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交替校外实习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15 00:37:4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工学交替校外实习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工学交替校外实习总结

篇1

关键词:工学交替;学生管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高职院校工学交替中学生管理研究与对策

收录日期:2012年8月30日

一、工学交替的内涵及意义

工学交替是高职院校综合运用企业实践资源和学校教育资源以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有效措施,是培养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一种良好途径。学生在工学交替中,以企业主人的身份进入相应岗位,既培养了学生的职业观念,提高其适应能力、执行能力、组织管理和协调能力,也使学生增加了社会生活与工作经历,减少学习的盲目性,激发职业学习兴趣并提升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工学交替使高职院校通过学生在实践实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即时分析与总结,并整理归纳出职业教育教学环节和管理中的缺陷与不足,制定相应教学改革和管理方案,结合企业实际要求,突显任务驱动、项目教学的职业教育特点;对于合作企业,可以充分利用工学交替的学生资源,充实企业人力资源库,同时促进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降低了人力资源管理成本及费用;对高职学生,工学交替实习不但促进和提升了学生技能与管理理论的实践,也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了社会职业的责任,提高理论联系实际水平,促进职业技能的不断学习与提高,同时能够有效促进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与时俱进,更好地培养新时代社会所需要的有用之才。

二、工学交替学生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高职院校在工学交替中对学校、企业、学生个人都具有重要意义,校、企和学生三方也非常重视,我们在工学交替的多次合作中,及时与企业、学生沟通。目前就学生管理方面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总结如下:

(一)工学交替实习分散,管理难度大。高职工学交替实习主要由专业教研室统一组织落实单位。酒店、旅游专业的工学交替多在酒店和旅行社,实践场所相对分散,一个班级学生被分配到不同的企业,不同的城市,原有班级被打乱;使学生管理工作比较困难,分派老师到企业中去,客观上存在困难:如果分派老师少,所有实践场所顾及不到;分派老师多会影响校内的教学任务;要能对全部学生开展教育管理工作更加困难。多次的工学交替实践也证实了:工学交替的学生管理主要是靠实习单位的指导教师进行管理,学校的指导老师因种种原因很少去企业指导学生,以致对工学交替的学生失去有效地监控和管理。

(二)工学交替学生心理跨度大,缺乏对企业环境的适应性。工学交替实习的学生,由企业管理方按新员工要求进行培训与管理,学生必须尽快转变身份以适应工作环境,尤其在旅游和酒店服务性行业,员工加班时间较多,节假日不能正常休息,使部分学生很难适应,产生心理压力;少数学生到岗后适应性很差,甚至还没有开始工作,就要请假回家。另外,在企业现有薪酬管理制度下,企业对员工考核不但有数量要求,还要有质量要求,学生们在这种工作环境下,长时间精神处于高度紧张状态,极易感到疲劳,再加上连续性的工作制度,对学生体能提出了新挑战。如此种种,学生从原来寝室——教室——食堂——图书馆单一方式的学校生活突然踏入社会,浪漫的校园生活和文化氛围即刻要让位给匆忙紧张的工作;从对作业、实验实训学习不作过高要求的学生,瞬间转变为对工作质量有严格要求的责任主体,心理跨度巨大。

由于对顶岗工作的角色定位不准、对工作环境的不熟悉,理论知识和实际工作能力之间还存在一个逐步转化的过程,再加上顶岗工作中又需要面对复杂的人际关系,学生容易产生紧张、恐惧心理。同时,学生参加工学交替实习,工作时间较长,与家长、老师沟通相对较少。在这期间,自身的感觉是员工身份要重于学生,平时接受的教育以企业规章制度、劳动纪律、劳动技能为主,没有学生的感觉了;在对学生教育和管理上,没有理论课堂,没有校园文化的平台,辅导员和教师的工作跟进也缺乏外环境的保证。由于上述种种因素,使工学交替的学生在心理上缺乏对企业环境的认识,惧怕对社会、对职业责任的承担,因而在实习期间出现很多不适应。

(三)企业与学校管理意识有差异,学生管理困难。合作企业往往把企业文化教育认为是学生教育和管理的全部,在正式员工身上开展的各项教育,同时施加于学生身上,没有给学生留下转换身份的时间。其实,学生在企业具有双重身份:学生与员工不同,在面对新环境、新格局时,他们的思想和行为方式上产生了新的变化,表现为个人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学生在实习中的表现和效果参差不齐,要开展好学生思想教育和管理,并非易事。

(四)学生认识与职业岗位意识有差异,学生管理困难。学生对以课堂教学为中心的传统培养模式是熟悉和了解的,对以加强校企合作的教学与生产实际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口头和形式上是欢迎和肯定的,但落实到具体行动时,学生认识不到位,主动性和紧迫感不够强烈,在工学交替实习中缺乏爱岗敬业精神,也缺乏吃苦耐劳的思想准备,遇到困难容易退缩,没有真正树立将工学交替实习工作当作一种职业学习机遇的理念,甚至有的学生过于看重眼前物质利益,而忽视了工学交替实习对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专业学习及提升认识的重要性。从整体上看,大部分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各方面表现良好,能够严格遵守实习纪律及实习单位内部的各项规章制度,但仍有部分学生对职业岗位意识差,实习纪律较松散,使学生管理出现困难。

三、解决对策与建议

(一)工学交替教学与管理并进、嵌入式,使学生尽快熟悉企业岗位与管理要求。针对工学交替学生角色转换的困难,在工学交替前和工学交替期间,学院采取教学与学生管理并进和嵌入式方法,一方面将企业岗前培训的内容放入学校课程中,由企业派培训人员及管理人员(学校跟进学生管理的教育与组织),利用学院的专业实训室(模拟企业环境实训室),对学生进行一定时期的强化培训,其内容包括专业学习的再认识和专业技能、企业文化、职业道德、安全意识、危机处理、挫折教育等方面;另一方面在工学交替期间,学院定时选派教师或学生管理人员进入企业,借助企业实习平台,按岗位及情境结合工学交替中的常见和突发问题,分主题对学生进行讲解、讨论、培训;通过与学生沟通、交流,使老师、学生真正体会工学交替对高职培养人才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使学生深刻认识工学交替的意义和社会实践后的成长。

(二)做好工学交替前的动员,使学生、家长充分认识其意义和必要性

首先,由专业教研室老师和班主任向每位学生家长寄发工学交替告家长书。其主要内容是介绍学生半年工学交替的主要内容及意义和要求,以及对专业学习的重要作用,以获得家长的支持。

其次,让参加过工学交替实习回来的学生谈体会和收获,并回答同学们关心的相关问题,增强说服力。

第三,要全面介绍各企业的情况,工学交替校企合作实习协议的内容,工学交替中学生的权利、义务、职责及考核要求,使学生对工学交替实习的相关情况有全面的认识。

第四,邀请企业总经理或管理人员在工学交替前来校进行企业管理、行业、就业等情况的培训和介绍,重点让学生认识专业、企业的状况、行业发展动态,对员工、学生及管理人员的素质要求、岗位要求等。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理性地面对工学交替实习,在思想上、心理上做好准备。

第五,重点强调高职学生到企业工学交替实习对提升学生专业技能、职业责任和拓宽就业视野有重要意义,明确工学交替实习的目的,调整好心态,找准定位,同时教育和引导学生做好角色的转换,让学生明确:到企业后就转换为职业人身份,在顾客面前不仅代表着企业,也代表着高职学院学生。面对企业和顾客应肩负起自己的责任,以良好的素质展现高职学生的综合能力。

(三)建立学生、企业、学校、家长相互合作协调的工学交替管理方式和运行体系。工学交替学生校外实习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尤其是出现意外事故,是大家都不愿看到的。一旦出现意外,学生、企业、学校、家长四方如何协商解决是校外工学交替实习安全管理的关键。建立四方相互合作协调的工学交替管理方式和运行体系至关重要。

第一,工学交替实习前的安全教育和动员,强调实习安全的重要性,各方都要引起高度重视。

第二,要求工学交替实习学生签订安全协议,实习指导教师和学生管理人员及时了解学生实习情况,并告诉学生相互提醒注意交通安全、岗位工作安全、财产安全和人身安全,保证学生的权益。

第三,学校与企业签订工学交替实习协议时,必须有关于学生意外事故及伤害的明确赔偿事项。同时,企业与学校协商,必须为每一位工学交替学生购买意外伤害和人身险。这点必须在工学交替实习协议中明确。

第四,家长在实习期间也要对学生进行安全提醒和教育,确保学生自身安全。只有学生、企业、学校、家长四方相互合作,形成一个良好有效的管理运行体系,使问题出现时可妥善解决并处理好。

(四)建立三方管理的监控体系,构建合作企业、学校、学生为一体的管理沟通渠道。每个企业选配人力资源经理和一名管理人员负责工学交替实习学生的工作与生活,企业主管及主要负责实习指导的企业老师每月以书面报告形式报告学生实习情况,如学生工作生活情况,违纪违规、考勤情况等。形成一个对工学交替多方保证的管理体系,促进其良性发展。

工学交替实习的学生同时接受学生管理人员(辅导员、班主任等)、企业岗位指导老师和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老师、专业指导老师的管理与指导。每个企业配备一名学生管理人员或班主任,从常规的生活、心理、安全上对学生进行指导,建立直接与学生的联系与沟通。每个企业配备一名专业指导老师,从专业上对学生进行指导,定期对实习学生的情况进行指导与检查。

每个工学交替实习点选出实习班长和团支书,分别就学生实习动态向辅导员和班主任老师与企业人力资源部门及时报告,当出现实习问题时,各方能第一时间沟通处理。

实践告诉我们,要确保工学交替实习有效运行,必须完善制度、规范运作、强化管理,具体应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一是制定切实可行的工学交替实施办法。由于分散实习管理难度最大,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和思想教育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制定一个非常细化的、具有可操作性的管理办法,以此来约束指导老师、协调实习单位、控制实习学生的行为,以真正达到实习的目的;二是加强对实践教学教师的管理。从宏观上以较好的待遇鼓励老师和学生管理人员参加实习带队、实习指导等实践教学,从操作上,要制定管理细则,用以监督、控制、规范实践教学教师和学生管理人员的言行;三是加强考核,实行必要的奖惩。根据实践教学工作的特点,建立可量化和可操作的考核指标体系,对实习工作效果进行考核与衡量,对管理岗位、指导岗位、实习岗位上表现突出的学生管理人员、教师、学生给予必要的奖励,从而把工学交替工作不断推向深入。

四、小结

高职院校学生走工学交替之路是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现已被普遍认可和推广。然而,在工学交替中出现的诸多学生管理问题未得到相关部门和单位的足够重视。高职学生是未来各行业的主力军,如何在学生成长成材过程中给予关心、支持、爱护和帮助,解决好相关学生成长的问题是至关重要的。总结多年来工学交替实践的学生管理经验,希望能完善工学交替的校企合作模式,培养出社会所需的合格职业人才。

主要参考文献:

[1]马倩云.高职院校以能力为本位的校外综合实训探讨[J].中国成人教育,2008.10.

[2]白永红.高等职业教育工学交替模式思考[J].巴音职教,2006.4.

[3]葛永明.工学交替培养模式中思想政治教育导师制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2.

篇2

【关键词】校外实习实训 工学结合 信息管理平台 工作流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2)15-0015-02

一 高职高专校外实习实训的重要性及管理现状

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外高教界逐渐形成了普遍重视实践教学、强化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潮流,国内也纷纷开始尝试教育改革以适应市场人才的需求。校外实习实训是提高学生社会职业素养和就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高职教育中,实训是一个不可或缺的亮点,而此亮点也正是适应市场人才需求变化的结果。

校外实训有别于校内实训的特殊实训形式,是学生在学期间到实际的生产环境参与工作、将校内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的过程,达到锻炼、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的目的,只有参与实际生产实践培养的人才才是市场所需的创新型人才。

由于校外实习实训企业的多样性、分散性等特点,在时间、地点、学生组织、教师管理、实践岗位、实习任务等问题上经常存在协调不一致的问题。特别在管理上,学校没有足够的人力、物力做到精细化管理,大部分企业基于廉价劳动力的目的对学校的实习实训要求理解不到位,直接导致学生在实习实训过程中显得散、乱,对自己的实习实训目的不明确,犹如放鸽一样,自由发挥,甚至理解为打短工。多年来,国内在实施基于“工学交替”的教学模式时,在实践教学环节特别是校外实习实训部分落实得相当差。

因此要不断改进实习实训的管理方式,有效地监控存在的不确定因素,特别是对“工学交替”新教学模式下“工”这一教学环节对指导教师、学生实践情况的监控和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 规范总结,归纳实习管理模式

为有效管理学校、学生、企业的实训过程,取得良好的校外实训效果,很有必要对校外实习实训进行规范管理,建立一套完善的综合评价体系。通过督促企业、教师的指导过程,监控学生的实习日志、实训工作记录、作业评价、实训考核、综合报告等材料。不仅要评估学生的实训质量,也要把教师的实训指导质量细化为指标项目,融化在实践教学环节的考评过程中。

经反复调研、多年实践,依据实训开展的形式、时机、管理模式等可将校外实习实训总结为参观实习、体验实习、技能实习、就业实习等类型,对每种实习的每个环节制定相应的评价指标,特别对学生的实习成果制定评价体系,最终形成实习成绩。

1.参观实习

通过参观本专业对口企业的工作情况、生产过程等,使学生对本专业有感性的认识,达到入学专业教育的目的。主要分为以下环节完成:(1)教研室提出计划,明确参观企业及时间、带队指导教师等;(2)系教务秘书统一审核,组织交通等事务;(3)参观回来后,学生提交心得体会,指导教师审阅。

2.体验实习

通过组织学生到企业生产第一线,按企业普通员工制度组织生产,使学生感受企业一线生产氛围,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其过程可分为以下环节完成:(1)系教学秘书制订实习计划,明确参与班级及带队管理教师;(2)相应班辅导员确定本班可参与学生,并逐个将学生分配给带队管理教师;(3)带队管理教师与学生到企业后,教师负责日常的生活管理,要记录与企业方的交流信息、与学生的交流信息、学生的考勤记录等,学生完成实习后,提交实结,其相应带队教师完成审阅工作。

3.技能实习

结合专业需要,将学生分配至企业专业岗位上,由企业指导教师完成指导,使学生真实体会专业岗位的工作情况及工作内容,达到专业锻炼的目的。实习环节可分解为:(1)企业人力资源制订实习用人需求计划;(2)系教务秘书确定参与班级;(3)相应班辅导员确定参与学生;(4)企业人力资源逐个确定学生实习岗位及指导教师;(5)学生到岗实习,提交实习计划、周记、完成实习后的总结等,指导教师相应审核学生的实习计划、批阅周记、审核总结等。

4.就业实习

就业实习主要是学生在毕业前结合就业开展的实习;很多学校还要求完成毕业前的毕业设计、毕业论文的撰写工作,二者结合起来完成,此时校内指导老师负责毕业设计的指导,同时还需对学生的就业实习过程进行辅导管理。实习环节可归纳为:(1)系教务秘书制订任务计划,明确实习时间,参与的班级、指导教师;(2)指导教师各自登记毕业设计题目,教务依次审核确认;(3)相应班辅导员确定本班可参与的学生;(4)指导教师、学生双向选择;(5)学生开展实习、毕业设计工作,提交实习过程资料、毕业论文撰写材料等,指导教师分别对本组学生审核、管理。

三 信息化平台建设要点

依据校外实习的组织管理过程及实习内容的特点将其归纳为四大类实习后,为了管理的规范性,提高效率,建立一个信息化管理平台就相当有必要。在建设此管理平台时要充分考虑校外实习的不定期性、专业性、分散性的特点,需重

点考虑:(1)根据每次实习开展的线性工作特点,系统设计为工作流的管理模式;(2)注意数据的共享和隔离,校外实习往往是各系、各专业分别组织实施,要做好各单位数据的相对独立性和共享处理;(3)每个用户在系统中应只见与本人相关的数据,避免陷入数据海洋;(4)做好每个工作环节的容错处理机制;(5)依据学校实际制定好量化指标,加强考核、监督机制。

四 效果及意义

由于实习企业及岗位的多样性,基于“工学交替”的校外实践教学环节也就具有多方面的不确定性,如时间、地点、合作企业、参与人数、指导教师、实践岗位等,这就给其管理带来了诸多的不便。通过归纳整理校外实训的各种组织模式,整理为四大类实习过程,规范了管理,理清了思路。在此基础上建立相应的信息化管理平台,在信息化管理平台中对参与实践活动的教师、学生、企业进行实时记录,了解实习开展中的各种情况;建立完善的综合指标评价体系,运用该评价体系评估实习质量,综合、客观、科学地指导实践,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在评价体系中加强了实习指导老师的管理,以实习开展情况核准实习指导老师的工作量及报酬,督促指导老师提高实践教学质量,提高指导水平。信息平台也能实时采集师生的反馈数据,对合作企业也实现了完善的考核评分机制,促进了实习合作企业的质量改进。采用以上过程化跟踪、实时改进、及时反馈的信息化手段,对不断改进基于“工学交替”实践教学模式下的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管理方式,有效监控实习中的不确定因素,加强实习指导教师的管理和实习学生的监管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立新.发达国家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比较研究及启示[J].职业教育研究,2006(3)

[2]董晓青.关于高职高专院校实习实训模式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1(9)

[3]吴宪洲.以就业为特征的高职教育模式[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6(4)

篇3

关键词:高职教育 工学交替 运行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2)12-0036-02

工学交替即学生在企业工作与在学校学习两者间隔交替进行的模式,也可称为工学结合或半工半读[1]。自2006年教育部下发了《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试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意见》和《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后,我国许多高职院校为突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及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学生就业率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探索之路[2]。然而,在工学交替组织实施过程中,推行或推广工学交替教育教学模式仍然存在许多问题。第一,传统教育教学观念与习惯的思维阻碍工学交替、校企合作的开展;第二,传统的教育体制模式与现行工学交替思路存在矛盾;第三,工学交替产学合作的切入点与运行模式尚未形成,校企合作效果欠佳;第四,工学交替模式运行时间短、成果少,各大院校摸索前进没有相关借鉴经验。那么如何解决这些矛盾与问题,现结合我院(内蒙古商贸职业学院)自2006级学生进行的工学交替运行模式以来的经验,对工学交替具体运行操作总结以下几方面的研究成果。

一、工学交替在教学中运行模式的构建

1.校企合作利益关系的构建

工学交替模式的构建实质是企业和学校双方合作进行培养人才的模式,其活动必然受到双方利益目标诉求的影响,也受到校企双方发展规律和资源配置的制约。只有当运行模式对双方都有益,才能促进合作各方的发展,保证运行模式的顺利进行[3]。因此校企利益关系是双方合作的首要考虑因素,也是双方合作的基础。对于学校利益来说,表现在改善办学条件,增加学生实训机会和就业机会,扩大教师职业发展空间及培养“双师型”教师;对于企业利益来说,表现在降低企业人力资源招聘成本,解决企业人才短缺或用工荒困难,降低由于招聘低学历工人而进行培训的成本,解决企业淡旺季用工量数量不均问题等。从以上分析来看,只有双方找到各自所需利益才能促进各自发展与合作。

2.校企合作可操作的构建

工学交替对于学校而言,主要目的是提供校外学习场所,使学生能够从中学到一些技能,即“岗位的教学性”。对于企业而言,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产生一定的价值,从中获得一部分物质利益,即“教育的生产性”。因此,校企双方应充分考虑“工”和“学”的关系,也就是企业的教学作用和学校的生产作用,这一点是校企合作模式存在的客观条件,也是校企双方长期合作的切入点,需要校企双方不断摸索构建。

3.校企合作制度的构建

工学交替在管理上都不能按照双方各自已有的规章制度约束学生,因此在实际操作中应根据校企双方的利益关系和操作机制来制定一套完善的约束制度,包括相关基础文件和工学交替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等[4]。校企双方要形成契约关系,保障运行模式的正常进行,明晰各自责任,促进工学交替长期发展。

二、工学交替在教学中的安排

1.工学交替在时间上的安排

时间上的安排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工学交替在整个教学计划中的位置,即学生到企业工作安排在那个学期或那个时间段。二是企业在那个时间段或那个季节能够提供足够岗位,或者说企业在那个时间为生产旺季有足够用工量。因此在时间安排上既要考虑某个专业教学计划设置的刚性,又要考虑企业生产实际的特殊性。在选择企业上要充分考虑学校教学时间安排和企业生产循环周期,即学生工学交替时间应安排在企业生产周期的旺季或用工量需求高峰期,我们称之为“耦合生产周期”。教学上尽可能把专业知识的学习时间安排在企业生产的淡季。这样既解决了企业的实际困难,又克服了教学计划的刚性,为确保工学交替和校企合作的顺利进行奠定了基础。

2.工学交替在企业上的安排

工学交替根据其自身特点一般要求学生在企业工作的时间为两到三个月,学校一般要求企业满足以下要求,一是工作强度应低于或相当于企业员工,以适应刚出校园生活;二是要求企业能够提供不同岗位让学生轮岗实习锻炼;三是能够同企业员工享受同等待遇(包括生活及报酬),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四是由于学生刚出校园在休息时间上应尽量满足学生作息时间,不要太多加班及无节假日[5]。以上因素学校在选择企业上应充分考虑,尽量和企业达成一致并在书面协议中明确指出,以避免学生在企业工作中闹情绪、消极工作,甚至中途逃跑不参加工学交替实习等情况发生。

3.工学交替在教师配置上的安排

工学交替应配置教师以确保实习活动的监管与运行。一方面教师参加企业生产实习,提高自身技能与生产实践素质,另一方面参与企业管理学生的生活及生产活动,保证学生生活质量和生产的安全。因此,学校在安排教师时应考虑教师既要管理学生的日常生活,又要发挥教师专业特长指导企业生产并从企业学习生产管理经验提高教学水平。配置上可以安排一名指导教师同时承担以上任务,比如一名既有班主任工作经验又是专任教师的老师;也可安排两名教师分别分工管理。从近几年我院工学交替实施来看,配备两名指导教师效果更好。

三、工学交替在教学中的管理

1.工学交替中的教学管理

教学管理包括学生在校内及企业两个教学平台的管理。具体内容应包括课程设置、教材选定、成绩考核等方面。在课程设置上应改变传统的文化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三段式的课程设置模式。针对工学交替,应以职业素质教育为核心构建基本素质课程、技能核心课程、技能提高课程组成的课程设置体系。在教材选定上要立足于体现职业素质的生产过程、生产管理和经营销售环节,尤其是实验实训教材应选用校企合作开发的教材。在工学交替成绩考核上要实行校企联合考核,校方指导老师评定应侧重学生生活管理上的评价,包括学生的纪律、卫生、自理能力等。企业指导人员应注重学生生产技术能力、效率等方面对照企业员工综合评价。最后按双方各自所占比例综合评定。从多年经验来看,校企双方成绩各占50%较为合理,更能体现学生刚出校园适应社会的能力。

2.工学交替中的日常生活管理

学生的日常生活管理包括学生的思想活动教育管理、安全意识教育管理及学生自控自理能力教育管理。在思想上学生由于从在学校的学生一下子转变为企业工人会有很大波动,这期间包括生活作息时间的适应,脑力和体力活动的改变,生活环境的改变以及人际关系的改变,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学生工学交替的有序进行。校企双方应联合教育管理以快速适应工作环境。具体措施比如,企业在学生到达工作环境后不要马上投入生产,首先要进行相关培训指导,后期校企逐步加强联系协作及时发现问题疏通解决。指导老师定期利用工作空闲时间与学生沟通谈心找出问题并解决。在安全意识教育管理上,由于企业工作环境的复杂性,要充分考虑人为及客观存在的诸多因素以避免学生发生意外。第一,企业应尽量安排学生在企业内吃住以方便统一管理。第二,校企双方应经常性提示学生安全规范操作,遵守企业相关规定。第三,指导教师应经常走访学生工作与生活环境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并予以解决。在学生自控自理管理上,第一,要求学生遵守企业生活工作时间表并加以考核,第二,要求学生在处理人际关系上要沉着冷静,遇到困难及时联系校企双方指导老师。第三,在请假制度上严格要求学生,并按照企业相关规定执行。在遇到学校有重大考试时应与企业统一安排参加考试。

综上所述,工学交替在教学中运行模式的构建,既要考虑它的可操作性,也要考虑它的规范性。只有校企双方找到切入点和结合点,才能满足各自利益,建立长期合作,才能培养高质量的应用性技能人才,推动我国高职教育发展,为更好地促进地方经济建设做出应有贡献提供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聂伟,杜侦. “工学交替”概念研究综述[J]. 职业技术教育,2009,(10).

[2]朱江峰,肖海明.基于工学交替模式的高职模具专业教学改革[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25).

[3]向成军. 高职院校建立工学交替校外实习基地的探索[J]. 中国成人教育,2010,(9).

篇4

关键词:文秘专业;工学交替;职业能力

随着经济加速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的职业教育由传统的理论知识传授转向技能与知识的掌握,学生就业由国家计划分配转向国家引导,职业教育开始由传统封闭的学校教育转向现代开放的校企合作办学。教育部已明确要求,要积极推进学生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努力形成学校、企业共同教育,管理和训练学生的教学模式。

文秘专业作为一门传统的专业,要想在职业教育模式的转变中保存自身,必须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模式,必须通过与企业开展全方位、多层面的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做到取长补短,从而促进自身的发展。我校开设的文秘专业教学模式是以企业需要为导向,以行业规范为标准,以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中心,以就业为目标,走“工学相交替”的道路。

一、“校企合作,工学交替”的内涵 

工学交替是一种将学习与工作结合在一起的人才培养模式。工学交替的本质是教育通过企业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充分利用校企双方资源进行高技能人才培养,通过工学交替的教学模式带动专业调整和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模式,实现教育与实践的结合、学校与社会的结合,以提高教学质量。工学交替的课程模式,通过进行整体化的课程设计,为学生提供一个综合性工作人物和工作过程,使学生能对理论和实践进行整体化理解。学生不但借此学习了专业知识和技能,而且能够通过经历工作过程获得职业意识和方法,通过合作学会交流与沟通并最终形成综合职业能力。工学交替课程的重要理念是:学习的内容是工作,通过工作实现学习。 

工学交替,是造就高素质技能人才的基本培养模式。所培养的人才主要满足企业的需求。因此,只有输出端的技工院校与输入端的企业紧密衔接,技工院校培养出来的高技能、高素质的职业劳动者,才能适应企业的岗位需求,受到企业欢迎;只有企业的积极参与,才能让技工院校了解企业的岗位需求,岗位职务能力需求,使技工院校根据企业提出的岗位培养目标设置专业,搞好课程开发,按照企业的要求组织教学活动,为企业培养出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

二、根据市场需求设置文秘专业 

我校文秘专业是顺应市场发展的需要而设置的。在设置之前,对社会上的企业展开了充分的市场调查。目的是了解企业的整体结构、企业类型、企业规模等,以便确定培养的文秘专业人才为何种类型,适应哪种类型的企业需要。根据这些信息,本校现与十多家园区企业签订了合作协议,达成了三十多项合作意向,设置了具体的专业类型,譬如面对外企的文秘专业,面对本地区的文秘专业等等。在确定了这些专业之后,专门设立了“文秘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会由企业的高管、资深文秘人员、同行专家和学校的领导组成,负责文秘专业的教学指导工作。 

三、按照文秘岗位的工作过程开发课程

我校文秘专业的课程根据企业的具体要求,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开发各种文秘专业的课程。并经“文秘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审定。课程主要内容围绕着实际的生产实践,采用了“项目教学法”,将不同的工作任务,以项目的形式来完成教与学。根据不同的文秘工作内容将其工作过程分解;如:可选取某一个具体文秘内容,或模拟某个企业文秘工作,分解工作任务,配置教学资源,完成工作任务,总结评价,巩固提高,实际应用等形式。 

四、创建文秘专业实训基地 

我校根据文秘专业发展趋势、社会对秘书岗位要求和培养目标,建立校内校外实训基地,通过模拟实训、社会调研、到用人单位顶岗实习等途径,强化对基础素质能力、专业知识技能和专业拓展能力的训练,使学生较好地掌握秘书专业的必备技能。我校除了与合作企业商榷,确定校外实训基地外。还创建校内文秘综合实训室,共分为三个功能区:电脑仿真模拟实训区(主要功能为文秘专业提供全程仿真模拟训练,包含事务管理、文书拟写与处理等项目的实训和国家职业资格鉴定秘书资格培训。);办公自动化实物场景实训区,主要进行办公设备、办公软件操作使用训练;礼仪实物场景实训区,主要进行会议模拟、商务谈判模拟、签字仪式模拟等项目的实训。整个实训室注重功能互补,高效实用。既有电脑模拟,又有实际操作,涵盖了文秘专业的实训环节。

五、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建立实践教学体系

对课堂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进行改革,增强实践教学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在对文秘学生的教学中,要把专业知识转化为岗位能力, 就要以“ 实际、实用、实践”为导向组织教学,突出实践环节。在实践教学中应注重单一课程和综合实训的结合,将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有机地统一起来,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使学生在渐进的实践教学过程中提升自己的职业能力。在建立“校企合作、工学交替” 的教学模式之后,学校与合作企业建立相关组织机构和运行机制。文秘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由学校与企业共同制订,并根据专业特点和校企合作实际,方案在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与执行力方面都加大了实践性环节的课程量,采用“教学(含校内实践)——实践——教学——实践”的模式完成人才培养。 

篇5

创立新的人才培养机制,达到三个目标

创立“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学训交替”的人才培养机制,可以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了解烹饪行业的发展、企业的需求,尤其是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从而促进学校进行教学改革,提升专业办学水平,使培养出的学生达到企业的用人标准;同时也让企业了解职业学校、认识职业教育、掌握学生的基本情况,然后企业再依据学生的能力,做好进一步的培养工作,满足企业的长远需求。

这一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一方面能使学生在掌握较扎实的文化基础知识和专业理论知识、同时具有一定的本专业实际操作能力的前提下,通过真实岗位的实践操作,使二者达到有机结合;另一方面使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和职业道德、职业规范、劳动意识得到全面的加强;最后,培养学生适应社会及注重自我调控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毕业走出校园后,可以快速地融入社会,用最短的时间成为社会所需的人才。

“三模式一理念”特色教学

烹饪专业破除原有的教学模式,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学训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的推进与实施上,进行了大胆尝试。通过企业走访、调研,召开专业建设专家委员会会议论证,调整了教学计划,将原来的2年在校学习、1年外出实习的安排,调整为“1.25(在校学习)+0.5(学训交替)+0.75(在校学习)+0.5(顶岗实习)”的教学安排,开创了“三模式一理念”的特色教学。

“春秋轮换,工学交替”模式

根据烹饪专业学生多、班级多、校外基地多的特点,烹饪专业实行了紧密协作型的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春秋不同班级轮换进入企业进行实习实训。学生带着困扰到实践中寻求答案,带着问题回学校找老师讲解。既变通地满足了《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中等职业学校在校学生最后一年要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的要求,又解决了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遇到问题无处解答的困境。

通过烹饪协会与20多家餐饮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加强校企深度融合,引入企业资源,依托真实职业环境,实践和优化“做中学,学中做,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根据企业需求为企业“同步培养”高技能人才。同时校企双方共同开展烹饪行业人才需求情况分析,确定厨房岗位工作过程及职业岗位能力要求,实现了“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运用。

“顶岗实习,联动就业”模式

除完成校内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外,学校全面实行“三位一体”学生管理模式,安排学生不少于半年的企业顶岗实习。值得一提的是学校的顶岗实习与学生的就业联动,实习企业往往就是学生将来的就业单位。在实习期间,企业对学生进行考核,学生也对企业进行选择,在双方满意的情况下,实习结束就签订就业协议,留任企业工作。近几年,实习、就业联动率达90%以上。

“企业冠名,订单培养”模式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第十点已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与企业紧密联系,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根据双方签订的《冠名班协议书》,授课计划由校企双方共同制订,既要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也要满足企业用人的需要。职业学校试行企业冠名班,工学结合、半工半读,是遵循教育规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需要;是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有效促进学生就业的需要;是帮助学生,特别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的需要。逐步建立和完善工学结合、学训交替制度,以企业冠名班等形式深化开展校企合作,是建设有中国特色职业教育的一个带有方向性的关键问题。

提出“突出德育教育,强化技能训练”的办学理念,重新构建课程体系

为培养合格的技能人才,烹饪专业全面实施“德育工程”,提出了“德高、艺精、守纪、创新”的系训,即在教育中抓好两个侧重点,一是表象的能力,通过市场调研重新构建课程体系,在理论课“必须、够用”原则的前提下,加大了一体化教学课的比例,理论与实训课的比例达到了1:3,实训课程比例的提高大大地增加了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学习兴趣及专业技术能力;二是隐性的素质,包括价值观、自我定位、驱动力、人格特质等情感智力部分,主要从行为方面对学生进行良好行为养成教育。

校、企、家三方合力保障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学训交替”这一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得到了企业、学院、学生、家长多方面的大力支持。

各企业均根据《校企合作协议书》的要求,安排了企业实习指导教师,手把手地教学生专业技能,传授自己在行业多年以来所得到的经验,并尽可能多地给学生创造实践操作的机会,使学生的整体技术水平明显提高,尤其是对这一职业、这一行业的认知及认可度大大提高。同时学生因为在实践中找到了自身的不足,对下一步的回校学习有着强烈的渴望。

学院各级领导同样非常重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学训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政策上为其大开绿灯,同时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与企业沟通,帮助学生找到最合适的工学结合单位,对工学结合期间表现优异以及通过工学结合后进步明显的学生,以奖学金的形式进行奖励。

学生与家长对工学结合也非常支持,在签订工学结合相关协议的时候需要家长来校当面协商签订。烹饪专业所有学生家长到场,全员到校签订协议,包括很多家住外地的学生家长都来到学校,对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热情很高。

学生素质提高,实现三重转变

通过“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学训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最大也是最直接的成果,就是学生素质的提高、能力的提高以及学习热情的提高。由于笔者学校学生年龄较小,缺乏明确的人生目标,有些学生在校学习期间非常懒散,在学校与企业指导老师的帮助下,经过半年的岗位实习,学生们普遍对这一职业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思想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为人生的发展找好了定位,工作上刻苦努力,学习上也积极主动。学生们通常是在实践操作中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回到学校后努力学习提高自己,到了企业后把在学校学习的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碰到不懂的地方记下来,再到学校有针对性地学习,这样一个良性循环的建立,可帮助学生迅速提高专业水平。在与社会和企业员工接触的同时,学生素质也得到快速提升。

通过这段时间的尝试,实现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三重转变:从与单个企业合作,到与企业群合作;由简单推荐就业,到“订单式”培养;由校企合作,到校企合一。在半年的时间里,这一教学模式快速发展起来,目前,烹饪系已有青岛北大荒人餐饮集团、大连三寰酒店、世贸假日酒店和万嘉集团四个企业冠名班,合作企业基本覆盖了牡丹江所有地区。

两大举措解决存在问题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学训交替”这一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实施半年以来,学生综合水平的提高显而易见。但是学校在摸索中前进,客观地讲,实施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时间还很短,还有很多的不足,主要来自企业和学校两方面。

首先,企业方面。影响企业培养人才的因素较多。如《协议》本身不具有刚性,制度上缺乏保障;部分企业担心培养后人才会流失,在教学上,尤其是特色项目上留有后手;由于学生年龄小,技术不熟练,企业培养学生的难度较大,担心投入过大影响其正常运营;该阶段教学的主要负责人是企业指导教师(师傅),能力水平及工作态度上存在较大差异;有的企业不愿意承担实习中的安全责任,管理上存在漏洞。

其次,学校方面。由于这一教学模式仍在探索阶段,各项制度及运作办法均不成熟,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磨合。同时,师资力量严重匮乏,也给学校指导、检查、监督学生实习带来较大困难。

针对以上不足,烹饪系领导带领各科室教师认真思考、分析、总结,为做好“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学训交替”的工作,也为拓宽冠名班中校企合作的深度,学校采取了以下措施。

工学结合,学训交替

加强与企业之间的沟通协作。在明确责权的前提下,尽量站在企业的角度考虑问题,减少企业用工成本,解决企业实际困难,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就教学方式方法等内容对企业指导教师进行培训。

引入专业教师,尤其是实习指导教师,以强化学生实习过程中的指导及管理。

继续大力开展德育教育,尤其是职业素养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道德观;制定更加有效的奖惩机制、制约机制,以保证学生的实习纪律、时间及效果;学校要作为企业与学生之间的联络员,加强沟通,减小摩擦,化解矛盾。

冠名班

融入企业文化,引入企业元素。在班级、寝室的布置以及教学内容的设定、学生活动的安排等方面,校企双方要共同协作,将该企业特有的文化融入进来,既能营造真实的职场气氛,又能提高学生对企业的认同感。

篇6

关键词:酒店管理;实践教学体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特色与推广

作者简介:张道远(1964-)男,安徽阜阳人,安徽阜阳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专业建设、思想政治教育。

课题项目:文系2010年安徽省省级特色专业建设项目“酒店管理专业建设研究”(编号:20101337)阶段性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7518(2012)14-0053-02

2011年2月,阜阳职业技术学院酒店管理专业09级学生圆满结束为期半年的集中教学顶岗实习。因岗位技能及综合素质表现突出,经企业严格考核,有8位同学获“优秀实习生”称号,有7位同学获“优秀操作能手”称号,有6位同学获“微笑大使”称号。为表达对学院培育适需对路应用型人才的谢意,实习企业专门为学校发来感谢信,并派专人到校参加总结表彰会。感谢信中指出:“在为期6个月各大酒店轮岗实习期间,09级酒店管理专业实习生是一支责任心强、工作踏实,具有扎实专业知识和良好职业素养的服务骨干、是一支具备专业熟练操作技能和优秀职业礼仪的服务标兵,更是一支企业倡导亲和服务、个中涌现出的一批形象大使,他们在各自的实习岗位上爱岗敬业、勤勤恳恳、默默奉献、脚踏实地,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使他们收获颇多,有了一次真正踏入社会的难得锻炼机会”。这既是企业对顶岗实习学生工作业绩的充分肯定,也是企业对学院酒店管理专业育人成果的充分肯定。

我院酒店管理专业自招生以来,适应现代酒店服务业快速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旺盛需求,抢抓机遇,乘势而上,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新途径。在广泛调研、充分论证基础上,科学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突出学生专业技能训练和综合素质提高,增强职业岗位针对性、技能应用性和操作实践性,努力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专业课程实训、教学顶岗实训、毕业顶岗实训“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探索出一条“校企合作、工学交替、学用一体”的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取得了教学改革的积极成果。

一、以编制和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为基础,突出实践教学环节

为保证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准确性、实现目标的有效性、课程设置的应用性、培养过程的实践性及培养计划的可操作性,学院在编制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过程中,组织系领导和专业教师到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及本地的宾馆酒店进行实地考察与调研,了解行业企业用人的岗位需求,邀请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专家教授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充分论证,形成较强可操作性的人才培养方案。在多年方案执行过程中,根据社会发展、行业态势及人才需求新变化,通过召开实习企业和实习学生座谈会,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对方案进行了多次的修订和完善,形成目前适应高职人才培养层次、企业岗位需要的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我们将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以服务为宗旨,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可持续发展为重点,以工学交替、顶岗实习为途径,培养适应现代宾馆酒店业发展需要,掌握现代酒店管理基本知识和专业技能,胜任四星级以上宾馆酒店的服务员、领班、部门经理等工作岗位需求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专业人才。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和执行,突出以下几个特点:第一,教学模式上,采取“2+0.5+0.5”运行机制。即两年在校集中理论学习与专业课程实训,半年企业集中教学顶岗实训,半年企业毕业顶岗实训。两年在校的集中理论学习、专业课程实训与半年的企业集中教学实训是学院的刚性要求,必须保证;半年企业集中教学顶岗实训,以保证学生多岗轮换和企业用人的连续性为基础,实训时间可安排在第三学期,也可安排在第四、第五学期,实现工学交替,学用一体;半年毕业顶岗实习,安排在第六学期,以校园招聘会为平台,采取集中与分散、实习与就业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第二,实践教学上,实现课程实训、教学顶岗实训、毕业顶岗实训三位一体。课程实训与课程理论教学同步进行,通过教师演示、学生演练、现场操作三个环节,在多媒体教室、校内实训室、市区实习基地完成;集中半年时间,在校企合作企业进行教学顶岗实训,实行定期轮岗,集中管理,校企统一考核;半年时间的毕业顶岗实训,实行集中与分散、实习与就业相结合,在校企合作企业和招聘用人单位进行,由校企统一进行毕业实习考核与鉴定。第三,理论课与实训课的比例上,突出实践性。强调理论“必需、够用”为度,加强实践教学环节,使理论课与实训课的学时比例达到4.5:5.5,以强化学生应用能力培养。第四,专业课程设置上,突出职业岗位性。针对宾馆酒店前厅、客房、餐饮、康乐、酒水酒吧、营销、财务、人力资源等岗位与部门,开设前厅、客房服务与管理、餐饮服务与管理、康乐服务与管理、酒水酒吧服务与管理、酒店营销学、酒店财务管理、酒店人力资源管理等课程;针对涉外宾馆酒店对外语水平的要求,开设有酒店专业英语,突出学生口语与翻译能力训练;针对宾馆酒店对个人整体形象与综合素质的要求,开设有公共关系学、酒店礼仪、形体训练、酒店管理概论、服务心理学、饮食文化、酒店法规等课程。几年的教学实践证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与实施,较好地适应了社会对酒店管理人才的需要,学生的专业技能与综合素质得到了用人单位的充分肯定。

二、开展专业课程校内外实训,培养学生核心应用能力

课程实训是实践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进行集中教学实训、毕业顶岗实训的重要基础。通过课程实训可以使学生的理论知识得到验证,书本知识的不足得到补充;可以使学生对未来的工作有直观的理解和认识,对未来工作的选择有明确的目标;可以使学生对自己的专业定位有明确的依据。为此,我院采取教师课堂演示、学生校内实训室演练、校外实训基地现场操作三个环节来完成。教师课堂演示、学生校内实训室演练在校内交替进行,教师通过基本理论讲授、情景模拟、案例分析、物品摆放与使用技巧展示等,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消化。教师指导学生利用校内餐饮实训室、客房实训室、礼仪形体训练房等,进行模拟操作演练,提高学生前厅、客房、餐饮等项目的服务与接待技能。学期结束前的集中训练是课程实训的关键环节,为此,学校与市内文峰宾馆、天上人间大酒店、国际大酒店、金满楼大酒店、王朝大酒店等签订实训协议,建立校外实习基地,每学期结束前集中3-4周时间在前厅、餐饮、客房、会务等岗位,由领班或部门经理具体指导,进行一线的现场服务与接待,以掌握前厅接待服务、客房接待服务、餐厅接待服务、会议接待等的工作规范与技巧,感受实际工作中“三厅”服务管理的标准,接受行业对课堂理论知识的验证。由酒店企业根据学生实训表现,做出课程实训综合评价与成绩评定,结合任课教师理论与模拟实训考核,各按50%计入课程考核的总成绩。通过几年的实践探索,学生的技能得到锻炼,对自己的专业充满信心,企业对学生的敬业精神与专业技能也给予了积极评价。

三、开展工学交替教学顶岗实训,培养学生岗位适应能力

社会对酒店管理专业人才表现出强劲的需求,也对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两年的理论学习与不间断的课程实训,远不能适应现代酒店业对高技能人才的要求,进行为期半年的集中专业教学实习是十分必要的。从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来说,作为教学计划重要组成部分的集中教学实习,是对学生进行专业基本训练、培养实践动手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环节,是提高学生职业素质和综合素质的关键。对企业来说,可以减缓招聘人员的压力,降低培训成本与资金运营成本,也为储备管理人员打下基础。从学生自身来说,可以使他们提前成为“职业人”,强化岗位专业技能,增加经济收入,增强职业竞争力,缩短为就业所耗费的时间。为此,经校企双方平等协商,我们分别与上海复旦皇冠假日大酒店、上海佘山艾美大酒店、华山宾馆、福建荣誉酒店集团、苏州海悦花园大酒店、合肥海汇假日酒店、浙江海宁酒店集团公司等签订了校企合作的教学实习协议。多年来,我们相继组织多届学生在实习指导教师的护送下分赴以上酒店进行为期6个月的教学实习。酒店安排专人统一管理,实行统一服装,免费食宿,定期轮岗,购买保险,津贴待遇定时发放。实习指导教师与酒店企业和实习学生保持热线联系,及时反馈信息,处理问题,积极协助酒店切实保证实习有序进行。实习期间,由酒店负责人根据学生不同岗位的工作表现,逐项填写《阜阳职业技术学院酒店管理专业教学实习鉴定书》,作为学校对教学实习学生考核的依据。院、系领导定期走访实习企业,与酒店领导交流,看望实习学生,召开学生座谈会。企业对学生实习期间的表现给予了高度的评价,称赞他们适应岗位角色快,专业应用技能强,综合素质表现好,希望进一步拓宽合作领域。学生也对酒店的规范管理、安全有序、专业技能得到应用与提高十分满意,对未来的就业充满信心。

四、开展分类指导毕业顶岗实训,培养学生就业综合能力

毕业顶岗实习是实施实践教学体系的关键,是实现学校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对接的桥梁,是学生展示知识、能力、素质与顺利实现就业的平台。为此,我们以毕业生校园招聘会为契机,与华山宾馆、福建晋江大酒店、合肥海汇假日酒店、浙江海宁酒店集团公司等单位,就学生的毕业顶岗实习与就业进一步沟通,因为有良好的校企合作关系,企业对学生专业技能与综合素质普遍看好,学生对企业的工作环境、人文关怀、事业发展普遍认可,多数学生有回到原教学实习企业的愿望等方面做基础,所以,校企双方愉快地达成多项协议:回到原教学实习企业的学生,进行毕业顶岗实习,免除试用期,签订就业协议,享受与本单位正式员工福利待遇,并给予一定的学历补贴,表现优秀的,直接提拔重用;协助学校继续做好学生的顶岗实习、毕业考核与毕业鉴定工作;帮助学校积极推荐没有回到企业的同学到其他宾馆酒店进行毕业实习与就业;学校通过后续学生教学实习等方式,满足酒店因部分学生离开而对岗位人员的需求。这样的合作,形成了一个工学交替的供应链,既保证了毕业生的顶岗实习,又实现了学生的稳定就业,既保证了学生的教学实习,又稳定了学校的实习基地,实现了学校与市场的对接,培养与就业的对接。

五、专业特色和应用初步显现

经过多年的改革与探索,酒店管理专业已形成自身的办学特色。2010年被安徽省教育厅立项为省级特色专业,教学改革成果获省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得到评审专家的充分肯定。其特色和应用情况主要体现为:

(一)制定了符合高职教育办学理念的酒店管理专业“2+0.5+0.5”的人才培养方案,并在执行中做到与时俱进,及时进行修订与完善。

(二)构建了酒店管理专业“课程实训、教学顶岗实训、毕业顶岗实训”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初步形成了“早实践、多实践、三年实践不断线”的实训格局。

(三)建立了一批满足教学改革实践需要、稳定巩固而又运行高效的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形成了良好的校企合作关系。

(四)实现了酒店管理专业“工学交替、学用一体”人才培养的运行机制。达到了学生、学校、企业三方互利共赢,学生、家长、学校、企业、社会五方满意。

(五)实现了高职教育“就业导向”的办学思路,人才培养与市场需要无缝对接,就业率一直保持在100%。

(六)建立了运行良好的校企资源共享机制。实习酒店为学校提供学生实训基地、校内实训设备、技能大赛和大型活动赞助费等;安排专业技术骨干作为实训指导教师,承担实训课程教学,成为专业指导委员会成员;定期举行行业企业发展专题讲座等。学校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协助管理学生实习,到企业一线挂职锻炼,进行员工培训、市场拓展等。

(七)建立了运行良好的校企共同考核机制。学校制定实训方案,指派专业教师进驻酒店,按学院要求进行考核。酒店制定实习规程,专人管理,按企业员工要求,进行考核与评定,保障实习工作有序、有效地进行。部分学生因工作业绩和综合素质突出及时走上管理岗位,得到企业的充分肯定。

(八)建立了良好的校企互访沟通机制。学院领导定期到企业考察,一方面看望实训学生,送去温暖、稳定学生思想、安心实习;另一方面,密切合作关系,通过听取意见与建议,增强学校对企业人才培养的针对性。企业领导定期到学校进行考察,了解学校育人环境,增强合作信心,拓展合作领域,深化合作内容。互访沟通机制使校企合作和谐有序进行。

(九)教学模式在校内和省内其它高职院校得到应用和借鉴。校内的如数控技术、应用电子技术、机电一体化等专业,校外的如安徽国际商务职业学院、安徽旅游职业学院、阜阳科技职业学院等。

参考文献:

[1]牛艳莉.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工学交替"培养模式实践探索[J].成人教育,2011(2).

篇7

一、“5122”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的产生背景

我校先后对03、05、06级五年制高职物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调整,试行了“5+2”、“3+3”、“3+2”等3种形式的“工学小交替”人才培养模式,改变了传统的以学校和课程为中心的教育模式,受到了学生、企业、家长和社会的好评。但在试点过程中也存在着临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导致部分课程学习目标难以达成、学生每周只有2天或3天的跟岗实习时间无法全程跟进物业服务项目等一些弊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效果。由此,我校五年制高职物业管理专业课程改革团队于2006年11月-2007年8月进行的第一轮高职物业管理专业课程改革期间,与上海世茂、江苏高正等物业服务企业合作,通过人才需求调研、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以“工学交替、校企合作”为切入点,在认真总结实施“5+2”、“3+3”、“3+2”等“工学小交替”人才培养模式所取得经验的基础上,对人才培养模式开展研讨和论证,进行教学分析,构建了五年制高职物业管理专业“5122”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开发了与“5122”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相匹配的人才培养方案,并在2007年9月开始在07级五年制高职物业管理专业实施,真正地将五年制高职物业管理专业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转变到“工学交替、校企合作”的路子上来。

二、“5122”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施

五年制高职物业管理专业“5122”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学校与物业服务企业共同进行人才培养、学生在企业参加物业服务实践与在学校学习相互交替、学用紧密结合的新型合作教育模式。该模式既克服了学校传统的“4+1”(前4年在校学习,第5年到企业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学生在顶岗实习后岗位适应性差、无法再回到学校充电、学生的职业能力、职业素养差等问题,也避免了“5+2”、“3+3”、“3+2”等“工学小交替”人才培养模式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学生每周只有2天或3天的跟岗实习时间而无法全程跟进相关物业服务项目等一些无法解决的弊端。它将学生5年(10学期)的培养过程分成起步期(5学期)、发展期(1学期)、提升期(2学期)、成熟期(2学期)四个阶段,并将职业道德教育、专业兴趣教育、企业文化教育、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贯穿学生学习的全过程,使学生5年的学习生涯经历一个“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的螺旋式上升过程,从而实现专业知识学习、职业能力形成和个性发展的和谐统一,使学生成长为社会急需的高技能物业管理专业人才,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三、“5122”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效果

“5122”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自2007年9月开始在07级五年制高职物业管理专业实施以来,学生、学校、企业三方找到了校企合作的结合点,真正实现了人才培养过程融“教、学、做”为一体,实现了学校与企业的深度融合,达成了学生、学校、企业三方共赢的办学目标。

1.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得到提高

高职物业管理专业“5122”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把高职物业管理专业人才教育的课堂从学校延伸到了物业服务企业工作现场,尤其是物业服务企业的工作条件和职业氛围强化了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培养,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在5年的学习过程中,充分利用了学校内外不同的教育环境和资源,以“学生”和“职业人”的双重身份实现了校内课堂学习和校外企业岗位实操有机结合、学习生涯与职业生涯提前结合,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增强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职业发展潜力。据调查,目前07级物业管理专业学生还有1年半才毕业,但已有25%学生被万科、隽御等知名物业服务企业相中。

2.学校办学声誉和教师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高职物业管理专业“5122”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拓展了学校办学空间,实现了工作育人的目的,同时把学生的就业工作关口前移,使就业与教育紧密联系在一起,充分体现了“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提高了学校的办学声誉,龙湖、万科、世茂等知名物业服务企业纷纷慕名而来寻求校企深度合作。此外,学校教师通过全程参与“5122”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环节,自觉走出学校,走进物业服务企业,与相关企业技术、管理人员加强了合作和沟通,丰富了物业管理实践经验,提高了自身的业务水平,与学生形成了和谐的师生关系,促进了自身职业生涯的发展,更好地适应了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

3.企业降低了用人成本并提高了员工素质

在高职物业管理专业“5122”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施过程中,相关物业服务企业一方面根据自身需要与学校一起制定了高职物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标准,全程参与人才培养的过程,把企业的特殊教育和培训与学校的一般教育和培训有机地结合起来,把企业用人与学校教育有效地结合起来,降低了企业的用人成本和培训风险,缓解了企业对高技能物业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压力;另一方面,在与学校进行深度合作的过程中,利用学校资源开展员工培训等,提高了员工素质,提升了企业的管理服务水平。

四、对实施“5122”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1.慎重选择合作企业

在高职物业管理专业实施“5122”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的过程中,合作企业对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担负着重要职责,学生在合作企业中的“工学”效果将直接关系到高职物业管理专业教育的成败。因此,慎重选择合适、对口的合作企业,是实施“5122”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关键所在。在选择合作的物业服务企业时,必须选择管理严格、服务规范、社会声誉好的物业服务企业,且该企业有合作的意愿,有用于工学交替的较多数量的空缺岗位,企业相关负责人对“5122”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较为认同,在此基础上找准校企双方利益共同点,互惠互利、合作共赢。

2.建立校企“二维”管理机制

建立良好的组织管理机制,切实维护学生、学校和企业的利益,是“5122”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顺利实施的必备条件。由学校或企业单方面进行管理,都是不合适的。在高职物业管理专业实施“5122”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的过程中,校企双方必须建立校企“二维”管理机制。一方面,要加强过程管理,由校企双方建立安全管理、规范教学、定期交流、问题研讨等制度,做到管理人员落实(包括校内教师和班主任、企业兼职教师等)、合作内容落实(包括学生管理、教学管理、企业管理、指导教师管理),校企双方齐抓共管,保证合作的顺利进行;另一方面,要重视对“5122”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进行全程监督考评,建立包括学校质量监控和企业质量监控两个方面在内的对人才培养质量的控制机制。

3.加快学校的管理体制改革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学校的方方面面。要进一步提高高职物业管理专业“5122”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效果,学校应建立与“工学交替”模式运行相适应的教学管理制度、学生管理制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教师聘用和培养制度、兼职教师聘用制度等等,确保“5122”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的可持续发展。

篇8

实现校企深度合作,才能把工学结合落到实处。学院遵循高职教育内涵属性,认真总结企业办职业教育50多年来经验的基础上提炼出具有学院办学特色的“三融合”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的模式,并在实践中不断优化创新,完善和规范管理运行机制,推进教学改革不断深入,推动专业建设不断提高。

关键词: 三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管理运行机制

“三融合”是指校企融合、产学研融合、双证融合。“三融合”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是云南锡业技术学院在认真总结企业办职业教育50多年经验的基础上提炼出来的,具有学院办学特色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在2010年云南省教育厅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中,专家认定,“三融合”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的模式,形成了云南锡业职业技术学院的办学特色。

一、“三融合”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的内涵

云南锡业职业技术学院隶属云南锡业集团(控股)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云锡)。学院现设立有云锡人才培训中心、有色金属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第20号站、云南省第72职业技能鉴定所等教育和培训机构,是云南省十大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之一。

云锡是中国的500强企业之一,是世界锡生产企业中产业链最长、最完整的企业,拥有矿山勘探、采掘、选冶、锡化工、锡及有色金属深加工纵向一体化的产业格局。拥有多项自主知识产权,有先进的采、选、冶生产装备,锡选冶技术和设备居世界领先水平。

以采选为核心的矿山类专业是云锡的强势、特色专业,也是学院的传统特色专业群。自1953年云锡办技工教育以来,充分发挥企业办学优势,按照“遵循职业教育普遍规律与学院办学实际相结合”的原则,以聘用生产一线的优秀工程技术人员承担专业技术课程教学,以技术先进、精良装备、人才荟萃的集产学研一体大型产业生产基地为学生真枪实弹训练的实习实训场所,以生产项目为学生毕业设计选题或实习实训教学项目并由生产一线优秀工程技术人员或能工巧匠指导完成等共同培养人才的办学模式,以及通过聘用教师和学院专任教师生产岗位与教学岗位的互换和共同承担或参与科研项目的研究等,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职业素养、教学能力和“双师”素质,为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基础保障,实现学生就业即上岗的教育过程。

2007年,为适应有色金属矿业飞速发展以及产业结构调整对高技能人才的迫切需求,成立了云南锡业职业技术学院,并提出“特色立校、资源共享、创新模式、提升层次”的发展思路,且把“创新模式”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作为学院建设与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在教高[2006]16号文中的“要积极推进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的理论指导下,将总结提炼出的矿山类专业“三融合”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作为“特色示范项目”进行具体的规划设计,结合学院“关于迎接2010年人才培养工作评估筹备工作建设方案”的实施,全面推进基于“三融合”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全过程中各工作层面的探索与实践,在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和运行机制创新方面获得积极成果,推广应用实效显著。

二、“三融合”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的实践与成效

(一)三个融合,相互渗透,开拓了人才培养的巨大空间,有效解决了专业与企业的对接,实现了在专业内部各方向之间、不同学科相关专业之间、专业与企业之间的相互开放、相互渗透、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使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得到全方位的锻炼,充分体现了高职教育的开放性、实践性和职业性特征。首先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学习主动性、积极性提高了,同时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和职业素养全面得到了有效的锻炼和提高。通过理论教学与生产实践教学活动,培养、锻炼了学生特别是实践操作能力、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社交能力和协作能力等多种实践能力和职业操守,培养的人才更符合高素质技能人才标准的要求,做到就业的“零距离”。2010届、2011届毕业生双证获取率100%,初次就业率96%以上,用人单位对本毕业生综合评价称职率达98%以上,体现了“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上手快”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特点。

(二)围绕“三融合”,通过“人才培养方案”、“师资队伍”、“实训基地”、“课程”、“运行机制 ”等共建的整合—互动模式,使专业、产业、学业、就业和创业“五业贯通”,实现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高素质技能人才的教学活动结构,实现就业“零距离”的教育过程。

1、教学改革特色鲜明,人才培养效果显著

(1)在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目标上,与云锡相应的专业委员会对接,主动适应行业和地方特色发展需要,培养面向有色金属行业生产企业以及相关部门,面向基层的高素质技能人才。

(2)在人才培养模式上,以“三融合”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为模式,以工学交替,订单培养、岗前培训、顶岗实习等工学结合为主要形式,实现了就业的“零距离”。

(3)在人才培养方案上,完善了与“三融合”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模式相适应的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工学交替”课程体系,在课程建设上融合了国家职业资格标准,行业技术标准、行业技术规范,突出了职业能力培养,提升了教学水平和效果。

(4)在人才培养机制上,以工学结合运行机制为模式,建立、完善了基于“三融合”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的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确保各教学项目的顺利实施,提高了教学质量。

(5)在实践教学质量的监控上,构建了“5落实 4环节”(5落实——计划落实、大纲落实、基地落实、指导教师落实、考核落实,4环节——准备工作环节、初期安排落实环节、中期开展检查环节、结束阶段的成绩评定及工作总结环节)校外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提升了实践教学的效能和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质,确保了实践教学的质量,实现了课堂与实践“零距离”对接。

(6)在学生创业创新能力培养上,校园文化的企业化,有效培养了学生职业素养、职业操守和创新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就业创业意识,提高就业创业能力。

(7)在教学效果评价上,以企业考核为主,有效增强了教学质量的监控力度,确保了人才培养质量。

2、实训基地建设成果显著

按照“相对稳定,集中管理,重点(示范)建设”的原则,整合资源,合理配置并完善了满足支撑基于“三融合”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工作过程系统化“工学交替”课程体系的产学研融合实训教学基地建设。

近几年来,云锡就投资近3000万元用于改建、扩建、新建了采矿模拟仿真实训室、碎磨矿实验实训室、重力选矿实验实训室、浮游选矿实验实训室、磁电选矿实验实训室、选矿产品处理实验实训室、地质综合实验实训室、测量实训基地等校内实训基地;专门投资700多万元在云锡研究设计院建成了满足教学与科研的“西部优势矿产高效利用 教育部工程中心选矿新工艺柔性工业试验创平台 云锡基地”,同时与云锡中技术密集、门类齐全、特色鲜明、专业化优势突出的云锡老厂分矿、云锡卡房分矿、云锡研究设计院、云锡大屯锡矿等27家集产学研一体的大型产业生产基地签定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协议,并制定《云锡集团(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兼职教师管理试行办法》和《云锡集团(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实习实训基地管理试行办法》(云锡[2009]299号)等管理制度,将实训基地的建设和管理,学生实习实训教学工作纳入云锡规范化和制度化管理轨道,形成建设管理与运行的长效机制。其中的云锡老厂分矿在2011年获云南省示范实习实训教学基地。

3、“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成效显著

充分发挥“三融合”的优势和实训基地的辐射功能,通过共建课程、共担教学、共同承担或参与科研项目等,提升了师资队伍的业务知识、职业素养和实践教学能力,增强了科研开发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优化了师资队伍结构,培养了一支满足工作过程系统化“工学交替”课程体系教学,校外实践教学和主要专业技能课程均由聘用教师担任,专兼结合,结构合理,具有较高理论水平和丰富实践经验的“双师型”师资队伍。聘用教师比例≥60%,“双师”素质教师占95%以上。

4、教学改革研究和教材建设取得丰硕成果

进一步深化“三融合”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模式、专业建设、课程与教学研究、实践教学和教学管理改革,加强教育教学规律探讨与研究,推动“质量工程”建设,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近2年来,选矿技术被列为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金属矿开采技术被列为央财支持建设专业。矿山类专业专任教师主编共建出版特色教材4部。其中的《金属矿床地下开采》被评为省级精品教材,《重力选矿技术》被评为省级“十二五”规划教材。矿山类专业专任教师们独著或担任第一作者在各类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教改论文10余篇,获奖论文2篇。

5、科研和技术服务能力增强,提高了学生就业竞争力

(1)“三融合”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的推广应用,增强了教师的科研开发能力。近3年来,矿山类专业专任教师承担了省部级以上教科研项目11项,参与云锡横向科研项目5项。2008年以来,为有色行业和云锡企业员工相应岗位培训8828人,职业技能鉴定12个工种1410人。

(2)“三融合”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的实施,使得学生能够较快的适应工作岗位和专业工作需要,深受用人单位好评。矿山类专业学生职业技能鉴定通过率100%,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均在96%以上,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综合评价称职率为98%以上。2011年我院获云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责任考核“二等奖”。

6、校园文化企业化,有效培养了学生的创业创新能力

在“三融合”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实施与推广应用过程中,将努力追求“以人为本、传承历史、兼收并蓄、和谐共赢”为核心理念的云锡文化和“育人为本、承载历史、适应需求、和谐发展”为核心理念的校园文化有机融合,实施CIS战略,从物态(VI)、制度(BI)、观念(MI)三个层面系统推进,从而使学院办学理念与云锡企业观念文化有机结合,使学生在具有产业特色企业化校园文化的熏陶下,激发创业创新意识,提高创业创新能力。

(三)基于“三融合”培养高技能人才的系统模式,深化教学领域的改革

基于“三融合”培养高技能人才的系统模式,深入推进工作过程系统化“工学交替”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和“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改革, 建立了“三融合”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长效机制、实施路径、操作规程和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有效解决学生“零距离”就业的教育过程。如专业课程体系中相对独立设置的每一次校外实践教学环节,按照云锡[2009]299号文中规定,在学生实习前二周由学院相关系(部)将教学计划和内容提交给实训基地进行审核,再由实训基地召集校企双方所涉及的部门和人员召开研讨会,针对教学计划和内容、教学目标、重点环节、指导教师、组织形式及考核方式与考核标准等进行详细的研讨,制定实施方案,并由实训实施,同时配套相应的“5落实 4环节”校外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使整个实习实训过程成为一个有计划、有方案、有明确责任目标、运行管理有序的教学过程。

“三融合”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的探索与实践过程中,卓有成效地推动了教育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培养了一批具有良好职业素质和职业操守、较高综合职业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开展了优质的社会服务,从根本上体现了“三融合”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的制度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以及运行机制创新的实绩,充分体现了学院的办学特色。

[参考文献]

[1]张燕.矿山类专业产学研融合实训基地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学术理论与探索.2012.1。

[2]张燕.“5落实4环节”校外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实践与成效[J].首都教育学报.2012.3。

篇9

关键词:中职生;电子专业;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21-027-01

从教六年来,一直从事电子专业课的教学工作。本专业的课程知识面广、理论性强、原理抽象难以理解,而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习惯、学习动力等都存在着一定的欠缺,加之教师采用单一的课堂讲授型教学方法,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致使学生学习兴趣不高,从而直接影响学习效果。

通过对我校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学生以问卷调查、座谈会等形式来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需求,探索建立更为有效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途径,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多鼓励学生,增强其学习自信心,激发学习兴趣

通过近几年的教学,发现大部分中职生因家长、社会、老师对其轻视,加上他们自身基础知识薄弱,致使他们对学习失去信心。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应该多多鼓励学生,让他们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不能简单的以听老师讲为主,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对于学生取得的成绩,哪怕是很小的成绩,比如正确回答问题,都要给予表扬;基础知识薄弱的学生,可通过自学和向老师、同学请教等方法弥补。课后热情积极解答学生的疑惑,组织班级学生建立学习互助小组,共同探讨、一起进步,久而久之,学生的学习能力不断增强,学习兴趣便会得到提高。

二、教师打破传统教学方式、采用现代教学技术、多样化评价方式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简单教学方式已远远不能满足学生需求,演示教学法、项目式教学法、任务驱动法等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新型教学法深受学生欢迎,所以教师应不断转变教学观念、更新教学方法,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现代教学技术,如多媒体等,将重点、难点知识以图片、动画、视频等方式向学生呈现,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增强学习自信心。教师要采用多样的课堂评价方式,不能简单地以“对”或者“错”判定一切,鼓励学生自评、互评,使其正确的认识自己,拓宽思路,对同一知识点从不同角度理解、学习,最后教师做出总结性评价,从整体上评价学生对知识的把握,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以及评价他们的评价,使学生充分参与到教学中,感受学习的快乐,增强学习兴趣。

三、理论、实训课课时安排要合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中职生在初中阶段知识掌握程度参差不齐,所以到中专以后学习能力也有差异,理论基础水平较薄弱,对于枯燥的理论知识缺乏学习热情,但是他们热衷于动手实践,对实训课兴趣较浓厚。所以,在教学中应重视实训教学,把理论知识渗透到实训过程中,在理实一体化的教学环境中,让学生边学习边动手实践。但是大部分学校因受实训设备、师资力量等因素影响,课程主要以理论课为主,实训课安排较少,这样学生提不起学习兴趣,也无法充分理解理论知识,因此学校应合理安排理论、实训课课时,类似《电子产品装配与调试》这样的课程,应全部安排在实训室进行,教师在学生制作电子产品的过程中增加相应的理论知识,并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因材施教,让学生在轻松快乐的动手过程中爱上这门课。

四、结合专业特色,探索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校园文化活动

校园文化活动对学生专业课的学习有很大的影响作用,工学交替、家电维修社团、洗衣机维修实践等活动,和专业课紧密联系,学生把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也可和企业技术骨干面对面交流学习,激发了学生对专业课学习的浓厚兴趣;电子专业人员上门维修礼仪要求、“企业文化进校园”四讲系列活动、“企业能工巧匠讲技术”四讲系列活动、家用电器维修行业从业人员行为规范讲座等活动,通过讲座的形式,向大家介绍一些平时课堂中涉及不到或者说很少涉及的知识,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培养了学生的职业素养,为学生以后的实习、工作奠定了基础;

五、探索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校企合作模式

学校应不断加深校企合作,开展订单培养、冠名班、建设企业员工培训基地等,拓展办学模式,建立长期的、可持续发展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运行机制;引入企业管理运行机制,改革“三段式”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实现校企共同培养技能型人才。

以电子电器专业“三段式”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核心,一是与“国美”、“海尔”等企业合作,依托兰州理工职教集团、校企共建的维修服务中心、校外实训基地等,建立长期的、可持续发展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运行机制;二是根据岗位能力培养需要,与“国美”、“海尔”等5个以上基础条件好的大中型电子企业共建校内外实训基地,按照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要求,校企共同协商,建立由兰州理工职教集团成员、校外实训基地所属企业、行业参与的校企合作委员会,完善校企合作委员会章程及相关管理文件;加强校企合作管理和有效运行。三是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与管理,制定实训基地管理制度、指导教师和实习学生管理制度及学生实习实训综合评价机制,建立校外顶岗实习质量监控体系和学生就业质量跟踪服务制度;四是聘请行业、企业专家、工程技术人员等开展专业咨询与专业讲座,完成专业建设改革方案。五是与兰州理工职教集团所属企业密切合作,积极开展校企合作的订单培养等,扩大订单培养规模。校企共同完成校内生产性实训和校外顶岗实习的指导与管理工作。完成企业参与的兼职教师的聘任工作和电子电器专业实训基地改革建设方案,拓展工学交替、顶岗实训和就业渠道。

篇10

关键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职教园区

近年来,网上购物迅猛发展,已经占据了零售业的大半江山,而物流在其中彰显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物流业成为热门行业,竞争也日益激烈。物流业的快速发展,在为社会提供大量就业岗位的同时,中、高级物流人才的稀缺也显得尤为明显。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于2004年开设了物流管理专业,2010年被学校确定为国家骨干院校省级财政支持的重点建设专业。为了适应社会需要,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对物流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索,并实行了一系列改革,目前已初见成效。

一、明确专业定位

专业定位在人才培养模式中可谓是重中之重,相当于舵手,如果方向错了,人才培养的方向就错了。所以我们一方面注重培养适应社会要求、企业要求相应人才的同时,另一方面自我定位也非常重要。经过对人才调研报告进行分析,我院对物流专业人才的培养定位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就业层次定位。我校是高职院校,基于高职学生学习成绩较本科差、底子薄、学习能力差的特点,我院培养的是职业道德高尚、职业素养优良、专业理论扎实、职业技能高超、具备创新创业能力,既懂物流管理基本知识又懂现代物流管理技术的中层物流管理应用型人才。二是就业岗位定位。我们致力于培养毕业生就业于企事业单位物流管理及相关岗位群,从事采购管理、仓储管理、运输管理、配送运营管理、信息处理、国际货代管理、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供应链管理等中层管理工作。

二、积极学习和探索新的办学思路

我们在学习国内其他兄弟院校和国外高职院校优秀办学方法的同时,也在积极探索新的办学思路。

(一)订单培养

我们与企业合作,签订订单培养协议,按照企业的用人要求确定培养规格、设置课程,由校内教师讲授基础理论,企业安排人员讲授专业课,理论学习期满后,可直接进入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并且学生需要同时通过学校的考试和企业的考核合格后,才能在毕业以后进入企业工作。这种办学模式既节省了学校的实习经费和学生实习难、就业难的问题,又能够按照企业的要求进行培养,解决了企业用人难的问题,真正达到了校、企、学生的“三赢”。

(二)根据岗位和岗位发展需要设置课程体系

物流管理专业一直实施着“2+1”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以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在校企合作基础上,形成了专项技能训练、岗位综合模拟、企业顶岗实习一体化的“2+1”人才培养模式。每年,我们都要对企业进行实际调研和毕业生跟踪问卷回访,确定物流专业学生就业的职业、岗位、职责、任务、知识要求、能力要求和职业素养,并对物流职业、岗位或岗位群进行工作(任务)、能力分析。每年,我们也都会邀请企业的相关管理人员参加人才培养方案论证,根据企业的用人要求和岗位需要设置课程体系,突出了核心能力的培养,满足了个性化需求。根据专业对应的岗位和岗位群实施典型工作任务分析,根据能力复杂程度整合典型工作任务,并根据认知及职业成长规律递进重构行业领域转化为课程,再根据完整思维及职业特征分解学习领域为主题学习单元。通过构建专业课程学习情境,编写课程标准。我们在设置课程体系时,根据课程内容的难度和课程之间的连带关系,将课程分为前导课程、后续课程和平行课程,依据课程次序关系进行教学安排。课程整体设计包括课程定位、制定课程标准、课程内容的组织与实施、教学资源库建设、教材、教学方法和手段、师资队伍建设、实践教学七个方面。课程定位需要符合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相关技术领域职业岗位及岗位群的要求,这对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质养成起着主要支撑或明显的促进作用,与前、后续衔接得当,充分体现职业性、实践性的特点。课程内容以工学结合、必需够用为度,以模块化设计,进行项目导向化教学。教学方法注重因材施教和方法的灵活多样,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职业道德,主要采用任务驱动和项目教学法,以教学内容项目化、教学方式工作化、教学环境职场化、教学成果产品化等方式实施实践教学。教材建设由我校统一建设教材库,教材库中囊括了近三年的“十二五”高职高专规划教材,每年定期更新。教师教材的选用必须从教材库中选取,如教材库中没有此类教材,教师要填报教材使用审批单,由教研室、院部、学校教务处层级审核,最终通过审核才允许使用,严把教材入口关,确保使用教材的质量。

(三)强调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我院建立了三精制药等校外参观基地、校内综合实训室、校外实习基地等实践教学平台,在教学中引入企业文化、企业的生产和管理经验,与行业企业一线技术和管理人员共同商讨、设置课程体系。我院与京东商城合作实施“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由我院讲授一阶段的理论课,就是以班级为单位,分批、分阶段安排学生到企业直接参与公司的实际工作,工作岗位定期轮换,每年的“6.18”、“双11”,我们的学生都会到京东顶岗实习一个月,实习结束后,再回到学校上课。这样可以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同时学生带着困惑回到课堂上寻求答案,会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四)提高专兼职教师队伍素质师资队伍建设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关键。我院注重提高教师素质,定期进行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培养和选拔,加强兼职教师队伍建设,注重教师梯队建设,打造连锁经营管理、市场营销和电子商务专业群,在高级职称教师中培育教学名师,并选派优秀的专业教师到国内、国外进修,鼓励教师到企业进行挂职锻炼,使“双师”素质得到有效提升。现在,我院已经建成了一支稳定的教学经验丰富、结构合理、操作能力强的高素质专兼职教师队伍。[2]拥有专兼职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专业教学团队中现有专兼职教师24人(专任教师17人、兼职教师7人),专任教师中教授2人,副教授13人,“双师”素质比例达到80%。省级、校级教学名师各1人,校级教学新秀、教学能手各1人,物流职业资格考评员1人,骨干教师13人。同时,聘请了哈尔滨炜伦申通快递有限公司总经理等7名企业专家和技术骨干作为兼职教师。

(五)改革教学方法

我院对“仓储作业管理”、“配送作业管理”、“物流信息管理”、“运输管理”和“物流采购管理”五门专业课和专业群“特许经营管理”、“市场营销”、“网络营销与策划”、“商品知识与实务”四门核心课程进行课程改革,其中“采购管理”和“配送作业管理”两门课程实行“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由企业人员和我校教师共同授课,形成校企合作共建优质核心课程的机制。同时,以专业核心课程改革建设带动专业整体专业课程建设。在进行核心课程改革的同时进行教学资源库建设,使教学资源共享。目前,核心课程改革和教学资源库均已建设完成。我院还在积极探索任务驱动、项目导向、情境教学等教学模式。

(六)鼓励学生获取双证书

我院鼓励学生在毕业获取学历证书的同时,还要参加物流师及相关职业技能培训,获取职业资格证书,以更好地适应企业的需求。教师在教学内容中也融入了职业资格考试的内容,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通过率,另一方面即使学生考不过去,也可以掌握相关的职业要求和技能。

(七)校企合作、资源整合

我院正在建设共享型综合性、开放式的产学研用一体化的哈尔滨职业教育园区,引企入校,实现“校中厂、厂中校”。目前,我们的职教园区还在建设中,但我们已经和炜伦申通快递有限公司合作,在我校建成了“校中厂”,北京络捷斯特有限公司捐助我院物流管理专业建设成物流长风创新实验班实训室,目前都已投入使用。我们已经与苏宁电器哈尔滨分公司等6家企业形成紧密的校企合作关系,在安排学生顶岗实习、教师实践、企业员工培训方面开展了合作。物流管理专业于2014年正式成立了由京东、中央红集团等多家企业参与的物流专业指导委员会,聘请企业专家为委员,每年定期召开会议,讨论和指导专业建设的相关环节。由企业专家与专业教师一起研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教学计划,指导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参与理论、实训授课及毕业论文设计。建立了多家校企合作实习、实训基地,有效地整合了校企资源[1]。

(八)加强校内外实训室建设

我院现有校内实训室9个,即运输模拟实训室、物流信息技术、物流长风创新实验班实训室、电子商务网站、电子商务、商务管理、商场实训室、市场营销实训室、经营管理实训室,仓储配送实训中心1个,能够满足学生进行物流仓储、配送、信息等基本技能项目的训练,并且能够完全按照实际生产的需要进行操作。与大田集团哈尔滨分公司等企业合作,建立了6处实习基地,满足了学生顶岗实训的需要。

(九)提高专业社会服务能力

目前,有不少高校的教师一味地搞科研,结果科研的方向、目标和重点却背离了经济建设和企业发展的需要,不能转化成现实生产力,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无益。为了改变这种状况,许多专家提出要提高高校的社会服务能力。在社会服务中,不能着眼于短期效益和经济效益,而是要重视长远规划和社会效益,使学校和社会之间建立起比较稳定的供求合作关系。要正确处理人才培养、学术研究和社会服务三者之间的关系,突出产、学、研的联动性,确保学校的可持续发展,用我们的学术成果为地方经济服务,在服务中求得生存和发展。我们的专业教师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社会服务能力。在我院建立了助理物流师培训站,进行物流师职业资格培训,培训人数达到300余人次。另外,派多名教师到苏宁电器哈尔滨分公司等企业进行员工培训,为企业提供物流管理专业知识的咨询服务,得到企业的好评。

(十)实施“工学交替双循环”的人才培养模式

工学交替模式以实际工作岗位需要出发,构建以工作导向为主体的教学体系。工学交替双循环要求按照企业相关岗位的要求来组织教学,企业参与共同制定教学计划,使该课程可以与工作实践紧密结合。“工学交替双循环”的人才培养模式具体内容为:第一个循环在校内进行,以校内物流实训基地为基础,学生通过专业基础知识、专业核心知识的学习和在校内实训基地的各专业项项目实训,实现“校内模拟的学训交替”。第二个循环在校企间进行,以校外实训基地为依托,学生在企业进行工作实践后回到学校,将实习的收获以实习报告和毕业设计的形式提交,通过教师指导和答辩,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顶岗实习的工学交替”。

作者:李淑华 单位: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