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实训总结范文10篇
时间:2024-05-02 05:26:29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航空实训总结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航空物流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与优化
【摘要】实践教学是高职院校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关键环节。目前市场上出现的“企业招不到人与大量毕业生找不到工作”的供需怪圈,归根结底是由于高职人才培养过程中实践教学落实不到位,学生专业技能培养不足而造成的。文中结合高职航空物流专业教学实践,在剖析航空物流实践教学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探讨了基于能力培养的航空物流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思路与优化途径,以为航空物流人才的培养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航空物流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1高职院校航空物流专业加快实践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航空物流是现代物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民航业的蓬勃发展也取得了长足发展。行业的快速发展刺激了市场对航空物流人才的大量需求。与传统物流人才相比,航空物流人才是有一定特质的物流专业人才。企业除了要求学生掌握货物运输、国际贸易、电子商务、信息技术、法律等多学科专业知识,更强调学生应具备扎实的航空物流操作技能。当前我国正处在向民航强国转型阶段,为满足民航强国建设对航空物流人才的需求,加快培养大批现代航空物流人才就显得尤为迫切。作为全国开设航空物流专业为数不多的院校之一,笔者所在的上海民航职业技术学院,近年来在航空物流人才培养方面进行了行之有效的积极探索,对专业建设尤其是实践教学环节大胆进行改革创新并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本文将在上海民航职业技术学院改革经验基础上,梳理新形势下航空物流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思路与改进建议,以为国内航空物流人才的培养提供参考和借鉴。
2高职院校航空物流专业实践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航空物流作为职业教育的一个新兴专业,由于发展时间不长,人才培养各个方面还不完善,在专业建设体系、课程设置尤其是实践教学环节设计方面尚处于摸索实践阶段。根据调研,国内高职航空物流专业在实践教学设计方面,当前主要存在以下问题:2.1专业人才培养定位模糊不清。航空物流作为一种特色物流,人才培养与普通物流人才有所不同。调研中发现,目前开设航空物流专业的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定位上,因缺乏充分的社会调研和专业论证,再加之没有充分结合区域经济发展和行业特点,人才培养目标仍侧重于传统物流理论和实践技能的培养,尚未鲜明体现航空物流人才的培养特色。现有的航空物流专业培养目标模糊不清,必然会影响到实践教学体系的合理构建和实施,同时,各个实践环节缺少有机的配合,势必造成学生的知识结构和技能水平与市场需求脱节,在职业选择时缺乏应有的特色和优势。2.2实践教学内容流于形式。目前,大多数高校航空物流专业的实践教学虽有所推进但仍流于形式。校内实践环节中,课程实践多由理论教学或简单的软件模拟替代,理论和实践两张皮,实训效果差强人意。同样,校外实践也缺乏实质内容。其中,认知环节仅限于参观大众的物流环境,机场、货站等航空物流企业出于对内部技术及信息的保护往往不愿意接纳高校师生在内部参观实践。同时,专业认知实习往往形式松散,专业教师虽会陪同学生前去参观,但参观过程中缺少针对性的指导,学生参观一圈下来,往往也没有获得实质性的认识。专业实习环节,因校外实践机会有限,往往只推荐给比较优秀的少数学生参与。到了毕业实习环节,大部分学生缺乏针对性地专业对口实习,因而无法将航空物流专业理论知识与企业岗位实际操作有机融合起来。2.3教师的专业实践指导能力不强。航空物流作为一个新兴专业,现有师资主要有两部分构成。一部分师资是从企业聘请的行业专家或能工巧匠,他们虽然实践经验丰富但理论知识不够扎实,在授课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方面有所欠缺,再加上有些专家无法按照正常的教学过程参与一线实践教学,因而对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非常有限。从长远来看,培养具有较强实践指导能力的航空物流专任师资更为重要。现有师资科班毕业的不多,大多是具有由经济贸易、交通运输等专业背景的教师经过短暂培训或简单学习转型而来,普遍缺乏航空物流行业实践经验或工作经历,对行业发展实际和趋势无法很好把握,因而很难胜任实践教学的指导任务。2.4利用校企合作平台推动校外实践环节的力度不够。物流行业实践性强的特点决定了物流专业人才必须“能文能武”:既要掌握扎实的物流知识和专业技能,还要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较强的动手能力。与机场、货站等企业合作建立校外实践基地,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最佳途径。而具有实践场地和实习机会的航空物流企业基于制度、利益、管理等因素的考虑,往往不愿意接纳大批师生在内部较长时间的实习锻炼,参与航空物流人才培养的热情并不高。即使企业愿意合作,但在合作过程中会出现合作目的不一致,合作持续性差等问题,导致航空物流专业校外实践培养环节非常薄弱,毕业生的社会适应性不容乐观。2.5现有实践考核机制不够科学合理。实践教学考核是通过科学合理的实践考核手段和方法来对实践教学效果进行检验和评价,以促进实践教学质量的提高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航空物流专业建设时间较短,大多数高职院校尚未构建科学完整的实践教学考核体系。目前,实践教学主要以校内软件模拟替代,教学手段单一,考核方法仍以实验或实习报告作为考察实践能力的主要方式。但这种考核方式形成的考核结果大同小异,容易忽略学生在实践教学过程的综合表现和实际应用能力,导致学生参加实践学习的动力和压力不足,从而影响了实践教学效果。
校企合作“实践情景教学”模式研究
【摘要】文章阐述了高校实践教学和校企合作的内涵,分析了航空物流专业教学存在的以刻板的理论教学为主,缺乏相应的实训室做支撑,教师实践能力不足,教学内容陈旧等问题;进而从校企合作实践体系结构建设;“双师型”实践教学团队培养;校企共治人才培养方案等三个方面探讨了该专业基于校企合作的“实践情景教学”模式。
【关键词】校企合作;实践情景教学;物流管理;模式
一、实践教学与校企合作现状
实践教学是联系理论课堂和生产工作的纽带,是培养高职类学生加强动手实操技能最重要的教学模式之一,近些年,关于实践教学的研究层出不穷,但每个学校软硬件实力和专业定位之间的差异性也很明显,一些兄弟院校在这方面成功的经验只能借鉴,不可以直接生搬硬套,与此同时,实践教学又是高职教育改革的必经之路,离开实践教学谈职业教育无疑是纸上谈兵,隔靴搔痒。校企合作是以促进学生就业为目的的,校企共建、校企共育的连接社会用人市场和学校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整体素质和以尽快适应企业工作岗位为重点,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氛围的教育环境,来指导和培养用人单位需要的应用型人才。针对目前多数高校的实践教学流于形式,只求皮毛,并没有真正从职业需求出发切实培养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大学生实践能力不足和校内专业软硬件实训室资源欠缺的问题,为了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素质,从现有单一层面的校企合作出发,探索大学生理论实践紧密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充分发挥企业在大学生实践和素质培养方面的作用。
二、航空物流业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电子商务、跨境电子商务的兴起,近几年航空物流业得到高速发展,虽然受欧债危机以及国际经济不景气的影响,2011年和2012年中国航空货运量均有小幅下降,2011年~2015年期间总体呈现出“缓中趋稳、稳中有增”的趋势。交通运输部《2015年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5年全国民航完成货邮运输量625.3万吨,货邮周转量207.27亿吨公里,分别比上年增长5.3%和10.9%。2015年全国民航运输机场货邮吞吐量较上年增长3.9%,共计完成1409.4万吨。伴随着行业高速增长的是航空物流优秀从业人员的短缺,随着时代、社会的发展,航空物流管理专业在高校的专业覆盖率逐年提升,由于传统教学模式和学校教学设施受限的制约,使得高校教学的实践性不强。实践教学在高职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已经毋庸置疑,从国家到高校层面一直都在提倡“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而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就是实践教学不可或缺的环节。而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开设的该实践课程,还存在一些问题:1、仍然以刻板的理论教学为主。大多数专业课教师仍沿袭传统的教学思路,很多年纪偏大的教师并不愿意学习和使用新型教学手段和模式,导致多年来课堂仍然以书本理论授课、板书展示为主,对于技能性要求更高的高职类学生而言无疑是杯水车薪,听完一门课也只能停留在想象力上,并不能真正明白如何操作,如何实施,尤其是一些行业设备类的课程,没有直观的实物和实操讲解,学生很难明白其中的原理,还有一些软件系统类的课程,仅凭课堂书本知识,不仅枯燥无味,更是难以讲明白其中的操作关联,只能使学生丧失学习兴趣。2、缺乏相应的实训室做支撑。以陕西职业技术学院航空物流专业来说,截止到目前还没有完善配套的软硬件实训室做教学支撑,因为没有企业实习的前置课程培训,学生直接去企业实习并不能直接接触核心业务操作,即便去了企业实习也只能做些简单的搬运、复核等重复性劳动,一些企业也会因为不熟练工的加入扰乱正常生产秩序而拒接收大规模实习生,长期以来学生也失去了去企业实习的积极性,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实习合作并没有什么优势,企业也逐渐丧失了合作热情。如果院校能够尽快配套完善物流综合软硬件实训室,学生就可以在校内模拟操作完成更多核心业务,那么他们随后下企业实习锻炼的广度、深度也会扩大,实习内容和范围也会丰富起来,实习的积极性和效果都将会产生良性循环。3、教师实践能力不足。师资团队依然以高校毕业生为主,基本还是从高校到高校的模式,固然具备理论知识,但大都缺乏企业实践经验,师资团队配套中缺乏企业有实践管理经验的一线人员,虽然一直在招聘具有企业工作经验的实战型人才,但效果很不理想,大多数专业的师资结构都不太合理,导致在理论和实践之间依然存在鸿沟,导致在日常教学中只能侧重理论教学,脱离实际。4、教学内容陈旧。理论的发展本身就滞后于社会行业的发展,行业发展到较成熟阶段后开始进行理论归纳、总结,归结到课本上发行成为教材就更加滞后,使得学生学出来很多知识就落伍了,尤其在当今信息化高速发展的5G时代,行业的各项设备技能更新换代的速度呈指数型增长,如此下去,学生的技能和行业需求之间的空隙只会越拉越大,脱离了行业发展的人才培养。
高职航空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摘要:航空物流行业对于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中以陕西省某高职航空物流专业为例,针对该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当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要地分析与探讨,并给出一些有效的解决办法,以供相关从业人员进行参考、借鉴。
关键词:高职航空物流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有效措施
伴随着当前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化,航空物流的发展对于加快国内经济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航空物流行业的发展对于我国西北地区的经贸往来以及经济水平的发展影响深远,因此要怎么样才能够改变当前高职航空物流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提高航空物流专业人才的质量就成为当前各大院校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培养航空物流人才的目的
现阶段正是我国朝着民航大国方向前进的重要时期,想要完成民航强国的目标就必须要培养大量高素质的人才。由于航空物流专业本身的交叉性强而且覆盖面广,包括了货物运输、信息技术、国际商务以及法律法规等方面。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与重组、自由贸易区的成立等,都给我们国家航空物流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成长空间。值得注意的是,想要培养出高质量的航空物流人才就必须要结合所在区域的经济发展情况,只有把握好机遇,并坚持为地区经济发展服务的思想才能够为学院的发展做好准备。但是要怎样才能够让陕西省的航空物流发展现状,来制定出一套适合自身的人才培养模式也成为了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对陕西咸阳机场、中通快递、德邦物流等企业进行走访之后总结出,随着物流行业的发展与规模的扩大,企业对于航空物流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也在不断扩大。这些企业在航空物流专业人才的选拔上也相当严格,不但要求人才需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与专业知识,而且还必须要拥有良好的实践与操作能力。为了能够满足未来市场的发展需求,高职院校就必须要制定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来强化学生们的综合水平。
二、当前航空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航空学校人才培养研究
本文作者:郭占苗工作单位: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电子工程系
高职教育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在市场需求的驱动下由人才培养方的高职院校与用人方的企业单位共同制定的一种半工半读人才培养方案,其基本内涵是以适应现代经济建设、产业发展和社会进步需求为原则,充分遵循职业教育的基本规律,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根本目标,建立行业、企业与职业院校密切协作、相互促进、互利共赢的运行机制。示范性高职院校的建设要坚持科学发展观,特色办学,走内涵式发展之路,必须努力实践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1高职院校“工学结合”存在的普遍问
对“工学结合”内涵认识不足“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公认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向,但高职院校和企业对于工学结合内涵的科学认知和理解上还存在争议。大部分高职院校,基本上是套用“工学结合”这一概念,未能全面、科学地认识其内涵,认为学生只要利用一定时间到企业实习就是工学结合。特别是,由于实施真正意义上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必然会带来学校管理模式、教学体系的全面变革,对专职教师提出更高要求,工作量加大,教学成本提高,所以,管理部门和教师或多或少也存在着抵触情绪,多于敷衍。多数企业则不把顶岗实习看作培养学生操作技能的平台,而是把学生当作廉价劳动力,利用学生顶岗实习来牟取利益。实践“工学结合”过程简单化由于对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内涵缺乏科学认识,导致在工学结合人才模式的实践操作中存在简单化、机械化和随意化倾向,最终难以实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根本目标。当前,多数高职院校推行的工学结合人才养模式还处于初级阶段,校方简单地根据教学计划把学生推向企业,企业被动地接受。具体表现为,学校在与企业合作中,对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专业建设、课程开发、教材建设等不能设计出符合教学需求的合作项目,只是一味的迎合企业的需求,这样的合作为教学为学生带来的收益微乎其微,而企业则只考虑给学生提供实习岗位,对于这些岗位是否符合学校教学计划,是否符合学生发展要求,却并没有经过仔细衡量,使学生的实习成为企业流水线上的“廉价工人”。这种简单的仅为“合作”而合作的方式,不能够实现利用企业优势资源培养、提升学生技能水平的目标。校企合作双方地位不对等高职院校作为“工学结合”模式的实施者以教书育人为目的,以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为目标,体现的是教育性和公益性,企业是一种以追求市场效益与利润为目的的经济实体,追求的是生产和经营利润的最大化,所以企业在合作动机上和合作过程中都以赢利作为根本出发点,体现的是功利性,可见校企双方的追求目标不同。另外,学生的基本操作能力离顶岗工作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所以企业必须花费一段时间来进行培养,加之,由于教学的要求,培训合格后的学生在下次交替时或者毕业时都有可能不再为其服务,这将直接给企业带来损失。以上种种原因导致在以校企合作为主的工学结合过程中,学校总是处于被动状态,在与企业合作的过程中缺乏谈判筹码,难以使企业接受或履行学校提出的相关合作要求,致使校企合作中的诸多目标不能够实现。可见,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能够充分利用学校、企业两种紧密联系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采取学生参加实际工作和学校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培养适应市场经济发展所需的高技能人才的育人模式,然而,目前我国工学结合普遍存在着对工学结合内涵认识不足、工学结合实践过程简单化和校企合作地位不对等等种种问题,那么如何进一步完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彰显示范高职院校特色呢,下面以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阐释行之有效的具体措施。多年来,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大力推进工学结合,积极探索示范高职院校又好又快发展的新思路。加强学习,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建立有中国特色的高职教育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必须加强对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学习和研究,提高对工学结合内涵的理解和认识,转变政府部门、教育行政部门、学校、企业和学生的观念,树立与市场驱动和企业人才需求相适应的为经济社会服务的思想。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总结了多年的办学经验,认清发展形势,转变办学思想,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推动职业教育从计划培养向市场驱动转变,从传统的升学导向转向就业导向,从学科本位转变为职业能力本位,面向市场、面向社会,走出一条适合学院发展的工学结合之路。同时,企业也必须充分认识到人力资本己成为当今决定其生死存亡的核心要素,只有强化工学结合意
2高职院校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对策
2.1识,并积极参与之,才能吸引优秀人才,获取新技术,建立起良好的企业形象,从而提高核心竞争力。构建“工学四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为更好地探索和实践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努力培养符合航空工业发展需要的高技能人才,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结合自身发展历史和地区优势,确立了“工学四合”人才培养模式,即,“教育与产业结合、学校与企业结合、教学与生产结合和学习与就业结合”,其中,“教育与产业结合”是先导和前提,“学校与企业结合”是关键,“教学与生产结合”是核心,“学习与就业结合”是根本。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坚持与企业结合,积极寻找与专业对口的航空企业,建立面向市场的新型校企关系,实现校企良性互动,通过开放办学来提升学院人才培养工作水平,先后与西安飞机工业集团公司、贵州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和中国航空工业第二集团等多家军工航修企业保持稳定、紧密的合作关系,为开展工学结合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和坚实的基础。不仅如此,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也积极走出去,拓展学校与企业的结合范围,创新合作形式。例如,年月日下午,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与陕西金宇航空科技有限公司实训基地在金宇航空科技有限公司举行了实训基地揭牌仪式,为进一步加强学生民用航空器件维修的基本技能和实践操作能力奠定基础;同时,在年月日至日,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高副院长和就业指导中心副主任等一行走访了中国燃气涡轮研究院、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和成都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并与各单位人力资源部领导进行了交流,介绍了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人才培养模式和办学思路,积极开发就业市场。可见,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把教学与生产结合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不断地系统推动教学与生产的结合。为优化人才培养方案,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制定了符合时代要求,符合航空工业发展的“工学四合”人才培养标准和方案,以此统领育人工作,不但提升了学院的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也促进了航空工业的发展。通过顶岗实习深化校企合作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年度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致命弱点是——弱在校企合作。可见,目前校企合作依然是我们必须努力去探索和解决的难点,必须再进一步加大校企合作的力度。高职院校企合作理念虽然已提出了一段时间,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做的还远远不够。那么如何解决校企合作继续深化的问题呢?经过实践证明发现,进行顶岗实习是解决校企合作可持续发展瓶颈的重要途径。顶岗实习是学生毕业前在真实工作岗位上进行的实习,是体现“工学结合”、“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积累工作经验的最好方式之一,是校企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年第二学期,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级自动化系、航空制造工程系、航空维修系工程系和电子工程系四个大系的不同工种分别派学生到太原富士康进行顶岗实习。顶岗实习是对学校实习的有效补充和提升,为解决学生操作实践能力问题提出了有效的方案:通过制订科学有效的人才培养方案,使人才培养模式与顶岗实习的联系更加密切,使学生的实习质量得到基础性的保证;通过顶岗的实践与锻炼,可以丰富学校实习内容,使学生能够学到在学校实习基地学不到的知识,丰富学生的社会阅历,积累一定的工作经验,进一步提高实习生的实践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通过顶岗实习,大力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建立校外实训基地,促进校企优势互补,达到双赢。顶岗实习的校企合作模式弥补了学校教学资源的不足,提高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不但为学生的就业与发展提供了保证,也带动了顶岗实习企业的发展。工学结合培养模式作为新形势下高职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既是社会经济发展对教育提出的客观要求,也是高职院校生存、发展和彰显特色的内在需要,更是加快示范院校高职教育发展的根本出路。实践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就应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育人环境,两种育人资源来进行人才培养,坚持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专业知识、职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为核心,在师资、技术、装备、办学条件等方面与企业紧密合作,通过采取灵活的教学形式和工学交替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利用一部分时间来学习基础知识和
航空英语口语实训情景教学法研究
[摘要]英语作为我国进行国际交流和交往的桥梁和纽带,是新时期国家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高职航空专业建设的重要凭借。其中口语作为一种重要的语言技能在实际的英语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更能考验学习者的信息接收与语言转换能力,因而这对于高职航空英语口语教学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对于高职英语口语教学而言,受制于其整体教学水平和教学环境,其中存在英语语言输入、信息接收与处理、译文输出等方面的困境,应用情景教学法突破这些困境成为实现高质量高职英语口语教学的重要方式。
[关键词]高职院校;航空英语;情景教学法
口语是较为困难的英语学习过程,多年来“哑巴”英语的教学和学习方式使得多数学生无法更好地形成口语技能。而口语的教学要求学生不仅可以熟练地掌握基础英语词汇,还要使学生具备可以运用英语词汇进行日常交流的能力,学生可以根据不同语言交流环境来选择最恰当的口语交流表达。因此,为了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教师可以在口语课堂教学中,运用创设情境的教学手段,对学生的口语表达进行训练,虽然教师在课堂上创设的情境类型可以多样,但所有创设的情境都是为了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性思维,所以教师要根据英语口语教学中不同阶段的教学任务来进行合理的情境设置,从而使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1研究背景
英语是一门国际化语言,它在表达形式和语言组织方面和汉语有较大的不同,因此,如果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和练习方法,学生会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经常会感到很迷茫的状态,导致了学生学习英语的效率和质量得不到有效的提高。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航空英语口语教学主要内容较少,而学生口语的基础是学生对英语文化的理解,但是航空英语作为一门应用性较强的英语类型,要求学生在初期学习的过程中就要具备良好的英语基础,然而,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在学习时很难理解相关的专业词汇,更不用说可以熟练地将这些词汇表达出来,这些为学生学习航空英语带来了不小的困难。而以情境为中心的教学过程更加注重实际情境,特定的情境具有良好的代入感,能够实现教学内容更好地展开,方便学生对生涩概念的理解,进而起到提高教学质量的作用。将情景教学与高职航空英语口语教学相联系,能够更好地体现出对职业英语口语的教学发展前景。
2研究过程
国际贸易学习性的实施与研究
论文关键词:国际贸易专业《国际货运实务》课程学习性工作任务
论文摘要:高职专业课程要引导学生了解现实,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实际需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将所学原理与实际生活、生产中的具体问题相联系,解决实际问题。只有重视学习任务的质量,才能真正提高职业教育课程质量。本文作者按照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要求,以《国际货运实务》课程为例,从典型工作任务出发,细分学习性工作任务并科学实施。
国际贸易专业的(国际货运实务》课程是一门采用工学结合模式教学的专业课,共72课时,4个学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依托其他专业课程的支撑,学生应具备基本的解决国际货运实务问题的方法和能力;了解国内外国际货物运输发展概况及国际贸易的一般知识;掌握国际货物运输的组织程序、具体工作、主要单证和管理方法,以获取今后从事国际货物运输行业及其它相关行业,如外销、报关、报检、运输保险、金融等多方位信息。
一、典型工作任务分解
为实现上述课程任务,根据学生和学科特点,我们与实践专家一起分析了《国际货运实务》的典型工作任务:通过实际操作使学生掌握海上货运的流程及单据的使用、国际多式联运的应用;熟悉航空运输的货运流程及单据使用情况、铁路货运的货运流程;了解国际货运企业从事传统货运业务的责任风险划分、租船运输业务。
根据传授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的教学原则,我们在教学中将传授国际货运专业知识与培养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相结合,将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创新能力作为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途径。通过问答法、讨论法、演示法、练习法等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动口、动手的兴趣;采用影像资料等教学手段,加强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根据学校条件、学生特点和任务的重难点,我将上述典型工作任务分解为以下各种学习情境下的学习性工作任务,见表1。
航空人才培养供给困境及应对
摘要:在江西航空人才培养既有模式下,人才供给与需求的矛盾仍然比较突出,面临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科学、总体数量不足、专业结构不合理、质量层次不突出等困境。要结合航空行业转型发展新态势,在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规模、质量等方面做出相应优化,为江西航空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添砖加瓦。
关键词:航空人才;人才培养;供给
1江西航空人才供给困境分析
1.1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科学
从供求关系看,人才培养的目标应着眼于人才供给为地方和区域行业发展需求而服务,而现实中,不少高校为了应付大学排名和评估需要,培养重心发生了偏向。一是重规模轻建设。专业设置盲目追求规模化、综合性、上层次,忽视了自身特色和前期基础,盲目申报一些无学科支撑的专业,一味地追求经济效益,迷失了自身的办学定位。二是理论多实践少。偏好出成果快、出成果多的基础理论专业,而对航空、机械、自动化等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则比较轻视。并且课堂多以讲授为主,技能训练课时少。盲目争创研究型大学,研究生培养更注重论文,忽略了科研实践。三是文科强理工弱。理工类专业人才培养需要很多实训室、教学设备为支撑,人才培养成本在运行中明显高于文科类专业,从而导致理工科和文科人才畸形发展,这就脱离了办学特色及行业发展实际需求。
1.2人才培养总体数量不足
酒店管理校企联合课程设计研究
摘要:三亚航空旅游职业学院酒店管理专业是国家第二批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校企联合课程的实施是本专业现代学徒培养模式中的重要环节。为了创新学徒培养模式,提高教学质量,总结教育教学成果,本文对校企联合课程的内涵、意义及开发流程进行了梳理。
关键词:学徒制;酒店管理;课程建设
2017年,三亚航空旅游职业学院酒店管理专业被确立为国家第二批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学院积极推进学徒制试点工作,寻找有意愿、有实力、有规模的企业进行合作,最终与世界大型酒店集团——洲际酒店集团旗下的三亚海棠湾天房洲际度假酒店、三亚半山半岛洲际度假酒店、三亚海棠湾仁恒皇冠假日度假酒店的三家五星级饭店开展学徒制试点工作,校企联合课程的开设与实施则是试点工作的关键环节之一,校企联合课程实施的好坏,将影响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试点的成败。
1校企联合课程的特色内涵
校企联合课程,顾名思义是由校企联合完成的课程,其开设目的是发挥双方优势,弥补传统课程的缺陷与不足,其关键在于“联合”,如何体现校企联合课程的优势,作者认为至少包含以下四个方面,即课程开发联合谋划、课程设计联合参与、课程教学联合实施、教学场地联合使用。1.1课程开发联合谋划。现代学徒制是产教融合,校企深度合作人才培养的典型模式,在此培养模式中,学校和企业是平等的人才培养双主体,承担同等的责任。在人才培养的实施过程中,课程则是最重要的载体,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手段,因此,要实现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下酒店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需要学校和酒店两个培养主体联合谋划课程开发工作,做好顶层指导。为此,三亚航空旅游职业学院成立了《酒店管理专业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教学工作委员会》,指导学徒制试点工作及课程开发事宜。1.2课程设计联合参与。在学校和酒店双方试点工作领导的指导下,将课程开发的顶层指导思想落到实处,进行课程设计是校企联合课程的又一内涵。这里的课程设计包含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试点酒店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设计即整个专业的课程设计;二是课程体系中某一门具体课程的设计。无论是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还是单门课程的具体设计,都需要校企双方参与到课程设计中来,发挥各自的优势,规避双方弱势,设计过程中学校可以把握系统性、逻辑性等问题,而酒店则可以把握适用性、需要性等问题,从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达到人才培养目标。1.3课程教学联合实施。双方参与的课程设计出来之后,可以说校企联合课程的框架就搭好了,但要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校企联合课程,只有框架还是不够的,而课程实施机教学的主体也应该是联合的,也就是需要校企双方共同成立课程教学团队,专兼结合和校企结合的师资团队可以相互配合、取长补短,有利于充分发挥校企双方业务骨干作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提高课程教学质量。1.4教学场地联合使用。现代学徒制是现代职业教育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教育模式,在国外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其课程教学不仅仅是要求双方共同谋划、设计、共同实施,还要尽可能地使用校企双方资源,利用双方设备设施进行教学,也即是教学场地联合使用,更多的则是要利用企业环境开展教学,尤其是针对实践教学部分。这样可以避免传统的理论教学、实训室教学、模拟教学的缺陷,因为再仿真的环境毕竟不是真实的环境,也没有真实环境中的氛围。
2开设校企联合课程的意义
财务管理学案例实训实施及效果评价
摘要:本文从财务管理学案例实训的实施及效果评价、差异对比进行分析,得出了案例实训在培养财务管理学应用型人才方面的突出作用,对该课程的教学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财务管理学;案例实训;实施;效果
一、财务管理学案例实训实施情况
(一)实训内容
本实训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筹资决策案例分析实训。(2)项目投资决策案例分析实训。(3)营运资金管理案例分析实训。(4)利润分配决策案例分析实训。(5)综合案例分析实训。(6)案例分析结果汇报。以上前四个模块讲义各附3个大型案例。
(二)组织实施
金融管理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研究
摘要:实践教学是高等职业院校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武汉软件工程职院金融管理专业立足于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通过多年实践研究,不断构建和创新实践教学体系,深化实践教学内涵,探索实践教学新模式,努力构建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实践教学体系。
关键词:金融管理;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高职金融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主要形式有:实验和仿真实训、实习、毕业设计。金融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特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综合性、情境性和开放性。
1金融管理专业实践性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1.1满足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教高[2000]2号)指出:“高职高专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由此可见,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就是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和应用型人才,而实践教学正是实现该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和手段。1.2适应金融管理专业课程应用性和操作性强的特点要求。金融管理专业的课程具有很强的实际操作性,如银行综合柜台业务、商业银行信贷业务、证券投资分析等课程,其实际业务的内容具体反映在银行的业务过程和证券市场的交易过程中。我们职业院校只有让高职学生进行具体的模拟操作或实际操作,才能改变他们对柜台业务、信贷业务、证券交易的方法和技术的理解和认知,更好地培养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其实践能力。1.3满足企业对员工实际操作能力的需求。根据有关部门的调查显示,大多数的用人单位非常关注入职员工的实践动手能力。因此,在对金融管理专业学生的培养过程中,院校应将金融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实践相结合,坚持以用人单位的需求为导向,进行金融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让学生掌握用人单位目标职业岗位所需的操作技能,促进学生的就业。
22003年———2008年实践教学建设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