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建设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16 07:13:4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课程建设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课程建设总结

篇1

学校按照《关于进一步加强课程建设的意见》有关精神,按照“目标明确、改革创新、师资优化、条件先进、管理严格、教学优秀、质量一流、成果突出”的总体要求,坚持课程建设科学规划,重点突出的原则,加强过程管理,注重学生应用,多措并举,不断推进课程建设工作。现建有省级精品课程1门,校级精品课程3门,校级重点建设课程21门,形成了一批具有较高水平师资队伍、优质的教学内容、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先进的教学管理的示范性课程。

一是对学校在建的1门省级精品课程、3门校级精品课程、21门校级重点建设课程,不断进行完善、充实,使其充分发挥带头辐射作用,不断提升课程建设质量。

二是明确课程建设质量标准和评估指标。2016年,我校制定了《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课程建设指标体系及评价标准》,就课程建设指导思想、建设目标、建设内容、建设指标、评价标准等五个方面做出了详细的规定。对所有达到建设周期的重点建设课程,按照此评价体系和标准有步骤、分层次的开展课程建设质量评估和课程教学质量评估工作,稳步提高课程建设水平。

三是做好校级重点课程建设质量监控与指导工作。2017年,我校组织评审专家对2015年立项的16门课程进行了中期检查,充分掌握了各个课程建设项目的进度和基本情况,并提出了项目存在的问题和需要改进的内容。学校定期召开课程建设研讨会,帮助重点课程建设项目组教师理清建设思路,明确建设目标。

四是积极开展课程资源与平台建设工作。学校要求每一门建设课程都要制定明确的课程资源建设实施方案,做好教学录像、演示文稿、试题库、案例库、专题讲座库、文献检索系统等优质教学资源建设。2016年学校结合实际需求,开发了在线课程中心平台。教师依托平台进行课程建设,从完全依托线下教学,过渡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学生通过课程平台进行在线学习,基本满足了学生个性化和多样化学习需求。

篇2

控制科学与工程社会实践总结

社会实践是我们学生走向社会、体验社会、感受社会的一项富有意义的实践活动。通过社会实践,我们可以丰富自己的假期生活。通过工作,我们可以理解父母平日工作的艰辛。通过磨练,我们可以提高自己的人生阅历。通过交往,我们可以结识更多的朋友。但是,所有这些都需要我们自己去体会与发展。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我们现在已经进入研究生二年级。本科加上研究生所有的书本上的知识对我们来说是远远不够的,需要我们在实践中去运用这些知识,把这些知识应用到有需求的地方。寒假期间我去了唐山科技有限公司实习,杨志老师也在这个公司工作,对我的工作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和指导。唐山科技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包括:工业自动化控制装置技术的开发及相关技术咨询服务;工业自动化控制设备、仪器仪表、通用专用机械设备批发零售;机电产品维修等。这个公司所经营的正好与我的专业——控制科学与工程相符合,更有利于实践。

唐山科技有限公司经营工业自动化技术的开发,其中就包括单片机和PLC(可编程控制器)的编程开发。之前本科学的PLC和单片机的知识大部分已经忘了,只能重新学,但是并不难,我在公司里跟着工程师一起学习编程开发。PLC编程最重要的是要了解所做工程的工艺过程,根据工艺流程进行编程。通常大型工程中PLC用的比单片机多,因为PLC的故障率比单片机低,而且PLC的重启时间比单片机短,对于事故的处理更加迅速,保证了安全。PLC包括台达、三菱、西门子等各种品牌,西门子的PLC是我们使用最为广泛的控制器,虽然品牌不同,但是编程的思想却是一样的。编程方法一般分为两种,包括顺序控制编程法和经验法。顺序控制编程法需要了解工艺流程,画出顺序控制图,根据控制图进行编程。经验法就是根据经验来进行编程,其中的经验就是启-保-停电路的程序,经验法就是在启-保-停电路程序的基础上进行修改、组装成其他程序。顺序控制编程得到的程序简洁易懂,根据工艺流程就能看懂程序,容易维护修改。然而,经验法编程依赖工程师的经验,其他工程师不易理解其程序,不易维护。因此,现在最常用的编程方法就顺序控制编程法,公司中工程师大多用的也是顺序控制编程法。

实习期间我没有一天缺席,以满勤结束,我觉得干工作就要对自己的工作负责,不能拖拖拉拉不干事。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我受益匪浅,我明白:人是在不断地学习中成长起来的,不能害怕失败,在失败中成长,坚定信念,坚定不移地朝着自己奋斗的目标前进。

篇3

本人热爱祖国,热爱党,坚定不移地拥护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积极参加学校、系部组织的政治理论学习,不断提高政治理论素养和思想水平。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忠诚党的教育事业,能够严格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能够自觉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能够服从领导的工作安排,顾全大局,团结协作。

二、教学工作方面:

本年度我共计完成教学工作量670学时。担任的工作有理论课程教学、实践类课程教学、毕业设计辅导等。在教学中,通过认真的授课观摩、自学以及实践,在教学方面得到了一定的锻炼和提高。备课能够做到深入细致研究教材,多方参阅各种资料,力求准确把握重点、难点;注意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学习积极性;注重课堂教学效果,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并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认真及时批改作业,并及时反馈讲解。

三、其他方面:

努力维持良好的教学秩序。积极做好实训室管理维护,督促监督学生遵守实训室的各项规章制度。平时,对学生进行严格考勤,杜绝迟到、旷课、早退现象。

篇4

【关键词】远程教育;网络课程建设;风险管理

网络课程作为网络教学的基本单元和远程教育的重要软资源,是资源建设工作的重点。被默认为以建设项目的形势开展的远程教育网络课程的建设,缺缺乏项目管理的思想和应用,直接影响到网络课程建设的管理效益和质量。从风险管理角度来看,要想解决在网络课程建设中出现的问题,需要从一开始就做好风险识别及应对策略。网络课程建设的流程图1所示。网络课程建设的流程图1所示。

一、在项目启动阶段

网络课程建设的起步阶段包括需求分析、可行性分析和项目规划三个部分。现阶段遇到以下一些风险:1.项目整体计划不合理。网络课程建设制定计划分为课程体系设计的计划与网络课程管理平台开发的计划两部分,为了项目顺利实施,必须做好前期调查,如:需求分析和可行性分析等风险应对措施。2.学习者的需求分析不是真实的。若没真正反映学习者需求,没充分做好社会发展现状调查与学习者年龄阶段、身份、性别等全方位调查,接下来的可行性分析得不到真实数据,此网络课程建设不会得不到大多数学习者的选择,自然而然的变成多余的资源。如:想为某校设计一门网络课程,最基本的要了解该校网络设施状况。

二、网络课程建设的实施阶段

网络课程建设的实施阶段可分为两部为包括课程内容在内的课程体系的建设和对支撑技术即网络课程管理平台(也称教学环境)的开发与设计。课程体系设计包括课程教学设计和网络课程原型设计、脚本编辑、素材准备和网络课件制作。在项目实施阶段,存在以下风险:1.计划不够详尽。教学的效果取决于教学设计。史米斯和里根(2005)将教学设计的整个过程分为分析、发展和评价三个阶段。弱项让教学设计变得完美,在项目启动阶段必须做足需求分析,得到项目实施可行性的充分认可。2.进度安排不合理。由于项目实施阶段中,内容体系与平台技术要兼顾,但不排除在有限的时间内,因课程设计和平台开发没有同时完美收工,使整合部分出现问题。为此,项目经理应全面考虑整个项目过程的安排和管理。3.质量管理不到位。在修改部分,修改内容越少,说明课程体系建设与平台开发过程中质量越好,在一定期限内,网络课程的成品效果就越好。因此,项目经理不仅强调对成品的检验,而且强调对过程的管理。每一步都要严格控制从内容、技术、时间到人员的态度。4.团队成员积极性不高。在网络课程建设中,教师是课程内容编排排版、设计课程脚本和课程整合到网络平台的领导者。有必要对这些教师进行新的技术培训。但同时他们又是学校的骨干教师,教学和科研工作越多,网络课程的建设就为他们增加了大量的工作,影响了教师的积极性,而对新技术的恐惧也将对教师的工作产生一定的影响。为了防止教师参与网络课程建设,组织结构的管理要人性化、柔性化,协调各参与者的角色,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三、网络课程建设的第一阶段和最后阶段包括对结果的接受和总结

在完成前期计划与实施阶段工作后,人们一般不太重视最后的总结,但往往在总结阶段中,在成品验收时可以看到网络课程最终效果的好坏。此外,归纳整理整个网络课程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可以更系统的掌握一个项目团队应该加强建设的是部分,为下一个网络课程建设项目提供方便。网络课程建设迫切需要一种现代的有效的管理思想和方法来改善自身的建设流程,预防风险的发生,提高课程质量。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精品开放课程;公安大学;公安高等教育;开放共享

2006年以来,国家先后启动实施“质量工程”和“本科教学工程”,均将优质资源的建设和共享作为重要内容进行布局和重点支持,具体表现为“十一五”期间的“精品课程”和“十二五”期间正在实施的精品开放课程(包括资源共享课和视频公开课)。以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以下简称公安大学)为代表的全国公安院校紧紧抓住国家推进优质课程资源建设、共享和信息化深度整合应用的机遇,深入贯彻落实公安部党委“三项建设”(公安信息化建设、执法规范化建设、和谐警民关系建设)的整体部署、关于加强和改进公安教育训练工作的意见、新世纪首次全国公安教育训练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在推进公安类课程建设的“政策支持、技术支持、资金支持、管理支持、应用支持”方面进行了初步探索,取得了积极的建设成效。梳理、总结和反思公安院校关于推进精品开放课程的实践,有助于进一步加强相关院校信息化条件下的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探索,提高课程建设的质量和水平,服务于高素质公安专门人才培养的需要。

一、公安院校精品开放课程建设综述

精品课程建设是在中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以及教育信息化进程不断深入背景下由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主导并发起和实施的一项重要教育教学改革工程。就其源头而言,它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关于网络课程建设的继承和创新,并可以溯至国外以MIT为首的院校群自2001年起发起实施并迅速发展的开放教育资源运动(OER Movement),是世界范围内教育资源开放共享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精品开放课程是原有精品课程的转型升级,在资源的展示和利用形式、资源的丰富程度,信息技术对交互、测评和管理的支持等整合应用方面有了新的进步。优质、开放、共享、交互、创新、基于网络、大规模、整合应用等,成为精品开放课程令人瞩目的标签,也成为推动我国高等教育领域信息技术和课程资源建设、课程教学整合的重要特征[1]。

近年来,精品开放课程的“国家级—省级—校级”三级资源共享体系已经形成,课程数量不断增加,类型不断丰富,综合影响不断扩大,以点带面、示范共享的思路得到充分体现,精品开放课程建设已经成为高校开展信息化条件下课程建设的常态。除了作为主体的高等学校精品课程之外,还基于和部分企业(如微软、IBM等公司)合作建设特定领域的精品课程。公安部2006年起启动了公安院校精品课程建设,教育部自2007年起推进网络教育精品课程建设,进一步丰富了精品开放课程的建设模式、覆盖领域和影响范围。精品开放课程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领域资源建设方面由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主导和资助、自上而下为主推进实施、倡导较高质量标准、超大规模的分级分类布局、强调信息技术和教学设计综合应用的优质资源共建共享的重要实践。当然,在精品开放课程的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定不足,例如课程重申报评审、轻教学应用,课程资源的共享和利用率不高,重视课程内容结构展示而忽视学生的学习使用需求、缺少信息化教学设计理论与方法的应用、版权保护机制不完善等,受到一些专家的批评和诟议。

公安院校的精品开放课程是全国精品开放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公安部有关业务管理部门的大力支持和推进下,公安院校全程参与了国家的精品开放课程的建设实践,其发展和实践也经历了全国精品开放课程的完整过程。为加强公安教育训练基础建设,不断提高教学训练水平和培养质量,公安部于2006年启动了公安部级精品课程建设,成为全国第一个行业领域发起和实施的精品课程建设项目。2006—2010年共立项建设100门公安部级精品课程,其中本科层次课程59门、专科层次课程30门、民警训练类11门。为此,公安部划拨专款资助课程建设,累计投入资金300余万元。据统计,“十一五”期间,全国公安院校共建设国家级精品课程58门、省部级301门、校级精品课程近千门。其中,公安部级精品课程建设发挥了重要的杠杆作用,承接并有力推动了国家级精品课程的申报、评审和建设,也极大调动了校级精品课程建设的积极性。2012年,国家启动精品开放课程建设以后,公安部因时而动,及时启动了新一轮的公安部级精品开放课建设规划,就课程建设、资源共享和教学利用等方面提出指导性要求。

近年来,公安教育训练工作发展迅猛并且成绩明显,公安学和公安技术两个一级学科获准设立,极大提升了公安教育的学科地位;34所公安院校中已有本科院校22所(含筹建1所),本科院校的数量和整体实力进一步提升。相应的,推动公安院校的分类布局、准确定位、转型发展、提升质量、突出特色、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成为当前公安教育训练工作发展的主旋律。公安大学作为一所行业特色鲜明、公安部直属的公安高等院校,精品课程建设、精品开放课程建设和其它质量工程建设在全国公安院校中走在前列。学校建设了国家级精品课程8门,占全国公安院校国家级精品课程约1/7;建设省部级精品课程(北京市和公安部)25门,占全国公安院校省部级精品课程数量约8.3%。另外,学校还立项建设了校级精品课程54门。本科教学工程启动实施之后,学校获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2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立项2门。这些精品开放课程除通过互联网向全社会开放之外(例如爱课程网、网易公开课频道等),全部课程还通过公安专网向全国公安机关开放,正在全国公安院校的教师研修、公安机关高级警官培训、公安实战部门的民警培训中发挥实实在在的辐射作用。

二、“五位一体”加强公安院校精品开放

课程建设

从具体组织实施流程来说,公安院校的精品开放课程和其它的各级精品课程基本相似,以年度为建设周期,按照“先期建设-择优推荐-匿名评审-网络公示-建设立项-授予称号和拨付资助资金-质量监控和完善提高”的线性过程组织实施。结合公安行业有关课程及其内容的特殊性和安全性考虑,在课程建设和开放共享方面也采取了必要措施,确保资源的安全保密、开放共享。这里以公安大学“五位一体”的实践做法进行简要说明。

公安大学高度重视课程建设,将高质量的课程建设作为加强教学建设的核心环节来推进。自2003年以来,学校的精品课程建设经历了初建阶段(2003—2005)、快速发展阶段(2006—2008年)、提升发展阶段(2009年至今)三个阶段,目前正在积极推进新一轮的精品开放课程建设和“十一五”期间各级精品课程总结验收工作。为抓好精品开放课程建设,学校采取了“政策支持、技术支持、资金支持、管理支持、应用支持”五位一体的举措,形成了课程建设的整体合力,推动精品开放课程建设大发展。

(1)政策支持。为加强精品开放课程建设,学校坚持规划先行,结合学校“十一五”发展规划专门制定课程建设规划,对精品课程建设进行重点规划。出台了精品开放课程建设实施意见,明确了建设目标、过程管理、资助奖励等措施,提出在课程组教师参与职称评审、教学名师评选、教学成果评选、岗位聘任等方面均作为资格准入或加分条件。这些举措后来在公安部组织的高级技术职称评审、教学名师评选和教学成果评选中得到进一步贯彻,极大调动了有关单位和教师的积极性。有关单位均将精品开放课程建设作为教学建设的重要方面进行安排和投入。

(2)技术支持。精品开放课程建设对信息和网络技术支持均提出了较高要求,是课程建设和信息技术整合的重要体现。课程的网站建设、运行、维护、更新和教学录像制作等均需要强有力的技术支持。让教师从技术支持的压力下解放出来,专心完成课程设计、成果提炼、教学准备和教学应用等擅长的工作,显得非常重要。学校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引进并部署精品开放课程和网络教学综合平台,投入资金建设了高质量的课程录像演播厅,课程建设全过程得到了学校网络信息中心的技术支持。课程组也积极吸收教学设计专业人员就课程整体优化设计提出建议。

(3)资金支持。学校落实国家关于精品课程建设的指导意见,率先投入资金加强校级精品开放课程建设,做到资金支持先行一步。学校为每门校级精品课程资助3万元,课程获得北京市、公安部和国家级精品课程资助资金后,再按比例配套资助。充足的资金支持,对于课程的数字化资源建设、教材建设、师资队伍培养、教改研究、教学调研、教研交流,以及课程案例库、试题库、专题资源库建设等建设活动提供了充分保障。

(4)管理支持。教务处作为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管理职能部门,对精品课程建设进行专项管理、过程管理。安排专门同志负责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做好申报组织、政策解读、材料审核、技术咨询、推广交流,确保重点布局、特色引领、竞争性遴选、逐级推荐、示范共享的指导思想得到贯彻。充分发挥学校和各学院(系部)教学指导委员会的作用,对申报材料的学术性、教学性、系统性进行审核;吸收公安实战部门专家参与课程建设和效果评估,突出课程的实践特色;依托校保密委员会有关专家进行内容的性审核,对数据、案例、录像、课件等进行重点把关,评估其公开范围和公开程度。

(5)应用支持。精品开放课程的价值一方面在于资源的优质聚合,另一方面在于资源的共享应用、成果转化。提高资源的知晓度,提高资源的可获取性,提高资源和应用需求的结合,是提升资源共享价值的重要方式。学校以精品开放课程建设为抓手,促进课程建设成果转化,在教学研究立项、教学成果评选等方面优先支持,有的课程成果进入了高级警官培训专题,有的课程成果在开办的公安院校师资培训班上进行展示和共享。各级精品课程已经用“五个一流”的质量标准和特色,发挥了对于全校课程建设的示范作用,成为课程建设的亮点和排头兵。近年来,随着视频公开课、资源共享课等数量不断丰富,浙江警察学院已经在新修订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将经校学术委员会审核的校外精品开放课程列入在校生的公共选修课程模块,公安大学等学校也在加强通识课程建设方面积极引进视频公开课和资源共享课等优质课程资源。

从实际效果来看,公安大学的精品开放课程建设工作成效明显,形成了具有公安特色的三级课程体系,建设了一批高质量的优质课程资源,确立了精品开放课程的质量标准,促进了信息技术和教学设计理论方法的应用,锻炼了一批掌握信息技术应用技能的师资队伍,积累了推进信息化条件下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的经验。从课程资源来看,精品开放课程突出实训和实践教学,不少课程还建设了试题库、案例库、课程档案,促进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结合。基于公安专网的资源共享较好解决了资源的适度开放与内容保密的关系,有力服务了构建公安“大教育、大培训”工作体系的需要。这是学校多年来精心培育、建设和积累的结果,彰显了多年来重视和加强课程建设的成绩,为深入推进信息技术条件下的公安特色课程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公安院校深入推进精品开放课程建设和应用面临的挑战

当前,信息化条件下的课程建设日新月异、不断创新,微课建设(WeiKe)、慕课建设(MOOCS)、视频公开课、资源共享课等快速发展,正在掀起一场信息化、多元化、个性化的优质资源建设、共享、应用和创新的风暴。传统的课程建设经历了精品课程开放建设的洗礼,实质上是经历了信息技术与课程建设、课程教学不断深度整合和应用的考验,既体验到技术的强大功能和传播能力,也面临着增强资源的互动性支持、导航性支持,增强对学习过程个性化需求支持程度,提高对不同学习风格学习者的适应程度等挑战[2]。

精品开放课程的可持续发展机制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课程建设和质量提升是一个无止境的过程,就某一门课程来说,内容需要不断创新、丰富和更新;就某一个专业或学校来说,要不断扩大和壮大各级课程体系,形成逐级推进、逐级提升的更新机制。重要的是要形成基于课程自身内涵式发展驱动的自我可持续机制,在教学理念、课程团队、教学资源、成果转化等方面不断提升。可持续发展的机制还需要充足的资金保障,解决好来自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挑战。

笔者认为,未来高校课程建设的信息化程度将不断提高,更加注重信息技术的综合应用,更加注重教学设计理论和方法的综合应用,更加关注学生“学”的需求和对“交互”的支持,更加强调学习过程的灵活性、移动性和个性化,更加强调突出学生的参与主体作用,并呈现出更多的混合式教学的特征。随着慕课实践、翻转课堂等新实践,学生将不仅局限于本校校园中,会扩展到课程信息系统中的“注册学生”,其年龄分步、地域分布、学习背景等也会更加多元。这是未来高校课程建设和课程教学将面临的重要挑战。

就公安院校的精品开放课程建设来说,对信息化条件下课程形态和生态正在和即将发生的变化,在研究上、实践上的准备还不够充分。如何适应公安学和公安技术两个一级学科建设对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提出的要求,加强课程的公安特色、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注重知识、能力、素质的综合性培养,解决好实战导向、需求导向、过程导向、问题导向的关系,处理好理论体系和实践环节相结合的问题,是未来公安院校精品开放课程建设值得深入探索的课题。相应的,加强信息化条件下课程建设和教学应用的研究和探索,建立课程的培育机制、准入机制、质量管理机制、过程考核机制、档案管理机制等全过程支持机制,促进课程转型升级尤其是原精品课程的转型升级,不断丰富课程资源并促进信息技术的整合应用,不断创新基于精品开放课程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模式,是公安院校下一步推进精品开放课程建设面临的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 王龙,周效凰. 中国精品课程建设的实践模式研究[J]. 现代远程教育,2010(4).

篇6

研究核心素养,明确发展愿景

课程建设的价值导向是“以学生为本”“为了每一个孩子的终身发展”。课程是否具有高品质主要看其是否能为学生提供必需的素养发展的可能。2014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明确指出了“研究制订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和学业质量标准”的课程改革新要求,把对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总体要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关内容具体细化。这要求我们首先要研究核心素养,明确其内涵。

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建设则指向“精品课程建设”。基础教育阶段“精品课程”广义上指学校课程的整体优化,具体则指向学校设置的每一门课程的优质化。精品课程建设是一个从课程研发到课程教学实施及至评价的持续历程;在课程管理与实践范畴涵盖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包括自主研发地方和校本课程;在课程结构上指向完备的课程体系,在课程功能上指向培养学生的核心能力和必备品格,从实施效果上看要经过教育教学检验,效果显著,具有较大的影响力。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学校课程不仅要在框架和单门课程上建立与核心素养的实在联结,更要能够不断凝练核心素养具体内容,保证学校所提出的核心素养是适切的,并且学校中的每一门课程都指向学生的核心素养。

此外,还应明确区域总体的发展愿景。发展愿景应展现如下要素: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分散资源的分享要合法化;重视对话与合作;学习是脉络化和情境化的;在实践中构造文化共同体。

区域应基于对核心素养的研究以及发展愿景,具体细化区域课程的核心目标。以海淀区为例,课程的核心目标为培养具有优秀传统文化底蕴、深厚家乡地域情感、积极道德心理品质、坚实科学与文化素养、良好体育艺术修养、勇于创新探索、富有国际视野和爱国之心的“海淀学子”。在此基础上,五一小学提出培育学生一生幸福必备的素养,为学生道德素养、人文素养、科学素养、健康素养、艺术素养的形成奠定基础;清河中学提出“自主行动、自主参与、自主能力”核心素养目标等。

加强整体思考,做好统筹规划

《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指出:中小学课程改革从总体上看,整体规划、协同推进不够。具体表现在:区校课程规划滞后于实际课程建设、滞后于学生和社会发展需求,缺乏顶层设计;学段间不衔接,学科间不融合。为此,区域应加强整体思考、高位引领,整合区校育人资源,协调区校各方力量。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落实。

1.注重课程整体规划和研究

应“由改变个别课程或某一部分学科和课程的传统教学模式和学习模式,到面向整个学校的所有课程、所有的学科以及整体和系统进行优化”。课程结构优化首先应从学校做起。例如,人大附中构建“优化基础课程、完善综合课程、建设拓展课程、提升德育类课程”的课程结构;首师大附中构建了与学生内在发展需求相一致,有利于夯实学科基础、促进专业发展、提高综合素养、形成自主能力的“基础通修+兴趣选修+专业精修+自主研修”的课程体系。而在区域整体的站位上,海淀区启动14所小学“课程整合,自主排课”实验项目,也是从学校课程整体规划入手,对学校课程进行顶层设计。此外,开展九年一贯制课程建设和小初高一体化育人模式研究与实践,对区域课程整体优化进行积极探索。

2.注重课程资源统筹与研发

区域应研发课程教材资源,并积极促进资源统筹与共享。以海淀区为例,一方面,重点研发了《走近圆明园》《中学生知识产权教育》等课程教材,供学校结合各学科落实10%实践活动打通使用。另一方面,统筹各类优质课程资源。包括每年坚持录制课改新教学课堂实录,并在此基础上利用这些资源开展微课教学研究;通过高中协作体和跨校选修平台的建设,促进资源统筹和共享等。

3.鼓励学校自主创新促进整体优化

优化区域学校精品课程建设整体格局,还应鼓励各学校发挥自主创新能力,自主优化学校课程建设,由点到面,由先进带动后进,发挥课程建设优秀示范校的辐射引领带动作用,最终实现区域整体课程建设水平的提升。

例如,北大附中在多元自主发展的办学理念下,采用学院制、书院制发展模式,形成了“二部、四学院、五中心、七书院”的全新组织架构。高中部实施学院制,建设差异化课程体系,提供多元发展模式。成立艺术、体育、技术、综合实践活动、心理辅导五大教育中心,面向全校开设活动课程,提供基础设施,培育发展中心社团及俱乐部。为了给学生提供更加多元、更加适合不同需求的学习方案,将高一、高二年级的教学资源进行整合,重新规划,将高中部分设为四大学院。学科类课程分为执行国家课程标准的行知课程、理科深入学习的元培课程、文科综合深入学习的博雅课程以及中外对比的道尔顿课程。区域内玉渊潭中学作为普通中学,也自觉开展学校课程规划编制与实施研究,经过三年的课题实践,形成了以人生规划为导向,夯实基础素养课程、奠基职业素养课程、发展创意设计课程的课程体系,引导了学校课程的整体优化。

创新工作机制,形成组织优势

课程建设走向素养化、精品化和整体优化需要突破一师、一校、一地的视野、思维和能力局限,需要有合理的组织机制和规范的制度,以保证其有序、稳步、科学地推进。

海淀区从区域和学校层面确立了五项机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一是区教委领导下课改办计划总结交流机制:通过定期例会,分析课程建设需求、趋势和整体优化重点工作,计划行政、业务和研修部门工作要点,注重总结和经验分享,提炼和反思问题。二是项目管理机制:建立区级项目管理工作规范,实行项目负责人研究责任制,按时提交项目计划,积极组织项目研究,适时下校指导进展,组织展示与成果提炼。三是队伍建设机制:各校结合实际逐步成立课程管理部门,包括课程研究院、课程中心或课程室,对接区域相关工作,推进学校课程改革与课程建设,形成了组织优势;以重点团队建设和现场范例培训带动整体优化,提升干部教师课程领导力、执行力;以课程建设先进单位团队的经验促进整体优化;以课程建设研究成果示范推动整体优化。四是市区校联动机制:市区校联动协同贯通了市课程改革政策、理念和要求,融合了三级课程建设主体的共同愿景,搭建了市域视野下的多方互动学习交流平台,市区校各自找到了切入点,形成了协同一致的课程建设合力;区域起到了承上启下的管理、研究、指导和协调作用,学校师生则充分释放精品课程建设的实践效果与鲜活经验。五是评价激励机制:组建专家、行政、教研、科研等组成的评价组,对校本课程进行审议及跟踪改进。中小学校本课程备案审议主要审学校的课程文件,包括课程开发方案、学科课程纲要以及相关课程资源、总结、报告等。审议的专业性主要体现在反馈意见的撰写上,海淀区组织了专家支持的区域联动审议协作组,在专家指导下与行政教研科研共同形成反馈意见,重点指向实践改进,突出解决校本课程设置粗放、理解偏颇、实施随意等问题。

建立适宜标准,落实分层实施

篇7

【关键词】高职 课程建设 评价体系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4-0016-02

一、高职课程建设评价体系内涵

高职课程评价是指研究、评价课程价值的过程,是由判断课程在改进学生学习方面的价值的诸活动构成的,其目的在于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促使教师创造性地教育教学,促动教学领导者和监督者实施全过程的教育教学质量监督。《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中明确提出建立产业技术进步驱动课程改革机制。

二、高职课程建设评价体系构建的原则

坚持“以评促建、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方针,把课建设与课程评价工作结合起来,把学院投资建设与课程自我发展结合起来,坚持以下原则:(一)导向性原则。以培养满足企业和地方发展需要的高技能人才为目标,以提高学生能力为重点,突出反映高职教育区域性和职业特色。(二)实效性原则。课程建设评价是为了通过评估达到“以评促建、以评促改”的目的。(三)发展性原则。课程建设评价是为了课程改进和课程发展服务的。(四)整合性原则。课程建设评价是一个整体,必须以整合的思维予以整体把握。(五)可行性原则。课程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和评估程序力求重点突出,简明扼要,便于操作,提高工作效率。

三、高职课程评价体系的构建

(一)课程建设评价指标的遴选和修订依据

课程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以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评审指标体系》及相关文献为参照,突出课程内容要和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要和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要和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要和终身学习对接,对课程建设中涉及到的相关标准提出更明确、更具体和可操作性的要求重点突出具有代表性的指标,凸显职业教育的特色,体现目标管理和过程管理的要求。

(二)课程建设评估指标体系的基本内容

课程建设评估指标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了共八项评估指标,二十一个主要观测点。如下图:

(三)课程建设评价实施程序

课程建设评价分为课程自评和专家评价两个方面、三个步骤进行。1.课程自评。课程建设评价材料的第一要件为课程自评报告及其附件。课程自评报告是对课程建设成效、师资队伍构建和教学资源利用的全面总结和概述。此外,各被评价核心专业课程需按固定模板和范式提交,反映各门专业主干课程概况的课程简况表以及课程建设方案,作为支撑课程评价结论的主要材料和文件。2.材料评审。评估专家委员会依据本方案,对提交的相关数据材料进行评审,形成评估结论的建议报告,并报评估委员会审议。3.现场评审。课程负责人进行现场答辩,评估委员会根据评审情况,提出解决方案或整改意见。

四、结语

高职课程评价是引导和鉴定课程开发、建设、实施的全过程及其结果的重要手段,更是课程质量的保障,是课程反思和课程创新的推动器,对促进课程结构整体优化、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吴亚萍.“产学合作”模式下的高职课程评价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研究,2013(12)

[2]金莱.基于能力导向的高职课程评价模式改革[J].高教论坛,2013(1)

篇8

【关键词】失效分析 课程建设

【基金项目】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材料失效分析》课程建设项目(编号:k201305002)。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0-0220-01

课程建设是高等学校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是提高院校办学水平的基础性工程。随着高等院校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课程建设被赋予了新的内涵与要求,已经成为高校教学改革新的亮点,各高校今年来也加大了课程建设的力度。材料失效分析是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一门学科基础选修课,在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整个课程体系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如何建设好该门课程,影响到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的培养质量,且这门课是该专业学生毕业后从事本专业的基础。该门课程现在是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建设课程,在该门课程的建设过程中,得出以下几点体会。

一、材料失效分析课程建设的必要性

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产品在设计、生产、使用与维修上技术的改进,使产品的可靠性日益提高。但产品的自动化程度越高,技术愈密集,一旦出现失效造成的损失就愈严重。绝大多数条件下,失效是由于构成零件的材料的损伤和变质引起的。也就是说材料在使用条件下性能发生了变化,不再能适应使用的要求。因此,要保证产品质量,提高产品使用寿命、安全性、可靠性,正确地选择材料,采用合理的工艺制度保证材料的微观结构能最大限度地满足所需要的使用性能是非常关键的一环。

为了适应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需要,契合学校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的宗旨,我院根据国家本科生培养计划,结合学校专业发展方向于2010年新设置了《材料失效分析》这门学科基础选修课。我们根据教材同时适当参考了其它教科书上的内容,引入较多的工程实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但本课程由于开设时间较短,教学大纲、教学方案、实验指导书,多媒体教学课件等都有待完善;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都需进一步改进。《材料失效分析》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同时又具有较强的理论分析,因此有必要探索一种适宜的教学方法,使本课程的教学达到良好的效果。

二、围绕课程建设的目标,做好课程建设规划

根据课程建设的指导思想,找准课程建设的切入点,是推动课程建设顺利开展的前提。如何很好的对课程建设进行规划,如:课程建设的背景与目标;课程建设的具体内容;课程建设的计划进度,上网计划等,是推动课程建设顺利实施的基本保证。《失效分析》是材料科学专业的特色选修课程,在该专业的整个课程体系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失效分析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同时又具有较强的理论分析,因此在教学上以失效分析基本概念为基础,并结合具体的工程和科研案例提升学生对失效分析的兴趣和理解,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理论结合实践的能力。因此本课程建设总体规划目标为:形成一支具有较高教学水平、结构优化的教学梯队;整合教学内容;提升教学效果;修订完善课程相关资料;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三、加强本课程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队伍的教学质量

教学是学校工作的中心,而优秀的教师队伍是完成教学工作的基本保证,也是促进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支撑点,更是学校发展与壮大的组织保证和源动力。参与本课程建设的老师由分别从事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和组织结构分析的教师组成。主讲教师从事教学工作应在四年以上,要求具有丰富的教学和科研经验;搞好本课程建设的同时,还应该注重中青年教师的培养,使青年教师快速成长,站稳讲台;课程建设负责人应有步骤有计划的培养多名中青年教师承担本课程相关的课堂教学工作;经常组织开展教学队伍的集体活动,如:以教研组为单位,每学期集中一次进行全面的听课、评课,对每节课作出评估提出问题,共同解决。每学年都派出一名青年教师参加全校性的“青年教学明星”的评比,选出典型,引进激励机制推动教师整体教学工作的规范化。教学队伍的科研活动也要涉及与材料失效分析有着密切联系的领域,经常参加各种类型的国际会议;为提高教学质量多开展一些教学改革项目。课题负责人及相关骨干青年教师应积极解决实施课程建设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保证该课程建设项目顺利实施。时代在变迁,知识在更新,教育教给学生的应该是对学生一生有价值的东西,这就要求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不断更新观念,搞好自身素质的学习和提高。

四、发挥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提升学生对该门课的兴趣

1.《材料失效分析》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同时又具有较强的理论分析。课程上讲课速度要适中,引导学生做好课堂笔记并及时完成作业,利用课余时间对所讲内容进行很好地复习。在课堂上要讲清思路、突出重点,把握学生的学习范围和节奏,对其中的重点和难点进行精讲和答疑,帮助学生进行各章节总结,了解章节之间的相互关联,培养自主学习的基本素质。

2.适当采取学生自学、组织课堂讨论或在讲课中穿插讨论等多种教学形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与自觉性。积极调动学生的情绪,与学生在思维和行动上互动,做到很好的控班。在教学中,多举一些和实际生产和平时生活有关的失效现象,诱发学生学习、探索的兴趣。除课堂问答外,还安排课下讨论等,改变学生学习就是单纯听课的想法,指导学生把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学以致用。

3.在教学过程中,多与学生交谈,适当的增加学生感兴趣的部分内容,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利用互联网等新的手段,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在教学形式上,实现化复杂为简单、化抽象为具体。时刻关注大多数学生的表情,掌握学生对所学知识、问题的理解程度。课前或课下给学生答疑,收集学生的反馈信息,促进老师的进一步教学。

通此次课程建设,探索一种适宜的教学方法,使本课程的教学达到良好的效果,更好地培养学生理论结合实践的能力,提升对所学课堂知识的兴趣。

参考文献:

[1]王艳香. 陶瓷工艺学重点课程建设探讨[J]. 中国轻工教育, 2007(3)

[2]吴湘. 近年来我国高校课程建设研究. 苏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9

[3]张晶. 精品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6,1:143-144

篇9

网络课程是解决教学资源不足的一种高效的方法,既能成为传统教学的有益补充,也适合在校内开展网络选修课程,使更多的学生能选修本课程,学到更多数据库原理与技术的课程知识,充分培养学生利用网络获取知识的方法。在《数据库原理》网络课程建设过程中,教师自己首先就是一个学习者,通过建设网络课程,教师可以加深对本门课程的理解,以及对自我的认识,可以不断实现自主发展。通过网络课程建设,为教师学习新知识、增强专业基础知识与教学能力提供了机会;是教师进行课程研究、教师之间交流合作的一种有效方式;《数据库原理》课程资源平台也是教师进行教学反思与总结的有力工具。网络课程建设与教师专业发展是相互促进的关系,教师可以利用课程建设的机会提升自己的专业发展水平,其专业素养的提升又会促进网络课程的优质化。

二、《数据库原理》网络课程建设中的不足及对策

网络课程在《数据库原理》课程教学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也存在一些需要改进和完善的地方。

1、相关网络学习的指导不够系统

在为期三学期的网络课程建设中,课程平台积累了丰富的资源,课程一直处于开放使用中,教学团队的师资队伍结构合理,但建设中相对缺乏较为系统的网络学习的指导。在开展一系列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虽然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在线学习方式方法的指导,但尚未形成一套系统的指导方法。在线参与学习的文化氛围尚未形成。提供在线学习的方式方法、学习策略的选择等都离不开教师的参与和指导,因此,要加强师资培训。通过师资培训,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学理念;让教师了解网络环境下的学习变革,并在教学中适应这些学习变革的特点;了解新技术,了解网络教学,并积极参与网络教学;让技术为教学内容和教学设计服务,如果教师唯技术、或者理解有偏差,都很难开发出高质量的网络课程,也难以实现网络课程的内涵建设。

2、师生、生生互动不足

与传统的学习方式相比,网络课程不仅提供丰富的学习材料,更能方便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目前,网络课程面向的是在校全日制本科学生。互动不足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一方面,每周有四个课时的课堂教学,师生和生生之间更加注重的是面对面的交流,更有利于阐释清楚问题,思维的碰撞更能加深对问题的理解;另一方面,在需要答疑,但时空受限时,学生更倾向于邮件方式或者QQ这种一对一的沟通方式。通过访谈,观察发现,由于课程平台的答疑讨论模块的实名制,不少同学处于某些问题的考虑,更加倾向于一对一的沟通方式,这种方式不利于常规疑难问题的共享,同时从平台的数据统计结果来看,师生、生生互动显得不够充分。教学中,教学团队始终以应用为目的,建用结合,以用促建,来开展《数据库原理》网络课程的建设工作。针对使用状况,我们将以服务学生学习交流和教师教学工作需要为目标,以最终提高教学质量为根本,结合运行中的反馈信息,对答疑讨论模块进行有效的调整,使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更加方便和快捷。

3、教学内容呈现形式相对比较单一

课程教学内容的呈现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一是电子教案,二是PPT课件,三是教学录像,四是FLASH视频文件,五是优秀作品展示,六是案例系统学习等。目前没有实现课程知识点的立体化呈现功能,没有提供按照不同线索连接知识点,以服务学生学习多元需求的模块。对于这一现状,教师在丰富的教学经验的基础上,要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阐述和呈现基本理论知识,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激发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促进课程的教学相长。

4、扩展学习内容模块建设需进一步完善

篇10

关键词:精品课程;河南;课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6-0187-02

精品课程建设是高等学校课程建设的重点内容,也代表了高校课程建设发展的主要特点和未来发展的方向。因此,本文以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网和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网站提供的相关数据为数据源,通过对河南高校精品课程的时间分布、学科分布和高校分布等方面的分析,从而获得河南省高校精品课程的建设情况,总结河南省高校精品课程建设取得的成绩,发现可能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一些建议和意见,为河南高校精品课程建设和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一、河南高校精品课程建设现状

(一)时间分布

2003—2011年这9年间河南高校精品课程数量总体呈波浪式上升态势,如图1所示。河南精品课程建设始于2003年,为14门,后来持续快速增长,到2008年已增加到347门,2009年开始精品课程数量有所下降,2010年降至38门。与全国高校精品课程总量相比,河南占总量的比例也呈现波浪式上升态势,2008年达到峰值,占全国精品课程总量的10.36%。从精品课程的级别上来看,国家级、省级和校级精品课程分别为51门、219门和538门。其中国家级精品课程起步较晚,2005年才有3门精品课程达到国家级标准,但自此以后国家级精品课程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2010年达到最大数量,14门。省级精品课程始于2003年,仅有14门,但到了2008年已经发展到了58门。校级精品课程发展速度最快,从最初2004年的9门,到了2008年已经增加到了281门,年均增长速度为99.02%。

(二)学科分布

河南高校精品课程学科分布状况如图2所示,由此可知,排在前3位的学科分别是工学、理学和文学,这些学科的精品课程数量均超过100门。医学和管理学的精品课程数量也比较多。这说明各高校的精品课程建设主要以基础学科为支撑,大力建设应用型学科的精品课程。基础学科主要包括专业类基础课程和通识类基础课程,各高校不断加大这方面的投入和扶持,培养并形成老中青结合的教学梯队,为精品课程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专业课程主要依托优势学科职称,增大对专业主干课程的投入比例。这就充分说明了这些学科在课程建设中获得精品课程所占比重大的原因。

哲学和历史学的精品课程数量较少,不足10门,同时目前河南还没有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的精品课程。这说明了河南各高校在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理论课程的建设方面还存在重视不够、投入不足等问题。这也是河南省高校课程建设未来努力的方向。

河南的精品课程学科分布与全国的精品课程学科分布比较一致。河南在教育学、文学、工学、理学、医学和管理学这6门学科的精品课程数量在全国精品课程总量中所在比例均超过5%,其中教育学所占比重最大,为7.5%。

图3展示了不同学科精品课程的等级组成状况。显然在国家级、省级和校级3种不同等级的精品课程中,校级精品课程占据绝对优势,省级精品课程其次,国家级的精品课程较少。从精品课程的数量上来看,在13个一级学科中工学的国家级精品课程以21门居首位,其他学科的国家级精品课程数量均少于10门。文学和理学的国家级精品课程分别居第2、3位。从不同学科的国家级精品课程组成来看,农学的国家级精品课程占农学精品课程总量的比重最大,为21%;其次是教育学和工学,国家级精品课程所占比例为9%。一方面说明了河南省在精品课程建设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为学科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在精品课程等级还有待提升,需要在目前的基础上打造更加高质量的精品课程,提升河南精品课程整体的品质。

(三)高校分布

河南共有35所高校拥有精品课程,其中总量排在前10位的高校如表1所示。从总精品课程总量来看,排在前10位的分别是河南中医学院、洛阳师范学院、河南科技学院、南阳师范学院、南阳理工学院、周口师范学院、郑州轻工业学院、河南财经学院、信阳师范学院和郑州大学。从这些高校的精品课程等级来看,主要是校级的精品课程,除了郑州大学和郑州轻工业学院拥有国家级精品课程以外,其它8所高校均没有国家级精品课程。这说明了河南省各高校在组织课程建设、挖掘教学资源方面存在着问题或对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投入的力度不够,只注重学科发展,忽视课程建设,忽视教学知识的积累与沉淀以及教学创新团队的发展,应该引起高校的充分重视。

二、策略与展望

长期以来,河南省各个高校都十分重视精品课程的建设,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首先,精品课程数量和质量逐年提升。其次,参与各级精品课程建设的各类教师在逐年增加,主讲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术水平逐步提高,形成了一批思想素质好、业务水平高、学术梯队合理、稳定的教师队伍。第三,精品课程建设促进各高校优势专业的发展。第四,借助精品课程建设,促进高校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带动高校师资、教材、网络资源、实验室等教学质量系统工程的一体化建设,强化了高校教学的中心地位。

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例如精品课程质量还有待提高等。针对河南精品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借鉴国内外课程建设与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笔者提出以下改进策略:

(1)面向专业系列课程的建设。目前的精品课程只是针对单一课程的建设,没有注意到课程之间的关系,缺乏系统性。因此我们应转变观念,将精品课程的建设拓展到面向专业的一系列课程的建设。

(2)采取有效措施,加大精品课程的示范辐射力度。精品课程建设的主要目的是通过示范、辐射带动专业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一方面通过高校骨干教师培训班的形式推广精品课程建设经验;另一方面建设内容丰富、资料翔实和生动活泼的精品课程交流平台,成为教学领域的交流中心,使全省不同学校、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的老师和学生都能够随时随地共享优质教学资源,实现每门精品课程的应用价值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