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人文课程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29 09:34:4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职人文课程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文章编号:ISSN2095-6711/Z01-2016-01-0145
第斯多惠曾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对于语文学科教学来说,语文学科承担着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重任,所以从小学到大学,语文学科都是承担着重要的学科角色,在中小学教学体系中,语文学科是一门主要课程,在大学阶段,语文学科虽然作为理工科专业的公共课程,但是依旧承担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作为一名高校语文教师,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在高校语文课堂,引导学生提升人文素养。
一、走进教材,引导学生在文本阅读中解析人文精神
高职院校语文学科作为一门公共课程,特别是针对理工科类学科来说,语文教学最为基本的就是围绕语文教材进行教学。在高职阶段,有不少学生认为专业课才是自己较为重要的课程,而对于语文学科这类公共课程不加以重视,其实是个误区。作为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走进教材,高职语文教材中收录的都是比较经典的名家名篇,细细品味这些名家名篇,其实也是非常有意义的,教师要引导学生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解析人文精神。在教材阅读中,文言文、诗歌这类文体是语文阅读中的难点。在文言作品和诗歌作品中,要引导学生首先掌握文言文、诗歌作品的鉴赏方法,比如对于语言晦涩的文言作品,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意向分析,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构建知识体系形成更为理性的学习和思考方式,今后在品读其他文学类作品的时候,也可以采用这种科学的方法和方式进行品读和提升,在阅读过程中时间久了,就能找到规律、形成积累。
二、走出教材,引导学生在关注社会中提升人文素养
除了依托教材以外,高职语文教学还要积极走出教材,引导学生在关注社会中提升人文素养。对于高职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已经是成年人,每天接收大量的外界信息,现在又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所以作为教师要积极引导高职学生走出教材,在关注社会中提升人文素养。语文教师可以利用语文教学的契机,引导学生关注社会上发生的一些新闻、一些事件,站在人文关怀的角度来看待这些社会问题。引导学生走出教材关注社会,可以结合高职语文教学课堂,将传统的课堂进行适度的改革,引导学生观察社会、关注时事,会利用语文课的几分钟时间引导学生进行辩论等,通过这类开放性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全面激活思维活力,提升语文素养,拥有一定的思辨能力。比如我曾经以“愚公移山”的精神是否值得提倡为引子,引导学生参与辩论,最终学生得出愚公锲而不舍的精神值得提倡。当然,有了这样执着的精神,我们还需要科学的方法。
三、延伸教材,引导学生在总结经验中提升人格修养
作为教师,要对教材进行延伸,当下我们主张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学内容,这种延伸就是对于学生课堂学习的一种延伸,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渗透,意在引导学生在总结经验中提升人格修养。所以在教学中,结合高职语文教学的现状,对教材进行适度延伸,在延伸的过程中,进行课外阅读的辐射。在高职阶段,有不少学生自己也有一定的文学素养,只是因为自己所选择的专业不是文学方向,但是这样的学生内心有一颗文学的种子,在语文教材延伸的过程中,我结合高职语文教材的相关文章,进行了课外阅读的延伸,例如每周利用一节语文课,除了教材知识的讲解之外,进行课外阅读的辐射和延伸,将相关的名篇在语文教学课堂中进行适度延伸。通过这种辐射和延伸,有助于帮助学生全面提升人文素养。针对高职阶段的学生来说,有的学生认为自己到了学习生涯的最后一个驿站,更有一些学生开始“混日子”,对语文这类公共课更是消遣、打发。结合这样的现状,我首先以趣味的语文课堂教学来吸引高职学生,再结合趣味的课堂来渗透“劝学”的道理。
四、走近心灵,引导学生在作文写作中呈现人文精神
作文是整个语文教学中的重头戏,教学经验表明,作文是学生普遍感觉头疼的一项难题。我认为高职语文作文教学中,教师要走近学生心灵,引导学生在作文写作中呈现人文精神,将自己的所感、所思、所想通过写作表达出来。基于很多学生在写作时遇到的障碍和困惑,我鼓励这些学生,只要我们做到将自己的真情实感传递出来,只要我们在写作中弘扬社会正能量,就能写出充满真情实感的作品,而作品语言是需要我们充分利用平日的阅读、习作等进行慢慢积累的。高职语文课堂的写作教学,我尝试走近学生心灵,作文主题的设置,以学生所熟悉的场景、心境等作为切入点,全面激发学生写作的主观能动性。
五、总结
总而言之,在高职语文教学中培育高职学生的人文素养,我们要注重语文教学的成效和方法。与此同时,作为一名高职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语文教学的契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指导,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升素养、激发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全面提升学习的内蕴。
参考文献:
[1]徐智.践行绿色课堂提升语文素养[J].职教通讯,2014
篇2
人文素质高职专业课程印花大型实训
一、问题提出的背景
(一)人文素质的内涵
人文素质是指人们在人文方面所具有的综合品质或达到的发展程度,包括具备人文知识、理解人文思想、掌握人文方法和遵循人文精神等四个方面的内容,其中人文精神是人文素质的核心,主要表现为通过后天的人文科学教育,将优秀的文化成果内化为人格、气质、修养,成为人的相对稳定的内在品格。
(二)纺织印花技术专业人文素质教育的特殊性
这两年纺织业的不景气,使得印花专业学生思想普遍不稳定,这对纺织企业人才的迫切需要带来很大困难,对于整个中国纺织业的发展无疑是雪上加霜。《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确立了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提出“职业教育要面向人人,面向社会,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以及“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
二、国内外相关课题研究综述
1984年美国人文学科促进会发表《挽救我们的精神遗产——高等教育人文学科报告书》,对衰微不振的人文教育表示深切关注。美国各级各类学校纷纷进行课程改革,都对人文素质教育做出明确的规定;英国1987年《高等教育——应付新的挑战》白皮书,明确把坚持基础科学研究,增进人文学科学术成就作为高等教育目标之一;德国工业大学中人文课程占所有课程总量的四分之一;日本高等院校普遍要求学生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要掌握人文、社会的一般基础知识,一些高职院校的人文社科课程已经占基础课的31%-37.5%。
20世纪末,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也曾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递交过题为《教育——财富蕴藏其中》的报告,要求学校通过道德教育,来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认为只有加强人文科学教育,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准,才能解决人类面临的战争犯罪、贫困等灾难。
由于受前苏联教育模式的影响,长期以来我国高职院校只重视专业知识的传授和技能训练,忽视人文素质的培养。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加强高职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研讨越来越多,对于某些相关问题的研究已经形成了一些比较一致的看法。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以印花大型实训课程为例
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纺织学院立志于服务地方经济为己任,力促培养适应于纺织业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本文以印花大型实训课程为例,探索融人文素质教育于高职纺织专业课程教学的研究实践。
1、关于高职纺织印花专业人文素质内涵的研究
现行素质观中一般都把人文素质的内涵界定为人文科学、人文教育在教育对象身上所体现出的成果,包括伦理道德修养、政治理论修养、语言文字修养、文学艺术修养、历史和哲学修养等几个方面。但针对印花技术这一特定产业所应具备的人文素质的界定还不够深入和全面。
2、高职纺织专业人文素质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矛盾
组织多种形式的调研,包括在校学生、毕业生以及用人单位等,从中寻找高职纺织专业从事印花技术的学生在伦理道德素质、思想政治素质、文学艺术素质、历史和哲学素质、心理素质等方面存在的实际问题,并研究问题产生的原因等等。
3、融人文素质教育于高职纺织专业课程教学的措施研究
(1)加强专业教师队伍人文素质的提高
俗话说“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不仅要有精深的专业知识、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还要育人,这样才可以做个真正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孔子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就要求教师应该处处为学生之表率,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影响学生,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会做人。
(2)改革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体系
爱因斯坦说过:“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架有用的机器,但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要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产生热烈的感情,那才是最基本的。”在专业课程的标准设置及授课计划里增加与专业知识相适应的人文知识的学习,比如在学习印花纺织面料时在课程导入时可通过介绍中国神六宇航服,一方面可提起学生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也可增加国家自豪感;在介绍印花材料知识时,可引入孟郊的《游子吟》来歌颂母爱的伟大与无私;在介绍印花染料时,甚至可以播放一小段《大染坊》中面料变色的场景来使学生感知历史责任的使命感等。
(3)创新专业课程教学方法
将人文素质的教育贯穿于整个实践教学过程,创新专业课程教学方法,比如情景模拟教学、高仿真情境教学、案例教学、问题教学、虚拟教学等。在激发学生专业技能学习兴趣的同时,使人文素质教育能在潜移默化中内化,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全面发展和提升。
(4)建立融人文素质在内的综合考核评价体系
研究建立主体多元化、手段多样化的融人文素质在内的综合考核评价体系,考核结果注重“知识与技能”、“实际与应用”、“态度与习惯”、“关爱和沟通”等应用能力和人文素质的综合评价。
4、建立毕业生跟踪调查长效机制
研究建立从事印花技术专业包括毕业生及用人单位在内的跟踪调查长期有效的机制,对本课题的探索与实践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和指导意义,对完善课题的深入发展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四、总结
高职教育肩负着提高高职学生人文素质的重任,而人文素质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靠一两次人文专业课程教育所能实现的,它需要在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潜移默化并逐渐形成,所以融人文素质教育于专业课程教学中有着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张革英.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调查[J].教育与职业,2012,(4):50-52.
[2]吴绍芬.高校实施素质教育的误区与出路探讨[J].高教探索,2011,(6):22-26.
[3]杨方,余红梅,贾淑红,等.高职院校提升人文素质教育质量的实证研究[J].素质教育,2011,(33):73-76.
[4]张广德.提高高职学院学生人文素质的途径[J].教育与职业,2012,(20):44-46.
篇3
关键词:人文素质课程;行业文化;对接
教育部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指出:“要将素质教育贯穿于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的始终。”可见,高职院校人文素质课程的建设与改革是必要且紧迫的;而高职院校的人文素质课程本身有许多弱势,如脱离行业实际、特色不鲜明等。高职院校的人文素质课程应当正视现状,迎难而上,不断探索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的新模式新方法,为学生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高职人文素质课程应该以与行业文化的对接作为其发展的鲜明特色,国内研究者关于高职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与行业文化衔接的提议有很多,但主要是关于行业文化与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对接的路径;其实从广义的角度来说,校园文化属于人文素质教育隐性课程之一,但是目前为止国内对人文素质课程对接行业文化的探讨与实践还停留在校园文化建设的层面,没有提出过高职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全面与行业文化对接的观点。
笔者认为高职院校的人文教育课程全面对接行业文化是其发展与壮大的关键举措。行业文化是指该行业在人类文化、社会文化和经济文化背景中逐步形成的与本行业相关的基本信念、价值观念、道德规范,以及由此产生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品牌效应的综合体现。如果说行业文化的发达程度和特质内涵,深刻地影响着行业的发展模式、制度选择、政策取向以及各种资源开发和生产要素组合的水平;那么在高职院校的文化育人工程中引入行业文化,既能充分发挥行业文化的育人作用,更能深刻地影响着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发展的速度、质量和水平。首先,“依托行业、服务行业”的理念始终是高职院校办学的宗旨,所以高职院校的人文素质课程与行业文化对接符合高职职业性与行业性的重要特征;其次,行业文化对于行业的健康发展具有潜在的巨大推动力,而作为培养行业发展后备人才的高等职业教育,应该顺应这一趋向,创新人文教育理念,在人文素质课程教学中有效渗透行业文化;最后,在人文素质课程建设中渗透和融合行业文化教育,能够使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特色道路更加明晰,使培养的人才适应行业文化发展的现实和未来需求。
因此,探索与实践高职院校的人文素质课程与行业文化对接的路径,是对高职院校人文素质课程特色道路的探索,其目标是把学生培养成具有一定行业文化底蕴、受行业欢迎的高素质加高技能的人才。高职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一般包括人文素质显性课程与隐形课程。人文素质显性课程指学校直接开设的、以明显方式呈现出来的课程,其操作性很强。人文素质显性课程一般包括如下课程:人文素质课程、思想道德素质课程、身心素质课程等。其中人文素质课程对接行业文化是高职人文素质教育课程改革的重中之重,因为人文素质课程包括人文素养课程和人文应用课程,是人文素质显性课程中的主干课程,在高职人文素质教育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如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开设了《建筑行业文化》与《中外人文经典》作为全院学生必修的人文素质课程,其人文素质课程历时3年逐步形成了对接行业文化的特色。如《建筑行业文化》课程直接彰显了行业文化,使学生了解中外建筑历史与建筑行业文化的发展,了解中外卓有成就的建筑大师成绩与其建筑精神,同时使学生对中外建筑行业文化有一定的感性与理性认识,其教育目的是培养学生逐步具备建筑行业文化所内含的敬业创新、勇于实践、严谨求实等精神与品质。而且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另一门人文素质课程《中外人文经典》同样注重与行业文化的对接,从抽象的人文精神中提炼了以行业文化为依托的人文主题:如其“选择人生”的主题,即引导学生正确地选择人生,以鲁班等建筑大师为榜样,力争度过有价值的创新奉献的一生;又如在“人生情感”的主题中重点培养学生对建筑的兴趣与热爱。这样直接彰显行业文化的“建筑行业文化”课与间接体现行业文化的“中外人文经典”课互相联系与配合,使学生了解与掌握行业文化的内涵与精华,最终促使学生形成与行业文化相吻合的综合人文素质。
高职院校的人文素质隐性课程也可以实现与行业文化的对接。人文素质隐性课程指与显性课程相对应的,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出来的课程。人文素质教育不仅仅是建设几门显在的、可被命名的课,应该是一个包含着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在内的全方位的潜移默化的教育养成过程;人文素质隐性课程可以包括:校园文化建设、专业课程的人文渗透、社团文化活动、行业实践活动等。不仅人文素质主干课程的教师承担着人文素质教育的职责,而且所有专业课程的教师也担当着人文素质教育的职责;高职所有的专业教学都应该注重人文科学与专业技术教育相结合;专业教师在传播知识的同时,也应该注意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和创新精神,应该培养学生与课程相关的行业人文素质。如通过专业教育可以激发学生对行业文化的兴趣,在专业知识的学习中可以教育学生以行业大家为楷模,树立为行业献身的精神等。
以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其在专业教学之中,注重与素质教育的融合,特别注重与行业文化的衔接。建筑行业文化内涵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建筑行业的创新与创业能力,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的专业教育逐步形成了具有建筑行业创新与创业特色的新培养模式。专业教育积极开展各种各样的建筑行业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的开展,学生在建筑行业创新创业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省内外各项创业竞赛中多次获奖,大多数获奖项目都是结合建筑专业进行研究开发、具有建设类专业特点的项目,如“外悬式外墙脚手架”、“高性能混凝土早龄期拉伸性能试验机”、“新型电机定子绕线机电控系统研究开发报告”、“一种住宅内使用可移动式微污染水回用装置的研制”、“杭州市贴沙河生态建设规划”等项目,都和建筑行业的建筑工程、环境监测与治理、建筑电气工程、园林工程、给排水工程等紧密结合。由此对接行业文化的专业教育就深入培养了学生的创新创业素质,有利于学生职业生涯的可持续性发展。
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更可以实施与行业文化的对接,其具体方法有:首先可以与行业物质文化对接,如通过仿真模拟的教学环境,以行业大师的名字命名校园内的路、广场等,营造真实的职业氛围和环境等。其次是与行业制度文化对接,如通过行业文化节、行业文化宣传周、学生行业实践活动等让学生接受具有行业制度特色的文化教育。最后是与行业精神文化对接,如以行业代表人物的精神作为校园文化的代表,能够实现校园文化与行业精神文化的成功对接。
再以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其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不断探索,边实践边总结边修正,初步形成了与建筑行业文化对接的建设模式。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的校园文化品牌主打“鲁班文化”,因为“鲁班文化”与建筑行业文化直接关联,学院以建筑行业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鲁班文化”为引领,举办了系列的校园文化活动,包括鲁班技能节、科技创新节、文化艺术节;新生活动月、读书活动月、志愿服务月、社团文化月;建筑文化宣传周、科普宣传周与鲁班大讲坛等。上述所有活动都以建筑行业文化为中心,分别从建筑行业文化的不同层面熏陶、教育与影响学生,这种与行业文化对接的校园文化已经成为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要抓手。
综上所述,对接行业文化的高职院校人文素质课程教育,是一种有创新之处的教育方法,其使高职院校人文素质课程与行业文化相互作用和渗透,使人文教育课程与人文评价体系都重视与传播行业的精神与价值取向。这种直接与行业文化对接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对于培养行业生产、建设、服务与管理等所需的高技能人才的高职院校来说,在实践操作层面也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不仅极易被将要进入行业工作的学生理解与接受,也便于行业精神内化为学生的品格,使认同和接受行业文化的高职学生的职业生涯得到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 徐公芳.对高职院校职业人文教育的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9,(8):77-79.
篇4
关键词:高职语文 语文教学 人文特征
引言
在高职语文科目发展探索中,有很多教育家基于语文科目的重点任务、培养目的以及和语文教育和素质教育之间的关联,围绕怎样深入培养大学生自身的表达技能、文学技巧、语言水平、人文素质等关键问题展开论述。笔者总结了相关教学观点得到以下结论:高职语文教育改革与培养目标在培养与提升高校生语言能力及沟通水平上意义重大,教学中包含阅读、行文、口语等诸多层面的技能;目标是为培养大学生人文素质、提升多方面能力,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培育高素质优秀人才。[1]所以,高职语文这门功课对大学生未来前途而言,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
一、高职语文教学的意义
语文是我国千古文明流传至今的重要载体,其肩负了传扬华夏文化、陶染道德品质、宣扬人文精神的重要任务,假如高校语文课程没有很好地开展,那么中国流传了数千年的光辉璀璨的文化就难以传承下去,因此它是承接我国民族文化与精神的主要途径。从语文自身属性角度而言,其具备工具属性和人文属性,语文是这两者最大程度融合的科目。[2]语文的工具属性具体展现于高职院校的整体教学系统当中,深入优化语文教学模式可以强化大学生理解水平,对于他们综合技能的开创与解析水平的提高有着重要意义,从这一点来说,语文在别的科目教学中也同样发挥了重大影响力。语文综合能力的提升,特别是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阅读能力的提升,对高职院校大学生进入社会工作实践中都有着极其重要作用。语文最根本之特征是人文属性,它的工具属性除了给其他科目发挥功用之外,同时也是展现人文属性的必要条件,大学生只有在对某篇具体文章当中的文字、词汇、语句和整篇文章含义分析解读以后才能感受到这当中包藏的内涵,深入阅读之后才能达到人文素养与精神境界的提升目标。[3]
高职院校中所涉及的专业科目都无法脱离语文学科的影响范围,语文教学对学生想象能力、创造性思维的提升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在其他科目当中,这类能力的培养是非常关键的,而语文科目的教育就是一个技能培养与别的科目舒畅沟通的承载途径。除此之外,语文科目的教育对于大学生陶染情志与提升审美能力也有着关联。中国文学从古至今都很注重提升情操与修养,现在高职院校语文科目仍然具备这类功用,语文科目教育的意义并非局限于文化知识的积累,更深刻的是提升文学素养,即精神觉悟上的提高。高职语文教育在情致、道德等人文素养上是不可替代的学科,它可以把很多重要精神渗入具体的文学作品以及相关课程中,进而令大学生更易受其陶染,最终接纳它。高职语文教材中许许多多美好的文本和诗作也可以提升高校生自身审美与综合素养。
二、高职语文科目教育中的现状
为了使语文课程在高职院校中更好地发挥其人文精神价值,我们仅仅意识到语文在高职院校中的重大意义还不够,还需要基于语文教学在高职院校里的现实情况,只有对目前状况展开充分的解析,才能寻找到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透过笔者多年来的教学经验,高职院校中的语文科目教育现存的诸多劣势以及现状亟需解决。
(一)高职院校语文科目逐渐变为边缘科目
目前,高职院校里的语文科目存在逐渐变为边缘科目的现象,主要表现为以下状况:全世界非汉语国家研习汉语的总人数已经在3000万以上,现在已经有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两千五百多所院校设立了汉语科目。但是在我国高校里,语文学科却未能引起相应重视。此外,在整个教育系统当中,外语与语文这两个科目的比重持续失调,后者占据的比重逐渐降低,一直到高职院校教育系统里,外语占据的比重业已大幅超越语文。第二个现象在非汉语言专业里展现得更为显著,语文课程在高职院校中的边缘化趋势使人不得不担忧。
(二)高校生对语文的应用不是很熟练,学习兴致不高
从小学开始就开设了语文基础科目,可是学习多年后,在高职院校中仍然存在很多学生对语文基础知识运用能力缺乏现象,对文字的使用表现出逻辑上的错乱以及词不达意。尤其是理科生,在语言表达技能上更显得贫乏,这类现状在他们的毕业论文中得到具体展现。有很多大学生在面临毕业论文时,即使自己大脑里有着丰富的专业知识却仍然无法落笔,这种状况给高校语文科目教育敲响了警钟。
(三)语文科目教育看重理论,缺少对实践技能的培养
语文教师在高职院校进行教学时,只看重基础知识的解析,极少关注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和公文技能的实践与提升,这令整个语文科目的教学显得非常呆板,大学生的学习热情始终无法提高。只注重知识的灌输是片面的看重语文工具属性而忽视其人文属性的行为,对文本每字每句的解析仅能够把基础知识教给大学生,却无法令学生深切感受到作者想要表达的精神内涵,对学生的想象力和逻辑能力的提升效果不佳,令学生无法把理论与实践有效地融合在一起,抹杀了他们能力提升的可能性,最终让语文科目教学没有办法施展出其功用。
(四)高职院校语文科目教育在理念上较为落伍,教学内容单一
现在高职院校语文科目教育依旧延续高中语文教学的思路,不论教师还是课本研发,都没有很好地贯彻语文教学改革的理念,缺乏创造性的教学模式只能令高校生提不起奋发学习的劲头,教与学的热情减少将使得语文教学目标无法达成。很多高职院校的语文课程教学,依旧使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陈旧的授课模式使大学生的学习心态不积极。这样一种上课与考试方式,无法令高职院校语文科目教育达到培养精英的目标,甚至妨碍了大学生独立自主的创造精神、探索精神以及实践技能的培养,这类情况对那些将要迈入社会大门的高职院校大学生而言,对其就业以及继续深造十分不利。上述原因均为高职院校语文科目的教学带来诸多不利影响,为了改变这一现状,让语文课堂多姿多彩和带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对高校语文教学模式的研发就成为必要环节。
三、高职语文教育应对策略探索
《大学语文》是高校除汉语言课程以外的一门公共必修教材,这门课程对于高校生提升人文素养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很多院校的语文科目教育并未实现这种价值,基于上文对高职语文教学现状的不足之处的分析,并从语文在高职院校中的重要影响和实际情况出发,透过教学实践总结以下几点对策:
(一)改革传统语文教育模式,朝多元化发展
上语文课时,融合文本并且充分运用多元化知识渗透,给学生创造贴合实际的情境,有利于学生把学到的知识快速转变成综合技能。除此之外,教师还可组织有关语文相关能力的研讨会或主题演讲,多元化的教学模式才能得到良好的成效。这类教学活动可包含研习重点作品、报告及探讨其他同学的观点。灵活多变的教学模式不仅能改善原来一成不变的传统教学方式,透过实际的师生互动,还能够很好地培养技能。透过多种能力的模拟实践,积极调动学生表现的热情以及学习的兴趣,令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有所用。
(二)对传统教育观念予以变革,凸显语文科目的人文属性
不能把语文只作为一个独立科目简单看待,它是其他所有学科的表达基础,是将人文精神深入其他科目里去的大科目。学习语文的同时也能够间接学到其他科目中的知识,反之也是如此。科目间是互相作用、互相渗透的。高职语文不仅具有工具属性,还含有人文属性,它是这两类属性的融合。
语文是高校教学里的基础科目,在现在以就业为导向的观点引导之下,实际教学注重能力培养,着重于专业课。这类轻人文、重思维的情况给语文教学带来了不利影响。根据实际调查结果显示:高职院校大学生的书面写作技能与口头表现技能十分贫乏,这就需要语文科目的研习以及锻炼。[4]如果要改善这种情况,高职语文教育观念就需要予以变革。变革里需要引进“素质教育”,融合创建、发扬人文精神,令两者深入融合,将科学和人文予以整合。
(三)教师需要提升自己的素养,努力创新
高职语文教师的专业素质对教学的品质与水准有着关键影响力,在保障教师专业素质条件下,才可以讨论教学观念以及方式。[5]在当下,国内高校语文教学正展开改革,教师的专业素质将对科目改革成功与否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队伍需要看清楚实际情况,主动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除此之外,语文教师还需要在教学方式上大胆创新,实现语文课堂教学方式多样化,最终令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综合素养得到提升。
(四)对高职院校语文科目教育的侧重点予以重新定位
高职院校语文教育需要突破只看重理论知识灌输的现状,这种忽略学生实际技能的培养方式亟需改变,应该主动探寻可以提升高校生综合素养的教育方式,例如开展“演讲与口才”“写作与文章鉴赏”等相关课程,令语文课堂的45分钟得以高效利用,在学生技能提升的同时,给跨入社会做足功课。此外,高校生学习知识的途径主要还是通过课堂,教师需要在基础教学之外,努力探寻提升课堂效率与品质的教学方法,极力营造最佳的教学氛围。在发扬传统教学优势的基础上,着重借助高科技辅助教学,在愉快的课堂氛围里,绘声绘色、情景交融,令高职语文课堂变得活泼生动、多姿多彩。语
参考文献
[1]曹明海.语文教育观新建构[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
[2]宋文芳.论高职语文教育的改革与创新[J].语文建设,2012(24).
[3]李元功.语文教学艺术与思想[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篇5
关键词:高职 旅游管理专业 人文素质 课程设置 教师
当今旅游业蓬勃发展,就其服务特性而言,在国民经济中归属于我国的第三产业。一方面,旅游业为旅客提供饮食、住宿、出行、游玩、购物及娱乐各方面的优质服务。另一方面,旅游业不仅可以促进人与大自然的沟通,也能使人与人之间由于平时忙碌的工作而贫乏的情感交流得到丰富。旅游业在某种程度上肩负着文化元素与艺术元素之间融合与宣传的使命。现在选择旅游的大多数人渴望在享受“饮食、住宿、出行、游玩、购物、娱乐”优质和快捷的服务,更加对其他国度或者地区的文化、艺术充满浓厚的兴趣。他们希望在精神领域、情感交流以及美的享受方面都得到丰富的收获。
一、现状
为了更好地了解旅游管理这个专业,我们针对某校的旅游管理专业大二、大三两个年级共计182名大学生做了详细的问卷调查。对这182名大学生我们当场给他们发放问卷,并且他们都是相互独立地完成问卷。通过统计分析调查问卷,当问到“同学们对哪门人文社科感兴趣”的时候,只有10.4%的同学选择了哲学学科。当问到“你最希望开设怎样的人文社科讲座”的时候,高达85.7%的学生都选择经济方面和管理方面。当提问到他们日常如何获取人文社科知识的时候,66.5%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方便快捷的互联网。更值得我们深思的是当问到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孔子属于哪个学派的代表人物的时候,只有39%的同学选择正确。另外,能够准确表达科学发展观的内涵的同学仅仅只有全部被调查学生的41.2%。
二、优化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
根据以往的经验,学生的素质结构主要取决于为学生开设的课程体系。大规模的培养某个专业的人才最成功的经验就是课程教学的方式,这也是人文素质教育需要不断加强的部分。所以对于高职旅游管理这个专业而言,使学生具有优秀的人文素质和良好的人文精神是当前的首要任务。同时,整个课程体系需要适当调整和整改,首先对于课程分类应该更加明确和具有针对性,使得整个体系相互贯通、有机结合。例如开设一些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主题的课程,它不仅可以增长学生在人文方面的知识,还可以使得学生的人文素养大大提高。此外,适当增加某些选修课的学分,使整个人文素质教育系统更加健全和完善。与此同时,不仅要突出学生的个性,更要适应整体性的要求。
三、开展系列讲座,拓宽人文素质
以专业基础教育为主,以人文素质教育为辅,两者相辅相成有机结合。因地制宜,结合本地的人文环境、自然环境及社会环境,使得枯燥无味的课程教学内容得到丰富,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在课程作业布置方面,教师更应该注意学生的人文素质方面的补充,可以通过阅读名篇名著的方式,以一种强制性的学习方式规定学生在一定时间内广泛阅读和撰写读后感。对于校企结合这种新颖的学习方式因得到广泛推广,相信实践出真理。只有通过实践学生才可以把学习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生产实践中去,巩固理论知识。
对于一门以实践为基础的专业,学习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在掌握一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专业知识以后更要锻炼相关的旅游业务宣传活动和处理实际问题的应变能力。所以成功的高职院校必须和旅游行业开展密切的合作,校企结合这种新颖的学习方式也得到广泛推广,要切实相信实践才能锻炼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素质。只有通过实践学生才可以把学习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生产实践中去,巩固理论知识。通过建立认识和实践旅游业拥有丰富人文内涵的锻炼的舞台,让学生在这个舞台上尽情的表演,勇敢的挑战,健康的成长,增强自身各方面的综合素质。
四、提高教师自身的人文素养
从某种程度上而言,高校的教师的人文素质决定了这所高校高等旅游专业的学生将得到怎样高度的人文教育。在学生受教育阶段,作为与学生联系最密切和沟通最频繁的教师,他们的见解和情操等都会深刻地左右学生对一些陌生事物的看法。因此,作为一名合格的旅游专业的教师,拥有丰富的知识量和崇高的人文素质是必不可缺的。新时期、新时代、新要求,给高职旅游专业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第一,要尽可能的开发专业课程对学生素质教育潜在的功能。第二,要有机地结合专业教学与人文素质教育,使两者融会贯通。第三,在整个教学中要不断地严格要求科学文化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
五、结束语
从上述内容的分析和总结可以看出,提高高职旅游管理的人文素养已是势在必行,旅游管理专业教学将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当今社会需要的是适应现代旅游的专业人才,培养出满足社会市场需求的人才和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才是旅游专业成功的标志。相信通过将来不懈的努力和不尽的探索,推广人文素质教育,强调它在当今教育的重要性,我国旅游服务的质量必将蒸蒸日上和迅速健康的发展,高校也会培养出更多的合格的旅游管理和服务精英。
参考文献:
[1]黄静,刘文俊,李树琪.论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0(1)
[2]张玫,姜鹤,胡文华.关于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文素质教育的几点思考[J].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15(1)
篇6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体系;高职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显性课程;隐性课程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4)03-0016-04
目前,提高高职学生人文素质的呼声越来越高。鉴于此,高职院校要倡导“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既培养学生“做事”的本领,也培养学生“做人”的修养。课程是完成高职教育目标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元素。因此,构建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是培养高职学生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的重要途径。
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定位及培养目标
作为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笔者认为,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定位是: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是培养高职学生的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的必修课程或选修课程。
高职院校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培养目标:一是让高职生了解、掌握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实质和精髓,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民族文化精神,促进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和文化自觉,并把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精髓内化为自己的人格。二是让高职学生在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中领悟美的真谛,培育他们欣赏美、体验美、鉴赏美的意识,升华他们对生活美、艺术美的追求。三是让高职学生掌握人文知识,进而培养高职学生的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四是通过人文知识、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的培养,提高高职生“做人”的自觉。所谓“做人的自觉”表现在以下几点:善于自我和谐相处,善于与人和谐相处,善于与物和谐相处,即与自然、社会的和谐相处。
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特征
就课程性质来说,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具有民族性和本土性。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的祖先世世代代传承下来的丰厚遗产,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也是中华民族取之不尽的精神财富。因而,本土性与民族性是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显著特征。
就课程目标而言,中国传统文化课程重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唤醒和引导学生身上的“人文需要”,使学生成为一个真正的“人”。如果说自然科学课程的目标是使学生成为一个有能力的人,社会科学课程的目标就是把学生培养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那么,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则是把学生培养成真正意义上的人。
就课程的知识性来看,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主要传递的是人文知识。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常常通过量化的课程体系设置和教学活动的实施,保证所培养的人才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结构。具备一定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是培养高职学生的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的基础保障。因为高职学生只有具备了一定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才有可能把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内化为自己的人格和精神。所以,构建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体系,是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培养最基本、最核心、最重要的教学保障。
就课程结构来看,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具有层次性、拓展性。笔者认为,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由一门公共必修课“中国传统文化”和两门拓展选修课“文学欣赏”和“中华美学”组成。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功能,主要侧重于高职学生的认知功能和文化传递功能。
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层次性体现在教学计划和教学安排的层次结构中,每一层次都有较明确的课程要求。“中国传统文化”传授的是高职学生必须掌握的中国传统文化基础知识,其核心是精神及中国文化在各个领域的体现和积极作用。因为中国传统文化是以伦理为本位的文化,所谓伦理,就是如何处理人与人的关系,即如何做人。中国传统文化课程重在培养高职学生“做人”的自觉意识,是培养高职学生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的一门基础性课程。
“文学欣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拓展课程。通过中国古代文学的学习,重在培养高职学生的文学艺术修养,提高文学鉴赏能力,美化心灵,陶冶情操。因为文学是通过文学形象陶冶人的情感的,所以,文学教育对于人的个性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中华美学”同样是中国传统文化更高层次的拓展课程。本门课程是上升到美学的理论高度研究美,重在通过美育塑造学生的人格。美育可以丰富学生的情感,唤起学生的理性力量,使学生达到情感与理性的完美统一。爱因斯坦说过:“一个人对社会的价值首先取决于他的情感、思想和行为对人类利益有多大作用。”而情感是需要培养的,尤其离不开美的陶冶作用。美育是以美的形象为手段,激发学生美的情感,使他们的精神感到自由、愉悦,情感得到升华,进而使心灵得到净化。美育在丰富学生情感的同时,还给他们以理性力量。美育之可贵不仅在于它能丰富学生的情感,更重要的还在于它体现了人性的更深沉的理性,因而也具有最大的广泛性。美育通过审美活动使学生的理性渗透于感性的个体存在之中,让他们获得情感与理智的满足,从而达到情与理的高度融合。
就课程类型来看,中国传统文化课程适宜采用讨论式教学模式。因为中国传统文化传递的是人文知识,人文知识是一种“反思性的知识”,具有个性化、隐喻性和多质性。如对“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的理解,不同的人就有不同的理解,这就体现出人文知识的个性化。因此,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教学最忌“灌输”和“绝对化”,应采用讨论课的教学模式,给学生创造一个自由、真诚、开放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体验、移情、理解和对话中反思,感悟人生的真谛,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构建以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
为主的中国传统文化大课程体系
课程是实现或制约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一个最基本的元素。其基础性决定了它的重要性。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最终目标都会指向课程。
课程包括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所谓显性课程是根据教学计划安排的,与一定的学科、实践相联系的育人媒体,它包括学科课程和实践课程”。①“所谓隐性课程即那些没有在课程计划或学校政策中显现,但却是学校教育实践和教育结果中必不可少且有效的组成部分,包括学校正规课程中隐含的教育因素、学校的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学校的管理体制和制度、教师的人格和学校领导的风格以及与学校文化系统相通的社会文化等”。②
隐性课程的资源皆隐含于学校文化之中。这些资源是以暗示的形式传导的,关键在于用心去体验和情感投入,效果具有长期性、间接性。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是整体课程的两个部分,但从逻辑学意义说,它们在内涵上是不相容的,具有相对独立性。因此,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是既对立又统一的课程整体。首先,二者并非是主从关系,而是相互对立、相对独立的两个课程领域。其对立性是指隐性课程是相对显性课程独立存在的一种课程形式;其次,二者是一个互动的转换关系,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是统一的整体,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显性课程中潜含着隐性课程的成分,隐性课程强化着显性课程的效果;再次,二者是一种相互补充关系,只有当二者相互认同、彼此支持时,才能共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和个性发展,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
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应是一个包含着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在内的全方位的潜移默化的教育养成过程。因此,本文所探讨的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概念,是指广义上的课程概念,其包括显性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和隐性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由显性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与隐性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一起构成一个全面、正确、和谐的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体系。其中,显性课程由核心基础课程和拓展课程构成;隐性课程由活动课程、网络课程、柔性课程等构成。
一是以外显为主的常规结构形式,就是指常规的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结构,即显性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结构形式,即在教学计划中以课程科目形式出现的课程编制方案。显性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设置是以主干课程为纲,辅之以相关课程。由于高职院校的特点和学制所限等原因,笔者认为,可设置一门核心公共必修课“中国传统文化”为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体系中的主干课程,侧重讲授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精神;设置“文学欣赏”和“中华美学”为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体系的选修拓展课。
二是内隐的非常规结构形式,即隐性中国传统文化课程。隐性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结构形式无固定的模式,所谓课外活动、讲座、参观、学校环境等都属于这种形式。它以潜移默化的形式规范高职学生的举止行为、价值观念、精神世界。这是一种通过潜移默化方式间接影响学生的教育形式。
要使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知识真正成为学生的人文素质,就必须与学生的实际活动以及这些活动中的体验相结合。而这种实际活动是在某种环境、某种氛围中进行的,因此,只有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相互配合,高职学生的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的教育目标才能得以实现。
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体系的构成
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体系的结构由一门主干必修课“中国传统文化”和两门拓展选修课“文学欣赏”和“中华美学”构成。
主干课程“中国传统文化”作为公共必修课程,笔者建议将课程命名为“中国传统文化观念十六讲”,侧重于中国传统文化观念和精神的讲解,侧重领悟中国传统思想,使学生明白中国传统文化中并没有独立于“行”以外的“知”,倡导学生在生活中践行中华民族文化精神。
拓展选修课“文学欣赏”重在培养高职学生的文学欣赏能力和审美水平,让高职学生在文学欣赏中愉悦性情、陶冶情操、美化心灵、开阔思维。文学欣赏课的学习过程本身就是一种美的享受和体验的过程。因此,“文学欣赏”的教学内容不必涉及太多的文学欣赏方面的理论知识,重在作品欣赏,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感受中国古典文学的魅力,在享受、体验中达到课程的培养目标。为此,高职院校“文学欣赏”课教学内容或教材的选取就显得至关重要。
首先,选择古典诗歌,通过诗歌欣赏培养学生诗性的智慧,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诗性智慧表现为感情的凝聚、直觉想象和境界的升华等方面。因此,要从人文精神出发拓展诗性思维,通过教育和引导,让学生感受到诗性的无处不在,并把它最终落实到做人的基点上。因此,我们呼吁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教师要更好地从人文思维的角度,借助于“诗性的智慧”,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人性美”和“知性美”。
其次,选择曹雪芹的小说《红楼梦》。因为《红楼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巅峰之作,它巨大的艺术魅力和没有结局的残篇给读者带来太多的想象空间。作为一个中国人如果没有读过《红楼梦》,那就是一种不可原谅的遗憾。据调查,我们的高职学生绝大多数没有读过《红楼梦》,或对《红楼梦》了解甚少。当然,通过几节课的学习,不可能让高职学生对《红楼梦》有全面的了解或较深的认识。但我们的课堂教学永远都只是一种引导和启发,通过课堂引导、启发,把学生引进门,最终还是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思考、自我提高。“文学欣赏”课通过对《红楼梦》主要人物形象的分析来认识《红楼梦》的思想价值和艺术魅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水平和鉴赏水平。
“中华美学”是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体系中更高层次的拓展选修课。人文素质教育中,审美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审美教育是通过潜移默化的形式来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和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的。
教育家先生曾主张“以美育代宗教”,并终生以推广美育为己任。在当时与蔡先生持相同或相近看法的人还有梁启超、王国维等人。在晚年总结自己的教育经验时,也一直强调:“提出美育,因为美感是普遍性的,可以破人我彼此的偏见,美感是超越性的,可以破生死利害的顾忌,在教育上应特别注重。”之所以要用美育代宗教,是因为对中国人而言,倡导美育比倡导基督教要现实得多,因为几千年来中国人虽然有精神信仰,但没有严格意义上的上帝存在。
中国传统文化是非常重视审美教育的,在儒家那里“乐教”和“诗教”占有重要地位。孔子在《论语》中多次涉及音乐评论,这些评论都很深刻。台湾学者徐复观认为中国古代教育是以音乐为中心的教育,并且认为:“礼乐并重,并把乐安放在礼的上位,认定乐才是一个人格完成的境界,这是孔子立教的宗旨。”③徐复观认为儒家是主张“为人生而艺术”的,而这种“为人生而艺术”主要表现在音乐方面,同时也表现在诗歌方面。在《论语》里,孔子多次强调学习《诗》的重要意义。儒家认为只有通过“乐教”和“诗教”辅之以“礼”,才能培养出温柔敦厚的完美人格。而道家则不同于儒家的将人格视作对仁义的归依,而把人格看成对包括礼义在内的世俗之物的超越,主张在回归自然、天人合德中实现人格的独立自由。在中国历史上儒道两家是互补的,共同滋养着中华文化的灵根。李泽厚把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中国古代文化归结为一种“乐感文化”和“实用理性”。他认为:“儒家不是宗教但却包含着宗教的热情,虽然不是哲学但却包含着哲学理性。它培养了一种人格、操守、感情、人生理想、`生活态度。”④
主张“以美育代宗教”,实际是在延续儒家的审美教育传统。“如果说宗教对人类心灵起着一种净化作用,使人对宇宙、对人产生一种神秘感和美感,对自己的同类或其他生物表示体贴和怜悯,那么依著者之见,诗歌在中国已经代替了宗教的作用。”⑤因为当今中国人的伦理价值真空已经到了不容忽视的地步,所以,我们在今天重提“以美育代宗教”,仍有一定的启发意义,也是我们提倡高职开设“中华美学”的目的所在。
总之,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人文性,奠定其成为高职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课程体系的基础。明确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定位,建立科学的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体系,合理分配学分,保证充足的学时,配备良好的师资,进行严谨的教学以及严格的考核等制度设计,是大学人文教育成功的基础。
注释:
①②谭伟平:《大学人文教育与人文课程》,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82-84页
③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4页
④李泽厚:《世纪新梦》,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137页
⑤林语堂:《中国人》,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211页
参考文献:
[1]张楚廷.课程与教学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340-349.
[2]谭卫平.人文教育与人文课程[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5:63.
[3]胡炼.美育的素质教育功能及其对学生人格的完善[J].经济师,2008(1):121.
[4]谭伟平.大学人文教育与人文课程[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
[5]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
[6]李泽厚.世纪新梦[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
篇7
关键词: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
一、加强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具有必要性
1.知识交叉融合的必然要求。经济迅猛发展的当今时代,科学技术也不断更新,各种技术相互渗透、相互交叉,仅在一方面专业的人才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进程。而人文科学、自然学科更是与其他技术相叠加,综合式发展的趋势更加明显。人文素质教育是一切科技文化进步的根源,也只有学好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才能够打破传统思想的禁锢,让学生具备独特的创新能力。这决定了高职院校要培养出专业技术良好且具备丰富人文知识的学生,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进步做贡献。2.促进高职院校教育事业发展的需求。我国经济发展的历程证实了只有那些具备良好人文素质的综合式人才,才能真正参与到社会发展的竞争中来。多年来,高职院校只重视学生的职业岗位技能,而忽视了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导致很多学生存在重技能轻素质的现象,更多的学生只重视眼前的功利、实惠而忽视了长远的利益。学生不具备良好的道德情操和品德素质已经影响到学生在生活中的全面发展。显然,高职院校原有的教育理念,已经不适用于当今社会。加强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也成了促进高职教育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3.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需要。长久以来,高职院校只注重培养学生的专岗专能,而不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从而成就了很多高技能、低素质的学生,这给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由于高职院校的学生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还尚未形成,对他们进行及时的人文素质教育能够积极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这样有利于学生积极面对生活,有担当、有责任感,能够让学生的综合素质有所提高。所以,高职院校必须加强对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加强对学生道德情操的培养,让学生变成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4.适应人才竞争的需求。世界一体化使得各国之间的关系日益密切,随之而来的便是竞争的加剧。而人才是一个国家屹立于世界之林的根基,但人才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还是人文素质的较量,是爱国主义精神与民族责任感的较量。如果一个国家培养出来的人才不具备综合人文素质,不能做到爱国精神高于一切,那么这样的人才最终还是不能够肩负实现中国梦的重任。在培养人才综合素质方面我们国家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不足,这要求高职院校必须加强人文主义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以满足世界人才竞争的需求。
二、加强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发展策略
我们已经认识到加强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以及迫切性,采取措施促进人文素质教育就显得更加重要。高职院校应当做到以下几方面来加强对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1.树立人文教育的观念。高职院校要做到加强学生理论知识、技能培养的同时,更加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栽培,从观念上改变以往只重视专业技能的教育方式。只有从理念上重视人文素质的培养才能保证教育方式坚持正确的方向。高职院校要树立培养具备优良素质的综合人才的育才目标,才能真正做到用人文、道德、情操来解决科技发展中的难题,才能真正培养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才。2.增设人文教育课程。加强对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就必须开设人文教育课程,并让这些课程与专业学科的课程相结合,相互配合形成全面、系统的教育体系。目前大多高职院校只开设很少的文化素质课程,人文知识涉及面甚少,对学生的人文教育尚且不足。面对这种情况,学校应增设人文类的课程,并将这些课程加入必修课的教学计划,合理安排课程结构。同时,学校应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设置人文类的选修课程,让学生学习更多的传统文化,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增设课程的同时必须强调,要及时更新教材内容,让知识符合现代社会和学生发展的需要。同时,这些课程不能只采取老师讲授的形式,应当采取现代化的教学方式诸如演讲、辩论、社会实践等,总而言之要采取学生喜欢的教学方式来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从而加强人文教育的有效性。3.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在高职院校中,增强对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只依靠班主任的力量是不行的。专业课程的老师对学生的影响是无法估量的。老师如果不能很好地了解传统文化,不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没有丰富的人文关怀,在教学过程中就会对学生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就会成为阻碍高职院校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绊脚石。所以,要采取必要的措施来提高教师的人文素质,让老师能够把专业知识和人文素质结合起来,在教学过程中言传身教,向学生渗透人文教育内容。这样,高职院校对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就能够顺利进行。
三、总结
高职院校只重视专业技能和理论知识培养的教育观念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加强对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显得十分必要。高职院校加强对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是知识交叉融合的必然要求,是促进高职院校教育事业发展的需求,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需要,也是适应人才竞争的需求。我们必须改变教学观念,增设相关课程,并不断提高老师的文化素养,来促进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顺利实施。
作者:李军 郑瑾瑜 单位: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延边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参考文献:
[1]李人杰.高职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探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4
篇8
关键词:教学理念 个体发展 文化传承 教学环节 教学手段
当前,我国的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正向纵深方向发展。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必然要把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放在重中之重的突出地位,而很多基础性课程在本轮改革中就成为了开刀的对象,即将面临减少课时,甚至是被取缔的命运。作为高职校的基础课程之一的语文课程,在这场大改革中将会何去何从呢?我们来分析一下。
一、高职语文教学的现状
1.一些教师的教学理念落后。教学内容停留在以字、词、句、章为主的中学教学模式阶段,内容狭隘;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显得落后而陈旧。信息技术革命后,为教学提供了大量的新型的教学媒体,如果能够恰当地使用将使课堂教学变得更加开放,也更为生动。目前大多学校都配置了多媒体教学设备,但通常出现“僧多粥少”或者“无人问津”的局面,所以教学还只停留在原始的口授笔记的层面上,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学生对语文课程的错误认识。学生从小学开始就学习语文,若干年的学习反复地抄写生字、分析语段、背诵等内容,已经使他们产生了学习上的“审美疲劳”,产生了错误的认识。有些学生对语文的认识过于狭隘,认为语文就是抄抄写写,读读背背;有些学生轻视语文,认为从我开始讲话起就是在学语文用语文了,这太容易了;甚至有学生这样和我说:“老师,我从来不复习语文,也没有考不及格。”这是一种轻视语文的错误认识。总之,各种错误的认识,使一些学生丧失了学习语文的热情。
3.学校对语文课程的不重视。目前,中国作为世界制造业大国,急需培养大量的有一技之长的蓝领技术工人,在市场的要求下,很多学校纷纷把技术类课程的教学放到了第一位,各类高职校开辟了大量计算机机房,引进了大批量的机床,为学生提供了很好的专业技能培训资源,使教学资源的配置向技能型课程倾斜,缩减了语文等基础性课程的教学资源配置量。同时为了保证实训效果,不断增加实训课时,而压制了包括语文课在内的基础性课程的课时。
在如此情况之下,语文课程似乎成了高职课程目录中可有可无的鸡肋。难道真要将语文从高职课程中作为“不良资产”剥离吗?难道她真的再没有存在的必要了吗?这是我们每一个从事语文教学工作的教师应当思考与研究的问题。
二、高职语文存在的必要性
尽管高职校已把语文课程视为鸡肋,但语文课程依然有她存在的必要性,语文是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综合课程,这样的性质决定了语文课程必须存在,同时语文课程也是我国文化传承的重要手段,是学生在个体发展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一)语文是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综合课程
语文是语言、文化的统一体,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是统一的,是一门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综合课程。语文教学必须使学生能够充分利用语文的工具,即能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提高学生使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从而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这就是“国文教学有它独当其任的任”①。而“没有人文,就没有语言这个工具(语言和人是俱在的,不是独立于人而存在的一种工具);说语文学科具有工具性,也绝不是削弱它的人文精神,不存在限制这一个、张扬另一个的问题,应沟通交融,互渗互透”。②因此,语文学科作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体是不可以被忽视的。
(二)语文是我国文化传承的重要手段
我国是一个拥有浩瀚文化底蕴的文明古国,而语文作为人文教育学科,自古如此。中国西周时代的学校普遍开设“礼、乐、射、御、书、数”六种学科课程,汉代董仲舒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对儒家学术的推崇,对后世文化的发展有极其深远的影响,隋唐开始有了科举制度,宋代以后儒家经典“四书五经”成为社会生活的主流文化。我们现在所采用的语文教材很多篇目都是传诵千古兼具思想性、文学性的佳篇,可以说语文课程是承担着我国历史文化传承的重担。
(三)语文是学生在个体发展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就教育最一般的意义而言,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让个体适应社会发展的一种活动。高职校培养的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但绝不是制造机器。这就要求我们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不能仅仅看到学生以后能够创造的经济价值,更要培养他们成为有血有肉、有思想、有文化的时代青年,而非只懂生产不懂生活的“机器”,“语文用于思维用于交际用于承载所以重要”③,我们必须尊重个体发展的需要,使学生向德智体方面全面发展。
在这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中,语文教学肩负着学生个性塑造与思想解放的使命。2001年的《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潜能。而语文教材不仅仅是各种语文知识的载体,也是各种文化知识的载体,其中蕴含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的丰富的人文内涵。因此,语文教师上课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介绍和讲解相关的人文知识和信息,使学生在课堂上不仅学习到语言文学知识,也掌握了一定的综合性人文知识,大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无论是从语文课的性质、文化的传承,还是从学生个体的发展,都无一例外地指出语文课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因此语文课程必须存在,但是,高职语文应该进行怎样的改革才能适应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呢?
三、高职语文改革方向
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应用性技术人才的高职培养目标,要求语文课程设置更全面地担负起人文学科的重担,并掌握一定的语言文字应用技巧,使语文课成为学生个性发展的一个载体。
以下是教学改革的几个方向:
(一)改变课堂教学环节的设置
传统的课堂环节设置包括:复习导入,新授,练习和小结这几个环节。温故知新固然重要,但一成不变的模式让学生没有新鲜感。我们应当拓展新的教学模式,打破原有的教学环节模式。新的课堂教学环节应是:1.资料收集,2.资料共享,3.师生设疑讨论,4.学生总结所得这几部分构成。其中第一环节资料收集可布置学生回家完成,有条件的学校也可以在机房上课当堂解决。第二环节资料共享是利用课堂10到15分钟由学生将他们收集到的材料向全体学生汇报。第三环节师生设疑讨论是课堂教学过程中的重点,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由学生提出自己收集材料过程中的疑问,也可以是对其他同学材料的质疑,或者是教师从全局把握,为学生点出问题的关键,再由学生思考作答。传统教育模式的导入、新授和练习是以教师为教学主导的一种方式,而新的教学环节设置改变学生以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应用于实践的机会,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第四环节是学生总结所得。在这一环节极大地改变了以往教师总结,学生再一次被动听取内容的弊端。在教学过程中,笔者曾经做过试验,学生通过回顾不仅把内容重点加以复述,而且还能结合自身体会讲出不少新的体会。比如在学习《西岳群英谱》的过程中,学生在总结的过程中,认为他们学习到了平叙的记叙方法,学习到了四军医大学员助人为乐的精神,学习到五岳等文学知识,还体会出了人与人之平等民主的思想观念(张华事件),以及看事物要一分为二、事物是有两面性的,对极限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等许多不同的深刻见解。如此看来,这样的教学环节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催化学生思想的发展,丰富学生的知识构成;既满足了课本知识学习的要求,又满足了个体成长成熟的发展要求。
新课堂教学的最大优点是增加了学生的参与量,拓宽了学生对课程的接触面,注重学习的过程和学生的实践与体验,使学生成为了课堂的主人,在课堂中就完成了。
(二)改变教学手段。
传统的教学以教师的一支粉笔打天下,而在新技术革命的推动下,新的教学媒体逐渐增多,教师应当采用丰富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领会和体悟教学内容,使学生能深切体会到语文的生活气息与人文气息,从而变枯燥单一的口头讲演为生动活泼的双边活动。如《游黄山》等篇目,就可结合黄山风光的资料影片,让学生领略祖国的大好河山,再结合课文内容教学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改变教学理念
作为语文教师一定要改变语文是单一的工具性学科,或者是单一的人文性学科的错误认识。无论是哪一种思想都会影响到教学的效果,不论是偏向字、句、篇章的教学,还是偏向思想认识教学,或者是偏向文学欣赏的教学,统统都是忽略了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体这个概念,都会让语文教学钻进死胡同。
同时教师必须改变教师是课堂主体的传统认识,取而代之的应当是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协调者。切忌“满堂灌”和“一言堂”的现象。
高职语文课程作为一门基础课程,她的课程性质和她所承载的特殊教育意义奠定了她长期存在的要求。同时语文课程发展到现在也积聚了不少弊端,只有改掉这些毛病,才能在改革浪潮中立于不败之地。作为语文课程的教学工作者也要积极地转变思想,提高教学水平,改变教学方法,才能将语文课的特性发挥出来。语文课程通过改革将更完善、更健康得发展下去。
注释:
①叶圣陶教育文集.第三卷第52页,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篇9
高职语文教学人文精神我国素有“礼仪之邦”“文明古国”的美称,这是由于“人文”一词早已根植我国的传统文化之中。今天,我们更应注重对下一代人文精神的培养。如今,外国许多教育机构开设了孔子学院,在国际上掀起了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热潮。但在我国,很多以培养学生专业技能为主的职业院校,大大地忽视了对学生进行人文的精神教育,甚至摒弃了语文课的教学。如果我们对此不加以重视并迅速扭转这种局面的话,那么我们下一代人文素养的提高,他们的成长和发展就会令人担忧。
一、当前我国高职语文教学人文精神匮乏现象及成因
(一)高职语文教学现状
现在我国很多高职院校一味地增设专业技术课程,把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放在首位。对语文课程大幅删减,语文课可开可不开;有的学生认为可学可不学,没有学习语文的内动力。在语文课堂上出现了开小差、逃课等现象,老师也没有对此采取有效的管理对策,使得语文教学的有效性不能得以发挥,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功能丧失。有些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了解甚为有限,在公共场合表现出较低的文化素养。这充分印证:没有人文教育的技术教育是不完备的。
(二)高职语文教学人文精神匮乏成因
1.高职院校培养人才有些是急功近利。正如前面所说的那样,当前大多数高职院校重视的是专业技术教学。因为他们想确保学生获得专业能力,为学生以后的就业提供保障,虽然这一切的出发点都是为学生的利益着想,但是急功近利的思想过于严重,殊不知技能和人文素养的不对称会导致学生更难被社会接受,不利于高职学生的就业和生存。现在大多数的企业都把对员工的人文素养、思想道德等要求纳入到了企业文化中,因为在他们眼中,只有具有较高人文素养的员工才能够为企业创造出更多的效益。
2.高职院校中语文教师自身的人文素养不高。社会上的一些人常以经济成就来判定一个人的价值,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之下,高职语文教师不免也会受到一定的腐蚀和影响,他们一方面忽视自身的人文素质的培养,没有重视学习提高;另一方面也没不太注重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的培养。
二、高职语文人文精神教育的作用
高职语文对高职学生的人文精神教育、思想道德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不只是流于表面的工具性和知识性,自身其实具有非常深厚的人文底蕴、精神内涵。因为语文存在的这种人文属性,在教学过程当中能透露出一个人的学识修养和人格气质等。学生通过对语文的学习能够提高对生活的审视角度,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思想道德观、促进完美人格的塑造。
当今社会,我们的生活可谓是日新月异。面对多变的世界,高职学生首先要具备较高的人文素养,并加大对专业的学习。因为高职学生只有在人文精神和专业技术相协调的教育环境中,才能端正自身的人生价值观,获得更加强劲的学习动力,如果只有专业技术的教育,那么学校是培养不出符合企业和社会所需要的人才的。综上所述,在高职院校中通过语文教学,加大人文精神熏陶对学生的发展尤为重要。
三、高职语文人文精神教育实施策略
(一)高职语文教师首先要树立起人文教育理念
人文教学理念能够赋予我们每个人价值,在此理念之下教育出来的学生能更加明白生活的真谛,能够懂得尊重他人,并被他人所尊重,能够让社会和企业所需要。
所以教师要明白自身并不只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更是学生思想、行为的监督者。但要注意的是,老师与学生始终应在同一高度,建立良好的师生间和谐关系,改变以往的教学方法,多顾及学生的想法和感受,懂得尊重学生。
(二)开展各式弘扬人文精神的活动
现在许多高职学生在专业、英语上都能取得不错的个人成绩,但是其内在应该具备的人文修养实在过低,没有正确的人生观,对历史文化知识了解很有限。在这些学生中更有甚者一味地沉迷于网络游戏,根本就漠视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学习。
针对上述情况及高职学生的心理特点,校方可以举办一些趣味性、交流性的人文精神学习活动。首先,是利用计算机网络,让学生自主进行传统典故、人文资料的收集、整理,然后写成相关的感悟报告;第二,举办阅读活动。我们提倡诵读经典,因为它是人类精神文明的结晶和体现。通过阅读能够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启迪智慧、提高素养。高职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就应该从阅读传统经典开始。可以说,经典阅读教育是提高人文素质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第三,定期开展人文讲座。学校可以聘请一些专家侧重进行一系列的人文讲座,多吸取传统文化的积极因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注重教材中人文精神的挖掘
如今,语文教材内容的选择更加倾向于时代性,更加符合现代人的思想态度、文化结构和审美观念,其内容基本上以人文精神教育为主,对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道德观无不产生着积极而深远的影响,为学生走向社会、参加工作打下优良而坚实的人文素养基础。可以说语文教学人文性的根本价值与核心功能,就在于通过传统文化的熏陶,让学生能够切实的感悟到生命的价值和人生的意义,能使他们的生命质量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获得提升、超越。
(四)教学方法要讲求人文性
要以语文为载体对高职学生进行人文精神教育,老师就需要在教学设计上多下功夫,针对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切入点,将学生巧妙的带入到人文教育之中;老师应总结和改进一些教学方式,让学生对语文产生学习兴趣,并逐步养成自我学习的热情和动力;教师不搞一言堂,同学生一起品位、交流,在适当的时候对其进行点拨、督导。让学生的思维向深度和广度扩展;还可由教师或学生自己归纳出一些实用性的方法来为以后的教学或学习借鉴,达到师生共同提高共同进步的效果。
总而言之,要把高职语文作为人文精神教育的载体,就要以学生的人文素质为本,尽力创建一个民主平等、生动活泼的语文学习气氛,懂得尊重学生所需,突出学生在教学过程当中的主体性。最后,人的人文素质培养,当然离不开人文学科与人文环境的建设,所以各个高职院校也应该加大语文教学力度,为高职学生的语文学习和人文素质提升创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空间,在重视他们技术能力的同时,要把人文精神的教育放在重要位置,确保高职学生人文、技术双向素质的提升,为他们能够立足社会提供最坚实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刘治兰.在语文教学中传承传统文化[J].教育革新,2010,(4):59.
篇10
关键词:高职;文化素质;现实需求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6-0201-02
随着国家的改革开放,各行各业都出现了大发展、大繁荣的局面,高职教育也不断抒写着新的篇章。但在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过分强调技能教育,忽视人文教育;过分强调智力教育,忽视非智力教育,文化素质教育成了薄弱环节,呈现出令人忧虑的实用主义倾向。如果说一些高职院校学生专业技能还算扎实的话,那么思想素质却难如人意,人文修养不够,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缺失。从小的方面说,影响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影响他们的可持续发展和将来的职业道路;从大的方面讲,这与“教育应当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吸收人类文明发展的一切优秀成果”是很不适应的,势必影响中华民族人文精神的弘扬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因此,加强高职院校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成为一个重要课题。
一、高职院校文化素质教育的现状
课题组通过调查问卷、个别访谈,旨在通过分析研究,达到从中总结或提取普遍性原理的目的,并通过与教师个别访谈,更加深入地了解文化素质教育的现状与改进方向。课题组成员选取了几所高职院校一至三年级不同年级、不同专业、不同性别的学生为调查对象,其中理工类学生占60%,文科类学生占40%,一年级占40%,二年级占40%,三年级占20%。调查共发放问卷600份,收回有效问卷540份。我们总结概括了以下几个方面的表现:
1.学生对文化素质教育的必要性认识不足。高职院校文化素质教育的内容包括人文知识、人文思维、人文精神等。但对人文知识、人文思维、人文精神等概念的认识,绝大多数学生表示听说过,但不清楚这些概念的内涵。对有没有必要学习人文素质课程,15.2%学生认为“很有必要”,48.5%学生认为“有必要”,32.5%学生认为“有一定必要”,还有3.8%的学生认为“没有必要”。
2.学生自身文化素质基础薄弱。学生人文知识水平不容乐观。在文学知识方面,通读中国四大名著的不到8%,对于列出的其他十几部中外名著,阅读过4部以上的仅19%。这表明学生对优秀作品的阅读欠缺,对我国传统文化了解有限,对文学作品对人生修养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在历史知识方面,现在是改革开放的年代,对于中国历史上的大事件“商鞅变法”“”,只有45.8%回答正确。
在“音乐、舞蹈、绘画”等知识方面,15%学生选择“了解”,51%学生选择“了解一些”。对绘画与音乐中的著名作品,如《蒙娜丽莎》《命运交响曲》,由于课堂学习和课外活动时接触较多,54%的同学都知道其作者是达芬奇、贝多芬和了解作品的大致情况,而对达芬奇同一时期的作品《最后的晚餐》《岩间圣母》,和文艺复兴时期雕塑艺术最高峰的代表米开朗基罗举世闻名的作品《大卫》,了解的只有17%,能完全正确的回答我国国歌是《义勇军进行曲》,是由作词,聂耳作曲的只有31%,35.7%学生知道《天鹅湖》的作者是柴可夫斯基,从被调查的情况来看,学生的知识面比较窄,艺术方面知识和修养有待提高。
在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方面,对于社会进步、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等大问题的关注度、感兴趣程度的调查中,“假如国家有危难,你会挺身而出吗”,表示“会”的占62%,认同“个人利益应该服从国家、集体利益”的占66.2%,“当五星红旗在雄壮的国歌声中冉冉升起时,你作为一个中国人感到自豪吗”,答“是”的占64%,认同少年“为中国之崛起而读书”的占41%,说明高职学生的主体是爱国的,有民族自尊心和责任感,但也有部分学生的认识模糊,对国家兴衰关注不够、兴趣不大,人生价值偏重于个人,看重自我实现。
关于价值观、道德、人生态度方面,45.2%的学生认为人的一生最重要的是奉献、敬业、诚信,66.5%的学生同意“诚信是一个人最重要的品质之一”,在道德责任感上,关注自我较多,对于社会上一些不好的行为64%的人认为只要不影响到自己就可以容忍。
从调查情况来看,多数学生认同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规范,积极为社会奉献,有责任感,讲诚信,但也不能忽视一些学生认识上的偏差。此外,我们还发现,高职学生中,理想崇高,抱负远大的学生不多,追随流俗,安于平庸的不少。对于崇高一些人具有漠视甚至蔑视的心理倾向。心理承受能力不够,经不起挫折、逆境的打击,容易走极端。驾驭社会生活,认识和调节人际关系的能力较弱,社会生活中的困惑较多。
3.学校重视不够。表现在人文课程设置不够。调查表明,工科专业的人文课程偏少,有的甚至在两课以外,完全没有人文必修课。此外,教学方法和手段不够丰富。
二、文化素质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功利思想渗透教育培养的各个方面
1.从教育目的来说,如果片面强调职业教育为社会现实发展需要服务的功能,强调实际利益、经济效益,认为唯有实利的知识和技术才有价值,把能否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当成高等职业教育追求的目标,并且以经济效益来评价人才培养规格和教育质量,就必然造成教育对象的人格的片面性。
2.课程设置上的功利性造成课程设置的不合理。高职院校在课程设置上追求知识的“实用”、“够用”,技术课程压力过大,致使不能看到立竿见影效果的文化素质课程被挤压,甚至完全取消,整个课程设置缺乏人文素质教育的参与。这种功利主义的价值取向,导致课程设置的片面性太强。
3.校园文化的功利化。校园文化是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与熏陶的重要渠道和载体。但目前的校园文化,各种各样的技能竞赛占据了主要地位,学院各级主管领导出于对学校的影响力和自身政绩的考虑,对能在全国全区拿大奖的技能竞赛出钱出力,而人文素质活动则成了配角,这种认识局限使得一些学校只注重校园文化的形式与影响,对于实际效果则关注较少。因此,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人文素质教育与熏陶的重要作用难以发挥。
4.学校领导认识上的功利性。目前高职院校特别是工科类的高职院校,院级领导工科专业出身的居多,专业背景的影响、传统观念的误区、思想认识的局限都使得他们在管理过程中比较偏重学生技能的培养。特别是学校发展所需要的项目、成果、学生就业等现实因素,致使高职院校的一些领导对人文素质在高职教育中的地位、作用缺乏正确和全面的认识,缺失了战略性眼光,人文素质教育不得不让位于现实的功利性。
5.学生及家长求学目标的功利性。上学伊始,许多学生及家长最关注的就是学生的就业和未来职业的经济收益。这样的求学目标,加上就业压力的影响,学生和家长都会或多或少地抱有学会一技之长以便更好就业的思想。学生上学的主要目的通常也都是改变以后的人生道路和生活环境,人文素质既不能给他们带来直接的经济利益,也不会立竿见影地有社会地位和生活环境的改变,因而高职院校学生及其家长忽视人文素质的培养就不足为奇了。
(二)技术型人才需求加大
社会的发展,技术的更新换代,致使高新技术应用型人才严重短缺,而高职教育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并迅速发展起来的。也正是在这种社会客观需求急速膨胀的背景下,形成了片面强调学生技能学习的“工匠型”教育倾向,使人文素质教育地位迅速边缘化。
三、当今世界高等教育普遍重视加强文化素质教育
科学教育在20世纪得到迅猛发展,但是,伴随而来的是人文精神的失落,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的矛盾凸现在人们面前,它对学生可持续发展的不利因素也逐渐显现,世界各国都不得不重新评估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作用,各国高等教育改革都把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作为重要内容。德国、日本高等院校普遍要求人文社科课程占课程总量的四分之一甚至三分之一。美国人文学科促进会提交了《挽救我们的精神遗产——高等教育人文学科报告书》,对人文教育的衰微不振大声疾呼。各级各类学校纷纷开展教学改革,大力推动文化素质教育,各高校特别是理工类的高校都很重视,并对人文素质教育做出明确的规定。英国也了《高等教育——应付新的挑战》白皮书,明确把人文科学成就作为高等教育目标之一;文化素质教育也成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注的焦点问题。20世纪末,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递交了题为《教育——财富蕴藏其中》的报告,强调学校要通过道德教育,加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并且特别指出:只有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准,才能摆脱人类面临的战争、犯罪、贫困等灾难。可见,国外对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视,很值得我们借鉴,也是我们当前高职教育发展的现实需要。
四、加强高职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意义
1.要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接班人,必须加强高职学生文化素质教育。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人才,这一目标当然需经由专业教育来达成,教会学生如何“做事”,掌握专业技能。然而,我们的教育还有另一个根本任务,就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做人”,不仅要学会待人处事,沟通交流,更要做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接班人。我们国家经过改革开放,经济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要想傲然屹立于世界的东方,还要加强文化教育和国民素质教育,因为这些是评估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仅要使经济腾飞,更要重现中华文化的繁荣璀璨,对人类文明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而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提高国民素质,就必须要对年青一代特别是大学生进行文化素质教育。加强文化素质教育,是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最重要的环节。因此,高职院校加强文化素质教育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它对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促进,对国家和民族在世界上地位的提高,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说,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对于培养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文化素质教育可以使教育的社会功能和个人才能都不断完善。良好的人文素质一方面可使高职学生经常进行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两种思维方式的交叉训练,以建立完善的知识结构,还能促进高职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和开展创造性活动,为以后在专业上取得成就打下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不仅是个人全面发展所必需的素质,也是整个社会进步与发展必备的文明要素。良好的人文修养可使学生成为具有健全美好人格的人,能自觉关爱他人、关爱社会,为社会的文明、和谐做出贡献,并实现生命的所有价值。而将高职教育的社会功能和个体功能综合起来,针对当前过窄的专业教育和过重的科学教育来说,加强文化素质教育的意义尤其深远。
参考文献:
[1]孙园.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问题与对策探析[J].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2).
[2]赵四亮,李毅.浅谈高校人文素质[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国成人教育,2004,(2).
[3]李志友.谈如何加强高校人文素质教育[J].德育与素质教育,教育发展研究,2005,(10).
[4]刘明兰.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办学特色研究[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高职院校劳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