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专业论文范文
时间:2023-04-10 22:16:0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电子专业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提炼基础,注重应用
“职业技术教育向高层次延伸”是时代的呼唤,在培养模式上,应提倡“宽基础”,这样才能具备较广泛的社会适应性。但是,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发展,电子方面的新知识、新技术层出不穷,因此,在课程教学体系中,一定要提炼基础性内容,并注重向应用性内容延伸。前期的基础课不仅是为专业教学和专业课程服务,其意义还在于,基础知识要与学生的潜能和悟性相结合,将其内化为学生的科学和文化素质,凭借它去开辟新的领域,适应新的职业情境。
2贴近就业市场,重视资格认证
将职业资格认证引入课程中是社会发展的需要,“21世纪是职业证书的时代”早已是不争的事实。职业资格证书也是社会对人的基本要求,将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认证相结合,使学生在取得学历证书的同时获得相应的资格证书,这是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提升学生自我价值的重要途径。因此,在电子专业教学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安排方面,要为学生获得资格认证提供更大的便利。在“双证书”制度下,电子专业要求学生在毕业时,除了要通过学校开设的各门课程外,还需获得至少两三项电子专业相关的职业上岗证或职业资格认证,比如电工上岗证、家用电子产品维修工、电子设备装接工和维修电工等证书。此外,电子专业还应积极配合学校建立相关的职业资格鉴定站,引入职业资格鉴定,鼓励学生拥有一技之长,为就业做好充分的准备。
二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
随着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课程内容更新快,课程内容的综合性、实践性很强,加大了学生学习的难度。近年来,学生的基础差距比较大,教学形式单一,不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这样做,不但难以保证教学效果,而且还难以适应社会和电子技术的发展。针对这些问题,电子专业应从以下2方面入手实行改革。
1精讲多练
针对电子技术实践性、综合性、应用性很强的特点,采取精讲多练的教学方式,即在课堂上讲授重、难点和关键知识,借助教学软件的实际操作与自主学习相结合,注重模仿练习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在“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改为以“教师、学生、媒体、教学内容”为教学4要素的项目教学模式,建立集课件、作业、答疑、讨论和考试为一体的教学资源平台。这样做,不仅方便学生自主学习,还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
2现场案例教学
针对电子技术的广泛性和多样性,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真实的电子产品开发项目或检修项目,有步骤地将相关内容呈现给学生,并与学生共同完成电子产品的设计、制作和调试。同时,鉴于信息时代的先进性,也可以利用学校内外的网络,将相关的教学案例拍摄制作成微课视频,并将与教学案例有关的教学资源分享在网络上,使学生即学即用,开阔学生视野,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强力推进教学方法改革
在教学过程中,应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在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中,探究型教学方法更能体现职业教育的特点,更适合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探究型教学包括启发式、问题讨论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等多种以启发、引导为主的教学方法。在专业基础理论教学中,注重概念的理解和基本思维能力的训练,采用理论启发和问题式的方法教学。在电子专业的基础模块系列课程中,有很多概念、名词和规则,对学生而言,这具有很大的难度,很易产生枯燥甚至畏难的情绪。因此,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教师可以提前将各种问题交给学生,在讲课中对问题引而不发,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求知欲望,而学生则要主动去探索、研究、讨论和回答,加强师生间的交流,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所讲授的理论知识,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专业实训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采用实训作业、综合练习、课程设计、面向应用和开发实际产品的毕业设计,使学生在“调查—分析—综合”和“实践—理论—实践”的过程中逐步深入,进而加深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提升其应用能力。电子专业是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专业,开设职业拓展模块的任选课程后,能够让学生从被动变为主动,进而使实训内容不断更新和发展,培养的学生也不再是“千人一面”,个性将会得到较好的发挥。此外,对于不同的课程门类,要将综合作业与课程设计相结合,通过灵活多样的综合设计和多环节的综合实践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了解技术进步与发展动向,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加强教材建设
以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需要的中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编写一批反映教学改革成果,突出中职教育特色,适应中职学校需要的电子专业核心课程教材。教材内容要体现中职教育的特色,理论以必需、够用为度,突出应用性,使理论联系实际。在目前无合适教材的情况下,应鼓励教师根据学校的实际教学情况,自编校本项目教材、项目实训指导书和相关的项目指导视频,逐步形成基础公共课教材、专业核心项目教材和实习实训指导材料三大系列。从目前所使用的校本教材(教学资料)的反馈情况看,这些教材能把握学生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学习效率。
五结束语
篇2
(一)、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概况:
电子商务源于英文ELECTRONICCOMMERCE,简写为EC。顾名思义,其内容包含两个方面,一是电子方式,二是商贸活动。电子商务指的是利用简单、快捷、低成本的电子通讯方式,买卖双方不谋面地进行各种商贸活动。电子商务可以通过多种电子通讯方式来完成。现在人们所探讨的电子商务主要是以EDI(电子数据交换)和INTERNET来完成的。尤其是随着INTERNET技术的日益成熟,电子商务真正的发展将是建立在INTERNET技术上的。所以也有人把电子商务简称为IC(INTERNETCOMMERCE)。电子商务分为两个层次,较低层次的电子商务如电子商情、电子贸易、电子合同等;最完整的也是最高级的电子商务应该是利用INTENET网络能够进行全部的贸易活动,即在网上将信息流、商流、资金流和部分的物流完整地实现,也就是说,你可以从寻找客户开始,一直到洽谈、订货、在线付(收)款、开据电子发票以至到电子报关、电子纳税等通过INTERNET一气呵成。
“十五”期间我国电子商务在经历了探索和理性后,步入务实发展的轨道,为“十一五”快速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电子商务应用初见成效。电子商务逐步渗透到经济和社会的各个层面,国民经济重点行业和骨干企业电子商务应用不断深化,网络化生产经营与消费方式逐渐形成。2005年,全国企业网上采购商品和服务总额达16889亿元,占采购总额的比重约8.5%,企业网上销售商品和服务总额为9095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近2%。中小企业成为电子商务的积极实践者,经常性应用电子商务的中小企业约占全国中小企业总数的2%。面向消费者的电子商务模式日益创新,基于网络的数字化产品与服务不断涌现,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物质和文化生活。
1、电子商务支撑体系建设取得重要进展。电子认证、电子支付、现代物流、信用、标准等电子商务支撑体系建设逐步展开。19家电子认证机构获得电子认证服务许可,近20家商业银行开办电子银行服务,第三方电子支付业务稳步上升。物流专业化、社会化和信息化程度逐步提高。信用信息服务体系建设步伐加快。40余项电子商务和物流标准陆续颁布,标准推广应用工作进一步深化。
2、电子商务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基于网络的产品、技术与服务的创新能力稳步提升,自主发展态势日渐显现。在线交易、电子支付、电子认证、现代物流等领域关键技术及装备的研究开发取得突破性进展,行业、区域及中小企业的第三方电子商务交易与服务平台加快发展,基础电信运营商、软件供应商等涉足电子商务服务,新型业务模式不断涌现。300多所院校开设了电子商务专业,继续教育和在职培训陆续展开,培养了一批电子商务专业人才。
3、电子商务发展环境进一步改善。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确立了电子商务的战略地位,电子商务发展若干意见明确了发展方向和重点,电子签名法为电子商务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各地区各部门相继制定配套措施,加大对电子商务发展的扶持力度。全社会电子商务应用意识不断增强,形成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邓寿鹏局长明确指出,中国政府将信息产业从支柱产业提升为主导产业,把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作为信息化建设核心任务,把企业信息化作为国民经济信息化重点。在2001~2005将陆续启动重大信息化工程、包括信息利用工程、基础性国情信息工程、网络化教育工程、数字移动网络信息工程、企业信息化工程、电子商务政务工程、高速宽带网工程、信息安全系统工程、农业信息化工程、社会保障信息化工程。在"十五"期间,国家将重点支持电子商务的发展,电子商务的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它涉及到信息基础结构建设(如网络技术应用、互联网及企业内部信息系统建设等),以及商业信用、网上支付、认证、标准、物流配送、税收、相关法律制定与修改等环境与制度建设。
由科技部组织的国家“十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技术研究、开发及示范工程”中的《我国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应用环境建设及相关政策研究》课题,于2005年底通过了科技部组织的专家验收。
(二)、制约电子商务发展的三个因素:
(1)规模化经营程度低
在电子商务领域,是“大而全”还是专业化经营,哪种模式更好一直存在不少争议,两者各有优缺点,其实无论哪一种模式,只要做到规模经营,都可以有效降低成本并且获得尽可能多的顾客,从而取得好的收益。
(2)技术和管理水平的限制
从理论上说,电子商务代表了最先进的商务模式,节省了大量手工劳动和经营费用,尤其在订单管理、库存管理、顾客关系管理等方面,电子商务的优势非常显著,但拥有了这些基本的商业流程电子化系统并不意味着就可以自动实现高水平的经营管理,如顾客服务、在线帮助、营销策略、对用户个人信息的管理和利用、用户行为和需求的认识等,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电子商务的最终效果。
(3)对电子商务的核心思想认识不深
中国第一个电子商务专业博士学位获得者李琪教授早在1997年就提出了“电子商务的核心是人”这一重要思想,但多数电子商务企业至今对此仍然没有深刻的认识。电子商务区别于传统商业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企业与用户联系的场所不是实体商场,而是网站界面,网站是由后台技术支撑的,一旦出现技术故障,电子商务就无从谈起,尤其是在电子商务开展初期,企业往往没有赢利的压力,保持系统正常运行是首要任务之一,正是这种现象形成了技术至上的思想,将技术功能看得重于一切,甚至超过了对一般商业经营原则、用户需求和用户行为等方面的关注。在目前的环境下,对电子商务的核心思想需要进一步加深认识,转变技术至上的观念,将工作中心集中于对用户和市场方面。
(三)、培养方向研究的意义:
1、电子商务是网络化的新型经济活动,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猛发展,已经成为主要发达国家增强经济竞争实力,赢得全球资源配置优势的有效手段。
“十一五”是我国发展电子商务的战略机遇期。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电子商务,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客观要求和必然选择。
电子商务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加速形成经济竞争新态势。电子商务广泛深入地渗透到生产、流通、消费等各个领域,改变着传统经营管理模式和生产组织形态,正在突破国家和地区局限,影响着世界范围内的产业结构调整和资源配置,加速经济全球化进程。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把电子商务作为强化竞争优势的战略举措,制定电子商务发展政策和行动计划,力求把握发展主动权。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水平提高和市场化进程加快,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已成为我国参与全球经济合作的必然选择。
2、未来中国电子商务的发展将呈现以下六个方面的趋势:
1).纵深化趋势。电子商务的基础设施将日臻完善,支撑环境逐步趋向规范,企业发展电子商务的深度进一步拓展,个人参与电子商务的深度也将得到拓展。
2).个性化趋势。互联网的出现、发展和普及本身就是对传统经济社会中个人的一种解放,个性化信息需求和个性化商品需求将成为发展方向,消费者将把个人的偏好参与到商品的设计和制造过程中去。
3).专业化趋势。一是面向个人消费者的专业化趋势。今后若干年内我国上网人口仍将以中高收入水平的人群为主,他们购买力强,受教育程度较高,消费个性化要求比较强烈。所以,提供一条龙服务的垂直型网站及某一类产品和服务的专业网站发展潜力更大。二是面向企业客户的专业化趋势。BtoB电子商务模式,以大的行业为依托的专业电子商务平台前景看好。
4).国际化趋势。我国电子商务企业将随着国际电子商务环境的规范和完善逐步走向世界。我国企业可以由此同发达国家真正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变我国在市场经济轨道上的后发劣势为后发优势。电子商务对我国的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利用好国外各种资源是一个有利时机。同时,国外电子商务企业将努力开拓中国市场。
5).区域化趋势。我国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城乡二元结构所反映出来的经济发展的阶梯性、收入结构的层次性十分明显。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上网人口仍将以大城市、中等城市和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为主,BtoC的电子商务模式区域性特征非常明显。
6).融合化趋势。电子商务将由最初的全面开花走向新的融合,一是同类网站之间的兼并。目前大量的网站属于“重复建设”、定位相同或相近、业务内容趋同,激烈竞争的结果只能是少数企业最终胜出。二是不同类别网站之间互补性的兼并。国内那些处于领先地位的电子商务企业在资源、品牌、客户规模诸方面的优势是相对的,国外著名电子商务企业在扩张的过程中必然会采取收购策略,主要的模式将是互补性收购。三是战略联盟。每个网站在资源方面总是有限的,客户的需求又是全方位的,所以不同类型的网站以战略联盟的形式进行相互协作也势在必然。
3、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情况
(1)、电子商务人才的紧缺情况:据统计,国际贸易中80%是通过电子商务进行的,目前全国有10万左右国际贸易从业人员,其中大部分人虽能利用电子商务手段从事贸易工作,但却没有受过电子商务专业的系统培训。据有关专家预计,未来10年我国电子商务人才缺口为200多万人。
(2)、电子商务专业与计算机专业的不同:电子商务专业与计算机等专业相比,前者更加注重商务活动这一核心,商务是主体,信息技术是为商务服务的工具与手段,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改造和提升传统商务,使组织的商务模式由传统为主转向以“电子”为主;后者更加注重于底层应用、系统应用的解决方案。电子商务专业与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相比,前者更加注重于讨论宏观规划与商务解决方案,后者更加注重于微观与技术方案。
(3)、网络营销人才的需求情况:统计显示,在我国经济发达地区,有50.14%的企业已经购买或打算购买实名、搜索竞价等网络推广服务,阿里巴巴网络实名、雅虎搜索竞价、百度、Google已成为国内主流的网络营销工具。据iResearch最近的《2005年中国网络广告市场份额报告》数据显示,2005年中国网络营销市场规模达到41.7亿元,是2001年的9倍。预测2006年的中国网络营销市场规模(不含渠道商收入)将达到65亿元,到2010年,中国网络营销市场规模有望达到257亿。
网络营销人才普遍紧缺,从人才市场的反馈来看,网络营销人才的需求量一直持续上升。百度、Google、网易、新浪等网络公司推出了大量空缺岗位,其中商务运营经理、网络营销顾问、网络销售经理、客户维护经理、渠道销售经理、企业广告经理、商务研究研发工程师、服务营销代表等职位最为热门。
网络营销人才应该是身兼网络技术与市场营销技巧于一身的复合型人才。优秀的网络营销人员应熟悉网络消费行为和心理、搜索引擎排名和网络广告,了解关键词细分市场,清楚点击率和转换率,以及E-newsletter和E-mailingList,甚至链接广泛度和PR值。但是,目前社会上这类人才是凤毛麟角。一方面高校没有设置专门的课程,专业人才培养不足;另一方面,即使是电子商务专业的大学生,由于缺乏相应的网络营销经验,也无法适应岗位需求。
二、培养方案的开发思路:
1、专业教学开发的界定:专业教学开发具体规定了专业的培养目标、职业领域、人才培养规格、职业能力要求、课程结构、课程标准、技能考核项目与要求、教学安排和教学条件等内容。它既是学校开设专业、设置课程、组织教学的依据,也可作为学生选择专业和用人单位招聘录用毕业生的参考。
2、专业开发的基本理念:专业教学开发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就业为导向,探索出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教学,从而适应社会经济发展与科技进步的需要。要着力解决目前职业教育课程比较突出的问题,形成新的职业教育课程理念,要按照实际工作任务、工作过程和工作情境组织课程,形成以任务引领课程的模块化教学。目前职业教育课程中比较突出的问题是:课程与就业关联不紧密,学科课程多,就业及工作的相关课程少,教学内容相对企业滞后,学用不一致,学校专业教学还没有完全结合企业的实际需要,与职业资格证书结合不够紧密,没有充分体现职业学校学生的学习特点。
(1)、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组织课程内容
知识的掌握服务于能力的建构。要围绕职业能力的形成组织课程内容,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来整合相应的知识、技能和职业态度,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要避免把职业能力简单理解为操作技能,注重职业情境中实践智慧的养成,培养学生复杂的工作过程中做出判断并采取行动的综合职业能力。课程内容要反映专业的方面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
(2)、以职业实践为主线----确定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必须与工作任务相区配,要按照工作岗位的不同需要划分专业门化方向,按照工作任务的逻辑关系设计课程,打破“三段式”学科课程模式,摆脱学科课程的思想束缚,从岗位需求出发,尽早让学生进入工作实践,为学生提供完整工作过程的学习机会,逐步实现从学习者到工作者的角色转换。
(3)、以项目教学为载体----设计教学活动
按照工作过程设计学习过程。要以典型的项目为载体来设计活动、组织教学,建立工作任务与知识、技能的联系,增强学生的直观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在老师所设计的项目完成对知识点的学习,增强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
(4)、以职业生涯发展为目标----明确专业定位
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是实现学生自身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结合点。专业定位要立足于学生职业生涯发展,尊重学生基本学习权益,给学生提供多种选择方向,使学生获得个性发展与工作岗位需要相一致的职业能力,为学生提供的职业生涯发展奠定基础。
(5)、以职业技能鉴定为参照----强化技能训练
课程标准要涵盖职业标准,要选一些社会认可度高、对学生劳动就业有利的职业资格证书,具体分析其技能考核的内容与要求,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强化学生的技能训练,最终为实现模块化教学打下基础。使学生在获得学历的同时也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3、专业开发的基本原则
(1)、科学性原则:专业教学开发要遵循新的课程理念,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切合职业学校的实际,本着科学、务实的态度,边开发、边探索、边完善。
(2)、规范性原则:专业教学的文字表达要准确、规范,层次要清晰,逻辑要严密,技术要求和专业术语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技术规范,文本格式和内容应符合规定的要求。
(3)、实用性原则:专业是建立在学校课程改革的基础上,使学生学习内容与学生的实际岗位、职业标准相结合,以职业技能鉴定为参照强化技能训练、以项目教学为载体设计教学活动,教学内容和要求清晰明确,尽可能地具体化、可度量、可检验、可操作。
(4)、发展性原则:专业开发要具有前瞻性,能反映科学技术进步和社会经济发展趋势,体现职业与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并为本专业的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三、培养方案开发的步骤与方法:
1、专业开发的程序
专业开发的应从三个方面进行表述,即开发主体、开发过程和工作成果。其中核心是开发过程,包括专业调研、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课程结构分析、课程内容分析等环节。最终形成专业人才需求、专业改革调研报告、课程结构与内容分析等几项内容。
SHAPE\*MERGEFORMAT
2、专业开发的方法
(1)、行业、企业对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需求情况
电子商务行业人才总体上需求量仍旧很大,复合型、开拓型和既有专业能力又有实践经验的人才是新一轮人才招聘中的新宠。据中华英才网专家分析,随着电子商务行业的日益壮大,企业人员和业务管理的问题将日益凸显,对于中高级人才的需求将会显著增加。
三类紧缺人才:
销售类人才:网络营销人员是目前最为紧缺的人才。网络营销即利用互联网手段达到营销的目的。网络营销涵盖的范围很广,如网上市场调查、网上消费者行为分析、网络营销策略制定、网上产品和服务策略、网上价格营销策略、网上渠道选择与直销、网上促销与网络广告、网络营销管理与控制等等。伴随搜索市场的急剧扩容,Google、百度、微软MSN、Yahoo中国、网易等靠搜索竞价营销盈利的搜索公司,急需大量具有丰富经验的网络营销人员。
客服类人才:网络营销能否成功,取决于客户服务人员对市场的把握与深入的调查分析。首先,他应该是一个文案高手,能够撰写各类营销策划书,设计广告标题与内容,以增加网民的关注度。其次,熟悉人们使用互联网的习惯,制定最适合客户需求的营销模式。其三,有较强的服务意识。在网络营销人才里面,客服类人才属于多面手,有广阔的知识面,懂互联网,懂客户的需求,对市场学、传播学、消费学,甚至心理学都有所了解。
技术类人才:无论是企业网络构建管理还是网站的开发运营,都需要靠实用型网络技术人才来实现。也就是说,几乎所有拥有计算机信息系统的IT客户都需要网络技术工程师负责运行和维护。
电子商务使人们可以创造性地应用电子工具来改造和发展传统的商务活动,它是由经济学、管理学、信息学、法学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多学科交融而成的学科,因此电子商务学科具有综合性、结构多样性和知识体系复杂性等特点,决定了该学科的建设和发展既不同于已有学科的既定模式与成果,也不是各种学科的简单拼凑和组合。以上种种情况分析我们得知开发电子商务专业符合时代的潮流,侧重网络营销是我们电子商务专业的重中之重,如何在专业开发中站稳、站深这正是我们需要大力研究的课题。
(2)、专业工作岗位及职业资格证书,专业设置的方向
电子商务专业作为一种综合性学科或边缘学科、交叉学科,培养出的复合性人才对于很多企业,包括信息调查、市场策划、市场营销、国际贸易、网络计算机技术、财务、行政、物流、金融等等在内的工作岗位都需要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电子商务专业在各行业都有具体的应用。本专业旨在培养学生掌握现代化商贸理论和电子信息化的专业手段,运用计算机相关应用技术及网络运用技能,从事与现代商务活动相关的电子商务网站建设、管理、运营和维护、网络营销及物流企业信息流管理等工作岗位,成为全面发展的复合型、高级职业技术性应用型人才。
主要设置方向有:网络营销、财务方向、网络策划等三个方向。
电子商务应具有的资格证书:电子商务员、计算机高级操作员、助理电子商务师、营销师、会计资格证书、物流师
(3)、专业改革思路与方法
专业改革以科学发展观和国家对电子商务的相关政策为主要指导思想,以“三以一化”作为实施指导思想,在改革中充分发挥“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理念。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打破“三段式”模式课程体系。
2)、课程计划的内容和过程都是围绕着职业岗位(或岗位群)展开,而不是学科体系。
3)、整个教学体系都将重点放在能力或技能之上,而理论课也是围绕能力或技能的需要来教学。
4)、教学以学生为中心,引导、控制、评价学生的整个过程。学生通过多种多样的方式获得知识与能力。
5)、以三个大模块作为统领,即基础模块、专业核心模块、专业专业方向模块。
6)、体现“双证与两高”,“双证”即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两高”即动手能力高、知识能力较高。
7)、依照国家职业分类标准及对学生就业有实际帮助的相关职业证书的要求调整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把职业资格证书课程纳入教学计划之中,使证书课程考试大纲与专业教学大纲相衔接,强化学生的技能训练,使学生具有宽口径、多角色的适应能力。
8)、以就业为导向,实行创业教育。
9)、实现课程结构的模块化与项目化。
10)、建立一套新的实训体系。
3、课程结构分析
课程结构分析是把工作任务分析的结果转化为专业课程,形成以专业核心课程构建而成的专业方向。专业核心课程是指以完成某个专业共同的工作任务为目标的课程,这些课程要以不同专门化方向之间的共同职业能力为基础来设计。专业化方向课程是指在专业核心课程基础上,针对某一就业岗位,以完成某些专项任务为目标的课程。
SHAPE\*MERGEFORMAT
SHAPE\*MERGEFORMAT
SHAPE\*MERGEFORMATSHAPE\*MERGEFORMAT
论文关键词:开发思路开发方法结构分析专业设置
论文摘要: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模糊,已成为制约职校电子商务专业发展和毕业生就业的根本问题。本文在分析职校电子商务专业背景及培养意义和人才培养开发思路及培养方案开发步骤方法基础上,提出了与行业相结合、突出地区特色、动态性与前瞻性相结合的职校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设想。
一、电子商务目前背景与专业培养意义:
(一)、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概况:
电子商务源于英文ELECTRONICCOMMERCE,简写为EC。顾名思义,其内容包含两个方面,一是电子方式,二是商贸活动。电子商务指的是利用简单、快捷、低成本的电子通讯方式,买卖双方不谋面地进行各种商贸活动。电子商务可以通过多种电子通讯方式来完成。现在人们所探讨的电子商务主要是以EDI(电子数据交换)和INTERNET来完成的。尤其是随着INTERNET技术的日益成熟,电子商务真正的发展将是建立在INTERNET技术上的。所以也有人把电子商务简称为IC(INTERNETCOMMERCE)。电子商务分为两个层次,较低层次的电子商务如电子商情、电子贸易、电子合同等;最完整的也是最高级的电子商务应该是利用INTENET网络能够进行全部的贸易活动,即在网上将信息流、商流、资金流和部分的物流完整地实现,也就是说,你可以从寻找客户开始,一直到洽谈、订货、在线付(收)款、开据电子发票以至到电子报关、电子纳税等通过INTERNET一气呵成。
“十五”期间我国电子商务在经历了探索和理性后,步入务实发展的轨道,为“十一五”快速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电子商务应用初见成效。电子商务逐步渗透到经济和社会的各个层面,国民经济重点行业和骨干企业电子商务应用不断深化,网络化生产经营与消费方式逐渐形成。2005年,全国企业网上采购商品和服务总额达16889亿元,占采购总额的比重约8.5%,企业网上销售商品和服务总额为9095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近2%。中小企业成为电子商务的积极实践者,经常性应用电子商务的中小企业约占全国中小企业总数的2%。面向消费者的电子商务模式日益创新,基于网络的数字化产品与服务不断涌现,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物质和文化生活。
1、电子商务支撑体系建设取得重要进展。电子认证、电子支付、现代物流、信用、标准等电子商务支撑体系建设逐步展开。19家电子认证机构获得电子认证服务许可,近20家商业银行开办电子银行服务,第三方电子支付业务稳步上升。物流专业化、社会化和信息化程度逐步提高。信用信息服务体系建设步伐加快。40余项电子商务和物流标准陆续颁布,标准推广应用工作进一步深化。
2、电子商务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基于网络的产品、技术与服务的创新能力稳步提升,自主发展态势日渐显现。在线交易、电子支付、电子认证、现代物流等领域关键技术及装备的研究开发取得突破性进展,行业、区域及中小企业的第三方电子商务交易与服务平台加快发展,基础电信运营商、软件供应商等涉足电子商务服务,新型业务模式不断涌现。300多所院校开设了电子商务专业,继续教育和在职培训陆续展开,培养了一批电子商务专业人才。
3、电子商务发展环境进一步改善。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确立了电子商务的战略地位,电子商务发展若干意见明确了发展方向和重点,电子签名法为电子商务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各地区各部门相继制定配套措施,加大对电子商务发展的扶持力度。全社会电子商务应用意识不断增强,形成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邓寿鹏局长明确指出,中国政府将信息产业从支柱产业提升为主导产业,把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作为信息化建设核心任务,把企业信息化作为国民经济信息化重点。在2001~2005将陆续启动重大信息化工程、包括信息利用工程、基础性国情信息工程、网络化教育工程、数字移动网络信息工程、企业信息化工程、电子商务政务工程、高速宽带网工程、信息安全系统工程、农业信息化工程、社会保障信息化工程。在"十五"期间,国家将重点支持电子商务的发展,电子商务的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它涉及到信息基础结构建设(如网络技术应用、互联网及企业内部信息系统建设等),以及商业信用、网上支付、认证、标准、物流配送、税收、相关法律制定与修改等环境与制度建设。
由科技部组织的国家“十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技术研究、开发及示范工程”中的《我国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应用环境建设及相关政策研究》课题,于2005年底通过了科技部组织的专家验收。
(二)、制约电子商务发展的三个因素:
(1)规模化经营程度低
在电子商务领域,是“大而全”还是专业化经营,哪种模式更好一直存在不少争议,两者各有优缺点,其实无论哪一种模式,只要做到规模经营,都可以有效降低成本并且获得尽可能多的顾客,从而取得好的收益。
(2)技术和管理水平的限制
从理论上说,电子商务代表了最先进的商务模式,节省了大量手工劳动和经营费用,尤其在订单管理、库存管理、顾客关系管理等方面,电子商务的优势非常显著,但拥有了这些基本的商业流程电子化系统并不意味着就可以自动实现高水平的经营管理,如顾客服务、在线帮助、营销策略、对用户个人信息的管理和利用、用户行为和需求的认识等,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电子商务的最终效果。
(3)对电子商务的核心思想认识不深
中国第一个电子商务专业博士学位获得者李琪教授早在1997年就提出了“电子商务的核心是人”这一重要思想,但多数电子商务企业至今对此仍然没有深刻的认识。电子商务区别于传统商业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企业与用户联系的场所不是实体商场,而是网站界面,网站是由后台技术支撑的,一旦出现技术故障,电子商务就无从谈起,尤其是在电子商务开展初期,企业往往没有赢利的压力,保持系统正常运行是首要任务之一,正是这种现象形成了技术至上的思想,将技术功能看得重于一切,甚至超过了对一般商业经营原则、用户需求和用户行为等方面的关注。在目前的环境下,对电子商务的核心思想需要进一步加深认识,转变技术至上的观念,将工作中心集中于对用户和市场方面。
(三)、培养方向研究的意义:
1、电子商务是网络化的新型经济活动,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猛发展,已经成为主要发达国家增强经济竞争实力,赢得全球资源配置优势的有效手段。
“十一五”是我国发展电子商务的战略机遇期。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电子商务,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客观要求和必然选择。
电子商务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加速形成经济竞争新态势。电子商务广泛深入地渗透到生产、流通、消费等各个领域,改变着传统经营管理模式和生产组织形态,正在突破国家和地区局限,影响着世界范围内的产业结构调整和资源配置,加速经济全球化进程。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把电子商务作为强化竞争优势的战略举措,制定电子商务发展政策和行动计划,力求把握发展主动权。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水平提高和市场化进程加快,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已成为我国参与全球经济合作的必然选择。
2、未来中国电子商务的发展将呈现以下六个方面的趋势:
1).纵深化趋势。电子商务的基础设施将日臻完善,支撑环境逐步趋向规范,企业发展电子商务的深度进一步拓展,个人参与电子商务的深度也将得到拓展。
2).个性化趋势。互联网的出现、发展和普及本身就是对传统经济社会中个人的一种解放,个性化信息需求和个性化商品需求将成为发展方向,消费者将把个人的偏好参与到商品的设计和制造过程中去。
3).专业化趋势。一是面向个人消费者的专业化趋势。今后若干年内我国上网人口仍将以中高收入水平的人群为主,他们购买力强,受教育程度较高,消费个性化要求比较强烈。所以,提供一条龙服务的垂直型网站及某一类产品和服务的专业网站发展潜力更大。二是面向企业客户的专业化趋势。BtoB电子商务模式,以大的行业为依托的专业电子商务平台前景看好。
4).国际化趋势。我国电子商务企业将随着国际电子商务环境的规范和完善逐步走向世界。我国企业可以由此同发达国家真正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变我国在市场经济轨道上的后发劣势为后发优势。电子商务对我国的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利用好国外各种资源是一个有利时机。同时,国外电子商务企业将努力开拓中国市场。
5).区域化趋势。我国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城乡二元结构所反映出来的经济发展的阶梯性、收入结构的层次性十分明显。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上网人口仍将以大城市、中等城市和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为主,BtoC的电子商务模式区域性特征非常明显。
6).融合化趋势。电子商务将由最初的全面开花走向新的融合,一是同类网站之间的兼并。目前大量的网站属于“重复建设”、定位相同或相近、业务内容趋同,激烈竞争的结果只能是少数企业最终胜出。二是不同类别网站之间互补性的兼并。国内那些处于领先地位的电子商务企业在资源、品牌、客户规模诸方面的优势是相对的,国外著名电子商务企业在扩张的过程中必然会采取收购策略,主要的模式将是互补性收购。三是战略联盟。每个网站在资源方面总是有限的,客户的需求又是全方位的,所以不同类型的网站以战略联盟的形式进行相互协作也势在必然。
3、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情况
(1)、电子商务人才的紧缺情况:据统计,国际贸易中80%是通过电子商务进行的,目前全国有10万左右国际贸易从业人员,其中大部分人虽能利用电子商务手段从事贸易工作,但却没有受过电子商务专业的系统培训。据有关专家预计,未来10年我国电子商务人才缺口为200多万人。
(2)、电子商务专业与计算机专业的不同:电子商务专业与计算机等专业相比,前者更加注重商务活动这一核心,商务是主体,信息技术是为商务服务的工具与手段,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改造和提升传统商务,使组织的商务模式由传统为主转向以“电子”为主;后者更加注重于底层应用、系统应用的解决方案。电子商务专业与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相比,前者更加注重于讨论宏观规划与商务解决方案,后者更加注重于微观与技术方案。
(3)、网络营销人才的需求情况:统计显示,在我国经济发达地区,有50.14%的企业已经购买或打算购买实名、搜索竞价等网络推广服务,阿里巴巴网络实名、雅虎搜索竞价、百度、Google已成为国内主流的网络营销工具。据iResearch最近的《2005年中国网络广告市场份额报告》数据显示,2005年中国网络营销市场规模达到41.7亿元,是2001年的9倍。预测2006年的中国网络营销市场规模(不含渠道商收入)将达到65亿元,到2010年,中国网络营销市场规模有望达到257亿。
网络营销人才普遍紧缺,从人才市场的反馈来看,网络营销人才的需求量一直持续上升。百度、Google、网易、新浪等网络公司推出了大量空缺岗位,其中商务运营经理、网络营销顾问、网络销售经理、客户维护经理、渠道销售经理、企业广告经理、商务研究研发工程师、服务营销代表等职位最为热门。
网络营销人才应该是身兼网络技术与市场营销技巧于一身的复合型人才。优秀的网络营销人员应熟悉网络消费行为和心理、搜索引擎排名和网络广告,了解关键词细分市场,清楚点击率和转换率,以及E-newsletter和E-mailingList,甚至链接广泛度和PR值。但是,目前社会上这类人才是凤毛麟角。一方面高校没有设置专门的课程,专业人才培养不足;另一方面,即使是电子商务专业的大学生,由于缺乏相应的网络营销经验,也无法适应岗位需求。
二、培养方案的开发思路:
1、专业教学开发的界定:专业教学开发具体规定了专业的培养目标、职业领域、人才培养规格、职业能力要求、课程结构、课程标准、技能考核项目与要求、教学安排和教学条件等内容。它既是学校开设专业、设置课程、组织教学的依据,也可作为学生选择专业和用人单位招聘录用毕业生的参考。
2、专业开发的基本理念:专业教学开发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就业为导向,探索出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教学,从而适应社会经济发展与科技进步的需要。要着力解决目前职业教育课程比较突出的问题,形成新的职业教育课程理念,要按照实际工作任务、工作过程和工作情境组织课程,形成以任务引领课程的模块化教学。目前职业教育课程中比较突出的问题是:课程与就业关联不紧密,学科课程多,就业及工作的相关课程少,教学内容相对企业滞后,学用不一致,学校专业教学还没有完全结合企业的实际需要,与职业资格证书结合不够紧密,没有充分体现职业学校学生的学习特点。
(1)、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组织课程内容
知识的掌握服务于能力的建构。要围绕职业能力的形成组织课程内容,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来整合相应的知识、技能和职业态度,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要避免把职业能力简单理解为操作技能,注重职业情境中实践智慧的养成,培养学生复杂的工作过程中做出判断并采取行动的综合职业能力。课程内容要反映专业的方面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
(2)、以职业实践为主线----确定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必须与工作任务相区配,要按照工作岗位的不同需要划分专业门化方向,按照工作任务的逻辑关系设计课程,打破“三段式”学科课程模式,摆脱学科课程的思想束缚,从岗位需求出发,尽早让学生进入工作实践,为学生提供完整工作过程的学习机会,逐步实现从学习者到工作者的角色转换。
(3)、以项目教学为载体----设计教学活动
按照工作过程设计学习过程。要以典型的项目为载体来设计活动、组织教学,建立工作任务与知识、技能的联系,增强学生的直观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在老师所设计的项目完成对知识点的学习,增强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
(4)、以职业生涯发展为目标----明确专业定位
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是实现学生自身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结合点。专业定位要立足于学生职业生涯发展,尊重学生基本学习权益,给学生提供多种选择方向,使学生获得个性发展与工作岗位需要相一致的职业能力,为学生提供的职业生涯发展奠定基础。
(5)、以职业技能鉴定为参照----强化技能训练
课程标准要涵盖职业标准,要选一些社会认可度高、对学生劳动就业有利的职业资格证书,具体分析其技能考核的内容与要求,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强化学生的技能训练,最终为实现模块化教学打下基础。使学生在获得学历的同时也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3、专业开发的基本原则
(1)、科学性原则:专业教学开发要遵循新的课程理念,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切合职业学校的实际,本着科学、务实的态度,边开发、边探索、边完善。
(2)、规范性原则:专业教学的文字表达要准确、规范,层次要清晰,逻辑要严密,技术要求和专业术语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技术规范,文本格式和内容应符合规定的要求。
(3)、实用性原则:专业是建立在学校课程改革的基础上,使学生学习内容与学生的实际岗位、职业标准相结合,以职业技能鉴定为参照强化技能训练、以项目教学为载体设计教学活动,教学内容和要求清晰明确,尽可能地具体化、可度量、可检验、可操作。
(4)、发展性原则:专业开发要具有前瞻性,能反映科学技术进步和社会经济发展趋势,体现职业与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并为本专业的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三、培养方案开发的步骤与方法:
1、专业开发的程序
专业开发的应从三个方面进行表述,即开发主体、开发过程和工作成果。其中核心是开发过程,包括专业调研、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课程结构分析、课程内容分析等环节。最终形成专业人才需求、专业改革调研报告、课程结构与内容分析等几项内容。
SHAPE\*MERGEFORMAT
2、专业开发的方法
(1)、行业、企业对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需求情况
电子商务行业人才总体上需求量仍旧很大,复合型、开拓型和既有专业能力又有实践经验的人才是新一轮人才招聘中的新宠。据中华英才网专家分析,随着电子商务行业的日益壮大,企业人员和业务管理的问题将日益凸显,对于中高级人才的需求将会显著增加。
三类紧缺人才:
销售类人才:网络营销人员是目前最为紧缺的人才。网络营销即利用互联网手段达到营销的目的。网络营销涵盖的范围很广,如网上市场调查、网上消费者行为分析、网络营销策略制定、网上产品和服务策略、网上价格营销策略、网上渠道选择与直销、网上促销与网络广告、网络营销管理与控制等等。伴随搜索市场的急剧扩容,Google、百度、微软MSN、Yahoo中国、网易等靠搜索竞价营销盈利的搜索公司,急需大量具有丰富经验的网络营销人员。
客服类人才:网络营销能否成功,取决于客户服务人员对市场的把握与深入的调查分析。首先,他应该是一个文案高手,能够撰写各类营销策划书,设计广告标题与内容,以增加网民的关注度。其次,熟悉人们使用互联网的习惯,制定最适合客户需求的营销模式。其三,有较强的服务意识。在网络营销人才里面,客服类人才属于多面手,有广阔的知识面,懂互联网,懂客户的需求,对市场学、传播学、消费学,甚至心理学都有所了解。
技术类人才:无论是企业网络构建管理还是网站的开发运营,都需要靠实用型网络技术人才来实现。也就是说,几乎所有拥有计算机信息系统的IT客户都需要网络技术工程师负责运行和维护。
电子商务使人们可以创造性地应用电子工具来改造和发展传统的商务活动,它是由经济学、管理学、信息学、法学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多学科交融而成的学科,因此电子商务学科具有综合性、结构多样性和知识体系复杂性等特点,决定了该学科的建设和发展既不同于已有学科的既定模式与成果,也不是各种学科的简单拼凑和组合。以上种种情况分析我们得知开发电子商务专业符合时代的潮流,侧重网络营销是我们电子商务专业的重中之重,如何在专业开发中站稳、站深这正是我们需要大力研究的课题。
(2)、专业工作岗位及职业资格证书,专业设置的方向
电子商务专业作为一种综合性学科或边缘学科、交叉学科,培养出的复合性人才对于很多企业,包括信息调查、市场策划、市场营销、国际贸易、网络计算机技术、财务、行政、物流、金融等等在内的工作岗位都需要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电子商务专业在各行业都有具体的应用。本专业旨在培养学生掌握现代化商贸理论和电子信息化的专业手段,运用计算机相关应用技术及网络运用技能,从事与现代商务活动相关的电子商务网站建设、管理、运营和维护、网络营销及物流企业信息流管理等工作岗位,成为全面发展的复合型、高级职业技术性应用型人才。
主要设置方向有:网络营销、财务方向、网络策划等三个方向。
电子商务应具有的资格证书:电子商务员、计算机高级操作员、助理电子商务师、营销师、会计资格证书、物流师
(3)、专业改革思路与方法
专业改革以科学发展观和国家对电子商务的相关政策为主要指导思想,以“三以一化”作为实施指导思想,在改革中充分发挥“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理念。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打破“三段式”模式课程体系。
2)、课程计划的内容和过程都是围绕着职业岗位(或岗位群)展开,而不是学科体系。
3)、整个教学体系都将重点放在能力或技能之上,而理论课也是围绕能力或技能的需要来教学。
4)、教学以学生为中心,引导、控制、评价学生的整个过程。学生通过多种多样的方式获得知识与能力。
5)、以三个大模块作为统领,即基础模块、专业核心模块、专业专业方向模块。
6)、体现“双证与两高”,“双证”即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两高”即动手能力高、知识能力较高。
7)、依照国家职业分类标准及对学生就业有实际帮助的相关职业证书的要求调整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把职业资格证书课程纳入教学计划之中,使证书课程考试大纲与专业教学大纲相衔接,强化学生的技能训练,使学生具有宽口径、多角色的适应能力。
8)、以就业为导向,实行创业教育。
9)、实现课程结构的模块化与项目化。
10)、建立一套新的实训体系。
3、课程结构分析
课程结构分析是把工作任务分析的结果转化为专业课程,形成以专业核心课程构建而成的专业方向。专业核心课程是指以完成某个专业共同的工作任务为目标的课程,这些课程要以不同专门化方向之间的共同职业能力为基础来设计。专业化方向课程是指在专业核心课程基础上,针对某一就业岗位,以完成某些专项任务为目标的课程。
SHAPE\*MERGEFORMAT
SHAPE\*MERGEFORMAT
SHAPE\*MERGEFORMAT
SHAPE\*MERGEFORMAT
综上分析,职业教育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确定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化建设需要,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具备“适度、够用”的商务知识和信息技术应用方面理论知识,有较强的实践和操作能力,并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能在各类中小企业、事业单位从事电子商务专业的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张金寿.我国高职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存在问题与对策的研究[J].电子商务,2005,(12).
[2]孙福春.浅议高职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途径[J].职教论坛,2005,(6).
[3]杨风召,程超.电子商务人才定位与培养模式的思考[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03,(3)
[4]薛万欣,李平,李英侠.电子商务的发展与人才培养[J].电子商务世界,2003,(9).
综上分析,职业教育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确定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化建设需要,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具备“适度、够用”的商务知识和信息技术应用方面理论知识,有较强的实践和操作能力,并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能在各类中小企业、事业单位从事电子商务专业的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张金寿.我国高职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存在问题与对策的研究[J].电子商务,2005,(12).
[2]孙福春.浅议高职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途径[J].职教论坛,2005,(6).
[3]杨风召,程超.电子商务人才定位与培养模式的思考[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03,(3)
[4]薛万欣,李平,李英侠.电子商务的发展与人才培养[J].电子商务世界,2003,(9).
篇3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电子商务专业
摘要: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消费观念随之改变。电子商务的兴起和发展为企业营销带来了新的契机,也向传统的企业营销方式提出了新挑战。本文以大学生消费心理与行为理论为基础,通过对电子商务中的大学生消费的特征和心理变化趋势进行分析,探讨现代企业面对电子商务环境下大学生网络消费心理的特征,应该制定怎样的营销策略以应对他们的这种心理特征,以突破传统的经营思维模式的局限。
电子商务是基于国际互联网环境中的 B/S 架构开发出来的一种应用方式。在电子商务这种新型的商业运营模式中,买卖双方可以互不谋面地进行各种商务活动,可以全程实现消费者的网上购物、在线电子支付等商贸环节。电子商务将国际互联网开放性、全球性、低成本、高效率的特点引入到商贸领域,对商业运作模式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也被各行业广泛运用。相对于传统商业模式,电子商务优势明显,因此众多现代企业都基于 B2C 模式开发电子商务平台提高企业的运行效率。而企业在制定产品最终价格时,除了考虑成本、利润等客观因素外,还有一个因素不可忽略,即定价策略中的心理因素。
在电子商务这种彼此互不见面的特殊消费环境中,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充满不确定性,其表现更为复杂和微妙,商家对于消费者心理状态的把握更加困难,而这种心理变化会直接影响企业在电子商务环境中的经营效果和发展空间。因此,研究电子商务中人们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对企业良好地应用电子商务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电子商务环境下消费者的消费心理特征
改革开放使得产品种类和形式日趋多样化,消费者可挑选的范围也越来越广,因此市场也由最初产品匮乏的卖方市场向消费者掌握主动的买方市场转化。在消费者主导市场的时代,消费者的消费心理与卖方市场相比表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和发展趋势,在电子商务模式中这些特点和趋势表现得更为突出,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1 追求便捷。现代社会将人们的生活节奏变快,对于快节奏生活的现代人来说,需要一种方便、快捷的购物模式,而传统的购物模式通常需要在规定的营业时间内到达购物场所、挑选购买产品,整个过程繁琐、复杂、耗时长,再加上往返路途上的时间,通常会消耗掉消费者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网上购物恰好可以弥补这个缺陷,其方便、快捷、高效、24 小时不间断服务等特征符合现代人的消费心理。
追求物美价廉。在买方市场中,消费者对于产品的选择余地变大,因而价格就成为消费者较为敏感的因素之一。互联网上的网店相对于传统商店而言,可以让消费者通过网页轻松地浏览商品、比较不同卖家的商品,更为重要的是,电子商务模式提供了企业直接面对消费者的平台,这样省去了中间商环节的网上直销模式可以节省成本,最终降低产品价格,因而,电子商务模式可以满足消费者选择价廉物美产品的心理需要。
追求个性化。买方市场中消费品无论在数量上还是种类上都极为丰富,现代消费者特别是年轻消费者往往想象力丰富、喜欢展示自我个性,通常希望企业生产的产品能够独一无二,这种心理对个性化消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消费者已经不再是单一的只看商品的实用价值,而更重要的是看商品是否与众不同,是否能充分体现个体的特性,这也已成为消费者消费的一项重要指标。
追求独立思考。在消费品种类及数量急速增长的现代社会,随着消费者选择范围的扩大,消费者独立思考的意识也在加强。面对传统模式下商家的各种宣传消费者会产生强烈的不信任感,消费者通常会主动通过各种渠道和手段获取产品信息并进行分析比较。消费者会从自身分析比较的过程中获取心理上的平衡,从而降低购买产品特别是贵重产品的风险感,增强购物过程中的心理满意度。
追求表现自我。电子商务购物环境中往往消费者会占据主导地位,通常消费者会花费较多的时间到虚拟网店中浏览、对比并选择产品。在买卖双方彼此看不到对方的购物环境中,消费者往往以自我为中心,完全按照自己的方式、想法行事,这种思想会使得消费者在电子商务购物模式中表现自我的心理体现的愈加明显。
制约电子商务发展的心理因素分析
虽然电子商务的网购模式具有方便、快捷、高效等诸多优势,但是目前仍有大量消费者基于对互联网环境的不信任,进而对网上消费产生怀疑,对电子商务模式敬而远之,这会严重制约电子商务的发展。消费者的这些心理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传统购物方式已深入人心。消费者在传统购物模式中已经习惯 眼看、手摸、耳听 的方式,这种方式与网上购物环境中通过图片、文字、视频、影音等方法了解产品是截然不同的。网购平台不能满足消费者手摸、眼看的特定心理,而习惯了传统购物模式特性的消费者往往会因此对电子商务产生怀疑和顾虑。
价格达不到消费者预期。在网络购物过程中,消费者通常期望能够得到质量相同但价格比传统商场中低很多的产品,据统计显示,目前的网上商品仅比商场中便宜 4%- 10%,再加上网购环节中的物流、配送费用,消费者在网购过程中实际享受到的价格优惠是十分有限的。价格上达不到消费者预期会使部分消费者宁可多花时间和精力采用传统购物模式,也不愿选择电子商务模式。
配送体系效率较低。电子商务模式中有形产品的运输无法通过互联网直接实现,必须借助物流配送体系才能完成,因此,电子商务与物流配送有着密切的关系。目前,我国商品的配送存在周期长、费用高、效率低等问题。数据显示我国仓库周转率仅为发达国家的三分之一,而差错率却近乎于发达国家的三倍。低效的物流配送体系会严重影响消费者对电子商务的感知,进而导致部分消费者不愿接触电子商务。
小结
电子商务为消费者带来了方便、高效、快捷的购物方式,消费者在网络购物的过程中表现出的消费心理给企业传统的经营理念带来了新的挑战,商家必须适应消费者新的心理特征和变化,了解消费者的心理,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建立适合企业自身需要的电子商务运作机制,只有如此,企业才能在电子商务运作模式下获益。
参考文献:
[1]樊春阳,葛新旗。基于消费心理学的企业营销策略浅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5,(27)
[2]江霞,谌洪茂。电子商务环境下客户消费行为分析与营销策略优化[J].中国商贸,20XX,(4)
篇4
1.1实践教学考核项目欠科学。目前实践课成绩评定主要参考以下几个方面:学生的出勤率、在规定课时内完成实践项目的情况、实践教学设备是否完好、实践报告的撰写提交情况。然而,对于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针对所发现问题解决的能力等反映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素质的考核项目却未能体现。考核项目的不科学致使学生在参与实践课时存在很大惰性。针对鹤壁汽车工程职业学院高职汽车电子(以下简称汽车电子)专业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开设的《汽车电控系统实习》课程,从实践教学目的、实践操作、实践环节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的设计四个方面就实习学生学习目的性进行调查。从随机抽取的汽车电子1206班部分学生调查结果可以发现:超过半数的学生对实践学习的目标较为明确,能够认识到参与实践课学习之前需要掌握哪些理论知识、通过实践验证了哪部分理论知识,并能够按照教师要求较好完成实践步骤。但是,也存在实践目的性不明确、盲目参与实践的学生,统计发现这部分学生约占学生总人数的20%左右。
1.2实践考核内容有待优化。当前高职实践课程教学内容大多由理论课程内容演变而来,两者密切相关,实践课程的辅主要体现在:
1.2.1考核方式相对独立。由于实践课课时相对于理论课偏少,且通常采取单独考核方式,因此考核结果难免有失偏颇。
1.2.2考核内容缺乏创新性。在实践课时有限的前提条件下,验证性考核内容占据了实践考核的半壁江山,而真正能够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创新素质的设计和综合性实践占比却很小。这种考核方式势必导致学生的思维定势,不利于其创造性的发挥。
1.2.3考核对象被动性。学生依据教师讲解的原理、操作步骤、设备使用方法按部就班地进行实践,几乎没有主动思考的机会,处于被动实践的地位。对于在实践环节出现的问题,学生解决的情况如何、是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否有利于发挥对后续课程的指导作用在实践考核中均未得到体现,严重制约着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和培养。
2实践教学内容新特点
2.1独立性与系统性相结合。实践教学在汽车电子专业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因此,应对教学计划进行调整,整合专业理论课和实践课的学时分配,改变以往实践课作为理论课的依附,处于从属地位的状态,对实践课进行单独设课,使之成为独立的课程体系。此外,要加强实践课对于后续课程的指导地位,前后实践项目应形成完整的课程体系。
2.2验证性与设计性相结合。实践教学内容的设计应本着“以学生就业为导向、以培养复合型高技能人才为目标、以综合能力培养为本位”的原则,一方面要有利于学生对教材理论知识的巩固消化;另一方面应增加设计性、综合性实践项目,强化对学生基本能力基础之上的专项能力、综合能力、岗位能力的培养,提升其就业能力。
2.3知识性与能力性相结合。传统的以反映实验原理、实验目的为重点的单纯知识性实践内容被逐渐淡化,取而代之的是反映学生学习能力的实践预习、实践操作、实践数据处理分析、实践报告撰写等方面相结合的实践内容。
2.4专业性与职业性相结合。实践考核的内容除了要体现学科专业特点,更应注重对学生职业综合素质的培养,提倡按照职业实际的工作任务、工作情景组织实践课程,形成围绕工作过程的“综合性”实践内容体系。
3开放式实践考核模式
3.1考核模式的依据。实践考核应着重肯定“实践教学的整体性、学生群体的差异性、师生交互的双向性及学生实践的主体性”,以上述思想为依据,采取“统一要求”与“差异区分”相结合的考核模式。为了克服传统实践教学中教师“填鸭式”讲解操作、学生“机械式”被动模仿的弊端。“开放式”的实践教学要针对高职实践教学的新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扮演好导师的角色,只为学生提供完成实践任务必须的实践材料并提出实践要求,具体的实践方案的制定、时间步骤的安排、实践操作的完成均应由学生自己承担。学生成为实践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起到了积极引导的作用。这一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思想的确立,使得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不再过分依赖于教师的“指导”,而是被给予了更多“独立思考”的机会,从而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素质。
3.2考核模式的实施。开放式实践考核模式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应本着“统一要求”与“差异区分”相结合的原则,着眼大众,突出个体,具体实施模式如下:首先,针对所有参与实践课的学生采取统一考核方式,在实践课程结束之后安排学生参加与理论考试同等效力的实践操作考试和笔试,全面考查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素质,以检验所有参与实践课程学生完成教学目标的情况。“统一要求”的考核模式采用“微观专业考核”+“宏观能力测试”考核办法。“微观专业考核”具体包括实践目标、实践操作、实践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分析及问题解决方案的设计四个方面的学习情况测试,通过对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汽车电子专业1206班的《汽车电控系统实习》考核测试,发现:90%以上的学生理解实践前应具备的理论知识,实践验证了教材中哪部分理论;能够按照教师的要求较好完成整个实践过程操作。对于“宏观能力测试”,则是在学生具备了扎实的理论基础后,考查学生组织管理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测验。在已完成实践任务的学生中抽选数名作为辅导教师指导其他班级实践课的学习,通过指导其他同学,这些具备辅导教师身份的学生专业理论更扎实,技能操作更熟练,组织管理能力得到了相应提升。其次,由于学生之间存在个体差异,每个学生的知识接受能力和思维反应能力有差别,完成实践任务所需的时间不同,在规定的课时内对实践内容的掌握程度必然存在差异。高职教育倡导大众化与高等化相结合,所以“差异区分”的考核对象应回归到实践知识掌握牢固、实践动手能力强的学生之中。针对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教师应从专业角度给出问题解决的方向,通过教师的指导,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知识应用背景,并将知识点重新整合,并提出更有价值的观点。通过将“开放式”实践考核模式应用于汽车电子专业,发现“差异区分”的考核模式提升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这可以由学生参加汽车维修工资格考试的人数及考试通过率得到验证。此外,该考核模式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该校汽车电子专业学生参加2012年河南省职业技能大赛汽车检测与维修项目比赛获得了第三名的好成绩,这与实践教学考核模式的改革息息相关。
4结语
篇5
1.1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中职学校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过于注重教师的灌输作用,这种灌输式的教学虽然表面上有着较为可观的教学质量,但实际上却是降低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使学生没有了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同时对于中职学生的思维创造力也会造成影响。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电子专业课程也要顺应这种发展的趋势,一方面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把课堂还给学生,充分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另一方面教师要积极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首先深入学习新课程的改革内容,将新课程的思想和理念融入到电子专业课程当中,其次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改变以往灌输式的教学模式,打造符合新课程要求的课堂模式,充分调动起中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让教师真正在课程中发挥出主导作用。
1.2建立有效的合作学习方式合作交流的学习模式是新课程改革下的一个重要内容,这也是电子专业课堂可以着重开展的内容。小组合作交流学习的模式是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自主交流学习,相互取长补短,充分参与课堂的有效措施。对于中职电子专业课堂的特点来分析,应着重注意以下方面的问题:①在进行小组合作交流探究的学习模式时,教师需首先明确给学生安排的问题是否有合作探究的必要,若无合作探究的基础则不应盲目照搬。②在进行小组合作探究时,应注意要小组内责任分工明确,学生有事可做且都能发挥自己的价值,另一方面小组内要有一定的机制保证,强化学生的集体主义感和合作意识,使一些意志薄弱的中职学生也能够参与进来,最后还不应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要针对小组内出现的问题和困难给予及时的指导和帮助,提升小组效率。
1.3精心设计练习对于中职学校的学生来讲,集中注意力的时间比较短,学习习惯很差,因此课堂练习是电子专业课堂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方面。通过课堂练习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并巩固知识,形成专业技能,同时开发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在课堂练习中,通过练习可以让新知识巩固,让学生将学到的知识转化为技能技巧,教师在另一方面也可通过课堂练习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调整。在进行课堂练习时教师要格外注意,由于一堂课的时间有限,所以一方面练习的量不宜过大,另一方面练习的质量要有足够的保证,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认知程度,在课堂练习题目的安排上,要尽量做到有层次,有拓展,有综合,有针对,有趣味等等,让学生通过课堂练习可以进行思考,提升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能力。
1.4分层教学模式的开展分层教学法是能体现新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教学措施,它是以中职学生为出发点制定的一种教学模式,根据中职学生现有水平设立符合学生发展的教学目标和评价内容。在电子课堂教学中,通过分层教学法的应用可以使各个层次的学生自主选择自己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增加了他们对学习的参与程度。同时,教师的评价作用在分层教学法中也十分重要,教师在评价过程中要遵循鼓励原则,针对学生的特点采用分层评价的模式,以此来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要鼓励学生参与课堂,激发学生的潜能,适应学生的特点,通过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让课堂成为正真为学生发展服务的温室,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体会到成功的乐趣。
2总结
篇6
中等职业教育要求学校办学应与企业实现零距离对接,这就决定了中职学校必须将优秀的企业文化融入其中。2010年5月,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出台了《意见》中就提到职业院校专业教育改革一定要紧紧围绕校企共建的原则,将优秀的企业文化与培养方案有机地融合和渗透,促进学生职业道德和行为的养成,实现与企业的有界到无界的跨越。因此,将优秀的企业文化融入中职专业教学改革中,构建具有鲜明“职业”特色的培养模式。
2优秀企业文化融入电子专业建设的必要性
2.1促进毕业生零距离就业的需要
职业学校毕业生迅速适应企业的工作环境,特别是电子专业,其动手能力和实际应用方面均要求较高,如果没有长期的养成教育,无法在企业的环境里找准自己的定位,很好地发挥自己的专业技能。所以学校在专业教学模式建设中一定要多多吸收企业文化的成分,从企业先进的文化理念中吸取有价值的元素,逐渐缩短与企业的距离,使学生入学后就能够了解、熟悉、适应企业的工作环境。
2.2校企合作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双赢
积极开展校企合作,探索多元化办学模式,推进职教集团建设。实施“强强联合战略”,紧密依靠行业、企业联合办学,以品牌优势吸引行业企业深度合作,形成长效机制。在电子产业领域大部分公司不是只做一个部分,都会做一些相关方面的开发。比如做芯片的公司也许会提供电路方面的支持,而一些做电路的公司通常会提供一些软件方面的支持。所有这些为电子专业的发展提供了“天时”,同时也为引企入校、顶岗实习、订单培养开辟了广阔前景。可以预见,校企双方的融合必定产生强强联手的规模效应。
2.3创建中等职业学校电子专业品牌的需要
职业学校因为一些自身的原因,同时社会上又对职业教育存有认识误区,使得社会的公众心中缺少职业学校的品牌概念。对于我们职业学校这既是个问题,但也是职业学校从同类学校中脱颖而出的大好机会。首先引入优秀的企业文化,凸显学校职业特色,不仅仅有利于增强学校的向心力和师生员工的集体荣誉感还有利于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从而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促进招生、就业工作。
3结合企业的需求调整中职学生电子专业教学模式
电子行业技术更新非常快,可学校的电子专业教育改革却动作缓慢。对于中职学生自身基础薄弱,加之学习能力欠缺,导致缺乏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必要的职业技能,不能适应企业的要求,一出校门由于不能达到企业要求而被淘汰。
3.1加大实训基地建设
加快创新型实训基地的建设。开发建设3所校外实习基地,建立校内“电子专业”实训基地。创建与企业岗位对接的真实实训环境,完善专业实训软件的支撑,建设生产性公共实训基地,以“模拟教学为纽带”的校内实训基地,推进校企深度融合,通过校企深度合作,建立学校和企业的双赢合作机制。使学生能在学校里提前使用企业设备并基本掌握其操作要点,使其以后在企业里能“下得去”。
3.2提高师资队伍建设整体水平
加强与电子企业的互通与合作,加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力度,鼓励教师到企业生产一线学习新知识、新技能,了解当前电子专业技术前沿领域,提高业务能力。打造一支结构合理、师德高尚、创新意识强、教育理念新、教学水平高的教师队伍。在设置电子专业课程时全程征求了合作企业专业人士的意见,使课程尽量地贴近企业生产的实际情况,在课程中全面参考了企业的生产流程,使其以后在企业面前“用得上”。
4以企业文化为导向的电子专业改革内容
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深入开展市场调研,准确把握人才市场需要,完善电子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岗位、课程、双证”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
4.1以校企合作为载体,搭建优秀企业融入专业建设平台
首先邀请行业劳模、企业人士和学校优秀毕业生到校开办讲座,进行就业与创业教育,利用校园媒体广泛宣传,介绍企业精神、企业文化、管理理念、道德准则等。其次通过“订单”培养的模式,定期组织学生到企业中实习,融入到企业员工中,置身于企业生产第一线,切身感受企业文化。在教学模式方面大力创新,深入开展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场景教学、模拟仿真教学,在教学中普遍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多渠道系统优化教学过程,增强教学的实践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4.2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全方位和企业合作
将技能课程中的装配与制造的课程设置从教室转移到电子车间,把合作企业的产品作为本专业的实训作品来开展教学,还聘请工厂里的资深师傅,对学生进行现场加工工艺的教学指导。学生完成了作品,一方面完成了相应的学习进度,另一方面得到一定的报酬;当有学生提出建设性意见时,我们采取奖励制度;当学生中有表现突出的,我们就选他做小组领导,充分发挥他们的领导管理能力;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我们做到五合一。
4.3实施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和课程体系
篇7
1.1与电子商务发展主题相脱离
电子商务发展的本质就是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的改变。目前,计算机信息技术不断的革新换代推动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电子商务发展的首要因素或者说自己的优势已经从计算机信息技术应用效率的提高转变为如何创造商务价值,这就需要计算机信息技术和电子商务的创新和协调发展。然而,就当前从中职学校电子商务专业的设置模式来讲,中职学校电子商务专业建设显现出了明显的两极分化,应该将实际电子商务建设与技术或商务有机地结合起来,两者其一发展不合理都将对电子商务专业建设造成不利的影响。在此,我们应该认清电子商务发展的主题,不能盲目地追求单一的专业或者单一的技术,如果我们不能将两者结合起来发展,势必造成技术和商务专业度的严重不平衡的状态。
1.2学科基础建设滞后
大家都知道,电子商务包含有许多的内容,涉及计算机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商务、法律等多个方面。因此,电子商务是许多学科融合在一起形成的一种新型并且具有综合特性的专业学科。目前,电子商务发展迅速,涉及的行业越来越广泛,从而使得电子商务变得愈加的复杂多样,这完全是因为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快速革新换代。此外,每个行业都需要创新和实践发展,电子商务也不例外。针对电子商务的发展,许多专家或学者也从各个方位展开了重要的研讨和分析。然而,研讨的内容却不深,缺乏各个必要的研究之间的关联,也没形成特殊的理论体制,以上情况会引发电子商务发展的专业根基相对落后。而由于这种滞后引起了在电子商务活动流程里,不能清楚地认识许多的基本规律或者基本现象,势必将不同程度地影响电子商务进一步的发展。
1.3不能满足企业所需人才发展需要
大家都知道,中职学校创办电子商务专业是因为企业需要这方面的人才。然而,学校所培养的专业人才却不能满足企业的实际需求。电子商务专业是一种实践性质非常强的学科,对教学工具和条件的需求度比较高,而且还需要提供学生实践的平台。目前大多数学校电子商务专业主要是对书本知识理论过分依赖,缺乏了实践的经验,以至于在实际操作中出现许多问题,这样会对企业的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闭关锁“国”也是一大缺点,现在各个学校普遍以自己为中心,对别的学校的优点也不采纳,不借鉴,这严重制约了电子商务专业的教育质量和水平。
2中职电子商务专业建设变革的设想
中职电子商务专业的建设的变革能有效改变目前的不良现状,从企业的实际需求出发,对症下药,有利于学校培养专业的人才。面对各种问题,笔者在以下几个方面列出了自己的见解。
2.1准确定位培养目标
学校首先要确保对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目标的准确性。基于需求的发展和电子商务行业的特点,明确专业职位匹配,培养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很多行业都涉及电子商务专业知识,可以针对某个行业进行特定的专业技术授课。这样从抽象到具体,可以更好地定位培养的目标。电子商务这个专业本身涉及的方面就特别的广泛,就业前景比较好,岗位比较多,比如网站推广、网页编辑、物流、网络销售等。有一点比较明确,在不同的岗位会有不同的专业要求。对于以上问题,学校要想确定培养的目标,就必须了解各种企业具体的实际需求。
2.2完善课程体系
电子商务专业集各个专业于一体,决定了它的复杂程度。电子商务人才需要掌握的知识有很多,如:电子市场营销、贸易、商业发展模式、电子交易要点、如何在网上安全交易、物流配送网络技术、供应链管理等。此外,对于自己所掌握熟练的要加以运用,并且开拓创新,跟上时代的进步。这就要求学校要进一步完善课程设置,要做到以企业的实际需求作为指导,以人才能轻松进入企业并能促进企业的发展为最终目标。教师授课时,应该要保证知识的深度,保证满足企业的实际需求;应该保证知识的广泛性,覆盖面要广。除了这两点,还要做到按照岗位的实际要求来选择专业的理论课程,而课程也要根据岗位的实际需求来开设,以知识理论为前提,实践经验为保障,开设有利于企业发展的课程。
2.3促进实践教学
中职学校提倡的是以学生就业为中心的原则进行实践授课。现阶段,在电子专业授课中缺乏实践,而电子商务学科恰恰偏重于实践性,所以在此问题上,应该加强实践操作。促进实践教学要从三方面入手:教学理念、物质方面的改善和对外界的联系。首先,传统的教学理念只注重于理论知识,而忽视实践的重要性,针对这个实践性较强的学科,我们就应该把实践放于首位。其次,实践需要的平台和实践器材要完善,加大教育设备的投资力度,从而促进实践教学。最后,学校应该主动和外界的企业联系,并建立一定的合作关系,这样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实习实践的平台,使学生们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
2.4提高师资力量
中职电子商务专业涉及面比较广泛,从基层到管理层都能用得到。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属于专业应用型人才,他们需要具备坚实的基础、熟练地掌握专业技能、利于企业发展的突出特点和与岗位匹配的专业素养。此外,师资问题才是关键,在电子商务专业授课的教师应该具备专业的理论知识,对课程知识有全面的认识,对实践方面也能兼顾。此外,学校应该外聘请一些专业素质较高的人才,让他们能与本校教师时常交流探讨,使整个专业的教师水平得到提升。
3结语
篇8
1.一体化教学对学生的整体素质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强化一体化教学后,学生的道德(主要是牵涉到现场学习纪律、学习氛围)、理论基础水平达不到一定要求的话,一体化教学无疑就是形而上学、形式主义而已。目前以及2~3年前的一体化教学基本上都是在全国各地的技师学院(并且主要的是大城市、经济相对发达地区)的大专生展开试点教学。
2.一体化教学对师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家人社部每年委托培训机构对学员进行培训、考核,考核成绩将反馈学员所在院校,并作为聘任、职称评定的重要依据。要求教师不仅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讲授专业理论课,而且有熟练的操作技能指导生产实习,成为能“文”能“武”的“双师型”教师。既要了解本专业及相关行业的发展趋势,又要具有运用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开展有效教学及教研能力。
3.职校一体化教学设施设备环境,是需要更多资金投入的。作为事业单位的职业学校,没有国家足够的事业经费投入,如果单靠旁门左道去融资,就会有勉为其难的感觉。
4.一体化教学课程,对教材同样也提出了相应的要求,是根据国家人社局一体化教学大纲编制的“1277”课程模式。而这个课程模式,也是一个大纲式的、比较理想的教学模式,一般的普通职校是难以高攀的。以上几点就是一体化教学的时代性优势与我校实际教学环境的矛盾。
二、矛盾的化解——“因地制宜、因材施教、面向市场”
目前普通职校学生基础差,对专业理论课,学生一是学习兴趣不高,二是感觉较难入门,从而导致厌学情绪。由于受到理论基础差的牵制,无论是理论课还是实训课,教学效果不尽人意。两年的理论学习,其中有半年还要补充学习基础文化知识,从事职业教育以来,学生生源素质一届比一届差,加上电子产品、手机的高速发展,学生普遍都使用智能手机,虽然学校进行了管控,但是无法完全改变“身在曹营心在汉”的现象。我们不妨换位思考一下,文化基础普遍差、学生食堂伙食差(或者学生家庭经济条件差)而造成的身体素质(特别是智力、脑力素质)差的学生,要求他们都能像讲武学堂的学生一样专心上课,并且充分领会教师所讲授的专业知识,那真的是天方夜谭。摆在我们职校面前的就是如此的学生与环境,还有有待完善的教学设备设施,有待制定的一体化课程体系,有待完善的双师型教师队伍,社会上企业所需求的适当素质的操作型技能人才,这就是客观条件、客观因素。我们应该如何有效应对。笔者认为,最佳的应对方案就是:因地制宜、因材施教,面向市场。
1.因地制宜,努力创造、整合、调整,向一体化教学要求过渡。目前,我校正在实施一体化教学设备场地的硬件及软件建设,由于经费问题,虽然不可能达到一次性到位,但是对中职学生来讲,远远够用。另外,学校构建一体化教学的设备场地,主要是要定位于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高职学员。所以就要因地制宜,努力创造、整合、适当增补调整教学的设施设备。一方面,面对我们职校目前素质的学生,设计适用于本校的一体化教案、学材,从传统的理论与实操分离教学逐步过渡到理实一体化教学上来。
2.因材施教、分类教育是中国自孔子提倡“有教无类,因材施教”以来充满智慧的传统教育思想。在现代职业教育更应充分体现这一思想,使每个学生受到最适当的教育,使每个学生受到最可能的发展,才能体现职业教育的价值。学习的领域自然是面向先进的环境而设计的。而有些用人市场对学生的要求主要是能一般性操作而非设计或者精通维修。所以,在一体化教学过程中,课程改革有定规而无定法。方法比较灵活,需擎其要领而实现地方化、行业化、校本化。“校本教材”是以国家的相关职业教育的教学大纲为指导,针对本地区、本学校所作出的教材,是实用、相对有效的。在一体化教学过程中,我们还要开展多种课程形态,如在一体化教学工作岛学习,到工矿企业参观,调研学习,请企业专家来指导讲课等。校本教材的编制关键是要注意以下几点:选择最适当的教学内容,采用最适当的教学方法,使学生乐于学习,学有收获、学以致用,不断改善其学习品质。根据实践岗位应知应会的要求,编写实践活动相符合的学习手册或培训手册,即符合素质素养和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使学生易学易懂、易于识记。按照职业教育的现行有关规定,必须通过一本职业技能证书鉴定才能获得中职毕业资格,因此将物流员或销售员职业鉴定证书课程列为学生必修课程。职业资格或技能鉴定证书多样化。
3.面向市场根据人才市场需求,以周边地区企业人才需求的调查结果为依据,尽量以校企挂钩为定位,确定优化后的电工电子专业发展方向和专业特色。直接向电工电子用人企业提供高技能操作人才,建立起直接与企业挂钩、企业下订单式的人才定向培养机制。
三、结束语
篇9
2015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要求大力发展创新,全民开展创业活动。《教育部关于做好201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教学[2012]11号)中提出,“要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各高校要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学和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加快建立和完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注重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性特点,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创新创业竞赛、模拟创业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创新精神,提高创业能力。”自2010年教育部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高校教学主渠道,电子商务行业飞速发展,由于创业成本低,形式灵活,需要创新性思维。因此为了贯彻落实国家和教育部相关文件指示精神,借鉴国内高校的人才培养经验,结合学院的办学理念,积极探索具有学院特色的创新创业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深入企业调研,掌握企业对电子商务的人才需求的基础之上,认真分析了电子商务专业的教学环节,设计了适合创新创业的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二、创新创业导向的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实践教学体系在人才培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培养创新创业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而电子商务专业是一个综合性非常强的学科,而且行业的变化发展快速,需要不断学习和实践。因此经过多年的不断探索与改革,学院逐渐构建了实践教学体系。创新创业导向下的电子商务实践教学体系主要内容包括识岗实习、跟岗实习、顶岗实习、课程实训、大学生实践创新项目、技能竞赛、学生创业项目孵化等模块。这些模块分布在各个学期之中,都有着各自的培养目标,逐层递进,共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新能力。(一)一年级的实践教学内容。一年级的课程设置主要以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程为主。一年级新生刚刚步入大学校园,好奇心非常强,对大学生活也充满了憧憬与向往。因此可以在新生的入学教育过程中,鼓励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活动,在新生心中埋下创新创业的火种。随后可以通过开设职业生涯规划、创业基础等公选课,举办创新创业讲座、新老生交流会等多种形式,提高学生创新创业的兴趣。在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注重让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提高技能水平。大一暑假期间进行的识岗实习,可以安排学生去企业参观,短期实践,让学生对电子商务企业的基本情况和主要工作内容、流程等有所了解,提高专业兴趣,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规划。这一阶段的创新创业的实践教学内容还比较浅显,主要的目的是让学生初步了解创新创业,认识到创新创业的必要性和实现途径,为开展创新创业活动打下良好的基础。(二)二年级的实践教学内容。二年级的实践教学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专业课程的学习及课程实训。专业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尽可能多安排实践内容,一般要求实践课时内容不低于30%。部分课程如网页设计与制作、网店经营等技术类课程还安排了教学实训周,通过0.5周到1周的实训,完成实训任务,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二是建立学生创业团队,成立大学生创业团体,吸纳有志于创新创业的同学入会。学生可以定期举办各类活动,比如邀请成功创业的人士进行讲座,创业经验分享,举办创业“金点子”大赛等,通过这些活动,可以启发学生的创业思维,吸取创业经验,激发创业灵感,形成创业氛围。三是举办各类创新创业比赛。参加创新创业比赛,能极大地锻炼学生能力,开阔眼界,拓展创业思路。在比赛之前,学生往往要经过长期艰苦而扎实的训练。比赛时,又充分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学生在比赛中的收获是非常巨大的,是任何一门课程都无法比拟的。“以赛促学”也是进行电子商务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手段。我们每年都在学校里举办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创业”大赛、“金点子”创业比赛、电子商务沙盘比赛,通过比赛,激发更多学生参与,普及创新创业知识,锻炼学生能力,增强创新创业氛围。选的优秀选手,可以参加省级比赛,甚至全国比赛。学院连续两年获得全国职业院校“模拟创业技能竞赛”电子商务企业技能赛项全国一等奖,参加江苏省创业大赛也获得一等奖的好成绩。四是学生可以参与到教师的科研项目、申报大学生实践创新项目,社会服务项目中去。学生在项目中可以承担社会调查、数据整理、技术支持等工作。如果学生有比较好的科研项目或者创业,学院也会提供一些支持,助力学生创业项目的孵化。(三)三年级的实践教学内容。三年级的实践教学内容由三部分组成,跟岗实习、毕业设计和顶岗实习。跟岗实习阶段主要是在校企合作单位和大学生创业基地完成。在学生完成二年级的校内课程学习之后,可以进入校企合作单位进行6个月左右的实习工作。这时电商企业正面临着“双11”,“双12”等促销活动,正是急需人才之际,学生在实际工作岗位之中,能充分运用所学知识,提高实战能力,为将来的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实习过程中表现优秀的同学,往往会被用人单位正式录取,成为企业的一员。这既解决了学生的就业问题,又为企业招聘到了合适的人才。跟岗实习过程中,学生可以结合工作实际、创业实际经历,选取合适的论文选题,进行毕业论文的写作。学生返校实习阶段,完成毕业设计后,可以进入学校双选会,选择企业进行顶岗实习。部分有创业意向的同学可以进入学院的创业公园,学院、企业提供一系列的创业扶持政策,比如提供场地,资金支持,工商注册咨询,创业培训等等,提高学生创业的成功率。
三、构建创新创业导向的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中的注意事项
篇10
1.传统实验教学:例如电子实验教学,有几百个实验课题。由于很多仪器、仪表价格昂贵且其实验环境要求比较苛刻,所以有许多学校难以配置这些设备,只能开少量实验甚至于不开实验,教师只能纸上谈兵,学生的动手能力不能达到教学要求,就业面比较窄。而有些实验在数据测试及特性分析时,受测试手段及仪器精度所限,实验结果与设计分析结果往往有些出入。由于个别学生的行为习惯不容乐观,很容易造成一些仪器、仪表不必要的损坏。而且由于仪器、仪表等设备经常使用,必须要对它们进行适当的维护和检修,这既要花费一定的财力和物力,而且必须要有专业人员参与,所以其经济费用就比较高。
2.Multisim仿真技术:实验成本低,实验中不消耗实际的元器件,所需元器件的种类和数量不受限制。同时,充分发挥精确分析、直观显示等优良特性。此仿真软件不但提供了各种丰富的分立元件和集成电路等元器件,有的虚拟器件还可直观显示,如发光二极管可以发出红绿蓝光,继电器和开关的触点可以分合动作,熔断器、灯泡可以烧毁,蜂鸣器可以发出声音,电位器的触点可以按比例移动改变阻值,还提供了各种丰富的调试测量工具:各种电压表、电流表、示波器、指示器、分析仪等。可以方便地实现全功能全频带的测试,是一个全开放性的仿真实验和课件制作平台,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实验器具完备的综合性电子技术实验室。可以在任意组合的实验环境中搭建实验,也可以直接模拟各种工作环境及各种极限条件下的电路特性,不会出现元器件及设备的损坏。例如,有些实验设备价格昂贵、使用复杂,在一般传统实验室里很难为学生提供使用机会,而在虚拟实验室里则可轻而易举地解决这个难题,让学生随心所欲地调用各种实验设备,从而可以克服因经费不足造成对实验的制约,较之传统实验课题设计开发要经济得多。
二、教学过程方面
1.在传统教学实验中,如果电路出现故障,必须进行适当的检修,有时要多次把元件焊下而损坏器件和印刷电路板,从而使问题扩大化。如果焊接质量即焊接技术不够理想的话,还会因为再次焊接,可能会将原来的小故障变成大问题,甚至使电路的性能变得更差。有时还需用到替代法,即用好的元器件替代需检修的元器件,有时元器件的价格比较昂贵,所以给实际检修造成极大的困难。
2.Multisim仿真技术就可以模拟实验,实验过程非常接近实际操作的效果。各元器件选择范围广,参数修改方便,使电路调试变得快捷方便。对电子、电工课程中的绝大部分电路都能应用,不仅能用于对单个电路特性和原理进行验证,也能适用于多级的组合电路。例如,用测量各点电压、电流、波形等常规调试方法来调试和测量电路。对于较大规模的电路,可分级接线和调试。通过元件复制或单级电路的复制来完成整个电路的组装,可以适用于较大型的设计性实验。
三、教学效果方面
1.传统实验。由于受到教学条件的约束,只能几个学生一组进行实验或只能由教师一人示范,很多学生只能远而望之,不能实际操作,没有动手经验,所以对一些仪器、仪表的功能不甚了解,对一些电路特性也只能是文字理解而已,这显然与当代职业教学的目的相差甚远。
2.Multisim仿真软件。面对理论教学与实验脱节这一老大难问题,学生可以很方便、快捷地把刚刚学到的理论知识用计算机仿真真实地再现出来,不仅克服传统实验室各种条件的限制,还可以针对不同的目的。例如,针对验证、测试、设计、纠错、创新等目的进行训练,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真正做到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使学生的分析、应用、设计和创新能力显著提高。两种方法对比的教学效果是:后者学生更感兴趣,并且结论不易遗忘。因为后者不再是教师简单地把掌握的现成知识技能传递给学生,或者说不是简单地让学生按照教师的安排和讲授去得到一个结果,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去寻找途径,最终得到一个结果并进行展示和自我评价,学习的重点在学习过程而非学习结果,在这个过程中他们锻炼了各种能力。教师已经不是教学中的主导地位,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指导者和监督者,学生具有90%的积极性。通过这种教学方法,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加深理解并形成优化认知结构,还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在操作过程中学生还可以发现理论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或不足,反过来进一步加强对理论知识的学习。Multisim仿真技术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实用工具,使我们能够在教学过程中随时提供实验、演示和电路分析。教师可以深入浅出地分析各种电路的特性,讲解各种参数改变对电路的影响。由于其仿真平台容量大、交互性强、趣味性浓,从而激发了学生在观察中主动探索规律,学生结合学习内容,可按自己的想法设计电路,进行接近于实际电路的调试分析,从而很快可以观察到制作效果,开拓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