二、民营企业融资难的主要原因
1.民营企业方面的原因
(1)民营企业信用意识不强。一些民营企业管理层的现代企业意识,特别是信用意识不强,法制观念淡薄,经营行为短期化、随意性大,对金融机构的现代管理制度和方法缺乏认同,适应商业银行信贷要求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够,一定程度上存在恶意逃废银行债务等问题。加上目前金融系统中企业征信系统不健全,失信行为的企业得不到相应的惩罚,即使通过法律制裁,金融机构即便胜诉,也很难对其进行执行,从而打击了金融机构放贷的积极性。
(2)民营企业产业结构不尽合理。当前,秦皇岛市民营企业生产经营领域涵盖面窄、生产性企业数量少,房地产和商贸流通领域等非生产性企业仍居主导地位。据粗略统计,目前秦皇岛从事具有一定科技含量产品生产的企业不足5%,虽然有像海湾公司等个别高科技生产型企业,但大部分企业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依然很低,个别企业生产项目属于国家限制发展行业。
(3)大部分企业缺乏合适的抵押、质押物。经过走访调查我们了解到,目前80%的金融机构选择土地和厂房作为抵押物,但秦皇岛市大部分的民营企业存在着土地、厂房等证件不全的问题。
(4)企业财务制度不完善。调查了解到,一些民营企业缺乏独立的财务人员,缺乏完整的、连续的财务报表,能连续3年提供合格财务报表的民营企业很少,存在多本账目的现象并不少见,受调查的金融机构普遍认为现有的财务混乱严重影响对民营企业放贷。究其原因,除了部分民营企业为降低成本、逃税、取得结算和价格方面的优势人为制造“多本账”因素之外,税赋不合理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其税赋待遇不如外资企业,政策上不如大型企业,客观上降低了民营企业的盈利能力,而过低的盈利能力当然会影响到金融机构对民营企业的贷款。
(5)民营企业缺乏主动适应商业银行对财务制度合理要求的意识。毫无疑问,准确反映企业盈利能力的规范的财务报表是商业银行必须考虑的因素。但是,相当一部分民营企业没有认识到这是商业银行规范化管理的客观要求,没有主动配合银行提供准确、规范的报表,没有认识到建立企业财务信用的重要性,分别对税务、银行等不同部门提供不同的报表,“多本账”现象使得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不相信民营企业财务报表的真实性,部分财务审计部门也没有尽到财务监督义务,对民营企业的报表听之任之甚至共同做假,导致了金融机构对民营企业的信任危机,增加了民营企业的融资难度。
2.金融机构方面的原因
(1)“抽水机”效应,导致民营企业信贷资金严重不足。国有商业银行作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特殊企业,其信贷资金的流动性和安全性,追求合理的盈利,盈利和风险控制目标的改变使得国有商业银行把资金(存款)从经济相对不发达、信用环境和信用记录不好的地区转移到经济发达、信用环境和信用记录更好的地区。以秦皇岛市卢龙县为例,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在卢龙县只剩下农业银行,其余均已撤出。其他县国有银行也成为纯粹吸收存款的分支机构。这样,拥有信贷最终决策权的市级分行与民营企业在业务性、信息上的联系与沟通更加困难,民营企业获得贷款的难度进一步加大,严重制约民营企业的发展。此外,大型企业的贷款可为国有商业银行带来更多的利润,耗费更少的贷款成本,例如:某国有商业银行向一大型企业发放一笔10亿元的贷款,需要两个业务员就能够办理,而向中小型企业占绝大多数的民营企业即使发放100万元贷款,同样需要两名业务员进行办理,所需手续与发放10亿元贷款相同。因此导致国有商业银行不重视民营企业的贷款需要,增加了民营企业的融资困难。
(2)商业银行信贷制度改革有些矫枉过正,内部权责不对等,部分金融机构宁肯采取保守的信贷政策。历史上,各商业银行或多或少都有一些无法收回的民营企业贷款,形成了一些不良资产,而一些民营企业也在银行部门留有不良的“信用记录”,导致县一级放贷审批权已经完全被收回到市级分行,商业银行特别是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对放贷的条件极其严格,个别银行工作人员甚至出现追求“零风险”的思想。此外,商业银行内部信贷责任追究制度日益强化也导致一些基层业务人员存在“不做不错”的“恐贷”心理,即使在权限以内也不愿意放贷。
(3)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不完善。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我国正逐渐步入以信用交易为主导的“信用经济时代”,市场经济就是信用经济。然而当前社会信用信息体系还不完善,缺少一个被金融机构和民营企业普遍接受认可的中介性质的信用评估机构,民营企业信用信息的收集和分享难以实现,导致一些民营企业资金用途的真实性、合法性不被商业银行认可。
3.政府方面的原因
(1)政府对民营企业进行服务的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例如一些民营企业向银行申请贷款时,银行在为企业办理贷款业务时,需要企业提供贷款所需的一些由政府部门出具的房产、土地等的评估证明,银行只有在手续齐全的情况下才能向企业发放贷款,但是由于一些政府部门在对待民营企业时,服务意识不强,在为企业办理时相关手续时,存在不规范、不透明的现象,个别工作人员会找各种理由来敷衍,搪塞前来办事的企业,影响企业取得银行需要证明的时间,对企业进行贷款造成不必要的阻碍和影响。
(2)赢了官司得不到执行的现象时有发生,一定程度上影响银行的放贷热情。调研中,我们了解到,由于一些司法不公问题的时有发生,银行在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打赢一些“恶意赖账”企业的欠款官司后,即使赢了官司,由于对“一些”恶意赖账企业执行不到位,很难挽回银行的经济损失,特别是进一步影响银行向民营企业发放贷款的信心。
三、缓解民营企业融资难的基本思路和对策建议
1.增强民营企业自身素质和实力
民营企业在今后的生产经营活动中:一是要完善自身财务管理制度,严格按照会计法规和商业银行要求,建立全面、准确、真实的财务制度,定期向相关各方提供全面准确的会计信息;二是要增强信用意识及时还本付息,主动消除金融机构对民营企业存在的误解和偏见;三是要保持合理的贷款水平,制定有效的应收账款管理制度,加快资金回笼与周转,提高企业资金管理利用水平;四是要转变观念、提高管理水平,主动了解、适应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信贷政策,增强与金融机构的沟通与联系,实现融资信息的互动;五是要不断增强民营企业的自身竞争力,加大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和引进力度,不断推动技术更新和产品结构升级,培育名牌产品,提高市场占有率。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企业和落后淘汰的产品坚决退出市场,创新企业经营理念。
2.加快民营企业信用体系建设
信用缺失、信息不对称是造成民营企业融资困难的一个重要因素,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必须高度重视民营企业的信用体系建设。培育信用需求、规范信用市场、完善信用制度、营造信用环境,对于缓解企业融资困难,提升民营企业整体素质和竞争能力,抵御信用风险具有重大的作用。
3.加大政府和银行对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
通过建立政府、银行和企业之间的定期沟通机制,加强三方联系,及时交换信息,研究解决银行和企业之间存在的实际问题。既要促进银行加大对地方经济的支持力度,又要帮助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既要关心银行贷款,又要关心企业还款,既要解决企业贷款难的问题,又要解决银行难贷款的问题,建议政府通过进一步减少审批环节,拓宽服务领域,从财政、税收、政策性贷款和直接融资等方面建立和完善民营企业资金扶持政策体系。树立良好的政府形象,努力创造政府与银企三方共赢的局面。
4.鼓励现有商业银行金融创新
政府应鼓励现有商业银行进行各种金融创新以满足民营企业的多样需求。一是坚持商业银行自主原则,由商业银行自主决定与风险控制。通过财政拨款与金融机构合作,运用财政贴息、风险分担等方法,鼓励商业银行把钱贷出去;二是有针对性为某些特定民营企业提供有明确用途的短期应急贷款,将贷款对象严格限定于类似于农副产品收购加工等季节性资金需求特征十分明显的民营企业;三是积极鼓励各商业银行开展仓单等抵押和质押业务,尝试收购应收账款等适合民营企业的金融创新。
5.引进外资银行和国内民营股份制银行
外资和民生、华夏等股份制银行以中小企业贷款客户为主,服务机制较好。要实现民营经济更好更快发展,就需要引进机制更好的银行,可以尝试先由企业走出去,与它们进行业务联系,通过业务开展,最终吸引他们落户。
6.鼓励发展民营金融机构
随着我国金融机构专业化程度不断加深,金融市场越来越细分,专门服务于民营企业的民营金融机构必将应运而生。因为专门化的民营金融机构的优势在于可以更加贴近民营企业,降低目前各商业银行实行的受权受信制度的门槛,对提高民营企业融资的质量,从而达到企业和金融业和谐、互利的共赢局面具有重要作用。
7.构建多层次信用担保体系
尽快建立适合民营企业发展的不以赢利为目的的准公益性的信用担保机构和由民营企业自发组建的互助担保机构以及商业性担保机构。不管哪类担保机构都应按照市场化、股份制原则运作,独立经营,自担风险,自负盈亏,同时,要建立信用担保基金的损失补偿机制,设立民营企业信用担保机构风险补偿转向资金,以维持担保机构正常有效运转。
参考文献:
[1]200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报告
篇9
1.1要在国营林场党员队伍中配备各方面优秀的领导干部
领导干部的选配必须坚持一定标准。从整体党员队伍素质来看,要求领导干部必须有吃苦耐劳的韧性,创新发展的思路,无私奉献的情怀,廉洁自律的作风;作为领导者,要求必须懂得批评与鼓励并行,明白如何领导,怎样领导,发掘人才,利用人才,发展国营林场致富能人,从而为发展集体经济补充能量。
1.2要着重加强对农村干部的培养和教育
近几年,通过国家对国营林场经济的扶持,国营林场经济发展逐步跟上市场经济发展的步伐。利益主体多元化,思想活跃的社会变化,要求农村干部必须了解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提高整体经济工作能力和经营发展先进的管理水平。作为国营林场干部,必须适应时展的节奏,开阔眼界,解放思想,坚定发展集体经济的信心,提升发展集体经济的能力,为农村经济稳步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1.3要从长远考虑,扩大高素质后备国营林场干部的有效供给
充实高素质后备干部队伍,有效发挥后备干部高素质人才的作用,是建立发展国营林场经济主体力量强有力的保障。因此,相关政府应采取相应措施吸纳更多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或着重在当地有计划有针对性的为国营林场培养实用性人才,从基层民主锻炼到创新发展国营林场经济,用新的思想将治理与发展双向并行。
1.4要适当拓宽国营林场干部的身份条件
一些硬性的国营林场干部身份要求,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国营林场干部发展壮大国营林场经济的带头力量。目前国营林场在国家大力扶持下,虽已摆脱了以前落后思想,封闭区域的现象,但是大多数国营林场职工在科学技术知识及发展理念等方面还是有着较大的差距。对于有些人,具有丰富的社会工作经验,视野开阔,愿意为国营林场经济发展做贡献的,应该给予此类更多的人国营林场干部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为国营林场基层组织发展拓宽国营林场干部优秀人才的来源渠道。
2发展壮大国营林场级集体经济应该从实际出发,选取适合自己的发展模式,有效利用各国营林场独有的资源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2.1应遵循的原则
第一是坚持将国营林场集体经济与合作经济相结合,创新发展。第二是坚持将自我发展与外部帮扶相结合,自主发展;第三是坚持因地制宜,走多元化发展的道路;第四是坚持将集体增利与林场职工增收统一起来,协调发展,共同致富,广泛参与,共享硕果。
2.2主要发展方式
第一是合作经营。主要是国营林场职工在自愿结合,民主管理,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前提下,组织带领国营林场职工成立专业合作社等合作性经济组织来开展经营活动,从而实现互利共赢的目的。第二是股份合作经营。主要是国营林场职工集体以可支配的资源、资产、资金等为依托,吸收广大国营林场职工加入领办创办的国营林场职工专业合作社或其他合作经济组织中并占一定比例股份,将劳动与资本有机结合,发展国营林场集体经济。第三是股份经营。主要是国营林场职工集体以可支配的资源、资产、资金等为依托,吸引国营林场职工自愿加入到领办创办或参股股份制企业、公司及其他新型经济组织,实现国营林场职工致富,国营林场集体经济发展壮大的目的。第四是独立经营。主要是国营林场集体经济以可支配资源、资产、资金等为依托,通过独立创办各种形式的集体经济组织、发展物业经济获得租赁收入等方式,采取独立经营、自我管理、收益归村集体的经营方式发展村级集体经济。
3结论
篇10
关键词:网络经济知识经济经济全球化
【本文来源】:经济师2003年第2期
【本文作者】:任维平李习华
一、网络经济的内涵
众所周知,知识经济是以电脑、卫星通信、光缆通信和数码技术等为标志的现代信息技术和全球信息网络“爆炸性”发展的必然结果。在知识经济条件下,现实经济运行主要表现为信息化和全球化两大趋势。这两种趋势的出现无不与信息技术和信息网络的发展密切相关。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大大提高了人们处理信息的能力和利用信息的效率,加速了科技开发与创新的步伐,加快了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速度,从而使知识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程度空前提高;全球信息网络的出现和发展,进一步加快了信息在全球范围内的传递和扩散,使传统的国家、民族界限变得日益模糊,使整个世界变成了一个小小的“地球村”,从而使世界经济发展呈现出明显的全球化趋势。因此,知识经济实质上是一种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核心的全球网络经济。
在这里,我们可以把网络经济概括为一种建立在计算机网络(特别是Internet)基础之上,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的经济形态。它不仅是指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产业的兴起和快速增长,也包括以现代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的整个高新技术产业的崛起和迅猛发展,更包括由于高新技术的推广和运用所引起的传统产业、传统经济部门的深刻的革命性变化和飞跃性发展。因此,绝不能把网络经济理解为一种独立于传统经济之外、与传统经济完全对立的纯粹的“虚拟”经济。它实际上是一种在传统经济基础上产生的、经过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提升的高级经济发展形态。深化对知识经济的研究和认识,我们不难发现,尽管目前人们对未来经济的描述有多种说法,诸如知识经济、信息经济、后工业经济、新经济、注意力经济等等,但它们的基础是相同的,这就是计算机与计算机网络,特别是国际互联网络。
目前,进入国际互联网络的服务器和个人电脑,已经拥有了一个更加先进的交互网络“www系统(WorldWideWeb)”。它是Internet上提供的一种高级浏览服务。借助这个系统,即使不懂计算机的人也可以享受计算机带来的各种便利。因此,Internet自20世纪80年代建立以来,发展非常迅速。90年代以来更呈现指数性发展的趋势,每年都有几百万个新的站点加入。现在联入Internet的国家和地区已超过160个,与之相连的站点也由最初的几千个增加到9000多万个。
人们利用Internet不仅可以方便快捷地获得各种各样信息,包括最新科技、金融动态和商品供求信息等等,而且可以利用Internet各种功能为商业拓展服务。因此我们可以说,Internet带来的不仅是一场信息革命,更重要的是它将引起人类经济活动方式的深刻变革。美国在20世纪末创造的长达10年的“高增长、低通胀、低失业和低赤字”的新经济奇迹,便是对这种变革的最有力、最生动的证明。
目前,在人类的商务活动中因特网正在扮演日益重要的角色,因特网上无限丰富的信息资源和用户资源,不仅能使使用者降低经济活动的交易成本,而且可以获得不可估量的巨大经济利益。因此,互联网的应用正从一般的信息浏览功能,向更具价值创造功能的网络经济方向发展。可以说,网络经济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趋势,网络经济时代已经向我们走来。
二、网络经济的发展趋势
在新千年之际,美国经济在持续高速增长了10个年头以后,出现了放缓的迹象,并由此引发了整个世界经济的增速下降,给网络经济的发展蒙上了一层阴影。但我们绝不能因此而对网络经济的发展前景产生怀疑,失去发展网络经济的信心。美国经济经过长达10年的高速增长之后,作出一些调整是很正常的,也是必要的。这不过是市场经济内在规律起作用的正常表现而已。
我们说网络经济代表了未来经济发展的趋势,不仅是因为它创造了美国经济长达10年的高增长奇迹。更重要的是因为它为现实经济增长构筑起一个全新的技术平台,提供了一种将信息资源转化为经济收益的高效工具,营造了一种全球化的经营环境。人们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可以进行计算机自动控制、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和计算机集成制造等,实现生产的自动化,从而大大提高生产效率,并使个性化的小批量生产的边际成本最小化;人们利用发达的计算机网络,可以实现信息的快速传递和资源共享,从而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资源为经营决策服务,并大大加快高新技术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速度,把信息资源转化为现实的经济资源;人们通过由计算机网络连成一体的全球化市场,可以实施真正的全球化经营战略,优化全球范围的资源配置,提高整个人类社会的经济资源利用效率,促进整个世界经济的增长。可见,网络经济的真正价值不仅在于它本身能够立即产生多少有形财富和利润,更重要的是它所营造的是一种崭新的社会经济形态,为全体社会成员提高社会发展能力和经济创造力提供一个平台,使所有产业都构建在一个新的起点上,使企业有可能实现财富迅速积聚和跳跃式发展。
网络经济不同于以往的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在网络经济时代,信息产业以及以此为基础的各种服务行业将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在信息产业空前发展的基础上,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将进一步增强,国际贸易、国际投资以及跨国生产、跨国经营活动等将更加活跃;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整个经济运行的机制、方式和规则等也必将发生深刻的变化。
网络经济发展的最为直观的形式是电子商务的出现和迅猛发展。现在已有越来越多的公司开始运用Internet来进行采购和销售。这不仅意味着商业机会的大量增加,而且意味着一个真正的全球性“新兴市场”的诞生。任何公司要想不断扩大其市场影响,增加其市场份额,保持其竞争优势地位,就必须加入Internet。
网络时代电子商务的应运而生及其快速增长,必然使其影响逐步渗透到社会经济的各个环节,并对传统的企业生产方式、组织形式、管理模式、经营策略、贸易渠道和营销观念等多方面提出了有力的挑战。一个企业要想抢占市场先机,赢得市场竞争的主动权,它就必须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建立起快速、机动、灵活、高效的生产组织系统和经营管理系统。
三、我国发展网络经济的思考
在全球网络革命如火如荼、飞速发展的时代潮流面前,中国的网络业也不甘居人之后。我国政府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便相继实施了“金桥”、“金卡”等一系列金字工程。在发达国家建设“信息高速公路”的世界背景下,我国的一批信息技术专家根据中国国情,提出了我们自己的“高速信息网计划(CHINA)”,1993年10月15日,当时世界上最长的通信光缆,纵贯中国南北的京汉广通信“大动脉”全线开通,拉开了我国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的序幕。我国企业从1994年开始涉足电子商务,并取得了喜人的成绩。1998年是世界电子商务年,中国也掀起了一股电子商务热,我国的“中国商品市场”从当年7月1日起,正式进入Internet。1999年在上海举行的“99《财富》全球论坛”年会又传出消息:到2003年,中国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信息网络市场。由此不难推断,中国经济也必将融入全球网络经济的大潮之中。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应未雨绸缪,及早对即将来临的网络经济进行科学的理论探讨和分析,认真研究和总结全球范围内网络经济发展的经验和教训,正确制定和实施符合我国国情的网络经济发展战略,加快我国网络经济发展的步伐,对加快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步伐,增强我国广大企业在全球经济中的竞争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我国正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步伐。在全球网络经济刚刚兴起的时代背景下,要紧紧抓住这个难得的历史机遇,大力加强网络经济基础设施和网络人才队伍建设,推动以现代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产业发展。
我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之后,我国广大企业将在全球市场上与国外企业展开激烈的国际竞争。如果我们不能用现代信息技术把民族企业武装起来,不能用现代信息技术对我国的传统产业进行彻底的改造,它们是难以同国外的竞争对手相抗衡的。为此,也需要我们进一步深化对网络经济的研究和认识,特别是加强对网络经济发展的应用研究,将网络经济发展趋势同我国经济的现实运行紧密结合起来,探讨我国现实经济与网络经济发展的对接问题。具体讲,加快我国网络经济发展的步伐,要解决好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正确选择网络经济发展战略。要在深刻认识和把握网络经济运行的机制、规律、方式和特点的基础上,根据中国经济发展实际情况,科学制定我国网络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
2.大力加强网络经济基础设施建设。要在借鉴和吸收国内外网络经济基础设施建设先进经验的基础上,针对我国网络经济基础设施建设的现实状况,采取切实有效的政策措施,大力改进和加强我国的网络经济基础设施建设。
3.建立一支适应网络经济发展要求的人才队伍。在深入分析和认识网络经济发展对新世纪劳动者素质要求的基础上,制定和实施符合网络经济发展要求的人才培养方案,培养和造就一大批高素质的网络经济发展人才。
4.积极推进对传统产业或企业的网络化改造。要在广泛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选择部分有代表性的产业或企业进行网络化改造试点,推动企业上网,指导上网企业充分利用网络优势,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5.形成安全、高效的网络经济发展技术保证系统。在充分认识国内外网络经济运行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结合我国上网企业特点,研制、开发适应我国网络经济发展要求的技术保障系统,确保网络经济安全。
6.加快制定网络经济发展政策。在认真总结国内外网络经济发展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和企业上网要求,加快制定和实施有利于网络经济发展的政策和法规,为我国网络经济发展提供宽松的政策环境和法律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