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与口才课程总结范文
时间:2023-04-10 05:09:2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演讲与口才课程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1-0243-02
演讲与口才是一门与人沟通的艺术,注重信息的双向互动,主要包括命题演讲、即兴演讲和论辩演讲三种形式,并且能够直接体现演讲者的心理素质、思维水平以及语言运用等方面的能力。高职院校重视“演讲与口才”课程的开展,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而且能够适应人才的培养目标和职业岗位能力的要求。随着近年来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对高职院校中“演讲与口才”课程训练模式的分析和探究具有重要意义。
一、高职“演讲与口才”课程的教学现状
高职院校的主要教育目标是培养技术型人才,使学生具备必要的理论基础后更加侧重训练学生的职业技能,以满足实际工作岗位的需求。培养学生与人沟通的交流能力及合作共事的能力是高职院校的教学目的之一,所以“演讲与口才”是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广泛设置的课程。但实际“演讲与口才”在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着教学模式单一、教学内容与学生能力的发展要求不相符等问题,导致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不到有效发挥,参与“演讲与口才”教学的积极性也不高。
二、高职“演讲与口才”课程的“五结合”训练模式
1.教学与学生的心理训练相结合。由于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进行正式演讲的机会较少,且缺乏针对性的口才训练和专业的交际技巧指导,造成许多学生当众演讲或者公开讲话时易产生恐惧及焦虑心理。因此,高职教师开展“演讲与口才”教学时需要注意将教学与学生的心理训练相结合,以便帮助学生消除公开演讲的心理障碍。具体表现为:对学生进行心理训练时教师可以首先提供一个演讲主题,并引导学生与各自的同桌一对一交流练习;然后全班分成若干个小组,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接着学生轮流上台发言说明对主题的看法,若课堂教学时间不足,则可使学生分批于每次进行“演讲与口才”教学前几分钟完成,以确保每位学生均有上台发言的机会;学生发言结束后其他学生可针对内容提出问题或者其他观点,并通过共同讨论解决疑问。教师通过这种听众由少到多的方式使学生进入由易到难的训练阶段,能够有效缓解学生的紧张心理,从而增强学生开口表达的信心。
2.教学与学生的思维训练相结合。在日常交际活动中,口语表达的过程能够体现说话人大脑的思维过程,而思维能力的发展则对口才水平有直接影响。因而教师在实施“演讲与口才”课程教学时,需要在消除学生心理障碍的基础上继续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具体表现为形象思维、逻辑思维、发散思维和应变思维的能力,以达到促进学生演讲与口才水平提高的目标。(1)形象思维。形象思维是指利用直观形象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与感受、体验等人体主观性情感密切相关。在高职院校的“演讲与口才”课程中,教师可引导学生借助具体事物形象、运用典型化事例或者想象的方式以增加演讲内容的趣味性。以“形容人的相貌”话题为例,学生可以采用“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沧桑集于一脸”、“长得比较朴素”或“我不是不美,我只是美得不明显”等带有幽默性质的语句,这不仅可以增强演讲内容的生动性,而且有利于激发听众的兴趣。(2)逻辑思维。逻辑思维是指借助概念、判断和推理等思维形式,理性地认识客观世界并掌握事物客观发展规律的一种思维方式,在“演讲与口才”课程训练中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有助于学生口语表达的清晰性与条理性。以“食品安全”演讲话题为例,教师开展“演讲与口才”教学时可引导学生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思路组织表达语言,以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即学生可以按照食品安全的定义(是什么)、食品安全的重要性(为什么)和保障食品安全的措施(怎么做)方向进行逻辑思考,然后准备演讲内容。(3)发散思维。发散思维又称为求异思维,是指大脑思维从不同方向思考寻求问题答案,具有流畅性、变通性和独特性的特点。高职教师在实施“演讲与口才”课程的教学时,若注重学生发散思维的训练则有助于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进而发掘学生潜在的创新能力、增加演讲内容的创新性。具体表现为教师可以通过向学生提出诸如“列举十种以上有腿但不会走的东西”、“尽可能说出砖块的作用”等思考类问题,以打破学生的思维定式,从而进一步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4)应变思维。应变思维是实践活动中运用较广泛的重要思维方法,并根据具体条件进行定量分析使得各方关系得到协调。学生进行演讲时可能会遇到各种突发事件,心理素质较差的学生容易丧失演讲节奏感,进而出现忘词、不知所措等状况。注重培养学生的应变思维能力有助于化解遇到的意外困境,从而保证演讲的顺利完成。在培养学生演讲与口才能力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通过情境设置等方法引导学生训练应用思维的能力。
3.教学与学生的语言训练相结合。语言是传达信息与表达思想的载体,良好的语言能力有助于演讲者口语表达的顺利性。因此,高职教师在实施“演讲与口才”课程教学时,需要注重将教学与学生的语言训练相结合,从有声语言和无声语言两个方面入手,以增强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从而进一步促使学生演讲与口才水平的提升。(1)有声语言。教师训练学生的语言能力首先应该扩大学生的基本词汇量,以丰富学生的语言表达方式。同时教师需要注重对学生使用词句准确性的训练,以减少词不达意现象的发生,高职教师还应该对学生的语言文采能力进行强化训练,例如可以组织学生举行熟记古诗词的竞赛活动或者对文章进行续写、改写、扩写以及缩写的应用训练。(2)无声语言。无声语言是有声语言的重要补充,同样具有沟通交流的作用,无声语言中如眼神、表情、手势等对演讲者的形象以及演讲效果有重要影响。高职教师在开展“演讲与口才”的课程教学时应该向学生教授相关的礼仪知识。通过无声语言与有声语言的配合,能够提高学生演讲与口才能力的整体效果。
4.教学与学生的课外活动相结合。高职中的“演讲与口才”课程虽然具有一定开放性,但是仍然受到一些特定因素如课时限制、课程计划或者教学环境的影响,所以存在着局限性。因为“演讲与口才”也是实践性较强的科目,所以高职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口语实践能力。结束学校课堂教学后,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进行课外延伸拓展,以提高演讲的实践能力。例如: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班级或者学校举办的演讲、辩论以及朗诵等与口才相关的活动;或可根据学生实际需要开设专题讲座;或者帮助学生修改演讲稿等对学生进行课外指导。通过“演讲与口才”课堂教学与学生课外活动相结合的共同训练,有利于学生口才能力的增强。
5.教学与学生的实训岗位相结合。高职教育主要以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为目标,因而院校开设的“演讲与口才”课程教学内容应该与学生的实训岗位要求相结合。高职院校的“演讲与口才”教师可以先对岗位的能力需要进行调研,然后有针对性地将岗位实际需要与教学内容相结合,以提高学生口才的综合实践能力。另外我国大多数高职院校当前的教育模式主要为“2+1”,即学生在校学习两年理论知识后,需在校外实习一年。而教师向学生教授理论知识的目的在于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学生接触实训岗位后可能会遇到新的口语交际难题,所以教师应该保持和学生的联系,以便在学生需要时提供有利指导。
三、高职“演讲与口才”课“五结合”训练模式注意的问题
1.教学前做好准备。课前准备是学校教学活动顺利开展的前提,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由于本文提出的“五结合”训练模式具有开放性,因此学生可能会在教学过程中提出各种问题或者出现各种突况,所以高职教师在开展“演讲与口才”课程教学前,应该做到充分分析教材和学生学情,做好课前准备,从而为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提供有利条件。
2.教学中内容实用。“演讲与口才”课程中的训练任务应该注意与企业提供的岗位需要达成一致,教师可以将实际岗位的要求转化为适应高职院校教学的内容,然后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充实整合原有的知识体系。这既能体现“演讲与口才”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又能适应高职院校设置的“演讲与口才”课程目标。
3.教学后及时总结。“演讲与口才”课程注重师生之间的互动性,所以教学内容完成后教师应该组织学生共同进行课堂总结,分析学习成效并肯定学习成果,同时归纳演讲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以便学生能够更好地内化所学知识点。此外,引导学生进行互相评价,可以使学生交流演讲经验,取长补短,从而更好地把握演讲要求,逐渐养成良好的演讲习惯。
4.教学后实践巩固。“演讲与口才”中真诚的感情流露需要以相关经历和体验为基础,学生才能更好地通过口语表达思想情感。因而高职院校和教师除重视“演讲与口才”的课堂教学外,还应安排学生进入企业锻炼实践能力以增加生活阅历,巩固“演讲与口才”课堂所学的交流技巧。
“演讲与口才”是我国高职院校开设较广泛的课程,旨在提升学生的口语交际水平。了解了“演讲与口才”教学在高职院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后,教师可以采用“五结合”的训练模式,即将教学与学生的心理训练、学生的思维训练、学生的语言训练、学生的课外活动以及实训岗位的需要这五个方面相结合,以引导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演讲与口才”的课堂教学,从而有效提高“演讲与口才”教学的课程质量,并增强学生演讲与口才的能力。
篇2
突破口才的方法:口才训练方法一、积极心态训练
1、自我暗示:每天清晨默念10遍我一定要最大胆的发言,我一定要最大省的说话。我一定行!
2、想想训练:至少五分钟想象自己在公众场合成功的讲话。
3、至少5分钟在镜前学习微笑,展示自己的手势及形态。
二、口才锻炼
1、每天至少10分钟深呼吸训练。
2、抓住一切机会讲话、锻炼口才。
每天至少与5个人有意识的交流思想。
每天训练自己三分钟演讲。
每天给亲人、同事至少讲一个完整的故事或完整的叙述一件事。
三、辅助锻炼
1、每天至少20分钟阅读励志书籍或口才书籍,培养自己积极心态,学习一些技巧。
2、每天放声大笑10次,乐观面对生活,放松情绪。
3、训练接受他人的视线、目光,培养自信和观察力。
4、培养微笑的习惯,要笑得灿烂、真诚、锻炼亲和力。
5、学会检讨,每天总结得与失,写心得体会。每周要全面总结成效及不足,并确定下周的目标。
突破口才的方法02:口才训练的几个要点【逻辑清晰三段论】
清晰的逻辑对于优秀的演讲同样重要。演讲的逻辑在整体上体现在演讲的结构大纲上。
我最常用,并且发现简洁有效的就是经典的议论文三段论。第一部分结构,开场点题介绍背景,简言是指开门见山,也可以是提出问题;第二部分,组织内容对开题观点进行逻辑支撑和阐述说理,也就是摆事实讲道理,也可以是解决问题;最后一部分,总结全篇升华主题,强调愿望和结束演讲。
【语言艺术】
带着有力的思想,通过三段论讲解你的小故事,能否就真正引人入胜呢?这个时候就需要语言艺术了。这方面有大量的专业课程以及大家语文中都学到了不少。
这里就提几个常用的方式:1)自问自答:引发听众思考,这里一定要质问令人反省和触动的问题,问题有冲击力和代表性,然后在听众还在思考时,你坚定陈述答案;2)重要观点的特别强调:对于特别重大和重要的观点,我在演讲时会特别直白表达,说某某个观点非常重要,以及为什么和对什么重要。;3)排比句的运用:这种修辞很鼓励用于思想的表达和演讲中的华彩展现,或者一个漂亮的令人影响深刻的有力结尾。
【话音控制】
我们的演讲是通过说话演绎的,因此动听的、浑厚的、清晰的、富有磁性的声场,在阐述你的思想时将感染和鼓励听众。尽管不是每个人都有优质的声线,但是,重要的是,请记住话为心声,如果你的思想是诚恳的,你的演讲是真挚的,从你的心底都发出这些坚定的信号,就一定能够感染听众。大家可以找找马丁路德金的《I have a dream》,绝对魅力和宗教般感召。有关话音控制,然而从常规的话音控制技巧上,可以遵守一个基本的准则:越重要的内容,话音越要传递控制力,同时可以一字一顿地表达观点。只要你足够诚挚和用心,听众能够感觉到。另外练习朗诵能够很好改善语言和声音控制能力。这里总结的一句话:用心诚挚地演说演绎!
【肢体感染】
如果大家看过列宁的演讲等等,他们都会大方舞动手臂,强化演讲力量。这方面因个人风格差异会很大。基本的建议是如果动用肢体感染,动作要大方自如、从容、发自内心,展现你的风采即可。
【眼神接触】
演讲的时候,演讲者应该大方群视观众,秘诀在于演讲中都要保持对所有观众区域的眼神交流,从演讲开始到结束整个过程中,逐个区域看着他们的眼睛,让每个观众都感觉你曾经看过他。当然,切忌扫视和眼神的飘忽,当然更不要对着观众眨眼,因为这样太雷人。
篇3
【关键词】语言 和谐社会 有力工具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8-0004-01
《演讲与口才》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工具课程。这门课程,除了让学生了解掌握演讲与口才的基本理论外,还要让学生在校园生活、社会生活中熟练运用这个工具解决实际问题,切实让语言成为学生顺利就业、服务社会的有力工具,成为创建和谐社会的有力工具。
一、教会学生正确分析谈论国家大事,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高职《演讲与口才》课程的首要任务
笔者认为,高职的《演讲与口才》课程不仅仅要教会学生说普通话、演讲与即兴演讲的技巧、主持的技巧、辩论的技巧,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正确分析谈论国家大事,判断出生活中的假恶丑和真善美,提高思想认识,增强社会责任感。
在讲授黄金三点论使用技巧时,我举例分析后,让学生仿照谈论社会热点问题。如经济社会学习雷锋还有没有意义?怎样认识大学生就业问题?怎样看房价上涨问题?怎样看油价上下浮动问题?怎样看阶梯式水价和电价调整问题?怎样解决城市机动车增长速度过快造成交通拥挤问题等。
一名学生在谈到“2013年上半年,朝鲜半岛紧张局势的影响”这一问题时,在老师的点拨下,用从小到大的方法总结了三点:“第一,朝鲜半岛紧张局势对中国创建和谐社会有影响;第二,朝鲜半岛紧张局势对亚洲周边国家有影响,各国为了保障国家的安全,暗自展开军备竞赛;第三,朝鲜半岛紧张局势对世界和平有影响。一些国家为了各自利益,纷纷备战,容易引发世界大战。所以,朝鲜半岛紧张局势对中国、对亚州以及对世界和平都有很大的影响。”
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认识,学生认为“第一,放弃大学毕业一定要坐办公室办公的思想,不要期望值太高,做好吃苦耐劳的思想准备。第二,近年来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加,想一步到位找到一个理想工作并不是件很容易的事。因此要先就业积累工作经验,然后再择业作出成绩。第三,先就业,后择业,然后才能在这基础上再创业,发挥专业优势,在竞争中获胜。”
二、教会学生巧妙解决校园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方法,是高职《演讲与口才》课程要完成的另一个重要任务
高职校园中,染发的学生不在少数。在授课过程中,有意识让学生讨论这个问题。最后,同学们得出一致的结论:大学生不应该染发。其原因是,第一,染发剂有毒,严重影响身体健康;第二,染发价格较高,增加家长的经济负担,影响完成学业;第三,染发违反学校有关的规章制度。
教会学生和任课教师和谐相处,理智恰当地解决突发问题。我给学生设置一个情境:上合班课的学生比较多,老师想批评说话的学生,看错人了,批评了没有说话的你。怎样巧妙处理这种情况?许多学生都说:反正不是我说的,我就站起来和老师理论。不说清楚,我多没面子啊!经讨论,得出一致的解决办法:第一步,没有说话而被批评的学生说,“对不起,老师,不说了,请老师继续讲课。”第二步,下课后,没有说话而被批评的学生邀请班长或学习委员一起向老师说明情况,解除老师的误会;第三步,得到老师谅解,也希望老师在下一次上课时解释一下这件事,实事求是,澄清事实,教育那些影响课堂纪律的学生。
那么,发现问题要和老师交流沟通,采取什么样的方式呢?王红是学习委员,和普通同学陈力表现不相上下。由于三好学生指标有限,老师报陈力了。王红内心不服气,怎么和老师谈这件事?你是老师的话,又怎样说服王红?经过点拨,学生设计了一段对话,委婉含蓄地提出自己的意见,老师则用黄金三点论劝说,巧妙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诸如寝室发生的问题,和临班同学发生的矛盾,实习过程中发生的纠纷等,都设计问题要求学生解决。这样,既锻炼了口才,又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会学生巧妙解决社会生活中实际问题的方法,是高职《演讲与口才》课程要完成的又一个重要任务
假如学生就业后,做了服装店的老板。刘小姐看中一件非常喜欢的衣服,但是觉得价格有点贵,想压点价。你也看出刘小姐想买,怎样劝说才能让刘小姐爽快地把钱掏出来? 学生设计了如下片段,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老板:①我觉得这件衣服简直就是为你量身定做的,没有一个地方不合适,你让大家看看,是不是这样?②再说了,你穿上这件衣服的气质非常好,非常时尚,而且不会和别人撞衫。③和这件衣服相类似的衣服在别的商场价格比这高2倍多,不信的话,你去看看再回来。④不过啊,这衣服卖的快,有可能你看回来以后就没有了。⑤所以,我劝你别犹豫,就买了吧。
为酒店专业学生设计工作后要解决的实际问题:一个客人正在用旅店的枕巾擦鞋,你看到后,怎样去批评?
服务员:实在对不起,都怪我没有事先为您准备擦鞋工具,(或者说都怪我没有事先向您介绍一楼大厅有擦鞋机器)。我想,您一定是错把那个当成擦鞋的抹布了。实在对不起,我马上为您准备工具,请稍等。
在这里,学生设计了先已后人法和留有余地法批评,容易让客人接受。由于语言使用恰当,交流很成功,工作很顺利。
假如学生毕业后在一个保险公司当职员,想让某公司的张总为他公司的所有员工每人买份意外伤害保险。该如何劝说?
学生:张总,如果您为您公司的所有员工每人买份意外伤害保险的话,能充分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因为员工觉得有保障了。第二,可以为您公司省钱。因为我们保额低,理赔及时,一旦出现意外,能免除您公司的后顾之忧。第三,工人有积极性了,工作效率提高了,能增加企业收入。因此,我建议您为您公司的所有员工每人买份意外伤害保险。
多年实践教学,笔者认为语言不仅仅是日常人际交往的工具,也是学生就业参加社会工作不可缺少的一个强有力工具。要教会学生正确认识分析谈论国家大事,判断出生活中的假恶丑和真善美;要教会学生巧妙解决校园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方法;要教会学生巧妙解决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方法,切实让语言成为生活中的有力工具。
篇4
关键词:高职;语文;课程教学;系统设计
2009年4月,教育部高教司司长张尧学在国家示范高职建设院校教学改革工作座谈会中提出了当前高职教育“两个系统”的课程体系设计与实施思想,“两个系统”是指系统的动手能力培养和系统的基础知识培养。高职语文课程教学要按照“两个系统”进行科学规划与设计,推动高职语文课程教学改革,促进语文教学持续健康发展。
课程教学目标的系统设计
从导向上设计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需要,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高职语文课程教学目标要服从高职教育的总目标,要符合高职学院自身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要与相应专业培养目标相一致。
从结构上设计高职语文课程教学的系统目标应包含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三部分。(1)知识目标:了解鉴赏文学作品的方法和技巧,领会口语交际规则、策略、技巧及其他相关知识,掌握常用应用文写作知识。(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鉴赏技能、写作技能、口头表达技能,培养学生的感受能力、想象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及思维判断能力。(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高尚的人格情操,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
从功能上设计 高职语文课程应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本位、以学生为主体、以素质为基础、以项目为载体,形成知识、理论、实践一体化的课程体系。
课程教学内容的系统设计
课程教学内容系统的设计思路是:以专业培养目标为起点,以职业岗位需求为目标,根据语文课程在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中所占的权重进行系统设计,构建一个开放式的高职语文课程教学平台。针对的专业不同,课程内容系统设计侧重点不同。例如旅游类专业着重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对风土人情的了解,因此开设的必修课为《文学鉴赏》、《演讲与口才》、《中外风土人情》、《历史文化名人》等,选修课为《大学语文》、《公共关系》等。市场营销类专业着重“一副好口才”的训练,同时又不能忽视应用文写作和聆听归纳能力的培养。因此开设的必修课为《社交口才》、《演讲与口才》、《应用文写作》、《商务礼仪》等,选修课为《大学语文》、《普通话训练》、《社交礼仪》等。文秘专业类应重点掌握一般公用文体、日常文体、事务文体的写作技巧,同时要求字迹一定要漂亮。因此开设的必修课为《演讲与口才》、《应用文写作》、《商务文书写作》、《书法训练》等,选修课为《大学语文》、《文学鉴赏》、《商务礼仪》等。
课程教学模式的系统设计
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理论基础上编制课程所采取的计划方式以及基本框架。高职教育要体现职业教育的特色,高职语文课程教学模式要体现“教学做合一”、理实合一、手脑并用等特点。高职语文课程教学模式的系统设计应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课堂教学目标确立课堂教学目标的制定应与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专业目标、语文课程目标相适应,突出职教特色、专业特色和语文课程特色。
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过程应贯彻于整个课堂教与学互动过程,包括课文的导入、新知识的讲授、练习巩固、作业布置、课外辅导等各个环节,重点研究教学目标的实现。
教学过程设计教学方法和手段应根据不同的教学模式进行选择,与高职语文教学内容系统相对应,主要有三种教学模式,即互动式教学模式,延伸式教学模式,项目式教学模式。互动式教学模式即挑选一些比较易理解和掌握的章节,先让学生自学,上课时安排学生主讲,然后大家共同讨论,最后教师做总结评论。这样既学到了知识,也进行综合实训,形成了能力。延伸式教学模式即在语文教学实施过程中,依据不同专业属性与学习需求,找准与专业知识学习的关系以及与职业能力培养沟通的教学突破点,从语文出发,激发其专业技能的提升,实现语文教学与专业技能学习最大限度的交融。项目式教学模式即利用特定的项目驱动,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进行教学。例如,在对学生进行语文应用能力训练时,可设定这样的项目:模拟求职招聘现场,可将学生分成几组,分别扮演求职者、考官等角色,完成个人简历、求职演讲、现场答辩等环节,通过实际的项目演练,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口才,激发了学习兴趣,也引导学生提前适应社会、超越自我。
教学评价设计 高职语文课程教学评价的系统设计应改革传统的以一考定乾坤的高职语文课程考核评价方法,按照高职教育以能力培养为本位、以技能培养为重点、以提高素质为核心的价值标准,建立以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为基础,以综合应用能力、职业能力、创新能力为重点,以个人参与意识、团队合作精神为参照的综合考评体系。以“过程与结果考核相结合,定性与定量考核相结合,学生与教师考核相结合,课内与课外考核相结合”为原则,根据不同专业开设的课程,制定不同的考核目标,采用不同的考核评价方法。例如《大学语文》应该从考勤、课堂表现、课后作业、平时测验、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等方面进行综合考核。考勤占学期总成绩的10%,课堂表现10%,课后作业10%,平时测验10%,期中考试20%,期末考试40%。《演讲与口才》应该从考勤、课堂实训、课外社团活动、课后作业、期末测评等方面进行综合考核。考勤占学期总成绩的10%,课堂实训20%,课外社团活动参与(演讲比赛、辩论赛等活动)表现20%,课后作业10%,期末考试40%。下面以国际贸易专业开设的《大学语文》中“春江花月夜”一堂课为例,说明课程教学模式设计的方法。
1.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和把握好本诗的实质精神,掌握一些欣赏诗歌的方法和技巧,提高自身欣赏水平;(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分析思维能力和艺术审美能力,并能运用这些能力解决国贸专业的有关问题;(3)态度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珍惜一切美好东西的态度。
2.内容定位。本课是《大学语文》第四章面对自然的第二篇课文,前面已学习了人类栖居的家园,本堂课承上启下,为后面的人与自然的对话做好铺垫。
3.教学方法。问题驱动教学法,从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要求出发,按照工作过程系统化来组织教学。
4.教学过程。课前项目任务问题导入基础知识实际应用综合实训(项目作业)多元评价。(1)课前项目任务:请学生搜索整理古代诗歌中用“明月”、“江水”、“落花”为意象的诗句,寻找本堂课的切入点。(2)问题导入:播放三则有关中秋佳节、人们购买月饼来走亲访友的广告,提问三则广告能引起人们购买欲望的落脚点在哪来导入新课。(3)基础知识:通过看、听、读、品、说几个环节来分析主题、介绍作者、把握层次,然后讨论归纳本诗的艺术特点。(4)实际应用:中秋将至,请学生结合本诗所体现出来的情境作广告文案。(5)综合实训:课后项目作业,对本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综合训练。(6)多元评价:课前项目任务完成情况占20%(学生相互打分),课堂随机测试占20%(教师当堂打分),课后项目作业占60%(教师批阅作业后打分)。
课外课外活动的系统设计包括以培养兴趣为导向的系统设计和以能力培养为目标的系统设计两方面。
为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需要构建全方位的课外语文活动系统 其主要形式有:知识墙报、演讲比赛、写作比赛、辩论会、文学知识大赛、诗歌朗诵、书法比赛、专题讲座、社会调查、校园征文、本土文化采风、语文小组等。各类活动由语文教研室负责组织实施,以学年为单位统筹安排。利用墙报介绍趣味语文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各种竞赛形式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通过专题讲座让学生了解语文的发展动态,拓宽学生的知识面。通过社会调查活动、校园征文、本土文化采风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通过语文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培养学生运用语文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高职语文教学的最终目标围绕这一目标开展课外语文活动,开展各种社团活动,例如组织文学社团、读书会、诗会、演讲会、辩论会、书画社等。这些社团活动能将学生的语文知识学习与应用能力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辨别能力、分析综合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与人协作能力、创新能力等综合应用能力。
课程教学资源的系统设计
课程资源是指课程要素来源以及实施课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高职语文课程教学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教学资源。课堂教学资源主要包括教学标准、教材、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纸质教案、电子教案、教学录像、多媒体课件等。课外教学资源包括课外实训大纲、课外实训指导、学习指南、学习手册、项目习题、网络课程、教学视频、测试题库等。高职语文课程应构建多功能立体化教学资源体系,为学生和教师提供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
教育部目前还没有制定高职语文课程教学标准。各高职院校应根据本校教学实际,编写高职语文系列校本教材。教材编写时,要注意合理安排教材的诸要素,充分考虑专业教学的需要,学生未来职业岗位的需要,例如《应用文写作》、《口语训练》、《社交关系》等都要突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特点。以教材为基础,编制教学录像、实训指导、学习指南、项目习题,供学生使用,并编写比较详细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纸质教案、电子教案和多媒体课件供教师使用。可利用校园网络资源,构建课程网络教学应用平台,教师把课程基本内容模块及结构模式等上传到网络平台上供学生自主学习。教师通过专门的聊天室、“BBS”、“E-m ail”、“Blog(博客)”等和学生沟通,为学生在课上、课下遇到的有关问题能及时答疑解难。网络教学资源的有效利用,充分地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要充分利用各省高职语文学会这一平台,开发功能强大的高职语文网络课程学习系统,建立网络课程资源库,不断充实教学录像、教学视频、测试题库、教学课件等资料,为高职院校语文教学提供帮助。
笔者从构建高职语文课程系统的课程教学目标、课程教学内容、课程教学模式、课外活动、课程教学资源等五个方面对当前高职语文课程教学进行了系统设计。当然,高职语文课程的系统化建设还不完善,许多问题还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探索和深化。
参考文献
[1]姜大源.学科体系的解构与行动体系的重构[J].教育研究,2005,(8).
[2]曾庆柏.高职数学课程体系改革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31).
篇5
作者简介:李萍(1973―),女,江苏无锡人,硕士,中学高级教师,江苏省江阴中等专业学校语文教师。研究方向:职业高中语文教学。
近年来,中等职业学校的生源减少,生源质量下降,学生的学习水平也有一定程度的下降,语文写作能力差的情况在学生当中相当普遍。要改变这种状况,中职语文教师的教学思想必须转变,应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走出来,针对中职专业培养的特点,树立以培养学生能力为主的教学理念,在写作活动中渗透专业技能的锻炼,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培养面向未来社会的新型人才。职业教育中,语文以其基础性特点成为不可缺少的课程。下面笔者结合自身教学经验,以文秘等专业为例,谈谈中职语文写作教学与技能实习相结合的一些做法。
一、中职语文写作教学要以专业为本位
职校教育要“姓职”,就要以学生选择的专业为本,围绕专业进行教学训练。而职教语文学科的功能正如大纲所述: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落实职业岗位对语文能力方面的基本要求,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因此,中职语文写作教学要以专业为本位。只有把教学的课程内容贴近专业需求,符合本专业学生需要,才能让学生学以致用。写作训练在书面表达方面,基础的有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等训练,结合专业又有企业文书、公务文书这类应用文训练。在口头表达方面,不仅有朗读、诵读、复述;结合专业的还有接待、主持、司仪、辩论和演讲等。
(一)根据教学班级专业的不同调整写作教学内容
很多专业都开设《应用文写作》这门课,但文秘等专业有其自身的特点,对应用文写作的要求就与其他专业的学生不同。目前一般专业的语文应用文写作分为“书信”“简报”“说明书”“会议记录”“广告”“计划”“总结”“新闻”八种,远远无法达到文秘等相关专业对应用文写作训练的要求,因此,在文秘等专业班级的写作教学中,就应在强化这八种应用文的写作的基础上增加“函”“合同”“协议书”等文种。
(二)将口语交际独立为专业语文写作课程
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是一个合格的劳动者,所以,职业院校学生最后一年要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不尽如人意,尤其表现在面试时,平时能说会道的学生也不知道说什么好,或是无话可说,或是言不达意。笔者在课堂上鼓励学生多说,就一个话题让学生发表意见或口头作文,经常训练,学生的口才和胆量便能得到提高。笔者还经常组织形式多样的辩论会、故事大赛、演讲比赛,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也是一种很好的锻炼。在学校开展的“访江阴名人,走江阴名胜”征文比赛中,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实现与社会零距离接触。这类活动增长了学生的见识,拓展了他们的眼界,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了自己的能力,还迈出了社会人际交往的第一步。这些语文实践活动给文秘专业的学生提供了很多的锻炼机会,为其专业技能的形成提供了一条捷径。
二、中职语文写作教学评价机制要以学生专业发展为本
以学生专业发展为本,一切为了学生专业发展服务,必须要摒弃原来的考评体系,全方位地动态评价学生的语文写作水平,从而做到语文写作教学为学生的专业技能实习服务。笔者认为,考试形式、考试内容、考试成绩的评定是语文教学改革的命门,如果评价机制还是旧的一套,语文教学不可能以学生为本,语文教学大纲就不可能顺利实施。所以笔者建议把写作教学的评价重点放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之中,而不是单一的考试卷上,这样,中职学校的语文写作教学才有希望。
文秘专业学生的写作课成绩可包括两个部分:口才、应用写作。口才部分以学生的演讲、交谈、辩论成绩为主;应用写作部分以学生对应用文写作方法的掌握程度评分为主。两部分的成绩各占总成绩的二分之一。
汉语口才表达能力训练部分重点讲授口头表达的方式、思维方法、各种口头表达形式中的难点,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在教学中,笔者通过介绍、解说、演讲、辩论、面试、求职、应聘等形式,对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进行训练,其中重点考核演讲与辩论。演讲与辩论部分要求每一个学生参加,根据学生的语音、语调、体态语言、演讲与辩论技巧的综合运用进行考核,对学生的成绩进行评定,考核成绩占总成绩的二分之一。
应用写作训练部分重点讲授日常事务文种、行政公文、财经类应用文种、司法文书、会议类应用文种的写作方法,帮助学生掌握常用应用文种的写作。本部分的考核是以学生的课堂写作练习、课后作业质量以及学生对应用文种的写作方法掌握程度为主要依据,综合评定学生的成绩,这部分考核成绩同样占总成绩的二分之一。
三、“中职语文写作教学为专业技能实习服务”在实践中的问题
篇6
小学阶段是学生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最佳时期。为了在这个时期中,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意识地实施培养工作,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我班把“三个一”习惯培养作为学校对学生学习习惯养成的终极目标,“三个一”指的是“一手好钢笔字,一副好口才,一身好习惯”;把“七五三”工程作为工作落实的总思路和主要手段,“七五三”指的是七个五分钟,和一个三十分钟。七个五分钟指的是学生到校后的五分钟练字时间,五分钟经典诵读时间,五分钟口语会话时间,五分钟古诗背诵时间,五分钟唱歌时间,五分钟自我演讲时间,放学前五分钟反思总结时间;下午三十分钟的自由阅读时间。
在练字时间中,不要求学生写字的数量,注重写字的质量和写字时的姿势,如坐姿,执笔姿势,是否能够做到“一肘”“一拳”和“一寸”。希望在这五分钟时间里,同学们首先要保证姿势正确,然后把字写好,最后再提高写字的速度。要求教师要及时的做好点评和指导工作,定期组织写字比赛,激发兴趣,正确引导。老师和家长对学生练就一手好字,给予了殷切的期望。
在经典诵读时间中,一二年级可以《三字经》《弟子规》为主要诵读内容,三四五年级则以《论语》二十篇为主要诵读内容,希望同学们能够通过集体诵读,在集体环境的熏染中,喜欢上国学经典,讨论和理解国粹文化,指导自己的日常行为,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树立远大理想,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
在英语口语会话时间中,依照新标准英语教材的编写理念,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听说能力,发展学生运用语言的综合能力,每天给学生提供口语会话的时间和条件,希望英语会话不再是学生英语学习的短板。因为是集体会话的时间,营造了良好的英语对话氛围和条件,降低了难度,保护了同学们的信心和兴趣,同学们都积极地参与到会话中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在古诗背诵时间中,参照课程标准中给各个年龄阶段学生规定的必背诗篇,进行集体背诵和理解,定期组织背诗比赛,鼓励先进,带动全班,号召同学们多了解中华民族的光荣历史,背诵古诗,陶冶情操。同时结合季、节时间,搜集整理相关诗词,例如中秋节,收集中秋和描写月亮的诗词;学校展览,搜集关于的诗篇,即增添了活动的文学性、趣味性,丰富了活动的内涵,也激发了同学们的兴趣,起到了寓教于乐的效果。
然后是5分钟的自由演讲时间,锻炼学生的口才,培养学生在公共场合说话的胆量和能力。通过正确的引导,以及部分优秀学生的榜样带动作用,同学们开始喜欢这一环节了,踊跃的参与进来,从一开始的无话可说,到现在的条理清晰,慷慨陈词。并且同学们关心的事情也越来越广泛,校园内、社区中、以及新闻联播中的国家大事,都成了同学们的演讲题材,一副副好口才正在渐渐展露出来。
下午三十分钟的自由阅读时间,更是同学们的最爱。学校图书室的借阅制度和“捐五本读百本”活动极大地丰富了班级图书角的书目。内容都适合小学生年龄阶段的心理特点,从而获取了同学们的青睐。同学们日益提高的文学素养,在课堂上、习作中、演讲时,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各种成绩的取得,又反过来进一步激发了同学们的阅读兴趣。同时经过阅读时间的开展,同学们的纪律性越来越好了,教室内没有了吵闹,阅读的氛围越来越浓厚,三十分钟的自由阅读活动也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课前一支歌活动,在班主任和音乐教师的指引下,突出了“红”和“童”两个明显的特点,红歌唱响校园比赛,硕果累累,嘹亮的红色歌曲唱响了校园,也红透了孩子们的心灵。爽朗且健康的儿歌是同学们的最爱,唱歌的过程,就是同学们心灵交汇,铸造童年友谊的美好时刻。唱响红歌,也陶冶了同学们的审美能力,自觉地抵制了一些不适合小学生的歌曲,使校园更加健康、和谐。
篇7
作为北京市第二批自主排课实验校,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从2012年开始在必修课时段开设了学生发展指导课,旨在帮助学生从高中伊始就做好人生规划,为未来做好铺垫。
基于六种能力的课程规划与设置
学生发展指导课以发展力为核心,从领导力、创造力、学习力、健康力、规划力和文化力六个方面入手,对高中学生全面展开人生规划方面的指导。这是一门新开发的课程,涉及领域广泛,每班每周1课时,每学期约15讲。为了更好地实施该课程,我校组建了学生发展指导课教师研发和授课团队,由不同学科、不同部门的任课教师共同承担授课任务,必要时还外聘专家和教师进校授课及指导。
面对高一的学生,我们在六个方面的课程中都设置了相应的内容版块。
规划力:适应高中的学习与生活及选课指导、学生社团、活动简介、学习阶段性小结与归因分析(一)、综合思维能力培养、学习阶段性小结与归因分析(二)、文理分班指导。
健康力:认识自我(一)、认识自我(二)、情绪调试与积极心态(一)、认识自我(三)、生存教育、健康与生活(一)。
学习力:物理、化学、英语、语文、数学学科学习方法探讨与指导。
创新力:研究性学习开题与科技素养的培养、科学小论文撰写、学生研究成果展示。
领导力:领导力课程知识讲授、领导力实践活动、军事讲坛、时事风云。
文化力:表演与展示(一)、视觉艺术(一)、国学、表演与展示(二)。
三类特色课程实施
迄今为止,学生发展指导课已实施一周年。下面就规划力、领导力和创造力三个方面简述该课程在我校的实施情况。
1.做好人生导航的规划力课程
规划力培养方面,我们以引导学生顺利度过初中到高中的过渡期,并在如何进行高中阶段短期和长期规划方面进行了指导。学生通过九年义务教育的学习,已经具备了初步判断自身条件、优势、兴趣、特长的能力,此时,对学生施以人生规划教育,对其今后自身发展能起到导航的作用,并切实使之内化为学生的学习、生存能力――规划力。为此,我们设计了如下规划力课程。
积累与发展系列。近年来,根据我校高三学生在总结高中生活、自身发展历程、选择院校和专业方面遇到的种种问题,指导学生在三年生活中注意自己点点滴滴的变化,从中提炼出自己个性发展和特长方面的成果。
专业介绍系列。学生对学科的认识一般是停留在语文、数学、物理、生物这种简单的层面上,这会造成认识比较粗糙、理解比较宽泛。通过选取一些院校专业的课程列表,帮助学生从中分析相关专业,引导学生在高中阶段及早确定自己的兴趣点,并制定具体的长短期学习目标,为实现未来的专业梦想打好学科基础。
院校介绍系列。许多学生和家长都根据分数选报学校,但事实上不管分数高低,每个院校的毕业生在就业、考研、专业发展、出国留学等不同方面都各有优势。这种区别影响到学生以后的生涯发展和规划。院校介绍系列课程对于院校特色、学生毕业后的发展前景的介绍有利于学生和家长中走出误区,选择到适合自己的院校和专业。
文理分科指导。多年的重理轻文,即所谓“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观点的蔓延,导致许多在物理、化学、生物等理工类学科学习方面有困难的学生“改投”文科阵营,希望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来取得分数。但是,随着文科考试越来越灵活,这种“死记硬背”的路子也越走越难。学生选择文理分科时,还是要依据自身条件与优势来选择。
自主招生指导。近几年,高校自主招生工作开展得如火如荼,逐渐成为高考升学体系的重要辅助和补充。尤其是2014届高考将缩减各项照顾加分和报送政策,所以学生的特长如何体现、如何有效地将信息提供给高校、给学生以更多的机会将成为我们研究的主要问题。现在,教育部对于自主招生的调控趋势越来越明显,即甄别学生的学科特长,突出其学科能力,规避高考带来的一定程度上的总分选拔策略,为适合学习特定学科的学生提供升学帮助。我们认为,这是基于学生自身特点开展的生涯发展活动。因此,我们将在高二年级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自主招生指导。
志愿填报指导。在高三阶段,学生需要借助自己期中、期末、一模、二模等考试成绩来确定自己如何填报志愿,这涉及前面我们提到的诸多问题,还有对填报政策、录取政策等方面的细节需要深入理解。在这种关键阶段,我们要尽可能提供以往事例、资料来为学生引领方向。
职业体验指导。通过借鉴日本中学生的职业体验教育模式对我校学生进行职业体验教育。所谓职场体验,就是学生通过到事务所等参加劳动,进行职业体验、了解工作实际,并与劳动者接触的学习活动。实行职场体验的目的是使学生们对各种工作的性质更加明确,从而定位自己的志趣方向。
总之,我们希望规划力的相关课程能够帮助学生做好初高中衔接、尽快适应高中学习,根据自己的优势选择文理,并通过自招、报考等指导为大学专业及未来的职业选择做好铺垫。
2.面向全体的领导力课程
根据我校学生的具体情况,我们把领导力的构成归结为洞察能力、决策能力、组织能力、协调能力四个方面。为了培养学生这四个方面的能力,我们设置了如下课程:
实践课程。在理解领导力概念的基础上,开设领导力实践活动是非常必要的,比如通过军训、运动会、歌咏比赛、才艺展示、野外拓展训练等各种活动培养学生的领导力。我们通常注重培养少数学生干部和优秀学生的领导力,但是,领导力的培养仅仅停留在少数优秀学生身上是不够的,应该面向全体学生,把它作为学生的一项重要素质给予重视,让学生意识到自身潜在的领导力,并通过实践活动教会学生如何更好地在中学阶段发挥自身的领导力,切实增强自己适应未来社会的能力。
军事讲坛。在领导力的培养方面,我们不仅聘请了国防大学军事教官房兵教授进校讲解百年航母、陆战新思维等课程,还充分挖掘了本校教师的资源,比如体育组孙丹老师开设了军事讲坛,讲解了飞机、战斗机、枪支等方面的知识,帮助学生了解了武器发展的历史及目前我国及世界各大强国的武器研发状况。
时事风云。作为一个领导者,必须关注各国时事,并根据本国情况做好应对措施。针对变化莫测的时事风云,我校政治教师出身的金晓丽书记亲自上阵给学生开设了时事风云系列课程,帮助学生分析各国现状及我国的应对措施。
演讲与口才。一名领导者是一个国家的代言人,他的口才与风度在一等程度上体现了一个国家的文化底蕴和外交政策,因此,口才的培养至关重要。为了培养学生的口才,我们主要聘请语文组的特级教师和骨干教师专门开设了演讲与口才系列课程,并通过演讲比赛等形式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模拟招聘。我们通过模拟联合国、学生公司、模拟招聘等课程及活动调动学生实践领导力的培养。模拟招聘不仅让学生了解应聘流程,为将来求职做好准备,还注重培养学生鉴别人才的能力,为将来在工作岗位上担任领导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为了给学生提供更好的培养领导力的平台,我们将带领学生进入500强企业进行考察和实习,并邀请知名企业招聘部门领导进行模拟招聘指导。
3.走向未来的创造力课程
传统课程中的创造力培养。任何课程都可以注重对学生的创造力的培养,包括数学、语文、外语、人文、科学等传统课程。不同学科的教学设计环节中都可以加入让学生发挥其创造力的空间和环节。所以,广义上任何学校内的传统课程都可以包含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都是创造力课程的一部分。
创造性课程中的创造力培养。创造性课程通常包括科技类课程、设计科学作品、进行科学实验、创作艺术品或进行研究性学习等。学生结合自己所学知识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完成预设任务。在此过程中,教师注重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去完成预设目的,鼓励学习成果的新颖性。教师通常只给予方法和方向的指引,并不直接告诉具体答案,给学生留有足够的空间去创新探索。
创新思维训练课程。这类课程通常在于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发散性和新颖性。训练中,教师通过经典的创造性案例分析和思维训练的头脑风暴等形式,强化锻炼学生的思维方式,力求打破思维定势,让学生体会创新的内涵,加深对创新精神的理解,提高个人的创新素养和创新能力。
篇8
关键词: 中职校开设语文选修课 必要性 实践意义 教育目标 实施途径
中职学生,往往都是因为无法上普高而无奈选择了职校,他们学习热情不高、缺乏学习动力。在八年的执教过程中,我对他们有过无奈、失望,但更多的是对自我的反省和思考……“我们教育工作者该如何改进教学,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语文课程的生命力,焕发课堂教学的活力呢?”基于这个思考,我于2008年设计了一份《中职语文教学现状调查问卷》,以问卷的形式倾听学生的心声。通过分析200余份问卷,我发现:大部分学生希望在学习现有教材的基础上能够结合专业学习部分语文选修课程,拓宽知识面,为就业创业、终身学习奠定基础。我认为:选修课确实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综合素质。我近两年来在选修课教学方面进行了研究,对“如何在职校开好语文选修课”这个问题作了一定的总结和探讨,在此谈谈自己的心得体会。
一、中职校开设语文选修课的必要性与实践意义
(一)开设语文选修课的必要性。
选修课可以满足多样化和选择性的需要,尊重学生自我发展的方向和学习需求的差异性;可以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利用自然、社科、人文等多方面的课程资源,延伸语文学习的空间,拓展语文学习的领域。
(二)开设语文选修课的实践意义。
1.就学生而言
选修课可以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拓宽知识面;可以发展个性,陶冶性情;可以增强适应社会的能力,提升思维水平。以我校为例,从2009年起开设了部分语文类选修课,既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及审美水平,又使相当一部分学生在个性和特长方面得到了一定的发挥。如:我校学生通过“演讲与口才”、“校园广播站节目主持人”、“校园话剧社”、“校报记者”、“社交礼仪”等一系列选修课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潜力与特长,在全国、省市作文、演讲、朗诵等比赛中获得了优异的成绩。
2.就教师而言
综观我市几所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基本上只安排两个学期的教学时数,而从一年级第二个学期开始,学生就开始进行专业实习,那么,大部分语文教师就“失业”了,这对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和教师的专业成长是非常不利的。而语文选修课,作为新兴课程,它给老师们提出了新的挑战,这就必然驱使语文教师加强学习,钻研新教材、学习新教法,由此完善知识结构,提升业务水平,促进个人的成长。
3.就学校而言
在社会趋于多元化,人才需要多样化的背景下,必修课程远远不能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选修课是学校教育的载体和必修课程的有益补充,弹性化的课程标准给学校的课程开发和教材的编写者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既要做好与必修教材的衔接,又要凸显选修课的特点,这在无形中就促进了职业类学校的课程开发。
二、开设语文选修课的教育目标
在选修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语文学科人文性的特点,在教学中紧密联系其他学科的知识认识问题,让语文学科知识与我国传统的伦理、道德、文学文化传统、音乐美术、宗教民俗、现代科学等融会贯通。让学生对古今中外文化有全面、深刻的了解和认识,进一步提高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养成自学和自觉运用语文知识的良好习惯,为提高综合素质、综合职业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奠定基础。引导学生接受优秀文学作品的熏陶,关注个性情感的培育,有意识、有计划地结合语文知识传授、语文能力培养,对学生实施人格教育,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形成健全的人格。
三、开设语文选修课的实施途径
(一)精挑细选,确定学习内容。
开设选修课的目的是弥补必修课的不足,以第二课堂的形式拓宽知识面、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内容的选择至关重要。选修课的主体:实施者――教师,参与者――学生,他们对内容拥有自,所以,选修课程内容既要满足教师教学的需要,又要兼顾学生的主观情感和愿望。因此,必须在教师和学生之间进行充分的调研,加强对语文选修课的研究,只有这样,才能客观、合理地开设选修课。以我校为例,在正式开设语文选修课之前,我们精心设计了《中职校语文选修课问卷调查表》,通过分析200余份调查问卷,对每项数据进行统计发现,师生对选修课的要求和选择既有较多的共性,又有明显的差异性,教师强调客观和理性,学生则凸显感情和个性。
作为执教者,教师选择的大多是能够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课程,如当代文学作品鉴赏、社交礼仪、演讲与口才。比较起来,学生的选择则呈现着十分活跃、注重情感、讲求个性等特点。他们对新兴学科、边缘学科如网络文学、科幻侦探小说、中外风土人情等学科有较大的热情,反映了身心处于发展阶段的青少年学生的特点。
根据教师和学生的不同需求,以及学生即将就业的现实需要,我校尝试性地按照学期,分层次设置了以下选修课。二年级第一学期,主要为了打好基础,开设了普通话辅导、朗诵指导、演讲与口才、板报设计等课程;二年级第二学期,着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培养能力,开设了美学知识、社交礼仪、人际沟通、就业情境模拟等课程。一些与专业设置联系密切的选修课受到了相关专业学生的欢迎,比如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的学生钟情“美学知识”和“板报设计”等课程,现代物流专业的学生喜爱“社交礼仪”和“人际沟通”等课程。由此可见,选修课的开设应该更多考虑到职业学校学生的学习需求和专业需要,更多地关注学生主动接受知识和能力的培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欲,强调发展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这样既发展了学生的个性特长,更为他们将来走上社会、服务社会和终身学习奠定了基础。
(二)灵活多样,激活学习方式。
与必修课相比,选修课程具有较大的灵活性、机动性和拓展性,《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选修课教学方式以创设教育情境为主,教学过程以突出实践活动为主。”这就要求教师在组织语文选修课教学时要根据不同的主题内容设计不同的教学方式。如“人际沟通”这门选修课程,我们可以采取让学生担任文明交通劝导员这种社会实践活动的方式开展教学。“演讲与口才”,我们可以采用“我看社会热点”辩论赛的方式进行教学。还可以采用“在交流中学”的方式学习“就业情境模拟”等选修课程,采用“在观赏中学”的方式学习“美学知识”等选修课程。但是,无论是哪种教学方式,我们都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语文基础、现实需要、客观条件等实际情况,绝不能哗众取宠,一味地追求新鲜和时髦,否则就背离了选修课的教学宗旨。
当然,我们还要充分发挥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优势,如杂志、画报、图片、音效、录像、网络等都是很好的教具。
(三)关注过程,多元评价方式。
由于选修课程内容的多元化和教学方式的多样化,因此对于选修课的评价也应着眼于差异性和多样性的多元评定标准。我觉得,在实施选修课程教学评价的过程中,首先应该进行内容改革,改变应试教育中形成的语文课偏重于“只听不动”的学习方式,将评价内容由单项发展为多项,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成绩。这样,每一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在课堂教学中,找到自己想做、能做的事,并且努力把它做得更好,从而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养成积极参与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其次,还应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法和手段,如纸笔测验、问题研讨、表现评定、动态评定、档案袋评定、行为观察、谈话、评定量表、情境测验、成长记录等。
中职校的许多学生在初中阶段的学习不够理想,导致厌学情绪浓厚、自卑心理严重等情况的出现,而选修课不需要考试、课程组织形式灵活多样的特点恰恰既能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又能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从而提高他们的自我认同和自我成就感。因而,语文教师必须把语文能力和素质培养有机结合,继续深入研究与实践“语文选修课如何更受学生欢迎,更适应职业教育的需要”,从而达到教书育人的目标,完成国家和民族赋予我们的使命。
参考文献:
[1]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
[2]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标准(试行).2000.
[3]潘冠海.对语文选修课程的再认识.语文教学通讯,2009.3/A.
篇9
关键词:培养 阅读能力 初中生
知识可以改变命运, 知识还可以给人力量,还给人安全,给人幸福。知识的来源主要靠读书,靠阅读。阅读能使人获得古今中外涉及各门学科、各种领域的知识、信息,开拓视野:阅读能启迪人生、使人受到美的熏陶;阅读能提高写作、会话能力,开发智力。因此,阅读能力是人们在生活中必须具备的一种重要能力,也是学习、工作必不可少的能力。我作为语文教师,就初中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谈一些自己的看法:
一、在朗读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首先,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就要学生多读。诵读是阅读的基础。诵读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主动学,并提高学习效率。通过有声诵读可以让学生感悟到作品的真谛,不经意之间对语言的那种抑扬顿挫的语音、错落有致的节奏与奇特严谨的结构拥有深切的体验。其次,利用语音、语调、语气等引导学生进入角色,摹拟人物情态。我们要开启学生情感的闸门,让在文章中蕴涵的感情潮水在诵读中奔涌出来。在教学诗歌,散文,文言文时,通过朗读磁带和教师正确的语调,丰富的感情,节奏的抑扬顿挫,速度的快慢,给学生示范出一个朗读的榜样,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有声的朗读,优美的情景又是激发学生浓厚兴趣的动力和源泉。如《背影》中朱自清对父亲的真挚深厚的情感能深深地感染学生,吸引学生。这样也能让学生在品读文学作品的同时感悟生活,理解生活。然后,我们要善于体现氛围,让学生渐进入意境,身临其境。在阅读中,我们要善于营造氛围,让学生在我们营造的氛围中不知不觉的,逐渐的进入到课文的意境中来。最后,教师需要诱导学生反复朗读内容含蓄的文章,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去品味体会,重点是对词、句的品味。对文章进行品评赏析,从字里行间看出作者遣词造句的功夫与用心,看出文中的美点妙要,品出力透纸背的意蕴。笔者认为,在语文教学中实施“品读法”,更易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二、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相结合
阅读技巧和阅读方法主要靠课堂上老师的培养,但仅凭几节语文课,就想全面提高语文能力,这是很难的,也是不可能的。有人曾说过:“语文学习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因此,要全面提高语文素养,必须促进课内外的有效衔接。第一,要广泛涉猎。补充与课文相关的阅读材料,以弥补现行教材的不足。我们常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让学生在博览群书中提高语文水平。如学习《杨修之死》、《隆中对》后,引导学生读《三国演义》中的有关故事。没有大量的阅读就不会有阅读能力提高的可能。鲁迅说过:“大可看看各样的书,即使和专业毫不相干的,也要泛览。”对这一点是有着广泛的共识的新颁布的课程标准就充分体现这一点,并作了规定:初中学生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得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同时在“名著推荐与阅读”中列出了多部古今中外名著。第二是要带领学生直接走进生活去体验、感悟、印证。因为,生活有多宽语文就有多宽。要教育学生一个大语文的概念,让学生理解生活,品味生活,感悟生活,让他们清楚语文无处不在,只要用心,何时何地都可以进行语文学习。也只有做生活的有心人,才可能真正感悟到文学作品的精髓。才能提高自己的语文阅读能力。
三、演讲练口才,阅读展成果
让学生的阅读成果得到肯定,他就会有一种成就感,也就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课前演讲是展示阅读成果的一种好方法。也是锻炼口才,积累知识,提高阅读能力的一种好方法。十几年来,我坚持使用,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课前演讲时间约3分钟,内容自定,但要求内容要积极、健康、有意义。中学生都有一颗好胜心,都希望自己的演讲有特色,有新意,能得到更多人地赞扬。为了这3分钟的演讲,他们会主动去看书,去查资料。这样也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四、提高阅读能力与写作训练相结合
篇10
关键词:职校语文;教学效率;方法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1-1297(2012)08-0054-01
一 利用投影片,激发想象
投影片直观、形象、感染力强,是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创造力的重要手段。
如:学习《沁园春·长沙》一词,利用多媒体引导学生从整体入手,观察画面,说出画面中有哪些景物,然后引导学生进行局部观察,逐一说出各种事物的形态、色彩。
接着提问,让学生思考、想象:
①“独立”一词能不能换成“站立”?
②这一词体现出了怎样的境界?
③整个秋天的色调呈现出怎样的精神?
学生的兴趣很浓,极力地想象,争先恐后地发言。
最后,引导学生说出整个画面,特别强调让画面动起来,教师如同导游,把学生逐步带到一种极美的境界,从而体味出一代伟人别样的胸襟与抱负,从而进一步领会到山川之美。
二 注重外在才能的培养,塑造职校生外在美的形象
语文教学中外在才能训练,主要指口才和书法能力。语文教师应充分利用课内外、校内外的各种有利因素,注重学生口才和书法的训练与展示。西方社会把“舌头,金钱,电脑”称之为人类生存的“三大战略武器”,这“舌头”指的就是实际的语言交际表达能力。如可以通过课堂教学和校园文化活动,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与时代主旋律相吻合的演讲比赛,是非辩论,这样做,一者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说话能力,再者可以培养学生参与社会的思想情感。此外,还可以利用班会、晚会和社会公益活动有意识让其主持,以培养学生临场应试、即兴演讲的口才能力。一手漂亮的硬笔书法似乎是谋职的一份丰厚的“见面礼”,有的企业面试财经人员甚至把它当作审美“第一关”。因此,强化硬笔书法的训练,对职校语文教学来说,并非是可有可无的事情,而应该郑重其事地把它摆上重要课程,或开设书法课或开展书法比赛。特别要注重平时作业,要求书写清楚、规范、工整、美观,通过多种有效途径,大力提高学生书写能力。
三 改进学生的学习习惯
1.转变学生学习方式
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实现有效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首先要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在设计教案中要做到“五变”:一是变学生“在听中学”为“在做中学”、“在玩中学”,二是变学生“被动地学”为“主动地学”“自主地学”,三是变学生“单一个体地学”为“独立自主与合作交流相结合地学”,四是变学生“机械模仿地学”为“探究创新地学”,五是使学生“单一向书本学”为“在体验中学”。在教学设计中,只有着眼与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建构,才有可能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注意知识的积累
学习语文,除了基础知识的掌握外,积累非常重要。大部分学生虽然做了许多练习题,但收效甚微。究其原因,主要是缺少必要的总结和积累,只会生搬硬套,没有在积累的基础上形成语文素养,若是题目稍加变化,就难以对付。教师要改变学生这一不良习惯,在教学中,抓住典型的问题,加强对学生进行解题技巧的训练,使其不断地积累解题经验。如识记汉字读音,不可畏难嫌烦,产生放弃心理。平时要日积月累,口到手到,勤查工具书(应以最新版《现代汉语词典》为准),读准字音。可以让学生建立自己的误读字摘抄本,及时记录课本中、生活中、阅读中、做题中碰到的难读字,分类分批有序地反复识记。又如《考试大纲》规定了18个文言虚词用法。提醒学生注意:①依据课文,归类整理,并配以典型例句;②抓住语境,区分用法,注意总结规律;③仔细比较,分清真伪,不被假象迷惑。平时善于积累,解题时就得心应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