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模拟试题答案解读
时间:2022-04-28 04:49:00
导语:申论模拟试题答案解读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一、注意事项
1.申论考试是对应考者阅读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的测试。
2.参考时限:阅读资料40分钟,作答110分钟。
3.仔细阅读给定资料,按照后面提出的“作答要求”作答。
二、给定资料
1.2014年4月12日下午,21世纪教育发展研究院院长杨东平在广州一个校园里发现了一份小学四年级的奥数试题,原本应该是初二才学的平面几何体竟然出现在卷子上。
这让杨东平非常气愤,三天后,他在个人博客上写道:“奥数的泛滥成灾已经成为一种社会公害……其对少年儿童的摧残之烈,远甚于黄、赌、毒。”截至4月24日下午,共有近48万网友阅读此文,并有6000多条评论。
杨东平认为,奥数热的背后原因在于由于教育不均衡产生的小升初择校问题,他希望政府能够限期治理“择校热”。
他认为严重戕害小学生的“奥数”等学科竞赛屡禁不止,主要是少数重点学校与培训市场里应外合,从中牟取暴利,这种行为应当予以坚决禁止。同时,禁止初中用“考证”的方法招生,可主要参考小学阶段的表现来招生,建立义务教育的正常秩序。
从治本方面看,要加快改革中考制度。一是将重点高中的招生名额按一定比例下放至初中,使得学生在各个初中上学都有机会进入重点高中,从而有效地减缓“小升初”的择校竞争。另一方面是实现高中自主招生(分配名额以外部分),教育行政机构只负责监督与控制。
只有在真正取消重点学校制度、通过教师流动明显缩小初中学校差距之后,“小升初”才可能真正取消考试和考证,实现抽签或电脑派位制度。杨东平说,他已经将这些意见提交给了相关教育部门。
2.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均衡造成了择校的产生。择校的实质就是对优质教育资源的争夺。重点小学、知名中学、理想大学,是许多父母给孩子设计的人生“三部曲”。
择校造成“优校”班级普遍臃肿,影响了教学的效果,增加了教师的负担,损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例如,有的班级达80多人,学生超额,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和管理难度,还导致学校校舍、师资及相应的配套设施满足不了教学要求,有些学校为了应对每年9月的“扩招”,只好搭建活动板房,临时聘请代课教师。由于教室人数太多,造成教室空气质量下降,有的学校连学生做课间操的场地都没有。由于学生增多,在师生互动过程中,尽管有的学生一直举手想回答问题,但一节课只可能让10多名学生参与讨论发言,许多学生得不到教师的及时关注,这与孩子的成长需要不相适应,也违反了教育规律。
学生超额还给学校管理带来潜在隐患,特别是安全问题。学校的各种场所和设施的设计,都是按照一定规模的标准进行的,学生数量的增多,增加了这些设施的负担,如果管理不好,或遇到什么情况,容易引发安全事故。有一所实验小学,学生数有2014多,而厕所只有6个坑位,学生上厕所拥挤不堪,学校只好每天安排教师在厕所内维持秩序。
择校是一种教育现象,也是一种社会现象,必须从优化教学资源开始,标本兼治,循序渐进,逐步化解择校问题。如果择校热愈演愈烈,最终受伤的将是学生。
3.目前,择校现象十分普遍。择校生分为“指标生”、“条子生”、“关系生”、“票子生”。择校方式有“分择校”、“权择校”、“钱择校”。选择名校,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诱发择校的原因有主观和客观两方面。其中包括单位用人标准越来越高,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所以家长都想为孩子选择一所好学校。有些家长只要孩子读书成才,花再多钱财,做牛做马也心甘。
笔者的妹夫就是一个“范例”。他的女儿读书一般,硬是走后门花钱进了××一中。进了一中不算,还要借钱找关系读快班,并要选择语、数、外三科实力较好的老师。
笔者问他小孩在农村读书好好的,为什么非要进××名校呢?他的回答很简单,一中校园环境好,教师素质高,教学质量优,花钱再多也愿意。
他的理由令我无言以对。说的全是实情,比如大冶一中、黄石二中、华师附中、武汉四中,有一流的校园环境,有一流的师资队伍,有一流的教学质量。每年中考后,最好的学生由他们先挑。这对学生、老师来讲本身就是不公平。由于这些名校的学生在每年高考中都名列前茅,所以很多家长不管有钱无钱,孩子读书行或不行,都想方设法往里挤。来就读的学生多了,收取高额择校费就成了“潜规则”。孩子读书跟到市场买苹果和到医院看病差不多。都想买好苹果,去好医院,在好学校读书——即使花点钱也心甘情愿。
4.众所周知,择校的“潜规则”已无任何隐蔽性可言,当下上小学、小升初、初升高,各名校均设“门槛”,明码标价。面对日趋贵族化的优质教育资源,不少低收入家庭只能望名校而却步,因交不起择校费,不少贫寒家境的子女因几分之差与名校失之交臂,一些平时勤学好问的学生竟然顿生辍学念头。教育在相当程度上已失去其公平、公正的本义,匍匐于权钱的脚下。
破解择校“潜规则”需先改人才观。用人观偏狭致使“求高分、进名校”成为家长育才的唯一途径。从“名校热”、“高考状元热”的“温度”就可窥见一斑。而这种现象在发达国家却很少见,这是因为他们有多元化的职业教育体系。以德国为例,据统计目前德国16岁~19岁年龄组的青少年中,60%~70%的人接受相当于中国高中层次的职业教育。在这样的教育模式下,就不存在家长想方设法为孩子择校的现象。因此当前主管部门要从社会人才的评价体系、选拔和激励机制的构建入手,逐步引导公众理性地评价人才,立足现实,因人而异地选择成才的路径。
此外,还应构建公平、均等的教师待遇制度。当前教师的补贴、福利与学校星级水平、地方经济成正比,东西部教师的收入差距很大,同一县市教师待遇差别也很大。因此,一流教师往名校和经济发达地区流动的现象十分突出。名校吸纳了大量的优质师资,这势必进一步扩大名校与普通学校间的差距。这方面不妨参看日本的做法,在公立学校,教师都享受全国统一的公务员待遇,实行校长“任期制”和“轮岗制”。同样教师也实行定期流动,一般说来在6年内都会流动一次,这对平衡校间发展水平起到很大的作用,特别是对经济薄弱的地区,作用更为显著。
5.记者从北京多家房产中介公司了解到,开学前两个月内,人大附中、北京市第一实验小学等学校周边的房产市场备受关注,其中二手房市场较新房市场要火热很多,周边的经纪公司门店咨询量、登记量均有明显上升,其中因为孩子入学而有置业需求的客户占据了相当比例,在已成交房产中也占据了相当份额。
据某房产中介公司市场研发中心统计数据显示,进入2014年9月份以来,二手房市场相比8月份同期回暖明显,整体成交量上涨一成左右,而对于重点中小学集中的“学区房”而言,成交量上涨更为显著。其中,9月前半月,中关村、东直门、金融街、和平里等“学区房”集中区域二手房成交量均上涨两成左右。同时,“学区房”集中区域的租赁成交量也进一步走高,同比成交量普遍上涨二至三成。
一位房产中介公司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每年新学期开学前都会有家长前来咨询名校周边的二手房情况,中关村、北京小学等重点学区的房产交易也非常活跃,因此房价也相对较高。
一位房产中介公司的负责人介绍说,6、7月份是家长置业的高峰期,每年因学生就学而成交的二手房占该区域总体交易量的45%左右,而房价也是一年比一年高。虽然2014年受楼市调整影响,一些区域房价有所松动,但重点学校周边的房产价格却表现得非常稳定。
记者发现,“学区房”受追捧绝非偶然。重点小学重点中学重点大学,这样的成长过程几乎是所有家长给子女规划的“理想人生三部曲”。“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一位家长的愿望。而当今社会,人才竞争、就业压力不断增强,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从小就能接受最好的教育,于是,跨区域置业,买二手房“就近上学”就成了上“名校”的一种捷径。
一位房产中介公司的市场总监说,购买“学区房”这一现象并不仅仅在北京盛行,其热度已经涵盖全国。一些地区甚至推出专门的“学区房”展示会,且成交情况非常可观。当前,学区置业正悄然成为升级置业、资投机等购房需求之外的另外一种大众化置业需求,在房产市场普遍走低的大环境下,以高价著称的“学区房”却逆市热销。
6.2014年4月20日,记者来到哈尔滨市工程师街2号,看到不少家长都站在人行道上等孩子。家长王先生告诉记者,他们参加的是哈工大附中举办的小升初试前培训班,孩子在上课,家长得在外面等着。“数、语、英全科收费1560元,孩子每周一、三、五来上课,上到‘六一’前后。为了备考小学升初中的择校考试,这一年可把家长折腾坏了。”
经了解,工程师街2号的培训班是“神州业余文化学校”开办的,数学、语文、外语全科学员每周分一、三、五和二、四、六两组上课,每组有500名学生,每个班有50名学生。1560元是52堂课的学费,家长交费后并没有拿到收据。
4月23日,记者来到哈工大附中,“神州业余文化学校”就位于一栋教学楼的二楼。该学校校长刘某告诉记者,他们这所学校与哈工大附中是合同关系,他们只是租附中的教室,学员并不能保证都升入哈工大附中。刘某说:“我们的班不能称为小升初强化班,而是小学初中衔接过渡精品班。我们正在办理税务登记,课程结束时会给家长收据的。”
在1985年前后哈尔滨市取消了省市重点初中的录取考试,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公办校和民办校又开始自发进行择校考试,小升初再次成了让家长和学生忧心的问题。哈工大教授关龙说,繁重的学习任务过早地落到小学生身上,不但增加了家庭的经济负担,也影响了孩子健康成长,增加了他们的心理压力。
哈尔滨市教育部门明文规定,在义务教育阶段的招生中,不能采取考试的形式来录取新生,然而这却并没有挡住小升初择校班的发展,小升初择校考试让小学生提前尝到了中考和高考的滋味。黑龙江大学教授张景超说,小学生应该轻松快乐地进行学习和生活,目前小升初愈演愈烈的办班补习和选拔考试,已经让小学生失去了正常的学习和休息环境,不少孩子从三年级就开始学习奥数,变成了学习机器。“不能不说,有些四五年级孩子做的奥数题,大学老师也难以用同一种方法解出,背诵的诗文佳句也过于深奥。应该严格落实相关规定,彻底取消小升初考试,杜绝各种小升初补习班。”张景超说。
7.2014年4月3日,广东省政府公布了《关于推进广东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实施意见》,广东将力争经过3至4年时间全面实现全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禁止公办小学、初中学校择校行为和进行小学升初中选拔性招生,也不得擅设重点班、实验班。
广东省政府公布的这个文件值得我们欢呼。一方面,我们欢呼横行了多年的择校费终于一步步走向坟墓了;另一方面,人民群众反对择校费的观点,甚至对取消择校费的一些具体做法的建议,终于得到了政府的认同。当然,我们也有两点更进一步的希望:第一,希望广东省的做法“南风北渐”,向全国推开,让择校费走进历史的垃圾堆;第二,广东的做法也需要拓展,非义务教育的高中择校费不仅不能排除在外,更有理由、有条件立即取消。
在广东2014年的两会上,曾经就取消择校费的问题引起了一场热议。广东省政协常委、省政府参事王则楚建议首先取消公立高中择校费,再逐步取消义务教育阶段的捐资助学费。而省政府和广州市的官员则认为,从长远看,择校费是应该取消的,但是,应该在逐步实行教育资源均衡化的基础上取消,现在就取消,时机还不成熟。而这一看法立即受到媒体的反驳。第一,只要择校费存在,教育均衡不仅不能实现,而且会使学校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因为优质学校多收了钱,返还50%的择校费,普通的学校则没有,就拉大了差距。第二,如果教育资源真的均衡了,学校的条件差距不大,连择校问题也几乎不存在了,就是想收“择校费”也收不到了。那就不是“取消”的问题,而是它自己就会消亡。
所以,一方面,政府应该在财政投入、师资配备、校长人选等学校硬件和软件上狠抓教育资源均衡化,推进教育公平;与之相配套的则要取消一切重点学校的达标升级活动。另一方面,即使在教育均衡实现之前,也可以立即取消择校费。取消之后,用什么办法招生?一种办法是,在初、高中招生时,将优质普通初中、高中的招生名额直接分配到各小学、初中学校,由小学、初中选拔推荐优秀毕业生直接入读;一种办法是,高中凭考试招生,所有优质高中的全部招生指标都拿来统一招生,一律实行分数面前人人平等,“唯分是举”,从而实行相对公平。上述两种办法都可以立即取消初中和高中的择校费。现在,广东省的文件终于提出取消义务教育阶段的择校费了,而他们采取的办法,就是我们几年前说的上面的第一种。
8.2014年8月28日**市教委下发规范教育收费通知,要求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推进学校布局调整,科学划分学区片,逐步取消义务教育阶段各类重点学校和重点班。
2014年,**深入推进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严格规范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收费行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不允许招收借读生,收取借读费。保证免除学杂费和免费提供教科书资金足额落实到位,保证义务教育阶段实行绩效工资的资金足额落实到位。加强教育收费监管,严禁“一边免费,一边乱收费”。
合理配置公共教育资源,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推进学校布局调整,科学划分学区片,切实加大对相对薄弱学校的扶持改造力度,缩小校际间办学条件和教学水平的差距。市教委及各区县教委要针对实际情况,逐步取消义务育阶段各类重点学校和重点班。
坚持做到招生政策、招生计划、招生结果、收费项目和标准“四公开”,接受社会监督。严禁擅自扩大择校比例,提高收费标准或收取其他费用。认真执行公办高中招收择校生的“三限”政策,严格限制择校比例和收费标准。招收择校生要以学校为计算单位,每个学校招收择校生的比例最高不得超过本校当年招收高中学生计划总数的25%。公办高中招收择校生,收取择校费后,一律不准再收取学费。
三、作答要求
1.用不超过200字的篇幅,概括给定资料所反映的主要内容。(15分)
2.请用300字左右的篇幅概括择校问题所带来的负面影响。(20分)
3.请用200字左右的篇幅概括给定资料5所反映的问题,并谈谈你对此问题的看法。(25分)
4.仔细阅读材料,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1200字左右的文章。要求:内容充实,论述深刻。(40分)
参考答案
1.答案提示
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人口大国,城乡教育和区域教育之间、城市内各学校之间发展很不平衡,社会和家庭对教育的需求却日益趋向发达国家水平,社会强烈的教育需求和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不足形成巨大反差。由此引发的择校问题日益严重,各种各样的补习班随处可见,学校向学生收取高额的择校费,有些家长为了让孩子上好学校甚至花高价在名校附近购房。择校问题的存在严重损害了学生和家长的利益,同时也不利于我国教育的健康发展,急需解决。
2.答案提示
择校问题的存在给学生、家长和我国教育都带来了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给学生带来学习压力。学生为了升入较好的学校,在上课之余还要参加各种补习班,休息、娱乐时间严重缺乏。
(2)给家长带来经济压力。为了能让孩子上名校,学生家长不得不负担孩子补习的费用;甚至有的家长“买房择校”,因此背负巨大的经济压力。
(3)不利于我国教育的健康发展。择校问题的存在,必然导致城乡和区域之间、各学校之间的教育发展更不平衡。大量的学生涌入硬件和软件条件较好的名校,条件稍差的学校无人问津,只能让好的更好,差的更差,不利于教育资源的合理优化配置和教育的健康发展。
3.答案提示
买房择校,已经成为很多家长望子成龙的被动之举,面对学区高昂的房价,很多家庭都承受着较大的经济压力,但由于自家户口所在的区域内没有好学校,不得已只有通过置业迁移,来完成让孩子在重点学校上学的心愿。
虽然大批家长为了子女能够上“名校”而不惜重金在学校周边置业,但这并不代表只要在学校附近购房就能顺利进入相应的学校。这其中还包含许多具体的条件,也存在一些风险,学生家长不应为择校而盲目买房。
4.答案提示
遏制择校热的几点建议
近年来,择校热一直持续升温,尽管国家出台了一些相关措施对其进行遏制,然而择校热却没有丝毫冷却的趋势。
究其原因,无非是区域之间或同一行政区域之内的校际之间教育的发展还存在很大的差距,特别是城乡之间、城市内的中心城区和城市的边缘地区间学校的发展不平衡。因此,“择校”就是一种必然,也是各种力量的一种博弈。遏制择校热,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首先,确保政府的财政投入,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变“按生均分配经费”为“按班均分配经费”。一般说来,薄弱学校班额相对较小,而比较好的学校班额相对较大,这样的分配原则降低了比较好的学校扩大班额的积极性,必然可以有效地控制“择校”问题的发生,也是农村和城市非中心区学校实施小班额教学的有利保障。
其次,保证政策到位,力促薄弱学校的快速发展。教育行政部门可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积极探索改变薄弱学校的政策。比如,无论是小学入学还是小学毕业升初中,教育行政部门应严格执行《义务教育法》的有关规定,坚持划片就近入学,电脑分班;建立学校之间“手拉手”活动制度;抽调部分优秀教师到薄弱学校支教,并对支教的教师在交通费用、评优晋职等方面给予优先考虑等;业务部门在工作策略上应“关注农村学校,关注薄弱学校”,在教研活动安排、教师的培养等方面也应给予特别关照等等。教育发展的不均衡,“弱”的一极往往是城市周边学校或是农村学校,而它们“弱”的一个共同特点是,不仅缺少“名师”,更主要的是教师数量严重不足,教师年龄结构偏大,教师队伍得不到有效的更新。目前的情况是“城里的教师不下去,下去的教师上不来”;同时随着城市区域范围的拉大,给在农村和城市边缘学校上班的教师也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因此,急需制定教师选拔聘用的工作机制,将教师由“某一所学校的单位人,变成某个地区教育系统的人”,这也是使教师的“聘任制”真正发挥作用和促进各学校均衡发展的有利措施之一。
最后,努力提升校长的办学理念,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择校”是教育思想、办学目标不端正,办学理念不清晰的必然结果,是教育的功利主义和短期行为的具体体现。社会有分工,有分工就有选择。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服务,只有提升校长的教育思想和办学理念。因为,校长是学校发展的领路人。再有就是将“初升高”的指标下放到学校,解除制约校长提升办学理念和思想的羁绊。一所学校为高一级学校多输送几个学生,固然与学校和教师的教育有直接关系,但与学生的自身素质、家庭环境和社会教育等也是有很大关系的。因此,升学人数的“多与少”与学校本身的“强与弱”并不是完全等同的。所以,将“初升高”的指标下放到学校,一定会激发所有相关学校和教师的办学积极性。
- 上一篇:地震灾区玉树募捐活动方案
- 下一篇:畜牧局推进畜牧业发展考察材料