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规划设计范文10篇
时间:2024-05-18 23:38:15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海绵城市规划设计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海绵城市规划设计分析
摘要: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引起的生态环境污染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相关部门在开展现代城市的规划设计工作时必须将生态理念与城市规划设计有机结合在一起,这样才能发挥出绿色生态理念在城市规划设计中的积极作用。通过对绿色生态城市规划设计目标与设计理念进行分析与探讨,提出绿色生态城市规划设计策略,促进城市规划设计工作的开展。
关键词:绿色生态;城市规划;设计理念
绿色生态城市的规划建设,必须以城市内部各个功能区域为基础,严格按照以人为本的原则和要求合理进行人文因素、地理因素、能源资源等的规划和设计。这样才能在凸显现代城市特色的基础上,体现出城市规划设计的不同之处。城市规划设计部门在开展绿色生态城市的规划设计工作时,必须充分重视人们对生活环境品质提出的要求,充分发挥绿色资源、绿色能源的优势,设计出能够充分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城市规划设计方案,推动绿色生态城市规划建设工作有序开展。绿色生态城市的规划设计必须体现出可持续发展的特点,加大新型能源的利用力度,将绿色生态城市精神文化融入城市规划设计方案中,确保绿色生态城市建设目标的顺利实现。
一、绿色生态城市规划设计目标
首先,绿色生态城市规划设计必须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作为首要目标。现代城市的建设与发展必须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原则的指导下进行,切不可为了城市建设发展忽略了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避免城市整体建设与生态环境发生矛盾,影响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发展。其次,绿色生态城市规划设计应该以现代城市可持续发展为首要目标,切不可因为过度追求经济效益盲目扩张,而是应该在综合各种因素的基础上,将绿色生态理念融入城市规划设计中。绿色生态城市规划设计不仅要确保城市经济发展目标的顺利实现,而且还应推动城市生态的可持续发展,为人们营造绿色舒适的生活和居住环境。最后,切实提高绿色生态城市规划设计的质量和效率。相关部门在开展绿色生态城市规划建设工作时,必须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避免生态污染问题的发生,有效提升能源资源的利用率,推动现代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二、绿色生态城市规划设计理念
城市规划设计中生态城市规划研究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生态城市的关注度逐渐增加,另一方面,我国加快生态城市规划的建设脚步,因为只有做好生态城市规划,才能为人们创造一个和谐安全的城市居住环境和氛围。同时,影响作用巨大。在进行城市规划设计的过程中,需要不断优化城市的生态环境,不断推动城市绿色循环的发展。只有不断提高新建居住区的绿地率,积极响应国家绿色生态号召,创建符合国家要求的园林城市与森林城市,才能为人们打造出生态宜居家园。
关键词:城市规划设计;生态规划;措施
1、生态城市规划的概念
生态城市规划主要的规划体系是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的城市生态系统,该系统主要对生态学相关的知识和原理进行相应的结合,通知引进比较科学的方法进行生态系统中的关系确认和辨识,从而实现最佳生态位的确定,继而进行对城市生态系统进行优化和协调的最佳方案。另一方面,生态城市规划是以我国城市建设的政策为主要方针,基于城市规划和生态规划、环境规划进行规划方案的优化,同时需要结合生态学和城市环境学等知识的原理进行城市社会经济的协调和经济的发展,最终形成良好的生态城市环境。
2、城市规划设计中生态城市规划策略
2.1、推进海绵城市建设
关于生态城市规划设计论文
摘要:结合实际,在分析城市规划设计内容的同时,对生态城市内涵与生态城市规划要求进行分析,同时总结了城市规划设计过程中生态城市规划的重点内容,希望论述之后,可以给相关工作人员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城市规划设计;生态城市;规划分析
生态城市首先是一种现代社会的新型社会关系,是建立在人类对于人与自然关系深刻认识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保证社会、经济、自然可以协调发展。生态城市的主要目的就是保证经济、社会以及环境实现协调化的发展,可以更好地改善目前的生态环境质量,从而可以实现可持续发展。但是在目前的城市规划设计过程中,生态城市规划一般会直接受到经济因素的影响,而无法实现有效的发展,因此,在城市生态文化观的引领之下,要不断地进行现代城市的规划设计优化,可以实现经济发展、社会稳定、自然生态良好的全面化发展,可以真正地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1城市规划设计概述
城市规划设计是一项涉及公共空间的学科,主要的目的就是改善城市面貌、提升空间利用率、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实现全面化的发展。城市规划工作的主要特点就是数据化与抽象化,而城市设计的关键就是进行图形化与具象化,二者之间结合要进行建筑设计、景观设计,同时还要进行城市内部的各项实体的详细组织规划,满足居民的心理需求。我国的城市化发展是在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实施之后进行的,随着我国的社会不断发展,在城市化全面实施的过程中,城市规划设计学科尚在完善中,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不足,从而导致了一些环境和社会问题的出现:一方面,资源浪费较为严重,生产技术水平不高,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另一方面作为城市规划的从业人员,应该具备多领域的研究,在规划设计时要充分考虑人文因素和自然因素,特别是要充分考虑到生态环境发展需要之后确定城市规划方案。
2生态城市的提出和内涵
生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
摘要:伴随着经济的高效发展,国家注重城市化建设,并取得了显著成效。改革的不断推进,针对城市的规划设计被提上了日程。在城市化建设使人们的生活水平显著提升的同时,人们对生态意识也在逐渐的增强。为此,城市发展必须以尊重自然的发展目标为前提,创新建设方法。构建生态化的城市建设体系,满足人们在高品质生活水平下的生态需求。从而使城市历经生态化建设,获得持续的发展。本文针对城市规划展开分析,针对当前生态城市构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探索出有效的发展策略。
关键词:城市规划设计;生态城市规划;生态化建设
经济的深化改革,给人们的物质生活创建了便利条件,人们随之注重生活品质的提高。基于此,为满足高质的生活需求,绿色、生态理念逐渐深入人心,使城市的生态建设成为当今的热点话题。针对城市建设,我国在生态建设理念的研究上已经呈现出明显效果,但实践性的建设活动表现不足。因此,加强对城市生态上合理的规划设计,并总结出有效的实施策略,对城市的持续化发展很有必要。
一、城市生态建设实践解读
(一)调节城市结构与功能
生态城市的发展要求自然、社会、经济复合下的城市系统和谐,必须以强大的科技作为后盾。在构建生态城市的过程中,城市结构与功能的优化呈现重要的环节。因此,基于生态理念下的全新城市必须优化城市结构,加强功能体系的建设,从而推动我国的城市化发展进程。首先,建设城市绿网,保护自然资源,改善环境。鼓励恢复生态被破坏的区域,在规划中划分一般区域、限制区域、保护控制区域以及生态恢复区域,并通过生态廊道的建设改善生物多样性,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其次,要将可持续发展理念作为导向,对城市发展、人们生活提高关注力度。从而减少有害气体,以及污染物的排放,防止环境污染,维持生态平衡,构建和谐的城市新面貌。此外,还要对农业及生态绿地进行合理分配,保证城市的土地结构呈现均衡化。
海绵城市建设规划及设计要点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绿色发展的理念也日益深入人心,规划设计生态城区以及推进建设绿色建筑也越来越引起大家的广泛重视。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党中央国务院也将其提上议事日程,指明推进绿色建筑和生态城区规划及设计,探究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良性发展。本文将试从绿色生态理念的大背景下探讨海绵城市建设的规划设计思路,以供参考。
关键词:绿色生态理念;海绵城市建设;规划设计要点
所谓绿色生态城区,即将单项应用的绿建技术转化成综合集成模式,把单体绿色化转型为区域融合的城区建设模式。在城镇化和工业化建设中,不断涌现出有关水安全、水环境等一系列问题,海绵城市也就应运而生。海绵城市,即意味着该城市模式具备海绵式的吸水、储水以及排水的功能,这样不仅能够帮助城市有效地解决水资源等相关问题,还能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城市在应对自然灾害时的防御能力。因此,亟需提高和加强相关人员在此方面的研究力度,以期建设规划设计出更为科学、高效的海绵城市体系。
1绿色生态城区与海绵城市的理论内涵
1.1绿色生态城区
如今,全国各大中型城市均已普及绿色建筑技术,在我们的周围绿色建筑随处可见,取代单项应用的综合集成性绿色生态城区建设模式也渐趋成熟,相关考评标准(诸如:房屋建筑、空间布局、产业分配、交通设施、能源景观等等)也相应日趋完善,将绿色城建的理念引入城市建设的各个环节,本着构建节约型、环保型绿色生态城区的原则,对城市的不同区域功能进行合理优化。通过构建绿色生态城区,来有效解决因为城市经济快速增长而引发的人口规模剧增、资源短缺、工业化量产以及生态环境破坏等一系列问题,在保障城市相关功能的同时,最大限度地提高城市建设的质量和水准。
城市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分析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城市化发展的速度也越来越快。目前,大部分的城市建筑都是高层建筑为主,因此在进行城市的规划设计时,必须要考虑城市的格局和地理特征,并根据建筑设计方面的理论知识,进行综合性的考虑。文章主要探讨的是城市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的关系。
关键词:城市规划设计;建筑设计;审核
当前,城市建筑设计与城市的规划设计息息相关。每一个城市风格都是不同的,都具有自己的文化特色和建筑特色,所以,城市的整体规划风貌直接展现的是整个城市的历史文化和地方特色。为此,在进行规划设计时,必须要着重城市风格的设计,并维持城市特色,保留原有的建筑特色。
1建筑设计原则
1.1以城市规划为主,进行建筑设计。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城市的功能要求越来越高,对生活的品质要求越来越高。所以,在进行城市的空间规划时,一定要考虑每一个空间的价值,从而更好地协调人与城市之间的联系。此外,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必须要考虑城市的文化底蕴和特色,以及城市的整体风格,并将其融入到原有的城市风格中,这样既可以有效地促进社会和谐的发展,也符合城市总体的规划设计。另外,建筑与城市息息相关,建筑是城市的一部分,城市是建筑的呈现形式。就城市规划而言,优秀的建筑不在乎其价值观有多高,它需要的是与城市的融合程度,这样才能真正地衬托出城市建筑设计的价值。因此,建筑设计必须要建立在城市规划的前提下,如果建筑设计过于新颖,很容易脱离城市的整体氛围。比如,现代化城市中的古建筑,很容易给人一种违和感。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必须要根据城市规划的风格,选择合适的建筑特色和风格,这样才能更好地保证城市建设的整体效果和氛围。1.2建筑设计和场地设计的协调性。在急性建筑设计时,不但要考虑城市规划的规范要求,还需要考虑建筑本身的问题,比如,场地设计,它需要建立在相关的法律规定上,然后,对建筑周边的环境进行统一的规划,并且,必须要符合建筑设计的风格,从而将其协调成一个整体。除了建筑本身的设计以外,还包含了建筑周边的园林设计、公共设施和道路交通等。首先,场地设计的内容主要包含了以下内容:道路交通、园林绿化、管道工程等;其次,设计的工作流程。建筑设计和场地设计的工作应当共同进行,在建设方立项以后,可以委托专业的设计单位进行设计。同时,在设计的过程中,建设方都会对建筑具有一定的要求,尤其是场地要求。这时,可以结合两者的需求,也就是场地设计的同时,塑造建筑设计的基本模型。这样,才能让两者达到预期的理想效果。1.3城市规划与场地设计的协调性。在场地设计的过程中,必须要符合城市的整体规划。首先,城市用地在很大程度上,需要符合城市规划的要求。而场地设计也是城市功能区域设计的一部分,必须要协调好两者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建筑和城市绿化的面积,对城市规划的影响较大;其次,对于不同的城市功能区域,必须要在进行场地设计时,需要先对城市的功能区域有一定的了解,在确定使用功能之后,再进行场地的规划。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场地的规划谁必须要符合城市功能区域的设计。如果两者出现冲突和碰撞,可以及时地进行调整;再次,严格控制土地使用的范围。在进行场地设计时,必须要将道路、建筑用地和园林绿化划分清楚,并结合相关的政策要求,进行土地使用范围的控制;然后,预留一定的设计空间,除了一些规范要求以外,可以预留一些变动的设计空间,这样,如果遇到一些意外情况,可以及时地进行修改;最后,场地规划设计必须要符合周边的功能要求和绿化要求,这样,才能更好地进行土地的运用和分配。这样,才能更好地符合城市规划设计的要求。
2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之间的关系
海绵城市理念在城市规划的运用
随着近年来我国城市化发展速度的加快,各地城市规模均逐步扩张,且城市数量快速增加,然而,城市化发展过程中的各项弊端和问题也逐渐显现,常见问题包括城市内涝、水资源短缺等,而这些问题的出现又会对城市的进一步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起到了限制性的作用。海绵城市理念是一种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基础的城市建设和发展思路,能够最大限度尊重自然环境,在城市中实现雨水的净化、积存和渗透,从而实现城市的快速发展。
1海绵城市理念的基本内涵
在城市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通常会涉及大量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规划,而这些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又会对自然环境产生无法避免的影响,部分城市会在气候等因素的影响下,发生城市干旱或是内涝等问题,这就会大大制约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及人民的正常生活,在这一城市发展背景下,海绵城市理念也就应运而生,并为城市发展问题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和途径。海绵城市理念指的是以尊重自然环境和生态优先的原则为基础,城市绿色基础设施与城市灰色基础设施的相互结合,保证城市能够如同海绵一样,有效应对洪涝和干旱等问题,从而保证城市能够自行净化、渗透和积存雨水,实现城市雨水资源利用效率的逐步提高,最大限度保护生态环境的安全。
2城市规划中的常见问题
第一,城市建设者没有关注城市的竖向规划,在城市规划和建设过程中常常忽视竖向规划的作用,导致,竖向规划偏离实际,最终诱发城市发生强暴雨后的严重内涝问题。第二,城市规划建设过程中存在专项规划与用地规划相互脱钩的问题,城市管理者需要同步考虑用地规划与专项规划,然而实际情况确实,在城市规划过程中仅仅关注城市的功能分区,而没有同步考虑专项规划问题,最终导致开发强度与周围基础设施配套之间的相互脱钩。第三,缺乏定量分析,在进行海绵城市规划建设之前,需要对城市进行全面的定量分析和调研,从而选择适当的天然海绵体保护措施以及土地的开发强度,现阶段,较为常用的定性方法表现形式为文字描述型,这一方法相对较为简便,但其缺点在于容易偏离实际、严谨度较差。
3海绵城市理念下的城市规划方法
海绵城市设计方法研究
[摘要]海绵城市是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硬化面积的不断加大,洪涝灾害、水资源短缺、雨水径流污染等问题越发严重,关于雨水渗透、排泄、水资源的再利用等问题而提出的理念。本文结合我国对于海绵城市的一些要求,探讨海绵城市设计中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海绵城市;设计本文结合工程中遇到的一些海绵城市设计内容,就常见问题进行重点探讨。
1生态树池
树池是生物滞留设施的一种,标高一般比路面低一些,用以收集周围路面等不透水区域的雨水径流。生态树池设计过程中,应注意底层土壤渗透能力较低时,应在底部设置渗排装置。建设过程中不应作为颗粒沉淀池并防止杂物进入,以防止沉淀物堵塞渗透设施。
2生物滞留池
生物滞留池主要利用景观植被和土壤对雨水进行过滤、渗透和临时蓄存的设施。生物滞留池一般为配置丰富景观植物的下凹式景观空间,设计时根据底层土壤渗透性能,决定是否设置渗排设施。冬季时,生物滞留池可用于积雪的蓄存和处理。
海绵城市设计实践思考
【摘要】对广州地区实施海绵城市相关政策进行了调研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实际工程案例进行研究,提出了在项目中进行海绵城市建设的相关思考及设计方案,为海绵城市的应用积累宝贵经验。
【关键词】海绵城市;给排水;雨水管理
1海绵城市应用背景
目前,我国正在面对各种各样的水危机:水资源短缺、洪涝、水质较差、地下水位下降等,并且问题非常严重。这些问题不是一个部门或者一个方法即可解决的,而是需要更加全面的解决方法,海绵城市应运而生。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加以利用。为应对日益扩大的城市规模,解决日益恶化的城市生态环境,城市内涝,水环境污染等问题,改变传统城市建设模式,近几年,海绵城市理念被政府大力推行。
2应用案例
2.1项目概况。某科技园区项目,总用地面积约55415m2,主要功能为企业办公。该场地北高南低,场地均高于周边市政道路,不易产生内涝风险。2.2设计分析。海绵城市开发前,本项目为荒地,地面主要以泥土为主,地势较为平坦,整体呈南高北低的趋势,沿市政道路方向高程逐渐降低。2.3设计原则。2.3.1利用现有地块排水能力,保护原有自然排水路径。根据园区原有的水文环境等条件,对园区空间和平面进行重新划分(见图1),通过保护性的设计并利用海绵措施,使每个分区内的排水可以自行消化,雨水能够自然吸收,尽量不增加排水管道的压力。该项目根据地形、地块面积、排水管分布等情况,将整个地块划分7个子系统,使雨水在每个子系统内可以自行消化,并通过图2所示的雨水径流排放路线,实现雨污分流,尽量不给排水管增加压力。2.3.2利用LID(生态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措施,提升景观生态效果。海绵城市的设计不是单独存在的,而是与建筑、景观设计、给排水等不同专业领域相结合,通过设计与园区空间要素相结合,与自然雨水相协调的过程。在满足功能的前提下,对雨水径流管理过程实现景观化,附加美学功能价值,展现区域人文特征,呈现良好的景观效果[1]。本项目开发强度高,地下室区域范围大,标高复杂,根据生态设施优先;源头、小型、分散的设施优先;低成本,已维护的设施优先的原则,结合经济、景观、休闲、娱乐等方面综合考虑,采用的LID措施主要包括:生态草沟、雨水花园、透水铺装、绿色屋顶等。具体的配置原则是区域内的活动草坪优先设置为下沉式绿地,非功能性屋顶优先设置为绿色屋顶,在道路机动车道及广场采用透水铺装,机动车道旁设置生态草沟。透水铺装可以使雨水迅速渗入地表,减少排入雨水管网的雨水量。雨水管网,调蓄模块等设施发挥源头蓄存作用,部分雨水在这些设施中滞留,避免全部雨水涌入管网造成排水不畅,同时,雨水还能在这些设施中得到净化。植草沟等设施发挥转输作用,增加了雨水排放通道,避免将雨水引入道路。本项目的亮点是该地块具有一个6m的地形高差,不仅可以将其处理为一个具有景观效果台阶,还可以配合LID措施使其成为一个天然的植草沟及布置较多透水铺装,增加该地块的渗水以及排水功能(见图3)。2.3.3雨水资源化利用及后期数据收集。传统的雨水是直接排放,无形中造成了水资源的浪费。而海绵城市园区通过一系列生态措施的吸、渗、滤、蓄等过程,配合园区内的雨水收集系统,将雨水作为一种可以利用的资源去循环使用,可以缓解园区内一些绿化或景观用水的需求,节约水资源,形成良好的水文循环[2]。配合后期监测方案,可以支持对该项目建设的过程监控,考核评估和综合管理,支持项目年径流总理控制力的定量化分析及评估,为后期相关工程设计提供借鉴和参考。本项目使用雨水收集系统将收集到的雨水进行处理用于景观用水及园区绿化灌溉,选择在大楼布设1台雨量计,采集降雨量的变化过程曲线,在地块东南角排水口总管处安装1台在线流量计、1台液位计和1台浊度计,监测水质、水量、水位变化曲线进行调蓄情况分析,设置监测井取水样监测,为广州市同类型建筑提供参考。选择在中央的雨水花园内安装1台浊度计,监测污染控制情况。获取至少3场次典型降雨(小雨、中雨、大雨)的水质、水量、水位变化过程线数据,用于径流总量控制率及污染控制率的达标分析。
智慧规划设计系统研究
一、引言
作为数据主要来源之一的城市规划设计,应当具有三维可视化效果和相应的专业属性信息。我国的《城市设计管理办法》中明确提出:要加强新技术的应用,鼓励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充分利用三维仿真技术、BIM等新技术开展城市设计工作。本文在分析我国城市设计信息化软件的发展现状后,以实现城市设计的智能化、立体化、专业化为目标,研究集三维建模、三维仿真、审核分析于一体的智慧规划设计系统,为城市设计工作提供科学高效的实用工具。
二、城市设计信息化软件发展现状
目前,国内公司研发的三维图形规划设计软件多以展示功能为主,长期以来,我国的城市规划设计一直依赖于国外软件,采用美国软件AutoCAD绘制二维平面,以Photoshop、3DSMAX、MAYA等软件做效果图。这些软件大都是通用的图形展示和三维建模平台,在综合应用方面存在诸多缺陷。首先,在各个软件中完成的设计成果相对独立,存在数据格式不兼容或转换困难等问题,使得设计成果之间信息无法共享。其次,所有软件均为通用产品,不具有或具有很少的专业属性,不能很好地融合我国城市设计领域相关的专业标准规范。最后,在城市设计中,以平面二维设计为主,三维造型仅为出效果图而作,大量的经济技术指标和实际建成效果没有准确的三维数据作基础,无法进行全面分析,在方案设计中,无法实现空间与属性数据在设计过程中的实时互动,无法形成直观生动的仿真场景。面对城市规划设计发展的新形势,迫切需要运用先进的技术研发新的三维设计系统,该系统应融合国家关于城市设计的标准规范,包含丰富的模型库,具有强大灵活的三维造型功能,设计过程可实现数图智能联动、渲染即时动态,设计成果实景仿真,使规划设计走向三维智能化,提升规划设计的效率和质量。
三、智慧规划设计系统总体架构设计
智慧规划设计系统秉承直观、生动、真实、所见即所得的三维规划设计理念,将三维技术与建筑规划专业结合,顺应了城市设计和方案研究的发展趋势,是对现有城市设计信息化软件的有益创新。在关键技术方面,主要运用CAD/三维模型双向转换引擎、三维模型/GIS双向转换引擎、三维建筑自由造型、大场景三维渲染显示技术等;在业务方面,主要研究动态规划指标计算、三维状态下快速日照分析、规划约束控制分析、规划方案动态虚拟现实仿真等应用功能。在此基础上采用海量数据管理技术,探索数字虚拟城市的建设。在上述思想指导下,智慧规划设计系统在三维基础图形绘制、数据模型转换引擎、规划指标动态计算、规划方案辅助分析决策、城市规划方案三维仿真等方面进行研究与开发。该系统总体结构采用层次化设计思想,能够实现不同层次间的相互独立性,保障系统的高度稳定性、实用性和可扩展性。该系统主要由基础支撑层、平台层和应用层三部分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