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彩课程总结范文
时间:2023-04-02 14:34:3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水彩课程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 水彩 教学改革 应用型 环境设计
目前,国内高校设计类专业的色彩课程主要以水粉绘画为主,但水粉颜料存在透明性差、易粉和易脏等缺点,不易画薄、画透,限制了设计类专业所需的绘画表达效果。另外,国内外学者关于色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色彩艺术家及其绘画技法方面,常采用个案比较研究方法,研究内容主要侧重在绘画作品中技法材料和意境营造方面,而关于色彩在国内高校设计类专业教学方面的探讨相对较少。由于水彩颜料具有透明性、色薄和轻快的特性,更利于设计类专业表达设计效果图,因此,本文以设计类专业中的环境设计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探讨在色彩课程中采用水彩替代水粉的可能性,从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实践环节方面展开说明,为艺术类专业色彩教学改革提供借鉴,同时也为更好地诠释设计效果图的内容提供参考。
一、课程体系的调整
闽南理工学院环境设计专业原有色彩课程依据艺术类培养方案,与素描课程融合,体现为绘画造型基础课程中部分内容,依据专业课程体系结构被安排在大一上学期完成。在执行教学计划过程中,绘画造型基础课程中的色彩部分被安排为36学时,课时较少,2014年的绘画造型基础课程中的色彩部分仅能讲授水粉的基础技法,不能较好地掌握水粉的用笔技法、形式感及画面氛围;2015年绘画造型基础课程中的色彩部分对水彩传统技法中的干湿画法掌握不熟练,对撒盐法、涂蜡法及对印法等特殊技法课堂内无法尝试,直接影响到学生后续手绘表现技法课程的学习。
在2016年的环境设计培养方案中,通过将绘画造型基础课程拆分为素描和色彩课程,各48学时,同时,在大一下学期的建筑速写课程中安排24学时的色彩课程,可以充分讲授色彩知识,并提高学生的手绘能力。
二、教学内容的更新
色彩课程要求学生掌握绘画造型的基础知识、造型设计的要素、构思方法、表现技法,并且能够结合理论知识,进行造型设计的构思、美感和表现技术的实践训练。
在2014和2015学年的教学过程中,由于学时安排较少,对色彩的表现技法讲授不全面,同时,对造型设计的构思、美感及技术表现训练也较少,学生作品点评次数较少,不能及时掌握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熟练程度。通过与讲授建筑速写和手绘表现技法课程的教师沟通发现学生在画面美感、技法表现及颜料特性掌握方面存在不足之处。
在2016年的教学大纲中,色彩课程重点讲授色彩基础知识、水彩的表现方法与步骤和水彩课题训练,同时在建筑速写课程中通过大量的训练,使得学生在水彩绘画过程中对水的控制更加熟练,色彩技法也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三、教学方法的改进
在中国当代教育中,无论水粉还是水彩课程的教学方法都存在些许弊端,仍需进一步改进。在当代各高校的课程安排上,水粉课程的教学方法大多数采用临摹与写生的形式进行授课,缺少创作和应用于相关专业的环节,从而导致学生仿佛回到了高考培训班的学习场景:照着画,不用动脑,甚至有学生戴着耳机,边抖边画,每天只是“混日子”罢了,这种状况的出现与教师的教学方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俗话说:“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教师应挖掘学生的无限潜力,而非埋没好的人才。因此,教师应改进教学方法,在课堂上采用启发式教学,要多抛出问题,使学生发散思维、多动脑,同时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在学习中思考,在思考中探究,在探究中总结,在总结中进步,在进步中成长。
以闽南理工学院为例,环境设计专业的色彩课程将水粉改成水彩,由于水粉与水彩颜料的性质不同,呈现出来的画面效果也截然不同。水粉的画面比较粉气,覆盖力强,可以画很厚,水彩画面透气,覆盖力弱。然而在环境设计专业中,不管是室内方向还是景观方向,设计稿图均不需要厚重感,薄薄一层透气的色彩表达最佳。由于二者的材质不同,教学方法也不能按照之前色彩课程的教学方法进行。首先,对大多数学生从未接触的课程进行导入,引导学生对此好奇、感兴趣;其次,在课程安排上需层层递进,依旧要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再次,教学不要过于强调水彩的技法,应使学生更加注重绘画内涵的表达,作品要有自己的个性和情感。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可以使课堂氛围更佳,师生交流与生生交流更顺畅。
四、实践环节的加强
现今各高校设计专业的色彩课程更加重视表现技法的教学探讨,在课上,学生需要不断探索水彩颜料的特性,并且根据自己所知的理论知识发现水彩绘画的“新大陆”。事实上,色彩探究的最直接方法莫过于室外写生,不管是色彩的倾向还是色彩的变化都是随着光源的变化而变化的。印象派画家就十分喜爱光色的变化,因此,他们经常背起画箱,走到大自然中去寻找变幻莫测的色彩。比如,印象派画家莫奈在不用时刻、不同季节将同一个教堂、同一个草垛表现出不同的色彩。因此,现在各高校不仅组织美术学专业的学生外出写生,设计专业的学生也要外出写生。闽南理工学院每年组织环境设计专业的学生在大二上学期外出写生。就环境设计专业而言,无论是室内方向还是景观方向的学生,都需要走到自然中寻找美的、创新的设计稿图,因此,环境设计方向的学生外出写生均以水彩为表现形式,将自己的所感所想表现在画面中。写生结束后带队教师评选出优秀作品进行展览,这也是对学生外出实践成果的肯定,从而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热忱,也可以激励下一届外出写生的学生努力画出更好的作品。
课程改革需从学生所学专业的角度进行分析,注重培养学生在设计中的实际应用能力。但许多设计类专业教材滞后于实践,理论性较强,使得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与现实情况脱节,从而导致学生的理论能力与实践运用能力失衡,对此,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调整教学方法与内容,侧重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例如,闽南理工学院环境设计专业的色彩课,该课程在2015年之前均以水粉课的形式讲授,只是一味地传授学生色彩相关的理论知识和绘画技巧,并未与他们的专业运用有机地联系在一起,这就造就了学生认为的“又回到了培训班的学习”。因此,这就要求教师对色彩课程教学内容不断进行改革,补充新知识、新技法,同时要使学生知道该课程对他们设计专业课程有所帮助。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可以将他们带出课堂,走进大自然,使学生亲身感受自己所画的场景,亲身感受自己画面中的每个描绘对象,这样能更直观、有效地辅助教学。
总结
目前,水彩在设计类专业中的使用程度不断提高,并以其优异的表现效果形成逐渐取代水粉的趋势。在色彩课程教学过程中,要注重理论知识与学生专业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本文通过探讨环境设计专业色彩课程教学改革,提出从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实践环节四个方面展开探析,通过合理安排色彩课程,提高教学学时,更新教学内容,改善教学方法及增加实践训练等形式提高色彩课程在环境设计专业中的作用,为探究色彩课程在艺术类专业的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钟尚联.水彩画技法新探[J].艺海,2007,(2):71.
[2]刘媛媛. 设计专业中水彩表现技法教学探讨[J].大众文艺,2011,(24):284-285.
[3]曾毅,吴中师.水彩技法的审美[J]. 艺海,2012,(8):79-80.
篇2
关键词:水彩画 写生 教学模式
现代意义的水彩画在中国虽然只有近百年的历史,然而,它却是20世纪中国引进西方绘画艺术中最为成功的画种之一。水彩画水意的酣畅、色彩的绚丽、用笔的洒脱,以及创作过程中的随机性、抒情性无不体现了一种独具魅力的视觉效果。水彩画制作工具简单、操作简便、成本低廉,同时又极富表现力,很适合美术写生和教学,特别适合当代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再者,由于水彩画以颜料和水调和作画,与传统的中国水墨画作画原理一致,表现景物和宣泄情感都显得非常随意、即兴,因此水彩画十分吻合中国人习惯用水墨的方法表现情感的审美趣味,从而受到国人的广泛喜爱。
怎样才能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好水彩画这门艺术,笔者在所参与的教改项目实验班级的水彩写生教学中,经过不断研究并结合教学实践,总结了如下方法来引导学生学习水彩画,以此增加教学的丰富多样性。
一、认识水彩画的特点
我国各艺术院校在美术专业高考中,对考生的色彩训练和考试向来是以水粉画为主的,学生入大学前几乎没有接触过水彩画,对水彩画艺术缺乏正确的理解和认识,在画水彩画时仍然习惯性地使用水粉画厚涂的方法来表现物象,不懂水彩画的技巧,不懂得控制画面水分,因而水彩画鲜亮透明、淋漓畅快的特性也就发挥不出来。
鉴于学生对水彩画认识方面存在的不足,有必要跟学生讲解水彩画和水粉画在材质及表现方法上的几个重要区别。
1.工具材料方面的区别。水彩画为了更好地展现画面色彩的透明感、水迹渗透效果以及很好地保持画面色彩的流动性,因此特别讲究画纸的选择,画笔也要求选择含水量较大的,否则将很难体现水彩画本身独有的视觉效果。而在画水粉画时则对画纸和画笔没有太多的讲究和要求。
2.画亮部的技法区别。由于绘画材质的不同,在水粉画中,画亮部高光时主要是用颜色调和较厚的白粉亮色层覆盖,从而取得亮的感觉,即所谓的“提亮”;而在透明水彩画中,景物的亮部高光是通过充分利用画纸本身的白――颜料薄涂甚至不画来取得亮的感觉,即所谓的“留白”。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亮”的方法,水彩画也唯有如此才能产生透明感。
3.作画色层覆盖次数的区别。画水粉画时,物象色感的表现可以通过颜料层层叠加、不断修改加以丰富,直至满意为止。但是在水彩画制作过程中色层却不能过多叠加、修改,尽可能一次性画准,最好不超过3遍,因为颜色层次覆盖、修改得越多就越容易使画面变脏,从而破坏水彩画鲜亮透明的特性,甚至导致作品的失败。
二、水彩画经典名作赏析
众所周知,要认识、学习和研究一个画种,必然要追寻那个画种的各个时代的艺术家、艺术理论,更直接的是要寻觅各个时代的经典作品。大师的作品是我们前进路上最可靠的依托,这些作品能够帮助我们找寻属于我们自己的艺术表现手法。笔者通过在课堂上讲解各时期的水彩画的名家名作,课后引导学生查阅画作资料,让学生对世界水彩艺术的发展有尽可能全面的了解。欣赏过程中,给学生分析作画程序、技法运用、色彩关系、水分控制、空间层次、创作理念等各方面的知识,并结合自己的作画经验谈体会,目的是让学生加强直观印象,懂得水彩画艺术的精神内涵,提高学习水彩画艺术的“眼界”。
三、水彩画的特殊工具材料和技法运用演示
绘画艺术的发展不仅仅是题材、思维、观念的转变,更应该包括绘画材料与技法的创新与发展,新材料和新技法所带来的特殊视觉效果是传统材料和技法所不能赋予的,这些创新实践技巧的出现,作用于当代艺术观念和审美趣味,丰富和拓展了艺术语言,具有很强的时代意义。学生只有熟练掌握,方能创造出更具表现力、时代感和艺术性的绘画作品。
针对以上情况,笔者将一些特殊的工具、材料和技法在课堂上进行操作演示。
1.材料、工具演示。演示如何正确使用留白液、刮刀、蜡笔、海棉、酒精、松节油、沥粉、白卡纸、砂纸等材料。尽力展现使用不同的工具、材料所能达到的非同一般的视觉效果。
2.技法演示。演示各种特殊技法的操作过程,包括泼彩法、漫流法、喷水法、刀刮法、遮盖法、留白法、伤纸法、压印法、粘贴法、油色混合法、触觉肌理法等不同技法。
新材料、新技法的演示和讲解,可以使学生拓宽视野、转变观念,在写生和创作过程中增添了诸多选择表现技法的可能,理解水彩画技法的多样性和可变性,增强了对水彩画学习的热情。
四、水彩画范作临摹
学生对水彩画工具、材料和技法的学习有一个消化吸收的过程,布置学生进行适当的临摹是必要的。方法是由学生选择一些自己喜欢的优秀水彩画作品进行临摹,教师帮助学生分析原作中使用的工具材料和技法,理顺作画步骤,提示作画的各个环节,把握画面水分控制的分寸等。目的是使学生快速熟悉、适应水彩画的工具和材料,较快掌握水彩画的各种技法及基本作画程序。
五、教师课堂写生演示
教师课堂写生演示的目的是直观地诠释“理论如何结合实践”,演示内容包括:
1.整体演示。完整地演示水彩画制作的全过程。其间结合讲解、分析,使学生懂得水彩画写生的观察方法、制作过程、用笔、用水、调色、色彩关系等关键环节。
2.局部演示。针对单个难点问题有针对性地演示,帮助学生找到解决个别问题的办法。
六、水彩画写生教学实践
水彩画写生教学实践是这样安排的。
1.单色水彩画写生练习(素描)。单色水彩画也可称为“素描”,是用水彩画的工具、材料和技法,选用水彩颜料的一种颜色面对写生对象来画单色素描。这种方法可以使学生忽略对象的色彩关系,从而专注于对象的素描关系、专注于对水彩材料和技法的运用、专注于水彩作画程序、专注于“水彩画味”的体现,让学生画得更轻松、更单纯,是色彩写生练习前的热身运动。
2.水彩画色彩写生练习(色彩)。水彩单色练习阶段结束后,开始转入色彩写生练习。这一阶段是将学生前期的所学所思融入到实践中去的关键一环。学生之前都接受过素描和色彩训练,对色彩造型的一些基本原理有所了解。只是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程度不一样,因此教师必须贯彻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如何使学生在写生过程中能持续进步而不至于迷失自己呢?笔者认为,在写生教学中教师必须培养学生具备以下三种基本能力。
第一,观察能力。古人云:“意在笔先。”意思是下笔之前就应该知道我们要做什么、怎么做。自然界的万物是真实、自然的,所有目光触及的一切都表现出独具个性的美感,吸引着我们的感官,触动着我们的心灵。学生对物象的观察,不应只是观望,还包括能够意识到色彩的浓与淡、冷和暖,能够意识到色彩与物象结合而成的空间和轮廓,还要体会到物象自身的韵味带给感官的视觉冲击力和情感冲击力,要努力牢记对象给我们的第一印象,依据仔细观察分析来决定自己选择何种技法去表现对象,确定如何营造一个优美的画面效果。
第二,动手能力。教学中发现不少学生在掌握一些表现技法后,不敢大胆下笔作画,总怕运用不当损坏了画面,浪费了材料和时间。教师要鼓励学生放开手脚,勇于尝试、敢于创新,不要惧怕失败。综观美术史上的那些前辈大师,谁又不是在经历了多次失败后走向成功的呢?
画家的动手能力是完成艺术作品所必须具备的技术手段,画家的观察、创意是否能准确地表达在画面上,手上技术的强弱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第三,欣赏能力。欣赏能力的培养,是学生拓宽视野、提高绘画技能的重要方法。一种欣赏方式是浏览,通过浏览大量优秀的水彩画作,使学生对各门各派的水彩画有一个大致印象,使之在思维上能不拘泥、定格于某一种绘画样式,懂得一种绘画形式的表现力并不仅仅取决于工具材料本身的繁简,还要看画家以何种愿望和何种技法来操纵它;另一种欣赏方式是读画,像读小说一样仔细阅读画面的构图、空间、色彩、技法、创意等诸方面构成因素,使学生领悟到前辈的绘画经验,发现自己的不足,进而使自己在艺术理念、技法、思维等诸方面有较大提高。
绘画不是纯粹的体力活,不是埋头苦干就能学有所成的。学会欣赏自己和同学的作品,发现自己、别人画面存在的问题,懂得扬长避短,也是绘画能力进步的表现。
七、教学总结
教师应给学生做阶段性的总结,分析教与学的效果,及时调整教学进度,指出存在的问题,因势利导、因材施教,保持学生对水彩画艺术的清醒认识和浓厚兴趣,不断提高学生水彩画写生艺术水平。完成以上教学步骤后,学生完全能够达到教学目标要求。
总而言之,关于水彩画写生教学研究与实践的论述,是笔者多年进行教学实践的总结,一些思路和做法还不太成熟,有待改进。作为新时期高专美术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总体工作不可或缺的环节之一,基础扎实而指向丰富的水彩基础教学,仍是我们需不断探索与完善的教改目标。
篇3
关键词:高校美术教育专业水彩静物画静
物画是西方绘画中的一种类型,其绘画技法、绘画观念以及情感表达都与其他绘画类型存在不同形式和不同视角,构建了丰富多彩的静物画世界。水彩静物画作为当前西方绘画体系中的重要分支,与油画在造型、色彩和空间方面存在一定的相似性。水彩静物画作为水彩绘画教学的初始课程,对学生水彩画创作能力的培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水彩画创作实践方面也发挥着一定的作用。文章对水彩静物画的创作进行分析,希望能够促使学生的水彩画创作能力得到良好的培养。
一、加强对学生综合审美素质的培养
绘画的品位反映出创作者的审美倾向和艺术修养。学生在掌握基础的技法后如果没有一定的艺术审美能力作为依托,绘画创作的艺术性必然无法得到良好的表现,从而影响作品的艺术美感。因此,在高师美术教育专业水彩静物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加强对学生艺术审美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欣赏、分析艺术作品,感悟艺术作品的审美内涵,进而使学生真正结合水彩静物画的学习领悟审美直觉,获得相应的审美经验,促进学生的审美能力得到显著提升。同时,在课外实践活动中,教师也应该引导学生重视自身审美能力的培养,让学生通过涉猎人文、自然学科的知识提高自身的综合文化素质,从而为学生审美能力的强化和审美素质的提升提供相应的保障。
二、优化水彩静物画课堂教学
基于当前高师美术教育专业水彩静物画的教学需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应该加强对课堂教学活动的优化,借助对不同阶段教学活动的调整,提升教学针对性,促进学生的水彩静物画创作能力得到显著强化。1.对水彩静物画中技术性和规律性内容进行合理把握在水彩静物画教学中存在一定的技术性和规律性内容,学生只有掌握技术性和规律性知识,才能为深入学习绘画知识奠定基础。一方面,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对物体的结构、空间、组合关系等进行合理的把握,并通过水彩静物画写生色彩方面的实践,用固有色和环境色表现物体之间以及物体组合之间的内在关系,使学生的造型能力得到一定的训练。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要求学生在动笔前对静物进行全方位的观察和分析,不仅要明确单个物体的基本结构,还应该充分了解物体之间的组合关系,奠定绘画基础。在学生正式起稿前,教师应要求学生多次构图,厘清主次、环境之间的关系,保障绘画效果。这样,学生对物体的结构、空间以及组合关系等形成系统的认识,就能够快速掌握光影的变化规律,进而实现写生色彩的表现。另一方面,教师应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把握水彩艺术的语言。具体来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提供大量的水彩作品进行赏析,让学生在艺术鉴赏中真切感受水彩语言的魅力,进而在欣赏作品的过程中感受创作者使用绘画语言所要传达的情感和希望表现出的艺术效果。这样,学生对水彩艺术语言的理解和把握能力能够不断得到提升。在实际写生过程中,学生可以使用水彩语言进行艺术创作,艺术审美能力和创作能力能够得到良好的培养。2.重视画面构图和精神思想的表达,强化学生的创作意识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水彩静物画创作技法后,教师应该注意引导学生在创作过程中借助合理的构图表现主观意识和对画面的控制力,进而尝试在画面中表现出一定的精神情感内涵。对学生画面构图和精神情感内涵表达方面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这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不断积累,并将所积累的知识进行总结和升华,这样才能促使学生的创作意识得到良好的培养,进而在构图过程中合理应用点、线、面,在画面中呈现出生动的气韵,提升整体绘画质量。可见,在高校美术教育专业水彩静物画教学中,教师讲解画面构图,引导学生体悟绘画的精神思想,不断提升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创作意识,对学生水彩静物画的创作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值得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进行更为深入的探索和研究。
结语
在高师美术教育专业中,学生水彩静物画创作能力不足,所创作作品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相对较低,不利于学生美术教育能力的强化。因此,相关教育者在新时期应该加强对美术教育工作的重视,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并对课堂教学活动进行优化,保证水彩静物画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为学生未来从事美术教育工作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温来成.中国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改革的里程碑.理论视野,2014(10).
篇4
关键词:水彩画;起源;技法
技法在艺术创作中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不仅我们要有造型能力,而且还需要掌握表F技法,这样才能的心应手。水彩画作为西方画种的一个分支,与油画媲美相当,既有中国画的水性特征,也具备油画的丰富色彩。水彩画没有固定的格式和技法,在创作中水彩画的技法十分灵活,可以借鉴其他画种的表现手法。
一、水彩画的起源
早在古埃及的画卷,波斯人异国风情的画中,欧洲中世纪圣经的手抄本里,人们常用树脂调和水,来记载他们生活中的点滴。水彩画是用水彩颜料调和水,在纸张上作画。在18、19世纪中期,水彩画在英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这也是英国是水彩画的发源地,所以水彩画被叫作“绅士的艺术”。这个时期,水彩画作为一门独立的艺术画种真正登上了艺术的舞台,在世界艺术殿堂里占有一席之地。
二、水彩画创作背景
在创作一张水彩画之前,我们一定会面临画什么,怎么画的问题。其实在创作水彩画之前,我们应该有一个收集材料的过程,而收集材料是有选择性的。其实在生活当中,每是无处不在的,有时候我们只是缺少发现。艺术家就是借助对自然的理解、对生活的感悟、再加上选择表达语言的不同,画面的处理会有很大的不同,最终作品也是千姿百态。所以我们要在生活中学会发现美、认识美、创造美,使自己有一双慧眼,把自然中的美用自己独特的语言表达在画纸上,呈现出独具一格艺术作平品。当然,我们要是别人重复表现千万次的事物中挖掘到与别人不同的美,创造出与别人不同的意境,需要我们有鲜明的个性,形成独特的风格。所以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要更加细心的去观察身边的事与物,观察体验自然是进入创作状态的前提,深层的挖掘内心的感触,我自己的感情与事物联系起来,赋予自然以精神内涵,也许就会得到不同结果,得到不同的美,得到一幅满意的充满故事的画作。多走、多看、多感受、多观察与思考,这就显得尤其的重要,我们不能离开造化、疏远自然,因为创作离开了本源就失去了生命力。
在我自己在旅行过程中收集素材时,我会偏重于乡村景观,我会用心体会,聆听自己的心声,我自己的主观意识记录下来,最后体现在艺术作品中,有时候我会刻意的夸大自己的主观意识,做大胆的处理,将自己特有的思想感情经过艺术构想、选择一种表达技巧最终成为特殊形式的画作。
三、水彩画创作技法
(一)干画法和湿画法
水量的控制决定着技法到底是湿画法还是干画法。湿画法一般现是把纸打湿后进行着色,各种颜色在水中相互融合,这时要注意水和颜料的把控,干透后纸面会有薄薄一层,但是有一种多种颜色的融合的朦胧感,没有线条勾勒的痕迹。通常在河流,天空等的画作中运用到这个技法。而干画法一般是在干性水彩纸上,直接用颜料调和水作画,等其干后再继续上第二层颜色,一次循环上色,这样可以达到层层覆盖的效果和相互衔接的效果。干画法一般会用在画树枝、杂草等画作上。
(二)撒盐法
盐是我们常见的食用盐,在画纸上用高浓度饱和色将其环境物画好,而后趁其水分达到六分量的时候均匀的撒上食盐,适量即可,无需过多。撒盐的效果是立竿见影的,食盐入水的那一刻,周围的颜色会迅速吸入盐粒中,造成纸上出留白。而当干透后,则会出现自然晶莹雪花状。这种方法可以让画面出现自然纹理,可以用于雪景制作,也可以发挥于茂密的丛林,颇有几分韵味。
(三)撒发法
发就是人的头发。某些生物体表由多根针状物组成,若是用细笔一根根绘制,难免会显得生硬且烦琐,而头发丝的巧妙运用会使得事半功倍。起初,我们在作画处着色,根据需要控制色彩薄厚,在未干状态分撒头发,撒完后转动画面使其沿发线流淌,而后平放运用吹风机将画面吹干。暗部可直接吹干或是自然干透,而亮白处则需一边吹一边用纸巾将其擦去,直至达到想要的效果。此方法多用于草丛枝叶、动物毛发等绘制中,轻松且表达自然,具有较强立体感。
(四)硬物刮痕法
有时我们在画树干时,其表面纹理很难用湿画法所表达,因为湿画法太容易色彩融合,这时,我们可以利用干画法配合硬物刮痕法来刻画树干纹理。硬物最简易的则是作画时的笔杆,根据作画需要,还可准备圆形、扁平状类的硬物(木头、塑料等)。当我们在绘画大片树木时,由近及远,由实到虚,被忽略的部分我们不必刻画其细部,只需用笔尖在水分干透前划上几笔则可代替树干,近处树干上的纹理也用同等方法勾勒,这样既可互相衬托形成对比,亦不失作品内容。
(五)明矾法
明矾法则是用于绘画高山岩石中,在水彩颜料中加入粗颗粒的水粉颜料熟赫与适当食用明矾并以水稀释作画于纸上,上下流淌后会形成岩石山块的积淀纹理,沉重感与立体感极佳,气势磅礴。
以上是我在学习水彩画创作过程中所学到的知识。当然,笔者也会继续研究下去,孜孜不倦地探索水彩画的奥秘,发现新的方法,把我所看见的生活之美用自己独特的方法表达出,希望能呈现出一副与众不同的作品,给研究生学习生涯里一份满意的答卷。
【参考文献】
[1]蒋跃.中国当代水彩画研究[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
[2]吴永强.西方美术史[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6.
篇5
关键词:墙绘艺术;色彩构成;互融式应用
检索:.cn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2832(2016)04-0145-03
近年来墙绘艺术以其个性、时尚、环保等优点在建筑装饰设计市场上广受欢迎,艺术与技术的完美结合在墙绘设计中得以充分展现。在墙绘创作中,懂得怎样准确、合理地运用色彩来体现墙绘设计的主题,是墙绘设计师必须具备的技能。而对色彩构成知识的掌握直接影响着墙绘设计师能否设计出优秀的墙绘艺术作品。墙绘艺术与色彩构成在应用过程中存在着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关系。
一、色彩构成与墙绘艺术的互融式应用
(一)色彩构成原理是互融的基础
色彩构成是从人对色彩的感知出发,利用科学的方法系统性地研究色彩的性质、心理效应等,以此总结出色彩构成原理,并按照色彩搭配原则重新构筑色彩,创造出新的、理想的色彩组合形式。墙绘设计作为艺术创作的一种形式,能够引导艺术家自觉地根据色彩构成理念的主导方向而展开对色彩构成的具体运用,并从美学的角度支撑色彩构成以全新的面目呈现在当代艺术设计之中。墙绘设计作品的优劣会直接影响室内整体效果,而色彩的构成方式直接影响着墙绘作品效果。色彩构成原理和相关基础知识是墙绘设计的重要理论支撑。
(二)题材与构图
色彩构成作品的设计题材主要分为抽象形设计与具象形设计两种。色彩构成抽象化设计即将色彩表现于抽象的形态之中,抽象形色彩具有强烈的现代装饰韵味。这种强烈的抽象的色彩语言应用几乎成为当代墙绘中色彩表现最为强烈的视觉特征;色彩构成具象化设计要求构图具体化、形象化处理。在色彩的构图方式上,为了突出画面主体选择具有相应特征和关系的色彩进行恰当布局,形成既对比又统一的整体。色彩主要通过平面表现、三维立体表现的构成形式来展现它所独有的视觉魅力。其中,平面表现主要在色块处理方式上追求平面化,因而在视觉上色块显得单纯而均匀。这种色彩表现形式装饰性很强。三维立体表现其实是色彩在平面上呈现的立体假象,其中运用了色彩近暖远冷的感知规律,拉开色彩在视觉上的距离,再结合形体上的透视原理,以此强化画面色彩的空间感与体量感,实现了平面状态下的空间感,从而增强了作品在视觉上的冲击力。
墙绘设计的题材的选择是多样化的,表现形式也很丰富,如国画、油画、水彩。不同的建筑环境需要用不同题材内容的墙绘作品来装饰的要求促使墙绘作品选题呈现多样性,同时带来了墙绘作品创作的构思、构图和色彩的多样性。
(三)色调与环境空间色彩
成功的色彩设计是将画面中各种不同的色彩有机地组合在一起,使之协调、统一,形成某种色彩倾向并从属于一定的情调和氛围。而画面所体现出来色彩的整体倾向即色调,它决定了作品色彩是否具有感染力,也体现出墙绘作品的总情调。墙绘作品作为环境空间的组成部分,其色彩与其周围的环境空间色彩密切相连,建筑及环境与墙绘作品在内的整体空间的色彩共同构成了环境空间色彩。一方面,墙绘色彩受到周围环境空间色彩的制约,当创作者为建筑环境设计墙绘作品时,首先要考虑其色调与环境色调的协调性。另―方面,墙绘色彩在定位环境空间的功能方面也有着重要作用。在处理墙绘作品色彩关系时,要考虑到画面色彩与环境功能是否匹配,并根据不同的功能空间来设计墙绘作品色彩,以达到最佳的艺术效果。如家居空间的墙绘色彩设计,在色调的选择上应服从于整体室内家具装饰色彩。总的来说,中纯度、弱对比的色彩搭配,可营造温馨、宁静、柔和的氛围,使人感到心情舒畅;若是在酒吧游乐场、舞厅等娱乐场所中适当地使用高明度、高纯度的色彩以及热情、轻快的暖色调,与此类环境中欢快、热烈的气氛协调,如此可吸引注意力并与环境空间的功能完美契合。
总之,在墙绘作品的整体色调的处理上,设计者要从全局上审视周围的环境,既要美化环境,又要从现代社会的审美意识出发,确定正确的色彩的搭配方式,通过色彩美去陶冶人们的艺术情操。借助色彩的力量来增强环境空间的视觉美感与实用性。让环境和墙绘作品浑然一体,取得相得益彰的效果,而不是让墙绘给人一种表面装饰品的印象。
(四)制作手法与媒介
在制作工艺流程上,墙绘艺术的绘制传承了色彩构成的作画过程,即使用铅笔起稿,然后在铅笔稿上着色、深入刻画,最后再根据画面进行整体调整。在表现手法上,除了传统的纯手工绘制着色,墙绘艺术如今也追求灵活多样的表现方式,如对印,泼墨,喷绘,计算机软件处理等辅助技术也使得墙绘艺术焕发出新的光彩,利用这些表现手法所提供的平台,可以有效丰富和完善墙绘艺术视觉效果。在工具材料的选择上,墙绘设计与色彩构成的绘制都使用的水溶性的粉质矿物颜料。色彩构成练习运用的是水粉和水彩颜料,工具常用水粉笔、勾线笔。目前墙绘使用的作画材料都是环保型的无毒无味的丙烯颜料,除了兼具水粉和水彩颜料的优点外,丙烯颜料还不容易褪色,颜料干后的日常清理也很方便,用湿布或干布擦洗都可,完全与墙面融为一体,水彩笔、水粉笔,排笔等含毛质的笔都可使用。总的来说,墙绘的色彩设计要合理选题与构图,同时综合考虑环境空间和工艺制作的要求。
二、墙绘艺术对色彩构成课堂教学的指导意义
(一)色彩构成教学现状
色彩构成是一门操作性强的课程,当前在课堂练习中却缺乏主题性设计的引入,课堂教学多属于纸上谈兵,过多的理论知识让学生觉得课程教条化,缺乏趣味性,作业呆板、程序化,不利于提升学生审美能力和设计表达能力,同时也阻碍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色彩构成课堂教学出现困境。
(二)墙绘艺术对色彩构成课堂教学的指导意义
教师通过墙绘设计的主题性教学引入,发现墙绘设计能够达成案例教学的途径,墙绘设计在教学中能够突出职业技能,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培养了学生正确认识色彩、表达色彩的能力。在墙绘艺术设计与制作过程中不仅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手绘技能,还将色彩构成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如通过墙绘设计色彩调配练习实践,熟练掌握色彩调和技能,通过不同室内空间色彩搭配设计将色彩联想等知识灵活地运用于设计实践中,审美能力在练习过程中也得以提高,对于不同环境的色彩构成设计、不同场所的色彩搭配更容易理解与表达。
三、色彩构成与墙绘艺术互融式应用实现的策略
(一)结合专业特色,促使色彩构成课程专业化建设
色彩构成不等同于色彩设计,以系统化的色彩构成理论知识学习为支撑,通过专题性的色彩调配练习让学生学会管理色彩,让色彩设计更合理地运用于专业社会实践中。就建筑装饰专业而言,培养优秀的室内设计师是专业培养目标,因此在基础课程的教学上也应紧密结合专业,具体到每一次课题练习,布置与专业相关的主题练习,比如不同室内功能空间的色彩设计,不同装饰装修风格的色彩设计等,更具专业性的课题学生学习兴趣才会更高,设计思想能得到更完美的呈现,教学效果也会更好。
(二)在传承中创新
墙绘艺术作为实用艺术品,艺术性和技术性必须同时兼备。在新时代下,为保证墙绘作品的独有性,设计师要根据不同的家居风格设计不同的图案,配制不同的色彩。墙绘艺术作为色彩构成实践应用的载体,在不同时代要体现时代特性,不能脱离现代轨道。现代审美意识与传统技术结合的墙绘艺术,既吸收了色彩构成美学原理的精华,又具有新的时代气息,适应现代人的审美爱好。墙绘设计离不开创新,而新的设计理念又是创新的灵魂。深入地学习色彩构成等设计专业知识并学以致用,这是传承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为了更好地创新。针对不同的消费需求,要结合现代人的审美水平和审美习惯,结合新材料,新科技,运用新的手段对墙绘艺术进行改良。这需要不断的传承与创新,墙绘艺术才能良性地发展下去。
篇6
一、联系教学实际,创建特色
线条虽然是造型最基本的元素之一,调查表明儿童喜欢色彩远远高于线描,这种对色彩的偏爱也反映了儿童的天性。线条与色彩?Y合正是迎合了学生的这一天性,在训练造型的同时对线条、色彩、空间也都有了感性认识,通过对不同物体的塑造和装饰,也是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发现和创造的过程。
儿童线描画因其工具简单,易于入门,而且易出效果,只要掌握简单的点、线、面元素,通过不同的组合装饰画面。无论是在课堂还是课外,只要一支勾线笔、一张纸就可以让学生“放飞心灵,展现个性”,有利于满足学生随时作画的欲望,大部分学生都是比较喜欢,但也因长期运用单一方法而失去兴趣。
为了加强技能训练,教师鼓励学生利用午间管理时间进行一些绘本的单色临摹。在临摹中,学生要将色块的地方,改用点、线、面来装饰,这种有趣的学习线描画的方式,学生兴趣极高,每一幅作品“既体现出学生对线描画基本技能的掌握,又检验了学生作品是否艺术地再现”。教学实践中,我们也在不断地反思与总结,积累了许多儿童线描画的教学经验。在教学之余,我们会收集一些不同表现形式的优秀线描画作品和点、线、面元素成功运用到生活中的一些例子。从而大大提高了教师自身艺术素养、创作思路。
二、开放艺术理念,丰富表现形式
《美术课程标准》指出:“尽可能运用自然环境资源以及校园和社会生活中的资源进行美术教学活动。”时时刻刻留意身边的事物,以积累大量的素材。在表现方式是我们也不在仅仅拘限于纸上作画,而是充分放手让学生进行大胆“艺术实践活动”,将点、线、面元素融入到生活中并结合色彩,建构出既有线描画的语言形式,又表现出多元与开放的现代审美品质。就此,在原有的课程基础上我们进行了新的探索:
1.开放艺术理念,即以多元的艺术理念来指导学生的美育活动,而不是以单一的绘画形式进行艺术创作。如四季色彩板块中的春如线单元,围绕着“春”的主题开展活动。以《让我的飞机上蓝天》一课为例,我们让学生们用线条在不规则的纸飞机上定好位置,通过对点、线、面的不同组合,借形想象、装饰美化等多种艺术手段装扮纸飞机,并将画好的纸飞机装扮校园。由学生提议摆放位置、如何布局、现场指挥。通过纸飞机这根线让学生参与到如何用自己创作的作品,装扮我们的校园,帮助学生建立起丰富的空间概念、整体布局意识和合作意识。
2.丰富表现形式,采取更加自由多样的方式进行艺术创作活动。
(1)线条与色彩巧妙结合,如我让学生创作《画汽车》的主题,就鼓励学生运用线描和水彩笔在铅画纸上进行大胆结合,根据汽车的色彩特点,学生选择在车身用点线面装饰,轮胎则用水彩笔画,最后的作品,车身中点线面组合丰富,整体色彩和谐,一疏一密,具有一种独特的装饰效果。还有我们利用线描作为背景装饰画面的作品,根据画面内容,用粗细、疏密、长短等不同的线条装饰背景。如《漂亮的建筑》一课,我们可用疏密不同的线表现背景,而屋顶的部分,则是用丰富的色彩去表现,画面中单色与多色的结合,更加突出了主体物。
(2)牵着生活中的线,借助物体用不同材料的线条进行装饰生活、美化校园。如《卡通明星总动员》一课,让学生自由选者材料装扮卡通明星,有的学生选者了不同颜色的卡纸裁成各种线条去装饰,有的则选者了麻绳进行缠绕,还有的直接用彩泥进行装饰……孩子们展开自己想像的翅膀,寻找生活中的各种材料,进行创作。
实践证明,经过新的教学探索,开放艺术理念和丰富表现形式,不仅创造学生艺术实践的机会,让他们从中得到锻炼和提高,并获取了审美感知,明白自己创造的作品可以美化我们的生活,再次激发他们的兴趣之门又树立了自信。
三、开设网络平台,展示教学成果
篇7
在现今的设计行业中,手绘不再是最终设计意图的表现的手段,而是参与到设计思维创意的全过程,除去可以快速勾勒设计想法还可以成为设计团队交流的图形语言,比电脑制图更方便快捷,并且能激发设计师的灵感。而电脑制图由于需要建模、灯光设置、渲染设置以及漫长的渲染成图,所以并不适合在设计创意初期使用。由于电脑制图能够较真实的表达设计空间感、色彩、材质肌理质感和光效,所以,更适合使用于后期的效果图表现,及对客户展示模拟的设计效果。所以,手绘与电脑制图并不冲突,室内设计专业的学生如果两者都能掌握好,可以更方便的为设计服务,优化设计方案,提高设计能力。
二、课程教学现状与行业需求
表现技法课程在设计教育初期就已经成为核心专业基础课,其手绘形式的多样化一度风靡。到目前,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透视基础、点绘、线绘、彩铅表现、水彩表现、水粉表现等。技法及绘画材料多种多样,这为教学带来的了丰富性,同时也有内容太泛,因为课时有限,学生的手绘技法不能得到充分的练习。室内设计行业中,手绘已经由承担主要设计表达任务变为与电脑绘图协同使用。手绘承担的较多的是初期设计、设计扩初部分的设计草图表达。要求绘画能力由精细转为快速。所以,表现技法课程的训练内容应根据学生就业后使用方式进行调整。
三、由繁入简,由精细表现转为快速表现
与传统的手绘效果图表现技法课程教学相比,“快速”绘制的概念首先体现在绘图工具的选择上,选择钢笔或针管笔、马克笔、彩色铅笔、色粉笔等工具,替代水彩、水粉、喷笔等传统的制作工具,这些工具使用方便、简单,马克笔颜色众多,不需调和就能直接使用,其颜色易干,非常适合快速表现的需要,彩色铅笔的特点是色彩过渡细腻、柔和、易掌握,是马克笔工具的最好补充,这些工具的使用可以大大提高效果图绘制的速度;其次“快速”不是绘制效果图时的动作频率,也不是粗制滥造,而是绘制方法的成熟运用,目前比较常用的绘制方法是透视线稿完成后,使用马克笔和彩色铅笔等简易工具进行主观的表现,按照有效的绘图步骤,从而达到在较短时间内完成效果图的绘制目的。手绘效果图表现技法的教学通过工具的选择和绘图方法的调整,促进教学观念的转变,也促进了新型手绘效果图快速表现技法教学的顺利实施。手绘效果图快速表现技法的教学要针对快速表现这一要求,从主客观因素相结合的原则上、从艺术性与真实性相结合的原则上建立与之相适宜的评价标准。要求学生在练习中强调画面的客观真实性,绘制出来的空间形态要与实际的比例和尺寸相吻合,杜绝不顾实际情况随意改变限定条件的作法,这种不考虑客观条件的任意调整,会使设计失去应有的真实性,而缺乏真实性原则的效果图是没有意义的,对方案的推敲也起不了多大的作用。同时准确的设计效果图可以让人直观的判断空间形态的设计是否合理,其准确性体现了透视学的基本规律及空间比例、尺度的把握,而不准确性的效果图是对设计方案的歪曲表达,矛盾的空间和失真变型的家具形态是因为缺少了严谨的透视规律造成的,它打破了视觉的平衡,使设计效果图失去了存在价值。
手绘效果图很多情况下是徒手绘制的,因此教学更要强调作图的准确性原则,这需要学生做大量严谨的透视图基础训练。手绘效果图快速表现技法的教学在遵循了真实性,准确性原则基础上要鼓励学生强调主观因素的发挥,用概括的语言去体现艺术的魅力,让人在了解空间形态特点的同时,感受到环境的光色配置和空间的主题气氛,这种艺术氛围的营造不是仅凭细节的罗列、不加提炼的同等对待所能达到的,这种处理画面的方式只会给人以平淡、泛味的感受。画面艺术性处理的要点不仅在于角度的选取和空间表现范围的确定,还要有意识的对画面的主次进行取舍,着重对画面的重点部分的形、光、色、质感进行深入的表达,而对画面的次要部分则保持其原有的透视线稿就可以了。
四、坚持量变引起质变的原则
篇8
学生生涯已离我远去。工作以来,我不曾放弃过画画。尽管自已画得不是那么完美,有时也会半途而废,但它对我的吸引力始终不减。画画的人都知道,画画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看似容易,做起来难,而这种难的程度远远超出你的想象。一次次的失败,一次次的挫折,让我从中收获不小。自我认为,要想画好水粉画,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要有坚强的毅立和乐观的心态。画画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如果没有顽强的毅立,平和的心态,怎能承受的了几小时画一张画,甚至几天画一张画,更有甚者几年画一张画的折磨呢,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又会遇到相同的或不同的困难和阻碍。我在工作过程中观察到,能力好的孩子并非最终会取得好的成绩,而能力差的学生,因为他们有着非凡的毅立和坚韧不拔的精神,他们不但能坐住,而且对待一幅画也有一种不搞明白不放弃的劲,反复推敲思考,在高考中取得让人惊叹而显赫的成绩。在今天浮躁的的社会里,孟子给“坚忍”做了最好的诠释:“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而蒲松龄的一副对联是这样说的:“有志者,事竟成, 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可见,惧怕困难者,庸庸碌碌;顽强不屈者,则以坚忍的精神成长为民族乃至整个人类的脊梁。
其次,画画要严格遵守从易到难,从简到繁的过程,违背了这种规律,必定事半功倍。所以,要想画好水粉画还必须拥有扎实的素描基本功。素描一词相对色彩而言,一般指的是单纯,朴素的单色画,它主要借助单色的线条或明暗来表现物体的造型,研究造型的基本法则。素描相对色彩而言更具理性,特别是基础素描的训练,用理性指导观察,用观察丰富理性,把素描建立在理性的观察上,从而达到素描的完整性,为后期各种形式的绘画打下坚实的基础。米开朗基罗说:“素描是油画,雕刻,建筑及其它种类绘画的源泉和本质。并且是一切科学的根本,已经掌握了这门技术的人可以相信自己已占有了一笔巨大的财富”。素描能力的强弱,决定了别的科目的成绩。如果没有素描的专门联系,色彩的塑造可能永远都无多谈起。
最后,还要熟练掌握色彩的基础知识及色彩基本规律,并且参加大量的水粉写生实践活动。对于初学者,枯燥的说教没有触及技法的层面,没有给初学者提供最直接的表现方法。使得许多学生往往把色彩理论当成技法,拿起笔来,照本宣科或糊涂乱画,最终一塌糊涂。什么是水粉画的技法呢?我认为,首先要掌握水粉画颜料的性能以及水粉画工具的特点,再结合水粉画表现的具体要求,全面认识,这样再来谈技巧就避免了空洞的界定。作为色彩写生的载体,水粉画的练习必须和正确的观察方法结合起来,只谈表现技巧,而忽略寻求自然美的发现,水粉画永远只是浅显片面的形式主义。
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写生观察不外乎整体和对比,所谓整体观察就是彼此对照,区别不同,特别是用“同类对比法”最能照会到微妙的色彩变化,把相同或接近的色彩进行反复区别,找出色差,然后再分解调出。为了避免局部观察物体,最好侧身用余光意会物体的色彩。观察物体时可以上下左右,跳跃着对比观察,这样可以加强不同物体,不同方位的色彩的联系与区别。
另外,从临摹入门。临摹时应当带着问题,从理解入手,先看画面是何类色调,是暖色调还是冷色调;是绿色调还是红色调;是深色调还是亮色调。从素描角度和冷暖角度逐一认识比较,何处最深,何处最亮。何处色彩鲜艳,何处色彩较灰。哪些属于暖色哪些属于冷色。光源色、固有色和环境色是如何变化的等等,然后在调每一笔色彩的时候不但要注意如何调准色彩,同时还要考虑如何用笔,是摆还是点,是湿还是干,是大笔触还是小笔触,等等。做到胸有成竹,否则不求甚解,被动机械地照搬照抄不但进步缓慢,而且降低兴致,日久会失去对色彩的热情,导致“望色兴叹”。
水的运用。做为水粉画的调和剂,水是水粉画、水彩画和水墨画等画种不可缺少的主要媒介。虽然水粉画也可以象油画那样采用干画法和厚涂法,但还是有许多限制。没有水就不能更好地发挥水粉颜料的性能。教学多年,我发现许多初学者之所以画不好水粉画,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没有用好水,因为水的运用是几乎贯彻做画始终的。忽视了水的把握,也就忽视了基本方法的讲究。建议你先准备一块吸水性能较好的毛巾,为的是每次涮笔后在上面吸吸水。当然,干画法和湿画法对水分多少的要求是不一样的。
笔上含水分的多少,有时决定做画进度和做画效果,水太少,不利于用笔,水太多画面容易被水分冲坏,而且不易干,拖延了做画时间。所以,希望初学者先重视水分的运用,从中找出规律,有条不紊地寻找到一条正确的路子。
调色的要求。对于初学者,有两个难点令人困惑,一是面对静物看不出色彩变化,二是看出颜色调不准色彩。我认为看不出色彩,不是色盲色弱,就是方法不对。看出颜色,调不出来很大程度是和经验有关。教水粉画几年,我认为唯一不能教的就是调色,为什么呢?因为每一个人的感觉不一样,看出的色彩有差别;调色时种类的多少,比例的多少都可能制约着所调之色的准确与否。要想把看到的色彩调的比较准确,首先要把感受到的色彩进行归纳,看看它和哪种颜色更接近,区别在哪里?然后进行分解,把看到的颜色最多分解成两种色或三种色,不可太多,多了就容易脏,比较以下哪两种或三种色最能配出你需要的颜色。接下来就要尝试比例的分配,也许颜料量的比例是我们调色时最难把握的。比例不正确,调出的颜色不是倾向不对,就是过而不及。
塑造的方法。也许每一个初学者都是从素描开始自己的绘画历程的,色彩和素描是相互联系又彼此不同的绘画两个形式,当我们能看出一定色彩关系后,怎样才能把一组静物塑造的体积感足,空间感强呢?当我们面对一组静物时,除了努力观察,理性的素描处理能力是形体塑造的基本依据。用颜色画素描是水彩画的大忌。怎样塑造呢?可以用概括的方法对基本形体进行“三大面五调子”的分析,强调笔触的独立性,把一个物体归纳为有限的几块颜色,即块面画法。这样,画面就会层次分明,色彩简洁明确,加上笔触的变化,作品就显得干净利索,形体结实,具有很强的表现性。关于块面的塑造方法,可以让初学者多练习《色彩构成》的基础知识,尤其是一些从明到暗的色阶推移,来区分色彩的层次。只要付出努力就没有做不到的事。
对于我们绘画者来说,水粉静物画是绘画基础课程,也是考验我们绘画能力的标志,它不但要求我们要有绘画天赋,更要求我们学会观察,学会坚持不懈,学会总结。我相信,只要我们努力,我们才会在绘画的海洋里自由自在地翱翔。
参考文献:
[1]从中学到中央美术学院.
[2]高中美术基础教程.
[3]西方绘画大师材料技法研究.
篇9
【关键词】手绘 园林 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2)01(a)――0105――01
作为园林景观设计师,图纸是用来表现未来设计作品的一种交流工具。当灵感浮现于头脑,通过视觉的方式,利用一定的表现手段将它传达出来,就形成了图纸。现在我们最常用的设计图纸通常通过手绘或者电脑进行表达,从而就有了手绘图和电脑制图。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工具的不断更新,这两种不同表现方式的图纸在发展中也并不平衡。随着电脑的普及,社会上兴起了电脑制图的浪潮,很多缺乏美术基础和美术功底的设计者借助电脑也能够获得令人满意的图纸,因此这也导致了手绘表现图在一些时期被忽视。在此笔者不得不重申手绘图的重要性,培养园林专业学生掌握一定的手绘技能是非常必要的。
1 手绘图在设计中的重要作用
在园林设计中,手绘占了很重要的角色,手绘效果图的表达是设计师的一种基本专业语言,是园林设计师所必备的基本功与艺术修养,也是设计师与业主沟通的桥梁。
它方便、快捷、迅速捕捉生活中的点滴,是设计师用来表达设计构思最直观的方法。在设计师创意的前期,手绘表现的重要性是计算机不能取代的。
因此作为园林设计类专业,园林美术、园林制图中的手绘表现技法内容其地位是举足轻重的。因此,深入研究园林景观手绘对园林专业教学具有重大意义。
2 手绘技法的有效教学
2.1 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手绘表现
随着电脑技术的发展,在设计领域中的广泛应用,很多学生甚至认为手绘技法表现已经没有掌握的必要了,但是我们应该清楚设计是本,表现手段是末,二者不能倒置。电脑只能是工具,不能代替人们的思维,在创作的初期阶段,手绘图能够准确的展现设计师的创意方面则更有优势。
2.2 培养学生手绘表现的有效途径
2.2.1 解决线的问题
手绘首先要过的是线条关,但是我不建议直接拿着作品、照片大量临摹。可以先少量临摹十来张好的作品,通过练与看这个过程去感受每种线条的画法,精确到怎么样用手握笔及笔的走势。
一月左右可以临摹照片,学习少量的表现技法,学习单体的表现。可能有人会说线条都不纯熟怎么就开始追求技法,为了避免纯粹练习线条的乏味,丧失对手绘的整体感觉与认识,想要达到高的层次必须先让自己“眼高”,然后把“手低”慢慢变成“手高”。在刚开始临摹照片的时候会出现画不出平时临摹作品和单纯练习线条时的线条,其实说到底是自己不够放松,通过一段时间的练习时可以慢慢改善的。
经过前面一系列的训练准备以后,然后进入写生阶段,这时候的问题才真正多起来,比例、透视、构图等等都将加入手绘的思考范围,这个时候需要教师的细心指导,我始终坚持,“眼高”后才能“手高”,学师的作品是非常非常有益处的,这将提高你的欣赏水平,也促进自己不断进步的步伐,以免跟身边的人去比较,好一点就沾沾自喜。
2.2.2 关于色彩的练习
马克笔方便、快速,越来越多的被用于效果图的表达。马克笔的用笔要多练,根据物体的结构来1画会容易些,另外要记着多些变化,不要一种笔法画所有的东西。
马克笔的收笔可以落重收轻,可以落轻收重,也可以用力平均,但不论哪一种,都要干脆利索。马克笔和水彩结合画时,可用水彩作大面积铺底,画一些色彩过渡比较柔和的地方,用马克笔画有力度和较精彩并比较“潇洒”的地方。
2.2.3注意后期处理
效果图毕竟是实用艺术,不能过于个性,能完美的表达出自己的设计理念才是首要的。
做后期时要多下些工夫,让画面生活气氛再浓厚一些。从某种意义上说,风格就是一个人的另一个自我,喜欢某种风格,也许在技法上还有很多需要努力的地方,但没有必要总是在风格上变来变去 在一种风格还没能很成熟地去表现出来的时候,盲目的改变,我觉得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突破。
2.2.4从严施教
要提升手绘技能,首先要提高学生的纪律性,保证学习时间,锻炼动手能力,而“严”就是迅速提高他们能力的最好方法。教师给同学们布置的任务都是能够完成的,任何困难都是可以克服的。
2.2.5 创新立足于学生未来发展
首先作为教师要给学生一个宏观的方向,提供给他们一个广阔的视野,鼓励学生积极关注社会热点问题,灌输道德、社会、国际上的宏观理念,使学生符合社会需要和发展,而不是闭门造车,让学生关注的空间更广阔。
严厉的教学但不是教条,可以采取启发式教育,布置任务以后,留给学生思考、解决、创新,再一步步提示学生改进,通过点点滴滴的渗透对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进行有效地训练。
3结束语
手绘是一项创造性的精神活动,必须经过扎实的全面学习。对于园林设计专业教师,应该不断改进教学模式,摒弃单一的教学方法和技能训练,以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设计人才。
参考文献
[1]殷辉,环境艺术设计手绘表现额教学探讨[J].大众文艺:283284.
篇10
一、油画教学中的创新性要素分析
在艺术课堂教学中,不同的艺术种类所倡导的创新理念和方法是不相同的,就油画教学过程中,其创新性要素主要是学生的创新性思维的发现、培养和引导。其实纵观国内油画教学现状,都纷纷将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作为教学的重点之一。发散思维是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思维的发散,传统的思考方式发生了反常、不拘泥现状,甚至是怪异的。然而正是这种不拘于平常的思维方式,才极大的提高了创新水平。
调整画作中的正常逻辑关系。油画艺术的创作和呈现有着非常固定的规律,这种规律是在长期的创作时间和理论创新过程中逐步积累和总结而成。这种客观性,容易促使人们形成思维定势,进而在大脑构建起因果关系,这是一种正常的逻辑关系。当人们的逆向思维或是发散思维破坏了已经形成的思维定势关系,则必然会产生陌生感和诧异感,这种陌生感和诧异感更容易让人们激发出惊人的创造力。这种创造力的本质就是对原有定势关系的破坏和重构。比如世界著名的油画《时间的永恒》中,画家将现实生活中的钟表异化为形状多样、可以随意瘫软于不同位置,产生了与常理反差很大的时间概念。教师在开展本本主题讲述是,就可以注重引导学生将常理中的正常逻辑关系与异化的逻辑关系对比,找出其相联系的途径和发挥作用的路径,教导学生在实际的油画创作中,积极改变作品中的正常逻辑关系,调动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启发创新意识,获得全新的教学效果。
除了调整和改变画作中的正常逻辑关系,发散性思维的创新性还表现在改变画作中的正常比例关系。比例关系包括放大缩小、拉长、压扁等种类,客观事物尤其自身的比例,但是艺术家严重,这种比例并非是固定和唯一的,因为主观艺术创作过程中,并不遵循普遍的观念甚至是标准,客观的标准只是主观创作的一个参考。因此,在油画课程教学过程中,可以增添专门的改变形象的比例训练课程,引导学生进行多元化的发散思维,通过改变现实事物的比例,提高油画创作的创新水平。
二、提高油画课堂教学水平的对策和建议
(一)鼓励学生进行交叉学习
油画艺术往往和多个学科的知识都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因此,学生的文化素质和知识全面程度直接决定了其创新能力和水平。从大量课堂教学实践来看,越是具有较高交叉学习能力的学生往往具有更好的创新能力。
因此,伴随着艺术多元化的发展,油画艺术的学习者应该突破闭门造车的闭塞思想,进一步更广范围内学习中国传统绘画、当代绘画艺术形式等,集多家之长,助力西方油画技艺的学习和掌握。其实艺术都是想通的,在绘画领域,不同的流派其自身内部有着艺术的一脉相承性,比如对于传统中国画绘画技艺的学习和掌握,就很有助于学生对当代水彩画、水粉画等画种学习。
(二)创新油画创作方法
油画是一种用色和用料非常之多的艺术形式,色彩对于油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前者是后者的重要表现手段,从整个油画艺术形式的发展和演变来看,大凡是在世界范围内享有盛誉的油画作品和油画大师,无一不是非常重视并善于应用色彩的人。因此,在油画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卓有成效的引导,将学生的学习注意力转移到如何认识和运用色彩上来,培养学生的色彩感,在悉心观察的基础上,大胆的说出自身对于色彩的认识,勇敢的表达内心的想法和主观感受,并以此为基础开展油画的创作。同时,还要积极打破心理定势,通过改变物体的比例、形状、正常的逻辑关系,实现对油画所承担的精神意义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