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导论课程总结范文
时间:2023-04-07 08:35:5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专业导论课程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采矿工程导论课程;系列专题讲座;翻转课堂
一、课程构建
专业导论课是指导学生认识所学专业、规划未来发展的向导,对大学新生具有教学、教育的双重功能[1]。采矿专业导论课在帮助学生了解采矿专业基本情况,树立正确的专业思想,掌握大学学习方法和适应大学学习生活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开设采矿专业导论课,可为学生提供了解本专业的平台,拓展视野,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习专业知识的能动性,为后续学习专业知识起到“导航”作用[2-4]。课程构建思路和实施步骤如下。开课前做问卷调查,了解学生特点、兴趣方向及对专业的了解。开课之初对专业概貌和课程体系做详细介绍。介绍角度按照理论课和实践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等分类进行。阐述对采矿专业学生而言,需要重视力学等基础课学习,也提醒学好英语、计算机等工具类课程。除此之外,可介绍学院本专业的一些特色和优势[5]。根据培养计划、课时和课程开设实际情况,选择若干门采矿核心课程,通过开展系列专题讲座,让学生对采矿专业的特点和学习方向有大致的了解。专题前沿的科学技术可开拓视野,提升对专业学习的兴趣。请学生分别上台展示个人作业和小组作业。个人作业主要谈对专业的理解和对未来大学学习的规划;小组作业主要按照采矿方向选择某一专题进行研究,了解采矿专业涉及的科学技术问题。通过个人展示不仅可以了解学生对专业的理解程度,也能锻炼学生语言组织和逻辑表达能力。小组作业需要团队合作完成,要求学生查阅大量相关文献,能锻炼文献搜索和整理、沟通能力。调研表明,研讨课不同程度提高了学生的认知能力、创新能力、合作能力和主动学习意识[6]。总结部分。对专业学习内容、知识能力培养重点、学习方法及训练途径归纳阐述;对课程后续学习和衔接(包括科研竞赛和专业咨询等)提供一些建议;通过优秀学长的视频和现身说法,了解学长对采矿专业的认识并获得学习建议。在课程结束之前再次进行问卷调查,反馈教学效果,以便后续教学中改进和提高。
二、教学实践
福州大学紫金矿业学院采矿工程专业自2015级开始采用上述导论课授课内容和方法,至2018级已有4届(共计204人)顺利完成该门课程教学实践。与之前主讲教师单纯讲授教材采矿概论相比,课程构建后的教学方法没有固定教材,教师参与人数和授课内容信息量明显增多,学生从文献资料搜集到专题展示文档的整理制作、论文撰写,乃至后期答辩互动,参与感增强,能力提高,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
(一)导论课程调研准备
认真研读和领会福州大学教学文件、紫金矿业学院采矿专业培养计划要求,结合专业认证精神,对该门课程定位。通过开课之前对学生进行的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兴趣爱好、专业选择背景、学习状态、对导论专业的学习期望及今后职业规划等。发放问卷之前提示大家问卷作答要记一次平时成绩,绝大多数学生能够认真作答,达到了预期效果。
(二)采矿专业整体介绍
主要包括课程体系、授课安排、学习资源、学习方法和要求等内容。按照“学什么,为何学,怎么学”问题逻辑展开和介绍。利用2个课时重点介绍主要专业课程及特点(如提醒学生要学好力学课、数学、计算机软件等基础课),学校学习资源和学院教师、实验室及实习基地情况。通过专业整体介绍,一方面,学生初步了解该专业和行业全貌,澄清一些常见错误观念;另一方面,通过横向和纵向对比,介绍该专业学习重点、特色和发展前景,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设置核心课程专题系列
结合实际,从学院培养计划设置课程中选择8门核心专业课程,即地采、露采、井巷工程、爆破工程、矿井通风、数字矿山、岩石力学与矿山压力与控制,分别邀请8位教师参与,以开设各课程方向专题讲座的形式介绍。考虑学时要求(每位教师分配1个课时),对各位教师讲座内容和时间等做了建议,请各位教师按照导论课程的要求精炼介绍内容,以便于由此汇集成为一门课程。比如,请各位教师按照对各自核心课主要内容知识、理论基础、技术前沿和应用等加以介绍,并对学生今后学习规划和准备事项提供建议,之后留一点时间与学生做互动交流,答疑释惑。
(四)运用翻转课堂加深学生对专业的认识
设置两次课(4学时)翻转课堂,以形成学生和教师的有效互动。通过提前布置个人作业“我的大学我的梦”,让学生主动了解采矿专业的所学所用,畅谈各自对专业的认识及今后学习规划。通过提前布置小组作业,即在前期核心课程专题讲座介绍和各自查找文献资料的基础上,从采矿工程专业有关研究方向和领域中选择某一专题(可以是这个方向或领域的科学理论、方法或应用技术)介绍。无论是个人还是小组作业,课堂主体交给学生完成,教师发挥点评指导和串联引导作用。学生在查找文献资料、团队分工合作及文本制作和展示等环节均发挥了能动性,学习能力得到锻炼,对专业的了解进一步加深和拓宽。
(五)总结提升对专业的认识
总结课2学时,完成对导论课的归纳总结。一方面,邀请辅导员、班导师及优秀在校学长参加交流,谈他们对专业或大学学习规划方面的认识;另一方面,将之前备课采集的毕业生视频和作业文档资料播出。邀请已经工作1~7年不等的各届毕业生代表(每届1~2位),请他们谈对采矿专业的认识及对学弟学妹的建议。这些资料真实再现了采矿专业学生毕业后的发展历程和心理成长过程,有感而发,对在校新生有一定触动,对今后发展方向有了进一步思考和借鉴。总结课上发放了第二份调查问卷,主要了解学生通过课程学习,还存在的疑惑,以及对课程教学的建议。
篇2
关键词: CD10
工业设计专业
教学改革实践
一、引言
工业设计教育从1919年德国建立包豪斯设计学校开始算起,至今已有90多年的历史。我国真正意义上的工业设计教育从始于20世纪80年代,起步于90年代,21世纪开始走进成熟期,但与国外相比尚有较大差距,存在不少弊端:
课程设置不合理,过于强调“跨学科、综合”的知识,盲目强调造型基础、专业基础、专业设计三段式的教学形式,课程之间缺乏内在联系,学生所学知识不成体系;教学内容重“学”而轻“术”,缺少创造性思维培养和实践技能训练,教学组织形式刻板,往往局限于课堂和学校,学生缺乏实战磨练,理论基础扎实而实践能力差;教学效果评估缺乏必要的纲要和标准,教学随意性较高。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工业设计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人才既具有较广泛的一般性知识基础,又在专业知识上具有较深的理解能力和独到见解,即所谓的T型人才。如何在给定时间内培养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的创新型人才,使之具备在现代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团队协作精神、交流沟通能力和创新能力,已成为中国高等工程教育的改革热点。为此,必须从课程体系、教学理念和教学组织形式等方面做出重大变革。麻省理工学院联合几所高校开发的全新工程教育理念和实施体系——CDIO工程教育模式,对高校教育与工程实践关系进行重构——在继续加强基础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向关注生产实践回归体现了现代工程师应具备的从构思到运作的全过程所必须拥有的基本能力,为教学改革提供了参考。
我校立足广东地区,于2010年开始引人CDIO理念的教学改革,以探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为一年级新生增加了专业导论课,通过构建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体系,改革教学组织形式,加强课程标准的制定,使新生及早建立起对工业设计的初步概念,进而不断完善相应的知识、技能,通过由浅入深的一系列设计实践,最终成为行业认可的专业人才。
二、教学改革的内容
CDIO强调让学生以主动的、实践的及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方式进行学习,目的是以尽可能接近实际的项目为载体,结合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获取知识(自主学习)、共享知识(团队合作)、应用知识(解决问题)、总结知识(技术创新)、传播知识(沟通交流)。工业设计专业坚持基础理论教学与实践能力训练相结合,与生产开发紧密结合,组织全体同学共同参与项目化教学。
工业设计专业通过一系列项目,循序渐进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专业导论课是构成这个项目体系的重要一环。以相关课程群为基础,构建二级项目,这些项目相当于综合性的课程设计,把相关联的课程知识有机的结合起来,如图1所示,主要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相关课程知识的能力。
在此基础上,按照设计基础能力、产品改良设计能力、产品开发设计能力的目标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明确课程的实践能力培养目标和项目设置。并经过讨论制订了详细的基于CDIO的课程教学大纲,提出课程应达到的目标,并对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资料收集与整理能力、方案构思能力、设计表达能力等进行评估。
三、教学改革的具体实践
在传统教学中,更注重知识的基础性,往往同一内容在不同课程中重复讲授,浪费了宝贵的课时。工业设计系借鉴CDlO教育理念,根据毕业生追踪获得的信息,确立了该专业学生应具备的知识、能力和态度,并进一步明确课程与这些知识、能力和态度的关系,以构建更加合理的课程体系。以项目为主导,各门课程围绕项目实施过程中所需的知识和能力培养,分别进行有针对性地教学,可以形成一个立体的课程体系,让学生学习更有效,目的性更强。
(一)课程体系的构建
根据学生的学习成长过程,按由浅入深、由基础到专业的顺序,将工业设计专业的课程分为专业导论一一设计基础一一产品改良设计一一产品开发设计一一综合设计五个层次。整个课程体系的教学着眼于能力、知识的教、学、做过程的关联,而不是专注于具体的工程项目的知识内容。将相对容易理解、可深可浅的家居产品设计引人到专业导论课中,与企业合作开发,帮助新生了解专业和工作岗位,创造一个多样化的平台。经过逐步深入的设计研究,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是分阶段逐步的,不同时期的学习和能力培养应有不同的要求。
在基于课程体系基础上,进行专业课程的组织,使学生尽可能早地接触设计,熟悉设计,加深对专业的认识。
(二)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能增强学生对理论的感性认识,培养其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工业设计系结合CDIO能力大纲中对学生能力的描述与要求,在低年级设置家居产品设计的实践课题,主要针对学生的团队合作、职业道德、资料收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方面的能力培养。在多门课程关系处理上,单门课开设小的项目支撑能力培养的需要,多门课程共同组成课程群,完成对综合能力的培养。
在对能力培养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设计了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确立以项目为中心组织理论教学的原则。专业导论课的内容分为三部分:参观调研、设计实践、总结交流。在参观调研中加强对专业的认识和对流行的把握,在设计实践中使学生认识产品开发的系统及全过程,在总结交流中对学生的设计表达、资料整理等资料进行培养。
(三)具体课程实践案例
CDIO教育理念下的教学改革不仅体现在课程体系的设计和整体的教学实施上,还体现在具体课程的教学实践中。下面结合《工业设计专业导论》详细介绍CDIO教育理念的工程项目教学法的教学实践。
工程项目教学法就是通过实施结合了工程对象和背景的项目,达到教学目标的方法。它改变了以往的教学组织形式:由教师主体变为学生主导,由课本为中心变为项目为中心,理论知识不求全,但求“实用”,课程教学不求全面但求“关联”。
在专业导论课程开设过程中,将同一学期的课程设计成一个立体的体系,共同完成从构思、设计、实现和运作四个方面进行的学生能力培养:《素描》进行形体研究与分析,为专业导论课的项目设计打基础,专业导论课以“发现物之美,发现生活之美”为主题,将美好的形态转化为设计或发现生活中之所需,进行设计。
教学中通过提供参考资料,快题小设计引导学生了解专业。例如通过对座椅进行高度、深度的估计和实际测量,介绍人机工程学知识,使之关注尺寸和比例问题。通过参观宜家家居、万菱广场精品批发城、工业设计周等,开拓学生眼界,使他们对专业加深认识,坚定信心。以培养学生获得知识的能力为主要目的,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组织,促进学生对设计和专业的了解。如结合“省长杯”项目的进行,及时分享项目中的一些经验和设计,如市场调查、项目的优化、团队的合作等。
(四)教学改革的效果
在已经实施CDlO改革的2010级工业设计班,学生的知识获得能力、问题分析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动手能力和设计表达能力都在其中获得提高。例如:有的同学专门为“工业设计专业CDlO教学改革成功汇报展”制作了班级的作品展短片,形象展示了同学们的风采;有的同学则结合自己特长,参加了电子协会,设计并制作出能够灵活飞行的飞机模型;有的同学在参观了万菱精品市场后自己设计并制作了精巧的单车模型。诸如此类的学生课外学习探讨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创作热情,为课内的教学提供了支持。
对比往届工业设计专业学生在二年级下学期才开始接触专业设计课程,实施CDlO教学改革的201 0级工业设计班,经过专业导论课程的学习,加深了对专业和课程的学习认识,班上掀起了一股设计的热潮,设计思维更加活跃。在经过不到一年的学习中,形成了一批具有较高创新能力的作品,在第十四届校园科技文化节的CDIO教学改革成果展中还受到媒体关注,在TVS今日一线中被报道。
四、改革所取得的经验
(一)课程设置强调多课程共同支撑,“做中学”使课程体系更立体
将同学期的课程进行“关联”,更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和实践_有助于创立一种认知环境,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工程原理。第一学期的探索,有选择性的进行素描和导论课之间的直接关联,通过素描课进行海螺生姜进行形体研究与分析,支撑专业导论课的项目设计。避免了以前的就素描论素描,由高考的应试素描过渡到设计素描,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收获。
(二)改革传统教学模式,提高授课效率
传统的工业设计教育以板书、讲解为主,改革中完善了工作室建设,课堂教学注重启发学生,引导同学讨论,通过课题形式训练学生加深理解。推广使用头脑风暴法,注重学生创造思维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加深学习的深度和广度,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激发他们的创造力,找到学习的动力和方向,使其获得一种为了设计而不是完成作业而学习的能力。从而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教师的授课效果。学生心得中这样写道:“跟09的师兄交流,他们普遍认为课程进展比较缓慢,一年级基本上接触不到实际的设计,而我们每个同学在第一学期都完成了一个调研报告,一个小专题设计,这学期还接触到跟生产直接相关的设计。”
(三)以专利申请为龙头,大大提高学生的专业自信心
一个专业的发展,有赖于一批有说服力的成果和有影响力的人才,“国家专利”的申请不但有效地保护了设计的著作权,而且可以直接转化为生产力,经济因素的刺激将大大提高学生对专业的热爱。虽然过去一年的改革实践,改革班的同学并未单独取得国家专利,但是参与教师或者高年级学生的专利项目的设计大大激发了学生的自信心,加强了学生对产业的了解。
(四)利用团队力量,激发学生潜能
篇3
关键词:电气工程导论 教师 学生 教材 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8(a)-0134-02
1 电气工程导论教学的重要性及内容
今后若干年内对电气工程发展影响最大的主要因素包括:
(1)信息技术的决定性影响。信息技术广泛地定义为包括计算机、世界范围高速宽带、电气工程图、计算机网络及通讯系统,以及用来传感、处理、存储和显示各种信息等相关支持技术的综合。信息技术对电气工程的发展具有特别大的支配性影响。信息技术持续以指数速度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电气工程中众多学科领域的持续技术创新。反过来,信息技术的进步又为电气工程领域的技术创新提供了更新更先进的工具基础。
(2)与物理科学的相互交叉面拓宽。由于三极管的发明和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技术的发展,固体电子学在20世纪的后50年对电气工程的成长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电气工程与物理科学间的紧密联系与交叉仍然是今后电气工程学科的关键,并且将拓宽到生物系统、光子学、微机电系统(MEMS)。21世纪中的某些最重要的新装置、新系统和新技术将来自上述领域。
(3)快速变化。技术的飞速进步和分析方法、设计方法的日新月异,使得我们必须每隔几年对工程问题的过去解决方案重新全面思考或审查。
从以上知道,本课程的内容包含了电路原理、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微机原理及应用、信号与系统、自动控制原理、电机与拖动、电力电子技术、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电气控制技术与PLC应用、微机控制技术、供电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
2 本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2.1 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师素质问题。
电气工程导论的内容及其丰富,包含的课程知识十分复杂,这对如何聘用新的教师,如何培养学生学习本专业有很大影响。
延伸到电气专业外相关的很多技术发展,要激起学生对外来世界更加信息化的好奇,对未来人类生活的向往,比如智能家居,通过无线就能控制家用电器等,方便快捷安全,抑或更加人性化和自主化的小型分散发电,超导技术等。
目前的大学教师,对导论的教学,只是局限于本身的内容讲解,使用相关的PPT;以为讲完一本书就算完成了的《电气工程导论》的教学,对于能不能激起学生的兴趣关心不够,达不到教学效果;其次,没有哪一个人能够全面掌握《电气工程导论》包含的所有内容。一个教师讲完一本教材不适应本课程的教学。
(2)学生认知问题。
导论,顾名思义是讲述有关专业的发展和应用,但是因为接触的专业课程还不是很多,所以对怎么样去学好这个专业、需要哪些方面的专业技能、当今社会乃至世界这方面的发展情况如何等等都不是很清晰,不能给自己一个学习和探索的定位;通过这门课,学生需要对本专业进行深刻的认识。
但是,本课程多开设在大学一年级第一学期,学生刚从高中毕业进入大学校门,尚不适应大学学习,此时开设内容如此丰富的内容的课程,许多学生不能理解开本课程的目的和意义。另外,本课程的内容决定本课程考查课,学生的重视程度达不到一定高度。
(3)教材问题。
技术的飞速进步和分析方法、设计方法的日新月异,使得以出版的《电气工程导论》教材的寿命极短,也就是说,任何一本《电气工程导论》教材的使用都会面临不能满足现代教学问题。
2.2 解决方法
针对以上问题,通过一下教学设计解决问题。
(1)教师设计。
打破传统的一门课程一个老师的教学方法,将本课程分解为:电子、电气、测量、控制、信息技术、网络通信技术等几个方面内容;每一部分内容安排一个具有实践经验的老师讲解。
教师与学生一个是教,一个是学;不同的资深老师讲解不同的知识,会使学生认为学校对他们很重视,使他们的自尊心得到满足,从而激发学习兴趣。
(2)教法设计。
采用案例或者参观方法,取代以往的以教材为主的讲课方式,让学生从案例中知道电气工程专业的重要性,或者从企业现场体会电气工程的作用及重要性,以及电气工程专业涉及的相关技术及应用。
(3)过程设计。
打破传统的每周两个课时的授课过程,改变为集中时间进行案例分析和实践活动。在案例分析和参观实践过程中,让学生多进行讨论以激发学生主动认知能力。
(4)学生设计。
学生是学习的主题,在本课程教学过程中,加强学生知识面的培养,贯彻“考研、出国、技能的人才培养导向,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让学生知道电工、电子、信息、控制理论以及计算机软硬件的基础知识学习的重要性,让学生知道较好的工程实践的重要性”。
2.3 教学实践
河南工程学院针对2011,2012级学生进行了教学改革,在两个星期之内完成了对当届学生《电气工程道路两年的教学工作》,教师及教法设计具体方案如图1所示。
将《电气工程导论》所涉及的内容规划到不同的教研室,然后,各教研室安排相应的具有实践经验的老师进行案例教学并带领学生到相关知识领域参观。每个案例分析及参观分配3天时间,其中一天讲述案例,一天参观学习,一天讨论。
最后的总结过程,由学院委派资深教师对学生系统讲解电气生产、电气安全及技术开发等内容,并让学生用一个下午时间写出电气工程导论学习报告。
2.4 满意度调查
河南工程学院连续几年对《电气工程导论》学习满意度进行调查,几年来,调查结果见表1。
表1中,2009及2010年没有进行教学改革,2011及2012进行了本课程的教学改革,从表1可以看出,进行教学设计以后,学生对教师及教法满意度有了极大地提高,对本专业的学习内容有了极大地理解,产生了极大地学习兴趣。
3 结论
《电气工程导论》是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的必修课,本课程的教学效果直接影响了学生对本专业的学习兴趣;本课程的教学改革,使得学生对本专业有了深刻认识,达到了教学要求。
参考文献
[1] 范瑜.电气工程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篇4
关键词:计算思维;MOOC;SPOC;Moodle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2-0173-02
引言:
“计算机导论”是在计算机专业一年级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其面临着内容庞杂,学时不断被缩减,而学生基础参差不齐的矛盾。“计算机导论”原本是一门举足轻重、不可或缺、水平很高的课程。但现状是“计算机导论”在各个学校被视为无足轻重、可有可无、水平不高的课程。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课程内容不清、目的不明确,没有形成一个核心的内容;第二,课程很多时间在讲授事实,很少去讲解思维,缺少思维训练,以至被很多人误认为“水平底”。第三,觉得大学一年级学生接受不了“深”的计算机知识,授课内容定位越来越浅显,以至面临从人才培养方案被删除的危险。第四,课程内容涉及的知识面比较窄,仅仅是讲解一些语言和程序设计,然后用算法解题,不断地让学生做一道道的题目,这不符合“计算机导论”教学思路。第五,教学内容的陈旧,以概念讲概念,以概念讲原理,过度地强调“用”,不正确地理解“用”,以为“用”就是“用软件”、“用电脑”。这些都是影响“计算机导论”课程很严重的问题。这些问题怎么解决?计算机就是“用电脑”、“用软件”吗?计算机就是“编程序”吗?“编程序”就是要学习计算机语言吗?什么是真正的会“编程序”?地方普通高校的计算机学生只需要拥有技能而不需要建立计算思维吗?这些都是“计算机导论”课程改革面临的问题。本文以“计算机导论”课程“算法”内容为例,谈谈地方普通高校在“计算机导论”课程教学改革中的一些具体做法。
一、教学内容搭建与教学策略
根据教育部计算机基础教学指导委员会文件精神,参考“九校联盟”(C9)[1]的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经验,地方普通高校明确了以计算思维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计算机导论”课程改革方向。结合地方普通高校的实际,在课程内容上将董荣胜教授的“计算机科学导论――思想与方法”[2]与战德臣教授“计算之树”教学体系[3]进行融合,力争实现计算思维与计算机技能培养并重。下面以“算法”知识部分的教学为例进行阐述。
“算法”是程序与计算系统的灵魂[4],“算法”知识部分的教学采取案例驱动的教学方式,以旅行商问题(Traveling Salesman Problem,TSP)为例展开,全面讲授如何探索出为解决TSP问题而采取的确定的、有限的步骤,即算法;此算法如何经过不断细化,最终能用计算机语言来表达,进而被计算机执行,产生TSP问题的最终计算结果。
TSP问题的求解过程及思维方法包括:数学建模(相关课程:数学建模,离散数学之集合论与图论、数理逻辑等)算法策略设计(相关课程:算法设计与分析)算法的数据结构设计算法的控制结构设计(相关课程:算法与数据结构)算法的程序设计(相关课程:高级语言程序设计)算法的正确性分析(相关课程:算法设计与分析)算法的复杂性分析(相关课程:计算理论与计算复杂性)。
在讲授“算法的数据结构设计”时,引入Vcompter软件进行演示,使学生更易理解数据之间的逻辑关系以及这些逻辑关系如何在计算机中得以实现。为了让学生更容易接受“算法的控制结构设计”,利用可视化工具软件Raptor演示“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循环结构”。考虑到大学一年级学生还没有高级语言程序设计的基础,采用简单易学的可视化编程软件Raptor进行“算法的程序设计”的学习。如图1所示:
二、教学模式设计
“算法”知识部分的教学采取目前被计算机教育界积极倡导的MOOC/SPOC及基于Moodle的混合式教学模式。
首先,学生通过互联网进入“中国大学MOOC”,报名参加战德臣教授等教学名师的大学计算机在线课程,利用课余时间,通过在线方式学习相关知识。
其次,任课教师课前将“计算机导论”课程教学大纲、教学日历、教学课件、教学微视频、作业等信息上传到基于Moodle的在线学习平台,学生在线学习及下载使用。
再次,学生完成作业后通过基于Moodle的在线学习平台进行作业提交,教师在线下载学生作业并进行线下批阅,批阅后在线将分数及评语反馈给学生。
最后,学生利用基于Moodle的在线学习平台的即时聊天、讨论区功能,对“计算机导论”课程中遇到的问题,通过聊天工具在线向老师进行提问,或者通过讨论区出来,学生和教师在线或离线讨论。
MOOC/SPOC及基于Moodle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可以解决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与学生基础参差不齐的矛盾。学生们利用丰富、优质的课外教学资源提前学习或者课后复习,教师也可以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的问题。当然这样的教学改革对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以及教师的敬业精神和业务水平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总结与展望
地方普通高校在“计算机导论”课程教学中,以用计算思维改造计算机导论、计算机导论要培养计算思维和信息素养的方针和原则为指导,融合董荣胜教授、战德臣教授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知识体系的研究成果,结合本地高校学生的实际和人才培养目标,汲取已开展计算思维教学改革的高校的教学经验,积极探索适合本地高校的MOOC/SPOC及基于Moodle的混合式“计算机导论”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何钦铭,陆汉权,冯博琴.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核心任务是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九校联盟(C9)计算机基础教学发展战略联合声明》解读[J].中国大学教学,2010,(09):5-9.
[2]董荣胜.计算机科学导论――思想与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篇5
1.1研究对象
作为“智慧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物联网技术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为适应这种发展趋势,培养社会所需的具有综合能力的物联网工程人才,教育部在2010年将“物联网工程”设置为独立的一个专业。物联网技术导论作为物联网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是物联网专业学生接触的第一门专业课程。主要讲授物联网从感知层,传输层,数据处理层到应用层的整体技术流程,以及每层的关键核心技术,对学生建立正确的专业概念,整体的专业技术框架有重要意义。
1.2实践教学中的现有问题
目前对物联网技术导论课程的教学方法主要是以讲授为主,平时留有课后作业,课程考核方式以期末闭卷考试为主,期末卷面成绩占总评成绩的70%。该教学模式在教学实践中出现以下问题:(1)单一讲授的教学模式不能适应物联网多学科交叉、密切联系行业的特点。学生反映物联网涉及学科非常多,仅每个学科简单理论概念的讲解,就已经非常庞杂,学生很难把握其脉络。且现有技术的应用与行业背景密切联系,单纯的理论讲授效果不佳。反映在课堂提问中学生往往答非所问,或者完全无法理解题目意思。(2)一考定论,平时不学,考前突击现象突出。但是由于知识点繁杂,突击背诵效率不高,且不及格率较高。(3)死记硬背现象突出,对技术理解不深。对于物联网产业环境和应用流程的理解和技术在应用中的创新上,有的教学方法和教材均不能提供有效的支撑。在平时的考查中,我们发现学生对死记硬背的技术点掌握得尚可,但是碰到综合应用题,大部分同学就不知所措。面对以上主要问题,现有的物联网技术导论课程教学方法和思想必须改变。否则,不光是导论课应有的目的不能达到,还直接影响后续物联网专业课程的教学。
1.3国内研究现状
目前对物联网技术导论课程的改革成果总体来说并不多,公开文献较少,这与物联网工程本身是新专业,物联网导论课程本身涉及技术较多,知识体系复杂都有关系。已有的一些改革方案如下:文献[1]提出物联网导论的课堂要引入启发式教学法,即将课程内容归纳提炼,提出问题启发学生思考。其次,采用案例式教学法,把生活中物联网的实际应用案例渗透到整个教学内容中。还强调应用交互式教学法,运用多媒体教学环境辅助教学,例如播放物联网相关理论与技术相关视频和短片,加强互动,提高学习兴趣,拓展知识面。文献[2]提出适当增删教学内容,讲授内容忌深、忌细,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法,促进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文献[3]提出改进课程大纲设计、提升教师能力、改进教学资源等多个方面,以提升物联网导论课的教学质量。文献[2]与文献[3]所提措施,对物联网技术导论课和其他课程都适用。实际上,在已进行的几届学生的教学中,我们已经使用过上述方法,事实证明,此类广泛适用于一般课程的方法并不能解决物联网技术导论课程中的具体问题。而文献[2]所提改进课程大纲、教学资源等,其实是涉及到物联网技术体系架构的问题,已经有教育部牵头的教学指导组在负责梳理,本文暂不讨论。文献[1]提出了一些比较具有操作性的课程教学方法,总结起来就是提问启发,案例讲解,多媒体互动教学。实际上我们在授课的时候已经使用了这些方法,但是教学效果仍然不够理想。例如:提问启发,如果问题简单,学生还基本能够回答,如果问题真的是启发式问题,而且是书上和网上都查不到现成答案的问题,则大部分学生表现出完全没有思路,更不要说回答问题。案例和多媒体互动在本校理工类课程中的使用也已十分广泛,物联网技术导论课程也不例外。上课过程中也给同学们播放了相关视频短片,行业应用短片,对比没有播放这些案例的情况,学生的理解程度确实有所提高,但是提高幅度也比较有限。如果是跟播放视频直接相关的设计类问题,学生根据视频还能回答部分内容,但是要求学生从该视频的技术方案做延伸,更换应用场景,则大部分学生又非常茫然。例如:课程中有播放精细化农业的相关技术解决方案,从感知、传输到最后数据处理与反馈服务都做了说明。学生观看后,如果问该应用领域问题,比如前端要用什么传感器,部署在哪里,学生还能回答。但是,要学生变化技术的应用场景,将技术应用在另一森林防火场景中时,部分学生还能把类似要用的传感器列举出来,但是不知如何部署。这说明要加深学生对物联网知识体系的理解程度,仅靠观看案例、提问启发是不够的,物联网技术导论课程的教学改革还需要进一步深入。
2过程与实践化的课程改革方法
2.1原因分析
根据课下座谈,统计课程出勤率,考试通过率等方式获取的信息,我们认为影响学习效果的主要原因有二:其一,理论和实践相脱节,虽然已经用案例视频,多媒体互动等教学方式,但明显还不足以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其二,虽然有课程作业,平时提问和抽查,但是平时努力学习的学生仍然只占少数,大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针对这两个主要问题,我们提出过程与实践化课程教学改革方法。
2.2方法的具体内容
对学习自觉性强的学生,提供多种课外实践参观机会,帮助学生理解技术在实际中的应用,理论与实践融合;对学习自觉性差的同学,采用过程化考试方法,督促其平时努力学习。(1)实践化教学:物联网是多交叉学科,知识点非常多,光靠课堂教学肯定不能尽善尽美,所以要加入实践教学环节。①在课外布置思考与设计题目,指导学生自学,并自主解答问题、动手设计简单的物联网应用。如果有较为优秀的学生,让其在课堂上讲解自己的设计方案。②建立完善的课程考核体系,增加实践能力考核环节。将作业、演讲、课外参加的比赛情况等都当作考核方式,按合理比例计入总评成绩。改变以往期末卷面考试这种单一的考核方式。③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建立物联网实训实验室,并配备相应的器材等。我们与四川省成都市物联网产业联盟形成良好合作关系,借他们的物联网技术展示厅让学生实地了解物联网技术及其应用。(2)过程化考核:以上考核方式加上学院的过程化考试系统,分阶段进行上机考试,最大程度避免一考定论、突击应付等不合理现象。目前的具体操作是:当讲完一阶段(感知,传输,处理)即上机考试本阶段技术要点,成绩以比例计入总分,最后课程完结还有一次总体性考试,4次考试成绩的加权总和才是本门课程的考试成绩,并算上平时作业、提问等平时成绩作为最后总评成绩。这样一来,12周课程,每隔三周就有一次阶段考试,加上平时的抽查与作业,有效督促了学生的平时学习。
2.3方法实施的效果
2011年本学院设定物联网专业,2012年开始开设物联网技术导论课程,2013年进入实践化教学,14年引入过程化考核,图1显示了历年课程的考试情况,以60分以下为不及格,80分以上为良好。图1很清楚的显示,刚开始时物联网技术课程的不及格率高达约30%,后来引入实践化教学后下降至12%,到最后引入过程化考核后直接下降到7%左右,而良好率逐年上升,连续2年保持在70%左右,达到了改革的目的。
3总结与展望
篇6
文章基于项目教学法的教育理念,以建筑学专业导论课的教学改革实践为例,在教学中,以项目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探讨导论课教学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并结合笔者的课堂实践提出具体的改革措施,以期对应用型本科大学专业导论课的教学提供借鉴。
关键词:
建筑学专业导论;教学改革;项目教学法
我国的建筑学教育始于20世纪50年代,建筑学专业导论课是建筑学科的入门课程,大部分学校设置的课程为建筑初步,分两个学期进行学习,其重要性在国内外建筑教育界都已得到了普遍的认同。它不仅要使学生初步的认识建筑,了解建筑设计的任务和步骤,还要培养学生的建筑艺术修养,建立初步的建筑空间感和训练建筑表现能力等多项任务。而更为重要的,是应当通过该课程激发出学生对建筑设计的兴趣,掌握建筑学的学习方法,为未来建筑师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建筑学的专业教育中,建筑初步课程的教学改革成为各大高校课程改革的焦点,笔者也结合本校应用性大学的特点和建筑专业“4+1”培养方式的特殊性,对建筑学入门课程进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实践。由于本校建筑学的入门课程在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及课时的分配上都有所变化,课程命名为建筑学专业导论。
1建筑学专业导论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建筑初步自1973年开设以来,经过几代教师的教学探索与实践,形成了成熟稳定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思路,但是由于近年来受大学扩招这个大环境的影响,学生的基本素质有所变化,加之现在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广泛应用都对传统教学内容和方法有所冲击。特别是针对我校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的教学特色,迫切需要优化该课程的教学模式。从教学内容来看,建筑初步分为相对独立的几大模块,各个模块分别对应后续学习的几大课程,这就造成了各大模块之间联系不够,老师在教学深度上把握不准确,学生在学完该门课程之后对教学目标不够明确等弊端。具体的课程内容以集中在线条、渲染等基本技法训练为主,注重掌握操作性技能与规范性为准则,造成学生进入二年级设计时,对空间的认识、对形体的控制感到困惑。这种表现技能训练占用了学生大量的课下时间,但也仅停留在认知阶段,有些同学也会因此丧失对建筑学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2深化教学内容的改革
2.1课程体系的设置
根据学生学习的成长过程,按由浅入深、由基础到专业的顺序,将建筑学专业的课程分为专业导论一一设计基础一一建筑方案设计—建筑施工图设计一综合设计五个层次。整个课程体系的教学着眼于理论与实践的融会贯通,在专业导论课阶段,把一些简单的项目放到教学中,形成做中学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认识建筑的基础上尽早的接触设计,熟悉设计,加深对专业的认识。作为建筑学专业基础课的建筑初步为两个学期开设,总学时196,改革后的专业基础课由建筑学专业导论、建筑设计基础及构成设计等三门课程组成,作为新生的入门课程,教学目标更加清晰、明确。使学生初步认识建筑,认识建筑设计,明确建筑学专业的学习目标和就业方向,培养学生学习建筑学的兴趣,实现真正的入门教育。
2.2教学内容和学时分配
建筑学专业导论课就是要回答三个问题:什么是建筑?什么是建筑设计?建筑设计的想法应如何表达?有了明确的问题,建筑学专业导论课的理论教学与课程实践就可以围绕这些问题展开了,第一个问题的回答要贯穿整个导论课的始终,结合经典建筑作品的分析与相应的理论讲授;第二个问题的回答要通过对历史上优秀建筑作品的分析再现入手,同时要讲授一些经典的建筑空间组合手法;第三个问题是第二个问题的具体化,学生对什么是建筑设计有了一定认识以后,要通过教师对建筑表现手法的初步讲解以及完成一套小型建筑方案设计来摸索、体验具体的建筑设计方法和流程。应应用型本科大学及“4+1”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建筑学专业基础课课程主要针对基于以上指导思想,笔者编制了建筑学专业导论课程内容和学时建议方案,该课程共开设了48学时,其中认知教学20学时,实践教学18学时,每周平均3学时。其中认知教学为理论讲授包括:建筑概述4学时,建筑技法表达2学时,建筑平面识图、制图4学时,建筑方案设计入门8学时;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方法为学生自主学习、小组互评、教师辅导,其中初始建筑2学时,建筑平面图抄绘4学时,小型建筑方案设计与讲评12学时。在认知教学中还加入了课程体系与就业领域介绍的章节,使学生在对后续的课程设置及未来的就业方向有了一个清晰的认知以后,会更加明确学习目标,避免弯路。教学改革后,强化了原有经典内容,如建筑空间形态构成、建筑方案设计初步;增加新的教学内容,如初识建筑、建筑识图;剔除落后的教学内容,如删除开设多年的水墨渲染,只对建筑表达技法做认知性介绍。
2.3阶段性评估完善考核方式
改变传统一考定输赢的考试方法,增加阶段性评估,整个课程考核的分数由三部分组成,平时考勤加课堂表现占总分值的20%,阶段性的训练作业如,初识建筑、建筑抄绘等占总分值的30%,最后期末考核占总分值的50%。这种考核方式不仅使学生更加重视平时的训练,也可以使学生在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得到及时的反馈,提高教学效果。
3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改革
3.1改变教学主体,增加学生主动性
在新的教学模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也不再是以前的“接受式”学习方式,而是增加了自己的动手能力,主动去学习,例如,在建筑历史的讲解过程中,除了老师的重点讲述,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己去搜集国外与国内的知名或自己感兴趣的建筑,整理相关资料(包括建筑区位、建筑特色,自己的认识等)以文字和图片的形式展现个大家,表现较好的同学给予加分鼓励。经实践,这种方式不仅增加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自信心,课堂气氛活跃了,学生自然记忆深刻。“初识建筑”是很多院校已经采用的建筑学基本功训练形式,经过多校调研和考察,决定将其引入本校课程体系中。可综合绘图和PPT演讲等方式,考核学生对建筑历史、工程字、线条练习等内容和汇报演讲的能力,这是建筑学专业的初学者对建筑的第一次正面感知态度的表达,识大家一个展示创意和设计想法的机会,这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们也从中发现了更多学生身上的闪光点。
3.2项目教学法贯穿教学的始终
以前的建筑概论课程以理论讲授为主,课程免不了枯燥乏味,那么教学模式改革后的建筑导论课程在讲授的过程中增加具体项目,以项目为线索贯穿相关理论,理论结合实践,使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了解建筑学专业的必备专业素养与业务能力。以“小型建筑方案设计”项目为导向,讲述建筑方案设计的一般步骤,在学习完相关理论之后,最后以自己的设计方案作为考核内容。在教学之初就以项目为引导,让学生感觉学有所用,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热情。
4教学改革的未来挑战
以项目为导向性,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模式,在教学效果上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是具有一定的可行性教学模式。但在实施的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下挑战,如授课内容深度及教材问题,目前对于课程改革没有针对性的教材,以往教材的主要内容是对整个建筑学专业课程的总结与概括,这就使得许多内容与后面的课程有所重复,以至于老师在讲解过程中,每个知识点的深入程度不好把握,希望通过后续工作,设计一套针对应用性科技大学建筑学专业的教学方案,也期望对其他导论课程有所借鉴。
作者:刘淑娟 单位:广东白云学院建筑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1]白旭.对建筑初步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J].高等建筑教育,2003年9月第12卷第3期
篇7
关键词:生命科学导论 公共基础课 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2(c)-0-02
学分制、选课制和短学期制是上海大学在已故校长钱伟长先生教育思想的指引下所形成的特色教学管理模式。全学年共分4个学期,其中春、秋、冬三个学期为课堂教学环节,而夏季学期为实践环节。每个课堂教学学期共有12周的时间,除去最后两周用于考试,课程内容的教学则集中在前十周内完成[1]。《生命科学导论》作为公共基础课,教授对象将是学校所有全日制本科生,这就需要教师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合理安排课程内容,灵活把握教学进度,有效结合课堂和课外教学对学生的激发作用,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综合素质。以下就结合我们对《生命科学导论》课程所进行的探索性的教学改革与实践,进行一些总结,希望对同领域中的教学同行们能有启示
作用。
1 加强教师梯队建设,探索团队教学模式
《生命科学导论》近年来逐渐在各大高校中被推广成了公共课或基础课,这就决定了它的教学功能定位应服务于培养大学生的全面素质;而且,此课程的目标是要让大学生通过学习,较全面的把握生命科学在现代社会生活与发展中的重要性[2]。所以,这势必就要求课程教授的内容要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同时又要区别于科普类课程和专业类课程,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能获得对生命科学的基本了解,而且能掌握生命科学的思维方式,增强在社会生活和学习中队生命科学知识的运用能力。基于上述教学要求的实现,传统的单个教师承担一门课程或一个班级的教学模式将会受到很大的挑战。首先,课程教授对象不再是某些学院或某些专业的学生,而是全校几千名本科学生,因此授课规模较以往有很大的扩展;其次,学生各自以往对生命科学相关知识掌握的程度也参差不齐,学生的来源除了全国各省市外还有国际留学生,因此,对课堂知识讲授的接受程度也不尽相同;第三,作为一门导论课,势必要求对这一领域的知识要有尽可能全面地介绍,但是,教师个人所掌握或熟悉的内容也总是有局限性的,这也从另一个侧面给本课程的教学增加了难度。为解决这些困难,将此课程建设好,我们大胆地打破了以往一贯的教学模式,尝试组建课程教学团队。以具有资深教学经验的教授牵头,从学院各个教研室,科研团队,抽调不同专业背景,从事不同研究方向,具有不同学历和教学经验的老师,组建成一支老、中、青结合,囊括了教授、副教授和讲师的课程专属教学团队。通过集体备课,互相交流,协同授课,统一命题,集中阅卷等方式,从课件制作,课堂讲授,课后答疑,试卷命题直到阅卷批改的整个教学流程中,发挥各成员的优势,取长补短;相互之间积极开展学习借鉴、切磋交流、竞争合作等形式的活动,不断把课程的教学和建设推向前进。
2 教学内容的梳理与合理安排
《生命科学导论》相关的教材种类繁多,所涉及的内容也十分宽广。本着钱伟长校长“培养学生们自我教育、自主学习、自我选择和实践教育能力”教学目标[3],结合上海大学自身的教学管理特色,我们对课程的相关教学内容作了重新的整理和调整。首先,从学校短学期制对教学进度的要求出发,综合国内有关生命科学导论课程的相关教材内容,同时结合教学团队成员自身专业背景的分类,我们将课程的内容划分为十个专题:分别为绪论、生物化学、细胞、微生物、植物、动物、生态、遗传、基因工程和食品。每个专题由2-3位相关研究领域具有8-10年教学或研究经历的教师共同承担教学课件的制作;并对提交教学团队的教学PPT进行集体讨论、修改和模拟讲授,最终形成课程讲授的统一课件内容标准;其次,根据每个教师的个人特点,开展多人合作授课和一人单独授课的模式相结合;最后,在上课过程中结合学生的实际基础和兴趣点,给予授课教师一定的自由度,允许其在标准课件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课程内容、讲授顺序和授课形式的变通,以更好的适应学生的需求。
3 结合实际教学需求编写新教材
鉴于学教学管理模式和制度的特点,国内已有的教材很难完全与之配套;因此,在多年教学积累的基础上,通过调研学生的课堂反应,学习体会以及他们对学校其他公共基础课教学的建议,我们开展了新教材的编写工作。通过学校的教学沙龙的交流,汲取其他院系在开设公共基础课过程中的经验为我所用,组织团队教师和校内外优秀教师进行交流和学习,并邀请知名学者亲身授课,从中把握和提炼出现代生命科学在社会发展和生活中最吸引人的内容,同时,结合生命科学的知识体系,遵循钱伟长校长“大学教育要服务社会发展、面向实际,突出应用性和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教育思想[4-5],在生命科学导论的新教材编写中突出了应用性强,与生活密切相关,对人类社会发展影响重大的知识点的地位,同时结合生命科学自身所具有的系统性和基础性特征,力求形成一套内容丰富,知识性和应用性兼顾,适合学校4学期制教学模式的新教材。
4 充分利用教学资源拓展教学渠道
上海大学作为上海地区一所211院校,学校的硬件设施配备完善,因此我们充分利用了这一优势,将我们的课堂同传统的教室,延伸到了整个校园甚至是学生的整个生活中。上课内容和课件全部上传至学校网络教学平台,同时,利用学校的校内交流平台“乐乎社区”开辟各任课教师的专属在线交流空间,由任课教师每周2次和学生进行在线交流,解决学生在课堂和课外所提出的相关问题;此外,利用公共网络资源中如QQ、MSN、微博等深受学生喜爱的现代网络交流工具,使学生通过手机,电脑能随时随地将他们的问题和教师进行及时沟通和交流。让学生对生命科学知识的学习和了解不再局限于课堂,而延伸到了他们的寝室、餐桌、运动场以及他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时段,让学生切实感受到生命科学知识就在身边的日常活动中;使学生从被动地接受课堂知识灌输,转变为主动根据需要去查找、学习、了解和掌握所需的知识;引导学生更好的利用零碎时间进行知识的挖掘和
学习。
另外,加强本科教学和研究生培养相结合,合理安排本学院的研究生和博士生参与本科教学的教辅工作。公共基础课最大的特点就是上课人数覆盖全校本科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每一次的作业布置、课堂测试或讨论都会给任课教师带来十分繁重的课后批改和评阅工作,而研究生和博士生的加入无疑是一个很好的生力军,他们平日就活跃在科研工作的第一线,对生命科学的前沿和热点问题把握十分敏锐,由他们协助任课教师进行作业批改、评阅以及与学生互动探讨和交流,不仅能减轻教师的负担,使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课程建设中去,而且可以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更生动、更具体地和学生进行详细交流,这也有利于建立学生高年级与低年级之间互帮互助,言传身教的帮带互动学习模式。与此同时,对研究生和博士生本身而言,这也是一次十分难得的教学实践环节,对其自身能力的提升是一个很好的锻炼机会,对学校的研究生培养也是一个很好的互利互补的实践。
生命科学是一门实验性科学,如何在生命科学导论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体现这一特点,这是对我们的又一重大挑战。我们尝试利用学院生命科学中心的公共实验平台,通过学生申请,任课老师协调,以及中心平台老师配合的方式,在不影响实验中心日常工作的前提下,努力为学生提供参观,学习以及观摩实验的机会,通过开展“学院开放日”等活动让他们从课堂走进实验室,将他们在课本上学到的知识带到实验室中去体会和揣摩。同时,我们还计划结合上海大学夏季短学期实践教育环节,在选课的学生中择优选拔部分人员进行独立创新实验的尝试,让他们能更加深入了解生命的奥秘,以激发他们对生命科学的学习兴趣。
5 加强学习,及时总结不断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每门课程的教学所面对的教学对象都是不同的,学生既有的基础知识,文化背景,学习习惯,接受能力等都会存在差异,所以必须要对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反应和解决。在我们生命科学导论课程开设的过程中,除了通过上述的各种日常交流手段收集学生反应的问题外,每学期结束时还实行学生对课程教学进行评价,通过学生对各任课教师课程教学给出的评分和所提出的意见,我们进行汇总,并通过集体讨论,交流以及会同学生和其他学院教师共同座谈的形式,对课程的教学效果进行总结,并对下一次课程的开设进行必要的调整和改进,此外,选拔若干优秀的教师,通过参加校内的教学竞赛交流以及校外的学习和进修,不断提高教学团队的教学水平,以期更好的适应学生的需求,提高课程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6 教学效果与待解决问题
通过教学团队人员的共同努力,生命科学导论课程已经逐渐形成了适应学校教学管理模式的教学方式,同时结合多种教学手段,实现了课堂教学的扩展和延伸,在本科生的公共基础课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课程被纳入了学校重点建设行列。但在对不同基础的学生如何更好地实施因材施教?如何更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如何更加合理地安排授课模式?怎样利用学院实验中心平台服务更多的学生,打造教学实验相结合的课程特色?这些问题还有待我们今后课程建设中继续探索和实践。
参考文献
[1] 王福友.钱伟长与上海大学短学期制[J].现代大学教育,2010(3):93-98.
[2] 张惟杰.生命科学导论[M].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3] 刘仁义.钱伟长的应用教育思想初探[J].河西学院学报,2012(28):1-5.
篇8
关键词 体验式学习;教育技术学;活动设计
中图分类号:G65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3)27-0009-03
体验式学习是基于现代教育思想和管理理论的一种学习方式,主张通过学习者亲身体验来获得经验、感受,并在观察反思中深化认知、升华情感。目前,体验式学习已在教育、职业生涯以及终身学习等领域展示出了独特魅力。
“教育技术学导论”(以下简称“导论”)是教育技术学专业学生的入门基础课,旨在引领学生步入教育技术领域,了解本专业的核心思想、基本理论、发展历史和实践领域,对于学生专业价值理念的树立以及职业的规划与发展都具有重要作用。由于教育技术学是一门新兴学科,社会认知度不高,报考本专业的学生对专业的学科性质、研究范畴普遍缺乏认识甚至存在许多误解。因此,如何使学习者迅速而准确地认识该专业并形成一种整体性感知成为“导论”课的重要使命。已有一些学者开展了有益探索,如提出以学习共同体作为学习组织形式[1],还有从做好“导”与“论”着眼,将课程教学分解为“三导四论”[2]。实践中发现,由于学生所要学习的内容与教学密切相关,即涉及“如何教”的问题,而学习者普遍缺乏教学经历,很难与教师在课堂上达成共同经验,也难以真正实现有效学习。如何弥补学习者教学经验的不足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将体验式学习理念渗透到“导论”课的学习活动中,实践表明,可以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更好地实现课程的教学目标。
1 体验式学习的内涵及其特点
“体验学习”(Experiential Learning),也译为“体验式学习”,发源于著名教育家杜威的“经验学习”,并在哈恩(Kurt Hahn)博士创办的外展训练学校中获得推崇,而对体验学习的开创性贡献则来自于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大卫·库伯(David Kolb)。20世纪80年代,库伯在整合了教育家杜威的“做中学”、认知心理学家皮亚杰的“认知发生论”等相关理论基础上完整地提出了体验式学习的理论架构,它挑战了“教学即传递”这种流行已久的观念,主张学习是一种基于精心设计的体验之上的社会化过程[3]。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体验”一词被解释为“通过实践来认识周围的事物;亲身经历”。不同的学科及研究者对“体验”关注的角度不同,或着重强调情感作用,或注重活动,抑或关注结果等。心理学范畴的“体验”主要指人们在经验获得及行为变化过程中的心理感受、情感体验、认知顿悟、反省内化等心理活动[4]。在教育中,体验是一个过程,是个体亲历某一事件或情境的过程,是形成新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并产生新行动、新选择的过程。在体验中,主体主要通过想象、移情、深思、感悟等多种心理活动的交融、撞击,激活已有经验[5],产生新的认知并内化为自我的感悟,再使感悟转变为个性化的知识经验。因此,概括而言,体验式学习即指学习者通过参加精心设计的活动,在真实或模拟的情境中不断地观察、交流和反思,从而产生情感、建构知识、生成意义和发展能力的一种学习方式。
体验式学习具有如下特点:
1)情境性。体验式学习活动的发生总是与各种情境相伴,而情境的创设应真实或接近学生所处的真实环境。学习者置身于真实或“模拟”的情境中,体验多种感官刺激,并在这种情境与知识学习的结合中产生联想和情感的共鸣,达到对事物的更好理解。
2)亲历性。学习者亲历某一事件或情境,参与其中的活动,亲身去感受和体悟。这里的亲历主要包括两个不同的层面:一是主体在实践的意义上亲身经历某事;二是主体从心理的层面上对自己或他人的经历进行体验。前者体现一种外显的活动,后者则为内隐的活动,具有回顾、反思与移情的性质。
3)反思性。库伯的“体验式学习圈——具体体验反思观察抽象概括行动应用”展示了体验学习过程是一个四阶段的循环过程,其中反思是体验学习的重要环节,是一个人心灵成长的原动力。学习者只有通过深刻的反思和总结才能真正获得经验的提升和知识的掌握并获得持久性的发展。
4)自主性。体验式学习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活动为载体,让学生通过亲身经历来自主验证周围事件,并对外界信息产生自主意识的过程。它强调发挥学生的主体积极性与创造性,通过不断参与各种实践活动来实现自我培养、自我体验、自我优化,从而达到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目的。
5)个体性。体验式学习以体验为基本方式,而体验又总是与每个具体体验者独有的认知结构、情感结构、价值取向、人生经历发生联系[6],即使面对同样的情境,也常常会得到不同的认知,产生不同的结论。因此,体验教学中可以通过小组形式开展学生间的相互交流与讨论,让学生在不同意见的碰撞中去领悟那些只能意会的知识。
2 “导论”课程的体验式学习活动设计
体验式学习的情境、亲历、反思、自主和个体性等特点对于大学专业导论课教学具有很好的适用性。教育技术学导论课的主要目标是要突出本课程在专业培养目标中的引领地位,通过学习促使学生对学科有一个整体性认识,能深刻领悟这门学科的核心实质及无穷魅力,能在学生的认知结构中较系统地建立起教育技术学科的知识体系框架。以体验学习理论统领“导论”课程,其基本思想是设计多种学习活动,并引导学习者发生丰富的联想和深刻的反思,通过感悟来理解事物。
2.1 亲历专业实验室,初识教育技术
体验式学习活动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亲历性,主张以学习者为中心,让学习者亲力亲为,通过亲身经历获得相应的经验和情感。我国教育技术(电化教育)本科专业始于1984年,作为一门相对年轻的学科,其社会认知度仍显不足,初次进入专业的学习者普遍存在困惑甚至误解。通过设计开展参观现代教育技术中心活动,可使学习者从技术的视角了解所学专业的主要架构。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由光学媒体、音响技术、电视教材制作、多媒体课件制作、网络技术、微格教学、现代远程教育等众多实验室构成,是集媒体教学、平面设计、广告开发、网络技术应用和影视节目制作等于一体的多功能综合性实验教学基地。学生通过亲历专业实验室现场参观,初步消除了与专业间的陌生感,也激发起学习热情。
2.2 创设多种情境,感知教育技术
教育技术学是一门应用型的交叉学科,在《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规范(讨论稿)》中规定其培养目标为:主要培养能够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对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过程和教学资源进行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的复合型人才。并初步确定5个培养方向以及本科生应具备的六大专业能力。“导论”课程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从这些专业的培养取向、对学生的素质要求方面使学习者逐步建立起对专业的整体性感知,而多种活动情境创设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
1)优秀作品赏析。教育技术学是建立在实践应用基础上的学科,实践能力是衡量本专业人才的重要指标,而能力的提升是个渐进过程。通过历年各种技能竞赛(如摄影比赛、平面作品比赛、DV大赛、课件大赛、网站设计大赛等活动)积累了许多优秀作品,成为引导低年级学生的示范资源。学习者在对往届学生作品的赏析中,拓宽个人视野,感受教育技术魅力,也增进其对本专业的思考。同时利于其及早了解国家、省市及行业协会的相关比赛,如全国科讯杯DV作品大赛、全国多媒体课件比赛等,极大地激发学习者的创作活力。
2)信息化教学方法的感知。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促进了我国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环境的重大改变,从课堂逐渐发展到信息空间中,形成了信息化教育大环境。作为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学生,不仅要熟悉多媒体综合教室、校园网系统、计算机网络教室等典型教学环境,关注新的技术、新的工具给教育教学带来的新气息,更要学会信息化的教学方法与模式。实践表明,教师的示范教学对于学习者具有重要引领意义。例如,教师采用概念图教学,既形象地呈现了知识点间的联系,帮助学习者梳理了知识结构,又可以使其领会基于概念图的教学方法。再如针对教学模式的小组学习形式,设计了基于Wiki知识共享与协作交流平台的学习活动,学习者就同一学习内容进行交流和合作,不仅达到了对讨论内容较深刻的理解,而且引导学生在方法的感知中悟出方法的应用,形成一种利用教育技术学习教育技术的理念。
3)职业生涯设计与现实关照。目前,大学生就业问题越来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结合课程中五大培养方向的学习目标,组织学生调研本校教育技术专业毕业生就业状况,以了解专业的社会适应性。通过电视台、动画公司、音像出版社、高校网络中心、网络教育学院等单位部门,学生归纳出本专业的社会岗位分布图。统计表明,社会对本专业的需求主要集中在基础教育领域、高等教育领域、企业培训、教育产品开发、专业研究等方面。学习者直面这些现实数据,明晰专业的社会需求,有利于及早开展个人职业规划,并从分布广泛的社会岗位中,体会到专业的综合性对学生专业素质、学业能力等方面的高要求,也充分认识到机遇与挑战并存。
2.3 反思个体学习,领悟学习的智慧
反思观察是体验式学习过程的重要阶段,是学习者进行有效学习所必须具备的能力。实际上即使跨入大学校门,一部分人的学习仍带有很大盲目性,难以成为高效率的学习者。而教育技术学的主要目标是促进和改善人类学习质量,因此,将专业所研究的问题与学习者个人学习能力提升的现实问题相结合,应成为教学活动设计的契合点。为此,针对“学习理论”课程内容,设置“反思个体学习,领悟学习的智慧”互动主题,引导学习者总结和反思个人从小学到大学的学习经验与习惯,了解个人的学习类型与特点,并与同学分享个人成功的学习体验。实践表明,在教学中适宜地引入反思式的体验学习,学习主体通过现象、联想、记忆,将个人学习经历中最值得回味的成功、失败、快乐和苦恼的事件进行过滤和反思,有利于对学习理论相关知识的理解,可以更好地领悟学习中的智慧,更新自身的学习观念,并学会运用科学的学习观指导自身的学习与发展。
2.4 参与教学实践,实现自我认知
体验学习中的“体验”包括主体在实践意义上亲历某事的“原体验”和主体从心理层面对自己或他人的经历进行的体验。因此,一方面在教学中应适宜地引导学习者回味个人学习生涯中印象深刻的教师教学行为,引导其以教师的身份换位思考;另一方面要获得对事物的真正理解和产生认识、情感、行为的变化,最有效的方式是直接参与教学实践,亲身授课。学生授课活动内容选择了“教学媒体”部分,它既是“导论”课的重要组成,也是现代教学要素之一。依照常规媒体、投影类、电声类、电视类和计算机类媒体的分类框架分组,学生自由组合形成小组,个人先在组内讲授,通过充分的交流讨论后推荐一名代表向全班同学汇报,最后由学生互评各组成绩,教师进行综合点评。实践表明,通过资料查阅与内容组织、PPT课件制作与演播、课堂语言表达与交流互动等授课环节,学生亲身教学实践活动,从中获得直接的教学体验,并在小组同学的交流互动中使主体性得到尊重、个性得以表现、创造性获得解放。活动中也会发现个人潜质与不足,使学习者更坚定了专业信念并找到努力方向,是一次完成自我认知建构的过程。
3 结束语
体验式学习作为国际教育界广泛推崇的教育理念,主张通过精心设计的活动,引导学生由被动到主动、由依赖到自主、由接受性到创造性地对教育情境进行体验[5],并在活动过程中不断积累积极正面的体验,达到对事物本性或内蕴的一种直觉的、明澈的透察,以促进学生自主发展。实践表明,基于体验学习理论指导“导论”课程设计,结合学习者特征开展多种体验式学习实践活动,可以有效弥补学习者教学经验的缺失,促使学习者从多个视角体悟教育技术学专业,更好地实现“导论”课程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李慧迎.基于学习共同体的《教育技术学导论》课程设计初探[J].现代教育技术,2007(2):23-26.
[2]李子运.“教育技术学导论”的“导”与“论”[J].电化教育研究,2012(10):83-86.
[3]库伯.体验学习:让体验成为学习和发展的源泉[M].王灿明,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4]刘艳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中的体验学习活动设计例谈[J].中国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2008(24):61-63.
篇9
关键词:护理学导论;教学方法; 五年制高职护理专业
《护理学导论》是五年制高职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核心课程、入门课程、必修专业基础课,对护理专业学习、护理职业理解和职业素养的培养都起到重要的作用[1] 。但五年制高职护理专业的学生全部都是初中起点、对学习缺乏耐心,分析问题能力较差,需依据其特点开展针对性教学。笔者在教学中,改革教学方法,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侧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和对护理专业的感悟及在内心对护理专业认识的升华,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现介绍如下:
1. 课程内容的选取
通过分析护士的职业岗位需求,结合我校课程体系,优化课程的教学内容,如:对于临床上运用较多的护理理论、护理工作中的法律要重点学习,医疗卫生体系一章内容在护理技术中讲述更细致,这部分内容做简单了解。健康教育的理论内容在《健康教育学》中学习,本课程只做实践演绎,护士素质与礼仪规范的内容与护理礼仪重复,留到护理礼仪中专门学习。
2 课程的重难点及解决方案
本课程的重点:护理学的基本理论知识、护理学的基本概念、护理程序,护理工作中的法律问题等。 本课程的难点:护理学的基本理论,护理程序在临床中的应用。 解决办法:在教学内容设计时注重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将不同的护理理论进行横向和纵向对比分析,联系临床实际,变抽象为具体,加强学生理解。教学上应用多种教学法、深入讲解,并利用多渠道多层面的社会资源开拓学生的视野,从而多途径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中的难点和疑点的理解,提高教学质量。
3 教学方法改革
《护理学导论》是护理专业的理论基础,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教师课堂讲授,以教为主,注重知识的传授,学生缺乏医学知识和实际经验,教学反馈不佳。为此,笔者充分运用校院合作平台,对临床护理专家、省内外护理老师展开调研,依据现代护理专业的核心价值观和南丁格尔的护理理论,课程教学侧重护生能力的培养和对护理专业的感悟,笔者改革了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引入体验式、参与式的教学模式。旨在让学生在入学之初,就能对护理专业有一正确认识,从而建立明确的内在的护理专业信念,自觉学好护理专业。
3. 1 PPT教学法
本课程教师全部使用多媒体课件PPT讲授理论内容。多媒体课件制作细致、声像齐备,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提升了课程教学的效果。同时,多媒体教学对于扩大课堂信息量、帮助师生互动具有明显的效果。
3. 2 小组讨论法
适用于护理相关理论的教学。课前老师将教学内容编成学习提纲发给学生,学生分组自学、查询资料,针对提纲准备讨论内容,每组推荐一名中心发言人,表达本组对提纲中的某问题的认识,本组成员可以作补充发言,其他小组成员可以提出质疑,最后老师总结,对认识问题正确的学生给予肯定,不正确的给予纠正。
3. 3 临床见习法
早期接触临床对于培养护生的职业素质,激发其学习兴趣有很大的作用,组织学生到医院见习、调查护理程序在临床工作的应用,体验医院的工作环境、指导学生以案例为基础,模拟护理程序对患者进行护理、即收集资料,制订护理计划,然后每人写一份见习报告,作为对学生部分测评依据。于见习结束后采用自制问卷调查对见习教学的评价,内容包括见习内容及方式、见习收获与效果。
3. 4 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依据教学目的,在教师的指导下,以案例为基本素材,把学生引入特定时间的场景中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一种教学方法。在护理理论、批判性思维、护士与法的学习中,运用案例教学法。课后调研显示,92%的学生反馈能加深理论课内容的理解,对激发学习兴趣有帮助,心得体会还显示希望在其他课程多开设类似活动。案例教学能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加深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和理解,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能让学生从病人立场上体会到“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观点,也有利于培养综合能力,符合护理发展要求。
4体会
通过对教学内容的优化、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更新及改革,提高了教学质量,培养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也能促进教师不断学习。五年制《护理学导论》教学方式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为培养合格的护理人才,我们每一个护理教师都应该积极投身教育改革,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为培养适应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护理人才而努力。
篇10
关键词:符号学导论;课程改革;教学模式
“符号学导论”课程是高等院校面向新闻传播学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必修课,以提升大学生文化建构与传播能力为目标。该课程讲述符号的一般规律和基本原理,为各应用领域提供研究意义的基本方法,具有鲜明的实践性和较强的可操作性。近年来,随着符号学在中国的迅速兴起,其理论研究与应用探索已然获得较为丰富的成果,但在当代符号学不断发展和与各学派不断融合的背景下,“符号学导论”课程建设还拥有较大的空间。2018年教育部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以“突出学生中心”“突出产出导向”“突出持续改进”作为高等教育发展的理念,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创新形式、改革教法、强化实践,推动本科教学从“教得好”向“学得好”转变,主动对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科学合理地设置人才培养目标,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设置,更新教学内容。[1]由此可见,教育改革必须与时俱进,有效促使学生在充分掌握符号学原理的同时,灵活运用符号学基本理论分析并解决各种文化课题。
1“符号学导论”课程的教学现状
1.1课堂教学形式较为单一,学生普遍反映理论性过强
传统教学形式较为单一,容易使教师与学生之间形成单向度刺激—反应模式,学生在这种模式下只是被动接受教学内容的输出,缺乏对抗式解读。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一方面是教师在授课时往往忽视了媒介对教学效果的影响。传统的课堂教学作为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师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缺乏即时性,教师无法兼顾每位学生的学习状况,导致学生常常无法理解教师的意图。另一方面是封闭式的单一课程使课程之间缺乏相互渗透。符号学作为一种方法论,交叉多个学科,如语言学、心理学、社会学、叙述学等,综合性强,其基本原理可推演至诗歌、社群、游戏、音乐、文学鉴赏、体育等领域,与现实世界联系紧密。由于课堂授课脱离专业实践,难以直观形象地解释纷繁复杂的人文现象,从而导致学生对概念性知识的理解与实际情况脱节。
1.2教学方式上重讲解、重结论,导致学生探究能力不强
“符号学导论”课堂教学主要是对概念、原理的讲解,教师是主要信息源,学生只是被动接受现成观点,不善于提问也不敢提问,缺乏质疑精神。尽管该课程安排了6个实践学时,还有议题讨论、小组交流、学生PPT成果展示、问题导学、小论文等环节,但仍未能跳出以教师为主导的框架,学生对符号学基础理论一知半解,符号学的实践品格没有转化为认识社会的有力工具,造成学生对符号学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不够扎实,探究能力不足。
1.3课堂教学与在线教学缺乏深度融合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产生与发展,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由于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已经难以满足学生日益多样化的学习需求。现阶段,“符号学导论”课程主要通过言语输出,以传授知识为目的,未能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忽视了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由于缺乏主动探究能力,学生只能被动接受,对语言符号、历史、艺术、主体身份、音乐、建筑等文化层面的思考不足。面对新时代创新人才培养的要求,“符号学导论”课程教学应与时俱进,以开放性视野将在线教学、网络课程、慕课等教学方式有机融入传统课堂教学,使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内容的引导者,帮助学生实现个性化学习。
1.4考核方式与反馈评价较单一,学生研究文化课题的能力不足
“符号学导论”课程采用“平时成绩+能力测试+期末综合测评”的考核方式。其中,平时成绩占10%,由课堂互动问答、课下作业、考勤等部分组成;能力测试占30%,采取实践作业与课程小论文相结合的方式;期末综合测评占60%,学生分小组汇报展示PPT,围绕议题进行发言。该考核方式与教学评价存在的问题有:一是评价手段单一,过于关注总结性评价,忽视了过程性评价对学生创新能力塑造的作用;二是考核方式偏重教师的教学评价,在动态监测学生学习效果上有所忽略,导致学生的学习止步于分数层面,例如在小论文撰写中,部分学生照搬网上资源,不做思考,潦草应付。为了提升“符号学导论”课程的教学效果,应基于创新理念,引入混合教学模式,积极推动多元化的教学改革,培养学生解决人文课题的能力。
2“符号学导论”课程教学改革策略
新媒体技术是创设多样化课堂情景教学的载体之一,让在线教学融入传统课堂,将教材内容延伸到课外,多途径获取信息资源,鼓励学生参与知识共享,开阔学生视野,对碎片化学习内容进行归纳、整理和汇总,提炼出能够引起学生关注的社会热点议题,使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符号学导论”课程作为一门理论性较强的专业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从联想关系中观察和发现各学科知识点之间的内在关联,将分散的知识点聚集起来,作为可供选择的、隐性的潜藏元素,形成聚合轴。在课程实施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根据问题对众多信息进行选择、分类,注重以问题为导向。
2.1课程内容建设
“符号学导论”课程内容涉及的知识面广泛,与多学派相融合,以符号作为意义表达的载体和工具,旨在培养学生从符号学层面阐述文化的能力。倘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忽略了符号学方法论的特征,即结构主义方法、二元对立逻辑分析原则、组合聚合结构关系、皮尔士三分法原理等,自始至终只是进行概念灌输,就难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与应用。教师尤其要关注如何使学生通过符号学分析的方法,达到既能强化对符号的理解和运用,又能提升对各部门符号域的研究能力和心灵感悟能力的目的。“符号学导论”课程体系的构建以创新与发展作为总体思路,在课程内容建设中须遵循两个基本原则:(1)将思政教育融入“符号学导论”教学。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2]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大学生理想人格的塑造者。在讲授过程中,教师应立足于中国新闻传播的基本准则和价值底线,发挥引导作用,以对教材的情感评判为桥梁,把学生带入对符号、修辞、叙述、身份等诸多问题的思考中,有意识地带领学生从符号形式出发,探究其背后意义的生成,进而了解社会焦点问题,并通过冷静思考使师生间产生共鸣。(2)符合人文社科类专业系统性和共时性的特点。符号学作为系统的组成部分之一,充当着“弱编码”所属各学科的衔接工具。在内容设计空间上,各门课程虽然形式不同,但彼此相互覆盖、相互渗透、相互影响。例如传播学概论、新闻学概论、新媒体概论等课程,其意义行为无不依靠符号。因此,须有一定的符号学基本理论和规律作为指导,以点带面、触类旁通地将各课程联系起来。符号学是“人文和社会科学所有学科的总方法论”[3]。
2.2交互形式的多样化
课程内容建设依赖恰当的教学活动。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提出“寓学习于游戏”,强调“不要强迫孩子们学习,要教改教法用游戏的方法”[4],在游戏中可以更好地了解每个人的天性,游戏是促进儿童学习与发展的重要渠道。中国宋学家朱熹也在《训学斋规》中主张读书“三到”——心到、眼到、口到。这启发教师要调动多感官,给学生更丰富的学习体验与交互。交互应以“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和沉浸式体验为原则,强化师生交流,包括学生与教师的交互、学生与学生的交互、教师与内容的交互以及学生与内容的交互。师生交互是“符号学导论”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关键。教师可尝试新的教学方式,例如:使用翻转课堂;采用任务法引导学生拓展阅读;引入辩证法,鼓励学生多层次、多视角分析问题;开展云端课堂,借助微信、QQ、钉钉直播等社交平台实现即时沟通与反馈。一方面,教师设计与课堂内容相关的互动话题,引发学生关注,促使学生通过对当今文化现象的分析,积累符号学知识,把所学理论知识自然地代入人文场景中去理解,从动态的场景中看文本意义的阐释与建构。教师也可采用弹幕的形式组织学生讨论,这样可以活跃课堂氛围,实时接收每位学生的反馈,掌握学生的解题思路与整体学习状态,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让学生与课程之间的交互感更强。另一方面,随着课堂参与度的提高,学生话题的衍生内容越发丰富饱满。尤其在使用社交平台进行学习成果展示的过程中,学生不只是知识的解码者,还是信息的编码者和构建者。学生通过与话题的互动、晒成果、对内容重新编码等不同形式,实现对课程内容的再生产。在这个循环往复的过程中,学生完成了话题关注—参与互动—讨论探究—分享成果—二次创作等环节。
2.3自由开放的课堂教学活动
长期的应试教育造成高校学生思维僵化,形成人云亦云、亦步亦趋的思维方式。大学课堂应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和全面发展为目标,要求学生体验“跳一跳才能够得着”的学习挑战。打破定向思维,强化批判性思维,鼓励学生敢于质疑问题,进行合目的性、合规律性、辩证的理性反思,实现个性化学习。营造一种以学为本、自由开放的课堂氛围,着力培养大学生创新独立的学术精神。“符号学导论”课程偏重于通过符号学基本原理推演具体的研究领域,例如文学艺术中诗歌的理据性、民间歌曲声音“拟态”的理据、衣着中具有标出性实质意义的“蓝蚂蚁”。在课堂活动开始前,采用问题驱动的互动教学模式,引导学生结合教材内容主动寻找问题,加深学生对符号学知识点的理解。对于问题,要求学生不是简单地赞同或否定,而是抱有质疑精神,围绕内容进行建设性探究,提升批判性思维能力。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为了激发学生的理性思维与创造力,教师须从两方面出发:一是采用辩证法,鼓励学生主动分析问题,树立问题意识,敢于提问,善于提问,做出独立判断,并用较为全面的证据和理由支撑其观点或立场;二是采用小组合作探究式讨论法,探究与讨论互为作用,设计多方参与的对话,根据问题进行反复假设,促使学生运用所学原理和知识对产生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推理,使创造性思维贯穿整个课程活动。
2.4反馈评价的多元化
良好的教学效果离不开学生及时、持续的教学反馈,学生的课堂体验是教师教学效果的体现之一。反馈评价不仅是教师个人对教学实践的理性反思,还是学生参与教学活动、优化教学环节的重要内容。互联网的发展使各个网络社交平台成为教师和学生信息沟通、意见交互、情感交流的主要渠道。一方面,通过多样化平台,教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各环节。另一方面,教师以动态发展观为指导,建设过程性评价反馈机制,将过程性评价与期末考核评价相结合,如利用Excel表格建立月考核评价,紧密结合实际,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分析,实现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同步。也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课堂小结的方式,对专题、模块知识点、关键词等进行梳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素养。教学评价反馈将教师的自我反思与学生的学习需求相结合,切实贯彻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介绍《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有关情况[EB/OL].(2018-01-30).
[2]艾四林.《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导读[J].思想教育研究,2020(9):3-5.
[3]赵毅衡.符号学原理与推演[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