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设计个人总结范文
时间:2023-04-06 02:12:5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课程设计个人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合作、齐心协力,一起完成了课程设计前的准备工作(阅读课程设计相关文档)、小组讨论分工、完成系统开发的各个文档、课程设计总结报告、小组汇报PPT、个人日记,个人小结的任务。在课程设计的第一天我们便对这次任务进行了规划和分工。在以后的几天中,我们组的成员一起努力,查阅资料、小组讨论、对资料进行分析,并在这段时间里完成了网站的开发设计,并最后撰写课程设计报告及个人总结。我的主要工作是完成课程设计总结和制作PPT,并上台汇报。面对这样的任务,我开始真的很担心,不是害怕要写那么多资料,而是怕站在讲台上,面对那么多的人,我怕讲不出话来。有过两次上台经验的潘同学就耐心的给我传授一下他的心得。而且这是我们必经的过程,以后走入社会肯定会有很多场合需要我们在公共场合讲话,现在如果不去讲的话,那以后我们怎么办呢?还是硬着头皮上吧,没有别的选择了。
在课程设计的过程中,我们经历了感动,经历了一起奋斗的酸甜苦辣。也一起分享了成功的喜悦。这次的课程设计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一个挑战。课程设计中文档的撰写我从来就没有担心过,就是网站的设计我真的很担心,平时对这方面的知识接触的就不是很多,而且对于软件我就更抓狂了。这时候小组的力量就体现出来了,各司其职,各尽其能。发挥了集体的效用。
在这个过程,我受到了好多帮助,一句温暖的话语,一杯热热的咖啡,让人有无比的动力和解决问题的决心。其实这次的课程设计我的最大的感受不是知识的获得,而是人格的磨练和交际的能力。
和大家想的一样我们也会产生一些小矛盾,当然这是不可避免的。在产生小矛盾的时候,我们没有逃避。重要的是我们如何去解决它。为什么会产生这些矛盾,以怎样的方式去解决它,这是我们应该去考虑的问题。我想经过这样的一个过程我们会学到很多,学会了怎样去和别人沟通,理解别人所做的事,别人也会宽容的对待我们,从而我们就在无形之中加强了我们的人际交往能力。这个经验对我们以后的人生将会发挥很大的作用。毕竟我们是生活在人类这个群体之中的。假如世界上只剩下一个人,那么他不可能长久的生活下去的。
课程设计这样集体的任务光靠团队里的一个人或几个人是不可能完成好的,合作的原则就是要利益均沾,责任公担。如果让任务交给一个人,那样既增加了他的压力,也增大了完成任务的风险,降低了工作的效率。所以在集体工作中,团结是必备因素,要团结就是要让我们在合作的过程中:真诚,自然,微笑;说礼貌用语;不斤斤计较;多讨论,少争论,会谅解对方;对他人主动打招呼;会征求同学的意见,会关心同学,会主动认错,找出共同点;会接受帮助,信守诺言,尊重别人,保持自己的特色。
篇2
【关键词】课程设计 小学语文 模式
1 前言
课程设计模式是指教师为了完成预定教学目标,遵循教学规律和原则,设计科学合理的教学过程的一般思路。我国小学语文教学由于缺乏科学合理的课程设计理论指导,因此课程设计基本靠教师个人教学实践总结,而个人教学经验由于个体特性强又无法推广,课程设计经验不系统,缺乏理论指导的局面亟需改变,对能有效指导语文教学课程设计的统一的课程设计模式研究是很有必要的。
2 目标模式课程设计
目标模式一般指的是教师对学生行为变化的预期而设定的教学目标并依此进行课程设计的思路。该模式的课程设计最早源于教育家博比特的课“课堂活动分析”理念,而被系统化成理论则是由教育家泰勒完成,泰勒认为课程设计应该遵循首先确定教学目标、再选择教学内容、实施教学过程、最后反思教学效果的顺序。随后教育家塔巴进一步把目标模式发展为塔巴模式,塔巴模式将目标模式的四个步骤具体化为八个阶段:了解学情需求,设定具体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组织教学内容,依据内容设置活动,组织教学活动,评估教学效果,反思教学过程。塔巴模式将原则的泰勒模式变得更有操作性。而学者惠勒则进一步发展了前人的课程设计模式,他认为教学过程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强调了教学反馈对原有课程设计的调整和完善。
小学语文教师可以依据目标模式的思路进行课程设计。第一,首先明确该课要完成的教学目标,而教学目标的确定必须结合学情,包括学生的兴趣爱好、思维能力、认知水平等来设置教学目标。第二,教学目标要具体化和可操作化,教学目标设置不可笼统为抽象的能力、情感、价值观三维目标,而是要每一个维度目标有测量标准,例如能力目标可通过是否能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能具体认识多少汉字等可操作观测的目标。第三,目标之间有内在联系。设置教学目标可以按照从近期到远期,从简单到复杂,从思想到行为目标等循序渐进地逐步完成。第四,目标的价值引导原则。在具体的语文教学设计上,需要引导学生从非理性、肤浅、表面、片面的感性认识,向辩证、理性、有逻辑的认识引导,注重对学生的思维价值的引导。
3 过程模式课程设计
过程模式课程设计指的是课程设计不再按照明确具体某一教学目标去设计教学内容,而是尽可能地展现教学内容的原理和逻辑的设计思路。过程模式理念源于西方的进步主义教育运动,包括结构主义教育家代表皮亚杰和布鲁纳等人,他们认为人的学习过程是认知能力逐步加深的过程,而不是我们预先设置了某一目标然后他们就能达到。这个教学过程更多地培养学生的认知知识的能力,是否达到某一目标完全取决于他们自身的认知结构。英国教育家斯坦豪斯明确提出,过程模式课程设计比目标模式更适合于以知识为中心的课程教学。例如数理化等学科知识。依据过程模式课程设计原理,小学语文教学可采用开放式原理设计语文教学。第一,设置一般性的教学目标,这里的一般性教学目标主要针对的是培养学生思维和认知能力的目标,而不是侧重知识性的目标。第二,设置创造性的开放的教学活动。在具体的语文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游戏,情境设置等动态教学的方式,加强教师和学生的互动与合作,让学生在体验过程中获得知识,并提高他们的认知能力。第三,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堂知识,完成课堂教学。第四,在最后教师对教学效果的评价应该更注重教学过程中学生认知过程的评价。
4 自然模式课程设计
自然模式课程设计是建立在对目标模式和过程模式的综合折中的基础上的。最早有美国教育家瓦克提出,通过既借鉴目标模式的规律有序可检测的优点,又借鉴过程模式的过程开放发散有创新的优点,建构一种实用性的新课程设计模式。自然模式课程设计既反对单一传统的目标模式设计,又对过程模式的脱离课程目标的怀疑,主张课程设计应该综合考量各种教学因素。自然设计模式包括三个元素:教育立场、教学思考、教学具体设计。其中教育立场是课程设计者的主观意志和思想,是整个自然设计的引导;教学思考主要指的是教学过程课程设计的进度把握方案,要求要灵活开放;教学具体设计是在前两个环节的基础上,依据设计者的意志设计具体的教学过程。
小学语文教师可以根据自然模式课程设计的折中原理进行课程设计。第一,设置开放性而不是标准化的教学目标,目标起着对教学的引导作用而非具体的规范。第二,主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属于参与角色,例如在一堂语文课中,对某个句子的修辞改用何种修辞手法,教师可提出不同的方案,由学生来选择,而教师则引导学生具体认知修辞手法是否与该句子合适,经过分析与选择后得出最优的答案。
5 情境模式课程设计
情境模式课程设计最早是由美国教育家史密斯提出的,并由斯基尔贝克和斯考特等人发展。情境模式课程设计试图通过对某一情境分析来解决和回答教学问题,在情境分析中运用和掌握知识。情境模式与课程设计的结合会涉及到多方面内容,例如某一情境的社会因素、学科因素、代入感等方面问题,通过情境分析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认知事物的能力。
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利用情境模式进行课程设计。第一,情境分析。首选设计好带有若干能获取学情信息某一情境,然后让学生分析情境,通过分析情况明确基本学情,如他们的认知能力和方式。第二,依据基本学情来设置教学目标。第三,在教学目标的指导下,建立学程。第四,对学生的情境分析运用目标知识进行引导,完善他们的思维和认知能力。第五,最后反思教学过程,总结经验。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课程建设;课程设计;计算机软件
作者简介:张艳(1976-),女,河南南阳人,上海理工大学光电信息与计算机工程学院,讲师。(上海 200093)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05-0096-01
计算机是一门技术性、工程性和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的发展战略研究报告中也指出:计算机专业的人才应该被分为科学型、工程型、应用型三类,而绝大多数应该是工程型和应用型的。许多高校注重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纷纷开设实践类课程以满足信息社会对实用型人才的需求。因此,如何建设实践类课程无疑是摆在每位一线专业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本文以“应用软件课程设计”课程的建设为主要探讨对象,介绍了该课程的设置意义、教学方法和实施细则,希望能对计算机专业实践类课程的建设和教学以及学生的就业有所帮助。
一、课程设置的重要意义
在大学里,设置一门课程,不能只关注这门课程所含的内容,更要考虑本科教育培养学生基本专业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等这些本质性的问题。计算机学科问题求解的基本思路是“问题形式化描述计算机化”,以抽象、理论、设计为其学科形态。按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生的培养目标,到学生毕业时应具备计算思维;算法设计与分析;程序设计与实现系统的认知、分析、开发与应用等四大基本能力。
“应用软件课程设计”课程面向大三的学生开设,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四年本科教学中,是以前期的“数据结构”、“计算方法”、“离散数学”、“软件系统”(包括编译原理,操作系统)、“软件工程”、“程序设计”、“数据库原理”以及“计算机网络与通信”等课程为基础的一门软件开发技术综合应用的专业课程。该课程让学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通过动手实践,以团队协作的方式根据软件工程的原理选择难度适中的课题,完成网络环境下基于B/S架构的综合应用软件的系统设计与实现任务。课程设置的目的就是通过本课程的系统学习与实训,达到全面提升学生综合应用软件的实际开发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以解决传统教学中理论学习与工程应用相脱节、单门课程孤立地学习与缺乏正确运用学科体系的理念来指导学生实现综合技术全面应用的突出问题,以期有效地实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学生的培养目标。
课程开设近10年的实践证明,学生综合运用计算机专业基础知识,科学设计、开发软件,合理进行软件开发的能力得到全方位的、实战型的锻炼,不仅实现了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有效地相互结合,而且很好地锻炼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为日后的择业起到很好的铺垫作用。
二、“应用软件课程设计”的教学内容
“应用软件课程设计”主要以曹渠江教授编写的《综合运用软件设计》一书为教材,辅助以课程网站和网络上的各类学习资源,要求学生利用软件工程、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思想,根据课程项目任务和功能完成课题的需求分析;制定课程项目详细的时间进度规范;利用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原理、多媒体技术等相关知识来进行数据库设计与开发;熟悉和掌握网络应用的开发环境,分析课题中技术难点并进行技术攻关;根据制定的时间进度计划和需求分析,进行网络环境下基于B/S架构的系统软件模块的编写、开发与整合;对整个项目所有模块进行代码集成测试、软件产品完善;最后提交课程设计个人报告、课程设计小组报告以及完整程序。整个课程总学时为64学时,主要以机房实践为主,通过演示软件、答辩的形式公开、公平地评定成绩。
三、应用软件课程设计的实施方法
1.本课程的实施原则
实践类课程不同于其他计算机专业课程,主要以实践为主,这就比较难控制进度和公正地评价学习成绩,因此笔者制定了如下实施原则:
由教师提供网上新闻管理系统、网上宠物商店、网上公文流转系统、药品管理系统、继续教育管理系统、网上用户投诉系统、在线同学录、企业仓库管理系统、班级相册管理系统、在线学籍管理系统、网上聊天室、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等难度适中的十几个项目,对于每个项目都讲明设计要求和要求实现的基本功能;按照自愿原则,四到六个同学组成一个项目小组,推选出一位组长。对于没被组合的同学,由教师统一安排,每组配备一位有项目开发与项目管理经验的研究生为指导教师,负责学生的上机辅导、课外答疑、技术咨询与指导;每组由组长填报所有成员的个人信息,以便师生之间紧密联系;每组组长代表小组全体成员与指导教师商定每周一次的辅导、提问与答疑的时间,并互通联络信息;教师每周安排两次上机,每次4个学时。最初的3周(12学时)进行理论授课,主要讲课程基本要求和安排以及软件工程、软件开发工具和方法的基本知识;设立课程公共电子邮箱,上传所有课程资料、进度安排和学生要提交的各个阶段的文档模板,每位学生必须根据给定的工作模板与课程要求,在不同时间节点完成个人与小组的初期、中期、末期三个时期的阶段报告和最终的课程设计报告;最后进行大组公开演示和答辩,全体指导教师根据答辩情况、提交的报告质量、平时上机表现与平时的检查情况集体打分,综合评定出每位学生的最终成绩。
2.本课程的教学安排
整个课程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按照16周的总体时间共分为以下5个阶段。
(1)课程设计第一阶段(3周):认真学习教材和阅读课题任务说明书,根据软件工程的理论和选定项目任务完成课题的需求分析;制定本课题的实施方案,完成个人角色任务分配等各类文档和开发规范;确定课题技术难点及其攻关措施;熟悉和掌握.NET的开发环境、后台数据库开发工具以及与课题相关的开发工具。在本阶段结束时,向指导教师提交课程设计个人及小组的初期报告。
(2)课程设计第二阶段(4周):根据制定的时间进度计划和需求分析,进行系统数据库的实现及应用软件的初步模块编写与开发。在本阶段结束时,向指导教师提交课程设计个人与小组的中期报告以及个人阶段性开发的程序源码。
(3)课程设计第三阶段(4周):本阶段是项目开发的实质性阶段,对整个项目所有模块进行开发并进行代码集成测试、完善整个软件产品。在本阶段结束时,向指导教师提交课程设计末期的个人和小组的报告。
(4)课程设计第四阶段(3周):完成全部代码的开发工作,检查并汇总本课题小组成果,课题小组完成项目开发总结报告,个人完成各自的课程设计个人报告。在本阶段结束时,向指导教师提交课程设计个人与小组的报告以及小组的完整的、可供运行的代码文档。
(5)最后是课程设计综合评价阶段(2周):对本课题设计项目综合评价,最后进行大组公开演示和答辩,检查程序运行效果;全体指导教师根据答辩情况、提交的报告质量与平时的上机情况集体打分,综合评定出每位学生的最终成绩,力求公平、公正。
另外,在课程结束后会召开师生座谈会,集中讲评、总结课程的教学、学习情况,征求学生对课程和教学方面的建议和意见,同时给学生指出专业学习的努力方向,学生给教师提出今后课程需改进的地方,使教与学相互促进从而不断完善该课程。
四、结论
“应用软件课程设计”在上海理工大学已经开设10年,是上海理工大学精品课程与上海市教委重点课程建设项目,它很好地体现了计算机专业课程的系统性、完整性、科学性和原理性,有效锻炼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软件开发和团队协作能力,对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和专业素质起到了关键作用。任课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付出了很大的努力,不断完善课程的教学模式和评价手段,积累了大量经验,该课程多次受到学生的好评,很多已就业的学生反馈的信息表明:该课程对学生专业素养的培养和从学校到职场的衔接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为计算机专业的实践教学探索出一条切实可行的道路。
参考文献:
篇4
在《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中强调:要提升教师教育体系建设,要找准教师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寻找深化教师教育改革的突破点和着力点,不断提高教师培养培训的质量。教师队伍素质直接影响着国家教育发展的质量与水平。除了加强师范院校对新教师的培养力度外,加强在职教师队伍的培训,促进教师教学实践后,再学习再提升,成了提升教师队伍素质的重要途径。在教师培训体系中,组织管理、课程设计、课程实施、教学方法共同决定了教师培训的质量与效果,其中课程是教育的核心,培训课程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教师培训的水平与质量,在整个教师培训工作系统中处于核心地位。
二、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设计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目前,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设计存在不接地气、拼盘凑数、交叉重复、操作性不强、反馈不到位等问题。反映出课程设计的实质性问题是:教师培训课程设计存在学员主观能动性不足、教学方式多样性不够,课程安排针对性、系统性、科学性不强等问题,以上问题直接影响了培训的质量与效果。究其问题出现的原因有三:其一,对课程设计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存在项目负责人应付凑数,学院审核机构审核不严等情况;其二,课程设计者教育学专业知识深度不够,对教育学基本理论缺乏研究,导致不能很好地应用教育学基本原理;其三,课程设计者知识广度不够,在设计中还需应用到的社会学、心理学等知识不够扎实。本文主要是从心理学的视角,应用心理效应的原理来探讨提高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设计的对策。心理效应是普遍作用于每个人的心理现象和心理规律,是某种人的行为或事的作用力影响了其人或事导致发生相应的因果反应或连锁反应,如破窗效应、鲢鱼效应、蝴蝶效应、木桶效应等。心理效应对人的行为和意识影响具有普遍性,根据培训的不同阶段、不同方面应用好心理效应,可以使课程设计更加合理化、科学化。
三、五种心理效应在教师培训课程设计中的应用
(一)课程设计的初始安排,注重首因效应。首因效应也叫首次效应、优先效应或第一印象效应,指交往双方初次接触时根据有关信息形成的第一次印象对今后交往关系的影响。首因效应在人际认知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会对信息的解释和总体印象的形成产生强烈影响。虽然这种印象并不一定是正确的,但是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强烈影响着人的心理和行为。因此,如何安排培训班开班式尤为重要。学员来自全省甚至全国各地,互不熟悉,如何迅速俘获人心?我们在课程设计初期的主要任务:一是如何让学员对此次的培训班充满信心、充满期待;二是能够让学员在最短时间内融入班级,充分激发每位学员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激发新团队凝聚力和战斗力;三是通过初次接触,观察每位学员的特点,为后期的班级管理与学员信息反馈打下基础。因此,初期的课程安排应以活跃气氛、凝聚团队为主,可设置团队拓展训练或破冰训练等。同时,首课教师与课程的选择尤为重要。首课教师要选择经验丰富的、资历较深的优秀教师,让学员对本次的学习充满信心与期待。运用首因效应时要特别注意的是第一印象并不是无法改变或难以改变的。我们应当在第一时间凝聚人心后,进一步做好后续的工作,避免有始无终。(二)课程设计的中间安排,注重反馈效应。反馈效应是心理学借用物理学中的一个概念,指学习者通过对自己学习情况的了解和掌握,对后续的学习起到控制和强化作用。反馈效应告诉我们: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要及时进行自我反思、总结,教学者要对学习者的学习情况进行及时、客观的反馈,以强化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与目的性,提高学习效率,避免偏离学习目标或浪费时间。即论语中所说的“学而不思则罔”。除了进行自我反思外,要重视别人对自己作出的客观评价,扬长避短,从而明确下一步努力的方向。反馈效应告诉我们,在课程设计的中间环节要帮助学员建立良好的反馈平台,设立有效的反馈方式,使学员在一段的学习过后能及时进行总结、调整和交流,为强化后续的学习打下基础。如:在课前设置学员分享环节,课后留部分时间让学员自由提问,举办学习沙龙或者小论坛。老师要在学员的交流与分享中了解学员的需求与不足,学员也要在交流中发现自身的不足为下一步学习明确目标。反馈效应还启示我们在课程设计中要注重前后课程的顺序安排。避免出现前后课程交叉重复,先难后易,甚至前后矛盾的现象,确保课程能围绕培训主题,达到培训预期目标。(三)课程设计的后期安排,注重迁移效应。所谓迁移效应是指先行学习对后继学习的影响,即已学习的知识、积累的经验对解决后期问题的影响。根据造成的不同影响分为正效应、负效应和零效应。在课程设计的后期中,要适时安排特定环节及时总结梳理本次培训班学习的内容,并通过安排片段教学、听课评课、参观考察、课题研讨等环节,把前期的课堂理论学习运用于教学实践中,并挖掘其原理相通之处,触类旁通运用到不同层次、不同阶段的教学中。有条件的培训院校还可以在培训班后期安排部分选修课,让学员在前一段集中学习的基础上,根据自身情况及本地区学校的教学需求有针对性地选择感兴趣的课程。使前期的学习有的放矢,避免了针对性不强的问题。因为培训期间的学习时间总是有限的,在后期的课程设计中还要注意帮助学员归纳总结有规律性的解决问题方式与方法,使学员回到学校后能举一反三,运用自如。同时要防止学习与实践中的思维定势,不考虑自身教学实际情况照搬照抄。同时,事先让学员选择自己喜欢的课题,学习过程中让学员带着课题听课,带着课题研讨,这都是培养学员科研能力的好做法。根据中小学教师的“软肋”,针对性地加强教师的科研能力,引导老师在今后的教学中及时地自我反思、自我总结,能很好地促进教学能力的提高。(四)课程设计的整体安排,注重超限效应。超限效应是指长时间的刺激或过度、过强的作用导致研究对象产生心理不耐受甚至逆反的心理现象。课程设计中要注意“度”的把握,避免“过犹不及”。因此,在课程设计中要充分考虑人体的疲劳周期因素,科学安排课程的数量、时长、性质、时间点及排列顺序。科学家对脑科学规律分析研究显示:大脑的每个功能区都有一定的工作时限,超过时限脑细胞就会因疲劳而逐渐停止工作。同时,左右脑既各司其职又相互关联。大脑在完成某一特定任务时只有一个半球的参与,因次单一的教育和训练会使大脑的另外半球受到抑制。所以,要科学控制不同课程的时长,建议不同性质的课程设置不同的时间长度不宜连续安排同一性质的课程。另外,根据人体的生物学规律:人体在早晨记忆力呈最佳状态,适合安排理论性强,逻辑思维强的课程;14点脑力体力最低,不宜安排理论课;15∼18点体能活跃,可安排操作课、实践课;21点出现第二次高峰,可安排学习沙龙、文艺汇演等。(五)课程设计的价值安排,注重指挥棒效应。指挥棒效应是指上层或管理者的目的与意志对下属的行为所起的导向与驱动作用,导致了自身行为失去自主性、客观性和系统性。表现在:一味听从权威专家的意见,不敢质疑,更不敢有反对意见;一味迎合政策的需求,喜欢捕捉热点,随大流且功利性强。职称考试辅导培训、继续教育规定学时培训、学历与学位考试培训等培训市场生意兴隆。因此,课程设计中不要一味聘请权威专家,或碍于领导专家的面子“凑课”,要关注一线教师的基层经验的分享。许多专家只是从事理论研究,没有一线教学经验,理论引领固然需要,但是基层教师解决实际教学问题的经验对学员今后的教学工作的帮助和启发作用是不可替代且弥足珍贵的。从政策层面来讲:不要只盯着学校升学率压力或满足自身评职称的需求,更要注重“立德”之根本。缺乏道德素养的老师,教学知识与能力再强,也就像没有设置安全网的高楼,楼盖得越高就越危险。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作为一名教师首先必须是品德高尚的人,是要内外兼修的。不能因为培训时间短暂,牺牲师德师风教育来换取专业知识与技能的提升,丢失了学习的完整性与系统性。因此,建议开设师德教育课程,比例可以根据培训班的时间长短来合理控制。从教师培养整个周期来看,课程设计的系统性尤为重要。要开设师德教育、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科研教育四个领域的课程。如果是阶段性的主题式培训,培训时间较短的,其课程设计也可以不面面俱到,只要能围绕主题即可,但从整个培养周期来看,课程的系统性尤为重要。
四、心理效应应用于教师培训课程设计的建议
首先,在培训班开始阶段建议注重首因效应,提高学员的主观能动性,快速提升团队的凝聚力;其次,在培训班中间阶段建议注重反馈效应,通过构建多样化的反馈平台,促进学员的有效学习,提升培训的实效性;其三,在培训的后期建议注重迁移效应,通过对培训知识的归纳、梳理及方法方式的规律性总结,提升培训的针对性,为培训结束后的教学实践与科研提供指导;其四,在课程设计的整体安排上要注重超限效应,根据不同课程的性质与目标,科学安排课程的长度、频度、时间点及顺序,提升课程安排的科学性;最后,在把握课程设计的价值上建议注重指挥棒效应。注重课程设计的系统性,符合教师培训的整体目标,合理安排不同价值领域的课程,使师德教育、教师知识与技能的价值均能实现。
作者:陈娜娜 单位:福建教育学院
[参考文献]
[1]钟祖荣.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标准研制的意义和思路[J].北京教育:普教版,2016(02).
[2]廖艳华.例谈心理效应在短期培训班管理中的应用——以宁波大榭开发区短期培训班为例[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1(09).
[3]高兴贵.陕西义务教育阶段体育师资培训模式探析[J].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12).
篇5
摘要:“数据结构”课程是计算机学科的专业基础课,是一门实践性比较强的课程。课程中的实验环节显得尤为重要,该环节可以锻炼和提高学生对复杂程序的设计能力。笔者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摸索出实验环节的教学模式,与大家共同探讨。
关键词:数据结构;教学内容;组织形式;考核方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利用计算机来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是:给出问题描述,将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根据数学模型写出求解问题的算法,再根据算法写出程序代码,最后上机调试并分析结果。在上述过程中,非数值的数学模型是数据结构研究的主体,它操作实现主要是通过数据结构的实验教学环节来完成的,在该教学环节中作为教学主体的学生,首先要具备抽象思维能力和语言基础。往往在环节实施过程中,语言基础是薄弱环节,以至于课时用完了,学生还是写不出满意的算法及代码。鉴于此,我们在教学内容、组织形式、考核方式等教学环节中进行了一些设计,与大家一起来探讨。
1教学内容
我们在教学内容上,围绕课内、课外两条主线进行改革,给学生较大的自主学习空间,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培养。整个实验教学由浅入深,重在基础、提高能力、挖掘潜力、拓展思路。在课时内的教学主要以基础性实验为主,安排一个综合性实验;课时外的教学主要以设计性实验和综合性实验为主。
1.1学时内的教学内容
在我校数据结构课程共64学时,理论课48学时,实验课16学时。安排了5个实验项目,由于多数学生语言基础不算太好,特别是指针的运用和结构体的定义是薄弱环节,所以在做实验项目时,主要是从教材上的算法出发,使得学生有章可循:
项目1:顺序表的操作
主要训练学生对顺序存储结构的理解,掌握顺序表的查找、插入和删除等基本操作;同时引导学生对于静态参数传递和动态参数传递的使用方法。
项目2:单链表的操作
主要是与顺序存储结构进行比较,完成线性表在链式存储结构上的查找、求长度、插入、删除等基本操作。
项目3:栈和队列的应用―停车场的管理
深入了解栈和队列的特征,以便在实际问题背景下灵活运用;利用两个栈和一个队列模拟停车场管理及相关操作。
项目4:二叉树的遍历
掌握二叉树的结构特征,以及二叉链表存储结构的特点;掌握二叉树三种(先序、中序和后序)遍历方法;熟悉并且掌握递归算法。
项目5:折半查找和快速排序
掌握折半查找和快速排序的方法,掌握要进行折半查找应该采取的存储结构形式。并进行对其进行时间复杂度的分析。
对于每个实验项目的实验目的和实验要求,提前2周放在教学平台上。在实验前1周,利用辅导课时间,以测试的形式,让学生写出算法代码,由于每个实验基本上可以在教材中找到源代码痕迹,所以难度不大。
在实验教学过程中,采用任务驱动式的教学模式,首先从总体思路上讲解10分钟左右,边辅导边发现问题,每半个小时总结1次。由于学生已经在课前作好了准备,在实验室里他们赢得了更多的自主时间用来调试程序,分析结果。学生水平参差不齐,在上课过程中穿插实验验收考核,考核的形式是现场写出主要操作的代码,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调试、分析。验收完一个模块,学生再进行下一个任务。教师通过讲课、辅导、验收使得实验课堂充实起来,由于学生每个时间段都有活干,所以课堂气氛非常活跃,讨论热烈。
1.2学时外的教学内容
在学时外,以课程设计的形式,利用开放实验室时间,严格按照软件工程的思想进行训练。
在课程设计时,教师列出多个设计课题,每个课题都有相应的要求或说明。各课题的难易度是有差异的,每个课题后以标准分的形式标出了难易度。例如:
课题1:设有n个人围坐在圆桌周围,现从某个位置m(1≤m≤n)上的人开始报数,报数到k的人就站出来。下一个人,即原来的第k+1个位置上的人,又从1开始报数,再报数到k的人站出来。依此重复下去,直到全部的人都站出来为止。试设计一个程序求出出列序列(难易度90)。
课题2:用递归算法和非递归算法实现下面问题,并比较其算法优势。把一只老鼠放进一个无盖的大箱内, 箱内设置若干隔板,使老鼠走动的方向受到阻碍,看其如何找到一条通道,走出大箱(难易度80)。
“难易度90”表示设计中的各项全部达到要求时的最高得分大致为90。因此,参加课程设计的学生首先要了解设计的任务,仔细阅读各题的设计要求,然后根据自己的基础和能力情况从中选择一题。一般来说,选择课题应以在规定的时间内能完成,并能得到应有的锻炼为基本原则。课程设计的总体思路是:数据模型选取构造求解算法选择存储结构编写程序代码调试测试总结分析。
在做课程设计时,不再拘泥于语言环境的限制和存储结构的限制,主要锻炼学生的开放思维能力和综合知识的应用能力。同时,引导学生从结构化程序设计到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思考。例如学生正在学习C#,在做课题1时,除了传统的设计方法外,可以引导学生画出类图和顺序图,写出C#的代码。
设计结束后要写出课程设计报告,以作为整个课程设计评分的书面依据和存档材料。主要包括:需求分析、概要设计、详细设计、调试分析、用户使用说明、测试结果、参考文献等。课时外的训练主要是为毕业设计打下基础,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2组织形式
2.1学生的组织
对于学生进行分组,每组中按照好、中、差的学生进行搭配。由于学生水平参差不齐,早做完的学生,进行考核验收。验收合格,同时给出相关思考题,可以再对于思考题进行进一步的思考,锻炼创新精神。同时,让已完成任务的学生辅导未完成任务的学生,这样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课堂气氛非常活跃,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对于教师的工作也减轻了一些,教师主要是总体部署,分步考核,可以有充足的时间进行验收,比较清楚地掌握总体情况,以便讲评。这样组织学生,可以解决“优等生吃不饱,差等生吃不了”的局面,实现了“因才施教”。
2.2内容的组织
对于每一个实验项目的实验目的、相关要求等,以实验指导书的形式与学生见面,一本好的实验指导书能给学生的上机实验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
首先,让学生明确实验目的和要求。每个实验项目都给出了实验目的,并且提出了具体要求。有了实验目的,学生才有方向性;有了具体要求,学生实验时才有章可循。对于要求,要按时间分块执行。比如单链表的操作为2学时,第一个学时完成建立、查找、部分主函数工作;第二学时在第一学时基础上完成插入、删除操作,完善主函数。每一个学时在最后进行验收,若有问题通过小组完成。
其次,让学生掌握实验步骤。每一个实验项目按照软件工程的思想去组织,先需求分析,抽象出数据结构模型,再明确数据类型,详细设计,最后给出类C语言的算法描述。要求学生要严格遵循实验步骤来思考问题,这样,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工作作风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且为后续课程做准备。
3考核方式
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学生不如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学生好教育,特别目前高校扩招,入学的学生素质参差不齐,基础相对薄弱,自学能力不强,不少学生在学习上存在畏难心理。而对于高等教育也不能降低要求,这样就要求在教学模式上进行革新,我校对教和学提出两个转变,“变学生管理为学习管理,变管理学生为服务学生”。对于课程教学,不能再采取应试教育下的考核形式。鉴于此,在数据结构的教学过程中,特别是实验教学,探索出了新的考核形式。
分数对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以此作为课程管理的抓手。对于教学计划内的实验项目成绩分成两个部分,一个是个人成绩,一个是小组成绩。个人成绩主要考核学生个人能力,小组成绩主要是考核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对于个人成绩考核形式有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学生的程序代码调试技能的测试,一个方面是书写实验报告,从实验报告上可以考查学生的逻辑组织能力。笔者把该考核模式称为“实验2+2”模式。每个实验项目结束前进行验收考核,经常进行阶段性考核,主要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保证了课堂教学纪律,基本没有缺勤的学生,让学生找不出来不学习的理由,因为每处都与成绩挂钩,都在拼命的去“挣分”。
对于课程设计部分,实验室开放时间结束时,由学生提交课程设计源代码和设计总结报告。源代码提交时,要生成可执行文件,对文件进行压缩,压缩文件名为“学号+姓名”形式,发送到指定邮箱地址。课程设计成绩根据学生设计任务完成情况、设计报告、设计成果的质量以及答辩情况综合评定。完成情况主要包括:功能实现情况和程序设计情况;设计报告包括课程设计报告格式,课程设计思路及设计过程,以及对设计的自我评价,收获和体会等;答辩要求思路清晰,模块关系清楚,回答问题敏捷。
对于学生的学业成绩采用结构化成绩,把100分不再作为一个整体看待,把它融进教学的全过程中去。学生的学业成绩由平时成绩、副卷成绩和主卷成绩构成,平时成绩占20%,副卷成绩占20%,主卷成绩占60%。在平时成绩中课程设计10分,作业和平时课堂表现5分,小考5分;副卷成绩中个人成绩15分(其中程序调试10分,实验报告5分),小组成绩5分。
4结论
通过实施验证,效果是良好的。实验的创新也带动了整个课程的进步,特别是上课出勤率,基本上是全勤。课堂气氛活跃,问题讨论热烈,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大大提高了,网络教学平台登录次数明显增多。在问题答疑和考核验收方面,虽然增加了教师的教学工作量,但是提高了教师的工作热情。真正实现了“教”和“学”的良好互动,提高了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周苏. “数据结构与算法”的教学改革和实验创新[J].计算机教育,2007,(15).
篇6
关键词 数据库 分组阶段式 课程设计 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数据库课程设计是信管专业综合训练课,本课程是对数据库原理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的补充,与理论学习起着相辅相成的作用,是实施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旨在加深学生对数据库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进行数据库设计和开发的能力。本文将结合笔者的实践教学,分析数据库设计中存在的问题,研究分组阶段式反馈教学在课程设计中的作用。
1 数据库课程设计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近几年的数据库课程设计实践教学中,笔者发现存在以下几个问题。问题一,学生对课程设计的理解和认识不够。有些学生根据老师所给的题目直接在网上下载一个作业,有些学生在分组中完全依赖于组内的同学完成而没有真正参与其中。问题二,学生对课程设计的选题理解不足。在课程设计应用选题时,对所给选题的业务需求理解不够,难以完成。问题三,学生注重编程实现而不重视分析、设计。多数学生重视用编程实现数据库的连接、登陆、界面的设计以及对数据的增、删、改、查,而不注重编程所实现的系统符不符合实际的应用需求。问题四,考核方式只在最终提交阶段,忽视平时的设计的各个环节。最终的考核方式根据学生的考勤、提交的报告、系统来确定,在实现过程阶段考核较为欠缺。
2 分组阶段反馈模式教学
针对课程设计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上述问题,笔者在教学的过程中摸索出分组阶段式反馈教学,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分组阶段式反馈教学指的是在课程设计的过程中,采用分组、阶段式的方式指导学生,其中分组探讨以及阶段考核反馈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主要部分。在数据库课程设计过程中,采用分组、分阶段汇报工作的方式,在数据库设计的四个阶段规定的时间内,各个小组指派这一阶段实施的只要负责人汇报该阶段进展情况,教师根据汇报情况可针对性地进行实时点评,帮助学生发现设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整理思路,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不断地反思和深化自己的思考过程,有利于学生操作能力与创新能力发展,同时学生的学习信息得到了反馈,作为教师也了解了学生在具体的哪个阶段存在的问题,并能够对症下药及时解决,为下一步的指导提供依据。具体模式如下:
第一,用分组形式。教师提供参考选题,也可学生提供感兴趣的选题,然后根据个人的兴趣选择相关题目, 每个选题一般5~6人一组,每组选出具有一定协调能力的组长,并作出设计规划。第二,小组中每个人根据数据库设计的要求步骤以及自己的特长担任不同的角色。分工协作、共同完成设计和开发任务,从而培养团队精神,变适应性学习为创造性学习。第三,阶段进展情况汇报。根据数据库设计的几个阶段即需求分析阶段、概念结构设计阶段、逻辑结构设计阶段分级提供相关结果与报告,由教师与学生共同讨论,发现并分析在设计阶段出现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第四,数据库的实现阶段以SQL Server 2000数据库开发环境为主,选择合适的应用开发工具,按照设计的结果建立数据库、开发应用系统、输入数据、调试运行所开发的应用系统。第五,答辩阶段由3个有数据库教学或设计经验的老师组成答辩小组,每个组的项目负责人运行、演示开发的数据库应系统,同时回答各位答辩老师或者其他组同学提出的问题,提交所有文档。第六,集体讨论、互相学习,指出各自的特点和不足,交流开发过程中的收获和体会。第七,成绩评定主要根据分组阶段的表现10%、设计成果50%,设计说明书20%,答辩成绩20%,给出成绩,最后积分按照优、良、中、及格、不及格5级评定。
3 分组阶段式反馈中主要阶段的实施
第一,课程设计的选题阶段。课程设计的题目选择的难易程度、范围的大小、行业领域直接影响学生的设计兴趣,因此在选题时要贴近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际,先选择容易开发的、实用的、与学生专业培养有关联的数据库应用系统,最好能加强与企业的联系,这样能充分了解企业的需求,既有助于学生对数据库设计的概念结构中需求的分析理解,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认知感。
第二,课程设计的准备。分组阶段式反馈模式中,由于学生事先没有系统开发的经历,所以教师需要精心准备多个跨行业的应用案例,教师重点演示一个已开发好的数据库管理应用系统。所演示的项目应包含所有的知识点,采用通俗易懂,循序渐进、逐层阶段式的方式将数据库各个章节中的知识点融入。这使每个组在选题的时候可以参照相关领域的设计原则,通过项目驱动、核心案例的贯穿,调动学生的设计兴趣。
第三,项目设计与实现阶段。学生根据教师所给题目或自拟题目,结合企业或行业实际应用作需求分析,提交数据字典;根据需求分析构造概念模型,并用E-R图表示;根据E-R图转换为逻辑模型,最终通规范化理论转换为物理模型在SQLSEVER2000中实现。通过这个综合项目,使学生巩固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老师通过检查学生提交的数据字典和E-R图,对每个组进行分析和指导,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要求学生进行修改,完成设计与实现中的反馈循环,本阶段需要注重学生在数据库设计中各种模型的转换。
分组阶段式反馈教学模式在数据库的设计中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实践表明,采用该教学模式后课程设计效果较以前有较大的改进。其一,学生在课程设计的过程当中对数据库系统的理论知识进行了系统的应用,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其二,课程设计中实现了教学与学生的角色转换,以学生为中心,各阶段反馈、汇报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意识;其三,从学生上交的总结报告中看到,不少学生反映通过该课程设计获得了成就感,树立了信息系统研发的信心,增强了进一步学习的动力。很多学生特别提到老师对同学们设计系统的点评,使他们印象深刻,收获最大。另外,课程设计而加深了学生对抽象理论的理解,提高了他们数据库分析和设计的能力,为实践教学创造了很好的条件。
参考文献
[1] 黄永慧,黄和平,何小敏,数据库课程设计中分组反馈式教学模式探索[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2007(6):144-145.
[2] 王向辉,崔巍,徐俊丽.基于CDIO的数据库课程教学改革方案研究[J].计算机教育,2011(2):38-40.
篇7
关键词: CDIO工程教育 注射模具课程设计 教学改革
CDIO(工程教育模式)是近年来国际工程教育改革的最新成果,CDIO指的是Conceive-Design-Implement-Operate(构想—设计—实施—操作),是由麻省理工学院等四所大学通过几年的研究、探索和实践建立的一种先进的工程教育模式,它让学生以生动的、实践的、课程之间具有有机联系的方式学习和获取工程能力。旨在以综合的培养方式使毕业生在工程基础知识、个人能力、人际团队能力和工程系统能力四个层面达到预定目标[1]。本文结合我校实际情况,介绍CDIO模式在“注射模具课程设计”中的应用。
一、传统课程设计模式的不足[2],[3]
1.课题单一,学生个性发挥不明显。对于我院“注射模具课程设计”,由于时间安排较短,因此布置的课题一般选择比较单一和简单的典型零件,对大多数学生而言,基本都能按指导书要求的步骤完成。另外,同学间的设计方案差异性较小,不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个性,也不利于学生特长和创新拓展思维能力的发挥和培养,越来越不能满足现代教育对学生创新能力和素质培养的需要。
2.理论与实践联系不密切,影响学生掌握效果。理论学习和实践是相辅相成、相互影响的。目前课程设计基本是在理论课结束后,集中一段时间执行的,造成课程理论学习和课程设计的实践在时间上有一定的中断,同时由于课程设计时间较短,不可能深入企业或实际制作,因此与企业实际应用还有一定的差距。另外,在理论学习中,学生学习的目标性不明确,没有相应的项目和任务引导,学生就不能带着问题深入学习和研究,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
3.重结果不重过程,评价不甚合理。教师对学生课程设计的评价大多还停留在平时出勤和对学生提交的课程设计作业成果上,没有充分重视学生的设计创造性思维过程。另外,缺少必要的反馈和总结,学生交完作业就结束,对自己的课程设计方案的可行性、总体质量等方面没有针对性的反馈,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因此也会影响学生对本课程的整体掌握效果。
二、CDIO模式下的课程设计改革[2],[4]
1.丰富设计课题类型,体现个性化发展,培养团队意识。
改变以往课题单一,与企业实际不符的状况,利用学校产学研合作资源,深入企业一线,收集与本课程密切相关的真实课题,以3—4人为一组进行分组设计,并要求每个人采用不同的设计方案,这样避免了学生之间抄袭的现象,充分调动了各个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体现了学生个性化和专业技能发展的需要,培养了小组之间的团队合作意识。
2.课题设计与理论学习相结合,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由于本课程实践性比较强,枯燥的理论说教很难获得预期的效果,要培养工程意识和应用能力,就必须理论联系实践。实践证明“行动式”教学对实践性强的课程学习具有较好的效果,所谓的“行动式”教学就是把传统的说教式的教学模式转变为结合生产实际的认知与应用相结合的一种教学过程[5]。
本课程的理论学习和课程设计在某种程度上其实就是理论和实践之间的关系,理论知识的掌握是课程设计的基础和前提,而课程设计是对课程理论知识的全面实践和应用。在组织教学过程中,将本课程理论教学和课程设计及实践有效地结合起来,即将课程设计的课题提前布置,穿插在理论学习的过程中。这样,一方面可以让学生以布置的课程项目为驱动,在每一个章节讲解完后,就可以对项目进行相应部分的设计、计算,激发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学习,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巩固和加强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另一方面,课程设计课题的提前布置和进行,可以利用课程设计阶段节约出来的时间出去深入企业,进行必要的实习实践,再结合自身的设计方案、零部件制造工艺等方面进行优化。条件许可情况下,对于结构相对简单的可以利用实验室的设备对设计的模具进行制作和验证,让学生树立系统工程的概念,获得专业实践,培养团队合作能力。
3.改进设计方法和手段,锻炼能力,提高效率。
随着计算机技术尤其三维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在模具行业,三维设计成为普遍,另外三维设计有助于CAD与CAE/CAM的集成,可以大大提高模具设计的质量和可靠性。而在本课程修学之前,本校该专业学生已经学习了三维设计软件(PRO/E,UG等)和CAE软件(Moldflow)应用等课程。因此,本课程设计中完全可以利用三维设计方法来替代原先的二维设计模式,这样既锻炼了学生应用计算机辅助模具设计、制造与分析(CAD/CAM/CAE)的能力,又大大提高了设计效率和质量,为后续的毕业设计和真正进入企业工作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4.合理评价,增强掌握效果。
打破原有的评价方式,注重学生课程设计的过程控制和答辩反馈结果。设计过程中,教师随时跟踪学生的设计进展,了解其设计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动态掌握学生的设计思路和效果,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有利于教师及时掌握学生的真实情况,为正确评价提供依据。作业提交后,以分组的形式进行集体答辩,这样既可使师生间进行有效的交流,又可将设计中的问题及时反馈给学生,便于学生总结和有效掌握。
三、CDIO模式的实施条件[2]
CDIO模式的实施,对教学环境、教师的整体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CDIO模式的顺利实施受到以下几方面因素的影响:(1)培养计划中课程体系的设置得是否合理,会影响到学生对专业课程知识体系掌握的优劣。(2)教师的整体能力,一方面需要教师除了系统掌握本专业中与本课程相关的系统知识以外,还要及时掌握本专业学科的发展前沿和动态,另一方面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对教学过程的实施进行思考、构思和监控。(3)教学条件,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需要具备必要的实施条件,比如,实践的场所、相关设施等。(4)学生的自身能力,CDIO主要是以项目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创新为主线的能力本位培养模式,对学生知识体系的掌握和实践动手能力等各方面有着更高的要求。
四、结语
实践证明,CDIO模式在本课程设计中的实施,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也显著提高了学生对本课程理论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但是,教学改革是一个系统的复杂工程,对于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而言,CDIO的实施不能局限于几门课程,其“构想—设计—实施—操作”的思想应该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落实到每门尤其是专业课程中,可以以课程群的形式进行综合的改革和实践,营造有利于实践创新人才培养的教学环境,真正发挥CDIO模式的魅力和效果。
参考文献:
[1]樊志远,熊兴隆.CDIO模式下CPLD课程教学改革的教改的探索和实践[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12):148-149.
[2]朱玉.CDIO工程教育模式下“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教改的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10(19):98-99.
[3]郭晓梅,丁明明,方守糊.应用CDIO模式改革《精密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教学的探索[J].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校报,2011(9):81-84.
篇8
关键词:课程设计;动力机械及工程;实践教学
作者简介:郑清平(1965-),女,湖南道县人,河北工业大学能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教授。(天津?300400)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27-0066-02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与基本要求
在全国开设动力机械及工程专业方向的高校中,很多都安排“内燃机课程设计”这一教学环节,旨在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应用、巩固、丰富、提高所学内燃机专业知识,加深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获得与专业有关的实践经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专业技能以及综合运用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与能力。因此,课程设计是对前期理论与实践教学效果的检验,也是对学生综合分析能力与独立工作能力的培养与检查过程。
课程设计通常包括:设计目标和内容制定、方案选择、设计计算、设计绘图、设计报告和图纸的提交、答辩及教师的成绩评估。课程设计目标和题目选择由实践教学大纲确定,设计目标必须清晰和明确,设计题目和内容必须符合专业方向要求,在深广度与分量上要求合理;方案选择是由学生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完成;设计计算即学生根据所学相关理论知识进行设计计算的过程;设计绘图是工科学生必须具备的能力,一般可以手绘或利用绘图软件在电脑上完成;设计报告为学生在设计结束时完成和提交的成果;教师最后根据预定标准对学生设计效果进行评估,并给出成绩。
通过内燃机专业课程设计,应该能够达到以下基本教学要求:掌握内燃机设计的基本要求和方法,了解内燃机现代设计理论和方法的基本内容和实际应用;能正确分析内燃机各主要零件所受载荷的大小和性质,掌握其工作特点和设计要点,掌握基本尺寸和结构的确定原则以及计算方法,了解有关的新技术和发展趋势;熟悉内燃机工作过程,掌握各参数对工作过程的影响和提高内燃机动力性、经济性的措施;熟悉内燃机的性能指标。
二、原课程设计内容安排和存在的问题
1.课程设计内容安排
课程设计安排在第6学期末进行,为期3周。指导教师提供一套四缸发动机的设计横向和纵向参考图纸,要求每个学生根据实际比例画出横向和纵向图,并熟悉其中的结构特点,然后进行发动机在某转速下的运动分析,并提交一份相应的设计报告,最后教师利用两天时间对学生的课程设计进行答辩评分。
2.存在的问题
(1)原课程设计内容安排中绘图工作量大,在两周左右时间内要求每个学生在认识、消化和整理原图的基础上,完成两张四缸发动机的横向和纵向图,这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是一件很难完成的事情。所以,到最后造成的结果就是大部分学生无法达到课程设计基本要求,即学生并不能通过课程设计掌握发动机的工作特点和设计要点,掌握基本尺寸和结构的确定原则以及计算方法,更谈不上在设计中发现问题,进行创新设计。另外,学生在课程设计中没有应用内燃机现代设计理论和方法进行设计,从而背离了课程设计锻炼学生实际应用能力、尽可能实现零距离上岗的目的。
(2)课程设计答辩是以教师提问为主的“问、答”方式,不能全面地考核学生们对课程设计的掌握程度。更重要的是,学生们对自己的设计过程及结果并没有系统地总结,对自己的成功与不足之处没有一个明确的认识,使他们在今后的学习中没有明确的努力方向,这并不是一个好的学习习惯。
(3)课程设计的组织形式单一。课程设计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人才培养的过程来看,在一个人的经验还很不丰富的情况下,团队合作是迅速提升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最好途径之一,也是知识共享、成长最快的方式。然而,原课程设计还只是处于单打独斗、一人一题的局面。为了在短时间内迅速完成自己所承担的课程设计内容,每个学生都只顾埋头做自己的事情,这样也直接造成学生们在遇到问题的时候,没有互相讨论、互相学习、相互借鉴的可能,同时,对于职业意识、合作精神的培养也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这也不符合我们所倡导的工程教育的理念。
三、课程设计的改革探索
1.改进课程设计内容
内容安排中减少机械重复的画图工作量,将四缸发动机设计改成二缸机设计,并强调团队合作设计理念,安排2人一组,每个学生只要求手画一张纵向图或横向图,另加两张用绘图软件绘制的零件图,由此一方面补充了现代设计方法在内燃机辅助设计中应用的培训,也使得学生有时间对设计进行全面思考,保证了对设计计算过程的理解。
2.加强现代设计方法在内燃机辅助设计中应用的培训
分别以动力机械及工程专业的两大主干课程“内燃机原理”和“内燃机设计”为基础,将学生分为内燃机工作过程热力学计算和内燃机运动学和动力学计算两大组,加强了现代设计方法在课程设计中的应用。要求进行内燃机工作过程热力学计算的学生根据热力计算公式,对内燃机各热力参数、指示参数进行计算,并绘制示功图,它对内燃机的设计有一定的指导意义。要求进行内燃机运动学和动力学计算的学生以发动机运动学与动力学仿真分析为目标,掌握发动机运动学与动力学分析问题的思路与方法,并能将思路与方法付诸于程序语言进行仿真,通过仿真结果进一步加深对发动机发火顺序、转矩波动和轴承负荷图的理解。
3.设计过程进度安排阶段化
篇9
关键词:道路工程;课程设计;土木工程;任务及指导书
一“、道路工程”课程设计在土木工程专业课教学中的意义
道路工程课程设计是对道路工程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和深化,通过设计让学生更好地运用所学道路工程课程的核心知识,对沥青混凝土路面和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的受力情况、设计原理、方法和步骤有更深的认识。课程设计时间为一周。要求学生每天到设计教室,一天点名2次。具体要求如下:1)安排设计任务,在设计任务过程中,老师会时刻在教师里面对学生的问题进行解答,根据设计指导书及老师的现场答疑指导进行各部分的设计计算。2)根据设计题目,学生可利用各种途径查阅专业资料,如设计规范、手册和教材等;并结合当地气候条件、地质条件、水文条件以及给定的交通条件,合理拟定路面结构设计方案,进行路面结构厚度的计算和验算。编制设计计算说明书,绘制相关图纸。3)学生应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设计内容。内容上要求条理清晰,内容完整,尽量采用简图和表格形式,计算的方法和结果符合我国现阶段路面设计规范的要求。外观上要求字体工整,纸张和封面统一。
二“、道路工程”课程设计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不能单独完成设计
在道路工程的课堂教学上,作为代课教师,我发现部分学生听课不认真,知识掌握的肤浅,在课程设计中,若每个人的设计题目相同,自然会出现这些学生相互抄袭的现象,不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所以,如何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提高学习的主动性,转变学习风气,从根本上解决课程设计中的抄袭现象,显得尤为重要。
(二)课程设计选题存在局限性
在内容上面,由于教师参与的实际工程较少,理论性较强,因此工程资料有限,所以在给学生选题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题目的相似程度高,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达不到理想的课程设计效果。因此,从教师角度出发,应当通过各种渠道获取更多有价值的多方向的设计选题,尤其是选题要结合工程实际。
(三)学生设计思路不清
我们传统的教学方式,还是偏重于理论教学,尤其是对于“道路工程”这门课程来说,实践性较强。但是我们在学习这门学科时,并没有真正的去参与到实际工程中,对于实际工程了解不到位,而且理论教学过程中,由于课程内容多且课程时限等因素,使学生在理论知识方面也未能很好的消化,最终致使学生的设计思路不清晰。
(四)成绩评定不科学
在成绩评定方面,我们虽说是要根据平时的表现和最终的分数等综合情况进行打分,但是我们大部分教师存在的通病就是通过设计图纸质量、计算及说明书等书面材料来进行判断。往往忽略了平时的表现。这样会出现最终成绩不公平或不合理现象,所以应该考虑由提交的成果情况和平时表现共同构成最终的成绩。
三“、道路工程”课程设计指导书的编制与应用
(一)任务书及指导书的编制目的
为了节约时间,提高效率,让学生迅速进入设计状态,完成沥青路面设计和水泥路面设计两部分内容,熟悉路面设计流程,掌握路面设计方法,较准确地、完整地完成设计说明书的编写及相关图纸的绘制。
(二)任务书及指导书的编制内容
本任务及指导书分三章,第一章是课程设计任务,第二章为课程设计指导,第三章为课程设计实例。1)在课程设计任务中,给出设计题目,每人要求完成两个设计题目,即沥青路面设计和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为了避免抄袭现象发生,尽量做到每人一题,在设计资料中将道路交通量数据根据情况进行一定的改动,不允许雷同。2)第二章为课程设计指导,本章将沥青路面设计中轴载换算方法、沥青路面结构及厚度组合、各层材料的相关参数,体系换算图及所用到的换算公式等均进行了总结归纳,目的是减少学生查阅资料的时间和麻烦,提高设计的效率。3)课程设计实例一章中,列出沥青混凝土路面和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的工程资料、不同路面结构初拟、各层材料参数拟定、验算弯沉和各结构层底拉应力等详细过程,学生可以从中掌握两种路面设计的步骤。
(三)任务书及指导书的应用情况
目前为止,此任务及指导书已使用3年,从这3年来学生的使用过程看,效果理想。在这几年中,每年都根据实际情况,对课程设计指导书进行一定的修改和完善。以前,在没有课程设计指导书时,学生在给出课程设计任务后,不知道从何下手,一两天进入不了设计状态,大大的浪费时间,导致进度缓慢,时间安排不合理。有了指导书之后,学生免去了查阅大量相关资料的时间,很快了解设计过程和方法。成绩的评定主要根据提交的路面设计说明书和路面结构图纸,以参考这一周的课程设计中表现情况给出最终成绩。评定标准也比较明确,我们一般会在任务书中清楚的列出来,同时,带课程设计的老师也会抽出一定的时间来进行疑难解答。
参考文献:
[1]徐文娟.课程设计在教学中的作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28):59.
篇10
关键词:数据库课程设计;实践教学;软件工程观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21-0022-02
教育部2012年对《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规定》进行修订。以此为契机,结合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以下简称“我校”)软件人才培养模式,根据软件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积极借鉴“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实施以来的教学改革理念、措施和经验,对“数据库课程设计”实践教学环节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提出将工程设计的理念固化在课程设计的各个环节,对其进行改革和研究,旨在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
一、“数据库课程设计”现状概述
“数据库课程设计”为软件学院(以下简称“我院”)软件工程专业在学习完“数据库系统”(包括“数据库原理”与“数据库应用”)课程之后于学期末独立开设的一个综合实践教学环节。实践教学在工科教学领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环节,它不但是理论知识得以迁移的手段,也是抽象与具体、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基点。数据库系统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均非常强的课程,开设该环节旨在加深学生对数据库系统相关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分析、设计和编程实现数据库应用系统的能力,并在具体的数据库应用系统开发过程中强化学生的专业技能。
“数据库课程设计”是让学生独立地根据具体的应用环境,构造满足相应需求的数据库应用系统,它属于设计性实验范畴。设计性实验不但能够促使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培养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也会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但在目前的实施过程中达不到预期的效果,通过分析和反思主要原因如下:
1.轻视实践教学环节
“数据库课程设计”于学期末开设,为期2周。从时间上考虑课程已全部结束,从心理上处于一个放松的状态,已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且时间较短,学生总以为2周的时间学不到专业技能,不能充分认识安排实践环节的目的和重要性,缺乏学习的兴趣,不能积极参与。
2.缺乏软件工程观念
在学习完“数据库原理”之后进行“数据库课程设计”,大部分学生认为该课程设计只需编程完成数据库的建立、各位数据库对象的建立及数据的添加、删除、修改和查询等功能。学生根据老师布置的课程设计题目马上就做这部分工作,对系统设计缺乏一个整体认识。这部分工作一天时间足以完成,在实际的实践教学环节中,学生大部分时间会浪费在数据库的连接、登录等问题上。这就出现了重程序设计技能,[1]轻软件工程方法,热衷于探索各种机巧的程序设计方法,忽视需求分析、评审、测试等软件工程的基本原则与方法。
3.考核模式过于传统
“数据库课程设计”作为一个独立的实践教学环节,传统的考核方式为出勤率(10%)、电子版系统(30%,界面+数据库连接+数据库设计)和纸质课程设计报告(50%),没有对学生所设计的数据库应用系统进行深入分析,投入的人力、精力不足,没有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如何充分发挥“数据库课程设计”的作用,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是本次教学改革的主要研究任务。基于以上分析,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
二、课程设计实践环节改革思路
1.任务提前分配
通过“数据库系统”课程的教学及“数据库课程设计”实践教学环节的实施,经过反思和讨论,认为通过对课程设计任务的提前分配可以充分认识到实践环节中的要求,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参与其中。关键问题是任务如何分配,提前到什么时候。
“数据库课程设计”是在学习完“数据库系统”课程之后于学期末开设,课程与实践环节是前后连贯的。那么在讲授“数据库系统”时就把“数据库课程设计”的题目、内容、要求、目标及成果提交的方式等分配给学生,在学生认识到学习完课程之后还有一项重要的任务。在学习课程的过程中,学生自己就能认识到学习的重点与难点。
“数据库系统”课程与“数据库课程设计”各个环节的对应关系如图1所示。
2.注重题目设计
“数据库课程设计”的第一个环节:题目的设计,至关重要。教师查阅资料,认真选题。首先题目的难度要适中,若选题简单,会让学生误认为数据库应用系统开发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学生不能在设计中全面了解数据库设计的全过程及数据库系统的各种功能,达不到课程设计的目的;若选题过难,部分学生会知难而退。其次,题目要充分,避免抄袭现象,要设计到较多的领域,题目示例如表1所示。由于在学期初进行任务分配,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对自己感兴趣的题目进行详细地实地调研,并能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所学的知识并不抽象,能用来解决现实生活、工作中的实际问题,理论与实践完美结合。
由于学生的工作经验和社会阅历都不够丰富,在给出题目时,不但包括系统应该完成的功能需求,也包括一些描述系统的素材,同时还对各系统中现实环境中的情景用flash或DV制作了一系列的虚拟片断,从而为学生直观地理解系统中的业务需求奠定了基础。[2]
3.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学生分组,每组一题,不能重复,组内成员分工合作,培养团队协作能力,避免出现注重个人程序设计技能的运用和各种经典程序设计难题的解决,轻视团队协作能力和具体项目环境下的工程开发能力。
尤其在设计环节,要求学生灵活运用学过的知识进行设计,给同学们提供了较大的思维想象空间,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勤于思考,充分表达对不同设计的看法,然后集体讨论和总结,发挥集体的智慧,得到较优的数据库模式。
4.加强软件工程观
根据学生在进行数据库信息系统设计时重编程、轻设计的问题,提出把软件工程的观念贯穿到信息系统设计的各个环节。基于国际软件工程学科CC-SE2004规范,软件工程的教学与实践,从早期注重培养学生的软件工程观。
软件开发过程是一个系列活动,应包括:需求分析、软件设计、实现与调试、测试与验收、部署、维护等活动,具体过程如图2所示,在此过程中要借鉴工业工程中的“过程决定质量”的理论,强调过程对于软件开发的作用。[3]由此可见,编程只是其中很小一部分工作,应把重点放在分析和设计阶段。
为帮助学生以工程方法构建中小规模软件系统的知识和技能,演示一完整的项目作品,并制作开发视频,视频中展示数据库应用系统开发中每个阶段的主要任务和具体做法,尤其是需求分析和项目设计阶段,从而避免重编程实现而轻分析、设计的现象。
5.考核模式创新
为充分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到课程设计各个环节,课程设计最后一天,每个设计小组分别答辩,讲解项目开况并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最后提交课程设计报告。最终的成绩由考勤记录、课程设计报告和答辩三部分组成,成绩比例为2:3:5。该方式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每个学生均参与其中。
在此基础上,院里可以组织系统设计大赛,课程设计的作品可以参赛,并把获奖作品上传到院系网站,让学生自己进行投票,评选出界面设计奖、功能奖、代码设计奖等奖项。
6.实践效果的评价与反思
在课程设计结束后要做好教学效果的反思工作,通过问卷、交谈、建议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心得体会,[4]特别是在实践动手能力方面的收获以及不足之处,以便进行教学改革,逐步提高教学水平,达到更好地教学和实践效果。
三、总结
根据软件工程专业特色,对“数据库课程设计”实践教学环节的任务分配、题目设计、团队意识、软件工程观及考核模式等方面进行改革和研究。近几年的实践表明,改革后效果良好,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达到了课程设计的预期效果。
参考文献:
[1]何福保,道,胡开华.基于项目模拟实训的“数据库课程设计”教学方法研究[J].福建电脑,2012,(1):31-32.
[2]刘智,刘加伶,闫河,等.数据库课程设计的教学思路与实施[J].软件导刊,2009,(1).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课程资源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