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构成课程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27 16:51:2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立体构成课程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立体构成课程总结

篇1

( 一) 对立体构成课程的认识

形态构成系列是传统建筑学设计基础训练课的必要组成部分,其中,立体构成课程对促进初学者思维方式从二维平面向三维空间转变尤为重要。纵观当前各大建筑高校的形态训练课程,较有特色的有东南大学的空间营造实验式教学、香港中文大学的建构与操作系列等。从表面上看,有的突破了传统建筑学将立体构成作为单一课题进行训练的方式,而将其融入到整体形态训练和建筑设计基础教学之中。但大多数学校的教学体系对基本形态设计能力和建筑学逻辑思维的培养均比较坚持,将立体构成训练视为推动学生认知三维形体与空间、体验形态设计及塑造、表达设计方案及透视等的重要转折点。在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的一年级建筑设计基础课中,立体构成课程被安排在平面构成课程之后、空间构成课程之前,具有承上启下的意义。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科的发展有着深厚积淀,多年来始终尊重建筑学传统核心理念和传承建筑学基本素养教育,逐渐形成并延续了自身特色。除了强调形态构成三大系列之间的前后承接关系,还定期结合教学评价和反馈信息对课题组织、内容、成果要求和评价标准等进行反思和调整。教学中积极利用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这一平台,以及设备完善的专业模型试验室等资源。课程教学实行由年级主持统筹负责、课题组组长总体负责、课题组成员分项深化研究的模式。

( 二) 十年教学回顾

近十年来,课题组成员一直秉承及时总结、积极交流、统一思想、慎重调整的思路,不断优化与完善立体构成课程体系,将2010 年以前的教学总结为三个阶段: 传承、发展、突破。近五年来,基于对学生建筑学思维的培养,以及探求空间和建构体验的角度,逐项推进如下教学改革:

1. 时间设置

将建筑测绘作业提前至一年级( 上) 形态构成训练之前,将立体构成内容推后至一年级( 上) ,作为最后一个部分,强化基础能力训练的同时也为衔接空间构成内容预留了较充裕的时间。

2. 教学交流

自2012 年起至今,每年利用暑假时间,安排课题组骨干教师参加由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专业指导委员会,在香港中文大学建筑学院举办的建筑学专业教师研修班,从教学和执业角度对该校的建构与操作系列课程进行学习和研讨,这极大地推动了立体构成课程教学改革方案的实施。

3. 教学方案

在专业化和职业化导向下,对教学目标、内容及其评价体系进行调整,并提出各项具体改革措施。

4. 成果评价

以建筑类型学为基础,将评价标准和机制导向更客观、可描述、强调操作逻辑、偏重形式秩序的方向上来。

( 三) 对立体构成课程教学的反思

首先,现行教育体制普遍忽视大学本科教育之前对学生人文和艺术素养的培育,使其在进入大学建筑学专业之前缺乏相应的基础,思维方式上一时难以从应试教育向设计专业学习的转化。其次,建筑学类型化教学的发展使传统构成系列课程的比重和时间,随着建筑设计训练课程的加强而被不断挤压,课题组成连贯性不强,造成学生对形态构成知识了解不深、掌握不够而带来形态设计手段上的贫乏。再者,在实际教学辅导中,由于教师对形态构成系列课程重点和针对性的理解不一致,加上受到个人形态素养差异性的影响,又缺乏统一而明晰的评价标准,往往造成教师辅导时重点不清,难以有效引导学生建立基本的建筑美学观。此外,受流行艺术和视觉美学影响,构成训练若不能坚持自己的核心要求和原则,则很容易流于工艺美术类的训练,沉迷于形式美学的追求。学生也难以认识到形态构成训练与建筑设计之间的关联性,以致在形态和空间的鉴赏、分析和建构方面的能力较弱。

二、教学改革方案

立体构成课程教学改革的初衷是从培养建筑学思维角度出发,引导低年级学生认知形体与空间的关系,掌握形态设计的基本能力; 体验建筑设计本质建构行为的发生规律,并引导和激发其创造潜能。帮助学生有效建立初步、系统的建筑设计思维,培养设计专业的基本技能,树立正确的建筑价值观和认知论,掌握科学的工作方法,并循序渐进地积累专业知识。因此,在教学中建立系统性、设置关键点并预留拓展性,是立体构成课程教学真正成为建筑学基础教学体系中重要环节的关键。在一年级教案设计形态构成系列中,有关立体构成的部分介绍了课程教学目的、作业要求、各阶段主要任务及其实施情况等( 一) 教学体系建构

1. 建立系统性

针对当前形态构成课题联动效果并不理想的情况,在一年级建筑设计基础课程中强化立体构成与平面构成、空间构成课程的联系,使之形成有机整体。引入建构概念并描述建构行为的发生机制,引导学生在一定操作规则下,从二维平面到三维空间形态生成,再到改变空间属性,如加入色彩、质感、材料等,以及空间局部构造、建造工艺等,帮助学生逐步深入理解形体空间建筑的生成逻辑。合理设置整体规则和阶段性任务,既强化每个课题的针对性,又形成建筑设计全局观。

2. 强化关键点

( 1) 运用理性规则。

加强构成操作过程理性规则和形式秩序性的引导。对大多数学生而言,在构成的单元体阶段应鼓励选择单一类型元素,如线材、板材、块材等,以取得在形态生成过程中的一致性;在生成方向选择上,鼓励使用更具有空间意味的减法法则,以有利于学生理解建筑空间生成逻辑。与加法不同,前者先将立体构成的空间限定在一个范围之内,如虚空的立方体,以更好地与空间构成衔接; 在形态生成操作规则上,宜尽量选择单一、理性、可逆的手法,以实现沿内在逻辑性生成造型而非不可逆的、漫无目的的自由式创作,并保持设计衍生的无限可能性。

( 2) 在形体之外表达空间。

通常在立体构成中首先被关注的是实体形态,而空间实质是立体构成形态中负形所指的部分,对理解建筑空间形成、演进和发展十分重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空间拓扑思维能力。在从三维实体向空间认知的转变中,理解实体与空间相辅相成、互为图底关系是掌握空间造型能力的关键。立体构成训练是空间构成训练的前提和基础,教学中提前让学生具有理解空间的心理准备,对于后续构成课题的学习意义重大。

( 3) 强化类型化教学。

建筑类型学是理解、认识和运用建筑设计的基本逻辑体系和有效方法,有助于初学者迅速理解建筑学核心思想,并掌握形态设计技巧。在教学中可以预设一定的与建筑相关的原型,如从历史建筑中提炼出柱廊原型,可以转化为阵列线材和上下面材在立体构成中进行应用。又如从地域建筑原型中提炼出关于传统材料表皮肌理,同样可以转化为立构形体中小单元体规律性组合的形式并向空间造型自然转化。

3. 预留拓展性

教学改革计划中将形态构成系列课程整合成一个大题目,并进一步考虑结合一年级最后一个景观建筑小品设计题目来设置。远期则考虑形成贯穿一年级( 下) 和二年级( 上) 的跨年级设计题目。引导学生完整体验一次从概念逻辑生成到设计方法演化,再到建构技术行为这一建筑设计全过程的思维和操作方法,同时使建筑设计基础教学从形态构成更好地向建筑设计延续。

( 二) 教学核心要素: 空间与建构

回归建筑学认知和营建空间的本质,通过基本的建构行为实现空间、功能、形式和经济的一致性。

1.空间

空间是传统建筑学关注的核心问题和要素,在建筑设计教学和实践过程中一直是探讨和研究的重点,由此能引生出许多与建筑相关的要素、问题、技术和系统。教学中对于空间概念的传授,一方面依托专题讲座和专业阅读的形式,结合建筑设计案例和艺术史评析来建立系统的空间认知论和建筑形体观( 见表1) 。通过专题讲座深化学生对艺术史、艺术流派、建筑批评、绘画鉴赏等背景知识的理解,提高对人文艺术传统的兴趣。另一方面在辅导方案过程中,通过教师有意识的引导和设计示范,帮助学生在形体塑造过程中感知并理解空间的形态特征,以及符合形式美原则之组合规律,学会从空间内部虚拟视角去观察、认识减法思维之下的形体关系,并引入透明性材料来阐释空间之间形成的透明性。此外,鼓励学生运用电热切割机等模型工具和手段,从大的有外部空间限定的整块材料入手,依据一定可描述和定义的规则,通过减法进行不同方向、深浅、宽窄、扭转、交错、掏空、贯通或不贯通等操作,得到预设形态之外理性、丰富的形体效果,为学生顺利进入建筑设计阶段打下坚实的造型基础。

2.建构

教学中引入建构这一概念,将建筑物的真实建造行为和过程融入形态训练课程之中。建构强调引导学生体验建筑设计方案从概念生成到设计发展、形体生成、空间组合、空间细化、材料区分、建造准备、细节设计、分层实施到制作模拟真实建筑物等比例模型,这一完整、复杂的全过程。立体构成是其中创造平面立体空间联系的重要环节,也是建立设计概念操作逻辑形态演变之间理性关系的重要阶段,更是形态设计训练和建筑方案设计顺利衔接的关键。教案对建构规则进行了阐述: ( 1) 应将立体构成视为连续的设计训练中的一个环节,要求与前后环节衔接紧密。如鼓励从平面构成其中一个原型生成立体构成任意一个投影面或斜切面,但允许适当的可变性。( 2) 立体构成与真实建筑设计和建造之间应有合理的演化度,因此必须考虑形态的负形与生成具有适应容量、尺度、品质、连接性等功能性空间之间的对应性。( 3) 建构初体验的立体构成课程教学改革研究期的操作规则要尽量单一、清晰、可逆,并充分利用形态类型的特征。如通过简单的折叠、翻转、打开、凹进、剪切、粘接等遵循一定的角度和尺寸的规则,对一张完整的矩形纸片进行操作而得到的形体及内部空间,或通过增加正反面或肌理等得到更为复杂的结果。( 4) 尝试限定生成立体形态的空间范围。如在10 10 30 mm 的虚空立方体之内可横放、竖放、侧放等,并要求正负形之间产生类似图底关系的可读性。( 5) 鼓励选取类型化单元生成立体形态,如箱体、板块、杆件、单元点等,凸显操作组合规则和生成逻辑,建立与建筑内部空间和外部造型的联系性。并通过课题组教师对建构与操作题目进行试做的一系列作品,强化这一过程的体验

( 三) 课程任务书设计

1. 目标与原则

( 1) 突出建筑学特点。在立体构成形态要素的选择、分解、抽象与重组等过程中,强调建筑学审美逻辑和造型规律,从建筑学思维出发创造形态造型,加强逻辑性和秩序性。

( 2) 弱化材料和色彩的影响。在任务书中强调对于材料色彩和透明度的限制要求,如规定使用白色非反光材料,尽量弱化艺术性因素对于形态造型的影响。

( 3) 加强构成系列的整体性。形成立体构成上对平面构成、下对空间构成的理性承接关系。如规定必须从平面构成组合图形中选择一个作为立构的构思原型,但应加强允许可变性和评判标准的准确界定,立构对于空间造型的概念在空间构成课题中的延续等。

( 4) 提高准确分析建筑造型的能力。在课程基础作业练习中加入建筑体量构成分析,加深学生对建筑与构成之间理性关系和逻辑性的理解,培养学生运用构成知识进行空间形体塑造的能力。

( 5) 增强图纸表达的基本功训练。要求以分析图形式描述构成作品从平面构成的组合图形出发演变成三维实体形态的构思过程。同时按比例和建筑制图规范要求绘制作品的三视图,以及相关建筑实例造型分析图纸。帮助学生掌握从分析、学习到运用、创作的学习方法。

( 6) 强化建筑模型制作能力。模型制作是建筑学专业最重要的基本技能之一,对于培养从空间思维到建构实现的系统能力非常重要。作为设计基础学习阶段第一个接触到模型制作的题目,应引导学生建立起正确的模型观念和掌握操作方法,将好奇和热情转化为学习动力。

2. 实施要点

( 1) 底板和空间限定要求。提供15cm 15cm的平面底板,形体高度应在5cm ~ 30cm 之间,利用指定材料,运用合理的构成方式创作三维立体造型,作品要符合形式美原则。

( 2) 与平面构成的延续性。以平面构成组合图形中的一个作为立体构成的生成基础( 任一投影面或截面符合均可) ,允许有适当变化。

( 3) 建构规则。鼓励单元体类型的单一性、操作规则的一致性、运用减法法则等理性原则,鼓励形态生成过程的步骤清晰而可逆。

3. 教改研究

课题组每年均会对教改情况进行充分讨论、总结和反思,并将共识体现在每一年的教案和教学任务指示书中。课题组立体构成课程教案设计也多次在全国评优中获奖。同时,课题组教师也积极思考和研究与教改相关的问题,自2008 年以来已在《华中建筑》等核心期刊上发表教研论文多篇,引起了广泛反响。此外,2014 年以来笔者获得广东省省级高等教育教学研究和改革项目、华南理工大学校级教研教改项目等多项基金支持,教改研究具有一定的前景课题组计划编著一套面向建筑院校建筑学专业的构成系列教材,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构成知识和现象,也凸显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专业特色。此外,通过发表教研论文及时进行课程总结和教学理论研究,并将立体构成课程系列讲座立体构成与建筑造型构成艺术串讲等,建设成为培养建筑学思维的本科课堂教学示范课程。同时,对近年来学生的立体构成优秀作业及时进行展示、总结、评价和反思,研究其中的规律性因素,并及时反馈到教学体系中。

篇2

关键词:立体构成;问题分析;改革措施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20-0220-02

工业设计是一门交叉性的学科,其研究的对象主要是产品设计。设计师通过对材料、形态、色彩、功能、技术和人机工程学等多方面研究,设计出新产品,是一种立体形态设计。而立体构成课程的任务是揭开立体造型的基本规律,阐明立体造型设计的基本原理。通过对该课程的学习和训练,使学生理解设计的各个元素,在掌握一定材料和立体造型构成方法的同时,对立体设计中形式美的规律有初步认识,进而提高空间创造性思维能力和设计审美能力,为今后专业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立体构成课程在工业设计专业的基础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在教学过程中,如何与相关的基础课程衔接,如何使其在后置的专业课程中起到真正的作用,是立体构成教学所面临的重要问题。

一、目前立体构成课程教学中存在问题分析

国内很多设计专业在进行立体构成课程教学时,依然沿用了包豪斯创立的三大构成的教学形式。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专业也越来越细化了。面对已经细化的专业,采用同一种教学内容和形式,难免会出现不合适的情况。最主要表现为:与后置专业课联系少,学生在该课程学习结束后,并没有学会把课程中所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后续的专业设计课程中,觉得基础课是基础课,专业设计课是专业设计课,两者似乎没有什么关系。

同时,在专业基础课程群的教学过程中,课程与课程之间的衔接没有处理好。立体构成与前置的平面构成和色彩构成联系紧密。如果学生对前置课的课程内容没有掌握,那么在立体构成课程中将无法运用前置课程所学的知识,更谈不上应用到以后的专业设计课程中了。

教材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工具,教材的质量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由于编者个人的因素,每一本教材都有自己的优缺点。笔者查阅了立体构成课程的一些教材,发现大部分教材只注重基本内容的编写,没有重视课程内容与专业结合的内容的编写。虽然每个艺术设计专业都可以在这些教材中找到一些与立体构成结合的设计实例,但只是一带而过而已。缺少针对工业设计专业结合紧密的教材。再加上,本校前两年对教材的订阅进行了改革:学生可以选择教师定的教材,也可以不选择。改革使一部分学生没有选择购买教材。在教学过程中,他们只能自己借阅或自己购买相关书籍。教材的不统一和教材本身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教学效果。

二、解决存在问题的措施

(一)重视立体构成课程与前置后置课程间的相互联系

前置课程是后置课程的基础,为后续课程服务的。工业设计专业的课程大概分为三类: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立体构成属于专业基础课程,从整个专业的教学结构上看,它属于中间部分,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专业基础课的目的,主要是把基础知识和专业设计有机的结合起来。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重视立体构成课程与其他课程之间的相互联系和衔接。

首先,应该重视和立体构成课程相关的前置专业基础课之间的联系,如平面构成和色彩构成。平面构成主要讲授平面二维空间中构成的基本元素及美的形式法则;而色彩构成主要让学生掌握色彩学基本理论和色彩构成美的规律,了解色彩对人的心理和生理的影响。这两门课的内容和立体构成课程的内容联系紧密。例如:平面构成课程所讲述的对称、韵律、渐变等美的形式法则,在立体构成中进行造型的组合时经常被用到。假如这些形式美的法则没有掌握,那么学习立体构成时就会无法应用。再如,在学习色彩构成时,学生如果没有较好的理解色彩对人的生理和心理方面的影响,那么在立体造型中运用什么样的色彩对作品进行表达就显得不知所措。由此可见,专业基础课之间也存在很大的相互关系。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把与立体构成相关的专业基础课程有效的联系起来。必要时,可以把前置课程里的相关内容整合到立体构成课程的教学中。这样可使学生巩固前置专业基础课程的知识,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学会如何把之前所学的知识与后续课程融会贯通。

其次,除了重视与专业基础课的衔接之外,还要重视本课程与后续工业设计专业课程之间的衔接。后续课程如:产品形态设计基础、产品设计、灯具设计、展示设计等等,都会涉及到造型、形态、创意、色彩、美的形式法则等等。因此,立体构成对后续的专业课程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以下两个途径把立体构成课程的教学和专业课的教学有机的结合起来:①每讲授一立体构成的基本知识点后,结合相应的专业设计图例进行讲解,把对应知识点衔接到专业设计中;②选择合理的构成设计课题,通过课题的作业练习潜移默化的实现衔接。如布置柱式构成形态的作业时,可以结合灯具设计中灯罩的设计进行设计题目的拟定。

(二)重视教材选择,合理编排教学内容

这几年艺术设计基础课程的教材在市场上可谓层出不穷,质量也参差不齐。选择教材,应根据所教授的专业和该专业的学生特点进行。同时,结合本校对教材选订改革后产生的问题,本人进行了如下的调整:①结合教材及教学对象特点,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编排。在拿到教材后,认真研究教材内容,同时针对工业设计专业的专业特点,在编排课程教学时侧重课程内容与工业设计专业方向的联系。②及时了解设计资讯,以便收集合适的设计信息,如设计技术、设计作品等,把新的信息适当编排在对应的章节中,使学生了解到最新设计信息的同时,又能感受到立体构成与专业设计之间的紧密关系,从而重视对立体构成的学习。

(三)教学方式的改革措施

传统的教学方式以教师讲授理论为主,学生以被动地听为主。但对于立体构成课程教学,以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是不可行的。笔者采用了以下的方式进行尝试和调整,效果较好:①理论部分,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进行,以直观的图片、作品展示给学生看,使学生更加容易理解理论知识。②课件的教学内容除了教材中有的相应内容之外,尽量补充与专业相关的内容,使其与专业课紧密结合。③课程作业训练结合工业设计专业特点进行。如,在进行构成课题训练时,结合形态的功能性进行设计,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材料进行设计等。④每次作业完成后及时进行讲评,采用互动式的讲评方式。组织方式如下:首先,把所有作品集中放置,让所有学生进行参观,相互讨论。然后,让学生讲述自己的设计的目的、制作过程中碰到的问题,解决的办法等。最后,再由任课教师进行总结性的讲评。这样,学生间可以相互学习,同时提高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课堂气氛也变得轻松自在。

三、结束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立体构成的教学也不断发展。我们的教学方式、教学手段也应跟着教学对象和时代的变化进行合理调整,不断积累教学经验,提高教学质量,使立体构成的教学为工业设计专业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

本文系广西工学院校级教学改革立项项目“工业设计专业《立体构成》课程的教学改革研究” 的研究成果之一。( 项目编号:J0904)。

参考文献:

[1]林华.新立体构成[M].武汉:湖北美术出版社,2009.

篇3

“构成”是将繁杂的造型关系分解还原成形态要素 ( 点、线、面、色彩、肌理、材质等 ),并在形式美法则和秩序下重组,综合构建成全新形态的过程。形态构成作为现代设计科学的基础理论系统,是我国大多数艺术院校和建筑院校专业基础训练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主要研究对象是造型的构成要素,形式美的法则及其设计原理,构成设计的思维培养等。传统的形态构成主要指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空间构成。训练步骤从二维平面向三维空间思维模式过渡,通过抽象形态要素培养对学生美学素养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建筑学专业形态构成系列课程教学的问题

目前建筑教育中的形态构成课程脱胎于包豪斯《基础课程》的构成教学,其课程体系源自于工艺美术训练,并非建筑学专业基础课程自身演变发展的结果。传统的形态构成课程以视觉艺术基础训练为主,多注重平面设计或二维空间的抽象设计,教学内容和方法不能完全满足建筑学专业的特殊需要。

1.内容设置缺乏针对性

传统的形态构成教学强调抽象的造型训练,单纯从形式角度探讨形态要素及其组织规律,如平面构成着眼于抽象的点、线、面的构成组合训练及形式美原则的基本概念;立体构成则旨在训练三维实体的造型能力以及材质和肌理的表达;色彩构成则多从抽象的角度,在心理学的层面探求对色彩的感知和运用。这种基于工艺美术类构成课程的教学内容通常是普适性的,缺乏针对性建筑设计的相关内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免感到纯粹的点、线、面学习抽象,与建筑语言的形式逻辑缺乏联系。因此带来平面构成和立体构成的手法脱离建筑形态设计,色彩构成与建筑空间形体的创作过程缺乏对应练习等种种问题。

2.课程衔接缺乏连贯性

建筑设计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具体性、功能性,而传统的形态构成训练往往不涉及设计目的、内容、条件和手段,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分解性、形式性的特征。如果缺乏与建筑设计课程衔接,极易造成对学生建筑本源的忽视。学生在完成设计基础课程之后的建筑设计专题训练中,将面对多种环境因素和更多的设计矛盾,必然需要对建筑的功能、技术、经济等要素的综合权衡,此时很难将之前学习的构成手法熟练运用于具体的设计。不仅如此,形态构成系列课程的中三大构成(平面构成、立体构成、色彩构成)的独立内容教学,缺少相互之间的连贯训练,对建筑学学生而言,就无法体会在建筑形体生成过程中,其二维平面、立面与三维立体造型之间严密的逻辑性。

建筑学专业教学体系下的形态构成系列课程

通过形态构成系列课程的学习,更容易激发学生对建筑设计的兴趣,让学生在形态构成的训练过程中了解其与建筑设计的联系。因此,使课程更好地体现建筑学的专业特点与建筑学专业的教学要求相结合,是设计基础教学团队探索改革的目标。经过多年的实践教学经验,我校建筑学院的形态构成系列课程逐步形成了“建筑化”形态构成的特色教学方法。

1.强化针对建筑学专业的形态构成训练

“建筑化”形态构成系列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能够在建筑学的设计基础课程学习中,尽快了解构成与建筑之间不可分割的紧密关系,体会到形态构成方法在建筑设计中的重要地位,掌握一定的与建筑相似的空间造型能力,从而为真正进入建筑设计阶段打下坚实的基础。

区别于传统意义上的 “三大构成”,基于“建筑化”形态构成系列课程的“三大构成”主要包括平面构成、立体构成、空间构成。由于空间是建筑的本质,因而对空间构成的训练将有助于加强建筑学专业对空间形体塑造。通过改革和调整形体构成系列课程的内容安排,教学更加关注于空间形体(实体或虚空)由二维到三维的生成过程,以及三维形体在笛卡尔坐标系中的平面、立面和剖面的二维对应表达。以针对性的课程训练,使学生在学习建筑形体设计的同时认识和理解对设计内容的表达,从而直观地体会到构成与建筑的紧密关系。

此外,根据建筑教学目的对专题讲座、作业要求、教学参考书等的设置方面进行相应调整,促使学生在进行形体构成系列课程学习时,积极主动地收集和思考有关建筑实例,认识构成要素和构成手法在建筑造型中的运用,积累设计形态,提升设计修养。

2.整合构成系列,加强与建筑设计的联系

“建筑化”形态构成系列的课程按照平面构成——立体构成——空间构成的顺序,将三大构成课程紧密联系,逐层展开,组成形态构成系列课程的有机整体。

每个构成训练均分为两个步骤进行,即“向大师致敬”和“对自我重构”。第一部分侧重大师作品解析:对课程提供的建筑作品平面、立面及其空间形态进行还原抽象,以原有平面、立面、及空间的解析为基础,进行新的平面构成、立体构成和空间构成训练。第二部分强调个人作品生成:平面构成将建筑平面的各空间组成,建筑立面的门窗、细部构件,及其使用的材质和色彩关系作为构成要素,进行一个建筑平面或一段建筑立面的构成训练;立体构成在平面构成的基础上,对自己设计平面或立面进行深化,生成新的建筑体量组合形式;空间构成是以立体构成为基础,依据人体尺度和建筑模数标准,对建筑空间内部及其外部环境进行调整和塑造的过程。

整个形态构成系列课程的教学过程,都着力引导并鼓励学生在后续训练中运用之前课程学到的知识。对构成作业的辅导及评价也不只是关注结果本身,更重视作品推敲生成的整个过程,并且强调构成作品的逻辑性与秩序性。通过“建筑化”形态构成系列课程的教学,让学生理解学习建筑是一个整体连续的、循序渐进的、不断积累的过程,并逐步做到学以致用。

结语

综上所述,突破原形态构成训练仅对视觉感受的强调,注重构成系列课程与建筑设计的有机结合,以建筑教育领域自身的力量不断修正与充实教学体系,是建筑学专业教育工作者探索课程改革创新的不竭动力。与此同时,积极整合教学成果,出版一套依托传统构成课程知识体系,同时具备建筑学专业特色的形态构成系列教材,是建筑院系的教学工作与课程建设的紧迫需求。

参考文献:

[1]隋杰礼,王少伶,姜国栋.建筑学专业形态构成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J].高等建筑教育,2007(3).

[2]施瑛,潘莹,王璐.建筑设计基础课程中形态构成系列的教学研究与实践[J].华中建筑,2009(10).

[3]马跃峰,张庆顺.构成辅助设计启蒙——重庆大学建筑学专业构成系列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建筑学报,2010(10).

篇4

[文章编号]:1002-2139(2013)-3-0-01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我国高等艺术院校将“艺术设计构成基础课”纳入到本院校的基础教学体系课程中,使之成为一门基础的必修课。事实上,艺术设计构成基础课源自日本,经由香港才逐渐在我国国内的教育领域中兴起,该基础课由多门系列课程构成,其中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是较为主要的课程,所有课程是一个系统的知识结构,共同促进着大学生对设计专业的学习。艺术设计构成基础课具有较高的实际应用功能,常常在各种设计领域中被应用,如平面设计、现代建筑设计、企业形象设计、服装设计等。如此可见,艺术设计构成基础课有着独特的艺术表现形象,其元素、形态、语言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调动学生发挥抽象思维能力学习构成设计基础知识及构成规律,掌握设计技巧,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让学生掌握实际的设计能力,并将这种设计能力应用到具体的设计工作中。

一、重视教学内容的基础性及过渡性,树立学生的构成与创造意识

由于艺术设计构成基础课的知识内容是相互关联与递进的,因此教师需要确保构成基础课的教学质量,这样才能为学生的后期学习打好基础,从而利于设计专业课程的学习。一般情况下,许多艺术院校在编排设计专业的教学课程时,是依据教学内容的承接性来进行,为了更好的进行色彩教学与素描教学,通常选择在第二、第三学期开设艺术设计构成基础课,以培养学生的构成与创造意识。这样的安排有助于学生转变非专业视觉习惯,利于培养学生的视觉思维能力及设计造型能力,对于学生日后的专业设计学习有极大益处。教师在艺术设计构成基础课教学中,应重视教学内容的基础性,让学生充分掌握平面、色彩、立体这三个构成基础知识,以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与创造力,进而令学生掌握美学形式的表达。当然,因为学生首先学习的是构成课程的理论知识,尚未接触过具体的设计,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还应重视教学内容的过渡性,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能够区分构成与设计的概念,并对现代设计观念有一定的了解。同时,教师应让学生认识到构成知识在艺术设计中的重要性,明白只有掌握了构成基础知识才能形成系统的艺术设计观念,而后经过不断的训练以达到艺术设计创作的目的。

二、重视构成课程的关联性,为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奠定基础

构成是艺术设计教学中的基础课程,其课程体系中主要有三大教学内容构成,即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平面构成的教学是为了让学生形成造型空间意识,教授学生关于二维平面设计的知识,如构成方法、形式组织等。而色彩构成教学是培养学生的色彩审美意识,让学生明确色彩搭配的原理与规律,使学生掌握色彩搭配的技巧与法则。最后,立体教学是树立学生的立体空间意识,掌握立体形态中元素的构成规律。在构成课程中,平面构成、色彩构成以及立体构成这三部分内容是相互关联、相互递进的关系,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重视这三部分的关联性,将其结合起来进行教学,从而使构成课程教学实现相互渗透的目的。如在进行“点”的知识教学时,教师应分别从平面、色彩、空间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以实例来培养学生的设计创造观念。此外,由于艺术设计对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与创造力具有较高的要求,因此教师应树立学生的三维形态意识,使学生明白艺术设计过程中有关体积、空间形态、材质、色彩搭配的关联。学生通过构成基础课程的学习,能够进一步掌握二维平面设计方法、三维形态造型规律,以及色彩搭配审美,从而有利于学生进行创造性的艺术设计。

三、重视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实践性是艺术设计构成基础课程的一个显著特征,因此教师在进行该课程教学时应重视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创建具有较强实践性的教学情境,在实践中让学生更加深入的理解与掌握构成课程的理论知识。通过实践教学使学生掌握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的实际设计技能,让学生尽可能将自己的创意变为实际的艺术设计作品,这样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而且还能够树立学生艺术创作的自信心。为了提高艺术设计构成基础课的教学质量,教师应采取有效、科学的教学方法进行构成课程的理论与实践课堂教学,创设富有趣味性的教学情境进行教学,从而让学生在轻松的学习环境中掌握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首先,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设备进行构成课程的理论性教学,将枯燥、乏味的理论知识通过课件、录像等形式进行教学,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让学生更为直观的学习与掌握构成课程的理论知识。其次,教师应创设极具娱乐性与实践性的教学情境,安排设计任务,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运用知识,发挥无限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从而掌握构成课程中的基本实践技能。教师在实践课堂上布置设计任务,让学生自主发挥进行设计创作,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个性化思维能力与创造力。

篇5

关键词:三大构成;基础课程;环境艺术教学

一、现今对“三大构成”的认识

“三大构成”是设计教育中不可少的基础课程,作为在学生时代学习设计时就感受到专业课老师讲述三大构成在设计中的重要性,但慢慢的随着社会的发展设计领域出现“三大构成是工业时代的产物,现在已进入到信息时代所以这种方法已过时。但现今作为一名专业教授设计课程的老师这种观点不能认同,并且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更加体会到了“三大构成”对设计专业的重要性及在环境艺术专业中的重要性。

二、构成学说的来源

所谓“构成”是一种造型概念,其含义是将不同形态的几个以上的单元重新组构成一个新的单元。“构成”来自20世纪前苏联的构成主义运动。对于艺术有关的含义:构成是创造形态的方法,研究如何创造形象,形与形之间怎样组合,以及形象排列的方法,可以说是一种研究形象艺术的科学。构成学说在设计提出是由格罗佩斯建立的

“包豪斯”设计学院,现代设计的摇篮包豪斯由一批杰出的建筑学家美术家和美术理论家共同努力创建了与纯美术审美情趣相结合的。最具特色的构成教学方法在战后向欧美各国迅速扩展在艺术和设计诸领域产生了重大影响,已经成为世界设计教育的基础课程。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引入我国成为了我国所有艺术院校共同的基础课程,在我国各大艺术院校中进行三大类型的构成教学。

三、三大构成的概念

三大构成即平面构成、色彩构成与立体构成。平面构成:主要在二度空间范围之内,以轮廓线划分图与地之间的界线,描绘形象。表现的立体空间并非实的三度空间,而是图形对人的视觉引导作用形成的幻觉空间。是探求二维空间的视觉规律、形象的建立、骨格的组织、各种元素的构成规律,造成既严谨又有无穷律动变化的装饰构图。色彩构成:是使学生掌握色彩构成的基础知识,学会运用它的基本方法,并具有较强的构成表现能力。通过不同的色彩调和表达不同的心里感受。

立体构成:是设计的基础之一,在环境艺术设计中重要的是通过学习立体构成设计创造意境。立体构成通过使用各种材料将造型要素按照美的原则组成新立体的过程。立体构成的构成要素是点、线、面、体、色彩和空间诸方面。立体构成所研究的对象是立体形态和空间形态的创造规律。具体来说就是研究立体造型的物理规律和和知觉形态的心理规律。

四、三大构成在环艺设计中教学的重要性

在教学过程中深刻地体会和认识了三大构成“对环境艺术专业有着重要性的教学意义。构成基础课程作为设计学的基础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对于培养设计专业人才来说研究构成,物体形态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更是尤为重要和必须的。教师和学生都应该以认真的态度对待和学习三大构成“为进入专业设计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构成学主要是从理论上去让学生认识造型关联和基本规律,从各个方面去研究形象。色彩的特征和表现,进行造型要素的分解重构训练。构成基础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的开放的体系、它强调用非具象形态和抽象性思考、分解形体的再构成。作为一名环境艺术专业老师在平时的教学和学生作品实践中,更是深刻地感受到三大构成“基础知识是必不可少的,并且充分地体会到了越是好的设计越是纯粹的设计越是能打动人的设计,而正是通过对三大构成的深入学习、理解、提炼才能达到的。不论是从建筑设计外皮到整体建筑的体块关系都会涉及到三大构成的概念、以及景观设计规划从它的平面规划的布局到大的组团空间设计,再到室内设计时从整体平面到整个空间分布都会充分地运用平面构成的点、线、面的基本法则,还会运用到重复近似、骨骼、发射、特异、基本形的各种排列等构成原理和立体构成的构成法则以及色彩构成中的色彩搭配,色彩肌理、色彩对比和色彩心理等知识运用。“构成”中形式美的基本法则元素和形象来组织建筑、景观到室内三者设计的整体效果。在环艺设计中运用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的基础知识是一个都不能少,要不断地、充分地运用“三大构成”的基础理论和知识原理来解决设计中所遇到的色彩、立体造型等问题。所以说“三大构成”的基本理论知识是无时无刻不贯穿其中的。在设计中通过构成的组成、组合、造型和创造设计出最终的作品,这是三大构成的体现。在环艺设计领域中“三大构成”的基本理论更是环艺设计的基石和底蕴。

篇6

立体构成需要以人类视觉规律以及材料作为基础,以力学为主要的构成依据,将各种造型要素按照一定的构成原则进行排列与组合,形成一个新的立体空间造型,因此又将立体构成成为空间构成。平面设计专业的学生通过学习立体构成,能够培养其空间想象能力、造型理解能力以及技术表现力等。同时,立体构成与平面设计之间也存在重要的关系,立体构成实质上就是在平面设计的基础上添加空间造型,如果说立体构成是对造型、空间等的研究,那么平面设计就是进行立体构成中比不可少的一部分。通过在平面设计作品中使用立体构造思想,就能够有效的提升平面设计的立体感、视觉冲击感等,给与观赏者一个巨大的联想空间。另外,在一些POP设计、包装设计以及展示窗设计过程中引入立体构成概念,能够提升设计的视觉效果,说明将二维的平面设计以及三维范畴中的立体构成有机的结合起来,就能设计出更好的作品。

二、平面设计与三大构成关系教学措施

通过对平面设计与三大构成之间关系的分析,可以看出三大构成对平面设计的作用极大,如何提高平面设计与三大构成关系教学效果是现阶段相关领域人员致力研究的课题之一。笔者基于多年的教育工作经验,提出以下两个方面的建议:

1.从教师教学的角度出发

有效的教学方针是保证教学效果的基础。在平面设计专业三大构成教学学习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启发学生进行创造性设计。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设计构思、感觉以及技巧。其中,在培养学生判断力方面,主要指的是培养学生能够在众多设计元素中判断与选择出自己需要的元素。通常来说,平面设计者对元素的判断依据自己的直观感觉,但对于一些混乱复杂的艺术形象,还需要通过准确、科学、严谨的判断。在学生创造性启发方面,主要指的是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学生能够从简答的自然环境中找到设计的灵感。因此,需要加强学生观察力、想象力的训练,让学生对一些事物能够产生灵感,然后通过对这些感觉的整理、提炼等,最终形成一个设计构思。如看到行驶过的汽车,就能联想到汽车是由哪些线、点、面构成的等。一旦这些感觉出现需要及时的记录下来,然后进行后期的分析与整理。在学生表现技术的运用能力培养方面,就是通过大量的构成练习,培养学生对构成知识的运用,提高学生设计的技巧。引导学生将复杂的造型简单化,用最简单的方式将事物表现出来,充分的了解造型构成的方式与规律,通过手绘或电脑制图的方式去表现。

2.从学生学习的角度出发

作为平面设计专业的学生,在学习三大构造的过程中,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第一,需要对平面设计与三大构成之间的关系充分了解与掌握,同时了解三大构成对平面设计的作用;第二,通过各种途径与手段收集三大构成学习素材;第三,注重自我创造性的锻炼,多学多看,将平时看到的平面作品、造型等进行分析,提取有用的元素。

三、总结

篇7

现代造型设计训练中应解决的问题

通过对于现状的总结可以看出现行教学模式存在的不足,那么现代化的工业设计要求学生在造型设计训练中解决以下问题。

1.更新观念,树立正确的设计思维方法

(1)培养立体意识。绝大多数学生在走入设计院校之前都进行过长期的艺术高考培训,这种以平面思维模式以及固定僵化的表现技巧及程序禁锢了学生的思维方式。这种以二维表现方法为基础的造型方法限制了对三维甚至四维造型的想象力和思考能力。举例来说,学生对于一个平面四方形的理解可能仅限于简单的外形边框,但在立体造型中,某一特定角度的外形轮廓并不代表其形态特征的全貌。

(2)掌握审美规律。包豪斯教师克利认为,所有复杂的有机形态都是从简单的基本形演变出来的,如果要掌握复杂的自然形态,关键在于了解自然形态形成的过程,同时赋予自然形态的生命力感。要创造一个立体构成形态,首先要赋予它设计意念,赋予它生命,这样它才具有美感,符合人们的审美情趣。由此可见,提高审美规律是造型设计基础的一个重要目的,创造美的产品是工业设计的崇高目标。美是一种心理反应,是审美对象被审美主体所接受后审美主体产生的心理作用。人们对审美价值的接受能力是人们审美能力的体现。正是由于人们对自然界多种形态的丰富感受经心理及直觉的强化才产生出具有审美特征的形态。在产品设计中,如何将这种美的形态与产品的功能结构相结合,在满足人们物质需要的同时带来精神上的愉悦享受,一直以来是工业设计的主要目的。在工业设计规律中,有多种形式的美,如形态美、结构美、工艺美、材料美等等。如何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效地理解并熟练运用它们是造型设计基础训练的主要内容。通过大量的造型练习,学生能快速有效地提升审美能力,也是本课程的重要意义。

(3)确立理性思维。设计非同于纯艺术,不是简单侧重感性表达,而是侧重于对造型规律的理性思维和表现。如何在设计过程中很好地结合感性的跳跃,以理性的方式表达并确立有逻辑的可表达方法是学生必须在学习过程中掌握的思维模式,如归纳法、演绎法。此外,如何将感性美赋予具有实际功能的工业产品也要求学生做到理性看待和分析二者的关系。

2.培养实践精神,强化实际表现技巧

设计是一门以实践为主的学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大量实践。对结构的认识和了解、对材料的熟悉和掌握、对工艺的选择和运用都需要通过大量的实践来完成。格罗皮乌斯在确立包豪斯体系中非常明确的强调了学生通过设计实践掌握设计方法的办学理念,这一思想在今天看来仍然十分重要。加强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不仅能使学生发现和掌握造型的内在规律,还可使学生在材料工艺的反复推敲中提高形态的表现技巧,使学生放弃不切实际的纸上谈兵、简单的电脑表现,从而全身心地投入到有效的实际工作中。

(1)了解材料与工艺。产品与材料以及结构密不可分,更与加工工艺息息相关。如果不了解材料的工艺特性,就会设计出很多不切实际的产品,造成材料的浪费和人力加工成本的提高,甚至会影响造型的成功率。例如,学生结课作业大多以产品电脑效果图为主,学生在设计过程中完全忽视了产品的生产工艺、结构要求,大量的设计成为无用设计,从而脱离生产实践。不考虑材料与工艺的形态设计是不切实际的形态设计,只有明确了材料的工艺特点才能根据其特性及生产方式设计出可加工的形态,否则,再美的形态也是空中楼阁。

(2)明确形态与结构。产品不能脱离实际功能,所以与结构相适应的形态是造型面临的主要问题。了解并熟练掌握结构原理并使之与力、尺寸、质量等物理特性相适应,是形态设计的基本保障,这些都要求学生在造型基础训练中长期学习和积累。

理想的教学模式

造型设计基础是一门综合课程,无论是造型的结构、材料、工艺还是与工业产品的具体结合都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支持。可以说,科学技术是为设计服务的。工业设计教育是由设计基础课程和专业设计课程共同构筑的,而造型设计基础是设计基础课程的核心部分,也是专业设计课程必不可缺的环节。目前所实施的教学模式过于简单地将造型设计课程划分在基础课程中,使其与专业设计脱节,而基础可能又压缩在本科一年级完成,时间过短且课程设置过于密集,学生尚未完全理解造型规律及造型基础相关知识就被迫草草结课,对于形态理解及材料工艺的知识掌握不够,这一教学弊端在学生进入高年级的专业设计课程中不断体现出来。例如,重视产品效果图而忽视材料工艺,对自己设计产品的材料加工工艺及流程完全没有了解。因此,造型设计课程的理想模式如下。

1.合理的课程设计

合理的课程设计应根据正确的设计思维模式重新设置现有的素描基础及色彩基础课程,将其从简单的具象再现过渡到侧重培养对现有产品外观、结构的理性分析能力、对产品结构关系及空间形态的理解,进而培养学生对现代工业产品造型规律及材料特征的感受力。应在课程设计中增加平面构成、色彩构成中对点、线、面等抽象因素与人类情感与视觉规律的训练内容,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延长造型基础课程中有关立体造型的教学课时,使其分为一到三年级三个阶段,一年级以培养学生立体感觉和抽象形态表现技巧为主;二年级与产品设计I相对应,侧重确立学生对材料及加工工艺的了解和实践,让他们明确材料美感及工艺美感;三年级应与产品设计III相对应,使学生明确产品内部结构与外观形态结合及产品综合形态特征的表现。

2.合适的比例关系

传统的授课模式使基础与专业脱离,二者之间缺乏连续性。理想的授课模式应为渐进式和并行式。产品设计的核心应该是对产品外观及结构进行有效的设计,这与造型设计的授课内容是一致的。设计造型基础课程应与专业设计课程相互渗透,二者之间应达到无缝连接的效果。此外,设计基础课程自身也应以造型为中心,有机地结合其它的设计课程,剔除重复过时的内容,一改以往内容大而全的局面,高度明确设计基础课程的教学目的及角度,这样,设计造型基础课程才能够真正对专业设计课程发挥持续有效的支持作用。

3.丰富的教学手段

造型设计课程也应加强学生创意思维的训练,掌握点、线、面、体空间构造的基本原理后,提升观念,把纯粹的构成组合再转升为有意味的创作形式,锻炼创新思维,从而完成基础训练向专业设计的过度,上课方式应以多样的方式拓展学生思维,刺激学生创造力。例如找一些比较优秀的影片让学生分析,根据情节进行立体构成的作品创作,深入挖掘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也能让学生意识到,一门专业基础课也能设计出生动的作品来。

立体构成课程应不拘形式,重在发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创新思维能力及学生的动手能力。从掌握点、线、面、空间构造原理为最基本的要求,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观念。采用多元化的思维方式,避免成为纯技术训练。教师也应积极吸取现代雕塑理论和后现代艺术等观念,从材料学、解构主义等后现代主义思想中寻找造型的创新知识,从中探索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方式方法,使学生能更深地理解这门这程的意义。

结束语

工业设计教育需要紧随时代的发展不断进步,在国家大力发展工业设计的背景下,对于“中国制造”的价值的全面提升必将对现有教育体系改革提出更高要求。工业设计教育体系落后的重要体现就是造型设计教学中缺乏一套科学的、符合时展的教育思路以及观念。

篇8

【关键词】造型设计基础 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3-0057-01

1.产品造型设计基础课程的特点

产品造型设计基础课程是艺术类高校的大学二年级主修课程。该教学环节主要分成五大不同的教学部分进行:第一教学部分,造型设计基础简介;第二教学部分,造型设计基础形态研究;第三教学部分,造型设计基础形态构成;第四教学部分,造型设计基础形态设计的形式美法则;第五教学部分,造型设计基础形态设计的基本原则。课程时间安排:第二学年第二学期,指导学时80,合计4学分,属于专业必修课程。

本课程是一门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很强的专业基础课程,是链接基础课和专业课之间的一门重要课程。通过该课程的教学能使学生掌握形态创造之基本规律和产品设计的部分基础知识;并且学会应用形态创造之基本规律创造新形体的方式方法,提高学生对形态和复杂形态感知水平,锻炼学生对形态和复杂形态的塑造能力。针对该课程的这些特点在设计教学的过程中就要充分发挥形式的主导作用。

2.产品造型设计基础课程的教学组织

2.1教学重点与难点

产品造型设计基础课程的教学重点有两大点:第一点是更新观念、确立科学的思维模式。第二点是培养立体感觉,提高审美能力,强化实际操作,实践中提高表现技巧。在整个教学过程之中主要以此为主要教学线索进行教学的组织。本课程将教学难点放在将形态造型的理论、原则及法则等积极地运用到设计实践中去。使设计出的产品既实用又美观。

2.2教学组织

该课程共分五周进行教学安排。学时分布如下:讲课12学时、小结(在教学中进行);课堂讨论36学时;总结2学时;实习(辅导)30学时合计:80学时。

第一周,合计16学时。课堂讲授第一章造型设计基础简介。该章包括以下内容:造型的基本任务;形态的两层意思与内容;研究范围:实用的美的造型。课堂讲授第二章造型设计基础形态研究。该章包括以下内容:观察;分析;创造。然后进行实践辅导教学:收集和分析10个仿生产品是如何仿的;辅导学生进行仿生练习。最后进行教学小结:通过向大自然学习,使学生掌握仿生设计法。

第二周,合计16学时。课堂讲授第三章造型设计基础形态构成。该章包括以下内容:认识形态构成要素;形态构成在产品中的运用;形态创造的基本规律。然后进行实践辅导教学:辅导学生进行石膏自由曲面形体训练;辅导学生进行“延展”和“收缩”曲面练习。石膏模型制作需每个主题提供不少于两个方案,实物提交。最后进行教学小结:使学生通过曲面练习,了解三维空间的形体关系。

第三周,合计16学时。课堂讲授第四章造型设计基础形态设计的形式美法则。该章包括以下内容:整齐一律与调和;均衡;比例与尺度;对比与特异;节奏;有机整体;形式个体。然后进行实践辅导教学:运用形式美法则进行小产品设计训练。在以下两个主题中任选一个完成:吊灯灯罩设计,以纸质材料完成;笔筒设计,材料不限,要求用分割和积聚的手法完成。最后进行教学小结:形式美法则的具体运用。

第四周,合计16学时。课堂讲授第五章造型设计基础形态设计的基本原则。该章包括以下内容:功能原则;科技原则;信息原则。进行课堂讨论:《信息原则在当代对产品设计的影响》。然后进行实践辅导教学:运用科技和信息原则对现有产品进行分析。最后进行教学小结:使学生通过三个原则的运用,了解其与产品造型设计的关系。

第五周,合计16学时。课堂实践课――学生进行瓦楞纸坐具设计。要求用1乘以3米限量尺度的瓦楞纸进行一个可以承受自己体重的1∶1的坐具设计。要求A4幅面快速表现15张草图提交。进行课堂讨论:《瓦楞纸坐具设计中形态的表达如何进行》。然后进行针对性实践辅导教学:主要把握产品的外观造型必须和结构、功用结合起来,了解、理解并运用结构和外形的关系进行产品设计。最后进行教学总结:瓦楞纸坐具设计作品的优劣。

整个课程以最后的瓦楞纸坐具设计为主要参考成绩,结合平时的课堂表现及课堂讨论打出综合分数。

3.产品造型设计基础课程的教学总结

与传统课程的小模型、概念模型相比较,本课程更加强调实际的运用,即用纸来完成承载重量的过程并以具有形式美感的外形表达出来。同时整个课程兼顾课堂讨论和课堂实践指导相结合,经过多次小练习完善了课程的系统性。经过多次课程的反馈,在创意上,学生表现不错。会利用结构自身的形式美来进行设计――例如“年轮”形式充分表现结构和形式美的结合,形式上也很有创新和赋有寓意性;其次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了大幅度的锻炼,有明显的提高。在小练习――曲面造型研究作业中,所有的学生都能自己通过材料,来掌握石膏的造型属性并得到较为满意的造型;最后团队合作精神得以发扬。在产品形式美造型研究中,做了灯罩或笔筒练习,四人一组、相互配合、取长补短、效果显著。

当然在该课程中还有一些小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例如对于产品的整体设计思维还不系统。如仿生学椅子设计中,学生从自然物中提炼形态的能力还是比较欠缺的。例如后期排版表现欠佳。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当加强和完善这方面的训练。

4.结语

产品造型设计基础课程形式美和功能美相结合的一门动手能力很强的实践课程,学生通过设计实践,自己亲自使用设计的成果:瓦楞纸坐具。使学生明白结构和功能的关系,明白结构和外形的相互微妙变化。树立科学的思维模式,培养立体感觉,提高审美能力,强化实际操作,在实践中提高表现技巧。

参考文献:

[1]汤军.工业设计造型基础[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篇9

关键词:经济法学课程;教学考评;立体化

高校经济法学课程应采用“立体交互型教学模式”,应强调讲授演绎法与案例归纳法的相互结合与相互补充,并对两种方法实行动态的立体化教学考评体系。立体化教学考评体系的设计应弥补单一式教学法下传统考评机制之不足。

为发现目前高校法学教学考评主体、方法、信度等问题,在本校的支持下,笔者与同事选取了本校和本市四家代表性高校,对经济法课程的教学考评情况进行调研。调研主要采取问卷调查(采用Linkert5分评分法)、个别走访和专题讨论会议记录三种方式,其中回收有效问卷1012份,走访学生135人、教师47人、教学管理人员11人,专题讨论会四次(面对面式小型会议三次、视频会议一次),初步勾勒出甘肃省高校经济法课程教学考评体系的整体状况(基于调查范围和数据),为立体化教学考评体系的设计提供参考。

一、甘肃省经济法课程考评体系存在以下问题

(一)对考评体系的定位不准,评价理念落后

教学过程的跟踪与教学效果考评,是提高、判断教师培养有效性的基本方法。对教学过程全面、准确地了解,合理地调节、控制教学过程,使之向着预定的教学目标前进,是教学评价体系的目标。

笔者选择四所高校(均为教学型)法学院的六位经济法授课教师为调研对象,假设各个年龄段教师数量呈均匀分布,考虑到各高校都以引进研究生学历以上教师居多,且经济法作为核心课程,四所高校均由三至五年教龄的教师授课,因此,选择30—35岁教师两名,35—45岁教师两名,46岁以上教师两名;选取2011年9月至2013年9月连续四学期经济法课程的授课内容、学生卷面成绩、考核方式、学生评教等为分析对象,使用Linkert5分评分法进行相似性对比。结果显示,两年四学期授课相似性较高。

表1 六名教师四学期授课情况相似性比较(保留两位小数)

注:显著性水平取0.05

从表1可以看出,同一个年龄层教师的授课情况横比区别不大,连续不同学期授课情况相似性较强,说明课程评价体系对课程实施过程影响不大,授课情况没有因为评价结果而改变。

分析上述数据结果及座谈会内容,可以认为所调研的四所高校法学院的教师和管理人员把经济法课程的评价过程设定为:确定目标──确定评价情境──选择评价方法和工具──判定评价结果四个基本的步骤。在这四个步骤中,判定评价结果是评价的落脚点,是一次完整评价的终点。这种认识属于典型的泰勒式目标评价模式,没有把课程评价看作是一种循环,而是把它作为一种直线式的顺序结构,评价体系与课程设计之间不发生相互交融。这种评价是静态的封闭性体系。

(二)评价主体无资格条件,参与程序混乱

高校课程评价主体由单一专家评价发展到今天普通教师互评、专家组(一般有职称高、学历高的双高要求)评审与学生评价的多主体、立体化评价模式。笔者与同事走访5家高校法学院,认为考评过程的多元化主体参与基本确立,但存在以下问题:

1.评价主体的知识背景与评价能力没有标准。无论是专家组评审,或者教师互评与学生评价,参与主体须有严格的知识背景与评价能力要求。参与调研的5家高校法学院,全部确立了专家组的知识背景要求,3家规定了普通教师知识背景要求,只有一所高校对学生知识背景仅做了二条的资格限定,对评价能力均未涉及。

2.没有对评价主体进行能力培训。任何评价都是在特定的背景中开展的,在评价过程中应遵循什么样的规则,如何解释和使用评价结果、如何使用评价量具都需要进行培训,从而确保评价过程的专业性、科学性与结果的准确性。参与调研的五所高校法学院都没有对评教主体有过任何培训制度和计划。

3.评价程序混乱。完整的评价过程要求有评价前的准备工作,评价过程中的有效性要求及评价后效果分析和追踪要求。调研结果显示,5所高校对评教均没有准备程序要求、效果分析及追踪制度设计,且评价程序混乱,人员随时更替,操作不标准现象严重。

(三)考评方法单一、指标僵化

1.考评方法单一。考评方式单一是调研发现的主要问题,其中期末闭卷考试(97.3%)、口试(45%)、教师评教(35%)、论文(33.2%)、社会调研(3%)(授课效果可能会采取多种评价方式,所以上述数据不能相加),未见其他评价方式。

2.评价指标僵化。归纳5所高校的教学质量评价表中的评价指标,主要有以下内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结果。这种课堂教学评价体系是以“教师中心”、“书本中心”的教学理念为指导,以确立标准授课方式为核心,强调教师传授学生学习书本知识为教学重点,属于传统的凯洛夫教学理论指导下的评价系统。这种评价观念重视知识性目标的达成,忽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强调教材的整体性,忽略教师的个性、研究方向及学生差异和教学的针对性;强调传统讲授法的运用,无法对案例讲授法或其他实践性教学方法做出评价;也缺乏对教学发展的监控和总体性评价。

(四)考评结果信度及效度不高

信度是指测量数据和结论的可靠性程度,效度就是正确性程度,信度是效度的必要条件,没有信度就没有效度。

在教学考评中,信度(也称可靠性)是指评教主体能否稳定地反映教师实际教学水平的程度,指评价结果的一致性或稳定性;效度(也称有效性)是指主体评教能否实现预期的目的和效果,即评教的操作过程应当科学、合理,且评教结果应当可靠有效。因此,评教结果是否真实有效,就要看评教的信度和效度。调查结果显示,多主体评价中,专家评价的信度与效度高于普通教师,学生评教最差,但上述评教结果信度与效度均未达到要求。

(五)考评体系建设研究空白

由于目前经济法课程多采用传统的讲授法,相应的考评制度也有着僵硬、静态与封闭性的缺陷,不能监控、发现、纠正整体教学中的问题,亦无法对教师及学生的个性做出评价,导致评价结果信度与效度均不好,评教的有效性低。因此,针对教学法的革新研究,建设开放性、科学的评价体系是目前各法学院管理部门的研究重点。

二、经济法学课程立体化教学考评体系的构成模块

高校经济法学课程“立体交互型教学模式”的目标是培养专业知识全面、专业技能精良、综合实力强硬、具有良好合作精神、富有凝聚力和竞争力的实用型与创新型法律人才,并以此促进授课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与科研水平的提高。“立体交互型教学模式”的教学目标符合我国高校课程的价值取向,突显了课程对于人的发展的价值,强调人的个性化生存。“立体交互型教学模式”的教学目标是构建立体化课程评价体系的基本依据。

(一)立体化课程评价体系的特征

1.注重学生与教师的同步发展。立体化考评体系修正只关注学生的发展和阶段性成绩的弊端,将关怀面覆盖课堂上所有的主体,包括学生与教师,把授课过程视为立体的动态发展过程,考察、评价学生与教师的阶段性发展状态,及时修正不符合整体目标发展的方式、方法。

2.教育性经验培养与尊重个性并存。立体化课程评价体系注重经验性知识的传授,更加关注学生情感、意志、个性和价值观的养成,教师则体现在专业及职业生活质量的提高。

3.立体化考评内容具有开放性,动态性。立体化评价体系是对多学期授课及单学期课程全过程的评价,在对课程的目标、过程以及结果的评价中,各种因素对课程各部分的评价的影响有所不同,同时这种影响因素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情况下,不断地变化和重组,所以相同的评价指标和影响因素在不同的评价过程的使用和权重也不同。

立体化教学评价体系的基础是动态的开放性循环系统,在评价过程中不断地与相关学科进行信息交流和沟通,以保持评价内容和指标及时更新。在评价中的每一次循环,都会根据前一次循环结果调整评价内容或指标,动态要求满足对教师、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综合、持续性考评的要求。

(二)立体化课程评价体系的构成模块

1.专业、多样化的考评主体。立体化考评体系的考评主体由四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专业的教学评价人员。不同于传统高校教务管理部门人员,立体化考评体系的专业教学评价人员是受过统计学、教育学及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训练的专业技术人员,他们在评价过程中负责程序的跟踪、数据正确性判断和最后结果的统计与分析,还负责对其他类评教主体的培训及评价行为的规范性审查。

第二部分,专家组。这部分主体由授课时间超过五年,讲授经济法至少三年或六学期的教师构成,考虑到目前高校职称评价体系以科研成果为主要评价标准,立体化考评体系的专家组成员对职称不做要求,但严格经济法的授课时间和经验,以保证对经济法授课教师的关怀和被评价教师的配合。

第三部分,相关专业教师。“立体交互型教学模式”中设计了“双师教学”、“教师与实务部门人员合作讲授”的形式,对上述教学法的考评或在课程涉及的经济学、金融知识的,必须由相关专业有三年以上授课经验的教师评价。

第四部分,学生。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直接受众,其在评价体系中的不可或缺性无需论证,但由于普遍存在的学生主体评教态度不端正、评教能力差、入门资格低等问题,学生评教面临着信度和效度不高的考验,提高学生评价主体的入门资格是保证评教结果有效性的重要措施。立体化评教体系要求自愿参加评教的学生首先要满足两个基础条件:学习积极努力、成绩中等以上,上述同学还必须通过行为一致性、学习能力与知识储备量测试,才能进入测评学生储备库,储备库人选每学期更新。

立体化考评体系要求根据不同的授课方法与授课内容,进行评价主体的选择和组合适用。立体化考评体系提供教师评价,包含授课教师课中、课后独立的小型评价,专业技术人员与专家组组合评价,相关专业教师单独或组合评价;学生评价,包含学生互评、学生自评;大型教学评价全部主体均可参与。

2.专业、针对性的评价方法。立体化考评体系针对客体的多样性和差异性,保留了纸面试题、调查问卷、口试、技能实演、知识竞赛、专题研究、社会调查等考评方法,并依托信息化技术,提供电子档案袋、评价量规、学习契约、电子试卷等新的考评方法。

立体化考评体系要求考虑主观影响因素:授课主体个性特征、授课风格、教学方法、学生群体特征;客观影响因素:教学场所、设备、时间,综合考评目的选择不同的考评方法。

3.严格评价程序制度。为规范评价过程,立体化考评体系设计了评价程序制度,包括:

(1)前期策划制度:由专家组撰写评价策划,说明本次评价目的、主体、客体、内容、指标、方法、时间要求、使用工具、方法、预期结论、报告时间、分析主体、结果反馈对象、反馈方法,预算。

(2)审批制度:独立学期考评由专家组联合审批。纵向连续性考评项目由院系与专家组共同审批。

(3)前期培训制度:由专业考评人员分析考评特征,对考评主体进行培训,并监控整个考评过程。

(4)考评实施制度:制定不同类型考评法适用的实施要求,如《经济法案例分析课程口试效果考评实施细则》。

(5)考评结果分析制度:要求所有的教学考评结束后,由考评主体根据分析结果撰写考评报告。

(6)考评结果反馈机制:所有类型的考评结果都必须通过确定渠道进行反馈,以确保考评结果的公开性。立体化评价提醒是开放的循环体系,考评结果反馈机制确保教学评价与课程设计之间的动态的发展模式。

(7)改革实效评价制度:组织学生对每一种教学改革方式与考试改革方式进行实效评价,总结经验与不足,促进教学相长。

4.考评体系更新、自检的完善制度。立体化考评体系强调与相关学科的互动与自身的动态发展,考评体系完善制度要求对系统本身不断自检,删除过时的方法和工具,保证系统的与时俱进和适用性。

三、高校经济法学课程立体化教学考评体系运用的几点建议

(一)提高教学考评的重要性,避免教学地位的边缘化

无论是传统的考评模式还是“立体交互型教学模式”中的立体化考评体系,都面临着被管理者轻视,被教师忽视的尴尬局面。我国高等教育理念正逐渐转向“人性化发展”的教育观,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全面发展将是未来高等教育的目标。因此,加大教学考评在整个教学中的作用,建设科学、开放的立体化考评体系不仅是法学科的任务,也是整个学校的任务。

(二)严格评教的程序要求

立体化考评体系的科学性,要求评教实施过程必须严格遵守程序要求,忽视程序和形式要求必然导致评教结果不确定性。

(三)切实的落实与推行

立体化考评体系的开放性特征只有在切实落实与长期推行才能显现。

参考文献:

[1] 郭捷.中国法学教育改革与法律人才培养—来自西部的

研究与实践[M].中国法制出版社,2007.

[2] 苏力.当代中国法学教育的挑战与机遇[J].法学,2006,

(2).

[3] 匡明,刘艳霞.课程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吉林农业

科技学院学报,2011,(3).

[4] 陈章良,匡绍龙.课堂教学质量学生网上评价结果的可

信度研究[J].中外教育研究,2010,(2).

[5]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的若干意见[Z].教高,2007.

[6] 洪晓波.关于高校学生评教信度和效度存在的问题及其

对策[J].宁波工程学院学报,2010,(3).

篇10

设计基础作为很多设计院校的基础课程,是学生高中转变到大学学习的第一个课程,有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因此,对设计基础教学如何真正让学生进入本专业的大门,使其更有信心、更明确的继续日后的专业学习的探讨与实践,显得尤为重要。本项目以室内设计专业为例,紧扣本专业的特点,以“专业导入”式的设计基础教学模式进行教学的改革与实践。以期对高职院校设计设计基础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完善有一定的借鉴价值和推广

意义。

现状分析

(1)国内现状:

设计基础是很多高职设计院校的专业基础课程,其课程基本占有高职学习的六分之一的分量,也就是一个学期的时间,设计基础课程通常就是学生在大学第一个学期的课程。因此,设计基础课程是学生高中转变到大学学习的第一个课程,有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1)学生现状

从这几年的高职高专设计专业生源分析,大部分考取高职高专设计专业的学生是本科设计院校分数线以下的学生。艺术类学生的绘画基础总体较差,大部分学生是半路出家,也就是大三的时候对绘画突击训练一下,本身对绘画、设计等理解甚少;更有甚者是理科生,对艺术毫无基础、一窍不通。他们刚到大学的时候比较迷茫,很多都不知道自己的专业是学什么的,怎么学的,这种状态通常会有半年至一年的时间。

2)现有设计基础的教学模式

现在国内大部分的高职设计院校的设计基础课程教学形式基本可以分为两类:

①传统的素描、色彩、三大构成。

这种教学模式通常是首先让学生写生静物画素描及色彩,再到三大构成,即点线面体及色彩的练习。这种模式对于基础比较扎实的同学比较容易接受,但面对大部分都是基础较差的高职学生就出现了问题。因为每个课程的内容大概在几周内完成,而素描、色彩等不是一时半刻就可以很好掌握和理解的。学生还没真正理解素描的时候就转到了色彩,色彩还没把握好就转到三大构成。这样使学生很迷茫,并产生为什么要学这些,这些究竟对专业有什么用处等等疑惑。这对学生的学习信心是一个很大的打击,同时也使到学生刚到大学学习的激情和积极性大打折扣。

②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

这种教学模式就学生的基础现状取消了素描、色彩,直接让学生学习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而大部分的构成延续了以前传统的通识构成教学方式,也就是不论是平面专业、服装专业、工业设计专业、室内专业的构成的课程内容都是一样的,老师也是一样的。而现有的构成教材很多也是围绕着平面专业的基础上进行编写的,就算立体构成往往偏向的是形体本身,这样的好处是使学生有通识的设计基础知识。但就正是因为范围广泛,没有针对性,学生不知道这些知识和练习究竟对他们的专业有什么帮助,经验告诉我们,学生会在设计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之间迷茫和矛盾很久,往往到了大三,当他们真正对专业有一定的了解的时候,才明白构成的作用,但是他们还没有很好的去练习和实践,就已经毕业了;另外一方面,由于专业方向的不同,学生在运用通识的设计基础知识的时候也会弄巧反拙,在转到本专业的运用的时候就很容易脱节,如学生学习了通识设计基础后,在室内设计的设计的时候往往是越做越多,色彩越设计越丰富,他们总是认为要丰富,要不然就会单调,所以把空间的每面墙都做满了造型、装饰,没有一面墙是留白的,他们往往忽略了空间本身,还有反映空间色彩的重要媒介:光,这需要专业老师先把他们固有的基础知识消磨掉,再从新灌输室内设计的相关知识,这通常都要费九牛二虎之力,使后面的专业教学带来很大的

阻力。

③国外现状:

港、台以及国外的著名设计院校的设计基础课程是以训练设计思维为目标,基本上很多著名设计院校的设计基础课程都没有素描和色彩,如台湾实践大学、香港理工大学设计学院、意大利多莫斯设计学院(Domus Academy)等。他们以游戏、装置、空间构造等丰富的教学形式,充分的开发学生的设计潜能,形成适合自身专业需求的设计基础教学模式,这些很好的模式都是值得我们去学习和借鉴。

2.“专业导入”式的设计基础教学

根据对设计基础现状的分析,对现有以通识平台为基础的设计基础课程的改革,以“专业导入”为方向的设计基础教学改革显得迫在眉睫。

根据现有生源及三年的高职高专的时间安排,设计教育应该抓紧第一时间让学生了解专业方向,尽早的介入设计方向。因此,作为第一个课程的设计基础,应以本专业所需的设计基础进行量身定制式

教学。

以室内设计专业教学为例,在学生设计基础的第一节,就应该跟学生进行“岗前培训”,灌输室内设计的专业特点及将来可从事的就业范围,让学生对专业有一个全局的了解,阐述设计基础与室内设计的关系和作用,让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目的和方向。

室内设计主要围绕着空间设计--界面设计--陈设设计的一个过程时设计,室内设计的外延还延伸到家具、灯具、饰品等设计。因此,作为一个室内设计设计基础的教学,应时刻围绕空间的本质展开,采用最直接的教学方式,即“空间设计”,把 空间构成、空间的平面构成、空间的色彩构成、空间的立体构成的知识点打包融入到“空间设计”中去。强调构成只是为空间设计服务的方法,最终还是要体现出空间的本质感受,而并不是为了在空间中做构成

设计。

教师对学生的定位及教学思路也要调整和改变,回顾过去,再来检视我们目前的艺术设计基础教育体系,最大的问题就是基础教育上的“一成不变”,以不变的方式去应对变换的时代、变换的教育对象。[1]在互联网资讯发达、生活水平较高的当今,室内设计专业的学生在成长的十多年里其实已经不经意的看到、接触到很多室内空间设计的作品,也具有了很多室内空间的体验。其实室内空间设计的概念早已经潜在于学生的脑海里,我们的教学应该更多的激活这种潜意识,使它自然而然的转化为专业知识,而不是一味强调从绘画、构成开始进入室内设计,这样学生会更容易接受,在不自觉中进入室内设计专业的领域。使学生的身心潜能得以较充分的发展,使学到的东两得以内化为潜在的能力和内在的品质与精神,这就是素质教育的

要点。[2]

因此,设计基础课程的教学实践中,首先制定计划,以几个室内设计项目的方式把所有的室内设计基础的知识进行植入,这样形成的效果是让学生明确无论运用什么样的理论及设计手法,其主要的目标还是室内设计,最终评定的并不是理论的运用或手法的运用,而是项目设计的最终效果。

从07年开始,笔者就开始进行设计基础的教学改革,没有再让学生进行短期的色彩、素描练习,改为设计审美的熏陶,以营造空间为目标,紧紧围绕着室内设计的本质,以培养各种室内设计能力为目标,以空间及其构成要素为课程项目,建立了室内设计基础项目包,包括:我的4X4X2.8(米)空间、4X4X2.8(米)空间、灯、光的游戏、家具、1:1空间、(点空间、线空间、面空间、故事情节)等。形成空间设计―界面设计―陈设设计(家具、灯具、饰品)的一个过程的综合专业训练。

项目包里的每个项目都是紧紧围绕着空间的要素来设定的,渗透有关室内设计相关的综合知识,包括设计风格、功能分区、空间色彩、人体工学、造型能力、空间设计创意、陈设设计、构成等。每年根据课程时间的长短及学生的接受程度选择适当的设计项目导进

课程。

项目“我的4X4X2.8(米)个性空间”。就是要求在相同的空间限定中设计出不同风格、不同空间感受的室内空间,这是直接引导及锻炼学生的色调、陈设及设计风格的能力。

项目“6X10X3(米)空间”。主要要求对空间进行布局分隔,设计出不同风格、不同空间感受的室内空间,主要锻炼学生的空间分隔、功能布局、色调、陈设及设计风格的能力。

项目“灯”的设计。灯是室内空间的重要元素,光是反应空间的重要介质,“灯”的设计体现光与影对空间的影响,增强学生对光在空间的感受,同时已把立体构成的知识融进项目,很好的锻炼了学生的立体造型能力。

项目“光的游戏”是以光在空间中的成像,要求在空间中利用光表达出空间感及故事情节,让学生感受光在空间中的作用,造型控制能力也较高,使学生对空间更加有兴趣。

项目“家具”。家具是室内空间的重要功能元素,在“家具”项目中植入了人体工程学、造型能力、设计创意等知识,使学生全方位的考虑功能、造型、创意的关系。

项目“1:1空间”,要求在真实尺度的空间中设计出风格统一的功能空间,其中渗透了风格、色彩、陈设、尺度感、人体工学及构成等知识点,使学生更直接的体验和把握专业知识在真实的空间设计的应用。

课程的设计以项目运作----项目汇报----项目成果展览组成。项目运作使学生更好进入室内设计的项目环境。项目汇报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成果展览使学生面向大众更好的展示自己,也极大的增强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及自信心。经过8年的教学实践,“专业导入”式的设计基础教学效果还是显著的。

小结

室内设计专业的“专业导入”式的设计基础教学改革与实践,使学生从一开始就进入室内设计师的角色,无论是空间运用、色彩、光、造型、风格、功能及创意都围绕专业展开思维,而最后的作业成果就是一个室内设计及其构件的作品。

实践证明,通过空间项目“专业导入”式教学,使室内设计专业设计基础课程紧紧围绕着“空间”的本质展开学习,使学生在最渴望、专业学习热情最高的时候进入了本专业的领域,培养了专业全方位的基本素质,使学生对专业更有兴趣和信心,为学生更好的适应接下来的专业设计课程打下坚实的专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