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展实习个人总结范文

时间:2023-04-03 22:13:4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会展实习个人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会展实习个人总结

篇1

关键词: 民办高职,会展,国际化

基金项目:上海市民办教育协会2012年度教育研究一般课题:民办高职会展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一、研究背景

会展作为一个产业,以其影响力,参与塑造城市形象,传播创新文化,在理念、标准、技术、经营、人才等方面,为城市发展积聚实力,正日益成为全球信息交流、技术进步和文化发展的重要载体。2010年世博会的举办,更把上海会展业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上海市政府已对上海做了“国际会展中心”的明确定位,而上海经济发展的活力、国际化大都市的发展势头也吸引了愈来愈多的大型外资会展公司进入。会展行业的国际化发展必然提高对会展人才的需求,特别是具备国际化教育背景、具有国际化的运作能力的会展人才。目前会展人才的现状仍然是处于不平衡发展的状态。温州职业技术学院院长、教授丁金昌在《中国高教研究》(2012年第2期)也曾撰文指出,当前中高职业教育协调发展中存在理论上人才培养定位模糊、实践上专业内涵建设脱节等主要问题,要从目标定位、课程衔接等方面协调发展。[1]

从研究现状来看,很多研究已经涉及到了英语教师的教学方式的转变与更新,并有一定的研究成果。从会展专业英语教材内容的重新编排到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变,以及学生英语学习方式的改进等,都是会展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具体表现。但是对民办高职学生对国际化培养的需求之调查还尚未发现。因此,我针对会展专业国际化的认识, 从学生对未来职业生涯的期许、对行业的了解、学习环境的期望、英语应用水平等几个方面对上海立达职业技术学院2011级和2012级会展专业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研究,并对结果进行总结和分析。最后结合个人教学实践,继而试图提出自己的一些不成熟的建议。

二、上海立达职业技术学院会展专业学生对国际化认识的调查

(一)调查方法及基本情况

上海立达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具有10年建校历史的民办高职,面向全国招生,该校旅游会展系成立于2008年,会展专业从2006年起开始招生。由于本人在上海立达职业技术学院旅游会展系教授会展专业英语,对本部门的教学工作较为熟悉,选取会展专业2011级和2012级两个班级的学生进行纸质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67份,实际收回有效问卷67份。其中11会展班35人,12会展班32人,共67人参与了问卷调查。

(二) 调查对象分析

表2.2.1 调查对象的学生类别(单位:人)

表2.2.2调查对象的生源地(单位:人)

此次调查的对象既有刚刚接触会展专业不到一年的一年级学生,对新知识新领域充满着热情,也有对会展专业课程有较深入了解,同时又具备较多专业实践经验的二年级学生,他们对未来职业规划形成了较成熟的认识,而且两者比例相当。

不同类别的学生,对专业的认识以及文化知识和外语能力的基础都有差别。如表2.2.1显示,此次调查对象中,高中生占了65.7%,来自中职等学校的三校生占了34.3%,分别占有相当的比例。

此次调查的对象包括来自7个省市的学生(如表2.2.2),虽然上海生源占了大部分,即74.6%,但从生源地分布的广度来说,与大部分民办高职会展专业的招生情况基本相符。

综上所述,此次调查从对象的选择上来说,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代表性。

(三)调查结果及分析

1.从学习者兴趣和需求的角度来分析

表2.3.1.1 你是否有意愿到国外发展未来的事业?

表2.3.1.2 你对未来工作中英语的运用是否了解?

据表2.3.1.1,将近三分之二的学生希望毕业后自己有机会去国际化的工作环境中实现个人的发展,这说明从学习者角度来看,会展专业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具有很大的需求。

但从表2.3.1.2发现,只有2.9%的会展专业在校生对未来工作中英语的运用情况非常了解,68.7%的学生仅仅了解一些,有28.4%的学生完全不了解。那么学生之所以完全不了解,或者只是了解一些,原因可能是没有太多的了解渠道,一方面专业教师在课堂上提到的信息非常有限;另一方面,或许从书本杂志等媒体上获取的信息也不够形象或有说服力。

2.从就业的角度来分析

表2.3.2 你是否愿意到跨国公司或者有国外客户的

公司实习

从上表令人欣喜地看到,尽管外语能力较差,还是有55.2%的学生希望到跨国公司实习,存在顾虑的原因可能就是,个人没有能力申请到这样的实习机会,对自己的外语能力没有信心。

3.从学习环境的角度来分析

表2.3.3 你是否希望有机会到国外(境外)的大学进行

交流学习?

表2.3.3显示,有25.4%的学生强烈地渴望有机会到国外(境外)的大学进行交流学习,68.7%的学生呈现无所谓态度,究其原因,可能考虑到学费、生活费高昂等问题,因为民办高职本来学费就比一般的公办大学高昂,如果再进行出国出境交流,很多家庭来说无力承担。

4.从语言训练的角度来分析

表2.3.4 你是否有机会和英语国家的人进行口头交流?

从表2.3.4可以得出,虽然我们身处国际大都市上海,但将近一半的学生根本没有机会和外国人进行英语口语交流,46.3%的人也只是偶尔有机会,但这离专业的会展销售人员应具备的流利的英文表达还有很大的差距。

三、对民办高职会展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建议

(一)组织具有国际化视野的常规性讲座

教育家赫尔巴特(Herbart)把发展广泛的兴趣视为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并认为主要是兴趣引起对物体正确的、全面的认识,它导向有意义学习,促进知识的长期保持,并为进一步的学习提供动机。兴趣一方面改善了学习过程,另一方面也就改善了学习的结果,导致质与量上更优越的学习。 [2]因此,教师需要在今后中,逐步提高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只有兴趣提高了,学习才有动力,才能真正学好英语。

目前很多高职加大英语的课时量,包括大学英语和行业英语,一方面提高基础较薄弱的高职生的英语,另一方面使学生能在未来工作中,最短时间内适应英语环境。这是从外因角度为学生施压,其实真正从内因上增加学生学习动力、刺激他们产生学习兴趣才是最重要也是最有效的。只有对英语在未来工作中的需求及重要性和必要性有充分的了解,学生才能获取学习的动力。那么作为校方或者教学组织者执行者,就应该尽量为学生创造条件帮助他们去了解。笔者认为为学生组织常规性的讲座,邀请业内专家、毕业生等系统地讲解一些工作流程中英语的运用,具有海外工作学习经历的教师学生描述境外海外大学生活和风土人情等,对于提高在校生学习情趣、开阔思维都是非常有利的,而且毕业生应该更具有说服力。上海立达职业技术学院旅游会展系即创办了“咱坛”系列讲座,如第一期邀请上海优博展览有限公司的总经理古适奇做了讲座,受到学生的热烈欢迎。正如2013-2017年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市场投资前景研究报告中所指出的:未来中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逐渐由职业能力训练转变到综合能力培养,这样的讲座正是提高学生综合能力改善思维方式的一种途径。[3]

(二)建立海外实习基地

校方积极拓展海外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锻炼机会的同时,可以在管理上保护学生利益,监督上保证实习效果。目前笔者所在部门2012级会展专业的一名学生到美国一家温菲尔德酒店进行暑期实习,一方面它提升了我们对高职学生外语能力的信心,另一方面,我们也以此为契机希望能够与海外公司开展更大规模更广泛的长期合作。在此基础上,我们要做的就是全方位提高高职学生的英语能力。

(三)加强学生间的海外交流

上海立达职业技术学院创办人在台湾建立一所同类院校—台湾醒吾科技大学,这为我们的学生与境外大学交流提供了很大便利,所修学分互相承认,学生不需要交额外的学费。目前为止,会展专业2011级有两名学生于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前往台湾醒吾科技大学进行了为期一学期的学习交流,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会展专业2012级将又有4名学生前往该校继续交流学习,这对于开拓学生的国际视野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同时我们还邀请这些交流生通过“咱坛”讲座与在校生交流见闻体会,描述了他们对海峡两岸文化差异的认识和对不同教学方式的体验,同学们获益匪浅。

(四)增加外教口语课

英语口头表达将是高职会展专业学生未来工作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内容,尤其是面向国外客户的销售人员。南开大学会展经济与管理系创始人、副主任何会文认为:“现在许多国际性展览需要与其他国家的机构对接与协调,这就要求从业者必须具备较高的外语水平。” [4]外教上课可以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因此有必要引进外教,专门为会展专业的学生开设口语课。笔者所在学校在尝试带领学生与国外交流生进行集体交流后,目前已将外教口语课纳入培养计划。

四、结语

笔者通过对上海立达职业技术学院会展专业学生的调查以及在该部门的教学经验,总结出以上一些对民办高职会展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议,鉴于研究时间较短,本研究还有一些缺陷,如调查范围较小,该培养模式刚处于初始阶段,与境外大学的交流还没推广到所有学生身上海外实习基地的建立还在探索阶段,还有待以后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丁金昌.我国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探索[J]中国高教研究,2012(2):86-88

[2] 章凯.兴趣与学习:一个正在复兴的研究领域[J].宁波大学学报,2000(2.2):26-27

[3] 2013-2017年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市场投资前景研究报告[R]

[4] 会展人才培养 高端化国际化http:///20121114/n357549029.shtml-搜狐滚动 每日新报

篇2

[关键词]会展 协同育人 共建 产学研用

一、 人才需求与协同育人需求现状

当前,我国会展业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黄金期,每年以20%―30%甚至更高的速度增长,并初步形成了以北京、上海、广州为中心的全国三大会展产业带。

国务院批准的《珠三角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明确提出,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是重中之重,提出“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支持珠江三角洲地区与港澳地区在现代服务业领域的深度合作,重点发展金融业、会展业、物流业、信息服务业、科技服务业、商务服务业、外包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总部经济和旅游业,全面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在会展业发展上,提出“发展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专业会展。扩大中国(广州)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中国(深圳)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中国(珠海)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中国(广州)中小企业博览会、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的国际影响力,打造世界一流的会展品牌。”

而作为三大会展中心的广州,虽然有政策支持,但相对于北京、上海来说,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特别是当前世界经济复苏明显放缓,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严峻形势,要在经济方式转变、结构调整与升级的大背景下大力发展会展业,更是对人才的需求高,迫切需求职业技能过硬、综合素质高的大会展人才。

在所调查的会展企业中,普遍存在从业人员能力、素质不能满足业务发展需要的状况。有些毕业生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却缺乏动手操作能力,综合素质较差;有些虽具备了一定的会展策划实践经验,却缺乏专业知识的应用能力。专业毕业生所学知识不够扎实,并且有些跟不上形势,与实际工作脱节。所以当前,虽然会展企业频繁的在招人,但是普遍存在“千金难求一真才”的现象,而会展专业的本科毕业生更是存在“高不成、低不就”,很多难以就业。

因此,高等院校有必要根据会展行业企业不同岗位对学生的不同需求,与其他高校、企业、行业协会、行业主管部门等深度合作,整合各类教学资源,改革教学体系,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先导,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建设会展专业协同育人联盟,主动对接行业发展,培养适应广东会展业发展需求的高级复合型应用型技术人才,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行业企业可持续发展。

二、 协同育人联盟的建设思路与发展目标

会展专业协同育人联盟的建设思路可构建为:构建“纵横相结合的多层次协同育人联盟”。纵横相结合的协同包括纵向协同和横向协同:纵向协同是指从行业主管的政府部门到行业协会,到企业,再到学校之间的四方联动协同;横向协同是指教育系统内的水平协同,即从中职到高职,再到应用型本科院校之间的协同育人。多层次协同是指协同平台包括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校内的协同,即校内专业的协同,第二层次是校际之间的协同,即高职与中职,应用型本科之间的协同;第三层次是跨行业的协同,即学校与企业、行业、政府部门之间的协同。

整个协同育人联盟以高职院校为主体,分别与中职院校、本科院校签订联合开展分段培养项目的协议,构成不同层次教育机构间协同平台,再与企业、行业协会和行业行政主管部门签订合作协议,最终搭建成会展专业“纵横相结合的多层次协同育人联盟”。

会展专业协同育人联盟的发展目标可立为:通过会展专业协同育人联盟,实现政府、学校、企业、行业的四方联动;在高职教育的功能界面上,实现生产、教学、创新研发、应用服务几方面的有机贯通和立体化推进。最终实现高职教育的最大办学效益,改变传统高校教学与科研脱节、研究与应用脱节、人才培养与研发实践脱节等两张皮现象。

三、 协同育人联盟组建方式

会展专业协同育人联盟的组建主要以契约协议为连接纽带,以平台各方的资源互补为前提,以合作各方利益共赢为保障,以共同促进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水平的提高为目标。

签订的协议是会展专业协同育人联盟正常运转的外在制度保障;寻找合作各方资源的互补性是组建协同育人联盟的前提;保证合作各方利益共赢是协同育人联盟运行的内在动力;以培养高水平的技能型人才为目标是协同育人联盟运行的宗旨。

四、 协同育人联盟体制机制改革整体设计

会展专业协同育人联盟应积极推动体制机制改革,建立政行企校的有效沟通体制和“产学研用”协同育人的开放融合机制,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开展:

1.建立与完善协同育人联盟沟通组织机构

建立由各方协同育人单位项目负责人组成的领导协同小组,专门开展联盟的顶层设计和领导、协调工作,主要职责是:规划协同育人联盟建设思路与发展目标;确定协同育人联盟的工作方向、目标和重点;研究、制定进一步推进协同育人联盟的有关制度和措施;协调协同育人中出现的重点难点问题;对联盟中的优秀协同育人组织和人员进行奖励。

设立会展专业协同育人联盟理事会,负责各项协同育人工作的组织实施和监督管理,联盟理事会下设专业建设携手合作委员会、人才培养携手合作委员会、产学研携手合作委员会、以及信息工作委员会等四大委员会。四大委员会分别做好人才培养模式、教育教学组织方式改革、科研组织的优化、科技人员评价、企业调研、专业指导、实习管理全称跟踪及考核、企业信息的收集与等工作。并专设一个管理办公室负责各项会议的组织和各联盟单位的沟通联系等日常工作。

2.拓宽信息沟通渠道,建立常态化、立体化协调沟通制度

通过会议、论坛、展览、网站、咨询、走访调研等多种信息沟通渠道,搭建会展专业协同育人联盟公共信息平台,进行线上与线下、定期与不定期的沟通,并由管理办公室保证各种信息渠道的畅通。要经常派人走访行业主管部门、相关企业,定期或不定期召开相关行业、企业人员等各协同育人方参加的理事会年会、经验总结会、现场交流会、联盟论坛、表彰会、展会、座谈会等,讨论解决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和联盟发展建议,增进联盟各方感情。建立定期例会制度、联席会议制度、信息交流和制度等,使协同育人联盟的协调沟通常态化、立体化、制度化。

3.建立柔性无边界组织结构,形成“产学研用”协同育人的开放融合机制

实现政协企校外部环境的融合,跨越协同育人组织内外部边界,打破校内条块分割,使得信息、资源、构想和能量能在协同育人联盟内部无障碍流动,提高整个组织信息的传递、扩散和渗透能力;促进协同育人联盟各成员间的人、财、物、经验和技能等各类资源真正形成合力、实现共享,联盟各成员协同育人工作真正从自身特色优势出发,提高联盟的效率,真正为人才培养、产业结构调整和行业技术进步提供支撑和引领。

4.建立协同育人联盟分享机制

通过制定收益共享办法,明确参与协同育人各方的职权以及人员、资源、成果、知识产权等的归属,根据合作中各方贡献的大小,公平合理地对利益进行分配,充分调动和激发协同育人成员的积极性,开展项目研究、人才培养、师资培训、课程开发、学术交流、技术难题解决、员工培训等各方面合作对话和协同运作。为协同育人企业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提供适需人才节省大量培训客户的人力、物力,为学生实训、实习和教师的科研创造良好的条件,实现各方互利共赢。

5.建立坚强有力的保障机制

首先,建立完善的协同育人联盟管理制度

通过制度把协同育人工作纳入科学、规范、有序的发展轨道,促进联盟的健康发展。如制定实训室管理制度、实习实训基地管理制度、学生协同企业实习管理办法、实训教师管理制度、协同育人联盟经费管理办法、企业职工培训管理办法、合作应用研究与技术开发管理办法、特聘教授与兼职教授管理制度、教师下企业顶岗锻炼制度等。

其次,建立稳定高效的经费投入体制

可以通过多种渠道保障会展专业协同育人联盟的经费投入:一是以项目为依托,争取财政资金投入;二是通过设备捐赠、校企共建实训室、设立奖学金等多种形式,积极争取行业企业投入;三是高职院校要充分利用协同育人联盟的设备、技术与人力资源优势,开展面向社会的管理项目、职业技能鉴定和技术培训、技术咨询等各种不同形式的技术服务,争取更多的经费支持,增强自身造血功能;四是积极争取社会融资。争取知名企业家、企业设立以个人、企业命名的“协同育人基金”,让民间资金可以顺利地进入协同育人领域。并在成本核算、资金使用方面严加管理,进行详细论证,注重事前、事中、事后的监督,确保协同育人的经费投入能够产生较好的社会经济效益,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形成投入与产出的良性循环。

6.建立协同育人联盟评价激励机制

首先,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指标与评价标准、

通过对会展相关政府部门、行业协会、用人单位、学生、家长和研究机构相关部门进行调研,组织联盟内会展相关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的专家,以及合作院校、企业、科研机构一线的专家,采用科学的方法确定的协同育人联盟绩效评价指标和评价标准。引入第三方的独立评价机构,通过第三方评价机构组织的专家论证会对前期调研所选取的指标和标准进行论证,在毕业生就业、就业质量、企业满意度、创业成效等方向确定评价指标及其权重,并由权威的第三方评价机构开展协同育人联盟评价工作,保证评价结果的公正性和权威性。

其次,建立多层次的激励机制

一是帮助参与会展专业协同育人联盟的企业争取财政、税收政策方面的优惠或支持;二是对协同育人联盟中做出重大贡献的企业和人员进行重奖;三是建立单位内部对个人的激励体制,将协同育人工作纳入年度考核范畴,把联系企业或行业协会、下企业考查洽谈甚至在企业顶岗实习与工作量挂钩,与收入挂钩,作为提高教学、科研工作的主要质量系数。另外对于对高职院校产学研用协同育人做出贡献的“双师型”教师,给予特殊补贴,在职称评审、年度评优、福利分配和各种评奖等方面给予同等情况下的优先照顾。

篇3

关键词:会展职业教育;现状分析;发展趋势

十一五以来,我国会展业以年20%的增长率迅猛发展,会展经济已成为我国各级政府产业转型升级、供给侧改革重要参数与抓手。2015年4月,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展览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进一步明确“十三五”期间我国会展业的发展思路,出台了系列措施优化会展业发展环境。浙江省作为我国会展业发展最为迅猛的省份之一,于2015年12月《关于进一步促进展览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建设会展强省的建设目标。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巨大的专业人才需求,促进了浙江省会展教育的蓬勃发展。

一、浙江省会展教育基本概况

浙江省高职会展教育自2002年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全国首开会展与广告专业以来,经过十五年的建设发展,目前已经开设会展专业的高职高专院校主要有: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浙江旅游职业学院、金华职业技术学院等9所,占浙江省48所高职院校的18.75%。主要集中于杭州、宁波、金华(义乌)等会展业较为发达的区域,其中杭州5所,占55.56%。在浙江省高校“十三五”优势特色专业建设项目中,有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浙江旅游职业技术学院等两所职业院校获得省优势专业建设立项,有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等两所职业院校获得省特色专业建设立项,极大的促进了浙江省会展专业人才培养。截止目前浙江省高职会展教育累计招生9472人,为行业输送专业人才6512人,当前在校生总量为2960人。2017年浙江省高职会展专业实际招生937人,占浙江省招生总量0.81%,招生总体呈平稳有升态势。2017年浙江省高职会展专业应届毕业生共计1010人,一次性就业率最高为100%,最低为98%,平均就业率达到99.50%,较2016年度提高1.5个百分点,总体呈上升向好趋势。就业岗位主要集中于活动策划(会展、婚庆、节事)、项目营销、现场服务、会展设计等岗位,并在文化创意传播、网络营销以及销售、旅游等方向就业增速明显。为进一步满足行业转型升级和技术创新对于人才的差异性需求,凝练特色,浙江省高职会展教育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面进行了有益尝试。实战驱动、教学过程对接生产过程,以校内外自办展为载体,加强行业实践与专业教育对接,在提升学生职业素养与行业技能方面成效显著。

二、浙江省会展教育发展历程

1、2003-2008年起步阶段。2003-2008年为浙江省会展教育发展的起步阶段,有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浙江旅游职业学院、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金华职业技术学院等5所高职院校相继开设会展专业。2、2009-2014年快速发展阶段。2009-2014年是浙江省会展教育快速发展阶段,共有9所高职院校开设会展专业。比起步阶段(2003-2008年)新增: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浙江农业商贸职业学院、浙江金融职业学院等4所院校。3、2015-2017年稳定发展阶段。2015-2017年浙江省高职高专院校没有新增会展相关专业,会展教育稳定发展期,总体招生量稳中有升,年均增幅5.6%。

三、浙江省会展教育主体结构分析

浙江省开设会展专业高职教育主体的数量情况:2017年,浙江省共有9所高职院校开设会展专业,其中公办8所,民办1所,招生总人数为937人。浙江省开设会展专业高职教育主体的对比情况:2017年,浙江省开设会展专业高职院校所在地区:杭州5所,宁波1所,金华2所,绍兴2所,其中杭州5所高校的招生人数为612人,占65.31%。此外,国际合作教育情况:国际合作主体。浙江省共有两所高职高专院校会展专业开展国际合作招生,分别与澳大利亚、台湾等境外院校合作办学;国际合作层次。浙江省共有两所高职高专院校会展专业开展大专层次的国际合作办学。人才培养注重国际化水平,提升学生判断性思维能力,学会独立学习、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国际合作方式。浙江省开展国际合作高职高专院校会展专业主要采取境内外合作办学N+N的方式进行,即双方合作制定整个人才培养计划、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授课由合作院校共同承担。其中1-2年在国内进行教学,经过相关考核后学生前往澳大利亚与台湾进行教学完成人才培养计划,完成学业者可实现中外合作院校的学分互认,通过考核成绩合格者可授予合作两校的毕业文凭或者实现中外合作院校学分互认。

四、浙江会展院校(高职)教育存在问题与相关建议

(一)专业就业与对口问题有待改善

就业率持续提高,就业“跨界”现象日益突出。2017年度浙江省开设会展专业的9所高职高专院校应届毕业生共计1010人,一次性就业率最高为100%,最低为98%,其中6所院校一次性就业率达到100%。9所院校平均就业率为99.50%,较2016年度提高1.5个百分点,一次性就业率较高,总体呈上升向好趋势。据统计学生就业岗位主要集中于会展策划、婚庆策划、活动策划、项目营销、现场服务、组织管理、会展设计(展台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等)等岗位。相较于十二五,会展学生就业方向更为广泛,其中文化创意传播、网络营销、视觉设计以及销售、旅游等方向增速明显,由会展行业跨界到销售、旅游、创意等相关行业成为会展毕业生就业的新方向。对口率较低,有所提高。2017年度浙江省高职高专会展专业学生毕业生平均就业对口率为76.8%,其中对口率最高为96%,最低为42.5%,就业对口率较十二五期间有较大提高。但总体会展专业毕业生就业对口率仍然偏低,通过研究分析原因主要有一下几个方面:1.专业对于行业市场预估过于乐观,错误估计行业吸纳量,招生量大、方向特色不突出,不能满足企业对于人才类型与数量的差异性;2.媒体宣传影响力大,学生对于行业预期与薪资期望值过高,实际岗位起点较低薪资福利待遇普遍偏低,导致离职率较高;3.会展行业门槛不高但专业性很强,毕业生未能适应行业实际需求;4.专业定位脱离区域实际,教学特色提炼不足。会展具有明显的产业区域特点,专业办学未能很好的结合当地的会展资源与产业优势;5.学生和会展企业之间信息不对称,出现企业招不到“科班”出身的会展学生,而会展专业学生找不到专业对口的工作。

(二)“能力引领、实战驱动”,应加强行业实践与专业教育对接

为进一步满足企业转型升级和技术创新对于人才的差异性需求,凝练特色,浙江省会展教育相关院校在人才培养目标设定与模式改革方面进行了有益尝试,通过能力引领、实战驱动,以校内自办展为载体,加强行业实践与专业教育对接。以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该校坚持“专业对接行业、课程对接岗位、教学过程对接生产过程”,以学生策划与设计能力培养为主线,以“一专多能”创意型高素质会展人才培养为目标。确定“校企对接、能力引领、实战驱动”的人才培养模式。能力引领、课程对接岗位,提升学生职业素养。专业根据典型工作岗位需求,构建“搭平台、厚基础、强技能、重创新”的专业课程体系与实训环节,实施项目化教学。实战驱动、教学过程对接生产过程,提升学生职业能力。专业围绕会展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根据“互联网+”背景下大数据营销的需要,实施线上线下结合、实战驱动的教改战略。“互联网+会展”,形成三阶段递进式综合实训(自办展)体系。以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该校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将线上线下结合的展会运营模式融合到校内三大实训环节(校园展销会——下沙高校电商展——校园会展文化节)。从大一的接触市场、了解市场(展销会)入手到大二上的承办实体展会(电商展)最后到大二下的操作包含会、展、节、赛、演的综合会展实训项目(会展文化节),以项目为载体,循序渐进,对接行业实践,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与行业技能。

五、浙江会展院校(高职)教育未来趋势

(一)师资团队,建设应用服务型教学团队

会展行业是一个新兴业态下的综合行业,具有极强的“嫁接”型功能,涉及社会发展的各个行业。因而,具备较强的实践应用能力,创新创能力是我们会展专业人才培养的关键。“强人先强师”,师资队伍的建设是会展教育发展的关键因素。构建以核心课程和实践教学为主线的两大教学团队,培养“专兼结合、双师双能”教师队伍,健全教师培训进修管理机制。走出去请进来,内外兼修,打造“素质优良、技能优秀、结构优化、优势突出”的高水平应用服务型教学团队。通过专业基础团队的构建,有针对性的去引导、指导学生参与团队项目的开发与实施。

(二)线上线下结合,构建基于“互联网+”的教学模式

1、“互联网+会展”的递进式实训创新项目。将线上线下结合的展会运营模式融合到校内实训环节。通过线上招展、招商——线下洽谈、体验——线上交易——线下发送的模式,将网络营销、在线结算等互联网资源与技术运用展会,掌握互联网时代展会运营模式;2、“互联网+课堂教学”,学习资源网络化,课程资源社会化。结合在线教学门户,构建以核心课程为主体的“开放式、交互型”在线课程教学。通过“案例教学—项目下达—作业—作业评价—作品展示”,实时交互,结合线下创作完成教学;3、“互联网+顶岗实习”,线上线下结合指导实习。利用手机等移动终端,开发实习管理APP,通过公众号、微信群,建立线上线下结合的实习指导模式。

篇4

【关键词】高职英语 阶进式 评价体系 教学模式

按照国家教育部“健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改革高校教学评估”(《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第七章)的要求,构建一个综合性、多元化、根据高职教学实践所建立的、动态化评体系不仅能成为检验教学模式改革成效的手段,更成为不断推动教学模式调整和改革的体系标准。在传统评价体系中教师稳居评价主体,学生则是评价客体,在评价中处于被动地位;评价标准多以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pet A、pets―3等语言类考试为标准;评价内容仅涉及学生语言知识的学习及部分专业知识的学习;评价方式多为平时30%+期末70%或平时10%+期中20%+期末70%等固定形式。由此导致的结果就是评价结果片面,主观性较强,不能客观、公正、真实地评价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效果。因此,如何按照市场行业标准及主要就业岗位群的要求建立专业的课程标准,又如何按照市场标准和就业要求来检验教学成果,成为高职英语教学模式改革的重要一环。

一、高职英语课程评价标准的确立

考评价体系通常包括评价方式、评价主体、评价内容、评价标准四个方面。以上海某高职院校英语专业为例,该校应用英语专业09、10、11级共有毕业生266人,专业对口率66.17%,语言对口率28.57%,其中专业对口毕业生主要分布在五大市场领域:行政助理和文员、客户接待和市场、外贸和跟单员、语言培训和教育、专升本和出国留学,分别占到了38.07 %、29.55 %、13.07 %、6.82 %和12.50 %。行政助理和文员岗位主要的岗位证书是《全国商务文员岗位专业考试》、《行政管理师岗位证书》,客户接待和市场服务岗位主要的岗位证书是《客服服务管理师》证书,外贸和跟单员岗位的证书是《国际商务单证员证书》和《外贸跟单员资格证书》。

按照“以岗导学,以岗教学,以岗评学,以岗促学”的方针和“专业认知―课程实训―岗位实践―顶岗实习”的实践教学方法,和培养专业应用能力、岗位适应能力和职业实践能力“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目标,现以某毕业生在某会展公司从事业务拓展的实习岗位为例,进行考评设计。该岗位主要的职责是拓展海外业务,开拓海外会展项目,联络并协助国内客户办理出境签证,带领国内参展商到国外参加展会或订货会等,主要涉及联络、接待和翻译三个方面。从这个岗位职责和范围可以分析得出,该岗位从专业知识层面要求具备良好的英语听说交际能力,一定的翻译能力,较高的会展英语专业词汇及一定的会展策划和管理能力;从岗位能力要求来看,需要较强的沟通能力,较高的工作协调组织能力以及良好的应变能力。同时也应具备踏实沉稳、抗压耐劳、心思缜密等综合素质条件。工作岗位所需的专业知识、能力素质要求对应分解到专业的具体学科中,就成为了行之有效的考评体系标准,为课程教学、实训及顶岗实习设立了行业标准和要求。

二、高职英语动态考评体系的构建

在确立了考评体系后,考评主体,考评方式以及考评内容都必须围绕培养与市场岗位群所匹配的英语应用能力做出调整和改革,最终形成点、线、面,由低级到高级不断循环推动的动态考评体系。

考评主体方面,在动态评价体系中,学生、老师、学校、企业四方在不同的阶段承担评价主体的功能。特别在学生实训、实习阶段,可以邀请相关社会机构、企事业用人单位参与对学生的评价。校企共同制订评价标准,也可以共同实施评。评价标准体现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的特色,以专业学生主要岗位(群)的能力要求分散在每个阶段里,既是对应课程进行教学的标准,同时也是教学考评的依据。

评价方式上采取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法。定量评价通过考试,以数字来评定一个人的发展状况;定性评价通过描述性语言对学生的表现进行定性分析和综合评判。形成性评价是通过诊断教育方案或计划、教育过程与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为正在进行的教育活动提供反馈信息,以提高实践中正在进行的教育活动质量的评价。总结性评价是在教育活动发生后关于教育效果的判断。它在课程结束后进行,衡量课程质量。我们认为应采取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以形成性评价为主,重点评价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的程度以及评价学生的形成过程。具体的评价手段除了一次性的闭卷考试外,还可采用口试、访谈、讨论、观察、问卷调查、小论文、对照组评价,以及各种技能竞赛表现评价,如函电拟写竞赛、商务谈判比赛;参加各种活动表现性评价,如模拟广交会、企业专家讲座、担任展会志愿者等;加强实践性环节考核的表现性评价,如引入实训、实习、调查研究、毕业设计(论文)等,实现评价方式的多元化。各种职业资格考试,如外贸单证员、外贸跟单员、报关员、报检员、外销员、全国国际商务英语资格证书(CNBECT)、剑桥商务证书(BEC)考试、口译证书等考试相结合的办法来实现。

评价内容根据不同时期的学习各有不同,呈现由单一到综合、由知识到能力的进阶式动态变化。在基础语言知识学习阶段侧重对学生英语知识掌握程度的考核,根据各科标准,对学生的学业成绩进行评价,如学生是否具备英语语音、词汇、语法、篇章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译等方面的知识。在专业知识学习阶段,侧重对学生如商务、会展、旅游等专业知识以及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运用的能力,如学生是否具备英语语言交际能力,即能否流畅地使用英语开展各种商务活动,是否具备外事、外贸、商务实际运作等方面的能力等;在实训、实习阶段,侧重职业能力、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能力、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适应社会的能力等各方面的评价。由校企对学生的校内实训、校外顶岗实习的表现,如实践能力、语言应用能力、职业道德素养、解决问题能力等做出共同评价。

三、结语

“高职英语课程以职场交际为目标,以应用为目的,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英语的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能在日常活动和与未来职业相关的业务活动中进行一般的口头和书面交流;同时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增强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为他们提升就业竞争力及今后的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各校可根据本要求实施对学生的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积极引入多元化评价体系,鼓励学生获取相关职业英语能力证书。”(《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只有从评价标准、评价方式、评价内容、评价主体四个方面革新现有评价体系,才能形成教师与学生、单门学科与整体知识、知识考核与职业证书获取、学校与企业、科研成果与教学改革等广角度、多方位、深层次的进阶式动态考评体系,从而推动高职英语教学与学生语言应用能力、职业能力之间相互促进、不断提高的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李义华.构建具有高职特色的商务英语专业教学实践体系[J].南京工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1):54-60.

[2]陈孟祥.高职院校学生学习质量评价体系设计[J].教育教学论坛,2012,(4): 11-15.

[3]俞克新.高等职业教育的理论探索与教改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113-120.

[4]陈京丽.高职英语教学考核评价方式探讨与实践[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4):23-37.

[5]杨斌武.论形成性教学评价在英语专业基础阶段的应用[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2012,(8):43-48.

[6]王黎明.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多元化考核评价体系研究[J].学园:教育科研,2011,(24):17-21.

篇5

个人信息

xx

性别:女

年龄:22岁

学历:本科学历

婚姻状况: 未婚

民族: 汉族

参加工作时间: 2015-06

身高: 160

现居住地: 石家庄市

户口所在地: 石家庄市

联系电话:

E-mail:

求职意向

期望工作性质: 全职

期望工作地点: 石家庄市,北京市

期望从事行业: 广告/会展/公关,媒体/出版/文化传播,教育/培训/科研/院校

期望从事职业: 采编记者,发行总监/经理/主管,影视策划/影视制作,其他职位

到岗时间: 面谈

期望月薪: 1000元-1999元

教育经历

毕业学校: 河北经贸大学

时间: 2011-09至 2015-06

专 业: 新闻学

学历: 本科

专业描述: 文字功底强,训练有素的笔杆子和嗅觉灵敏的新闻鼻和新闻眼,博览群书的知识含量。

工作经验

公司名称: 中国企业报河北省记者站

职位名称: 主任助理

工作时间 : 2008-12至2009-05

工作描述: 负责经济类新闻稿件的采写,和采访对象的约稿工作。并制定采访策划,曾采访省国资委主任、唐山市长、秦皇岛市长、开滦集团董事长、华药集团董事长、河北建工集团董事长等,

公司名称: 河北春秋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职位名称: 第二工作室文案

工作时间 : 2014-11至今

工作描述: 负责公司客户与媒介联系和沟通,制作排期,撰写文案策划,并参与联通宣传片的写作以及电台广告词的撰写,并参与了中国网通展厅展示、省妇联会议、省儿童节晚会、中国音乐之声橙色希望在行动等大型活动。

公司名称: 晚报

职位名称: 实习记者

自我评价

1、专业实习:地方电视台,燕赵晚报实习、中国企业报河北省记者站。

2、荣誉:河北经贸大学2007年社会实践先进个人,银行人才网超级实习生前四强。

3、组织经验:河北经贸大学社团联合会新传播联盟协会2007届会长。

4、专业技术:参与河北经贸大学2004-2005年年鉴的编辑工作,能够熟练操作办公室软件。具有丰富的采写经验与处事能力,曾采访唐山市长、秦皇岛市长、省国资委主任等重要领导和开滦集团、华药集团、建工集团等重要国企。

语言能力:

语言: 英语 水平: 良好

语言水平描述: 英语四级,口语良好!学习能力强!

个人信息

xx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94年8月

民族:xx

政治面貌:xxxx

XX大学 新闻学专业 20XX届 XX方向 XX学士

联系电话:

E-mail:

求职意向及自我评价

期望从事职业:采编记者、文案策划、业务管理、设计

自我评价:诚实正直、稳重乐观,对待工作严谨认真,刻苦耐劳、注重工作效率和团队合作。本人对时事政治非常关心,经常浏览网页,对新闻敏感度很高;本人文笔优秀,对待工作严肃严谨,认真负责,细心,能够吃苦耐劳,敢于挑战,并且能够很快融于集体。性格积极稳健、乐观向上,逻辑思维能力强,对事物具有敏锐的观察力,见解常有独到之处。

教育经历

20xx.9~20xx.7 xx大学 xx学院 新闻学专业 xx学士

学分绩点(GPA) x.x (满分x分), 院系/班级排名 第x

连续四年获得校奖学金

所获奖励:

20xx年 获得院级三好学生

20xx年 征文大赛一等奖

20xx年 荣获校级学生团干部

20xx年 荣获校报优秀新闻人

项目/科研经历

20xx年 xx项目 项目负责人

课题:xxxxxx

项目描述:

工作职责:

工作业绩:

20xx年 xxxxxx项目 项目组成员

课题:xxxxxxxx

项目描述:

工作职责;

工作业绩:

实践/工作经历

20xx年 x 月20xx年 x月 xx报社 记者 实习

主要工作:作为网采访中心的实习记者,在实习初期,全程参与了首届网络春晚的宣传报道工作,期间采访了、、等大牌明星;而后,我主要负责旅游新闻口线的新闻报道工作,在春节前,大力报道海南的旅游市场环境;在春节后,我又对海南春节期间的旅游市场的新变化新情况进行了总结性报道,在新闻的采访报道中,我结合自己的摄影特长,采拍结合,图文并茂地报道新闻

20xx年 x 月20xx年 x月 xx时报 记者 实习

主要工作:实习期间,我积累了部分品牌服装企业和相关政府及协会的采访资源,对服装等时尚文化产业比较熟悉,而在信息日报经济部实习时,负责的理财周刊,让我对金融、证券投资等经济新闻的报道,也有了初步的了解。采访过程中,使得增强了自己对新闻的嗅觉,文字的功底能够发挥到实践中,也使得自己的摄影得到学有所用

20xx年 x 月20xx年 x月 xx杂志编辑部 执行主编

主要工作:杂志是一本时尚类消费刊物,作为执行主编,主要负责杂志的制作与运营。除了为杂志总体审核把关,自己也负责撰写杂志中的房产、汽车等一些主要栏目。充满热情,对工作一丝不苟,喜欢做一些有挑战的事,对陌生的事物充满好奇,有信心并有能力做好工作中的一切事务

个人技能

大学英语四/六级(CET-4/6) 良好的听说读写能力

快速浏览英语专业文件及书籍,撰写英文文件,用英语与外国人进行交谈

国家计算机三级 (数据库技术)

熟练使用电脑浏览网页,搜集资料,熟练使用office相关办公软件,熟练使用photoshop

普通话

普通话等级证书一级甲 读写能力精通 优秀的听说能力

篇6

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迅猛发展,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就业竞争变得非常激烈。面对旅游业发展的新形势,地方性的本科院校就更应该明确应用型旅游管理本科的特点、及其实践教学改革方式和运行机制,培养出有特点有能力的应用型旅游管理人才,以适应旅游市场的人才需求。怀化学院是一所地方性本科院校,这几年一直围绕提高学生的能力素质开展一系列的教改活动,旅游管理专业以培养应用型旅游管理人才在实践教学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尝试。

一、应用型旅游管理人才定位

应用型是相对的概念,应用型的相对性表现在不同层次的教育,有不同的内涵要求。张学梅从培养目标、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素质结构、教学体系等5个方面把应用型本科人才与学术型本科人才和高职专科人才之间作了较为详细的区别[1]。简单地说,就是应用型人才在学术水平方面要逊于学术型人才,在操作技能方面可能略逊于高职专科人才;但是却能适应企业管理者的人才需求,既具有一定的专业管理水平,同时也具备一定的操作技能。也有专家提出旅游管理人才培养应该突出“国际化”“应用型”和“适应性”[2],其应用型主要是满足市场的人才岗位需求。

结合本专业的办学特色与当前旅游市场对人才的需求特点,我们提出的人才培养目标是:能胜任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和旅游企业事业单位管理工作,能从事中等旅游职业技术教育教学、培训和研究工作的应用型人才。其实质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业意识和创新精神,以适应旅游相关的企业事业单位任职的应用型人才。

二、应用型旅游管理人才能力构成

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能力构成一些直为许多专家关注,如有专家提出专业技术能力、专业行政能力、社会责任能力[3],也有专家根据人才层级水平分成企业基层员工必备的职业能力、企业中坚力量必备的职业能力以及企业管理者的领导管理能力[4]。我校结合应用型旅游管理人才培养目标及市场定位,把应用型旅游管理人才应具备的能力分成三个层次多个模块。三个层次即公共能力、专业能力、发展能力,其中公共能力模块是每一个大学本科生应具备的,分为价值判断能力、交流沟通能力、身心调适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四个模块。

专业能力分为旅游认知能力、旅游经济与逻辑分析能力、旅游管理与经营能力、旅游管理综合实践能力四个模块。旅游管理综合实践能力主要表现在发现和解决旅游企业的实际问题上,能运用相关专业知识进行策划,促进企业发展壮大。发展能力根据专业方向分为旅行社经营与管理能力、酒店经营与管理能力、景区经营与管理能力、会展节事管理能力四个模块。这四个模块所涉及到旅游行业的具体领域,要求学生分别掌握各个领域有关的经营与管理的各项能力。

三、应用型旅游管理人才培养实践教学平台构成

一些高校认为旅游管理人才培养实践教学平台由专业技能模拟平台、专业理论应用能力平台、综合实践能力应用平台组成[5]。而我校应用型旅游管理人才培养实践教学平台由四个部分组成,分别为课程实训实践教学、创新实验实训实践教学、专业实习实践教学、学生自发成立的校团协会实践活动。相比其它高校,我校学生成立的校团协会也是非常重要的实践教学平台。

四、应用型旅游管理人才培养实践教学改革措施

按照我校“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突出应用性的特点,在“课程实训实践教学、创新实验实训实践教学、专业实习实践教学、学生自发成立的校团协会实践活动”四个平台,按照“专业认知实习、专业课程实训、毕业实习”三个层次构建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增加综合性实训课程,调整实践能力训练在教学环节中的比重,从实训项目设计、实训考核、实训场地建设、实训设备等方面进行改革,确保专业实践教学全面落实。

1.增加实践课比重,改进和创新试验、实训项目

根据本专业特色需求,适当提高现已开设的旅行社管理、餐饮管理等课程的实践课时的数量和比重。当前的旅游管理人才培养计划与前几届人才培养计划相比,理论教学课时减少近200学时,把一些与专业技能关联不强的课程删除,一些理论课的学时也减少了。但增加了较多的实践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案例教学、模拟实习、社会调查、项目设计、撰写论文、专业实习、毕业实习等。同时,根据行业对人才的新要求,充分利用现代化技术与手段改进与创新现有的实验、实训项目,使操作技能实践向管理、设计与策划、培训实习等领域拓展。

2.科学安排实践课程层次顺序,适应实践教学的需求

在具体安排课程顺序时,基本原则是前四个学期安排公共课和专业基础课,并开设相应的较低层次的实践教学活动,后面四个学期安排专业性较强的课程,但也灵活把握。如考虑到刚入校大学生对专业的好奇心,把专业认见习活动安排在第一学期开设,把对旅游资源、旅游行业的社会调查安排在第二或第三学期;第五学期安排学生进行课程专业实习活动,同时把第五学期的课程适当压缩,部分内容分摊到其它的学期进了;兼顾到大四毕业生求职等特殊要求,在第八学期安排一些集中毕业实习实践教学,既锻炼了学生又为学生就业提供必要的帮助。

3.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优化整合课程体系

在课程体系构建上,把课程体系为了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校园文化活动三个层次。理论教学分为公共能力模块、专业能力模块和发展能力模块;实践教学分为课内实训和校外实习相结合,既有实践操作的内容,也有实践研究部分。校园文化活动主要体现在有关旅游服务技能比赛或相关旅游协会的一些活动。

为了突出对应用型旅游人才的培养,结合旅游市场对人才需求特点,我们把旅游管理专业划分四个专业方向即旅行社管理、酒店管理、景区管理,会展管理,分别确立四个方向的专业课程,并把这些课程按能力模块划分组成课程群,然后整合每一个课程群,根据学科特点和专业背景构建相应的教学团队,对本组课程进行钻研,确立本组课程所要达到的能力要求及实施方案,整合本组课程的教学内容,增加一些专业领域中的新内容,删除课程组中重复的内容及部分过时的内容,合理安排教学时序,把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落实。

4.巩固校内实习基地,拓展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多层次的实习基地

目前我系的校内实习实训基地主要由湖南省首旅游管理实践教学示范中心、管理学实验室、计算机操作室、语音室等组成。其中旅游管理实践教学示范中心由形体礼仪实训室、模拟餐厅实训室、模拟导游实训室、模拟酒吧实训室、模拟客房实训室、模拟旅行社实训室、旅游规划实训室组成,旅游管理专业方面的实训课程及创新实验通常都在该中心完成。该中心的各实训室根据市场需求增减实训实验项目,并建设相应的配套设施,确保各项实训实验的顺利完成。管理学实验室配备了最新的企业管理运作的相关软件,如企业管理的ERP软件,旅游绘画软件等。

现有的校外实习基地有著名景区和高星级大酒店,而且保持深层面的合作关系;并不断建设新的校外实习基地,按旅游行业人才需求方向,建立除酒店、景区和旅行社等旅游企业外的旅游行政、教育培训机构等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教学平台与机会。

5.完善实训实践教学考核制度

为了确保实训实习等实践教学质量,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管理制度和实践教学文件,包括实践教学考核办法及实践成绩评定办法等,建立综合考核体系;按照实践教学大纲,合理分配各层、各种类型实习学分比例,指导实践的教师要对学生的阶段实习进行打分,计入实习成绩,并且要引入企业考核方法,设计适宜的学生实习考核表,将实践教育目标细化为考核项目,进一步完善学生实践考核方法,使企业评语、个人总结、教师评分与实践教育目标一致。

篇7

今天是实际练习的第一天。我期待这是special的一天,而究竟也证明这明明是特别的一天。至少,到今朝为止是如许。因为以前没有实际练习的经验,以是今天所履历的一切是那末的新鲜、特别。

今早可谓是出师不利。一醒觉来已是7:35了,慌忙爬起来,把脸洗了,拿起工具就往外跑。连床铺都顾不得多么凌乱,也没顾得上吃早饭。终究这是实际练习的第一天,去得太迟总归不好。颠末一个多小时的颠簸,我来到了目的地—西安日报馆。与我同业的还有王洋、张斯和小雄,大家是在311上碰到的。刚进大门,那门卫大爷就熊了我们一顿。是如许的,进了大门我们便掏出实际练习证给他看,没想到人家那末横,“下次进门以前就把这个戴上,别让我提醒你们。”托付,我们是主动给你看的好不好,几时要你提醒了?哎,实际练习生的待遇就是差啊!

果真,在我们社会部的实际练习生中,我险些是最后一个到的。不外,还是比很多教员来得早。我的那位实际练习教员还没来,以是先给他整理了一下办公桌。真是不整理不知道,一整理吓一跳。这貌似干净的办公桌竟至这么脏,不知道是他太忙了还是太懒了。并且,那日历牌上竟至还是“五月份儿”那一页。我晕!这就是典型的记者吧。

就在我把一切都做好的时候,教员来了。还好,是个年轻小伙,不是那种不苟言笑的“老古董”。他人很热忱,也很和善。刚作完自我介绍,他就把台式机的用户名和密码告诉了我,还教我报馆的编辑体系、线索查看体系是怎样运用的。听得我头都大了,不外还是应声点头表示明白了。前晌小忙了一番,教员把他筹办送出的稿子拿了出来,让我和他一起修改。说实话,感觉比较一般。终究是社会新闻,没有太强的文学性。只要有足够的经验,我们也完万能开具来。除此之外,我们还接待了两位上访的白叟家。他们是来抱怨的,在他们家相近有一家汽车补缀厂,实际上是太扰民了。他们希望报馆能报道一下,教员答应下午去现场看一看。两位白叟家高兴极其,不断地与教员握手称谢,还向我说感谢。这让我心里对记者这个职业布满了敬意。

提及线索的查看,今天我犯了频频错误。一次是教员让我把补缀厂噪声扰民的线索给“抢占”了,成果我抢占错了。还有一次是下午,我本身抢占了一条线索,说是两名目前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男子在西安莫名被捕了,与北京的朋友掉去了联系。我联系了北京的彭女士,相识了相关的信息。最后教员说,这个不能报道,因为涉及到外国人了,并且会影响到西安的形象。这让我心里很窝憋,当记者真的有好的限制哦!另外,有一条线索说办的电话与固话绑缚的业务没有兑现承诺,教员也说不能报,因为神州电信是报馆的广告客户。这让我想起了一句话—“广告是自由媒体的汽油”。可是,一旦以广告收入为经济来源,是否反而会受到很大的限制呢?因为报馆不能得罪本身的衣食怙恃埃看来,要使成为事实新闻自由恐怕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实习通讯稿范文(2):

对于盲道的调研,离不开与盲人的接触与了解。作为盲道的主要使用群体,盲人的生活状况以及对现有盲道的使用情况将作为我们的重点考察对象。为了长期接触并深入了解这个群体,今天,我们组的队员到济南特殊教育中心与其工作人员进行了联系与沟通,并就与其建立 对于盲道的调研,离不开与盲人的接触与了解。作为盲道的主要使用群体,盲人的生活状况以及对现有盲道的使用情况将作为我们的重点考察对象。为了长期接触并深入了解这个群体,今天,我们组的队员到济南特殊教育中心与其工作人员进行了联系与沟通,并就与其建立长期的活动机制达成了一致观点。 首先,我们与其部分基层工作人员就现今的盲道与其对盲人的意义进行了调查,绝大多数的受访者都认为盲道现在只是大街上一种可有可无的摆设而已,并坦言决不允许校内学生无故和单独外出,“因为外面太危险了,连弱视的学生自己都无法正常行走更何况那些完全看不到的学生呢。”学校做这样的规定当然是为了学生的安全健康负责,实属无奈之举。然而是什么造成了学校对外界如此的警惕?只怕也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正是我们对于保护盲道及其他设施的忽视,才使得盲人群体被迫禁足,让他们只能在那一方小小的角落默默承受被遗忘的孤独。“关爱弱势群体”,并不只是用来喊喊的口号,当我们的双足无意间踏上那窄窄的“盲道”时,也就无意间侵害了他们的利益。 然后,特殊教育中心的王冉冉书记热情的接待了我团队代表,对于我们提出的与盲人学生近距离接触的活动方案表示支持,并就该方案与我对代表进行了讨论。 最后,座谈在在愉悦的氛围中结束,双方就该活动方案的意见达成一致:拟定,我队员在下学期中于每周三到该学校与盲生进行接触了解。

实习通讯稿范文(3):

为了确保实习工作的顺利开展,使同学们充分认识到实习的重要性,XX年6月15日中午12点30分,旅游管理系在主教东阶召开了本系的08级顶岗实习动员大会。

本次大会由旅管系团支部书记王永发老师主持,周副院长,方定录主任,招生就业办主任刘学胜,系主任王功菊、系部教学秘书孙涛老师及指导老师李君,高文峰老师也在百忙中应邀参加了本次动员会。

大会流程大致如下:

首先由即将实习的学生代表薛晓东发言,他说“……”

然后,由刘学胜主任介绍顶岗实习管理制度。他强调……

然后,由系部王主任为同学们交代相关的实习注意事项,向同学们明确了……

篇8

[关键词] 商务英语专业 技能型人才 实践技能设计

2005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规定:“加强职业院校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高度重视实践和实训环节教学。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在这一思想指导下,各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积极探索创新之路,加大实践教学环节的力度。但是通过调研发现,当前许多高职院校的商务英语专业“高职”特色还不够突出。对商务英语实践教学各环节,虽有一些探索,但未形成一个完整的实践技能项目训练体系。

实践性教学是培养商务英语专业技能型人才的重要环节,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并在教学计划中占有较大比重。商务英语实践技能项目设计就是商务英语课程涵盖的基本实践能力的综合体现,旨在帮助学生运用商务英语课程教学中获得的认知及习得的能力完成在模拟或真实的商务环境中实践项目的训练。具体项目如下:

一、建立实习基地

商务英语专业培养的是国际化商务人才,应通晓国际经济“游戏规则”,具备跨文化的操作能力和世界眼光。涉外商务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国际商贸场所的锻炼。在实习基地有组织、有计划的训练,使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大大提高,由“仅仅有所知”变为“尚能有所为”,实现了学生知识向能力的转化。学生们在顶岗实习的新环境中,多学习多体会,掌握了与不同国家、不同社会角色、不同性格的人沟通交往的方法,使人际关系与个人的工作能力进入良性循环。

商务专业应广泛联系旅游局、旅行社、外资企业、合资企业、翻译服务公司、进出口公司等单位建立实习基地。学校要邀请企业定期参与制定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企业可联合学校进行项目研发合作。在人才培养方面,双方应签订详细明确的人才共同培养合同,建立健全各种相关管理制度,明确职责,实现工学交替、订单培养和顶岗实习等多种形式的工学结合方式,使校企合作走上制度化和规范化。另外,学校还要自创企业,例如自创旅游公司、酒店、餐馆、贸易公司和翻译公司,把课堂直接搬到自创企业中去。学校的所有教学可实行先与校内自创企业结合再与校外企业结合的模式,以缩小学校教学水平、方法与效果和社会用人单位要求之间的差距。

在学生完成基础和专业实验实训后,将学生直接安排至将来从事的实际工作岗位见习实训。通过岗位见习实训,转变角色,解决实际商务活动中的问题,培养了学生的综合技能,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缩短了学生从学校走向社会“后熟期”。同时,组织和鼓励学生参加各类交易会和商务会展,既可以学习了解相关商务工作,又有机会接触外商,提高口语能力和人际沟通技巧。

二、创建商务情景模拟实训室

情景模拟教学是对传统商务英语教学模式的一种创新。它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加入了实务场景模拟,吸收了MBA实例教学的方法,逼真地模拟各个商务流程场景,让学习者身处其中。通过亲身实践,分析案例,深入记忆和熟练操作各个环节,使得以英语语言交际为媒介的商务流程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始终。

商务英语情景模拟实训室的建设以国际贸易运作为切入点,建立与实际业务运作连接的企业运作模拟环境,使学生在此模拟环境中借助电子技术和英语熟悉国际商务运作方式和提高语言应用能力。在模拟实训机房可以建立“外贸实习平台”、“外贸单证教学系统”、“电了商务模拟实习”等多个模拟操作系统,供学生模拟操作。情景模拟教学模式要模拟的场景包括一般公司场景,工厂仓库场景,货运码头场景,海关场景,银行场景,商检场景,保险公司场景,货代、船代公司场景。模拟的业务范围涉及国际商务谈判、签订合同、工厂跟单、质检验货、包装运输、报关报检、租船订舱、发货收款、开立汇票、信用证议付,甚至索赔仲裁等主要贸易流程。涉及的单证有:商业发票、包装单据(装箱单、重量单)、商检证书、原产地证、保险单、提单、汇票、装船通知、受益人证明书、客户交单联系单、出口报关单证、进口报关单证、出口货物许可证、出口收汇核销单、进口货物许可证等。这就需要教师在各种“实景”模拟的硬件配合下,把外贸商务活动系统地串联起来,让学习者“亲身经历”,运用英语填制各种单据并应对和解决流程中各环节出现的问题,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如何更好地运用英语工具达到商务目的。

情景模拟教学模式的特点是强调知识性、实用性、实践性相结合,尤其强调人际沟通能力,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这与高职高专培养人才的目标具有同一性。因而在高职高专类院校的商务英语教学中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创新。运用情景模拟教学模式,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和商务知识水平,也有助于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并通过沟通与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他们的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三、进行“职业资格证书”实训

篇9

中图分类号:G641;G642.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2409(2007)03-0567-02

医学生的临床实习,是医学高等教育重要的教学环节,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适应未来工作能力及社会交际能力的重要途径。同时,临床实习是学生向社会展示自己,推销自己的社会过程,是锻炼和检验自己的社会活动能力、工作能力及遵守道德规范的自律能力的过程。随着社会的发展,医学专科生面临着新的挑战,做好实习前教育将直接影响临床实习的质量。医学专科生面对学历低、就业难的现实,在临床实习过程中会碰到一系列的问题,为了使学生对临床实习有一个初步的认识,缩短到医院实习的适应期,提高临床实习质量,其实习前教育尤为重要。

1 提高认识,明确实习目的

强调临床实习的重要性,使医学生对临床实习有深刻的认识,学生才会在思想上、心理上做好充分的准备。临床实习是在校学习的继续,对于医学专科生来说,是最重要阶段的知识学习,很多医学生对进行临床实习的心情是很复杂的,对临床实习都怀有很急切的心情,都想到实践中去显显身手,对临床实习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准备不足。要及时做好医学生实习前的心理准备工作,让学生对临床实习有足够的认识和心理准备。去实习单位后,面对新的生活与工作环境、交际对象,医学专科生要有充沛的精力、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吃苦的思想准备。在实习单位,医学生一定要虚心好学,要有勤劳精神,要注意角色转换,要有必要的心理准备,并根据具体情况随时做出适应性调整,力求以一个正式工作人员的身份投入实习过程中。

2 端正思想、正确对待实习

医学生跟着带教老师上、下班,打针、发药、写医嘱、做检查等觉得实习生活、工作枯燥乏味。为了让学生在实习前对临床实习有一个初步的认识,要组织学生学习《实习生管理条例》、《实习生手则》、《实习指导》中的有关规定,让学生了解实习的目的、意义、任务、要求、注意事项等,明确临床实习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阶段,让学生懂得医务工作是一种看似平凡却又带有很强技术性的工作,也只有在平淡的生活中持之以恒地细察好学,日积月累才能熟练各种操作技能,丰富临床经验。医学专科生既要做好每一项貌似平凡的工作,又要一如既往地保持对工作学习的热情。

3 勤思好学,积极主动

学会做事,提高专业技能水平,最根本的是要注重学习专业技能的科学方法,掌握一定的行之有效的学习策略,以解决具体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医学专科生应主动地、全面地分析实习中的各种学习因素,把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结合起来,更多地运用想像、推理、分析等心理活动,改变只注重结论的记忆为主要过程的学习。同时,在实习阶段性评价中,要在实习带教老师的引导下,进行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效果的分析和总结,并提出调整、补救措施,一定要注重把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这样工作起来才会得心应手。

在实习过程中要做到“三心”“四勤”。“三心”,一是虚心:虚心是实习中学到新知识、新技术的关键。作为医学专科生要不耻下问,虚心求教。二要细心:由于医学生实习关系到患者的生命,不能有一点的疏忽大意,因此,实习中一定要细心、谨慎、准确无误。要严守操作规程,不随意主张或改变操作程序。三要热心:面对新环境,所有的医学生都应当做一个热心人,有一副热心肠,对人对事都应当热心,就容易与老师、患者相处。“四勤”,就是要做到腿勤、手勤、口勤、脑勤。临床实习就是要多思、多想、多问、多动手、多跑腿;不要懒,不要眼高手低,不要自以为是。要勤于观察,留心老师们的操作,做到心中有数。一有机会,就要模仿着做,经过带教老师的指点,很容易地掌握各项操作技能。在工作中发现问题,带教老师的解疑等都要及时记录在随身带的笔记本上,过后再整理、保存。

4 要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

首先靠文明有礼,一到实习单位就应该体现出谦恭有礼,热情大方的素养,着装要整洁,仪表要端庄,要热情称呼老师,大大方方进行自我介绍,无论得到何人帮助,都应当懂得感谢。二靠严谨的工作作风。要衣冠整洁,工作谨慎。三靠良好的精神风貌。精神风貌是一个人内在素质的综合反应,即使没有口头表述,别人也会进行心理肯定,“感到这个学生素质不错”。四靠从小事做起,不拒小事才会成就大事。

5 严格组织纪律,加强医德医风教育

我校有80多家临床教学实习医院,分布在8个省。在远离学校老师的情况下,在实习的中后期又面临就业和“专升本”等问题,部分学生就会出现学习懒惰、纪律松懈、工作不认真等问题。在实习前的系列教育活动中,要求学生一定要认真学习《学生手册》和《实习生管理条例》,严格遵守学校、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同时各实习队也要制定一套队内的规章制度,来规范实习生的行为,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能力,服从医院领导和带教老师的工作安排,加强组织纪律观念,正确处理好实习与就业、实习与“专升本”的关系,保证临床实习的顺利完成。

在临床实习前,要加强医学生的医德医风教育,要求学生参加思想政治学习并组织专题讨论会,讲述一些医术精湛、德高望重的专家、教授的优秀事迹,培养学生良好的医德医风,对待患者要有良好的服务态度和自身修养,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让每一个医学生懂得:做一个好医生,必须先学会做一个高尚的人。

6 正确处理社会交往方面的关系

6.1正确处理好与带教老师的关系

基本的要求是有礼、有度、有人格。医学专科实习生应当注重与带教老师搞好关系,听从工作指导与安排,取得带教老师的信任。处理好与带教老师的关系应当是有“度”的,绝不能庸俗化,密切师生关系不是亲密无“间”,对老师既要有礼大方,又要有一定的心理距离,不要忘记了自己的学生角色身份。在有礼、有度、有人格的基础上处理好与带教老师的关系,相处融洽,老师信任你,就会有更多的动手机会。

6.2要正确处理好与患者的关系

在实习过程中,有的是直接与患者打交道,有的是间接与患者打交道,要严守为患者服务的医德规范。要急患者所急,想患者所想,帮患者所需,态度要和蔼可亲,作风要踏实细致,行为要恰如其分。

6.3正确处理好与新结识的社会人员的关系

离开学校,进入一个新天地,有的兴奋,有的紧张,有的迷惑,有的畏惧,究竟如何去适应社会,学会与他人交往?在临床实习过程中要以坦然的心态到社会中去经风雨,见世面,长见识,在实践中去细心观察、体会。要有自我保护意识,要与新结识的社会人员保持一定的距离,不要随意结交朋友。7加强就业指导,鼓励学生自主择业

篇10

关键词: 《导游业务》课程 教学改革 教学实践

2009年国务院明确提出“要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标志着旅游产业正式进入国家战略体系。导游是“旅游业的灵魂”,导游服务是旅游服务的核心和纽带,导游服务质量对旅游服务质量起着标志性的作用,优质的导游服务能对旅游目的地的形象起到扩散或传播作用。高校是培养高素质导游人才的重要基地,导游业务课程是提高导游服务综合技能,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全面提高的核心课程。但是在教学过程中依然存在诸多问题,严重影响该课程的教学效果和质量,导致学生在实际从业过程中缺乏导游服务所需的职业能力和素质。分析导游业务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路,并在实践中加以验证和完善是提高旅游业服务水平,促进其蓬勃发展是现实需要。

一、导游业务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忽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导游业务是一门综合性的专业课程。高素质的导游人才应该具备健康的身心条件、合理的知识结构、较强的讲解和服务能力,还需要在实际工作中具备与人沟通交往的技巧、处理突发事件或紧急情况的应变能力等。[1]目前绝大部分高校的教学目标主要是应付导游资格证的考试或者是片面强调对导游讲解技巧的锻炼,忽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二)教材内容缺乏系统性。

旅游管理专业的办学历史较短,导游业务课程也是一门新兴课程,教材建设缺少系统性和规范性。教材种类较少,且缺乏全面丰富的教辅资料。导游业务是一门应用型、操作性较强的课程,而多数教材内容片面以传统的理论介绍为主,缺乏对培养实际操作能力内容的阐述,导致教材内容与课程性质脱节。

(三)课堂教学方法手段滞后。

目前导游业务的课堂教学手段主要是课件加板书,教师主要采用“填鸭式”“满堂灌”的理论说教,老师讲解、学生听是主要教学方法。教师授课内容显得十分空洞,且没有说服力,学生的积极性、参与性不足,师生之间很难形成良好的教学互动,影响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对知识的理解。

(四)专业训练与实践项目单一。

导游业务课程注重强调实践技能的培养,然而目前很多高校对该课程的实践环节重视不够。专业训练与实践往往流于形式,授课教师主要采取组织学生到校园景点踩点或者观看教学风光片,学生模拟讲解的形式。有的学校实训项目只有欢迎词、景点导游等几个简单的内容,而导游应该具备应变、协调等能力却得不到训练,实训效果大打折扣。

(五)教学力量薄弱。

目前我国高校该课程任课教师普遍缺乏实践经验,师资力量薄弱,大多数专业教师都是“半路出家”,且从来没有从事过导游工作,教授的内容与导游现实带团情况存在较大偏差。高校相关教学设备薄弱,缺乏必要的实践教学设施和场地,即使有为数不多的教学设施也比较落后、简陋,学生缺乏良好的实践环境和氛围。

二、导游业务课程教学改革的原则

我通过对导游业务课程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分析和总结,探索理论和实践教学改革的思路,主要遵循以下原则。

(一)个人素质培养的综合性。

课堂学习增加学生的知识与信息量,实习丰富带团经验、锻炼处事能力和应变能力,注重个人技能的培训,提高个人才华、个性品格与修养,从而成为拥有全面素质和能力的人。

(二)教材内容的系统性。

针对相关教材种类不够丰富、结构不够全面,教材内容在知识结构上更注重系统性和内在联系性。学生学习教材时,无论是导游服务程序还是导游带团技巧,无论导游讲解技巧还是如何面对突发事件等方面,都应受到良好的训练。

(三)课堂教学效果的互动性。

在以往常规的课堂授课中,泛泛而谈的理论授课、单一乏味的教学形式、过时落后的教学手段等都极大地影响了教师的授课热情和学生的学习兴趣。[2]应引入互动式、情景式教学,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主动扮演导游角色,增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

(四)实践教学形式的多样性。

导游业务课程要求始终把能力培养放在第一位,然而目前众多高校实践教学形式单一影响了学生理论运用于实践的能力。我们要丰富实践教学形式,探索能够调动学生积极性和参与性的实训项目,为实践创造良好的条件,保证能力与导游服务实际工作的紧密联系。

(五)教学力量建设的专业性。

导游业务课程有较强的知识性和实践性,授课教师不仅要具备专业教师的知识和素质,还要具备技术型人才的素质,不断更新与完善知识与能力结构体系,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教学设施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前提和基础,高校应加大投入,完善课程专业教学设施的建设。

三、导游业务课程教学改革的具体实践

导游业务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以教材建设、教学方法改革、实训基地建设、师资和教学设施建设为重点,课内外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校与企业相结合,力求将理论性、创新性和实用性统一。

(一)明确教学目的,加强教材建设。

高校承担我国高素质导游人员的培养任务,导游业务课程应与社会人才需求相适应,以培养综合素质高、专业素质强的导游从业人员为主要教学目标。在充分认识导游业务课程教学目的及要求的基础上,我经过长期教育教学实践,形成了适合本课程特点和高校学生特色的内容体系,从基础原理、实践操作、带团艺术、应知应会四个模块编写教材,系统阐述了导游服务领域必备的知识和做好导游服务工作应掌握的技能、技巧等内容。[3]教材体系建设除课本外,还加大了教学资料库的建设,收集了风景名胜区的影像资料和优秀导游员带团示范资料,撰写了著名景点导游讲解资料及导游词创作,收集了导游个人技能培训资料(如歌曲、笑话、谜语、脑筋急转弯、绕口令、小游戏等),编写了导游业务案例分析集等,逐步建立具有系统性、科学性、实用性的教材体系,教学使用效果良好。

(二)丰富教学手段,改进教学方法。

旅游管理专业课程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必须不断改革与创新,以适应旅游教育发展的需要。首先,转变授课观念,在教学中以一种积极快乐的心态与学生沟通交流。通过讲授、问答、讨论、收集、展览、专题讲座、写小论文等形式,营造轻松愉快的授课氛围。其次,运用案例教学法,从自己的直接经验(挂职、兼职、亲身经历)和间接经验(书本、书刊、杂志、互联网、新闻的信息知识)中收集案例,引导学生钻研知识、熟悉业务。再次,运用情景教学法,设置有利于学生发展创造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的情景。[4]对学生进行带团、问题处理等服务技能训练,满足个性体验和独特感知。最后,采用多媒体教学法,通过图片、声音、动画、视频等素材把抽象、不容易用语言表达的内容图文并茂地呈现。这些教学手段和方法使学生较快地融入课堂,增强了积极性和互动性。

(三)完善实训项目,创建实训基地。

实践性教学是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的重要环节,通过完善实训项目和形式,学生既能够系统掌握理论基础,又能充分参加旅游服务实践。[5]一方面,加强教学实习环节建设,制订严格的实习指导书和教学实习计划,拍摄学生导游实习的现场视频,为教学提供直观生动的资料。积极策划学校模拟导游大赛、南京高校旅游大联盟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与省市旅游局、共青团南京市委员会、南京市志愿者协会等建立联系,引导学生参加各种导游技能竞赛及导游社会服务活动。另一方面,与信誉好、业务量大的旅行社建立联系,签订合作协议,安排学生跟团见习。在风景名胜区建立实习基地,让学生从事景点讲解工作,或者利用专业知识为景区进行规划、宣传和市场开拓。形成集校内实训、校外实践、活动赛事、企业合作于一体的实践教学模式,强化学生应有的技能,提高学生综合服务能力,凸显课程的技能性、应用性和开放性。

(四)加强师资培训与进修,重视配套设施建设。

我国旅游业对导游人员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意味着对专业授课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教师应就相关业务知识进行专门的培训和进修。可以在旅行社挂职锻炼,实地了解企业运转流程,提高实战水平。虚心向旅行社经理、优秀导游员等资深人士请教,把握旅游行业前沿最新动态,弥补专业实践经验不丰富的不足。积极参加省市举办的旅游技能大赛,在比赛中提高专业能力。积极担任各类旅游比赛的评委,准确了解旅游行业对人才的评价标准。积极参与旅游管理咨询、行业发展和旅游企业管理研究等工作。进一步深造,在职攻读硕士、博士学位,保证专业知识的不断更新。重视完善教学配套设施,教师通过横向协作、联合开发的方式加强课程教学软件系统的制作。健全多媒体视听系统,使学生直观地理解课程基础知识和原理。加强导游模拟实验室的建设,制作景点沙盘模型,进行模拟现场的演练,增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实践运用能力。

导游业务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的探索,为培养符合旅游行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导游人才作出了实质性贡献。立足旅游行业的特点和旅游管理专业的性质,从教学目标制定、教材体系建设、教学手段方法改进、实训项目设计及教学力量建设等方面进行改革,并保证在实践中有效开展,努力为旅游业培养出一批批高素质复合型的导游人才。随着旅游行业不断发展,导游业务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工作将继续深入、不断完善,保持与时代的共同进步。

参考文献:

[1]王珍.高校旅游专业教学中导游技能培养之我见[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7,9,(2):48-50.

[2]赵阳.导游实务课程体验式教学刍议[J].教育探索,2008,(8):64-65.

[3]是丽娜,陶卓民.导游[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

[4]秦炳贞.旅游管理教学中情景模式的应用[J].中国成人教育,2010,(17):163-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