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商务专业论文范文
时间:2023-04-09 16:38:3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国际商务专业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培养国际商务人才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而实践教学是培养国际商务人才的重要手段。对国际商务专业教学进行改革,应从培养研究或管理型人才向培养应用型人才转变,通过补充校内实践、拓宽校外实习、强化毕业论文管理、加强社会实践来增强学生实践能力。
【关键词】
国际商务专业;实践教学;创新
我国的对外贸易规模在加入WTO后,呈现快速扩大的趋势。面对目前国际贸易保护新形式,我国加大了对外直接投资,2012年,我国境内投资者共对全球141个国家和地区的4425家境外企业进行了直接投资。党的十后,中央支持企业进行跨国并购力度进一步加大,这使我国国际商务人才需求量猛增。我国现有65所高校招收国际商务本科,但作为教育部颁发的本科专业目录以外的一个新专业,其培养模式还在探索中,特别是实践教学环节很薄弱。笔者对目前部分高校的国际商务专业本科实践教学情况进行了调研,并提出了改革创新的相关措施。
1 国际商务专业本科实践教学现状与问题分析
1.1 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脱节
L大学从2009年开始招收国际商务本科学生,但其“认知实践”和“课程综合实践”基本上就是带学生参观一、二家并没有涉外业务的企业,再由学生自己从网上找点资料,写一份实践报告就算结束了,这与理论教学之间有脱节现象。
1.2 校内专业实验室建设落后
大部分高校的国际商务专业没有单独的实验室,专业实践软件也是使用传统的“国际贸易操作实务”,对于在国际商务实务中需要的海关、国际商法、商务函电、跨国公司管理等相关的软件基本上都没有。例如,L大学的国际商务“专业综合实习”安排了脱产的半个月时间,而该校实验室负责人说,学生被实践指导老师“关”在实验室,要求学生每天签到,但是在实验里根本没有国际商务软件。
1.3 校外实践基地建设甚少
对于新成立的国际商务专业,在很多校领导心中还没有概念。部分本科院校对此专业的校外实践基地建设并不重视,根本没有深入社会,没有和相关企业建立联系,甚至没有一个真正的校外实训基地,完全是闭门造车。
1.4 缺少专业实践技能比赛,学生学习专业激情偏低
笔者调研的几所大学的国际商务专业在四年本科培养中几乎都没有进行任何专业知识竞赛。现在的本科生培养应该定位在普通劳动者,而很多院校还是重理论轻实践,甚至认为进行专业技能比武活动只适合于针对专科生的职业技能培训。
1.5 毕业论文的质量偏低
由于部分学生在毕业实习环节中没有从事国际商务活动,因此,毕业论文的内容大部分是从网上抄的,论文质量比较差。
2 国际商务专业本科实践教学创新措施
2.1 加大校内实践投入,建立国际商务专业专用实验室
让学生在结束相关理论课程时,立即转化为实际的操作能力。对于新专业,相关学校应该投入大量的新专业建设专项经费来强化校内实践环境。校内实践主要是利用IT技术,提供较真实的场景模拟,让学生通过模拟场景完成相关业务,使学生对国际商务活动产生真实感受,快速提高实践能力。相对于校外实习来说,校内实践可以由校方单方决定,而不用受制于企业。研发或购买相关模拟软件,让每个参与实验室国际商务活动模拟实践的学生都将按照实习计划扮演进出口业务流程中的不同当事人,从而共同组成了模拟贸易环境。学生通过模拟实践中相互竞争和协作的角色扮演,模拟面对出口商、进口商、供应商和银行的日常工作,达到熟练掌握各种业务技巧,感受到客户、供应商、银行和政府机构关系,从而熟悉国际商务中的物流、资金流和业务流的运作模式等国际商务活动的全过程。
2.2 突出角色模拟和综合能力训练
国际商务活动实践是一个综合性的实践,它融合了商务礼仪、外语、国际贸易实务等各方面的知识。学生在模拟国际商务谈判前要做好充分的分组和详细分工的安排,要求其了解各个国家的风俗习惯、商务礼仪。各司其职,使其能够较专业地完成相应的角色任务。在角色模拟中运用国际贸易知识判断需要谈判的价格、付款等各方面情况。通过校内实践,提高学生的在国际商务活动中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和协作能力等综合能力。
2.3 定期举行国际商务技能比赛激励学生
进行国际商务专业实践技能的比武,不仅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还可以让学生明白自己所学专业的实践技能水平,为今后工作打下坚实基础。例如,在商务谈判教学实践中,将教学模拟和开办学生专业技能比赛相结合。每年举行一次商务谈判比赛,这对学生的知识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举办商务谈判比赛的方式,可以使学生更重视教学实践,防止教学实践流于形式。
2.4 扩大社会联系,建立校企合作等校外基地
学校领导和专业负责人应该走出学校,深入企业,尽可能建设更多的校外实习基地。例如,通过科研立项,与企业进行合作;通过职工培育,充实企业人才队伍,调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实现校企双赢。在扩大社会联系方面,还可以组织学生参观一些大型国际商品交易会,组织学生参观本地的外贸企业,要求企业负责人和政府相关人员为学生作专题报告等等。通过多种渠道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5 加强论文指导,提升毕业质量
毕业论文是国际商务专业学生四年本科学习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环节,是其运用在校学习的国际商务基本知识研究和探讨实际问题的实践锻炼,通过毕业论文可以考察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毕业论文质量主要做好四个方面工作。一是严把开题关。安排学生从大三下学期开始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有可能的实习单位进行选题,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并在老师的帮助下,提前撰写开题报告。二是严把写作关。开题后,要防止学生将论文束之高阁,我们应该要求学生定期与指导老师联系,说明写作的进度和征收指导老师意见。三是严把答辩关。由学生自己运用口头陈述和PPT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公开报告。对答辩老师提出的论文问题,应该重写的部分就必须重写。四是建立奖惩制度。应该建立一套国际商务专业本科论文评价体系,让论文答辩不再流于形式。对于优秀论文不仅要给予精神奖励,还应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甚至鼓励学生将其公开发表。同时,对于论文写作不合格的学生必须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重写和第二次答辩,真正提高毕业质量。
2.6 改革实践形式,重视社会实践
一提到实践,很多人只想到与专业相关的实习或实训。其实,社会实践对提高各类专业的学生综合能力是很在帮助的。社会实践应该纳入国际商务专业本科四年教育教学方案体系,它不仅能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吸收新知识、发展智能,还是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学生通过社会实践来磨炼自己,真正锻炼和提高自己的实际工作和适应能力。在国际商务养育方案的课程设置上,也应该要求学生必须完成一定学时的社会实践,给予学生压力。在社会实践的时间安排上,可以安排在学生的暑期。具体步骤:首先,由学生通过组建团队提出申请,说明实践目的、实践内容、实践方案等内容,报请学校审核。学生的社会实践内容可选择和专业相关的实践课题,也可以是一些社会热点问题,还可以是一些意志训练的课题。例如,2012年湖南某高校国际商务专业两个学生骑单车从长沙出发到拉萨,一路上他们经历了很多苦难和突发事件,他们最后战胜一切,大大提高了综合能力。开学后,要求学生提高社会实践报告,并对其进行一个综合的评价,对于实践成果优秀的学生给予一定的奖励,甚至也鼓励其发表。
国际商务专业本科的实践教学改革创新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它不仅需要老师和学生的配合,发展初期,更需要学校在管理体制和财力方面大力支持。只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才能达到培养市场需要的应用型国际商务专业人才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刘春梅,国际贸易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索,黑龙江对外经贸,2010(9).
[2]李龙,我国高校国际商务专业本科教育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科技信息,2011(24).
篇2
毕业论文一直被认为是检验和展示毕业生专业学习成果的手段之一。高职学生的毕业论文是体现高职高专特色的、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之一。针对高职院校应用英语专业毕业论文(设计)撰写,国内学者做了一定的研究。吴思锋[1]分析了高职商务类专业学生毕业论文写作的现状,对毕业项目设计的主要内容、实施要求、考核办法等进行了论述,并对其在高职商务类专业中应用的必要性与可行性进行了探讨。杨志康[2]提出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高职高专学生的职业能力为目标,对学生所学专业综合知识进行全面考核,改革英语专业毕业论文的写作。刘敏[3]指出对毕业设计选题、模式、评价等方面的创新研究进行了阐述,提出毕业设计的撰写应该综合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陈蓓[4]分析了高职应用英语专业学生毕业设计的现状、问题并提出了应对策略。洪琳[5]认为必须建立多方位立体化的监控体系,才能促进毕业综合设计质量的提高。冯秀红[6]认为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院校毕业设计(论文)创新模式。张红、肖文萍[7]认为高职毕业考核应由学术性转变为应用性。
2.高职应用英语专业毕业论文现状
吴思锋[1]对商务英语毕业生的论文选题做过调查:在360个选题中,但与商务英语有关的只有230题,占63.89%,与商务英语专业能力培养相关的不到10题,占2.78%;几乎所有的选题都是理论性,且缺乏新意。应用英语专业的专业设置一般是英语专业与某一具体职业相结合。学生在大学的基础阶段以英语的听、说、读、写、译五项基本技能的训练为主。经过基础阶段的学习之后,学生逐渐接触到某一职业领域的基本知识与技能;以国际商务贸易为职业方向的英语专业教学重点主要放在帮助学生掌握国贸实务、外贸单证、报关、报检等方面的知识与技能;以酒店商务为方向的英语专业则放在培养学生前厅、餐厅、客房等部门的酒店业务操作技能方面。虽然学生在毕业论文撰写之前已经学习了《商务英语》或《酒店英语》等以职业为背景的英语课程,但是在撰写毕业设计的时候,学生往往避开职业话题。尽管现在国家加大了应用性英语研究生的培养力度,但是目前相当一部分高职英语教师在本科或研究生阶段所学的专业为英语语言文学,研究的方向一般理论性较强,因此,有些教师喜欢指导中西方文化比较、跨文化交际研究、文学研究、语言研究、语言教学研究等毕业设计。
3.高职应用英语专业毕业论文创新思路
3.1论文选题依据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中提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特征是: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毕业生应具有基础理论知识适度、技术应用能力强、知识面较宽、素质高等特点;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中指出:“职业教育面向社会,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体制、办学体制、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质量评价和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教学内容、方法、手段。”高职应用英语专业学生毕业前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毕业论文选题应该与学生所学的专业及将来从事的职业密切相关。
3.1.1就业岗位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往往对一个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素质要求等进行了详细的规定。一般来说,一门专业的设置并非随心所欲,而是建立在对市场、行业,以及相关高校等多方面进行缜密调研的基础之上的。在确定了某一专业针对的行业之后,必须对相关的岗位群进行分析。通过认真分析具体岗位对从业人员的素质、技能要求后确定某一专业毕业生的培养规格与目标。一个专业每门课程的设置都以培养学生具体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为目标。毕业论文属于一门课程,具有一定的学分,必须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与职业技能,必须与该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相一致。在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中,就业岗位和毕业生职业素质与技能要求是关键的内容。下面我将分别以应用英语专业(国际商务贸易方向)及应用英语专业(酒店商务方向)为例进行说明。
我曾经对常州市及周边城市从事外贸业务的140家企业进行过调查。通过调查发现,共100家企业需要外贸业务员,占62.12%;其次是商务行政助理,共25家企业对此类岗位有需求,占15.52%;需求商务贸易口译/笔译类人才的企业最少,共14家,占8.69%;其他类岗位占13.67%。从调查中可以看出商务行政助理、商务贸易口译/笔译、外贸业务员为应用英语专业(国际商务贸易)专业的主要三大岗位,占毕业生从事岗位的86.33%。我曾经对常州及周边21家酒店进行了调研。调查发现,在应用英语专业(酒店商务方向)学生目前从事的岗位中,酒店管理人员(前厅、客房、餐饮)所占比例最高,为26.56%,其次为服务员(前厅、客房、餐厅、康乐),占25%,再次为酒店行政业务人员,占23.44%。由此可见,酒店前厅、客房、餐饮三个部门的岗位应该为该专业的主要就业岗位。
3.1.2毕业生素质、技能要求
应用英语专业(国际商务贸易方向)的毕业生应该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良好的社会交际能力和商务沟通能力、较强的团队意识与创新意识。能懂得贸易流程与实务操作、营销知识与策略、消费心理学、互联网知识、行业知识。能进行单证制作、报关报检实务操作,了解贸易活动中的国际经济政策、法规等。应用英语专业(酒店商务方向)的毕业生应该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良好的社会交际能力和商务沟通能力、较强的团队意识与创新意识。具有良好的语音语调,流利运用酒店服务用语。能够运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会操作办公自动化设备,具有较强的英语表达能力,具有较强的酒店商务运作能力。
3.2选题举例
为了通过毕业论文的撰写提高应用英语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可以跟学生一起确定实践性较强、范围较小的题目,学生只有通过实际调查或亲身实践才能获得撰写论文的第一手资料。如国际商务贸易向可以写“常州大学城商务职业资格证书考试的现状分析及建议”、“?摇?摇?摇?摇?摇(江苏省某一城市)地板行业的外贸出口现状及措施(问卷调查+分析)”、“?摇?摇?摇?摇?摇(江苏省某一城市)机械制造业出口现状及对策(问卷调查+分析)”、“常州恐龙园的运作现状与策略”、“?摇?摇?摇?摇?摇(江苏省某一城市)大型超市的促销策略”等。酒店商务方向的学生可以写“常州市酒店业员工流动率过高现象研究——以**酒店为例”、“嬉戏谷开元度假村SWOT分析”等。
3.3指导方式
为了写出理论联系实际的毕业论文,最好将毕业论文的撰写安排在学生顶岗实习期间进行。学生通过实践,对自己从事的职业岗位有了亲身体验,写出的论文能够避免纸上谈兵。高职教育的关键和重中之重是校企合作。在论文撰写期间,可以采取校内专业教师与企业工作人员对学生共同执导。企业工作人员具有丰富的从业经验,校内专业教师具有丰富的论文和写作指导经验,以及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这两类教师的共同指导能够提高论文撰写的质量及学生的职业技能。
3.4质量监控
3.4.1杜绝抄袭
目前许多高职院校学生由于所学课程与自身水平的限制,为了顺利毕业,只好抄袭他人学术论文,造成毕业论文(设计)水平低下[8]。为了杜绝学生抄袭论文的不良风气,指导教师特别要做到以下两点。第一,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在布置论文撰写任务之前,通过学术界的一些事例说明抄袭论文的危害。第二,把好选题关。对于学生报上来的题目,指导教师要严格把关,对于那些经常的题目要毫不留情地让学生更换,建议学生写一些范围较小的题目。题目范围缩小,网络上类似或完全一样的文章几率相对会减少。
3.4.2撰写进度
毕业论文任务下达之初明确地向学生说明选题、开题报告、提纲、初稿、二稿的具体时间。由于毕业论文在学生顶岗实习期间进行,论文的指导方式与一般课程大不相同。一些学生往往对毕业论文不够重视,认为论文只是形式,只要其他课程通过就行了。由于学生已在顶岗实习,从某一种意义上讲,一边工作、一边学习,因此没有以前那样宽裕的学习时间。学生因一时疏忽耽误了论文的撰写或敷衍了事不顾质量,导致不能正常毕业,这种情况时有发生。指导教师应该加大对学生论文撰写进度实施的跟踪,对于不太自觉的学生,不可完全听之任之,要多做思想工作,毕竟学生刚刚走出校门,社会经验不足,需要老师在思想上开导。
3.4.3语言质量
应用英语专业毕业论文通常用英语撰写。由于英汉是两种不同的语言,学生在撰写论文时往往会犯很多的语言错误,尤其是语法和词语搭配上的错误。在指导论文的过程中,教师要严格把关,一方面通过不断地修改,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会得到不断提高,另一方面,能够确保论文的语言质量。
4.结语
毕业论文撰写是高职应用英语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只有结合毕业生今后从事的就业岗位及需要掌握的职业技能,才能确定切实可行的论文题目。通过校内专业教师和企业从业人员的共同指导,创新立体的毕业论文指导方式。为了确保论文的进度与质量,指导教师必须加强对学生的过程性考核,在思想上和专业上对学生耐心指导。
参考文献:
[1]吴思锋.高职商务类专业毕业论文写作新模式研究——以应用英语专业为例[J].辽宁高职学报,2010,(10):27-29.
[2]杨志康.对英语专业毕业论文选题与形式多元化的探索[J].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12):50-51.
[3]刘敏.高职应用英语专业毕业设计的创新探讨[J].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3):105-107.
[4]陈蓓.高职应用英语专业毕业设计的现状分析及创新探索——以南通职业大学应用英语专业为例[J].高职教育,2011,(5):178-179.
[5]洪琳.高职院校应用英语毕业设计监控体系研究[J].华章,2012,(28):272-273.
[6]冯秀红.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毕业论文改革探讨——以商务英语专业为例[J].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3):76-78.
[7]张红、肖文萍.浅议高职院校英语类专业毕业设计模式改革[J].科技与企业,2011,(8):208-211.
篇3
[关键词]国际商务;人才培养;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C9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283(2017)04-0122-03
伴随我国对外开放程度加深,我国企业与其他国家之间的商务往来越发频繁,对国际商务人才的需求规模逐步扩大。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国际商务人才的培养的数量和质量上仍存在很大差距。高等院校作为专业人才培养的主要基地,应根据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变化,研究涉外企业对国际商务人才的需求特点,完善现行国际商务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优秀的国际商务人才。
一、国际商务人才培养的三种模式
国际商务专业是涵盖经、管、法、政、文的人文科学知识,横跨经济学、管理学、语言学等学科的交叉专业。目前高等院校培养国际商务专业人才的模式主要有三种:语言学范式、经济(贸易)学范式和管理学范式。这三种范式的培养模式都试图抓住国际商务人才的核心能力,兼顾其综合性[1]。三种范式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具有一致性,就是力求培养掌握现代国际商务基础理论,熟悉国际贸易惯例和法规,具备较强的商务语言技能、商业运作能力的实用性人才[2]。
(一)语言学范式的培养模式
语言学范式的国际商务人才培养模式可以简化概括为“大语言+商务贸易+管理”模式。国际市场培养商务人才重视语言能力提升,语言技能的掌握能够协助国际商务人才利用专业理论知识更好地分析、解决各种实务问题。因此,在国H商务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体系设计中,侧重语言训练,虽然在专业课程中也会加入经济类和管理类课程,但语言的学习在整个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体系中占据很大比例。与此同时,学生在实训课程中也要注重不同国家语言环境的差异性,从而更好地应对不同的国际商务环境。
(二)经济(贸易)学范式的培养模式
经济学范式的国际商务人才培养模式可以简化概括为“大贸易+管理+语言+法规”模式。它以国际经济学和国际贸易学为基础,强调国际商务活动的重要性,更加关注国际商务人才的专业知识结构的完整性和合理性。这种国际商务人才培养模式的课程体系中的必修环节主要配置国际经济类和国际贸易类课程,兼顾管理类和国际贸易规则与法律方面的课程,并在大学外语基础上加入相应的专业外语课程。在实习实训环节对学生进出口业务操作、国际商务谈判、报关报检、贸易跟单、国际物流和跨境电子商务等实战能力的培养。
(三)管理学范式的培养模式
管理学范式的国际商务培养模式可以简化概括为“大管理+贸易+语言+法规”模式。管理学范式的国际商务人才培养模式是在管理类学科中针对跨国公司对人才需求特点形成的,它着重培养国际商务人才在跨国经营中的管理能力,比如财务分析能力、投资分析能力、人力资源管理能力、生产管理能力和商务活动管理能力等,课程体系结构的主导是管理类课程,兼顾国际经济与国际贸易类,在开设大学外语基础上再增加专业外语课程,提高学生专业外语的应用能力。在实习实训环节除加强学生的国际贸易操作技能训练外,更重视商务人才跨国人力资源、生产、营销、财务等方面的管理能力的培养。
二、我国现行国际商务人才培养模式的利弊分析
我国现有的国际商务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是语言学范式和经济(贸易)学范式,在十多年的运行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与我国涉外经济发展对国际商务人才需求之间仍存在不小的差距。
(一)现行国际商务人才培养模式的可取之处
首先,结合市场需求进行合理的专业定位,培养目标明确。我国国际商务专业是在20世纪90年代末高校的外语系或国际贸易系的基础上设置的,在其后的发展中日趋完善[3]。2003 年,中国政法大学率先设立国际商务专业,随后各高校结合专业的就业情况,形成明确的培养方案,使得国际商务一度成为学生们报考的热门专业。
其次,建立科学完整的国际商务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国际商务与国际贸易在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上有相似性,但又有其独特性,必须设立独立的课程体系。国际商务涉及到国际事务的方方面面,在国际贸易的基础上还包括国际投资、国际营销、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领域工作。因此,在课程设置方面,不仅要有国际贸易的相关课程,还要有国际经济、国际金融、国际营销、国际会计与财务和国际人力资源管理等方向课程。此外,国际商务人才培养还要与其他学科相结合,比如国际商务专业设置的国际商法、国际商务礼仪课程不仅是完善的国际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重要课程,也是国际商务专业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必须掌握的专业技能。
第三,国内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优化了课程资源,在强调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也注重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培养国际商务人才培养模式一方面打破了学科界限,实现了经济学、管理学、法学、语言学、政治学等课程的交叉,充分发挥了教学资源的优势;另一方面实践课程的设置将教学资源应用到涉外企业经营管理中,在实践过程中使理论知识得到进一步强化。
(二)现行国际商务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1国际商务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目前,我国商务人才培养模式在课程体系设置上具有一定的优势,但是对国际商务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还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直接导致供需问题与结构矛盾。一方面现有高校输出的国际商务人才不能满足涉外企业对国际商务人才的质量要求;另一方面,缺乏高端国际商务人才,许多涉外企业中层以上管理及业务工作岗位招聘不到符合要求的国际商务人才。
2国际商务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与国家教学指导委员会颁布的国家标准出入较大。在加入WTO之前,教育部没有设立国际商务专业,高校开设的涉外贸易专业合并为统一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一些高校为了适应企业对涉外人才的需求,在外语类专业或者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下设国际商务方向,但国际商务方向开设的课程与外语专业或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区别不大,仅仅替换了少数几门课程。2016年,教育部本科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颁布的国际商务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国家标准,对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作了科学的界定与要求,高校国际商务人才的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亟待与新的国家标准对接。
3高水平“应用型”与“复合型”教师紧缺。培养高水平的应用型和复合型国际商务人才需要更高水平的师资队伍作为保障,从事国际商务教学工作的教师需要掌握涉外的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政治学、语言学及其他人文相关领域知识与实践业务能力。但从当前的情况看,大部分高校缺乏既掌握专业知识又精通实务,或者既懂专业知识又具有良好语言能力的“双师”型教师。高校从事国际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的教师中的大部分并不是国际商务或相关专业毕业,也没有经过系统的国际商务方面的专业理论、专业知识培养,兼具国际商务实践经验的教师更少。
4国际商务人才能力“极化”与能力“弱化”现象并存。国际商务人才培养是由企业、高校、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的系统工程,在这一系统工程中,学生的主观能力至关重要。目前三种典型的国际商务人才培养模式都试图按照复合型人才规格来培养“一专多能”的国际商务人才,但培养效果与预期有很大出入。例如,语言学范式的国际商务人才培养模式通常是将国际商务专业或国际商务方向专业学生放在外语学院,一部分经济类和管理类课程也由外语学院非专业教师承担,在这一背景下,学生也将大量时间和精力用于外语的学习和外语应用能力提高,不太重经济(贸易)学和管理学等专业课程的学习,导致这一模式培养出来的国际商务专业毕业生的外语应用能力很高,但对国际经贸业务尤其是国际商务管理一知半解,这意味着语言学范式培养的国际商务专业学生兼具语言能力“极化”和商务管理能力“弱化”现象,学生专业知识与专业能力结构和国际商务实践对人才的要求不相符。
三、完善国际商务人才培养模式的对策
(一)借鉴国外经验调整国际商务人才培养理念与培养目标
美国大学在培养国际商务人才时采取分层的培养目标、匹配的培养方案、科学的培养方法构成三位一体完整而灵活的培养模式。多年实践表明,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具有明显优势。我国高校应借鉴美国成功经验,在教育理念方面,摒弃教师主导、标准答案唯一的模式,转向学生参与、师生互动,鼓励学生对问题分析的批判思维和探索认知。
2012年以前,我国国际商务专业是作为经济学科的目录专业出现的,2012年教育部新颁布的专业目录中,将国际商务专业归在管理学科门类下。目前,大多数高校的国际商务专业基本上都是由外语专业或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延伸而来,但是国际商务人才需求单位对国际商务人才、外语人才和国际经济与贸易人才的要求有很大差别,这意味着培养这三类人才要设定不同的培养目标。国际商务专业主要培养掌握经济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掌握国际经济、国际商务等领域的专业知识,熟悉国际商务规则,把握国际商务运行机制和发展规律,具有从事国际商务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科学研究的初步能力,具有较强创新精神、创业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专门人才。按照上述培养目标培养的学生可以在政府部门、事业单位、金融机构、中介机构、贸易公司、跨国公司、物流企业及生产企业从事国际商务政策研究、国际商务活动策划、国际企业管理、涉外商务法律咨询等国际商务管理与国际商务业务运作工作。
(二)设置与开发科学合理的国际商务课程体系
国际商务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主要依据国际商务人才培养目标、专业培养基本要求以及我国涉外经济发展对复合型应用型国际商务人才需求特点而设定。高校国际商务专业人才培养可在新颁布的国际商务专业国家标准下,根据课程性质可以分为通识教育平台、学科教育平台、专业教育平台和实践教学环节四部分,其中,对国际专门人才培养而言,最重要的是学科教育、专业教育和实践教育的课程设计。由于国际商务专业的宽基础,需要设置跨学科的综合性课程体系,在国际经济、国际贸易、国际商务类课程的基础上,加入管理类、政治类、法学类、社会类、语言类课程。在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环节,主要设计了专业模拟实训、专业综合实践、专业能力实训、学年实习、公司创建与运营实习、创新创业实训、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等实习与实训环节,将实务类课程实践与专业综合实践相结合。除完成国际商务人才培养方案的规定课程学习外,鼓励学生利用业余时间修读相关专业的第二学位,构建多元知识结构体系[4]。
(三)注重教师专业理论与实践能力提升
教师是人才培养战略的实施者,教学和科研水平非常关键。美国许多商学院都设立了体现各自专长和特色的研究中心,资助、支持国际商务领域的研究;同时,举行多种会议(包括研讨会),成立教师协会等,为教师提供一个交流课程设计,评估教学方法和技能的平台。相应地,我国高校也应积极重视教师职业素养和学术水平的提升,对教师的教学研究、科学研究方面给予充分的经费支持,为教师参与国内外学术交流及高校间交流提供机会和经费。同时,由于国际商务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给教师提供“走出去”、参与企业课题研究、到企业参观与交流、甚至到相应企业顶岗实习的机会,提升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提高国际商务实践教学质量。
(四)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和专业知识应用能力
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专业知识的应用能力是衡量国际商务人才的关键因素。其中,学生实践能力中的创新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是两个重要的维度。高校可以聘请企业与相关社会机构的专业人员为兼职教师,开设相关课程,开设培养学生创新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的相关课程,开办研讨会和举办或参与创新创业大赛等活动,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创新力;充分利用本校教师、校友、成功创业家、商业顾问等资源帮助学生寻找创新源泉,开发其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可以通过组建工作组、完成团队项目、进行角色模拟等形式加以培养和锻炼。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和专业知识应用能力有赖于校政行企多方合作和支撑,给学生提供充足的机会和平台,使其在进入社会之前有机会尝试应用所学的专业知识,积累经验、提高能力,缩短大学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的供需知识与能力结构的差距。
[参考文献]
[1]乐国林我国国际商务人才培养的三种学科范式及其问题[J].中国大学教学,2010(5):46-48.
[2]查贵勇国际商务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探析――以上海海关学院为例[J].上海海关学院学报,2012( 5) :118-126.
篇4
关键词:国际商务 人才需求 培养模式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不断开拓海外市场,国际商务人才需求量不断增加。为了满足新时期国际商务人才的大量需求,全国已有不少院校开设国际商务专业,人才培养规模迅速扩大,而在规模的扩大中,该专业的培养模式并不成熟,需要我们不断地进行探索,尤其是应该研究如何更能满足中国企业的跨国经营中的人才需求。本文对培养模式的探讨主要针对本科专业。 一、国内高校的国际商务专业概况
我国已有70多所开设了国际商务专业,综合各高校的培养目标及培养方案来看,基本上涵盖了所培养的学生应掌握的知识(国际商务和管理、经济、法律等方面知识)、应具备的能力(跨国经营、管理、策划等方面的工作能力,有的高校还强调了外语应用能力)和就业方向(主要是跨国公司或各类企业的国际商务工作,也可以从事政府部门的相关管理和理论研究工作)。该专业的开设,符合我国对外开放的深层次发展的大环境,切合“走出去”战略、“一带一路”战略中企业融入全球价值链、开展国际商务活动的需求,可以认为是我国高校在培养对外经贸人才方面的适应社会需求方面的一种升级。 二、中国企业对国际商务人才的需求
根据有关调查,我国企业“走出去”战略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中,跨国经营人才的缺乏排列第二。可见,由于国际商务人才的缺乏造成的管理瓶颈是制约中国企业“走出去”成败的关键。
而对中国企业的跨国经营人才需求的分析,除了了解规模方面的现实需求和潜在需求外,必须还要认识到:我国企业对国际商务人才的需求,和发达国家相比,有其自身的特点。
1.在人才需求规模方面
如前所述,我国已有越来越多的企业成功的“走出去”或者正在实施全球化经营战略,这些都构成了对国际商务人才的现实需求。根据商务部统计数据,2015年1-8月,我国境内投资者共对全球150个国家/地区的4862家境外企业进行了非金融类直接投资,累计实现对外投资4734.3亿元人民币(折合770亿美元)。对外直接投资是国际商务活动的重要形式,由此可见我国企业对从事跨国经营的国际商务人才是有着迫切需求的。而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深入,“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跨国经营以获得竞争优势,参与全球价值链,谋求长足发展,这就蕴含着对国际商务人才的潜在需求。
2.我国企业国际商务活动的特点决定了其在人才需求方面也有相应的特点
中国的跨国企业目前国际化水平低。2014全球排名前100位的非金融类跨国公司平均国际化指数64.6%,而入围该名单的 3 家中国内地企业的平均国际化指数仅为28.2%,没有一家中国企业的国际化指数达到平均水平。由此可见,中国大量的跨国企业才刚刚迈出了“走出去”的步伐,需要在夯实基础之后提高国际化程度以更好地整合全球资源,从人才需求的角度来讲,更需要有大量的具有国际化视野和与国际市场接轨的知识结构,具有跨文化的洞察力,能站在全球角度考虑问题的国际商务人才。
从跨国经营的产业分布来看, 我国企业目前进行的跨国经营主要集中在第一产业,而制造业和服务业的海外投资明显低于全球水平。2013年,第一产业境外并购金额为 348.2 亿美元,占比为66% ,而全球水平为19.5%;中国制造业境外并购金额为73.2 亿美元,占比为14% ,服务业境外并购107.6 亿美元,占比为20%,同全球制造业36.1%和服务业44.4%的份额相比,明显偏低。这说明我国企业跨国经营在产业结构方面有很大的提升空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成熟,国内产业的升级,未来几年,高附加值制造业和高端服务业都会大力开拓海外业务;企业利用全球资源促进自主创新已成趋势,各种通过自建、并购、合资、合作等多种方式在海外设立研发中心;一批大型流通企业、生产企业并购全球性或区域性流通企业,还将持续在重点区域打造和整合中国流通产业链。在跨国经营产业结构升级的过程中,我国企业将更需要开拓型的、能够整合全球资源、制定和实施跨国经营战略的国际商务专门人才。
我国“走出去”的企业在发展中国家经营的比重非常高。2013年,中国流向发展中经济体的直接投资917.3亿美元,占当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的85.1%。一般来说,发展中或转型国家市场体系构建相对不够成熟,法律体系相对不够健全,政治和文化因素对企业商务活动的影响程度比发达国家更大,这就使得商务环境更加复杂,风险也可能更大。这就要求国际商务人员应该更全面谨慎地评价商务环境,更慎重地对待文化差异、进行跨文化管理。
所以,我国大多数企业国际商务专门人才的需求应该更注重国际化视野、经营战略制定和实施能力以及跨文化管理能力等,同时,由于多数企业还处在跨国经营的初始阶段,仍然需要相当数量的能够进行具体业务操作环节(外贸业务、外汇风险规避等)的国际商务人才。
今后,高校的国际商务专业的毕业生将会成为企业国际商务人才的重要来源,高校应该从企业的实际需求特征出发,能够主动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创新改革培养模式,培养综合型和开放型人才。
三、目前国际商务专业培养模式中的主要问题
从企业需求的角度来看,目前从大多数高校的国际商务专业培养模式是存在着一些问题的,导致高校培养的人才质量与社会需求有一定差距。
1.课程体系不合理
(1)通识教育课程不够,尤其缺乏人文素质教育。从本文前述企业的人才需求分析可以得知,相当多的企业需求的国际商务人才不只是会操作个别商务环节,而要求的是能谋划企业国际商务战略的人才,这样的人才要求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和前瞻性的战略眼光,这就需要大力发展以人文素质教育为主的通识教育。目前,我国高校课程设置中通识教育普遍不足,对人文素质教育也缺乏重视,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和人文素养不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就业和将来的职业发展。
(2)专业课设置不够合理。一是国际商务专业的专业课体系同国际经济与贸易或国际金融这样的专业混同。国际商务专业与这些专业虽然都是涉外经济类的专业,但培养目标不同,专业课的设置虽然应该有相通之处,也不应该混同起来。二是照搬国外的国际商务专业的课程体系。虽然英美等国家国际商务专业的培养模式比较成熟,值得我们借鉴,但如前分析,我国的企业有其特殊的人才需求,国外专业的课程设置未必能完全适应我国企业的人才需求,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有选择的借鉴而不是整体照搬。
(3)小语种外语课程设置不足。我国企业的跨国经营很多都是面向小语种国家,尤其是目前实施“一带一路”战略,情况更是如此。虽然英语是国际上通用的商务语言,但在国际商务活动中,使用当地语言交流始终被认为是解决跨文化障碍的有力武器。我国高校普遍重视的是英语的学习,小语种教学一般只针对外语专业,而国际商务专业也应适当地开设小语种外语课程。
2.对实践教学的重视不够
要培养复合型人才,实践能力不可或缺,国际商务专业的培养应该注重实践教学环节,注重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使所学理论真正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但是目前就各高校的情况来看,很多学校实验室建设不足,或者虽已建起实验室,但并没有真正充分利用起来;缺乏稳定的实习基地,实习经费投入严重不足,使得学生们很难有机会在校期间进行实际的实习锻炼。所以目前高校内虽然有模拟与实训,但不足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专业教学与市场需求呈现严重脱节现象。
3.缺乏系统的跨文化能力培养
跨文化能力是保证不同文化背景的个人、群体、组织与部门、组织与政府之间实现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和认同的一种文化素质和交往能力。国际商务活动中普遍存在着跨文化现象,为避免文化冲突,降低国际商务成本,必须要提高国际商务人才的跨文化能力,以应对商务活动中的跨文化冲突,国际商务专业学生的跨文化能力培养就十分重要。虽然目前大多数国际商务专业的专业课中会包括跨文化管理方面的课程,但系统的跨文化能力培养不应该仅限于一两门专业课,而应该作为一种素质培养,贯穿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当中,使学生了解全球文化的多样性,形成习惯成自然的跨文化思维,实现从无到有的跨文化能力的增长。
4.师资力量不足
师资力量是影响专业发展和人才培养效果的重要因素。在开设国际商务专业的高校中,师资问题是个值得重视的问题,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部分教师本身无实践经验,对授课内容只有理论上的理解,致使授课内容与实践脱节,枯燥而缺乏生动性,也影响对学生的所学课程的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教学团队的知识结构不合理,教师有专长的领域趋同,影响到整体教学任务完成的效果,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和能力。
5.教学方法和手段单一
目前,我国国际商务专业培养中普遍存在着教学方法单一的问题。课程教学中主要是课堂讲授,也有案例教学的采用,但一般仅局限于让学生回答案例的特定问题,而不是采用发散性思维思考和讨论;案例数量不足;同时所选案例的真实性也可能不是十分真实和准确。这种简单粗放的培养方法不利于我国国际商务人才质量的提高。 改革国际商务专业培养模式的途径
1.改革课程体系
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小语种外语的应用能力,增加通识教育课程和小语种外语的选修课;调整专业课的课程和学时,使之更加科学合理,比如:对于某些内容重复交叉的专业课,可以适当去除或减少课时;在总学时有限的情况下需要增加的跨文化培养课程或技能类课程可以通过设置不同方向的专业课或专业选修课让学生有更多的选择。 2.加强和重视实践教学
落实实验与实践教学平台建设是提高国际商务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建立实践教学平台体系,可以由以下几种形式组成:第一、建立国际商务综合模拟实验室。使学生在高仿真的训练系统中,能够很快掌握各个业务环节系统规范的操作技能,为今后从事国际商务活动打下基础。而对于暂时没有条件建立模拟实验室的高校,也可以采用网络模拟实验。第二,建立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根据商务专业特性,学校应与商贸部门,行业组织,在华跨国公司、涉外企业等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稳定的实践教学基地。
3.加强跨文化能力培养
高校可以通过开设国际商务文化、跨文化管理、国际商务环境等课程来加强商务环境教育,帮助学生熟悉不同国家的文化环境、商业运作规律、经济环境和法律制度。有条件的高校可以组织学生走出国门交流访问,实地体验不同的文化环境和跨文化冲突。另外,也可以鼓励学生课余组织相关活动来提升跨文化能力,比如模拟跨文化冲突及解决的游戏或表演活动,邀请跨国企业的管理人员做跨文化管理的报告等。 4.制定和实施系统的提升师资力量计划
对于部分教师缺乏实践经验的问题,应该组织和鼓励教师到企业或行业协会中进行交流和实践,可以有多种方式,比如参加实践技能方面的短期进修、参加相关行业协会的活动或主持横向课题、开展产学研践习等。关于优化知识结构,一方面通过现有教师的进修来解决,另一方面可以引进人才,尤其是可以聘请行业专家担任兼职教师,以及引进国内外优秀师资,甚至可以与企业或国外高校实行联合办学。
5.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多种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有助于使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职能胜任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学中应该将课堂讲授与案例分析和讨论、实地参观考察、实验训练、问题调研、文献查阅、撰写课程论文、情境模拟和角色扮演等教学方式或方法相结合,着力训练学生在商务环境中独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更能适应企业的人才需求。
参考文献
[1]阎海燕,徐波.“走出去”战略中的国际商务人才需求与培养[J].科技管理研究,2007(3)
[2]商务部.中国对外投资合作发展报告2014[R].北京,2014
[3]肖芬,唐聘莉.新常态下国际商务人才跨文化能力的培养路径[J].学习与实践,2015(6)
[4]陈春,肖光恩.英国知名大学国际商务人才培养模式及其启示[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
篇5
关键词:英语报刊 人才培养模式 课程设置 必修课程
一、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定位与现状
(一)、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定位
通过对我院应用外语系商务英语专业(国际商务方向)人才培养规格调研报告可得出如下结论:
1、商务英语专业培养目标与专业方向
1)专业培养目标:培养面向珠三角、广东省乃至泛珠三角经济区域生产、服务一线的具有良好职业素质、宽广国际视野、较强跨文化商务交际能力,知晓国际商务相关惯例、法律法规、营商规则并熟练掌握和运用国际商务专业知识及国际商务相关专业英语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2)专业方向:专业方向主要为国际商务方向。
2、商务英语专业职业面向与人才培养模式定位
1) 专业对应的主要岗位: 国际商务单证员、国际商务跟单员、国际商务业务员。
2) 岗位主要职责任务: 缮制外贸单证,跟进外贸订单的落实,完成从开发国外客户下(或接)订单到业务善后处理等整个进出口业务环节的操作。
3) 素质、知识、能力要求: 具备良好职业素质、宽广国际视野,较强跨文化商务交际能力,严格按照国际惯例和行业习惯熟练、规范地缮制英文外贸单证、撰写英文外贸函电,具有较强的国际商务接待与洽谈能力,扎实、专业的国际商务基础知识和实操技能,熟知国际商务业务流程和国际市场营销技巧以及与国际商务相关的英语听、说、读、写、译能力。
综上所述 ,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定位是 “国际商务知识、技能+专业英语”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二)、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
通过对历届典型企业就业学生、企业负责人和人才招聘情况分析中获取了企业对高职类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需求的第一手资,具有扎实英语语言功底、熟练掌握国际商务专门语言技能和交际能力,具有宽广国际视野,通晓国际商务专业知识、国际惯例、法律法规、营商规则和熟悉整个国际商务操作流程的商务英语专业人才需求巨大。过去几年虽受金融危机、欧债危机叠加影响,该类人才招聘曾出现短暂停滞,但随着金砖五国、全球最大自由贸易区中国--东盟自贸区、南美、非洲等新兴经济体的迅猛崛起和新兴市场不断扩张的有利外部环境改变;中国出口跃居全球第一、GDP跃居全球第二和国家全面拉动内需、大力推动海外直接投资(ODI)的“走出去”外经贸战略的引导;《珠三角地区发展规划纲要》的实施落实、特别是为以外向型经济为主的珠三角中小型企业面临着后危机时代转变外贸增长方式、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意识的增强,广东省服务业“十二五”规划确定商贸会展特别是国际商务作为现代服务业的主要内涵之一加以优先强势发展等的有利内部环境下,未来商务英语专业国际商务方向人才需求将呈几何级井喷式增长的趋势。但如何快速有效提高商务英语专业国际商务人才商务专门用途英语和国际视野及国际商务资讯认知能力,成为横亘在学校僵化狭窄的人才培养模式和企业对国际化人才需求之间的一道鸿沟。而“英语报刊特别是经贸类的报刊阅读对国际商务人才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使商务类学生能够巩固经贸专业知识,增强对社会文化背景知识的学习兴趣,培养英语学习中以读促写的能力以及对于培养和提高国际商务人才的综合素质也起到了积极作用”(王莉,2010)。
二、英语报刊作为第二课堂课程和必修课程对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国际商务人才培养模式的影响
通过向10、11级商英专业学生发放调查问卷,调查结果表明85%以上的同学对是经贸类英语报刊阅读有兴趣且认为能拓宽视野,80%同学认为有必要作为一门课程来学习。基于上述需求,对10级学生(大二生)进行为期两学期的英语报刊不同课程设置和定位的教学实验(见表1),报刊内容来源于21st Century 和其母报China Daily。
(表1). 2010级商务英语专业教学进程计划表(不含公共课)
(表1). 2010级商务英语专业教学进程计划表(不含公共课)
第三学期 课程性质 序号 课程名称 理论学时 课堂实践学时 总课时 周课时 学分数 课程修习类别
专业基础课 1 高级英语 18 36 54 4 3 必修
专业课 2 国际商务接待与洽谈2 18 54 72 4 4 必修
3 商务英语阅读2 24 30 54 4 3 必修
4 国际商务与英文制单 36 36 72 4 4 必修
5 跨文化交际 12 24 36 2 2 必修
实践性教学 6 国际商务接待与洽谈实训 30 30 1 必修
其他安排(专业行业类课程) 7 国际结算(特色课程) 10 22 32 2 2 任选
8 英文报刊导读 8 12 20 2 1 任选
小计 126 244 370 22 20
第四学期 专业基础课 1 实用英语词汇 8 8 16 2 1 必修
专业课 2 商务英语翻译 12 42 72 4 4 必修
3 进出口综合实务 12 24 36 4 2 必修
4 外贸函电 22 42 64 4 4 必修
5 企业文秘英语 12 24 36 2 2 必修
6 国际市场营销 28 20 48 4 3 必修
7 英文报刊选读 10 22 32 2 2 必修
实践性教学 8 国际商务单证员考证实训 30 30 1 必修
9 岗前综合技能实训1 60 60 2 必修
小计 136 240 394 26 24
第一阶段实验(10级学生第三学期时):首次开设《英文报刊导读》,定位为第二课堂(任选)课程,给出20学时,占专业课总学时370的5%,授课周为10周,每周两节课。学生反馈不仅了解一些国际经贸活动的最新动态,还能熟悉扩充一些经贸类词汇,如Bearish Market(熊市),BRICKS(金砖五国),Forfaiting(福费廷业务,一种国际结算方式)又称包买票据等。但由于是第二课堂课程,上课安排的时间多为第9、10节或其他课余时间,学生普遍存在不太重视的学习态度,加上学时太少,只能起到蜻蜓点水,雾里看花的效果,无法全面深入系统学习,根本满足不了本专业对人才国际视野培养的要求。
第二阶段实验(10级学生第四学期):再次开设《英文报刊选读》,定位为必修课,加大到32学时,占专业课总学时394的8%,授课周为16周,每周两节课。由于是必修课,全部安排在正常时间授课,学习内容增多,学生重视度高,进一步学习到FTA(自贸区) ,PPI(生产者价格指数),CPI(消费价格指数),MANUFACTURING PMI(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反映制造业景气度的指标),NON-MANUFACTURING PMI (非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反映服务业景气度的指标)等ESP(专门用途英语),也涉猎了与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国际政治有关的新闻知识,如: hot money (热钱)、QE3(third round of quantitative easing)(美联储第3轮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draw out liquidity (挤出流动性)等时尚热词和专业知识。实验结果还表明学生在英语报刊的学习过程中不仅掌握了专业词汇、句式等语言知识,做到读写结合,拓宽了国际商务知识面,而且对本学期的《外贸函电》、《国际市场营销》、《国际商务单证员考证实训》等核心课程的学习也起到激发学生兴趣信心和专业辅助提升的功效,因此,作为必修课的英语报刊课程对国际商务人才的培养起到正相关的作用。
三、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英语报刊教学的合理设置与定位
在10级实验获得的明确结论后,决定对11级的英语报刊教学进行更加合理设置与定位(见表2)。首先,更改课程名称为《国际时闻选读》,更突显其对国际商务人才国际视野养成的作用,其次定位为必修课,学时数再加大到56,占专业课总学时374的15%,授课周为14周,但每周增加到四节课,再次是本教改中将该必修课程在高职三年教学进程中提前安排到第三学期,这样更能照顾到与前续课《国际贸易实务》、平行课《国际商务接待与洽谈》、《国际商务与英文制单》及后续课《国际商务函电》、《国际市场营销》等之间的衔接和关联。
(表2). 2011级商务英语专业教学进程计划表(不含公共课)
(表2). 2011级商务英语专业教学进程计划表(不含公共课)
学期 课程性质 序号 课程名称 理论学时 实践学时 总课时 周课时 学分数 课程
类别
第三学期 专业基础课 1 高级英语 28 36 64 4 4 必修
专业课 2 国际商务接待与洽谈2 18 54 72 4 4 必修
3 国际商务时闻选读 24 32 56 4 3.5 必修
4 国际商务与英文制单 36 36 72 4 4 必修
5 跨文化商务交际 24 24 48 4 3 必修
实践性教学 6 国际商务接待与洽谈实训 30 30 1 必修
8 国际结算(特色课程) 16 16 32 2 任选
小计 146 228 374 20 21.5
通过上述的设置和定位,11级学生较10级学生更早由EGP学习向ESP过度,足量的经贸报刊阅读提高了经贸词汇的使用正确性和严谨性,提升了专业学习上商务英语的运用和研究能力,拓宽与国际商务相关的政经、科技、历史、文化等的涉猎面,特别是增加对中东、印度、南美、非洲、俄罗斯等新兴经济体和新兴市场的商务文化礼仪及新兴电子商务营商规则的了解,培养学生对当下复杂多变世界经贸环境的多视角批判性思考和深层次分析能力以及对未来趋势的前瞻性判断。事实证明,11级学生从后续课程学习效果、国际商务单证员考证的过级率、2+1顶岗实习面试的成功率、实习期国际业务跟单处理能力、海外定单的获取率、国际客户开发沟通维护能力以及企业反馈意见均证明更符合培养目标、更贴近社会对合格国际商务人才的需求。
四、结语
英语报刊的合理科学设置和定位,将使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掌握了专业词汇、句式等语言知识,做到读写结合,而且进一步拓宽国际视野,及时捕抓和探究国际商务的时闻资讯,通晓国际惯例和营商规则,巩固所学的国际商务专业知识,对商务英语专业国际商务人才培养模式起到正相关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王莉 . 《西方英语报刊经贸选读》课程构建的意义. 《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 2010(4):190-191
篇6
关键词:商务英语;实践教学;可雇佣性
在《高等学校商务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以下简称《标准》)中指出:“商务英语专业旨在培养英语基本功扎实,具备英语应用能力、商务实践能力、跨文化交流能力、思辨与创新能力、自主学习能力,能从事国际商务工作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与此同时,《标准》明确提出商务英语专业学生首先要掌握“语言知识、商务知识、跨文化知识、人文社科知识、跨学科知识”[1]。在深入学习上述五种知识的基础上,学生还将获得“英语应用能力、商务实践能力、跨文化交流能力、思辨与创新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等五方面能力的培养。因此,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在四年本科的学习中应获得跨语言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等学科知识,具备中英文双语双文化综合商务实践能力,而国际商务实践能力在教学中的培养离不开科学的教育理念的支撑与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指导。《标准》中还提出:“实践环节涵盖实训、实践和实习,占总学分的10%~25%(不包括教育部规定的社会实践学分),由专业教师和行业专家共同指导完成。在本科教学阶段,高校应鼓励学生取得外贸、金融(包括银行、证券、保险等)、会计、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司法等行业资格证书。专业实训在商务实训室等模拟仿真教学环境中操练外贸、金融(包括商业银行、证券及保险公司)、财务、营销、法律等实务流程。专业实践在第二课堂实践活动(如:商业创意、商务谈判、商务技能等类比赛)和涉外商务活动(如:经贸洽谈、招商引资、商品会展等)等课外环境中完成”[2]。因此,构建并实施商务英语专业实践教学模式,开展过程检测与反馈评价,检验实践教学模式的实施效果,创新国内商务英语专业实践教学模式,使学生顺利实现知识的内化与能力的培养,建立适应新形势、新标准的培养模式,就成了当前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
一、国内外实践教学模式发展现状
目前,国内外的实践教学模式大体包括三种:①课堂实训;②第二课堂实践;③实习。
(一)课堂实训新探索
课堂实训包括案例教学、项目教学、课堂工作教学、翻转课堂与在线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情境教学、体验式教学、多模态教学[3-4]。从系统工程角度来看,课堂教学是一个点,多门课程联动则成为一个面。课堂实践教学打破了原有的“填鸭式”“一言堂”的局面,践行了将课堂还给学生,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理念,让学生在既定情境中,根据项目、任务、工作、案例等要求,运用多媒体、移动互联网、网络平台等媒介,去学习、去思辨、去体验、去构建。在线课程+翻转课堂的大胆实践,是课堂实践教学的新探索。
(二)第二课堂实践新进展
学者们对于第二课堂实践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学科第二课堂实践的构建与应用,以及第二课堂实践的现状与问题研究上。第二课堂实践包括会展志愿者、模拟大会、专业比赛、社团活动、大讲堂。美国哈佛大学全日制本科生每周在教室听讲的时间为12~18小时,课外活动时间为22小时。中国大学生的听讲时间为24~25小时,课余时间多数被习题作业等占据[5]。李祥印、祝晓斐通过对济南大学第二课堂活动开展情况展开调查,发现学生参与第二课堂的主观需求强烈,但目前学生参与度仅为一半,部分学生无法理清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时间分配问题,活动形式往往陷入“学生精英的舞台+其他人为观众”的局面[6]。学生们更需要活动的互动性与参与性、多元化与多样化。因此,他们提出了三个实践平台、四元训练体系、三项基本保障,以期实现“静态培养体系+动态训练过程”及“厚”“精”“宽”“强”的综合能力培养目标。
(三)实习建设新模式
对于商务英语专业的实习研究主要集中在实习基地建设与实习基地对于课程建设的反馈上。加拿大(产学)合作教育(Co-operativeEducation)与实习基地建设模式相反,它是实习深入高等教育的合作教育模式。1957年由加拿大滑铁卢大学创设,至今已为加拿大近百所高校借鉴与发展。该模式一般由成绩优异的学生在第二学期开始申请,学校的教育与职业服务中心负责对学生寻找实习单位及面试提供指导。参加招聘的企业既有世界500强,也有公办、私营及中小企业。学生在一年3学期的“薄三明治”式学习模式下,既完成了学习任务,又增加了两年的工作经验。学校要求全员参与,并设立研究中心和顾问机构负责政策制定与完善修改。然而,就人才培养而言,上述三者各为一面,而将三者协同联动就形成了人才培养的生态系统。本文以本科商务英语专业为研究对象,试图构建“课堂实训+第二课堂实践+实习”的实践教学生态系统,对实践教学立体模态展开研究。
二、可雇佣性
将可雇佣性(employability)这一与就业和劳动力素质相关的新概念运用于高等教育领域,以期拉近传统的高等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和雇主所需要的劳动者之间的距离,让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能够在学校学到雇主需要的而且劳动力市场上看重的技能,避免一毕业就失业的尴尬局面。从学者们对于可雇佣性的实证研究来看,在本科教育中,如果能够恰当地开展信息收集技能、数字处理技能、口笔头沟通技能、团队合作技能、解决问题能力、时间运用与管理能力的培养,不仅有利于学生向雇主展示他们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与此同时,还有助于学生在就业后维持他们的岗位,甚至可以获得更好地新工作岗位的。在本科阶段,培养学生的可雇佣性既包含上述技能与能力方面的培养,又包括专业领域相关知识的学习,因此,需要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这就需要学校内部体系的协同,实现学生培养的专业性与针对性。如果能够在此基础上实现非专业的可雇佣性培养,即学生的适应性、学习能力、主动性、自主工作等方面的培养,则能够获得可雇佣性劳动力市场的认可。
三、可雇佣性视角下商务英语实践教学模式构建
(一)可雇佣性视角下商务英语实践教学的基本思路
首先,以国际商务谈判大赛为舞台,以国际商务实验室为平台,以校内校外联合培养为后台,构建“三台合一”的实践教学模态。在国际商务实验室,学生能够根据教材、软件及教师提出的阶段性任务,循序渐进地完成商品展示、国际贸易洽谈与交易、国际谈判模拟演练等工作。与此同时,按照校外舞台的要求,在全员基本实践能力培训的基础上,选拔参赛精英,组成参赛队伍,在校内外名师的联合指导下,继续借助国际商务实验室的模拟环境,进一步提升学生模拟国际商务谈判的能力。其次,踏上校外舞台,实现“三台合一”,在校外舞台上展示、竞技、交流、提升。经过现场评委的点评与交流,进一步提升国际商务谈判综合能力。现场也可以与用人单位接洽,了解现有参赛学生的企业评价,获取企业需求信息从而实现学生的顺利就业。最后,以国际商务谈判大赛为舞台是第一种孵化路径,以国际商务实践大赛为舞台则是第二种孵化路径,以国内外的国际商务大赛为舞台,就形成了多种孵化路径的立体交叉与融合。学生选取一种孵化路径就践行了商务英语实践教学模式,学生选取多种孵化路径就进入了商务英语实践教学模态的生态系统,本科四年时光接受了立体全方位的知识输入与能力培养,将自己真正打造为能从事国际商务工作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二)“三台合一”商务英语实践教学模态的构建
首先,就课堂实训而言,如果以《标准》为例,“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包括公共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方向课程、实践环节、毕业论文五个部分”[1],具体如图1所示。课程体系的前三项均为课程,其中专业核心课程包括英语知识与技能类7门,商务知识与技能类7门,跨文化交际类2门,人文素养类3门,具体如表1所示。在这些课程中全面开展机辅翻译教学、MOOC课程教学、翻转课堂教学、写作中心教学、在线课堂教学、国际商务模拟实验室教学等实践教学,将顺利实现向说写译谈沟通技能的转变和向技能与专业内容相结合的转变,也实现了10%~25%的实践环节。其次,构建“三台合一”商务英语实践教学模态:以课堂实训为平台,以第二课堂为舞台,以校内校外联合培养为后台,实现“三台”系统联动,形成本科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生态系统。其中,第二课堂是系统的“龙头”,主要包括国际商务谈判大赛、国际商务实践大赛、商务英语技能大赛、国际商务案例分析大赛、国际营销创意大赛等国内外优质赛事。学生以各项赛事为“龙头”,根据自身的发展特点与兴趣,自主选择参加赛事,目的明确的在课堂实训平台上实现自我知识体系的构建与完善,遇到问题时,学生能够借助校内校外联合培养的后台,积极寻求解决方案。各赛事相互交织形成了学生知识体系构建、能力培养的立体生态系统。最后,第二课堂也可以在展会或企业日常经营中延续,实现加拿大(产学)合作教育(Co-operativeEducation),这将为“三台合一”商务英语实践教学模态注入强大的动力,从而实现高等教育与企业需求的无缝连接。
四、结语
以国际商务实验室为平台的校内实践教学模式是对于专业可雇佣性的实训培养与模拟演练;“三台合一”实践教学模态是整合校内外优势资源,实现专业与跨专业可雇佣性的双检测。与此同时,通过参赛,实现了从劳动力市场的角度证明学生是否真正具备某种能力和技能,即市场认可维度。另外,国际商务谈判大赛要求学生在既定的时间内,使用流利、地道的英文,与谈判对手进行商务沟通,在双方友好协商的气氛下,解决实际问题。在谈判开始之前,谈判队伍需要团队配合,运用数字技能、信息技能,搜集、整理、加工、分析,并制定出行之有效的谈判方案。这是对于可雇佣性关键六技能的充分运用。带队教师在一轮轮的校内实训、校际合作、参赛比拼、与用人单位交流中,把握住市场需求要素,进一步完善与细化“三台合一”实践教学模态的各个环节,提升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市场认可维度与可雇佣性。如果以学生毕业后的可雇佣性与市场认可维度为培养目标,调动学校全员参与,实现“三台合一+实习就业”的产学合作教育将指日可待。
参考文献:
[1]王立非,叶兴国,严明,等.高等学校商务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要点解读[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5(2):297-302.
[2]傅维利,陈静静.国外高校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研究[J].教育科学,2005,21(1):52-56.
[3]佟敏强.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创新与实践[J].当代外语研究,2015(5):41-46.
[4]邹红梅,李儒俊.中外大学生课外活动比较研究[J].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3(3):98-100.
[5]鲁越青,朱小芳,白忠喜,等.构建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创新实践平台[J].中国大学教学,2009(10):59-60.
[6]李祥印,祝晓斐.基于高校第二课堂建设的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以济南大学为例[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2014(3):7-9.
篇7
关键词:商务管理(中亚方向)专业;现代学徒制;实施基础;实施步骤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24-0143-03
一、商务管理(中亚方向)专业人才培养介绍
(一)专业定位
商务管理(中亚方向)专业是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于2011年9月份开始招生的专业,招生规模从2011年的40人到2016年的100多人。该专业立足新疆,面向中小微型涉外企业,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精神、能适应新疆和中亚方向经济贸易和商务服务发展需要的、具有良好职业素质和职业道德、掌握基本国际经济贸易理论知识、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商务沟通和服务能力、俄语交际能力、进出口操作能力和产品营销能力的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
(二)人才培养模式
采用“能力主线、三项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即“以培养俄语综合应用能力为主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合,课程设置与职业资格证书融合,国内外、校内外实习实训融合”。专业学习在两个场所完成,一是在校内,4个学期,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考取相关职业资格证书;二是在国外和企业,第5至第6学期,学生在完成校内学习的基础上,在俄罗斯、哈萨克斯坦教师和公司兼职教师的指导下,积累工作经历,直至形成职业能力。国际商务综合操作能力和俄语语言综合应用能力的训练,贯穿人才培养始终。
(三)课程体系设计思路
在对商务管理(中亚方向)专业当年的岗位需求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经过专业委员会等相关专家的研究,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和相应的规格,进而确定课程种类,明确具体课程内容,最终确定课程体系。以当年确定的课程体系为基础再反馈到第二年的岗位需求调研中。周而复始,不断修正课程体系,使之更趋完善。
二、“现代学徒制”的含义
普通学徒制是一种简单的“师傅带徒弟”模式,而“现代学徒制”是一种新型的校企合作培养人才模式,学生入学就是准学徒,校企双方共同编写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和实施步骤,双方的教师都是“师傅”,学生在校期间要按照企业的要求和岗位进行实践,直至形成职业核心能力。
现代学徒制是高层次的校企合作形式之一,它与订单式培养最主要的区别是前者是校企双方共同培养,学生入校就是学生和准学徒双重身份,逐步向学徒过渡;后者是企业预订,学校培养,最后企业录用。
目前,国外研究现代学徒制很透彻并且做得比较好的国家是英国、德国、瑞士,节约了教育培训成本,提升了劳动力技能素质,强化并完善了现代学徒制体系,为本国工业化和技术创新提供了保障,受到行业企业的欢迎。英国最初实行学徒制,后改办职业学校教育,近年又复归新学徒制,并与国家职业资格挂钩,分为基础现代学徒制和高级现代学徒制;德国一直坚持把学徒制作为职业教育“双元制”支柱;瑞士中职学校新生,先要取得企业学徒合同才能注册入学。其他国家(如澳大利亚、意大利、美国、加拿大、新西兰、芬兰、奥地利)的现代学徒制也很有特色。国外政府大力支持行业企业参与现代学徒制,制定了培训法,向相关企业提供补助和培训经费及实行免税等措施,奠定了现代学徒制的地位,使其得到顺畅发展。
我国的现代学徒制起步不久,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这种校企共育技能型人才方式加速了为社会、行业输送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进程,也推动了整个行业的发展与升级。“现代学徒制”采用的是“二元制”人才培养方式,即校企双方都是培养“学徒”的主体,双方“同呼吸”“共命运”、互补性强、良性互动、分工合作、协同育人、共同发展。新疆从去年才开始研究现代学徒制,新疆的职业院校已经行动起来,任重道远。
三、商务管理(中亚方向)专业实施“现代学徒制”的基础
(一)专业项目实训
商务管理(中亚方向)专业目前进行了以下专业项目实训:(1)职业认知项目有俄语听说、涉外商务服务、商务俄语翻译、进出口业务、市场营销;(2)技能大赛项目有大赛项目训练、俄语口语、俄语写作、市场营销大赛;(3)商务类岗前培训;(4)专业新技术或新技能创新。
(二)顶岗实习和毕业实习
(1)教学目标:使学生熟练地运用所学商务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在企业商务工作中的实际业务流程中,遵循企业工作规范,完成国际商务的整个业务操作过程,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和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业务实际能力,给学生一个真实的平台和良好的环境。(2)实习内容:俄语听说;俄语翻译;国内外物流;商务服务;进出口业务;国内外营销;商务助理;完成顶岗实习报告。(3)说明:顶岗实习商务类相关知识占60%,俄语知识占30%,其他占10%。由于学生顶岗实习地点比较分散,所以主要通过提问、问卷、测试、实习报告、实习鉴定、现场操作等方式检查学生的实习实训状况,对学生出现的情况和问题予以及时的沟通和解决,并给学生们鼓气、指导实习、指引方向,同时与实习单位联系,对学生的意见和建议进行反馈,以便更好地安排学生顶岗实习,为学生将来更好地工作打好基础。(4)时间:第5至第6学期。(5)指导教师条件(符合以下至少一个条件):有二年以上当俄语翻译的经历;流利的俄语口语表达能力;听力敏捷,能够听懂商务俄语谈判内容;俄语书写流畅且准确;国际贸易知识丰富;国际商务综合运用能力强;商务服务能力强。
(三)海外实习(含在顶岗实习中)
(1)时间:第五、第六学期;(2)地点:俄罗斯大学、哈萨克斯坦大学、吉尔吉斯斯坦大学;(3)要求:每两周向国内指导教师汇报一次;随时随地向国外指导教师学习;按时填写海外研修与实习手册;(4)目的:提高俄语综合水平,特别是俄语听说能力;加深中国学生对俄罗斯的了解;为学生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奠定基础;开阔学生视野,提高学生适应能力。
(四)毕业设计或论文答辩(2学分)
(1)时间:第六学期;(2)目的:对所学的专业知识进行检验;(3)要求:没有特殊情况必须按时在学校论文答辩,不及格不能发放毕业证。
(五)职业资格证书考取
必须取得的证书:(1)国际商务俄语等级证书(初级);(2)英语B级(从预科班转来的民族生以40分为合格);(3)自治区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证书。
以下选考证书至少需取得1个,方可参加毕业答辩:一是营销员;二是国际贸易跟单员(包括电子跟单员);三是国际商务单证员(包括电子单证员);四是国际商务俄语等级证书(中级);五是国际贸易业务员。鼓励学生考取国内俄语翻译资格证、人力资源管理师(四级)、报检员 、关务员、物流员、货代员、国际商务秘书等资格证,也可作为选考证书之列。
四、商务管理(中亚方向)专业人才培养实施“现代学徒制”的步骤
(一)“现代学徒制”顶层设计
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国际合作分院与新疆会展服务业协会是实施“现代学徒制”的主体,校企双方共同组成人才培养委员会、教学指导委员会和具体实施委员会,签订现代学徒制校企合作协议、师傅与学徒协议、企业聘用协议,聘对方专家为自己的“师傅”,发放聘书,根据工作量给予适当的待遇。制度和规则建设从宏观上保证了“现代学徒制”的可行性,同时不断完善和修改。商务管理(中亚方向)专业现代学徒制是由新疆会展服务业协会和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国际合作分院共同推进的一项育人工程,即双方共同确定人才培养内容和模式,共同管理学生。从新生入学就以两种身份(学生、学徒)参加学习,在学习过程中逐渐渗透企业元素,以新疆会展服务业协会的国际商务活动为线索,以参与国际商务服务为契机,以服务俄语国家外商为重点,以接送机、翻译、餐饮、住宿、导购、布展、微信服务为工作内容,以俄语为工作语言,以互联网为信息平台,以国外研修和实习实训为拓展,以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为目标,共同锤炼商务管理(中亚方向)专业的高职学生,使其迅速成长,尽快熟悉工作岗位,为就业奠定扎实的基础。
(二)企业教师的聘用和培养
1.分别聘用1―2名行业和企业知名专家为专业带头人。为专业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系统设计、规划、实施等方面做出前瞻性和科学性的指导与决策;指导培养骨干教师,并完成工学结合职业技术核心课的建设;指导培养骨干教师各项工作,使其完成工学结合职业技术核心课的建设;组织专业教学团队面向社会的各种培训和技术服务。
2.聘用4名行业专家为骨干教师。组织实施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参与至少一门工学结合职业技术核心课和一个实训实习基地的建设,并提出合理化建议和意见;指导培养专职教师各项工作,使其参与完成工学结合职业技术核心课的建设;参与专业教学团队面向社会的各种培训和技术服务。
3.聘用企业优秀员工为兼职教师。对兼职教师进行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培训;选派到国内知名职业技术学院参加骨干教师培训班和工学结合课程体系建设培训班;参与至少一门工学结合职业技术核心课和一个实训实习基地的建设;参与专业教学团队面向社会的各种培训和技术服务,使兼职教师与专职教师比例达1∶1。
(三)完善实训条件。
1.校内实训室。校内专业实训室有两个,能够满足商务管理专业学生的听说要求的含电脑与触屏式主控制台和软件的语音室,面积达150平方米,能够保证学生外语听说、语音模拟及情境模拟等要求,有效地提高语言学习及表达能力。
2.校内外实训基地。校外与疆内数十家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书,能够保证学生教学实习和顶岗实习之需。与其他职业学校签订合作办学协议,为保障理实一体化教学奠定基础。
3.海外实习。与俄语国家大学达成合作办学协议,每年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都去俄语国家进行俄语语言的研修和实习实训,并完成实习报告的撰写和相关资料的搜集,为毕业论准备。
4.合作企业实习岗位。首先,内销岗位,含各类物流公司、国内销售公司、房产公司、餐饮业;其次,外销岗位,含各类外贸公司、口岸、市场;再次,俄语翻译,如面向俄罗斯、中亚、格鲁吉亚的外贸公司和商行以及国外单位等;最后,国际贸易业务员、跟单员和单证员,如面向俄罗斯、中亚国家的物流公司、集团等。
(四)硬件资源
1.建成校内两个实训室,争取2019年完成。国际贸易实训室:主要用于进行进出口业务操作、国际商务管理、外贸单证实务类的课程实习实训。商务外语实训室:主要用于商务俄语、商务英语口译与笔译类的课程实训。
2.计划用四年的时间(2020年)选择30家发展前景好、实习条件优良的大中型涉外行业/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建立实习基地,为学生的工学结合实践、顶岗实习以及就业提供更多的机会。
(五)“做中学、做中教”教学模式
在现代学徒制教学中多运用“使用式教学法”和“应用式学习法”――在做中学、在做中教。以“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为主要学习方式,让学生切实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在体验中学习,在活动中学习,在“再创造”中学习,以真正实现“在做中教,在做中学”。教师授课的每一个环节都紧扣“使用”和“应用”,每一个引导、诱导和点拨都体现着对学生的“使用”。学生在应用中学习,在学习中应用,使所学知识得到了反复咀嚼、探寻和感悟,为完成任务的每一次寻找都体现着学生在“应用”中学习的痕迹。
(六)教学评价、考核建议
突出能力的考核评价方式,注重成长性、过程性评价,体现对综合素质的评价;吸纳更多行业企业和社会有关方面组织参与考核评价。建立过程性、多元化的工学结合评价体系:根据商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特点,我们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及实习实训的考核采用“两结合”的动态评价方法:(1)“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2)“等级评定”和“评语”相结合。具体的考核机制有如下三种:第一,建立以行业和企业为主导的考核机制:积极推行由校企双方联合进行学生学业成绩及技能水平考核鉴定。学生在企业实习期间的技能水平,企业顶岗工作中的表现作为学生学习考核的组成部分,由企业指导教师严格考核,考核结果进入学生的“学习档案”,作为其综合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二,建立“三证书”的考核体系:“三证书”即毕业证、俄语应用能力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根据学生未来就业岗位任职需要,以专业核心能力为重点,确定每个专业方向应获取的职业资格证书。第三,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考核方法和内容多元化。考核方式和内容不仅限于课程教材,也不仅限于单元、期中、期末的测验或闭卷考试,采取如下多元评价内容与方式:俄语面试、分组讨论、俄语辩论、角色表演、商务谈判、函电写作、专题调研、问卷调查、团队活动、顶岗实习、俄语能力证书、职业资格证书等。教师根据专业课程的特点、学生的情况和自身所掌握的技巧决定采用哪些评价方法和方式,从而提高专业教学的效率和质量,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对不能进行社会考核鉴定的课程,采用现场答辩、设计、提交可行性报告等能力测试为主要形式的方式进行考核。
(七)校企双方共同编写教材
校企双方本着合作共赢、职责共担的原则,合作设计、编写教材《商务俄语实践》,此教材从零起点开始,声情并茂,音视频结合,浅显易懂,实操性强。
(八)校企双方资源共享
篇8
论文摘要:随看全球经济一体化不断推进,国际贸易活动日益频繁起来,其中商务英语谈判是国际贸易中必不可少的环节。谈判成功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竞争优势和发展。因此,在国际商务谈判中要讲究谈判技能。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力度的不断加大、国际影响力的日益提高以及融入全球经济步伐的加快,商务活动越来越繁荣,国际商务谈判与日俱增。而商务英语谈判是一种复杂的跨国性、跨文化的经济活动。如何提高商务英语谈判技能呢?
1、概述
国际贸易中商务英语是外资企业中最重要的交流工具。有了商务的意义,国际商务人员除了需要使用生活英语,还需要进行商务演讲,商务谈判,商务策划等特殊商务活动,其中国际商务谈判的专业性很强,因此商务谈判人员应该具备以下基本素质:
(1)精通英语。国际贸易中,商务人员要求有清晰的语言表达能力;灵活的语言应变能力和很强的人际交往能力,因为国外的采购都喜欢和那些好说话,开朗的人交往,这是肯定的。
(2)熟悉国际贸易业务。国际商务人员应该对进出口业务及操作流程了如指掌。要求懂得FOB,CIF等贸易条件下的操作,空运,海运,电放等运输方式的操作,T/T,L/C的操作等。有报检员证,报关员证,能报关更好。
(3)国际商务人员不仅要求有较强的专业知识,而且要掌握各国的外贸方针政策和海关惯例,同时了解联合国的情况,世界贸易组织和世界经济的情况,了解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国际商法、保险、运输、企业管理和国际市场营销的常识也很重要。
(4)对产品一定要很熟悉,做事情一定要把自己放到别人的角度去看,考虑问题全面,要有很强的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知识。定期和客户进行技术问题的讨论,和客户之间有很好的联系。
2、谈判前的准备阶段
商品展览会是国际贸易中最常用的商业方式,为卖方提供第一次与新客户面谈的机会;同时卖方可以利用这个平台增进老客户的感情。初次接触,最好不要用“quote”这样正规的词来报价,轻描淡写的“price”足矣。对新客户规定一个最低订货量,作为以后讨价还价的谈判筹码之一。
2.1客户调查
从展览会收到了客户名片信息后,商务谈判人员可以先调查一下客户的信誉和需求等情况,通过对信息的收集、整序、利用和评价、进而创造新信息。商务人员需要了解信息,很好把握需求的信息,并根据这些信息做出正确反应,抓住机遇获得成功。如果发现客户有大规模的网站和分支机构,这样的大客户轻易不会询盘,很多时候只是在急着补货的时候才偶尔外发,碰到这样的良机,即便在谈判中牺牲一些利润都有利于今后的长期合作。
2.2估算成本
去翻翻老客户的交易数据,特别是产品款式多的公司。可实际上,变数很大。比如说,下个月是生产空档,为维持生产,可能微利甚至平本也接单。或者资金紧张,急需一笔钱来周转或一份信用证来贷款。特别是消费类、工艺类产品关键是用低价钩起客户兴趣。
2.3谈判方案
商务谈判者在商务谈判中,根据客户可能提出和接受的条件,以及我方最低可让步的界限,结合所拟业务、时间、地点的不同而制定几套谈判方案,是使谈判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2.4谈判形象
在商业谈判中,懂的必要的礼节与礼仪,是商务活动中对谈判人员仪表和举止的基本要求。商务人员的形象设计很重要,假如违反礼仪规范,不仅会影响双方融洽关系的形成,而且还会影响对方对自己在修养、身份、能力等方面的评价,甚至影响谈判的成效。
3、国际贸易中商务谈判技能
在贸易谈判的过程中,双方首先需要介绍自己的情况,陈述自己的观点,倾听对方的提案,获取对方的发盘,还盘、互相让步,最后达成协议。要想成功就得掌握谈判技巧。
(1)在国际商务谈判过程中,语言的针对性要强而且双方应该尽量用简单的英语,不要用易引起误会的词语;双方谈判的过程中,如果明白对方的意思,可以说:Igetyourmeaning.如果表示赞成,可以说:Iagreewithyou.如果表示无法赞同,尤其是跟欧美国家的商人谈判时,最好坦白地提出来,可以说:Idon’tthinkthat’sagoodidea.由于言语沟通问题,出现误解也是在所难免的,你可以说:I’msorry,Imis-understoodyou.
(2)初次约定见面的时候,时间对双方来说都很重要,在和别人约定见面必需征求对方的意见。在商量好时间、地点之后,双方都应准时赴约。在谈判中,我们要尽量鼓励对方多说,比如问:0Whatdoyouthinkofourproposal?”等问题请对方回答,使对方多谈他们的情况,以达到尽量了解对方的目的。对外商的回答,我们要把重点和关键问题记下来备用。
(3)在国际贸易中,价格谈判占重要地位。开始可以泛泛地报个FOB价,报价后面留下一句“’offersubjecttoourfinalconfirmation",意思是仅作参考,确切的价格等双方协商后敲定。因为国际市场变化大,价格常常要就市做调整。在谈判过程中,进口商一定都会讨价还价:"Yourcom-petitorisofferingbetterterms.”这时我方应该多与客户交流,了解客户的真实想法。比如客户还价太低的时候,侧面了解一下原因,是客户不懂行,不会核算,还是你的竞争对手使坏扰乱市场,从而有针对性地处理。根据订量的大小,生产期的安排,运输方式和付款方式的不同,价格会有很大的区别。在进一步的谈判中,如果进口商接受我方提出的定购量和交货时间,我方也可以考虑给一个好价格或折扣。因为“交货期长”可以从容安排生产,此外还可以选择运费较低廉的时候交货,或拼顺路的货,大大节约成本。
为了让对方尚接受我方条件,我们还可以说:We’llacceptyourproposal,ontheconditionthatyouorder10,000PCS.此句型明确告诉对方我方会接受的条件,作为交换,对方应该接受我方提出的条件。如果是拒绝,可以说:We’renotpreparedtoacceptyourproposal.atthistime.有时还要讲明拒绝的理由。最后,探求对方的真实利益是谈判成功的关键。
篇9
论文摘要:商务英语课程是一门集英语语言知识和应用与国际商务知识一体的课程。这门课程要求学生除了具备扎实的英语知识和技能,掌握国际商务的运作流程,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具备英语处理国际商务活动的实际运作能力。所以,创设或模拟一个逼真的商务工作情景可以让学生更贴近实际。情景教学法是以模拟情景作为教学主线,让学生在模拟的情景、工作环境中身临其境地体会各种业务知识,运用知识和训练技能。因此,本文主要是谈如何在商务英语中更好地运用情景教学法。
一、教师讲授环节
教师给学生一个清晰、系统的理论构架,即整个教材是按国际贸易实务程序编排的,整个贸易活动包括建立业务关系、询价、报价、推销、还盘、成交、订货、支付、装运、保险、结算和商检等。教师讲授每一单元时都系统地讲解,并组织学生进行系列相关的练习。另外,在培养训练学生语言技巧和表达能力时,帮助学生系统记忆并灵活运用。教授商务英语课的老师不仅要精通英语和专业术语,还必须熟悉国际贸易流程及各个环节的运作。例如:讲到Bill of lading(提单)时,学生就会问:“什么是提单?”这时必须给学生讲清楚提单就是物权凭证,它是证明承运人已接管货装船,以及承运人据以保证交付货物的凭证。同时说明海运的提单的性质和作用、格式、内容、种类等。
二、教师模拟情景,学生模拟操作
学生需从听、说、读、写四方面入手,使学生真正掌握实际操作的应用能力。现以清华出版社的《商务英语》第4单元中的还盘为例,表述情景教学法的运用思路。为了更清楚地表述,附上下面这个教案资料。
Subject: Counter-offer-terms and conditions of trade
Teaching Important Points:(略)
1. Lead-in
⑴Revision. Ask the students to answer the questions about terms and conditions of trade.
⑵Put forward the teaching aim.
教师复习报盘的主要交易条件理论知识后,提出本次教学目的是让学生掌握还盘中的品名、价格、装运、支付方式、数量五个交易条件及有效期的表达方式并且把这些表达方式运用于听、说、读、写的训练中。
2. Presentation.(略)
⑴精讲课文。
⑵教师指出重点句型。在讲解过程中,教师要对同一表达意思用不同的表达形式进行替换。
3.Practice.
⑴Oral Practice (work in pairs)
Get students to have sentences practice. Student A asks the questions, student B gives responses to them.
①What kinds of goods are you interested in?(Or what kinds of goods do you want to buy?)
②What’s the quantity?
③Can you accept a discount of 3%?
⑵Give students a situation to act it out.
Student A is a customer from the North Korea who is interested in“Panda” Sewing machine of the International Sales Department. Now they are having a business talk about the terms and conditions of trade.
The following expressions may be useful:
①might as well call the whole deal off.索性放弃这一整笔交易。
②have a way of talking me into it.有办法说服我。
③have stood the competition well.经得起竞争。
④The very fact that other clients keep on buying speaks for itself.其他客户继续购买这一事实本身就说明了这一点。
⑤It's impossible for us to entertain your counteroffer.我们不能接受你方的还价。
⑥Our counteroffer is well founded.我们的还价是很合理的。
⑦provided you take the quantity we offer如果你方接受我们提议的数量
⑧as a token of friendship 作为友谊的表示
⑵Writing Practice.
Let the students write an counter-offer.
该环节为学生模拟练习。练习分为口头和书面两个部分。先是口头模拟。第一,用某一商品来创设一个情景,给出一个数据,让学生一问一答,反复操练。第二,模拟情景对话。教师先给出模拟材料,让学生分进出口商表演,然后互换角色,这种从单句的练习表达到用单句编情景的课堂设计,符合学生的对知识接受的规律,使学生循序渐进地提高口语。关于写作练习。让学生写还盘信,教师让学生以进口商的身份将口头模拟情景对话写为信函。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让学生用书面表达的形式表达。
4. Evaluation and Summary.
⑴Evaluate the writing.
⑵Summary
Sum up the useful expressions about the terms conditions of the trade.
三、评价总结
首先,采用学生自评与教师评价相结合。教师展示学生在上一环节书写的信,让学生相互找出错误,教师再点评。其次,教师进行总结。总结在报盘、还盘信的常用表达用语。
例:Thank you for your letter of… offering us your…
To be candid with you, we like your…but your price appear to be on the high side as compared with those of other makes. It is understood that to accept your price would leave us no margin of profit on our sales.
Therefore, we would suggest that you make some allowance/discount of 10% on your quoted prices so as to introduce your products to our customers. ( If you can not do so, we shall have no alternative but to leave the business as it is.)
We hope you will consider our counter offer favorably and let us have your decision early.
由此可见,情景教学法实现两个中心的转移:一是从黑板、书本和PPT上为中心的讲解过程转变到以实际情景为中心的演变教学过程。二是从以教师为中心的授课过程转变为以学生中心的情景教学过程,让学生在听、说、读、写方面都有了一定的提高。
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主要完成的任务有:第一,教授有关国际贸易实务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并有选择地介绍相关的英文信函,教授重点专业词汇、常用表达用语、辨析词汇、句型异同,为学生打好扎实的英语业务基础。第二,教师要创设商务工作环境,并以不同的难易程度来安排课堂活动。学生参与课堂形式多样,主要有:课文讨论、相互交流、焦色扮演、分组讨论、自编场景等进行操练。第三,对学生在商务模拟情景操作时出现的问题应及时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火树钰.国际商务英语.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篇10
>> 基于CDIO教育理念的农村与区域发展领域专业硕士培养分析 电子与通信工程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实践 农村与区域发展领域农业推广硕士培养的问题与对策 基于创业导向的国际商务专业硕士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核特色安全工程领域工程硕士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研究与就业兼顾的理论经济学硕士人才培养机制分析 专业学位硕士人才培养模式下党员异地管理 模式的探讨与实践 关于行业专业类院校国际商务专业硕士人才培养的思考 定制式专业硕士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会计专业硕士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英国TESOL专业硕士和我国英语教育硕士人才培养比较与思考 论新经济形势下翻译硕士人才的培养 高师舞蹈硕士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法律硕士人才培养特色教育研究 国际商务硕士人才培养研究 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以行业发展为导向的材料工程领域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研究与实践 农村与区域发展领域研究生“双导师制”培养模式研究 农村与区域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问题探析 对构成教育硕士人才培养模式的多层涵义分析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2010-3-22.
[3]陈倩羽.城镇化进程中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科教导刊,2011,(9).
[4]涂俊才.我国高等学校农科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