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科实习总结范文
时间:2023-04-05 05:49:5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放射科实习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病人信息资料丰实,便于与病人及病人家属沟通,便于随诊,便于指导病人,也便于给临床提供信息。
互相杜绝差错,如病人资料登记不全或与事实不符,可及时发现及纠正。
准确及时掌握病人检查结果,可以指导病人。
可进行患者的资料月统计、年统计、电话号码、住址、各临床大夫的资料统计、患者的诊断报告资料的统计,查阅方便。
“查对”制度是通过卫生强制保障实施的一种护理常规,其严格范围的执行,有效的降低了差错事故发生率。有研究表明,近一半的护理差错事故由于不严格执行这一制度造成的。
多年来,我们努力将这一制度实施在放射科接诊工作于检查工作中,收到良好的效果,现将我们的体会报告如下。
放射科实施“查对”方案的具体方法,经过多年的探索,我们总结经验,逐步形成了放射科的“查对”制度。查:登记编号预约时查,拍片时查、发报告时查。对:申请检查部位是否相符,对造影病人是否有造影剂过敏阴性记录,对申请部位与实际照射部位是相符,对照片与申请单是否相符。此“查对”制度要求放射科全体工作人员必须熟练掌握,严格要求。
放射科执行“查对”制度的重要性
放射科接诊工作在流程上看似较临床以医疗、护理工作简单,但在这看似简单的过程中,同样存在着疏忽大意导致差错事故发生的隐患。我们在1996年的工作中曾发生一起右踝骨折与有踝关节正常病人胶片对换的差错事故。就是因为未经接诊护士认真查对,导致骨折病人按正常对待,而正常病人被打上石膏。此事在当时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因此,如何规范管理,杜绝因疏忽、失误导致的差错及故意各项冒名顶替事放射科不可忽视的问题。
放射科接诊“查对”制度应用效果执行制度后,我科从根本上杜绝了因疏忽导致的差错事故和故意冒名顶替的发生。再未发生拿错照片,发错报告、拿错报告,找不到患者资料等事件。多次有人拿别人的医疗保险卡前来检查都被我科各岗位人员发现,驳回,工作受到医保中心的赞许。
近年来,由于医院管理理念的进步和病人自主意识的增强,患者安全问题已经引起世界卫生组织及国家医疗界的高度关注,成为医院管理领域最重视的议题之一。为确保患者安全,护理人员必须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查对”是护理安全的根本,是多年来护理工作者经验教训的总结。减少了临床医疗差错的发生率。在“查对”中如发现临床医师提供的临床资料与申请检查部位不符、检查目的与检查方法的选择不正确,放射科检查与其他科室的检查有冲突时,及时联系进行修改,杜绝误诊、漏诊的发生,减少不必要的检查项目,间接降低了患者的医疗费用。
认真查对造影患者的造影剂过敏记录,有利地保证了患者在检查过程的安全。近年来仅有1例过敏试验阳性的过敏体质患者在检查过程中发生过敏反应,而中断检查。无1例未做过敏试验而进行造影检查的患者。
所有患者均进行正规的编号,入档,完善借片制度,防止了有价值影像资料的流失,对疑难患者系列影像资料进行回顾对比,直接提高了我科诊断的正确率。带教实习生也能有学习的第一手资料。
重新强调严格执行“查对”制度,严格执行这些最基础的制度,对于保证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查对”的有利实施减低了放射科差错事故的发生,促进了我科人员服务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邹文琼.“查对”制度在护理制度中的应用.
篇2
1.1工作人员队伍质量不高现在在基层医院中从事放射科工作的医生大部分为非专业学校毕业,有一部分甚至是退伍军人。低学历是普遍存在现象,大部分工作人员都是中专学历为主,同时具有放射专业技术资格者更是在少数,这也使得大部分工作人员无法取得编制。影像学的发展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渗透到医学的方方面面,所以,作为新时代的影像工作者,我们不单是要能胜任自己的工作,而是要不断努力探索和发展自己工作,跟上时代的步伐,了解当今世界影像学的发展趋势,并能不断的努力自学,去了解和掌握一些影像学的前沿技术和新的理论知识。所以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个专业技术人员不单是要有广泛的医学知识,更要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对工作中所遇到的情况要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每一种技术操作不但要做好而且也要做的规范,出现问题要能及时恰当地处理,提高我们放射科的工作质量。
1.2放射设备落后在二级乙等以下医院的放射科中,普遍存在设备陈旧、简陋、档次低下等现象,所摄片的清晰度、对比度、黑化度、灰质度等都比较差,从而导致误诊、漏诊的病例较多;大量胶片的储存需要很大的空间,不便于我们工作人员的管理和学习,给病人去不同医院就诊也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尤其是基层医院,很少有CT、MRI、DSA等大型现代化医疗设备,工作人员所从事的也基本上都是应用常规X线检查,这些问题就表现的更加明显。
1.3放射技术水平与临床工作要求有一定差距区县的乡镇基层工作的放射专业技术人员少,据了解区县的乡镇基层医院放射室以一名放射工作者,又投照,又作诊断报告医师,因为工作的需要而不便于外出进修学习。这样我们的工作人员长期得不到培训和学习,知识老化,跟不上现代医学发展的步伐,便不能很好地为临床提供确切的诊断依据。同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从而对物质等个方面的也有了新的要求,然而部分基层医院的经济效益不好,工作人员待遇偏低,甚至低于人民平均生活水平,与他们心目中的期望相甚远,因此导致部分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低下,不能更好的努力学习而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也就不能与临床科室配合开展新的技术合作。
1.4部分医院对影像科室发展的重视不足自20世纪80年代起,数字化X线摄影成像系统缔造了X时代的巅峰之作,现代医学影像学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而医学影像学科室是现代化医院的支柱之一,医学影像学是临床医学的主要研究手段和推动现代医学不断发展的动力。随着医疗行业数字化进程的不段深入,医疗影像的数字化发展也越来越成为业界关注的话题。
2就业前景分析
2.1医学影像学就业范围医学影像学发展迅速,涉及面广,是一门新兴的而又成熟的学科,医学影像毕业生就业范围主要由以下五部分组成:①超声医学,包括胎儿超声、腹部超声、泌尿系统超声、血管超声等;②影像诊断,包括传统的X线诊断、计算机断层成像(CT)诊断、核磁共振成像(MRI)诊断;③介入放射学,包括穿刺引流、灌注栓塞、成形术、取出异物;④核医学,包括全身骨成像、甲状腺功能测定、肾功能测定等;⑤影像技术,包括X线检查技术、DSA检查技术、CT检查技术、MRI检查技术、超声检查技术、核医学检查技术等。
2.2医学影像学的发展1895年伦琴发现X射线为医学影像拉开了序幕,20世纪50~60年代被称为电子时代,影像增强器、超声成像等出现,成就了放射诊断学,20世纪70~80年代被誉为电子计算机时代,X线计算机体层成像(CT)、磁共振成像(MRI)以及数字减影血管造(DSA)的发明与应用,被誉为自伦琴发现X射线以后,放射诊断学上最重要的成就,随后单光子发射体层成像(SPECT)、正电子发射体层成像(PET)的应用让放射诊断学过渡到了影像诊断学,另外20世纪70年代迅速兴起的介入放射学,取得了令人触目的进展,目前介入放射学以其独特、简易、准确的方法和较好的疗效,成为了一项同内科、外科治疗并行的第三种独特的治疗体系,影像诊断学与介入放射学两大组成部分形成了这门新的临床学科———医学影像学。目前医学影像学仍在不断的发展、成熟与进步中。
2.3随着我国医疗事业的迅猛发展毕业生就业机会大大增多随着医疗事业的迅速发展,国家加大了对于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并建立起了遍及城乡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及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使各级医疗卫生单位迅猛发展。同时,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患者对于医院医疗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较多的患者会选择相对医疗技术较好的医疗卫生单位,迫使同级同区域的医疗机构竞争加大,医疗机构不得不通过“扩大医院规模”、“增加床位”及“争创三甲医院”等方式来取得优势,使自身立于不败之地。而引进先进的医疗设备,特别是大型的医学影像设备,就成为相对重要的手段,因此,医疗卫生单位对于专业技术人员的需求大大增加。于此同时,纵观目前的医疗体制,医疗卫生单位非常需要影像专业人才,但是又无法提供足够的人员编制,致使很多医疗卫生单位不得不通过招聘来解决问题,这就为毕业生提供了更多的契机。
2.4医学院校影像专业技术学生较少毕业生就业情况较乐观近几年医学影像学的不断发展,较多医学院校把重心放到了培养医学影像诊断医师上,而忽视了影像专业技术人员的培养,致使影像专业技术人才相对匮乏;然而影像检查技术不断提高,医疗机构对于这部分人才需求相对较大,所以他们的就业情况相对较好。
2.5医疗卫生单位对影像技术专业人员学历要求相对较低毕业生就业压力较小随着医疗事业的迅猛发展,医疗卫生单位对毕业生的要求越来越高,很多单位都需要学历在本科以上的医疗一线人员,但是县及县级以下卫生单位对于影像技术专业人员的学历要求并不高,因此医学影像学专科毕业生就业压力相对较小,就业前景相对较好。
3就业策略
3.1认真学习理论知识打下牢固的基础进大学之前,应该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树立好好学习的信心,杜绝进入大学就能放松的思想。在学习过程中,应提高自己的自觉性,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要善于思考、提问和总结,努力学习医学基础知识,临床相关知识,尤其是影像学知识,为以后的实习和工作打下牢固的基础。
3.2全面发展提高综合素质影像专业学生要想在日益激烈的就业竞争中取得成功,除了要学好专业知识外,也需要在提高综合素质上下功夫,包括外语能力、电脑操作能力、文字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应变能力等,这些素质需要长期积累磨练,为以后应聘增加一定的优势。
3.3把握实习机会提高实践技能进入实习之前,实习生应尽量了解和熟悉自己所到医院及影像科室的相关制度,并复习巩固与所实习内容相关的医学基础知识、临床知识和影像学知识,为实习做好充分的准备。在实习过程中,要提高自己的主动性,多看、多问、多做,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临床病例相结合,理论知识指导实习工作,实习工作巩固理论知识。应学习如何运用影像检查方法,知道何种疾病应首选何种检查方法,应熟练掌握各种影像检查技术,能够生成质量好的影像图像,也要尽力学习如何书写各系统的影像报告,学习如何把影像学资料与临床资料相结合,分析解决问题。尽量提高巩固自己的知识,累积一定的工作经验。
篇3
在一年的工作结束之后,我们应该对自己进行一次总结,这样便于我们找出不足,更好的进步。科室护理如何做工作总结?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收集的关于科室护理部工作总结精选,欢迎大家前来参阅。
科室护理部工作总结精选【1】
时光流逝,20_年的工作已经结束了,在20_年的工作中,咱们医院护理部的工作也已经顺利的结束了。一年的工作虽然没有什么突出的业绩出现,但是咱们也没有出现一起不良影响的事故,这些都是在不断的发展中,咱们得到了巨大的鼓舞。只要做好自己平凡的工作,那就是为社会做出贡献了!随着人事制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护理部在医院领导的带领和支持下,重点规范了护理文件书写,提高了护理人员法制观念;加强监督管理,保障了护理安全;加大了护理质量监控力度;重视护理骨干的培养,优化了护理队伍,提升了护理服务质量。全院护理服务质量稳中有升,病人满意度高。现将护理部工作总结如下:
一、提升服务质量,塑造医院形象
护理人员是与病人接触最多、最早,最密切的工作者,护理人员的素质和形象,直接影响医院形象。
1、护理部首先从业务素质抓起,按年初制订的"三基"培训计划组织实施,坚持了每季度进行操作及理论考试,每月由科室组织业务学习及一项操作技术培训和考核,要求人人过关,成绩纳入个人档案,作为个人考评的客观依据,形成一种比、学、赶、帮的氛围,培养护理人员有一套过硬的业务技术,使病员放心,促医院振兴。
2、规范护理人员着装、要求文明用语,接听电话规范,让护理人员以端装、和蔼、亲切、大方的形象和饱满的精神面貌投入工作中,用文明礼貌的语言热情接待病人,为病人提供满意的服务。
3、继续加强主动服务意识,贯彻"以病人为中心"的思想,让护理人员改变思想,提高认识,及时满足病人的要求,不断改善服务态度,提升护理服务质量,注重护患沟通,从单纯的责任制护理转换到了以人性化护理为中心的整体护理。
二、合理利用人力资源,充分量化护理工作
1、为优化各班职责,合理利用人力资源,指导各科室实行排班,从运行情况看甚为合理有效。
2、在实行量化考核中,护理人员积极参与新方案,增强了工作的积极主动性,培养勇于奉献,热爱集体的精神。
三、围绕医院工作部署,积极协助
1、配合医院,完成了护士长的聘任工作。协助各科护士长顺利完成交接工作。
2、认真学习医院人事制度改革相关文
四、规范护理文件书写,强化护理法制意识
随着人们法律意识的提高,新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颁布,如何在护理服务中加强法制建设,提高护理人员法制意识,已成为护理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护理部于今年严格按照省卫生厅护理文件书写规范要求,制定了医院护理文件书写实施细则,采取集中讲座、分病区学习等形式进行培训,使护理人员更加明确了护理文件书写的意义,规范了护士的行为,保障了护理安全,提高了护理质量;为护理科研积累了宝贵的资料,促进护理学科的发展;完整、客观的护理记录,为举证提供了法律依据,保护了护患的合法权益。明确了怎样才能书写好护理文件,以达标准要求。在组织讲座时,还结合我院书写护理文件的实际情况,进行了总结和分析,提出了相应对策。为了强化护理人员尽快熟练掌握规范要求,组织了全院护理人员进行理论考试,成绩合格率为100.
五、加强监督管理保障护理安全
1、定期督促检查医疗安全,重点加强了节前安全检查,增强医务人员防范意识,杜绝事故隐患,规范了毒麻药品的管理,做到了专柜专人管理,抢救车内药品做到了"四定":专人管理、定点放置、定量、定数,班班交接,有记录。抢救设备及时维修、保养、保证功能状态备用。
2、坚持护士长夜查房,督促检查护理人员在岗及岗位职责履行情况,及时发现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偏差,及时给予纠正处理,坚持每月召开护士长例会,对工作中的不足作出针对性、实效性改进措施,以确保护理质量及护理安全。
3、深入科室督促护士长每日工作安排。重点查新入、转入、手术前、手术后、危重和生活不能自理、有发生医疗纠纷潜在危险的病人,督促检查护理工作的`落实,加强环节质量控制,减少了护理缺陷的发生。
4、组织了新聘用护士进行岗前培训,通过培训,使她们树立法律意识、质量意识、安全意识,在岗位中认真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履行好白医天使的神圣职责。
六、加强了质量管理监控力度
1、护理部按照省护理文件书写规范,及时修订完善了各种护理文件质量标准及考核项目,检查考核中均严格按标准打分。
2、加强了消毒供应室无菌物品的洗涤、消毒存放、下收下送工作管理,保证了消毒物品的质量和医疗护理安全。
3、加强了医院感染控制管理,织了护士长及全院护理人员学习新消毒技术规范、环境卫生学监测的方法及重要意义、医院感染控制对策、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其内容纳入了"三基"、年终理论考试,无菌技术操作等纳入平时护理操作考试,通过每月质量检查和护士长夜查房,对护理人员消毒执行情况进行了检查考核,重点加强了一次性无菌物品、无菌技术、卫生学洗手、环境卫生学、消毒监测的管理和考核。
4、各项护理质量指标完成情况:
1)、基础护理全年合格率达100
2)、特、一级护理全年合格率达100.
3)、急救物品完好率达100.
4)、护理文件书写平均分99.57,合格率达100.
5)、护理人员"三基"考核合格率达100.
6)、一人一针一管一灭菌一带合格率达100.
7)、常规器械消毒灭菌合格率达100.
8)、一次性注射器、输液(血)器用后毁形率达100.
七、重视人才培养,优化护理队伍
1、加强护理管理培训。对未进行岗前培训的护士长及老护士长进行了培训。
2、为提高护理人员的素质,优化护理队伍,选派骨干外出进修专科知识。今年选派护理骨干及管理人员参加多种形式的专科知识及技术培训班人数达6人次,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5月与美国专家共同完成的5例心脏搭桥术,14例介入手术及术后护理,使病人康复出院,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3、继续实行多渠道的学历培养。截止今年底,已有116人获护理专科学历,7人获本科学历。
4、加强了新业务、新技术开展。
5、完成了年青护士的轮转工作,重点加强基础理论及基本操作技术的提高,使年轻护理人员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掌握多学科知识和能力。
6、圆满完成各项继教培训。组织全院护理人员参加市护理学会举办的继续教育,参加率达100.护理查房每月1次,业务查房学习每月1次,鼓励护理人员发表科研论文。
7、充分培养护理人员组织参与性,"5.12"护士节举办了以倡导人性化服务为主题的多项活动,为新护士授帽,护士礼仪表演,护理操作技术展示。护理人员各尽所长,既强化了护理知识,又陶冶了情操,增强集体主义荣誉感。更好的为医院建设贡献力量。
8、规范教学,加强对护校实习生的带教工作。
现实中存在着很多的问题,这些都是在不断的发展中,咱们得到的成果,很多的现实问题都是这样的,相信咱们能够做好,其实很多的事情都是在不断的发展中得到验证的,咱们那也是这样认为的,所以咱们会一直的努力下去的,我相信咱们那会做好这一切的,因为咱们医院护理部一直在努力,一直在不断的进步中!
科室护理部工作总结精选【2】
我科在院领导和感染管理委员会的领导下,根据《医院感染管理规范》、《消毒技术规范》和《传染病防治法》等有关文件与规定,制定相应的院内感染控制计划,并组织实施,及时监测效果,及时修订措施,使我院院内感染发生率控制在较好的范围内,无院内感染的暴发流行。现将今年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完善管理体系,发挥体系作用
1、为进一步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明确职责,落实任务,今年8月重新调整充实了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完善了三级网络管理体系。在工作中,遇到需要多科室协调和配合时,及时汇报主管领导解决问题。
2、11月份在感染管理委员会的倡议下和院领导的支持下,医院感染管理部分加入了我院的医疗护理质量督察中,制订了严厉的奖惩办法。
二、医院感染监测方面
我科负责放射科感染发病情况的监测,定期对放射科环境卫生学、消毒、灭菌效果进行监督、监测,及时汇总、分析监测结果,发现医院感染存在的危险因素,寻找有效的预防和控制办法。通过监测—控制—监测,最终减少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提高医疗护理质量。
1、病历监测
对院感病例回顾性调查模式(在病案室逐份查阅出院病历,防止漏报),真实了解我院的医院感染率的基线。并同时采用了前瞻性调查形式,下病区对重点病人整个治疗过程的随访,密切观察院内感染发生情况,既做到对病人的过程管理,同时也是对管床医生的持续培训,此项工作收到预期效果,能及时发现医院感染病例,防止医院感染的暴发流行。
①感染率监测:
②漏报率的监测:传染病上报率。符合卫生部的要求。
2、环境监测方面
①对放射科环境定期采样,合格率为98。6%。对于不合格的者,及时查找原因并重新采样。
4、消毒灭菌监测
1、每月对消毒间预真空高压锅进行效果监测,按全国消毒规范要求,每天做B—D试验,每月做生物监测,保证高压锅消毒灭菌质量。对手术室的快速压力蒸汽消毒锅全国消毒规范要求进行监测以保证灭菌质量。
2、每月对放射科使用中消毒液的监测:共监测246份,合格246份,合格率为100%。并逐步取消外科病区的戊二醛浸泡消毒,采用压力蒸汽灭菌。
3、6月份对使用中的紫外线灯管进行了监测,上半年共监测79根,合格75根,合格率为94.9%的紫外线灯管通知科室及时更换。
4、对我院使用的消毒剂及一次性医疗器械和物品进行了备案。
三、重点部位医院感染管理
每季度抽点DSA的感染管理,发现问题,主动与各科主任或护士长沟通并督查改进。
四、多渠道开展培训,提高医务人员院感意识。
1、新职工培训对3名新上岗职工进行了医院感染概论、医疗废物管理知识培训与考核,考核合格率为100%。对新入院实习医生、护士进行了医院感染知识培训,使他们对医院感染概况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2、采取多种形式的感染知识的培训将集中培训与晨会科室培训有机结合,增加了临床医务人员的医院感染知识,提高院感意识。
五、存在问题
1、临床感染管理小组没有充分发挥其作用。
2、部分医生对院内感染重视程度不够,对病人的有关院内感染的诊断以及病情分析方面存在欠缺,医院感染登记表不能及时报送。
科室护理部工作总结精选【3】
2021年急诊科按照医院、护理部的工作重点制定每月的护理计划,提出具体细致的措施,工作中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不断改进。全年急诊科结合全国卫生系统开展“三好一满意”活动,热心为群众服务,保证120出车及时、抢救及时、服务及时,圆满的完成了各项护理工作任务,全年无投诉,无差错。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总结汇报如下:
一、全年完成工作量
1.工作量:
急诊_人,120出车x次,各种注射共计x人,洗胃x人,留置导尿x人,灌肠x人,重危抢救x次,死亡x人,抢救成功率x﹪,群伤 例/人数,应急演练 次。
2.工作达标情况:
急救物品完好率达100%。消毒灭菌合格率100%。病历书写合格率 %。护理管理 分,服务态度满意度 %,护理技术操作考核合格率100%。护理文件书写合格率100 %。
二、依法执业,保障护理质量和安全
1.严格执行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和规章。
严格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管理办法》,明确护士的权利、义务和执业规则、依法执业,一如既往的做到无一例非法执业。认真贯彻落实法律法规、规章制度。
2.加强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培训学习。
每月组织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安全知识及院感相关知识培训,并组织全科护士进行书面考核,合格率100%。
三、优质服务、提高护理人员素养
1.由于急诊科护理人员较年轻化,根据急诊科的工作特性,制定针对性的培训计划,要求人人掌握急诊的流程,院前急救,如何接急救电话、掌握急诊科所有的急救仪器使用,同时加强理论方面的学习与考核,通过培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科学排班,以老带新,每个班次的3个人员都是新老搭配,技术能力强弱搭配,沟通能力强弱搭配,做到班次不固定,弹性合理排班,保证护理小组整体能力优异。
2.根据护理部制定的护理服务细则,组织全体护理人员认真学习,严格执行,护士长带头并加强检查。要求护士行为规范,包括着装、仪表、用语、行为等符合要求,遵章守纪,认真履行职责,利用每天晨交班时间检查,跟班检查及节假日抽查。违规人员严格考核。
四、加强三基培训,提高急救能力
1. 急诊科制定学习制度和计划,坚持每月组织护理业务学习,护理操作技能的培训与考核,全年组织护理业务学习共12次,完成23项护理操作技能的培训与考核,合格率100%。护理查房4次,护理病例讨论4次。
2. 坚持晨间提问制度,加强护理人员的业务知识学习,扎实理论基础,做到有效落实并做好考核。
3.派出1名护士到_省医院完成了急诊专科护士学习,派出护士长至_医院学习,及至_医院参加护士长管理培训。
4.全年共有3篇学术。
篇4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以我院普外科2015年1月—2017年1月新入院的40名护士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采用不同的培训方式,即:常规培训方式(对照组)、护理程序介入方式(观察组),对比教学结果。其中对照组20例,观察组20例。两组年龄、学历等基本信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方法。对照组护士采用常规培训方式,将本组培训人员带入科室,由负责带教护士带教;观察组护士采用护理程序介入方式进行培训,实习期结束之后,对比分析两组护士的理论成绩和护理操作成绩。1.2.1训前摸底。在培训之前对护士现已掌握的基础理论、专业理论、护理操作等内容进行考核,了解护士现有的护理水平、专业等级,理论与操作方面的优势和劣势。可以借助笔试、观察、自我陈述、问卷调查、科室反馈等方式对以上情况进行详细了解[1]。1.2.2个性化培训内容。将摸底情况做以分析总结,充分了解各个护士的培训重点。大部分刚刚进入本院的护士面临着两个困境,即理论知识掌握不足和临床经验较少。这是由于学生生涯期间学校对于手术操作知识的教授不足,临床操作机会较少造成的[2]。另普外科学的内容繁多,科室内病种多样,这些客观因素也增加了新护士对培训内容吸收消化的难度、对操作技能掌握难度。根据以上的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培训内容:护理操作要求、护理操作技能、介入性知识、专业知识、法律素养、病例填写等。1.2.3个性化培训计划。根据个性化的培训内容相关负责人制定出了个性化的培训计划。这些培训有:主题培训、带教老师实践带教、主题讲座、考核人员确定、考核内容、时间、方式的确定等。1.2.4手术知识培训。(1)参考资料的整理汇编。编写几本具有使用价值、较权威性的加入知识培训参考书[3],由具有多年临床经验的医护人员在查阅专业资料的基础之上进行编写。以此作为科室带教教师的带教教材,作为培训期护士的必备资料。(2)主题讲座学习。周期性组织培训护士参加医院举办的各种讲座活动,讲座结束后可向主讲人提问,也可互相讨论。通过参加讲座活动,一方面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医学知识广度,另一方面加深了护士对介入知识的理解程度,营造了一种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3)病例讨论。首先由带教组长采集、展示具有特色的相关病例,之后一起探讨出合适的诊疗措施[4],再由带教教师指出诊疗措施中尚存在问题,继续深入讨论。病例讨论是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培训学习方法,是学习与考核并存的培训方式,不仅可以再一次巩固已掌握的相关基础、专业知识,而且能够对现有的知识体系进行补充完善。同时也培养了护士的思辨能力。(4)教学查房。开展教学查房相关的工作。首先要培养护士的基本素养,提醒培训护士要遵守医疗保护制度,具有一定的法律意识[5]。其次是专业知识的培训,包括下静脉血栓的预防措施、治疗措施、护理措施;饮食方案在食管癌支架治疗中的应用价值等。通过实际的教学查房,可以引导培训护士将理论用于实践之中。1.2.5护理病例的书写。(1)制作病例参考模板。依据权威规定制作病例参考模板,供培训护士教学使用,一方面能够形象地展示病例的规格[6]、标准,为护士的培训学习提供参考可提高护理病历的质量。(2)采用专人负责制。由对病例书写熟练掌握的工作人员专门负责简历的规范书写,按时检查,总结共性错误和特性错误,统一纠正[7]。(3)监督制。相关工作人员对病例的质量进行检查,对重点情况的相关护理记录进行抽查[8],对重点问题护理措施的可行性进行评估。如发现存在的问题,及时处理,充分保证病例的质量。1.3指标观察成绩评估:包括理论成绩和实践操作成绩两项,成绩更高者,培训效果更好。
2结果
观察组的平均理论成绩为(87.65±8.98)分,平均实践操作成绩为(92.03±6.72)分;对照组的平均理论成绩为(67.46±11.67)分,平均实践操作成绩为(81.55±11.14)分。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有资料证明,针对护士的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培训方案,因材施教,可以提高培训效率,改善培训效果。将护理程序引入到护士培训环节是培训的新型模式,通过这种培养模式,可以有效地帮助护士掌握理论知识,并能够提高将理论知识灵活运用到实践中的能力。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观察组通过护理程序式培训,理论成绩和实践操作成绩都优于对照组,而且观察组培训过后的自我满足程度也高于对照组(P<0.05)。这说明,将护理程序应用到普外科护士培训过程中的做法是正确的,可提高培训质量,可以延续使用。
参考文献
[1]梁俊丽.护理程序在介入放射科护士培训中的实践研究[J].当代临床医刊,2016,29(5):2465-2466.
[2]赵俐红,陈义,兰斌,等.放射科规范化培训护士培养方法探护理标准前研究论著在临床儿科中,静脉输液是最主要的一种给药途径,是对患儿疾病进行治疗的常用手段之一,是临床护理操作中非常重要的讨[J].华西医学,2016,31(3):579-581.
[3]李小卫,王志稳,李淑迦,等.我国新毕业护士培训的现状及思考[J].护理管理杂志,2012,12(7):487-489.
[4]葛宝兰,常娜,杨海娥.情景模拟与案例分析在急诊分诊护士培训中的应用[J].中国护理管理,2009,9(9):17-19.
[5]徐园,焦静,曹晶,等.基于护士核心能力构架的培训课程在新护士培训中的应用[J].中国护理管理,2015,15(9):1087-1090.
[6]胡卓卓,廖小萍,谢娟.护士培训模式转变对提高优质护理内涵质量的影响[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4,11(4):545-547.
[7]李玉琴,谢素音.两种培训方法对新毕业护士培训效果的观察[J].现代临床护理,2010,9(7):65-66.
篇5
30多年来,肿瘤的微创介入治疗正以其独特的原理、技术和优势在肿瘤的诊断和综合治疗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李晓光介绍说,肿瘤介入治疗能够在清除肿瘤的同时,把保护患者机体功能作为选择治疗方法的重要考虑因素之一。在治疗方法的选择上更遵循个体化、人性化、理性化的治疗原则。
痛定思痛 潜心钻研“第四种武器”
1972年,李晓光出生在一个医学世家。身为老中医的爷爷在张家口和北京两地往返行医,小有名气。“”开始后,爷爷只得回家务农,空有一身好医术无法施展。更让人遗憾的是,李晓光4岁时,爷爷因患脑血管病去世。因为家境和社会环境的关系,李晓光父辈一代的兄弟姐妹并未能把老一辈的医术继承下来。这也成了当时全家人的一件憾事。
时光流转到上世纪90年代,李晓光学习成绩很好,高中时一直是全校第一。作为家中长孙,一家人都希望他能够继承爷爷的衣钵。高考时,学校打算保送他去清华大学,但为了完成大家的心愿,李晓光放弃了这个机会,报考了七年制的原卫生部直属中国医科大学。当时中国医大在河北只有两个招生名额,李晓光以全校第一的成绩被录取。读完第六年的时候,原卫生部下发文件,选拔七年制的优秀医科学生到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继续攻读八年制,直接授予博士学位。李晓光又成为了其中之一。
喜欢在临床一线工作的李晓光在实习轮转中对放射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近十几年来,医学影像学发展迅速。那时,CT已经被普及,从单排CT发展成多层螺旋CT,这是影像学技术的巨大飞跃。同时,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也处速发展的阶段,各种成像方式如超声、CT、磁共振和核医学的进展很快,又出现了功能成像、分子影像、多模态融合成像等新的技术。我认为这些医学影像技术的进步对于临床来说,都能有非常大的帮助。”李晓光惊喜地发现,^去看不见、诊断不清的情况,通过CT、磁共振等影像技术就能找到病灶的根源,给人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这样的医学进步让李晓光感到震撼。加之他偏爱理工科,所以选择了放射科。
大学期间,李晓光的母亲和姑姑先后因肺癌去世。这让他始终无法释怀。“那时针对肺癌的治疗还没有目前这样先进的医学技术。虽然母亲和姑姑的肿瘤都不算大,但因为母亲有肺气肿,不能进行手术治疗,延误了病情。而姑姑虽然做了手术,却很快出现了转移。”痛失亲人的经历让李晓光更加认识到微创介入治疗的重要性,也笃定了要将肿瘤介入治疗作为毕生努力研究的方向。
曾益新院长在执掌北京医院前曾是北京协和医学院的校长,对恶性肿瘤发病机理和生物治疗早有研究。为了将北京医院的肿瘤微创治疗做大做强,曾益新精选李晓光加盟组建北京医院肿瘤微创治疗中心,并鼓励他能够在北京医院这块沃土上,创建肿瘤微创治疗的学科亮点和学科重镇。
手术、化疗、放疗是传统治疗肿瘤的三把“板斧”,介入治疗的出现,可称得上是为战胜恶性肿瘤增添的“第四种武器”。李晓光认为,虽然手术切除肿瘤是比较好的方式,但开腹、开胸等手术会造成较大的创伤也是不争的事实。“对于因为年龄或身体原因不能进行手术治疗的肿瘤患者来说,介入治疗的优越性就体现出来了。”回想到母亲的经历,他更相信微创介入治疗具有独特的作用。“尤其像一些高龄的肺肿瘤患者,八九十岁的老人,如果做开胸手术就必须全麻,但患者的心肺功能一般承受不了。再比如像我母亲那样,因为疾病原因无法进行手术的患者,这种情况下就可以采取介入治疗。对于介入治疗来说,根本理念是‘不切’。通过CT扫描发现病灶,然后用一根微波针或射频电极针直接经皮穿刺到肿瘤中,与仪器连接后,通过微波或射频电流的作用在局部产生60度~100度的高温,将肿瘤烧毁。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原位灭活’。从消灭肿瘤的角度来说,可以达到和手术切除近似的效果,而对患者正常组织的损伤很小,最大程度地保护了患者的生理功能和免疫功能。”
创新治疗模式 最大程度保护患者
采访这天,李晓光就要给一名患者进行子宫肌瘤的经动脉栓塞治疗。女孩儿年纪轻轻,却已经做过两次子宫肌瘤手术,如今再一次复发。“众所周知,子宫对于女性尤其是未婚未育的女性来说,伤害越小越好。而手术操作,即便再谨慎,也还是会对子宫造成伤害。更何况像她这样,要反复进行手术。”李晓光说:“在这种情况下,进行子宫动脉栓塞对该患者来说应该是最适宜的治疗方式。此方法同样是通过阻断子宫肌瘤的供血而使其萎缩。不仅能够有效地控制肌瘤生长、缓解肌瘤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更能对子宫起到最大程度的保护作用,使广大女性在生理上和心理上都保持完整。”
近年来,原有的以破坏性治疗为主导的肿瘤治疗模式逐渐向“建设性治疗”模式转变,以微创与生物免疫治疗为核心的综合治疗正逐渐成为肿瘤治疗的重要发展方向。
李晓光说:“我们的肿瘤微创中心的理念,就是践行肿瘤建设性的治疗模式。”目前对于肿瘤的治疗,手术切除、化疗、放疗仍是主要的治疗模式。不可否认,这三大治疗手段对于肿瘤发挥了重要的治疗作用,但是各自的缺点也是很明显的。手术切除创伤较大,真正能够切除的早期肿瘤不多。而化疗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放疗也存在同样的问题。这些治疗方式对人体正常组织的伤害常常是巨大的和不可避免的,尽管它们也在朝着“精准微创”的方向在努力。李晓光介绍说,比如造价昂贵的射波刀、质子刀的运用,其目的是在加大肿瘤组织放疗剂量的同时,尽量减少对人体正常组织的影响。但即便如此,从其原理来说,依然是要穿过人体正常组织,达到病灶进行治疗,射线所通过的路径势必会造成人体正常组织的损伤。
1998年自协和医科大学博士生毕业后,李晓光选择了北京协和医院放射科,师从国内著名影像和介入学家金征宇教授,开始从事放射介入治疗工作。在近20年来的临床工作和研究中,他总结出了大量丰富的经验。他认为,在某些情况下,肿瘤介入治疗相比传统手术切除肿瘤更有优势。“目前,医学界对肿瘤免疫治疗的研究方兴未艾,并且在某些肿瘤的治疗方面取得了令人震撼的效果。对肿瘤进行原位灭活之后,肿瘤会坏死,并且会释放出肿瘤抗原。这种抗原可以激发出人体的免疫反应。但切除之后,就没有这样的效果了。”他强调说,“肿瘤的原位灭活不仅消灭了肿瘤,而且在提高了人体自身免疫力之后,能够更好地减少肿瘤的复发和转移。”
李晓光举例说,对于不能手术切除的中晚期肝癌,可以从肝动脉的血管途径和经皮直接穿刺肿瘤两种途径进行治疗。从腹股沟进行股动脉经皮穿刺,在X线透视的引导下,将很细的导管或微导管直接插到肿瘤的供血动脉上做栓塞治疗。达到既阻断肿瘤的血供,又将化疗药物打入了肿瘤内部,使肿瘤能够最终因缺乏营养而坏死。这种方法技术上非常成熟,疗效肯定,已经成为中晚期肝癌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经皮穿刺肿瘤做消融治疗,已经超越外科手术切除,成为早期小肝癌的标准治疗方法。
提高生活质量 是对患者最好的承诺
2006年,在第三方资格认证通过的情况下,李晓光前往美国密歇根大学医学中心,主攻介入放射学,并获得了密歇根州的行医执照。但李晓光在密歇根只待了一年便义无反顾地回到了中国。他说:“在别人的国家,不管发展前景如何美好,都像是个无根的游子,只能获得那些虚空的名誉。而除了祖国,世界上没有任何地方能够带给中国人最大的机遇和价值。”
篇6
【关键词】护士;交接;缺陷;管理
【中图分类号】R192【文献标示码】B【文章编号】1044-5511(2011)10-0246-01
随着社会及医疗技术的迅猛发展,外科手术量也迅速增加,护士的工作量也不断增加,而护士的编制远远不能满足临床需要,这就大大增加了护士工作的难度和风险,我院是一所Ⅱ级甲等综合医院,护士编制不足,手术量逐年大幅上升,病区护士与手术护士在病人交接中出现了一些缺陷,现将我们针对缺陷采取的管理措施总结如下:
1常见缺陷
1.1术前准备不充分
1.1.1护士准备不充分病区护士对手术的方法及相关知识缺乏,宣教的方法及内容不到位,仅通知病人禁食禁饮。手术护士未进行术前访谈。
1.1.2病人准备不充分对疾病知识认识不足,未掌握与疾病相关的知识。如禁食禁饮的目的。
2.术前交接不到位
因护士配制不足,无病区护士护送病人入手术室,未与手术护士进行病人交接,导致手术护士对病人情况掌握不足。手术部位交接不清,医生记录病历常出现左右错误,如不进行交接易发生手术部位的错误。
3.术后交接不到位
未进行护士与护士交接,由麻醉师或实习生交接出现了以下情况。
3.1交接时间存在时间差,手术护士记录时间为出手术室时间,术后病人到放射科检查或途中等待电梯时间长,而病区护士记录为与交接人交接的时间,易造成法律漏洞。
3.2病人离开手术室至病房途中由于无护士陪送因喉头水肿出现呼吸道症状导致抢救不及时。
3.3病人皮肤出现压疮由于未进行病人交接,手术护士对病人皮肤情况不了解,因手术时间长,病人长时间处于一个卧位,手术护士未对病人骨突部位皮肤进行保护导致皮肤破损。
3.4病人各种管道交接不清因无护士与护士的交接,病区护士对一些新技术知识缺乏导致对一些对管道的作用,使用方法不了解。如新开展的静脉麻醉泵的使用,病区护士误认为手术室错将麻醉泵接入了静脉管,同时对其使用方法不了解,对拔管的时间不清楚。留置导尿病人出现包皮嵌顿等。
3.5术后治疗交接不清如病人术中余液及余血交接不清,病房护士发现深静脉置管出现漏液及余液有质量问题无法循证。护送者将病人余血放于担架上或床头柜下,导致病区护士未及时为病人输血造成血液过期,延误了病人的治疗,造成病人经济损失,甚至发生医疗纠纷。
4.外科是一个高风险的科室,安全管理是护士长的首要任务。
针对医疗纠纷的敏感性,抓好护理安全,强化法律意识是确保病人权益,优化服务质量的需要。[1]我们对所出现的缺陷进行了以下管理。
4.1抓培训
主要内容包括:①法律知识培训。②相关制度培训:查对制度;分级护理制度;交接班制度;护理文件书写制度;临床操作规范制度;③邀请医生及麻醉师进行新技术、新业务、新仪器使用知识的培训,并及时制定操作规程和管理制度。④加强基本功训练,抓好再职继续教育,努力提高护理人员理论水平,专业技术水平和护理经验,掌握相关护理要点。⑤专科护理知识培训:按照临床路径制定相关手术的护理路径,内容包括术前心理护理知识(了解病人的压力源,如与疾病、环境、手术相关的压力源)[2];专科术前指导基本知识;专科手术术前准备的内容及要求;术后观察要点;术后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及对策;术后健康指导;出院指导。
4.2抓落实
①建设健全规章制度是护理安全的保证。树立风险和安全观念,依法,依程序执业,保护自己和患者的合法权益。[3]重点抓好岗位责任落实,强调操作规范及细致观察,经常检查,不断总结及完善,反复强化,让护士时刻用规范约束自己,严格护理行为,确保护理安全。②抽年资高职称高的护士担任临床护士,使她们的经验得已更好的发挥。③按标准做好术前指导,术前准备及病人的护理标识。④手术前一日手术室护士入病区进行术前访视。⑤检查落实责任护士按照护理临床路径进行护理的效果,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整改,完善制度。
4.3抓护理队伍建设
积极引进人员,保证护士编制不低于卫生部规定的0.4:1的人床比,抓好人才培养,对新聘人员进行全面培训。
小结:社会需求的增加.呼唤全程优质的护理,我们应当针对围手术期护理的重要性,抓好组织分工,抓好制度落实;针对创伤急救和手术救治的紧迫性,抓好专科训练;针对心理反应的突发性做好护患沟通;针对外科治疗的协作性,抓好科间配合;以病人为中心,搞好医护、麻护、护护之间的协作,工作中互相支持,互相督促,做好交接,保证手术病人的安全。[4]
参考文献
[1]宋玲.强化护士法律意识.规范护士行为.西南国防医药2010.01:77-78.
[2]樊晋.石敏.外科护理发展趋势及管理新思路.西南国防医药2010.01:75-77.
[3]陈三莹.骨科病区护理风险与安全管理.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06:136
篇7
文章编号:1003-1383(2007)02-0220-02
中图分类号:R 642.44文献标识码:B
教育质量是高等学校的生命线,而知识来源于实践的认识,能力来自于实践的锻炼,素质更需要在实践中养成。实践教学在提高教学质量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是提高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 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加强医学实践教学、提高医学生实践能力是医学教育质量的根本保障。因此,医学生必须经过长期而又扎实、规范的临床实践的培训,将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应用于临床实践中,培养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临床技能。本文根据医学实践教学的现状,就改革课程教学体系,强化实践能力训练和注重临床思维能力培养作一探讨。
医学实践教学现状
完整的医学教育过程包括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个部分,两者互相渗透,紧密相联,组成一个完整的有机体系[1]。实践教学是医学教学的突出特点,不仅要重视基础理论教育,还要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然而调研我国82所高等医学院校的教学情况:①教学方法以传授知识为主,即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不足;②重理论轻实践,具体表现在理论与实践课时安排的比例为1∶0.6,实践教学学时偏少,不利于医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③传统医学教学过程,是执行先理论教学,再临床见习教学,而后毕业实习的“三段式”教学,理论与实践脱节,学生接触临床的时间晚;④教学模式陈旧,传统课程设置以生物医学模式为依据,课程内容带有浓厚的“纯治疗型”特征, 缺乏心理、环境、社会等因素的内容,难以适应新的医学模式和卫生服务模式的变革。由于以上原因再加上诊断技术的发展,使医学生出现了重仪器、轻临床的倾向,医学生往往重专业知识的积累,而忽视临床思维能力的训练[1],其后果是不能够很好地掌握病情的变化、分析和鉴别诊治,工作好似一个“书记员”。同时医疗改革使患者及家属有选择医生的权力,对医生的水平和安全性、满意程度、防范差错的意识越来越重视,这使得医学生不被社会尊重,患者不配合和拒绝诊疗的情况时有发生,使得医学生的实践机会越来越少。经过医学高等院校倾力培养5年的毕业生,在毕业后“不会看病”已经是“司空见惯”的事情[2]。每年的国家执业医师资格实践技能考试结果显示,考生的基本操作技能是最欠缺的,其次是体格检查基本技能不扎实,X线、心电图阅读不尽如人意[3],提示我们应加强在校学生实践技能的教学。
改革课程教学体系
改革课程教学体系,加大实践课程比例,一方面将与临床医疗联系不甚紧密的科目比如医用物理、高等数学、无机化学等作为选修课、自学课来安排。简化教学科目,增加临床课程的教学课时数,有效延长临床见习、实习时间。另一方面,构建综合化课程体系。传统临床课程虽具有知识结构完整,所需教学投入少,便于组织等优点,但存在学科界限泾渭分明,教学内容不必要重复多,部分内容陈旧、过时,对新理论、新成果反映不及时等弊端。因此,可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进行临床课程的综合化改革,即将必修课的理论部分重组、整合为诊断学总论(综合课程)、系统疾病学(综合课程)、专科课程(仍为学科课程,主要进行内容更新)3个模块,并新开临床选修课程模块(医患沟通学、临床营养治疗学、肿瘤学概论、急诊医学)。主要方法是打破原有的诊断学、放射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神经病学等课程结构,将《诊断学》中的“问诊”、“基本检查方法”、“实验室检查”,与《放射诊断学》中的“总论”整合为《诊断学总论》,将《诊断学》中的“各系
作者简介:韦红卫(1965-),女,广西平果县人,主任医师,研究生学历。统体格检查”,与《放射诊断学》中除“总论”以外的部分,与《内科学》、《外科学》、《神经病学》,以器官系统知识点为牵引,按照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治疗的主线进行重组、整合,形成《系统疾病学》。教学内容按照突出“三基”训练、减少不必要重复、增添新理论新知识、补充遗漏的原则更新优化。从而大幅删减了放射诊断学、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神经精神病学都要重复讲授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改为由上述科室联合授课、集体备课,内科主讲病因、病理、发病机理、临床表现、诊断(不含影像诊断)、内科治疗;放射科主讲放射诊断,外科主讲外科治疗。这样就减少了课堂理论授课的时间,增加实践教学的愿望得以实现。改革后的课程体系,理论与实践课时比例接近或达到1∶1。
强化实践能力训练
贯彻以医学生为本理念,转变“以教学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思想,采取综合化的方法,培养学生能力。笔者认为,强化实践能力的训练,应从以下几方面去思考:①重视诊断学、放射诊断基本技能训练。在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中心电图判读和X线阅片是必考内容,说明了医学生掌握这些技能的重要性,因此在教学中应重视这方面基本技能的训练。一是加大这些课程实践与理论教学学时比,确保临床课程理论与实践学时比为1∶1;二是坚持配强师资,教员全脱产教学,确保全身心投入;三是小班授课,每班50―60人,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实践机会;四是建立技能训练室开放制度,实行课后技能训练。影像诊断学讲授中,每个知识点都配有相应的影像图片,每次理论课后当晚均进行影像读片训练,每个章节结束时在周末集中组织影像读片辅导和答疑。诊断学教学中,教员先示教,医学生再互练,要求手法规范,内容全面, 步骤正确,而后再进行临床见习。②理论与见习同步教学。要提高临床教学质量,最重要的问题之一是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因此应该实行理论课与见习同步教学,每2―3个疾病理论教学后就安排1次相应内容的临床见习,这样就使见习内容紧扣理论课,避免了见习与理论相脱节的现象。③在临床见习课中推行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法(problem base learning,PBL)。 即教员先将问题提出,带领医学生到病床边熟悉病情,再组织学生围绕问题讨论分析,以解决临床实际问题为讨论点,能增强学生学习成就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发挥学生主动思考的学习主动性。④加大临床技能实验室的建设,充分发挥模拟教学的作用。由于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实施以及医疗市场的现状,目前,妇产科学等临床课程的部分教学内容的见习难以得到病人的同意和配合,成为临床见习教学的难题。为了弥补实践训练不足的问题,应该加强对临床技能实验室的建设,购置各种模拟训练设备,如高级分娩模拟人、心肺复苏模拟人等,能较好地演示分娩的全过程、实行急救技术操作等。目前此项工作已得到了广大医学教育工作者的重视,一些学校还建立起了模拟医院,有条件的单位还聘请、培养标准病人(standard patient),以供临床教学之用。
注重临床思维能力培养
临床思维能力是医学实践能力的重要构成部分,必须在教学中得到长期的训练才能形成、提高,包括课堂理论课教学应该注重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训练。一方面是将PBL等教学方法应用到课堂理论课教学中,老师提出问题、围绕问题进行授课,学生围绕问题进行学习和思考,这样就避免了照本宣科、灌输式教学所致的枯燥无味,有利于学生临床思维的形成。另一方面是开设讨论课,有讨论才会有思考,思维才会真正被激活。在每个系统疾病的理论课结束时,安排综合性讨论课1次,其教学要求为:①在教学设计上以病例为基础、以问题为先导;②教员精选案例、设计讨论范围和步骤,课前将资料印发每名学生;③第每次讨论课前,讲明讨论课的目的、意义、要求及方法;④讨论时教师要做好引导,循序渐进,合理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充分发言;⑤最后总结时,教师既要注意对知识的总结,更要注意对方法的指导。讨论课是一种综合性的教学活动,在当前教育体制下,将讨论课与课堂讲授有效结合,发挥讨论课对传统课堂教学的补充作用,不失为一种较好的教学方式。
医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培养合格临床医师的重要和必须途径,也是医学教育的重点和难点。近年来部分院校通过教学改革,加强了实践教学,学生的实践能力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在高校扩招和目前的医疗环境下,相当部分医学生的实践能力低下、动手能力差的现象是不容忽视的,必须引起有关部门和各高校的高度重视。本文仅是作者的初步探索与思考,希望引起更多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并做进一步的研究,为提高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供更好更多的教学方法。
篇8
[关键词] 医学影像学;教学模式;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中图分类号] R197.3[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673-9701(2012)08-0117-02
住院医师规范化临床培训是完成从学生到医生转变的重要阶段,临床专业学生在影像科的时间短、内容多,在带教中存在着教学重点不明确、方法简单和放任自流等问题。我们采用在教学中重基础、多综合、大影像、小书本的带教理念,采用基础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与学科发展方向相结合、精选课程的综合教学带教方法,有助于学生工作能力的培养。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来我院住院医师规范化临床培训的受训医生,共120人。
1.2研究方法
收集2005年以前简单教学方法带教的60名受训医生影像科出科考试成绩,作为对照组。2007~2011年采用综合教学方法带教的60名受训医生作为综合教学组,将其出科考试成绩与对照组比较。
1.3 带教方法
1.3.1 综合教学组带教方法①设立专用教学PACS系统,专用教室。现代医学影像学发展迅速,已经从单纯的X线诊断发展为包括X线诊断、CT、核医学、MRI、超声诊断和介入放射学的综合学科。医学影像学有别于其他学科的最大特点是始终面对大量的影像资料,PACS系统能够同时显示多种影像设备的结果,做到互相印证,有助于疾病的“大影像”概念掌握,有助于对各类疾病的影像、病理、临床综合的学习。随着设备的进步,临床医生能够与影像科医生同时看到检查的图像,影像学已经不是放射科医生的独门绝技了,每个临床医师在工作中必须具备一定的读片能力,过去那种只读报告的方式已经不适合工作需要了。②影像征象教学片200份,每个征象用记号笔标出。受训医生自行读片,教师进行答疑,加深学生印象。影像征象是患者的病理改变在影像上的反映,掌握影像征象(简称认征)是学习影像诊断的基础,也是分析影像征象形成机制与临床应用的基础。③典型案例和警示性病例200份,先由学生自由讨论,最后带教老师总结,使学生学会思维、诊断的方法,触类旁通,建立整体概念。事故的原因是什么?学生讨论中给出鉴定组专家意见,最后给出问题分析。打下坚实的基本功,从中汲取经验和智慧,将来用于新技术中。④专题讲座课件150学时,专题讲座录像150学时,根据学生情况选用。录像以自学为主,教师课后答疑。可以1人,也可以多人,时间灵活。⑤Mini-CEX,每一项皆采取9级评量计分。1~3级为未符合要求,4~6级为达到要求,7~9级为优秀,4级以下虽未符合要求,只要经再矫正将可达标。临床教师立即给予建设性回馈。指出优秀之处和需改进之处,并提供后续自我学习的方向,并将简要的记录写于教师评语栏位上。⑥问卷调查,考核结束后分别向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发放一份调查问卷,问卷统一发放,当场收回,回收率100%。问卷内容每一项都分为3个等级让学生选择:明显提高计2分,提高计1分,无变化计0分,分析两组问卷评分情况。⑦制定培训手册和专用教材,手册时间和教材分节以日为单位,包含培训内容、培训目标、培训方式、作业题、作业题成绩、教师和学生签名等。带教老师将手册和教材发给受训医生,详细说明使用方法,到期收回手册,给作业题判分。
1.3.2对照组带教方法受训医生跟随带教老师工作,按时上下班。遇到什么病例就看什么,受训医生如不提问,老师也不主动讲解,每个带教老师的讲解重点和观点也不同。带教老师也不固定。
1.4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以(x±s)表示,两组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问卷调查评分情况进行独立样本的Mann-Whitney检验,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综合教学组成绩为81.55±0.88,对照组成绩为77.64±1.24,综合教学组的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t=19.19,P < 0.01)。
通过Mini-CEX结构式表格项目进行评分,综合教学组的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对在我科系统轮转的住院医师采用Mini-CEX考评普遍认为优于传统的临床技能考试,有利于反映受试者的综合能力,特别是实时反馈,这一环节对于认识自身问题,提高临床能力有较大的帮助,能够做到以考促学;同时,考官也认为Mini-CEX实施简便,无需特殊场地、时间,可与临床工作同时进行,在给予受试者评分和回馈时,也能对照评分项目进行自我评价,间接促成了教学相长。而且住院医师经不同的主治医师测评,其信度、效度皆较优良,值得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推广。
问卷调查结果等级评分统计结果表明,在学习兴趣、读片能力、分析和总结问题能力、信息处理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以及综合应用能力等方面,综合教学组与对照组学生的自我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培训手册作业题评分,综合教学组与对照组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3讨论
3.1新教学模式的探索
医学影像学是以影像诊断为主的临床前期课,充分反映现代医学与信息学等多学科结合的最新成就,知识面广,信息量大,并与时俱进,因此从教学思想、方式、内容等方面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1]。
迷你临床演练评估(Mini Clinical Evaluation Exercise,Mini-CEX)是1995年由美国内科医学会(American Board of Internal Medicine,ABIM)Norcini等在传统的CEX基础上发明用来评估住院医师临床技能的一套兼具教学与评量的工具[2]。迷你型的多次重点式评估,在门诊、急诊或住院工作中,由一位主治医师直接观察住院医师对患者例行的医疗行为,并于结束观察后询问学员有关患者的诊断与治疗计划,再通过结构式表格项目进行评分,并及时给予反馈。其特点是与临床例行工作同步进行,仅需费时20~30 min,不增加额外负担,可行性高。包括观察和评价住院医师的知识、技能、态度和主治医师的适时反馈。能增强评估的科学性,并能促进学习和培训。目前国内对于Mini-CEX的相关研究和实践还十分有限,我们将其引入影像学教学。
3.2带教理念
受训医生在影像科学习期间,我们贯彻重基础、多综合、大影像、小书本的带教理念。
重基础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把教学重点放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原理上。二是影像科设备每两年就有新的突破,学生感到永远跟不上,临床培训在影像科的时间短、学习内容多,在教学中采用抓重点的办法,把带教重点放在基础教育上就会举一反三,掌握新技术也不感到困难了。
多综合就是利用实际病例,先从临床症状入手,结合临床、病理、生理、解剖、设备特性和检查技术特点,让学生放开思路分析,带教老师最后总结。临床培训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临床实践,全面提升对自身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3],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基础。偏科违背了培训的本质目的,一些学生认为临床培训以实践为主不用学习理论。我们教育学生养成看到一病复习一病的良好习惯,加深对疾病的总体掌握。临床培训是从理论到实践,也要从实践到理论,从而达到培训的目的。
与以问题为中心教学法(PBL)相比,案例教学法(CM)更易于被学生接受,有较好的教学质量监控性,适合我国目前的医学教育资源状况,适用性好。教学材料的真实性能让学生抓住问题的核心和关键,以准医生的角色模拟诊断治疗,提高责任心,加强理论与实际结合的学习,提高学习效果[4]。
小书本――折扇式教学。受训医生在影像科见习时间短,需要学习的内容广泛,无从下手,学生普遍反映有身入宝山空手而归的感觉。小书本把教科书内容归纳为形象生动、易记易懂的几句话,解决了学习内容多、记忆难度大的问题。
3.3教师观念的转变
教学工作中教师是主导,有些教师注重于临床工作,对带教责任心不强,把带教看成一项简单的任务,对教学方法研究较少,缺乏计划性。造成受训医生认为到影像科轮科是“度假”的懒散错误思想,培训效果欠佳,有悖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初衷。对于未来的临床医生来说,照本宣科的教学模式满足不了日新月异的发展需要,也关系到学生们日后能否选用最有效的疾病检查方法。我们用派出进修、参加学习班、科室讲课等方法提高教师素质。引进激励机制把带教工作与绩效考核挂钩。
3.4考勤、考务等工作
由护士长负责,加强题库建设,教考分离,管理严格,也可以避免带教老师的人情分。题型及分数构成比,基础知识记忆题10%,基本理论解释题10%,认征题10%,疾病问题解决题20%,临床病例分析题35%,影像设备特点题10%,影像医学新进展题5%,合计100分。教学评价是教学管理的重要手段,是教学质量监控的关键。构建起以教师课堂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质量为核心的评价系统。使评价结果趋于量化而更直接真实的反映出住院医师培训取得的成绩。
住院医师培训是临床医师必经的基础训练阶段,也是医学院校学生毕业后继续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临床医疗技术骨干的主要途径,对提高住院医师素质、医疗质量和医学水平具有重要意义[5]。
总之,树立正确的理念,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使用先进的教学设备,提高教师的责任心,充分利用时间,与课堂教学相结合,与未来工作相结合,让受训医生获得具有传承性与科学性的知识和方法,建构医学工作的专业能力和积极探索的创新精神。
[参考文献]
[1]关丽明,李雪丹,张立娜,等. PBL教学模式在医学影像学实习教学中的应用[J].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11,13(2):881-882.
[2]陈伟德. 迷你临床演练评量(mini-CEX)[J]. 医疗品质杂志,2007,1(4):77-81.
[3]王学政,宋晓瑞,秦斌,等. 医学影像学专业实习与就业相结合管理模式的探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9,22(2):57-59.
[4]王宏志,姚永祥. 医学生见习期教育目标的把握[J]. 浙江医学教育,2003,2(2):39-40.
篇9
关键词:留学生;医学影像学;教学实践
近年来,我国的高等教育随着全球一体化的加快而步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医学留学生教育是建设国际一流大学的重要保障和必要基础,直接反映我国医学高等教育的水平,是教育是否开放、学术交流能力是否活跃的指标。从2004年起,苏州大学医学院开展全英语医学教育,培养来华留学生,目的是为了让他们成为适应国际竞争、符合国际需求的医学专门人才,培养他们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和终生学习能力。基于此目标,我们附属一院影像诊断教研室承担了来苏州留学生的医学影像学教学任务,并在留学生的多年教学工作中积累了一些适合本专业的教学经验,同时也遇到了相当多的问题。因此,如何改革与完善留学生的医学影像学教学,值得我们思考和探索。
一、医学影像学在临床医学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医学影像学是一门应用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相互交叉和渗透从而对疾病进行影像学诊断和治疗的新兴科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就疾病诊断方面而言,医学影像学通过影像技术手段获得人体器官形态和功能改变的信息,同时结合相关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和整合从而作出诊断。疾病治疗方面,则是利用导管或穿刺技术治疗病变,或获得病变器官的组织学、细胞学、生化或生理资料,以明确疾病的性质。随着计算机技术和各种成像技术的高速发展,现代医学对疾病的诊断越来越离不开各种影像学检查,迫切需要医学生包括来
华留学生掌握各种影像检查方法和诊断技能。因此,对于从事医学临床工作的预备医生,医学影像学是一门必须很好地掌握的课程,而在欧美等发达国家,放射科医师通常是全科医师。
二、苏州大学医学院医学留学生的基本情况
目前苏州大学医学留学生主要来自发展中国家,如印度、巴基斯坦等国。主要是由于英美等国的费用高昂,入学申请考试手续繁琐、签证困难,而我国有着较为完善的医学教育和培养体制,且医学学习费用相对较低廉,因此,发展中国家的留学生们纷纷转投中国高校接受教育。
苏州大学医学留学生所在国家的教育体制大都是10年的基础教育加2年的大学预科学习,然后方可进入大学学习专业知识。一般而言,来华前基本完成了大学预科的专业学习,相关的基础知识较为扎实。因此在受教育中,他们接受与理解学习内容的能力普遍较强。
此外,这些来华的医学留学生从小在自己国家受到良好的英语语言教育,听、说、读、写等语言能力是比较强的。这种情况正好与我们对他们的教育相吻合。因为,今天医学界的许多新知识、新方法、新创造、新技术,都是最先通过英语广为传播的,我们对他们的教育也基本采用英语的形式进行。尽管在师生的英语交流上比较容易进行,但是在一些专业知识的汉语交流中,留学生们已有的日常汉语交流和沟通能力就显得捉襟见肘了。
三、苏州大学医学留学生影像学教学的
实践经验
1.有效而顺畅的语言沟通是提高留学生影像学教学质
量的首要条件
留学生的教育教学与本国学生教育教学的最大不同是需要用英语来上课和交流。如何保证有效的沟通就是上课的第一要务,因此,要求任课教师必须首先克服语言交流上的难关。但是,对于我们的任课教师来说,这却是一个不小的难题,因为他们之前大都注重专业发展而忽视英语表达,而如今要用英语授课,需要花费许多时间和精力。为了提高他们上课的效果,我们要求老师要认真备课,“查阅与本节课相关的一些专业英语词汇及其标准发音,对每一个相关词汇及英语句型要做到心中有数”[1]。此外,留学生大多在国内受过正规的英式教育,绝大部分学生习惯与教师进行互动学习、敢于与教师讨论,课堂气氛往往相当活跃,他们发现疑问会马上提出,这是一种积极思维的学习习惯,然而中国教师不太习惯,这样反而干扰了他们的教学思路。我们要求年轻教师在课堂上要努力克服自己的“恐慌心理”,大胆地和留学生们进行沟通和交流,不要怕出洋相、出错误。因为,在总结经验和改正错误中,我们才能获得进步。同时由于年轻教师与学生多交流、多接触,消除了自身的紧张,熟悉了各自的语音特点,这样即便有某些语言的表达不够恰当,学生也往往能够理解、明白教师的意思,这样就营造了较好的学习氛围,利于师生间的共同学习与进步。另外,影像学是一门较为抽象、枯燥的学科,比如说,对不同设备所成的不同影像,疾病发展的不同阶段的影像特征、同病异影、异病同影等,初学者很难掌握,教师就借助各种手势、表情,甚至是各种解剖模型,真正做到融趣味性、知识性和艺术性于一体,使教学变得不再枯燥、呆板,留学生们对影像学的兴趣变浓,并能在学习中积极思考。因此,教学达了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多媒体教学实为医学留学生影像学教学的较好形式
多媒体教学具有直观、内容丰富、高效、表达力强等特点,这些特点正好比较适切影像医学教育发展的趋势。因为我们知道,医学影像学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观察与分析影像图片的能力。而如何做到这一点?仅仅靠教师抽象的讲授,学生们很快就会对课堂失去兴趣,更不用说什么分析能力了。尽管医学影像学需要学生掌握一些基础知识、基本理论,但这门课程是一门实用性、实践性极强的课程,学生们必须学会在实际中如何读片,在临床中如何解决所遇到的问题。在目前无法做到实地实时教学的境况下,多媒体可以很好地模拟现场教学,它能够做到将文字、图形等多种媒体的教学信息进行整合。学生们的直观印象大大增强,然后我们再把疾病的影像特点和相关的鉴别诊断告诉学生,使学生比较自主地学习这门课程。如此,留学生们在读片或看影像中获得了如何去认识影像片和诊断病症,相互之间就其诊断进行交流。我们觉得,影像学就应该通过“影像”,在“影像”中学会“影像”,离开了直观的影像,教学效果难以保证。实际上,我们已经感受到了这种效果的提高。多媒体教学的一个辅助但很重要的作用还在于,留学生们可以直接阅读医学英文教材和在线文件。因此,我们
就可以在教学中使用国外一些先进的教材,拓展学生们的知识面,使他们的知识处在一个比较前沿的位置。
3.互动、启发的实习教学最大限度地提高了教学效果
实习课是理论用于实践、实践检验知识的训练,对于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非常重要,因此,把握好实习课的环节就异常重要。首先,我们要求老师要充分备课,将实习内容所需的课件、图片准备完整。其次,在进行实习前的两天告诉学生学习相关的知识内容和影像资料,这样,他们在实习过程中,就会有的放矢,能够比较顺利地看出老师给他们的图片的问题。我们的经验是,让学生们先对老师预先准备的片子进行自己的诊断,或者提出自己的问题,然后让学生们进行讨论,最后是教师带领学生进行集体阅片,并回答他们的问题或向他们提出问题。在这一过程中,我们的教师要教会他们如何去阅片的能力,即我们去看什么、从哪些细微点入手、哪些是难点等。当然,教师去启发学生,刺激他们的思维是实习的条件。因此,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认真、努力、活泼和积极思维结合起来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气氛较为和谐、融洽。
4.积极的监督和考查制度是保障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
监督和考查是教育教学的必要手段,它可以检验我们的教学效果到底如何,同时也可以使学生们知道自己的不足,亦可以促使学生们相互促进。因此,我们在一段教学结束后,就会进行复习和考查、考试。但留学生们开始不大适应,后来,经过多次考试,他们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变得更为深刻了,他们才慢慢习惯和接受这样定期的考核制度。当然,这种考核的制度要求我们必须考虑考核知识之间的衔接和整体性,考核必须成为一种良好的复习和巩固。当然,我们考查制度的形式是非常灵活的,如课堂提问等。
四、医学留学生影像学教学中尚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1.过于单一的教学内容与迅速发展的医学影像学临床
实践之矛盾
随着影像医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影像学从最初的普放、超声医学发展到现如今的CT、MRI、ECT、DSA及PE/CT等全新的检查技术。各种新的检查技术对临床医学所带来的深刻影响及其在疾病诊断中的重要价值将越来越不可忽视。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必须不能落伍,使自己的授课内容与学科发展的先进水平保持一致,必须大胆地进行教学改革,在教学中不断增加新知识。这点非常重要,因为这些留学生的水平也反映了我们教育教学和医疗的水平。但是,由于各方面的不到位和我国影像学教学的实际,我们对来华留学生的教学还较少涉及CT、MRI、核医学中和DSA等前沿知识,课程内容过于单一,主要以传统的放射诊断为主。对于我们教研室来说,造成这一原因的最主要因素是影像学的课时量不足。在有限的学时下,我们只好让学生掌握一些最基本的知识和技能。应对未来,为了把更多的医学新知识、新方法和新进展教授给学生,我们正在积极地调整课时,根据影像学教学内容的要求来筹划课时分配。
2.留学生科学教材的匮乏与教学质量高效要求之矛盾教材是教学的重要因素,好教材对于教学质量的意义自然不必多言。科学的教材是我们进行教学活动的中介,同时也负载着我们教学的水平。然而,目前我们所使用的教材是DavidSutton主编的《RadiologyAndImagingForMedicalStudents》,内容比较简单、陈旧。虽然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需要进行了大量的补充完善工作,但学生普遍认为内容不够全面,讲述过于简单,远远不能满足他们对影像学知识的需要。所以,我们应结合国际影像学科的发展趋势,积极联系国内一些开展英文授课的医学院校,编写一套适应留学生知识水平发展需求,且符合当今影像教学特色的高水平的英文教材。
3.留学生师资队伍建设滞后与新兴教学模式的要求之
矛盾
留学生教学,需要建立和健全一批良好的师资队伍,他们需具有高度责任心、高水平专业知识及良好英语交流能力[2]。优良的教师能够在新的教学模式下积极开展课堂讨论,即时为学生解疑,加强与学生们之间的互动[3]。然而,目前的留学生教师队伍中尚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比如能力、知识面、责任心等。因此,我们正在积极争取资源,希望尽早建立和完善
教师岗前针对性培训、岗前授课水平认定及授课后效果及时调查与考核体系。同时,为了提高教师对于留学生教学的热情,我们需要建立一种良好的评价与奖惩机制,对表现优异的教师给予相应的鼓励性政策,使他们能够率先垂范。
发展留学生医学教育教学工作,是我国医学教育国际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和必要途径。总结我们在留学生医学影像学教学的优势和特点,思考它所面临的新问题,认真开展留学生教育教学的研究和探索,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医学专门人才的培养平台,其重要意义不言而喻。
参考文献:
[1]袁天月.浅谈双语教学[J].东软信息技术学校学报,2002,(9):50-52.
篇10
影像实习课沿用的仍然是“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仍然是老师带着一大堆典型的影像图片,逐一进行讲授,学生对照图片进行“看图识字”。这样的教学模式无法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没有充分利用临床或其他影像学资料,也没能给学生充分的自由,让他们依据这些资料,结合所学知识,综合分析和判断。更为重要的是这样的教学方式剥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生在实习课上仍然接受的是被动教育,学生的理解式记忆能力被人为压制,学习的思维潜能未能在学习中得到引导和激发。
建立医学影像学电子教学资料库
作为教学医院,本科一贯秉承“科学治学、实践治学”的教学精神,将教学方式的不断提升发展作为日常事务,以保证持续不断提升教学内容和质量。考虑到目前教学资料匮乏,教授内容陈旧,教学模式单一等问题,近年来,本科结合现有的科学技术,利用本院的PACS系统,逐步建立起了一套较为完备的电子教学资料库,包括见习教案,病案追踪表,晨间读片资料。以期通过电子教学资料库的建立,大大提升教学内容在授课时的展示和共享方式,以高精度、高信息量、高互动性为要求,以实现学生的理解性记忆及应用为导向,打通一直以来制约影像学教学发展的瓶颈。
过去的见习教案是纯文字性的内容,对于学生来讲,由于没有临床工作经验,对疾病缺乏感性认识,除见习课上少量病例图片外,课后缺乏辅助学习的图像资料。作者按照本科教学大纲要求,收集归纳典型病例相关资料,包含患者ID号、住院号、年龄、性别、病史、相关实验室检查结果及典型影像检查图片,并配以符号标注病变区域、详细规范的影像描述、影像诊断、手术记录及病理结果。将病例做成Word文档,按系统、按章节分类,与教材相匹配。这种图文并茂的见习教案正是对教科书做了一个很好的补充。首先,教科书由于版面有限,图片非常有限,很多大纲中要求的病例没有图片,或是有些图片显示病变不清楚,而本科的见习教案恰恰弥补了这一缺陷。教案中所涵盖的病例均是教学大纲中所要求的,无论是掌握或是了解的内容,教案中都有所标示。各病例均按教科书分系统,分章节归类,与教材相对应,结构清晰,方便同学们复习时对应查找。每个病例文档中都有该病例相关的多项信息,病例资料齐全,有利于同学们全面地认识疾病。其次,典型图片的加入,并作以符号标记,清晰显示病变区域及范围;还可以借助PACS系统,查询其完整的影像资料,更全面地了解该病例特征;同时进入病历查询系统,查阅临床相关信息。见习资料在详细的文字说明基础上加入典型病例图片,标注清楚,并配以临床相关信息,就形成了一套与教材相配套的病例图谱集,可作为同学们复习的重要参考资料,图文并茂,生动形象,帮助同学们学习理解,也提高了同学们学习的积极性。
病案追踪工作按照神经、颌面部、颈部、胸部、腹部、脊柱、骨关节系统分为7组,各组由一名教员专门负责,将近期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病例资料进行登记,包括患者ID号、姓名、性别、年龄、影像诊断、手术记录、临床诊断及病理诊断录入并制作成电子表格。追踪记录的病例资源丰富,种类齐全。不仅有常见病、多发病,还包括有不同类型的少见甚至还有罕见病例。常见病例中有典型的病例,也有不典型的,甚至还有误诊的病例,都一一登记在案,并且按照系统分类。病案追踪资料都是定期更新,新近手术的病例结果均予以追踪记录,几乎涵盖了近几年所有经手术证实的病例。病案追踪表主要用于本科每周1次的病案追踪读片会,让学生模拟实际工作,通过读片的形式学习和理解病例的影像征象。其特点有以下几点:(1)实际工作中遇到的疾病表现多种多样,且除了常见病以外,还有少数少见甚至罕见病例,但教科书上主要提供常见病例的典型影像图片,病案追踪则给学生提供了大量的病例资料,丰富其对疾病的认识,拓宽思维,帮助其建立起良好的影像诊断思维方式。通过病案追踪读片认识到疾病征象的复杂性以及疾病种类的多样性,对同学们在以后工作中做鉴别诊断是非常有帮助的。(2)病案追踪资料以表格形式,按类别罗列,便于检索,同学们可根据自己的兴趣,有针对性的查找想要学习的内容,方便快捷且准确。资料分门别类,想要查询同种病或同类病都是非常容易的,对于收集资料,撰写论文也是非常有意义的。
晨间读片登记表所包括的病例种类亦非常齐全,其主要的特点在于:(1)每一组病例以一个疾病为中心,包含1~2个该类疾病资料,并提供3~4个鉴别诊断病例,以有相同发病部位、相似影像表现及临床工作中容易混淆的疾病为主,形成一个完整的病例组。(2)晨间读片会打破过去以老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以PACS为基础,由学生自己阅片,从发现病变,影像描述,到最后结合理论知识给出影像诊断及鉴别诊断。老师在其中仅起到一个推波助澜的作用,启发和引导同学们学习理解,并做最后的总结。晨间读片学习主要是模拟实际工作,培养同学们的独立思维能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同学们成为主角,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讨。(3)晨间读片也是学生课后复习和进一步学习的非常好的方式。
应用电子教学资料库,革新现代医学影像学教学模式
从记忆的方法及学以致用的角度来说,最好的教学是让学生主动学习,理解性记忆,而非机械记忆。在教学过程中营造出让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进行思维加工的环境和氛围,是实现理解性记忆和应用的必要条件。医学影像学是连接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一门重要的桥梁课程,不仅是影像专业的学生必须掌握的主要课程,也是其他临床医学专业学员必须要学习的一门辅助学科,学好影像学是干好临床工作的重要基础,也是临床工作中不可缺少的技能[2]。影像诊断是依据影像学图像,结合临床和其他方面的资料综合分析的结果。影像诊断学教学的内容除了教材上的理论知识外,还需要大量的影像学图片资料,以及临床相关资料。大量的影像信息是学懂、学好、学精这门课程的重要先决条件。教学医院积累了大量的临床病例,对每个学生来说都是宝贵的财富,医院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让学生能够充分享用到这些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