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志设计课程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27 10:33:5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标志设计课程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艺术设计课程体系建设的关键之一是教材建设,标志设计课程教材作为教师备课、教学的重要依据和主要参考资料的同时也成为了学生学习依赖的主要向导,教材内容编制的结构状况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的形成和质量。标志设计课程教材编制的知识和技能结构是否能在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体系中有其合理、清晰、明确的位置和定位,是否符合该课程体系可持续发展建设,是衡量其存在性、合理性和发展性的重要标准。随着市场的需求、艺术设计课程体系的细分、课时的调整及教学研究的深入,标志设计课题教学与培养必然由当前较单一的基础图形和基本元素训练走向多元的设计实践化道路,在整个课程体系建设中既要起到很好的桥梁作用,又要紧密联系市场完成以标志为核心的视觉传达基本要素设计及独立项目的设计实践任务。因此,从实践和实用的角度来看,标志设计课程的教材内容及其实践教学还亟待改善和提高,合理定位其课程的多元特征与教材知识、技能结构是本文研究的中心。
一、标志设计课程现状
目前,国内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体系中均有标志设计课程的教学,各艺术院校年均有4个班近130位艺术设计专业本科生必须接受本课程的学习。随着现代艺术设计专业课程细分化和书籍商品竞争的日益加剧,对于当前由原来80或64课时浓缩成36或是48课时,且一直在追随商品市场中那些所谓“丰富”“全面”乃至可以堪称为过度“膨胀”的标志设计教材与课程来说,不同程度存在着教材内容与培养目标的质量、规格较难适应的问题。一是在书籍竞争日益加剧驱使下,为了扩大销售市场、迎合各类设计人员的需求,书越编越厚、内容越写越全,过多编入了本科学生之前就已经学过的素描、色彩、图案设计、三大构成、字体设计和图形创意课程内容与技能训练项目,甚至还有“课程回顾”,这使标志设计教学内容产生了不必要的重复,让学生在课堂学习和教材参考中容易产生厌倦感,学习积极性不高;二是紧随教材内容的实践教学环节过多追求“全面”“多样化”的基本元素和基础图形训练,占去了课程细分后紧缩标志设计课时的一大半,使实践教学结构产生不必要的重复,也禁锢了师生对标志创意的思维意识,致使在课堂教学中对标志的认知、设计定位、构思和创意及项目设计实践方面的认识和研究不足,教学重点、难点不突出,课程特色没有凸显,课程目标是否得以圆满实现难以把控,课程建设和培养目标的可持续发展较难实现。因此,标志设计课程的教材内容及实践教学还亟待改善和提高,合理定位其课程属性及特征,构建适应高校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和教学发展的项目教学与实践性标志设计教材内容是我们目前亟待研究的课题。
二、标志设计课程多元特征定位与教学需求
在高校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体系中,标志设计是一门专业必修课,第三或第四学期开设,既是一门专业基础课,也是一门独立的设计课程,承载着艺术设计专业从专业基础课程向专业设计课程的转换和基础桥梁作用,是学生学习以后各门专业课程和将来就业从事视觉艺术设计所必须具备的重要专业基础能力和技能之一。其课程教学集创意、技能与实践为一体,教学重点在于对标志的认识与设计原则、构型法则、设计基本程序及设计表现能力的培养,难点在于定位、构思、创意创新与设计趋势的把握,在课程体系中具有承上启下及培养学生独立创意创新与设计实践能力的重要意义。因此,标志设计课程在艺术设计整个课程体系中具有多元性,是一门融专业基础性、设计独立性、社会实践性为一体的多元性课程,是前置课程知识与技能的必然,更是后续多门专业设计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课程的专业基础性定位是相对于后续多门专业设计课程而言,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与建设应该是定位明确、个体分明、循序渐进、相辅相成的知识体系与技能结构。标志设计课程作为大学二年级的专业必修课,既要保证为后续课程(如CI设计、包装设计、广告设计、书籍设计、室内外装饰设计等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又要合理地处理好前置课程(如图案设计、平面构成、色彩构成、字体设计、图形创意等课程)的衔接关系,教学中要合理运用前置课程教学中的知识和技能结构,避免过多单一基础图形和基本元素的训练,产生不必要的雷同和重复,让课程突出重点,凸显特色。
课程的设计独立性定位是相对于课程培养目标而言,标志作为一种直观、形象、不受语言文字限制的视觉符号,有利于国际间的交流与沟通,因此,国际化标志得以迅速推广和发展,成为视觉传送最有效的手段之一,成为人类共通的一种直观的联系工具。工业化社会到信息化时代,标志在设计理念上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人们也开始从新的角度认识和审视标志及标志设计人才,这为高校的标志设计课程教学提供了新的内容和方向。通过课程学习和设计创作,要求学生必须能够独立完成以标志为核心的视觉传达基本要素设计和项目标志创意创新的设计任务。
课程的社会实践性定位是相对于社会企业和市场而言,随着科技发展、信息化时代传播方式的多样化,标志在大众心目中既是一个具有象征性的大众传播符号,是企业展示给市场和消费者的一张脸,更是企业或组织机构理念和精神的载体,质量和服务的形象化表现和一种文化传播,企业的个性、精神、内容、气质等所有内涵都将置其之上,形成企业的一种无形资产,标志创意和设计效果在视觉策划与表现中起着关键性作用,其重要性和被重视程度可想而知。标志设计课题教学与培养由较多的、单一的基本元素和基础图形训练走向多元的项目设计实践化道路成为必然,而这又依赖于高校的培养工作。课程知识结构以及实践模式的改革则是高校培养工作中的重要内容。
三、标志设计课程教材内容的传统安排与选择
标志设计课程教材内容的传统安排与选择,必须以立足当前艺术设计专业课程细分形式下的课时设置和多元特征定位为前提,对课程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与设计市场的研究和利用是教材革新的依据。科学合理的标志设计教材内容应该是“少而精、少而专、少而全”的理论联系项目设计实践的教学教材。
首先,结合课程属性及多元特征明确定位课程项目教学与实践教学目标。课程教学中让学生了解标志、全面认识标志,深入理解、掌握和运用标志设计原则和构成法则,把握好标志设计程序中每一个环节,独立或合作通过合理定位、精准构思进行标志创意创新设计,将教学过程置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吸收和标志项目设计与实践上,将教学目标重点放在学生标志设计创意创新与实践能力的培养上。
其次,改革现有教材内容的选择与设置,摒弃当前使用教材中那些过多重复内容,确定适合课程教学和学生学习的项目设计实践教材。目前,常用的各类教材中,有些教材编写有十四章之多,有些虽然章少,但多达六七节,其中有较多知识结构和技法训练是前置课程中已有的内容。当然,这些内容在标识设计中确是有相当作用的。一是压缩、精编教材章节和知识结构,使教材不累赘,内容不重复,符合当前的教学课时和目标培养;二是合理的知识结构与项目设计实践相结合进行教材内容构建,将目前教材中那些重复的内容融入到标识设计原则、构成法则、案例分析、定位、构思和创意的教学和评析中,这样就不至于让学生感觉重复和雷同,并形成与教材要求相应的、合理有效的实践教学模式,凸显课程的专业基础性、独立性、实践性和课程特色,使学生能够在课堂中走设计实践道路。然后,教材附带上可利用的教学课件光盘,为教学提供便利条件。
四、标志设计课程项目教学与实践教材内容的构建
1.构建思路及内容
本文从教材对当前标志设计教学及现代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体系的互促发展出发,以标志设计课程所反映和折射出的专业基础性、设计独立性和社会实践性多元特征定位为视角,形成适合课程细化后现代标志设计教学的合理有效的理论知识结构与项目教学及设计实践紧密融合的教材内容,凸显课程价值与特色,强化标志设计与创新能力的培养,促进艺术设计课程体系的可持续发展。教材构建的重点在于对标志的认识与设计原则、构成法则、设计基本程序及设计表现和陈述能力的培养,难点在于定位、构思、创意创新与对设计趋势的把握。教材内容的构建如图:
2.教材的创新与意义
一是教材理论知识结构“少而精、少而专、少而全”。“少”是在于教材编写中章少节少,这样就适合了当前紧缩课时后的标志设计教学。“精”是章节清晰,一目了然,排除一切多余,避免与前置课程重复雷同现象,给学生呈现课程的全新面貌。“专”是教材内容单纯、独一、集中在认识标志、设计标志与实践上,使教师和学生专心致志、集中精力完成课程教学目标。“全”是教材内容完备、齐备、完整,教师可以在讲述认识标志、设计原则、构成法则及范例欣赏评析和对学生作品陈述总结中灵活融入构成学、美学、设计学、心理学、设计市场环境和趋势的综合分析内容,使课程教学更有深度和内涵,让教师和学生有更多想象空间的把握和发挥,也让课程教学起到了“承前启后”的桥梁作用;二是实践项目步骤及目标清晰、意义明确,并附带有可利用的教学课件光盘。实践项目构建从“优秀标志设计案例欣赏评析”“学生课后自选标志作品课中分析自述及教师丰富、全面的总结”进入“项目标志设计与实践”,课终前进行“学生项目标志设计作品分析自述”和再次丰富、专业、全面的“教师课堂评析与总结”,整个过程注重物化教学,强调设计个性、设计实践能力和以标志为核心的视觉传达基本要素设计的创意创新能力的培养。这个从不断巩固理论知识结构,注重合理设置教学每一个环节去引导和启发学生到项目设计实践的特色教学体制教材,对现代标志设计教学及人才培养与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体系的互促发展和整体改革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注:本文为吉首大学教学改革重点研究项目“《标志设计》课程实践教学的改革与创新研究”中期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012JSUJGA14)
参考文献:
[1]张军,黄本亮.标志设计[M].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2011.
篇2
电脑图形设计课程在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通常偏重于软件的操作教学,先介绍软件的使用,再演示讲解某个实例,学生习惯性的将操作步骤背下来或记录下来,然后依据步骤做出实例,这样的教程仅可以考察学生学习的态度,却很难说明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与运用。艺术设计专业后续创作中不可能反复使用课堂教学中的实例,所以,硬记步骤是根本达不到知新的效果的。艺术设计专业电脑图形设计课程教学中出现问题的原因在于教师,教学方法选择单一,不多变;教学内容设置枯燥,实例采用不新颖,过时、激发不起学生学习兴趣;直接影响教学效果。
二、突出艺术设计专业特色电脑图形设计课程教学方法的措施
针对当前艺术设计专业电脑图形设计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急需对电脑图形设计课程进行教学方法改革,提高教学水平。教师是整个课程的指挥者,正确理解办学定位与人才培养方案目标,切实使电脑图形设计课程教学在传授技能的同时提高学生的他作能力,将专业知识贯穿于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使学生在耳闻目睹中学会用电脑完成设计想法的实现。
1.实例教学法
通过实例教学,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实例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是先进行实践再探索理论,然后将理论联系实践,再通过实践检验理论,最后再将理论总结用于指导同类实践。实例教学法可分四步教学:第一步选择案例,案例选择的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对当前知识点的理解与掌握;第二步是案例分析,案例分析的要点在于与所讲知识点的贴近程度;第三步是案例演示,作为教师应在备课过程中将涉及案例至少预先操作3遍,在多遍操作中对操作顺序、操作捷径、错误可能产生的原因等进行掌握,以免在课堂演示中对错误的纠正影响学生的理解;第四步是同类案例实践,举一反三对深入理解知识点及温故知新。例如:针对“图层”内容的讲解,在选择案例时可以选择“奥运五环”LOGO,学生对“奥运五环”这个LOGO非常熟悉,因此在运用这个实例讲解“图层”各知识点时,可以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迫切想知道运用软件制作的方法,教师再将软件制作要点与涉及工具进行提示,给出基本思路,使学生心中有数,跃跃欲试地尝试完成,在制作过程中,如出现大面积的对于某个知识的不懂,教师再适当提示,让学生能够完成。完成后,教师再根据实际情况演示其它解决方案,使学生豁然开朗,同时对知识点理解的更为透彻,真正感受到了即使做出来了,也未必是最佳方案,真的是学无止境,更好地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求解的欲望,提高探索、钻研学习的兴趣。在熟练操作“奥运五环”这个实例后,对“图层”操作要领使用达到真正了解掌握的目的,趁热打铁再布置举一反三的实例,便宜如“太极八卦图”等,在巩固所学知识的同时,又有所挑战,以能检验教学效果的同时,对同学们的努力给予了肯定,真正达到了触类旁通。
2.任务驱动教学法
任务驱动教学法适用于不同阶段熟练和巩固知识点。在电脑图形设计课程中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任务设置:
2.1依据重点、难点任务设置。
章节教学抓重点解难点,巧设问题,设置有助于掌握重难点知识的任务,要求学生带着要完成的任务、要解决的问题认真学习、努力实践。任务的创设应围绕课程的基本结构、重点难点,学生的实际掌握和具体情况而定。例如在电脑图形设计课程的教学中,可以根据教学进度安排,以各章节教学内容中基本原理和基本操作为主,根据重难点进行阶段任务设置,布置的任务可以是教材中的实例,独立思考、操作完成。例如:电脑图形设计课程中第二章节的任务设置可以制作联想标志、工商银行标志、奥迪标志等一些几何LOGL。
2.2小结性任务设置。
章节内容累积到一定程度后,可以对知识点进行小结性的任务设置,检验当前阶段教、学效果,及时发现问题,对个别知识点进行补充。这一阶段,学生有了一定的基础,可以综合性的做些简单的应用案例,例如学生感兴趣的平面宣传单、广告牌、杂志封面、或是动画场景……通过所学,得以实践,展示成就感的同时,可能会遇到困难,有针对性的研究、探索完成任务,学与用无形地得到体会。
2.3总结性任务设置。
在这一阶段中,知识点讲解基本完成,从工具使用的角度来讲,学生可以完成简单实的综合实例制作,知识点的巩固与熟练运用需要提高。在总结性任务设置方面,主要以命题设计为主,根据命题进行构思、创作。这个过程中,学生思考、动手、实践,对已掌握的知识运用得心应手,当然也会遇到困难,比如工具的深入使用,技巧的配合,发现问题解决困难,无形中的进步,使得知识和“创作”经验都有所提高。根据学生掌握程的不同,教师可以因材施教有意识地对掌握程度强的同学设置相对复杂的任务,让学生分工协作,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针对任务完成的效果,及时总结,及时鼓励,及时提出新的建议,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3.操作习惯引导法
(1)存盘习惯:
随时保存文件的习惯非常重要,电脑突然死机、电源断电等意外情况都会导致工作学习成果丢失,随时保存,能够最大限度地保留文件。
(2)使用快捷键习惯:
快捷键是键盘、鼠标同时操作完成效果的方法。通常情况下左手负责键盘,右手负责鼠标,左右手同时工作,能够快速提高操作速度。实际工作中尤其是优秀的设计师、绘图员,大量操作通过键盘完成,速度证明能力的同时也向人们展示着专业的内涵,在日常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快捷键操作习惯不但能为后续专业学习提供技术支持,尤其能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
4.总结教学法
总结可谓是一个习惯。老师对知识点有小结,对课程有总结,目的是将重难点内容强化记忆。在中国教育教学方法中,学生的主动性较弱,死记硬背知识点,学习习惯被动,注意培养学生的总结习惯,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熟悉方法、掌握技巧形成总结的方法,融会贯通,更好在学习、生活、工作中不断前行。
三、结语
篇3
关键词:高中语文 活动课 教学改革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新修订的语文教学大纲中指出:“要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动学习、探究”。这些都体现出了对高中语文活动课程的重视。高中语文活动课程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专题性和综合性语文学习活动课程,是基于学生的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
1.高中语文活动课课程目标的设计
高中语文活动课主要是为了帮助学生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使学生形成对自然、社会、自我的内在联系和整体认识,发展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帮助学生形成从自己的生活中主动发现问题并独立地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帮助学生发展实践能力,发展对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帮助学生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具体课程目标的设计有所不同。例如:以演讲与辩论为主题开展活动。活动的目标主要是通过演讲辩论,提高思想认识和文化修养,增强观摩事物的敏锐性和思考问题的深刻性;探讨若干个典型演讲、辩论案例,总结经验和教训,从中获得启示。掌握演讲、辩论方法;通过观摩演讲、辩论活动,感受演讲、辩论的机智与艺术,分析演辩者的文化修养、思想深度、应对策略、语言技巧、神态风度等,观摩听众反应,了解演讲者、辩论者的表述效果;通过活动设计,引导学生养成在每一次活动前做好充分准备,进行反复实践,丰富临场经验的好习惯;通过活动,发展个人潜质,弘扬合作互助的团队精神,培养团结协作的良好品质。目标设计是高中语文活动课的重要环节,只有有了明确的目标,课程才有可能向着既定的方向发展,达到预定的教育效果。
2.高中语文活动课的实施
学生基于自身兴趣,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获得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一般从以下四个阶段实施:(以每位学生设计一个能代表自我形象的“标志”这一活动为例)
2.1 准备阶段
2.1.1 选择确定活动主题或课题:每位学生设计―个能代表自我形象的“标志”。
2.1.2 制订活动方案,包括以下五个方面:(1)活动的主题或课题:每位学生设计一个能代表自我形象的“标志”。(2)活动的内容:描绘出一幅简明的图画(或图形,符号等),将自己的理想追求、兴趣爱好、个性特点等内容浓缩在“标志”之中,最大限度地展示自己,并用简洁的文字对“标志”的内涵进行说明和评述。(3)活动的具体目的和任务:通过活动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通过课前收集各种图标,如大型活动会议的会徽,名牌产品、知名企业的形象标志等,增加学生的见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通过对图标内涵的分析,增强学生的分析能力;通过自我形象的设计增强学生的自我认识;通过设计激发学生的想象力;通过设计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通过文字的表述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4)活动的对象、情境、时间和空间:活动的主要参与者是所有的学生和授课教师;利用活动课时间,主要在课上进行设计(可利用课下收集资料,进行整理)。(5)活动的具体过程:确定主题―制订方案一收集、整理资料―进行设计一学生总结一教师评价。
2.2 进入问题情境阶段
本阶段首先要采取多种形式,创设问题情境明确研究任务。一般可以讲故事、开设讲座、组织参观访问等,目的在于做好背景知识的铺垫,激活学生原有的知识储备,提供研究范围,诱发探究动机。与此同时,学生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从多角度去发现问题和分析思考问题,建立研究型学习小组,邀请校内外指导教师提供帮助并共同参加研究活动;要积极探索、搜寻相关的资料,进入探究问题的状态,并归纳出准备研究的具体题目,形成最基本的目标思路。以以上活动为例,教师将自己设计的形象图标展示给学生,让学生根据图案、题目、文字说明猜测图标代表着谁。之后,教师讲解图标中所表达的个人内心丰富的情感。这一环节调动了学生极大的热情,也对学生的设计给予了形象的引导,更重要的是加强了师生间的情感交流,调动课堂氛围,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设计上去。
2.3 实践体验、解决问题阶段
在确定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以后,学生要进入具体的解决问题过程。通过实践体验,形成一定的观念态度,掌握一定的方法。本阶段中,学生实践、体验的内容包括:在开放情况中主动搜集和处理文献资料或研究素材,小组合作与各种形式的人交往、沟通,以科学态度解决实际问题,从一定角度认识环境、了解社会、发现自我等。
2.4 总结、表达和交流阶段
学生要有始有终地完成研究性学习项目的任务争取达到预期的目标。但是,经过努力仍不能获得满意的结果也是正确的,并不意味着学习的失败。在这一阶段。学生要将自己或小组经过实践、体验所取得的收获进行整理、加工,形成书面材料和口头报告材料。成果的表达要多种多样,除了按一定要求撰写实验报告、调查报告以外。还可以通过开辩论会、研讨会、搞展览、出墙报、编刊物、制作网页等方式加以表达。将研究成果整理以后还应分别以书面和口头报告的方式表达。学生通过交流、研讨与同学们分享成果,这是研究型学习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在交流、研讨中,学生要学会客观地分析和辩证地思考,学会理解和宽容、赞美与分享,也要敢于和善于申辩。以上面活动为例:以小组为单位互相交流,再推选出代表进行全班交流。交流时,创作者要向大家讲解自己的创作思路和标志的含义。
3.高中语文活动课的评价
教师对活动的评价是不能缺少的。在学生进行了相互交流和总结以后,教师要对整个活动进行总结。总结包括对活动的内容和活动目的的讲解、对优秀学生作品的展示和讲解、对整个活动的评价。当然教师的总结在让学生学习、了解比较成功的作品的基础上,主要是对学生进行鼓励。所以教师的总结应尽量以肯定的语气来进行,如:“这次活动是非常成功的,同学们都很努力地收集和整理资料,并通过自己的想象设计出了适合自己的形象。以后我们会更多的开展类似的活动,希望大家以后更加的努力,比现在做得更好。”最后教师还要指出这次活动的不足,并对以后的活动提出建议。
我们要积极地把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引人语文教学当中,让语文课贴近现实、贴近生活,充满活力与趣味。让学生能够真正乐意去学习语文,让“大语文”不再是学生头疼的话题,让我们的语文教学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能力,能够更好地贴近素质教育。当然语文活动课可能会受到诸如高考独木桥、资金场地等因素的影响;但更关键的还在于教师,只要教师有坚决彻底的课改思想,有扎实深厚的专业功底,有无私爱生的奉献精神,语文活动课就一定能进行下去,发挥其作用,促进语文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方方,高中语文实践活动课的探索[J],《职业与教育》,2008(2),76.
篇4
关键词: 标志设计课程 图例分析式教学实践法 运用
标志设计课程是视觉传达专业中的一门核心课程。标志设计的过程不仅仅限于色彩、线条、造型的运用,更要利用社会学、历史学、心理学等相关文化知识赋予标志丰富的内涵。在标志设计课程的授课过程中,常规教学方法是先由老师讲授理论知识,着重讲授标志设计的基本知识,再结合实例图片观察分析。在近几年的课程建设中,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引领学生围绕学习标志创意知识这样的教学方式进行课堂教学。这种教学方式有其循序渐进的合理性,但是也势必会造成一些教学方法上的弊端,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会产生被动接受的惯性思维方式,很少独立主动地思考设计的方法,在日后的设计实践中会丧失主动性。现提出一种打破常规的教学方法——图例分析式教学实践法,希望可以给标志设计教学提供一些新的借鉴和参考。
一、以标志图形分析为先导,主动发现图形的象征性和意指性。
标志设计课程教学过程中,可以打破常规的教学方式,针对要讲解的知识要点,以标志图形的形式先呈现给学生观看。比如,授课知识点是标志设计图的形象征性和意指性,我们可以先引入标志图形实例,让学生主动观察,找出标志图形内在的表现方式和规律性,使学生变被动接受理论知识的思维方式为主动建构标志设计知识体系的思维方式。例如:我们讲解象征性和意指性在标志设计中的表现时,可以引用工商银行(见图1)的标志和壳牌石油(见图2)的标志。
让学生先观察,再思考,找出标志中图形的象征和意指。课堂上要求学生踊跃发言,学生通过观察实例图形谈道:“工商银行的标志很像一个古代钱币的形状,外圆内方符合中国的古铜钱造型,具有中国特色银行的传统特点”,“壳牌石油的标志的红色的和黄色的光芒很像石油散发出来的光和热,贝壳的形状和壳牌的形象联系在一起,凸显了品牌形象”。学生主动在标志实例中找出图形的象征性和意指性,加深了对知识点的记忆,比起通过老师讲解获得的知识点更能令学生印象深刻。同时,他们通过自己的观察体会到了建构完整的知识体系的重要性。
二、以标志图形为实例,学会分析色彩在标志中的表现。
标志的色彩具有象征性,色彩带给我们的情绪感染是文字所无法代替的。如高纯度的色彩具有挑战性、令人振奋;强烈的色彩对比意味着年轻、充满活力和朝气;灰调给人平静、高雅的感觉;暗调则具有深沉、冷静、庄重的意味。每一种色调都会给人带来不同的联想和心理印象。好的色彩是一种原材料,在标志设计中,色彩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课堂教学中,如果老师单一地从色彩的表达的含义入手,难免会让学生觉得刻板、不灵活和枯燥无味。我们以图形为实例,让学生自己观察标志的色彩,以及色彩和标志的关联性。例如:“红桃K”补血口服液(见图3)为什么用红色做标志的主色,它和商品的特点有什么关联性;索尼爱立信(见图4)通信产品标志的绿色代表什么;IBM(见图5)标志色蓝色代表什么。学生运用已有的色彩构成知识进行分析,找出色彩在标志设计中的表意性,学会归纳总结各种色彩的运用,在以后的设计中可以更加灵活运用,自如驾驭色彩,用色彩表达感情。
三、观察标志图形,找出设计主题和设计的诉求,了解标志设计的行业性。
标志设计的核心在于表现什么,如何表现,要有准确的设计定位,明确所要传达的信息,这是标志设计的灵魂所在。通过观察标志的图例,让学生自己寻找标志设计诉求和设计主题。例如:在标志设计课堂上以美国的UPS(见图6)物流公司标志为例子,让学生先观察图形,再思考标志设计的主题内涵。课堂气氛非常的活跃,学生积极参与发言,学生谈道:“标志的外形像极了盾牌,表示UPS物流公司的安全性很高”,“标志金色金属光泽配上棕色的木质地板,具有非常高贵的感觉,很现代,金属的质感表现得非常生动”,“立体字UPS的标志仿佛钢印雕刻一般醒目”。在你一言、我一语课堂发言中,学生概括了整个UPS物流公司标志的设计主题和内涵。在愉悦积极的课堂气氛中,学生通过积极主动地分析掌握了标志设计应该表现和反映的设计主题内容,以及如何根据设计主题提炼典型的图形形象,教师只需有针对性地讲解一些辅助知识要点,学生便可以全面深刻地了解如何通过图形表现设计主题。
四、原型启发,从模仿标志图例入手,提炼出典型形象,独立完成标志设计。
标志设计课程的授课目的最终要落实在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上,实践部分教学是标志课程中的主干部分,我们在前述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观看标志图例,主动建构学习标志设计的表现方法及设计主题,目的就是让学生学以致用,把理论落实于实践。在标志设计课程的实践部分,我们给学生定义设计命题,让学生先进行前期的市场调研,掌握标志行业诉求,定设计主题。制订好设计方案后,选择适当的表现方式。例如,我是用象征的形象性表现设计主题的,比如“小天鹅”(见图7)标志,还是用传统的吉祥元素团表现设计主题的;比如“中国联通”(见图8)标志用的中国结的图案;又或者是用单个企业的字母名称表现设计主题,比如“宝洁”(见图9)公司标志。根据选定的优秀的标志图形,模仿图例进行设计。
下面用一个学生的实例作业讲解图例分析式教学实践法的优点。我在课堂上给学生布置“参考消息”报社的标志设计作业,要求标志设计能够体现参考消息报纸的权威性、全球性、新闻从业的严肃性。首先让学生做市场调研,收集一些关于参考消息报业的相关资料,了解参考消息报纸的特性,再进行草图方案的设计,没有采用图例式教学实践法之前,学生完全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意,做出了各式各样的草图方案(见图10、图11)。
标志设计的表意性不强,没有特殊的意指,不能够代表企业的诉求,图形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不够大气,不具有典型的代表性。采用图例式教学实践法以后,学生开始参考标志图形的实例——青年志愿者(见图12)的标志设计,从该标志设计当中的会意式表现方法中找到灵感:标志用生动形象的会意法表现青年志愿者的爱心与和平。青年志愿者的标志设计中,红色爱心的图形,手与和平鸽同构,形象会意地表现了青年志愿者的设计主题。学生从标志图例中汲取灵感,在原有的标志设计上进行修改(见图13),把握参考消息报纸的国际性和权威性的特点,体现一报在手、纵览全球的特点,以红、绿、蓝三原色体现参考消息的全面性,以生动的地球形象表现参考消息的全球性和权威性,标志的会意性有了明显的加强,标志的整体感觉大气而具有代表性。
再例如,课堂上让学生设计一个本校校名缩写字母的标志设计,JIT(金陵科技学院的英文字(Jinl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的首字母缩写),学生刚刚开始做标志设计的时候,全凭自己的想象任意发挥创作。有的同学做成了书本的造型放在JIT的字母上面,不能代表学校的特征和风格;有的同学把JIT三个字母迭连在一起,失去了可识别性;还有的同学用色杂乱,标志色彩的表意性不强。如何做一个好的标志呢?学生开始从参考标志图例入手,找寻灵感,从IBM的标志设计中找到灵感,IBM的虚实条纹设计非常具有现代感,蓝色代表着高科技的含量,条纹设计代表着速度和力量,学生根据IBM标志的设计思路,画出了这样的草图(见图14),蓝色代表科技的意思,寓意着金陵科技学院是一所综合性科技院校,IT用横条纹的处理,产生一种流动感,好像学生在学校搀扶和带领下共同进步,一起成长,红色的宇宙标志,象征着对学习知识的探索循环不息。最后转成设计正稿(见图15),视觉感受非常好,整个英文缩写标志设计得清爽简洁,对比突出,反映了学校特征,代表了学校的办学理念。
学生从图例式教学方法中获益匪浅,采用图例式教学方法,改变了传统的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变得积极主动。这样的教学实践打破了狭隘封闭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学生在解决设计实际问题中学会主动捕获知识,迁移知识,解决问题,获得发展。它很好地利用了标志图例,给学生以充分的启发,提高了学生独立解决设计问题的能力。以上是我对标志设计课程的教学方法的心得,希望可以给同行一些借鉴和帮助。
参考文献:
篇5
(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 人文社会科学系,甘肃 兰州 730060)
摘 要: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设计思想,在《运输管理》课程改革中,紧紧围绕职业能力目标、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以运输企业真实业务项目为依据,合理设计课程教学内容与工作任务,并按照运输企业工作的基本流程开展模块化教学。
关键词 :工作过程;教学设计;运输管理;高职院校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772(2014)13-0237-02
1 课程设计的思路
根据职业能力形成和提高的规律,以学生为主体,对职业技能和其它胜任岗位资格所需要的相关素质,进行反复、大量的实际操作或现场实施,形成、巩固和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
1.1职业能力目标和知识目标的设计
根据我系物流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课程面向的职业领域是物流运输服务领域,职业岗位是运输企业或物流企业道路运输业务主管(或运输专员)及基础管理人员。
1.2职业能力训练项目和训练素材的设计
课程按生产过程序化训练项目,单项训练项目和综合训练项目与企业合作开发。以职业活动为训练素材,如课程中的“各种业务流程的设计”、“签订运输合同(协议)”、“制定货运事故处理流程”、“制定运输成本控制策略”、“车辆行车路线和出车时间表方案”、“运输调运路线方案”、“建立绩效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等工作任务。
2教学内容的设计
2.1教学内容组织
为了实现上述职业能力目标,课程内容顺序按工作过程序化。能力模块及对应学习内容、学时情况如表1所示:
2.2教学项目(工作任务)设计
根据物流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知识以必需、够用为度,确定课程的教学内容和实践项目,如图1所示:
3 教学模式设计
课程内容与课程目标(职业能力目标)之间的桥梁就是职业能力训练项目的设计 [3]。如每一次的教学都精心地设计以下内容:(1)本次课的能力目标:针对一次课,突出能力培养;(2)完成本次课程的训练任务(企业现场学习、小组自己总结业务流程、实训室分小组模拟演练、分组陈述、讨论、测评等);(3)教学活动流程:边做边学,先做后学的方式;(4)归纳总结有关的知识:完成任务之后,归纳总结出来。同时对每一次课的教学内容的引入也进行精心的设计。
4课程考核方案的设计
本课程每个学生要进行下面的测评过程。
这种评定学生成绩方法,使学生学习目标明确,大大地激发了学生对学习的自觉性和求知欲望。
5 结语
课程改革的道路任重而道远。此次有关运输管理课程项目化整体课程改革设计,与以往的教学模式完全不同,教师缺少项目教学经验,设计的训练项目及训练素材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
参考文献:
[1] 文静.高职《运输管理实务》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0,(21).
[2] 李春.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改革探析[J].天中学刊,2008年05期.
篇6
关键词:微课;护理带教;肝胆外科护理
中图分类号:R248.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4-0223-02
肝胆外科护理学是一门涉及多学科、多系统的护理主干课程,大多数护生在学习时有“难、深、多、散”的体会,理解和记忆的东西较多,容易混淆和遗忘。因此,如何提高肝胆外科护理学教学质量和效果,是护理带教者一项重要课题。微课程由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高级教学设计师David Penrose于2008年首次提出,雏形是美国北爱荷华大学Leroy A. Mc Grew教授1993年提出的60 s课程(60-second Course)[1]。微课是指以微型教学视频为载体的针对某个学科某一教学环节或知识点设计开发的新型情景化网络课程资源。笔者尝试对外科护理学肝胆外科章节课程进行微课课程开发,并将其应用于肝胆外科护理教学,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将应用体会总结如下:
一、提高对微课重要性的认识
微课重在“微”,短小精悍的架构满足了学习者对注意力的需求。认知负荷理论(Cognitive Load Theory,CLT)认为,影响认知负荷的关键在于学习资料组织与呈现的方式。当前,我国医学院大部分课程要么教学内容简单,组织形式单一,导致学生认识负荷过低,既浪费了课堂时间,也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吸收消化。要么教学内容复杂,知识点众多,导致学生认识负荷过高,注意力分散,阻碍其对知识进行梳理架构[2]。理想的教学模式应该是学习者能自主的安排学习时间,针对重点、难点和易错点进行反复学习。微课能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其把教材内容进行碎片化、情景化、重组整合,将复杂的教学内容制作成可融合在课堂内和课堂外反复观看的短课,无疑是一种与当代学生学习观念契合的教学方式。
二、做好微课制作,构建学习平台
微视频的制作是微课开发的核心,由外科护理教研室组织外科老师根据微课的特点,对既往学习者特征和教学任务进行分析,对肝胆外科护理的知识点进行梳理、斟酌、筛查和整合,将肝癌、肝移植、胆囊结石、胆管结石病人护理教学中的重点、难点、疑点以及术后难度较大的操作,如胆管引流护理、肝癌术后护理、肝移植术后护理、肝癌术后心理疏导、引流管的护理等作为微课开发的内容并将其制作成微视频。在制作过程中,需要注意几点。
一是抓好“微视频”的质量。微课课程的主要内容是微视频以及利用微视频进行的网络学习互动。微视频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微课的水平和应用效益。二是重视视频技术的运用,增加视频资源的来源渠道。带教教师不仅可以从课堂拍摄,也可以在学术会议上录制等。视频剪辑、加工、合成输出等后期制作也尽量清晰、美观,方便学生观看。三是微视频尽量短小,但内容要完整,保证学生知识构建的完整性。四是做好微课的辅工作。如完善微教案、微课件、微练习、微点评、微反馈等微教学资源的建设,使微课发挥最大的学习效用。
二、强化内容指向,提高微课效果
微视频的设计师带教老师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微课教学设计是整个微课程建设的起点和落脚点,设计过程中首先要加强教师在数字信息化时代微课程设计理念的塑造,理论的学习和方式方法的培训是必不可少的[3]。其次要找准微课的定位,即一种学习型资源,教师要从学生学习的心理和学习习惯的角度去思考,通过问题导向,任务驱动等策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其临床技能和专业水平。肝胆外科护理学内容较多,课时紧,信息量大,笔者一改过去向护生照本宣科的授课方式,设计了一套内容涵盖肝癌、胆结石的临床常见表现、术后护理观察项目、引流管的常规护理等的微课程,通过情景化、趣味性、可视化的数字化学习资源包,浓缩传统教学精华,提高带教效果。
三、学习方式多样,激发学习兴趣
微课崇尚混合教学、移动教学、翻转教学和碎片化教学的学习方式,以短小精简的教学视频为载体,在电脑或手机移动终端上进行W习,学生可根据自己时间进行开放式和自助式的学习。传统外科教学方法是让护生在课堂中固定的时间进行理论课学习,临床操作单元则通过在临床实践时老师讲授和示教,护生进行练习的方式学习,具有直观性和可操作性的优点。但由于学生人数普遍较多,病人数少,且配合程度不高,护生往往在示教时较难看清教师的具体操作方法,最终导致临床操作示教效果不佳,影响其操作能力的提高。微课将教学时间和空间进行延伸,方便护生对操作过程进行反复理解和记忆,能使复杂、动态的技能操作平面化,是对传统教学法的补充,比较适合护生课后自主学习。
在进行微课课程设计时,教师还需要注意三点。一是微课之微在于时间有限,篇幅有限,因此只能针对某一环节或某一知识点进行剖析,即只能专注于一个问题。如2010年欧洲风湿病学会颁布的类风湿关节炎诊断的微视频,就是因为它文字不多,短短15min的视频,从炎症标志物、关节炎的病程、关节受累程度和血清抗体四个方面对某一病例进行了评分,评定为6分以上就可诊断为类风湿关节炎。就算是非专业的人员,也能较为容易的掌握知识要点。二是微课的后期制作也很重要。随着信息化社会的不断进步,微课在医学带教中的应用越来越广,跨领域的微课共享也越来越普遍。微课的优化美化成为微课传播的重要技能。较多微课的设计模式采用的是“课堂讲解―临床场景―课堂总结”的方式,场景之间和各部分的衔接都要做好串词,达到简洁流畅的效果。三是要做好微课的总结。我们在带教过程中发现,将课程的重点内容总结为简单易记得口诀,在课堂中,不断地重复要点,对学生加深知识点印象非常有效。
尽管微课作为新兴的教学方式在肝胆外科医学带教中应用广泛[4],能满足大部分学习者对学习时间和空间多样化的需求,但如何优化课程设计、提高护理微课程教学质量、构建完整的微课教学体系,对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如何评价和反馈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胡铁生,黄明燕,李民.我国微课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启示[J].远程教育杂志,2013,(4):36-41.
[2]陈巧芬.认知负荷理论及其发展[J].现代教育技术,2007,(9):17-19.
[3]梁乐明,曹俏俏,张宝辉.微课程设计模式研究――基于国内外微课程的对比分析[J].开放教育研究,2013,(1):65-73.
[4]李淑芬,林丽君.优质护理理念在肝胆外科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2016,(9):144.
篇7
关键词:设计草图;创意;标志设计
在标志设计课程的教授过程中,总有学生对着电脑发愁:自己为何没有创意,想不出来好的方案呢?这些学生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不爱动手画设计草图。事实上,画设计草图是实现创意的有效方法,也是标志设计教学中的重要环节。
一、从文字到设计草图
由于人类的思维具有联想性和形象性的特点,所以随着创意构思过程的深入,往往会想到一个甚至几个与创意关键点相对应的图像。学生在创意构思阶段,要养成画设计草图的好习惯。主要是对已经收集、整理出来的资料信息进行分析,得到可能形成创意的切入点,尽量让自己放松,不要急于动手制作,不要想着一下就能有好的创意。只要充分让自己的思维天马行空地飞翔,把想到的字和图都简要记录下来,接着运用简化、转化、联想等方式(这些方式可以分别运用,也可以综合运用),提炼出不止一组的创意关键点,重组成一个方向的设计方案,再进一步明确信息传达的主次关系和元素的表现秩序,就能初步形成设计定位。当然,为了确保创意过程中不出现设计方向上的错误,在展开设计工作之前,需要先对标志设计项目的全部资料展开调研,明确项目任务,只有做到胸有成竹,才能使创意思路自由、充分地展开。
二、设计草图的作用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创意构思和草图表现是密不可分的,边想边画的方式可以使创意思维逐渐形象化、具体化。一方面,创意得到体现和保存(以文字和图形两种形式)。另一方面,草图可以检验创意的质量,有时想得很好,但是画出来才发现并不合适,就要放弃这个方案,重新思考;有时在画草图的过程中,受到某个图形、符号、线条的启发,又会产生新的灵感。在设计构思时,创意和草图就是这样互相联系又互相作用,因此,设计草图可以说是标志设计中实现从文字到方案、从意到形转换的重要纽带。学生只有不断经过这种思维上的放与收的历练,才能真正做到放开和深入,也更容易发现多项信息间的内在联系,对项目的认识逐渐深化。在此过程中,随着思维的深入,学生通常会遇到一些不确定的、不熟悉的或完全未知的东西。但是,只要本着认真的态度,遇到问题再次收集资料,分析提炼,就一定能出现创意的闪光点。
三、设计草图的表达
很多学生习惯用电脑设计方案,但是从上文可以看出,用草图表达创意和设计方案是思维最直接的体现,因此笔者建议在这个阶段尽量抛开电脑,在纸上多画方案草图,让创意不断地得到深化和发展。学生可以根据个人习惯,首先把整理出来的资料信息用自己能看懂的方式画出来,手写一遍有助于梳理信息。在写的过程中,最好边写边把重点词语做上记号;这个过程往往需要多次修改或补充,在进行到后面的阶段时,也时常返回头来重新审视解构的过程,以寻找新的切入点。因此,一定要注意保留原始的手稿,即使是同一个设计定位的创意思路,在构思和设计方案时,常常会不断受到所画草图的启发而衍生出更多的方案。对于设计草图的表达,不必刻意追求草图的形似,只需抓住特点表现即可;草图也不必画得很大,很多时候,草图附在文字性描述旁边,图文结合记录创意构思,画得太大也会影响记录的速度。有经验的设计师由于创意思路丰富,草图的量就很多;而学生常常不知道画什么。对于这个问题,首先要从创意的前期阶段,也就是资料的分析整理开始训练。其次要养成记录草图的习惯。草图是伴随着创意关键点的出现而出现的,贯穿整个创意过程,这个阶段正是思维高速运转的时候,有时灵感来了,如果不及时记录下来,便会稍纵即逝。最好随身携带一个活页的小本和铅笔,一有新的想法就马上记录下来。最后,要经常翻看、总结画过的草图,将以前的草图不时地拿出来看看,重新审视草图的可发展性,最好做个记号,划掉那些没有发展潜力的草图方案,以免干扰;再检查草图中的元素有没有变换组合的其他可能性,进一步优化重组,另辟蹊径,从而产生新的创意。总之,设计草图可以直接体现出标志设计方案构思的质量,同时也为标志初稿方案进一步细化、修正,确定色彩方案直到最终形成标志设计定稿,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设计草图在标志设计教学中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参考文献:
[1]李砚祖,芦影.视觉传达设计的历史与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2]崔勇,杜静芬.艺术设计创意思维.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
篇8
关键词:项目化;应用;教学;Photoshop
中图分类号:TP3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1) 24-0000-02
Project Teaching Application in Vocational PHOTOSHOP Teaching
Hu Xiangping
(Guangdong Huizhou Agricultural School,Huizhou516023,China)
Abstracts:Introduced the concept of project-based teaching and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 is not satisfactory,Photoshop courses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project-based teaching reform.The result proves it may increase students’interest in study,raise awareness to participate actively in class,improve the ability to find and solve problems,improve the teaching efectiveness and cultivate the teamwork spirit.
Keywords:Project;Apply;Teaching;Photoshop
一、引言
当前,世界上涌现出一批非常优秀、功能强大的图像处理软件,Photoshop就是其中之一。在很多领域被广泛使用,比如网页设计与制作、图片处理、平面设计等。所以,在很多学校的计算机类专业,特别是职业院校的计算机专业中几乎都将其作为一门专业课程来设置。作为中职学校,我们的计算机专业同样将Photoshop作为其专业核心课程来开设。该课程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重点是培养学生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过去的教学中,我们采用的是传统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往往是在课堂上闭门造车式的以教师为主体的知识传授式模式,学生缺乏分析和探究精神,过度注重对操作过程步骤的详细描述而忽略了对创作、设计思路的分析和能力的培养。久而久之便产生了依赖心理,碰到新的任务或者知识的新应用时不懂得分析、探究、举一反三,变成只会学不会用,偏离了培养学生动手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目标。为此,我们通过教学改革,在课堂教学中引入了目前行之有效、应用广泛的项目化教学模式,经过一年的实践教学证明,项目化教学在我校的Photoshop课程教学中所取得的效果是明显的,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二、项目化教学内涵
项目教学法(project-method)是一种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主要是通过实施一个个完整的项目而进行的教学活动行为。弗瑞(Frey)的定义是:“在项目教学法中,学习者以小组为单位在某个内容范围内进行工作,实施一个项目。小组成员自己计划并执行他们的工作,通常在结束时有一个可见产品(如装置、仪器、文件、演出等)。在项目教学法中,关键不在于其最后的产品本身,而是这个产品的制造过程是以学员自主构建的方式进行的。”
三、项目化教学在中职Photoshop课程中的具体实施
(一)教改前的教学情况
过去的教学中,我们采用的是传统的教学模式,在课程内容的讲授上,往往是根据教学计划的安排,按照知识体系,结合课程教学的总时数,顺序按课本章节进行有序的教学。教师对每一个菜单和工具都会进行详细的讲解,学生也似乎能够掌握全部菜单和工具的使用,但是当要求学生将所学的知识综合起来运用并去完成一个实际的设计项目却显得非常吃力,甚至有很多学生感觉无从下手,不知道如何综合运用已经学到的知识。考核方式也是以终结性考核为主,也就是传统流行的方式: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30%和期末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70%,以此来计算得出整个学期该课程的总分。
(二)项目化的实施过程
职业教育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是能够培养出技术应用型、操作型或技术技能型的并具备较系统的应用知识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技能型人才。项目教学法的目的是在项目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知识、能力以及素质能够涵盖学校对人才培养目标中的要求,最大限度的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积极探索能力、创新能力以及社会实践能力。
1.课堂教学项目的选取
合理的项目选取是Photoshop课程教学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选取项目要以教学的内容为依据,以现实的对象为材料,既要包含基本的教学知识点,又能调动学生解决问题的积极性。教师和学生应共同参与项目的选取。教师要注意启发学生去主动发现身边的素材,选择难度适合的项目。笔者在整个的教学过程,选择的项目和课时分别如下表1所示:
序号 项目名称 任务 学时
项目一 企业办公用品及礼品设计 任务一企业办公用品设计
任务二邮票设计
任务三纸杯绘制 8
项目二 企业POP挂旗与指示牌设计 任务一金沙滩标志设计
任务二POP挂旗设计
任务三指示牌设计
任务四CI设计 12
项目三 宣传品设计 任务一标志设计
任务二会员卡设计
任务三台历设计
任务四宣传单设计 12
项目四 照片处理 任务一图像合成
任务二黑白照片彩色化处理 4
项目五 网络广告设计 任务一绘制喇叭
任务二设计背景
任务三制作标题文字
任务四制作按钮 10
项目六 店面装潢设计 任务一茶叶店门面装潢设计
任务二饭店门面夜晚效果设计 6
项目七 报纸广告设计 任务一制作红纸和火花
任务二设计标志
任务三设计装饰公司的报纸广告 8
项目八 包装设计 任务一巧克力包装设计
任务二手提袋设计
任务三酒包装设计 12
表1所选项目和学时分配表
2.学生分组
针对软件公司的实际工作情境,公司一般都会将几个开发人员组成一个工作小组去合作、协调并完成某个项目,并由其中一个成员担当项目组长的职责,形成组长负责制的项目组。根据这个项目组原理,我们在实施项目教学时也将班上同学每5-6人分为一组,分组的原则是学生自由组合,但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再作细微的调整,力求每组人员都有不同层次的学生,接着每个小组自己推选出一名学生作为组长。
3.项目教学过程实施
课堂的五个项目根据先易后难,难度逐渐增加的原则进行设计与安排。接着,针对每个项目进行设计一系列的工作子任务。工作子任务根据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分成三种类型:一是学习性工作子任务,主要用于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二是实践应用,主要包含实践内容和应用步骤,强化学生动手能力的训练;三是工作任务拓展,主要用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学生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表达能力,并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帮助学生挖掘自身优势。用下图1来描述整个项目教学的过程:
图1项目教学实施图
(1)任务布置――项目任务要在包含全部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有效地结合各知识点、技能,将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融合在其中。而项目的难易程度要把握得当,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在项目中体会到学习的兴趣,挑战自己的能力,发掘自身的潜力。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不要让他们感觉难度太大而无从下手,即使付出很大努力也看不到成效,所以在选择项目任务的时候,要兼顾全体学生,必须要是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的项目。
(2)确定方案――项目计划的确定首先要让学生在老师的帮助下,对项目进行分析和设计,自行制定出完成项目的工作计划之后,明确工作步骤和程序,经过教师的肯定方可施行。在工作计划制定完成后,教师和学生接着可以收集相关的资料信息。在这个阶段,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有效的去收集资料,掌握收集与项目有关的资料和信息的方法,而不是一开始就将项目所需要的所有资料都呈现给学生。
(3)项目实施――项目组在组长的带领下,按照事先确定的分工和合作的方式进行项目的具体实施工作,教师在过程中引导学生如何去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和思考分析问题的方法。项目组成员在这个过程中既能锻炼自学能力、创新能力,又能培养良好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4)作品展示、评价――首先先让每组内部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发现自己作品所存在的不足,然后让每组组长负责展示自己的作品同时阐述作品的制作过程以及分工等情况。最后项目组之间互相进行评估,并反馈各自的评估意见与建议,教师对这些意见与建议一一记录,以形成后期修改完善的依据。这个过程可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沟通能力。
(5)总结提高――作品展示与评价完成后,学生需完成项目总结报告,做项目总结性陈述。最后教师分别对各组中值得肯定的方面和需要改进的方面一一点评,帮助学生回顾完成项目任务所要掌握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引导学生反思项目目标的完成情况、组织过程及结果,总结其中的不足,帮助学生查遗补漏、纠正错误,提升项目教学效果。
四、考核方式的改革
传统的教学模式的考核方式往往采用的是终结性考核方式,即:平时成绩占30%,试卷分数占70%。这种以一张试卷定结局的方式很难体现学生的能力与素质,而且极大的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项目化教学的考核以课程大纲中制定的教学目标为重点,涵盖知识目标、素质拓展目标以及能力目标。笔者在Photoshop课程中应用项目教学时设计了一套多元化的综合评定方案,即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评价方案。其中终结性考核以上机形式考核学生对各必备知识点的掌握和基本应用,占本科目总成绩的30%。形成性考核以每个项目教学过程为依托进行考评,占本科目总成绩的70%。考评内容包括:学习态度、课堂表现、项目完成质量、团队协作能力,分别由学生自评、组长评定和教师考评综合形成,比例分别是25%、35%、40%。其中学习态度涵盖出勤情况、课外学习准备情况;课堂表现涵盖参与课堂讨论的情况、主动发言、成果展示情况;项目完成情况涵盖及时性、准确性、独立性、清晰性;团队协作涵盖交流能力、合作能力等。8个项目的考评成绩再以各12.5%的比例形成学生的形成性考核成绩。
五、结束语
项目教学法所特有的“项目为主载,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特点,实现了以课堂为中心向以工作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向以项目为中心的转变。从我校Photoshop课程中采用项目教学法的效果证明,项目教学法具有非常高的借鉴与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l]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2]Frey,K.Die Projectmethode.Beltz-Verlag.Weinheim,Basel,2002
[3]董元.推进实践教学改革,构建基于实践的工程教育新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04,22
[4]叶志攀,金佩华.中国工程教育实践教学研究综述[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4:74―77
篇9
[关键词]岗位模拟 国际贸易 商品包装
一、岗位模拟教学法简介
岗位模拟教学法是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在接触和感受一种近似于真实的环境和条件中进行实习的教学方法。该方法的科学实施能拉近“学习者”与“工作者”之间的距离,甚至能实现二者之间的无缝连接,具有零距离的真实体验。这种模拟真实岗位的体验方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工作潜力,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社会交际能力和临场应变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崇高的专业精神。
我认为应从社会岗位的需要和学校专业需要出发,了解相关专业的教学内容,熟悉在实际岗位中对本学科知识的具体要求,以“必需、够用”为尺度,在教学中主动对教学课程中的教学内容进行改造、扩充,拾遗补缺专业教学中所需要的学科知识,以职业岗位模拟教学为基本载体,通过创设与专业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岗位,让学生在接近真实的职业岗位情景中建构知识,使专业基础课既能满足本学科的基本教学要求,将专业基础学科的潜力得到最充分的挖掘,使中职学校学生能“学有所获、学以致用”。
二、实施岗位模拟教学法应遵循的原则
1.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为首要目标的原则。中职学校的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学生普遍学习基础较差,对理论知识的学习不太感兴趣和对岗位模拟实践操作较感兴趣。过去传统的教学方式是老师单调的讲述理论知识加板书,导致了教师主动,学生被动,学生要做的只是把老师传授的知识记忆下来,岗位模拟教学法就可以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因为岗位模拟教学需要学生在课前先预习所学知识,然后要思考如何将要学的知识应用到职业岗位中,这样既能使学生由“被动应付”转变为“主动学习”,也可以使课堂气氛变得活跃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迫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体验工作岗位,从而保证教学真正取得实效,实现教学的既定目标。
2.理论教学与岗位能力相结合的原则。岗位教学法是专业理论课程教学的创新,目的依然是帮助学生提高对理论的理解和将所学知识应用到职业岗位中的能力。首先,理论知识的学习是提高实际能力的基础,没有科学理论的指导,就难以运用正确的方法进行岗位操作,难以解决职业岗位中的实际问题;其次,能力的培养是理论教学的目标,能力是否提高是理论教学是否取得实效的重要衡量标准,而能力必须要在实践和演练中得到锻炼和提高。通过岗位模拟演练,提高其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应变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这是过去的传统教学方法所不能相比的。
3.教师为辅,学生为主导的原则。要搞好岗位模拟教学,教师首先要明确自己和学生在其中的身份。教师要发挥的作用是职业岗位中的师傅、教练和评论者等角色,所以应注意不当“主角”;学生所起的作用是问题的分析者、决策者和解决者,所以应当好“主角”。这并意味着对学生“放任”不管,相反要加强正确的引导,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其次,教师要做好充分的准备,要熟悉某种职业岗位所需要的能力。引导学生参与进来,避免讨论时议题过于分散,才能应对学生从不同角度提出的问题。
三、岗位模拟教学法在《国际贸易实务与操作》中的应用
国际贸易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和实操都比较强的课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普遍感觉到比较难,理论知识比较多。为了能够提高学生在这门课程中的学习兴趣和专业技能水平,现将岗位模拟教学法在本课程中的应用实例列举如下:
1.教学设计思路:设置学生模拟刚毕业的小张到企业工作的情景,由实习生变成正式员工需要进行培训和考核。从而在岗位教学中培养学生处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2.教学内容:商品的包装标志。
3.教学重点、难点:学生能够识记包装上的标志,并能够缮制“唛头”;在工作中能够不同情景下,进行相关内容信息的迁移和应用。
4.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要求学生能够识别包装上的指示性标志和正确缮制运输标志;(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工作中实际问题的能力;(3)情感目标:让学生亲身经历工作岗位,体验的乐趣,增强学习该门课程的兴趣。
5.教学过程设计。环节一:通过学生进行岗位模拟——充当物流企业中的搬运工。要求其将在仓库外装有货物的箱子搬入相应的仓库中,其他同学仔细观察搬运货物同学在搬运中是否存在不足。并提出一些问题要求学生思考:(1)搬运中是否有注意包装上的标志?(2)货物在搬运中是否有翻滚?(3)货物是否倒置?
然后请学生举手发言。为了避免以后在工作中出现刚才同学出现的类似问题。引入本节课内容:商品包装的标志,并说明包装标志的作用。
环节二:要想毕业后,成为物流企业的正式员工,学生必须经过“两培训” 和“一考核”。
即:培训任务一:认识和选用指示性标志
培训任务二:认识和缮制运输标志
岗前综合考核: 综合实操
环节三:开始培训任务一: 认识和选用指示性标志
首先:每组给出准备一本课前老师准备好的小册子,上面全是指示性标志,要求学生先在组内讨论这些标志代表的意思,然后老师点评。点评完后,给2分钟时间学生记忆这些图片。
然后:老师给出一些商品的图片,要求学生小组内讨论,给这些商品贴上比较适合的标志。
最后:展示学生贴上的标志,老师做点评。
环节四:岗前综合考核
通过前面的培训,要想成为一名正式员工,还需要通过考核:老师给出情景,要求学生既会贴指示性标志,也会缮制“唛头”。
学生完成作品和展示,并给予打分,如果合格就可以成为正式员工,如果不合格就需要再次接受培训。
环节五:总结归纳,布置作业。
6.教学反思。在本节课程的设计中:主要是将“岗位模拟”运用到教学中,真正体现学生能够在教中学,学中做的思想。以理论为基础,活动为载体,将理论知识实践化;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岗位为线索,实操为目的。实现了岗位与课堂统一,理论与实践相两个统一的“两统一”。
参考资料:
篇10
关键词:案例教学;嵌入式系统安全;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3-0186-02
一、引言
随着高校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人才需求的提出[1],高校在课程设置、教学模式等方面进行了改革。《嵌入式系统安全》课程实践性较强,而传统教学方法只注重讲述理论模型,缺乏创新,加之学生水平参差不齐,导致课程授课目标无法很好完成。为此,探索新的教学培养模式势在必行。
二、目标
嵌入式系统安全课程内容涵盖了安全体系结构/协议、认证技术、病毒与恶意代码、网络入侵、入侵检测与防火墙、嵌入式系统安全等内容。课程顺应嵌入式系统与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快速建立对嵌入式移动互联网安全的全貌概览。学生通过学习,能够了解嵌入式系统与网络安全的基本知识和掌握具体应对办法,独立学习与初步设计嵌入式系统安全方案,为今后应用嵌入式系统或从事移动互联网安全管理打下良好基础。为了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创新思维,在授课过程中,笔者根据案例教学法的特点,照顾到课程综合性和实践性强的特点,逐步采取“案例导向教学+实际的案例分析+实践操作”的方式实施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方法设计
案例教学(CaseTeachingMethod)是由美国哈佛法学院前院长C.C.Langdell于1870年首创[2],后经哈佛企管研究所所长W.B.Doham推广,被认为是代表未来教育方向的一种成功教育方法。案例教学法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深远意义[3]。应用到本课程中,在每个技术专题的讲解过程中,采用“知识点铺垫+案例导向教学+实际的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实践操作+小组实训总结”的教学模式展开试点教学。
四、实施方案
在实际授课过程中,结合案例教学法和课程实际特点,笔者采用如图1所示的教学模式展开教学。如在讲解网络攻击技术专题时,首先铺垫知识点。网络攻击分为三个阶段:预攻击、攻击、后攻击阶段。预攻击阶段要收集目标网络、目标主机的信息。如,获取网络拓扑结构、主机操作系统类别、开放端口和服务情况等。有了基础知识的铺垫,必须辅以实际案例。因此,课堂中为学生演示信息收集过程。通过网络命令ping、tracert/traceroute、nslookup,或网络登录截取banner信息等,推断目标网络和目标主机的基本信息。这些都是学生日常使用网络和计算机中常接触的命令和操作过程,但没有理论知识的铺垫,很少有人能够联想到这类操作可帮助黑客获取到如此重要的敏感信息。完成了上述内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已被调动起来,接下来进行具体的案例分析。课堂中演示用实际工具,如端口扫描、漏洞扫描软件,获得目标主机的系统漏洞和开放端口/服务情况。通过案例解析,让学生从理论了解到实际操作,有了直观、具体的认识。在小组讨论阶段,老师可提出问题:“上述扫描工具的实施原理是什么?能否借助于之前学习过的网络知识、编程知识,自己设计实现一个类似的软件工具?”鉴于课堂授课时间有限,接下来的“小组讨论”和“实践操作”阶段留在课后完成。但教师需为学生进行小组划分,并给出具体任务。在“小组讨论”和“实践操作”阶段,教师不再是课程知识的传授者,转而充当指导者的角色,帮助学生完成任务。之后,要求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小组实训总结”,通常是以“作品展示+演说答辩”的形式进行。
五、评价准则
课程授课模式发生了变化,相应地,课程教学效果的评价准则也要做出适当调整。笔者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实践,总结出了一套新的综合评价指标。如图2所示。由于课程特点,授课内容是以专题展开的,教学过程围绕项目进行,所以评价标准也以项目为单位。评价表的评分标准分为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两部分。每个部分都充分考虑“案例分析、团队合作、新知识点理解、辩论/答辩”等阶段的学生表现,在评分过程中,教师评分和同学评分的比例也有所调整。该评价准则,涵盖了教学过程的各个阶段,充分尊重教师和学生的评价结果,能够合理、准确地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效果。
六、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