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定职工作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23 07:40:0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教师定职工作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教师定职工作总结

篇1

一、政治思想、工作态度方面

始终做到忠诚党的教育事业,遵纪守法,认真学习国家有关教育的方针政策,热爱教育事业,不忘人民教师根本职责,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以真挚的事业心,务实求真的态度,履行本职工作,并通过政治思想,学识水平,教育教学能力等方面的不断提高来塑造自己的行为。

二、教育教学方面

本在实际的教育中,积极转变思想观念,探新课程理念的教育教学方式,深入研究理论课和学生实训课,改进教学方式方法,尤其近年来职业教育的飞跃发展,作为职业教育的教师,要与时俱进,要培养学生适应社会,适应经济发展,我把理论教学作为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现代科学知识的学习环境,把获得知识结合在实操训练课上,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社会适应力,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都充分发展作为教学改革的基本指导思想,把教学看成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目前学生的来源多渠道,思想复杂,素质水平差异很大,给职业教育带来很高的难度,我根据学生的各种特点,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利用各种教学设备,先进行教材试讲,请同教研组的教师反复听评,从研、讲、听、评中推敲完善理想的教案,

在教学中还注重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给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不但要教书,还要育人,经常深入到学生去,了解各种不同观念,不同要求,不同目的的学生,通过谈心,用我的行动体现我热爱、信任、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让师生之间的关系处于一种民主和谐的状态,建立起新型的师生之间平等、民主关系,把学生引导到统一认识,对自己充满信心,对未来充满希望,立志自己成为有用之才,所以必须有一技之长而主动学习。

经过多番努力,终于取得一定的成就,在各项技能比赛中体现出来。XX年学校举行的技能比赛中,我指导的0515班邓桂云、黄梅香分别获得电力拖动交流接触器正反转一等奖和二等奖;指导的066班黄光营、王慧萍分别获得日光灯安装一等奖和三等奖。XX年指导077班卢树全普车实操训练,参加自治区中职技能大赛获得普通车床加工优秀奖;指导077班张焕健数车实操训练,参加自治区中职技能大赛获得数控车加工优秀奖。xxxx年指导081班莫大腾数车实操训练,参加自治区中职技能大赛获得数控车床加工优秀奖;指导078班覃京理、084班廖辉龙数铣实操训练,参加自治区中职技能大赛分别获得数控车床加工一等奖和三等奖,指导082班谢正模、李金沙普车实操训练,参加中职技能大赛二人都获得普通车床加工优秀奖。

三、教学改革和继续教育方面

我积极参加校内组织的校本培训及各项校本教研活动,观摩多节的优质课,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经常和优秀教师、教学骨干进行面对面得交流,在教学过程中我能够将在培训中学到的新理念、新方法

运用到教学中去。我虚心向一些经验丰富的老教师请教,汲取他们的经验,在教育教学中发挥更好的效果,我积极参加教研组的教研活动,不论自己或是他人的公开课,我都参加集体备课活动,使教研组的每一节公开课都上得圆满成功,公开课后还参加评课活动,使我从中领悟一些新颖的教学方式,启迪自己的课堂教学。为了进一步丰富自己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水平,我还坚持进修学习,xxxx年xx月通过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取得大学专科毕业学历,xxxx年x月通过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取得大学本科毕业学历,通过专业技能的学习和训练,考取了多本技能操作证,使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不断提高,既有知识上的积累,也有教学技艺的增长。

四、德育教育工作

篇2

一、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工会组织发挥着积极作用。

工会组织健全,分工明确,依法保障职工参与学校管理,依法维护教职工的合法权益,工会能够参与单位有关人事、工资、评定职称及涉及教职工切身利益改革方案的制定。建有劳动人事调解组织,及时化解矛盾,维护单位的稳定,保障教职工的合法权益。工会能够按期换届,职工入会率达到100%,会员会籍管理有序。

二、落实教代会各项职权,从制度上保障教职工在学校民主管理中的主体地位。

加强教代会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建立健全教工大会制度,制定了教代会实施细则。每年召开一次教工大会,按期换届,教代会各项职权落实,实行校务公开,民主评议干部制度。

三、教工之家硬件建设方面。

工会有固定的办公场所,有教职工阅览室,有教工之家活动场地,并配备了相应的活动设施,和管理制度。工会活动能按计划开展。

四、校园文化建设方面。

实施《推进校园文化建设三年工作规划》,实施教师队伍业务素质提升工程,职业道德建设工程,校园文化建设工程,送温暖,工会干部素质提升工程。

五、落实维护职责,扶贫帮困方面。

工会对单位贯彻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落实情况进行监督,积极提出改进建议。热心为教职工服务,协助党政每年为教职工做四、五件好事、实事,建立了送温暖制度,教职工互助、互济制度,建立了困难职工档案,组织全体教工都参加献爱心捐款活动。

六、做好女职工工作。

建立了女职工组织,依法保障女职工的劳动权利,同工同酬,享受平等福利待遇;保障女职工“五期”保护。依法保障女职工文化教育权利,女职工享有接受职业教育、技术培训、继续教育的权利。三月八日国际妇女节,慰问女教师,关爱女教工的身心健康,全体女都入了女性安全保险。工会组织关心职工的身体健康,在经费有限的情况下,申请行政给予支持,12月份组织教职工进行体检。

七、开展文体活动,活跃教职工生活。

能够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锻炼身体,愉悦身心。做到了周周有一小活动,月月有一大活动,组织了踢毽子活动,跳绳活动,打乒乓球,投篮比赛,和学生一起搞了趣味运动活动。

八、工会宣传工作。

能及时上报工会活动开展情况,在《新华教育网》上报工会活动信息,做好工会报刊的订阅工作。

篇3

一、依法治校工作全面推进。

⒈依法治校成为规范学校管理的行为准则。学校在年度工作中,有计划、有措施、有重点、有总结并逐步得到了实施。

⒉法制工作得到加强。学校成立了法制领导工作小组,并明确了成员职责。学校组织广大教职员工和学生进行了法制教育。

⒊招生和收费阳光工程有效实施,行风评议深入开展。制订了学校招生工作细则,收费严格按照一费制和服务性收费办法执行。学校深入开展了行风评议工作,做到有计划,有总结,并对学生家长对教育提出的热点、难点问题,学校给予了及时解决。

⒋学校依法治校的能力不断增强。学校领导干部依法办事,无违法行为。

⒌广大教育工作者、教师和学生普法教育得到落实,法律素质明显提高。组织教师参加了普法学习和考试。学生的法制课做到了有计划、有课时、有教材、有师资。

⒍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合法权益得到切实保护。聘请了丁家派出所民警刘祥明同志为马坊小学的法制副校长,同时学校建立听证和申诉制度。使学校师生的合法权益得到了切实的保护。

二、教育制度进一步健全。

⒈学校内部管理体制得到落实。学校内部权力、执行、监督机构健全。实施“书记、校长副校长教导(德育)处年级组”的分级分层管理策略,明确领导分工细化工作范围。

⒉学校内部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开透明、廉洁高效的管理体制基本形成。坚持继承发扬优良传统与改革创新相结合;坚持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相结合;坚持常规工作与教育科育相结合,明确“民主管理、科学决策、以情感人、以德服人”的管理理念,坚持“依法治校、以德治校、科研兴校、质量强校”的办学宗旨。

⒊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健全,并得到有效贯彻执行。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学校管理逐步实现从“人治法治德治”的重大转变,屏弃人治,实施法治,追求德治。我们逐步建立了学校规章制度,改革和完善学校分配制度,实行按劳分配、优劳优酬。如教职工综合考核制度、安全工作责任制、师德师风督导制度、坐班制度、班级量化管理办法、教学常规测查办法、校产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行政会议制度、教师会议制度等。在制度的执行过程中,做到了管理到位,赏罚分明。

三、学校管理高效运转。

⒈办学方向正确,素质教育全面推进,教育质量不断提高。

⑴学校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工作,教师在教育教学论文中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获县级以上奖的40多人次;2004年5月我校男子篮球队参加璧山县小学生篮球比赛中获第一名,2005年获第五名。

⑵我校六年级在2005年丁家镇4所小学的评比中,平均分、及格率、优分率都名列第一名。学校在2005年下期抽考中各年级的及格率在全县的排名中均有大幅度的上升。

⒉学校科学化、民主化、规范化的决策机制基本形成。在学校管理中按“发现问题研究讨论征求意见形成方案”的方式进行决策。

⒊学校内部和谐,管理有序、分工明确、职责到位。

⑴实施“书记、校长副校长教导处年级组”的分级分层管理策略,明确领导分工细化工作范围。要求各位老师及中层干部在教育教学及管理工作中对号入座,该找谁就找谁,一般不越级反映工作。

⑵通过加强管理,提高了管理效益。

①幼教工作。通过加强管理,招生工作取得了历史最好成绩。

②学生超市。通过改革经营方式,年收入有望达到原来的4到5倍。

③学生食堂。通过提高经营质量,年收入达以往的3倍左右。

④人事工作。通过辞退幼师,使学校年幼师工资支出减少了3万元左右。

⑤队报征订。通过改革订阅方式。2005年为学校节约经费3万元左右。

⒋学校实行校务公开,提供的信息全面、准确及时。学校的重大决策和评优、评先等工作也做到了公开化、透明化。

⒌学校做到服务优质、便民、诚信、社会满意程度不断提高。

⑴学校对品学兼优的学生发了奖学金。2005年秋我校对品学兼优的学生颁发奖学金近3000元,激励了孩子们更加努力的学习。

⑵“春蕾班”开班,让我校贫困女童解决了上学难的问题。由于市、县、镇领导的关心和支持,璧山县的第一个春蕾班在我校顺利开班,此项工作得到了各级领导和社会的好评。

⑶本年度中,我校幼儿园通过,在全体幼儿教师的努力下,“巾帼文明示范岗”通过了县级的检查验收。

⑷成立“爱心基金”,向孩子们献爱心。我校自建立“爱心基金”以来,各方面筹集资金。为孩子们献爱心,解决了很多问题。

⑸在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我校四名党员到村小支教,得到家长及社会各界的好评。《今日璧山》也对此进行了报道。

四、防范化解矛盾机制基本形成。

⒈、调解工作得到了重视和加强。建立了学校工作制度,设立了机构,专人负责。

⒉涉及学校方面的各种矛盾得到及时、有效地防范和化解。学校成立了“劳动争议调解小组”,使学校各方面矛盾的防范和化解更加及时有效。

⒊学校不乱办班,乱补课,有家长和学生反映的案件及时办理。

⒋安全防范等预警和应急机制健全完善。有防洪等安全预案。

⒌教师无教育违法行为,教学秩序也得到了有效的维护。

五、职责和职权统一的机制基本形成。

⒈学校管理职责明确,教育教学常规到位,职权在行使中也合法到位。

⒉权力监督制约机制基本完善,监督制约效果显著。

⒊责任追究制度落实,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法定职责的相关人员依法受到责任追究。

六、存在的问题。

篇4

关键词: 校园文化 企业文化 对接策略

职业教育其实就是如何更好地进行就业教育,职业教育必须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校园文化如何过渡到企业文化的教育。那么校园文化建设如何顺应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体现职业教育特色,着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和职业能力,也就是如何实现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对接?我校处在改革开放前沿的珠三角地区,在校园文化对接企业文化做了不少尝试。

一、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策略

1.职业素养中心引领校企文化对接

企业要求每个员工具有责任感和团队协作精神,并遵章守纪,有时间观念,能自我管理,而现在职业学校学生普遍缺乏责任感,以自我为中心,缺少和人沟通共事的能力。企业要求职工有全局意识、团队意识、竞争意识和吃苦耐劳的精神,而某些学生由于年龄小,阅历见识浅,缺少同甘苦共患难的锻炼机会,往往只看到眼前利益,缺乏长远思考和先人后己的精神。这就要求学校强化对学生的职业素养教育,树立正确的职业观。我校职业素养中心积极与北京澜创有限公司合作,组建职业素养讲师队伍;将职业素养课程纳入常规教学,实现课程先行;探索教师职业化成长的培养机制;校企合作创建职业素养教育实训平台;校企合作研发职业化培养专业视频《走近企业》;创建视频案例教学法主导的职业化成长专题课程,深化我校职业化培养体系的内涵建设。通过职业化培养体系建设,逐渐完成多项建设工作,从改革培养模式到创新教育内容;从改革教学模式到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我校的职业化培养体系建设工作顺利开展,职业化培养体系的辐射能力不断增强、升级。职业化培养体系让学生较深刻地理解个人生存价值与企业、社会的长期发展目标的关系,学会站在社会、企业的角度思考个人成长的方向,懂得在职场中首先完成岗位职责,协助部门共同实现企业整体发展目标,不知不觉中提升对职业化企业化的认识。

2.在教学实训管理中实现校企文化的接轨

5S管理是现代企业采用的一种较成熟管理模式。我们积极引进5S管理,在具体的操作上注重抓好两个关键环节。一是管理内容。在遵循职业学校管理规律的基础上,我们将教学区、实习区域的管理要求与5S管理一一对应,分别细化成教学区、实习区的5S管理标准和要求,以便落实到具体的管理之中。二是管理形式。按照企业的架构构建班集体,让学生在虚拟的环境中体会到企业的存在,感受企业文化气息。我们以企业的名称命名班级、以企业的组织模式设置班干部和学习班组、以企业的管理形式实行“经理(部长)负责制”管理、按照企业的制度制定班级制度公约、学习企业的管理手段每天组织晨会进行工作总结和点评。我校的汽修专业开展了为师生免费检修汽车服务项目,但汽车检修的项目申请流程完全按照4S店的流程进行,学生在此深深感受到了企业文化的熏陶。

3.课程中渗透校企文化的对接

学校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课堂教学中理解“职业”概念,制定职业生涯规划,体会职业化的企业文化氛围。教师还利用课堂教学主渠道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企业文化专题教育。我们还聘请各行各业的校友重回校园,给师弟师妹们讲授企业与校园的区别。任课教师在学科教学时要结合学科教学的内容有意识地融入职业道德、企业文化内容,让学生在学科学习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接受企业文化教育。

4.社团活动中实现校企文化的对接

我们在课内教学活动中积极推行项目教学法,以班内业已形成的班组为项目组组织教学活动,鼓励班组内相互协作,发扬团队精神,共同完成学习项目;鼓励班组间有序竞争,营造赶超氛围,增强学习效果。我们还开展轰轰烈烈的第二课堂活动,每周三下午全校师生开展学生社团活动,每个教师,每个学生至少参与一个项目活动中,项目可以与企业合作共同完成。活动中有意识地将企业文化融合渗透在学生课外活动中,学校校园文化活动体现职业文化,实现与企业文化的互动对接。

5.校企合作中实现校企文化的对接

我校不断根据自身情况尝试“走出去、请进来”的校企合作模式,取得一定的效果。“走出去”有三方面含义:一是指学校组织骨干专业教师到当地产业相关的企业进行调查研究,了解当地产业经济发展状况,掌握企业人才需求和技术发展的最新动态,建立与企业紧密型的供需关系,认真分析研究并及时调整专业办学方向。二是专业教师走出去,到相关的企业进行挂职锻炼,学习企业最新的技术和管理知识,不断更新专业教师的知识结构,充分利用企业相关的专业知识,修改与调整专业的教学计划和完善有关的实训设施;教师们回校后在教学过程中将企业管理和企业文化引入课堂,使学生在学校课堂中就接受到企业文化的熏陶。三是指组织学生到对口的相关企业顶岗实习,学习企业岗位专业技能,让学生感受企业的氛围,熟悉企业的环境,了解企业对员工、对岗位的要求,寻求自己与企业员工的差距。“请进来”就是聘请相关企业的领导、工程技术人员、行业专家担任学校专业顾问和兼职专业教师,一方面参与专业教学计划的制订,规划各学年的具体学习内容和学生毕业就业方向,另一方面参与学校日常的专业课程教学,训练学生的职业技能,评价学生学习的成绩。还聘请企业一线高级技工校指导学生实习训练,让学生在技能训练中掌握企业对员工基本素质、职业素养、操作技能等方面的要求,使他们在平时学习中就按企业的要求规范自己的言行,置身于企业的发展和要求之中。

篇5

关键词:民办高校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用人机制;考核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9255(2015)03-0061-04

民办高校作为一股新的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力量进入了我国教育体系中,使我国结束了单一化的教育投资模式,减轻了政府的财政压力,同时给更多的高考学生提供了进入高校学习的机会。民办高校教师肩负着培养未来社会建设人才的重任,心理健康是民办高校教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完成教学工作的基础和保障,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不容忽视。

一、民办高校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一)健康的心理是民办高校教师具备良好身体素质的基础,是民办高校教师综合素质的核心要素

心理健康是衡量一个人是否健康的重要标准之一。与公立院校相比,民办高校的工作压力和工作强度要大很多。在这种高强度工作环境中,民办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尤为重要。首先,民办高校教师只有具备了健康的心理才能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健康的心理是民办高校教师具备良好身体素质的基础。其次,民办高校教师在心理健康的前提下才能主动调动起对事物的兴趣和积极性,才会认真负责地对待工作,正确地排解工作压力。

(二)民办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是高质量教育教学的基础和保障

教师是个特殊的职业,教师既是劳动者又是劳动手段,是劳动者和劳动手段一体化的从业者。民办高校教师所从事的劳动是极为复杂的脑力劳动,其劳动过程中的智力化程度较高。民办高校教师大多需要同时在教育教学、教育科研和社会服务等领域开展卓有成效的工作。可见,民办高校教师的职业是一个具有创造性、复杂性和长期处于精神紧张状态的一个智能型、精神型职业,又是一个容易形成职业倦怠的职业。[1]民办高校教师心理健康与他们的工作态度、工作创新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民办高校教师在积极向上、健康的心理状态的前提下教学,才能营造出轻松愉快的教学气氛,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潜能,爱岗敬业,从而达到令人满意的工作效果,保证良好的教学质量。

(三)民办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是学生心理健康的保证

多数民办高校教师都是身兼多职,教学以外与学生接触的时间也很多,民办高校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心理健康问题直接影响着民办高校教师的工作状态,进而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工作生活中民办高校教师心理状态健康、心情愉悦,这些都会感染学生,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心理环境,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只有重视民办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才能保证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

(四)民办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是促进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归根到底是依靠众多高校的发展,作为我国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民办高校必须快速发展壮大,以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全面发展。民办高校发展离不开民办高校教师,关注民办高校教师自身发展,才能保证民办高校得以发展壮大。民办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不仅关系到教师自身发展,而且直接影响教学质量,影响教师自身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最终影响民办高校的发展。

二、民办高校教师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

心理健康问题是指人在社会适应中由于个人或外界因素引起的个体强烈的心理反应。[2]民办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是指由于社会、职业活动以及其他因素造成的有损民办教师心理健康的问题。由于民办高校的办学模式、聘用方式、工资待遇及社会保障等方面区别于公立院校,所以民办高校教师的工作环境和所承受的压力也不同于其他高校教师,他们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也具有特殊性。

(一)情绪失调,情绪控制力差

民办高校教师普遍工作任务繁重,心理压力过大,在繁重的工作量和严格的管理制度下,民办高校教师的情绪疲惫不堪,自我成就感降低,常以负面情绪面对同事和学生。民办高校教师的不良情绪得不到及时排解,容易出现心理情绪问题,主要体现为情绪波动大,喜怒无常,常因一些小事而心情不好,情绪不稳定,情绪失控等情况。

(二)过分焦虑

焦虑是指一种缺乏明显客观原因的内心不安或无根据的恐惧,过分焦虑很明显已超出人们正常的焦虑程度,属于心理健康问题之一。在民办高校教师身上,过分焦虑主要体现为莫名地心烦意乱,心神不定,预感不好的事情即将发生,无法集中精力。民办高校人员流失严重,教师在工作中人人自危,总是心里烦躁不安,无缘无故紧张,担心工作完不成,担心不可知的未来,觉得别人看不起自己,怀疑自己生了重病等。

(三)躯体化症状严重

心理健康问题长期压抑得不到解决,最直接的表达方式就是产生躯体化症状。躯体化症状通常没有器质性的病变,它主要是由心理情绪问题引起,或者说是心理健康问题的一种外在表达形式,是人们表达精神不适的一种现象。民办高校教师在过大的心理压力下,情绪失调失控、过分焦虑,不良情绪长期压抑势必导致身体发生一系列不良反应如头痛、胸闷、心慌、乏力、食欲不振、失眠、健忘等症状,生理和心理长期处在一种亚健康状态,严重影响到教师的健康和正常生活工作。

(四)适应能力差,交际中紧张敏感

民办高校中有很多教师的适应能力很差,他们面对新的环境和新的事物首先会感到不适应,无法接受;遇到应采取果断行动时会犹豫不决;在变化的情况下不能灵活处事。由于民办高校教师适应能力差,他们在处理人际关系问题上也会出现一些问题:人际关系紧张敏感,与人相处不自在,感到别人对自己不公平、对自己不了解不同情,多疑,容忍度不够。

(五)自我效能感低

自我效能感指个体对自身是否有能力为完成某一行为所进行的推测与判断。自我效能感高的人往往期望值高,遇事理智处理,乐于迎接挑战,善于运用智慧和技能,具有较高的学习成就[3];反之,自我效能感低的人则一般容易自卑、悲观,对自己期望值低,自我价值感低。自卑和悲观都是消极的心理状态,是普遍存在的负性情绪,是实现理想或某种愿望的巨大心理障碍。由于社会负面舆论、学校缺少人文关怀和教师自身的多重原因,部分民办高校教师自我效能感低,对自身价值评估极低,自卑悲观,对工作、生活没有积极乐观的态度。此外,他们对自己所处的工作环境和薪资待遇不够满意,对未来充满担忧,在工作中缺乏归属感和自我价值感。

(六)职业倦怠

“职业倦怠”是指从事助人职业的工作者因无法应付外界超出个人能量和资源的过度要求而产生的生理、心智、情绪、情感、行为等方面的身心耗竭状态。[4]美国精神分析学家Freudenberger首次将它用于心理健康领域,他认为,“职业倦怠”并非因身体劳累所致,而是缘自心理的疲乏。一个人长期从事某种职业,在日复一日的机械作业中,渐渐会产生出一种疲惫困乏乃至厌倦的心理,工作只是依仗于“惯性”而全无任何主动性与创造性。[4]职业倦怠是一种精神困惑,是身心接近枯竭的一种状态。陷入职业倦怠的民办高校教师在教学工作中通常信心不足,缺乏教学热情,工作效率低下,待人冷漠,对学生缺少感情,排斥教学和科研,对教学科研工作感觉力不从心,不愿组织或参与团体科研活动,在教学工作中感觉有痛苦感和空虚感,甚至有离职倾向。

民办高校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出现会产生很多不良后果,例如教师的心理和生理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并影响各种人际关系的和谐;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直接影响到学生正确价值观的树立;心理健康问题制约了教师的专业发展,阻碍学校和教育事业的发展。

三、民办高校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分析

心理健康是一种长期持续性的心理状态,影响民办高校教师心理健康的原因是多样的和复杂的,笔者认为,民办高校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主要有教师自身、民办高校和社会背景三大因素。

(一)社会因素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民办高校教师价值观的影响。市场经济是一把“双刃剑”,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带来了经济飞速发展,同时也对人们原有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造成很大的冲击。在教师这个群体中价值观也呈现出多元化,享乐主义、拜金主义也反映到学校,这些思想不断冲击着民办高校教师的价值观念,使部分教师心理失衡,如果这些问题不及时解决,教师就会在认识问题上出现偏差,长期积聚,产生心理问题。

2.社会对民办高校教师的关注度不高。直至今日,仍有很多人认为民办高校教师根本不能和公立院校教师相提并论,认为他们的学历和素质一定不如公立院校老师,甚至对民办高校教师存在着一定的偏见,很少有人会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使得民办高校教师心理上有极大的落差,产生挫败感,造成心理障碍。

(二)民办高校因素

1.高校扩招,生源增加,学生素质参差不齐。自高校开始扩招以来,更多的学生有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后进生进入民办高校的比例越来越大,这给民办高校教师带来了无形中的压力。民办高校教师的教学任务不断增加,接连不断的课时安排占据了教师几乎所有上班时间,无法进行学术研究和知识更新,使得教师在工作时情绪焦躁,心理压力增大。由于后进生较多,素质上参差不齐,这也加大了教师的管理压力,民办高校和教师在对于学生的态度上和管理方法上存在分歧,让教师在重管理还是重教学的问题上无所适从,增加了教师的精神负担,产生负面情绪,教师的这种心理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长此以往,便形成恶性循环。

2.民办高校市场化的用人机制。与公立院校教师的事业编制相比,民办高校教师与学校之间签订的是人事合同,合同期限一般为两年、三年或五年。合同期间,学校会一直考核教师的工作表现,如果表现合格,在合同期满时学校会继续与教师签订人事合同,否则将不再聘用。这种灵活的用人机制造成大多数民办高校教师没有归属感和安全感,在工作中存在很多顾虑,无法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这也是造成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之一。

3.民办高校过于严格的考核机制和缺少人性化的激励机制。民办高校对教师的考核不仅是教学质量,还要求教师在学生出勤率、考试合格率以及毕业生就业率上要达到学校要求的标准,而且在学期末学生对教师进行考评,学校会根据打分情况对教师的各项工作进行评估,打分情况还会影响到教师的工资待遇以及教师未来的去留问题,学校会综合教师的教学、科研、学生考评等方面衡量教师达标情况,采用末位淘汰制决定教师未来的命运。在民办高校中,教师不仅是传道授业的老师,也是“企业”为“消费者”服务的“员工”,这种尴尬的身份往往让教师在工作中感觉不舒服,没有成就感和自我价值感。这种严格的末位淘汰制和过细的考核机制使教师在工作中人人自危,不利于形成和谐的校园环境,不利于教师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另外,在激励机制上,民办高校更加的“企业化”。民办高校教师除了承担大量的教学工作,他们还“一人多职”,要承担学生管理和行政工作,但工资待遇一直低于公立院校,一般民办高校都采取基本工资和绩效相结合的方式,基本工资较低,绩效所占比重大,这就造成民办高校教师工资待遇不稳定,教师收入得不到保证。在物价飞涨的社会环境下,民办高校教师深感危机四伏,生存压力很大,心理健康问题也由此产生。

4.民办高校过严且变更性大的管理制度。多数民办高校和企业一样,要求教师上下班打卡签到,每周定期开全校性大会和院系小会,教案要严格按照要求格式书写,工作总结几乎细化到每日小结,教师承受着各种制度带来的压力,一定会感到疲惫不堪,对工作产生厌倦,丧失工作积极性。民办高校的管理制度除了过于严格的特点以外,它的变更性也很强。频繁地变更制度导致民办高校教师无所适从,无形中增大了他们的心理负担。

(三)民办高校教师心理因素

1.部分教师在自我认知和职业认知上存在偏差。如果教师没有摆正自己的社会位置,对自身的能力没有恰当的评估,没有正确地认识教师这个职业应该应对的困难和挫折,那么在工作中难免会力不从心,工作压力接踵而至,此时教师心理上容易产生挫折感、消极、自卑、失望等,甚至诱发心理疾病。

2.部分教师的自我调节能力和抗压能力较差。如果教师对自身期望值过高,对教学环境的要求过于理想化,一旦在工作中遇到困难和挫折,预想的和现实相冲突时,自我调节能力和抗压能力差的教师就会手足无措,开始否定自己,怨天尤人、烦躁不安、排斥一切,进而出现心理健康问题。

3.部分教师的各方面需求都得不到满足。良好的教学环境、理想的授课效果、更多时间和机会去进行科研以及与公立院校同等的评定职称的机会,这些都是民办高校教师所期望得到的,但是由于各种原因他们的期望得不到满足。另外,学校更多的注重学生和效益,对教师的心理关注度不够,缺少人文关怀,工资待遇上也始终提高不起来,所以民办高校教师在物质上和精神上都得不到满足。目前民办高校教师中普遍存在着各方面需求得不到满足的问题,造成教师巨大的心理压力,并限制了教师自身和学校的进一步的发展。

四、促进民办高校教师心理健康的对策

促进民办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根本上改善民办高校教师的心理状况,需要全社会、民办高校和民办高校教师三方面的共同努力。

(一)社会应提高对民办高校教师的职业认同感,帮助教师树立正确的“三观”

社会应多宣传民办高校教师,让人们对其有更加深入的了解,提高民办高校教师的社会地位,增强对民办高校教师职业认同感,使教师具有荣誉感和自豪感。国家应加强对民办高校教师这一群体的关注,推行更多对其有利的政策,针对民办高校教师面对的具体困难,国家有关部门应给予他们更多提高的机会。

(二)民办高校应建立愉快和谐的工作氛围,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

民办高校要为教师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尽量减轻教师的工作负担,创造更多教师间合作交流的机会,创设民主和谐的工作氛围;学校要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帮助教师排解心理压力,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很好地处理教师存在的心理问题。

(三)民办高校应建立合理稳定的用人机制

对于优秀的教师,民办高校应该与其建立起稳定的聘用关系,使教师拥有归属感和安全感,更好地发挥自身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教学质量,全身心地服务于学校。

(四)民办高校应建立合理有效、人性化的考核激励机制

民办高校应帮助教师重新建立起对职业的认同和信心,考核和激励应主要围绕教师的本职工作即教学质量,科研成果和职称,而不是其他与专职教师无关的工作任务。这样的改变不仅能减轻教师的心理压力和负担,而且能够时刻提示和监督教师做好本职工作,主动承担责任,增强教师的责任感和自信心。在薪酬上,学校应依据公平公正的原则,加大奖励的力度,按劳分配,避免因分配不公引起的矛盾,由此增加教师对自身的认同感和自我价值感。

(五)民办高校教师应关注自身心理健康,提高心理免疫力

民办高校教师从自身出发,努力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这才是促进教师心理健康的根本。民办高校教师应该正视自己,正视自己的职业,踏实工作,面对挫折和困难要有信心克服它。教师要积极与人交往,建立良好、稳定的人际关系;学会排解心理压力,减少消极情绪对自身的不良影响;要时刻关注自己的身心健康,善待自己。

参考文献:

[1]周莹莹,林长兴.民办高校教师心理健康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 教育与职业,2009(2):2.

[2]谢菲.高校青年教师角色适应中的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 [D]. 四川:四川师范大学,2006:62.

[3]晁秋红.自我效能感:成人自我导向学习的内驱力[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2(4):15-18.

[4]焦炜,程容.我国高校教师职业倦怠探析[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149-152.

Analysis of Private College Teachers’ Mental Health Problems and Study on the Countermeasure

XU Li-shuang

(School of Marxism, Jilin University, Changchun 130012,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