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商课程总结范文

时间:2023-04-09 12:50:1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微商课程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微商课程总结

篇1

【关键词】创业;电子商务;教学

在浙江省“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建设6所“创业型试点高校”,义乌工商学院作为唯一的一所高职院校名列其中。学院结合义乌当地发达的小商品市场及其制造业集群优势,积极贯彻落实教育部有关大学创业教育的文件和精神,以“创业型大学建设”为契机,全面支持、引导和鼓励在校大学生从事形式多样的创业活动。经过几年的发展培育,电子商务已成为其在校学生创业的主要形式和亮点,学院也已成为国内高职电子商务创业教育的一个典型代表。目前该校有从事电子商务创业的在校学生近2000人,在一大批电子商务成功创业者的带动下,形成了浓厚的电子商务创业氛围。

一、课程总体的定位和目标

大量学生从事电子商务创业活动,为义乌工商学院的创业教育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突破口。对于创业教育,有学者认为,“广义的创业教育就是培养具有开创性的个人的教育,而狭义的创业教育则是与就业培训结合在一起,为受教育者提供急需的技能、技巧和资源的教育,使他们能够自食其力”[1]。另外,高职创业教育是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和模式,注重对学生“开拓性素质”(即书本以外的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因此以创业为导向的高职《电子商务》课程必须更加注重学生的创业实践。

针对义乌工商学院浓厚的电子商务创业氛围,学院面向大量非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开设以创业为导向《电子商务》课程,根据非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学习需求及学院“创业型大学”建设的目标要求,简化和缩减理论教学内容,将课程总体定位和目标确定为三点:首先是通过课程的课堂教学,可以让学生理解和撑握有关电子商务创业的一些基本知识和技能;其次是通过学习、实训或实践,让学生更多地了解义乌当地电子商务发展和应用的实际情况;最后就希望能通过课程理论和实践的互动强化教学,促进学生对电子商务知识和能力的积累和提高,并充分利用义乌当地电子商务创业的有利环境和条件,促进和引导学生进行实际的电子商务创业活动。

二、课程教学方法和计划

根据以上课程的目标和定位,制定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并重的教学计划和方法,课堂教学和实训教学各占总课时50%。在课堂上,结合学生的学习兴趣,着重对电子商务知识点、电子商务应用和操作要点、义乌当地电子商务成功案例及最近发展和应用的前沿情况等进行讲解和演示;在实训上,根据学校内大量学生电子商务创业和义乌当地小商品产业发展等方面的实际情况和有利条件,结合学生的能力,适当按排和设计若干实训任务和指导书,在这些实训中,按排学生进行传统市场调查、网上信息搜索、从事电子商务创业或制定创业计划等。将传统《电子商务》的教学内容重新编排和筛选,将义乌工商学院以创业为导向的《电子商务》课程教学内容编排如表1所示。

三、教学方法的具体实施过程

以上课程的6个主要单元在内容和逻辑上是连贯的,每个单元的实训环节体现了本单及前后教学单元的主要内容,可以发挥前后教学单元之间承前启后的作用。以表中所列的第2单元为例,其具体教学的开展过程为:

本单元的教学是在上单元的教学内容上进行的。上单元的授课内容是“第一部分 电子商务基础”,其主要内容是:当前电子商务的主要业务模式和盈利点;.电子商务发展的潮流和趋势;电子商务有关的基本技术及应用软件等。相应地上单元的实训内容是“实训任务一”,即:对近二十个不同电子商务平台网站进行浏览和分类,明确其产品特点、交易对象及主要功能等;每个同学实地考查两家或多家有所了解的传统企业,从侧面了解义乌传统企业应用电子商务的现状和前景等。在上单元的教学基础上,本单元课堂教学内容也主要有三个:1.义乌电子商务近年来的发展情况;2.电子商务创业情况案例分析总结;3.小商品企业开展电子商务的具体模式等。

首先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义乌传统市场经营者创业历史及商业模式进行回顾,及对传统市场经营者当前的困惑及电子商务发展应用情况进行讨论。如:鸡毛换糖、地摊市场及专业市场的小商品批发和零售等。这部分的教学内容是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区别传统商务和电子商务,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发扬义乌传统创业者的艰苦创业精神。介绍专业市场庞大所引发的劣势及成本的上升,义乌开展电子商务的有利条件及良好的发展势头等。介绍这些是为了让同学能够理解和把握现在良好的电子商务创业的时代机遇。

其次就是根据以上内容,引入义乌当地的一些电子商务实际案例,并使学生对义乌电子商务情况及应用模式进行总结和思考。对于这些案例同学们平时有所耳闻但并不详细具体了解,所以可以成为大多数学生的兴趣点。如:校内几个典型电子商务成功创业的案例,有利于总结和分析学哥学姐们的成功经验;利用义乌当地网络混批的典型案例,结合课堂讨论和互动教学,来分析义乌电子商务模式的发展;另外还可以对诸多案例的讨论和总结,进一步引发学生思考如何利用义乌强大的传统市场和产业开展电子商务创业等。

最后可罗列总结义乌当前电子务应用的主要模式,对其特点和面临的问题进行总结。

如:一、单纯的淘宝店铺模式;二、淘宝店铺+实体摊位模式;三、阿里巴巴+实体摊位模式;五、网上批发超市+物流配送模式;六、网络广告+传统业务模式等等。通过以上内容,引发同不思考。

如:有些同学针对淘定竞争激烈,利润空间缩小等现象,提出了还要不要继续进行淘宝创业问题。对义乌多数单纯淘宝网店模式进行现况和前景分析后,提出了如何对电子商务模式进行创新的问题等。这些问题的提出和讨论,有助于学生进一步从营销和创新的角度来进一步把握电子商务。

结合本单元和上单元的教学(实训)内容,在本单元按排一个网络购物及创业体验方面的实训,任务是:

1.不同平台的网络购物体验;

2.独立完成开设网络店铺全程操作;

3.偿试完成一次真实的网络销售。

首先让学生自已浏览、注册和登录常见的电子商务平台网店,并完成一个完整网络购物体验。虽然当前网络购物已经非常普及,但还是有部分同学们从来没有在网上购物的经历。然后要求学生选择一个电子商务平台(如淘宝),独立开设网络店铺,选择商品并完成上架任务。要求学生完成进货并上架,以其网络截图作为证明上交作业。最后就是进一步要求学生偿试完成一笔电子商务销售,并保留销售记录,同样以其网络截图作为证明上交作业。这一点对有的学生在课程教学期内完成有点难度,那么允许其利用同学的店铺完成这项实训任务,但要求其对订单的前后跟踪情况进说明,如附带旺旺的记录等。通过这种电子商务买卖双方两个角度的真实体验,有助于学生把握电子商务交易的全程,进一步理解电子商务的优势及电子商务创业的本质。

四、教学效果评价及总结

这样通过对第每个教学单元的逐步开展,每个教学单元围绕学生感兴趣的重点内容进行,帮助学生解决电子商创业过程中最有可能遇到的现实问题,并根据每个单元前后的教学重点内容安排内容丰富并切实可行的实训任务,在强化单元课堂教学效果的同时,为下一单元教学的开展提供基础,最终也为整个以创业为导向的《电子商务》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打下扎实的基础。

在课程最后的评价环节则放弃理论化的闭卷考试,引入相对自由开放的“技能测试”,测试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根据自身《电子商务》课程教学过程中的学习体会、实践及实训过程、同学之间的电子商务创业经验、自身及周围环境的有利条件,独立(或分组)制定一个符合自身及市场条件的简要电子商务创业计划书,并将各自创业计划书的主要内容到课堂上进行分享、讨论和点评,发现困难和不足后进一步完善和修改创业计划书,并以创业计划书的完整程度、可行性、关键问题的解决办法及修改的认真程度等作为成绩评定的主要依据。

以上以创业为导向的高职《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方法通过近几个教学年度的实施,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如:学生参于课堂学习和积极性有很大的提升,原先对电子商务创业不感兴趣的学生将更多的学习热性和时间投入电子商务知识的学习,从事电子商务创业的学生明显增多,一批电子商务创业业绩突出的学生也改变了以往随意缺课的作法,更愿意将其自身的创业经历和心得带到课堂来参与分享和讨论,还有不少学生提出了一些有关当前电子商务创业的尖锐的问题,相应地也有不少学生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具有独到见解的创新观点,还有一批学生在国内高级别的电子商务创业比赛中获奖等。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还实现了的师生之间的“传、帮、带”,从而总整体上提高了学生电子商务创业能力。

参考文献

[1]罗志敏,夏人青.高校创业教育的本质与逻辑[J].教育发展研究,2011(1):29-33.

[2]贾少华.创业大学生成长模式探寻——探寻大学生成功创业的客观规律[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9(2):121-124.

篇2

关键词:微课;国际贸易实务课;教学应用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发展以及课程教学的创新,如今微课作为一种数字化信息的网络教学模式,开始在国内外流行开来,微课是指一种新型的课程教学模式,如今不同的机构和学者对其有不同的定义,但是总的来说微课是指以网络视频为教学平台,记录课程教学的某一个知识点或者某一个片段,形成碎片化的教学模式。微课的教学可以针对某一重点知识做突出的讲解,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对重点知识点的了解。如今微课教学在国际贸易实务课中的应用还不广泛,需要我们正确的将微课应用到国际贸易教学中,从而有效的利用信息网络培养现代化的国际贸易人才,使国际贸易的课程教学更加完善。

一、国际贸易实务课教学和微课的特点

(一)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的特点

1.较强的实践性国际贸易实务不仅是一种专业性较强的课程教学,同时它还具有较强的实践性,是一门专门研究国际贸易交换以及国际商品流通过程的学科。在这之中包含着许多的国际贸易术语需要学生掌握,同时还需要学生懂得贸易合同的签订以及合同履行和违约处理等各项的全过程,例如:国际贸易磋商、报关、投保、租船等多方面的内容。这些过程在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具体的操作,因此具有很强的实践性。2.与国际贸易法律密切联系国际贸易实务课涉及到许多的国际贸易法律和惯例规范,因此在进行课程教学时需要学生对国际贸易法有一定的了解,这样可以更加的适应和完善国际贸易交易的流程和规范。在这之中包括众多的国际贸易法律条文,如《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等。这些条例被规范着世界各国的贸易往来,并受到认可,因此在国际贸易实务课中要熟练的掌握这些法律条文。3.强烈的涉外性质国际贸易与国内贸易不同,在国际贸易中一般都是涉外贸易,商品货物的合作商一般都是外国的贸易商,因此在进行贸易的每一个环节,如合用的签订、货物的咨询和了解、单据的填写、银行结算等,这些环节都需要从事国际贸易的工作人员掌握熟练的英语,因此在国际贸易实务课中,英语的教学应该成为课程教学的重点。

(二)微课的特点

微课作为适应现代信息化教学的发展目标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教学方法,具有很多独有的特征和优势,它可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要求,同时还能帮助老师完善知识的教学和讲解,其具体的特点有:1.目的性微课教学的方法通过对教材课程的某一重点知识通过网络视频的方式进行深入的讲解,因此具有强大的目的性和针对性。2.教育性微课教学以网络视频为教育平台,可以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和知识,并为日常的课程教学提供很好的辅助作用,因此具有强大的教育性特征。3.趣味性微课教学可以将知识通过语言、故事、图片、动态视频等生动的展现在学生的眼中,具有强烈的现场感和视听享受,可以充分的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4.共享性微课通过网络在线教学打破了学生听课的时间和地点限制,学生可以在网上找到许多的相关课程的微课资源,还可以根据不同的知识点进行具体的查找,因此具有强大的共享性特征。

二、如何把微课教学应用到国际贸易实务课的教学实践中

从我国总体的教育课程发展来看,微课的利用还没有得到很好的普及和应用,现在主要应用在数学、物理等逻辑思维较强的学科中,在国际贸易实务课的教学应用上还不广泛,需要我们综合前面所提到的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教学特点,以及微课的特点和独特优势,具体的分析如何将微课教学应用到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教学中。1.在前期准备中的应用国际贸易实务课教学是一门非常重视实践性的学科,学生需要掌握的实践理论也比较多,不仅要学习相关的国际贸易法律知识,也要掌握充分的商品交易、报关、合同签订、货物运输等方面的相关知识,所以老师在进行微课教学的应用上,首先在前期的准备中应该对课程教学的总体内容有一个概括的了解,然后把非常重要的知识点以及教学的难点提炼出来,然后对这些知识点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讲解,并制作视频,应该保证知识点的短小精炼。也就是在微课视频的制作中要重视选题的重要性,不仅要符合教学的目标,同时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老师在讲解国际贸易法律中,因为国际贸易相关法律最大的特点就是语言比较精炼,所以老师可以将典型案例引入到微课中,然后总结案例中涉及到的国际贸易法,这样不仅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便于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2.在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在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中老师应该将微课引用到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因为国际贸易实务课大都以实践为主,所以现在各大院校的国际贸易专业都相继设立了校内实训基地,这就需要学生掌握国际贸易理论知识,同时还要懂得如何具体的操作,因此老师对学生进行操作指导时可以将微课应用到实际的教学中。例如在进行进出口成交和合同签订的实际操作中,老师可以让学生观看微课视频,在视频中包含总体的签订流程,可以以任务漫画或者实际案例为基础,充分的告诉学生实际签订合同的场景和过程。这样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具了解,并且有不懂的地方还可以反复的进行观看。3.在课程结束后的应用学生在进行学习之后还可以通过微课视频对本课的知识点进行复习和掌握,因为微课的共享性特点,也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进行在线观看。老师可以针对课堂教学中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并在微课视频中进行展现。如在教学中,往往会出现很多的专业术语,如“ETA”、“G.S.P.”、“NOVCC”等,老师可以通过微课视频对这些词汇进行统一讲解。从而方便学生的了解和掌握。

三、结语

经济全球化进一步深化,为国际贸易的人才培养提出了许多新的课题,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无法适应社会的需要,就需要我们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来促进对国际贸易人才的培养,而新型的“微课”教学有着巨大的发展优势,它与国家提倡的教育信息化建设相互承接,因此有效的将微课教学引用到国际贸易实务课中,可以更好的完善课程教学的方法和手段,使培养的人才更全面的适应社会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梁丹,孙智琦.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建设与改革探讨[J].商情,2012,(1):40.

[2]郑炜冬.微课情感化设计:理念、内涵、模型与策略[J].中国电化教育,2014,(6):101-106.

篇3

关键词:信息化;电话营销;职业迁移;人才培养

一、教学背景

作为安徽工商职业学院首批品牌课程,电话营销申报为2016省教育厅MOOC项目。选用高职高专呼叫专业规划教材,结合行业标准、技能考证及大赛的相关要求,教材经二次开发,以电话营销中六个典型工作项目创新课程内容,本课选自项目5中的任务二 “处理客户异议”,内容为全景展现精准营销的企业应用,解决盲目电销导致异议频发的现实问题,两课时共90分钟。

授课对象是大二呼叫专业学生,他们具备一定的呼叫坐席基础知识,善于运用网络资源,但在顶岗实习中普遍存在缺乏沟通技巧、盲目推销等问题。根据教学内容和学情分析,确定知识、能力、素养目标,其中建立用户分类属性标签是本次课的教学重点,匹配用户需求实现精准营销是本次课的教学难点。

二、教学策略

1.信息化策略

为避免传统教学中“拖延”“搭便车”等现象,选择国内团队协作工具创导者Teambition团队协作平台,搭建“电话营销”在线共享教学资源库。教师通过Teambition下发、推动、帮助并监督学生团队定时完成课程任务,学生随时随地通过网页、桌面、移动端认领任务、既分工到人又协作共享,并辅以微课、微信、微动画、微游戏、微直播、微视频等信息化手段提升其学习兴趣。

2.技术路线

为解决盲目推销导致成交率低的问题,课程团队挖掘中国移动后台用户消费数据,与学生共同建立分类属性标签细分用户群,实现精准产品匹配。践行协调发展理念,将课程岗位化,引入安徽工商职业学院的(以下简称“我院”)VBSE虚拟商业社会实训平台和校企合作单位――中国移动战略合作伙伴合肥天骋电子商务公司的真实电话营销工作,课堂角色扮演、实训虚拟经营、实际操作顶岗实习三管齐下,实现教、学、做一体课岗对接。

三、教学过程

1.第一阶段:课前翻转

掌握异议处理的步骤和技巧。课前教师通过微信公众平台提醒学生登录Teambition认领课程任务单,翻转学习项目五种异议处理的微课视频,并在微信发起投票,了解学生在顶岗实习中经常遇到的客户异议是什么。

2.第二阶段:课中实训

(1)第一步为预习检查10分钟,教师打开Teambition平台,检查课前翻转学习情况如下:2015呼叫班有两位学生没有认领任务。19位学生在分享区反映顶岗实习中虽运用了异议处理话术,但仍常遭遇拒绝。预习检查后教师结合微信投票、实训作业、顶岗实习业绩,总结出共性问题――盲目外呼是导致成交率低的主要原因。

(2)带着问题进入第二步:攻克难题25分钟,树立精准营销理念。教师首先播放Flash微动画,还原顶岗实习中移动增值产品电话营销微情境,将企业真实工作情境引入课堂,实现课堂岗位无缝对接的开放发展理念。师生共同打开Teambition,为中国移动增值产品设计精准营销方案。通过识别产品标签以知己,再构建用户标签以知彼,进而实现精准营销匹配需求。接着通过案例视频中的微游戏巩固学习成果。

(3)第三步为技能操练25分钟,强化精准营销意识,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运用增值产品精准营销方案对“流量包”产品进行模拟实际操作训练,开展学生互评后,由教师进行总结性点评,给出示范视频。随后,教师引导学生打破小组局限进行信息化头脑风暴,在Teambition分享区共享精准营销心得。教师将学生的分享心得总结成顺口溜便于大家记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实现课堂信息化沟通,提升学习效率。

(4)第四步为企业虚拟经营30分钟,以提升精视销能力。学生打开VBSE虚拟商业实训平台,查看宝乐童车采购部CRM软件招标公示,分角色模拟投标过程中的电销异议处理场景。学生分为微群组,做到举一反三,自选品牌作为CRM软件供应商,与宝乐童车方进行接洽,根据客户的需求和自身产品特色进行精准营销微应用,用虚实结合法,实现精准营销理念可应用,可拓展,可复制。

教师通过映客直播,将学生模拟过程直播给行业专家。由专家在线点评,提出改进建议的同时,在直播呼叫中心工作现场,请优秀员工进行示范。至此,课上环节结束,学生细分客户精准得当,推荐产品精准有效,话术技巧贯穿其中,已具备呼叫坐席精准营销岗位技能。

3.第三阶段:课后实操

课后,学生登录Teambition认领课后实训任务。拍摄任务视频,上传至Teambition,分别由学生、教师、行业专家打分。课后一周内专家通过映客直播进行微访谈,从专业角度点评实训任务完成情况。直播过程中,学生通过评论提问,请专家现场解答。接着学以致用,进入校企合作单位――中国移动战略合作伙伴合肥天骋电子商务公司顶岗实习,由天骋公司销售主管进行现场指导。

顶岗实习中学生登录Teambition手机端秀出业绩,互相竞争。本周顶岗实习结束,移动增值产品销售业绩显示全班平均成交率上升15%,并由本周“销售之星”通过映客直播分享成功经验。此过程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不仅可帮助学生成长为合格的职业人,更授之以渔,使学生拥有应对未来职业发展的迁移力,完成从呼叫中心坐席、主管到大客户经理的职业能力迁移。

课后,教学团队通过梳理顶岗实习录音、成交记录和后台数据,将移动增值产品精准营销方案整理拍摄成微视频,上传至Teambition和云课堂平台的共享型教学资源库中,践行共享发展理念,面向企业开放产教融合平台。

此外,课程考核成绩由课前预习情况、课堂实战表现、课后实训作业和顶岗实习业绩共同组成,多元化过程性考核在Teambition平台上实时呈现。

四、特色创新

1.多元见“微”,升华学习体验

践行五大理念,挖掘信息化资源,将微平台、微课、微信、微动画、微情境、微游戏、微应用、微直播、微视频等碎片化资源加以整合,形成多维度交互课堂,升华学习体验。

2.递升知“著”,迁移职业能力

工作任务驱动、三大平台贯穿践行我院理实一体、素能本位的育人理念,课岗对接提升职业迁移力,校企联动打造生态课程体系。

参考文献:

篇4

一、做好基于微课的教学设计

如果仅仅是参加微课比赛而做的小视频就认为是一节成功的微课,那么你就还没有走进微课。真正的微课是要走进课堂,经过教学实践检验的。要想做好微课,首先要做好基于微课的教学设计。“微”具体表现在课程内容的萃取方面,在课程内容选择之前,应将课程内容细化,一个学习对象只承载一个知识点,每一单元如果涵盖多个知识点,就做成系列微课资源。微课是一节课中的知识重、难点,因此,依据课程内容,先确定学习目标,然后根据学习目标,结合教学内容,确定教学活动中的重点、难点、疑点与实践教学等内容。如何解决这个重难点,这是我们要进一步思考的,围绕重难点设计学习活动。最后进行相应的学习评价。

微课最终是为学生服务的,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需要选择,并制作出相应的课程,供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在教学设计中,先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明确他们要的是什么;充分考虑所组织的学习资源的丰富性和课程内容的实用性,在学习活动和学习资源的组织上,要充分体现学习者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要考虑到如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了困难,应该怎样去解决。因此在教学设计时,教师也要给学生提供适当的帮助,让学习顺利地进行下去,也让学生更好地学习。

二、制作交互式的微课

微课作为信息技术的手段之一,将图像、声音、视频、动画等多种媒体融合在一起,形成图文并茂、音像结合的动态学习情境。这段几分钟的视频要集中反映教师针对某个知识点、具体问题而开展的教与学的活动过程。它没有学生参与,但也要激发镜头前学生的兴趣。

我们制作的微课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用教具边演示、演算边讲解,给学生直观的感受。比如“6的加减法”,我通过小兔拔萝卜的方式,把6个萝卜分成5组,让学生直观感知1和5,2和4、3和3几组数字,重点是让学生寻找加法和减法的规律。“除数和余数”我们用小棒列举出几组除法算式,余下的小棒就直接站在外面,学生很清晰地能够看出除数、商和余数的数量关系,并且比较出除数比余数大。这些课程内容都比较直观,代表一定的规律性,用教具演示得出的结果一目了然。学生在观看时,可以用学具和视频一起演示操作,便于学生掌握知识内容。另一类微课是制作课件,用录屏软件进行录制。“圆的面积”通过制作分割图,将圆分成若干份,形成近似的长方形,由长方形的面积推导出圆的面积。“平移”通过动态的飞机飞行、汽车行驶、推拉窗的移动,让学生认识平移现象。“小数点移动”通过移动小数点,让学生清楚地观察到小数点移动的过程,感受小数点移动后小数的数值变化。“圆周率”微课中,制作了一个圆周率模型,圆在四段直径的直线上滚动,从0经过1、2、3、4,交叉点在3.14倍的位置上,这就是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率。这类微课的课程内容比较抽象,用教具不容易表达出来甚至是表达不出来,我们就要做成易于学生认知的动态课件或模型,把抽象的知识变为直观的理解。

三、微课在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于教学,应用于教学。微课从教学实践中来,最终要回归到教学实践中去。课前,我们将微课上传到班级博客供学生学习,在课上让学生交流学习的结果,学习能力强的同学可以帮助其他同学解答疑问。在课上再次观看微课,教师总结规律解决共性问题。我们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合作研讨,练习巩固。转变传统的课上讲授课下答疑,为课下学习课上解惑,即通常所说的“翻转课堂”。而线上学习的这几分钟要点,远比教师一个一个解答疑难效率高。

篇5

关键词:国家开放大学;微课程网络教学;优势和策略

微课程主要以视频形式出现,加上教学活动、教学反思、专家点评等支持服务。微课程内容精炼简洁、时间短等特点迎合了开放大学学员的学习需求。开放大学的学员都是成年人,他们半工半读或者全职工作,学习时间少,学习内容目的性强,微课程的短小和针对性强符合了他们的学习特点。国家开放大学的办学系统为微课程的网络教学提供了基础平台,文中结合远程教育学员学习特点分析了微课程的设计思路。

1微课程教学在国家开放大学的优势

1.1微课程短小精炼,适合在职人员学习

国家开放大学的学生都是成年人,他们又要上班工作,又要照顾家庭,还需要应付社交等一些琐事,他们用来学习的时间相对较少,微课程一般都是针对某个教学问题讲解,时间也在5到10分钟之内,学习者通过电脑、手机等可以随时学习,不受时间空间限制,这种优势解决了开放大学学员工作和学习时间上的矛盾。

1.2远程学员目的性强,适合内容集中的微课程

远程教育学员学习有很强的目的性,多数都是为了掌握知识通过考试好拿到文凭,有些是学习充电弥补知识技能上的不足。微课程时间段,讲授的知识内容非常集中,教学内容针对性非常强,教学目的比较具体,这些都满足了远程学员的学习要求[1]。学员带着目的性浏览微课程,观看5分钟的教学视频学习到自己想了解的内容。不需要从庞大的网络课件中寻找自己想学的知识点。所以,远程学员利用微课程节省了时间和精力。

1.3微课程形式简洁,符合远程学员认知特点

微课程多是短小的视频,多是知识内容加配音的形式,教师利用有限的时间集中讲解某个知识点,知识内容可视化形象化,形式简洁不繁琐。微课程上面有教师的讲解,根据学员认知规律教师选择一定的授课技巧,可以满足远程学员快速学习掌握知识的需要。远程学员通过视频和讲解展示,直观的了解想学的知识点,可以快速掌握知识。。

2国家开放大学微课程教学设计

2.1微课程教学设计要以远程学员特点为导向

在设计微课程网络教学的时候要以开放大学学员特点为导向。开放大学学员基本都是成年人,他们或者半工半读,或者全职工作。在微课程设计时教师要考虑到成年人学习特点,了解这些学员学习情境的需求,结合微课程设计要素制定合适的课程目标,设计好课程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2]。教师既是微课程设计者,也是学员的引导者帮助者,为他们解决学习时间少的困难,研究成人学习所需要的课程标准,开发适合远程学员应用的微课程教学课件。

2.2注重微课程网络教学的交互性

所有学习资源被开发和设计的目的都是为了促进学习者学习的,微课程不单单是教学内容,同时也是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内在价值的体现,这种内在价值是微课程网络教学的交互式设计实现的。课程设计的重要内容包括学习活动设计和组织设施,微课程和面授课程存在一定的差别,网络课程设计通过交互性体现,开发网络微课程时需要依照教学内容和目标,结合学员的不同特点,可以分成三种交互特点:学员和教学内容交互、学员与教师的交互、学员之间的交互,综合设计这些类型的交互有利于实现教学目标[3]。

2.3微课程设计要注重支持服务环节

国家开放大学实行远程教育,教和学的环节是分离的,学员的支持和服务环节相对较弱。为了弥补这一不足微课程设计时要加强对学员支持和服务环节的设计,注重学习过程的组织和实施、学习效果的评价、时间空间的利用等,以帮助学员快速掌握所学知识。所以,开发设计微课程时不但要有教学视频,同时要有配套的教学设计,为学员学习活动提供支持和服务。能够为学员学习提供有效的支持和服务也是微课程和其他单纯教学视频的最大区别[4]。要确保学习的效果离不开必要的学习支持和服务,按照不同教学过程可以把支持服务分成三种:课前支持、课中支持、课后支持。课前支持服务包括背景知识、教学内容、学习路径以及课程说明等;课中支持服务包括及时的教学交互,难点剖析、概念总结、学习引导等;课后支持服务包括知识归纳、教学评价、专家点评等。学习支持服务和辅助资源可以加深学员的印象,让学习过程更加顺利有趣,帮助学员消化吸收所学知识。

2.4微课程设计要结合移动产品

现阶段我国微课程网络教学实践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是多数微课程应用在电脑终端商,移动设备无法兼容,不具备通用性。国家开放大学的学员学习场所不固定,具有随时随地学习的需求,所以微课程设计应该考虑其便捷性,充分利用现代科技将微课程应用到手机等移动设备中去,使教学资源和手机等设备结合起来,创建有网络就能学习的移动学习模式。随着智能手机等移动设备的日新月异,各种移动设备更新换代快,新产品层出不穷,人们对其有了固定的习惯和使用感知[5]。微课程设计时可以参考移动产品的设计思路,让远程教育学员使用时顺手舒服,获得更多人的认可和接受。

3结束语

微课程是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它依托信息技术通过视频模式展现给学习者,是远程教育的良好资源。随时随食学习不再是一句口号,而成为一种普遍的学习方式。国家开放大学应该正确认识自己在远程教育中的地位功能,明确自身的教学任务,面对新兴的教学模式不盲目不排斥,研究分析微课程在一线教学的应用情况,提升远程教育水平,促进我国开放大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侯天香.基于网络教育的微课程设计与应用研究[D].北京:北京邮电大学,2015.

[2]裴华艳,罗忠宁.微课程在远程开放教育中的应用研究[J].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1):6-11.

[3]丛健娇.远程教育视角下微课程的教学设计研究[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4(8):67-68.

[4]杨世鉴.远程教育中微课程的设计原则与应用探索[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4(15):46-49.

篇6

通过反复的课堂讨论,引导学生从“法”与“商”的双重角度来分析案例材料,抓住案例中的关键事实,澄清发生问题的原因,找出相互制约的因素,比较不同解决方案的利弊,这里所说的“法”,不单指正式的法律条文,也包括政府的政策、部门的规章制度等。第三,教师通过单元教学总结,向学生展现相关经管类知识与法学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及其在企业管理实践中的应用,并适当邀请企业人士、法学老师客串讲授。同时,教师还以微博、QQ群、微信等作为互动手段,为学生答疑解惑。通过以上教学安排,我们较好地实现了学生的学习期望和专业课程教学目标。

(1)目标一:从市场经济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探索法商相互促进在《商品流通案例分析》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将“法商相互促进”这一学习期望转化为“在商业的发展过程中,法与商是如何交错发展、互相推进?”的具体问题,学生依据教师提供的案例材料,自主发现、分析问题,形成了表1所示的专题。这三个完全不同的切入点,时间跨度一百多年,非常有代表性,展现了国内外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企业(行业)发展与法律完善的相互促进,使学生在宽广的国际视野和历史视野中,深刻认识“法”与“商”的良性互动对推动企业(行业)发展所起到的积极作用,突破了“法律是约束”这一局限性认识。

(2)目标二:从典型案例中认识企业经营管理与法律风险在《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中,教师将法律风险防范与处理转化为“企业劳动关系管理中容易出现哪些风险?”等具体问题,使学生理解劳动合同等在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的重要性以及企业在知法懂法基础上的良好管理措施对风险防范的重要作用。根据教师提供的案例材料,学生自主完成了以下案例专题(表2)在这些案例的学习中,教师通过课堂辩论等形式,使不同观点充分交锋,引导学生运用法学知识发现企业看似寻常的管理活动中所存在的管理漏洞和潜在的法律风险,使学生了解“现实中的企业并不是按照法律框架中规中矩搭建的”这一真实状况,帮助学生做好必要的知识储备和心理准备。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求学生不但要在合法的前提下思考问题,还要从经营管理者、消费者、市场等角度,运用专业课知识发现并解决具有“法+商”双重特点的实际问题,如“王老吉商标纠纷”、“解聘的代价”等,使学生的发散思维、自主探究的能力都得到有效培养,促进其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从平面化的商学知识的向法商融合的立体化转变,逐步成长为社会所需要的法商管理复合型创新人才。

由于本次教改活动是建立在充分了解学生知识结构和学习期望的基础上,教学目标的制定与教学过程实施都有学生的积极参与,使教改活动成为教师与学生在一致目标驱动下的协调创新活动,而不是教师一厢情愿的“独角戏”,因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期末的调查中,学生普遍认为教改活动对引导他们正确理解“法商管理”,培养法商管理思维等都有重要帮助,74%的同学认为实现了自己的学习期望,21%的同学表示基本满意。在教改过程中,通过精心选择的法商管理案例,我们将抽象的法商管理理念转化为与企业实践相结合的三个具体的教学目标,将法商管理所强调的思辨性、反思性、参与性等巧妙融入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形成课程所独有的案例专题,在自主学习、自主探索中实现“法、商两张皮”向“法商融合”的能力迁移,逐步建构起法商管理思维,使学生认识到:法律对企业不仅仅是限制和约束,而是对企业经营活动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市场经济中的法(各项政策法规标准),不仅仅是企业经营活动不可逾越的底线,也是企业经营活动中可以加以应用、能够为企业带来效益的调节变量;正如著名经济学家斯蒂格勒在谈到法律的经济学概念时所指出:“法律如同其他社会制度,在经济学家的视野中,是社会组织的工具”(斯蒂格勒,1992)。而这,正是“精商明法、敏思善行”的法商管理复合型创新人才所必须具备的重要专业素养。

作者:葛建华

篇7

关键词:高职;微课;校企合作;开发模式与路径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6)06-0074-05

“微课”或者称“微课程”,近年来在国外随着翻转课堂和可汗学院的迅速走红而引起更多的关注和研究。它是“微型视频网络课程”的简称,是以微型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针对某个学科知识点(如重点、难点、疑点、考点等)或教学环节(如学习活动、主题、实验、任务等)而设计开发的一种情境化、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在线视频课程资源。不同于传统的教学形式,微课主要是以5~10分钟的时间讲授某一个知识点或专题内容,并以在线视频为主要载体,其目的是能够让学习者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能够利用移动终端更加灵活、更加自主地学习,满足大众在当今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下快餐式学习知识的需要并取得较好的效果。

一、高职微课开发原则与现状

(一)高职微课开发原则

我国高职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因此,高职院校微课开发也应该具有其独特特征。由于高职教育要对接具有多样性和多变性的职业岗位,所以,相较于其他教育层次的微课开发,高职微课开发更为复杂,应遵循以下原则。

1.职业性原则

高职教育是一种职业性技术技能应用型教育,主要针对社会职业岗位和岗位群,以专用技术和岗位能力培养为主线,教育培养的人才是高等职业技术应用型人才,具有职业性、应用性和实践性等特征。因此,高职微课开发也应突出职业性,注重实践教学过程,让学生能够具备良好的职业素质和专业技能。由于企业对高职学生的需求着重于“做”的能力,也就是职业技能,微课的开发应满足企业的需求,遵循“教学做”一体原则,通过“实践驱动”、“项目驱动”引导高职微课的开发,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情境性原则

由于学校与企业的资源受限制,无法实现1U1的实习岗位的完全对接。而高职院校要培养企业所需的人才,在开发设置课程体系时,就应该完成与职业岗位的无缝对接。为了解决这种现实问题,高职微课开发应该运用情境化的教学模式。与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同,情境化的教学模式应先让学生对自己所读专业的岗位群、岗位工作等有个全面的认知。所以,高职微课的开发应该结合情境化模式,将与实际岗位紧密联系的内容开发成微课资源,如医药营销专业的课程可将情境设置在医院或连锁药店等,通过身临其境,使学生主动地接受任务、分配任务和完成任务。

3.灵活互动原则

随着翻转课堂和可汗学院在全球的大热,其教学模式也由原来传统“教―学”的形式逐渐转变为以技术为支撑的“学―教”的形式,这种模式相继引起教育界的高度关注和认可。翻转课堂和可汗学院最初都是为耽误了上课的学生和知识学习困难的学生提供的补习措施,均是在课后辅导过程中完成。因此,微课资源的学习也应该满足这一需求,可以通过移动终端的支持实现学生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的自主学习。与此同时,微课并不意味着单纯地使用视频取代教师的位置,而是教学模式创新的必要手段。微课是帮助教师突破空间限制完成知识传授的工作,而知识内化也是需要学生与教师之间更多地沟通和交流才能完成的。因此,微课的设计必须体现其高互动性和参与度的特点。微课在师生互动结构方面的设计可以帮助教师有效地评估学生知识内化的情况。

(二)高职微课开发现状

目前,高职微课的设计、开发和应用得到了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大力支持,越来越多的一线教师都主动积极地参与到微课开发、制作工作中,这对微课的发展具有良性推动作用。在如火如荼的微课开发制作中不难发现,已开发的高职微课并没有突显其职业特色,并存在以下两个方面的主要问题:

1.开发模式单一

微课建设大多处于关起门来自己建设自己用的状态,主要是利用学校现有的内部资源,从主题选定、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制作加工等一系列的开发环节都是由本校教师个人或团队完成的。因此,微课也就局限于教师用于课堂教学。

2.开发内容单一

从全国微课大赛和各省开展的微课大赛作品中可以发现,高职微课参赛作品仍然是以学科体系的理论知识点讲授为主,校企合作的理念还没有贯穿于高职微课资源开发过程中,高职微课开发忽视了校企合作在高职教育各方面的渗透力和作用力。

二、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微课开发的意义

(一)有利于破解高职校企合作时空障碍

在校企合作中,由于企业受所处地域与时空的限制以及学校能力有限,无法使教师、学生随时进入企业进行见习、实训,企业专家更不可能为学生随时指导。所以,这种时空冲突总是导致校企合作无法深入。《教育部、财政部关于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的通知》明确提出了要“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传统教学模式,共享优质教学资源,破解校企合作时空障碍”。

(二)有利于解决学校的课程设置滞后问题

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难、发展空间受限,最主要的原因是专业课程设置与就业脱节,主要体现为课程内容陈旧和课程设置滞后,因此导致学生毕业后无法直接“零距离”上岗。校企合作实则是要让企业参与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让学校与企业深度融合。因此,由企业与学校共同开发设计的微课资源可以按企业的工作岗位要求设置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企业可以实时反馈企业所需的人才规格,并可以按照人才规格开发微课,设计微课程中的教学知识。这样校企共建的微课资源可以不断地促进和调整课程设置,完成教学改革。

(三)有利于降低企业经营成本

校企共建的高职微课资源不仅可以直接引入企业的新技术、新工艺,而且可以将微课内容与企业的职业标准对接,与企业的文化融合,这样就可以实现高职毕业生直接走上工作岗位,为企业节省了新员工培训费用和员工招聘所需的支出。当然,校企共同开发和设计的微课也可以用于企业内部员工的培训,同时也可以将企业的培训委托给学校完成,这种合作都有助于企业降低经营成本。

(四)有利于提高学生专业技能水平

基于校企共建的微课资源需要教师与企业专家共同探讨,按照企业相应岗位的职业能力要求制定教学内容,选择教学素材和工作过程等信息资源,确保制作出来的微课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学习专业知识,而且能近距离接触企业的工作内容。微课资源的开放性和灵活性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学生的学习平台。同时,校企共建的微课资源能改变教学内容与实际应用脱节的现状,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对学生而言,除了学习相应的微课内容,还需完成练习测试题,进入互动平台,完成学生反馈、教师和企业专家解答、评价的环节,这必然有助于学生专业技能水平的提升。

三、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微课开发模式及路径

2014年5月,国务院在《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指出,提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应提高职业教育信息化水平。其中明确阐述了支持开发与专业课程相配套的虚拟仿真实训系统;推广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实时互动的远程教学。显然,这一要求需要企业参与到教学过程中,甚至需要企业与学校共同选定教学内容、组织教学工作。因此,高职微课的开发不能也不应该使企业缺位。如图1所示,高职微课资源开发模式与路径是需要校企双方共同合作实施完成的。通过校企合作的深化,建成的微课资源才能体现“职教特色”,才能有利于课程标准符合职业标准、符合岗位需求。

(一)确立微课主题和内容

微课程(Micro-lecture)概念的提出者David Penrose认为,微课程的建设须分为五个步骤。第一步就是确立微课程的主题,主题应该体现出课堂教学中的核心概念。实际上,核心概念就是课程教学中的重点、难点中最具典型性的知识点。在传统教学模式中,重点、难点的知识点是根据学科知识体系,更侧重于原理和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微课开发模式应遵循职业标准和岗位需求的原则确立知识点,微课主题和内容设计应突出技能性、实操性。因此,学校教师与企业专家应共同研究、制定职业岗位所需的微课内容。如营销师二级的标准,要求能够建立、管理和维护渠道系统,根据这一要求,可以将管理渠道系统中的激励渠道成员作为微课主题。通过理论型和实践型的系列微课,呈现激励渠道成员的方法和技巧。同时,仍然以营销专业为例,一些学生毕业后将会成为销售代表,负责管理经销商的工作,可以通过校企合作的模式,以激励渠道成员作为微课主题,通过微课的真实情境侧重于讲授如何激励不同级别的经销商。当微课主题确定好之后,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是需要精心设计的。教师和企业专员在共同设计微课时,不仅要遵循“以就业为导向”的原则,注重知识与技能的并重、注重职业素质的养成,同时要考虑以学生为中心,制作的微课应能在短时间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校企共建的微课能发挥出真正的效果。一堂5~8分钟的微课程应包括导入、知识讲授和教学总结三个部分。在导入部分,可以采用图片、新闻、视频或热点等形式突出问题,从形式上确保能在第一时间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兴趣。知识讲授是整个微课的重点,在制作过程中,应避免传统的理论讲解,注重打造“以情境体验为中心”的微课,结合企业、岗位相关的情境让学生能更加直观、更加感性地接受知识和技能。同时在知识讲授部分,教师可以通过动画、视频等形式留有足够的时间增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互动性。一堂完整的微课,在其内容上必须包括教学总结。教学总结可以是教师对知识点的总结归纳,也可以是教师对学习者学习任务的布置或是对学习问题的反思,进而能够激发学习者对下一次微课的兴趣。

(二)选择微课学习平台

微课移动学习平台的选择是多元化的,根据自身的资源和应用条件,可以选择自建微课学习网站或选择现有的网络学习空间,如世界大学城,这两种平台都可以实现微课视频、学习资源上传、作业批改、交互留言等功能。然而,笔者认为,这两种平台模式对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微课开发模式在使用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首先,这两种学习平台都需要注册登录,进入网页页面,实际无形中增加了学习者和企业专家的进入难度;其次,网页的形式无法实现多人实时的互交功能,因此,对学习者疑难问题的解答无法体现及时性。所以,对于校企合作共建的高职微课而言,最佳的学习平台是选择当前最流行、覆盖面最广的微信平台,应有效地运用微信公众号服务于微课的移动学习,组建微信群,加强互交沟通,形成微学习社区。如图2所示,微信移动学习平台不仅可以实现学生移动化学习的需求,同时学习者可以经过碎片化的主动学习过程并通过微信群与教师和企业专家进行互动交流,增强知识的内化。

1.建立微信公众平台,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

由于微信公众号不仅可以传播文字、图片、音视频,还可以创建链接,因此教师可以随时通过微信服务器上传微课及各类多媒体学习资源。为了提升学习者在多样化学习资源中的体验效果,教师不仅需要考虑对这些多媒体学习资源的优化整合,同时应该考虑传播学习资源所需的数据流量,这样才能满足移动学习环境的需要,才能吸引学习者学习的兴趣。微信公众号的模块设计可以分为“我要问、我要看和我要学”三个方面。“我要问”模块主要是帮助学习者解决在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常见问题和疑惑。学习者通过关键词的输入可获得自动回复解决问题。“我要看”模块主要是定期推送每个“微教学单元”基本知识点、技能演示、相关前沿信息和学习测评等内容。学习测评可以通过使用“阅读全文”的功能,转跳至测评网页,使学生完成测评任务,或者通过对微信学习平台的设计修改实现学生在平台内的学习测评。“我要学”模块主要是提供微课程视频。由于学生主要是利用手机或手持设备进入微信公众号选学微课,所以微课的时间应设计为5分钟左右为宜,学习目标突出,内容紧凑,同时制作的画面和音频应该更加清晰。

2.建立微信群,实现三方互动

校企合作共建的微课资源这一模式本质上可解决校企合作的时空障碍问题。由于双方共建的微课资源可实现将企业真实情境直接搬进课堂,企业专家可突破时间、空间障碍“现身课堂”给予高职学生技术技能指导,这本身就是对校企合作深化的促进。同时借助微信平台创建微信群,可使学习者和授课教师、企业专家“零距离”地进行互动。学习者在理论知识或技能操作方面的内化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都可通过微信群向教师和企业专员进行咨询和求解。这种三方互动的模式更加有助于高职学生专业技能素质和能力水平的提升。

(三)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微课开发制作

微课已在高职教育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位置,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都在组织微课大赛,相继将制作出的微课运用于教学之中。高职院校的微课开发应走产学研合作之路,这样不仅可以拓宽微课开发的途径,而且能开发出适合于高职特色的微课。校企合作共同开发制作的微课应经过团队建设、共同选题、素材整合和校企共同审核四个环节。

首先,微课团队建设是微课开发制作至关重要的第一步骤。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微课应采用合作式的开发模式。合作式开发模式意味着微课开发必须打破学校界限,以专业为导向,学校教师和企业人员共同开发,共同受益。因此,团队成员不仅应包括专业教师,还应包括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同时,软件设计师、教育技术人员、美工等都是不可或缺的团队成员。其次,校企人员共同选题能确保微课开发的科学性和必要性。因为学校教师和企业人员共同完成的选题不仅只是从学科体系考虑知识点是否适宜于微课开发,更多地能从岗位需求的层面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关键知识点开发微课。再次,素材整合应由学校教师和企业人员共同实施完成:学校教师主要对文字、图片、音频等素材进行整合;企业人员主要负责企业工作流程或技术操作等实际情境的视频拍摄。根据不同学科的微课格式要求,软件设计师可采用Flash、3DMAX等制作成动画,或简单地用Powerpoint将文字、图片、音频和视频添加后转换为视频格式,或采用录屏软件完成后期制作,录屏过程中应注意声像和文字的一致性。最后,微课必须是在校企人员的共同审核通过后方可。

(四)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微课教学应用

校企共同开发制作的微课可以在高职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展开应用。针对理论类的知识点,可采用课前自主学习模式。首先,教师将微课及相关辅助资源上传至微信公众号,让学生在课前完成线上的自主学习,在课堂上完成作业或进行疑难问题的解答互动,实现翻转课堂的模式。其次,微课还可作为拓展的教学资源用于课堂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有效地理解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知识点,如实训类、操作类的微课用于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通过Flas或其他形式更加形象、更加直观地完成知识的内化。在实训课堂上,即使教师进行操作演示后,有些学生还是存在不敢操作、操作不当等诸多问题,而借助于实训类微课的运用,学生便可一边观看微课,一边在实训室进行模拟实训或操作,一边进行自我检验,真正实现“边学边做、边做边学”。课后的微课学习主要是帮助学生对课堂中所学知识复习和巩固的过程,特别是实践性较强的知识点,教师在课堂上传授之后,学生很难在短时间内全部记住、学会。因此,这类微课有助于学生在课后反复观看学习,甚至自主练习,这样才能够让高职学生消化吸收直至灵活运用知识点,具备相关职业技能。当然,不论微课运用于教学的哪个环节,教师都需要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考核。每个学习任务完成后,教师可通过微信公众平台中学习测评的在线作业布置对学生进行考核,同时通过微信群的互动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和学习目标尚未达成的原因,并将最终的评价结果和反馈信息即时汇总,以不断促进微课内容的修改和微课质量的提高。

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微课必然会成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形式。虽然高职教育微课在开发与运用方面目前还处于初级阶段,但在教育信息化时代,微课必将呈现大规模开发和运用的局面。高职微课不仅仅只是为了吸引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抬起头来学习,更多地应按需所设,要突出“高职特色”。因此,高职微课的开发设计必须走产学研合作之路,通过微课实现校企合作的深化,通过微课提升高职学生的职业素质和专业技术技能水平。

参考文献 :

[1]张志宏.微课:一种新型的学习资源[J].中国教育技术设备,2013,7(20):50-51.

[2]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1(10):61-65.

[3]吴婵.关于微课对优化高校教学效果的思考[J].高教论坛,2013(10):17-18.

[4]姜汉荣.基于中职教学方式创新的微课资源开发――以机电专业为例[J].课程与教学,2014(11C):35-37.

[5]周贤波.校企共建共享系列微课的探索与实践[J].职教通讯,2015(6):55-58.

[6]梁乐明,曹俏俏,张宝辉.微课程设计模式研究――基于国内外微课程的对比分析[J].开放教育研究,2013,19(1):65-73.

[7]沈洋.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微课移动学习平台探讨[J].厦门城市职业学院学报,2015,17(3):71-75.

[8]张景文.基于微信公众平台在线练习系统研究与开发[J].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2):32-35.

篇8

目前,各高校经管类《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教学方式主要有三种:

(l)理论到理论的方式,该方法以老师的系统理论知识讲授为主,学生缺乏对信息系统的感性及理性认识,多数觉得理论过于拙象、空洞,缺乏学习兴趣,实践效果不佳。

(2)案例教学法,该法以案例分析和课堂讨论为主,但是现有信息系统的案例多数是国外企业案例,学生无法获得更深入的素材,不能与自己的专业知识融合,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课堂讨论效果大打折扣。

(3)实验教学法,该方法以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开发为授课重点,容易偏离课程目标。同时,该方法仅从计算机技术的角度,把管理信息系统看作是程序设计课程,对于经管类学生而言,难度较大。这些教学方式多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处于被动地位,导致教师教的“很累”,学生学得“无趣”的现象普遍存在。2微信与管理信息系统教学2.1微信在教学管理的应用现状

微信是中国腾讯公司于2011年初推出的一款通过网络快速发送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和文字,支持多人群聊的手机聊天软件。在微信基础上增加的微信开放平台,可以实现与特定对象在图片、语音和文字等多种手段实现全方位的交流和互动。

近年来,多数高校教师在不断探索利用微信平台改善现有教学模式,促进教与学的良性互动,提高教学效率。吴荣娣(2014)以《装配与工艺》课程为例分析微信与传统教学结合的方式,构建微信支持下的组合式学习模式;郑伟(2016)绪合信息技术条件下学生学习特点阐述了基于微信平台的翻转课堂教学设计与应用;殷彬燕,张军花,蔡文智,姚艳(2016)结合微信平台系统论述了适时教学模式在护理培训课程中的应用;朱强,徐瑞鸿,戴钢书(2016)探讨了微信对高校思政教育课程信息化教学的促进作用,并详细论述了微信在高校思政课程中应用的具体模式。各学者在探讨微信与传统教学的结合方式的过程中,都肯定了微信在促进教学互动、整合课内课外资源、提升教学效果方面的积极作用。2.2微信对管理信息系统教学的促进作用2.2.1利用微信平台推送教学资源,拓展教学内容

作为一门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学科,管理信息系统囊括的知识非常丰富,当前的授课多会受到教材、课时等因素的限制,授课内容多侧重一般理论,其应用拓展及新知识无法深入讲解。基于微信平台可以在课前、课中、课后同步推送关联知识,延伸了教学空间,拓展了教学内容。2.2.2 突出学生学习主体地位,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利用微信平台可以充分利用学生喜欢上网、玩手机的特点,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通过微信平台作品,鼓励学生相互学习,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习效率。同时,教师通过在线测试、在线答疑等形式加强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促进教学的沟通,可以有效改善传统教学模式“教与学相脱节”的不足。3微信在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在管理信息系统的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学生喜欢玩手机、发微信、微博的现状,用微信平台来辅助教学,通过微信平台来推送预习知识,案例材料等内容,让学生充分利用碎片时间进行学习,提高上课效率。在学习平台上教学资源之后,教师全面关注学生的反应,及时进行调整。

下面以“科达电脑外部设备管理信息系统”实验课程为例介绍微信在管理信息系统教学过程中的应用。3.1课前

(l)实验情景介绍。给大家简要介绍用EXCEL开发一个小型系统的任务要求,明确学生需要提前预习的知识内容,让学生提前熟悉实验情景。

(2)实验内容及实验要求。综合提出实验要解决的问题以及完成实验的思路和方法。例如在“科达电脑外部设备管理信息系统”实验过程中需要完成的内容有:①使用Excel软件保存数据、按使用者要求对数据进行处理输出信息的方法;②利用Excel查询、统计、输出、宏、打印等功能,能较好地使用Excel软件开发信息系统为管理服务;③在设置及使用宏的过程中如何确保自己录用的宏命令能够正常运行,在不同版本的软件中应该如何进行设置。

(3)实验材料推送:利用微信平台推送利用EXCEL来录制、制定、应用宏命令的课件,让学生提前熟悉实验方法。3.2课中

在实验课程中,学生依据实验要求及实验步骤完成实验内容。教师将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汇总,并有针对的性的给出解决方案,并且实时的在微信平台或班级的微信群里上进行,让大家在做实验的过程中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3.3课后

教师根据学生窦验的情况进行汇总和分析,将实验做得好的同学的作业放在微信平台上给大家分享,结合实验过程中学生容易出现错误的知识点进行比较和分析,让大家掌握正确的实验完成方法。同时,鼓励学生在微信平台或微信群里进行沟通和交流学习。

篇9

【关键词】新媒体;广告创意;广告教育

新媒体的出现与飞速发展,改变了我们的思维方式与生活习惯,也深深地改变了作为媒介风向标的广告行业。在新媒体的冲击下,传统的广告模式被新媒体颠覆,广告行业生态环境、竞争模式被新媒体快速分解。作为向社会输送广告人才的广告专业教育该如何应对?作为广告专业教育核心课程的广告创意又该如何与新媒体牵手,一起向前发展?

一、新媒体传播优势

新媒体是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后发展起来的媒体形态,亦指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通过互联网、宽带局域网、卫星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其优势如下:

1.人人都是传播主体

与传统媒体不同,新媒体时代,信息的生产逐渐偏重自媒体,人人都是信息的生产者、传播者和接受者。互联网飞速发展,手机与网络完美结合,信息海量生产、快速流通。这是一个平民化的时代,受众参与性极大提高,普通民众也成为信息的者,而不再唯传统媒体是从。

2.传播方式的交互性

融电子技术、网络技术、超文本技术于一体的新媒体,改变了传统媒体对信息的单向垄断,实现了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等多种传播方式。往日处于主流地位的大众传播日益朝着小众化、分众化方向发展,重构社会秩序,给予平民极大展示自我、传播信息的特权。这种传播方式上的交互性在广告教学上体现为个体或团体一起学习,彼此借助博客、微博、微信等终端平台展示作品,相互交流,共同探讨,彼此切磋,在网络平台上展开头脑风暴,激发学生更多的灵感。

3.快捷的传播速度

借助最新的技术优势,新媒体传播信息的速度相当迅速,让受众第一时间接收。很多重大突发事件,都是新媒体首先引爆的。借助网络优势,学生无论是进行课堂预习、相关资料查阅还是进行课堂创意,学习的过程都极为迅速,不仅节省时间、节约资源,最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提升个人创意思维能力。

二、广告创意课程利用新媒体的必要性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新媒体大力推进,传统媒体的受众人数大幅下滑,用户与新媒体接触的时间逐步增加。随着受众眼球的转移,广告业也随之发生变化。有数据表明,网络广告所占的市场份额已经从2009年的4%提高到2014年的12%。新媒体迅速兴起,传统媒体收益逐年下滑,使得广告界对人才的需求也在逐渐调整方向。如今,广告专业的人才不仅要熟知新媒体的内容特点与表现形式,懂得如何利用新媒体开展广告创意,还要不断适应新媒体生态下社会对广告人才的要求。广告创意课程是广告学专业中理论性、实践性和操作性很强的一门核心课程,其与市场密切相关,与传媒技术紧密相连。如何改变传统的广告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适应新媒体时代需求,懂得创意、创艺、创异、创议、创益的新型广告人才,已成为摆在广告教育工作者面前的课题。

三、借助新媒体,改革广告创意课堂

1.借助新媒体丰富广告创意课堂

广告创意课程本身离不开媒体,课程的讲解要做到“图文+音频+视频”并茂。教师要树立大课堂教学理念,注重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以实践教学作为重要突破点,利用新媒体搜索大量教学相关资料,吸引学生走入创意大讲堂,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把学生从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气氛中解脱出来,增强广告创意课程教学的新鲜感。

2.借助新媒体进行广告前期调研

在广告前期调研中,教师先给学生布置题目,让学生利用新媒体对产品、品牌、消费者、竞争对手等进行调研。学生围绕题目查找资料,彼此沟通协调,这不仅能够锻炼学生团结协作的能力,更关键的是通过搜索过滤与资料无关的内容,培养学生如何利用新媒体,拓宽视野,提高其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然后,教师组织学生将调研的各项资料制作成精美的PPT,在课堂上派代表进行讲解,这是一个展示学生总结、归纳知识和利用多媒体学习的机会。最后,教师要分别对每个小组的讲解进行点评,深入剖析和探讨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可以继续挖掘的亮点。

3.借助新媒体进行广告创意表现

在前期广告调研的基础上,教师进一步指导学生,模拟提案比稿,营造提案氛围。学生按照要求分别模拟广告公司和广告主,将实践项目进行到底。“广告公司”一方在前期市场调研的基础上开展广告创意,充分发挥广告专业优势,上网查阅素材,充实创意内涵,进行广告文案创作、平面广告设计,并自编自演录制视频、利用FLASH进行后期编辑……教师在此过程中可进行适当引导,比如在创意过程中进行头脑风暴以及思维导图的训练,还可以借助BBS或博客平台,创建交流机会。“广告主”一方同样在前期调查的基础上开展广告创意,模拟“广告主”的心理,通过思维训练和创意训练,完成学生认为最恰当的创意作品。最后双方运用提案的形式进行比稿,换位思考,彼此挑剔,碰撞灵感,进一步产生新的广告创意。

4.借助新媒体展示学生作品

在广告创意完成后,教师挑选优秀的学生广告创意作品上传至班级群、学院网站或微信、微博、博客等网络平台,发挥新媒体的优势,扩大创意影响力,听取多方意见后对作品进行修改。学校也可组建广告社团,举办“广告创意文化节”等活动,利用新媒体开办创意论坛,让学生随时随地发表创意作品。

5.借助新媒体增加实践机会

学生可凭借自己的创意,借助新媒体平台帮助别人,获得报酬。比如猪八戒网、任务中国、威客中国等网站每天大量与广告创意相关的任务,教师可以带动学生一起竞标做项目,无论是中标还是失败,学生都可以从中得到锻炼。特别是失败后的分析、成功后的总结,会让学生明白只有突破自己,创意之花才能持久绽放。广告创意教学牵手新媒体,既拓宽了广告创意课堂的教学思路,又改变了枯燥单调的传统教学模式;既让学生熟悉新媒体的运作模式,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如何有效利用新媒体,将学生拉进课堂,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勤于研究、勇于创新的学习能力、思考能力、创意能力、运作能力,培养适应新媒体时代需求的广告创意弄潮儿,共建自主探究和共同协作的学习环境,仍是当前广告教育工作者需深入探索的课题。

参考文献

[1]相德宝.中国新媒体研究的三个阶段[J].今传媒,2010(4).

[2]国家工商总局、国家发改委.关于促进广告业发展的指导意见[J].现代广告,2008(6).

篇10

关键词:媒体网络;课堂调查;中职英语

英语已经成为全中国学生必学的一门课程,在近年来的招聘企业和就业要求,更是不断地把英语能力提得一高再高。然而中职生,尤其是非英语专业的学生,一直对英语英语学习的兴趣都很低,对于如何提高中职英语课堂的效果,笔者多年来一直都是反复试验、总结经验、不断反思。

根据不同的教学需求,笔者对计算机专业、商英专业以及航空专业等各专业的164位学生做了一次课堂教学效果的调查,其中男生60人,女生104人。

一、明确学习目标,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学习动机是中职生普遍缺乏的一个重要元素。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便成为了中职英语教学的当务之急。动机又分为外在动机和内在诱因。其中外在动机,便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运用各种途径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根据调查结果统计发现,大多男生只对有趣好玩的内容感兴趣,而他们对英美文化基本没有什么特别的兴趣。对于女生,她们都相对理性,起码一半的学生最想学到的就是听说能力。只有1%的女生认为只要有趣好玩的内容都行。这项数据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本阶段男女生在意的兴趣点的不一致。这项结果清楚地指示了我们要多用哪种激发外在动机的手段,如趣味常识故事、英文歌、英文电影短片等。

因此,在中职教学过程中,应根据不同专业的不同男女比例,对基础英语等各个英语专业的课程侧重点做出相应的调整。如商英、幼师、会计专业及航空服务等专业都是以女生为主,应该注重培养他们的听说能力,这也正是她们所看重的。而另一方面,对于汽修专业及计算机专业的男孩子们,应该穿插各类他们感兴趣的活动带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而不能一味地提高课本上的知识面。

二、改进教学方法,让英语课堂与时俱进

现代的网络媒体日新月异,中职生已经从过去封闭的信息形式之中完全转变了。作为他们思想的引导者,我们必须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实习从“教师为中心”到“学生为中心”的转变。教师应当冲动引导者、启发者、帮助者甚至学习者的角色。现代中职生大多每天都关注新浪微博、腾讯微博。这两个网络媒介已经成为当代中职生,甚至是当代人最常使用的网络手段。我们要懂得利用这种有效的媒体手段,改进自己的教学课堂。

笔者经过一年多的观察,并分析学生使用微博的心理,主要有一下几种原因:(1)从众心理和求知欲的心理驱动;(2)塑造完美形象,展现自我个性的心理;(3)记录多彩生活,表达情绪情感;(4)寻求社会认同,加深人际交往的心理。

而在大量中职生的主动追求之下,微博无形中对他们的心理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笔者总结微博对中专生的积极影响如下:(1)有利于教育双方的和谐对话;(2)有利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3)有利于营造寓教于乐的教育氛围。当然微博也对中职生有一些不良影响,但我们教育者应该避重就轻,利用微博的正面力量去影响学生,让它贯穿在课堂教学之中。现在已经不再是教师“讲完了下课了完事了”的时代了,微博上图文并茂的反馈,教师收到反馈之后在下次课堂之上再提供答案的方式,对推动师生关系和课堂气氛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

三、为学生树立学习信心

兴趣和信心是任何人有冲劲学习一门科目的动力,但中职生往往都是在这方面比较缺乏。如何树立他们的自信心?我们要从课堂的各种比赛和表演中让他们得到满足感,得到肯定和赞同。让学生在通过自己的努力过程中,感受到成功的果实。

在各种上课形式的教学法分数汇总之中,得到的数据也非常有趣和有启发性。

最受男生欢迎的就是课堂竞赛的形式了,平均分有6.4之多,原因是他们能在刺激快节奏的竞赛中获得成就感;而女生的最高分则是老师布置课题或工作任务,在完成过程中不断学习,在学习过程中,看着自己的成果一点一点的形成,她们的自信心也随之形成了。

由以上结果可以推断出:(1)男生和女生都需要通过某种形式来获取学习英语的信心。这种过程可以是比赛可以是任务,但难度必须适中,否则远超于他们的能力,又会让他们产生挫败感;(2)比起女生,男生更喜欢激烈的竞争和竞赛,在过程中他们能得到自信培养兴趣,记忆力也因为竞赛而会有所提升。而女生就更偏爱小组合作的形式,她们都相对内敛斯文,不太擅长当众表演,但对于教师布置的工作和任务,她们会事无巨细地潜心研究,从中感受到合作的快乐和自信的提升。

总而言之,在激发中职生英语学习兴趣的过程中,我们面临着很多挑战和分散学生注意力的社会新环境和资讯新环境,例如手机、网络等。但是,从另一个角度说,我们同样可以利用这些手段,去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提高学生的信心,同时还能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吸取知识。对这次的课堂效果调查,笔者受益匪浅,也据此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作为教育者,我们要真正去了解学生的思想感情,抓住他们的思想感情,就能找到一个突破口,一个打开他们对英语课堂感兴趣的突破口,我们也得到一个去不断努力的方向。

(作者单位:广东省民政职业技术学校)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