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与贸易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25 01:51:1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国际经济与贸易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课程体系;创新能力;专业特色
近年来,中国加快了全球化趋势下与世界经济融合的进程,已经形成了“全方位、深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出现了“国内竞争国际化、国际市场国内化”的局面。这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毕业生创造了更大的就业空间。一方面,外资企业“走进来”,几乎渗透到中国的每一个行业,外资企业开展业务急需一大批国际经贸专业人才;另一方面,国内各类企业的涉外程度普遍提高,产品出口国外和原材料、中间产品国外进口的比重大幅增加,特别是在我国“走出去”战略指导下,一大批国内企业已经或正在走出国门直接到外国从事生产经营,企业涉外业务的增多无疑大大增加了国际经贸人才的需求。
但同时出现的一种矛盾的现象是部分学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就业不景气,很多该专业毕业生从事与国际贸易根本没有关系的工作,造成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
根据笔者的实践工作和教学工作经验,认为其主要原因是一些高校在课程体系上未能根据社会经济形势的发展及时调整和更新,从而使本科生培养工作暴露出许多弊端。
1.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1.1课程结构过于专和窄,即专业主干课方向偏专,专业选修课过窄。
在专业主干课方面,大多数高校专业主干课基本为国际贸易、国际经济学、国际贸易实务、跨国经营与投资等课程,专业课程过分偏重于国际贸易领域,国际经济领域的课程偏少;在专业选修课方面,专业选修课的面过窄,选修课程不仅数量少,而且涉及的课程也主要涉及国际贸易领域,缺乏区域性研究课程,也缺乏培养学生语言表达和沟通、人际交往与中外文化风俗知识等方面的课程。学生可以选择的余地小,缩小了学生的知识视角,削弱了该专业毕业生未来的工作适应能力。除此之外,专业主干课与专业选修课之间的内容交叉现象也较严重,大大影响了教学效果。
1.2课程设置“重理论、轻实务”。
过于偏重理论课程,忽视实务课程,一些重要的实务性专业课程开设不足,造成学生知识结构不完善。通过对用人单位实际调查显示,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并能熟练操作业务,在从事进出口业务中处于极为重要的地位。尤其对于刚刚走出大学校门的应届毕业生来说,良好的专业能力素质不仅能有效缩短与用人单位的“磨合期”,较快进入角色,而且能提高工作的自信心,降低工作压力,真正做到爱岗敬业。目前用人单位普遍反映应届大学毕业生动手能力差,很多人由于业务素质达不到企业的要求而感到工作压力太大、难以适应而频繁“跳槽”换岗。这说明我们的专业课程设置过多注重理论知识教学,而在专业深度开发课程和实战操作课程上还相对薄弱,需要根据社会需求在课程内容、时间安排、教学方式等环节作进一步调整和完善。
随着中国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高等教育已经由原来的精英教育逐步演变为目前的大众化教育。除了极少数国家重点高校外,其它高校培养的都是具有一定专业技能的应用型人才,从事的是实践性很强的具体工作,即使有部分学生继续攻读学位,但今后能够真正从事科研工作的人也非常少。然而很多高校忽视这一事实,在确定学生培养目标时,不从学校自身的办学条件、教师队伍结构、学生素质出发,目标贪大、求高,培养方案照抄、照搬重点高校。其结果是课程体系中,理论课程比重过大、实践课程比重小。片面强调专业理论的传授,而忽视专业技能的训练。
1.3课程设置中对创新能力重视不够,培养形式相对单一而缺乏个性,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形成和创新潜力的发挥。
创造性能力素质培养,在课程设置中主要通过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学习和训练来实现。具体包括专业实习、学年论文、学期大作业、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课外创新实践等。实践教学为学生创造了开放的空间,动态的场景和发展变化的社会背景,是学生掌握课堂知识的重要载体,更是激励和引导学生自主创新的动力和源泉。
通过调查显示,目前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创新能力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即职业适应能力、业务拓展能力、知识更新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其中业务拓展能力是核心和关键。要在大学四年学习期间使学生形成上述创新能力,仅靠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加强社会实践,加强实际业务操作训练并从中探索其规律性。这就需要在改革与创新实践教学环节上下功夫,从实践教学目标、教学模式、教学内容、考试方法等环节入手,创造性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不仅需要有丰富教学经验和科研能力的教授,更需要有实战经验的教练。但实际上很多高校由于建立课外实习学生到对口外贸企业实习困难比较大,因此在培养计划中千方百计地压缩、减少甚至取消校外实习,有些学校则完全用课堂模拟代替校外实习,而缺乏实战训练,严重影响和制约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2.适应市场需要,重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
2.1调整课程体系,形成符合不同人才培育目标要求的课程结构。
不仅要强调“基本经济理论+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实务”三位一体,而且每一版快中的每门课程均要根据其在专业培养目标中的地位、作用进行整合,强调各门课的相互协调,加强课程内容的有机结合,体现课程之间的主次关系、层次关系及内在联系,以实现课程体系的整体优化。课程体系的优化需要体现在广和深两方面。广的方面,要做到课程涵盖的内容能够满足国际贸易发展对经贸人才的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基本的经济贸易知识,而且要了解外部商业环境和投资环境的相关知识(其中包括相应的法律、政治环境)。比如,可开设“国际贸易文化”、“国际商务环境”等课程。深的方面,要做到不仅使学生能够较为深入地掌握国际经济与贸易理论的由来与演变,跟踪国际经济与贸易理论的最新发展,了解国际经济与贸易的最新发展趋势,掌握国际经济与贸易法律与规则的最新变化,而且要注重针对性的深度的区域研究。如,关于美国这一区域的研究,应了解美国经济、政治,美国文学,美国建筑等。因为要在经济全球化的市场中获胜,必须熟悉他国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各方面情况。
2.2重新设计课程体系,提高实务性专业课课程比重,突出专业特色。
在长期过分强调“厚基础”的培养目标指导下,多数高等院校的实务性专业课开设严重不足。认为学生只要有经济学理论方面的基础,专业课特别是操作性较强的实务课便可有可无,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通过“干中学”就可以厚积薄发,发挥后发优势。殊不知,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高效的企业要求学生能迅速“上手”进入角色,发挥科班毕业生的特长,而根本不会负担毕业生长期适应和在职培训的高额成本。由于目前的课程体系中,财经类各专业所开设的经济学基础课相差寥寥,专业基础课也区别甚微,而惟一能区别学生专业特色的实务性专业课严重不足,必然导致各个专业都没有明显的“专业”特色。其直接后果就是毕业生择业困难,或在工作中由于专业方面的“短腿”
而影响职业发展。因此,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课程体系中,除要有完善的经济学理论基础和专业基础课程外,还必须有一定数量体现专业特色的实务性专业课程。作为应用性较强的实务课必须紧跟社会经济发展实践和就业形势的需要。就目前国际经济贸易实践发展和外向型企业的人才需求来看,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必需开设的实务课程有国际贸易实务、外贸英文函电、国际结算、进出口单证实务、进出口报关实务、国际物流、电子商务、国际运输与保险、进出口商品包装、国际商务谈判、商务礼仪等。合理的课程结构应该是经济学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实务性专业课三者之间的比例为1:1:1的关系,而不是过去那种3:2:1的关系。
2.3加大对创新能力素质的培养力度,改变创新能力素质的培养方式,走出课堂,面向社会,开阔视野,对实践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考核方式进行改革创新2.3.1积极改进和完善进出口模拟操作训练,配备具有丰富实战经验的青年教师指导学生模拟训练,让学生在仿真国际贸易环境中体会贸易全过程,促进知识向能力的转化,这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基本前提2.3.2完善并强化国贸专业的专业实习、毕业实习的组织和执行力度,巩固课外专业实习基地,保障学生能按照教学计划进入对口涉外企事业单位实习和训练,通过实习单位指导老师的传、帮、带,积累相应的工作经验,这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实践要求2.3.3科学设置学期大作业、学年论文、毕业论文、社会调查等创新实践环节。
配备有丰富教学和科研经验的教师指导学生收集整理文献资料、设计研究方案、掌握研究手段和调研方法,加强学生的多学科理论知识和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的训练,这是培养学生独立完成课题研究和启发创新思维的重要环节。
2.3.4细化实践教学环节全过程,做到分段实施,循序渐进。
使教学模拟性实验、专业实战性实践和专业综合性实训三个环节能环环相扣、有机结合,这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保障。
参考文献:
[1]胡俊文等。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与创新研究[J].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
[2]杨新房。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和培养模式创新探讨[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7,(12)。
篇2
【论文关键词】 经济论文" target="_blank">国际经济与贸易 专业特色 误区
十一五期间,我国高等教育迎来了新的机遇和发展阶段,提高教学质量和培育特色成为高校的共识。对于国际经济与贸易这个较“老”专业,要办出特色确实面临着较多的困难。如何确立竞争优势,形成特色是摆在所有同仁面前的重要课题。 一、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教育现状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可以说是个老牌专业,其前身叫“国际贸易”,1998 年国家教育部调整新的专业目录,将国际贸易专业更名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上世纪末,伴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迅速扩大和入世预期带来的外贸人才需求增加,该专业经历了史无前例的规模扩充。许多高校在这个时期纷纷增设了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招生人数的大量增加,保守估计,目前该专业每年培养毕业生人数超过3 万名。 毕业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我们长期调查发现两个现象:一是很多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毕业生并未从事国际贸易方面的工作;二是尽管就业难,可是那些综合素质优秀的学生仍能较顺利地找到工作。这些现象说明两方面的问题,一是专业培养与社会需求有矛盾,二是人才培养的整体素质仍需提高。从学科大类划分,国际经济与贸易属于经济学,其课程体系与师资队伍重点突出经济学,而管理与法律比较薄弱或不被重视。专业口径过窄,制约了人才培养的规格,学生个性不能被充分张扬,造成人才“克隆”。
另外,扩招也导致了教育资源无法及时跟进,也容易造成培养质量下滑。 目前,教育部正在研究建立适应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的本科专业设置和调整制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就业压力迫使许多招生单位重新审视自身实力,努力发挥特长,以差异化竞争策略重塑专业特色,从而能够赢得生存与发展空间。[中 华 励 志 网 ZHLzw.Com] 二、对专业特色建设的理解及误区 什么是办学特色?目前我们能在教育部2004 年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当中找到解释:“在长期办学过程中积淀形成的,本校特有的,优于其他学校的独特优质风貌。特色应当对优化人才培养过程,提高教学质量作用大,效果显著。特色有一定的稳定性并应在社会上有一定影响、得到公认。”该方案将特色列为评估一级指标来考察。特色可体现在不同方面:如治学方略、办学观念、办学思路;科学先进的教学管理制度、运行机制;教育模式、人才特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以及解决教改中的重点问题等方面。
从这个解释来看,“特色”应具备三个必要条件:一是长期积淀出来的稳定的东西;二是要对提高教学质量发挥重要作用;三是特色要被社会认可。特色可不拘泥于形式,只要满足上述条件的教学要素,都应属于特色范畴。专业特色是学校特色的一部分,与特色的性质一样,专业特色也是多维的,只要在某一方面具备上述三个条件,就应被视为专业特色。 根据各自优势确定专业发展方向的思路是正确的,特色是可能总结提炼,并能在教育实践中不断强化,管理者可以集中资源促成特色鲜明化和更有社会影响力。但是,在认识和具体做法上存在一些偏差,片面地追求专业差异有可能导致相反的效果。
对专业特色的含义理解不清,指导思想不明确现象比较普遍,尤其一些典型的认识误区需要引起关注:一是把特色定位与特色本身混淆。二是把专业特色等于人才培养特色。三是简单模仿名校。四是过分追求差异。五是对特色的稳定性与灵活性的曲解。六是重宣传、轻建设。 三、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特色建设的思路 专业特色建设中的规律和原则却不可违背。实践才刚开始,许多规律在等着我们揭示。下面是我们的一些经验和体会。首先要明确特色定位。 我校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创办于1993 年,具有一定的历史积淀和优良传统,依托学校理工特色,已有较独特的优势。
我们历经三年的调研,在学校发展规划和特色建设的框架下,结合相关专业优势,把原来初具雏形的传统加以优化,定位了专业特色。围绕定位,我们重新整合教学资源,在科研方向和团队支持上、人才引进上、资金分配上都进行了优化配置。在教学理念、教学计划、教学管理、实践教学等软件方面,我们采取了如下新举措:
第一,教学理念上体现尊重规律,尊重个性。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人才培养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尊重社会发展规律,尊重年青一代的心理特征,尊重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尊重每位学生个性,避免人才“克隆”。
第二,教学计划上扩大选修课范围和比重,为学生个性发展提供优良条件。设选修课的目的是让学生可按兴趣和职业规划进行自助式学习。课程可不拘专业范围,允许学生选修一定学时的外专业课。可与校外培训机构合作,把相关的职业资格认证考试课程引入教学。
第三,创新教学管理制度,给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比如实习,如果制度上必须要求像课程一样集中在一段时间,实习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再如,毕业论文一般都安排在毕业的最后学期,学生因为找工作就会影响论文。创新教学管理制度,改集中时为分散时间,这样的制度创新为学生提供自由选择空间,非常值得尝试。
篇3
论文关键词:区域贸易,国际贸易,比较优势,规模经济,
分工和专业化,国家竞争力 纵观世界各国工业化的历史,国内区域贸易与国际贸易对本国工业化都起到重大的促进作用,但对大国而言,似乎国内区域贸易的作用比小国更加明显。根据Chenery.H等人的研究,在大国工业化过程中,国内贸易的扩张对轻工业增长的平均贡献率约80%,对重工业的贡献率约65%,而小国分别为60%和40%。简言之,在大国经济中,国内贸易无论对轻工业还是对重工业的最终贡献率都大于小国。另据库兹涅茨的研究,对大国而言,如果国内区域贸易发达,在国际贸易依存度很小的情况下也可实现经济的增长,原因是大国的国内市场和资源条件允许其发展专业化和规模经济。指出这些不是说我国不需要国际贸易,也不是说我国不需要继续扩大对外贸易,而是提醒我们在发展国际贸易的同时,不要忽视了国内区域贸易对经济发展和提升国家竞争力方面所具有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是在国内各区域存在大量贸易壁垒和国内区域贸易占GDP总额较小的情况下,各地就积极发展对外贸易,而且各个区域对国际贸易的热衷程度远远大于对国内贸易,并在不同程度上形成对外贸易偏好。这种贸易格局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使得我国作为大国经济所拥有的全国范围内的比较优势、规模经济、分工和专业化经济等优势难以发挥。在经济全球化和我国逐年兑现加入WTO承诺的背景下,探讨如何协调国内区域贸易和国际贸易的关系已成当务之急。
1、区域贸易与国际贸易的相互替代关系 一般认为,国际贸易与区域贸易有共同的贸易基础。迄今为止的贸易理论研究表明,比较优势仍是贸易主要基础。在比较优势的多方面来源中,最常见的仍是要素禀赋的差异。下面就以要素禀赋为例,探讨区域贸易与对外贸易的相互替代关系。 假设A国有E和W两个地区,生产X(劳动密集型)和Y(资本密集型)两种产品,使用K(资本)和L(劳动)两种要素,没有生产要素跨国流动,K也不跨区流动,并且区域和国际贸易的基础都是相对要素禀赋的差异,使用地区国家相对丰裕的要素生产的产品都拥有竞争优势。再假设在开始时,E、W两地区相对要素禀赋与世界要素禀赋相同,既无区域贸易,也无对外贸易,A国的生产量等于消费量。劳动力从W流向E,而资本不流动,导致了区域和国际相对要素禀赋差异。下面分几种情况来讨论区域贸易和国际贸易的替代关系。
1.1区域不完全分工时的区域贸易与国际贸易 显然,劳动力的流入使E成为劳动力相对丰裕的地区,生产更多的X,而W地区生产更多的Y。根据罗伯津斯基定理,E地增加的X的产量将等于W地减少的X的产量,E地减少的Y的产量将等于W地增加的Y的产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整体,A国的生产量仍然等于消费量。由于两个地区的生产与需求偏离;贸易不可避免,E将输出X输入Y,W则相反;至于这种输出和输入是采取区域贸易,还是对贸易的形式,或者两种贸易都发生,则稂难确定。
因为根据假设,这时对外贸易和区域贸易的价格相同,交易成本也相同,两者没有差异。更为一般的情况是两种贸易并存,并且这时可以确定的是:第一,对外贸易是一种严格的交叉贸易,E、W两地的对外贸易形式相反而贸易量相等,使得A国作为一个整体,同时进口和出口X与Y,并且X和Y的进口和出口量均相等;第二,由于总贸易量一定,区域贸易量增加将减少对外贸易量,对外贸易量增加将减少区域贸易量,两种贸易之间有明显的替代关系。
1.2区域完全分工时的区域贸易与国际贸易 仍然假设劳动力由W流向E,并且数量足够大,致使W完全分工于Y后仍在继续流动。在这种情况下,W地区不仅将减少X的产量,还将减少Y的产量,而E地区只增加X的产量;A国为了保持原来消费中X与Y的相对量,必须成为Y的净进口国和X的净出口国。这和E地区以前的区域贸易和国际贸易形式是相同的。两地区的区域贸易量和对外贸易量可以有多种组合来实现上述结果:第一,E和W同时有区域贸易和对外贸易,E输出X输入Y,W相反,且E的对外贸易量超出W的,以保证A国是X的净出口国和Y的净进口国 ;第二,E和W的贸易一部分是对外贸易,但E的对外贸易量超过w的对外贸易量,维持A国作为一个整体的贸易形式
;第三,W的贸易全部是区域贸易,E的贸易则包括区域贸易和对外贸易,E的贸易形式就是A国作为一个整体的贸易形式。,第一种情况最为一般,并且此时区域贸易与对外贸易的替代关系表现得更突出,一种贸易的增加将减少另一种贸易。当劳动力继续由W移向E,致使E也完全分工于X时,其结果与上面两种情况相同,区域贸易与对外贸易的替代关系仍然存在。
只不过由于劳动力要素分布更为不均,A国作为一个整体;Y的产量更低,消费水平也更低。 以上分析了资本不跨区流动且劳动力区域分布不均的情况下,区域贸易与对外贸易的替代关系。在劳动力均匀分布而资本不均匀分布的情况下,这种替代关系同样存在,只不过区域贸易和对外贸易的形式将相应地有所改变;这里不重复。
由于在维持贸易平衡的前提了,区域贸易量对于两个地区而言是相同的,拥有较大贸易量的地区也就是拥有较大对外贸易量的地区,并且该地区的贸易形式决定了A国的对外贸易形式。也就是说,把A国划分为两个地区后,它以地区的形式参与国际分工和贸易,A国总的对外分工和贸易形式是其地区对外分工和贸易形式的加总;只要各地区的对外贸易形式不同,就存在区域贸易和对外贸易互相替代的可能。
1.3影响贸易量在区域贸易和对外贸易之间分配的因素 在各地区的贸易量和贸易形式一定的条件下,许多因素可以影响贸易量在区域贸易和对外贸易之间的分配。没有政策干扰的自然状态下,这种分配主要取决于这两种贸易的贸易条件和交易成本。在交易成本相同的情况下,对于出口方而言,如果区域贸易的贸易条件优于对外贸易的贸易条件,它将努力把对外贸易转化为区域贸易,直至两者的贸易条件相同或对外贸易量降为零;如果对外贸易的贸易条件更优,则相反。而在两种贸易的贸易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如果对外贸易的交易成本更高,它会把对外贸易转化为区域贸易,如果区域贸易交易成本更高,则相反。由于在自然状态下对外贸易交易成本要高于区域贸易,因此区域贸易在许多发达大国工业化进程中曾得到了先于对外贸易的大发展。
2、区域贸易与国际贸易的相互促进关系
2.1国际贸易促进国内区域贸易的发展 布罗代尔在对中世纪晚期近代初期欧洲民族国家全国性市场形成的历史详细考察之后得出结论:对外贸易的繁荣通常是统一的民族市场最终诞生的前奏……从地区市场发展到全国市场,把几个范围不广,几乎独立且往往颇具个性的经济区连为一体,不是自发完成的,统一的国内市场既是在政治意志的强制下,也是在资本主义商业扩张尤其是在远程对外贸易的强制下才得以完成的。
2.2区域贸易量扩大促成的企业规模经济能改变产品的国际竞争优势 随着国内区域贸易量的增加,国内企业的生产规模增大,企业规模经济降低单位产出的平均成本,为提高价格竞争力提供基础。价格竞争力提高后,在其它条件特别是非价格竞争力不变的情况下,不仅会增加别国产品进入本国市场的困难,而且一国原来即使在国内市场上难以和别国产品相竞争的产品,也有可能成为出口产品,从而获得新的国际竞争优势,改变竞争优势的国际分布。
如图1所示,AC为某种产品的平均成本曲线,假设国内、国外企业都采取成本定价原则,A国在获得规模经济前的t点,国内产品价格是P1,而W国该产品价格是P0,P1>P0,A国在W国进入其市场的交易成本低于(P1-P0)时,仍将进口该产品;而当A国通过区域贸易,在t1点获得了规模经济后,其价格降至P2,P2
篇4
1、增长模型著名经济学家巴罗曾经提出过如下的生产函数:Y=AKαH1-α。该函数中,H表示人力资本,而Y表示产出,A则表示技术发展等,K则代表物质资本。其认为人力与物质资本存在一定的联系,而其报酬则不会发生变化。而Hall等人的观点是,在技术项,以及人力资本项目中,其不能将人均资本项目,用于取代资本产出项目,同时在人均产出项目中,其又可以得到一定的细化,即其又可划分为以上两项,加上资本产出项目。其持以上观点的依据是,其认为经济在平缓上升过程中,其投资率,与资本产出项目,存在一定的关系,所以在人均产出方面,其可以使用资本产出来有效取代。此外,当一个国家由于外界力量的影响及推动,其技术生产能力得以巨大提升,其人均资本也会随之得到增加,其原因主要就是技术能力的革新进步,而与此时的投资率不存在较大的联系。这主要是由于技术的提升,能够让所有工人,在资本方面得以提高。此种观点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因其人均资本符合以下函数:.k=iy-(δ+n)k。其中n代表劳动力增加率,δ则表示折旧率,而i和k则分别表示投资率及人均资本。2、基础数据因FreedomHouse等人,在对各国经济制度安排的研究时间尚晚,因此对其的评估数据具有非常高的参考价值。以下将就技术提升、人力资本,及人均产出等方面,加以阐述。一是人均产出方面。该变量为GDP与国家总人口之比;二是人力资本方面。该变量其具有较多的计算方式,其常见的有受教育年限形式,教育经费形式,以及劳动报酬形式等。Barro等人其在计算人力资本时,其使用的方法是计算在每10000人中,在中学就读学生数量;而Romer等人在计算人力资本时,其选择的手法是,根据劳动者的受教育程度来计算;我国著名经济学者李剑其在计算定义人力资本时,其也是使用的受教育程度形式。而下文则选择教育经费形式,作为计算人力资本的手段。其主要资料由OECD提供[1]。
(二)回归结果分析
在经济增长模型中,贸易变量的定义受其模型类型影响,若为内生型,则该变量作为经济增长的外部因素。对人均产出产生重大影响的因素有,高技术含量产品的出口,以及国际贸易。在经济增长影响机理中,在高技术产品出口因素方面,不仅是技术的提升会对人均产出造成重要影响,人力资本也是其关键影响因素之一;而国际贸易则能根据各国国情不同,以及经济制度安排的不同,而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呈现出一定的多样性,该变量可以使资源在全球得以共享,充分实现各国在国际交流中的价值,各展其长,进而推动各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然而从中我们还可以发现一个问题,那就是高技术产品出口在影响经济增长渠道上,与普通产品存在一定的差异,究其原因主要是前者具有更高的附加值,其在生产及销售的整个过程中,对人力资源的要求非常高,而前者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又会使得各国加大对人才资源的投入力度,从而使两者出现差异[2]。在人均产出方面,其另一个重要影响因素是经济制度安排。在所有的经济制度变量中,金融市场自由度,对其的影响力度不大,而剩下几个变量对其影响都很大,尤其是其中的产权保护程度,同时法律规范度是另一个对其产生重要影响的因素。在对其影响途径的研究中发现,其主要依赖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人力资本,另一种是技术的提升。而资本产出比与其却不存在十分明显的关系,由此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国家对产权的规定确定,同时对其保护更加强有力,那么这个国家,其在人力资本增加,以及技术提升方面就显得越为有力,这对于促进该国的经济增长,有着重要的作用。而法律规范度,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主要借助增加人力资本来达成,其与技术提升不存在较为明显的关系,甚至是毫无联系[3]。经济政策也会对人均产出,造成很大的影响,其中最为重要的一个一个因素就是外资政策。外资政策不仅有利于该国人均资本的提高,还能促进其人力资本的增加,而且其政策愈发透明自由,此种情况愈发明显,但是其弊端是为阻碍该国技术的提升。究其原因主要是,外资的大量提升,会极大的提高该国资本产出比,从技术角度来考虑,会促进该国的技术上的模仿,然而由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验可以发现,该政策并没有推动外资大规模流入,而是起到负作用,这主要是因为外商投资,其考虑因素非常复杂。此外,政府干预对国家经济的增长也起到非常关键的影响作用,其影响手段主要借助提升技术实现,而且政府干预对技术的提升,有着重要的决定作用,纵观国内外技术发达国家,其技术的创新和进步,在很大程度上都离不开国家的扶持干预[4]。
(三)结语
篇5
内容摘要:本文以经济控制论的相关原理为基础,分析出口贸易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影响,从而得出只有认清形势,对出口贸易采取相应措施,才能保证整个国民经济稳定健康持续的发展。
关键词:经济控制论出口贸易经济系统稳定
改革开放20多年来,出口贸易已经成为拉动我国gdp增长的“发动机”,2005年,我国对外贸易总额超过了14000亿美元,同比增长20%以上,贸易赢余达到1040亿美元。2005年1-10月,出口额同比增长平均达到31.48%,贸易出口额如图1所示。然而,我国经济高增长的背后是其对出口贸易不对称的依赖关系,出口贸易规模不断扩大的背后是频频发生的贸易纠纷。
由于不断遭受各国贸易制裁,促使我国政府采取部分的对冲政策,如提高利率,降低对房产的贷款等等,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通过信贷紧缩,可以实现顺差的均衡,但这是以失业率的增加为代价的。资本的不可自由流动性限制了市场作用,另一方面,行政的管制与垄断促进更多的企业选择出口,因此,分析出口贸易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是具有现实而长远意义的。
我国出口贸易模型
目前由于我国国内资本流动性较差,本文采用固定汇率,同时由于建模需要,假设货币净流量只与外汇储备增减相关。根据现实情况,做出以下假设:固定汇率;出口乃外生变量;货币信贷增减值为常数。
yt=ht①,yt代表t时期的国家收入,ht代表t时期的货币流量。
xt=x0+x*yt-1②,xt代表t期的出口,x代表边际出口倾向,yt-1代表t-1期的收入,其中x0、x为常数。
mt=m0+m*yt-1③,mt代表t期的进口,m代表边际进口倾向,yt-1代表t-1期的收入,其中m0、m为常数。
δht=δrt+δdt④,这个等式说明t期的货币净流量(增减值)等于t期的外汇储备增减值与t期的货币信贷增减值之和。
δrt=xt-mt⑤,这个等式说明t期的外汇储备来自于t期的净出口。
yt=ht=ht-1+δht=ht-1+δrt+δdt⑥,此式由以上五个式子经过变换得来。在经济均上升的情况下,收入等于货币流量,而t期的货币流量,又等于t-1期的货币存量加上t期的货币流量增加值。把⑤式再变形可得:yt=yt-1+δht=yt-1+δrt+δdt,把②、③代入⑤,再把⑤代入⑥可得⑦式。
yt=(1+x-m)*yt-1+x0-m0+δdt⑦,此式为模型的状态方程。把⑦式代入②式,消去yt-1,得此为模型的输入方程。根据模型,做出系统的结构图见图2。
从图2可以看到,期初货币的净流量以常数形式输入到系统中,即期初的收入等于期初外汇储备与期初货币信贷增减值之和。以后每期国家收入不断增加是以前期收入中部分反馈为前提的。
在此模型中,每期国家收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通过其他途径正反馈为下期收入,另一部分为当期出口贡献值,这部分会引起国内外汇储备额的变化,从而影响政府信贷政策,以及国家就业问题等等,所以该系统稳定与否对国民经济稳定持续发展起重要作用。
模型稳定性分析
根据上节分析,可知系统为:
系统的特征方程为:│λ-1-x+m│=0,对系统稳定性得出以下结论:
当0<1+x-m<1时,系统是渐进稳定的,平衡态为,式中的
为乘数。经济含义的分析:将0<1+x-m<1改写为m-1当1+x-m=1时,系统状态方程变为
yt=yt-1+x0-m0+δdt,此时系统没有平衡态,整个系统是发散的。
当1+x-m>1时,系统是不稳定的。也就是说当边际出口倾向>边际进口倾向时,整个系统处于不稳定状态。
贸易出口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及对策
由稳定性分析可得,只有当边际出口倾向<边际进口倾向时,整个系统才能趋于稳定。目前我国实际是处于边际出口倾向>边际进口倾向的不稳定状态,2005年的高额贸易顺差把国家带入了贸易摩擦的高发期,究其原因是由于我国实行国别贸易、出口产品产业结构低端化,例如我国对美国、欧盟出口的产品占总贸易额比重过大,且出口到这些发达国家的都是纺织品、服装等处于夕阳产业的产品,而从美国、欧盟进口的都是电子、机电等高科技产品,虽然在世界零售市场上随处可见“中国制造”的终端产品,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认为中国是出口大国,但这些产品在国外都处于夕阳产业,不会给发达国家经济结构造成威胁,而美国和欧盟之所以以保护传统产业名义对我国发起各色贸易调查,最终目的是逼迫我国进一步开放市场。针对这些现象,笔者认为政府必须采取得力措施:
完善贸易救助机制
目前政府的当务之急是加快建设与贸易摩擦相关的产业损害预警机制,完善应对贸易摩擦的快速反应机制,改进与反倾销、反补贴及贸易壁垒相关的法规体系,建立以企业和工业行业协会为应对贸易摩擦主体的新机制。对于纺织品、打火机等出口量大、价格低廉的产品,应借鉴国外成熟的贸易救助经验,结合我国实际国情,采取符合国际惯例的有效措施,并随时做好对外交涉和应诉的准备工作。目前,我国已建立了汽车、钢铁、化肥三个行业的产业损害预警机制,在此基础之上,应加快建立电子信息产品、农产品等重点产品的产业损害预警机制,提高预警能力。
优化出口产品结构
转为以工业制成品为主,但产业结构仍待优化,原因有二:在制成品出口总量迅速增长的同时,资本密集型商品占全部出口制成品中的比重不断下降,而劳动密集型商品的比重却不断上升;劳动力在我国出口制成品生产过程中仍发挥巨大优势,而不是像发达国家那样由资本和技术优势推动制成品生产,这种结构已难以带动国内整体产业结构调整和出口商品结构优化。因此,政府的当前的任务是改变以单纯依靠数量规模和价格优势的出口贸易方式,调整出口产品结构,使传统产品、主导产品与战略产品相结合,提高产品附加值,培育出口产品的自主品牌,促进出口产品结构从低度化向高度化转变,增强出口贸易竞争力。
篇6
[关键词]独立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实践教学
1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需求现状
独立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主要是面向企业培养其所需人才。自从我国加入WTO以来,我国对外贸易权的管理方式由原来的审批制改为备案登记制,准入门槛降低后,具有进出口经营权的企业大幅度增加。由于国际贸易特殊的贸易环境和运作惯例,外经贸业务工作具有较高的风险性、较强的专业性。企业作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独立法人,在员工招聘中倾向于录用动手能力强、能够直接进入业务状态的外贸人才。对于中小企业而言,业务量不大、设岗较少,要求外贸应用型人才具有全面的操作技能和综合应用能力;对于大型企业而言,业务量大、部门分解较细、设岗较多,要求外贸应用型人才具有过硬的专门操作技能和独立解决问题能力。无论是大企业,还是中小企业,他们的贸易程序都是相同的。
出口贸易的基本程序通常分为三个阶段:出易前的准备、签订出口合同和履行出口合同。出易前的准备包括编制出口计划、组织货源、国外市场和客户调查、制定出口经营方案、建立客户关系、开展广告宣传、办理商标注册;签订出口合同包括邀请发盘、发盘、还盘和接受;履行出口合同包括以收取货款为核心的货物、租船订舱、办理保险、出口报关、办理保险、缮制单据、出口收汇核销、出口退税;必要时,还有出口索赔。
进口贸易的基本程序通常也包括三个阶段:进易前的准备、签订进口合同和履行进口合同。进易前的准备包括编制进口计划、国外市场和客户调查、制定进口经营方案、建立客户关系、选择交易对象;签订进口合同包括邀请发盘、发盘、还盘和接受;履行进口合同包括以交付货款为核心的租船订舱、派船接运、办理保险、买汇、审核单据、进口付汇核销、进口报关、检验货物;必要时,还有进口索赔。
从国际贸易的进出口程序可以看出,国际贸易所涉及的业务环节非常多。因此,独立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培养的人才应该是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具体来说,该专业的毕业生应具备的技能和能力包括:①基本技能,如阅读技能、写作技能、现代办公设备操作技能、网上进行商务处理技能、商品检验技能、识别与填制外贸单证技能。②基本能力,如自学能力、创新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应变能力。③专业能力,如贸易业务处理能力、外语运用能力。
2 独立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2.1 实习与毕业论文相互脱节
实习是学生在系统地完成专业教学计划所规定的相关课程的基础上进行的熟悉进出口业务程序的现场活动。毕业论文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生实践教学非常重要的环节,是学生运用所学习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去研究和探讨实际问题的实践锻炼,是综合考察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动手操作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撰写毕业论文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较为复杂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受到科学研究工作或设计工作的初步训练。但是,由于外贸业务量大,一项外贸业务涉及时间较长,从发盘到完成业务全过程可能经历几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而专业认识实习、专业实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安排在不同的学期,它们之间相互脱节,学生很难在实习单位亲历一笔完整的外贸业务,这样就造成了实习的非系统性,毕业论文选题、开题与实习脱节,难免脱离实际,不利于学生的能力培养。
2.2 专业课案例教学不能相互衔接
案例教学是把实践案例进行处理后引入课堂,让学生根据案例提供的背景资料分析案例、讨论案例,寻求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案例教学使学生身临其境般地经历一系列事件和问题,接触各种各样的组织场景,通过深入地研究与分析,加深对所学理论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感觉能力和反应能力,提高学生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但是,由于各专业课任课教师均从所授课程角度出发组织案例教学,重点当然在所讲课程之中,这就导致不同课程的案例很难形成一项完整的、系统的国际贸易业务,学生也很难将多门课程的知识应用到一笔业务,这样就会造成所学知识的“无用性”,知识之间形成壁垒,很难相互衔接。
转贴于
2.3 课程设计组织难度大
通过课程设计考查学生对相关理论的掌握情况,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锻炼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也是对理论教学效果的检验。但是,由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所涉及的环节较多,如讯盘、发盘、还盘、接受,在合同磋商的每一个环节里,又涉及贸易术语、商品的数量和品质、商品的包装、商品的运输及保险、商品的检验、货款的收付以及索赔等。教师在进行课程设计时,还要联系其他课程的知识,不容易组织。
3 独立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措施
针对当前独立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根据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应具有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沈阳工业大学工程学院的自身特点,我们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实践教学进行了改革,制定了具体的改革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1 实习与毕业论文相互衔接
我们首先对原有的时间短而又分散的专业认识实习、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进行了整合,统一调整为四周的专业实习,将原来为期十三周的毕业论文调整为十八周,调整前后实习和毕业论文的总周数却没有变化。然后,在学期安排上也进行了调整:专业实习安排在第八学期前四周进行,毕业论文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前四周,安排在第七学期后四周进行,第二阶段为后十四周,安排在第八学期后十四周进行,专业实习恰好置于毕业论文的两个阶段中间。
改革之后,学生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深入相关企业,选择一笔或几笔完整的国际贸易业务,利用毕业论文前四周的时间和寒假进行选题、开题和收集资料,从而确保论文选题的客观性和实用性;在接下来的四周专业实习期间里,学生依据选定的论文题目和完整的国际贸易业务,利用所学的专业知识,继续在企业里进一步了解、熟悉相关的业务,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案;在毕业论文最后的十四周里,学生要确定论文撰写提纲、查阅资料、撰写、修改、审查、进行答辩等环节。
通过实习与毕业论文相互衔接,可以使学生在实习单位亲历一笔完整的外贸业务,同时也可以使学生的毕业论文选题、开题、撰写等环节紧密联系实际,非常有利于学生的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3.2 按国际贸易业务程序统一制定案例教学方案
我们通过组织专业课教师进行共同商讨、相互沟通,依据一项完整的、系统的国际贸易业务和程序,最终制定出来一套统一的案例教学方案,所有专业课的案例都按照业务程序融合在其中,确保了案例教学相互衔接,便于学生对所学理论的理解、掌握,提高了学生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效果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另外,我们学院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优势,与中国石油辽阳石油化纤公司相邻,可以组织学生到辽化对其国际贸易业务进行实地参观、考察,在企业进行案例教学,通过案例教学校企合作共同搭建实践教学平台。这样,不仅使学生对企业有更多的感性认识,还可以将各门课程的理论知识联系并运用到实际。
3.3 情景模拟组织课程设计
为了解决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设计难以组织的问题,我们采取了能够充分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情景模拟教学形式。按照国际贸易相关业务和程序要求,将学生分成若干组,每组都有自己的工作和职责,发给学生一些背景资料,要求学生认真研读,也可以查找相关资料作为补充,模仿国际贸易业务的实际操作,进行模拟训练,可以对出口报价、结算以及所涉及的单证等业务进行模拟。学生在模拟过程中,可以相互交流、沟通、商讨,共同理解、掌握国际贸易理论和方法,学生的学习乐趣倍增。
篇7
1.1课程结构过于专和窄,即专业主干课方向偏专,专业选修课过窄。
在专业主干课方面,大多数高校专业主干课基本为国际贸易、国际经济学、国际贸易实务、跨国经营与投资等课程,专业课程过分偏重于国际贸易领域,国际经济领域的课程偏少;在专业选修课方面,专业选修课的面过窄,选修课程不仅数量少,而且涉及的课程也主要涉及国际贸易领域,缺乏区域性研究课程,也缺乏培养学生语言表达和沟通、人际交往与中外文化风俗知识等方面的课程。学生可以选择的余地小,缩小了学生的知识视角,削弱了该专业毕业生未来的工作适应能力。除此之外,专业主干课与专业选修课之间的内容交叉现象也较严重,大大影响了教学效果。
1.2课程设置“重理论、轻实务”。
过于偏重理论课程,忽视实务课程,一些重要的实务性专业课程开设不足,造成学生知识结构不完善。通过对用人单位实际调查显示,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并能熟练操作业务,在从事进出口业务中处于极为重要的地位。尤其对于刚刚走出大学校门的应届毕业生来说,良好的专业能力素质不仅能有效缩短与用人单位的“磨合期”,较快进入角色,而且能提高工作的自信心,降低工作压力,真正做到爱岗敬业。目前用人单位普遍反映应届大学毕业生动手能力差,很多人由于业务素质达不到企业的要求而感到工作压力太大、难以适应而频繁“跳槽”换岗。这说明我们的专业课程设置过多注重理论知识教学,而在专业深度开发课程和实战操作课程上还相对薄弱,需要根据社会需求在课程内容、时间安排、教学方式等环节作进一步调整和完善。
随着中国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高等教育已经由原来的精英教育逐步演变为目前的大众化教育。除了极少数国家重点高校外,其它高校培养的都是具有一定专业技能的应用型人才,从事的是实践性很强的具体工作,即使有部分学生继续攻读学位,但今后能够真正从事科研工作的人也非常少。然而很多高校忽视这一事实,在确定学生培养目标时,不从学校自身的办学条件、教师队伍结构、学生素质出发,目标贪大、求高,培养方案照抄、照搬重点高校。其结果是课程体系中,理论课程比重过大、实践课程比重小。片面强调专业理论的传授,而忽视专业技能的训练。
1.3课程设置中对创新能力重视不够,培养形式相对单一而缺乏个性,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形成和创新潜力的发挥。
创造性能力素质培养,在课程设置中主要通过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学习和训练来实现。具体包括专业实习、学年论文、学期大作业、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课外创新实践等。实践教学为学生创造了开放的空间,动态的场景和发展变化的社会背景,是学生掌握课堂知识的重要载体,更是激励和引导学生自主创新的动力和源泉。
通过调查显示,目前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创新能力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即职业适应能力、业务拓展能力、知识更新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其中业务拓展能力是核心和关键。要在大学四年学习期间使学生形成上述创新能力,仅靠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加强社会实践,加强实际业务操作训练并从中探索其规律性。这就需要在改革与创新实践教学环节上下功夫,从实践教学目标、教学模式、教学内容、考试方法等环节入手,创造性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不仅需要有丰富教学经验和科研能力的教授,更需要有实战经验的教练。但实际上很多高校由于建立课外实习学生到对口外贸企业实习困难比较大,因此在培养计划中千方百计地压缩、减少甚至取消校外实习,有些学校则完全用课堂模拟代替校外实习,而缺乏实战训练,严重影响和制约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论-文-网]
2.适应市场需要,重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
2.1调整课程体系,形成符合不同人才培育目标要求的课程结构。
不仅要强调“基本经济理论+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实务”三位一体,而且每一版快中的每门课程均要根据其在专业培养目标中的地位、作用进行整合,强调各门课的相互协调,加强课程内容的有机结合,体现课程之间的主次关系、层次关系及内在联系,以实现课程体系的整体优化。课程体系的优化需要体现在广和深两方面。广的方面,要做到课程涵盖的内容能够满足国际贸易发展对经贸人才的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基本的经济贸易知识,而且要了解外部商业环境和投资环境的相关知识(其中包括相应的法律、政治环境)。比如,可开设“国际贸易文化”、“国际商务环境”等课程。深的方面,要做到不仅使学生能够较为深入地掌握国际经济与贸易理论的由来与演变,跟踪国际经济与贸易理论的最新发展,了解国际经济与贸易的最新发展趋势,掌握国际经济与贸易法律与规则的最新变化,而且要注重针对性的深度的区域研究。如,关于美国这一区域的研究,应了解美国经济、政治,美国文学,美国建筑等。因为要在经济全球化的市场中获胜,必须熟悉他国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各方面情况。
2.2重新设计课程体系,提高实务性专业课课程比重,突出专业特色。
在长期过分强调“厚基础”的培养目标指导下,多数高等院校的实务性专业课开设严重不足。认为学生只要有经济学理论方面的基础,专业课特别是操作性较强的实务课便可有可无,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通过“干中学”就可以厚积薄发,发挥后发优势。殊不知,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高效的企业要求学生能迅速“上手”进入角色,发挥科班毕业生的特长,而根本不会负担毕业生长期适应和在职培训的高额成本。由于目前的课程体系中,财经类各专业所开设的经济学基础课相差寥寥,专业基础课也区别甚微,而惟一能区别学生专业特色的实务性专业课严重不足,必然导致各个专业都没有明显的“专业”特色。其直接后果就是毕业生择业困难,或在工作中由于专业方面的“短腿”
而影响职业发展。因此,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课程体系中,除要有完善的经济学理论基础和专业基础课程外,还必须有一定数量体现专业特色的实务性专业课程。作为应用性较强的实务课必须紧跟社会经济发展实践和就业形势的需要。就目前国际经济贸易实践发展和外向型企业的人才需求来看,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必需开设的实务课程有国际贸易实务、外贸英文函电、国际结算、进出口单证实务、进出口报关实务、国际物流、电子商务、国际运输与保险、进出口商品包装、国际商务谈判、商务礼仪等。合理的课程结构应该是经济学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实务性专业课三者之间的比例为1:1:1的关系,而不是过去那种3:2:1的关系。
2.3加大对创新能力素质的培养力度,改变创新能力素质的培养方式,走出课堂,面向社会,开阔视野,对实践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考核方式进行改革创新2.3.1积极改进和完善进出口模拟操作训练,配备具有丰富实战经验的青年教师指导学生模拟训练,让学生在仿真国际贸易环境中体会贸易全过程,促进知识向能力的转化,这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基本前提2.3.2完善并强化国贸专业的专业实习、毕业实习的组织和执行力度,巩固课外专业实习基地,保障学生能按照教学计划进入对口涉外企事业单位实习和训练,通过实习单位指导老师的传、帮、带,积累相应的工作经验,这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实践要求2.3.3科学设置学期大作业、学年论文、毕业论文、社会调查等创新实践环节。
配备有丰富教学和科研经验的教师指导学生收集整理文献资料、设计研究方案、掌握研究手段和调研方法,加强学生的多学科理论知识和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的训练,这是培养学生独立完成课题研究和启发创新思维的重要环节。
2.3.4细化实践教学环节全过程,做到分段实施,循序渐进。
使教学模拟性实验、专业实战性实践和专业综合性实训三个环节能环环相扣、有机结合,这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保障。
参考文献:
[1]胡俊文等。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与创新研究[J].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4)。
[2]杨新房。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和培养模式创新探讨[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7,(12)。
[3]胡列曲。论全球化及知识经济背景下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04,(6)。
[4]王娟涓,朱宇。中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课程之比较[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4,(5)。
本文关键词:课程体系创新能力专业特色
篇8
但同时出现的一种矛盾的现象是部分学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就业不景气,很多该专业毕业生从事与国际贸易根本没有关系的工作,造成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根据笔者的实践工作和教学工作经验,认为其主要原因是一些高校在课程体系上未能根据社会经济形势的发展及时调整和更新,从而使本科生培养工作暴露出许多弊端。
1.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1.1 课程结构过于专和窄,即专业主干课方向偏专,专业选修课过窄。
在专业主干课方面,大多数高校专业主干课基本为国际贸易、国际经济学、国际贸易实务、跨国经营与投资等课程,专业课程过分偏重于国际贸易领域,国际经济领域的课程偏少;在专业选修课方面,专业选修课的面过窄,选修课程不仅数量少,而且涉及的课程也主要涉及国际贸易领域,缺乏区域性研究课程,也缺乏培养学生语言表达和沟通、人际交往与中外文化风俗知识等方面的课程。学生可以选择的余地小,缩小了学生的知识视角,削弱了该专业毕业生未来的工作适应能力。除此之外,专业主干课与专业选修课之间的内容交叉现象也较严重,大大影响了教学效果。
1.2 课程设置“重理论、轻实务”。
过于偏重理论课程,忽视实务课程,一些重要的实务性专业课程开设不足,造成学生知识结构不完善。通过对用人单位实际调查显示,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并能熟练操作业务,在从事进出口业务中处于极为重要的地位。尤其对于刚刚走出大学校门的应届毕业生来说,良好的专业能力素质不仅能有效缩短与用人单位的“磨合期”,较快进入角色,而且能提高工作的自信心,降低工作压力,真正做到爱岗敬业。目前用人单位普遍反映应届大学毕业生动手能力差,很多人由于业务素质达不到企业的要求而感到工作压力太大、难以适应而频繁“跳槽”换岗。这说明我们的专业课程设置过多注重理论知识教学,而在专业深度开发课程和实战操作课程上还相对薄弱,需要根据社会需求在课程内容、时间安排、教学方式等环节作进一步调整和完善。
随着中国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高等教育已经由原来的精英教育逐步演变为目前的大众化教育。除了极少数国家重点高校外,其它高校培养的都是具有一定专业技能的应用型人才,从事的是实践性很强的具体工作,即使有部分学生继续攻读学位,但今后能够真正从事科研工作的人也非常少。然而很多高校忽视这一事实,在确定学生培养目标时,不从学校自身的办学条件、教师队伍结构、学生素质出发,目标贪大、求高,培养方案照抄、照搬重点高校。其结果是课程体系中,理论课程比重过大、实践课程比重小。片面强调专业理论的传授,而忽视专业技能的训练。
1 . 3 课程设置中对创新能力重视不够,培养形式相对单一而缺乏个性,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形成和创新潜力的发挥。
创造性能力素质培养,在课程设置中主要通过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学习和训练来实现。具体包括专业实习、学年论文、学期大作业、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课外创新实践等。实践教学为学生创造了开放的空间,动态的场景和发展变化的社会背景,是学生掌握课堂知识的重要载体,更是激励和引导学生自主创新的动力和源泉。
通过调查显示,目前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创新能力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即职业适应能力、业务拓展能力、知识更新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其中业务拓展能力是核心和关键。要在大学四年学习期间使学生形成上述创新能力,仅靠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加强社会实践,加强实际业务操作训练并从中探索其规律性。这就需要在改革与创新实践教学环节上下功夫,从实践教学目标、教学模式、教学内容、考试方法等环节入手,创造性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不仅需要有丰富教学经验和科研能力的教授,更需要有实战经验的教练。但实际上很多高校由于建立课外实习学生到对口外贸企业实习困难比较大,因此在培养计划中千方百计地压缩、减少甚至取消校外实习,有些学校则完全用课堂模拟代替校外实习,而缺乏实战训练,严重影响和制约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2.适应市场需要,重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
2.1 调整课程体系,形成符合不同人才培育目标要求的课程结构。
不仅要强调“基本经济理论+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实务”三位一体,而且每一版快中的每门课程均要根据其在专业培养目标中的地位、作用进行整合,强调各门课的相互协调,加强课程内容的有机结合,体现课程之间的主次关系、层次关系及内在联系,以实现课程体系的整体优化。课程体系的优化需要体现在广和深两方面。广的方面,要做到课程涵盖的内容能够满足国际贸易发展对经贸人才的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基本的经济贸易知识,而且要了解外部商业环境和投资环境的相关知识(其中包括相应的法律、政治环境)。比如,可开设“国际贸易文化”、“国际商务环境”等课程。深的方面,要做到不仅使学生能够较为深入地掌握国际经济与贸易理论的由来与演变,跟踪国际经济与贸易理论的最新发展,了解国际经济与贸易的最新发展趋势,掌握国际经济与贸易法律与规则的最新变化,而且要注重针对性的深度的区域研究。如,关于美国这一区域的研究,应了解美国经济、政治,美国文学,美国建筑等。因为要在经济全球化的市场中获胜,必须熟悉他国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各方面情况。
2.2 重新设计课程体系,提高实务性专业课课程比重,突出专业特色。
在长期过分强调“厚基础”的培养目标指导下,多数高等院校的实务性专业课开设严重不足。认为学生只要有经济学理论方面的基础,专业课特别是操作性较强的实务课便可有可无,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通过“干中学”就可以厚积薄发,发挥后发优势。殊不知,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高效的企业要求学生能迅速“上手”进入角色,发挥科班毕业生的特长,而根本不会负担毕业生长期适应和在职培训的高额成本。由于目前的课程体系中,财经类各专业所开设的经济学基础课相差寥寥,专业基础课也区别甚微,而惟一能区别学生专业特色的实务性专业课严重不足,必然导致各个专业都没有明显的“专业”特色。其直接后果就是毕业生择业困难,或在工作中由于专业方面的“短腿”
而影响职业发展。因此,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课程体系中,除要有完善的经济学理论基础和专业基础课程外,还必须有一定数量体现专业特色的实务性专业课程。作为应用性较强的实务课必须紧跟社会经济发展实践和就业形势的需要。就目前国际经济贸易实践发展和外向型企业的人才需求来看,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必需开设的实务课程有国际贸易实务、外贸英文函电、国际结算、进出口单证实务、进出口报关实务、国际物流、电子商务、国际运输与保险、进出口商品包装、国际商务谈判、商务礼仪等。合理的课程结构应该是经济学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实务性专业课三者之间的比例为1:1:1的关系,而不是过去那种3:2:1的关系。
2.3 加大对创新能力素质的培养力度,改变创新能力素质的培养方式,走出课堂,面向社会,开阔视野,对实践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考核方式进行改革创新2.3.1 积极改进和完善进出口模拟操作训练,配备具有丰富实战经验的青年教师指导学生模拟训练,让学生在仿真国际贸易环境中体会贸易全过程,促进知识向能力的转化,这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基本前提2.3.2 完善并强化国贸专业的专业实习、毕业实习的组织和执行力度,巩固课外专业实习基地,保障学生能按照教学计划进入对口涉外企事业单位实习和训练,通过实习单位指导老师的传、帮、带,积累相应的工作经验,这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实践要求
2.3.3 科学设置学期大作业、学年论文、毕业论文、社会调查等创新实践环节。
配备有丰富教学和科研经验的教师指导学生收集整理文献资料、设计研究方案、掌握研究手段和调研方法,加强学生的多学科理论知识和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的训练,这是培养学生独立完成课题研究和启发创新思维的重要环节。
篇9
关键词 课程体系 创新能力 专业特色
近年来,中国加快了全球化趋势下与世界经济融合的进程,已经形成了“全方位、深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出现了“国内竞争国际化、国际市场国内化”的局面。这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毕业生创造了更大的就业空间。一方面,外资企业“走进来”,几乎渗透到中国的每一个行业,外资企业开展业务急需一大批国际经贸专业人才;另一方面,国内各类企业的涉外程度普遍提高,产品出口国外和原材料、中间产品国外进口的比重大幅增加,特别是在我国“走出去”战略指导下,一大批国内企业已经或正在走出国门直接到外国从事生产经营,企业涉外业务的增多无疑大大增加了国际经贸人才的需求。但同时出现的一种矛盾的现象是部分学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就业不景气,很多该专业毕业生从事与国际贸易根本没有关系的工作,造成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
一、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结构过于专和窄,即专业主干课方向偏专,专业选修课过窄
在专业主干课方面,大多数高校专业主干课基本为国际贸易、国际经济学、国际贸易实务、跨国经营与投资等课程,专业课程过分偏重于国际贸易领域,国际经济领域的课程偏少;在专业选修课方面,专业选修课的面过窄,选修课程不仅数量少,而且涉及的课程也主要涉及国际贸易领域,缺乏区域性研究课程,也缺乏培养学生语言表达和沟通、人际交往与中外文化风俗知识等方面的课程。学生可以选择的余地小,缩小了学生的知识视角,削弱了该专业毕业生未来的工作适应能力。除此之外,专业主干课与专业选修课之间的内容交叉现象也较严重,大大影响了教学效果。
(二)课程设置“重理论、轻实务”
过于偏重理论课程,忽视实务课程,一些重要的实务性专业课程开设不足,造成学生知识结构不完善。通过对用人单位实际调查显示,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并能熟练操作业务,在从事进出口业务中处于极为重要的地位。尤其对于刚刚走出大学校门的应届毕业生来说,良好的专业能力素质不仅能有效缩短与用人单位的“磨合期”,较快进入角色,而且能提高工作的自信心,降低工作压力,真正做到爱岗敬业。目前用人单位普遍反映应届大学毕业生动手能力差,很多人由于业务素质达不到企业的要求而感到工作压力太大、难以适应而频繁“跳槽”换岗。这说明我们的专业课程设置过多注重理论知识教学,而在专业深度开发课程和实战操作课程上还相对薄弱,需要根据社会需求在课程内容、时间安排、教学方式等环节作进一步调整和完善。
(三)课程设置中对创新能力重视不够,培养形式相对单一而缺乏个性,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形成和创新潜力的发挥
创造性能力素质培养,在课程设置中主要通过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学习和训练来实现。具体包括专业实习、学年论文、学期大作业、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课外创新实践等。实践教学为学生创造了开放的空间,动态的场景和发展变化的社会背景,是学生掌握课堂知识的重要载体,更是激励和引导学生自主创新的动力和源泉。通过调查显示,目前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创新能力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即职业适应能力、业务拓展能力、知识更新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其中业务拓展能力是核心和关键。
二、适应市场需要,重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
(一)调整课程体系,形成符合不同人才培育目标要求的课程结构
不仅要强调“基本经济理论+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实务”三位一体,而且每一版快中的每门课程均要根据其在专业培养目标中的地位、作用进行整合,强调各门课的相互协调,加强课程内容的有机结合,体现课程之间的主次关系、层次关系及内在联系,以实现课程体系的整体优化。课程体系的优化需要体现在广和深两方面。广的方面,要做到课程涵盖的内容能够满足国际贸易发展对经贸人才的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基本的经济贸易知识,而且要了解外部商业环境和投资环境的相关知识(其中包括相应的法律、政治环境)。
(二)重新设计课程体系,提高实务性专业课课程比重,突出专业特色
在长期过分强调“厚基础”的培养目标指导下,多数高等院校的实务性专业课开设严重不足。认为学生只要有经济学理论方面的基础,专业课特别是操作性较强的实务课便可有可无,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通过“干中学”就可以厚积薄发,发挥后发优势。殊不知,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高效的企业要求学生能迅速“上手”进入角色,发挥科班毕业生的特长,而根本不会负担毕业生长期适应和在职培训的高额成本。由于目前的课程体系中,财经类各专业所开设的经济学基础课相差寥寥,专业基础课也区别甚微,而惟一能区别学生专业特色的实务性专业课严重不足,必然导致各个专业都没有明显的“专业”特色。其直接后果就是毕业生择业困难,或在工作中由于专业方面的“短腿”
(三)加大对创新能力素质的培养力度,改变创新能力素质的培养方式,走出课堂,面向社会,开阔视野,对实践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考核方式进行改革创新
(1)积极改进和完善进出口模拟操作训练,配备具有丰富实战经验的青年教师指导学生模拟训练,让学生在仿真国际贸易环境中体会贸易全过程,促进知识向能力的转化,这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基本前提(2)完善并强化国贸专业的专业实习、毕业实习的组织和执行力度,巩固课外专业实习基地,保障学生能按照教学计划进入对口涉外企事业单位实习和训练,通过实习单位指导老师的传、帮、带,积累相应的工作经验,这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实践要求。
总结:根据笔者的实践工作和教学工作经验,认为其主要原因是一些高校在课程体系上未能根据社会经济形势的发展及时调整和更新,从而使本科生培养工作暴露出许多弊端。
参考文献:
[1]李玉.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设计研究《商业经济》2010年第3期
篇10
【关键词】地方院校 国际经济贸易 实训实践 师资队伍
【课题项目】本文为中国对外贸易经济合作企业协会全国外经贸从业人员考试中心2011年度对外经济与贸易研究课题立项重点项目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S-A-11023。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1-0236-02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经济将进一步融入世界经济之中,中国企业也将更直接地面对国际市场的激烈竞争。因此,企业对理论扎实,操作能力强,聘用后能直接上岗的毕业生“情有独钟”。“国际经济贸易”是一门操作技能较强的应用型学科,其教育教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2012年,教育部下发了《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强调强化实践育人环节。要“加强实践教学管理,提高实验、实习实训、实践和毕业设计(论文)质量”。但是,由于种种条件限制,地方院校“国际经济贸易”教育教学的实训实践一直以来都是未能有效解决的课题。通常,其实践教学内容往往是从书本再到书本,纯粹纸上谈兵;由于缺乏稳定的实训实践场所,此类实践教学往往流于形式,实训实践的缺乏导致地方院校培养的毕业生操作能力差、实践能力不强,与当前社会的需求差距较大。
实践教学不同于理论教学,它离不开实践教学体系和实训基地两个方面的建设。因此,从适应时展和社会需求的角度看,建立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和稳定、专业、规范的实训基地,对地方院校的“国际经济贸易”教育教学的可持续发展尤为重要。
一、“国际经济贸易”教育教学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国际经济贸易”教学中,要注重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有效结合,要着力加强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这是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基础和关键。
1.课程内实践与职业资格考证相结合
一方面,通过开设一些实训类课程,如《外贸函电》、《国际贸易实务》、《国际市场营销》等,来巩固、理解、运用之前理论课所学的知识,发展学生的单项技能和综合技能;另一方面,为了使学生能够全面了解国际贸易业务的实践过程,可以依托软件平台开展课程内综合模拟实践,如使用“国际贸易实务教学软件”、“外贸单证模拟软件”、“国际贸易全景仿真系统软件”等来创造一个仿真的国际贸易环境,让学生掌握外贸业务中的各种单项技能,解决外贸业务中出现的综合性问题,提高其外贸实践能力。
在课内实践教学过程中,要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专业资格认证考试,如全国外贸跟单员资格考试、报关员考试、外销员考试等,做到课程内实践教学与职业资格证书考试的有效结合,从而促进学生知识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化,培养、提高学生“国际经济贸易”的实际操作技能,使学生得到外贸企业的首个“敲门砖”――职业资格证书,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2.专业实习
专业实习就是带领学生到外贸相关领域如进出口企业、海关、港口或开发区等进行实践,通过实地参观、现场观摩等活动增强学生对国际经贸的认识程度,使其了解国际经贸活动的一般要求以及进出口业务的基本流程,并了解企业对人才的相关要求。
专业实习往往可以融合几门国际经贸类学科内容,如外贸函电、电子商务和外贸实务流程等,可以很好地模拟真实的国际商务环境。通过实习,可以使学生熟悉外贸实务的具体操作流程,增强感性认识,并进一步了解、巩固、深化已经学过的理论和方法,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实习中还可以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真正理解并消化课堂中所学到的知识,为将来走上工作岗位打下良好基础。
3.毕业实习
毕业实习是学生在系统地完成专业教学计划所规定的其它教学环节和全部课程的基础上进行的一次现场实习,能使学生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理论和基本技能,分析和解决实际工作中的一些具体问题,系统地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习外经贸活动中。[1]这种实习远离学校,是真实的企业体验,实践内容也是企业的真实工作,主要是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沟通能力,同时使其提前体验真实的企业文化,在思想上、业务上得到双重锻炼。
毕业实习可以采取集体统一到实习基地实习与分散个人到企业实习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主要涉及以下内容:(1)熟悉并巩固进出口业务与国际贸易流程,包括外经贸业务各个环节的内容、操作和技能训练,具体内容包括:出口业务,包括贸易磋商、签约、履约等相关各个环节;各种外贸单证的知识与制作,各种主要贸易术语的报价及其计算等。(2)了解外经贸公司、涉外企业的经营管理工作,主要涉及企业背景、隶属关系、各项规章制度、发展过程、货源组织、生产经营、市场营销、广告宣传、公共关系、经济效益核算等内容。(3)了解国家的国际经济与贸易政策及管理措施,及本地的国际经贸状况。(4)了解国际服务贸易相关情况。
毕业实习要选择合适的实习单位,一般可选择行政事业机关中的涉外经贸管理或服务部门、有涉外经贸业务的企业或外商在我国投资兴办的服务贸易企业。[2]此外,实习岗位可选择以下几类,如外贸业务员、外贸跟单员、外贸助理、报关员、单证员、外汇结算员等。这些实习单位及实习岗位对实习者的国际经贸知识及专业操作技能要求全面,可使学生得到全面锻炼及发展,为其今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4.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撰写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实践内容,可以充分地体现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撰写毕业论文,学生可以结合自己所学内容,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分析某些领域的实际问题,并解决这些问题。这不仅巩固了自己的理论知识,更是再一次地在实际环境中验证、提高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确保各实训实践环节落到实处,学校应将上述环节纳入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结合专业特点和人才培养要求,制订实践教学标准,确定必要的学分,同时建立科学、严格的考核机制。
二、“国际经济贸易”教育教学实训基地建设
实训实践基地建设是实践性教学环节顺利进行的基本保证。教高〔2012〕4号文件要求“加强实验室、实习实训基地、实践教学共享平台建设”。稳定、规范的实训场所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建设:
1.学校自建实训基地
院校自建实训基地是当前一种比较普遍的做法。学校根据自己特点及需要,自己投资建设、自己管理。这种实训基地要充分体现实用性、真实性原则。要最大化的再现真实的企业情景,模拟企业进出口业务的各项流程,使学生始终以企业职员的角色参与实践教学,将学习和工作深度融合。例如,可以建立校内国际经贸仿真实训实验室,成立虚拟进出口公司、报关公司、报检公司、货物运输公司等相关部门,按照国际贸易流程,分学期、分批次让学生在相应的“公司“进行实际操作训练,使学生熟练掌握每个岗位所需的职业技能,提高其相关岗位的适应能力。[3]
2.校企共建实训基地
由于受到国际经济形势及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国内很多的外贸企业精简人员,缩小企业规模,现已不具备大规模接收实训学生的能力,因此与这类企业共建实训基地,其形式意义大于实际意义。
当前校企共建实训基地主要依赖于与行业协会、大型进出口公司及行业主管部门的合作。通过行业协会及行业主管部门的推荐及介绍,与有进出口业务的大型企业建立双向的、长期固定的实训基地,学校与基地签订学生实习合同,落实学生实践环节的实训安排,实习结束以后,由实习基地给学生做出鉴定;同时,可以适时的邀请企业参与学校人才培养全过程,参与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课程设置等。[4]通过这样的双向合作,企业为学校提供实训基地,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及应用能力,为学校的发展出谋划策;另一方面,学校可以为企业提供员工培训、指导,为企业输送大量应用型人才。这种校企共建的合作模式稳定、持久,可以有效地解决校外实训基地不足的问题,值得借鉴、推广。
3.校校联建实训基地
通过共同出资,资源共享,校校联合建设实训基地也成为一种潜在的合作形式。这种模式下,各学校根据自身条件进行投入,利益共享,风险共同承担,可以充分利用其他学校优势资源,弥补自身资金、设备、场地等的不足。例如,可以有几个学校按照资金比例共同投资建设国际经贸实训基地,基地按照真实的公司模式进行运作,体现现代企业文化及管理理念,实现与企业的“无缝对接”。
无论以哪一种形式建立实训基地,学校都必须保证足够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并设立专门的人员和机构加强管理和考核,使实训基地不断巩固和提高,充分发挥其实训实践教学作用。
三、实训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是实训实践教学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他们是实训实践教学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实训实践教学任务的有效开展离不开高效、合格的实训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他们是开展实训实践教学的保障。
“国际经济贸易”的实训实践教学由于其特殊性,要求教师要转变观念、勇于实践,不断创新。实训实践教学教师不仅要掌握国际经济贸易相关理论,了解外贸业务流程及外贸企业的运作过程,还要具备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也就是要努力成为“双师型”教师。一方面,学校可以创造条件让教师到外贸企业通过实习、兼职等方式参与国际经贸业务,提高其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此外还可以考虑从外经贸企业聘请或引进业务员和管理人员来充实实训实践教师队伍。有条件的学校还可将教师派往国外进修学习。
地方院校“国际经济贸易”教育教学旨在为社会发展和国家经济发展培养应用型的经济人才,而其中实训实践教学才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根本途径。实训实践教学是个系统工程,在实训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方面,地方院校需构建科学、合理、符合自身发展的实训实践教学体系;深化校内、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探索新形式的、更深层次的实训基地建设模式;加强专业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实训实践教学能力及素养。只有这样才能培养优秀的、高素质的国际经济贸易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欧阳有旺,郭常亮.国际经贸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探讨[J]. 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05,(4).
[2]房朝君.国际经贸专业校内实践教学课程体系构建[J]. 继续教育研究,2011, (3).
[3]戈雪梅.对高职国际贸易实务专业实践教学的探索[J]. 教育探索,2012, (1).
[4]方杰,李玲娣.应用型高校国际经贸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讨[J]. 中国电力教育,2012, (2).
作者简介: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国际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