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应用写作课程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26 21:51:5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大学应用写作课程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大学应用写作课程总结

篇1

关键词: 应用写作 应用型人才 培养模式 教学思考

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应用文作为信息的载体和交际工具,不仅运用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各个领域,而且作为个人能力与素质的体现,逐渐被纳入企事业单位人才评价标准的视野。应用文写作能力不仅成为衡量当今社会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标准,而且成为许多员工安身立命的重要能力。著名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说:“大学毕业生不一定要能写小说、诗歌,但一定要能写工作和生活中实用的文章,而且非写得既通顺又扎实不可。”“实用的文章”指的就是应用文。应用写作就是培养学生应用写作的课程。那么何为应用写作呢?应用写作就是通过应用文写作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合作意识和敬业精神等人文素养,并逐渐转化为个人综合能力,为就业和创业发展提供必要的条件。笔者所在院校针对社会这一需求在很早的时候就开设了应用文写作课程,强化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但是在常年教学过程中发现了一些问题,现笔者就教学过程的探索谈谈对应用写作教学的认识。

一、应用写作教学的现状

1.在应用写作教学过程中,笔者曾经对高职和本科院校进行调查,发现高职院校普遍开设应用写作课程,本科院校只针对部分专业开设专业性写作课程或者应用写作选修课,开设的学期在大一或者大二,总课程大约30课时。现有的应用写作课程教材一般涉及的文种不少于20个,在课时有限的情况下学生对应用写作的掌握只限于表面,再加上当代大学生的实用主义观念很强,大多数学生认为只要学好专业课就行,应用文写作可有可无。很多院校尽管开设应用写作课程,但形同虚设,学生没有学到应用写作的知识,写作课程在实用型人才培养中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2.高中语文教学主要学习议论文、记叙文等文学性文体的写作,应用文作为常识性内容安排在初中阶段学习。学生进入大学之后对于应用文的重视度不够。而且应用写作与文学创作不同,它是一门实用性、实践性很强的技能型课程,要求大学生必须具有较强的文字表达能力,且格式规范、结构严谨、内容准确、条理清晰、语言简明。没有记叙文的有声有色,议论文的深入浅出,抒情文的强烈感情,学起来相对较枯燥,导致部分学生对应用文学习缺乏应有的热情和兴趣。

3.在教材建设方面。应用写作课程教学可选的教材版本很多,但这些教材始终没有突破介绍文种的概念、特点、种类、写作注意事项、例文、练习题这一传统的编写思路,内容庞杂,重理论、轻训练,例文远离学生的生活环境和职业需求,写作训练单一、陈旧,无法开拓学生思路。

4.在教学方法上,应用写作在长期教学过程中形成了传统模式“知识传授+例文分析+写作练习”,任课教师先讲理论知识,然后通过例文分析总结写作格式,最后出题让学生仿写练习。这种教学模式貌似循序渐进,实则弊病很多,收效甚微。为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应用写作能力,学以致用,应对应用文写作教学进行探索。

二、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

应用型人才培养与普通人才培养有着本质的区别,应用教育具有鲜明的技术应用性特征,因而应用院校培养人才定位明确,它培养的不是学术型研究型人才,而是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

一是职业定位:以就业为导向,通过培养使学生知晓“做什么”和学会“怎么做”,掌握相关岗位的必备知识和专业技能,同时具备一定的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就是根据专业的职业岗位要求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具有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

二是学术定位:以学生的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为目标,通过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在实际工作中解决“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也就是要有较高的文化和专业理论知识、较广的社会人文知识和丰富的现代科学知识,具有一定的技术改造、管理、研发和创新能力,包括阅读理解能力、思考辨析能力、应用写作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等。

在借鉴应用文写作课程教学探索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定位,笔者认为应用写作课程应遵循“人的发展”和“职业准备”的课程理念,突破应用文写作课程的知识学科结构和知识体系,依据“职业活动为导向、能力素质为本位、项目任务为载体”的思路,按照“职场需要、按专业发展优化、按照职业成长”的原则选择教学内容,构建基于项目导向,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凸显课程对接校园活动、对接职场、对接学生未来职业生涯的教学改革思路。

三、应用写作教学改革探索

1.在教学内容选择上以“实际、实用、实践”和“必需、够用”为原则,以项目为载体,突出针对性和实用性,在现行教材基础上结合专业优化教学内容,把应用写作分为校园类、职场类、其他应用类等,然后根据学生对这一学科需要的实际情况,按一定顺序讲述各个部分的内容,先讲校园类的应用文,如求职信、个人简历、实习报告、毕业设计、毕业论文等,接下去讲述进入社会后可能需要到的职场类应用文,如公务文书、事务文书、合同等,最后其他应用类。这样的教学安排既贴近学生的校园生活,又顺利对接职场需要,可以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积极性,使其乐于学习,并用于实践之中。

2.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教师须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创设文体情境,以学生的实践教学为主导,以解决实际问题满足实用需要为目的,让学生参与社会活动,搜集写作材料,确定写作目标,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引导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完成写作任务。如让学生直接参与学校举行的各种大型活动,如学校召开的毕业生双选会、运动会、学代会等各种比赛活动,还有日常班务活动,学生通过这些活动,感受工作需求,收集各类写作素材,学会写作通知、简报、计划、总结、个人简历、自荐信、海报、议案、演讲稿等应用文种,把枯燥乏味单调的应用文写作理论变为具体的实实在在的操作技能。教师可以结合学校团委的社会调查工作带领学生走出校园做社会调查,然后指导学生写社会调查报告、市场调查报告、市场预测报告等。课堂教学同课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结合起来不仅大大拓展教学内容的空间,而且让枯燥的应用写作变得鲜活起来。

3.根据教学内容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应用文文种不同,写作要求也不一样,单一的教学方法难以满足需求,应结合教学内容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利用学院的硬件设施开展多媒体教学,利用项目任务创设情境,还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法、讲评教学法等。如调查报告的写作可以采用任务驱动的方式,任课教师给出调查报告的题目,学生分组讨论,确定调查对象,明确调查方法,展开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后形成调查报告。总结和报告的写作教学可以采用案例分析法,总结是事务性文书,报告是公务文书,两种文书分属不同的类别,在格式上有明显的区别,教学中可以通过比较总结和报告的例文让学生明确其区别。在语言掌握上也是如此,应用文语言和文学性语言区别很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容易犯语言的错误,任课教师可以通过例文的对比让学生明确应用文的语言特点,然后掌握应用文的开头、结尾等专门用语,并用于写作之中。

应用写作主要是让学生掌握应用写作的知识,具备写作能力,任课教师无论是任务的设定还是案例的分析,一定要明确学生是主体,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对抽象的写作理论有具体真切的了解,再通过学生的写作实践将写作知识转化为写作能力。

4.师资是教学质量的保证。应用写作教学效果不佳和师资队伍难以满足教学要求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应用文写作课的教师主要是师范院校文学院培养的教师,他们语言功底深厚,熟悉写作理论,但缺乏对专业课程深入的了解,没有行业实践背景,教学过程重理论轻专业实践,重视写作能力的培养,而专业职业需求无法体现,结果是学生只是简单机械地照搬、模仿例文,无法动笔进行专业写作,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有些院校意识到这种教学的不足,由专业教师进行教授,能弥补语文教师专业的不足,但由于他们写作知识不系统,过于强调内容而忽视理论知识,背离写作教学规律,教学效果难以让人满意。要强化教学效果就必须加强应用写作教师的队伍建设。学校可以通过鼓励语文教师通过顶岗锻炼深入行业一线,熟悉行业职业岗位,增强教学的专业职业针对性,理论联系实际,丰富授课内容,提高应用文写作教学的专业水平,强化教学效果;鼓励专业教师学习应用文写作理论,提高应用文写作能力与水平,使教学活动符合写作教学规律,使学生能够真正掌握应用写作这一职业基本技能。

参考文献:

[1]陈风平,等.公文写作精品课程建设探.应用写作[J].2007(2).

篇2

【关键词】高职;应用写作;教材建设

在信息化特征日益显著的现代社会,应用写作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应用写作课程日益受到重视。许多发达国家,应用写作已成为大学生的必修课,如以哈佛大学为首的美国常青藤高校联盟,已于2006年把该课程从必修课上升为核心课。我国高职院校普遍开设了应用写作之类的必修课或选修课。要给高职学生上好这门课,教材至关重要。教材提供了该课程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教学内容,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承担着重要任务。然而,现行高职应用写作教材不尽如人意,因此,开发适合高职学生的特色化应用写作教材成为了教育工作者需解决的现实课题。

一、现行教材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现行高职应用写作教材主要存在三方面的不足。一是内容体系欠合理。高职教育具有很强的职业导向性,要求学生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和基本技能,因此,教学内容要与职业岗位技能对接。但很多应用写作教材没有结合学生专业特点安排对接学生未来职业岗位的专业应用文教学内容,不能很好地突出为专业人才培养服务的功能。二是编排体例模式化。现行应用写作教材一般遵循“理论+例文+训练”的编写体例,文种的编写先讲概念、格式、写法等理论知识,再附上写得较好的例文,进行简要点评,最后编入该文种的思考题与练习题,编排体例创新不足,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三是教材资源脱离学生实际。大多数应用写作教材的例文、案例、训练题等教材资源要么年代久远,要么内容上脱离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缺乏时代性和参考价值,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性思维。

二、教材改革探索与实践

我校是完全艺术设计类高职院校,所有专业均为工艺美术、现代艺术设计专业。我们针对应用写作教材中的不足,根据高职教育规律和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需求,从三方面阐述改革应用写作教材的探索与实践。

(一)着眼职业能力,重构教材内容

近几年来,我们走访合作企业,进行广泛的职业岗位需求调研,了解不同职业岗位对应用写作能力的需求,以职业能力为本位,删除陈旧内容,加入能体现职场环境的内容,增强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的适应性,构建了切合高职艺术设计类学生工作与生活实际的应用写作教材内容板块,一是基础性应用写作板块,二是专业性应用写作板块。在基础性应用写作板块中,在一般应用写作教材均有的就业类文书、事务类文书等的基础上,根据网络时代的新需求,增设了电子文书,收录了电子邮件、博客文章、微信等广泛使用的文种。专业性应用写作板块中,我们精选了与艺术设计类专业关联度较大的常见文种,如海报、设计说明、分镜头脚本、广告词、广告策划书、营销策划书等,其中像设计说明作为应用文种,大概还是首次编入教材。此外,即使在基础性应用写作板块,教材也尽量凸显艺术设计环境下的写作特点,具体文种的例文选取、问题案例的设置等优先考虑行业特色,营造教材亲切感。总之,教材针对行业企业工作需求和学生个人学习、生活、未来发展需求精选教学内容,彰显教材服务学生成长成才的意义。

(二)问题导向、任务驱动,构建教材编排体例

应用文的突出特点是实用性,即可以用来直接解决问题,因此可采取问题导向、任务驱动的逻辑思路进行教材编排。我们按照“问题导入――任务分析――理论学习――例文展示――思考训练――相关链接”的顺序编排每一种文种。首先,通过企业真实案例、专业案例等创设情境,引出与该文种相关联的问题,由问题引导学习;接着,对案例、问题进行简要分析,揭示其中蕴含的主要任务及要求;要完成任务,须有相应知识来支撑,于是概述该文种写作格式、写作方法、写作技巧等相关理论知识,让学生带着任务进行学习;在“例文展示”中,提供具体、直观的范文或病文,进一步把握文种撰写规律,从或正或反的角度帮助学生攻克“心中了了,笔下难明”的写作瓶颈;在“思考训练”中,除了完成“问题导入”中的任务外,还安排了拓展练习,以巩固学习所获;最后,链接相关资源,满足学有余力的学生或有兴趣者进行拓展学习的需求。这种编排体例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可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三)按照“三对接”原则,精选教材资源

从问题案例、例文到训练题,我们都是按照“三对接”原则精选相关资源,使教材紧贴学生实际,贯穿“艺术设计”特色。一是对接学生生活,选取学生举行各种活动的海报、通知、启事、通报作为例文,以学生带有普遍性问题的计划、总结等为蓝本,设置改错训练题等,这样的教材资源就来自于学生熟悉的校园生活,使他们倍感亲切。二是对接学生学习选取资源,如“总结”文种中的例文来源于学生已交的专业课程实训总结报告,“设计说明”文种中的问题案例、例文、训练题等均来自师生的艺术设计作品,凸显应用写作对专业学习的重要性,增强学习主动性。三是对接学生职业精选资源,如“简历”文种的范文、病文均来自学生简历,“竞聘词”“会议纪要”等文种的问题案例来自学校合作企业,引导学生置身就业和职业环境,增强教材的实用性和针对性。

以上是我们在高职应用写作教材改革中的一些探索与实践。我们认为,教材建设是深入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作为从事高职应用写作教学的一线教师,我们需继续强化改革意识,以“生”为本,建设实用、好用、乐用的应用写作教材,更好地服务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

篇3

关键词:大学生 应用写作 理论学习 实践应用

应用写作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的技能性课程,在社会生活中有着广泛的用途,它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应用写作的理论研究与实际应用在师范类高校中目前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在社会生活和人们的日常工作中,仍把它作为一种专业知识而得不到普及。为了能够把应用写作真正应用于社会生活实际,使学生们能够把它作为一种技能,在日常的学习生活和今后的工作中熟练地使用,有必要对应用写作理论学习和实践应用的结合做一些探讨研究。也就是说,应用写作课不仅要教给学生一些应用写作的理论、知识,教会学生应用写作的方法、途径,还要让学生学会学习,能够自主性地对应用写作内容及相关的知识理论进行必要的研究和探讨。

一、兴趣是促使应用写作理论学习与实践应用相互结合的先决条件

兴趣是所有知识获得的原动力。很难想象一个人对自己产生不了兴趣的事能干好。应用写作理论学习与实践应用要想得到相互的结合更是如此。要使学生自觉地学习有关应用写作方面的理论知识,并把所学知识内容有机的应用到社会生活中去,首先应让学生对被学习知识有兴趣,,这样才能激发其学习的热情。因此,每节课的引入,都应力求巧妙的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和探求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使之不由自主地投入到课程内容上来。所以每次课程的准备和讲解,都应尽量体现以下特点:

1.心理需要

要促使学生对应用写作产生兴趣,其主观因素是很重要的。这个环节就是要使学生在主观上发生一个重大转变――写文章成为学生的主观需要。在教学中我们要让学生认识到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工作与生活和应用写作的关系会更为密切,写好应用文能很好的完成工作任务并得到领导的赏识和同事的认可,人与人之间的协作会有更高的要求及表达的需求;要注意拓宽和深化大学生对事物的认识和感受,因为感受是写作动机和兴趣发生的重要契机,同时也是获取写作素材的重要途径,这是学生心理需要产生的直接诱因和条件。

2.要求适当

从培养和提高应用文写作兴趣的目的出发,学生在作文之初老师提出的要求与学生的实际作文能力之间不能有太大的距离,但也不能没有距离,必须很好地掌握其适度性。要求太高或太低都是不妥的。既要让学生感到有能力写作和看到自己的写作成果,又要让学生明确自己写作的不足和提高能力的必要。只有这样学生才会觉得入门不难,才会认识到写文章并不是少数作家的事,而是经过努力人人都能完成的一件有趣的事。

3.教学训练

本着培养和提高写作兴趣的目的,在写作训练上,逐步变学生被动型为主动型。一般的写作训练,学生往往处于被动地位,拿到一个题目,感到无话可说,久而久之,写作的兴趣就会受到极大的挫伤以至泯灭。所以我们要在日常教学训练中,做到有疑而作:有些问题与其对他们进行说教,还不如让他们通过写作去探索。这种写作是带有极高热情和浓厚写作兴趣的,并有很强的主动写作意识。有为而作,学生常常为写作而写文章,远离社会生活造文。如果能让他们结合处理社会生活中的现实问题,使其有所“为”,并通过文字表达出来,他们就会以一种从未有的严肃认真态度和极大兴趣对待写作。有需而作,人在现实社会中都有一定的精神和物质需求,特别是精神方面需要提高,这种需求通过写作来表达,他们就主动地、激情饱满地去写作,这是强化写作兴趣的“强心剂”。

4.情感写作

情感是整个写作过程的动力基础,写作者在写作行为发生之前,主体由于受客观事物的刺激、感受而产生强烈的情感冲动,继而产生高涨激情,激发浓厚的写作兴趣,促成写作行为的发生。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要培养和加深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之情,强调情感表达;追寻学生的动情点;引导学生在写作中表现自我、塑造自我。

二、问题是引导应用写作理论学习与实践应用进一步结合的主线

进行应用写作的教学,将各种法定公文、事务文书、专用文书的内容、特点、写作格式、写作要求讲解给学生,并据此进行一些必要的训练,是每一节教学课的根本任务。为此,我们在每一节教学课中,都要给学生们提出一些问题,而事实上,每节课的学习活动,也大都有一个问题贯穿始终,吸引、牵制着学生的注意。因此,在开展学习活动前,老师就要根据课程学习的内容,提出这一贯穿始终的问题,让学生自主地去分析、去解决。如在公文写作中请示与报告的写作内容有什么不同?请示和请示性函的区别在哪里?撰写经济合同为什么一定要字斟句酌?带着问题去学习,学生就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思考这些问题,并能够与社会生活、工作实际联系起来,学生在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同时,也就兴趣盎然地完成了写作任务。

三、探索是搭建应用写作理论学习与实践应用深入结合的载体

探索是一个载体,通过探索这种形式,让学生自主地学到知识,掌握方法,提高能力,完善人格,实现“以人的发展为本,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注重知识、能力、人格协调发展”之目的。因而,要尽量把课本上每一节枯燥、格式化、纯专业理论的知识,提炼成一个个探索的课题,把它变成一个个小的命题作文,调动学生去调查、讨论、思考、写作。新课题的提出要力求“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的融合。

另外,从学生的角度来说,探索也使学习过程变得生动、有趣,学生在探索中不仅获得了一系列丰富真切的感性体验,而且对知识的理解也不再是抽象、枯燥、空洞的,当他们能够用自己物中的笔来抒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时候,那种喜悦与成功的感觉会为他以后的写作生涯带来无穷的动力。

四、组织是实现应用写作理论学习与实践应用充分结合的保证

没有良好的组织保证,再好的学习形式也难以达到应有的目的。因此,在开展活动时,要根据实际情况,将学习探索活动的诸环节组织好。在目前各高校中,学生自主学习与小组学习正开展得如火如荼,因此,我们在进行应用写作实践性环节过程中,应把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3-6人组成一个组。分组采取“教师协调,自愿调整,优势互补,分工合作”的原则,使小组成员在学习成绩、实践能力、表达(口头、书面)能力等方面取长补短,同学之间互相学习、协作,保证顺利完成调查研究任务。同时各组要推选出一名组长,负责组织、协调、分工、安排,真实记录每次活动情况,及时与老师沟通,向老师如实反映出现的问题;同学们要精诚团结,支持组长的工作。当然教师在教学中也要支持、信任小组长,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五、报告是彰显应用写作理论学习与实践应用完美结合的反映

为加强学习的效果,避免学生的活动流于形式,就要求他们在理论学习与实践应用后写出报告。无论是会议通知、商洽协调、调查研究、市场预测、商情活动等,都要求学生按照学习与应用的实际所得,形成结论报告。在写作中,简要记录活动的过程,收集的信息,分析与总结,及活动过程中提出的新问题,课后反馈给老师批阅。这样,教师才能及时把握每个学生的活动情况和写作情况,进而有针对性地改进教学工作中的不足之处,同时也能及时解决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和弥补写作中存在的不足。

六、评价是检阅学生应用写作理论学习与实践应用有效结合的手段

篇4

【关键词】应用文写作;课堂效果;探索;思考

简要地说,应用文是单位和个人在现代生活中,随时随地都会用到的文体,它也是使用频率最高、运用范围最广的文体。

高校开设应用文写作课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在职业工作中所需要的书面表达能力,也正因如此,我们在教学中面面俱到,唯恐有文种遗漏而影响学生职业能力的完整性。于是,教材越来越厚,文种越来越多,表面上看学生的各方面能力都顾及了,但是实际写作教学状况却是师生均感到乏味枯燥,教与学的积极性不是很高。从教学内容看,学生一般是一看就清楚,一讲就明白,一写就糊涂。那么如何有效地进行应用文写作的教学?本文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对提高应用文写作课堂效果进行了初步的探索与思考,即课程要与专业相匹配适应,理论要与实践相结合,教与学要充分互动。

一、应用写作课程要与学生所学专业相匹配

据统计,应用文现目前有上千个文种,常用的文种也有近两百个。有必要针对学生的专业特点,从应用文的实用性出发,对教学内容进行梳理,确定教学重点。如经济贸易专业的学生所学的重点是财经应用文写作,文秘专业的学生所学的重点是公文写作,法学专业的学生所学的重点是法律文书写作,侧重点各不相同。在应用写作的教学中,不能脱离内容讲写作,这对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是没有好处的,学生遇到实际情况时仍会茫然无措。同时让讲授应用写作的老师,做到精通各专业要写的所有内容,也是不现实的。要教好写作可以充分利用所有专业的资源,与相关的课程相互动。比如“经济合同”的写作中牵扯到许多经济法的内容,可以与“法律基础”课互动;审计报告、经济活动分析报告的专业性比较强,可以与“会计学原理”、“市场营销”课互动。讲授“演讲稿”的写作时,可以与教公共关系的老师合作,学生在“公共关系”课上学完“演讲”的内容和礼仪要求后,结合公共关系课的演讲题目,趁热打铁,讲授“演讲稿”的写作,这样学生对“演讲”有了整体的认识,演讲稿的写作就可以有的放矢,学生写完演讲稿后,与“公共关系”课的老师联合组织学生举行一次小型的演讲赛,由应用写作老师评判学生的演讲稿的写作质量,由公共关系老师评判演讲的水平,使学生在演讲中,既领悟了演讲的技巧,又学会了演讲稿的写作技巧。

二、写作理论要与实践应用相结合

应用写作所学的文种,大多是工作以后才用到。在校的大学生缺少应用文需要的写作经验和生活阅历,对应用文的使用程序和写作技巧很陌生,这就给教学提出新的要求:既要有理论性又要有趣味性,既要注重理论又要加强实践。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是必不可少的。具体做法有两种:

(一)模拟与实际联系紧密的适宜情景,在教师的组织下,让学生担任不同的角色,激发学生参与尝试教学过程。比如制订计划作总结,谈生意拟合同,制发文件等,都与实际密切结合。如“发文处理”的操作性非常强,教师讲完了其程序后,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扮演不同的角色,从草拟、签发,到缮印、用印、签署,再到立卷、归档、销毁,进行流水线作业,调动学生的感官系统、立体地把一整套工序完成,变复杂的理论为具体的、实在的技能,学生走向社会后就可以很快地投入到工作中去,以最快的速度适应社会的需求。模拟适宜情景,不仅巩固了写作理论,而且激发了学生学习写作的兴趣,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交际应变能力。

(二)让学生走出教室,在真正的实践中体会写作的全过程。比如,带文秘专业的学生到当地政府机关,了解现行公文的具体写法,请机关工作人员介绍公文形成的全过程,来巩固所学的知识。还可以收集学校已发的公文,让学生判断其是否规范,对不规范的公修改练习。如果模拟情景是“练兵”的话,那么社会实践则是“实战”,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亲自获得材料,分析材料,利用获得的材料撰写成文,修改、定稿。如在讲调查报告时,先教会学生如何设计调查问卷,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设计问卷、发放问卷,回收并统计问卷,根据统计和分析结果写出调查报告,这样学生的操作能力得到提高,从实践中获得写作的能力。“会议纪要”和“会议记录”的写作可以在可能的情况下,组织学生参加学校的一次大型会议,然后根据会议的实际情况进行两种写作,学生不仅得到锻炼,还可以摸透两个文种的区别。

也可以带学生深入企事业单位(也可以利用学校安排的学生实习)了解他们的工作、经营情况以及发展趋势,开展调查,进行市场预测,写出经济活动分析报告、经济活动研究报告等。使学生从收集材料到整理分析,从安排结构到写作成文,学会怎样运用理论进行分析、综合,独立地完成整个写作活动,把“应用写作”课变得更生动、更有成效。

三、教与学要充分互动

许多学校应用写作的教学仍是传统的以教师“一言堂”的“讲授型”和“单一型”的模式,如何走出当前应用写作教学的误区,提高学生学习应用文的兴趣,增强应用写作教学效果,就是需要形成教与学的充分互动。

应用文写作的学习应该是一个交流合作的互动过程,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该是设计师和研究者,学生应该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发挥学生的作用,促进学生的知识吸收。教师不应该过多地指手画脚,以免约束学生的思路,多给学生写作的空间,让学生在相对充裕的空间内完成系列写作活动活动。如讲到平行文“函”,我们假定某银行要到某高校进行培训,就此事让学生代表银行拟写一份函给某高校,先把某个学生的“函”作业进行剖析,同学在讨论中进行修补。从函的标题、正文的内容到函的结语、落款等,都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反复补充、不断争论,最后直到每个学生就可以很自信地写出规范、完整的函。再如在讲一些简单文种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备课、授课,因为是学生讲课,课堂上学生听得都会很仔细,课堂气氛也活跃不少,此时教师适时加以补充和指导,使同学们对所学知识有一定的规范。

以上是从教学实践中得出的几点体会,应用文写作课效果的提升完善尚需在教与学的过程进一步探索和完善。

【参考文献】

[1]胡丽萍.大学应用文写作教学法尝试[J].科学教育论坛,2004(22).

[2]李延凤.角色塑造:应用写作教学的价值取向[J].写作,2004(3).

[3]王健.应用写作教学改革初探[J].中国大学教学,2000(4).

篇5

关键词 高职 应用写作能力 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当前,应用文写作是各高职院校普遍开设的一门公共基础课,在高职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目的在于培养和提高高职生运用书面语言表达思想、处理事务的能力,适应当今信息时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然而,实际教学中,学生应用文基础知识薄弱,有的甚至连简单的假条也错误百出;教师教学内容陈旧枯燥,方法单一,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进而出现了教与学、学与用脱节的尴尬局面。提高应用文写作能力能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是培养创新应用型人才的基本要求,对不断提高学生综合素质,适应社会和高职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此,笔者认为要努力克服高职应用写作中出现的诸多困难与问题,认真营造良好环境和氛围,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手段和方法,培养应用写作兴趣,变被动为主动,切实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1 端正高职学生应用文写作态度,增强其学习的主动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和教育家布鲁纳说过:“使学生对一门学科有兴趣的最好办法势必使之知道这门学科是值得学习的。”这说明,需要是学习的动力源泉。应用写作是机关、团体和企事业单位开展公务活动的工具,也是现代社会进行管理的重要手段,是联系社会生活的纽带。在社会信息化的今天,应用文写作水平的高低,已成为衡量高职院校毕业生个人能力与综合素质的重要指标。

教师要根据社会实际需求,在课程介绍时就应让学生明确应用写作的重要性,提高学生对应用文的认识,关注与自身密切相关的应用文,让学生真正意识到应用写作与自己今后的就业、职业发展息息相关重要意义,才能激发其掌握应用写作技能的决心,端正学习态度。

2 据专业岗位定位精选教学内容,突出教学的实用性和针对性

应用文种数繁多,教师在课时安排较少的情况下,教学中不可面面俱到。如何让学生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学到他们最需要的东西,这就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和未来职业岗位需求来精心取舍和梳理,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结合高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核心的人才培养目标,教学应体现以培养能力为中心,以“必需、够用”为原则,选择符合高职实际的实用教材,突出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专业特定的应用写作知识和技能。以我校为例,文秘专业学生多从事文职类工作,教师在授课过程当中要有所侧重,写作教学应偏重于行政公文的写作;经济管理专业则将调查报告、商函、合同和标书等作为学习的重点这样才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让学生的专业知识丰富应用文写作的教学内容。

3 创新教学方法

3.1 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应用文语言简明平实,缺乏生动形象性,学生一般不喜欢读和写。高职教育的性质是职业教育,强调素质教育。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学上应突破老师讲,学生听,互动少的传统教学模式。教师要改变“满堂灌”现状,灵活运用情境教学、案例教学、讨论教学等先进的教学方法激活课堂。如,撰写求职文书时,设置毕业生招聘会情境,让学生亲身经历活动的整个过程,完成合乎规范的求职信和个人简历,然后教师总结讲评。通过教师的精心组织和详细指导、学生的认真演练,在愉悦宽松的场景中达到教学目标,既锻炼了学生的临场应变、实际操作的能力,又活跃了教学气氛。学生的各方面综合素质将迅速提升,学习主动性大大增强。又如,讨论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主动学习,让他们畅所欲言,各抒己见,通过讨论激发学习兴趣。

3.2 开展贴近学生生活的实践教学

知识来源于实践。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用文的写作重在实践,但因学生缺少经验,对事物的认识大都停留在表面,缺少较为深刻的思考。应用写作教学过程更应该是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为此教师要鼓励学生深入生活实际,帮助学生搭建社会实践的桥梁,要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出贴近社会现实的实训内容。例如,在学习“消息”写作时,为学会如何从身边发现新闻,继而挖掘采写新闻。我鼓励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仔细观察,发现校园中的新鲜事、新气象,制作内容丰富多彩的手抄报,撰写活动总结,圆满完成写作任务。贴近生活的实践教学激发了学生良好的学习动机,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

4 改变传统教学方式,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资源,多渠道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

合理巧妙地运用多媒体技术,突破时空界限,充分发挥视频图文声像并茂的优势,提高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改变应用文写作教学枯燥、无趣、难教的现状,积极调动学生听觉、视觉,激发学习和写作兴趣。例如在学习策划方案、广告、海报等文体时,借助幻灯片、影视媒介不仅可以丰富课堂学习的信息量,而且文字、图像、动画有机结合能让学生能投入感兴趣地去学,去听,去写,实现教学效率的提高。

5 提高应用写作教师的综合素养

教师是教学组织工作的中心,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言而喻的,教师的专业素养决定着教学质量。现在的高职写作课对教师提出了很多新要求,高职应用文教师不仅需要较强的理论水平,还需要一定的写作功底。高职写作教师在实施写作教学方法时,要把写作课程与其他课程特别是专业课程相联系,培养和训练学生岗位职业必备的实用文体写作技术,注重提高其在未来工作中随机应变的谋事办事能力和创新能力。要做到这一点, 教师自身必须要具备专业融合能力和知识更新能力。这就意味着教师不仅要认真钻研自己的专业,潜心学习实用文写作知识,而且还要注意学习边缘学科、交叉学科的知识,通过各种途径,懂得更多的相关专业知识。教师要勇于实践,认真反思总结,积极开展校内外听课交流、观摩名师、加强交流和学习,完善知识结构,拓宽自己的视野,才能适应高职院校新的教学模式的要求。

应用写作是高职教育培养实用型人才不可缺少的课程,只有提高教师知识修养,更新教学思想,改革教学方法,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变被动为主动,从而推动高职院校学生的应用文写作水平不断提高,才能适应当前及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张智.高职院校应用文写作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11).

[2] 罗少珍.案例教学法在高职应用写作教学中的运用[J].高职教育,2012(5).

[3] 刘瑞林.高职院校应用文写作教学探讨[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08(11).

[4] 胡意利.高职学生应用写作能力培养初探[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12).

篇6

关键词:《应用文写作》课程;教学方式;开放式实践教学平台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2)08-0227-02

0引言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大学毕业生不一定能写小说和诗歌,但一定要能够写工作和生活中实用的文章,而且非写得既通顺又扎实不可。”应用文写作能力不仅是高职毕业生应该掌握的基本技能,也是社会对高职学生的基本评价因素之一。然而,相对于社会对应用写作能力的重视,近年来高职生的写作水平却不容乐观:实习报告错字连篇、语句不通;求职信充满“学生腔”和“文艺腔”;毕业论文、入党申请书全靠网上抄……学生的写作能力如此之差,除了语文基础薄弱、网络抄袭之风盛行等客观因素外,现有《应用文写作》课程教学方式难辞其咎。

1当前《应用文写作》课程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

以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目前《应用文写作》课程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或多或少都存在着缺陷:

1.1 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是目前应用最广泛也是时间最长的教学方法,其教学过程为:理论知识+案例教学+课堂练习。不可否认,案例教学对学生有一定的吸引力,也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但当其成为一种长期的、模式化教学方式后,学生对案例的兴趣逐渐降低,他们只是把案例看成一个“壳”――某种特定文种的格式,他们仅仅把作业的内容机械套进案例的“壳”中去,使《应用文写作》课程变成了“做填空题”,体会不到应用文的语言力量、写作意境等格式之外的那些更为重要的东西。

1.2 模拟教学法这种教学方法目前在一些高职院校人文类课程的教学中已被广泛使用,不管是通过教师的描述来再现想象中的场景,还是通过学生的角色扮演去实际体验,模拟教学最致命的问题是人物及故事情节都是虚构的,脱离了现实生活,违背了应用文写作真实性、实用性的原则,所以对提高学生写作能力来说只能是隔靴瘙痒。

1.3 项目驱动任务教学法作为高职理工科专业课程“工学结合”改革的重要结果,项目任务教学法被许多人文类课程模仿,其中包括《应用文写作》课程。项目驱动任务教学中,一个项目由多个任务组成,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通过角色扮演,在做中学,学中做,以达到提高专业能力的目的。项目教学法的实质还是模拟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冥思苦想设计项目,学生缺乏材料“闭门造车”。因此,虽然目前项目教学法很流行,但并不适合应用文写作课程的教学。

1.4 网络写作实践教学平台我校的网络写作平台确实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且不受时空限制的,但问题也随即出现:由于缺乏面对面的交流,教师往往并不知道学生写作的真实背景和写作任务,只能在网页上 “就文论文”,学生对教师的点评也往往是不解其意。

上述教学法的共同问题是:他们都脱离了社会生活来教学写作,造成理论与实践的脱节,课堂与生活的脱节,使《应用文写作》课程教学变成了高台教化。社会生活是应用写作的源头活水,写作课程与社会生活血脉相连,社会生活应成为应用写作教学的大背景、大舞台。基于这样的前提和认识,构建开放式《应用文写作》课程实践教学平台就成为必要。

2开放式《应用文写作》课程实践教学平台的建构

《应用文写作》课程的开放式实践教学平台是指围绕学生的日常生活、校园生活、社会生活三个活动圈,所创设的真实的、鲜活的写作实践教学平台,以学生的真实生活作为写作教学的真实背景,鼓励学生走入现实生活,在实际应用中提高写作能力,在写作实践中丰富自己的社会经验。它与传统课堂教学相得益彰,相互促进,并逐渐形成应用写作课程实践教学的长效机制。以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为了增加学生写作实践机会,提供给学生真实的写作环境和任务,可建立以下三个实践教学平台。

2.1 学生日常应用写作指导机制高职学生在三年的大学生活中,为了应付日常生活和学习,常常需要写一些简单的应用文,如请假条、借据等条据类文书,计划总结等事务类文书,入党申请、贫困补助申请等申请类文书,求职信、履历表、感谢信等社交类文书,实习报告、毕业论文等科技类文书,未开设此门课程或者开设了还未学习的学生,以及由于课时短学完又遗忘的学生,在面对现实的写作任务时,往往是一头雾水,不知道怎样去写,更不知该向谁去请教,在校园内设立一个面向全校学生的写作指导机构,对学生日常的《应用文写作》课程问题给予及时的、周到的帮助。现实的需要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应用文重要性的认识也远比教师单方面在课堂上重复印象要深刻、具体得多。

2.2 校园内部应用写作实践教学平台在校内,主要建立以下几种实践机制。

2.2.1 通过组织应用文写作技能大赛、创办班级或社团刊物等形式,在全校营造一种重视写作、崇尚写作的校园氛围。高职院校缺乏本科院校里那种浓厚的文学氛围,学生对文学写作也不喜欢,其根源当然在于学校对专业课程的过分偏重和对基础课程的不重视,只有在全校营造一种重视写作的氛围,学生对于写作课程的看法才会慢慢扭转。技能大赛是学生专业实践的一个重要环节,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有多种专业技能大赛,但是还没有应用写作技能大赛。通过前期宣传,组织选手参赛,评选最优等活动,不但给学生提供一个提高写作技能、展现自我的平台,而且能够在全校宣传《应用文写作》课程的重要性。报刊能够促进学生通讯、消息等应用文的写作技能,在创办班级和社团刊物的过程中,因为作品有了更多的读者,学生写作的积极性被激发。一份份各具特色、色彩纷呈的报纸也成为记载美好大学生活的载体,促进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沟通交流。

2.2.2 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适度开放学校行政机关内部的一些文书岗位,提供给学生实习。学校是一个小社会,有正规的、运转有序的行政管理机构,每天都有一些公文需要拟写,学校自身就是一个很好的应用写作实践单位。我院曾在一些系部的办公室使用本校学生担任临时的文书,让学生起草一些简单的公文,如通知、公告、卫生检查等文件,实习学生确实有很大收获,也缓解了系部人手紧张的问题。对此我们将会作进一步的研究,找到更好的契合办法,使学校开放更多的文书岗位提供给学生实习。

2.3 校园外部应用写作实践教学平台除了学生在校时提供给学生丰富的校园内部《应用文写作》课程实践教学平台外,我们还充分利用假期和实习的时间,建立多样化的校外实践教学平台。

2.3.1 学生暑期行业调查制度化。行业调查报告是一种大型综合性文书,要求内容真实,结论可信,逻辑严密,语言表达清晰流畅,通过撰写行业调查报告,实地采访使学生不但获得了最新的行业前沿信息,对自己的专业有了切身的认识和了解,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写作能力会有扎实的锻炼和显著的提升。

2.3.2 建立以党政机关为主的校外应用写作实习基地。党政机关一般都是大型行政管理中心,各种公文来往频繁,应用文种类比较齐全,制作质量相对较高,所以如果能够建立以党政机关为中心的应用写作课程实习基地,接纳学生的《应用文写作》课程实习,其教学效果将事半功倍。

2.3.3 高职院校还可鼓励学生自己创办实体公司,承接对内对外的公文写作任务。

3建立高职《应用文写作》课程开放式实践教学平台的意义

首先,建立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真正改变了以往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写作任务产生于学生的现实生活和功利需求,解决了学生《应用文写作》课程“动力性缺乏”问题,激发了学生写作热情;其次,突破了以往《应用文写作》课程教学模式空间狭窄、情景虚拟的局限性,在广阔而真实的社会生活中,学生写作思路不再受到束缚和限制,笔下有物可写,思维自由放飞,得到生活和心灵空间的拓展,写作能力的提高和思维空间的拓展这两者正是所有写作活动所追求的最佳效果;最后,它是应用写作实践的长效机制,解决了以往《应用文写作》课程因课时量少而带来的写作实践十分缺乏的问题。

目前,开放式《应用文写作》课程实践教学平台还是一种正在探索中的新的教学模式,其教学形式如何解决、制度如何建立、教学时间如何确定等问题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和完善。

参考文献:

[1]李正光,刘亚玲.高职应用文教学整体优化研究[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0(04).

篇7

论文关键词:以发表为中心;高职;应用写作;教学改革

为了提高高职应用写作教学质量和效益,近三年,笔者从解决学生写作动力性困难入手,以发表为中心改革高职应用写作教学。这项教学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所教班级学生参加应用写作任务或内容真实项目一百多个,写作欲望、兴趣、积极性和水平明显提高。学生初步具备了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所应具备的基本写作素质和语文素养。

动力性困难是当前高职学生写作的主要困难,其次才是能力性困难。所谓动力性困难即写作兴趣、写作热情、写作自发性和写作积极性方面的畏难情绪。唤起、维持、增强学生写作的内驱动力,无疑应成为写作教学极其重要的出发点和关键点。否则,离开了学生这个写作主体的积极性,培养写作能力就无从谈起了。而这正是高职应用写作教学问题的主要症结所在。“以发表为中心”改革高职应用写作教学,就能够有效唤起、维持、增强学生写作的内驱动力,真正实现“要我写”到“我要写”的转变,并在解决其动力性困难的同时,逐步解决能力性困难,提高应用写作教学效果,增强应用写作能力。

本文所说“发表”为广义,即运用书面形式或者口头形式以及其他形式向公众表达意见,包括在刊物上登载等。所谓以发表为中心的高职应用写作教学,就是以发表为枢纽,紧扣学生的写作内驱动力——发表欲,以从口头到书面、从音像到文字、从课堂到课外、从模拟仿真到实际项目的多层级发表活动贯穿始终,以发表学生的应用写作作品为契机,以激发、巩固、升华其创作欲、发表欲和创造性为抓手,以提高学生应用写作能力和语文综合素养为宗旨和依归,形成具有鲜明高等职业教育特征的应用写作教学模式。

总之,以发表为中心的高职应用写作教学,突破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其教学时空已延伸到课外,其教学内容已经拓展到专业学习、校园生活、个人职业生涯等诸多方面,其教学方法已经扩大到最新的现代信息技术领域,对于提升高职应用写作教学质量和效益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和借鉴意义。

多层级发表案例

高职学生写作基础普遍薄弱,写作兴趣、水平等参差不齐。要激发大多数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必须为所有学生创造发表作品的机会,然后再逐步引导学生走向更高级别的发表。以发表为中心的高职应用写作教学采取多层级发表方式,形成富有亲和力的“发表网络”。一方面,鼓励学生细读应用文本,既要学会欣赏,又要敢于怀疑,破除发表的神秘感、神圣感;另一方面,为学生发表作品提供阵地,使发表成为可能。这就是一级到四级发表:一级发表限于小组当中。当同学互评作文时,就是学生作品初次得到发表的机会。二级发表是在全班同学或兄弟班同学范围中进行。或口头宣读,或分文种举办佳作专刊,或开展求职信应聘书比赛,或举行校园解说词征集活动,等等,千方百计为学生增加发表机会,拓宽发表范围。三级发表是投稿到校报、校刊上。四级发表是向各级刊物推荐佳作,或者让其作品应用到现实中发挥应有作用,从而激发学生写作热情。这四级发表均突破了传统作文教学中的读者缺位现象,出现了除教师之外的非严格意义上的其他真正读者,“作品”被人“阅读”了。笔者将其归纳为“当众表达:被阅读”。

案例一:笔者举行了某学院学生勤工俭学岗应聘书比赛,通过以赛激趣,激发学生学习写作的热情。结合典型文本的细读,学生获得了应聘书写作的基本常识和写作要求。教师现场引导每个学生合理确定最适合自己的应聘岗位目标,写出凸显个人特色和亮点的应聘书。随后进入多层级发表:首先,在小组内小范围发表,互相传看,提出修改意见建议,进行初次完善;其次,推选出小组中的代表作在全班范围内宣读或展示文本,相互交流,品评优劣,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进行再次完善;再次,结合学生所学艺术设计类专业的特点,要求全班学生将经过师生反复修改定稿的应聘书,以真实、美观的包括完成了封面、版式设计等在内的应聘文本形式,在校内公开展示;最后,鼓励学生将自己的应聘书送呈相关部门,争取适合自己的勤工俭学岗。

本案例完整地体现了多层级发表的各个层级,最大限度地使每个学生都获得了至少两次的发表机会。应用写作的指导过程与文章产生和运用的实际过程完全一致,与专业相融合,与校园相融洽,直接管用,颇能激发学生的应用写作积极性创造性。

案例二:笔者利用自己兼任指导教师的学院社团报《旖旎风报》开辟应用写作专题文苑,为学生作品的发表提供阵地。同时,还将《旖旎风报》交流到湖南城市学院等高校,扩大了学生作品的辐射面和影响力。

本案例主要在三级发表和四级发表上着力,扩大读者面,拓宽作品被阅读的时空,增强作者的写作效能感和成就感。

案例三:笔者将学生在课堂上细读2008年第5期《应用写作》上《对一则消息的修改及思考》所提出的质疑和修改建议进行综合、深化,写成论文《从一则消息病例看消息的写作——〈对一则消息的修改及思考〉的补充》,发表在2009年第4期《语文学刊》上,使学生找到了自信,读写兴趣大增。

本案例由文本细读中的质疑所生,师生合作,深化提高,撰文公开发表,既使学生切身感受到了学从问出,学贵有疑,又实现了多层级发表,激发了学生的应用写作动机。

项目式发表案例

高职应用写作不同于一般的中小学作文,大多可采用任务驱动、项目教学等教学方法,与专业结合更紧,越来越多地与仿真乃至实际项目相结合。因而高职应用写作中的“发表”的意义并不止于“当众表达:被阅读”,而更进一步延伸为“项目开发:被采纳”,从而彰显高职教育的职业性,体现应用写作的高职特征。几年来,笔者结合所教班级专业,有计划地开展项目教学。2007~2010连续4年,将拍摄学院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专题片、党建宣传片、湖南省益阳市安化二中信息化校园建设经验宣传片、益阳市大通湖渔场对外形象宣传片等真实项目引入教学,组织引导学生制定策划方案、搜集整理素材、撰写解说词、参与拍摄制作。

案例一:2007年,学院接受国家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需要拍摄专题片,笔者受命承担此项任务。笔者结合应用写作课程教学,将这个真实的项目引入课堂,带领学生学习撰写专题片拍摄策划方案、合同、解说词,并与学生所学多媒体设计与制作专业紧密结合,圆满地完成了拍摄制作任务和应用写作教学任务。

本案例充分利用了自己学院的应用写作项目,融专业学习、学院工作与应用写作于一体,任务项目实在而富于挑战性,师生都感觉受益匪浅。

案例二:2008年,湖南省益阳市在益阳市安化二中召开益阳市信息化校园建设经验推介与现场观摩会,会上需要安化二中以宣传片的形式系统总结、具体介绍该校信息化校园建设的成功经验与作法。笔者参与该项目的拍摄工作,主要承担解说词撰写。笔者搜集了解大量信息材料后,将此项撰写解说词的任务引入课堂,引导学生细读学院迎接国家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专题片解说词、观看宣传片,掌握专题片解说词撰写的要领,根据安化二中所需宣传片的具体情况和撰写要求,确定框架、充实内容、反复修改,形成解说词初稿。并将校方、拍摄机构的讨论修改意见及时反馈给学生,利用课外时间,组织部分学生一起修改完善,最终定稿,获得校方、拍摄机构和活动参与者一致好评。

本案例已经将应用写作的真实项目拓展到校外,任务项目难度更大,周期也比较长,更多地是在课外完成。一些学生不仅参与解说词的撰写,还主动参与拍摄及后期制作,无论专业学习还是应用写作,学生都感觉远胜单纯的课堂教学。

案例三:2009年,湖南省益阳市大通湖渔场拍摄对外形象宣传片,笔者参与此事。一方面,将这个项目引入应用写作课程教学,带领学生学习策划方案、合同、解说词等应用文,另一方面,主动介绍学院专业师生承揽对方所辖企业品牌产品的包装设计、广告设计等业务,并结合这些教学产品说明、设计说明、广告文案等学生急需、专业性较强的应用文种,较好地发挥了应用写作教学服务专业学习,服务人才培养的作用。

本案例涉及的应用写作真实项目较多,对传统教学的冲击比较大,需要更大的教学灵活度,对教师的教学和指导要求也更高。师生通过这样的项目锻炼,就不再是象牙塔里的“自娱自乐”,“孤芳自赏”,而是投身火热、丰富、变化多端的社会实践。大家意识到,只有与活生生的专业项目、白热化的市场竞争对接,真刀实枪地干,才能收获真才实学。

诸如此类的项目与专业学习紧密结合,颇能激发学生内在的写作需求,带着实在的任务、项目写作,实现写作教学与实际应用的无缝对接。

活动式发表案例

高职校园学习、生活丰富多彩,众多的校园活动涉及日常应用写作的方方面面。学生全面参与甚至主持其中的活动,为应用写作提供了用武之地。通过公开征集方案等形式,广大学生踊跃参加。一旦其苦心经营的活动方案的作品被校园活动所采用并付诸实施,其激励作用是十分明显的。笔者称之为“活动使用:被实施”。

篇8

关键词:应用写作 兴趣探讨

Abstract: the writing is of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 students must master basic skills, a measure of social adaptability of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and the essential elements of the overall quality. Lots of higher vocational applied writing course have been opened, but the results are unsatisfactory. How to improve student writing, teachers are fundamental, the students ' interest and closed, change the test method is to promote. This article on how to stimulate students ' interest in learning applied writing, I summarized the long engaged in the course of teaching experience, communicate with peers and explore.

Key words: writing application interests

[中图分类号] G42[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

应用文是人们在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处理公私事务时使用的一种具有固定或惯用格式的文体。其使用非常广泛,实践性很强。因此,在现代生活中,应用文的写作,无论是对机关文秘人员,还是普通公民,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而对需要全面提高个人综合素养的高职院校学生来说,应用文写作更是一项必备的基本能力。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的“大学毕业生不一定能写小说诗歌,但是一定要能写工作和学习中实用的文章,而且非写得既通顺又扎实不可”。

很多高职高专都开设了应用写作课,但在实际的教学中,由于应用文写作具有特定的对象、内容和形式,写作方式相对固定、规范,所以大部分教师只是照本宣科,讲讲写作格式和注意事项,给学生归纳几个条条框框,然后提供几篇范文,让学生生搬硬套。而学生认为应用文的文学性不强、枯燥乏味,觉得有些内容在中学阶段已学过,有些内容与己无关,学无所用,因此学得没劲,练习写作时也就是强迫自己依照范文鹦鹉学舌、依葫芦画瓢,应付了事。总之,应用文写作教学在高职院校基本处于“教师不好教,学生不好学;教无效,学无用”的状态。如何改变这一现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应用写作的能力,笔者认为如下。

一、教师的能力是根本

教师必须有较高的专业素质和较丰富的写作实践经验,他决定了授课的质量和学生学习的质量。陶行知先生说过:“要向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因此,教师必须学习应用写作相关知识,掌握前沿知识,加强自身实践。如,公文中“函”的写作,在两年前国家就规定:只能作为平行文。但现在很多教师不了解,还在可以作为下行文讲解。要主动积极参加各种研讨会、报告会,加强交流,拓宽视野。再次是要在具体的写作训练中,放下架子,与学生一起探讨。

二、培养学生学习应用写作的兴趣是关键

兴趣是以认识和探索某种事物的需求为基础,是推动人去认识事物、探求真理的一种重要动力,是学习活动中最活跃的因素。孔子就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正如心理学家皮亚杰所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学生一旦对这一课程产生浓厚的兴趣,就会产生源源不断的动力,就会尽力求索,知难而上,就会视学习为乐事,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本人从事应用写作教学中多年,积累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激发学生兴趣的经验和方法。

(一)让学生认识到应用写作的重要性。要让学生明确什么叫应用文。香港陈耀南教授在《应用文概说》阐述:“应用文就是‘应’付生活、‘用’于务实的‘文’章,个人、团体、机关相互之间,公私往来,用约定俗成的体裁和术语写作,以资交际和信守的文字,都叫应用文。”在现实生活中,可以提高大学生运用书面语言表达思想、办理事务的能力,以适应信息时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可以说,写作能力代表着一个人的基本文化素质,还体现着一个人的知识储备、生活阅历、写作经验、思维能力等诸多方面的综合素质,体现着一个人的智能结构。是人们交际、交流、沟通的必要工具,是企业所要求的职业核心能力之一。

列举实列:《南方人才报》登载一个大学生因个人简历写不完善而被招聘单位拒之门外;《党员文摘》上登载的对语言文字的“妙用”说明中国文字具有丰富的表现力:某县政府办公室主任对秘书写的材料作了如下改动:“全县农民减负30万元,30万农民人均减负1元”,改为“全县农民减负30万元,100%的农民都减负”;“全县到2003年全部脱贫”,改为“全县比原计划的2004年提前一年脱了贫”;“在这次事故中,30名正在井下作业的矿工除1人生还外,全部死亡”,改为“经过县领导的精心组织抢救,正在井下作业的矿工除29人无法抢救外,全部生还”。 同样的意思用不同的语言表达,效果不一样。

(二)情景模拟法:即创设情境,再现情景,让学生实际演练,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如,在进行自荐信、求职信教学时,让学生分别扮演招聘者和应聘者,通过不同身份的转换,分别揣摩各自的心理感受。作为招聘者,将会从哪些方面提出问题,作为应聘者应在哪些方面做好准备,从而,更加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通过这种自我体验,充分发掘学生的潜质、潜能,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索,实现对知识的真正掌握。

(三)启发反思法:即在进行理论讲授之前,先用学生以前写过的应用文体检测学生,让学生自己意识到:这些文体虽写过多次,但仍存在问题,从而,引导他们自我反思,启发学生领悟到:写不好应用文的关键在哪里,应怎样修改,进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如,我在多媒体上播放出我校一个因患白血病得到全校师生捐助的学生写的一封感谢信,交学生课堂讨论,修改,完善。进而让学生明白这类专用书信的写法。

篇9

社会经济和劳动就业结构的变革,对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培养机制等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加强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培养,提高学生能力和发展学生能力,已成为高等职业教育深入改革、适应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关键。作为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应用文写作,更显示其重要性。正如教育家叶圣陶说过:“大学毕业生不一定会写小说诗歌,但是一定要写工作和生活中实用的文章,而且非写得既通顺又扎实不可。”应用写作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极强的基础课、能力课,应用文是在社会生活中广泛使用的文体,如何更好地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和提高学生就业能力服务,已成为从事应用文写作课教学的教师认真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许多学校应用写作的教学仍是传统的以教师唱“主角”的“讲授型”和“单一型”的模式,如何走出当前应用写作教学的误区,突出应用写作的特性,突破不适应当前需要的教学定势,提高学生学习应用文的兴趣,发挥学生的积极性、自觉性和主动性,增强应用写作教学效果,本文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对应用写作的教学进行探索和研究。以下结合个人的实践,谈谈个人从事该门课教学的一些想法和做法。

一 掌握扎实的写作理论知识是学好应用文的前提之一

毋庸置疑应用文也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学科。同文艺作品相比,既无形象性,又很少趣味性。再加上学生初次接受很难一下便把应用文纳入原有的语文知识结构中,在文种上也不易变通。因此,如何化难为易,让学生轻松的掌握这门课程的理论及其写作,成为我们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根据自己几年来的教学体会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选择好每节课的突破点,化难为易,当好设计师。

应用文每一章节涉及的内容都较为广泛。教师在备课时就应反复理解教材内容;其次根据情况,灵活应用,做到经纬分明,重点突出。在一节课的有限时间内既要做到重点突出,又要顾及到面的知识,因而教师成了至关重要的设计师,必须把每一章节的内容做一个科学的安排,让学生在主次分明中获得知识。比如在行政公文这一章,这是应用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学生能顺利地完成公文的写作必须具备多方面的素质,有政治思想,政策水平,业务水平及社会知识等诸方面的素质。但就本章来讲,学生重点掌握的是公文的结构样式及其内容的写作。其结构样式涉及的内容较多,学生一一死记硬背很容易出现差错。因此,我在讲此章的知识点时,直接从公文的结构样式出发,首先在黑板上设计一张“公文纸”,然后按公文结构样式的要求和包含的内容填入“公文纸”上规定的位置,再用不同颜色把选择和规定项目加以区别,这样可以把较繁杂的内容直观的表现出来,学生学起来也就比较容易。当然其它章节仍可以创造出一种比较便捷而又直观的教学方法,去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

2、运用比较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在应用文课堂教学中,我们还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运用“比较法”,让他们在“同中求异”或“异中求同”中掌握一些文体的特点和写法,以加强他们的记忆力,如请示和报告,很容易混淆,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就会发现二者的相同点是均属上行文,不同有四点:写作动机不同、写作侧重点不同、写作时间不同、处理方法不同。再通过让学生列表整理其相同点和不同点,学生对请示和报告的区别就一目了然,想再混淆都难。这样自然会加深印象,也就能准确的掌握各自的特点。此外,应用文中还有许多章节可运用这种方法。如在讲通知的种类时,就着重评点几种常用的通知在告知范围和内容性质方面的区别,并列举了公文中的任免和聘用干部的通知与一般会议通知的实例。在讲计划时,可将本章中几种不同文种(要点、意见、方案等等)进行比较,分析其作用、目的地、内容侧重点的不同。对于较容易混淆的,如:调查报告和总结报告、市场调查报告和市场预测报告等,这类文体可以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帮助学生识同辩异,更好地掌握文体的特点。总之,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比较,让他们在比较中掌握每种文种的不同个性,既加深了理解,又能增加求知欲,拓宽知识面,在教学生“学会”的过程中,也教会了学生“会学”。

3、运用互动法,使文种之间互相渗透。

应用写作的文种很多,但不是孤立的,利用文种之间的相互关系,促成文种与文种的互动。

有的文种之间是对应关系,如请示与批复、函与复函、计划与总结、起诉状与答辩状等,这一类的应用文体,可以成对的进行讲解和训练,先让学生写了前一种文体,然后让同学之间互相对应写作,这种“就地取材”的训练方法,既让学生练习了写作格式和技巧,同时让学生变换角色,用心体会不同角色的心态和需要对写作内容和语言的影响,也增加了学生的写作兴趣。比如给学生材料,让学生写出一份“请示”,让学生体会上行文的写作特点,然后把写好的“请示”随意的发给学生,针对拿到的“请示”写一份“批复”,再体会下行文的语气和写作特点,然后结合学生作文中出现的问题加以讲解。在整个过程中,学生很兴奋,觉得有意思,甚至“好玩儿”,寓教于乐,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

二、注重学生素养培养,转变纯理论传授教学观念

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对应用文写作提出了内容实用的广泛性和文体多样性的要求。应用写作内容涉及面极广,所以要写好应用文必须掌握方方面面的知识。笔者认为应用写作的格式只是一个“壳”,是一种形式,不能单独存在,是为所要表达的内容服务的。在应用写作的教学中,如果只是脱离内容讲写作,对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无异于隔靴搔痒,当学生遇到实际情况时仍会困惑、茫然。在学生的头脑中首先有了欲表达的内容,又掌握了必要的写作技巧,写作才能成立,“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米”相当于写作的内容,“炊具”相当于写作的格式,烹饪技巧相当于写作的技巧,烹饪过程相当于写作的过程。让每个优秀的厨师精通各种粮食和蔬菜的种植和特性是不可能的,厨师只需备好各种材料即可施展技艺。这就要求学生具备多种素养。针对现实要求,教学中教师要始终贯穿一种素养意识,即在传播应用文写作知识的同时,要求学生必须具备一个写作者应具备的各种素养,理论素养,业务素养,心理素养等。同样,讲授应用写作的老师也不可能精通要写的所有内容,要教好写作也可以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资源,与相关的课程互动。讲授“演讲稿”的写作时,可以与教公共关系的老师台作,学生在“公共关系”课上学完“演讲”的内容和礼仪要求后,结合公共关系课的演讲题目,趁热打铁,讲授“演讲稿”的写作,这样学生对“演讲”有了整体的认识,演讲稿的写作就可以有的放矢,学生写完演讲稿后,与“公共关系”课的老师联合组织学生举行一次小型的演讲赛,由应用写作老师评判学生的演讲稿的写作质量,由公共关系老师从形式上评判演讲的水平,使学生在演讲中,既领悟了演讲的技巧,又学会了演讲稿的写作技巧。“经济合同”的写作中牵扯到许多经济法的内容,可以与“法律基础”课互动;审计报告、经济活动分析报告的专业性比较强,可以与“会计学原理”、“市场营销”课互动等等。这样,课程之间得到了互补和共长,还节约了课时,对学生和老师都是一箭双雕。

三、立体模拟,系统导练

在以往的应用文写作课上主张学生多练,认为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岂不知题目越多越好的“题海战术”,那样会使学生感到“苦海无边”而产生“弃学是岸”的念头。练,要有导有引,导是主导,引是引趣。这就给教学提出新的要求:既要有理论性又要有趣味性,既要注重理论又要加强实践。“写作”即是写写作作,不写不作,是无法提高写作能力和写作水平的,躬行方知写作,应用写作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缺少实践环节,只能是“纸上谈兵”,闭门造车是造不出好车的,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理论与实践的互动是必不可少的。具体做法有以下几种:

1 引导启迪,使教学主客体之间互动起来。

应用文写作的学习应该是一个交流合作的互动过程,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该扮演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和研究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发挥学生的主导作用,帮助和促进学生的知识建构。

每个学生的发展水平、个人生活背景和兴趣爱好不同,对同一事物的理解和认识程度、角度不同,写作教学过程应该是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学生的学习方式除了听老师讲授,更重要的是自己去思考、体验和建构,还有学生之间的互相影响、引导、启迪。在教师的策划和组织下,学生在一起讨论和交流,通过这样的合作学习环境,群体的思维与智慧可以被整个群体共享,彼此取长补短,互相启发,共同完成对新知识的意义建构。讨论、交流的方式还为学生提供了宽松的学习环境,减轻了学生的心理压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提高吸收知识的能力。如讲到平行文“函”,我们假定学生临近期终考试,可是出现了不规则的停电现象,严重地影响了学校的教学工作,让学生代表学院拟写一份函给当地的供电局,先把一个学生写的函投影到屏幕上,其他同学进行补充。从函的标题、受文者、正文的诸项内容到函的结语、落款、成文时间,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由发言,反复补充、不断争论,最后根据讨论结果,让每个学生起草一份函,学生就可以胸有成竹的写出规范、完整的函。学生不仅学会了一种文体的写作方法,还明白了“事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体会到了应用文的“实用性”。再如简报的版面设计要求很严格,内容可以由几个相对独立的部分组成,这样的文体也适合把学生分几个小组,他们内部分工,集体设计、排版、撰写,最后完成。笔者做过比较,有单个学生分别完成,从版面的安排到写作的格式,内容的设计与写作完全正确的极少,经过合作完成的简报往往比较完善,学生在合作制作过程中,领会更多,更细的知识点。

2、在教学实践中,可以建立应用写作模拟实验室。

在教师的组织下,让学生担任不同的角色,协调配合,制发文件、办理公务、谈生意签合同、订计划作总结等,与实际密切结合。如“发文处理”的操作性非常强,教师讲完了其程序后,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扮演不同的角色,从草拟、会商、核稿、签发、注发、缮印、校对、用印、签署、分装、传递到立卷、归档、销毁,进行流水线作业,调动学生的感官系统、立体地把一整套工序完成,变抽象、繁杂、枯燥的理论为具体的、实实在在的操作技能,学生走向社会后就可以轻车熟路的授入到工作中去,以最快的速度适应社会的需求。写作模拟室不仅巩固了写作理论知识,而且激发了学生学习应用文写作的兴趣,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交际应变能力。

3、采用情境模拟法,缩短学校与社会的差距让学生在充分展示自己中成长。

在讲操作性强的应用文,如求职信、会议记录等文种时,让学生现场扮演机关、企事业单位等应用文的办事员、秘书人员针对某一事务的处理和处置,或口头,或怎么笔头在规定情境中完成写作;练习给上级写汇报材料,让同学们作现场口头汇报,领导作报告,同学们做现场记录等,使说写结合,丰富教学形式,以活跃课堂气氛。

除课内练习外,适当加强课外练笔,指导学生将所学文体在日常生中加以实际运用,如给亲朋好友写信,给学校广播战、黑板报写稿,订计划,写总结,针对校园中违纪事项或好人好事写通报,为自己家乡的土特产品写广告,针对校内学生进行消费调查。这样将所学的知识用于实践,架设了知识能力的转化的桥梁,学生们写出质量较高的应用文的同时,更增强了社会适应能力。

四、以评代讲,讲评相融,在作业评析中升华学生的写作能力

篇10

【关键词】应用文写作,面向职场,活动引导

根据教育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高校教育的改革发展“的要求,结合高职院校学生实际情况,高职院校在各专业开设了应用文写作基础必修课程。应用文写作是语文工具性与实用性的重要体现,它与学生生活及将来就业息息相关,应用也非常广泛,几乎涉及到各个领域,相对于其他文体来说,应用文的使用频率要高很多,正如著名教育学家叶圣陶所说“大学毕业生不一定能写小说诗歌,但是一定要能写工作和学习中实用的文章,而且非写得既通顺又扎实不可。”由于长期以来,应用文写作课程理论性强,实操课程少,以及高职院校学生文化基础较差等原因,导致应用文教学陷入一种难以摆脱的窘境。教师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枯燥的理论知识使学生感觉索然无味。学生在应用写作的学习过程中也存在认识上的误区,他们觉得应用写作是很简单的事,完全可以从通过网络下载等。作为担任高职院校应用文教学的笔者,在担任应用文写作教学初期,面对如此窘态,通过深刻反思,不断改变教学方法,尝试在面向职场的应用文教学,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应用文教学随之改观:

一、在课外的生活中营造职场,引导学生自主性学习

在课外的生活中,笔者将应用文写作的课堂延伸到第二课堂,营造一个职场环境。如借助现代信息化手段,建立了班级QQ群,微信群等。建立现在信息化群的意义非常重大,营造一个社会职场模式,教师作为单位主管,班干部分工协作,分别为人事部、行政部门,对QQ群、微信群所发表的一切通知、请假条、策划方案等做记录及监督。教师作为单位主管针对言论做点评及更改。这种职场的模式,让同学们很自然的接受了应用文写作的重要性,现实中的案例,让学生深刻认识到:如果不掌握应用文写作技能,会给生活、学习、工作带来很多不便。应用文的使用与写作将成为他们肯工作中的必备技能之一。这个技能如同其他体裁的写作一样,均不可能是一日之功,都必须在学习期间认真学习,多学多练才能熟练掌握,毕业后才能更好的运用于职场。

在校园的实践活动中,让学生亲自参加活动的组织策划,并形成相关活动的新闻稿。笔者在学期中对所任教学生作了一次特殊的测试,这次测试囊括了本学期所学应用文相关文体的写作。由笔者在应用文写作课堂上发起了“暖心活动”倡议,向贫困山区捐赠物资,再由学生会在课后组织策划全部活动。包括策划、主题班会、物资募捐现场等。围绕这次活动设计了一系列应用文写作教学案例,按照活动顺序安排了以下案例(以外语系教学活动为例):

外语系学生会组织临时工作会议,商议“暖冬行动”计划,并撰写会议纪要;

以外语系学生会名义拟写倡议书,号召大家奉献爱心、积极响应暖冬行动;

以组织者――外语系学生会的名义向外语系申请组织全系“暖冬行动”主题班会,并提交活动策划书;

通过主题班会进行现场募捐并邮寄物资,活动结束后,撰写活动总结;

以记者的身份撰写新闻报道,以青年志愿者协会的名义向全系捐赠衣物的同学写感谢信。最后由教师在课堂上对活动进行总结,对所收集的作业进行当堂修改。此次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了明显提高,进一步增进了师生间的关系。让每个同学都参与其中,并乐于参与。不仅培养了学生应用写作的综合能力,更培养了学生爱心、博学的良好品德。

衡量一门日语课程的真正标准是你日语讲得有多好,衡量一门销售课程的真正标准是你卖的有多好,而衡量应用写作课程的真正标准是“写”得有多好,“用”得有多流畅。因此,要把应用文写作延伸到第二课堂,在课外生活中营造这种职场环境,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二、在课堂的教学中定位职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实践的教学过程中,笔者大胆改革,致力创新,改变传统的老实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和一味让学生写的方法,定位职场,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

比如在学习求职信、简历的制作后,笔者要求每个学生根据自己所学的专业,爱好特长、取得的资格证书等写好简历;教师根据专业搜寻市内热门招聘信息,如针对外语系的日立汽车系统有限公司,针对建艺系的敏捷集团增城分公司相关职位的招聘,在课堂上设立模拟面试现场,模拟职场分为分组――实施――评估――总结四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分组阶段。将班上同学分为三组,招聘方、求职方和观察方;第二阶段:实施阶段。要求求职者准备好求职信,结合学过的面试礼仪,尤其注意仪容、服饰、语言、行为等。招聘方:主考官出考题,每位主考官的问题不得超过两个。要求问题要有一定的深度,且需与本专业知识联系密切。观察放负责观察、及时做好相关记录。第三阶段:评估阶段。由全班同学对招聘方、求职者、观察方互相点评:哪一位求职者的表现最好?你认为哪一位主考官提的问题较契合专业要求、具有面试官素质?并投票评出:最佳求职者、最佳招聘方、最具口才奖。第四阶段:总结阶段。通过模拟职场情境,从HR的角度分析优秀的求职材料应该具备哪些要素,如何才能写规范、得体的求职材料,HR眼中优秀的毕业生应具备哪些条件。并使学生意识到,在日后的学习中,需要更加努力学子,努力考证,积极参加社团活动等,成为求职中HR眼中优秀的应届毕业生。通过这种模拟职场,培养了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表达能力、拓展了学生创造力和思维能力,并让学生真正有主导意识,让每个同学都能参与到课堂,感受到职场,在学生能在“职场”上“舞文弄墨“、尽显才智。这样的教学方法直观性强,具有很强的临场感觉,学生能在模拟职场中掌握所学知识,也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笔者求职信、简历的教学中感悟:真正的应用文教学应立足教材面向实际、立足课堂面向职场。

三、在文体选择时结合专业,活动引导学以致用

在文体的教学和写作训练中,笔者改变过去每一种文体都讲、练的方法,改变教案通用的教学模式,结合学生所学的专业,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并将课本上没有而学生将来在专业工作中涉及到的文体进行补充。如经管系增加专用文书《市场调研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审计报告》等文体的教学。在应用文教学中,利用活动引导教学,使学生学以致用。教师通过实践活动这种真实的环境,让学生深刻体会到应用文的实用型,让所学到的知识及时体现他们的使用价值。这样,学生才会主动自觉的去学习,教学才能取得零号的效果。如在《条据》教学中,教师设置因借条写作不当引发的经济”纠纷“,再在教师引导下,让同学们根据教材上《条据》写作时,数字应该用大小写来消除“误会”;在《演讲稿》教学中,组织学生进行竞岗,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还可以通过竞岗活动为线索,面向职场实际情况,设立相关情境进行教学,做到真正的学以致用。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以实践活动做引导,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带着迫切需要去学,便唤醒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在开放式教学中引导学生,让学生进入社会

应用写作是实用学科,程式性是其最大特点,因为应用文教材多为条条框框,单调枯燥,尤其针对教学中学生感到陌生又难以学会的内容,笔者做了大胆尝试,进行开放式教学,一方面,将课堂延伸到校外,让学生真实地参观并掌握第一手材料,进行文体写作。如在学习“调查报告”中,针对学生专业进行调查报告的撰写。如建艺系的学生根据所学《古代建筑史》,调查家乡或周边城市存在的古代建筑、古代建筑的现状、当今社会对古代建筑的保护及修护的建议和意见等相关的调查情况进行调查,根据掌握的第一手资料,结合调查报告文体的写作,写一个关于家乡古代建筑的调查报告。这样学生不仅掌握了课内知识,还培养了观察、思维能力,拉近了学校教学与社会现实的距离,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另一方面,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指导学生收集相关信息资料。如经管系调查报告的写作指导,可在学习调查报告文体知识的前提下,教师调查报告题目,要求学生根据题目在网络上查找资料,按要求完调查报告的写作。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既锻炼了收集网络资料和分析、筛选资料的能力,也掌握了应用文写作的技能。

通过校外的课堂延伸以及网络资源的拓展等开放式教学,极大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了他们驾驭知识和灵活运用的能力。对笔者的启示是:开放式课堂对学生潜能的发挥和实际锻炼是任何课堂教学都不能替代的;作为一名应用文写作教师要善于把握一切对学生有锻炼价值的机会,积极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总之,应用文写作的实用型决定了其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和有效性。只有面向职场,突破理论范围的束缚,突破课堂教学的空间,才能使真正使应用文写作学以致用。同时,这种立足教材面向实际,面向课堂面向职场的教学模式可以改变高职生学习应用文的心态,提高高职生写作应用文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高等应用写作教程 北京:语文出版社,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