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精读课程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16 01:14:3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英语精读课程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11(c)-0201-01
随着国门打开,越来越多外资企业涌现在中国,中国人才市场急需大量能够在商务情境下熟练运用英语进行商务交流沟通、解决商务问题的商务英语人才,这给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带来了良好的就业机会,但也对商务英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商务英语精读课程是高职高专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商务人才的重要专业课程之一,在其全面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在商务英语精读教学实践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商务英语精读教学质量的提高,还影响商务英语专业的健康发展。本文通过重点分析当前高职商务英语精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提出相应的对策,希望其对提高商务英语精读课程的教学质量,商务英语专业持久发展,培养出适合市场需求的商务英语人才具有积极的意义。
1 主要问题
1.1 商务英语复合型师资薄弱
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应具有在商务环境下熟练运用英语处理问题的能力,这种商务知识和英语语言能力相结合的复合性要求商务英语精读教师应是复合型教师。然而,目前各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的教师大多数都毕业于纯语言专业,没有商务英语的学历背景,没有企业工作经历,上岗前也未接受过系统的商务英语知识培训,对真实的商务工作环境不了解,无法将商务情景和英语知识教学有效结合起来。虽然部分教师具备较丰富的教学经验,但缺乏足够的商务实践经验,仅是把重点放在英语语言技能的教学上。而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的年轻教师大多“从学校到学校”,几乎没有企业实践经验,讲学效果参差不齐。
1.2 教材弊端突出
目前,高职商务英语精读权威教材匮乏,难以找到适合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使用的商务英语精读教材,现有教材内容要么和商务实际交际活动差距大,要么难度大。书本知识与商务环境实际运用脱节,教材内容和学生水平差距大,这使学生感觉教学内容枯燥,学习吃力,提不起学习商务英语精读的兴趣和积极性,从而造成教与学的被动。
1.3 教学模式老化,教学活动受限
在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依然保留旧模式教学,课堂教学活动依然局限于英语语言知识讲授的框架内,依然以培养训练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为教学核心。在教学过程中,把重点放在讲解语言点、解释词汇或训练英语语言能力上,忽略给学生灌输商务知识的重要性。商务英语精读教学不是传统英语精读的版本,如果一味只注重语言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未将商务活动纳入课堂教学,未能让学生在模拟的商务环境下学习,就会大大影响到教学效果和质量。
2 应对策略
针对以上商务英语精读教学中存在的几种问题,本文作者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提出以下几个对策,这将会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商务英语精读的兴趣和积极性,有效地提高商务英语精读课程的教学效果和质量。
2.1 加强“双师素质”师资队伍的建设
商务英语精读教师不仅要熟练掌握英语,还应该具备系统的商务知识。因此,高职院校有必要加强建设商务英语精读课程的师资队伍,笔者认为可以从下述几个方面进行:(1)校企合作。定期选派教师到相关企业进行短期挂职,参与企业活动,丰富教师商务活动实践经验,使之在课堂中能够有效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有效引导和提高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和热情。(2)引用专业人才或聘请企业人才兼职授课,不定期邀请国内外相关学者、专家或商界人士到校讲学或做报告。(3)鼓励教师在岗进修。选派任课教师到商务类院校进修相关课程,丰富其商务背景知识,。
2.2 改革和建设教材
选用的商务英语精读教材一定要符合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特点,即,教材难度要适合高职高专的学生,内容也要新颖,突出商务主题,实用性强。内容及结构设计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使教师在系统讲解的同时,能够引导学生活学活用, 学以致用,这样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商务英语应用能力。选用正确的教材对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具有促进的意义。
2.3 转变教学模式,优化教学效果
商务英语精读教学不应等同于普通英语精读教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打破以语法、语言点分析等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应根据学生和学科特点,以教材为依托,有效结合商务知识和英语语言任务,设计以学生为中心的商务环境,使学生能够展示所学知识和技能,增加其在商务情境下使用英语的机会。在学生组织活动过程中,教师可指导和启发他们如何分组去收集素材,组织概括材料,如何有针对性地把所学知识在商务情境下有效表现出来。其表现形式可包括提问、讨论、评价、总结、撰写报告等。只有转变商务英语精读教学模式,才能有效提高商务英语精读教学质量。
2.4 加大实践环节的力度
商务英语精读的特点在于它能够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验和学习国际商务英语交际行为,并提高其语言能力,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因此,教师在组织教学过程中,可根据教学内容,模拟设计不同的商务环境,适当采用“角色扮演法”,加大学生实践环节的力度,增加学生的商务实践活动,这样不仅训练他们在商务情境下使用语言的能力,而且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表演能、交际以及创新能力,提高他们的商务应用能力,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热情。
3 结语
商务英语精读课程作为商务英语专业重要专业课程之一,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不仅能够巩固商务英语学科的地位,而且能够更好地培养出适应市场需求的国际商务人才。本文是笔者从事该领域教学的一点体会和一些探索性意见,望求教于同仁。
参考文献
[1] 蔡华.浅谈高职商务英语商务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职成教育研究,2008(4).
[2] 陈习东.论高职院校商务英语师资队伍的建设[J].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2008(3).
[3] 韩宁.情景教学法与案例教学法在高职商务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海峡科学,2007(9).
篇2
关键词 图式理论 大学英语 精读课程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College English Intensive Teaching Reform in the Guidance of Schema Theory
ZHANG Sufang
(School of Humanities and Teacher Education, Wuyi University, Wuyishan, Fujian 354300)
Abstract On the road of scientific development in the teaching of College English, schema theory has played a significant role. There are more and more scholars who are concerned with it and pay attention to it. By use of the Schema theory characterized with a wide range of knowledge system, teachers in the teaching process can combine their extracurricular knowledge with intensive materials so that students can understand the contents of intensive materials, and further have a better grasp of the methods of learning intensive English. This paper intends to introduce the schema theory and its role in the teaching of the intensive course of College English, illustrate some specific application examples and then finally make conclusions about the inspirations of the schema theory on the teaching reform of College English.
Key words schema theory; College English; intensive course; teaching reform
大学英语精读课程在英语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是每一位大学生必须重视的课程。然而陈旧的传统教学理念使学生对之产生厌烦情绪,教学质量也受到很大的影响。将图式理论运用于英语精读教学过程中能够将学生的被动情绪转化为积极主动的心态,从而实现英语教学质的飞跃。在这个过程中,英语教师需要做出一定的角色转变。
1 图式理论概述
1.1 图式理论的内容
“图式”这一名词最初由德国哲学家康德在其著作中提出,而后在心理学范畴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图式是围绕某一特定主题形成的知识网络,是知识的表征和贮存方式。简单来说就是一种知识的网状结构。人类所学习的知识能围绕某一主题组织联系起来,形成特定的知识单元,而这个单位就是图式。①图式理论主要有以下特点:
图式所描述的内容是知识而不是定义,所以其内容包括事物的所有的特征而不是必要特征。用图式描述知识是将知识的不同部分按一定的规律组合起来,各组成部分成为变量。例如,鸟的图式为有翅膀、可以飞、有羽毛,因此一种物体、一个符号都能看成图式的一种。
作为知识,图式同样也有抽象与具体、高级与低级、简单与复杂之分。意识形态、文化观念方面的图式为抽象图式,具体的生活经历、事物特征为具体图式。简单的图式往往可以用字符表示,而复杂图式可以由几个子图式组成,这些子图式之间的层次关系决定了图式属于高级图式还是低级图式。②
几个部分的知识简单机械叠加并不能构成图式,图式是一个内部构成有规律的有机整体,各部分变量有恒定不变的,同样也有不断变化的。如果将变量取其中一个定值,那么其他变量就会受到约束,通过这种方式改变图式,将变量优化、拟合就能完成图式的加工。
图式一般由过去的就只是与新信息经过融合而形成的,是过去经验的积极组织。同化作用和协调作用在图式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低级图式在经过同化、协调后向更高的层次发展。而图式发展后,原有的图式必须通过调整和改造才能建立新的图式。
1.2 图式理论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1)有利于学生推断课文内容。学生的知识面越广,他们就能够运用其知识体系来弥补语言水平的不足,从而对精读材料中不明确的信息做出推断。学生所具备的图式能帮助他们对文章中的关系进行推断,同时能使精读材料中所含的逻辑关系明朗化,对学生推断出深层含义有很大的作用。
(2)便于学生对重点内容选择性记忆。学生所具备的图式能帮助他们划分精读课文中内容的重要性,让他们有选择地记忆有用的内容。学生根据图式来阅读,节省了阅读时间,更好把握了重点内容,而非重点内容则可以带过,这样层次分明地阅读对学生理解课文有很好的效果。
2 图式理论指导下的大学英语精读教学改革
2.1 主动激活图式
将学生阅读英语课文的角色由被动变为主动是帮助学生更好学习英语课文的唯一方法,因此,将枯燥的精度教学变得生动有趣,让学生愉悦学习是教师应该坚决执行的。
教师根据自身对精读材料内容的把握,为学生设计出一套有用的激活图式的方法,为精读课程做好铺垫是教师首先要注意的事项。教师在课程的导入部分找灵活多样的切入点,借助提问和讨论活动让学生接触到精读材料所包含的内容,将学生本来具备的相关图式激活,这样能够让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③同时,介绍精读材料的背景知识,利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技术给学生视觉上的冲击力,从而调动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也很重要,这样一来,学生对接下来将读到的东西有了一定的了解,其基本图式也完全被调动,为学生的精读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2 丰富图式内容
任何语篇在表达中并不具备实际化的意义,但在给予学生一定的引导后,他们能够解构并重新构建出新的内容,而这个内容就包含了语篇的现实意义。学生的每一次理解过程都离不开先存知识的作用,因此学生本身的先存知识很重要。学生已有的图式能够与精读课文中新的内容相结合,从而帮助他们理解精读材料的内容,所以他们已有图式内容的丰富程度决定了他们的理解能力和理解质量。要使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最重要的一个步骤就是拓宽他们的视野,用丰富的知识储备来构建出更为完善的图式。④同时,完善的图式内容能够使学生的联想能力提升,从而减少阅读过程中的文化障碍,这是图式理论对精读教学作用最深远的一部分。
2.3 运用强化图式
在初步构建图式、丰富图式内容并激活图式之后就要运用图式来进行语篇精读学习。学生通过思维活动运用图式方法进行精读文章的解码工作,吸收精读文章中有用的部分,并运用这些信息所构建的图式以达到最终的学习目的。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复述课文或改写课文内容等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要求学生背诵精读课文中的重点段落,评价课文内容来巩固学生学习的知识,使学生把握通篇内容。这样做有助于图示产出的牢固性,从而使学生得到语言表达能力上的提升。
3 图式理论的运用例析
3.1 启动图式
在传统教学理念中,教师往往会直入主题,从而忽略了精读课程的前期准备工作。实际上,前期准备工作在精读教学中有很重要的作用,教师精心设计的读前活动对学生有效阅读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根据图式理论,学生对英语课文的理解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读者没有先存图式或先存图式不完整,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帮助学生在精读之前储存图式对学生理解英语阅读很有帮助。⑤
例如,在精读开始之前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几个问题。以外研社出版的《大学英语读写教程3》中的第六单元为例,第六单元的标题为How to Prepare for Earthquakes,在课程开始时,教师可以提出如下问题:①Could you give me some words about earthquakes?②Have you ever experienced an earthquake?然后给予学生一定的时间进行课堂讨论,并将讨论结构呈现出来,这样学生就可以建立与精读课文相关的图式。实际操作过程中,教师会发现学生对于一些相关词汇还不太了解,在教师给出这些相关知识的过程中,学生就能建立起一个基础的图式。这样一来,学生在精读课文之前就能提高对文章内容的敏感度,使阅读效果得到保障。
3.2 完善图式
在图式理论中我们可以明确了解到,阅读理解是将学生已有的语言知识与文章内容图式相互作用而得到的更高层次的图式。在阅读过程中,读者已具备的图式不断地被证实或者完善,学生也能通过推断猜测构建新的图式,教师在此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的推断力。
一般情况下,精读课文中很多段落的开头都有一句话来表达整个段落的主旨。教师可以在学生看完第一句后提问“What do you expect the paragraph from the first sentence?”这样反复提问可以锻炼学生的推测能力,而学生的回答在之后的阅读过程中得到验证也会让所形成图式的印象更深。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列提纲使学生对文章的结构有一个大致的把握,从而能理清文章思路。这样的图式学习过程对学生理解文章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同时也降低了精读课文的难度。
3.3 巩固图式
在精读课文教学完成后,教师为学生布置相关的课后练习,其练习内容就是巩固所构建的图式。图式知识是教师引导学生解构知识点并重新整合的过程,学生并没有完全独立完成这一过程,因此需要不断巩固才能记牢。巩固图式也是一个在学习的过程,学生在巩固过程中能够对图式进一步完善。
4 图式理论对精读教学改革的启示
就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教师在传统教学理念下完成精读课程教学,其教学重点仍然是语言技巧与原文翻译,忽略了学生在英语课程中所需要的主动性。图式理论的提出为精读教学提供了新思路,与此同时,教师也需要为此做出教学理念上的转变。一方面教师要注重语言知识的传授,另一方面,也不能忽略文化背景知识的引导性学习。教师将图式知识融入教学过程之中,为学生主动思考提供条件,同时也使得其阅读技能有一定的提升。
5 结语
英语精读课程是我国英语教学界十分重视的问题,图式理论的兴起为精读教学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作为教学指导理论,图式理论从根本上解决了学生回避英语学习的问题。教师通过英语精读教学的反复实践确定了图式理论带来的种种益处,学生能通过图式更快进入角色,同时也节约了阅读时间并提升阅读效率,另一方面图式理论教学在锻炼学生推断能力的过程中培养了他们的阅读技能。图式理论在英语精读教学中的运用在帮助学生有效学习的基础上,也降低了教师的工作难度,应该得到广泛的推崇。
注释
① 尹波,何木英.图式理论在大学英语精读教学中的应用[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80-82.
② 倪庆行.论图式理论指导下的大学英语阅读教学[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9(12):119-120.
③ 何莉莎.大学英语精读教学图式理论的视角[J].科技致富向导,2013(12):73-74.
篇3
关键词: 高职商务英语精读教学 教学改革 主要问题及原因 解决对策
一、引言
随着我国商业、外贸、市场经济和国际交往的日益发展,社会对技术应用型商务英语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大,同时对劳动者用英语进行得体商务交际的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指出:高职高专教育培养的是技术、生产、管理和服务等领域的高等应用型专门人才。英语课程不但要打好语言基础,而且要注重培养实际使用语言的技能,特别是使用英语处理日常和涉外业务活动的能力。商务英语精读课程是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必修课程及核心课程,对学生英语听说读写译各方面语言综合应用能力及商务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和提高都十分重要,然而目前国内高职院校商务英语精读教学在内容、教学模式和方法上基本上都沿用传统做法,不利于学生语言应用能力、商务交际能力以及其他职业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从而影响了学生就业竞争力,因此高职商务英语精读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二、高职商务英语精读教学改革理论基础
1.多元智能理论
多元智能理论是由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院的心理发展学家霍华德·加德纳(Howard·Gardner)在1983年提出的。他在《心智的架构》(Frames of Mind,Gardner,1983)一书中提出,人类的智能至少可以分为七个范畴(后来增加至九个),分别为: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智能、内省智能、自然探索智能(加德纳在1995年补充)、存在智能(加德纳后来又补充)。多元智能理论有助于形成正确的智力观、评价观和发展观并转变我们的教学观、学生观。上述观点可以解读如下:真正有效的教育必须认识到智力的广泛性和多样性,并使培养和发展学生各方面能力都占有同等重要的地位;教学应该因材施教;传统的评价趋于片面,过分强调死记硬背知识。加德纳认为,学校教育的宗旨应该是开发多种智能并帮助学生发现适合其智能特点的职业和业余爱好,应该让学生在接受学校教育的同时,发现自己至少有一个方面的长处,学生就会热切地追求自身感兴趣的东西。
2.建构性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最早由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在知识观上强调知识的动态性,在学生观上强调学习者的学习潜能及其经验世界的丰富性和差异性,在学习观上强调学习的主动建构性。学习观与以往的学习理论相比突出表现了三方面的重心转移:从关注外部输入到关注内部生成,从“个体户”式学习到“社会化”学习,从“去情境”的学习到情境化的学习。它强调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强调学习的社会性和情境性,试图实现学习的广泛而灵活的迁移。这些观点对转变教学观念、改革传统教学具有重大意义。学习过程是个知识建构过程,意味着学习者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他要对外部信息主动地做出选择和加工,主动地建构信息的意义,这种建构不可能由他人代替。建构性教学能够突破传统教学的局限,一方面使学生建构起真正的、灵活的知识体系,提高理智的自主性和批判性,另一方面促进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并在问题发现与解决中不断提高求知欲和求知能力。建构主义者在教学中强调把所学知识与一定真实任务情境挂起钩来,让学生合作解决情境性问题。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正是在应用知识的过程中不断建构和深化理解知识的意义的。
3.行动导向教学理论
行动导向教学,即任务型教学法以“行动导向驱动”为主要形式,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和教师主导作用,注重对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从完成某一方面的“任务”着手,通过引导学生完成“任务”,从而实现教学目标。任务型教学法最初由印度语言学家N.S.P.rabhu创立,他认为当学生将注意力更集中于任务而不是所使用的语言上时,学习将会更加有效。其核心是“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做中学(learn by doing)”,哲学心理学依据为建构主义。“行动导向”教学有助于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变抽象为具体、变枯燥为有趣,让学生乐于去掌握知识和操作技能。当学生完成某一任务后,内心就会产生一种成就感、喜悦感和冲击力。这种力量不仅会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还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知识和技能的兴趣。“任务”贯穿始终,让学生在讨论任务、分析任务和操作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顺利建构起知识结构,教师因材施教,突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目前高职商务英语精读教学存在主要问题
1.一些教师教学观念存在误区
相当一部分教师在商务英语精读教学中存在观念误区:认为“有了知识,就有能力”,把知识目标看作第一位的目标,没有重视在学生中建立“自我学习、终生学习”的现代学习观,只重视语言和商务知识的盲目传授和积累,而忽视了学生“职业岗位能力”、“学习能力”、“可持续能力”和其他非智力因素(如勇气、意志等)的培养和训练,课程教学质量、效率低;教师教得苦,学生学得累,学习效果差,很多学生都是“高分低能”:已通过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学生居然连自己的毕业论文摘要都不能独自较为流畅地用英语翻译出来。这种现象完全不利于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培养和提高。
2.相当一部分教师课程设计意识淡薄
很多高职商务英语精读教师教学时直接使用现成的教材和课件,按照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没有按照职业教育课程目标在原有教材基础上进行二次开发,忽略了课程教学设计。教师只知道学科体系,不知道按照课程的能力目标重组教材。
3.教学模式、内容和方法不符合课程教学能力目标
高职商务英语精读课程教学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学习商务英语的兴趣和国际商务沟通能力。职业教育课程的最终目标就是具有实战能力,即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然而目前在高职商务英语精读实际教学过程中多采用语法翻译法等传统3P模式,以教师为中心,重视语言知识的“输入”,而不是语言学习的过程,不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发挥和语言及商务技能的培养;忽视了对学生思维的训练,使学生对老师有很大的依赖性。很多学生认为教学内容枯燥乏味,教学方法单一呆板,课堂气氛沉闷,学到的知识不能够学以致用。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实践能力”存在许多缺陷。
四、教学改革策略
综上所述,目前高职商务英语精读教学存在诸多弊端,教学改革迫在眉睫。那么,具体哪些方面需要改革呢?
1.教师在教学前应明确职业教育课程评价标准
客观科学合理的职业教育课程评价标准应主要包括:课程效果评价以学生为主体而不以教师为主体;突出“能力目标”;能否用恰当的任务进行能力训练;另外三条重要原则为:职业活动导向、项目载体和课程的一体化设计。所谓“能力目标”就是“通过本次课的学习,学生能用××,做××”。课程评价的最终标准是效果——以学生的兴趣和能力提高为标准的效果。只要教学效果好,就要尽可能采用新的模式和方法。
2.教师要不断更新职业教育观念
教师应不断加强职业教育理论学习,逐步树立并宣传职业教育新观念,如多元智能观、多元人才观、多元成功观、建构学习观,以及“能力本位教育观”等,其中能力本位教育观尤为重要。教师要树立新的观念:知识不是教师“教”会的,而是学生“学”会的;能力不是教师“讲”会的,而是学生“练”会的。知识本身不是教学的主要目标,而是为“做事”服务的工具。商务英语精读教学不仅要重视学生语言应用和商务交际能力的培养,而且更要重视“核心”职业能力的培养,如自学能力、合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创新能力和数字应用能力等,以更好适应社会对高等技术应用型商务英语人才的迫切需要。
3.教师应不断提高课程设计及组织能力
现行商务英语精读教材虽然有些内容是有关商务知识的,但大多知识性较强,基本上按照学科体系编排。为了更好地实现职业教育课程教学目标,教师应该按照课程评价标准对原有教材进行二次开发,重新设计组织教学。外语不是研究题目,而是专业工具。能力目标的确定是课程单元设计最重要的第一步,然后确定相应的知识目标、情感目标和素质目标等。知识的引入要由实际问题和需要引出,而不是由知识体系引出。课程不能从概念出发,而要打破过去“先学后做”的习惯,采取高效的“边做边学”或“先做后学”的方式,实现真正的互动:不是让学生起立答题,而是给学生真正的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锻炼能力、探索知识、总结经验,从而建立起抽象概念。
4.多采用“任务教学法”学生主体模式组织教学
“任务教学法”学生主体模式是从知识目标到能力目标,从灌输学习到建构学习,从教师主体到学生主体,从理论实践分离到一体化教学的真正转换。课程项目或任务必须具备的几项要素为:实用性、典型性、综合性、覆盖性、趣味性、挑战性和可行性。“任务教学法”学生主体模式也是一种基于问题的学习模式。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在基于问题的学习中,贯穿学习活动始终的问题解决活动是促使学生持续付出努力的最佳途径,这正是自主学习的动力所在。
5.对学生如何学习给予充分引导,真正授之以“渔”
传统教学重在如何教,而对学生如何学则缺乏充分的引导。在今天知识爆炸强调终身学习的时代,学习能力是学生需要培养的能力之一。大多数高职学生不仅语言基础较差,而且学习态度和学习能力不尽如人意。教师在商务英语精读教学中不光要注意传授语言、文化和商务知识,更要注意教会学生如何学习。
6.考核评价指标和方式应逐步多元化
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商务英语精读课程测验大多缺乏对学生理解能力、动手能力、应用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客观考核,具有一定的片面性和局限性。因此,高职院校商务英语精读课程考核评价指标和方式应逐步多元化,注重对不同层次学生不同智能的客观考核。
五、结语
高职商务英语精读教师应努力学习研究前沿教育教学理论、不断更新教学观念、与时俱进不断改革教学模式并不断提高课程设计能力。课程设计必须坚持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素质为基础,突出能力目标,以学生为主体,以项目和任务为载体,以实训为手段,坚持知识、理论和实践一体化原则。在教学中不光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和商务交际能力,更要重视增强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和兴趣,培养多元智能、合作精神,尤其要着重培养“自我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解决问题能力”,以保证学生走上社会之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就业竞争力,更好地服务社会。
参考文献:
[1]马援.任务驱动教学在高职商务英语精读教学中的应用[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2).
[2]黄瑜.任务型教学法应用于商务英语精读课程的可行性分析[J].新课程研究,2009(8).
[3]朱旻媛.浅析能力本位教育在《高职商务英语精读》课程设计中的应用[J].科技资讯,2008(34).
[4]戴士弘.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5]张建伟.从传统教学观到建构性教学观——兼论现代教育技术的使命[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9).
篇4
关键词:情感因素;英语精读教学;运用分析
英语精读教学是英语学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英语在世界通用语中占据的地位越来越高,我国对英语学习的重视也在逐步提高。英语精读是学生英语水平的重要反映,同时也是提高学生英语水准的重要途径。而情感因素是新形势下提出的重要用于英语精读教学的措施之一,诚然,由于一些因素现阶段的情感因素在英语精读教学中的运用还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笔者将结合实际对此提出一些解决措施,希望能够增强情感因素在教学中的进一步运用。
一、情感因素的概念
所谓情感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主观态度和体验。在英语精读学习中,情感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和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感情、感觉、情绪、态度等,这些情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效果,同时也影响教师的教学效率和课堂氛围。也就是说,情感因素包括两个部分:老师的情感、学生的情感。它们对英语精读教学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二、情感因素在目前英语精读教学中的现状
1.焦虑、紧张、缺乏自信成为影响学生参与课堂交流的主要障碍
由于英语与汉语本质上的不同,中国学生学习英语就目前现况来说有些吃力。宏观上来说,学生学习英语的时间并不短,现阶段一般而言是从小学三年级开始,但是效果确实不尽如人意。从微观上来说,学生自身由于在英语精读的学习过程中遇到一些挫折难免会产生焦虑、紧张、缺乏自信等情感,而老师会潜移默化的受学生的影响而在教学过程中有些丧失信心。而英语精读教学中比较重要的部分就是交流,通过交流老师才会了解学生的掌握度,但是由于学生之前产生的焦虑、紧张、缺乏自信等情感则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的表达,进而影响课堂交流。
2.英语精读教学知情脱离
英语精读教学就像汉语的文言文教学一样,不仅要能够在信达雅的原则下进行翻译,还需要学生深入文章内部去体味作者在写文章时的心境、思想感情等等。但是现实情况是大部分学生把英语精读中知识体系和情感因素分隔开来,大部分的学生在精读过程中只重视知识体系,或者说是把文章读懂,至于作者通过这篇文章所要传达的东西则无需深入探讨。这种现状是对英语精读片面理解的结果,不仅影响学生对精读的深入了解,也不利于情感因素真正作用的发挥。
3.精读课堂氛围比较枯燥乏味,学生缺乏安全感
大部分学生普遍认为精读课堂氛围比较枯燥乏味,教学模式一般都是老师逐段逐句逐字的翻译,当然在此过程中也会与学生有些互动,但是学生的注意力难以保持,同时也会产生一种强烈的不安全感。其实也是完全忽视情感因素的结果,虽然新形势下大力倡导情感因素在教学过程中的运用,但还是存在一些老师由于对传统教学模式的习惯而一时难以快速的纠正。
三、对情感因素在英语精读教学中的运用的建议
1、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情感因素运用的终极目标。据此,首先,老师需要选择适宜的精读教学材料,应该具备真实性、科学性、时代性、趣味性和多样性,并且内容需要贴近生活,这样才能从外部条件方面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教师的个人魅力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动力的重要因素。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曾经有一个有趣的调查:一些工作之后的人被询问学生期间印象最深刻的老师,最后的总结结果是印象最深刻的老师很少是因为对知识的传授,更多的原因是老师的个人魅力。所以在英语精读教学中,老师要充分运用这一点,当然也不是进入另一个极端即不重视知识体系的建立,只是相对而言也要重视教师的个人魅力的表达。最后,需要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可以采取竞赛、讨论、游戏、表演、辩论等多种方式。
2、创设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
罗杰斯曾指出:和谐的课堂氛围是学生创造性自由表现出来的重要心理环境,而不良的课堂氛围会对学生造成压抑感和不安全感,创造性不能自由发挥,并且会产生戒备。一方面老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教学方法,例如在需要学生回答问题之前不妨让学生交流几分钟,既留给学生一定的时间思考,又可以让学生在情感上有一定的准备。另一方面是老师与学生需要建立一种良好的师生关系,首先老师需要做到以下几点:以诚相待、尊重学生、公平公正、缩短距离。在此基础上,老师还需要在课下积极地与学生交流,有关学习,有关生活。恰当的教学方法加上良好的师生关系,就可以为创设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情感因素在英语精读教学中的作用
情感因素在英语精读教学中的作用一方面有助于提高学习效果,情感因素要求老师充分尊重理解学生的情感,在教学过程中的反映就是以学生为课堂的主体,一改之前的老师全课讲授为尽量让学生多开口,能让学生自己表达的老师绝不开口。学生的动口机会增多,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他们对英语精读的兴趣,相应的就会提高学习效果。另一方面有利于创设轻松、和谐的课堂学习氛围,上面已经提及恰当的教学方法加上良好的师生关系,就可以为创设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奠定坚实的基础。此外,情感是双向的,需要老师与学生共同去创造。
五、结语
总而言之,情感因素对英语精读教学的影响是巨大的,另一方面有利于创设轻松、和谐的课堂学习氛围,一方面有助于提高学习效果。没有情感因素的摄入,精读课堂氛围比较枯燥乏味,学生缺乏安全感;英语精读教学知情脱离;焦虑、紧张、缺乏自信成为影响学生参与课堂交流的主要障碍等等问题就会普遍存在。对此,笔者简要的提出了两个建议,即创设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相信若老师对这些建议进行实践,并在时间的检验下不断地完善更新,相信情感因素在英语精读教学中的运用将会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李宏杰.谈英语教学中的情感因素[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S1)
篇5
【关键词】任务型教学法;大学英语阅读;教学;应用;实践
英语教学工作需要结合阅读、写作、词汇、语法等方面进行教学,而英语阅读正是有效提高学生英语水平的主要方法之一。在大专中开设英语精读课程既可以巩固学生英语词汇、句法等知识的应用,还可以促使学生通过阅读来提升自己的英语语感,帮助学生尽快从阅读的材料当中获得重要语境信息。根据笔者在青岛远洋船员职业学院的教学经验及学生多年大学英语学习现状来看,学生的英语阅读水平普遍较低,通过日常大学英语学习,学生并不能顺利读懂英语文件、报纸上的英文,无法适应新时代时候的需求。因此,有必要从学生英语阅读现状着手,提出更科学有效、更具针对性的任务型英语阅读教学模式。
一、任务型教学法及优势
(一)任务型教学法内涵
上世纪八十年代,任务教学法(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逐渐应用于教学实践当中,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任务型教学法得到了众多外语研究、语言学家的一致认可。任务型教学,即在英语课程总目标的指导下,从英语教材出发,考虑到学生完成某项学习任务的能力提出英语学习任务,并通过丰富多元的教学设计,引导学生参与英语教学过程中来,在参与过程中对任务进行思考、讨论等来提高自身英语学习能力,从而实现英语教学目标。在任务型教学引导的课堂教学中,学生不仅仅能够顺利完成英语任务,还能够积极主动融入课堂,运用学到的知识解决英语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著名语言学家David Nunan用以下语言总结了任务型教学法:运用目的语进行英语教学,并将学习情景融入课堂,使得学生不仅完成了学习,从参与学习的过程中收获到更多学习经验。
(二)任务型教学法优势
首先,任务型教学法具有较明确的教学目标,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任务型教学在英语课堂上将学习任务首先明确,在任务的引领下,学生会更清楚自己要完成的学习任务,并且能够在完成任务之后认清自己的能力,做到查漏补缺。
其次,在任务型教学方法下的英语课堂上,学生能够学到多种英语语言技能,并且需要充分调动起长久积累的英语知识结构来完成教师明确的任务,从而拥有较好的综合英语能力。
二、任务型教学法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任务型教学方法决定了英语教学模式,因此,英国语言学家Jane Willis将该教学模式分为三大阶段:Pre-task、While-task、Post-task。
(一)阅读前阶段
该阶段的英语教学目的是进行教材的熟悉,为阅读教学做好铺垫,主要内容是教师运用书面、讨论等方式导入教材的主要教学任务,并将学生带入接下来的学习状态,使学生做好英语阅读学习准备。比如,在进行英语精读Unit 1 A Brush With The Law教学时,教师先搜集教材所需背景资料,采用任务驱动的方式将学生分组进行资料搜集。此外,引导学生对课文中的生词进行了分析,指导学生更好进行阅读,并将本单元精读课文的阅读目标进行明确。
(二)阅读中阶段
该阶段是教师带动学生进入正式阅读的阶段,教学目标则是帮助学生更好理解文章主题、内容等,并鼓励学生积极进行阅读,从阅读中获取更多主要信息。比如,在进行英语精读Unit 3 Why I Teach?的教学时,先指导学生进行扫读,大概了解文章的构架,找出主要关键词句;再教导学生进行文章的略读,对文章词句重点阅读;最后,在学生反复略读文章之后,帮助学生分析段落、词句,了解段落内涵,深入了解文章所要表达的所有信息。
(三)阅读后阶段
该阶段的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对课堂学习的内容进行温习和巩固,并且能将课堂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来,教师需要总结学生的学习特点及英语阅读教学规律,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理解思维。比如,进行英语精读Unit 5 The Day Mother Cried阅读教学时,教师应该在学生了解文章主旨及内涵后,以演说、听写等方式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对学生的表现进行客观评价,根据学习情况适当布置课下作业,包括与课文相关的短语填空、问题回答等。
三、结语
综上所述,大学英语阅读教学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教学任务,而青岛远洋船员职业学院学生的英语基础整体较弱,教师肩负的责任艰巨,必须要从学生英语阅读现状出发,采用任务型教学模式帮助学生认知自己,明确英语阅读学习目标,推动学生参与每一堂英语阅读课堂教学中,并且时刻归纳总结英语阅读教学方法,在探索与实践中提高学生的整体英语阅读水平。
篇6
关键词: 融合 创设 实现 精读教材 设计任务 掌握学情 运用感情 探究质疑 总结经验
随着对小学英语课程的不断重视,教学的有效性贯穿于教学前、教学中和教学后的整个过程。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要求我们注重教学的有效性,通过“个案学案”、“学科组合”和“教务审查”等等一系列的教学方法,有力的促进了教学的有效性、合理性、可行性和科学性。
a.教学前――精读教材,设计任务,融合教学方法
新课改明确指出:“教师应依据课程的总体目标并且结合教学内容创造性的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任务性教学活动,吸引和组织他们积极参与。”。在备课前,教学一定要精读教材,根据学生实际要求和接受能力设计教学方案,实施科学的教学方法。(1)备课的过程中主要采取个人独立思考、采纳同事经验和课组成员共同交流的方法,取长补短;(2)准备好课本关键词语,利用口语、录音和影视等等方法提高语言的准确度和影响力,加强记忆;(3)增加教学的有趣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的有效性;(4)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设计教案的层次性,提高学生学习的整体性。
b.教学中――掌握学情,运用感情,创设教学氛围
哈钦森规和沃特斯说过:“学习,尤其是语言学习,是一种情感的经历,学习过程中学生情感方面的感受对学习的成功与否起着重要的作用。而这种情感应由师生共同培养,首先是教师开启师生之间情感的金钥匙,摩擦师生之间情感的火花。”。所以说情感对于外语(英语)学习运用于课堂教学至关重要,如何掌握学情、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呢?
首先是调动感情:欢乐愉快的积极情感,可以提高学生生理和心理活动的能量,驱使学生积极思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习效率;相反,烦闷和悲愤的消极情绪能够降低和消弱学生生理和心理活动的能量,产生消极因素。如果教师能够把良好的情绪带人课堂教学,达到精神饱满、情绪高昂,就能创设一种精神振作、生机勃勃的课堂氛围,也就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种方式主要采取:1.课前听一首英文歌曲:把歌词展示给学生,歌词里挖空几句,让学生自己填充,用这种方法既让学生练习英语听力,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感到英语学习不是那么枯燥;2.让学生复述故事或笑话:运用这种方法不仅仅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而且在有趣和风趣的故事与笑话当中活跃课堂气氛;3.课前五分钟进行师生或生生互相问候,有利于对话练习和增进师生之间的亲和力和了解程度。
其次是创设境界:对于学生的感情投入主要是通过教师自身的情感能力和能量与教材的具体内容体现出来,人具有活生生的灵魂,教师是“大灵魂”学生是“小灵魂”,学生需要教师感染,使师生在共同的课堂对共同的学科产生共同的热情。
再次是唤起激情:教师肩负着教书和育人的双重任务,英语教师则可以结合教材中许多思想性强感情丰富的文章,挖掘情感信息,唤起学生喜悦、快乐、好奇和向往,产生共鸣。
最后是投入心声:教师要在讲课之中随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理解程度认识程度、和思考程度,鼓励学生,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给予肯定和赞扬;特别是对于“学后生”和“学困生”,要一视同仁、不能歧视、奉献感情,“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教师的感情如同涓涓溪流能够滋润学生干渴的心田,激发热情,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
c.教学后――探究质疑,总结经验,实现有效延伸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学以后主要在于梳理思路、总结经验,因为思考决定行为,思考引发学生质疑、探究和发现,并且能够总结,寻找规律,使学生能够运用总结到的规律学习新的词语、词汇和语法,体验“授之以渔”的教育理念和丰富内涵,达到有效教学的不断延伸。英语教学中,教师的工作主要在于传授方法和指明路径,使学生了解知识的整体性,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总结。
第一、课堂教学以后,教师要对教学过程进行质量的自我评估,这是对于教学经验的拓展与延伸;
第二、教师要有意识、切合实际的给学生予以指导,让学生自己评价自己,使学生养成自觉思考、自觉学习的良好习惯,这也是实现有效教学的拓展与延伸;
第三、更多的实行“师师互动、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的有效途径,加强同事之间在本学科中经验、知识和方法的交流与互补,强化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了解和相互信任,有效的实现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帮助、相互尊重和相互促进;
篇7
关键词:阶段式教学 精读课 任务型教学法 多媒体和网络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3.093
1 学情分析
英语是世界的通用语言,是大学生走进社会后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我校英语教学现状:大班授课,课时少,教学任务多。因此,我校过去以教师讲授知识为主,形成了重应试教育、轻素质培养,重形式教育、轻文化基础知识的培养的传统模式。
因此,让学生充分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同时又能保证传统大学英语教学的优势,为四级考试做好基础知识的储备,是我校大英教学改革的重点。
2 教学定位和目标
结合我校的英语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英语水平,英语教学被设置成两个阶段(见图1)。不同的阶段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和方法。即大一激发语言学习兴趣并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大二则从听说读写几方面贯穿四级考试的技能。总体来说,是以知识教育为基础,以能力培养为目标,使理论和实际有机结合。
(图1)
研究表明,学生明确了学习目标和学习价值后,学习兴趣和潜力会被激发,学习动机更加主动。[1] 为突出个性化的自主学习,提高学生自我管理能力,我们设计了学生自主学习个人学习档案,帮助学生制定适合自己学情的近期和远期(学期,学年)目标及计划,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学中,教师要针对学生个体差异做出不同的指导方案,组织学生自评、互评。教师阶段性地和学生谈话,分析过程性学习的效果,给出建议,引导学生调整学习计划。
3 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辅助学生达到所定教学目标而采用能解决教学理论问题的行为。本文介绍了两种教学策略。
3.1 任务型教学法
复旦大学蔡基刚曾指出:“大学英语精读课是全国高等院校中规模最大的一门课程,也是大学生最为重视、费时耗力最多的基础课程,但似乎也是大学最为失望的课程之一。” [2] 为了追求英语四级考试的过级率,很多教师曾经在教学中只强调单词和阅读,而忽略了听、说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
英国语言学家Jane Willis(1996)在她的专著A Framework for Task-based Learning 中提到的任务型课堂教学的三个步骤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起到积极作用。以下是我们在其观点基础上进行的具体教学策略。(如图示)
①前任务(pre-task)----教师引入任务
②任务循环流程(task-cycle):
a. 任务(task)---学生执行任务;
b. 计划(planning)---各组学生准备如何向全班汇报任务;
c. 报告(reporting)---学生报告任务完成情况;
③语言聚焦(Language focus)
a. 分析(analysis)--学生分析其他各组执行任务的情况;
b. 操练(practice)---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练习语言难点。
Vygotsky认为所有的认知发展包括语言的发展都是由个体之间的互动产生的。[3],根据大一精读课的主题和内容,设置相应的教学任务。学生被分成若干小组,进行分工和合作式的探索交流及查询资料等活动。并以情景剧,对话,小组书面报告,PPT展示的形式向全班汇报。而教师的总结也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以激励赞扬为主,兼具一些建设性的意见。
任务型教学方法让学生将学习语言知识与自身体验结合起来[4],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
3.2 多媒体和网络式教学法
教育部《大学英语教学要求》明确指出:“高校应充分应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采用新的教学模式改进原来的教师为主的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5]多媒体教学过程就成了“教师―课件―学生”的信息传递过程。[6]
大二精读教学则侧重四级考试的技能。通过新视野大学网络平台,学生以自主在线或下载由精读课文改编的四级难度的阅读文章,完成自主学习和测试。
监控和评估采用自我监控和教师监控两种手段。评估方式采取奖罚政策,随机或定期了解学生自主学习进度,促进学生有效地完成自主学习。
4 结论
任务型教学法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能动性,达到以学生为中心的体验探究式的大学英语教学理念。多媒体教学网络平台成为教师知识更新的源泉和师生互动的桥梁。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我们要深入探讨,积极反思,不断探索。从而帮助学生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参考文献:
[1]盛荣杰,孙咏梅.外语教学心理学[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6.
[2]蔡基刚.后大学英语教学时代的精读课程走向研究[J].外语研究,2010,(6).
[3]Richards, Jack C. & Rodgers, Theodore S. Approaches and Methods in Language Teaching [M].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0.
[4]王婧.大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探析[J].考试周刊,2011,(6).
[5]蔡基刚,武世兴.引进多媒体网络技术,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J].外语界,2003,(6).
[6]沈燕琼.论大学英语教学中多媒体教学与传统课堂教学的优势互补[Z].
[7]Willis.A Framework for Task-based Learning [M].London:Longm
篇8
关键词: 任务型教学法 高级英语教学 应用
1.高级英语课程特点与教学要求
高级英语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英语专业高级阶段(本科)的精读课,课程的重点是:(1)提高阅读理解和词汇运用能力,即能掌握和使用所学的词汇,特别是同义词、近义词的区分和使用,正确理解文章的内容和主题思想,抓住文章的要点,分析文章的结构、语言技巧和修辞特点;(2)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即能用英语解释、用汉语翻译文章中的难句,使用英语归纳文章的主题思想,并能对文章的内容进行简单的分析、评论。教师要帮助学生正确理解精读课文及作者的观点,通过讲解和练习,提高学生独立解决语言难点的自学能力,提高学生写与译的能力。教师在此过程中不仅要检验学生对所学语音的掌握和对文章的理解,同时还要帮助学生巩固所学语言和知识,使其达到熟练的程度。教材精选了32篇文章供学生仔细阅读,并且补充了许多新的语言现象和文化背景知识,以帮助学生提高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但其题材、体裁、词汇量、语境等不可能太广,所以只要求学生对课文进行精读是不够的,还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泛读,以达到在多种语境下观察、体验已经学过的词的各种形式,学习已知词汇的新词义,在不依赖词典的情况下,根据上下文猜出生词的大概意思。
同时,自学考试本身的特点也对自考生是一种影响。为了拿到国证,学生必须通过对考纲规定课程的考查,这就决定了他们的学习方式主要是以课本为中心,希望教师能在有限的时间里帮助他们最大限度地理解和把握课文重难点,以期能顺利地通过考试。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必须选择合适而有效的教学方法,才能既达到并完成考纲的要求,又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实现语言的积累与语言能力的提高。通过对不同教学方法的比较与筛选,我最终选择了任务型教学法。
2.任务型教学法的理念和优势
任务型教学法(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它的发展和完善得益于语言理论和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及外语教学等理论的支持。任务型教学法是一种动态发展的学习法,它旨在把语言教学真实化和课堂社会化。所谓任务,crookes(1989)认为它是指特定目的的一项工作或一个活动,在教育课程中,它主要用于搜集资料进行研究的工作或活动。语言学习的“任务”就是有目标的交际活动或学生为达到某一目标而进行的交际活动的过程,是一种“在实践中学习”(learning by doing)的语言实践。任务型教学法的核心是“以学习者为中心”和“以人为本”,是以“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为理论基础,符合二语习得内化过程的理论假设。
与传统的精读教学相比较,任务型教学法从重视语言知识转向重视语言交际能力,从重视教师的作用转向重视学生的作用,从以教师为中心转为以学生为中心。任务型教学法通过教师结合课文设计一些学生熟悉且符合实际的教学活动,创造真实或相对真实的语言环境,在学习过程中以学生的活动为中心,教师的作用是指导者、组织者、引导者和答疑者。学习者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再是被动地接受语言知识,而是主动地开动脑筋,积极参与各项活动,因而大大地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其潜能,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中心。
任务型教学法强调学生不仅要注重语言,更要注重语言学习过程,强调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过程中的互动与合作,强调过程和结果。任务型教学法通过相对真实的任务,使学生在通过小组讨论或者角色扮演等活动努力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加强师生互动,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调动学生积极的情感因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认知能力。同时,任务型教学法还激发学生为了完成任务,积极地应用和分享已经获得的体验和经验,学习和训练对语言的理解、操作和运用。在完成一项任务的过程中,学生对于语言运用的广泛性、深入性、复杂性、机动性都会亲自经历。因此,无论从教学目标,还是从教学模式来看,任务型教学综合了传统教学法和交际教学法的优势,有其独特的吸引力。
3.任务型教学法在
高级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willis(1996)提出了任务型教学模式的三个阶段:任务前阶段(pre-task)、任务中阶段(task-cycle)和任务后阶段(post-task)。任务前阶段是准备阶段,任务中阶段是实施阶段,任务后阶段是验收与提高阶段。这三个阶段相辅相成、互相作用。其中任务中阶段是核心,任务前阶段为其创造了有利条件,而任务后阶段是前两个阶段的归宿,是促进学习者语言内化过程的具体手段。
自考生的学习方法因为考试方式的缘故,很多人习惯于被动听课,对课文的重难点进行死记硬背,而忽视了学习过程中的交流互动,这就造成他们在知识积累与应用方面的低效与僵化。鉴于这种情况,笔者在紧扣高级英语考纲的前提下,对这32篇文章进行了分析归类,针对每篇文章的特点,设计不同的任务,让学生在掌握课本知识的同时通过交流互动对知识进行深化与应用,实现高级英语考纲所规定的教学目的。以下我以高级英语上册第七课“miss brill”为例,展示任务型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1)任务前阶段
1)讨论。学生以5人小组为单位,回顾和讨论他们已经学过或读过的有关意识流的定义、著作和作家,分析和归纳意识流写作的技巧与表现方法,介绍自己了解的意识流作家、作品。通过讨论,学生对意识流有了比较全面清晰的认知。
2)作品欣赏。发给每个小组一份阅读材料,内容为三个著名意识流作家伍尔夫、乔伊斯和福克纳作品的片段,要求学生阅读并讨论三位作家在运用意识流技巧写作时各自的特点及手法。经过讨论与总结,学生归纳出视角转换、内心独白、闪回式等意识流写作特点。
3)课文导入。学生阅读文章的背景和作者简介,对文章内容和写作技巧进行预测。结合课后翻译练习,教师用ppt演示文章结构,将文章的精彩句子或结构突出显示,学生对此进行评价和讨论,为随后的任务进行铺垫。随后教师列举出本课需要辨析的近义词,要求学生讨论并回顾学过的相关知识,进行分辨。
这个阶段的任务所起的作用相当于热身,使学生对于文章的题材、写作技巧、知识要点在心理上有所准备。(1)激发学生兴趣,通过交流创造积极的课堂气氛;(2)促使学生产生成就感,对将要学习的内容产生积极的预测;(3)是通过不同教学媒体和教学方法,使学生明确本课的知识性目标和语言学习重点,做好到下一阶段任务的顺利过渡。
(2)任务中阶段
1)拼图阅读。要求学生速读全文,标识出关于心理描写、景物描写、人物描写、事件描写的部分,接着师生对于各部分的划分进行交流,统一观点,再将学生分组,各自专注于一种描写,就其内容、写作技巧和表现手法进行讨论。完成任务后,各组向全班报告本组的讨论成果,最终使全班对文章形成整体的印象和认知。
2)师生互动。教师对各小组的讨论结果进行总结,要求学生找出小说的开端、结局、进展和部分,对于不同的回答进行分析辩论,使师生观点达成一致,然后将学生分成四个小组,每个小组讨论一个部分,范围包括写作手法、语意衔接和长句难句的翻译。在完成任务后,各个小组向全班进行报告。在每位报告者结束后,教师与其他组的学生就报告中含混或有歧义的表述进行提问,通过解释和辩论的方式使学生不断地加深和修订自己对小说内容的理解和知识点的巩固。
3)翻译巩固。通过上个环节,学生对小说的主题、写作特点和表现手法形成了清晰认知,阅读欣赏的目的已经完成,这个环节就要对其中的难句、长句和语言点进行巩固和应用。教师用ppt展示文中的重点句子或段落,学生两人一组进行合作,全班以抢答的方式逐一对这些句子或段落进行翻译,同时对其中的语言点进行解释或造句。通过学生积极的参与和竞争,文章的语言点和认知目标得到了实现和巩固,教师只是在有争议的时候提出自己的看法以供参考,而不是对语言点逐一解释和举例说明,但效果比传统的处理方法更好。
(3)任务后阶段
1)阅读巩固。学生再次仔细阅读文章,结合前述活动形成的认识,独立形成自己对文章的整体印象,同时对含有语言点的句子做出标志。教师把文章的重要句子或段落以完形填空的方式用ppt展示出来,要求学生在不借助于课本的情况下进行填空,先独立完成,再与同伴交流,最后与课文原文进行对照,以达到自我检测和巩固的学习目标。
2)真题自测。教师用ppt展示历年自考的高级英语试卷中与本课有关的试题,学生先独立完成,然后师生一起分析讨论,最后得出统一答案。这一环节紧扣考纲,学生对考试的题型与侧重点也有了近距离接触,对于克服他们在学习高级英语时极易产生的畏难情绪很有帮助。&nb
sp;
3)总结交流。前述的各个环节已经逐一完成,学生之间进行讨论总结,教师与有疑问的学生进行交流答疑,对个别学生的理解与巩固情况进行抽查。全班一起逐一完成课后习题,要求学有余力的学生完成后面的写作练习。全班回顾和复习本课的重难点,提供课后拓展阅读的参考信息。
4.结语
将任务型教学法应用于高级英语课堂,改变了自考生在语言学习中的被动角色,促使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教学,主动进行思考交流,学习的兴趣、积极性和自信心都得到很大提高,学习的效果更为持久和巩固。任务型教学法也改变了高级英语教学中的“一言堂”现象,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交际活动的组织者、语言学习的引导者、疑难问题的发问者、教学目标的管理者、教学效果的检测者。教师不用再忙于重复或琐碎的语言点讲解,学生不再消极被动地接受和记忆,通过交流合作与不同方式的巩固,与传统的教学方法比较,教学的目标得到了更好的实现,学生的学习负担得以减轻。因此,教师应该对任务型教学法进行充分了解与挖掘,创造性地应用于英语专业精读课,特别是高级英语课的课堂,使师生双方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充分体会到语言学习的乐趣,提高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能力,让自考生在高级英语的课堂上不再沉默,而是积极欣赏、主动交流,学习不再只是为了通过考试,同时也是一种享受。
参考文献:
[1]高级英语自学考试大纲.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1999.
[2]曹鸣.任务型教学法在大学英语精读课中的应用[m].us-china foreign language,oct.,2007,(5).
[3]crookes,g.and schmidt,r.motivation:reopening the research agenda[j].university of hawaii working papers in esl,1989,(8).
篇9
[课题项目]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大学英语教学中汉英思维模式对比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D/2008/0I/035)
[中图分类号]G642.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1)30-0085-02
近年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在给高校传统授课方式带来空前挑战的同时,也为构建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带来新的机遇。2007年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编著的新版《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进一步肯定了计算机和网络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明确提出了英语教学方法应由单一的课堂教学向全方位、立体化教学方式转变,应构建“基于计算机、网络以及课堂相结合的英语教学模式”。这一要求的提出,大大加快了英语课程体系和教学手段的全面改革。为此,笔者构建了多媒体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精读任务型课堂教学模式,通过近两年的教学实践,初步表明“任务型教学模式”符合国内高校的实际情况,通过学生“角色的参与”和“任务的指派”,能有效提高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及自主学习能力。
一、任务型教学的含义及理论基础
“任务型教学模式”并非一个全新的教学理念,早在19世纪80年代,印度的珀雷波(N.S.Prabhu)便提出了让学习者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习英语的想法。Davies和Pearse也认为,任务型教学大纲不是由语言点组成,而是由要求综合运用语言的许多任务组成的。Breen又指出:“‘任务型教学’的‘任务’就是指一系列工作计划,其全部目的就是为语言学习提供方便――从简单的短暂的练习,到更加复杂的较长时间的活动,例如问题的解决或模仿到决定的制定。”换言之,“任务”就是带有某种目的性的活动,在这一活动中学习者运用语言达到某一真实的结果。在任务型教学中,语言回归到作为交际工具的本然角色,使用语言只是完成任务的途径和手段。简言之,传统的任务教学法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学生先接受一系列有明确目标、与英语课堂教学密切相关的任务,再进行详细周密的筹划和实践,最后以撰写报告等形式完成任务。这一教学法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以及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创新能力等多种技能。但随着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多媒体网络环境下的“任务型教学模式”又呈现出不同于传统方法的典型特征。一方面,由于多媒体技术具有的多维化、集成化和交互性特征,能大大丰富表现力,更有利于信息加工和语言习得,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缩短教学时间、扩大教育规模、培养学生思维创造力和个性差异,使教材发生巨大的变革。另一方面,网络技术能使教师和学生、学生之间的信息互动、实时的交流成为可能,改变了传统模式下信息不畅,任务完成过程缺乏有效、及时反馈的情况。因此,构建多媒体网络环境下的大学英语精读任务型教学模式,能有效克服原先教学模式的不足,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二、大学英语精读任务型教学模式构建与实施
大学英语精读是目前国内高校英语学习的最重要的课程之一,其内容多为经典的英语范文,大多数范文都具有深厚的文化背景和时代特征,对范文的深刻理解和掌握,非常有助于理解英语国家的基本的人文、风俗及思维习惯。按照大学英语精读课程的要求,根据任务实施的不同阶段,把任务细分成课前任务、课上任务和课后任务,各阶段任务的实施和完成需要充分利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支持。教师也会突出利用计算机等多媒体设计并操作各种语言练习,来评估学生对所学英语语言的掌握程度,从而达到外语教与学的最优化。
1 设计任务的注意点。任务型教学模式实现的关键是如何设计任务以及如何实施任务。任务的设计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任务的设计必须有明确的目标。学生根据目标有目的地运用英语进行交流任务,即用英语解决实际问题。第二,任务的设计既要难度适中又要有可操作性。任务太难了学生会失去信心,太容易了会使任务索然无味,教师应充分了解学生的情况并据此设计任务。另外,要考虑活动的时间,不宜过长而冲击正常的教学进度。第三,教师要以学生的兴趣和爱好为出发点,在课堂教学中创设出各种真实的生活情景,让学生如同身临其境,从而达到教学目的,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第四,任务的设计还应考虑到其他学科间的相互渗透联系。任务型教学活动的交际性、结构性、科学性、趣味性等特点,体现了知识间相互浸透与联系的特征,教学语言技能的目标设计知识面要宽,信息量要大,使学生在英语课程中涉及许多英语语言知识以外的东西,综合素质得到发展。
2 教学模式的构建。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观念、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的教学稳定结构形式。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精读任务型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应体现学生主体性、情境性、合作性和探究性等基本特点,同时还应符合课堂教学的支配性、交互性、策略性及可操作性等一系列认知和情感特性。笔者从学生认知活动的基本规律出发,结合《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及本校英语教学的特点,构建了多媒体网络技术的大学英语精读任务型课堂教学模式。如图所示,该教学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布置课前任务(学习目的和要求、主题相关性任务以及课文课件的熟悉),实施课上任务(课文内容讲解、主题任务成果展示和教师评价),布置课后任务(词汇测试和模仿写作)。所有任务的实施与完成都离不开多媒体和网络技术。
3 教学模式的实施。现以《新视野大学英语》(2008版)第三册第八单元A篇课文“Legal and Moral Implications 0f Clon-ing”为例,对任务型大学英语精读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作一简要概述:首先,布置课前任务。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课程内容设计与当前学习主题相关的、尽可能真实的学习任务,以最大效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1)把本单元及本课的学习目的、需要掌握的关键单词、短语、语法项目、文章结构分析、结构写作模仿等放在网络上,让学生了解。(2)围绕主题提出相关的值得探究的话题,Legal and Moral Implications 0fCloning主要讲述了克隆羊多莉的诞生引发了人们对克隆技术的思考。根据这一主题,提出相关问题,学生可以小组为单位研究讨论,每一小组选择一个主题问题,此任务让学生能动地收集、分析资料,用探索、发现、质疑等方法主动构建知识的意义,最终解决问 题,完成任务。(3)把本课的词汇制成一个单词表和词汇自测习题放在网上,对于重点掌握词汇,让学生填写其派生词、同义词、反义词和固定搭配,并完成词汇自测习题。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查询或查阅词典等方式了解词汇的用法并熟记单词。(4)教师充分利用网络环境、多媒体技术制作精美的课件,并放到网络上,让学生自主学习。课文PPT课件包括了文章结构分析、主题思想的概括、词汇语言点讲解以及结构模仿写作等。学生如有问题可在小组内研究讨论,也可在课上提问集体解决,或利用教学网上的课程论坛进行交流,或发邮件至班级公用邮箱个别解决。
其次,实施课上任务。(1)根据本课的教学要求及学生的语言水平,利用PPT课件就课文内容如语篇结构分析、段落大意、主题思想、文体写作及关键句型等方面有重点的讲解及分析,帮助学生进一步理清课文内容,掌握篇章结构以及相关语言知识点,帮助学生打下扎实的语言基本功。(2)对课文中的一些难点、要点进行提问,以便了解学生是否理解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学生若对课文有疑问,教师可当场解答,也可以利用课程论坛、班级公用邮箱进行交流,确保学生对文章内容的全面、透彻理解。(3)各小组以PPT课件形式汇报主题问题研究情况,要求全体组员共同参与,分工完成口头汇报。汇报结束后,由其他小组成员进行提问并对该小组的汇报作客观评价。在汇报的整个过程中,教师对每一小组甚至每一个学生的表现做口头评价和书面记录,并对相关问题进行解释、分析及指导。所有小组完成汇报后,教师对整个主题问题进行全面总结。
最后,布置课后任务。(1)要求学生完成本单元的网络作业。学生自主完成并递交,教师负责监督和检查,确保学生按时完成。(2)布置summary写作练习以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Summary写作练习可在组长的带领下在组内进行交流汇报并作出客观评价,组长记录评价结果。(3)布置课文结构性模仿写作练习。学生完成后,可通过电子邮件向老师递交或直接递交到大学英语课程网页上,教师抽取1/3进行批改,并在下节课上师生一起评讲。
三、教学效果分析
笔者承担了08级两个大一班级的英语教学任务,以便在实际精读课堂教学中作实证研究。将两个大一班分别定为实验班和对照班,两个班级人数各61人。在实验班教学中结合多媒体网络环境采用任务型教学模式;而在对照班的教学中应用的是传统的教学方法,即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词汇课文讲解。在实证研究中,笔者主要采用综合研究方法,即两班在大学第一学年开始和结束时的成绩比较。
大一新生入学时都参加了学校统一安排的摸底考试,根据数据分析可知,在进行英语课堂教学实验前,实验班的成绩稍高于对照班,但两班均值相近,分别为70.7423和70.4657,且两组的显著性差异不大。
经过分析实验后第一学年结束时期末考试成绩可以看出,在学年结束的期末考试中,虽然两班经过一年的学习,成绩都有所提高,但实验班的均值上升明显,达到4.1833(74.9256-70.7423);而对照班只有0.6977(71.1634-70.4657)。就标准差而言,实验班的标准差降低到9.21341,即学生的分数离散程度降低而集中度提高,因而分数相对集中;对照班的标准差骤然提高到11.14382,即学生的分数离散程度提高而集中度降低,因而高低分悬殊拉大。另外,两班实验后的显著性水平都提高,表明该实验是有效的。由此可见,多媒体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精读任务型课堂教学模式达到了良好的效果。
四、结论
实践证明,开展多媒体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精读任务型课堂教学是可行的、有效的。此教学模式有利于开放式学习环境的构建和学生学习主体的发挥,最大限度地实现网络环境与课堂教学模式的有机整合,同时也加强了教学双方的实践互动环节。与传统教学模式从语言内部结构人手、过多关注语言形式相比,任务型课堂教学从语言运用技能出发,更多地注重学生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及探究能力的培养。该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实施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及创造性,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包括自主学习能力、探究能力、思维能力、研究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交流和协作能力、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等均得到了有效的培养和提升。
篇10
[关键词] 高职院校英语阅读能力
英语阅读是一种综合性思维活动,阅读的过程也就是大脑进行记忆、理解、判断等综合的思维过程。所以通过阅读,学生会不断扩大词汇量,并能促进对语意的理解提高判断力,同时也会使自己的语言在交流过程中更加丰富、生动,有助于提高学生英语方面的实用技能。而高职院校的学生普遍英语基础差,词汇储备量小,语法知识不系统,不会解读复杂的语句,缺乏英语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缺乏文化背景知识,英语程度参差不齐,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这对进行英语阅读训练造成了很大的障碍。
教育部早在2000年颁发的《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中就提出了“以实用为主,以应用为目的”的教学思想,高职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实用能力。
基于这一点,我在英语教学中从三个方面侧重了对学生英语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精读和泛读相结合
精读是指深入分析语言现象及语法关系,细致地逐词逐句地了解读物的内容,从而使学生掌握如何运用基本语法和基本词汇,它是学习语言知识的主要途径,是进行泛读的基础。泛读是指人们用较快的速度而不通过翻译手段读懂全文大意。由于高职高专的英语教材在内容与程度上有一定的难度,英语基础原本就薄弱的学生对教材中的某些难点难以接受,所以采取精读和泛读紧密结合,对学生进行分阶段的训练方法。第一册书,让学生在精讲之前,在规定的时间里(时间按课文的难易程度和长短规定)进行阅读,只需理解大意并能说出文章的中心思想或基本内容,这样做主要是检查阅读的效果。然后对文中的词语及语法现象按精读要求向学生进行细致的讲解,使学生既扩大了词汇量又掌握了文中的语法知识。在练习课上,首先让学生用英语口答老师提出的有关课文内容的问题,接下来做些对课文加深理解性的练习题,类型有问答题、判断题、填空题和选择题,促进他们阅读能力的提高。第二册书,由于课文内容的程度较深且篇幅较长,因此适当延长了泛读所规定的时间。在阅读理解时要求学生只需了解全文大意,遇到生词尽量依靠上下文或构词知识去悟出其含义,若猜不出含义可暂时丢开不管,非必要时不去查词典,记下疑难处,待讲解时处理,然后要用英语概述大意及中心思想、段意,要做大量理解性练习(包括口头的和笔答的),类型同前,通过做练习题使学生对文章内容能理解透彻、领悟深刻,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我体会到这种精读和泛读相结合的方法对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是很有助益的。针对英语基础薄弱的高职学生来说,精读学习是基础。泛读学习是实践,是为了巩固精读所学内容,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教学效果。
二、讲求阅读速度
速度是指每分钟阅读的词数或字母符号数。阅读应注重速度,经常纠缠在语言细节上,靠查辞典逐句解释的阅读在实际工作中是没有意义的。阅读的速度不仅在未来的实际工作中有其重要作用,而且它本身也是培养英语运用能力和自学能力的重要手段。当人们在用语言交流时,注重的是语意的理解,无需分析语法现象,因此在阅读中应抓住意群,一组词、一组词地阅读,捕捉关键词语,理解所读内容的大意,才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
然而,阅读速度的关键问题是词汇量。因为词汇量和阅读速度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词汇量大,阅读的速度必然加快。如果读物中有许多生疏的词,读者就不可能正确理解读物中的内容。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就是选择适当的读物,培养广泛阅读兴趣,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扩大词汇量。
三、加强检查学生阅读理解的效果
在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同时还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检查和考核工作。在以往的英语考试中,考查学生阅读理解方面的题仅占10%。随着教学方法的改变,以前只注重考查词语的用法和语法的掌握情况,现在分阶段地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效果,而且在期末考试中,阅读理解性试题的分数比重已提高到60%。考查的题型有判断正误、选择题、填空题、问答题和考查学生概括能力方面的题,如:说出全文的中心思想和段落大意等。采用这种方法对学生训练一个时期后,经过测试70%以上的学生读速可达60~70WPM,理解性题的正确率为80%以上。
以上仅是我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总结的一个体会,这并不是培养阅读理解能力的唯一方法。培养阅读理解能力的方法很多,而且各校、各班学生的实际情况也不尽相同,因此,必须根据学生的特点并结合专业特点采取不同形式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
参考文献
[1]秦美娟.高职高专英语阅读教学的问题与对策[M].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6)
[2]周雪.英语高效阅读与写作研究[M].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