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课程总结范文

时间:2023-04-12 08:20:0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大学语文课程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大学语文课程总结

篇1

关键词: 21世纪前十年 《大学语文》课程 教学方法 研究成果

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中,研究者们对《大学语文》从定位、教学方法、教材编写、考试评价等多角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其中关注最多的是《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方法。本文对《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方法的十年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并反思其中的得失。

一、多种视角关注下的教学方法

近十年来,研究者们总结分析了众多行之有效的语文教学方法。有的是在深入研究新的教育理论的基础上提出新的教学方法,有的探讨了和信息化时代相适应的新的教学方法,有的则在调查研究的前提下总结出学生喜欢的教学方法,有的是大学语文教师在多年教学实践中摸索出实用可行的教学方法。这其中还包括一些研究者对传统教学方法的回归与认可。

(一)新理论角度下的新方法

十年来,一些研究者致力于对新的教育理论的引入和理解,并自觉运用于大学语文教学实践中。在新的教育理论的指导下,提出一些新的教学方法,使大学语文教学呈现出一种新的特色。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引入创新思维。如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的创新教育》一文中,研究者主张大学语文应体现出创新思维,既表现老师的教法中运用新的理念,又包括鼓励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逆向思维,培养学生敢于质疑的精神。代表性的文章还有《大学语文教学与创新思维培养》《拓展思维空间培养创新能力——大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思考》《大学语文创新教育探微》。

2.体验派理念的提出。有些研究者敏锐地捕捉到教育部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了要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独特感受与体验”的教学新理念,并提出了体验式教学。如陈建华、陶贞安在《高校〈大学语文〉课程体验式阅读教学的理念》一文中指出:体验式阅读教学就是以学生的主体体验为主,以师生之间的交流和教师的引导为辅,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关于人生、世界的各种意义,建构完满的个体精神世界;体验式阅读教学本质上是对生命的一种关怀;体验式阅读教学应该确立的重要理念是生命化、人本化、民主化、整体化、熏陶化。此类文章还有《新课程理念下的大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研究》《让体验走进大学语文课程》等。

3.大语文理念。于卉芹、曹雪立在《大学语文课程设计中的“大语文”理念》中指出:大学语文不应再是“方法论”,而应是“世界观”;语文课上应该让学生通过名著的阅读,充分了解历史、哲学、自然和社会,使学生获得关于历史、哲学、自然和社会的各种知识、信息和经验。文学通过对社会生活的集中概括和典型化,为我们描绘出人类社会各个时期的生活图画,使我们不但了解现在,了解过去,还能展望未来。此类文章还有《大语文教育观与开放式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等。

其他还有博雅教育理念,此类研究者主张大学语文应该是一种博雅教育,如在《基于博雅教育理念下的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思考》一文中,作者提出了博雅教育的具体方法:将显性课程、隐性课程和选修课程相结合;同时完善教材建设;拓展和延伸教学领域,对网络博客的运用。合作学习理论,如在《合作学习在大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中杨建成提出合作学习的理论体系、基本模式和教师角色。

(二)新时代带来的新方法

21世纪是信息化时代、网络化时代。网络的大众化,多媒体的普及化,势必对我们的《大学语文》教学带来极大的影响。很多研究者探讨了信息化、网络化对大学语文教学的影响。

有些研究者深入分析了运用新的多媒体教学手段中出现的问题。如:杨春艳在《大学语文多媒体教学的利弊思考》一文中分析了多媒体教学的利弊:好处是创设教学情境,增加学习兴趣,增强课堂容量;弊端是喧宾夺主,剥夺想象力,难以因材施教。栗亮在《〈大学语文〉多媒体教学最优化设计探讨》一文中提出多媒体使用的适度、适时、适体原则。有的研究者指出了网络文化对大学语文课堂的冲击,并给出了自己的解决策略,如《对网络语境下语文审美特性的缺失及对策的研究》、《浅析网络文化语境下的大学语文教学策略》两篇文章。

刘雪梅在《大众文化和数字化时代的大学语文教育探索与实践》中设计了大学语文课互动式教学方法。多媒体、网络的普及,使老师和学生能够真正地互动,因而催生了互动式教学法。互动式教学法的教学过程包括情景导入、自主探索、协作学习、评测反馈、总结提升等五个步骤。

(三)基于调查研究基础上的新方法

大学语文的研究者大部分是一线工作的老师,因此很多研究者的教学方法是在自己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或经过调查研究后总结出来的。如研究性教学法,在《大学语文研究性学习初探》一文中,白葵阳总结出研究性学习的特点:突出学生的主体性、重问题、重过程、重应用、重体验、重合作。再如《滇西地区高职高专院校〈大学语文〉教学现状的调查》,作者通过调查学生,总结出学生喜欢的教学方式是以专题讲座形式授课,课堂上希望注重探讨,加强互动,激发并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伍桂榕在《试论大学语文研究性学习类型》一文中对不同研究性学习类型进行研究,包括:(1)专题式小组合作形式的研究性学习;(2)社会调查式研究性学习;(3)基于信息技术的研究性学习;(4)角色扮演类型的研究性学习。

篇2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大学语文 教学 调整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5.06.058

Real-time Adjustment of Vocational College

Chinese Language Teaching Direction

LI Lili

(Guangzhou University, College of Textile and Garment, Guangzhou, Guangdong 510165)

Abstract Chinese course in vocational colleges is a traditional basic course, there is a strong theoretical foundation and history of precipitation. How to make this door traditional disciplines and modern organic integration of vocational colleges, service centers teaching, service student employment. It is a question of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must face language lessons, but also the direction university language teaching is facing reforms. How to keep up with the needs of the times, close to the needs of students in language teaching constantly adjust the direction of the university of pointers, but also the basis of closely linked to student demand.

Key words vocational college; college Chinese; teaching; adjustment

1 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的现状

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正在被忽视,被边缘化。其枯燥的教学内容,乏味的教学方法,沉闷的课堂气氛,迎合不了现代大学生的需求。特别是大学英语兴起后,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在专业课程设置中的地位更是一落千丈,普遍成为一门以考查形式存在的公共基础课,课时量越来越少,其现实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1.1 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需求脱离

从目前大学语文教材中可以看出,沿用传统教学理念,更多地偏向于基础文化涵养的教育。例如,南开大学出版社2012年出版的《大学语文》,①被列入21世纪高职高专教育精品规划教材,其教学内容分为上编和下编,上编是从先秦文学至中国现当代文学,下编是外国文学。教材注重传统文化涵养的培养和书面语言的教育。现在的大学生在面临就业压力的时候对口语交际和实用写作的需求更迫切,对与专业相结合的教学内容需求更强烈。传统的文化素养的培育是一种更高层面的需求,与高职高专学生的实际需求脱节。加之,现在对这种传统文化素养的培养流于形式,没有深刻贯彻,只是蜻蜓点水地开设一门基础课,每周两个课时,考核形式简单,在量和质上都没有达到其追求的效果。反而,造成学生的疲惫心理,课堂睡觉、玩手机、学习其他课程的现象严重,学生的积极性不高。从学生对课堂反映的情况来看,教学内容脱离了学生的实际需求,脱离了市场对学生的实际需求。这是目前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出现的主要问题之一。

1.2 教学方法与学生兴趣脱离

传统的班级授课制仍然是高职院校语文教学中普遍实行的方法。在教学手段技术更新后,多媒体教学被大面积推广,大部分的老师开始研究多媒体课件,利用图片和音响视频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些新的教学方法的改变在短时间内收到一定的效果,但是没有从根本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课堂学习的热情。教学手段仍然停留在老师讲、学生听的阶段。作为一名即将毕业,走向工作岗位的大学生,如果不能主动去学习、去思考,那么毕业后他们离开老师,仍然是没有断乳的孩子,无法独立地学习和工作。因此,摆在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师面前的任务是非常艰巨的,不是做一个精品课件那么简单,而是在教学方法上要创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学习的兴趣。

1.3 教学方向与专业方向脱离

高职院校专业设置极具行业背景和属性,迎合市场对人才技能的需求。高职院校的学生实训课程占据了很大一部分的内容,有的甚至与企业直接签定人才培养协议。在这样的行业背景下,高职院校打造自己的特色专业和人才培养方案。如何让大学语文这样的基础课程有机融入特色人才培养的过程是摆在所有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师面前的一道难题。传统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在方向上出现偏离,不受学生的欢迎。如何在教学方向上与专业培养上保持一致是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必须面临的改革。

2 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的特殊性和重要性

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灵活,天生具有迎合市场的属性,行业色彩浓厚。以纺织服装类高职院校为列,其专业设置具有强烈的行业属性和专业背景,与之相应的大学语文教学应与专业教育结合,具有特殊性和重要性。

(1)服装设计类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具有的特殊性。服装设计类高职院校具有强烈的行业属性和鲜明的专业特色,服装艺术设计、服装立体剪裁、服装表演、服装营销等专业充分显示其专业的特点。大学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应用课程,可以遵循其专业的属性,从专业的需求出发,重点讲授各时期文学作品中有关服装的特点和描述,了解各时期文学思想对服装的影响,学习对服装作品的艺术语言描述和介绍等。大学语文通过自身的转变,提升自己的行业特色,与专业方向保持一致,充分发挥自己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实用性。因此,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不能仅仅讲授传统文学作品、文学思想等,不能与专业脱离,必须与普通类的大学语文课程区分开,与专业方向保持一致,具有其特殊性。

(2)服装设计类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具有的重要性。近百年的风风雨雨没有把大学语文课程磨灭掉,反而让这门课程在全国各大本科、专科院校稳稳扎根,必定有其道理。②作为服装设计类高职院校不仅要给学生最好的职业教育,更要给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教育。大学语文课程可以从传统的教学出发,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从行文修养和思想上鼓励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从口语交际中教育学生与人和谐相处的重要性,从实用写作中提升学生就业的能力和水平。因此,大学语文课程在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3 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方向的实时调整

与时俱进才能不被淘汰,坚持创新才能寻求发展。大学语文课程是一门极其重要的基础学科,适用于任何专业,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文化涵养,更有助于学生的就业与生活。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是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所以高职语文教学应面向市场,针对学生实际,大胆调整教学内容,切实把教学重点放到培养学生的“读、写、听、说”能力上来,将目标瞄准学生将来的就业需要上来,使学生学以致用。③如何让高职院校的大学语文课不被边缘化,必须对大学语文的教学方向实时调整,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不断吸收新的教学方式,革新教学方法。

(1)在教学内容上与专业特色结合。教学内容是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关键因素,是大学语文教学方向改革的重要根基。教学内容要结合学生的专业特色,贴近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找准切入点,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教材的选择也要贴近专业需求和学生的兴趣,对提问和作业的要求也要切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不能生搬硬套。

(2)在教学方法上与专业技能结合。高职院校的学生思想比较活跃,学习的主动性比较差,理论基础相对薄弱,个性很强。针对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在教学方法上要注意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用一些年轻人能够接受的方式与之交流。在课堂互动环节中,联系学生关注的热点话题巧妙提问,活跃气氛;联系学生的专业特长,鼓励学生主动学习,学以致用。在与学生的交流和语言沟通中,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掌握与现代大学生沟通的技巧,拉近老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提升对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鼓励学生学好专业技能。

(3)在教学重点上与就业需求结合。为了促进学生的就业,高职院校的大学语文课程可以附加一部分写字练习课,训练学生,写一手漂亮、工整、规范的好字;可以附加口语交际课,让学生能清晰表达自己的意见,促进学生顺利通过面试,同时增强人与人之间的交际;可以附加实用写作课,例如简历、总结、申请、请示等,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根据学生的就业需求,大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调整教学的重点和方向,满足学生的就业需要。

(4)在课程安排上与专业需求结合。在课程安排上,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可以把重点调整至其基础性和工具性,与专业需求结合。有些大学语文的教材中已经开始做相关的调整,显示出关注语文基础和口语交际能力的重要性。例如,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8月出版的《大学语文》,被列为全国高职高专公共课系列规划教材,其教学重点上开始体现汉语基础和口语交际能力。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合理设置课程安排,利用有限的时间,传授更多与专业需求相结合的知识,促进学生专业综合能力的提升。

(5)在考核方式上与专业模式结合。考核方式除了传统的试卷考试外,还可以加强平时成绩的考核、对课堂纪律的考核等。针对高职院校的专业特色和学生的性格特点,可以采用多种考核方式相结合的办法,多次对学生进行考评,激励学生不断进步。

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是基础课,是工具课,是德育课,是融合了多种功能的人文课,涵盖面广,可塑性强。作为新时期的大学语文教学必须紧贴专业发展的步伐,紧跟时代的潮流,革新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方法,转变考核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热情,服务大学生专业技能的学习和就业。

注释

① 郑忠孝,杨欣.大学语文[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12:1-4.

② 黄建武,段帆.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改革新思路[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4(6):75.

篇3

关键词:高职;大学语文;定位;双能对接;六步紧随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2)12-128-03

如何通过大学语文课程改革来发挥它的优势,挖掘它的潜力,整合并强化它的多效性教育功能,完成知识、能力、素质的转化,这个问题尚未得到很好的解决。2009年以来,我们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改革与实践,试图通过对大学语文课程的课堂教学进行项目驱动型重构,探索出一条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交际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以及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分析能力的有效途径。

一、课程教学改革的背景及目标

我们主要研究的是项目驱动型大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问题。通过设计出具体的学习项目来引导语文教学活动,在本院部分班级进行试点,让学生在学习项目的驱动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利用必需的学习资源,通过课堂上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获得知识意义的建构和能力提高,高效率地掌握基础知识,提高口头表达能力、交际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以及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分析能力。

项目驱动型教学是随新课程改革实践而产生的一种新教法、新模式;它体现了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新思想。目前,对项目驱动教学的探讨比较集中在一些边缘学科,如计算机、信息技术教学等;部分地方的英语教学也开始引入此教学模式,并开始有了新的模式建构;而作为百科之母的语文,本来是最适合项目驱动教学的,可一直还没有规模化的研究。这是我们开展专项研究的主要的动因。

改革的目标是,通过对大学语文课程的课堂教学进行项目驱动型重构,探索出一条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交际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以及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分析能力的有效途径。

二、课程教学改革的主要思路和方法

(一)改革的思路

1.以素质教育理论为指导,根据素质教育阶段目标、课程教学目标、单元内容教学目标、分课教学要点目标,教师积极地进行课程开发,制定具体可行的学生学习项目。

2.以目标教学激励教学理论、情景教学理论、学习方法理论为指导,创设情景,激发学习兴趣;进行方法指导,为学生的学习研究提供帮助;交代具体可行的学习项目,明确目标和评估的办法。

3.以控制论、语言习得理论、最近发展区理论、心理学理论为指导,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抓住学生好表现的心理或需要训练的重点,激励学生自主、推究、合作学习,把“三尺讲台”变成他们表现自我才干和展示学习成果的舞台。让他们自己在完成项目中,去摸索方法,探究结果,合作交流。

4.根据“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采用激励手段,理论联系实际,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否定之否定。

5.以系统论、方法论为指导,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反思并提出改进意见,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对教学经验进行归纳总结,形成一定的方法论。

(二)改革的主要方法

我们采取了文献理论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实地访谈法、现场观摩法、经典个案剖析法及比较借鉴研究法进行研究,通过反复实践检验形成阶段性成果,最后总结并进行成果推广。第一步,进行文献资料的搜集整理,归纳研究;广泛进行教师和学生调研,对大学语文课程进行项目分解和任务设计。第二步,在试点班级中进行具体大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实施项目驱动型教学,并对效果进行及时调研和评价。第三步,总结课程改革实践、项目驱动型课堂教学模式实施中的经验和问题,并再次进行教学实践,不断提升教学效果。

三、课程教学改革的主要成果

高职大学语文的教学改革首先面临的就是自身准确定位的问题。

(一)高职大学语文的重新定位

高职大学语文应定位为“基于专业核心能力的职业化公共课程”。具体来说,高职大学语文是一门面向全体学生开设的、以人文性为基础,并呈现通用性、工具性、职业性特征的公共基础必修课程,其中职业性是高职大学语文与其他各层各类语文课程的区别性特征。高职大学语文是为高职学生适应就业需要、适应岗位和职业转换需要,为他们的终身发展奠定重要基础的素质教育课程。这一课程定位就要求我们的大学语文课程改革必须以学生能力发展为中心、为专业服务,为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服务。

1.以能力为中心,凸现职业指向。整体课程以培养学生沟通与表达能力、编辑与写作能力、思考与辨识能力、综合应用能力为中心。教学过程中围绕学生实践活动过程设计教学环节,开展能力训练。

围绕学生的职业需求组织教学。在强调语文学习共性要求的同时,注重不同专业的不同个性要求,根据不同专业类别指向的职业岗位特点和不同要求开展语文教育教学活动。

2.建设开放课程体系,扩展教学空间。一是课程开发的开放——由本校语文教师、其他专业教师、校外专家共同参与课程开发;同时开展企业调研,征询企业人士的建议;并在教学过程中亦注重不断吸收学生的意见完善课程建设;二是教学内容的开放——在合理安排基本课程内容的基础上,给教师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留有教学内容选择和扩展的空间,以满足不同专业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要;三是实训载体的开放——教师和学生根据专业特点,灵活选择基本活动项目载体,教师和学生更可以根据校园文化、企业文化、地方文化建设的需要,灵活选取和另行构建不同的活动项目载体;四是教学资源的开放——本课程的网络教学资源随时向学生开放,以促进学生自主扩展学习;五是教学环境的开放——不仅注重课堂教学环境氛围的营造,本课程还根据教学活动的需要,把学生的活动空间从课内延伸到课外,从校内延伸到校外。

3.重新设定课程教学目标。我们将高职大学语文的课程教学目标设置为:服务学生的专业学习,把语文能力训练与专业的“职业化”训练紧密结合起来,为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奠定基础,为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服务。

(二)从职业能力需求出发,构建了“双能对接”课程体系

突破传统语文教学观念束缚,不再按照语文学科体系安排课程教学内容,而是结合专业特点,从未来学生就业岗位的职业能力需求出发,重新构建了“双能对接”即基础能力与职业能力对接的课程体系,打通了知识向能力转化的通道。其中职业能力由各专业的就业岗位指向和职业能力需求决定,基础能力包括沟通与表达能力、编辑与写作能力、思考与辨识能力、综合应用能力等四项。这个课程体系的构建不仅在内容上扩大了语文学习训练的范围,并且从根本上改变了语文教育观念,使高职语文课程从根本上归向职业综合能力的培养。由此也直接推动了课程教学模式、考核方式、评价机制等诸方面的创新与完善。

(三)以“主题呈现”的方式设计安排教学内容

我们以主题呈现的形式,打破文种和文学史界限,以服务职业活动为导向,紧跟时代,让学生能从各主题中感悟人生。在设计思考训练时注重新颖多样,富有启发性;在选文时注重视野广阔,推重经典而不废时文,将丰富的社会生活内容融入书中,让学生感受到大学语文课堂既设置在人类文明的历史长河中,又设置在火热生动的现实社会生活中,以此优化教学内容,力求学生能对今后求职就业以及对人生的理解有明显帮助,具体而言:

教学目标上,坚持“能力本位”,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围绕职业能力这一主题,以主题呈现的方式,将教学内容与专业培养目标以及专业能力有机地结合,根据培养目标的能力因素和岗位需求,筛选与培养职业能力有关,紧跟时代,具有启发性的知识内容,形成以综合能力培养为主体、突出思想和引导作用的教学内容体系。

(四)构建了以“项目驱动、小组合作”为核心的“六步紧随”教学模式

1.项目布置。教师向学生布置项目任务,必须解释清楚项目要达到的目标。目标不能定得过高或者过低。应该是学生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要求,才可以确定为项目目标,这样才能达到学习进步的目的。

2.基础检测。学生在完全理解本次的项目目标之后,通过实施预设的一个项目来检测自己原有的知识基础和能力基础,看自己距离顺利完成项目存在多大差距。

3.师生探究。通过师生相互探究、学生小组讨论,教师实施点评等方式,完成项目实施前的准备工作。

4.项目实施。项目实施是教学的重点环节。学生根据完成项目所需能力的若干要求,运用基础知识,按程序实施训练项目。

5.延伸拓展。根据实施过程中涉及的职业能力与人文知识,通过阅读拓展、博客天地、争鸣空间、社会聚焦,在数字化教学平台上阅读、讨论、争鸣、辩论。

6.测试评价。学生根据项目实施过程中的能力表现,在数字化教学平台上进行自我测评、组内互评、教师测评,检测目标的达成度。

四、课程教学改革成果的特色与创新点

(一)独创性成果:构建高职大学语文“双能对接”课程体系

在以学生能力发展为中心、为专业服务、为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服务课程理念的主导下,我们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形式等课程建设主体诸方面进行了系统性的探究与改革,整合各类语文学习内容,聚合各种学生活动形式,借鉴英国和我国核心能力培训的方法,通过课程活动化、活动项目化的处理,构建了高职大学语文“双能对接”课程体系。

高职大学语文“双能对接”课程体系确立了沟通与表达能力、编辑与写作能力、思考与辨识能力、综合应用能力等四大基础核心能力,在不同学习阶段组织学生开展语文教学活动,并对学习全程开展综合性评价,引导学生在严谨有序的逐层习练、真实生动的项目实施中获得综合能力的逐步提高。每一个项目都有明确的能力指向,打通了知识向能力转化的通道。在这一课程体系中,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考核等结构要素均为系统化呈现,不同系统之间依课程教学规程相互对应组接,共同构筑了一个多方位、多形态、多层次的语文能力培养系统,课程系统运行最终目的指向语文综合能力的社会应用。这是一个明显区别于传统的语文教育模式。

语文教育的核心价值在于语文能力的形成与应用,因此,“双能对接”课程体系不仅在教学内容上扩大了传统高职语文或重人文作品赏析、或重应用文写作的相对狭小的学习领域,更重要的是它在实际运行过程中能动地使语文从知识学习、孤立训练为主的教学转向了能力培养、综合应用为主的教学,打通了知识向能力转化的通道,其中所体现的是语文教育观念的根本性转变。“双能对接”课程体系的运行明显提高了语文教学的效率,有效服务于学生职业综合能力的培养,它在高职语文课程教学领域引领着一个改革方向,为同类课程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二)创新教学模式,提升课程教学成效

我们根据高职语文教育的特性,借鉴项目驱动教学法,创设了“六步紧随”教学模式,寻求语文课程教学与专业人才培养相结合的途径,让语文教学活动渗透所有专业学习,通过语文教学与专业教学的有机结合,最大限度地提高语文教学效率,服务专业人才培养。“六步紧随”教学模式使课程得以顺利通过教学与自学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传授与项目相结合的方式拓开语文教学空间,有力提升了课程教学的成效。

(三)搭建开放性的数字化教学平台,实现考核全程化、评价证据化

借湖南省“数字湖南”的东风,我们在“职教新干线”网站上搭建了开放性的大学语文数字化教学平台。不仅将所有教案、课件、教材、练习、视频等教学资源进行数字化后到这个平台,更是将这个平台作为学生交流沟通、延伸拓展、互动评价的综合性教学平台。学生可以在此畅快阅读,可以用博客记录心灵文字,可以与本校教师、同学讨论交流、相互评价,可以与校外专家、知名学者或其他大学的学子们就社会热点问题激烈辩论。通过这样一个开放性的数字化教学平台,大学语文课程得以顺利通过教学与自学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传授与项目相结合的方式拓开语文教学空间,提升了课程教学的成效。

同时,收集学生习练过程中所形成的各种学习证据材料以作为学习成绩评定的依据。体现了形成性评价和过程性考核的原则,克服一次考核定结果、教师一人定成绩的弊端,打破传统的单一考核方式,把学生课内学习和课外实训、教师要求和学生自学的全过程纳入考核范围,以学生提供真实学习证据的数量和质量作为课程学习评价的依据,使考核方式多元化、科学化和规范化。

(四)开发了以职业能力为出发点的全新理念的大学语文教材

篇4

关键词:农林高等职业教育;大学语文;危机

在目前农林类高职院校专业类学科越来越受重视的情况下,大学语文的地位受到了历史性的挑战,较多农林类高职院校课程体系中已没有了大学语文课程。另外许多农林类高职高专院校的大学语文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尴尬,因为课程优化设置的原因,原来作为公共基础课的大学语文成为被删减的对象。不少院校的大学语文课程的课时量急剧下滑,有的甚至“号称”将被应用文写作和普通话替代。有些高职院校把《大学语文》开设成《文学欣赏》、《演讲口才》与《实用写作》等课程。开设语文的农林类高职院校在教材、教法方面也是处于混乱状态。为什么在目前全世界汉语热的大趋势下,国内的院校反而会出现如此的怪现象呢?本文就农林类高等职业教育大学语文的现状及其原因做详细的分析。

一、农林类高等职业院校中大学语文现状

1.学生方面。高职院校的生源分别是中职起点和高中起点的学生,他们在中学时代语文水平往往很低,基础常识不达标,口语表达水平有限,书面表达更是错别字连篇,表达往往出现词不达意的现象。有的学生连请假条都不会写,甚至连获奖学金的优秀学生写个人情况简介时也需教师帮忙修改,更不要说最后的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写作了。

当前,网络等“新媒介”造成了新的语言交往活动。网络聊天、博客写作、短信互传、青春写作等活动使汉语的形态发生了重要的变化。一些非规范的解构性语言对母语的冲击十分剧烈,大学生所受影响相当明显。

目前的绝大多数大学生在大学校园里,精力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跻身各种学生社团,成为活动积极分子;二是专注于专门的学科知识,例如考研、外语培训等;三是读些生活服务类的刊物,打算日后成为白领。如此成长起来的大学生,缺失了人文理想和人文关怀,甚至失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

高职院校学生一般对自己的专业课还是蛮感兴趣的,而对大学语文则认为如同喝营养液,喝不喝无所谓,它与学好专业、找工作关系不大,因而没有兴趣。

2.教师方面。从师资上来讲,一部分教师是原来老中专的语文教师,他们的教学方式方法还停留在昔日给中职生上课时的状态。即还停留在对字词意的理解和分析上,极少深入到鉴赏的层次,但又是用古代的伦理诠释古代的文章,造成强烈的时代差距和观念差距,让学生很反感。大学语文就成为学生口中戏称的“高四语文”了。另一部分是来自一些本科院校中文系的教授,他们用深厚的文学鉴赏功底来教学,许多学生听不懂,曲高和寡;另一方面如果仅仅分析文本,又觉得索然无味,既造成知识面的狭隘与局限,又使授课特别枯燥,所以也是处于两难的境地。最终的结果可想而知,学生认为自己学不到知识,教师认为自己无法倾授。大学语文就在这种无法解决的矛盾中走到了遭淘汰的末途。

3.学校方面。大幅度地削减课时或停止开设大学语文课程,从事中文专业的教师岗位也开始减员,转到其他岗位。与此同时应某些专业的需要,开设应用文写作和演讲与口才及普通话训练等课程。因此,大学语文课时相应地大幅度地减少,一般停留在32课时,甚至16课时。

二、农林类高等职业院校大学语文受冷落的成因

1.大学语文自身没有科学的定位。长期以来,大学语文课程不像中小学的语文课程那样有统一的课程性质来定位,其自身一直没有科学的、统一的定位,在全国范围内也引发了关于大学语文课程性质的思考。

全国大学语文研究会名誉会长、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徐中玉认为:“现在的大学语文,应该重视人文教育和人文精神的培养,但我认为不能把这个课变成思想观念课,而是要感悟从作品本身所体现出来的魅力。”全国大学语文研究会副会长,东南大学王步高教授认为:以课程定位考虑,大学语文要姓“大”。大学语文课的性质,应具有对此前十二年所学的文学知识的总结归纳,和对未来人生数十年语文自学的总启动这样两个重要的方面。由此出发,大学语文非常有必要具有“梳理”与“激活”的功能。应用文写作协会副会长张耀辉教授认为:应用文写作,应是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门重要课程。高等学校语文课程的教学目的,应该是提高大学生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包括口头语言表达能力与书面语言表达能力两个方面。也就是说,应该“读”“写”并行。大学语文不能排斥写作课,广义的大学语文也应当包括应用写作,并各占一定比例,做到以文选为范本,以写作为致用,二者相辅相成。

2.职业教育中以“能力为本”的模式特点决定。第一,重职业技能培养,轻文化基础教育。当前,职业教育中急功近利的现象相当突出,一些学校领导、教师、学生以及学生家长存在重职业技能培养、轻文化基础教育的倾向。他们把职业教育当作单纯的找工作、谋出路的手段,以为技能培养才是真功夫,衡量学校办学水平、学生素质的标准就是看学生的职业技能如何。职业教育强调职业技能培养,不能无视文化基础教育。第二,在文化基础课程教育中,由于受传统习惯势力的影响,尤其是传统工业文明价值观、发展观的影响,文化基础课程教育重学科知识教育,轻人文教育。当今社会诸多问题,如环境污染、资源危机、生态失衡等,仅仅依靠科技的力量是不可能彻底解决的,还需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高人的道德水平和综合素质。

3.农林类高等职业院校面临的压力。就业率成了高等职业院校的生命线,没有就业就没有生源,就业率成了高等职业院校教学质量的试金石,专业的存在与否全取决于就业率的高低。在就业率这个指挥棒下,高职高专学生的理论水平教育全面淡化,高职高专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全面淡化。“多一个证书多一条路”,除了教育部三令五申的必修公共课程外,各高职高专院校普遍通过全面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技能取证来帮助在校学生提高职业技能和实践动手能力,并通过鼓励学生获得相关职业技能证书来增强市场竞争能力。

4.学生素质不能提高。据笔者针对学生关于《大学语文》教学评价的调查显示,学生对于大学语文的教学评价总体说来反应一般,承认这门学科知识性很强,但现在功利因素造成学生没有兴趣,也没有心思追求知识的获得,而是更看重实际技能的掌握。学生普遍提出加强写作训练的要求。同学反映,《大学语文》课没有作文方面的要求和训练,老师布置作文一般都不多,写作能力感觉退化了。也有老师提出:“《大学语文》被边缘化是因为它没有给学生一种实际的东西,人文素养的概念显得空洞。”

5.舆论导向。现在媒体上宣传进入21世纪要有三把钥匙:电脑、外语和驾驶。导致学生倾向外语、计算机的学习,这种方式更具有追求功利的目的。我们很难责备学生对外语、电脑这些课程更感兴趣,更没有理由阻碍学生对计算机等级证、普通话等级证、英语等级证的热衷,因为学生进入社会要生存,要面对激烈的竞争。

目前,高等职业教育中大学语文存在的这种现象,只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暂时发生的。它是高等职业教育事业迅速发展,而相应的机制、改革没有跟上造成的弊端。相信随着时间推移,通过各方面的努力,各种条件的成熟,大学语文教育必然会逐步回归,重新开始其辉煌。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大学语文 工具性 人文性

语文既为人们提供了一项人际交往重要的工具,又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语文教学既是教给学生充分发挥语文工具性的教学活动,又是对学生潜移默化,培养其人文素养的教育实践。大学语文是人文性与工具性的有机统一,工具性是大学语文教学的显性目标,人文性是大学语文教学的隐形目标。

一、大学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

大学语文的工具性是对语文作为工具学科,用以传情达意、思维交际的职能的表述,进一步地,在给人们提供了自由交流的工具的基础上,语文还是文化传承的载体,可以记载、传播民族传统文化和社会价值观,从而形成同一民族的文化基础,维系各个社会成员,维护社会正常运转。所以,一直以来语文的工具性颇受重视,在教学中也十分偏重。但是,对语文工具性的实现还是更多地体现在思想政治的工具性层面,更加偏重语言文字表述的工具性,即听说读写等基本技能的训练。这使得对语文工具性的理解十分局限,大学语文的工具性并非单纯地表现为交流工具本身,而是同时强调其各种外延,,大学语文工具性的最高层次是人的工具理性,这是语文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本质属性。

大学语文的人文性是对语文的人文精神的表述,具体体现为语文传递了类似理解、容忍、接纳、尊重、关爱等人类情感,阐发了对人类终极价值、人类命运等人生哲学的理性思考。语文的人文性是从人格、心灵、个性、精神层面对学生施加的影响,可以引人共鸣、思考,在此过程中形成一定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人文性是以课程内容为载体的语文课程的重要属性。

大学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二者是统一辩证的,不可偏废。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表现在,工具性本身蕴涵了人文性,人文性不能脱离工具性。工具性蕴涵人文性体现在语言文字作为工具载体时本身就具有人文性,语文课程内容也是人文性的集中体现,语文作为人际交往的工具时交际主体的交际意识、交际内容也突出体现了人文性。人文性不能脱离工具性体现在,工具性是语文的逻辑和实用性的体现,脱离了工具性,语文就成为单纯的情感影响、人文教育,失去了逻辑推论和思考的工具。所以,大学语文教学要人文性与工具性并重,实现两者的有机结合。

二、实现大学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一)课程目标上兼顾工具性与人文性。大学语文课程与中小学等基础教育阶段的语文教学有所区别,是在更高层次上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教育。所以大学语文的课程目标要实现的工具性与人文性也是在更高层次上的能力培养。大学语文课程目标旨在培养起学生对母语的热爱和学习的兴趣,能力方面重视提高学生对经典优秀作品研读、理解、鉴赏和评价能力,规范学生的用语习惯,改善语言表达、交流与沟通,这是实现大学语文工具性的要求。精神层面应有助于学生健全人格,提升文化修养,丰富内心世界,这是实现大学语文人文性的要求。从大学语文的教学目标上明确其工具性与人文性,有利于教师在教授过程中把握教学方向,提高对工具性和人文性的重视,避免由于个人因素而导致偏废其一。

(二)教学内容上关注工具性与人文性。由于在中小学等基础教育阶段,语文教学更加偏重工具性,所以当前大学语文教学更加偏重人文性。大学语文教材中文学内容占了绝大部分,甚至有些教材全部内容都是文学。过于偏重人文内容,轻视技能培养,教学内容陈旧是现在绝大多数大学语文教材的通病。固然对文学作品的研读有利于实现大学语文的人文性目标,但是工具性目标需要对听、说、读、写等方面进行适当地练习。当前,许多大学生用语用字不规范,口头表达能力欠缺等问题正是缺乏练习的结果。所以,在教学内容的编排上应当关注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除了文学鉴赏等方面的内容,应当增加口语、写作等训练内容,兼顾口头表达能力、书面表达能力、阅读思考能力和人文精神的培养。

(三)教学方法上并重工具性与人文性。大学凭借其更丰富的教学教育资源,可以开展形式更加多样的教学实践。在课堂教学方面,大学语文教师自身应当具备扎实的文学基础,博识强记,在教学过程中加入与教材相关的历史典故、格言、诗词、民俗等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语言学习的魅力,不仅有利于学生掌握字、词、句,更能加深其对语言的理解,进而领悟语文丰富的人文精神。

三、总结

大学语文是在更高层次上对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培养和教育,应当兼顾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工具性脱离了人文性就是失去灵魂的枯燥技能,人文性脱离了工具性就是无法企及的乌托邦。实现大学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要求提升大学生对文学的阅读、理解、鉴赏能力,规范、强化口语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增强对语文学习的热情,提高人文素养,健全人格,实现精神世界的丰富与充实。应当从课程目标设定、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三个方面,实现大学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参考文献:

[1] 吴文静,语文教学中如何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科教文汇,2009(03)

[2] 李素平,黄春梅,高职高专大学语文人文性与工具性相统一的实现途径,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12(02)

[3] 李媛君,浅谈语文教育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戏剧之家(上半月),2013(11)

[4] 刘成,语文教学中“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文学界(理论版),2012(06)

[5] 白葵阳,大学语文:工具性、人文性、审美性的有机融合,科教文汇(中旬刊),2011(05)

篇6

论文摘要:本文分析了高职教育环境下大学语文的教学情况,提出了大学语文课程改革的必要性,探索了大学语文教学的新途径,论证了大学语文对培养学生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的积极意义。

高职教育培养的是与21世纪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掌握较宽厚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直接从事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工作的应用人才。在此环境下的大学语文教学,既要坚持和遵循语文教学的基本原则和规律,又必须寻求突破,明确定位,拓展功能,使其与高职教育相和谐,并对高职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和能力形成产生积极的影响。

高职教育环境下大学语文的界定

徐中玉先生在谈到大学语文时说:“大学语文这门课,不仅可以让大学生进一步掌握丰富的语文知识,培养他们对祖国优秀文化、文学作品的鉴赏水平和审美表达能力,而且更有利于提高他们的人文精神和高尚品德,‘铸造中国人为人的道德’(鲁迅语)”。①据此,大学语文教育在高职教育中的功能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界定:一是为专业服务的功能,表现在为学生学习专业提供必需的语文知识,以提高专业学习的质量和效率,通过语文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二是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现代社会合格人才的素质,大体可分为两类,即智能素质与品德素质;三是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这种功能实际上是前两种功能实现的必然结果。必要的语文知识储备、语文素质的提高、健全人格的养成是学生转换职业或岗位、升人高一级学校学习以及创业所必需的。

现行的大学语文教学基本上沿袭了中学传统语文教学的模式,受制于应试教育的框框,重视字、词、句、章的分析,缺少文学知识的系统介绍;缺少整体的感悟与思想的启迪;缺少实践能力的训练;缺少质疑、批判、创新精神的培养……如此等等,导致教师不愿意教,学生不愿意学,大学生的语言和书面表达能力日渐下降,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文化素质、综合素质的提高和人才的培养。因此,大学语文教学如何应对时代的发展变化和自身存在的问题,是巫待解决的问题。

高职教育环境下大学语文课程改革的构想

高职教育环境下大学语文课程的改革应当建立以学生为实践主体,以人文精神为内核,以言语技能培养为主线,全面提高高职学生人文素质和言语实践能力的课程体系。可根据语文学科思想性和工具性的本质以及实用性与伦理性的特性,以语言文字为核心,教给学生各种专项能力,它不应是对中学语文的补充,而应注重对中学语文知识的回应和衔接,拉开与中学语文教育应有的距离。大学语文应是对中学语文知识的梳理、激活,是在较高平台上的升华和总结。

笔者以为,模块式教学可以弥补高职大学语文课程中的这些不足。“模块”是以能力为核心的加拿大“CBE”模式中的概念。

这个模式可归结为“以能力为中心的教学”,把职业人才的知识与技能培养要求用课程模块一一对应,用活的课程模块与多方向的专业对应。它是根据专项能力的最终目标及实现目标的各项要求,按照职业实际需要的知识技能、工作态度和能力而确定的教学单元。可以将大学语文课程的学习分解为相互融会的四个模块,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学生开展教学。

(一)语文基础知识模块(包括古代汉语、现代汉语的基本常识)

要求学生掌握语音、词汇、语法、修辞、逻辑、文体常识、文学常识等,建立文学史的知识体系。教学中注重对学生所学的文学知识的梳理,学习新知识的同时“激活”旧知识。对中小学学过的作家作品从文学史的角度重新加以认识,使学生对中国文学发展的全貌有系统的了解,从而建构文学史的知识体系,大致能指出各个朝代诗、词、文、赋、戏剧、小说的主要成就、代表作家、主要流派、代表作品及其成就与得失,使新老知识从中找到相应的位置,使大量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此模块在教学中可结合专业特点添加如下内容:

汉字书写基本知识与训练(书法史、书写意义、楷书与行书的书写技巧等)对文房四宝,欧、柳、赵、文等书法名家,以及篆、隶、楷、草、行等书写形式,如何欣赏书法艺术作品等均作简要介绍。在训练中,可采用摹影、描红、对帖、背帖、创作等方式,使学生从硬笔到软笔,从楷书到行书,从一般字体到名家名作,由浅人深,循序渐进地进行练习。

口语交际训练语言作为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承担着重要的交际作用,一个人语言表达水平的高低,与人沟通协作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了他在社会活动中的成功或失败,因此,在大学语文的教学实践中应有意加强这些能力的训练。提高高职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的训练,既不能急于求成,也不能搞集中突击,要有计划、有步骤、循序渐进地进行。在教学中,可以将口语交际训练分解为:(1)普通话能力训练(面对不同身份、性别、年龄、熟悉程度的谈话对象得体地提出问题、回答间题的能力);(2)口头表达能力训练(有准备的和无准备的);(3)演讲和论辩能力训练。在整个过程中,既教给学生知识,也教给学生训练方法,如声韵发音练习、声调练习、蓄气换气练习、儿化韵练习、说绕口令、口才得体性训练、口才集中性训练、口才思维性训练等并联系学生的专业进行实际模拟教学。

(二)阅读与鉴赏模块

大学语文绝不是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继续。就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而言,必须注重鉴赏批评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如果说有关文艺学的种种知识都是必要的,那么它的归宿应该是鉴赏和批评,也就是说,学习理论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运用。

高职大学语文课的阅读与鉴赏模块可以采取专题讲座的形式,由专业教师轮番讲授,致力于将优秀作品介绍给学生,引导学生广泛阅读文化、文学、艺术名著,在与古今中外的大师们进行心灵对话的同时,丰富情感,升华境界,使他们关注社会、人生、人性、人类、自然等等,并在充满诗意的描述中,帮助学生形成高品位、开放性的文学艺术审美意识,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情感的陶冶、心灵的净化,从而促成其思想境界的升华和健全人格的塑造,达到“以高尚的情操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的教育目的。

阅读与鉴赏模块的内容大致可分为两组,一组是为形成一定文学、文化素质而必须研习的作家、作品及学术界对它们的权威阐述;另一组是为达到阅读鉴赏、写作等能力目标而必须研习的概念、技能、策略、态度、价值观等,主要讲授那些文质兼备的名家名篇,介绍作者、作品的背景、风格等一般常识。学生可从教师深人讲解剖析作品、展示人物形象的过程中,在匠心独运的分析环境描写、情节设置、细节编排、场面描绘、感情流露和思想表达的过程中,获得情感、艺术、精神上的充分享受,在此基础上,完成字、词、句、修辞、逻辑、篇章的学习,提高他们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

此类课可以借助于文学讲座、评论、阅读指导、读书报告、播放录像等形式,努力实现文学的立体传授与立体接受,并进行辅导、答疑、讨论,扎扎实实地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三)写作训练模块

高职学生尤其要加强写作能力的训练。高职生写作能力的提高应以中学生已基本具备的写作知识和写作能力为起点,进一步拓展学生的写作理论知识,强化思维训练,提高学生对写作材料的搜集、处理能力,并从文体学角度把握不同文体特征,以具备常用实用文章的写作能力。大学生的写作能力,应体现在具有文体感的文章写作上。所谓文体感,就是要有自觉的文体意识,写什么像什么。

写作训练模块包括常用文体的写作(如记叙文的特点与写作、议论文的特点与写作)、应用文的写作,重点是学术论文的写作(小论文、研究报告、毕业论文、实习报告、调查报告等)。在教学中,教师应把侧重点放在典型例文的评析和实训演练内容的设计上,尽可能联系学生的实际,实现课堂写作和实践的互动。如在应用文的写作教学中,可以先集中讲解写作知识,然后利用学生调研、实习的机会,写出系列应用文,即调研、实习前写通知,调研、实习回来后写总结,并结合调研内容、实习内容和自己的认识,写竞聘报告、求职信、请柬、演讲稿、实习报告、调查报告等,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文体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四)信息资料搜寻模块

信息资料搜寻模块包括科研方法介绍、常用文史工具书的使用(专题研究资料的查询)、现代网络信息资料的查询等,重点培养学生搜集、整理、运用信息资料的能力。

篇7

关键词:旅游专业;应用型;大学语文;教材

教材作为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改革总是备受关注。由于对课程教学目标认识不统一,以及课程自身功能承载要求过高等因素的影响,大学语文教材存在种类繁多但普遍主题混乱、功能不统一的问题。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徐中玉曾坦率地说:“二十多年来,为适应不同需要,我应约为教育部有关机构主编的各类大学语文教材先后有五种,其发行量至少已超过了1700多万册。”据大学语文研究网站站长何二元教授统计,仅2007年、2008两年,出版的大学语文教材就达153种。

琳琅满目的大学语文教材看起来局面繁荣,但笔者认为适应个性化需求的专业应用型大学语文教材却少之又少。原因基于以下两点:一是,大学语文教材的体例内容主要集中于以文学鉴赏为主,以听说读写技能训练为主,或以以上两者并重的方式。二是,大学语文教材的体例编排要么以文学史分期编选文章,要么以文体编选或是罗列文章,间或出现按专题、主题编选的,但通常其编选的作品也多是依照时间顺序排列的,并且所编选的作品,也往往是大同小异,万变不离其宗。所以说大学语文教材的编写个性化不足,同质化倾向严重。但是,社会和教育形势发展很快,专业增长、调整幅度较大,生源素质变化及梯度变化明显,对专业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部高教司《大学语文教学大纲》(征求意见稿)中就指出的:“在全日制高校设置大学语文课程,其根本目的在于: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基础性特点,适应当代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日益交叉渗透的发展趋势,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高质量人才。”这说明大学语文是整个高等教育的基础学科之一,它在旅游专业培养方案中常常被作为专业基础课而设置。因此,大学语文课程的建设水平与旅游专业的学生培养目标指向直接相关。适应旅游专业学生实际和教学需要的大学语文教材也就十分重要,因此必须为此进行创新性地研究和探索。

我们认为编写一本富于个性的旅游专业应用型大学语文教材应先从学生――教材的使用者和接受者的情况出发,这是编写旅游专业应用型大学语文教材的出发点和前提。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和受体。在教育过程中,需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学生的学习和接受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其自我认识、自我发展和自我素质提高的过程。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这是应用型教学必然要走的路径。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我们的编写工作是在把握学生调研情况的基础上开始的。我们对2009级和2010级全体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结合在座谈中征询的部分该专业学生的意见,从满意度、教材作用、古今文章选择、选篇数量、编写形式和体例等方面,对正在使用的高等教育出版社陈洪主编的《大学语文》教材进行问卷调查。总结得出以下两点最重要的结论:第一,学生期待教材突出应用性。学生不再仅仅满足于知识的积累或单纯的鉴赏审美,即使从教材内容上,也更注重实用,对语文功能的工具性要求较高,对提高语文能力的呼声高涨。同时,能系统地看待语文课程的功能,希望与专业学习做好衔接。第二,学生对选文的期待充满综合性的意愿。学生对教材形式要求开放:容量要大,选材多样,综合各种教学资源;同时又强调文章内容的人文思想性、艺术性和可读性。

我院是以文管类专业为主的独立院校,学生录取为三本、二专批次。由于以往的语文知识基础和学习习惯的影响,不论本科还是专科学生都显现出不同程度的养成教育苍白、学习自控性、自觉性不强的问题,导致当前学生中普遍存在文学素养偏低、不能准确精炼地表达思想、语言表达不规范、书面写作能力比较欠缺等问题。这与达到合格应用型人才的标准有一定距离,同时也无法适应社会发展和竞争的需要。为解决这些问题,增强专业能力,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并与后继课程应用文写作做好衔接,编写了符合我院旅游专业学生实际和教学需要的大学语文教材。

建设旅游专业应用型大学语文教材还应注意以下三个问题:

一、选文内容需史、艺、文相融合,彰显鲜明的旅游专业特色,并兼顾典范性

叶圣陶教育理论中论及语文教材选编的标准时认为,要选择那些文字优美、脍炙人口、适合教学的典范文章,具体标准就是:一要思想内容好,二要语言文字好,三要适合教学。我们认为只有思想和语言文字俱佳的上乘之作才能吸引和感动学生,也才更适合教学并便于教学操作。教材以旅游专业学科内容作为文学作品入编及分类的基础依据并兼顾艺术欣赏性、传统权威性以及作家代表性的标准。如《〈礼记〉三则》、《〈论语〉三则》等讲传统文化礼则,《〈资治通鉴〉四则》讲历史,《〈四十二章经〉四章》讲宗教,《风景・画》讲绘画着色,辛弃疾《青玉案・元夕》讲地方民俗,张富儒《麻婆豆腐》讲地方小吃,张爱玲《更衣记》讲民国着装,贾平凹《秦腔》讲地方戏曲等等,无不展示旅游文化的方方面面并具有深厚的人文艺术底蕴。文章选材倾向突出游记等与旅游直接相关的文学体式。如《水经注・河水》、《钴潭西小丘记》、《徐霞客游记・游白水河瀑布日记》、《我的伊豆》等。同时,尽可能突出地域特点,选用结合四川旅游历史及现状的文章。大学总是建立在一定的地域文化环境中,大学生总是受到一定地域文化环境的影响。旅游专业的学生更应该深刻地了解将就业服务的地域文化,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促进人文素养和职业素养的提升。了解和尊重不同的文化,就意味着兼容并包,取长补短,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这无疑是非常重要的。同时选文也应具有较高的艺术欣赏性、传统权威性以及作家代表性的特点。如教材中选用的卢照邻《相如琴台》、陆游《入蜀记》、钟惺《浣花溪记》、刘大杰《成都的春天》、范成大《峨眉佛光》等文章就符合这个标准。

二、教材应突出工具性,落脚旅游行业职业素质养成

突出语文的工具性,既适应国家对大学语文的教学要求,又符合独立学院本科层次学生的实际需要。注重大学语文教材的“工具性”,是教育部对大学语文课程功能倾向性的意见。由于学时压缩,大学语文很难面面俱到,承载过多只能导致主题混乱,效果不佳。而且,事实上,于应用型教学为主的独立学院而言,工具性是必须坚守的一条准则。大学语文教材的设计应各有侧重。研究型本科层次高校的传统大学语文教材可以以文学性为主,重在作品赏析;高职高专类学校的语文教材可以兼顾工具性加入实用文写作训练部分甚至是纯写作训练的教材;而独立学院则应高举工具性的大旗,两者兼而有之,突出职业素养养成。独立学院编著的旅游专业应用型教材必须多加选用优美简洁地说明性或应用性文章,以增强学生听说、写作的语文实践能力。各项能力要求中突出职业素养需求,如可在语言能力部分突出导游词、普通话考试等与旅游相关的训练;在写作能力部分可将与旅游直接相关的古代汉语、现代汉语、语言逻辑、修辞等语言构成系统呈现。附录最好选用常用结合学科高频使用的专业相关基础知识体系或图表,以便为学生的专业学习提供强有力的基础保障。

三、教材应便于专业教学操作,增强应用性

叶圣陶先生曾对语文教学的目的概括为:学生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学生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大学语文课程是学生一生语文课堂学习的最高阶段。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为今后的工作和生活打下良好基础,这显然十分重要。能方便自学便成了教材编写的一个重要标准。我们的内容体系框架分为沟通交流能力培养(听、说)、阅读能力培养(读)、写作常识积累(写)三编,紧密围绕旅游语用这个主题而展开。听、说、读、写融会贯通,在加强旅游专业大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同时,也可推动其职业能力的提升。教材既有案例、情景,又有评论、赏析;既有知识学得理论,也有实训习得体悟。难易度适中,针对性、可操作性强。既适用于课堂教学,亦可作为旅游专业导游资格考试的参考材料。

我们高扬应用型个性旗帜,将提高语用能力和旅游专业应用能力有机结合起来,力图在专业特色教材编写上有所突破。当然,探索阶段的教材并非完美无缺,还存在着一些不足。比如,选文的典范性问题,注释的规范性问题,练习的针对性问题等等。尤其是作为一部力求体现专业性和应用型俱佳的教材,却未能具备配套数字化教学资源,不能不说是一大缺憾。探索还在继续,我们希望,这些不足和缺憾能够在日后的修订中得到弥补和完善;我们也相信,这部教材能够成为一部经得起考验的优秀教材。

参考文献:

[1]徐中玉.大学语文・序言[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张立勇.谈大学语文教材的地方特色―――以黄伟林主编《大学语文》为例[J].贺州学院学报,2010(2)

篇8

关键词:大学语文;教学改革;创新;多元课程结构

大学语文课程是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为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而开设的一门综合性的文化公共课,旨在提高大学生的鉴赏、阅读以及写作能力,并为学好其他各类课程奠定基础。目前大学语文仍然存在着课程不受重视、课时过少;课程目标不明确、教学内容不系统、与实际生活脱节;忽略大学语文的实用性,只强调其工具性;教学方法陈旧,忽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课程考核形式单一等多个问题。这些问题严重的影响了教学效果,要想彻底改变这种境况,只能通过教学改革。

一、构建多元课程结构

多元化开放式课程结构采取大学语文必修课为主、配套应用能力实践课以及人文系列选修课的形式,以期给学生营造出“大语文”的观念,引导他们正确的认识与了解语文课程;并能够从不同角度满足学生的个性需要,体现出大学语文课程的人文关怀,全面保证语文素质教育的实施。其中,必修课即大学语文课通过对兼具审美价值与人文价值的名家名篇的综合性赏析与内化来提高学生的语言认知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和阅读分析能力。同时,辅以旨在发展学生说话能力与写作能力的应用能力实践课。大学语文必修课和应用能力实践课建议相互结合、穿插展开,一学年保证68个课时及以上,分两个学期上完,学分为3分及以上。至于选修课,则可开设西方作品赏析、中国文学作品赏析、中国文化概论、演讲与口才、影视鉴赏等课程。每门选修课34个课时及以上,学分2分。这一系列相互配套合作的课程全方面、多元化的覆盖了知识、能力与思维的培养,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

二、优化选择教学内容

按照美国教育学家布卢姆提出的教学三维目标来看,大学语文的课程目标可以对应为:认知性目标———语文基本知识;技能性目标———听说读写;情感性目标———审美水平、道德情操等。相应的,大学语文教学内容也应该随之进行优化和更新。

(一)把握一个中心不动摇

坚持思想性、艺术性和实用性的统一。在这个前提下,教学内容不管是以文学史为框架,还是以文种、性质划分专题,都要注重作品题材的多样性、内容的覆盖性和思想的导向性,使学生能够从更深层面去挖掘作品中包含的人生哲理和生活感悟,也为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做出正面的导向作用。

(二)扩展作品的外延常识

为了促使学生更全面更深刻的理解所教内容,大学语文的课堂不应仅教授课本上的文学知识和文学作品,还应将与该作品相关的内容包含进去,比如作者生平、哲学思想、宗教背景、历史文化渊源等,尤其是一些中国传统文化常识。将这些作为一个补充资料,用以扩充学生的眼界、提升学生的文化底蕴。

(三)加强语言写作能力的培养

言语训练和应用写作在大学语文的教学中不仅必不可少,而且还要作为重点来培养。在实际教学中可以利用教师教授和学生自学相结合的方式,旨在培养活学活用、学以致用的应用性人才。

(四)更新教学内容提升学习兴趣

改革就一定要变,教学内容也应如此。我们可以加入适量具有当代特色的,反映社会现实的新的文学作品和文化知识,如科学发展、网络文化、影视剧本等,使大学语文课程更接地气,更符合实际生活,更让学生乐于接受。

三、创新课堂教学方法

传统的语文教学是以“教师为主导,教材为中心”,教师的专业形象慢慢简化成为信息传递员。要想顺利辅助学生实现信息的加工、理解、评价和应用就必须创新现有的课堂教学方法。

(一)“教师引导———学生中心”的教学方法

这一方式是介于“教师为中心”与“学生为中心”之间,以“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的,以教师引导学习为前提、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多种教学资源为支撑、多种互动模式为辅助的新型教学方式。(1)课前预习,教师要求学生在上课前阅读课本及事先列好的相关参考书目;(2)引导学法,阅读后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了解作品的体例、作品情节、作者生平、写作背景等;(3)启发思考,提出问题并在课堂上展开讨论;(4)归纳讲解,通过讨论,学生对作品、作者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与看法,此时再由教师进行讲解扩充,将作品内容、讨论结果、课外知识与学生的既有知识建立上联系,提高学生对文学的感悟能力;(5)课外学习,课后教师可以针对学生需求、专业、兴趣等创建学习交流平台方便学生进一步进行自主学习,教师还可以再网上进行答疑和辅导。该方式可以增加课堂的互动,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此时也对教师的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必须大量的读书,总结读书方法;要善于归纳和联系知识,能够迅速准备的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要能够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创造性的解决问题;还要合理设计课后作业,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而且这一方式也有其缺点,即不适宜大班授课。

(二)讨论式教学方法

这一方法是指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目标有意识的设置问题,然后组织学生讨论,通过强调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促使他们深入思考、自主学习的一种教学方式。该方式中问题的设计最为关键:提出的问题要以教学内容为依托,要能引起学生主动思考的兴趣,又有利于教师引导学生展开思维活动。经过实践发现,讨论式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思考,活跃课堂气氛,兴致高昂时甚至可以让他们开展一场辩论。学生的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都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提升。

(三)情境创设教学方法

教师发挥主观能动性创设一些符合大学语文教学内容的情境,通过多种教学手段的渲染,让学生身临其境,不自觉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1)导入情境创设法:在导入环节讲述一些与教学主题相关的现实生活场景、诗文、笑话等,以引起学生的共鸣与兴趣。(2)多媒体情境创设法: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风格选择适当的配乐,播放出来让大家共同诵读,或者直接播放朗诵录音,再利用投影仪展示配套的多媒体课件以及相关视频。(3)戏剧情境创设法:教师指导学生将文学作品修改为剧本,再表演出来。通过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再创作——重现的这一过程,营造了一种生动形象的课堂气氛,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培养他们文学创作和批判性思考的能力。

(四)专题讲座教学方法

这一方法就是将教学内容划分为几个专题,用专题讲座的形式将零散的知识串联起来,并将它们深度化、系统化。专题讲座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打破大学语文:作者生平———时代背景———作品赏析———布置作业的固有教学模式,还可以以悬念开头来吸引学生的兴趣,再将作者生平、创作背景等故事化,使原本枯燥直白的介绍变得生动有趣。

四、革新教学考核体系

秉承变静态为动态、全面开放的考核原则,大学语文的考核将分为四个模块:分别为期末考试、应用文写作、普通话测试以及课堂表现。(1)期末考试虽然采取开卷的形式,但会加大题目难度、增加主观题数量,主要考核学生对文字的分析、理解和运用能力。(2)在整个学期的学习中会安排学生至少做三次应用文写作练习,应用文写作的分数就按三次练习的平均分来算。(3)每年的12月会安排学生进行普通话水平测试,这个模块的分数直接取自测试的分数。(4)课堂表现由课堂活跃程度和课堂讨论组成,课堂讨论则是以贯穿整个学期的几次讨论作为依托,根据每名学生分组发言的情况进行评分。

五、结语

大学语文课程的改革势在必行,而语文教育是提升涵养、培养人文素养的教育,是贯穿终身教育一个环节。故而教师要直面问题、端正心态、博采众长,努力探索,将教学改革落到实处,往更光明的未来前进。

参考文献:

[1]王步高,丁帆.大学语文[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2]张琪.五本“大学语文”教材比较研究[D].扬州大学,2009.

篇9

关键词: 财经院校 大学语文教育 改革对策

肩负着母语教育的大学语文教育,自上世纪末重新进入高校课堂以来,一直牵动着国人的心弦。2006年9月,《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提出:“高等学校要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在高校开设语文课已成为历史必然。然而,在当前我国教育模式中,千校一面的大学语文教育现状已经引起社会的高度关注。一些有识之士指出:“不同的学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不同,大学语文课的目标定位也应有差别。”[1]财经院校担负着为国家培养现代高级经济管理人才的重任,在现代经济大潮中,如何摆脱僵化的教育模式,打造符合自己学科发展规律的语文教育,成为所有财经院亟待思考与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财经类高校加强大学语文教育的历史意义

近二十年来,我国应试教育体制的弊端,最根本的在于急功近利、舍本求末,忽视对人的全面培养。这种影响体现在学生的精神状态上,即心灵越来越粗糙,越来越物质化、功利化、实用化,丧失了对美的感悟能力。“在一个消费主义、物质利益高于一切的时代,在一个物欲横流、唯利是图的年代,在一个一切以实用为先导的年代,大学语文课程的薄弱阻塞了大学生汲取人文素养的渠道,人文精神没有了,心灵的根失去了,大学生人文精神严重缺失”。[2]

财经院校作为一个培养现代经济管理人才的高校,它的应用性、功利性尤为明显。从财经院校的学科特点来看,其支柱学科经济学的思维方式通常是从“经济人”、“理性人”的前提出发,研究在一定限制条件下所作的选择,追求利益、财富和效应的最大化。这种思维定势不但被运用于经济学领域,而且在现实生活中也往往被泛用于诸如道德、情感、工作、生活等诸多领域,从而导致一种泛经济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的泛化带来最严重的弊端就是只重眼前利,轻长远利益;只重功利需要,轻人性关怀,等等。

近年来,由于一味追求经济效益,而缺少基本的人文精神和人文意识,中国的发展受到诸多负面影响。例如三鹿奶粉事件,矿难频仍,肇事逃逸,等等,这些从本质上就是因为对利益的极度追求而致使在现实中走向物高于人、物质高于精神的畸形现象。要想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加强人文学科的教育,培养人文精神,培养学生“在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文化的关系时,突出人是主体的原则;在认识和实践活动中,以人各种需要的满足为最终诉求,强调人是目的的原则;在人与物的比较中,突出人高于物、贵于物的特殊地位,强调精神重于物质,人的价值重于物的价值,生命价值优先的人道主义原则和人本主义原则”。[2]P156

财经院校培养的是未来高级经济管理人才,这些人才必将在未来的经济建设中担当大任,如果他们缺乏应有的人文精神,对物质过度追逐而迷失人的主体地位,就必将会产生更大的负面影响。因此,在当下拜金浪潮的涌动的社会环境中,财经类院校大力加强大学语文教学,增强学生的人文精神和人文意识,无疑更加具有任重道远的历史意义。

二、财经类高校大学语文教育的现状与问题

进入21世纪以来,尽管财经院校的语文教学纷纷改制,大力推行大学语文教育,但是依然存在诸多问题。

1.财经语文的偏向。在财经类院校,大学语文尽管得到普遍开设,但其人文性已经大大让位于经济性。很多财经院校简单地将大学语文视为一门实用的语言课程,解决的是普通的读写问题,并没有认识到语文教学的重要地位。正是这种思想的存在,部分财经类院校以财经写作、经济文书写作等实用型课程代替大学语文,或者开设大学语文而强调其实用性。开设大学语文的院校也普遍存在课时不足,课时设置普遍压缩为32―36学时。这说明部分院校对大学语文的人文功能缺乏清醒认识。

2.大学语文边缘化严重。由于学科的性质,我国大部分财经院校更加注重培养学生运用所学专业知识技能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很多学生也倾向于将知识转化为实际能力的“速成”效果。大学语文作为一门似乎与现实相隔遥远的人文学科,在经济学科的挤压下迅速边缘化。学校教学资源多向经济管理类课程倾斜,在进行课程建设时也往往被排斥在外。据我统计,在全国40余所财经院校中,尚没有一家将大学语文申报为国家精品课程,这与同样作为语言课的大学英语和其他“显学”如经济学、金融学、工商管理等相比较,地位更不可同日而语。

3.教师的学科认同感不强。在所有高校的大学语文教学中,师资队伍的薄弱一直是一个严重问题,而这在财经类院校体现得尤为明显。大学语文的师资队伍一般从汉语言文学专业中产生,而许多财经类院校由于缺乏相应文学的专业,因而难以吸引优秀的文学硕士、博士加盟,使得财经院校的大学语文教师只能从其他相隔较远或者学历较低的本科学生中的学科中抽调,从而影响了老师的学科认同感。即使是开设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财经院校,由于学科的边缘化,加之难出科研成果、职称评审困难等因素,许多教师也不愿潜心大学语文教学。

4.缺乏合适教材。尽管现行大学语文教材五花八门,多达千种,但编辑体系单调,多是以文学史顺序、文体类别或以人文精神具体内涵选集作品。而且这些教材多出自综合性大学,缺乏并非针对财经类院校而独立编写。由于综合性大学对学生培养目标的差异和师资力量的差异,注定这些教材并不完全适合财经院校。如南开大学为大学语文教学配备了2名博士后、7名博士,而且有8名为博导或硕导。[4]如此强大的阵容在财经院校几乎是不可能的,这决定了在这类综合性大学编写出来的教材未必会考虑财经院校的实际存在的种种问题。

三、财经类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途径与对策

教育部中文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南开大学陈洪教授指出,大学语文课程必须改革,才能赢得尊重。[5]对于财经院校的语文教学而言,全面推行语文教学改革更是大势所趋。我认为,语文教学改革至少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高举人文旗帜,修正培养目标。财经院校不仅要为时代培养商业精英,而且要培养道德精英。孔子说:“贫而无谄,未若富而好礼。”(《论语・学而》)即是要求人在富裕之后或者走向富裕的过程中要坚持基本的道德礼仪。财经院校培养的人才不仅仅要能创造财富,更重要的具有经世济民的仁者胸怀。因此,财经院校修应该确定自己的培养目标,高扬人文大旗,让学生在人与物、精神与物质的冲突与取舍中坚守道德底线。

值得一提的是,在人才培养目标的改革探索中,贵州财经学院提出锻造“儒魂商才”的理念,可谓开拓出一条特色的创新之路。该院认为,财经院校的责任,即在于培养“具有‘儒魂’之‘商才’,也就是具有中国的人文精神、秉承了中国人的核心价值观、有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即爱国家,爱人民,具有忧患意识和社会(历史)责任感,勇于担当并注重行动,坚守诚信之德性的‘商才’”。[6]

“儒魂商才”的目标建设,其实也正是现代财经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改革趋势。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它所倡导的义利观、人生观、价值观及遵循“义利之辩”、“见利思义”、“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德准则,在几千年前早已应用于商业经营实践当中。财经院校必须修正自己的培养目标,用儒家传统中优秀的人格自律来要求自己,增强学生的人文内涵,才能在现代经济大潮中,以德为立身之本,实现利与义的和谐统一。

2.自编财经特色语文教材。对于财经类大学语文的编写,除了兼顾“以人文素质教育为核心”之外,还要在人文素质培养中凸显财经专业特色。这要求在教材篇目的选定中精选一部分与财经专业背景结合紧密的名家名篇。如茅盾名作《子夜》,可将当时的“买空卖空”的期货交易背景与当今证券市场、股票交易进行比较,让学生充分运用专业知识,带着专业学习的态度去学习文学作品。在讲解苏轼其人其文时,可以介绍宋朝当时的中央财政政策,使学生通过王安石变法时期新旧两党在经济政策上的矛盾冲突,来理解苏轼作品的时代意义。

财经大学语文同时也应收入诸多儒商的人物传记,弘扬儒商文化。儒商文化是经过历代儒商的成功实践不断总结出来的,它本身就是一条企业经营管理之道。从春秋时代的范蠡到明代的沈万三,都不同程度地体现了一个成功商人身上所具备的仁者情怀。通过这些凸显财经特色的方法,将专业教育和人文教育紧密联系,将实用性和审美性统一起来,做到人文素质培养与专业能力提高“两不误”,从而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在财经类大学语文的教材探索中,许多财经院校都作出了积极的探索。如贵州财经学院自编的大学语文教材,在语文的篇目选择上,正是考虑到了财经专业的特色,特在古文部分选择了司马迁的《货殖列传》,晁错的《论贵粟疏》,使学生在领略古典文学的同时也对古代商品经济的观念的认识有了深刻的认识。

3.创建国家精品课程。凸显大学语文在人文素质教育学科中的重要地位,创建国家精品课程是最为直接有效的途径。目前一些财经院校似乎已经意识到大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性,将之建设成为校级精品课,如西南财大、上海财大、东北财大等。但是迄今为止,还没有任何财经院校将之建设成为国家精品课程。目前将大学语文建设成为精品课程的仅仅有六所院校,即东南大学、南开大学、安徽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济南职业技术学院。除了济南职业技术学院外,其余均为综合性或示范性质大学。这种情况表明,创建财经院校大学语文国家精品课,至少目前还是空白。而这种情况的存在,是一种尴尬,但同时也是一种机会。探索财经院校大学语文国家精品课,不仅是财经院校的历史责任,而且是整个高校语文教育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4.师生互动,推动语文实践教学。我国大部分财经高校都建设了特色专业,并设立了模拟工商系统、模拟财务公司、模拟银行等专业实验室。作为人文学科,大学语文尽管不可能像其他经济管理类课程建立学科实验室,但是为大学语文创建实践园地还是必要的。南开大学的大学语文的教学的改革之所以成功,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打破以往教学与考核方式,积极引入网络实践教学,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写作实践的园地。2006年,南开大学文学院推出“大学语文在线”网站,实现师生互动教学。老师摇身成了“斑竹”,师生上论坛“灌水”成了一种习惯。短短两个多月,学生发文3600余篇,原创的近2000篇。“文化闲谈”、“读书偶得”、“流行档案”等栏目人气十足,“原创天地”为学生自由发挥提供了空间,对教学有意见的可去“我学大语”畅所欲言,唱反调的也有自己的天地――“不敢苟同”。[5]

令人欣喜的是,部分财经高校已经认识到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如东北财经大学的校级大学语文精品课,专门为各年级开设课程实践园地。实践园地分设诗词、散文原创、读书报告等栏目。对人气最高选手予以排名,大大激发了学生读书、讨论、写作的热情。

总之,财经院校大学语文课程开设广,但定位模糊,缺乏应有特色,大学语文教学改革势在必行。财经院校必须高扬人文旗帜,矫正学生“趋利”的思想倾向,在义与利之间寻找平衡支点,借助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以中国古代儒商为楷模,奉行仁爱、中和、宽容、礼仪等儒家核心文化,才能哺育出出类拔萃的商业人才,为我国现代化的经济的发展构建和谐理论体系,为提升我国软实力服务做铺路石,从而为社会主义走向共同富裕奠定广泛的人才基础。

参考文献:

[1]陈治平.试论大学语文课程的现状与出路[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2006,(1).

[2]方敏.和谐社会语境下大学语文的人文教育功能[J].中国成人教育,2007,(4).

[3]王喜平.当代哲学的主体论域[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7.

[4]张英等.大学语文修成正果?[N].南方周末,2007-5-24.

篇10

关键词:语文;教学;中学语文;大学语文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08-0227-01

一、中学语文教学特色

中学语文教学当然包括初中和高中两个阶段,但高中语文教学与大学本科阶段的语文教学有紧密的联系,时间衔接自然,课程内容的照应与过渡更显著,故本文中学的语文教学主要谈高中部分,高中语文与大学语文关系密切。

高中学生在经过了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系统学习后,经中考升入高中,此时最大的求学目标便是高考升学,正如众所周知的,高中的一切课程都围绕着高考指挥棒来转,为对付此国内第一大考,于是形成了高中语文课程的一些特色,即:

(一)应试教育化,综合能力弱

高中语文教学的首要目的肯定是为了对付高考,所以凡是与高考相关的利于高考的教学训练活动都会进行,而凡是与高考无关的或在其次的教学训练活动都不会进行,或进行得很少,以免占用了有限的宝贵时间。高考是个指挥棒,历年高考真题也是个晴雨表,反映高考的动向,严抠语文教学大纲进行教学就是语文教师制胜的秘笈和法宝,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较弱。

(二)重视打基础,口径较狭窄

因为高中的语文教学严格按照教学大纲进行,所以一般高中语文课程的教学也呈现出重视打好基础,语文的知识面、涉猎面都显得较为狭窄,特别是学理科的学生,主要局限在掌握基本知识点上,对未来学习的适应口径较窄。

(三)集中在课堂,实践活动少

由于高中阶段应试教育的特点所限,高中语文学习也主要集中在课堂上,以课堂教师讲授学习为主,社会实践活动较少,课外阅读靠学生自觉和学有余力。高中学生语文课程也有一些科研活动,但一般来说科研活动都有限。

鉴于以上分析的高中语文教学特色,笔者认为高中语文教学,教师应注重学生课内外学习相结合,不但为应试,围绕高考指挥棒转(这是现实国情所定),还应为学生将来大学的学业和人生打下雄厚的基础,更应重在激趣,激发、培养学生的浓厚兴趣,树立信念。如第一位女太空教师王亚平的太空授课,就不知会为多少孩子打开探究世界之大门,会激发多少孩子对浩瀚宇宙苍穹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究、献身科学的热情,语文课程具有这些方面的优势。

二、大学本科生语文教学特色

一般地我国大学对本科生都开设有较多的人文类选修课,包括大学语文这类课程,有的学校还将大学语文课作为必修课,有的作为选修课。大学里的语文课主要有如下特点:

(一)宽口径,重素质

大一新生经过高考千军万马的厮杀,闯过独木桥,进入大学后,真可谓是“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学生们摆脱了高考的束缚,进入了向往已久的自由学府,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可以被激发出来。相较于高中的应试教育,大学语文的教学重在全面提高学生的文化综合素质,视野更广,层次更深,内涵更丰富。宽口径,为以后的学业和事业打下良好的综合素质基础,让大学生的学业、事业适应性更强。

(二)多讨论,有实践

大学语文课都会有讨论环节,讨论课较多,让学生有更多的自主参与的机会,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思考,各抒己见。有的讨论甚至引发辩论,给学生更多启迪和收获。

大学生有较多的社会实践活动,如支教、做志愿者、家教、讲座、社团活动、校园文化活动等,这些都可成为大学语文学习和发挥的第二课堂,如成为作文的素材来源,为多种文体实践提供了发挥的空间……学生积极参与性强。

(三)时间自由,阅读较充裕

大学生活学生自主掌握的时间较多,相较高中学习生活自由多了,可自由阅读的时间较充裕。鉴于大学语文学习教学的这些特点,笔者认为大学语文的教学中教师可开列出参考书目,推荐对的好书让学生扩大知识面,提高人文素质,教师还可多出一些思考题,供学生思考学习,激活其思维,激发其创造力和想象力,开拓视野,如读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作品《蛙》等,有能力的学生还可以申报一些人文类的科研课题,进行科研活动。

三、研究生语文教学特色

这里所说的研究生语文教学包含广义和狭义的两个方面,广义的语文教学可以包括语言文学类(鉴赏的、专题的等)的选修课程,狭义的语文教学主要指研究生学科教育(语文)专业的教学工作。本文主要谈谈狭义的研究生语文学科教育专业的教学特色。

(一)心智成熟,适应性强

硕士研究生经过大学的学习,有的还有一定的工作经历,他们具有一定的学习、工作经验,一般心智都比较成熟,社会适应性较强,有的人还已成家,所以硕士研究生一般来说,都有一定的宝贵阅历,有自己的一套学习方法,自主学习显得更为重要,导师主要在关键处点拨,起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二)有深广度,具学术创新性

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有一定的学术性,具有探索性。语文学科教育探讨大、中、小学语文教学的方法和规律,主要研究教学法,也涉及教材的编选、评价等,在研究生毕业论文的写作中,更应突出其创新性,力求出彩出亮点,给大中小学的一线语文教师以启发和借鉴,并力求找出规律性的东西,上升归纳为一定的理论,使之具有普适价值。由此,在研究生毕业论文的选题和最后定稿结论中都必须非常强调有深广度,具备一定的学术性,有创新点,这样的论文还可投稿发表出成果。

(三)讨论为主,重视成果

硕士研究生语文学科教育课堂更重视讨论,讨论和教师讲授约各占50%。因研究生课堂一般人数有限,比较便于组织开展讨论,教师可事先布置若干讨论题或阅读材料,到时研究生们积极参与,畅所欲言,教师及时点评、总结,这样的教学常能达到预期目标。

研究生阶段的课程考试更多的也是写论文形式,教师、学校都鼓励研究生在校期间尽量多地发表文章,重视成果,为未来读博进一步深造和事业打下良好基础。硕士研究生或就业或进一步深造,在学术上已有一定的方向感,由此,教师对语文学科教育的研究生在语文教学上也会着重讲学习研究的方法,教师可提出供学生探索的一些问题,图书资料查阅获取的途径,及先做人后做事的原则,鼓励研究生将平时的课业论文、毕业论文等修改后积极投稿发表等,有异于大学本科的语文教学,研究生语文教学常常是小课堂和导师制,研究生还可参与导师的科研课题做研究,其学术性和创新性都大大加强了。

四、中学大学研究生语文教学的衔接与拓展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