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招投标课程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28 00:24:3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工程招投标课程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6.06.062
Abstract The project bidding course is a introduction for the bidding of highway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and design. It combines with the actual strong. Case Method is a advanced teaching methods. It discusses the project bidding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ase teaching method, case teaching method to implement the method described in the project bidding in the processing of teaching. The case study is used in this paper then. So case method application is helpful for teaching content, and improve students' problem-solving skills. It also optimize the teaching quality.
Key words case method; bidding course; application characteristics; method of implementation
1 工程招投标课程的基本内容
工程招投标课程以合同法律知识为基础,以我国公路工程施工合同条件《公路工程国内招标文件范本》为重点,全面介绍了公路工程施工设计招投标工作内容。通过对工程招投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合同法律知识的学习,重点学习合同法的有关规定,掌握《公路工程国内招标文件范本》基本内容,了解公路工程招投标程序和方法,了解合同法律知识基础,熟悉各种公路工程承包工程招投标问题,掌握公路工程施工合同条款的基本内容,并全面了解工程变更、分包、延期、索赔及违约的处理原则和方法等内容,掌握FIDIC合同条款,了解FIDIC合同条款与国内公路工程施工合同条款的区别。它是法学、经济学理论、土木工程科学和管理科学在组织实施合同中的具体运用,其知识点较为枯燥与繁琐。所以有必要改进教学方法,进一步使枯燥的知识与实际结合。
2 工程招投标中案例教学法的应用特点
案例教学法指采用实际案例作为教学材料,并结合结合教学主题,透过讨论、问答等师生互动的教学过程,让学生了解与教学主题相关的概念或理论,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方法。①
依照工程招投标课程重点及讲解要求,所谓工程招投标课程的案例教学法,是指教师围绕工程招投标课程的相关教学目标和内容,让学生先理解课程相关理论,通过实际教学案例,结合课前预习与课堂讨论等形式,锻炼学生的思考能力,使教学过程形成多向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工程招投标课程引入案例教学法,实际上也是一个本地化应用的过程。如果脱离了工程招投标课程特点,而照搬理论,就会难以有效实施。所以需要掌握案例教学法在工程招投标课程中的特点。②
2.1 实践性
案例教学法在工程招投标课程教学中具有较强实践性。在工程招投标课程教学过程中,案例教学法中的案例选取来自于工程事件,学生可以基于工程时间体会和理解工程招投标的重难点知识点。学生在能在课堂中接触到实际工程,并且运用前期所掌握的知识展开讨论与总结,找到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方法与措施,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手段,使学生更易理解枯燥的工程招投标知识,符合课程改革要求。
2.2 启发性
案例教学法在工程招投标课程教学中具有启发作用。在教学过程中选取的案例既有实际情况的描述,又包含着工程纠纷问题。案例教学法先是引导学生分析材料中隐藏的背景和存在的矛盾,然后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并得到具有自身特色的解决方案。
2.3 针对性
案例教学法在工程招投标课程教学中具有较强针对性。在课堂教学中采用案例教学法是训练对结论的探究过程,锻炼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正是现阶段新教改中教学目标实现的手段之一,不断改善教学过程和教学理念的方法之一。
2.4 互动性
案例教学法在工程招投标课程教学中具有互动性。案例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充分理解工程招投标工作中的实际案例,在案例分析的过程中起到主导作用。在讨论和分析过程中,教师不能像以往课堂中作为学习的主导者,在案例教学法的实施过程中只充当课堂教学的辅助者。因此,案例教学法可使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习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能让学生进入独立的分析归纳状态。真正做到由教师的教授知识转化为学生与教师课堂上进行生动讨论的互动教学方法。
3 案例教学法在工程招投标教学环节中的实施方法
教师在运用案例教学法进行教学时,老师须全面把握教学环节,最好能选择目前工程招投标工作与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但是这些问题需要进行晒选,需在大量搜集实际案例的基础上,仔细研究各个案例中存在的典型问题。且课堂教学时间较短,学生需在较短的课堂时间内充分了解与掌握案例的具体情况,并掌握案例涉及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并结合案例中的问题进行深度的思考与讨论。因此,在进行案例教学之前,提前将案例发给学生,让他们进行深度的消化吸收,也就是进行案例预习,这种教学方法有利于节约课堂时间,有助于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但是一个案例往往不能反应全面的课程内容,若仅采取案例教学法进行教学,可能会忽略一些重要的知识点。因此,在教学实施环节中,应结合案例不断改进教学过程,设计教学单元,先阐述知识重难点,再把招投标课程的概念和基本原理等知识在课堂上进行详细讲解,提供分阶段案例。可把一个情景划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里设立小案例,小知识点更为明确,且改善了一般案例教学法中缺乏概括化知识和理论分析能力培养的局限。
事实证明小案例的教学效果良好。但案例教学需要学生与老师不断的思考与创造,这种方法会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可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掌握重点难点,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课程变得生动,通过学生发言,锻炼学生的辩论能力和思维能力,改变原有的被动学习的状态。使学生不再被动,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吸收知识,成为课堂的主动参与和积极探索者,这种学习方式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交流与讨论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考核大部分的考试以题型包括填空、选择、简答、论述等题型,着重考查的是教学过程中的基本知识点和原理。但是实施案例教学法后,应将考查的重点集中在考核学生对实际问题的解析,锻炼期发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的考核不应仅仅基于期末的考核,在进行每一次案例分析后,做好反馈设计,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在课后进行独立思考和总结,可通过书面上交作业,对学生工作打分,考查学生对案例重点难点的掌握程度,可占学生总成绩的大部分。期末考核可以实际案例为主的考核方式,题目可结合招标注册工程师的考试的历年真题,这样有利于学生在未来成功通过职业资格考试。
4 案例教学法的应用实例
4.1 案例背景与分析
首先在课程中简要介绍招投标工作过程的注意事项以及相关原则。然后简要介绍了该项目的基本情况:某重点工程项目预计于2015年11月28日开工,但由于工程较为复杂,业主经相关主管单位采取邀请招标方式。业主于2015年8月8日向通过资格预审的甲、乙、丙、丁、戊五家施工单位发出了投标邀请书。这五家企业均接受了邀请。招标文件规定,投标截止时间是9月18日下午4点,业主将于10月10日发出中标通知书。在投标截止时间之前,甲、乙、丙、丁四家企业均提交了投标文件。10月21日下午由招标人开展了公开开标工作。评标委员会于9月28日提出了评标报告。乙、甲企业分别为第1、第2名。但企业乙投标报价高于甲,因此业主在10月10日向甲企业发放了中标通知书,并在11月12日签订了中标书面合同。
教师应在上课以前先给学生案例,并提出以下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该招投标过程存在什么不合理性?请说明理由。
4.2 案例实践
上课的时候,将学生分组进行深度的讨论,然后要求小组进行代表发言,阐明各小组对案例中涉及问题的看法,提出各小组讨论后问题的解决方案。通过小组讨论,得出以下结论:
(1)开标应该在投标文件上指明提交投标文件的截止时间中公开进行,本案例中指出9月18日下午4时是文件中规定的投标截止时间,但业主单位到9月21日下午才开标,这与相关规定并不相符合。(2)招标人和中标人应当自中标通知书发出之日起30天内,应按与中标人签订书面合同,但在本案例中招标单位于11月10日发出中标通知书,到11月12日才签订书面合同,时间间隔已超过1个月,这与《招标投标法》中对中标通知书发放的相关规定也不相符。
5 总结与评价
本文通过阐述工程招投标中案例教学法的特点,介绍案例教学法在工程招投标教学环节中的实施方法,简述了案例教学法在工程招投标课程中的应用。该教学方法有一定的优势:帮助老师凝练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实施案例教学后,学生的学习兴趣得以大幅提高。除此之外,案例教学法对提高学生获取知识信息,掌握新知识以及利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但是在案例教学法仍然存在以下问题:对学员课前预习内容与深度的要求较高,预习案例会占用学生较多时间。其次,在案例教学实施环节中教师难以有效把握课堂教学环节的组织和课堂气氛的掌控能力。而就考核和评价的方式而言,紧扣案例教学的基本特点,如何进一步优选案例,凝练教学内容,使案例与知识点紧密结合,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公司便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教学质量的进一步优化,这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全面考虑与解决的问题。
注释
篇2
关键词:慕课教学;工程招投标;合同管理;翻转课堂
一、《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课程分析
《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是建筑类专业中的一门核心课程,它揭示了建筑工程行业市场交易的一般规律,明确了招投标的方法与步骤及应该遵循的原则,阐明招投标与合同管理的内在联系;是学生学习建筑工程专业知识,了解承包市场发展规律的基础课程。主要内容包括索赔管理、投标报价技巧和合同管理能力等。该课程的主要目标在于让学生理解工程承包、工程施工招标、投标及合同管理、工程风险、施工索赔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招标、招标文件编辑、投递投标文件、索赔管理、合同管理的能力等;塑造一个具有遵纪守法、诚实可信职业素质的工程管理人才。
二、《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课程进行慕课和翻转课堂实践的必要性分析
(一)《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课程的现实性分析
第一,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课堂上往往只是进行知识的传授,而知识的内化是学生课后完成的,但是由于工程类学科本身的学科特性,让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从而在课后因缺乏有效指导而不能进行很好的吸收,或者因为学习的困难性,致使学生不愿自主在课后对知识进行内化,最终导致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比较低[2]。第二,因为在传统的课堂中,教学时间是非常有限的,所以课程的教学资源会受到时间和场地的限制,使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的训练少且受到教师指导的机会也不多。最终导致《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的课程的实际效果与其本身的课程目标存在较大的差距性,影响了课程的质量与效果。因此,必须改革课堂教学模式,翻转课堂,才能让《工程招投标和合同管理》课程保持活力,才能培养出适合时展的工程类人才。
(二)《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实行慕课与翻转教学模式凸显的优势
在《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中引入慕课和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是变革教学的一种有效的重要途径。它通过让学生在课前进行在线自学、同伴讨论和教师的在线指导,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初步的认知;接着在课堂上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活动、同伴之间的合作和自主的探究方式,将自学的内容进行吸收内化。进而实现课内与课外的翻转,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促进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合作能力的发展。除了课内与课外的翻转之外,线上线下的翻转也是引进慕课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重要效果体现。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线下传统的课堂教学越来越多地搬到了线上进行网络教学,使教育资源的覆盖面更为广泛,师生的互动性更强。它不仅是课堂教学的延伸,而且解决了课堂上因受时间限制尚未解决的问题。例如,《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的投标报价技巧的内容,不是在教室上几节课就可以掌握的,它需要不断进行实践尝试,需要汲取各方面的知识来拓展思考的全面性。而网络平台教学,有效地弥补了课堂教学资源不足的缺陷,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让老师可以做到因材施教,让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有效地选择合适的教学视频或教学直播课进行学习,真正做到了“以生为本”[3]。
三、慕课视角下《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翻转课堂实践途径
在《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课程中,将“慕课”与“翻转课堂”进行深度融合,就是指教师通过将课程当中的某个知识点录制微课或微视频,给予学生进行课前自学,并自行按照教师的要求完成相关测试作业,标注自己质疑的地方。而在课堂上则是通过师生之间的互动,同伴之间的合作探究深入理解知识,辨析易混易错点,内化知识。在课中解决疑问后,教师再根据学生实际给予学生高一层次的网络测试,并对测试结果进行数据分析,进而给予学生更为针对性的反馈和指导。因此,要想提高《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课程的课堂效果,完成课程的目标,培养工程类人才的能力,深化课程改革,就必须做好课前导学、课中教学、课后巩固三个环节的设计。
(一)以课程目标为导向设计课前导学活动
教师应根据课程培养人才的需求,列出课程每个单元的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明确课程的重点内容,把知识与能力的培养融合在线的知识加入视频和测试作业中。在预设计制作微课视频时,首先要明确教学的内容和目标;其次要考虑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诸如学习方法、接受能力等方面;最后还需要对微课视频的内容进行作业的设计,对学生自主学习微课的内容进行针对性地检测。如果学习者未完成在线作业,系统则会自动抽取这些学习者进入下一轮的验证性学习,提示、督促学习者观看相关内容的视频,完成相关内容的测试,直到学习者的学习效果达到了预期的学期目标之后才可进入课中学习。这样,虽然不同学习者在课前导学阶段的学习时间和学习环境有所不一样,但是通过这一个环节的学习,能确保课程的大部分学习者对课程内容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4]。
(二)以互动为主要形式开展课中教学活动
课堂是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主阵地,也是解决学生课前质疑,内化知识的主战场。其主要的特点是互动性强,既包括师生之间的互动也包括生生之间的互动,以讨论、合作、交流、探究的形式为主。教师应在课中教学之前,对学习者的课前导学情况进行分析,了解学习者的质疑点,从而设计出利于激活学习者思维的问题,让学习者通过自我思考、自主探究、合作探究、教师问题解答的方式内化知识,加深理解,提升知识运用能力、探究能力、合作能力等等。
(三)以进阶式的测试方式开展课后巩固活动
教师应根据学习者的学习情况,设计比课前导学更深一层次的测试作业,让学生在这些训练中锻炼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知识认知水平和实践操作能力。而教师根据后台统计的学生学习测试的数据及学生课堂的表现,总结出代表性的问题,从而挖掘提升教学效果的方式和方法,对教学方式方法做出改进。
篇3
一、招投标理论实践性教学模式思考
1.招投标理论开展实践性教学的主要目的和任务
(1)通过实践性教学提高学生对招投标理论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培养学生了解市场、适应市场的感性认识。
(2)通过实践性教学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招投标市场竞争的基本理念,努力把学到的理论与实际问题挂起钩来,力求运用学到的理论去回答、解决招投标实施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独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3)通过实践性教学可以增强学生参与市场竞争的意识,激发学生进一步研究招投标理论的兴趣,为构建和谐社会,建立公正、公平、规范、有效的市场秩序培养招投标应用性合格人才。
2.招投标理论实践性教学的主要内容
(1)以招投标工作程序各过程为单元,构建实践性教学创新教育平台。众所周知,招投标工作程序为:项目招标前期准备―招标公告―资格审查―编制招标文件―组织投标―开标―评标―定标―签订合同,每一个工作程序其过程都有一定的操作规范和能力体现。构建实践性教学创新教育平台,就是要充分利用和组合招投标工作程序各过程单元,培养学生的创新热情、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激发学生个性活力,达到开展实践性教学的目的。
(2)以理论引导、模拟实训、市场实战为主体,构建模块式实践性教学课程体系。招投标理论实践性教学课程体系设计要紧紧围绕招投标理论开展实践性教学的目的和任务,充分利用高校建设发展时期大量的项目招投标工作案例,组建招投标实训基地,以理论引导、模拟实训、市场实战为主体,构建三大实践性教学模块。其中理论模块主要要求学生掌握招投标的一般基础理论、招标书投标书的编制方法以及招投标具体的策划思想;实训模块主要对学生进行招标、投标以及开标评标决标的模拟实训,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和实际操作能力;实战模块主要组织学生对市场实际运作的招投标项目进行现场观摩和实际操作,加强市场实践锻炼。
第一,理论模块。理论模块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①基础理论条例化。招投标基础理论的讲授,要走出枯燥乏味的灌输式教育模式,要分析、提炼、概括、总结,使招投标基础理论条例化并展示出来。展示内容可分第一法规块:主要陈列与招投标有关的政策法规、内容有招投标法、政府采购法、工程建设项目施工招投标办法、机电设备招投标管理办法等法规文件的主要内容,以及与之相关的规范、规程等;第二基本理论块:主要陈列招投标基本理论要点,重点介绍招投标基本概念、操作流程、招标文件的制作格式、投标文件的制作格式、招标工作人员工作程序、开标、评标程序、招投标工作纪律等;第三典型案例块:主要介绍近几年招投标项目市场运作典型范例。
②典型项目案例化。高校要充分利用建设发展时期大量的项目招投标工作案例,把具有比较优势、典型特点的招投标项目的特色、立项论证、资格预审、投标、开标、评标、决标、现场招投标双方心理感受、项目运作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以及分析、启示等情况,加工整理成生动活泼、引人入胜的教学案例,大力推行案例教学法,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招投标理论的理解和实际操作的感性认识。
第二,实训模块。招投标模拟实训,要从单纯的表演型模拟实训向实战性模拟实训转变,以使学生的招投标实践能力得到真正锻炼和提高。具体来讲,就是在项目模拟实训之前,仅确定该模拟实训项目要达到的目标和要求,以及简明扼要的组织结构框架,而其他实施思路、决策过程、结果等都由处于未知状态的学生在项目模拟实训之前,通过寻求教师、同学或招投标市场工作人员的具体指导,认真分析项目特点,自行搜集材料,整理思路,设身处地考虑自己扮演的角色,全力以赴地争取最佳结果,真正达到项目实训的目标和要求。
第三,市场模块。招投标市场实战主要在理论掌握的基础上,通过模拟实训,具备一定操作经验的条件下,充分利用高校建设发展时期自身项目招投标市场实际运作工作平台(如采购中心、招投标管理办公室等),根据招投标项目具体特点,主动适应市场要求,有针对性地跟踪具体的实施项目,与市场“零距离”接触,从投标单位资格预审、招标文件编制、投标文件递交、开标评标决标过程以及决标后商务谈判等工作环节,全过程现场观摩和实际操作相结合,进一步加强市场实战锻炼,培养学生适应市场的独立运作能力。
(3)以参与式、讨论式、项目团队等实践性教学组织形式为载体,构建一个更具综合性、设计性和创造性的感染性强的互动性实践教学环境。招投标理论实践性教学要提倡参与式、讨论式、项目团队等实践性教学组织形式,不仅要学生参与,教师也要参与,积极构建一个更具综合性、设计性和创造性的感染性强的教师、学生互动性实践教学环境。教师要充分引导学生参与模拟训练、市场实战,开展各种解决方案、多种学术观点和思想的讨论,组建项目团队,培养协作互助精神,追踪招投标领域最新进展,充分鼓励学生自己更多地去感受、思考和体验,激发其主动学习的热情和兴趣,提高其学习自主和独立操作、研究、创新及敢于竞争的能力,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为今后更好适应社会、适应市场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结束语
篇4
关键词:角色扮演法;园林工程技术专业;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4-0059-03
角色扮演教学法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学互动的情境模拟教学方法,根据毕业生在实际工作中可能担任的职位,编制与该岗位相似的项目,将学生安排在模拟、逼真的工作环境中,要求其处理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用多种方法测评、提升其心理素质、潜在能力[1]。本文从分析角色扮演法的积极意义入手,探讨该方法在高职园林工程技术专业教学中的运用,并以《园林工程项目管理》课程中“园林工程招投标”模拟训练为例,设计了角色扮演教学法实施方案。
一、角色扮演法在高职园林工程技术专业教学中的意义
1.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质量。园林工程技术属应用性、操作性强的专业。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不能适应现代高职教育发展的需求,学生长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中,教学效果一般[2]。应用角色扮演法需要从案例筛选开始,对案例进行情境分析、角色分配、角色表演,直至完成所有的教学活动,学生参与整个教学过程,充分调动了学习积极性[3]。
2.增进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园林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中,有些课程存在知识点繁琐、难记、易忘的特点。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易使学生产生厌烦情绪,甚至对授课教师颇有微词。而角色扮演法促使师生角色互换,课下学生准备,课上学生讲、学生问、学生答、老师评,没有固定的答案,人人都是质疑者,人人又都是答疑者,增强了学生的主体意识,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同时,学生备课过程中付出的辛勤劳动也让讲课团队的学生真正理解“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内涵,体会到老师的辛勤付出,增进师生间的情感交流。
3.增强学生的应变能力。角色扮演法是一种情境模拟活动,具有很强的灵活性。角色扮演中可根据案例的实际需要,临时加入新的突发事件,以锻炼学生的临场应变能力。如园林工程施工模拟现场突然出现天气变化,影响工程进度,学生必须根据情况作出决策,调整整体部署和详细安排。通过学习所获得的这些临场应变能力是走向工作岗位必须具备的职业能力。
4.锻炼学生的组织、协调与沟通能力。角色扮演法通过磨合,可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沟通协调能力。如《园林规划设计》教学中,在方案构思与修改阶段,学生就需根据不同的设计思路加强沟通,进行方案取舍,并确定最优的设计方案[3]。总之,专业课程教学中,角色扮演法可以作为仿真教学的一种类型,达到让学生掌握专业技能、提高专业素养的目的[4],为将来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角色扮演法在高职园林工程技术专业教学中的应用
1.选择适合的专业课程试点应用。我院高职园林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中,《园林树木识别与应用》、《花卉栽培》等课程,知识点多、容易忘记。教学中可引导学生进行角色互换,在先期准备的基础上,模拟专业技术人员向同学介绍园林植物的识别要点、园林应用、栽培方法及养护管理等知识,以增强记忆,并锻炼口头表达能力。《园林规划设计》、《园林工程设计与施工》等课程的学习任务在组织时,可结合真实的工作项目,在方案讨论或项目成果汇报阶段,模拟企业方案汇报现场,让学生扮演乙方的角色进行方案汇报,教师或其他学生模拟甲方进行方案点评,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消化,同时增强现场应变能力。《园林工程设计与施工》、《园林工程项目管理》等属于施工管理相关课程[4,5],在课程教学中,可结合角色分工实际操作,以一个工程案例为主线,从模拟招投标开始,到施工准备、施工组织、施工资料管理直至竣工验收,均由学生分组,分别扮演建设方、方、施工方、监理方,要求完成各自岗位的工作任务,并注重组内、组间交流,必要时进行角色互换,以培养学生完成实际工程项目的能力,并在实践中体会工作的艰辛与快乐。
2.专业课程中所涉及的角色定位。开展角色扮演法教学之前,应对课程进行整体分析,选择合适的项目或任务,按照实训要求确定角色扮演所涉及的各个角色[3,5],再根据任务的不同,确定合适的实训场所。
3.制定完整的实施方案。①准备阶段:教具应事先准备妥当;参与人员应做好相关准备工作。②实施阶段:在角色扮演过程中,教师应发挥总体把控的作用,适时点评,控制整个过程的节奏和时间。时间控制:角色扮演所需要的时间不宜过长,实施前应明确限定时间。实施中也应随课程进展进行时间管理;现场控制:实施中适当转换教学互动形式,锻炼学生的现场组织及沟通、协调能力;视频记录:可进行视频录像,作为今后课程的学习素材。③考核评价:角色扮演完成后,任课教师应与旁听学生共同完成考核评价。
三、“园林工程招投标”的角色扮演法教学实施方案
“园林工程招投标”是《园林工程项目管理》课程中的重要内容。笔者在教学中采用真实工作项目,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过程,进行园林工程招投标模拟训练,在教师的主导下,学生分别扮演建设方、招标、投标公司人员[3,7],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1.准备阶段。①案例选择。(以建设单位委托招标为例)指导教师预先选定工程案例并布置任务,要求学生分组模拟招投标过程,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资料收集等准备工作,然后由学生扮演“建设方”、“招标”、“投标公司人员”,并完成各自岗位的工作任务。②角色定位。学生接受任务后,应根据工程需要,对角色进行分工。主要角色有:“建设方”、“招标”、“投标方”、“公证人员”、“评标专家”及“监督部门代表”等[8,9]。③前期准备。相关人员应事先对工程案例有一定了解,熟悉各方职能,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因涉及的角色较多,可提前进行排练。“建设方”应熟悉园林工程相关情况,为中标单位确定并签订合同做准备。“招标”应组织相关人员进行招标备案、准备招标文件、招标公告或邀请函、对投标单位进行资格审查、发放招标文件、组织现场踏勘、工程交底答疑等一系列工作。“投标方”应根据招标文件要求编制投标文件,按要求密封,按时送达招标单位指定地点。“公证人员”应按要求和相应礼仪进行公正。按流程选定“评标专家”,与相关人员组成评标委员会[8,9]。其次,角色扮演小组应根据所扮演的角色不同,准备相应的辅助道具、器材及文件,如“招标”需准备多媒体设备、招标文件、招标公告或邀请函、标底、投标资格审查表、投标书、开标会签到表、评标办法、专家评审表、评标报告、中标通知书、园林工程施工合同[8,9],并将相应资料分别汇总,装订成册。
2.实施阶段。“招标”组织相关人员,在教学做一体化教室内模拟“开标”、“评标”和“定标”程序。“开标”前,“投标人”递交投标书,签到,并出席开标会议。开标会议由“招标”相关人员主持,助理人员组织相关单位检查投标书的密封情况,“唱标人”对有效投标文件进行开封、唱标,主持人当众公布标底。开标过程应记录并存档备查。之后,“评标委员会”单独进行评标,确定中标候选人,推荐给建设单位并填写评标报告[8,9]。最后,“建设单位”按要求与中标单位签订园林工程施工合同。在实施过程中,指导教师可扮演建设方代表或公证人员、上级主管部门或监督部门,对招投标过程进行公正、总结评价或者提出疑问。
3.考核评价。角色扮演完成后,教师和学生进行点评,评价“招投标”过程是否符合规范要求等,并进行打分。指导教师可根据情节发展,提出专业问题[6,7]。
角色扮演法已广泛应用于学校的日常教学及各种类型的企业培训中,其灵活的参与形式,直观的教学方式,得到了越来越多的教师和学生的欢迎与认可。
参考文献:
[1]覃朗.角色扮演法:职业教育模拟教学模式探索[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0,(07):264.
[2]王丽华.高职院校建立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的探讨[J].教育与职业.2006,(29):168-169.
[3]张旭.试析角色扮演法在旅游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电子商务》,2011,(01):92-95.
[4]顾建中,李巧云,史小玲等.“双证融通,能力为本”的高职园林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实践[J].中国校外教育,2008,(S1):1635,1662.
[5]熊汉琴.高职种植类专业课教学改革创新探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2,(09).
[6]罗小燕.角色扮演法在“酒店前厅服务”教学中的应用[J].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02):86-88.
[7]王庆林,郭向东.多角色扮演、情境教学在《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吉林医学,2005,(09):928-929.
篇5
关键词:工作过程 项目教学法 工程招投标与合同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9(a)-0189-01
1 基于工作过程课程设计过程
(1)市场需求调研。课程改革的逻辑起点,解决专业准确定位问题。通过对建设单位、施工单位、招投标公司、监理单位等相关行业、企业调研,获得相应岗位需要的职业能力,如招标文件的编制、投标文件的编制、合同管理等,课程设置的内容也要兼顾随着社会和行业发展对从业人员的能力要求也将更高。
(2)岗位能力分析。根据市场调研结果,以及同行业、企业专家及工程技术人员组成的专业技术指导委员会认真论证,将相应岗位所需的专业知识、技能知识和工作标准按照重要性进行排序,编制从业人员职业岗位职责手册,同时,对职业岗位的工作职责进行分解,这即为职业岗位所应具备的综合能力。
2 基于工作过程的工程招标投标与合同管理学习领域开发
(1)设计思想。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项目为载体,通过项目化教学实现职业能力的培养。理论实践一体化的课程设计,在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上,改变了“实践是理论的延伸和应用”的理念,在项目课程中,按照工作过程中任务与知识的关系来进行教学活动设计,突出理论实践一体化,而不仅是关注知识记忆,为学生提供了基于完整工作过程的学习机会。
(2)教学内容。教学内容与岗位职业能力要求相一致。项目(模块)支撑课程标准,在纵向完成项目训练的同时适度横向引入知识点,体现了必需够用的基本原则。
(3)确定工作任务。通过参与式研讨会,请企业一线专家与专任教师组成研讨小组,对职业发展阶段划分和岗位提升能力要求,找出各阶段具有代表性的工作任务,共同讨论确定典型工作任务的内容,并归纳出工作任务的框架。
3 基于工作过程的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教学设计
(1)目标设定。学生通过完成项目任务,使学生能够根据建设项目的要求编制招标文件、投标文件,能够对建设工程招投标过程进行组织和管理;使学生能够具备建设施工合同谈判、施工合同的签订及合同在履行过程中控制的能力;并通过学习过程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和职业素质。
(2)工作任务。根据建设单位合约部人员、施工单位投标人员和合同管理人员、招标机构招标工作人员、监理机构合同管理人员、工程咨询机构工作人员等企业工作岗位所要求具备正确组织工程招标活动、编制招标文件、编制投标文件、标书评审与评价、施工合同管理、工程签证和施工索赔、合同争议处理等岗位能力,分别要求学生分组编制完成一份完整的招标文件、资格预审文件、投标文件、评标报告、施工合同、索赔报告、合同争议处理报告等工作任务。
(3)课程实施。为了更好的完成工作任务,将全班学生每6~8人分成一组,并由每个小组推选一名组长。
任务布置:教师课前布置工作任务书,并简单介绍完成任务的要点。
收集与构思:学生根据接受的工作任务书,利用课后时间,利用学校图书馆和网络自主收集信息,查阅文献资料,对完成项目的方法进行构思,培养独立思考和工作的能力。
交流与讨论:小组成员在组内成员交流、讨论完成任务的方法,培养团队精神与合作能力。交流后每个小组根据任务安排完成一份工作成果。
汇报与总结:学生完成之后,教师担任汇报会的主持人,按小组分别派一名汇报人上讲台汇报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和结果,本组其他成员可以就不足和疏漏进行补充汇报。各小组汇报结束之后,教师针对学生的汇报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点评,提出不足和改进方法。
评价:提高过程评价的权重,学生成绩包括教师评价、小组互评、组内成员互评。评价内容应与教学目标一致。包括收集资料的方法能力;选择资料的利用价值,运用资料的使用能力,独立实施计划的实践能力;小组成员的合作工作能力,项目作品的知识掌握程度、项目作品成果、书面报告;自律遵守工作纪律,参与小组集体活动情况和小组研讨的参与程度。
4 应用行动导向教学应注意的事项
(1)课程改革。搞好课程改革,总的原则是减少文化课,多开专业实践课。不要过多地讲解复杂公式推导、理论计算,要根据学生的基础和实际安排适应学生的教学内容。在教学中,要注意每一次课教学的信息量和难度要适宜,要边做边学,要把学生的看、听、做结合起来思考提高学习积极性,最终实现教学目的。
(2)教师角色转变。在行动导向教学理念的指导下,老师首先要转变角色,要以主持人或引导人的身份引导学生学习。老师要运用好主持人的角色,在教学中控制教学的过程,而不要控制教学内容;要不断地激励学生,使他们对学习充满信心并有能力去完成学习任务。
(3)教学文件准备。在实施行动导向教学法时,上课前教师要充分做好教学准备,教学要按学习领域的要求编制好教学计划、明确教学要求、安排好教学程序、组织好教学内容,把有关的知识、技能、标准组合在一起,教学过程中要更多地使用图片、多媒体等教学设备,编制适用教学的校本教材,使学生的学习直观易懂,轻松高效。
实施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过程中,要打破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模式,教师要由主导作用向引导、指导、协导转变。教师是工作任务的设计者,动态教学的调控、管理者;教师备课量增加,对教师的要求也更高;在实施项目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自主性强,自由度大;学习质量评价出现多元复杂情况。思考教学过程如何适应这些变化,将有利于推动高职教育教学管理改革。
篇6
作者:李艳萍 张义勇 梅涛 韩士利 单位:河北旅游职业学院
目前,专业课老师参加社会实践少,老师只能在课堂上讲解一些计价规则、概念等基本理论知识,也就是缺少双师型素质教师,学生课堂上学习缺乏主动性,这样的专业课枯燥无味,大多是采用灌输式、板书式教学,课堂上学生只是记笔记,一遇到解决实际问题了,却不知道从哪入手。校内外实训基地少,与计价单位和园林企业联系少,校企合作不到位等多方面因素,[1]使学生的学习脱离实际,主要是缺乏已建成的工程和其对应的工程预算书样板的案例分析,使得学生难将设计、施工等方面的专业知识结合起来,致使学习成效一般。
理顺课程设计思路根据园林工程项目建设的程序,不同的行业组织在项目的建设的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工作任务及相应的作用,教学内容以建设单位完成项目的建设和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完成项目的实施构建课程体系,紧紧围绕完成园林项目的需要来设计教学内容。以具体园林工程招投标、园林工程预决算等任务为中心,以真实的项目和任务及其工作过程为依据,来整合相应的知识、技能,设定培养目标,以园林工程项目为载体,创设工作情景,结合职业资格证书考核要求,变知识本位为能力本位,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通过对企业具体项目的提炼与选择,在真实性基础上构建了学习性的环境,实现“企业真实”与“课堂学习”的整合。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方案设计根据园林行业岗位的需要,以职业能力标准为依据,以完整的工程项目为载体,以园林工程项目的招投标工作过程为中心,以不同的工作项目和任务为核心划分教学单元,以生产实践工作任务为途径,进行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体系设计,教学的内容紧紧围绕职业能力标准,以操作流程为主线体现教学内容的系统化,构建“做中学、学中做、做中问、问中做”的工学结合、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有效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职业道德及可持续发展能力,体现课程为专业培养目标服务的教学理念。园林工程招投标与预决算课程内容包括园林工程预算定额内容,园林工程量计算方法,施工图预算审查与竣工结算,园林工程施工合同,园林建设工程的招标与投标等。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内容包括五大项目(表略)到以项目教学为载体的任务驱动式教学。先确定学习完课程后完成的综合项目,围绕着综合项目实施,将每一项目通过若干个任务来实现;确定的五大项目分别是:园林工程招标,园林工程投标,园林工程开标、评标、定标,园林工程合同,园林工程竣工决算。每一部分都是按照项目为载体的任务驱动式教学。如招标标底的编制,首先根据园林工程综合施工图纸,教师布置学习任务,然后和学生一起分析学习任务,再讲解相关知识,如标底概述、预算定额、预算程序、预算费用的组成、预算书的组成、预算的编制程序等,根据相关知识进行任务实施,再制定出完成任务的考核评分标准,最后总结相关知识。
结合项目实例,精讲多练依据该课程的特点及园林企业对毕业生的要求,针对学生分配到工作岗位进入角色慢的特点,积极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使学生能迅速地将所学到的知识与实际工作融合在一起。例如学完工程量的计算方法和规则后,搜集各种各样施工图纸,不仅会计算各个分项工程的工程量,而且教会学生套定额、会取费等,和实际工作完全一样。理论中穿插实践过程,实践过程中补充理论知识,能促进理论的消化与吸收。教学过程中,举例要形象直观,力求深入浅出。例如砖石砌筑工程和门窗工程的工程量计算时,以最直观的本班教室为例,学生见到实际的建筑物,就很快掌握这两个分部工程的计算方法。钢筋砼工程,用一块单向板或一块双向板的配筋图讲解板的配筋及砼的计算方法。自编一根柱和一根梁的立面和断面即可计算钢筋砼梁柱的工程量。基础垫层工程,属于隐蔽工程,所以讲解时,先带学生到工地看看各种类型的基础形式,然后用图形表达出来,读懂图,列项时就不会漏项。突出学生学习主体根据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沟通、团结协作、创业能力和就业能力。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多讲案例,实例的讲解都是围绕项目进行。有些项目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小组成员扮成不同的角色,完成项目任务。例如园林工程招投标项目中,有的学生做招标单位人,有的做投标单位人,有的做招标文件,有的做投标文件,最后学生互相评价、教师总结评价,一个完整的工程项目以学生为主体完成。教学中采用互动式和启发式教学。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学习主体性,多鼓励少挖苦,时时引导学生质疑。教师启发和提问能增进师生交流,集中学生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例如钢筋砼花架构造图,学生没有接触过,读起图来比较困难,做不了预算。学生和教师用钢筋做一个真正的钢筋骨架模型,拿到课堂上,观赏学习,这样能让学生对枯燥的图形感兴趣,而且很快就能读懂施工图,做预算列分项工程时就不会重复或遗漏。
提高教师实战经验由于课程实践性很强,对教师的能力要求也高,教师既要懂得设计、施工、预算理论知识,又要有丰富的实战经验,恰当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实现理论实践一体化的组织教学。实习中反复做综合实训,让学生接触到实际工程中可能涉及到的工程实例。通过模拟实训,再加上手工计算,扩展了学生对课程学习领域的认识和兴趣。除此之外,还通过各种渠道让学生接触到当前行业上使用的各种造价资料、计价软件,让学生了解一些工程实况,都拉近了学生与实际的距离,缩短了毕业后适应预算工作的时间。教师更应跟上行业需要,不断学习,多参加企业实践,将最新的规范、技术成果,过硬的实战经验传递给学生。结合实战参与了《园林工程招投标与预决算》规划教材编写,有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重视教学成效反馈结合园林市场调研,先后深入到北京碧海怡景园林绿化有限公司、北京星河园林工程有限公司等多家单位,与单位领导、技术人员、往届学生、顶岗实习学生等进行走访、座谈调研,学生能掌握预算基本的理论和一般的工程项目预算、施工。而对于稍复杂、大型的工程做起来就无从下手,对此,在第五学期末安排三周的综合实训(毕业设计),要求学生从第五学期初开始查找资料,为毕业设计做准备。从方案设计构思,到查找资料准备;到计算机绘图、出图;设计出图纸后,再根据图纸编制工程预算、招标文件、投标文件;再挑选优秀的设计图纸分组现场测量放线。这样的模拟园林企业实境综合实训,将学生在校所学理论和技能联系到一起,学生毕业后就能直接上岗,实现学习与就业“零距离”接轨。近两年,学生普遍反映综合实训效果好,建议增加学时。今后更应一如既往的深入企业调研,倾听企业和毕业生的反馈,逐步修订教学内容和方法改革,不断完善项目课程教学改革。
篇7
论文关键词:以能力为核心;以就业为导向;教学改革;高素质人才
一、课程目标改革
《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原有的教学目标偏重知识的传授,没有将能力培养列为课程主要目标之一。为了培养高质量的建设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坚持“以学生为本、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核心”的原则,我们对这门课程进行了改革。主要体现在加强基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必须改变过去以传授定额计价知识为主的模式,转变为以加强工程量清单计价能力训练为主,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自学能力,就业能力。
二、课程内容改革
(一)改革过程
2009年5月完成了第一阶段任务。新编教学大纲、实训大纲、课程设计任务书、指导书并实施教学,2008年3月-2009年7月在我院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06级及工程造价专业07级进行改革试点并逐步展开。
2009年6月对第一阶段进行小结。通过总结,进一步优化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新编《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校本教材在我院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工程造价专业07级及小高职05级实施教学。新编《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多媒体课件,用于我院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工程监理专业07级、工程造价专业08级、及小高职05级实施教学,包括课程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
2009年7月至2010年1月继续实施教学改革,积累实践经验,强化了工程量清单计价实训,包括工程造价软件实训。2009年8月在江西省科技出版社正式出版了《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教材用于实际教学改革中,2010年1月至2010年11月,在工程造价专业08级、09级及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工程监理专业08级、小高职06级,07级,和中专学生、各类函授学员、培训班学员等推广应用改革成果。
(二)改革内容
1.教学大纲改革。新教学大纲根据根据建筑工程专业和工程造价专业的培养目标及工程造价管理新机制要求,设计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的范围及要求学生掌握的程度。创新教学模式。与旧教学大纲比较,不同之处,在于新教学大纲在教学内容上充分体现了定额计价和工程量清单计价的并行,明确工程量清单计价是我国建设工程招投标的主流计价模式。增加了施工现场实践训练。
编写有地方特色的江西省高职高专建筑类专业《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教学改革新教材、制作了与实际工程紧密结合的教学改革课件,完善课程设计任务书及指导书等教学文件。根据新教学大纲,新教材实施教学。在教学内容上充分体现了定额计价和清单计价的并行,明确清单计价是我国招投标工程的主流计价模式。
2.积极开展施工现场实践教学,增加工程量清单计价软件应用实训内容,充分体现课程教学改革成果,实现了实践教学新目标。组织学生去施工工地参观实践,尤其是在2009年10月至2010年10月,多次带领学生进入新校区一期工程施工现场参观实践,部分学生还在老师指导下,承担现场施工员、监理员、造价员等工作,使学生亲身经历和参与了我院新校区一期工程建设的全过程,提高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利用工程量清单造价软件编制“工程量清单计价”;参与工程进度款的审核;从事现场监理各个分部分项工程的质量控制、进度控制、安全控制、合同管理等工作。事实证明,这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非常有效的措施。为今后的教学工作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3.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的教学内容还尝试逐步增加了“工程造价的发展及其管理体系”的最新发展情况介绍,这可以促进教学水平的迅速提高,推动教学观念的更新,使学生在踏上工程岗位之前就能接触到工程造价管理新方法、新技术。使学生们认识到将来作为一个优秀的造价工程师,除了具备工程计量计价基本能力外,还应该以自己掌握的知识在设计阶段和施工阶段主动地影响设计和合同管理,通过工程造价这个度量标准来实现项目的价值。我们改革的目的不仅让学生读书,更要让学生读图;不仅让学生听课,更让学生动手;听过的很快会忘记;看过的还能记得一些;做过就会留下深刻印象。
三、教学方法改革
(一)聘请业内专家进行学术讲座。本课程十分重视实践性,我们邀请江西省著名的建筑结构专家、工程造价专家从自身成长经历分析工程人员应具备的知识和能力,畅谈工作成就、经验、教训以及对人生的感悟,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和方向,很受学生们的喜欢。
(二)与企业联系,建立实习基地。学院与北京广联达软件公司江西分公司、江西省建筑总公司建立合作关系,作为我校学生的长期实习基地。安排学生到企业参与部分工作,通过实习活动,让他们从社会的“课堂”中学习,又到社会的实践中应用。学生经过生产实习后,加强了学生对本专业的认识,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经过毕业实习后,培养了学生实际工作的能力,为他们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奠定了基础。
(三)案例教学法。课程组根据计量与计价的一般程序,搜集典型工程图纸编制成册,以实际工程串联起整个课程体系。在案例的选择上,课程组尽量选择内容新颖、代表性强、与实践联系紧密的案例,培养了学生对所学各种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
(四)项目教学法,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任务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亲自处理一个项目的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习掌握教学计划内的教学内容。学生全部或部分独立组织、安排学习行为,解决在处理项目中遇到的困难,提高了学生的兴趣,自然能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因此“项目教学法”是一种典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在《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引入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项目教学法后,学生在项目任务的驱动下,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启发式教学和自主学习,较好地掌握了造价员所需的基本知识与岗位技能,同时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学生普遍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学习方式感兴趣,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较高,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四、实践教学改革
实践教学是培养职业人才、提高教学质量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是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的关键。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依据国家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江西省建筑及装饰工程消耗量定额及统一基价表,招投标文件,标准图集,施工图纸和施工方案和施工现场条件等编制出不同结构类型的单位工程工程量清单和工程量清单投标报价。
(一)充分利用我院新校区一期工程施工现场,施工图纸,根据新编的实训教学大纲、课程设计任务书及指导书等教学文件实施教学,实施新的教学方案。增加实战操作训练内容,充分体现课程教学改革成果,实现了实践教学新目标。指导学生完成综合性较强的实际工程课程设计,改变原来只完成传统的定额计价“施工图预算书。”要求学生手工计算和造价软件算量相结合,根据课程设计任务书及指导书完成建筑工程招投标文件:作为招标人完成“新校区一期单位工程工程量清单编制;”作为投标人完成“新校区一期单位工程工程量清单投标报价。”
在课程设计教学环节中,通过工程招标、投标、报价工作程序,使学生巩固新学的知识,并能熟悉运用招标投标技巧,培养实际工作能力。
通过建筑工程工程量清单和工程量清单投标报价的综合实训,使学生全面消化、吸收和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提高了学生对理论知识重点和难点的掌握,学会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具备就业上岗的职业技能。
(二)在教学改革中强化计算机技术在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中的应用,制作精美的授课PPT,采用计算机三维模型模拟,帮助学生提高空间想象力、提高识图能力,我们演示造价软件三维模型、施工现场参观及动手制作构件,指导学生进行计量计价,使学生能不断适应实际工作需要。整合“手工计算”和“专业软件”,做到“专业课技能一体化和现代化”。训练学生应用计算机套件软件快速报价,快速投标的能力。
五、改革的成效
(一)专业综合能力的体现
1.教学质量显著提高。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学习效果显著提高,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较熟练地进行工程量清单计价手工和软件的计算及各种报表的制作分析。我们做到“教学做”合一,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达到培养职业能力的效果。我们根据工程造价计价过程设置学习领域,开发和组建新的课程内容。在培养学生技术应用能力的同时,不断加强学生职业道德、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培养,增强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提高了就业竞争力。
2.专业综合能力提高。我们参加了第三届全国高等院校广联达工程量清单计价软件算量大赛预赛和总决赛,我院派出了由胡洋老师带队的4名选手参赛,其中2名学生获三等奖,2名学生获优胜奖。胡洋老师获“优秀指导教师”奖。我院许多学生在顶岗实习工作期间和就业上岗后,工作责任心强,勤奋好学,工作能力较强,能熟练地运用广联达、斯维尔、鲁班、神机妙算等工程造价软件进行各种类型工程项目工程量清单计价的编制。学生们还从事了施工现场管理、工程监理等工作,深受工地工程师的好评,教学改革已取得较大的成效。
篇8
随着市场的发展,高职高专院校工程造价专业对人才的培养定位于既懂工程技术,又懂经济、管理及相关法律知识的综合型人才的培养。在此培养方向上,本文结合高职高专院校教学的特色对工程造价专业课程的设置进行探讨。
[关键词]高职高专;工程造价;课程设置
1工程造价从业人员的现状
中国加入WTO后,全面开放的金融、咨询服务和建筑业市场条件给工程造价人员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而中国工程造价从业人员无论从执业资格数量上还是从能力方面都不能满足国内建筑业发展的迫切要求。下面两组统计量可以清楚地说明我国工程造价从业人员的现状。统计一是天津某职业技术学院对应届毕业生就业岗位流向所做的调查。调查显示该院2009届和2010届工程造价专业毕业生主要流向的对口专业岗位为:建筑工程造价员,公路、铁路工程造价员,市政、装修及园林造价员,安装工程造价员。也有部分学生从事土工材料试验工、工程测量工、施工单位文员、工程监理员等建设领域相关岗位。两年间毕业生专业对口率分别为75.6%和77.9%。统计二是对从事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人员基本自制的统计。统计结果显示目前中国约有80万至100万人从事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其中只有约三分之一的人员有大专以上学历,基本上都是由土木工程、工民建、财经、管理类专业转化过来的,其中拥有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的从业人员只有86918人。由以上两组统计可知,我国人才现状不能满足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要求。由此,对高职高专类院校工程造价人才的培养要着眼于此。
2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的定位
按照工程造价从业人员的需求结构进行分析,可以得到一个金字塔型分布图。塔顶第一层为专家型人才,主要从事行业规范的研究、造价理论研究或者国际工程结算等工作。第二层为综合型人才,该类型的人才主要从事的是工程造价全过程的管理、工程造价鉴定和投资顾问的工作。第三层为工程型人才,工程型人才主要从事工程审计、成本控制等工作。底层为技术应用型人才,主要从事标书编制、工程结算等工作。对高职高专的工程造价专业,重点的培养方向为技术应用型人才和工程型人才。由上面两组统计案例也可以看出,长期以来,我国高等学校培养的工程类毕业生具有扎实的工程技术知识,但随着与国际接轨,就显出对工程经济、法律法规以及控制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不足,这就要求人才培养要紧随环境变化,以市场为导向,调整办学模式,调整课程结构,大力培养与经济建设紧密结合的应用型专门人才,以缓解社会和市场的急需。
3课程设置
高职高专培养的是综合型的应用人才,而不是研究型人才,因此在培养内容选择上,要着眼于市场需求,着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突出实用性。具体来说,高职高专工程造价人才的培养主要有两方面,即专业能力和社会能力。高职工程造价专业学生的社会能力包括:具有符合企业要求的执行力、对复杂事物进行清晰描述的概念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较强的自我学习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良好的身体素质、良好的团队精神和社会责任意识、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除对社会能力培养的课程外,对专业能力的培养课程的选择上应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1)建筑工程技术方面:专业外语、房屋构造与识图、工程力学、建筑结构、施工技术、工程测量等。
(2)经济方面:工程经济学、工程成本控制理论与方法、工程项目投资与融资、国际金融、房地产经济学等。
(3)管理方面:工程项目管理的基本理论知识。如工程统计原理、工程信息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合同管理等。
(4)法律法规方面:经济法、建筑法、合同法、招投标法以及合同的谈判、签约、履约的知识,还包括国际招投标法等。
(5)工程造价专业方面:工程造价的计量规则、工程造价的计价原理、可行性研究的投资估算和项目经济评价、工程造价的确定与控制、工程招投标与投标报价、合同索赔等。
4高职高专人才培养需注意的几点
(1)不仅要注重专业能力的培养,更要注重社会能力的培养。相对于专业能力,高职高专工程造价类专业学生的其他素质容易被忽略,例如语言素质,随着市场的扩大,使得我们与世界其他国家的交流和合作变得日益频繁,良好的语言素质是对综合型人才基本能力的要求之一,故包括语言能力在内的德智体美劳应全面发展。
(2)课程的具体实施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不能单单是各专业课程的简单堆积,更要深入探索课程之间的联系,将其耦合为具有工程造价专业特色的完整体系。
(3)与课程设置息息相关的是课程的教授方式,在高职高专授课时间较短(三年学制)而所学科目较多,科目跨度较大的条件下,探索如何在短时间内将更多相关应用的知识教授给学生就显得尤为重要。现阶段,启发式教学、案例教学以及“边教、边学、边做”等方法是高职教学中较先进的方法,其中“边教、边学、边做”的方法强调以“做”为中心,教、学、做结合成一个有机整体。
(4)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工程造价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个人的创新意识、工程能力的强弱在工程实践中是十分重要的。在注重创新精神人才的培养方面,强调在人才培养定位中、在教学计划中、在教学实践及教学改革过程中均将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重点。
5总结
高职高专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以我国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为依据,着眼于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技术应用型人才。本文对体系构建的思考包括了课程的设置和课程的具体实施,其中课程的有机结合和科学、高效的授课方式是以后努力的重点。
主要参考文献
[1]赵秀云,张淑霞.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就业现状研究[J].职业教育,2011(4).
[2]袁芳,李启明.高等教育与执业资格认证一体化目标下的工程造价管理课程建设[J].高等建筑教育,2007(2).
[3]卓菁.高职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构建[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
[4]李康平.高职高专工程造价人才的培养探讨[J].职业教育研究,2004(z1).
篇9
关键词:结构化布线;智能大厦;课堂教学
随着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应用成为人们日益增长的一种需求,而结构化布线技术是网络实现的基础,它能够支持数据、语音及图形图像等的传输要求,成为当今和未来的计算机网络和通信系统的有力支撑环境。自20世纪80年代末美国提出结构化布线系统以来,结构化布线技术在全世界得到了广泛的使用和发展。该系统是将所有的弱电信号全部纳入统一的线缆、统一的系统中进行传输,采用统一的拓扑结构。综合布线灵活的模块化结构除了能够连接语音、数据、图像设备外,还能用于智能大厦(IB)的楼宇控制与管理抵押设备的装置,如消防、保安、通道控制、流程控制以及模块墙系统等的信息传递服务。现代企业及城市建设的计算机网络与通信网络迫切需要综合布线系统。
目前,很多高校的计算机、电子、通信等专业都开设了“结构化布线技术”这门课程,有的甚至作为专业必修课,也有的设为选修课。本课程的特点是知识量大、概念多、实践性强、多学科交叉、专业性特征明显,涉及的基础理论和知识面较广,包含网络技术、建筑、管理、写作、谈判等综合知识。根据布线这门课程的特点,应分为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两部分进行。
通过近几年布线领域的不断创新和发展,以及笔者对这门技术的深入学习、实践及讲授,再加上教学期间学生们对这门课的感受及评价,笔者总结了一些对布线这门课的教学实践经验。
1从基础概念出发,紧紧围绕应用实例
大家有时候觉得概念是枯燥的,但是如果概念模糊,就会影响日后的实际操作。例如,我们在讲制作水晶头过程的时候要提到两个概念“568A”、“568B”,这两个概念的实质其实就是8根线的线序排列顺序问题,如果连排序都搞不清楚,即使水晶头做得再漂亮也无济于事。所以要在实践操作中强调相关概念的重要性,这比在讲台上苦口婆心讲的效果会好很多。
2重点突出,整体全面
以时间推进为主线,着重就布线工程的项目选型、设计规划、施工调试、测试验收等方面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我们可以带学生参观学校的网络中心,让学生头脑中形成大型网络、智能化大厦的概念。同时让学生了解到设计一个合理布线系统的六个步骤:获取建筑物平面图;用户需求分析;系统结构设计;布线路由设计;绘制布线施工图;计划用料清单。
3专题讨论,改变传统教学模式
专题讨论改变了传统课堂教学中以教师为主、学生为辅的“你教我学”的被动形式,应用了如主题讨论教学和角色变换教学等多种方法。在实践教学过程中,从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角度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4调整考试形式,注重能力为主
根据多年的实际布线经验和课堂教学经验,以及本课程特点,笔者认为应强调能力为主,改变考核方式。考核内容可以安排几个实际案例,让学生选择自由发挥,以小组为单位,每小组推荐一名“项目经理”(也可自荐),由他分配任务并带领组员完成各项工作,最后根据项目完成情况给出相应分数。还可以结合一些建筑图纸进行智能大厦楼宇设计方案,让学生设计出总体方案,并尝试使用AutoCAD或Visio等软件绘制出布线设计文件,包括设计总体说明、主要材料设备清单、总平面图、各楼层弱电平面工程图及总线预埋等。
5课堂教学与质量
把教学任务巧妙地隐含在某个项目当中,让学生在实
践中自己发现问题并通过独立思考和教师指导来解决问题。根据结构化布线系统的特点,结合实际布线项目流程来确立综合布线体系知识结构。在课程的初始阶段,很多概念性的东西会使同学们感到疲惫和厌倦,根据经验我们可以将后期的一些内容适当穿插到这个阶段来。例如,把关于招投标和验收过程当中的一些经验和注意事项穿插到平时课堂教学中一些“枯燥”的时间段里面,可以跟学生举例:如果你是甲方,在施工阶段完成以后,要注意尽量拖延验收时间,这样会变相增加工程的质保期;如果你是乙方,要尽量把最后的质保金比例缩为最小等等。根据课堂教学效果来看,同学们往往对这些内容更感兴趣,甚至下课的时候都会围着老师问相关问题。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课堂教学效果就更好了,教学质量也提高了。
6本门课程授课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篇10
关键词: 工程造价计价与控制、课程建设、有效控制
中图分类号: TU72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建筑市场迎来了黄金的发展时期,在这样的大前景下,工程造价专业也拥有了很好的发展平台,高职的工程造价专业成为紧俏热门的专业。依附于建筑市场提供的诸多岗位,作为一名工程造价的专业人员,无论是在哪个岗位上,要提高工程建设的投资效益和社会效果,就必须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那么,如何让高职学生能够具备有效控制的能力呢,笔者就《工程造价计价与控制》课程的教学进行了研究探索。
一、根据专业性质,岗位特点进行准确的课程定位
课程定位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教学内容、教学重点、学习活动、学习效果,以及课程目标的实现。高职教育的一些课程有鲜明的职业性、典型的应用性、突出的技能性、较强的实践性,也具有一定的专业理论基础,因此课程定位应适应现代化人才培养的需求,不断地改进与创新。课程和教学目标的价值取向与目标具体化课程目标是一定教育价值观在课程与教学范畴内的具体化,因此它有一定的价值取向。明确价值取向,对提高制定教学目标的自觉性和自主性有重要的意义。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工程造价专业人员,除了熟练掌握相关专业的算量和计价工作以外,还应该具备有效控制的能力,对工程造价的控制体现在很多的环节,从决策阶段直至最后竣工验收阶段,无一不存在控制,这就对学生的学习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鉴于《工程造价计价与控制》课程知识结构复杂、实践性强等特点,将本课程开设于相对靠后的学期,以使学生先具备相应的基础知识。为了使学生有效吸收课程知识并应用于实践,除了掌握专业基础知识外,还应横向把握《工程项目管理》、《建筑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等课程理论及实训内容,为学生即将进入的实践学习阶段打下良好基础。
本课程的职业岗位定位,以培养工程造价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为主要任务,按照预算员、资料员等基础性岗位的职业能力为初级定位,为学生毕业顺利通过国家造价员考试,达到造价员的职业能力要求为中级定位,为我们的学生将来能成为造价工程师为高级定位,实现高职教育终身教育的使命。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将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招投标与合同管理、工程项目管理等课程有效的综合起来,应对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本课程是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的科目之一,从实践应用和资格认证各角度上来看,本课程性质定位于工程造价专业的专业核心课。
二、根据学生特征,课程特点制订合理的教学设计
高职教育的课程开发要突出社会需求、职业需要,认真进行岗位分析。高职课程改革应注重职业能力的培养,职业能力包括两部分:职业专门技术能力和职业关键能力。职业专门技术能力是强调学生掌握该职业所需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运用该技术的能力,它包括技术要领掌握的熟练程度和一定的经验累积,以及综合应用技术从事职业活动的熟练程度等。职业关键能力包括学生的学习能力、工作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及职业素养。
(一)针对学生特点进行教学过程的设计。
笔者所在学院为高职院校,需要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的特征进行教学活动,我们从心理和学习两方面的特点进行了分析,认为当今的学生普遍具有追求新鲜感,接受新事物能力强;热情开放与沉默孤独并存;心理承受能力不强,缺乏安全感以及对未来目标不明确等心理特点。在学习上,又具有动手操作能力强;主动合作学习能力不够;听从老师的安排,服从力高;学习缺乏意志力等特点。
针对这些特点,找出其有利和不利因素,在教学过程中:
多应用,提高学习兴趣。学生对学习没兴趣,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不知道学了这些知识能做什么,我们在教学中多增加知识的应用学习,让他们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自然能提高其学习兴趣。
2、多提问,增加学习互动性。既然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不够,我们就创造机会让其去思考,时间长了,学生就能变被动为主动。
3、多竞赛,强化学习深度。课堂上的知识学生吸收后就会认为学习很简单,产生不值得学的想法,我们通过各种课堂内外,级别不一样的竞赛活动,让他们知道,学无止境,并鼓励他们对更深知识的探索。
4、多关爱,增强学生自信心。教师的关爱,往往能对学生的成长起到相当大的促进作用,我们在教学活动中,对学生学习行为要及时反馈,根据反馈信息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对学生未来职业计划要进行经常性的指导,这并不是某个部门的任务,而是全体教师应尽的义务。
通过这样的教学过程,让学生最终知道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并树立起自己的人生观。
(二)针对课程特点制定合理的目标计划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从知识层面、能力层面和素质层面达到以下三个方面的基本目标:掌握建设工程项目各阶段工程造价控制工作流程及控制方法; 能结合建筑市场调研、分析及项目实践的参与,对建设项目进行可行性论证,具备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各阶段工程造价控制能力; 具备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培养团队精神和创新能力、个人的综合能力和拓展能力。在对学生的培养过程中,要进行具体的岗位能力分析,确定岗位的工作任务,有的放矢,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目标针对性。
成立专业指导委员会,与本课程的教学团队共同研究、开发和设计课程教学内容。在进行企业人才需求情况的调研和论证的基础上,认真进行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将课程内容以工作过程为导向重新编排,按照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思路;针对造价员、预算员等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科学设计学习情境,认真选取教学内容。以建设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为主线,结合相关证书考试内容,设计课程教学情境。在教学过程中安排了以项目各阶段模块教学为主的教学内容,完成决策阶段、设计阶段、招投标阶段、施工阶段以及竣工验收等阶段的学习任务将各个情境设计成不同的任务单元,合理分配理论和实践学时。
三、依靠优势,发掘创新有效的教学方法
该课程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基于工作任务设置任务情境,学生基于工作内容进行项目的实践。以岗位职业能力为基础,对各阶段工程造价能力需求进行教学。 课程教学团队在多年教学中,积极改进了教学方法,创建一系列以学生为主体的启发式教学方法,如“启发+互动”教学法、“讲练结合”教学法、 “实例+实战”教学法和“学+做+考+创教学”法等。下面,以设计阶段造价控制中的设计方案的优选为例来开展教学:
第一步:讲授。通过案例教学,进行知识的初步学习,布置任务,提供相关资料,要求进行方案优选
第二步:分析。学生组成合作小组,进行任务分析,接受老师的质疑和提问。比如说,针对这个任务,我们为什么选择这种优选方法,这种优选方法有什么优点,在这种方法的优选过程中,哪个环节是最重要的,等等问题
第三步:制定。通过老师的质疑和提问,学生结合之前讲过的知识,进行组内讨论,组间辩论,制定出任务计划,拿出实施方案。
第四步:实施。根据实施方案进行设计方案价值指数的计算,从而选出最优方案。
第五步:总结。任务结束要交流,小组内进行总结和评价,每个小组要派出代表在班内进行总结性发言,交流心得,分享经验。老师对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指出优点及不足。
第六步:评价。指导教师对学生的操作进行过程评价和目标考核。在学生独立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教师随时监督学生的操作过程,随时提问,考核学生的应急处理能力。学生完成任务后,跟据完成任务的时间和结果进行评价总结,包括学生自评、互评和老师评价。
多种教学方法有效结合,使学生学得有兴趣,教师讲的有热情,最终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同时,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条件, 开展网络教学,多媒体教学等多方位立体化的教学,使学生无论在课堂,在寝室或者在家里,想学即可学。
在建立了较成熟的学生自我学习的基础上,拓展评教和评学渠道、形成立体化考评体系。课程考核标准的设置对于学生"如何主动学习、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和学习激励"有很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把该课程考核评价分为过程考核和期终考核两个部分,过程考核引入了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和教师评价等,学生自评和互评主要考虑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动手能力、工作责任心、团队精神和互助互利等因素。
总之,我们所希望实现的教学是根据高职学生自身特点,鼓励学生主动学习,开展研讨式教学,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角,在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基础上,教师做正确的决策引导,将知识传授给学生, 并采用学生评教,以一种简单而又有效的方式保证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李新梅. 工程造价中工程量清单计价的控制 [J]. 商品与质量:建筑与发展,2011,8.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工程造价预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