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英语论文范文

时间:2023-04-04 09:53:3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建筑英语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建筑英语论文

篇1

1词汇选择精准正确

作为科技英语的一部分,建筑英语中所用到的词汇必须表达正确。在建筑英语的材料中,由于其中都是各种专业性较强的词汇,在翻译的过程中必须十分准确的表达出来。不能单单理解其表面意思,更多的是需要从分析其用词背景当中,弄清楚其具体表达的意思。另外,在建筑英语材料中,往往会出现各种合成名词,这种名词的使用频率较高,但是又是一种缩略形式,结构简单,信息量大,因此在翻译的过程中需要了解其特征再进行翻译。建筑英语中另外一个较为明显的特点就是名词化结构的使用,所谓的名词化就是将形容词或者动词变成名词但是又保留动词中的某些特征,这种方式的使用不仅能够使得建筑英语表达起来更加简洁,还不缺乏正式性。例如,anglebracket不能按照字面意思翻译为角括号,而是应该根据语言特征翻译为角形托架。anti-siphonP-trap不能根据其字面意思进行直译,而是应该翻译成反虹吸直嘴。在建筑英语中,应该结合其语体特征,如商场店铺不能直接译为shops,而是应该翻译成为rcadeshoppremises。人造斜坡不能翻译为Man-madeslope,而是应该翻译成为artificialslope。

2句式结构完整无误

基于文本功能理论中的信息型文本,建筑英语中的句式都比较重视事实,要求严谨准确。从建筑英语的特点来讲,一般都是描述建筑物中使用的工艺、施工过程、施工计划等,因此在翻译的过程中应该使用陈述句式,同时需要保证句子表达准确、清楚、正式。另外,在建筑英语中一般都会使用到长句将意思完整的表达出来。一般,复合句是组成长句的重点。例如,“采取这种施工工艺,施工时间能够大大缩短”翻译为“Taketheconstructionprocess,theconstructiontimecanbeshortened。”又例如,“混凝土是建造建筑物的基本”应该翻译为“Concreteisaconstructionofbuildingthebasic。”这种翻译保证了句子结构完整,又正确表达了句子意思。

3注重建筑信息的即时性

同时,在翻译的过程中还需要考虑到时间,因此在翻译的过程中一般选择使用现在时,重点突出建筑英语材料的即时性。同时,建筑英语材料陈述的内容多为客观事实,其中涵盖的信息量比较大,这也和文本功能理论特征相符合。因此,使用被动语态能够让翻译的句子更加客观。另外,使用名词化结构能够将需要翻译的重点内容放在句首,突出其重点表达的内容,同时还能够方便读者阅读。并且,为了加强翻译材料的客观性,翻译过程中一般选择“it”代替“we”等主语,谓语采用被动语态。例如,“房子面北朝南”翻译为“Thehousefacesnorthandsouth。”

二、结语

篇2

关键词: 建构主义理论 英语口头作文实践 交流

一、实践背景

当今世界是一个多民族、多种族、多语言的世界村,各村之间的经济、文化、科技等领域的交流日益频繁、深入。学习国外先进理念、经验和技术,提升自我是人们的共同愿望和迫切需求。英语是世界通用语言,是各国村民进行交流的媒介。英语口语交流是最快捷、方便、有效的交流方式。在学校英语教学中,许多教师漠视英语教学的实际是交际。思想上轻视口语教学,行动上背离教学要求。在现代教学理念的外衣下,仍实践着传统的重“笔头”轻“口头”,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模式。课堂上大半时间用中文讲解,很少使用英文,结果塑造出学习英语的机器,复制出一个个英语“哑巴”。学生在缺乏英语语境的情况下,口语表达愿望不强,普遍存在恐讲心理、畏难情绪,挫败感强,口语实践少之又少,与时展的节律严重不合拍。

英语教学功能之一是用于交际,这是语言的基本特征。学英语的目的是学以致用,“用”也是实践交流。英语人才要“听说领先,重在应用”。为了体现英语教学功能,实现学英语的目的,提高职业能力,教师和学生对英语口语在思想和行动上要有机统一。

二、理论基础

建构主义理论是一种新型的学习理论,是出现在教学领域中的一股强大的“洪流”。最早提出者可追溯至瑞士学者皮亚杰(Jean.Piaget)及前苏联心理学家Lev Vygotsky,他们最先提出了以内因和外因相互作用的观点研究人们认识事物的客观规律。建构主义学习观点认为语言学习是在一定情境下,对信息进行积极主动加工,与别人进行协作、讨论、辩论交流,从而实现意义的建构。建构主义强调“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四个要素。建构主义主张:第一,学生是学习主体,是内因,是语言知识的实践者和建构者,学生不再是被动接受信息的对象,而是依据固有的知识和经验通过外界信息的刺激,主动加工信息完成意义的重构。第二,学习情境是实现意义建构的主阵地。它必须逼真、丰富、多角度、多层次、实用性与趣味性并重。第三,学习方式是协作、交流、辩论。学习活动不再是单向孤立行动而是交叉立体式多向互动建构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第四,不能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是学生意义建构过程中的设计者、参与者、指导者,是平等的学习者,不是知识提供者和灌输者。

三、口头作文实践操作

“为用而学,在用中学,学而能用”,这是学英语的宗旨和目的。学英语的终极目标是传递信息,解决问题。口语是达到此种交流的核心媒介。教师与学生思想和行动上要高度统一于增强口语能力上,教师要培养学生用清晰、流畅、达意、鲜活、流行、地道、现代的英语表达思想的能力。口头作文是在增加可理解的语言输入的同时,在领悟的基础上不断进行有效输出的实践活动,是逐步养成良好的口语习惯,提高英语能力的最佳途径。

口头作文狭义上指简短的说明、描述、叙述故事、简短的发言和讨论等口语活动;广义上讲可以指围绕课文学习所展开的朗诵、背诵、复述和演讲等。英语口头作文最大限度地为学生提供实践语言的机会,通过学生共同参与,经过思维对所获得的信息和语言加工重组赋予新的内容,然后输出语言。根据建构主义理论本文从以下四个方面探讨实施口头作文教学的问题。

(一)情境——实践场景

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要带着一种思维走进教育,学生应当在浩瀚的知识海洋面前体验到惊讶感。”这种惊讶感就是好奇心,是课堂对学生的吸引力。为了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在不自觉中自己探索知识的奥秘,教师要创设丰富、逼真、有趣、适用的语言情境。首先,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资源设计的“原生态”,即语言现场环境。如模拟招聘会现场,接受、拒绝宴会邀请,公共场所不文明现象、母亲节等叙述性场景,也可以在这些场景中对主题进行辐射、引申、辩论。如工作的意义,人际关系的处理,公共道德、代沟等。这些场景逐步由感性层次切换到理性层次,无形中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无数次虚拟模拟练习的学生一旦实践现实场景就能游刃有余地驾驭语言。其次,教师多带领学生走进真实场景,如带领学生游玩公园,途中所见所闻所感及派生出的问题如:问路;乘车路线;交通规则;旅游等必须用英文表达,遇到老外要主动与之交流,增加实战练习的机会。教师要适时地加以监督、指导、建议及肯定性的评定。这种场景具有亲验性、互动性、个性化特点。学生在这种氛围中,学习兴趣浓,表现欲强,个性张扬,习得的知识牢固。最后,利用多媒体辅助情境的创设。为了创设教学情境,吊足学生胃口,增加信息输入量,强化信息刺激,培养跨文化意识,提高教学效率与信息素养,多媒体创设情境能完全胜任这一时代要求。由于多媒体网络能提供文本、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的大容量信息,又具有形式灵活,资源共享,交互性等特点,能创造实际情境的虚拟化学习环境空间。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的实际,多揣摩多思考创造合适的场景,再将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效地渗透到培养口语能力过程中,这样的英语教学才会走向深刻,走向精彩。

(二)协作——实践方式

协作学习是指学习者之间通过口语交流而进行的相互合作,以小组为单位体现了“人人参与,人人发展”、“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理念。

1.协作学习的作用

篇3

在我国传统的民居建筑设计中体现着极为显著的特色和设计理念,其中最为明显的就是其生态性设计,具体说来,民居生态性设计理念的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首先是对于建筑选址充分的考虑了周围的环境以及其生态特性,对于周围地区的采光、通风等都进行了全面的考虑;

(2)对于传统民居的布局也体现出了浓厚的生态型特点,比如窑洞的布局就充分利用了周围的生态环境以达到提高自身舒适度的目的;

(3)在传统民居生态建筑设计中还体现在了其对于室内外环境的设计上,不论是室内还是室外的设计都充分的体现出了生态性,最终达到了减少耗能的目的,这些生态型的设计理念在当前我国现代化建筑设计中也得到了相应的体现。

2民居生态经验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我国民居生态建筑极多,几乎各个地方都存在自身独特的民居建筑,这些建筑类型在风格上各异,但是其都具备较为明显的生态属性,这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核心内容,作为生态型的建筑风格,其最为突出的特点就是自然属性极为明显,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充分的体现出了融入自然、利用自然的特点,无论是在选址还是在施工过程中都会涉及到自然环境的相关内容,充分满足了生态环境保护的需求以及居民自身的需求,下面我就以江浙地区的民居生态建筑为例针对民居生态经验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进行详细的阐述。对于江浙地区的民居生态建筑来说,其主要的特点有以下三点:

(1)生态保护意识较强,在民居建筑的建设过程中体现出了极为明显的生态保护意识,对于周围的生态环境极为关注;

(2)节能意识强,江浙地区的民居建筑十分注重对于能源的节约利用,这一点在当地民居的建筑中就能够得到充分的体现;

(3)江浙地区民居建筑的最后一个特点就是其所用的建筑材料大部分都是当地取材,并且都是采用的无污染、节能环保的可再生材料,这种民居建筑对于居住人群的健康十分有益。基于这些特点,江浙地区的民居生态建筑经验在我国建筑设计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

2.1在选址和布局方面的应用

江浙地区民居建筑因为其所处地区独有的地形条件和气候条件,其在建筑过程中对于选址和布局极为关注,一般说来,该地区的民居建筑在选址过程中都离不开水,很多建筑都是依水而建,并且都是规模化的民居建筑,所有的民居几乎都是沿着河道而建,具有极为明显的南方特色;在建筑布局上,江浙地区的民居生态建筑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较为紧凑,占地面积很小,人口密度很大,但是其独有的建筑布局却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在民居建筑中通常都是把大门和大厅作为中心,然后在两边设置了各种房间、院落和天井等,这种布局格式既能够有效地利用太阳光能以及风能,还起到了美观的效果。

2.2在建筑平面设计方面的应用

江浙地区的民居生态建筑在平面设计上非常有特色,并且其类型较多,其中最为广泛的平面设计类型有以下几种:

(1)单开多进式结构,这种结构主要是建造在一些临水位置的民居建筑风格,体现出了极好的自然性;

(2)四合院式结构,四合院式的结构不仅仅存在与我国北方地区,在江浙地区也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四合院风格的民居建筑,这种建筑风格对于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极高;

(3)厅井式建筑结构,这种平面结构是江浙地区应用最为普遍的一种,其最大的特色就是对于大厅和天井的设置符合我国生态建筑的基本要求,尤其是其对于排水管道等相关设施的安置在很大程度上利用了自然能源,起到了良好地节能降耗目的。

2.3在主体选材方面的应用

上文中也提到,在江浙地区对于建筑主体材料的选择上大部分都是当地取材,并且大多选取一些木质或者是竹制的材料,这种材料既美观大方,又在很大程度上达到了生态型的要求,值得我们当前一些建筑学习和借鉴。

3结语

篇4

建构主义肇始于20世纪60年代,并于90年代随着多媒体的普及而充分发展。该理论强调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尤其重视真实学习情景的构建。同时,协作学习也是建构主义的核心观点。建构主义强调“知识不是被动地接受的,而是认知主体在先前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积极主动建构的”(黄梨,2011),围绕“情景”、“协作”、“会话”和“意义构建”四个主题展开建构知识体系。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应“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有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对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构建目的”(王湘玲,宁春岩,2003)。“建构主义理论无论是对我国外语教学理论本身的研究还是教学实际效果的提高都有重大启示作用”(黄慧,王海,2007),建构主义在科技英语教学师资不足的情况下,能最大限度发挥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从而“带动外语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条件、师资培训等方面的变革”(同上)。

二、建构主义对科技英语翻译教学的启示

在建构主义指导下,科技英语翻译教学围绕以下环节展开:

1.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注意激发其创造性科技英语自身晦涩难懂的特点会让学生难以建立兴趣。这就需要教师在课程设计环节精心准备,注意兴趣的调动和学习动机的引导,从而让学生带着问题去主动学习,并能发现问题,总结规律,在学习过程中锻炼其创造性。

2.发挥教师在建构知识过程中的引导作用教师应注意角色转换,改变“一言堂”式的被动传授,通过各种预设问题逐步把学生带入自主探索的过程。

3.重视“协作”在知识建构中的积极作用教学是一个教学相长的过程,师生之间应建立起一种协作机制,而非上对下的管理机制。同时,学生之间以集体讨论等形式开展活动,促进团队精神的培养。

4.利用先进教育技术教学引入多媒体、慕课、微课等先进的教育技术,在知识建构的过程中能提高教学和学习效率,优化最终的学习成果。

三、科技英语为主体的翻译教学模式及策略

理工科院校的优势集中在理工科专业上,学生对本专业知技能的掌握,对本专业前沿理论的了解将极大促进学生的择业和职业发展。因此,依托院校的理工科优势学科,在翻译教学环节引入理工科专业的英文文献,不仅利于跨学科、跨专业发展理念的实施,还能培养学生翻译技能,增加学生对本专业英文文献语言特点的了解,也拓宽了专业知识面。科技英语翻译教学模式的确立要求在教学意识形态、师资建设、教学手段、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上投入精力,开展系统的建设工作。

1.教学意识形态转变教学管理部门及教师改变意识,统一行动,让管理者、教师、学生都能正确认识科技英语翻译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校方的大力支持和政策引导是实现科技英语翻译课程体系顺利建设的重要保障。

2.师资建设英语教师对科技英语存在畏难情绪,使科技英语相关课程难以开展。因此,选派优秀教师赴国内外进修科技英语是师资建设的必要环节。同时,在本院校理工科专业中,选择有海外教育、深造背景,具备高素质英语能力的教师,配合英语教师共同开课也是师资建设的可行途径。只有不断开拓思路,遵循跨院系、跨专业发展的理念,才能充分利用现有师资力量,建设翻译教学团队。

篇5

关键词:建构主义综合英语教学改革

一、引言

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大学综合英语教学必须适应科技的高速发展及全球化语境对文化和科技交流的要求。我国培养出的大学生,应当适应高层次专业人才需求,尽可能熟练而得体地运用英语作为交际工具,相对自如地应对国际间的学术和信息交流及各种涉外业务活动的挑战。然而事实是,由于长期的应试及灌输式教育,我国的大学英语教育虽然能够使学生正确而快速地解答听力、阅读及词汇等英语习题,却不能得体地运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思想。换句话说,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较强,而语用能力却很薄弱。所以对大学英语教学,尤其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总体素质和全面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综合英语课程教学,更应当为适应需求而进行改革。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综合英语教学的启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它不仅包括结构性知识,而且包括在具体情境中形成的大量的非结构性的经验背景。学习者在一定情境中借助他人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来获取知识,掌握解决问题的程序和方法,优化完善认知结构,获得自身发展。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把“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作为学习所必需的四大要素。强调学生是认知的主体,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因此,在大学综合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很好地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提供多样化的信息来源。英语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支持者、引路者、评价者。学生应该认识到自己拥有解决问题的自,通过独立探究、合作学习等方式,努力使自己成为知识的积极建构者,逐步提高自控能力,学会自主学习,为终身学习打下良好基础。可见,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于在大学综合英语教学中,培养自主学习者,培养适应2l世纪的善于学习的终身学习者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一)设置情境,渲染氛围,引导学生积极、主动进入学习

设置情境活动是大学英语教师应当重视的一种手段。“情境教育更关注学习者本身在教育、学习情境中所扮演、担当和确立的角色。学生角色扮演,促进了学生的主体性活动,从而为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了条件。”在具体的英语教学中,英语教师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帮助学习者学习并建立起“主动角色”,使学生从传统教学过程中等待接纳的被动角色转变为主动角色,积极主动投人,参与教学教育过程。具体在日常大学综合英语教学中,就是要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主动参与、操练口语、感知语言运用、陶冶情操,如组织英语辩论赛、课堂英语游戏、舞台表演、英语演讲、英语小品等语境活动。在实际英语教学过程中,如讲授上外出版社出版、李观仪主编的《新编英语教程))Thesportsmeeting这一课时,作为英语教师,可以身穿运动服、手持扩音器,带着口哨走进教室。告诉学生将要举办SportsMeeting,利用教室通道做小型跑道举办Relayrace,利用讲台进行Longjump等,配上录音机里的运动员进行曲,整堂课有着浓郁的运动会氛围,接近一种真实的语境。学生始终怀有极大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意识。从随后学生的课后作文中了解到,实际上学生也乐意用这种方式学习英语。实践证明,只要英语教师善于组织和引导,情境活动是一种很好的途径,而且是可以在英语课堂上做得到的。

(二)指导学生协作学习,营造民主和谐气氛

在综合英语学习过程中,协作学习是始终发生的,其中包括与教师的协作,与同学的协作等。每当教师启发时,学生应当积极与教师协作,自发通过教师作为中介来获取知识,如围绕教师所提问题,全神贯注思考,认真对待,积极回答。只有这样,教师才能了解学生掌握了多少,掌握到了什么程度,还要讲授哪些、强调哪些知识。教师在导人英语文化时,设计的任务应当建立在合作学习基础上,如发现了哪些文化间的差异,通过不同观点的交流,以社会性的互助,促进学生学习。从建构主义的观点来看,学习既是个体性的建构意义的心理过程,也是社会性的、团队中介的知识合作建构过程。学生在老师的组织和引导下进行讨论和交流,学生之间互相支持、互相帮助,培养协作精神,共同建立学习群体,这就是一个知识合作建构过程。以李观仪主编的《新编英语教程》Unit6Goodmanners为例。在老师指导下,预先让五个组长带领各自团队,将教材Warmingup中素材里的四幅画,组织自己的小组设法改串成整个对话,为表演做好准备。学生分别在团队小组中,共同学习其中的词汇、语法和篇章等,然后进行讨论改写,协作学习。接着在老师组织下,开展小组问竞赛,相互提问,相互辩论,如“Inourdailylife,welikepeoplewithgoodmanners.Wedon’tlikepeoplewithbadmanners.Whataregoodmannersorbadmanners’?.Whetherweshouldpunishthepersonswithbadmanners9.WhatarehtediferencesbetweenChinaandtheWesterncountries?”辩论胜出的团队在班级内进行表演,其他同学在原来分组基础上对各个角色的Manners进行辨别,哪些是Goodmannesr,哪些是Badmannesr,并协作写作,总结该团队最后的意见,提交老师。教师总结后,给予鼓励,希望其他同学下次继续努力。因为同一班级的学生具有共同的年龄特征、知识水平、学习经验和思想情感,学生间的合作学习,易于相互传递和接受信息,易于激励学生的参与意识,同时,可以相互扩大知识面,加深学生对不同文化的了解。

(三)组织会话交流活动,促进英语学习

会话是协作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学习小组成员之间必须通过会话,商讨如何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此外,协作学习过程也是会话过程。在此过程中,每个学习者的思维成果为整个学习群体所共享,因此,会话是达到意义建构的重要手段之一。学习者如果能充分把握这一点,那么对英语的听说以及对知识的温故知新会有相当大的帮助。交流,是协作过程中最基本的方式或环节。比如组织会话学习小组,让成员之间通过交流来商讨如何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以达到意义建构的目标,更多地获得教师或他人的指导和帮助等等。其实,组织会话的过程就是促进学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每个学习者的想法都为整个学习群体所共享。交流对于推进每个学习者的学习进程,都是至关重要的手段。在课上教师经常按角色分组,好差生搭配,上台表演,选出最佳组合、最佳表演者。笔者有时还故意安排不同组的同学相互检查近期的学习效果,要求临桌几位同学相互交流怎样学习英语单词,如何加深单词记忆等,并从交流中体会不同学生的单词学习方法,从中感悟适合于自己的最佳方法。这样多种教学手段并用,不但促进了学习,巩固了所学知识,而且加深了学生的协作精神。

(四)意义建构

这是整个学习过程的最终目标。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要对当前学习内容所反映的事物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达到深刻的理解。这反映在英语知识结构学习上,便是要充分理解所学新课文的篇章结构、语言点、句子结构、正确语法等,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听说读写能力,而后将其纳人自己的知识结构中。如:笔者利用一节课时间,帮助学生整体理解课文篇章,使之能复述课文,并且归纳本文的教学目标,写出心得,综合提高自己的理解能力;第二节课整体处理学生不了解的重点词语、句型,利用测验检查其具体的字、词和语法等是否能灵活运用,然后发一份与本单元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阅读材料,设计几个问题,要求学生5分钟之内完成,可以口头完成也可以写下答案;第三节课做一套同步训练题,包括单项填空、完形填空以及阅读理解两篇。学生能自我检测是否掌握了该单元的重点。教师在综合英语的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中,帮助学生获得知识,同时帮助学习者根据自身经验,去建构有关知识的意义,而不要求学习者记忆和背诵教师讲授的内容。

三、建构主义理论在大学综合英语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一)听说能力的提高

根据建构主义所倡导的教学模式,语言教师的任务是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造运用语言的情景。那么如何创设语言情景呢?可利用多种手段或媒体(投影图片、挂图、录像、声音模拟等)。学生置身于这种情景之中,在教师启发下,会情不自禁地想到运用学过的语言知识来表达自己的感受、看法、设想或者疑问。其中疑问可以是关于语言情景方面的,也可以是语言表达遇到的各种障碍,或者是由学生自己创设的、由感而知的、与主题有关的感受及设想。由此与主题相关的诸多内容逐渐丰富起来,学生也应尽可能全面地用语言倾诉出来。这时,程度好的学生应尽情表现(提问、回答、描述情景等),其他的学生注意听、学习、模仿。在教师适当引导下,程度好的学生应该进一步挖掘出问题。这部分学生表现完了以后,中等学生的自信心会大增,也会积极地发表意见。经过这两轮演示,程度差的学生此时也基本上能掌握一些词语了,也可以进行基本的语言操作了。这时,教师或一个程度较好的学生提问,相对较差的学生回答。这样,相对较差的学生在较好的同学主动带领下,可逐渐由被动转为主动。这是个协作过程,也是会话过程。全体学生都应该踊跃参加,锻炼自己的交际能力、口语能力,增强自己的信心。学生对即将学习的新语言和自己不会表达的语言做到心中有数了以后,在教师创设的情景的帮助下,能够清楚而自然地听出并能说出新的语言。接着教师迅速检查,以确保学生都能理解掌握,同时,学生应认真思索,给出暗示,以便教师知道是否继续深入讲解。

(二)读写能力的完善

新的语言点介绍完毕,教师安排学生快速阅读课文的对话或文章,由教师给出设计好的问题,学生就课文内容进行回答,以便教师检查其阅读的速度及质量。下一步由学生提出难点,教师解答;而后教师进一步提问,此时对重点、难点作一些解释,必要时运用汉语帮助解疑,最终达到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目的。同时,根据文章的题材类型、学生的读后感言,安排学生进行相应的写作练习,如短文、信函、故事及调查报告等。其实写作教学更应当重视过程教学。新的写作教学并不是只给学生一个写作题目,学生完成后上交,而是更注重写作的过程步骤。整个教学步骤包括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通过头脑风暴了解学生的观点,学生计划和组织观点,然后起草写作,最后进行反馈教学等。在这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进行协作写作,即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自己总结并提出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感兴趣的主题,通过简短的分组讨论得出问题的解决方案,然后学生各自完成自己的文章,而后在小组中分别读出自己的文章并相互给出改进意见,此时应重视文章的中心内容。接着学生分别完善各自文章,然后互换修改文章的组织和语言等。教师在整个过程中注意倾听并相应地给出参考意见,最后作出总结。通过这样的建构意义教学,学生语言、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将共同得到提高,达到多赢目的。:

教师在大学综合英语教学的整个过程中,应当注意,当新课文的阅读理解已经没有了疑难后,教师便顺应变成了“乐队的指挥”,先集体后分组,或按集体——女生——男生等形式进行听说写教学组织工作。先人多后人少最后到每个人都会说能写(用时约1O至15分钟)。练习阶段,学生尽可能用所学语言表达实际意义,这需要做许多实际性的练习。教师逐渐减少对学生的控制,学生应开始试着独立运用语言,进行口头表达,也可先把要说的内容大致写下来再表达。在操练过程中巩固学过的词汇、语句、语法等。

一堂课可主要设计以下几个步骤:

1.创设情景——学生

2.置身于情景中——学生

3.介绍语言点——教师

4.操作——学生

5.练习——学生

从以上五大步骤来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指挥。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活动能够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他们更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全面提高听说读写能力,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篇6

1数据库技术在工程经营管理中的作用

1.1建筑工程管理的理念。如今我国的社会不断地进步,和谐社会建设成就突出,建筑工程的经营管理已经不再是单一的高效益,如今工程企业所追求的不仅有高效益的工程质量还要有较低的成本,利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成本的控制,才是一种有效的合理的全方面的管理过程。

1.2目前建筑企业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与以往相比,我国的建筑工程企业的管理水平在不断的提高,但是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建筑业水平还很低,存在着很多经营管理上的问题,比如执行力较差、科技含量不高、方法比较老旧、管理者思想保守等,这一系列的问题都困扰着我国建筑业的发展,如何利用科技的手段来解决这些问题已经是管理们迫在眉睫的任务。

1.3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作用。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的信息技术不断的发展,我国也不例外,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各行各业的在广泛的使用信息技术带来的成果,并且把这些成果渗透到工厂的生产,公司的管理上来,不仅提高了生产的效率,还能不断的节省成本。如今信息技术的发展不断的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社会的金进步。利用信息化的管理模式不仅能够高效的处理各种事物,能够利用逻辑的关系来结实一些数据之间的关系,可以有效的控制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成本预算,可以根据预算的数据不断的控制工程的成本,只有这样才能对工程的施工提供可靠的保证。如今数据库不断的运用到建筑工程经营管理中,可以利用数据库高效准确的对数据进行管理,如今设计一个以数据库为核心的管理平台极为重要,可以发挥数据库的优势对建筑工程企业的各项管理进行服务,不断的深化企业的管理制度,控制工程的成本。

2建筑工程管理的数据库设计

2.1选择合适的建筑工程管理数据库系统。在建筑工程企业管理的信息化设计中,最为重要的就是数据库的选择,数据库的选择直接影响系统的功能和效能,因此必须根据实际的情况,结合系统的应用平台以及数据库的开发支持的情况来选择数据库,经过分析和研究,得出建筑工程企业管理在选着数据库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第一,由于在成本预算和核算的过程中处理的数据比较多,因此必须选择功能强大的数据库作为系统的核心;第二,选择的数据库必须可以存储大量的数据,还要能够让很多的用户进行访问;第三,一定要能够进行扩展和伸缩,可以根据实际的情况来确定数据库的使用;第四,所选择的数据库的维护功能必须完善。在选择数据库时可以参考以上几点进行选择。

2.2建筑企业管理数据库的设计。在数据库的设计中包含一个名词叫表空间,它主要是数据库的逻辑划分,基本上每一个数据库都会有一个表空间,数据库中的表空间主要是用来存放数据字典和回滚段,在数据库的运行中一定要减少输入和输出的冲突,在这里表空间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表空间可以根据用户的输入输出量进行逻辑的划分,可以做到表空间和系统应用的衔接,具体的实现方式主要还是通过数据段、索引段以及回滚段来实现。

2.3数据库的建立。数据库顾名思义就是存储数据的仓库,它主要是按照数据的结构来组织和存放、管理数据,在这个系统中管理的对象就是建筑工程企业在施工项目过程中所产生的所有的基础数据,这些数据主要是来自基层的管理人员,并且这些数据都是一手的资料,比如,施工过程中运用的一些钢筋混凝土的标准表数据以及混凝土的一些标号等,除了需要这些数据以外,还要有一线的管理人员对这些数据进行确认、合适以及提炼,经过相关工作人员的手工处理以后,才能得到一些原始的数据,这些数据是计算机无法得到的,只有得到这些数据以后,才能输入计算机进行逻辑的运算,这些原始数据都是成功利用数据库原理控制经营成本的前提。建立数据库不但能够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存储,还能对数据进行共享,这样就能保证数据的独立性实现数据的集中控制,这样还有利于数据的维护。

2.4以数据库为核心的建筑企业经营管理系统。建立以数据库为核心的建筑工程企业管理系统,首先就必须把数据的管理作为每一个工作人员的职责,利用数据库的功能进行数据的存储和处理,使得工作人员能够全方面的参与到工程的管理中去,可以实现一个人输入的数据可以让很多人使用,每个工作人员都可以随意的调用一些有用的数据进行管理,系统也会自动的进行数据的流传。

2.5经营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在系统设计的初始阶段要根据工程现场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和调研,这里主要调研的对象是工程的成本,只有结合实际的情况以后才能了解建筑工程企业的需求,根据软件的基本原理来建立数据库的基本结构模型,本文所设计的系统在明确了工程的基本需求以后给出了以下几种功能:在本文的系统设计中需要强调的是在系统的设计初始阶段要对工程的任务进行详细的分解,利用项目的进度以及项目的成本控制来对项目中的各个数据进行采集额处理,这样才能实现项目建设过程的重精细化管理,可以为项目的管理者提供决策的根据。

2.6经营管理系统在建筑工程项目中的应用。在实际的工程项目中,本系统可以实现项目的事前计划控制,还可以加强项目中的一些过程的控制,可以使得在项目的进行中形成一个良好的循环,不断的反馈项目中所产生的问题,可以利用现在的科学的管理方法和手段,把一些数字化的管理模式运用到每一个环节中去,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才能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控制好工程的成本,提高公司的经济效益。(1)数据库信息系统在事前经营管理中的应用。项目开工的起初,由一些预算人员对项目进行预算,完成对总体项目成本的预算,并且分工协作把预算的工程量进行分类和整理,并且把这些数据进行输入计算机中建立数据库,通过信息系统传到各个部门进行审核。成本控制是企业的主要任务,上级的公司必须根据市场的实际情况进行成本的控制,严格的核实工程的量,可以利用信息平台来编制一些核算表,并通过数据库进行处理,可以对每一个经费进行分类,分成几个核算的分表,然后把这些表发到每一个部门进行审核并且通过数据库系统提供一些提料计划;(2)数据库系统在经营管理中的作用。数据库信息系统可以在管理中严格的执行合同上的条款,这样可以严格的控制一些用料的浪费,并且制定一些奖惩的措施,这样才能真正的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3)数据库信息系统在事后管理中的应用。在信息系统使用以后就可以处理一些事后的纠偏控制,可以为管理人员提供更方便的管理方法,还可以根据工程建设的进度对成本进行控制,非常方便实时的成本控制。对日后的一些新的项目也有一些参考的价值。

3结束语

篇7

关键词:建筑结构设计;注意问题

建筑结构设计是对建筑结构施工的总体把握,是一项复杂的综合性设计,其工作强度和难度大。所以,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相关规定和结构设计要求进行设计,才能设计出高质量的建筑结构,满足市场的需求。

一、建筑结构设计概述

(一)建筑结构设计的基本划分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建筑结构设计的划分标准也越来越多,目前主要有三种划分形式,按照建筑使用方式分类、按照建筑材料的使用分类和按照建筑物的结构形式分类。其中,根据不同的使用方式,基本上划分为民用和公用两种类型;根据建筑物材料,可以具体的划分为砌体结构、木结构等多种形式;根据建筑物的结构形式可以分为框架结构、排架结构等。建筑结构设计的形式多样,这就需要在设计的过程中注意细节问题,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最佳的设计形式,以设计出高质量、高效能的建筑结构。

(二)建筑结构设计的基本内容

建筑结构设计的基本内容主要涉及结构设计的程序和要求,充分掌握建筑结

构设计的基本内容是建筑结构设计人员设计出优秀建筑作品的基础。

1、建筑结构设计的程序。建筑结构设计是一项涉及内容多且程序复杂的工作,包含建筑施工的各个方面。其基本程序是:首先是设计方案,其次进行结构分析,进而进行构建设计,最后是设计的关键环节,绘制施工图。其内部程序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缺一不可,设计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既定的步骤和程序进行操作。在建筑结构设计这样的复杂的综合性工程中,只有遵循科学、合理的设计程序,才能不断提高设计效率,提升设计质量,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

2、建筑结构设计的要求。建筑结构设计是建筑物发挥其使用功能的基础,是建筑物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保证建筑结构的可靠度达到特定的设计要求,在结构设计的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循以下几点要求:首先,计算结构构件的极限承载力以及正常状态下的承载能力,例如对于承受动力荷载构件要验算其疲劳强度,以确定建筑结构构件的可靠度;其次,根据结构效应分析构件组合情况,当结构上的构件同时发生多种效应时,通过进行结构分析,分析出每一种作用下构件的效应,排除其中的最不利组合,从而选择出最有利的组合;最后,充分考虑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据相关研究数据表明,我国的抗震设防烈度为六到九度,设计师需要了解施工地的实际情况,根据建筑结构所在地区的烈度采用不同抗震的等级,根据不同的抗震等级确定计算方式和构造条件。

二、建筑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

建筑本身就是为了人类而建造,所以,建筑结构设计需要尽可能的迎合人类的需求,充分考虑其适用性、经济性、美观性、安全性以及便于施工这五个方面。建筑结构的设计不同于一般的设计,其原则相对复杂,优秀的建筑设计需要综合考虑以上五个方面,寻求它们的最佳结合。

结构设计是建筑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建筑设计完成之后,就开始进行结构设计。因此,结构设计不能脱离建筑设计而独立存在,必须遵循建筑设计的各项要求;相反,建筑设计必须综合考虑结构设计的原则,不能超出结构设计的能力范围。在结构设计的实际过程中,想要获得适用、经济、美观、安全以及便于施工的有效统一,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处理好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当结构构件之间的原则发生冲突时,不能实现适用、经济、美观、安全以及便于施工之间的有效统一时,设计师需要把握好整体利益,做出必要的取舍,以达到整体效益的最大化。

第二,尽可能设置多道防线。设置多道防线可以根据不同种类和同种类不同级别的危害,提高建筑结构抗灾系数,这样一来,不仅节约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免去了不必要的返修,还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

第三,合理选用原材料。建筑结构的主要原材料是钢筋和混凝土,而钢筋本身的刚柔程度根据型号的不同可以分为多种,刚度过高的钢筋容易破损,柔度过高的钢筋极易变形。所以,在钢筋的选用上,应根据建筑结构的实际需要,选择始终的钢筋度。混凝土型号的科学合理与否直接决定了建筑物的抗震系数,必须根据抗震的实际需要进行混凝土的选型设计,以提高建筑物的抗震系数。

第四,合理打通结构之间的关节。在建筑结构设计的过程中,我们所追求的理论上的完美结构基本是不存在关节的,有利于迅速传递和削减外力,以增加建筑结构的耐用性。但是在实际的建筑结构的施工过程中,构件之间是存在关节的,这会在一定程度上破坏构件之间的平衡状态,造成结构发生变化,所以,必须合理打通构件之间的关节,以保证构件之间的平衡。

三、建筑结构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一)基础设计与地基存在的问题

地基是建筑的基础,地基的质量直接决定了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在任何建筑的设计中,地基设计是关键环节。然而地基设计却存在各种隐患,是设计过程中问题的高发区,实际的地基设计过程中,一般有以下几种问题:

1、缺乏全面的地基设计数据。地基设计需要设计师深入施工场地,充分了解现场的地质条件、周边环境等因素,获取最新数据。然而在地基设计的过程中,设计师更多的是凭借着自己的设计经验进行设计,甚至完全照搬其他地区的地基设计,缺乏最新的施工地基的地质勘探数据和周边环境的数据参考等,这必将会给建筑结构设计埋下安全隐患。

2、缺乏科学合理的认识。一名优秀的建筑结构设计师对地基的设计有着科学合理的认识,能充分认识到地基设计的重要性。但是在现实的设计过程中,多数设计人员虽然认识到了地基设计的重要性,但不能科学合理的认识地基的土质问题,难以根据低级的土质采取必要的调整措施,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地基的安全隐患。

3、缺乏准确的负荷值。负荷值的计算不同于一般性数据的计算,需要设计人员有较高的技术水平。现阶段,仍有部分建筑结构设计人员技术水平较低,在负荷值的计算过程中往往出现数值上的错误。

(二)楼板结构设计存在的问题

楼板结构设计是建筑结构设计的又一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楼板结构设计中常见的问题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楼板数据计算错误。由于设计人员的技术水平以及主观疏忽,在楼板数据的计算中出现错误,往往将双向板的计算按照单向板进行计算。这样一来,计算出来的理论数据与实际的受力参数存在必定的差异,造成配筋的实际受力不均匀,从而出现楼板断裂的现象。另一方面,结构的总荷载计算错误。目前,多数居民往往根据自身居住的需要,在楼板上进行不同的隔墙装置设计,而部分设计人员通常没有注意到这个问题,错误的将隔墙的总荷载与板的总面积相处,得出错误的荷载量。

结束语:综合上文,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今天,城市建筑迎来了发展热潮,对建筑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结构设计作为建筑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设计过程中,应注意来自多方面的问题。只有不断提高建筑结构设计水平,才能进一步提高我国城市建筑的质量。

参考文献:

[1]付旭东.建筑结构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浅析[J].今日科苑,2010(8)

[2]姜牛.建筑结构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浅析[J].价值工程,2010(36)

篇8

(一)翻译教学方法较单一化

商务英语翻译教学多年来都是以翻译理论与技巧介绍为主,翻译的素材也是以文学类素材为主,教学方法主要采用的是讲授法。翻译教师往往认为学生只要掌握了足够的翻译知识就可以提高自己的翻译技巧与能力。这种应用型教学方法导致学生翻译思维发展的受限,因为他们的英语翻译思维被老师禁锢了,严重影响了学生创造性的发挥。

(二)翻译教学材料较为片面化

在当前的商务英语翻译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的翻译教学材料往往较为片面化,缺乏多样性,难以真正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这是因为商务英语翻译教师仍然停留在使用一些枯燥乏味的教学材料层面上,指导学生进行机械式的死记硬背,很少在翻译教学课堂上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与教学材料,从而大大限制了学生主体性的有效发挥,让学生的学习潜力无法被激发出来,最终束缚了学生的意思维发展。

二、建构主义视域下的商务英语翻译教学

(一)建构主义概述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应该具有主动性,并通过自身已有的知识与经验来进行主动式学习,最终建构出属于自己的知识框架与体系。因此,建构主义理论的核心理念就是要求教师要能够为学生创设出合适的教学情境,并让学生在其中运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进行主动探索式学习与交流,最终确立自己的知识结构。建构主义的核心观点认为,知识的学习过程就是以主体已掌握的知识经验为基础来主动建构新知识经验的过程。建构主义理论强调了知识观、学习观和学生观三个重点。学习者应该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自我监控、自我检查以及自我分析并最终进行自我反思,从而让自己的学习过程成为一种积极主动的探索、参与与建构过程。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教学模式被称之为“建构模式”,它与传统的“应用模式”是相反的,更为接近于实际工作情境,有利于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兴趣,提高学生对于翻译理论的学习效果。此外,学生还可以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来提升自己参与到实践活动中去的兴趣,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把翻译理论与翻译实践有机结合在一起。因此,这样的翻译教学就会使得学生处于一种积极主动的学习情境下,他们不再是被动的学习者,而是知识理论的主动建构者。这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

(二)建构主义理论在商务英语翻译教学中的具体实践

1.基于建构主义理论来为学生创设积极的学习环境

商务英语翻译教学并不是培养专业的翻译人才,而是要为商务领域培养出具有翻译技能的人才。商务英语具有复杂性与开放性,在不同的商务领域有着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与语篇功能特征等。这就需要翻译者能够采取不同的翻译策略。因此,商务英语翻译教师应该充分意识到这一点,以工作任务作为中心来确定具体的教学内容。比如说,翻译名片、公司简介等工作任务,从而让师生共同来开展翻译教学活动。这样的教学情境有利于引导并帮助学生积极主动地建构知识,并从翻译实践中获得一定的翻译经验,并能够更好地了解和掌握每个环节的基本要求与重点难点,从而真正让学生在实际的工作任务指导下有效地选择学习商务知识,并运用相关翻译理论与技巧,逐步提高自己的跨文化意识。

2.基于建构主义理论来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学习能力

在建构主义理论教学模式下,商务英语翻译教师就应该为学生设计出一个具体的工作任务,并以此为导向设计具体的教学形式,把教学内容组织结构建立在实践基础之上,并有效打破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之间的明显界限,通过设计好的工作任务来把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有机结合在一起。这样,商务英语翻译教学模式才能够真正从传统的“由一般到具体、从基础到应用、从理论到实践”应用模式向“从具体到一般、从应用到基础、从实践到理论”的建构模式转变。翻译教师可以设计出一个全新的教学模式,即“单元目标+翻译工作任务+相关翻译知识和技巧+拓展型理论知识+练习+学习结果评价”,还可以把翻译课堂模拟成为一个实际的工作现场,组织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翻译实践活动中去,让学生在翻译实践中及时发现问题并尽快解决问题,这样就可以大大提高他们的翻译实践技能,还可以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意识与能力。

3.基于建构主义理论来重新确定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

商务英语翻译教学应该进一步强调其教学的专业化与针对性,这是因为商务英语的翻译难度较大,学生对于翻译文本的理解也有待加强,很多学生由于自身的英语基础知识不够好而缺乏足够的知识经验。因此,商务英语翻译教师就应该引导学生建立或激活已有知识经验,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去建构自己的新知识框架,积累更多的新经验。这就是说,商务英语翻译教学的建构模式就是要把教学中心从教转移到学,让教师的教学角色发生根本性转变,即不再是翻译理论知识的单纯展示者,也不是翻译技巧的简单教授者,而是变成了学生知识与经验建构的引导者与辅导者。商务英语翻译教师应该在设计的具体工作任务中引导学生解决一些问题,并做好他们的协助人和咨询员,及时给予学生必要的指导。这样,学生就可以真正成为翻译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是翻译知识的主动探究者与意义建构的主体。

4.基于建构主义理论来确定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目标

篇9

关键词:湖湘文化;地域特征;高校建筑

一 湖湘文化特征

湖湘文化指以传统理学心性之道和践履思想、乡土情节为内核,讲求经世致用,以区域自觉和乡贤崇拜来延续自己的传统,不断强化自己在各方面优势,增强文化自信和凝聚力,形成一种完整严密、自成体系的多层次文化系统。长期以来一直稳中发展,是一种具有鲜明特征、相对稳定并有传承关系的历史文化形态。其作为一种区域文化,在传统理学、实学以及人才培养等诸多方面取得丰硕成果。长期以来,湖湘文化也一直受到格外关注,有关论述十分丰富。湖湘文化对高校的影响到底在哪里?高校校园建筑对其反馈又是什么?本地文化与文明传承的校园双方怎样相互之间体现达到深邃的内涵,这有待于我们进一步的挖掘和解释。

二 地域文化与高校

高校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职业人始终围绕着地方经济的发展需求,因此无时无刻不打上地方经济发展的烙印。因此要健康的发展高校特有的文化,必须注重地域文化的内涵并结合学校自身的特点,使校园文化在自身的发展中形成独具特色的品牌,不断提高学校软实力。一方面,高校的建立、建设发展必然受到地域文化的熏陶和影响,已深深地打上了其印记,地域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师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另一方面,校园文化在批判性的继承和发扬地域文化的同时,推动着地域文化的发展与重构,对地域文化的建设具有引领和辐射作用。

三 湖湘地域文化对高校建筑的影响

湖南在改革开放后教育事业发生很多深刻的变化,最明显的就是高校建筑的改建和扩建。为了满足更多的学子们读书的向往,教学楼实验楼的新建势在必行。但如何能把教学楼建设得更好,更有湖南文化的“湘味”,(建筑的物质技术条件等)这是一个大的课题。作者通过走访长沙市的几所高校发现了有趣的规律:1)在外观和颜色方面,以往的建筑从外观来看陈色较老,很少一些让人印象深的嚼头,颜色单一,有些甚与水泥的颜色一致,但这类建筑实用性强反应了湖湘文化的务实性。以前的教学楼很多分隔都是宽大且来头很高的空间,适于老师与学生之间交流和做各种有利于学习的任何事情。教室简单朴素,各种摆设充满格调,学习的氛围涵盖于此。在里面做演讲、教学、实践,各种知识的交互等反应了湖湘文化对湖南人教学的经世致用。建筑空间的本质属性是其场所精神即重视建筑空间与精神交流。2)在政治方面,湖南人表现出忧国忧民论调,以读书和激扬文字投入到社会上工作,很多人做出了不朽的篇章。到现在为止坚韧不拔依然是湖南人的作风也是湖湘文化对此的反应。其高校建筑表现在宏大,气派,威武且不失格调,建筑各个层面和结构表现出学校建筑的独特风格和个性迥异。3)在文化方面,湖湘文化更是表现出民族,民俗,民风,不仅保留了自己的风格和做法还吸收同化一部分外来文化,充实了湖南文化。其在建筑上表现为江南水乡挑脚楼屋檐,琉璃瓦也换成青蓝色不失为水乡的味道。宽厚的屋顶已经成为一种表现手法。4)在地域方面,有形式怪异的楼出现,融合了外来建筑的味道其建造技术也在不断提升。有很少的建筑为形散神不散,让人看了回味无穷正因如此湖湘文化凭借其独特的魅力与精神思想在建筑的创作上表现出更好的亲和力,更容易引起人们的共鸣。5)在气候方面,有隔温隔湿的能力和充足的散热空间。湖南由于岭南山脉的遮挡导致在长沙城区温度变化较大,因此对建筑要求较高,所以在隔湿方面表现较为突出,使房间保持干燥。何镜堂院士曾经说过“建筑是一个地区的产物”,它包涵人们日常起居,思考行动的精神空间。所以在地域方面它对湖湘文化的表现则是以建筑格调群落化。例如长沙岳麓区的大学城,湖南师大,湖南大学(图一),中南大学(图二)的建筑常常相互交叉混合。红楼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湖大师大都具有。宿舍楼集群化也有很大的相似处,各层排布紧密,空间利用充分,结构合理均匀。

四 地域民居建筑风格对高校建筑的影响

湖湘文化以孔孟儒家思想为核心,是一种具有鲜明特征的历史文化形态。反映在建筑规制上则体现了其严格遵循着自家礼法传统,反映出高下有等、内外有别、长幼有序。以正屋为主体,采用中轴对称的手法,厢房、杂屋沿轴线均衡展开这一规制森严的建筑格局是湘中、湘南地区大宅院的普遍特征。这些深宅大院内部又有大大小小的小庭院,共同组合成一个庞大的建筑院落。所以湖南地域建筑在古代都是以挑脚楼的形式存在和发展,在有些镇子上甚至还有江南水乡青瓷白砖的特色;还有重檐攒尖制式一种古典建筑符号。随着社会科学的进步,无论是理论上还是技术上都取得了重大的突破。湖湘文化对民俗的表现多于对高校建筑的寓意。湖南人在意志上的体现如:“务实,蛮干”等应从多角度来对建筑进行雕刻和诠释。如何表现“务实”;如何表现“蛮干”在建筑形态上带给人强烈的家乡文化和氛围,应多一份思考少一份平淡,从精神文明层次去表达具有营造名族文化的作用。

五 结束语

篇10

一、建筑装饰中雕刻纹样的造型原理

(一)提炼净化,想象再造

“提炼净化,想象再造”是针对原有传统吉祥纹样的变革与创新。提炼净化既要大胆地删除繁琐的多余部分,又要细腻地提取精华部分;想象再造是对已提炼元素做进一步的剖析与延展,在提炼净化的基础上进行再创造。具体可以借助原图形已有的文化底蕴和特别的吉祥寓意,以及独特的造型进行全新的联想、幻象以及置换,从而创造出新的形式和新的图形语言。如开封山陕甘会馆牌坊中间的抱鼓石,分别釆用浮雕技法雕刻着“苍龙行云”“丹凤朝阳”。

(二)空间制约,适形造型

“空间制约,适形造型”是传统装饰图形造型的一种重要手段,适形纹样自古以来一直被广泛运用,并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常以镶嵌式的手法,依次嵌入主题图形、辅助图形。如开封山陕甘会馆照壁内檐西上方,由喜鹊、莲蓬、芦草组图“喜得连科”;一只鹭鸶、莲花和芦草组成“一路连科”砖雕纹样;在西厢房的北三间额枋之上,有组砖雕吉祥纹样“四海长春”,由长春花(月季花)、寓意根基牢固的盘石、象征四海的海波组图,寓意山河统一、社稷巩固、一派祥和、四海长春。

(三)打散重构,二次抽象

传统装饰图形的造型是有规律可循的,大多来自于对大自然的模拟与仿生,分解打散这种象形的造型,并运用平面构成中对称、重复、渐变、相似等手段,将这些规律与寓意创作出新的形式与秩序;依循纹样本身的形态和比例,重新规划出一种图形的秩序美,将图形元素点、线、面等形式添加到新的图形语言中,创造出独具个性的新图形;还可以是与原纹样图形特征毫无关联的无中生有的创造,这种图形形式可以充分发挥联想与想象,将相关和不相关的图形形式组织在一起,创造出新颖的、充满装饰韵味的全新艺术造型。

(四)异物同构,共生造型

“异物同构,共生造型”是指将两种或多种互不相干的物象大胆的结合,有序地组合出一个新、奇、特的新造型。这种神秘的异物同构图形在中国举不胜举,如龙、凤纹样便是其中的典范。龙是由多种动物组合而成,龙角似鹿,龙嘴似鳄,龙掌似虎,龙爪似鹰,龙鳞似鱼,龙身似蛇。龙形历经千年的变化与传承,才形成了今天的形象,它已化身为中国的象征。开封山陕甘会馆更像是一个龙纹样的世界,随处可见龙纹样装饰。异物同构是一种理想化、浪漫化、象征化的造型方法,除了上述将两种或多种互不相干的物象大胆地组合成一种新图形的表现方法之外,还可以是两种或多种物象参与构图,但各自保持原有图形的完整性,用一种区别于异物同构的说法,叫做异物并立同构法。这种造型方法在开封山陕甘会馆建筑雕刻艺术中吉祥纹样的应用非常多,如在西厢房雀替上,由葡萄、松鼠、白头翁组图“多子多寿”,白头翁嘴衔一枚葡萄,松鼠上下蹦跳;在东厢房次间的雀替上,由仙鹤、凤凰、神鹿、松树、梧桐树等组图的“与天同寿”等。

二、传统建筑装饰吉祥纹样的构成形式

(一)单独式

单独式是指将一个完整的具象形或抽象形进行变异的图形构成方式。单独式图形周围基本上不配置其他图形,也没有被限制的外形。常用的单独式图形有植物、动物、人物等,还有自然中的日、月、山、河等,以及由各种文字变异而来的抽象图形,这些都是极具代表性的单独式图形。单独式图形在形式上极其灵活,在现代设计中很多个性鲜明的标志设计都是由灵活多样的单独式图形演化而来的。

(二)连续式

连续式图形是指将单独式纹样按照一定的骨架,进行规律或不规律的连续排列而形成的连续状图形。连续式图形分为带状连续式和面状连续式。带状连续式又称二方连续,是以单独式图形为个体重复排列而形成的二方连续的构图形式。其骨架有多种,如散点式、接圆式、波浪式、折线式,以及综合式等。面状连续式图形不受外形的限制,可无限延长图形,基本骨架有散点式、连缀式、重叠式等,在结构布局上均衡稳定、条理清晰、井然有序。面状连续式图形在变化时,无论单位形如何变异,都不能影响其整体的秩序美感。如开封山陕甘会馆中有多处“福从天降”的木雕装饰纹样。

(三)适合式

适合式图形的构图必须适合特定的外形,因此,适合式图形大都受外形的限制,但这也正是适合式图形的魅力所在。它的外形多样,有方形、圆形、长方形、椭圆形、三角形等多种几何图形;还有多种自然形,如梅花形、桃形、葫芦形等;还有人造形,如器具形、家具形、服装形等各种异形。丰富的外形为适合式图形的适形创造了丰富的可能性,从内部结构上可分为直立式、旋转式、辐射式、转换式、散点式等。在开封山陕甘会馆内,适合式纹样也随处可见。如在东西厢房的墙头上,每墙两组大狮子身上有一只小狮子嬉戏的“太师少师”纹样;在牌楼的抱鼓石上有一大一小两只猴子在松树间跳跃、皆以背部示人的“辈辈封侯”石雕。

(四)太极图式

太极图式又称阴阳鱼,最具代表性的形态是由黑白两个鱼形纹组图。太极图在造型上展现了一种相互转化、对应统一的形式美。由太极图式还发展派生出中国传统装饰纹样所特有的S形构图。太极图式在民间又被通俗地称为“喜相逢”(通常是偶数,成双成对),运用时以“鸾凤和鸣”“龙凤呈祥”“四喜娃娃”“二龙戏珠”等形式出现。由太极图式延伸而来的二分对称式、四分对称式,以及“万”字形图式和回旋图式,都是由古老的太极图式发展而来。在开封山陕甘会馆内,照壁上的砖雕“二龙戏珠”就是太极图式建筑装饰雕刻艺术的典范。

三、传统建筑装饰吉祥纹样在现代室内空间中的应用

在现代室内设计中,从地面铺装到立面造型,小到家居陈设小件、家具,大到公共空间造型、建筑构件,随处可见传统装饰吉祥纹样的样子。其表现形式主要有三种:吉祥文字、动物纹样、植物纹样;其内容依然是传统吉祥纹样中的福、禄、寿、喜、财五个方面;但从表现手段和应用材料上,传统吉祥纹样一直在进行创新。

(一)新的装饰手法的运用

传统装饰吉祥纹样种类繁多、形态繁复,主题内容丰富多彩,并不易于融入现代艺术设计风格。要想将传统吉祥纹样恰当地运用到现代空间环境艺术设计中,必须具备两点基本的设计素养:一是对中国传统建筑装饰纹样有深刻的理解,二是对现代艺术设计元素有深入的了解。只有做到这两点,才能以传统吉祥纹样为原形,通过抽象、概括、提炼等手法,拆解、创造新的设计元素,再以不同的技术手段、装饰材料,巧妙地运用到现代室内空间设计中,从而使设计更加丰满、新颖,更具有文化内涵。开封山陕甘会馆就是很好的实例,会馆牌楼彩绘,色泽艳丽、真实生动;建筑构件也都有吉祥纹样的身影,如抱鼓石上的石雕纹样,墙头上的砖雕纹样,雀替、房檐上的木雕纹样等。在现代室内设计中,应用吉祥纹样的装饰手法有很多,大到室内空间的各个界面,如立面的窗帘软装饰、地面的地毯和地砖拼花;小到室内陈设,如餐具、抱枕、靠垫、装饰画处处都可以展现吉祥主题。

(二)新的装饰材料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