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晋升职称工作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17 10:52:2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教师晋升职称工作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2018——2019 学年第二学期)
学期结尾,针对公法教研室于本学期初,结合《安庆师范大学2019年工作要点》和法学院关于新学期工作任务的重点内容,经讨论后确立了一系列提升教学、科研能力、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活动举措,包括:
一、邀请实务界工作者安庆市中级人民法院洪学农院长、安庆市司法局罗光彪局长作客法律实务大讲堂(2次),学术界研究者杭州师范大学沈钧儒法学院余钊飞副教授、上海师范大学蒋传光教授学术报告会(2次),这些活动有助于提升教师的理论水平、增强理论联系实际的实务能力,教研室老师聆听专题、学术报告受益良多。
二、教研室为继续着力提升教研室各位老师的专业授课能力,有针对性地开展了关于毕业论文指导和答辩规范的研讨交流活动,举行了集中备课、互相听课检查教学材料、交流教学经验会议。通过这些经验交流活动,教师们的教学能力和专业指导水平。
三、此外,本学期公法教研室为完善教研室人才构成、提升整体实力,开展了人才培养(学历深造和职称晋升)的交流会,督促年轻教师选择多种形式提升学历,努力晋升职称。在教研方面,指导学生比赛获省级以上奖励三项;在科研方面,待出版专著一部,省级以上期刊发表多篇论文,多位老师受邀参加各类研讨会进行科研交流。公法教研室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各位老师充分肯定了教研室各类活动开展的必要性,以及活动所带来的积极效果。各位老师纷纷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加积极努力地提升自己。
篇2
1 民办高校科研档案管理现状
1.1 制度不健全:国家对于民办高校开展科研活动不重视,主要体现在申报省部级以上课题方面有种种限制,与公办学校相比,民办高校教师申请省部级、国家级等课题处于劣势。因为职称的限制,青年教师根本就没有申报资格,只能依附于从高校退居二线的老教师,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科研潜能。民办高校的教师中级职称以上的很少,科研队伍不健全。
1.2 科研兴趣淡薄,缺少积极性。为了做好教学工作,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基本无暇顾及科研,更谈不上开展科研。虽然一些教师意识到科研的重要性,但不知从何入手,或是由于科研经费等问题中途放弃,或是认为最后发表几篇论文,就取得了科研成果。再者,有些教师在科研上缺乏团队合作意识,对参与的科研项目积极性不高。有的青年教师存在偷懒心理,考博以后或者等到晋升职称需要的时候再做科研,眼前还没有把科研提到日程上来。高校中论资排辈的现象和观点普遍存在,与公办学校相比,独立学院青年教师申请省部级、国家级等课题处于劣势。
1.3 科研档案意识不强。从政府和学校层面上说,由于历史和成长过程的原因,民办高校大多只重视招生人数、校园建设、规模扩大等硬件建设,普遍没有开展足够的科研活动。另外,和公办高校相比,政府对于民办高校科研工作不重视,没有提出硬性要求。很多申报的科研信息均将民办高校排除在外。在高层次的课题申报和方面,对于民办高校教师均有限制,导致了民办高校科研档案管理工作经验缺乏、较为落后的局面。近几年,许多民办高校开始重视科研工作,鼓励教职员工大力开展科学研究,但也没有充分认识到搞好科研档案建设与搞好科学研究工作的必然关系。再者,大部分教师认为参加科研目的是就是为了晋升职称,不注意资料的积累,甚至担心科研课题文件资料特别是技术成果泄密对自己造成损失,不愿上交或不主动上交给档案部门。
1.4 科研人才缺乏,科研档案无连续性。相对于公办高校来说,民办高校一般只能吸引刚毕业的年轻教师和年龄普遍在55岁之上的离退休老教师,以及从公办高校聘请的兼职教师。这就使得民办高校从一开始就在科研建设方面存在着严重的滞后:一方面离退休教师大多数都以授课为主,且在本专业的理论研究方面已经和当前前沿问题脱节,无法对年轻教师在科研方面进行“传、帮、带”;另一方面,兼职教师还要兼顾本单位的任务,在教学方面未能全身心投入到民办高校的教学工作中,科研方面更是贡献甚微。近几年,绝大多数民办高校已经大批引进具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的毕业生,以及少数博士生。但由于民办高校待遇相对较低,以及社会保障、住房等方面的担忧,导致高学历者心理失衡,一旦有机会找到更理想的工作,就会辞职。这就导致本应成为民办高校科研队伍的中坚阶层的人才流失,缺乏有层次的科研梯队,仅有一些校级厅级等级别较低的项目,省部级以上的项目少之又少,更有甚者,很多课题刚立项,主要参与人员就已离职,导致科研成果没有连续性。科研档案的不完整、不系统,影响其开发利用价值,反过来也影响了原本薄弱的民办高校科学研究工作的继续发展。
1.5 科研工作缺乏组织和制度保证,科研档案管理人员缺乏相应的专业知识。一方面,机构设置不完善。专门科研机构及科研管理机构是科研工作的组织保障。目前设有独立科研管理机构的民办高校很少,大都依附于教务处或者信息中心等一些校级的行政部门。学校的科研制度也不规范,比如,关于科研课题和经费的申请、科研考核制度、科研奖惩制度和科研档案管理等方面,基本缺乏明确的规定和管理。这些都制约了科研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另一方面,科研管理人员配备极少,大多数民办高校的科研干事都是兼职,主要工作还是教学,没有太多精力收集、整理归档材料。与档案工作相关内容的培训更是没有参与过,对档案工作管理意识不强,许多科研档案管理人员认为,科研档案管理就是把科研活动的资料收集起来,递交给学校综合档案室就行。无视法律规定,常常以复印件应付归档。我国《科学技术研究档案管理暂行规定》中明确规定:归档的科研材料必须是原件,根据需要可复印若干份。但是有些科研人员却将原件据为己有,以复印件交档案管理部门应付了事,容易给一些人造成舞弊的可乘之机。
1.6 科研经费投入不足。民办高校科研经费普遍不足。其主要原因:一是民办高校的科研工作没有纳入主管部门的统一管理,不像普通高校那样每年都有数量可观的科研经费下拨,实行专款专用,为科研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较多的经费支持。二是民办高校经费来源主要靠收取学生学费,科研投入相对不足。三是自身对科研工作重要性认识不足。
1.7 科研材料收集不齐全,科研档案难以集中管理。由于民办高校师资较为紧张、教学任务繁重,有能力的教师即使挤出时间来从事科学研究,但缺少时间对科研过程形成的原始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和有序上交。有人认为科研档案的收集、归档是档案部门的事,与自己无关。因此,档案部门收集到的常是项目申请、立项表格、鉴定材料等一般性资料,而真正的科研原始记录材料很匮乏。由于学校知名度和科研水平不高,承接不到重要的科研项目,不少教师常会以个人身份参与强校、外单位的科研工作,这就构成本校科研项目的“流失”,导致本校科研档案的收集困难。
1.8 缺乏行之有效的管理手段和规章制度。由于民办高校科研档案管理工作一般起步较晚,再加上档案管理意识不强,管理手段和规章制度不健全,因此,档案部门经常难以收集到建档所必需的完整的原始资料,这就造成科研档案中一般性技术资料多、关键性技术资料少。由于科研档案的不完整、不系统,影响了它的开发利用价值,反过来也影响了原本薄弱的民办高校科学研究工作的继续发展。
2 民办高校科研档案建设的对策
增强师生员工的科研档案意识,提高对科研档案价值的认识。
2.1 学校方面。首先,重视科研档案管理工作,提高对科研档案管理的意识。民办高校要改变只重视课题项目立项数量和论文的数量,而忽视科研档案整理的局面。要对校领导到全校师生加强对科研档案的重要性的宣传。科研档案不仅是申请立项、研究课题、调研、总结研究成果、、结项等具体工作,也包括了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总结、积累的过程。科研档案的整理也并不是单纯的某个部门或某个人的行为,而是所有做科研的师生在研究的同时,要有意识地积累科学研究的过程稿,包括调研材料、研究报告、应用证明等资料。这样才能使得科研档案起到应有的知识传承的作用。其次,要健全科研机构,制定完善的科研制度,加大对科研工作的奖惩力度。以黄河科技学院为例,从2008年本科评估开始,就专门设置科研处,并在二级学院设立科研干事,以方便科研工作的展开和科研档案的收集整理。2010年成立经济研究所、纳米研究所等九个研究所,由主管教学校长主抓。在制度方面,先后制定《黄河科技学院科研项目经费资助管理办法(试行)》和《黄河科技学院科研奖励办法(试行)》。最后,给予必要的设施支撑。科研档案的整理,并不是单纯地收集资料就行了。需要配备计算机、扫描仪、网站网络环境、储存载体等,才能够保证科研档案工作的顺利开展。
2.2 师生层面。首先,要转变思想,重视科研工作,正确认识科研和教学的关系。一方面,教学可以促进科研发展,在教学过程中能发现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管理等一系列问题,科研活动可以围绕这些问题有的放矢地开展研究活动;另一方面,科研活动能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教师在科研活动中能接触到更多的新思想、新知识和新信息,并在教学活动中传播给学生,这有助于改进和丰富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水平。其次,在做科研的同时,要注意资料的收集。完善的科研档案为其他研究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成为本领域前期的研究成果。其他科研工作者可以在不违反知识产权的前提下利用和借鉴这些成果,能够避免重复劳动,减少各方面的浪费。
2.3 业务层面。民办高校要配备与业务工作相适应的专兼职科研档案管理人员,同时要加强对全校师生宣传科研档案业务的培训和指导。要明确各类人员对科研档案收集的范围,以及其归档范围。
2.3.1 学校科研档案管理要综合管理的是科研的准备阶段、研究阶段、结项阶段、成果推广利用阶段的各类材料资料,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资料都要归档。主要包括上级科研部门关于科学研究课题的题目征集、课题的批准立项的文件、任务书、委托书、项目结项证书、获奖证书等,学校内部的科研规划、各类科研成果的统计报表、总结材料,学校组织承办或师生个人参加科研交流、学术会议的会议材料等。
2.3.2 科学研究的课题组或者要收集整理的包括:科研课题审批文件、任务书、委托书,开题报告,课题研究计划,经费预算,方案论证和协议书、合同等文件。另外,重要的是研究阶段中,各种载体的重要原始记录,实验报告,计算材料,专利申请的有关文件材料,设计文件、图纸,关键工艺文件,重要的来往技术文件,研究工作年度进展报告等。总结鉴定验收阶段、成果和奖励申报阶段中的工作总结,科研报告,论文,专著,技术鉴定材料,科研投资情况,经费决算材料、成果和奖励申报材料及审批材料,推广应用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证明材料等。最后是项目的推广应用阶段,包括推广应用方案、总结,扩大生产的设计文件、工艺文件,转让合同,用户反馈意见以及专利证明等。对于这些较详细的资料要求装订成册,制成统一形式交给科研部门或档案部门存档,需特别注意的是归档材料的系统性、完整性和原始性,要以原件归档。
篇3
Abstract: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teachers' practice in enterprise has promoted the development of professional competence of professional teachers and the improvement of practical teaching level, and promoted the construction of "dual-qualified" teachers in vocational education, but the enthusiasm of teachers is not enough, the supervision and management mechanism is not perfect, and enterprises are not so enthusiastic.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further promote the "industry-education integration,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talent cultivation mechanism and mode, expand the forms of teachers practice in enterprises, to realize all benefits of school, enterprise and teachers. Based on the research results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teachers' practice in enterprise in China, this paper studies the concrete countermeasures fo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teachers through practice in enterprise.
关键词:高职院校;企业实践;校企合作
Key words: vocational colleges;enterprise practice;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中图分类号:G5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06-0047-02
0 引言
职业教育承担着为社会培养和输送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任,这就要求职业院校要拥有一支符合职教特征、教学要求和具有丰富企业实践经验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对于职业院校来说,选派专业课教师到企业实践,既是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教学水平、提升专业人才培养的规格和质量的重要手段,也是深化校企合作的重要途径。
1 职业院校专业教师企业实践的意义
1.1 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职业院校教师企业实践,不仅能够了解最前沿的生产技术,同时还能够了解自己所属的行业和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教师通过深入企业一线,将课程理论知识和企业实践相结合,能够更加有针对性的进行课堂教学、培养符合行业、企业生产技术要求的应用型人才。不仅如此,教师还可以根据自己在企业所了解到的企业的聘用人才的标准和要求,进一步完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课程培养标准;改革课程教学方法和手段,从而实现专业与职业岗位对接、工作任务与课程内容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实现职业教育与企业人才需求的零距离对接。
1.2 感受企业文化,提升教师队伍的素养 职业院校教师通过企业实践活动,能够了解到本专业的最新发展趋势,及时补充和更新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教师在企业实践过程中,了解企业的管理规章制度、相关岗位的职责、操作规范、企业的用人标准等企业文化的内容,提升职业院校教师的个人文化素养,同时在专业理论的研究与实际工作中不断探索和发现问题,为教科研工作积累素材,提升教师的科研素养。
1.3 促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是职业院校强化专业内涵建设的重要内容。但目前高职学院的大部分专业课教师是从大学校门直接进入职业院校从事教学工作,基本没有企业实践经验,专业实践操作能力比较薄弱,更谈不上根据具体工作任务来设计课程内容,施行理实一体化教学。因此,职业学院应该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养,根据专业建设的需要,有计划的安排专业课教师进行企业实践活动。职业院校的教师通过企业实践,不仅能将课程内容贴近工作岗位,更新原有的理论知识,还能够进一步提升实践技能,为课堂教学提供更多更鲜活的资源。可以说教师企业实践是职业院校进行“双师型”队伍建设的有效途径。
1.4 资源共享,深化校企合作 产教融合,校企资源共享是国家对职业教育的基本要求。职业院校的专业教师在企业实践活动中,可以深刻的感受企业文化,学习新知识新技术,从企业实际工作中获取实践经验,为教科研工作积累更多资源,也可以在企业的制度设计、企业管理、员工培训等方面提供服务和建议。教师参与企业实践活动,能够密切学校与企业的联系,深化校企合作交流,形成学校与企业资源多元共享、协调发展的良好格局。
2 教企业实践存在的问题
目前各个职业院校都比较重视教师企业实践工作,只是缺乏科学合理的制度体系和健全的激励机制,使得专业教师进行企业实践活动的积极性不高,大部分教师出于职称晋升的需要或迫于学院的压力才进行企业实践活动,使这项工作流于形式,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1 教师企业实践的积极性不高 首先,大多数教师都是利用寒暑假期到企业实践,最多也就一个月的时间,刚熟悉和适应了企业的环境,还没有学到自己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就要离开企业了。其次,如果不是出于评职称的需要或学院硬性的规定,这项活动跟教师自身利益没有太大的关系,使得许多教师不愿意去企业实践,即使去了企业,也只是去企业看一看,没有真正静下心进行顶岗实践,不从事具体的工作,自然没有收获,了解的也只是企业表面的东西,甚至打着企业实践的幌子,去做其他的事情。最后,尤其是一些年龄较大的教师,由于长期待在学校,社交圈相对比较封闭,缺乏与企业打交道的经验,自己也觉得没有能力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因而不愿意到企业。实践结束后,往往由企业出个证明,盖个公章而已。通过对教师下企业实践锻炼后所提交的材料进行分析,发现教师填写的实践日志中每天的工作内容几乎完全雷同,从教师提交的实践总结及相关论文中看不出教师企业实践的痕迹。
2.2 企业实践制度体系不完善 虽然许多职业院校都制定了有关教师企业实践工作的制度,但只是通过制度来制约教师的企业实践活动,没有健全完善的过程监督机制,甚至是为了贯彻国家职业教育的政策而安排教师进行企业实践。企业实践的内容、形式、实践的企业都由教师自己决定,实践的效果自然难以得到保障。学校只是要求教师个人提出申请,学校批准后,教师自己去企业实践,在企业实践结束后,由企业出个证明,盖个公章,提交一份企业实践总结,期间的各项费用都由教师自己承担。通过对教师企业实践活动所提交的材料进行分析,发现教师填写的工作日志中每天的工作内容几乎完全相同,从企业实践总结中也看不出教师在企业真正干了什么,收获了多少,提高了多少。同时,教师在企业实践的过程中大多处于管理的真空状态,企业和学校都不会对教师进行有效的管理,是否按时上下班,完成工作任务的质量和效率,都依靠教师自觉自愿,在实际的企业实践工作中,教师的工作表现并不是很好。
2.3 企业的支持和配合不够 大部分企业都是教师自己动用关系联系到的,也有的是系部帮忙联系,合适的实践企业难找。据一些教师反映,自己在企业实践,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工作,也接触不到企业核心的生产技术,时间过长企业反而会觉得影响了他们正常的生产进度,长此以往,教师个人对于企业实践的态度也会变得消极,不利于企业实践活动的开展。同时,大部分企业也不太愿意安排教师的实践工作,将接纳教师实践视为负担,即使是勉强接受的企业也多是因为老师的个人面子,特别是短期的实践。企业是以营利为目的的经济实体,教师到企业实践并不能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对实践教师没有要求,不会安排具体工作岗位,也不希望教师参与企业的活动。
3 完善职业院校教师企业实践的对策
职业院校的教师企业实践工作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需要多方的配合与协商,因为它涉及到诸多问题:如观念问题、制度问题、时间的问题,还有统筹规划问题、监督管理问题等等的主观意愿和客观的条件问题,而这些问题的每一项工作都牵动着每一个利益主体,因此,需要多方的积极配合来实现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办学水平的目标。
3.1 建立明确的激励机制 要提高教师到企业实践积极性,职业院校就必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学校领导要充分认识到专业教师企业实践活动,对于提升高职院校办学质量的重要性,把它作为提高教师素质和提高培养人才质量的根本途径,作为一项常规性的工作来做,要在时间和经费上对实践教师进行支持,要舍得投入。
3.2 制定和完善企业实践管理制度 完善企业实践制度,将教师到企业实践的工作成效作为教师的年度工作考核、职称评定等工作的重要指标。教师到企业实践之前,要事先制订一个较为科学的企业实践计划,内容包括企业实践的目的、准备承担的工作任务、需要解决的问题等。让教师带着任务和问题到企业,要有具体的工作岗位,能够承担和完成具体的工作任务。在实际的企业实践活动中,教师不仅要将自身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企业的实际应用进行有效的整合,理论联系实践,还要了解专业发展趋势,企业内部各工作岗位对专业人才在素质、知识和技能方面的要求,为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提供依据。
3.3 加强过程管理 教师进行企业实践活动,除计划之外,必须要有本人亲自填写企业实践记录,实践记录的内容包括实践过程中做了哪些工作、遇到的问题、感悟、收获等方面。学院要将教师实践记录作为教师企业实践工作考核的标准之一,计算工作量。由学院安排专人到企业z查教师是否从事与专业教学相关的工作、上下班时间、完成工作任务的情况等。并与企业核实教师在实践过程中工作任务的完成情况、实践教师所记录的出勤、工作质量、积极主动性等方面的内容是否与事实相符。
3.4 提高企业参与积极性 教师进行企业实践活动的成效如何,还取决于学校是否能够与企业建立良好的长效合作机制,真正实现校企双方之间的合作共赢。职业院校应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和影响力,真正为企业解决诸如管理、人力资源、职业资格认证、员工教育培训等方面的问题。同时,教师既然来到企业进行实践,就必须要认同企业文化,遵守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树立服务意识,保质保量的完成企业的各项工作任务,在实践中提升技能,在工作中实现价值。企业方面应本着合作共赢的理念,不断强化人才意识,支持和服务职业教育,让职业教育为企业提供更多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4 教师到企业实践的效果
为加快师资队伍建设步伐,发挥教师流动中心“多元资源共享,合作共赢”的功能,宁夏工商职业技术学院自2015年出台了一项鼓励青年教师企业实践的政策,规定各系部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可以根据专业建设的需要,脱产到企业进行整学期的挂职锻炼,除基本工资外,按行政坐班人员计算课酬。要求实践的教师每周五下午到学院人事处汇报下周的工作计划和本周的工作总结,提交挂职锻炼日志。会计系选派何玉玲老师到宁夏用友公司进行了4个月的企业实践,通过企业实践,教师本人的专业素质和实践技能得到大幅度的提升。2016年何玉玲老师获得学院教学成果特等奖,全国信息化教学三等奖。总之,专业教师企业实践活动的有效开展,有利于加强职业院校教师个人的专业素养,提升学院的办学水平,提高我国职业教育质量。
参考文献:
[1]王剑,李宇红.职业院校教师企业实践的问题和促进策略[J].职业技术教育,2015(4):49-52.
- 上一篇:教师全年工作总结
- 下一篇:城乡教师交流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