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结束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26 14:16:3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课程结束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七年级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目的要求
1、增强学生的信息意识,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及其对工作和社会的影响。
2、初步了解计算机基本工作原理,学会使用与学习和实际生活直接相关的工具和软件。
3、学会应用多媒体工具、相关设备和技术资源来支持其他课程的学习,能够与他人协作或独立解决与课程相关的问题,完成各种任务。
二、学生情况分析
本学期七年级49班-54班共有学生275人,由于学生大多来自边远山区,信息闭塞,知识面狭窄,对外界了解甚少,给学生学习信息技术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从本学期上课的情况开看,教学成绩仍不够理想,还需多多努力。
三、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针对学生实际,我在教学中认真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结合计算机的硬件实际,开展好常规教学。
⑴开学初,便结合我校的计算机硬件实际,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并严格按教学计划进行上课。在教学过程中,对具体的教学内容都进行了认真的教学分析,思考在现有计算机软硬件的实际情况下如何实施教学,并写成教案上课。收到较好的效果。
⑵在教学中,我经常研究学生的思想发展变化,为了提高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在不影响教学的情况下,自己从光盘上或到其它学校去找了一些有利于学生智力发展的小游戏,把这些游戏在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后给学生玩,让学生既巩固了所学知识,又提高了学习兴趣,并有助于学生智力发展。经本期实践,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学生不但掌握了规定的信息技术知识和达到了规定的操作技能水平,而且还从游戏中学到了许多其它的知识。信息技术课已经成了学生十分喜欢的课程之一。
2、加紧学习课程标准,贯彻课程标准,进一步转变观念,实施素质教育,开展对教材的研究,解决问题,深化教学改革。
3、加紧对教师自身业务素质的提高,做到认真备课,因材施教,选择最佳的教学方法,传授知识和技能。
4、加快教学方法研究,在教学中认真吸收别人先进的教学方法,大胆尝试,加以变通,并从理论的角度,加以深华。
四、从教学上讲我主要做了这一些工作:
1、做到期初有计划,有教学进度,使教学工作能有条不紊地顺利进行下去。
2、按照学校工作管理规定,认真备好课,写好教案,努力上好每一节课。电脑科学校安排的课时比较少(一周每班一节)这对于学生来讲的很重要的一节课;对老师来讲是比较难上的一节课。所以才能上好每节课对老师对学生都是很关键的。除了备好课、写好教案外,我还要查阅各种资料,能上因特网时还上网寻找好的教学材料,教学课件,把它们和我所从事的工作结合起来,为我所用。
3、在转差促优上,我也注意在教学中或教学之余以各种形式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转化差生,促进他们的发展。
4、在教学之余,我也注重自身发展进步。除了听课,评课,参加教研组教研活动外,我还注意到要自学。从思想上,利用行评机会端正自己;从行动上参加自考学知识,学电脑技术,学教学技能等;在生活上注意形象,为人师表。
作为教师教学工作是主要的,但除了教学工作外,我也积极参加学校组织其它活动如:政治理论学习,年级组工作等等。
五、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努力方向 「 1
1、信息技术学科不仅是一门崭新的学科,更是一门具有很多不同与其它学科特点的特殊学科,由于学科教学发展较缓慢,没有现成的教学模式,摸着石头过河,工作收效不是很大。
(博士教育网整理diyifanwen.com)
篇2
一、认真备课。
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出符合自己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案,每节课做到有备而来,尽量利用多媒体教学,以直观有有效的教学方式讲解,积极做好课后记录、信息反馈、课前复习等细节工作。
二、增加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
认真较好的使用普通话教学,使讲解更加清晰、条理、生动起来,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尽量做到层次分明,主题突出、深入浅出,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注重精讲精练。同时,在每一节上充分考虑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让各个层次的的学生都得到一定的提高。
三、虚心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
在教学理念和技能上有疑问的地方积极向有经验的教师或上网互动学习,多了解征求别人的意见与方法,同时,多听教师的课,做到边听边记,学习别人的优点,克服自己的不足,争取下学期工作更好的开展。
四、积级推进素质教育。
在教学工作中,我在教学工作中注意学生能力的培养,把传授知识、技能和发展智力、能力有效地结合起来,在课堂上促进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让学生的各种素质都能得到一定的发展与培养。
五、存在的不足。
篇3
关键词:轨道交通;常规公交;换乘;枢纽
Abstract: this paper first studied urban rail transport hub set planning, the city rail transport hub transfer cohesion. By establishing regular bus and rail transport interchange design principle, analyzes the bus and rail transport interchange conventional layout mode, and the rail transit surrounding the Station Road traffic organization with different conditions of regular bus stop for specific design.
Keywords: rail traffic; Conventional public traffic; Transfer; hub
中图分类号:U21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轨道交通不同接驳方式现状分析
轨道交通枢纽作为城市客运交通系统的主导,其规划建设、客流预测、规模布局、功能定位、换乘布局模式以及交通组织等因素将对客运交通系统产生决定性的影响。轨道交通枢纽规划与设计,应该提高轨道交通与其它客运交通方式的衔接换乘水平。然而在我国城市客运综合运输发展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换乘枢纽发展缓慢,尤其是可供各种交通方式实现换乘的综合客运枢纽发展尤为缓慢。
(2)轨道交通网络的规划研究和枢纽的规划研究应该同时进行,但是,在理论研究方面,往往只注重轨道交通网络的规划与设计理论,而忽视轨道交通枢纽的规划设计理论.
(3)对城市轨道交通枢纽的规划与常规公共交通的互动关系方面缺乏深入研究,(4)有的城市虽然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的轨道交通网络,但是地面公交的线路、站点设置、车辆运营模式常常不能起到主动支持轨道交通客流的作用,反而出现了轨道线与地面公交线路走向重复,造成公交系统内部争抢客流的局面。
2.城市客运综合运输方式接驳的方法研究
2.1城市轨道交通换乘枢纽研究
城市轨道交通与 BRT、常规公交的线网衔接与客流交换最终都要通过换乘枢纽来进行。合理的轨道交通换乘枢纽规划不但直接关系着城市轨道交通的吸引力,影响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服务水平,也是整个城市公交系统高效运转的关键因素之一。
2..1.1城市轨道交通换乘枢纽规划的主要内容
主要内容是:在城市客运交通体系宏观规划的基础上,分析公交换乘枢纽换乘客流的组成与规模,设计有效的客运交通方式组合来运送客流;根据换乘枢纽的交通量,规划不同等级、不同规模的客运枢纽以加强系统之间的有效衔接,扩大轨道交通服务范围;研究轨道公交换乘枢纽的规模和布局,为后期的设计工作提供详细的规划条件;为公交换乘枢纽周围土地的使用规划提供指导性意见,使建筑的发展与交通发展协调一致。
2.1.2城市轨道交通换乘枢纽规划原则
城市轨道交通换乘枢纽规划的原则应体现城市公共交通发展的整体性、协调性、便捷性、合理性和政策性,使常规公交与轨道交通能有机的形成一体,发挥网络的整体运输能力。
(1)整体分析和局部分析相结合的原则
(2)换乘枢纽布局和城市土地利用规划紧密结合
(3)换乘枢纽的布置与区域综合交通环境相结合
(4)公交优先的原则
2.1.3客流换乘分析模型的建立
现已开发的非集计模型种类很多,早期被提出的主要是 Logit 模型和 Probit 模型,其中 Logit模型由于形式简单,较为实用,但 Logit 模型存在一个致命的缺陷,即其效用随机项是单独假设的,Probit 模型虽然克服了这一缺点,但是该模型往往需依赖于极其复杂的 Monte Carlo 仿真算法或者多项式 Clark 求解逼近算法,因此人们对交通方式划分预测又提出一系列的改进 Logit 模型。
2.1.4轨道交通枢纽选址方法
轨道枢纽的选址也就是确定枢纽内轨道车站设置的具体地理位置,根据其它客运方式站场(或枢纽)位置的确定性情况,此问题可以划分为下述三种类型:
①简单型枢纽选址:在其它方式站场(枢纽)的位置已定的情况下,仅确定轨道枢纽选址的简单情形,此类问题在轨道交通与城市对外交通衔接的枢纽中比较常见;
②互动型枢纽选址:在其它方式站场(枢纽)的位置没有确定的情况下,轨道枢纽与其它方式
枢纽同时优化选址的问题,此类问题在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衔接的枢纽中比较常见;
③综合型枢纽选址:也就是上述两种选址类型的综合情况,在多种交通方式衔接的综合型枢纽中比较常见。
2.1.5换乘信息服务系统设计
轨道交通车站信息服务是指借助于声学、光学、电气等现代技术,在出入口、售票处、通道、站台等乘客经过的地方,通过广播、指示牌(板)、线路图、电子显示屏等各种方式有关轨道交通运行和交通方式换乘等静动态信息。完善的交通信息服务有助于乘客选择最佳行程路径,减少换乘的盲目性,从而达到提高枢纽换乘效率的目的。
2.2城市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的换乘
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的合理换乘是交通一体化的关键环节。只有两者换乘密切,换乘方便,达到时间与空间上换乘的融合,才能提高公共交通的辐射吸引范围,充分发挥轨道交通速度快、运量大、占地少、能耗低以及环境污染少等优点。另一方面,城市轨道交通提供快捷的“ 站到站”服务,但不能提供“ 门到门”服务,它的集散能力往往与所换乘的交通工具的特点和周围的道路系统疏解能力密切相关。城市轨道交通重要作用的发挥,很大程度上是与常规公交方式共同完成的,这也说明加强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换乘研究的重要意义。
2.3常规公交接驳城市轨道交通起终点的调整
2.3.1调整原则
对轨道交通沿线常规公交线网调整应遵循以下原则:
(1)常规公交线网优化调整以客流需求预测为依据,并确立轨道交通的骨干地位;
(2)对沿线常规公交线网进行抽疏或加密,实现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双赢的局面;
(3)在轨道交通主要站点(综合枢纽站和枢纽站)上,以放射的形式组织接运线路;加强轨道交通与接运公交线路的换乘能力;优先保留历史较长而运营效率较高的常规公交线路。
2.3.2调整方法
(1)常规公交起、终站点均在轨道交通直接吸引服务区内。(2)常规公交起点或终点在轨道交通直接服务区内。(3)常规公交起终站点均不在轨道交通直接服务区内。
对于上述三种情况,在轨道交通直接服务区内的常规公交站点(包括起点、终点和中间站点)都应尽可能调整到某一轨道交通站点附近,以方便换乘。经上述调整后,原有的一些常规公交线路己成为接运公交线网的一个组成部分。
3.总结
本文在对相关文献系统研究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轨道交通站点的换乘系统规划的基本方法,得出了以下主要结论:
(1) 与国外城市完善的轨道交通站点换乘系统规划的成功经验的比较,从常规公交线网的调整、换乘时间和换乘距离、及站点设置形式等几个方面来看,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站点换乘系统还存在诸多问题。
(2) 站点换乘客流量直接决定了换乘设施的布局和规模。
(3) 在规划层面和运营层面协调的基础上,介绍了轨道交通之间以及轨道交通与其他交通方式换乘、地面公交优化调整的一般思路。
参考文献
[1]单传平.以轨道交通为骨干的城市公交线网协调性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2]王欲敏.城市公共交通换乘方式分析[J].交通标准化.2010.
[3]岳芳,毛保华,陈团生.城市轨道交通接驳方式的选择[J].都市快轨交通.2007
[4] 覃矞,宗传苓.轨道交通接运系统规划方法[J].城市交通.2006
[5]崔艳萍,刘莲花.公共交通接驳换乘系统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都市快轨交通.2008.
[6]周伟,姜彩良.城市交通枢纽旅客换乘问题研究[J].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信息.2005.
篇4
一、改革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就是寻求与新课标理念相适应的课堂教学载体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把课堂主动权交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学习。”这是新课标课堂教学的主攻方向。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引导他们自主学习。课堂上教师务必要选择那西能够能使学生在获取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同时,促使学生学习策略的形成与发现的方法形成。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重视处理好“主导”与“主体”的关系,抑制教师的自我中心意识,控制教师课堂讲授的时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教学过程变成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自学为主的学习过程。放手让学生自主地去尝试、探究、归纳、总结,自己去发现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教师则着重在“导”字上下功夫:在连接处导,在关键处导,在疑惑处导,在求导处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自主探究的精神,在激活思维的深度上下功夫,在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广度上下功夫,使每一个学生都积极地参与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去探究发现、在过程中体验成功的乐趣与失败的反思。努力营造师生共同合作探究知识的过程。
多让空间给学生去思考的理念指导下吧一堂课的时间原则上按3∶1∶1分配。内容按学生自主研究基础素材――问题引导生生合作――通过师生共同合作进行探究以形成共识进行安排。这种模式由始至终贯穿的一条主线是学生自主意识的培养与自学能力的锻炼。布鲁纳认为:探索是数学教学的生命线。倡导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力求通过各种不同形式的自主学习和探究活动,让学生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这是高中《新课程标准》提出的重要理念之一。学生既是教育对象,又是学习、认识和发展主体,一切教育的影响作为外部客观的东西,只有通过学生主体活动才内化为主体的素质。因此数学教学应发扬教学民主,积极创设“活”的课堂氛围,要让学生“动”起来,让学生在“动”中去思维、去体验,在“动”中获真知。由此看来调动学生自主学习时老师要立体化多方位去思考教学设计。选择较为开放的问题让学生自己去选择解决问题的方案。
二、对改革数学课堂教学模式中学生自主学习的再认识
自主学习绝对不是放任自流,不是一种没有教师的学习。自主学习只是对教师与学生的作用有了新的定位,教师在帮助学生走向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导向作用。教师只有通过有效的方法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有效的监控,才能逐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参自主学习是就学习过程的内在品质而言的,它相对的是被动学习、机械学习和他主的学习;合作学习相对的是个体的学习、独自的学习,是一种学习的组织形式;探究学习是就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而言的,它相对的是接受学习。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概念的表象是多方面的、能否要让学生在建构过程中对知识有一个发现的过程、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去体会方法、形成认知技能、这一点非常重要。它不仅是新课程理念所倡导的、而且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必由之路。
高品质的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一定是自主学习。并不是所有的学习领域与学习主题都要通过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
三、新课改数学课堂教学模式中师生双边活动应注意的事项
教学过程是师生双边活动的过程,学生的主体性并不妨碍老师的主导作用,学生做和用都是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的,课堂教学是教育、教学的主渠道,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大胆想,大胆实践,大胆交流,鼓励学生发表不同意见,营造一个思维活跃,气氛民主,秩序井然,紧张愉快的教学环境。在高中数学课堂中,让学生“动”起来,符合新课改的理念,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发现,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中充分“动”起来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必须有一个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这有赖于教师的人格魅力,如丰富的教学功底、面带微笑、和蔼可亲、语言艺术等;还有赖于有效的问题情境引入,激起学生的兴趣、乐于思考。
2.应该是一个互动型的课堂,有学生感兴趣乐参与的活动(包括思维活动)。要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效率,学生参与课堂的形式要避免单调死板,应多样化。可以是个体自学、小组学习、全班学生优化组合相结合,还可以让学生眼、口、手、耳等多种感官参与活动。要非常重视各教学环节的精心设计,要让学生自然地动起来。
3.应该是一个以学习能力培养为主,基础知识习得为载体的课堂。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目中有人”,把自己视为教学的指导者、促进者和帮助者,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应“带着学生走向知识”,而不是“带着知识走向学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4.处理好两个关系:①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的关系,一般选择的问题应是学生跳一跳摘得到的;②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关系,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课堂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去尝试运用恰当的教学形式,可以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探索研究等多种形式。
篇5
一、《物联网应用技术》课程教学总结
本课程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物联网技术将是现在网络发展的趋向,是集网络技术、电子信息技术、控制技术于一体的新兴科学技术;掌握物联网的组建、维护与应用等岗位需要职业技术能力。
1.教学情况分析:
(1)教学手段:本课程着重强调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要求掌握物联网的组建、维护与应用等技能。为了能更好的学以致用,需要将教材的内容,和现实生活的问题有效的结合起来,通过实训使学生牢固掌握课本的内容。
(2)教学方法:在教学实践中,要求课堂讲授与实践操作相结合,充分利用实际、实用的电路进行实训,强化相关技能的训练。开展项目教学,边讲边练,即激发学生的兴趣,又能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同时还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3)教学效果:课程考核以学生中心,通过考核正确、科学的评判学生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程度,因此考核的内容不能仅限于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而要从多方面进行考核。课程成绩=平时成绩50%+期末考核成绩50%两个班的平均综合成绩都已达到80分以上,及格率达到100%以上,总体教学效果良好。
2.存在问题与改进措施:
(1)由于设施、人员、经费等诸多原因,实训条件欠缺,主要依靠案例分析,情境演练的方式进行实训,这种情况有待改进。
(2)本课程的应用编程需要学生有较好的Java编程基础,但实际达不到要求,所以建议修改专业培养方案,调整相应的前导后续课程。
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总结
计算机技术日新月异,带来计算机教学也日新月异,绚丽多彩,给计算机一线教学的老师带来无限的压力。计算机应用基础是我校的公共基础课,也是我每年的必上课程。
几年来年来,经我教过《计算机应用基础》的班级有几十个,虽然这门课是基础课且进行多次授课,但我从来不敢马虎怠慢,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从编写教学计划、备课,到课堂教学、答疑、批改作业、成绩考核、操作实验,我都能踏踏实实地做好。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创新,能根据教学的需要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同学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如集体讲授法、小组协作学习法、任务驱动法、案例教学法等。学生成绩的取得,首先取决于学校机房的建设,计算机基础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足够的上机训|练时间是教学考证的根本保证。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我始终把握一个大方向,就是以操作为中心。经过这几年年的积累,我基本上能做到,只要学生想考证,就有把握让他考得到相关的证书。
1.保证了良好的教学环境
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要求上机时间达80%以上,我们学校有很多机房,保证了同学们有充分的上机时间。学校建立了网络平台,使我们经常能上网寻找教学资料。
2.因材施教,提高教学效果
由于计算机应用基础是高考科目,在教学过程中,在教学要根据高考的需要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同学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1)采用多媒体上课,制作课件,提高他们对计算机学习的兴趣。多媒体教学动静结合,增加课堂气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可以使老师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适当地介绍一些课外电脑知识,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大同学们的知识面。
(2)以练习主,边讲边练、讲练结合、精讲多练,从学生实际出发,课堂以大部分学生为主进行讲解,课外重点辅导优等生和差生。在课堂中有意识地发现一些尖子生 ,鼓励他们多看些课外书,提高专业技能水平,培养他们自学能力。
(3)采用案例教学,发挥学生的主体精神和创新能力。所谓案例教学,是对于某一知识点,或多个知识点,以一个案例形式来描述,让每一个学生主动地参加到课堂活动中,也让学生找到不同的多个解决问题的方法。既活跃课堂气氛,也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通过案例教学,将计算机应用基础的知识点恰当地融入案例的分析和制作过程中,实践、理论一体化,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但能掌握独立的知识点,而且具备了综合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采用一帮一或一帮多的教学方式,全面提高班的整体素质。差生往往学习成绩差,自信也差。提.高差生成绩,重点在于提高差生的学习兴趣,所以,抓差生要双管齐下,首先,要有给差生表现的机会,凡是差生有了一点小进步,就一定要宣扬,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第二,对差生,要有耐心。差生之所以差,或者不爱学习,时间用来干别的事,或者是脑子不好用,反应慢,总之,是学习时间不够,我就充分利用课余时间,陪着他一起练习。 另外,还充分发挥学生中“小老师的作用,组成学习小组,让同学们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5)理论考试题加复习。
理论题技术的决定考试成绩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一个学生的高考成绩,只要理论基础好,成绩就一定会提高。因此,我特别编写了《计算机应用基础习题集》的小册子,便于学生携带,便于随时复习。
篇6
第一条 为加强对员工培训的组织与管理,使培训工作更加程序化、规范化,保证培训任务落实,提高培训工作效果,特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 若本办法中若干规定与公司《绩效考核实施方案》内容有不一致的地方,则以《绩效考核实施方案》为准。
第三条 本办法适用于中层管理人员、在职普通员工以及新入职员工。
第四条 原则
1. 公开公正原则。考核内容 、标准及方法公开,考核结果要以事实为依据,做到客观、公正。
2. 量化操作原则。对考核内容项进行评分,考核的结果量化到具体的分值。
第五条 考核主体。考核主体即考核者,原则上是授课讲师或培训组织者。
第六条 考核对象。考核对象即被考核者,按职位层级,划分为三个级别: 中层管理人员、在职普通员工、新入职员工。
第七条 一级培训,即中层管理人员培训
1. 办公室培训部对一级培训课程现场满意度进行调查并对一级培训的效果评估总结。
2. 一级培训课程现场满意度的调查采用无计名方式。
3. 一级培训中公司组织的外训和内训的重点课程(按培训部要求),学员必须认真总结培训的内容,并且拟订本次培训对以后工作的改进计划,于培训结束两天内按要求提交书面培训总结及工作改进计划至直属领导及培训部备案。
4. 培训部对一级培训中公司组织的外训和内训的重点课程进行总结。
5. 培训部负责制作《季度培训效果反馈表》,并于次季度首月5日之前完成,
《季度培训效果反馈表》包括一下两点:
1) 培训的意见和建议;
2) 培训的效果分析——员工的综合素质在培训前后的表现。
第八条 二级培训,即在职员工培训
1. 培训部对二级培训课程现场满意度进行调查并对二级培训的效果评估总结。
2. 二级培训课程现场满意度的调查采用无计名方式。
3. 二级培训中公司组织的外训和内训的重点课程(按培训部要求),学员必须认真总结培训的内容,并且拟订本次培训对以后工作的改进计划,于培训结束两天内按要求提交书面培训总结及工作改进计划至直属领导及培训部备案。
4. 培训部对二级培训中公司组织的外训和内训的重点课程进行总结。
5. 培训部负责制作《季度培训效果反馈表》,并于次季度首月5日之前完成,《季度培训效果反馈表》包括一下两点:
1) 培训的意见和建议;
2) 培训的效果分析——员工的综合素质在培训前后的表现。
第九条 三级培训,即新员工入职培训
1. 新员工入职培训考核参照《行政手册》中《新入职员工转正考核流程设计》。
2. 培训部工作人员负责新学员培训意见和建议的收集及整理,以及培训内容的变更与完善。
第十条 一级培训效果的考核
1. 培训部负责组织培训讲师对参加一级培训的主要课程及主要岗位培训的员工进行考核;
2. 现场考核:培训结束后,由授课讲师或培训组织者给予现场提问或试卷考试;
3. 实战考核:培训结束后由参训者的上级负责人对参训员工的综合素质做出培训前后的对比。
4. 培训部负责对照参加公司组织的外训和内训的重点课程的学员提交的书面培训总结及工作改进计划,并结合学员直接上级的意见,对学员工作改进的程度进行考核。
第十一条 二级培训效果的考核
1. 现场考核:授课结束后,由授课老师或培训组织者给与现场提问或试卷 考试;
2. 实战考核:培训结束后由参训者的上级负责人对参训员工的综合素质做 出培训前后的对比。
3. 培训部负责对照参加公司组织的外训和内训的重点课程的学员提交的书面培训总结及工作改进计划,并结合学员直接上级的意见,对学员工作改进的程度进行考核。
第十二条 三级培训效果的考核
新员工入职培训考核参照《行政手册》中《新入职员工转正考核流程设计》。 第十三条 培训考核其他可参考依据
培训考核结果除了依据第十、十一、十二条的考核成绩外,可适时参考以下几个因素:1)培训纪律;2)培训笔记;3)学习态度;4)出勤率。
第十四条 考核种类。按考核时间分类,分为日常培训考核、季度培训考核和年度培训考核三种。日常培训考核,一个完整的培训课程进行完毕,进行一次考核。季度培训考核为每个季度进行一次,于次季度首月15日前对本季度内的培训考核进行汇总;年度考核于每年元月30日前完成。
第十五条 考核权重。根据考核对象对考核内容设置不同的考核权重。中层管理人员培训考核因素中现场考核、培训纪律、培训笔记、学习态度、出勤率分别占70%、5%、 10%、10%、5%。在职普通员工培训考核因素中现场考核因素中现场考核、培训纪律、培训笔记、学习态度、出勤率分别占60%、10%、10%、 10%、10%。
第十六条 培训考核中的实战考核部分由授课讲师或培训组织者,结合被考核者的直接上级的意见,对比培训总结及工作改进计划,对被考核者作出考核。实战考核结果合并日常培训考核结果,体现在季度培训考核成绩中。
第十七条 根据培训考核结果,设优、良、中、差四个档次:86—100,为优;76—85,为良;61—75,为中,0—60,为差。
第十八条 考核结果的运用
办公室培训部负责员工培训档案的建立。员工培训考核的成绩,是公司年度绩效考核结果的一个重要方面,作为员工教育培训机会、晋升、晋级、调动、辞退、薪资调整及发放年终奖的重要依据。
第十九条 日常培训考核连续三次,累计六次;季度培训考核累计三次,年 度培训考核成绩为优者,其年度绩效考核成绩可以列为一级。
第二十条 日常培训考核连续两次,累计四次;季度培训考核累计两次,年 度培训考核成绩为良、中者,领导予以谈话帮助,其年度绩效考核结果不得列为一级、二级。
第二十一条 日常培训考核连续两次,累计四次;季度培训考核累计两次, 年度培训考核成绩为差者,领导予以谈话帮助,扣发当年年终奖,并于次年上半年不得晋升、晋级、调动、提升工资。
篇7
1.农业推广课上的任务驱动教学。
师生共同设计任务。(1)教师设计部分。综合考虑农业推广学科性质、高等职业院校开设此课程的目的、学生所在专业、任务驱动教学方法的特点及教学任务设计的原则,笔者在农业推广课程授课过程中采取了师生共同对教学任务进行设计的方法。即,老师将整门课程的知识点设计为一个符合课程需求的、规定了教学范围但不指定具体名称的综合性较强的教学任务(×××地×××项目的推广),这一综合任务又下设若干子任务:①农业推广人员角色认识;②×××地农业推广项目的选择与确定;③×××农业推广项目的实施;④×××农业推广项目的总结评价;⑤×××农业推广项目成果报奖。整个学科的知识点分别穿插于若干个子任务中。(2)学生具体设计任务及实施。不同专业的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明确农业推广人员角色扮演的身份及工作性质与程序;然后结合社会岗位需要、个人兴趣爱好、农业专业知识掌握情况、本课程知识点、当地自然与社会条件等综合分析选择确定农业推广项目,并撰写推广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确定了具体推广项目后的工作实施过程中,学生需要结合自选项目的复杂程度、当地农民素质条件,以及硬件设施等选择确定项目的推广模式与方法,并撰写推广项目实施方案,模拟推广过程中学生需要根据农民的采纳情况随时应变使用多种方法,并锻炼学习人际交往及演讲的沟通、交流、语言技巧;项目推广演练结束后,学生需要进行双重总结与评价,一重总结为对自身所选项目及推广情况进行专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等综合总结评价,并撰写总结报告,二重总结为学生之间相互对课堂学习情况进行评价总结,总结在评价过程中相互取长补短;最后,学生们需要撰写推广项目成果请奖申请书,学习推广项目的报奖流程。
2.农业气象课上的任务驱动教学。
(1)教师单独设计任务。教师将学生所学专业目标与农业气象课程目标充分结合,以学生现有的知识结构和能力水平为基础,对整门课程设置了总体目标任务“×××省农业种植业区域规划”,课程总任务下设支撑典型任务共7个:①×××省各地农业气候资料及代表性农作物种类资料搜集;②光照对农作物生产的作用及影响;③温度对农作物生产的作用及影响;④水分对农作物生产的作用及影响;⑤风对农作物生产的作用及影响;⑥×××各地农业气候资料及代表性农作物种类资料分析;⑦观测不同作物的农田小气候特征。(2)任务实施过程。教师在第一次课上对任务的实施过程、学习过程中使用的参考资料、学习提示等简要向学生进行说明,学生课下个人完成并小组汇总分析,第二次课上时间一分为二,前半部分时间为学生对课下学习结果进行展示,老师随时点评指导,后半部分时间由教师下达下一个任务,依次类推,直到学期结束,完成全部的典型学习任务。最后,师生共同汇总各典型任务结果并分析,完成课程总任务。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本研究通过中国期刊网、中国优秀硕博士论文文库、高校图书馆期刊资料室资料进行检索,收集相关文献资料。
2.问卷调查法。
两门课程在学期结束后都对该班36名同学发放了调查问卷表,两次共收回问卷调查表72份,回收率100%,有效率100%。
3.数理统计法。
采用Excel统计软件进行图表制作和统计。
三、教学效果对比分析
两门课程结束后,都对该班学生进行了课程学习效果问卷调查,发放问卷调查表内容完全一样,主要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与自觉性、资料查阅能力、自我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语言组织表达能力、专业知识掌握全面程度、综合素质提高程度等方面入手调查。
1.学习兴趣有无对比。
农业推广课程:学生有学习兴趣问卷36份,比例100%;无学习兴趣问卷0份,比例0。农业气象课程:学生有学习兴趣问卷28份,比例77.8%;无学习兴趣问卷8份,比例22.2%。
2.学习积极性与自觉性提高对比。
农业推广课程:提高了学习积极性与自觉性问卷34份,比例94.4%;没提高问卷2份,比例5.6%。农业气象课程:提高了学习积极性与自觉性问卷26份,比例77.8%;没提高问卷8份,比例22.2%。
3.资料查阅能力提高对比。
农业推广课程:提高了资料查阅能力问卷36份,比例100%;没提高问卷0份,比例0。农业气象课程:提高了资料查阅能力问卷34份,比例94.4%;没提高问卷2份,比例5.6%。
4.自我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提高对比。
农业推广课程:提高自我分析解决问题能力问卷36份,比例100%;没提高问卷0份,比例0。农业气象课程:提高自我分析解决问题能力问卷36份,比例100%;没提高问卷0份,比例0。
5.人际交往能力提高对比。
农业推广课程:提高人际交往能力问卷36份,比例100%;没提高问卷0份,比例0。农业气象课程:提高人际交往能力问卷24份,比例66.7%;没提高问卷12份,比例33.3%。
6.语言组织表达能力。
农业推广课程:提高语言组织表达能力问卷36份,比例100%;没提高问卷0份,比例0。农业气象课程:提高语言组织表达能力问卷30份,比例83.3%;没提高问卷6份,比例16.7%。
7.专业知识掌握全面程度对比。
农业推广课程:专业知识掌握全面问卷36份,比例100%;不全面问卷0份,比例0。农业气象课程:专业知识掌握全面问卷30份,比例83.3%;不全面问卷6份,比例16.7%。
8.综合素质提高程度。
农业推广课程:提高综合素质问卷36份,比例100%;没提高问卷0份,比例0。农业气象课程:提高综合素质问卷29份,比例80.6%;没提高问卷7份,比例19.4%。农业推广课程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性与自觉性、人际交往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专业知识掌握全面程度、综合素质提高程度明显优越于农业气象课程;查阅资料能力与自我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相差不明显。可见,虽然任务驱动教学的优越于传统填鸭式教学,但应用任务驱动教学过程中师生共同根据课程需要、专业需求、社会岗位需要、个人兴趣设计任务的教学效果又比单纯由教师根据课程目标设计任务的教学效果优越。
四、结语
篇8
(一)技师培养途径
1.自然形成:优点是基本功扎实、技能高超、精湛;缺点是成长时间长、年龄偏大、数量少
a.长期成产和改造活动中的历练。b.企业组织的技术培训。c.个人的悟性。
2.院校形成:优点是知识的系统性强,培养周期短,数量多。缺点是生产现场专业经验不如自然成长型技师型的技师。
a.对具有本工种高级职业资格者进行学制两年的专业能力培训,即第一阶段。
b.预备技师毕业后再经过至少两年企业生产实践,即第二阶段。
c.经综合评审合格后成为技师。
1.2预备技师培养教学模式
(二)学科体系行动体系
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国家职业标准和岗位需求为依据,以实际工作任务为主线,以岗位工作项目为内容的现代技工课程体系——职业功能模块课程体系。
(三)传统授课,单向训练任务驱动,项目教学
以任务引领型的一体化教学取代传统的理、实分离教学方式;以综合能力训练取代技工院校传统的以单项技能训练;以校企合作开放性培养模式取代传统封闭模式。
二、教学组织与实施
教学组织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教学管理组织流程、导师教学指导流程、学生项目工作流程。教学管理组织流程由教务处、教研室、专业系部共同制订学期教学实施性计划和执行计划。导师教学指导流程具体负责实施教学项目,包括编写教学项目指导计划和教案,给学生下达项目工作任务书并指导工作实施等。学生项目工作流程是学生接受工作任务,收集相关信息,成立工作小组,实施工作项目的过程。
(一)教学管理组织流程具体如下
汽车预备技师培养方案专业系部编制学期教学实施计划教研室制定课程教学项目执行计划教研室划分项目小组、发放教学项目指导任务书指导教师执行教学项目教研室教学项目验收指导教师提交教学项目教学资料教研室汇总教学项目形成课程教学任务结束。
(二)导师教学指导流程具体如下
学生下达项目工作任务书指导工作项目实施项目检查与阶段性验收教研室验收通过学生编写项目资料及总结、回顾职业行动过程及标准教师汇总教学资料并统计项目成绩教学项目任务结束。
(三)学生项目工作流程具体如下
接受工作任务、收集信息(背景知识准备)成立项目工作小组、竞选组长制定、调整项目执行计划导师审批通过工作项目实施汇报与验收导师、教研室检查通过编写项目总结资料本次学习项目任务结束。
三、考核与评价
基于以上要求,预备技师培养方案的考核不采用终结性的考核方式,而采取过程评价法。
过程评价是以《国家职业标准》为准绳所设置的课程评价体系,每一门课程根据《国家职业标准》的权重设置一定的学分,学生完成每一课程的训练过程,可获得相应的学分,当学生研习完所有课程的教学项目,将学分累加,即可获得一门课程的总体评价。以《汽车电控汽油发动机检修职业功能模块》中发动机怠速不良故障为例,可以按职业素养、专业能力创新能力三个培养方向进行评价。
职业素养以考勤、态度为考评依据,具体标准从下面三个方面考评:1.遵守企业管理规定、劳动纪律;2.按时完成学习及工作任务;3.工作积极主动、勤学好问。
专业能力以项目方案、维修过程的专业性、完成的维修作业质量、经验交流和技术总结四个方面作为考评依据,具体从下面三个方面考评:1.发动机怠速不良故障诊断的流程,制订维修计划;2.能组织发动机怠速不良故障诊断作业;3.会写技术总结和案例分析报告,组织交流维修经验。
创新能力以口头或书面提议、工作任务设计方案、技术或工艺改良报告等三个方面作为考评依据,具体从下面三个方面考评。1. 在案例分析中提出自己的见解;2. 对教学或企业管理提出意见和建议,具有创新性;3. 自己完成方案制订,设计合理。
四、结束语
通过一体化教学取代传统的理、实分离教学方式,打破传统的学科体系,以任务驱动型的项目教学法和校企合作的教学组织与实施方式共同培养汽车预备技师是我国汽车预备技师培养的重要途径,具有可行性。
【参考文献】
篇9
对实验的两个思路要清楚明白:(1)保持物体的质量不变,测量物体在不同的力作用下的加速度,分析加速度与力的关系;(2)保持物体所受的力相同,测量不同质量的物体在该力作用下的加速度,分析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最后是准备好实验所需的器材:木板、小车、打点计时器、电源、小筒、细线、砝码、天平、刻度尺、纸带等。心理上的准备是指实验前将学生的心理激发到跃跃欲试的积极状态。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实验前,做好心理准备是确保实验优质有效完成的有效方法。因此,实验前教师必须想办法从多角度激发学生对物理实验的兴趣,如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技活动,以激发学生对物理实验的热情和自信,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望。实验的准备工作并不只是准备实验器材这么简单,为了确保实验的优质有效,教师要精心准备实验涉及的方方面面。
二、注重实验中的提问,促进学生深入探究各个实验环节
传统的教学方法是以传授知识为主,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的“教”逐渐演变成教师的“导”。在实施物理实验教学的过程中,如果教师只是自己做实验,把学生晾在一旁看热闹,而不考虑学生的理解和内化,那么学生就不能深入实验当中。教师要做好“导”的工作,把学生引导到实验教学中来,并思考探究,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氛围中愉快而自觉地进行操作实验。以《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为例,说说在物理实验中,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参与实验。实验中的提问:(1)这两个力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2)我们应该怎么探究它们的关系?(3)要测量它们的大小,要用什么工具?(4)这里有两个弹簧秤,接下来该怎么做?我请3位同学上来,咱们一起来探讨一下。实验中的问题:(1)假设左边弹簧为1,右边的弹簧为2,那么2受到1的力是F1,1受到2的力是F2。弹簧1的读数就是F2的大小,弹簧2的读数就是F1的大小,没问题吧?(2)这位同学不动,你拉一下弹簧,读一下你那根弹簧的读数。(3)你也读一下你那根弹簧的读数。也就是说F1是1.5牛,F2也是1.5牛。它们的方向,F1向左,F2向右。是否作用在同一直线上呢?是否同时产生同时消失呢?新课程理念下,教师要注意实验中的提问,以促进学生深入实验,并进行探究。
三、注重实验后的总结,加深对实验结论的理解
篇10
测绘学院毕业练习报告编写及其成绩考核
1、练习的性质、目标和任务
1.练习性质
毕业练习是门生在校内结束传授筹划所法则的扫数课程和练习、实行、课程计划今后的一次综合性出产技巧熬炼练习。
2.练习目标和任务
(1)综合、巩固和应用所学的扫数知识,特别是本专业的表面知识和课程实践,经过议定参加实际工作,明白和把握本专业的根本知识,熬炼门生分析题目和解决题目的实际本领。
(2)毕业练习要为毕业计划(论文)做筹办、打根本。是以,根据现场环境,富裕汇集与毕业计划有关的扫数资料和信息(包括笔墨、图纸、图表、数据等),为毕业计划(论文)顺利进行打下根本。明白本专业的工作环境,熟悉本专业的工作流程和工作任务,向一线工程技巧人员谦和进修,为今后工作打下坚固的根本。
2、练习的紧张方法
为结束上述练习任务,为了使门生毕业以后能敏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主疆场的需求,毕业练习的方法包括:现场出产练习、负担出产任务练习、参加教授科研项目所进行的综合练习等式样。别的,要求学生在练习进程中要及时汇集和料理现场资料。
1.到签约单位或工作性质对口的用人单位练习鼓励门生到签约或工作性质对口的用人单位练习,这们既有益于尽快适利用人单位的工作交易,也有益于用人单位对门生的周全观察。
2.参加现场出产练习
在前提允许的环境下,可构造门生参加现场的出产练习,或实际参加一个工程项目标构筑进程(或此中一子项,由现场实际前提肯定)。明白与本专业有关的紧张工程任务、结束工程的方法及进程,本专业的成长表面、科学办理的方法、如今近况以及作为一个工程项目其完好的工作流程。
明白地点项目组的内容、人员配备及分工、构造和办理、采取的技巧标准、配置的配备和选型、工作方法、工作伎俩等。富裕把握工程项目标工作流程与办理方法等。
3.负担出产任务练习
为了自动适应市场经济成长需求,为了使门生毕业以后能够满足用人单位的必要,可对毕业练习进行了斗胆改革,经过议定负担出产任务和横向技巧办事结束毕业练习工作。
让门生直接从事出产任务练习,真刀真枪的干,富裕把握出产项目标扫数流程与办理方法,以及本项目组的详细任务、人员配备及分工、构造和办理、采取的技巧标准、仪器的配备和选型、工作方法、工作伎俩等。
4.参加教授科研项目等式样所进行的综合练习
鼓励门生自动参加教导教师所负担的科研项目标资料汇集、项目探讨等工作,经过议定参加科研活动,让门生明白本专业有关科研的科研信息和根本探讨方向,熬炼门生科研的综合本领。
三:练习报告编写
毕业练习结束后,要求每个门生必须提交一份毕业练习报告,作为评定门生毕业练习成绩的紧张根据。练习报告的编写,应根据本身的毕业练习内容肯定,平常要求报告字数不低于3000字,应包括以下紧张内容:
1.毕业练习的单位、任务简介,此中包括练习地点、单位、练习项目、时候安排等内容;
2.毕业练习的紧张工作总结,此中包括练习的紧张工作内容、技巧计划结果及技巧总结等内容;
3.存在题目和发起,此中包括毕业练习中的经验与教训、存在的题目及办理的定见和发起等内容。
4.结束练习报告后,要求填写好一份《毕业练习自我鉴定表》。在外单位练习的同学,鉴定表须经练习单位签订定见并加盖公章。
4、毕业练习成绩考核
(一)成绩考核
练习结束后,由练习教导教师对门生进行周全考核(练习规律、练习立场、对所学知识的利用、现场构造和谐本领、分析题目和解决题目的本领等)。按五级分制(优、良、中、合格、不敷格)评定成绩,评分根据是:
1.平常成绩
包括练习立场;练习服从规律环境;任务结束环境等。
2.练习考核成绩
包括对练习任务的明白、练习进程平分析题目和解决题目的本领、现场相干题目的处理本领、资料汇集环境等。
3.练习报告成绩
包括报告的精确性,相干知识的广度、深度、概括综合性,笔墨表达本领等。
(二)练习成绩考核中应注意的题目
1.练习报告笔墨潦草,发觉错别字而不予改正者,评定成绩时不得给“优”、“良”成绩。
2.发觉照抄同学的同类报告者,应给“不敷格”成绩。
3.练习不当真,违背各项法则,无构造无规律者,应给“不敷格”成绩。
4.不管何种因为,未经允许而擅自离开练习地点达半天时候以上者,应给“不敷格”成绩。
5.不论何种因为,凡超出一周时候未进行练习者,同等不给评定练习成绩,按“缺毕业练习”对待。
6.对付“练习不敷格”和“缺毕业练习者”,按黉舍学籍办理方标准定处理
5、练习报告提交及成绩上报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课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