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经济发展范文10篇

时间:2024-05-17 12:41:05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海洋经济发展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海洋经济发展

海洋经济发展融资计划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是经济发展的引擎,只有构建起一个系统全面且运行良好的融资体系,才能促进海洋资源优势和金融资源的有机结合,将海洋资源优势充分发挥出来,确保海洋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一、积极利用资本市场,大力发展直接融资

利用资本市场发展直接融资不仅是弥补我市经济建设资金缺口的一条主要渠道,也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有效途径,更是优化资源配置、促进**海洋经济快速发展的强大动力。根据《福布斯》公布的2007年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百强榜,**跃居76位,较去年升7位,然而资本活力指数却位列105位,远远落后于综合指数。为此,要着力培育一批高素质的企业,促进产业升级,创新融资工具,拓宽融资渠道,尽快建立直接融资机制,加快直接融资步伐,促进海洋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

(一)推动企业通过股票市场融资,提高上市公司的数量和融资规模。随着产业结构调整,我市必将出现一批具有竞争能力的企业,积极发展企业上市融资,增强资本扩张能力,是我市企业快速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从这几年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情况看,在证券市场上市融资是促进企业快速发展最好的融资方式,上市融资快速扩大了企业的规模,降低了企业的债务比例,规范了企业的融资行为,提高了企业信誉,增强了企业通过银行融资或通过债权融资的能力。目前我国的证券市场得到了快速发展,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已基本完成,企业上市融资逐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近年来我市的一大批中小企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进一步完善,组织构架、制度建设逐步与现代企业制度相吻合;一些历史的遗留问题得到了解决,企业与职工的劳动关系进一步得到理顺;企业的产权结构得到了多元化发展,企业管理者的思想观念、经营理念和经营素质得到了显著的提高。我市很大一部分企业上市融资的条件已逐步成熟。政府相关部门要建立我市企业上市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形成有效的工作机制,紧紧抓住我国证券市场快速发展和我市企业健康快速发展的机遇,筛选培育我市优质企业,按照上市公司要求对这些企业进行规范的股份制改造,着重从产业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三个层面,对公司的经营、技术开发、管理体制不断调整和优化,提高整个公司的质量,夯实融资基础,实现可持续发展。充分利用企业上市的资本扩张功能,把**优势产业中的一些有一定规模的优秀企业推向国内、国际的资本市场,是解决我是企业融资困难,促进我市企业快速发展,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必然选择。首先,要在现有企业中筛选几个主业突出、资产质量好、产品市场占有率高、发展潜力大的成长性企业,按照《公司法》的要求,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进一步健全法人治理结构,深化内部各项改革,切实在转换企业经营机制上迈出新的步伐;其次,要加快筛选企业研究、开发、生产、市场紧密结合机制的形成,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通过调动经营的内在动力增强其经济实力和风险抵抗能力;其三,要对筛选的企业积极实施资本运营战略,以人才、技术、品牌、管理、商誉优势,收购、兼并或控股市内外对口的企业,做大主业规模,提高集约经营和资本经营水平,推动其通过股票市场获得长期资金的支持。

(二)积极争取发行债券改善融资结构。债券市场是资本市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企业而言,银行贷款、股票融资和债券融资是最常见的三种融资方式。在资本市场比较发达的美国,企业对外融资结构中,债券融资的比重远远超出股票市场。相比之下,我国的企业债券市场发展较为缓慢,规模和速度远远不及股票市场。自我国债券市场重新恢复以来,国债市场发展迅速,而企业债券发展相当缓慢,严重制约了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对宏观投融资体制改革和企业自身投融资渠道的拓宽和治理结构的完善都极为不利。2004年初,国务院下发了《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进一步明确了大力发展资本市场的重要意义、指导思想、中心任务及相关政策。近两年来股票市场得到了快速发展,发展债券市场也迫在眉睫。2005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积极推动企业债券市场发展,推出了短期融资券,为今后企业债券市场的快速发展拉开了序幕。所以要抓住国家宏观金融政策向好的机遇,积极向上级争取债券的额度指标和国家发改委的立项,及时做好逐级上报审批工作,最大限度地筹措基础设施建设和企业重点技改项目所需要的资金。市政府要组织有关部门,选择一些好的项目或企业发放企业债券,如大桥项目、市政工程项目、电力项目等。一方面可以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另一方面可以把这部分贷款用于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同时,要提高对企业债券市场的认识水平,树立科学的企业债券市场风险观念,建立完善的企业信用评级和信息披露制度,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三)积极创造条件引进设立投资基金。投资基金,是一种借鉴国际创业投资的基金运作,通过发行基金券,将投资者的不等额出资汇集成一定规模的信托资产,交由专门的投资管理机构管理,直接投资于特定产业的未上市企业,并通过资本经营和提供增值服务对受资企业加以培育和辅导,最后经股权交易获得较高投资回报的集合投资制度。按产业商业化投资程度的不同,投资基金分为三类:创业投资基金,主要投资于起步阶段的高新技术产业;基础设施产业基金,主要投资于已经有一定规模且能保持持续稳定增长的部门;企业重组基金,主要侧重于企业兼并、重组等。要组织有关部门做好风险投资基金可能进入企业的筛选推荐工作,加快风险投资基金的引进。要根据目前我市经济快速发展,企业逐步规范,效益增长明显,而融资工具又比较单一,直接融资规模小,不能满足经济建设资金需要的实际,着力创新金融工具,开辟新的融资渠道,组建专门的投资机构,通过资产证券化等方式,将社会上的闲散资金筹集起来,投资于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要积极做好争取在**设立风险投资基金。目前市政府要组织有关部门做好准备工作,要建立工作班子,制定组建方案,报国家相关部门和主管机构审批。

查看全文

海洋经济发展对策探究论文

【摘要】文章分析了河北省发展海洋经济的有利条件和限制因素,总结了发展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初步探讨了河北省海洋经济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河北省;海洋经济;发展条件;发展对策

海洋以其巨大的系统能力调节着全球环境和支撑人类的生存发展,成为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宝库。开发海洋资源作为解决当前人类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三大危机的有效途径,得到了世界各国的广泛重视,海洋经济正在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河北省地处渤海之滨,是渤海经济圈的中心和环渤海金项链的关键环节。合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发展海洋经济,对于河北省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河北省海洋经济发展的条件

(一)有利条件

查看全文

海洋循环经济发展论文

内容提要:循环经济是以可持续发展为原则的管理公共资源的重要经济模式之一,是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指导方向。海洋作为我国重要的战略资源,是21世纪我国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需要用循环经济理念和基本原则作为发展指导。本文从发展海洋循环经济和构建和谐人海关系的内在联系出发,提出了我国发展海洋循环经济的设想思路,并从新的视角分析我国今后发展海洋循环经济,构建和谐人海关系的支撑体系。

关键词:海洋循环经济;人海关系;可持续发展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中国作为海洋大国坚定不移地确定了实施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特别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首次以专章篇幅推出了关于海洋开发的战略安排,并且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摆在突出位置。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与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实施符合我国国情的海洋开发战略部署,其中最主要、最核心的问题就是如何依据循环经济原则,发展海洋经济,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促进人海关系和谐。

一发展海洋循环经济,构建和谐人海关系的内在联系

我国是一个海洋大国,地处太平洋西岸,海岸线长达18000多公里,接近陆地领土面积的三分之一,海洋生物2万多种,海洋石油资源量约240亿吨,天然气资源量14万亿立方米,滨海砂矿资源储量31亿吨[1]。应当指出,海洋所蕴藏的巨大潜在资源和能力将为21世纪中国的和平崛起、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不可或缺的物质条件。21世纪,海洋将成为解决我国资源、人口、环境问题的主要出路。因此,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发展海洋循环经济和构建和谐人海关系的内在联系,已经成为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的当务之急。

1.发展海洋循环经济是构建和谐人海关系的前提基础

查看全文

科技创新促进海洋经济发展研讨

1转变海洋经济发展方式首先要加快发展速度,迅速增加海洋经济总量

转变海洋经济发展方式,发展是第一要义"广西濒临的北部湾海域面积为12.83万km,,大陆海岸线长1595km,直线距离为185km,岸线长度在全国11个沿海省份中排第六位"不仅如此,广西还有沿海、沿江、沿边联动,水路陆路并举,与东盟1国毗邻等地缘、区位特色优势,这是其他1个沿海省市不具有或不完全具有的,是发展海洋经济特有的客观优势"因此,广西海洋经济应走在全国前列,至少应跻身先进省市区行列"中国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深谙此道,在他制定的5建国方略之二#物质建设6里,规划建设中国3个世界大港(北方、东方、南方大港)、4个二等海港,将钦州港定为中国海岸二等海港即中国南方第二大港"由于历史等众多原因,包括钦州港在内的广西北部湾海洋经济没有得到应有发展,长期落后于其他1个沿海省市的现状至今未能得到改变,虽然最近几年经济增长速度很快,总量仍然很低,总产值仅占全国的1%,位居全国H个沿海省份末位"海洋经济的本质就是充分利用海洋资源优势来发展经济"从产业结构来看,当前广西的海洋经济主要靠的是消耗资源来促进海洋经济发展,是以资源开发型为主要特征[21"转变广西海洋经济发展方式就是要将这种粗放型海洋经济向集约型海洋经济转变"当然,这2种经济发展方式并不是绝对割裂开来的"它们之间只是一种相对划分,二者之间可能存在着交叉重叠、主要辅助关系"哲学理论也告诉我们,任何事物的发展都要经历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没有量的积累是不可能实现质的飞跃"经济增长必然是经济发展的主体和核心"因此,加快广西海洋经济发展速度,迅速增加广西海洋经济总量是转变广西海洋经济发展方式的前提"当前,我国沿海省份正在掀起海洋经济建设热潮"比如,江苏省在十二五海洋经济发展规划提出215年的海洋生产总值目标为68亿元;辽宁省在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提出215年海洋生产总值目标为9亿元;海南省在海洋经济发展规划设定的215年海洋生产总值目标为198亿元;天津市215年海洋生产总值目标是5亿元131"在新形势下,广西已经别无选择,唯有迎头赶超"为此,广西海洋经济必须以高于全国平均速度跨越式发展,迅速增加海洋经济总量"接依赖海洋生产投资,海洋生产投资主要包括海洋消费资料生产投资和海洋生产资料生产投资,这两大类的生产投资必须统筹兼顾"此外,我国对外贸易9%依赖海上运输,外经外贸结构不仅直接拉动海上运输业,而且直接影响和体现海洋经济结构,因此优化外经外贸结构十分重要"外经外贸结构的调整与优化既是经济问题,又是政治问题、外交问题,必须统筹兼顾"。

2转变海洋经济发展方式的重点是提高海洋经济的质量和效益

实现海洋经济超常规发展对广西当前和今后都是必然要求"但是,转变海洋经济发展方式,不仅应该突出海洋经济发展的数量特征,更应该强调海洋经济发展中的质量和效益的提升"做大广西海洋经济总量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提高广西海洋经济的质量和效益"加快转变海洋经济发展方式的核心是以人为本,站在人的高度看问题"其目标是实现广西海洋经济又好又快的持续健康发展,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和落脚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转到提高5多万壮乡儿女的根本利益和幸福生活上来,切实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衡量广西海洋经济质量和效益水平的唯一标准,就是看广西海洋经济是否实现了可持续发展,即在海洋经济发展过程中,是否实现了海洋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和升级,是否满足了人们的就业、消费、分配等一系列社会需求"因此,必须转变高速度、低效益的粗放式发展方式,坚决克服资源消耗大、环境污染大、产业集中度低、科技力量薄弱等因素,牢固树立并努力践行海洋经济科学发展观"。

3转变海洋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是要扩大海洋内需,增强消费的拉动作用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需求对经济增长具有巨大的拉动作用"在后金融危机时代,提高居民消费率,降低经济对投资和出口的依赖,是当前宏观调整的一项重大任务"市场规模是广西海洋产业得以生存和延续的前提"对于广西海洋经济而言,加快转变其发展方式,关键就是要扩大海洋内需,调整优化海洋消费结构"党的十又大和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都强调要坚定不移地把扩大内需作为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方针,贯彻落实这一重要精神,转变海洋经济发展方式,必须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充分发挥消费的基础作用和投资的关键作用"扩大海洋内需的难点、重点和潜力、动力在于优化海洋消费结构,提高海洋生活消费能力和海洋生产消费能力"一方面,要引导广大居民大胆消费、科学消费、健康消费、文明消费,更新消费观念,创新消费方式,革除吃鱼翅、吃海豚等消费陋习,反对奢侈、浪费、病态消费,确保科学消费持续稳定增长"另一方面,要科学规划、统筹安排海洋生产消费,海洋生产消费直4转变海洋经济发展方式必须大力推进科技协同创新建设海洋产业于212年4月被纳人广西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依靠科技创新培育战略新兴产业,激发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是当前走出危机、实现新一轮经济繁荣的根本途径[4]"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海洋产业结构的演进过程,就是一个不断运用先进技术、改造海洋传统产业、培育海洋新兴产业的过程"科技创新是转变海洋经济发展方式的基础性、战略性工程,是提高海洋经济科技贡献率的根本路径"要加快转变海洋经济发展方式,必须大力推进科技协同创新建设,加快构建海洋科技创新体系"广西海洋科技力量十分薄弱,科技贡献率低"目前,发达国家和地区海洋经济科技进步贡献率达8%左右,我国仅为3%,广西更低,211年广西海洋科研教育服务业增加值占海洋生产总值的1名6%"因此,加快构建海洋科技创新体系,迅速提高海洋经济的科技贡献率迫在眉睫"目前,广西海洋经济科技基础十分薄弱,科研和技术创新投人不足,难以吸引高层次科技人才"从国际国内一些成功经验来看,制度创新、协同创新是行之有效的好路径"广西海洋经济科技基础虽然薄弱,但毕竟有一定的科技积累,特别是北部湾经济区许多大型国有企业拥有高科技装备与设施、现代生产线等,科研院所拥有一大批国家级、省级重点实验室和众多专家等,由于制度、管理、市场等方面的原因,这些十分宝贵和有限的科技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许多高科技设备和高层次专家闲置不用,这种资源浪费令人痛心"因此,深化改革,创新制度,扫除产学研用一体化的制度和政策障碍,大力推进政府、企业、科研院所协同创新,对于提高广西北部湾海洋经济的科技贡献率,加快转变海洋经济发展方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查看全文

海洋经济发展财政金融政策研究

一、海洋经济发展财政政策建议

(一)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等公益事业领域的支持力度。政府要加快配套政策的建设,尤其是海洋海水的综合利用、海洋深海资源的勘探开发、海洋产业链条的节能减排等关键领域的支持力度要不断加强。对于辽宁省海洋经济发展的重点产业目录应着力完善,新兴产业需要政府着重关注和扶持。辽宁省要把国家扶植海洋实体经济发展的相关政策落到实处,辅之以配套措施,使海洋新兴产业从源头上获得更多支持。此外,建设海洋基础设施和海洋科技创新平台,政府应给予更多帮助和支持。(二)优化政府补贴的引导和杠杆作用,加大对合作研发的支持。政府应对合作研发加大支持的力度,特别是高校和企业联合做合作研发方面。针对辽宁省多所高校共同构建的研发平台,建立研究成果多方共享及研究成果的收益分配问题的相关规章政策,同时为使研发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充分得到调动,在研发团队中应按照科学合理的比例给予补贴。结合研发机构的发展需求,研发机构可选择与专家团队、大型龙头企业合作,对于研发成果采取销售提成的奖励方式,待研发成果实现经济效益的转变后,研究和销售双方的利益相关者和产品收益长期挂钩,持续产品在市场中的全部销售周期,以此更加充分带动研发者的工作积极性,使研发成果也更快实现经济上的转化。(三)加快区域性物流中心建设。辽宁省应对现代物流给予更多的财政资金支持,使物流产业链条更加标准和规范,促进物流体系的构建,进而推动现代物流体系的建设和发展。针对有利于现代物流发展的相关环节,基础设施配套的费用等相关费用按原有标准减半征收,免收征地管理费。(四)加大产业转移支持力度,推动产业升级。辽宁省应深入贯彻实施国家针对促进海洋经济发展颁布的税收优惠等政策,在专项资金的支持和引导下,实现海洋经济产业的全面升级改造;企业发展中要融入创新元素,政府要把创新元素向企业内部引进,促进海洋经济转移产业的升级;创新资源要实现多方共同利用,通过构建平台促进资源共享,为海洋经济产业的升级提供技术支持。(五)加大政府采购支持自主创新的力度。辽宁省政府要适度降低采购门槛,使中小企业有机会进入政府采购范畴,企业要逐步转变发展方式,逐步从劳动力密集型产业转向自主创新型,着力打造企业的自主品牌;政府应针对采购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政府应对企业出口给予资金支持,为企业在国外获得采购市场创造机会。(六)完善税收优惠政策。辽宁省海洋经济发展区应加快自主创新步伐,在政府的帮助扶植下,加快企业研发机构的建设;对于创新型企业的发展给予资金支持,并制定相关优惠政策细则;对于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在产权产销环节给予税收优惠,鼓励企业进行自主创新。(七)继续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根据海洋经济发展的各项具体要求,政府应不断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完善健全财税体系;收入分配的比例关系,应与参与程度承担责任程度相匹配;财政支出的结构需不断优化,与税费相关政策不断做出调整,使辽宁省海洋经济发展区域的财政税收体系更加完善。

二、海洋经济发展金融政策建议

(一)支持组建金融中心。积极带动国内外金融组织在辽宁省海洋经济发展区建立法人分支机构,充分调动金融机构建设服务平台的积极性,提高辽宁省金融市场的级别。(二)支持搭建融资平台。政府应充分发挥公共服务职能,为辽宁省海洋经济发展提供发展需要的资金,在政府与企业之间构建服务平台,充分满足企业的资金需求。融资渠道应不断拓宽,融资渠道更多元,融资方式更多样,融入不同经济成分,从而实现融资形式的创新。(三)支持拓宽融资渠道。政府应对资金进行引导,对海洋新兴产业等给予更多资金上的倾向。辽宁省应深入贯彻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对于海洋经济发展区的企业,在银行贷款等方面给予支持并适度予以优惠;企业可通过直接融资渠道进行融资,如发行企业债券;海洋经济发展区的企业也可通过上市来实现融资,从而实现资金来源的多样化。(四)发挥民间投资在海洋产业发展中的主导作用。直接融资额在全部融资总额所占比重应不断提高,由传统以信贷为主要融资方式,向多元融资转变。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引导金融机构适度降低对中小企业的贷款标准,并逐步优化精简原有的审批程序,尤其是对海洋新兴产业政府应给予更多关注和信贷资金支持,发挥民间资本的融资作用。(五)大力开展银行海洋业务。辽宁省政府应通过政策引导金融机构设立专门为海洋经济金融发展的服务平台,引导各大银行在海洋经济发展区开设分行,使海洋相关产业发展拥有充足的资金支持,同时银行可以把海洋业务逐步开展成为特色业务,服务海洋经济发展。(六)支持金融创新。辽宁省政府应着力引导金融组织在海洋经济发展区开设子机构,根据组织类型及规模给予政策性补助,并予以税收优惠或减免,同时,在海洋经济发展区的企业应不断增加短期融资券、票据等的发行量,满足自身融资需求,此外,信用担保体系应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不断建立健全。

三、海洋经济发展体制机制创新

(一)完善现代海洋经济市场体系与海洋产业发展体制机制。1.完善现代海洋经济市场体系。建立健全现代海洋经济体系,进而促进海洋经济稳定持续发展,同时,设立专门用于海洋产权变动的交易平台,并在市场主导配置资源的条件下,实现海洋资源的优化配置。供给改革。对于海洋新兴产业来说,应创立体制机制,大力引导其发展;同样,相对落后、与海洋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产业,应设立机制尽快淘汰。此外,海洋产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需将各方研究成果实现共享,因而,共享体制的设立尤为关键。(二)创新海洋开放体制。1.扩大海洋合作交流。政府应引导海洋新兴产业、科学技术创新等相关领域的相互合作。相关地区可以在教育、科学技术等方面进行合作,同时,辽宁省可拓宽合作范围,与外省进行资源及能源等方面的交流合作。2.鼓励民营经济积极参与海洋开发。民营经济在海洋经济发展中所起作用尤为突出,因而应充分利用民营经济的优势地位。根据国务院颁布的《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辽宁省政府应针对阻碍民营经济支持海洋经济发展的因素进行清除,使民营经济真正融入到海洋经济发展中,如支持海洋资源的开采利用、支持海洋基础设施的建设等,逐步建立海洋产业集群,促进海洋经济顺利发展。(三)创新海洋综合管理体制。1.健全法规体系。海洋经济的发展需要法律的保障,因此,应着重为海洋区域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如海岸线一带的管理办法、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规章制度等,逐步建立完备的海洋管理法律法规体系。2.完善执法体制。法律法规的制定需要执法部门深入贯彻实施,提高执法部门在海洋环境保护及资源开发等方面的管理能力,推动执法部门的执法队伍建设,逐步建立高效的执法机制。

查看全文

政府海洋经济发展工作计划

“**”时期,是**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国际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建设的重要时期,也是全面推进海洋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根据国家海洋经济发展的总体部署,结合《**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的要求,编制本规划。

一、发展基础

**位于我国大陆海岸线中部,北接江苏、南临浙江,处于长江入海口和东海的交汇处,区位优势明显。全市海域面积超过8000平方公里;江海岸线总长763公里,其中大陆岸线186公里,岛屿岸线577公里;岛屿16个,其中崇明岛是我国的第三大岛;拥有港口航道、湿地滩涂、渔业、滨海旅游、风能潮汐能等海洋资源,为发展海洋经济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

“**”期间,**海洋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初步形成了具有**特色的海洋产业结构,初步形成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海洋经济运行机制。

(一)“**”期间主要成绩

1、海洋经济总量持续增长

查看全文

海洋循环经济发展

1发展海洋循环经济,构建和谐人海关系的内在联系

我国是一个海洋大国,地处太平洋西岸,海岸线长达18000多公里,接近陆地领土面积的三分之一,海洋生物2万多种,海洋石油资源量约240亿吨,天然气资源量14万亿立方米,滨海砂矿资源储量31亿吨。应当指出,海洋所蕴藏的巨大潜在资源和能力将为21世纪中国的和平崛起、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不可或缺的物质条件。21世纪,海洋将成为解决我国资源、人口、环境问题的主要出路。因此,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发展海洋循环经济和构建和谐人海关系的内在联系,已经成为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的当务之急。

(1)发展海洋循环经济是构建和谐人海关系的前提。

毋庸质疑,发展是以提高人类生活质量为宗旨。发展海洋循环经济,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构建和谐人海关系的前提和基础。海洋循环经济是在可持续意义下强调发展,不超越生态环境系统的更新能力,实现海洋生态的良性循环。其实质是一种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经济发展模式,把发展经济看作是一个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的进化过程。其过程是一个“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反馈式循环,通过延长产业链,在系统内进行“废弃物”全面回收、再生资源化、循环利用。循环经济的目标不是高能耗、高产出、污染严重的物质文明,而是高效率、高科技、低消耗、低污染、整体协调、循环再生、健康持续的生态文明。因此,海洋生态的可持续性、高效性、和谐性和自我调节是海洋经济发展所依赖的环境系统,是新时代人海关系和谐的前提因素。发展海洋经济就是要实现一条从对立型、征服型、污染型、掠夺型、破坏型向和睦型、协调型、恢复型、建设型、闭合型演变的人海和谐生态轨迹,实现从只追求经济利益的一维繁荣走向社会、经济、生态、健康、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的多维立体繁荣。

(2)构建和谐人海关系是发展海洋循环经济的目标。

人海关系即人类与海洋之间的关系,是人地关系的一种类型,其主要反映在人类对海洋的依赖性和人类的能动性两方面。纵观漫长的历史过程,人类很早就开始了“兴鱼盐之利,通舟楫之便”的依海式生活,海洋也为人类带来了更多的财富和恩泽。然而,20世纪开发海洋的热潮,使得我国近海区域的一些海洋资源开发过度,环境遭到破坏,物种锐减,海洋污染逐年加重,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海洋经济的健康发展,也影响了沿海地区经济的发展,影响海域的综合开发效益,难以持续利用。所以,在新时代提出了在可持续发展观念下的新型人海关系的概念,其实是一种互利互惠,共生共长的关系,人要尊重海洋,尊重自然,这样才能与自然和谐相处,人类才能永续发展。一方面,人类要向海洋索取更多的资源,供人类发展利用,另一方面,人类要积极地良化海洋环境,让海洋的生产力不断的提高,以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需要。因此,构建和谐人海关系既是发展海洋循环经济,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前提与必要条件,同时也是其最终目标,二者互相作用,不可分割。

查看全文

海洋经济发展调查报告

一、*市海洋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

*市位于*半岛最东端,三面环海,海岸线长近千公里,负15米等深线以内浅海滩涂面积300多万亩,盛产鱼虾贝藻等各类海产品300多种,海洋资源是全国最丰富的地区之一。根据省委、省政府建设“海上*”的战略部署,我们立足于丰富的海洋资源优势,大力推进“海上*”建设,全方位、深层次综合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尤其是19*年全省“海上*”建设工作会议以来,我们进一步加大了工作力度,全面实施海洋农牧化工程、海产品精深加工及相关工业工程、滨海旅游业建设工程、以港兴市建设工程、海洋科技创新工程、海洋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工程等六大工程,全市海洋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高速增长时期。20*年,全市海洋产业增加值达到2*亿元,约占GDP的25%,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接近四分天下有其一,其中海洋渔业增加值达到61.8亿元,占农业增加值的66%,在整个农村经济中接近三分天下有其二;完成特产税3.9亿元,占全市农业特产税的93%以上,占地方财政收入的11%;海洋渔业直接和间接吸纳农村劳动力15万人,占全市农村劳动力总数的16%;渔民年人均纯收入达到8015元,是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7倍。可以说,海洋经济已成为全市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农村经济的主导行业、地方财源的中坚力量和农民增收的重要保证。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是坚持把海洋经济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鉴于海洋经济在我市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历届*市委、市政府都高度重视海洋工作,将其摆到特殊重要的位置,从各方面向海洋经济工作倾斜。一是在领导配备上向海洋经济倾斜。市里成立了由常务副市长挂帅、各涉海产业和部门负责人组成的海洋工作委员会,负责海洋经济建设的组织领导,研究制定重大海洋产业政策,协调理顺各涉海产业和部门的海洋开发活动和相互关系,对海洋开发活动进行监督管理。各市区和沿海镇也都拿出一名领导,主管海洋经济工作,为海洋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组织领导基础。二是在工作力度上向海洋经济倾斜。市里把海洋经济确定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四大支柱产业之一,每年都要召开海洋经济工作会议,定期研究部署海洋经济工作。先后提出并组织实施了由渔业大市向海洋经济强市跨越、海洋经济现代化建设、海洋与渔业“二次创业”等重大战略举措,有力地提高了海洋与渔业工作的地位。荣成市还将海洋经济列为全市经济工作的“1号工程”,海洋与渔业经济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县级首位。三是在政策措施上向海洋经济倾斜。市里出台了《关于加快海洋与渔业发展的意见》,明确了“*”期间海洋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任务目标和政策措施。市政府确定“*”后四年,每年安排不低于500万元的专项资金,用于引导、鼓励、支持海洋经济发展。荣成市从20*-20*年斥资1500万元对重点海洋与渔业项目给予贷款贴息和奖励。其他市区也都从各自的实际出发,研究制定了一系列的规划、意见和扶持政策,保证了海洋经济发展的正确取向。这一切,都为我市海洋经济的长盛不衰奠定了坚实根基。

二是坚持把结构调整作为加快发展的主线。我们从自身实际出发,紧紧跟踪国内外海洋经济发展最新潮流,着眼于提高海洋经济的整体素质和效益,先后对海洋经济结构进行了几次大的调整,推进海洋经济由单一产业向复合产业,由传统产业向现代产业,由初级产业向高级产业转变。一是调优第一产业,建设发达的海洋农业。养殖业,主攻名优养殖。在巩固提高本地传统品种养殖的基础上,先后引进开发了虾夷扇贝、大菱鲆、美国红鱼、太平洋皇蛤、欧洲鳎、南美白对虾等养殖新品种20多个,发展特种养殖业。在巩固提高传统大宗品种养殖的基础上,下大气力发展鲍鱼、海参、海胆、海水鱼等名优品种养殖,全市鲍鱼存养量达到1.4亿头,海参存养量达到3亿头,海水鱼年产量达到3.6万吨,建成了全国最大的海珍品生产基地和鲆鲽鱼类生产基地。在巩固提高滩涂养殖、浅海筏式养殖等传统养殖方式的基础上,重点发展推广了底播增殖、网箱养殖、工厂化养殖、深海养殖等现代养殖方式。全市网箱养殖达到2万多个,其中深海网箱128个,工厂化养殖85万平方米,大大提高了养殖经济效益。捕捞业,主攻远洋渔业。全市现有远洋渔船101艘,作业领域涉及到太平洋、大西洋的10多个国家和地区,作业方式由传统的拖网发展到金枪鱼钓、鱿鱼钓,作业领域由专属经济区发展到大洋,实现了由过洋性渔业向大洋性渔业的转变。目前,全市已建成了300多万亩的海洋牧场,形成了年产130多万吨的养殖生产能力和年产100多万吨的捕捞生产能力,全市水产品年产量达到243万吨,水产品产值145多亿元,连续多年居全国前茅,为海洋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二是调强第二产业,建设健全的海洋工业。以海洋食品、海洋保健品和海洋药品为重点,大力发展海洋“三品”工业。海洋食品,重点开发了盐渍海带系列制品、冷冻快餐系列制品等200多个花色品种。海洋保健品,重点开发了以“鸿洋神”深海鱼油、海参口服液等为代表的系列益智保健品,以“金海大”、“海藻保”等为代表的海藻保健饮品,以“金牡蛎”、“珍贝素”等为代表的功能保健品。海洋药品,重点开发了多烯康胶丸、甲壳胺等产品。目前,全市海洋三品已形成了年产20多万吨的生产能力,产值40多亿元。以船舶修造为重点,大力发展海洋机械工业。依托黄海造船工业公司,大力发展渔业船舶修造业,先后开发了大洋鱿鱼钓、超低温金枪鱼钓等新船型,形成了中国北方最大的渔船修造基地。依托*造船厂,大力发展货运船舶修造业,具备了修造万吨轮的能力。目前,全市年钢质船舶完工量17万吨,工业产值22亿元。三是调快第三产业,建设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海洋三产。滨海旅游业,围绕“三山两点一条线”的总体格局,以*市区、刘公岛、成山头、石岛、乳山口五大旅游区为重点,加快了滨海旅游景点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建设国家级风景名胜区2处,省级旅游度假区4处,省级风景名胜区3处。年接待国内外游客678万人次,旅游总收入53亿元。海上交通运输业,全市建成商港6个,其中国家一类开放口岸3个,二类开放港口2个,万吨级以上泊位8个,初步形成了以*港为中心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港口体系。年港口吞吐量1091万吨,客运量1.25亿人公里。继在全国率先开通*至韩国仁川的海上客货运输航线后,又相继开通了至香港、日本等地的国际货运航线,全市海运船舶发展到100多艘、11万载重吨。全市海洋一二三产业的比重由“九五”期初的1:1:0.4调整到20*年的1:1.2:1,一产的基础产业地位得到进一步稳固,二产的主导产业地位得到进一步加强,三产的优势产业地位得到进一步提升,初步形成了门类较齐全、结构较合理的现代海洋经济体系,海洋与渔业经济的运行质量和效益有了明显提高。

三是坚持把对外开放作为加快发展的强大动力。在发展海洋经济的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扩大对外开放,在国际化和全球化中搞突破、谋发展、创新高。重点抓了三个共享。一是扩大对国际资本的共享。依托我市的区位、资源、政策优势,通过承办海洋渔业暨水产加工技术国际研讨会和博览会等大的举措,拓宽利用外资的渠道和领域,引导外资更多的投向滩涂开发、海洋基础设施建设、滨海旅游、海洋创汇和高新技术产业,改造传统产业,发展新兴产业。到去年底,全市共成立海洋与渔业三资企业200多家,合同利用外资5亿美元,实际累计利用外资2亿美元,大大加快了海洋经济发展步伐。二是扩大对国际市场的共享。以市场准入为重点,广泛争取国际质量标准体系认证。现在全市有100多家海洋渔业企业取得了HACCP、ISO9000、美国FDA和日本农林水产省等的质量标准认证140多项,打通了国际市场的绿色通道。以出口创汇为重点,开辟海上“丝绸之路”。全市共发展可直航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的国际鲜销船舶100多艘,直接从海上出口鲜活水产品。全市已基本形成了一个外贸出口、直接出口和海上鲜销相结合的水产品出口创汇网络。去年全市水产品出口19.5万吨,创汇3.35亿美元,同服装、机电一起成为我市的三大出口商品。三是扩大对国际资源的共享。在引导海洋与渔业企业到海南等省市投资置业的基础上,积极走出国门,开发利用国际渔业资源。邱家、西霞口、马山等一批实力雄厚的渔业企业纷纷走出国门,到国外投资办厂,设立办事机构,增强了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四是坚持把示范带动作为加快发展的强力支撑。我们将示范带动作为发展海洋经济的一项重要措施,通过抓园区、抓龙头、抓品牌,促进海洋经济工作总体上档升级。抓园区,一是以全国海洋水产科技示范园、国家海洋“863”计划产业化基地、全国科技兴海示范基地等国家级示范园区建设为重点,全面加快科技兴海步伐。依托这些园区,全市共承担了17项国家海洋“863”计划项目,取得了一批重要的海洋科研成果,其中鲈鱼全人工育苗技术居世界领先水平。大力推广了大菱鲆养殖、深水网箱养殖、筑礁养参等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科技进步对海洋与渔业的贡献率达到60%以上。以全国海带养殖加工标准化示范基地、全省放心水产品示范基地和省级渔业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为重点,全面加强海洋与渔业标准化建设。先后研究制定了《*市渔业标准化“*”发展规划》,规划建设了海带、海水鱼、对虾、扇贝、滩贝等五大养殖示范区、三个省级示范基地、15个市级示范基地,出台了《*市水产养殖标准化示范基地管理办法》,建立生产日志制度。全市近10家企业和21个水产品通过了全国无公害水产品及产地认证,30多项地方渔业指数标准获省技术监督局备案公布,标准化工作正在全面铺开。以全国现代化渔业示范区建设为重点,全面加快海洋渔业现代化进程。制定了《渔业现代化建设规划方案》,确定了一批示范基地和示范企业,海洋渔业正在向产业结构高级化、生产经营标准化、科学技术产业化、经济贸易国际化和体制机制市场化方向发展。抓龙头,通过扶优扶强和深化改革,大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着力发展行业主导型、企业主导型和产品主导型企业集团。目前全市年产值过亿元的大型海洋与渔业企业集团达到40多处,其中产值过2亿元的14处,产值过5亿元的7处,最高的好当家集团达到12亿元以上,被列为全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这些企业集团年实现产值100多亿元,占海洋与渔业产值的40%以上,真正成为海洋与渔业发展的中坚力量。抓品牌,通过严把质量关,强化广告宣传,打响*海产品的牌子,提高*海产品的知名度。全市培植了“好当家”、“泰祥”、“宇王”、“食藻保”等一批优质名牌产品,其中“好当家”系列海洋快餐食品发展到海产类、蔬菜类、面食类等五大系列近200个花色品种,“食藻保”海藻食品已发展到100多个品种。

查看全文

海洋循环经济发展

1发展海洋循环经济,构建和谐人海关系的内在联系

我国是一个海洋大国,地处太平洋西岸,海岸线长达18000多公里,接近陆地领土面积的三分之一,海洋生物2万多种,海洋石油资源量约240亿吨,天然气资源量14万亿立方米,滨海砂矿资源储量31亿吨。应当指出,海洋所蕴藏的巨大潜在资源和能力将为21世纪中国的和平崛起、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不可或缺的物质条件。21世纪,海洋将成为解决我国资源、人口、环境问题的主要出路。因此,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发展海洋循环经济和构建和谐人海关系的内在联系,已经成为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的当务之急。

(1)发展海洋循环经济是构建和谐人海关系的前提。

毋庸质疑,发展是以提高人类生活质量为宗旨。发展海洋循环经济,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构建和谐人海关系的前提和基础。海洋循环经济是在可持续意义下强调发展,不超越生态环境系统的更新能力,实现海洋生态的良性循环。其实质是一种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经济发展模式,把发展经济看作是一个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的进化过程。其过程是一个“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反馈式循环,通过延长产业链,在系统内进行“废弃物”全面回收、再生资源化、循环利用。循环经济的目标不是高能耗、高产出、污染严重的物质文明,而是高效率、高科技、低消耗、低污染、整体协调、循环再生、健康持续的生态文明。因此,海洋生态的可持续性、高效性、和谐性和自我调节是海洋经济发展所依赖的环境系统,是新时代人海关系和谐的前提因素。发展海洋经济就是要实现一条从对立型、征服型、污染型、掠夺型、破坏型向和睦型、协调型、恢复型、建设型、闭合型演变的人海和谐生态轨迹,实现从只追求经济利益的一维繁荣走向社会、经济、生态、健康、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的多维立体繁荣。

(2)构建和谐人海关系是发展海洋循环经济的目标。

人海关系即人类与海洋之间的关系,是人地关系的一种类型,其主要反映在人类对海洋的依赖性和人类的能动性两方面。纵观漫长的历史过程,人类很早就开始了“兴鱼盐之利,通舟楫之便”的依海式生活,海洋也为人类带来了更多的财富和恩泽。然而,20世纪开发海洋的热潮,使得我国近海区域的一些海洋资源开发过度,环境遭到破坏,物种锐减,海洋污染逐年加重,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海洋经济的健康发展,也影响了沿海地区经济的发展,影响海域的综合开发效益,难以持续利用。所以,在新时代提出了在可持续发展观念下的新型人海关系的概念,其实是一种互利互惠,共生共长的关系,人要尊重海洋,尊重自然,这样才能与自然和谐相处,人类才能永续发展。一方面,人类要向海洋索取更多的资源,供人类发展利用,另一方面,人类要积极地良化海洋环境,让海洋的生产力不断的提高,以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需要。因此,构建和谐人海关系既是发展海洋循环经济,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前提与必要条件,同时也是其最终目标,二者互相作用,不可分割。

查看全文

海洋循环经济发展论文

内容提要:循环经济是以可持续发展为原则的管理公共资源的重要经济模式之一,是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指导方向。海洋作为我国重要的战略资源,是21世纪我国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需要用循环经济理念和基本原则作为发展指导。本文从发展海洋循环经济和构建和谐人海关系的内在联系出发,提出了我国发展海洋循环经济的设想思路,并从新的视角分析我国今后发展海洋循环经济,构建和谐人海关系的支撑体系。

关键词:海洋循环经济;人海关系;可持续发展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中国作为海洋大国坚定不移地确定了实施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特别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首次以专章篇幅推出了关于海洋开发的战略安排,并且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摆在突出位置。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与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实施符合我国国情的海洋开发战略部署,其中最主要、最核心的问题就是如何依据循环经济原则,发展海洋经济,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促进人海关系和谐。

一发展海洋循环经济,构建和谐人海关系的内在联系

我国是一个海洋大国,地处太平洋西岸,海岸线长达18000多公里,接近陆地领土面积的三分之一,海洋生物2万多种,海洋石油资源量约240亿吨,天然气资源量14万亿立方米,滨海砂矿资源储量31亿吨[1]。应当指出,海洋所蕴藏的巨大潜在资源和能力将为21世纪中国的和平崛起、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不可或缺的物质条件。21世纪,海洋将成为解决我国资源、人口、环境问题的主要出路。因此,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发展海洋循环经济和构建和谐人海关系的内在联系,已经成为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的当务之急。

1.发展海洋循环经济是构建和谐人海关系的前提基础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